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滇云文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滇云文毕业论文

滇云文化·滇云风俗·家庭婚姻

(1) 汉族婚俗 移民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少数民族游耕文化的交融。云南自秦汉开始,伴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夷的开发,就有大批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南诏时更有大量远征军队留居洱海。但这一时期的文化交融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云南游耕民族的“汉化”程度日益加深,另一方面移居云南的汉族也出现“夷化”现象,最后完全融合进当地民族之中。直到明代,更多的汉族移居云南,才改变了这一现象。史书载: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等率三十万大军征云南,部分留驻屯田。其后沐英又“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屯田,沐春又“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入云南(以上数字当有夸大),自此汉族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成了真正的少数民族。随着大批汉族移居落籍云南,他们将中原的农业文化移植入西南地区,汉文化的一整套婚姻礼俗和家庭伦理道德也就成为滇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民国年间,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滇云文化的蔽塞性和封闭性,云南汉族中还保留着让旅行者惊叹不已的婚姻礼俗中的所谓“汉俗古礼”。在陇川县户撒乡一部分称为“旧汉人”(自称“大包头”)的汉族中,至今婚嫁仍遵行六礼,形成滇云行为文化的一大特色。 云南汉族婚俗遵循以下六项。第一,相人家。婚姻由父母或族中长辈主持,无论男女,一到十六七岁,父母便要为他(她)们择媳相婿。其选择标准虽然各地稍有差异,但大体上不外以下各条:门第相当;财产相当;宗教相同;家庭无坏名声;男女八字不相冲克。以上五条中,最后一条最为重要。第二,下定。下定礼亦叫拿八字。日期选定后,男方请两个作媒者将男孩的生年月日时写在红金帖上,准备一些衣料、果子、喜饼、茶盐、猪羊及金器四五件,请来吹鼓手,送往女家。女方将金器收下,食物约收大半,衣料随意略收,然后回送鞋帽笔墨书籍等物,并将女孩生年月日时同样写在红帖上,让男方保存。这一天,男女两家都要将直系亲友请来,摆席款待。此后婚姻就完全有效。如果男女双方无故向别家议婚,对方可起而干涉,甚至有因此而打官司的。第三,过礼。过礼又叫鞭猪,于结婚前一天举行。其情形大略与下定相同,差异仅在于是由女家送往男家,并且礼物中还须齐备全堂木器及日用大小零星细物。有的人家为节省起见,亦可将下定与过礼合并举行,双方先将八字写出(俗称“草八字”),到结婚前一天一并交换,称为“两场谷子一场打”。因为下定礼是由于双方说成后,或因男女年龄不足,或因结婚的物件一时准备不足,所以先下定礼,作为预约,预约之后,三五月内就可结婚。第四,亲迎。结婚前几天就将请帖分送到各亲友处。男方须由新郎亲送,女方则由新娘的哥弟邀请。接到请帖后,亲友须立即准备喜幛、喜联、金钱等礼物,女方则只能送衣饰,叫做添箱礼。到了喜期,妇女亲友多早起乘轿前往,轿钱照例由主家开发。宾客到齐后,新郎按照择定的时刻乘轿前往女家迎接。沿途鼓乐喧天,前面有人打着掌扇、日照等执事。到了女方家,有人照例拦门阻止,直到男方将门包递入,才开门放进。又有的地方是由新郎的母亲亲自去迎接,到女家后,一拥而入,婆婆坐在厅堂中的一把椅子上,新娘出来跪下,穿上凤冠霞帔,盖上红喜帕,由她的哥哥抱入轿内。新娘照例要哭泣,到男家后,于门外大放爆竹,牵亲的二女客将新娘送入新房。一对新人坐在床上,由一个福寿双全的老人撒帐,将松子、瓜子、莲子、白果子、枣子撒向四方,口里说着吉祥的语言。然后由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婆婆抬来面条,新郎先吃,新娘后吃,叫做长寿面,有的又是用酒,称为交杯盏。之后举行拜堂礼,先天地,后祖宗,再拜外客亲戚,称为认亲,受拜之亲友须给以红包。晚上,照例要举行闹房,亲友伙伴们欢声笑语,满意而归。另外,在新房内,还需点上子孙灯,放在新人床下;点上通宵烛,放在床的两边,一个代表新郎,一个代表新娘。如果两只喜烛同时熄灭,就为新郎新娘白头到老的喜兆。第五,回门。喜期过后第三天,新郎新娘早早乘轿回到女家,称为回门。早饭后,新人出去遍拜女方亲友,以使新郎与女家亲友会面,受拜者也要给以礼物或红包。晚饭后,新人必须在日落前返回男家,俗称所谓“带太阳”。第六,满月。新人回门后,新娘不得任意归家。到结婚满三十天后,女家必派人来接。新娘回家后,住十天八天不等,然后由新郎接回,自此婚礼完全结束。 以上为云南汉族婚礼的普遍情形,各地又略有差异。到近代,由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城镇有不少汉族仿效西方,行文明结婚。到了今天,则全省城镇汉族多行新式婚礼,在广大农村,其仪式虽有简化,但婚嫁行六礼的习俗还完全保存。 (2)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 永宁纳西族即文献上所称之摩梭人,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理环境的关系,直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仍处于封建领主制度下属于母权制的母系家庭,保留着浓厚的母系氏族遗俗。这种家庭摩梭人称为“衣社”,是一个独立的生产、消费和负担封建劳役及贡赋的单位,一般包括二至四代成员,平均人口为七八人,最多二十余人。主要包括祖母们及其兄弟们(舅祖父们)、母亲们及其兄弟们(舅父们)、姐妹们及其兄弟们。衣社的世袭按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妇女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家长通常由年长或有能力的妇女担任。当衣社没有女继承人时,为了使母系家庭能够延续下去,多采取过继养女的方式续嗣。 摩梭人的母系家庭能够长期延续下来,保留到近代,与他们实行的婚姻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即摩梭人的婚姻是与其母系家庭相辅相承的。其亲族成员的婚姻生活,采取女方居住的走访婚形式,属于母系遗俗的初期对偶婚。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男不娶,女不嫁,各居母家,分属两个家庭,处于不同的经济单位,彼此间不称夫妻而叫阿注。阿注又译阿肖,原系普米族语,意思是“朋友”,建立阿注关系的男女通常是男子夜间到女子家里住宿,次日清晨返回母家劳动、生活。路途远的,男子可在女子家里偶居几天,然后返回母家。偶居期间,除互赠礼物外,经济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所生子女也属于女方,男子没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当摩梭少年到了十三岁(也有在九岁的)时,就要举行成年仪式,时间一般在春节。仪式以衣社为单位举行,少女在母亲的帮助下脱掉原有服装,换上成年人穿的上衣和裙子,然后拜谢祖先、灶神和亲友,男孩子则在舅舅的主持下穿上成年人的上衣和裤子,向社会表明他们已经有了结交阿注的权力。此后,女子就从正房搬到客房独住,男女双方只要愿意,就可以结为阿注,时间可长可短,一旦一方不愿意就可以解除关系。摩梭人除属同一母系血统的成员原则上禁止通婚外,阿注间不受任何限制,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几个阿注,平均每人一生结交阿注六七人,也有多达几十人到百余人的。但大部分人在一定时间内均有一个较稳定的长期阿注,又有一至两个短期或临时的阿注。到了元代,永宁纳西族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摩梭人受到外来汉文化及藏族文化的影响。明中叶以后,部分母系家庭发生了一些变化,摩梭男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婚娶始于司沛(土司)之家”,有些男子开始改变原来的婚姻习俗,娶妻到家,摩梭人的社会中开始出现了阿注同居的对偶婚,少数父系家庭及既有男子娶妻又有女子不嫁的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在某些与先进民族毗邻的村落中,还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现象。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永宁纳西族中心地区实行阿注走访婚的约占总成年人数的,实行阿注自愿同居的约占,正式结婚的约占,摩梭人的婚俗处于一种缓慢的变迁之中。 (3) 白族婚俗 白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民族。因此,作为其行为文化表现之一的婚俗既具汉文化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订婚 白族把订婚叫做“发红帖”、“送水礼”。过去白族青年虽然恋爱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办,行“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甚至指腹为婚,今天则有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再由父母主持订婚的。其订婚仪式较为简单,先由男方托媒人要来女方的生辰八字,同时送给女家两瓶酒、两包茶、四盒糖、两块布。若双方八字不相冲克,女家也同意,便将女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男方收执,作为婚约的凭证。白族订婚后,可以解除婚约,但主动方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还水礼,若女方提出退婚,则必须退还水礼。 提亲 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种形式:嫁女,招姑爷,“卷帐回门”。上门女婿结婚时要改名换姓,婚后有继承权和赡养女方父母的责任。如果女方是长女,下面兄弟较小,就在婚后七日偕丈夫携带被子、帐子回娘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顾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婚礼 过去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贺新人。届时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长取字、号为喜名,婚后通用。贺新娘则全村小姐妹与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铺地,红烛高照,吃着糖果、蜜饯,恭贺新娘。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轿前往女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至戚,沿途浩浩荡荡。到女家后,则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才开门迎入,设席款待,新郎则上坐,设独席招待。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娘才哭着由兄长抱上轿,盖上“开脸红”,新郎则由女方父辈敬上马杯,并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锦红大花“蔫花红”。到男家后,门前早摆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将新人拥入洞房。是时村中常年多病的人便可乘闹伸手在新娘身上、手上、腿上乱掐,以粘喜气,解除病痛。新人入洞房后,避去别人,由媒人主持喝交杯酒,然后出房待客。晚上还要举行闹新房,俗话说:“新娘房中无大小”,尽可以随便。第三天回门。新娘清晨早起,在别人帮助下“收头”,将头发梳成高高的髻,作为成人的标志。然后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届时新郎手拿锦花一朵,到新娘家去谢花红,男方至亲至戚也一起去做会亲客,女家设席款待。第四天酬客,拆彩棚,招待帮忙的客人。 另外,白族婚俗中还有一些规定:如丈夫死后,妇女一般不得改嫁,否则要受到社会的歧视和非议。少数能改嫁的,妇女要失去对前夫财产的享用权,同时再嫁的聘礼、聘金亦归前夫家庭所得。在云龙山区白族还保留着“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转嫁弟弟,称为“叔就嫂”;丽江白族则基于“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观念,只能是弟媳转房给哥哥,嫂嫂不能转房给弟弟。 (4) 傣族婚俗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傣族在文化上更多地受到南传小乘佛教的影响,其社会经济形态到本世纪50年代前倘处于封建领主制阶段,社会生活中还残留着浓厚的母权制遗风,妇女地位较高。因此,作为其民族行为文化表现的婚俗既普遍保有母权制下的“从妻居”习俗,而且其婚姻礼俗中又较多地渗入了南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从妻居又称妻方居住婚,是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流行的一种婚姻居住形式。它是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由望门居住婚演变而来,男子从过去走访女子的偶居生活改为迁往妻方氏族公社居住,双方共同生活在一个共产制的经济单位中。从妻居只是男女双方暂时的结合,夫妻并未组成独立的经济单位,其结合和离异都是非常容易的。云南傣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着从妻居的习惯,当男方请人到女方家说亲时,女家父母就和媒人议定从妻居的时间,一般是婚后先在女家住三年,再回男家住三年,如此往返,称为“三比拜,三比马”(三年去,三年来)。有的地方从妻居的时间长达十四年、十八年不等,直到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才算定居。从妻居期间,男方父母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适当分给儿子农具、牲畜、种子等带往女家,夫妻可以在家庭之外种植自己的少量田地、蔬菜,饲养家禽,甚至经商,以积累自己的财产,为他们建立小家庭打下经济基础。当条件成熟后,双方父母分给他们一部分耕畜、农具,村寨分给他们份地,协助他们盖好房屋,于是一个个体家庭建立了,夫妻双方组成了独立的经济单位。 傣族的婚俗还受到南传佛教文化的影响。恋爱 傣族青年的恋爱比较自由,但在时间上受到小乘佛教传统宗教节日的约束。每年的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当夏历七月中旬)为“关门节”,以后的三个月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这期间青年男女一般不得谈恋爱或结婚,直到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当夏历九月中旬“开门节”后,这种限制才予取消。他们谈恋爱的方式别有情趣,一是对歌。当夜幕降临,姑娘们三五成群在庭院燃起篝火,支起纺车纺线,小伙子们便吹着竹笛,拉着弦琴,来到纺车旁,唱歌试探。姑娘若有意,便将小凳递给他坐下,唱歌回答。双方情投意合后,便坐在一起,共披小伙子的毯子。二是丢花包。每年的泼水节期间,姑娘们带上精心制作的花包来到场地,与小伙子们排成两排,相距二三十米,互掷花包为戏。开始时似乎毫无目地,到了一定时候,就开始细心物色对象,将花包掷给中意的小伙子,若对方接不着,便要互赠礼物。这样你来我往,双方心意相通后,女方将花包高高抛起,男方假装接不着,两人趁机愉快地离开场地倾诉衷肠。三是买鸡。赶街天姑娘将炖好的鸡肉拿到市场出售,有意的小伙子便会去买,若姑娘不中意,她会加倍地要价,如果碰上她喜欢的人,便会慷慨赠送。双方经过交谈后,情投意合,便双双离开。 说亲 恋爱成熟后,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往返两次后,如果女方父母和家庭都同意,媒人就通知男方准备糖、成双的芭蕉、槟椰、烟草、酒等礼物订亲,双方商订成婚的日期和从妻居的时间。在求婚的过程中,如果女方父母或族中长老不同意,傣族社会中还存在着“抢婚”或“偷姑娘”的习俗。抢婚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或妻方居住向夫方居住过渡时期的婚俗残余。相爱的男女青年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和暗号,男方请来亲朋好友,手持武器,身带铜钱埋伏于路旁。女方借故走向约定的地点,一声暗号,姑娘立即被“抢”走。此时姑娘高声呼救,家人和邻里立即追赶,抢婚者边跑边撒铜钱,追赶者忙于捡钱,抢婚顺利结束。男家马上请人去说亲,女家迫于事实,不得不同意。偷姑娘也是事先约定的,姑娘暗自收拾好衣物,小伙子乘夜深人静,按时来到女家楼下,一声暗号,男女双双离去。天亮后,男方提上礼品前去赔情,女方父母愠怒之后,只好同意,择日完婚。 婚仪 由于“从妻居”,傣族婚礼大都先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人先要到佛寺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婚礼开始后,要请和尚念经,并由和尚将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人的手腕上,表示祝福。和尚退席后,新人坐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老人一念完祝词,新人争着去抢泡在酒盅中的槟榔叶,傣族习惯上认为谁先抢到谁就会在未来的家庭中居于主要地位。接着是拴线仪式,新郎新娘以男左女右的位置跪下,老人用白色长线从男的左肩围到女的右肩,然后来宾拴线,男方亲戚先新娘后新郎、女方亲戚先新郎后新娘,男女双方的心通过白色的长线拴在一起了。拴线结束后,就开始款待宾客,新郎新娘向客人殷勤敬酒,民间歌手“赞哈”在一边演唱,人们不时暴发出叫好声,并举杯祝福。赞哈演唱之后,主人和宾客来到庭院或广场,围成一圈跳起欢快的舞蹈,人们如痴如醉,通宵达旦。第二天天亮前,新郎回到自己家,晚上再到妻家。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到女家认亲。第五天新郎新娘挑着凉米粉来男家,由新郎的母亲陪着新娘认男家的亲友,亲友赠送礼物,整个婚仪到此结束。 (5) 景颇族的姑爷种和丈人种 景颇族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还处在农村公社趋于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阶级分化已经产生,氏族酋长制演变为山官制。他们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亚热带山区,雨量充沛,土质肥沃,从事刀耕火种和水田农业。景颇族文化是与上述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其行为文化表现的婚姻习惯较有特色。作为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残余,他们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遵循传统的单向姑舅表优先婚原则,出现了所谓“姑爷种和丈人种”的称谓。 按景颇族的习惯,姑母的儿子必须娶舅父的女儿,而姑家的女儿却不能嫁给舅家的儿子,姑家称为姑爷种,景颇语叫“达玛”,舅家称为丈人种,景颇语叫“梅龙”,世代相袭。这样,凡属姑爷种姓氏各家的男子,可以娶丈人种姓氏任何一家的女子为妻,反之则被禁止,景颇族称此为“血不倒流”,相互间形成两个固定的通婚集团。而舅家的儿子又去娶其舅家的女儿,三个姓氏建立了固定的通婚集团,形成甲姓氏与乙姓氏、乙姓氏与丙姓氏,而丙姓氏又与甲姓氏通婚的循环婚姻关系。与上述“姑爷种和丈人种”的通婚规例相适应,景颇族在亲属称谓上又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保留了若干准普那路亚婚的残余。他们的母方诸姐妹同称“母”,父方诸兄弟同称“父”,舅父和岳父、舅母和岳母、公公和姑父、婆婆与姑母间的称呼相同,禁止姨表间的通婚。 景颇族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双方通过情歌对唱进行交往。但对唱前须小心翼翼地互问家谱,以确定对方的姓氏。他们在公房中谈情说爱,唱歌跳舞,恋爱成熟后,就举行婚礼,请歌手(斋瓦或董萨)来唱歌、祝福,婚后女子不落夫家。进入阶级社会后,实行山官制的景颇族推行等级内婚制,民间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开始出现,社会上盛行转房婚和妻死续妻妹的习俗。近百年来,由于外来文化和周围民族的影响,景颇族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少数人打破传统婚例,丈人种姓氏的男子娶姑爷种姓氏的女子为妻的现象已有出现。 (6) 连名制 连名制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一种命名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母女连名制。母女连名制即母名与女儿名相连的命名制度,它产生于母系氏族制的繁荣时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偶家庭的出现,子女血统以母系的世系计算而出现的。作为原始母系家庭特征的残余,母女连名制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还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山区,另外独龙族、高山族中也有这种制度的残余。布朗族没有姓,男女名字之前分别冠以“岩(艾)”、“玉(依)”以示性别区别,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请家族中老人代为取名,然后将其母亲的名字连在后面,加上性别称谓,就是孩子的正式名字。如名玉南坝的母亲生了女儿,老人为其取名“甩”,则她女儿的名字就叫“玉甩南”。如果出现名字相同的现象,就在母名之后再加上外祖母名。独龙族则是在本人名之前、家族名和父名之后连上母亲名字。凡实行母女连名的民族,也实行母子连名,其连法与母女连名相同。二是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是父系制度下父名与子名世代相连的一种命名制度,它产生于母系氏族解体、父系氏族确立时期,由于世系按母系计算改为按父系计算,父子连名可以确保父系血统按直系血亲承递,并可区分直系血亲与非直系的远亲。加之私有财产出现后,父子连名可以使父系直系亲属特别是直系子孙享有财产继承权。因此,父子连名制既保存在早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民族中,也保存在某些私有制还未完全确立,阶级分化还不十分明显的民族里。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云南的彝、哈尼、景颇、基诺、独龙、怒、佤等民族中都保留着这一习俗的残余。父子连名制有三种方式,①正推顺连法,即从父名连到子名,如四川凉山彝族古候家:古侯——古侯海子——海子黑得——黑得木瓦……;云南盏西景颇族格老家:毛磨陇——磨陇拱——拱麻薄——薄斯作……。②逆推反连法,即从子名反连到父名,如西盟佤族的永欧家:散比里——比里松——松萨——萨外特……,此处散为曾孙名,萨为本人名。③冠姓连名法,即在名字之前或名字之后冠上姓氏。如大理国时期的三个国王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父子连名制的社会功能在于容易背诵记忆,便于口耳相传,以巩固父系血缘联系、内部团结以及财产继承。有的民族父子连名长达五六十代,有的仅有两三代。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名字相同的较多,有些民族又在父名、本名之前或本名、父名之后加上祖父名,有的加上家族名或部落名。互相称谓时,一般只叫本人名,如果连叫父名或祖父名,是极不尊重的。

滇云文化·滇云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相结合

(1) 稻米之路 日本学者渡部忠世认为亚洲稻最早起源于“阿萨姆、云南”,即印度的阿萨姆邦,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的克钦等山岳地带。稻米的种植从这一地区往西经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一线传播到南亚地区;往南由湄公河传播到东南亚一带;往东沿长江传播到中国的东南地区。这就是“稻米之路”。不管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但是,云南是亚洲稻的最早起源地,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许多关于驯化和培养野生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传说,例如傣族民间故事《一颗萝卜大的谷子》说:从前人们靠打猎捕鱼为生,一天,打猎的人们忽然闻到了一股香风,他们朝着风吹来的地方走去,在山坳的水塘里看到了许多又高又密的野草,草上结着无数萝卜大的果子,剥开一看,里面全是白生生的果肉,用嘴一舔,又香又甜,大家就吃起来,并给它起名叫“香稻米”。从此以后,人们就靠“香稻米”生活,但是野生的“香稻米”越来越少。一个聪明的人就教大家把“香稻米”播种到田里,小心培育,施肥灌溉,“香稻米”不仅长了出来,而且比野生的还要壮实,稻米成了傣族人民主要的食物。稻米自古就是云南各民族的主要食物。今天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教民种稻牛耕的传说,这虽无从证实,但反映了云南各民族重视水稻栽培,不断发展稻作农业生产技术。 云南的稻作农业不仅发展很早,而且分布广泛。可以说从古到今,稻作农业便是云南农业的主要类型。今天云南的农业中,粮食作物也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产量最高,分布最广。因此滇云大地属于中国南方稻作农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坝子的耕田邑聚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公元三世纪庄跷入滇以前,云南分布着很多的民族部落,统称为“西南夷”,分属两种经济文化类型。一种是“椎髻”民族,过着“耕田,有邑聚”的定居农业生活;另一种是“编发”民族,过着“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游牧生活。 从今天考古出土的情况看,云南很早就有了定居农业,定居农业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湖盆地和坝子地区,耕田邑聚成为云南坝区生产生活的主要类型。这种耕田邑聚,植稻种麦,栽桑养蚕,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长期延续下来,成为云南坝区定居农业的生产模和云南坝区经济基础。 (3) 夏上高山冬入深谷的游牧 畜牧业是云南的又一支柱产业。云南地域广阔,气候温湿,林草茂盛,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最早的畜牧业是一种游牧式的生产方式。司马迁说滇池:“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草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千里。”就是说秦汉时期,在云南西至保山,东至滇池,北有大理、丽江的广大地区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他们随水草游牧,没有固定的居止。 云南人民很早就摸索出一套适合云南高山草场的游牧生产方式,按季节划分草场轮牧的游牧方式,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云南高山深谷地理环境,充分利用立体气候的有利条件,通过循环利用山区草场的自然规律,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的科学的方式。因而这种夏上高山冬入深谷的游牧方式,至今仍为云南少数民族所采用。 在此基础上云南人民还创造了另一种游耕结合的畜牧生产方式,在那些宜农宜牧的坝区与山区结合地,人们发展起亦农亦牧,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即夏天人们把牲畜赶上高山放牧,腾出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秋冬季节,再把牲畜赶下高山,在收割了庄稼的田野上放牧。 (4) 刀耕火种与滇云生态 历史时期云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生产上,一方面是坝区“耕田邑聚”,有发展程度相当高的精耕细作农业;另一方面则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粗放原始的耕作,即刀耕火种。大约在明清时期,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云南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滇云大地,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云南还有大约三百多万少数民族实行这种较为原始的农业耕作方法。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刀耕火种是以最简单的生产方式,最少的劳动投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获的谋生手段。是历史时期一定地区与其生产力发展相吻合而且符合生态环境的耕作制度。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交通的改观,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当地人口的繁衍,当每平方公里超过十五人以后,人与地的矛盾日益紧张,在这样条件下仍然靠扩大刀耕火种面积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必然会打破人与自然的协调,造成生态环境难于逆转的破坏。因此,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作方式走到了它的尽头,必将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5) 直上云天的梯田 在多山的云南省,可供农业耕作的平坝土地相当有限。而那些河谷两岸,深山之中,环山造田,垒土为埂,层层相叠,引泉灌溉,直上云天的梯田,在云南随处可见,它不仅是云南人文地理的一大景观,也是云南人民与自然抗争,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农业的智慧结晶和创举。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从事梯田稻作农业的悠久历史。居住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更是创造了梯田稻作农业的奇迹。对于哈尼族来说,梯田稻作农业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丰收,而且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的农事和村社活动几乎都围绕着梯田的农作开展:他们创造了一套既实用又方便的物候历法,以树木发芽、开花或枯萎及候鸟鸣叫来判断季节,安排农事和祭祀活动;他们冬季开田打埂,春天撒种栽秧,夏天中耕除草,秋天收获尝新,都要在梯田的田间地头,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是每年的开秧门,几乎成了哈尼族的盛大节日,全村老幼身着新衣,带着象征丰收在望的染成黄色的糯米饭和米酒来到田间,在层层梯田中,老人们相互祝福,青年人对唱山歌。当栽秧的喇叭高高奏起,德高望重的老人拔起第一把秧的时候,人们欢呼着涌进梯田,开始一年的栽插。这时的哀牢山,山歌绕山、梯田如画,衣着崭新、体格健壮的人们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梯田和梯田文化正是云南各民族的一大创举。 (6) 明清云南屯垦与山区开发 古代,云南开发较早、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坝区,山区的开发则较晚。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云南山区的开发出现了一个 *** 。这一时期云南山区的开发与元明清以来中央王朝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移民实边的政策密切相关。 明清云南山区的开发,土地大面积扩大,而多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水稻的种植,所以还直接导致了云南以种植玉米、蕃薯为主的山区新农业的开始。这一时期,随着移民大量迁入,在山区,引进了玉米、蕃薯的种植,逐渐取代了原来山区低产的大麦、燕麦和荞麦等,成为边远山区农民的“终岁之粮”。由于玉米、番薯的传入,原来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山区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从而把山区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云南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滇云文化·云南的教育·元明清—云南教育的大发展

元明清时期云南行中书省,云南行省的建立,结束了南诏大理割据势力,不仅把云南纳入与内地一致的政治体系中,也力图把云南文化纳入与内地一致的文化体系中。承担着变风化易风俗任务的教育,也在行省建立之初就在全省铺开。这种与内地一致的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云南的确立,意示着云南平民文化教育时代的到来。

元明以来有关云南教育方面的材料不仅集中见于各种地方志中的学校志,也散见于各种正史、野史中。

至元十一年(1274)行云南中书省事的平章政事赛典赤为改变滇云之民悍戾、鲜知礼仪之俗,力倡教育,捐金买地,令中庆路总管张立道于府治东南立孔子庙置学舍,建云南府学官,择蜀中贤士为师。赛典赤和张立道从省城开始办学,开创了一省学儒之风。随后学校从省城向各地铺开。至元二十二年(1286)张立道出任云南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创庙学于建水路,同年行省参政郝天挺建大理路庙学,赵傅弼任其教官。元代在云南建学校十余所。昆明县利城坊人王升,担任云南诸路儒学提举,曾管辖大理、永昌、丽江、鹤庆、姚安、威楚诸路学庠。此外成宗大德间建有安宁州学、澄江府学、泰定间建临安府河西县儒学,至正间建的嵩明州、石屏州学,可知元代云南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滇池、洱海两区域兼及滇中南局部经济发达地区。元代在云南设学后,也把科举取士之制推行到云南。皇庆元年(1312)元 *** 诏令全国在冬十月开科举士,规定云南举额五名,但却版籍无名,无人应试,直到后至元六年(1335)才有昆明人王楫在会试中中了进士,这是元代云南的第一个进士。终有元一代,云南只有五个进士,除王楫外,有李近仁、李郁、段天祥、李天祐。他们全为昆明人,这反映出元代云南的教育和科举同内地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同时也反映出云南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元代云南文化重心已经从南诏大理的洱海移到了昆明。

明代统治者重视教育,不仅国子监规模宏大,地方官办学校也比以往何时代都要发达。明朝统治云南三百多年,云南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云南教育体系日趋完备,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士子进入中央官学国子监中读书,云南的地方官学也形式多样,有府州县学、社学、卫学、书院等形式,设学范围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受教育的人数,特别是少数民族子弟受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多,教育影响力达到顶峰。

明代云南地方官学教育是在元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军平定云南后,首先恢复了一些毁于战乱的元代学校,如云南府、临安府、楚雄府学和河西县学。到洪武末元代所建的儒学大部分得以恢复。同时又新设了一些府州县学,如新建元江府学,在云南府新设晋宁州学;在大理新设赵州、邓川州学和太和、云南、浪穹县学;在临安府设宁州、阿迷州学和通海河西、习峨、蒙自县学。在楚雄府设安南州学;在鹤庆军民府设剑川州学,使明代在云南设学有了较好的开端。以后经永乐、正统、景泰、嘉靖、万历各朝的持续建校设学,云南府州县各级学校遍及澜沧江以内的十六个府。据天启《滇志》所载明代从洪武到天启共在云南建有府学十六所、州学二十三所、县学十所及顺州、云州、元谋三处文庙。社学是古代在乡镇设立的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成化八年(1472)定边知县冯源广建立定边社学,此后路南州及广通县相继建立社学,明代在云南设社学达一百六十处之多。社学多设在乡村,有利于汉文化在基层传播。明代为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控制,在云南设立卫所、屯兵驻守。英宗正统年间在云南设立了第一所卫学。随后又设了平夷卫、六凉卫儒学。明统治者治理云南慑之以武,敷之以文,促进了边疆文化发展和政治稳定。由地方官主创的云南众多书院,并无唐宋时私家自由讲学的特点,完全是一种官学教育。弘治十一年(1491)浪穹知县蔡肖杰在县城北建龙华书院,这是时代云南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建立的书院。嘉靖三年(1524)巡抚王启在云南府学西北建立了五华书院、这是云南历史上第一座全省性书院,它的建立是云南高等教育的开端。明代云南全省共建书院五十六所。在这个教育的平民时代,云南的私学教育也有所发展。元明以来学校普及,有的人学业有成后,不乐仕进,都归乡教读,或者仕途失意、告老还乡,结社教授生徒、或设塾开馆以谋生计,立家塾以训后人。明以来不断有谪戍官吏迁云南,他们也在同云南士子的交游酬唱中起着教育、导化的作用。在云南私学中以父子相传,祖孙相继式的家学教育最为普遍,云南府人傅澄,年少时从张英学《易》,自私门出任四川中江教谕,见其子良弼聪颖过人,便“绝意仕进,请老归田课其子”,太和何思明一家更是四代出自私门的典范。官学、私学的相互鼓噪,造就了云南慕华风向知学的气氛和礼乐融融的时代。一时间,家弦户诵,就连一些曾经是不知礼义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也能慕诗书遣子入学。明代的中央官学国子监就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子弟,一些土官也捐资建校,积极参与,协助地方官办学。

明代云南的各类学校,以儒家的经典为教育内容、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同儒家思想结合得更紧密,明代云南教育也是典型的儒学教育。在官学体系中,国家给学校颁赐学田,制定学额、委派教授、训导、学正、教谕等教职人员。教学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各求实才。生员习读之书有《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周礼》《大明律》《御制大诰》《资治通鉴》等,社学讲授《小儿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蒙学课本。生员每年有岁考、春秋释奠先师。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太祖谓礼部说:“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这番话反映出明统治者已认识到教育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于此也不难看出学校的创办是为政治服务的。明代在云南办学的根本宗旨就是让入校在习的生员通过儒家的系统教育明了其言、行、忠、信、仁、义、礼、智等行为规范及一整套伦理纲常,并把他们造就成言行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志士仁人,以服务于国家,从而达到以复变夷巩固边疆的目的。在教学中也贯穿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平民教育的普及带来的是举业的兴盛和文化的发达。洪武二十六年(1393)云南选贡始赴应天乡试,当年有昆明人李忠、杨崇中试,永乐九年(1411)云南始行乡试有洪诚等二十八人中举,云南乡试形成制度,三年一次,按照朝廷的统一规定开科取士。明代全省举行乡试八十一次,到天启时云南府有六百九十七人中举、大理府有四百七十五人中举,有明一代云南靠内地区除广南府外的十七个府都有中举的人。

子曰:“言忠信,行学教,虽蛮貊之邦行矣。”明代儒学教育的有教无类,极大地促进了云南汉文化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儒学以其不可抵挡的教化力冲击着滇云士子粗朴的心灵,酝酿出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震撼人心的文化变迁。从滇云士子的不知诗书到带经躬耕,只要我们看到了这一变化,就能想见教育给云南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多么巨大的能量!

步入苍老之境的清代社会,旧的事物正在走向没落,其衰亡征象日益鲜明。但疾驶的历史车轮仍以其不可遏制的惯性驱动着偏远的滇云之域进入又一个文化高峰期。清代的云南教育在暮垂之中仍勃发出盎然生机。清康熙六年(1667)将原临安府所属的教化、王弄、安南三个长官司地区新设为开化府行政区,在该府建儒学。平定三藩和改土归流后,云南学校不断增多,由明代的六十余所发展到一百余所,而且呈现出由腹里地区向边远地区,由坝区向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扩散的趋势。康熙四十四年,丽江府改流后建立了丽江府学,顺宁府也在改流完成后设学。乾隆二十四年建中甸厅学宫,以后缅宁厅、龙陵厅、维西厅、安平厅等滇西北、滇西南边区兴建了学校。义学也叫义塾,是一种蒙学教育,教学内容主要读书、识字、习礼、明义,经费靠官绅捐赠或靠学田收租。雍正三年威远开办士人义学,这是云南开办较早的少数民族义学。雍正五年朝廷批准东川等地建土人义学,选聘塾师,先招一些熟番子弟来学,每日与汉族儿童相处,学习《圣谕广训》及《诗》《书》等,学有成就的令其回乡教诲生番子弟。教夷人尤切于教汉户时期,此种教学方法切合少数民族实际,对少数民族子弟学习汉语、习汉族礼仪确有成效,今元阳境内的阿邦乡,在设义学后风气渐开,人知向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康熙到光绪的二百余年间,云南府、州、县、厅设义学近七百所,从城镇到乡村,从坝区到山区“因土制宜、随方设学”,义学在普及汉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较高地位的书院,在清代也有新发展。康熙二十四年云贵总督蔡毓荣、云南巡抚王继文在南门外慧光寺左创办育材书院(又名昆明书院),康熙帝手书“育材”二字匾额,赐给书院,以示褒奖。这是清代云南创建州县书院之始。以后全省或修复或新建书院达二百四十余处。雍正九年,总督鄂尔泰改建五华书院,并将赐给他的《古今图书集成》贮五华书院。以“广远士学识”,书院藏书万余,成绩斐然,在历年的乡试中独占鳌头。光绪十七年总督王文韶、巡抚谭钧培创建的经正书院,其设置和五华书院相仿,主讲席者都是品学兼优的名儒学者,所造就人才,盛极一时。五华、经正、育材三大书院在清代云南百余所书院中名噪一时,成为清代云南教育中的一大盛事。

云南滇红茶研究论文

中国电信的十全十美套餐可以直接去营业厅办理的,就是比较划算的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 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滇红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 滇红工夫茶最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黄色。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滇南所产之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 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 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名茶鉴赏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另外,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是淡黄色的,而夏茶的毫色则多为菊黄,只有秋茶多呈金黄色。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滇红产区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昼夜温差悬殊,而且土壤肥沃。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和红河等地。1、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2、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3、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空气中的氮很容易离子化,浸入土壤,充足的氮源,为茶树积累芳香物质 4、高山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茶叶甜度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红茶中,找到一款高品质的滇红呢?“眼”    就是要看其外形肥硕显毫,条索完整,褐色。观其外表,可以知道鲜叶的老嫩,是一芽两叶,还是一芽三叶。根据芽叶的大小也可以判断其在萎凋过程中是否适度,如果萎凋不足,细胞紧张状态未消除,叶质硬而脆,揉捻时芽叶易断碎,茶汤稀薄易充失,在发酵进展不均匀而难掌握,制成毛茶条索短碎多片末,香低味淡,水色浑浊,叶底茶杂带青;萎凋过度时,芽毫枯焦,叶质干硬,揉捻时茶汁不出,不易紧卷,发酵不匀,毛茶松泡多扁条,色泽灰枯不显毫,香味淡薄,汤色、叶底暗杂。 “鼻”     通过闻可以了解茶叶的香气。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比较复杂,在滇红香气中多有樟香、栗香,多与茶树生长环境中与樟树或其它树处混种。鲜叶中含有“棕榈酸”,它本身没有香气,但是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收香气,也能吸收异味,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闻,知道茶叶的运输和存贮是否正常。 “喉”     茶只有喝到嘴里,才能真正知道其“今生”的滋味。高品质的滇红醇厚浓郁,汤色红艳明亮,入喉生津。滇红中的茶黄素是影响茶汤亮度、香味鲜爽程度、浓烈程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关系茶汤浓度的主体,收敛性较弱,刺激性小。如“发酵”程度偏轻,茶黄素含量高,茶汤显淡薄欠红艳,滋味不够浓厚;如“发酵”程度偏重,茶红素含量高,汤色深红欠亮,滋味平淡,叶底暗红,降低了品质。因此,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制成优质的滇红。 “心”     一款好茶通过身体的体验可以直达心灵的愉悦。长生在云南高原上的原生态茶山的滇红,更是集天地灵气于一身。高山云雾出好茶,高品质的滇红在出生即带着山野的气息,闭上眼睛可以让身心处于高山之颠。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说说滇红工夫茶与滇红碎茶。滇红工夫选用云南大叶种芽叶加工而成,内含物丰富,一般水浸出物42%以上,茶多酚类物质26%-30%,咖啡碱,氨基酸,粗纤维12%以下。 滇红工夫茶品质以芽叶肥壮、金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为好。 滇红工夫茶以甜香为主,因此审评的时候,主要审评香气的类型、鲜纯、高低和持久性。一般高级茶香高而持久,冷后仍能嗅到余香;中档茶香高而稍短,持久性较差;抵挡茶香低而带有粗气。 品评汤色主要是比较深浅、明暗、清浊,汤色红艳,碗沿金圈大的品质为好;红亮或红明次之;深暗或深暗浑浊者为差。 叶底就是比较嫩度和色泽。嫩度比芽尖的多少,以及叶质软硬、厚薄。一般芽尖含量多,叶质柔软、肥厚,用手指按压感觉柔软如棉的为好,反之较差。 而滇红碎茶其品质要求汤味浓、强、鲜。发酵程度偏轻。总的来说,其品质要求外形匀称、粒型较小,净度好,内质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香气高锐持久。滇红工夫茶的等级介绍1、特级滇红:特级滇红外形比较紧结肥硕。干茶的颜色为乌润特显金毫。冲泡出来的汤色比较艳亮。闻之鲜郁高长的香气,品之鲜爽醇厚的茶汤。那是特级滇红独有的魅力。 2、一级滇红:外形肥硕雄壮,色泽乌黑润泽。金毫比较显著。茶汤鲜亮,香气比较长。茶味浓厚鲜爽。 3、二级滇红:紧结肥硕的外形。带有少些的金毫。呈现出乌黑润泽的颜色。冲泡出来茶水比较明亮。品一口刺激性较弱但是回味很鲜爽。 4、三级滇红:三级的滇红工夫茶叶外形虽然没有那么的肥硕雄壮,但其蕴含有兰花的香味。滇红茶的历史发展天岭红茶1937年秋,中国茶叶公司派遣公司技术专员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先生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觉得凤庆县的凤山有着很适合茶叶的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开始试制红茶;然而结果大大的出人意料,红茶试制成功了,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闻所未见。在试制红茶的时候也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从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古道悠悠,却隔着澜沧江天险。马帮必须在江边放下驮子,商人们乘竹筏而过,马自己凫水到对岸;当时没有现在这样通畅的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为了试制成功,冯老先生等先人们土法上马,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等,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1939年,第一批滇红5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滇红茶创制出来了,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科普__种质资源保护  种质资源是指携带遗传物质的植物材料,又称遗传资源。从基因水平看,两株不同基因型的茶树就是两份不同的种质。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的基本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原始材料;新品种不能凭空产生,必须有种质资源作为原始材料。茶产业未来的竞争之一就是品种资源的竞争,谁先拥有了品种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云南省凤庆茶厂茶叶试验站成立至今的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历经几代滇红人的持续承接与坚守,先后建成了品种园(资源圃一)、资源圃二、资源圃三、资源圃四、资源圃五,资源圃面积由亩扩大到15亩,保存种质材料(品种)从66份(个)扩大到1000多份(个)。资源材料收集从国内扩大到国外,从一般材料发展到对稀缺资源和古茶树资源的科学收集保护,有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有的属于保存型树种,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材料,为滇红集团茶科院茶叶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资源圃一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收集保存了71个(份)品种(材料)。有来自印度的阿萨姆种、云南特色品种紫鹃。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铁观音、龙井43、黄旦、梅占、毛蟹等国家级优良品种及全国各产茶省代表性品种福鼎大白、英红1号、长叶白毫、储叶齐等,还有自选单株材料及育成品种清水3号、凤庆9号等,有勐海南糯山大茶树王、凤庆新源本山茶等珍贵古茶树单株材料及目前发现不含咖啡碱的野生茶树资源可可茶。濒危资源十里香及昔归、冰岛、玛玉茶等地方名山种也寄存于此。本圃按现代茶园标准种植,统一株行距和农艺管理措施,以观测对比茶树品种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更好确定其推广价值,另外也是茶树基本知识教学材料。资源圃二是由培育茶苗的固定苗床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比较典型的有凤庆小湾“锦秀茶王”、凤庆大寺“羊山大茶树”、云县白莺山“本山茶王”、镇沅县“千家寨1号”等,有印度、斯里兰卡的国外品种,有国家级良种福建水仙、黔湄502、中茶108等,有省级良种乌牛早、安吉白茶、佛手、英红九号、凤凰单枞、春兰、鄂茶一号、黄观音等,有地方良种浙农139、桂绿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号等,有武夷山名枞大红袍,有叶片黄化的中黄1号,有广西、湖南、云南文山、云南凤庆等地的优质油茶资源。本圃种植模式为自然生长,充分展示品种个性,做到科研和观赏有机统一,每种材料(品种)保留5~10株。资源圃三始建于2007年。是由大棚苗圃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的茶树品种及种质材料主要有金萱、金观音、湘波绿、高桥早、劲峰、菊花春、寒绿、台茶13号、短节白毫、雪芽100号、矮丰、早春翠芽、探春、石洞寺一号、石洞寺二号、滇红三号、滇红四号等。资源圃三采取现代茶园加自然生长模式种植,充分呈现茶树现代管理技术和自然状态下的强烈反差。2016年我院开展了“不同种植管理模式茶树主要内含物变化趋势”课题研究,为了解探索同龄品种在不同管理生长条件下内含物变化趋势,客观反应管理模式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程度,其间撰写了一篇名为《不同管理模式对茶树生理指标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的论文,并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上刊登发表。现已形成滇红集团的一大亮点,同时引起同行及茶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关注。       资源圃四始建于2013年。收集保存有来自全国产茶区的品种紫牡丹、春波绿、紫玫瑰、大叶乌龙、九龙大白茶、瑞香等,有凤庆、云县、双江等地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有格鲁吉亚实生种以及部分优质油茶资源。资源圃五建于2017年。资源圃五是由中英友好茶园中种植清水4号的地块改建而成。资源圃五可以说是为纪念滇红集团茶科院成立40年而建立的一个资源圃,收集种植了283份材料,品种有冰岛、昔归、小户赛、邦骂、坝糯、懂过、地界、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凤庆平河等名山头珍贵的单株古茶树材料。       40年来,在历任企业负责人的支持重视下,我院积极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采取单株育种与无性繁殖相结合,育成了清水3号、凤庆9号、凤庆3号、清水4号、早春翠芽、探春等一批优良品种(品系)。1994年,“凤庆茶厂茶科所”完成的茶树良种“凤庆9号、清水3号”选育项目就荣获临沧地区(现为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临沧甚至其他地方发展建设高优生态茶园,推广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广良种进程中,我院积极协调,采取与科技局、茶办、乡镇、村办等有关部门进行科技协作的方式,在全市推广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推广面积达到近15万亩,有力支持了临沧市高优生态茶园建设。       同时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等品种目前已被贵州等省引种,并在省内的大理、保山、普洱、德宏等地州市得到大力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500万株,极大地加快了茶园建设良种化、标准化的进程。其次,以这些品种为原料,开发了早春绿、经典58、中国红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滇红茶,使滇红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另外,滇红集团茶科院种质资源圃是一座茶树基因库,已形成凤庆茶叶科普园地,也是滇红集团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每年来参观学习、指导交流的人员不断增加。“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应用”曾荣获2009-2010年度临沧市科学技术评比三等奖。我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是通过信函交流、利用出差机会、专业收集与项目推动等方式和渠道实现的,倾注了参与者的大量心血。所收集的种质材料中,“友谊材料”居多。茶树种质材料收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时间积淀、点滴积累和不计功名的付出。从良种选育到良种推广再到新产品开发等等,茶科院都已创造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成绩。文化 《咏滇茶》年代:清 作者: 陈维崧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晓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彆。 情切,想故国。 万里日南,渺渺音尘绝。 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 春去也,想蛮花[犬旁+乞]鸟,泪都成血。咏滇茶[清] 陈维崧 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 残莺天气香棉坠,惆怅最宜著此。 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 异乡花卉伤心死,目断昆明万里。

1937年秋,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觉得凤庆县的凤山有着很适合茶叶的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开始试制红茶;通过努力,试制成功。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所未见。 在试制红茶的期间,由于没有这样通畅的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马帮在金舵从大理至凤庆之间的路程中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必须在江边放下驮子,商人们乘竹筏而过,马自己凫水到对岸。为了试制成功,冯绍裘等人土法上马,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等,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1939年,第一批滇红5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滇红茶创制出来了,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

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是云南特产茶叶。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1 毕业论文不过应该是拿不到毕业证吧 这个事情还是要严肃对待 自己努力过了吧 2 就算拿不到证 也只是暂时的 只要 ~~~~~~~~~~~~~~ 你懂的

是的。维普其实是专业论文查重网站,也是毕业论文、职称评审等专业论文的查重指定网站。所以说本科毕业生的论文是需要到维普网进行查询。

你的论文辅导老师一般不会太严苛的。差不多老师就会让过的,而且滇院是优秀乱问才会答辩。但是你的论文还是得好好写啊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类型: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学制为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制为年、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为年。对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英语成绩达标(本科在读期间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位英语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取消学位英语,由报考院校单独组织考试。2.课程达标,学位课程一般每个专业都是三门课程,学位课程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分达到80分,不过学位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3.论文(普通本科院校其实对论文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达标、格式正确即可)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学位证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学位的申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的,拿到之后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023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成人高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成考社会报名入口: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论文检测

修满学分。也就是考试都及格,即可拿到毕业证书很多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学生都是一样的,过了计算机2级,英语4级。 或者进我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里修满学分。也就是考试都及格,即可拿到毕业证书。

不是全员,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论文答辩是按照论文答辩小组的要求组织的,小组成员包括论文答辩主持人、论文答辩评委、论文答辩考官、论文答辩学生和论文答辩参观者。论文答辩主持人负责组织论文答辩,论文答辩评委负责评审论文,论文答辩考官负责考核学生,论文答辩学生负责回答问题,论文答辩参观者负责观看论文答辩。

是的。维普其实是专业论文查重网站,也是毕业论文、职称评审等专业论文的查重指定网站。所以说本科毕业生的论文是需要到维普网进行查询。

修满学分。也就是考试都及格,过了计算机2级,英语4级。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论文答辩

1 毕业论文不过应该是拿不到毕业证吧 这个事情还是要严肃对待 自己努力过了吧 2 就算拿不到证 也只是暂时的 只要 ~~~~~~~~~~~~~~ 你懂的

很多同学在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是正规民办大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昆明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昆明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拿不到云南大学的毕业证。独立学院只能发独立学院自己的。

一般来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论文答辩应该是全员参加的。在毕业论文答辩中,通常会邀请指导教师和评阅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同时还会邀请其他老师和同学参加,并对答辩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参与答辩的老师和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对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提问和讨论,以检验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研究水平。但可能由于疫情等特殊情况,学校也可能会进行线上答辩或者减少参加人数等相应措施。建议您了解具体情况,可以向学校相关人员咨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