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产后抑郁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产后抑郁的研究论文

据媒体报道,3月24日,一名女子因为产后抑郁,抱着7个月大的女儿跳湖轻生。幸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相关新闻,图片来源:zaker)

那么,产后抑郁是怎么回事呢?

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一种特殊的情绪障碍。一般在产后2周发病,4~6周症状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上,和普通的抑郁症相似,都会出现无法克制的情绪低落,失眠、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食欲不振等。不过,产后抑郁也有特殊的地方。疾病的起因和患者关注的事实,往往跟婴儿和丈夫有关。轻则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重则可能导致婴幼儿的情感、智力、行为异常,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1]

(产后抑郁,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产后抑郁,有三个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实。

首先,产后抑郁并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和一过性的情绪低落,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产后抑郁的病因尚未明确,有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免疫假说等多种解释,[2]但是对于产后抑郁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方案。

(产后抑郁的诊断与治疗)

其次,产后抑郁的发病率相当高,切不可心存侥幸。据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为。我国因为起步较晚,研究不多且不完全。综合多篇论文看,总的发病率大概在10%到15%之间。[3]

最后,产后抑郁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通过干预措施,减短病程,改善预后。

多项研究都证实,产后抑郁和产前抑郁密不可分;而产前抑郁,又和对分娩、胎儿性别、身份转换的恐惧等分不开。所以,只要在孕期,对夫妇进行适当的科普,使其了解正常的分娩过程,减少对“生男孩”的执念,掌握基本的沟通的技巧,就能大幅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4]

分娩过程是否顺利,也和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休戚相关。所以,一旦出现分娩不顺利的情况,作为家人,应该及时在产后给与支持,帮忙照顾孩子,体谅产妇的心理波动;作为产妇,则可以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进行自我评估。这套量表由苏格兰保健中心(Scottish health centres)在1987年设计,仅包含10个项目,耗时短,易于理解,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对于各类产妇,都有很好的普适性。[5]

(EPDS量表,9分以下为正常)

二胎政策通过以后,很多家庭都在商量生孩子的事。但孩子不是你想生,想生就能生……知识上的储备,跟物质上的准备,同样重要。笔者这里再次提醒各位准爸爸、准妈妈,请一定通过合适的渠道,学习产前检查、产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对家庭和谐与这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良英, 何仲. 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 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 2004, 23(1): 1–4.

[2] 狄江丽, 赵更力. 产后抑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8(6): 419–421.

[3] 张欣, 屠青, 席薇等.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34(4): 236–238.

[4] 孙珂, 高玲玲, 李毅等. 产前心理教育对初产妇社会支持和抑郁症状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2011, 32(1): 90–95.

[5] 彭涛, 范肖冬. EPDS 在产后抑郁筛查中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8(1): 18–19.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方法如下:

1、准确得体。要求护理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

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样一改,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

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4、醒目。护理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论文

产后抑郁症产生因素及影响

产后抑郁症产生因素及影响,生活中,有些女性在生产之后,因为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抑郁症,而产后女性患上抑郁症对身体和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下面是产后抑郁症产生因素及影响!

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因素

1、激素增减。 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增长了10倍。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2、心理压力。 产后妇女情感处于脆弱阶段,特别是产后1周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由于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而出现抑郁焦虑情绪。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可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3、家庭环境。 产妇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诸如失业、夫妻分离、亲人病丧、家庭不和睦等,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诱因。同时,低龄、单亲、低社会地位、多子女的母亲、父母早年离异、低学历、低收入、新移民等因素均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

产后抑郁症还与产妇的年龄、民族、职业、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质量、产后的母乳喂养、产妇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事件等因素有关。

产后抑郁症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产后的心理状况对孩子的智力也有很大影响,母亲若长期抑郁,会在无形中使孩子精神紧张或郁闷,从而使智力不能得到充分开发。

心情低落,睡眠紊乱,会使得产妇奶水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产后抑郁症无疑会导致母婴间缺乏交流。而母婴交流是母亲和婴儿的连接纽带,它是通过母婴间的`亲密接触来实现的。这一时期,母亲的照顾、抚触甚至笑容,都可以对宝宝产生良好的刺激;如果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往往对孩子关心、爱抚较少,缺乏感情上的交流。宝宝感受不到来自母亲的温暖,容易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饥饿和性格上的不完善,对他们情感、认知能力的发育会很不利。

家人一旦发现产妇的抑郁症状超过一个月不能消除,最好及时带她就医。避免母亲病情加重甚至向产后精神病发展,也可使婴儿尽早地感受到妈妈的慈爱和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

产后抑郁症又名产后忧郁症,是指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常见于坐月子期间,主要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症状主要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产妇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等极端想法或行为。

产后抑郁症病因目前在医学上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神经内分泌因素。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二是遗传因素。 以前抑郁症的历史增加了女性得产后抑郁症的危险。研究显示,1/3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会在产后时期重患。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于无病史的女性人群。

三是心理因素。 对于新妈妈来说,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和兴奋。没有哪个新妈妈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婴儿。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常充满兴奋,但接下来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觉到不能适应产后无法安睡,疲累不堪的生活。

四是妊娠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每个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时间不同:有些产妇是生孩子前就患有抑郁症,生完宝宝后抑郁一直没有得到排解。部分产妇在产前并没有抑郁症,只是在生完孩子后,由于身体雌激素水平失衡,而出现焦虑、易怒等抑郁表现。还有些产妇在分娩后几周、甚至几个月以后开始出现产后抑郁症。她们开始是真的喜欢照料宝宝,可是后来却逐渐变得越来越抑郁,直到出现严重症状。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临床 经验 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 人际交往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不稳定情绪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 记忆力 减退等[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 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某产妇,以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入院,经用药控制,病情稳定,预期顺利分娩一男婴。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之产妇产后过度的兴奋,病情呈发展趋势,曾一度感到头痛、头晕,但因过度疲劳的掩盖而失去诉说的机会,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引起产后子痫的发生。

受传统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忌口心理 这种心理在农村产妇中尤为显著,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产妇营养卫生知识的缺乏,她们在饮食上往往沿袭传统的做法,忌这忌那,认为除了小米稀饭加鸡蛋以外,其他的食物都要忌口,都有回乳的可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认识,造成了一些产妇食欲不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乳量不足[3]。

受传统“月子”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依赖性心理 产妇由于分娩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产后非常的疲劳,体质比较虚弱,强调产妇的充分休息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活动。许多的产妇仍按照我国的传统的习惯,产后静养,不活动,

吃饱了就睡,整天的躺在床上,这必然就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4],特别是现在的产妇,她们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去干,更有甚者在产后最初几天不坐起来吃饭,而让家人一口一口的喂饭。由于长期平卧姿势,使松弛的子宫韧带得不到恢复,从而造成子宫后位,以至产后腰痛等。

婴儿性别不理想的失望心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产妇对生育男性婴儿比较满意,生育女性婴儿则怏怏不乐,思想压力较大,怕丈夫公婆嫌弃。

在母乳喂养方面常残存不正确的心理认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妇的娇气情绪,对初次哺乳时的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以致不敢哺乳;个别城市产妇为了保持体形美,误认为哺乳会影响体型而不哺乳;孕妇对初乳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初乳又黄又稠不干净,吸出后弃之;对纠正乳头凹陷缺乏耐心,这样,使大多数婴儿得不到初乳[5]。

2 心理护理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后不良情绪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常见的情绪,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这对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改变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 分娩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不少产妇对此却抱着恐惧和危险的意识,以致产生焦虑。对此应采用方法可靠,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利用电视、资料、讲课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授妊娠分娩经过和相关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科学育儿方法,及早了解可能出现情况的对应 措施 [6]。

放松训练技巧的应用 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自身能否顺利分娩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在剧裂宫缩阵痛下,往往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仅靠简单的语言是不够的,应选派有分娩经历和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过程[7]。

帮助产妇增强适应性应付能力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当术后伤口疼痛时,提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 与人交流、听音乐,按摩相关穴位并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用

镇痛药物。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或锻炼 产妇产后强调充分的休息,但并不意味着不活动,适当的活动或者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顺产妇于产后6~8h就可以坐起吃饭喝水,24h后就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在室内走动,到厕所大小便等,还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康复 体操 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难产、高龄危产和剖宫产的产妇应适当的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8]。

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讲解生男生女的原并纠正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消除产妇的自卑和失望感。举出实例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如2例同是剖宫产产妇,手术后身体情况差不多,但其中1例因生女孩遭到家人的冷落,使其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导致抵抗力下降,刀口感染,乳汁分泌不足;而另1例则刀口预期拆线,愈合良好,身体很快恢复。

针对产妇的忌口心理,要宣传产后营养的重要性 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以补充怀孕和分娩期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哺育的责任,要做到营养合理,同时对她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产褥期,进食原则应该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鱼虾肉、蔬菜及水果等。如果饮食过于单调,难以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9]。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尤其是早哺乳的优点 首先介绍初乳的成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保护婴儿娇嫩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侵袭,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还要讲明早哺乳可刺激母体的泌乳功能,乳汁是越吸越多;如果产后不及时哺乳,一部分产妇将永远不会泌乳,一部分产妇即使有乳房发胀、泌乳,如没有婴儿的吸充刺激,泌乳也会渐渐的减少。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乳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的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10],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奶头作安慰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乳感情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体位,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调节产妇心境和情绪,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舒适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的特点,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决不因言语和行为不慎,增加产妇心理负担,避免医院不良刺激,向产妇介绍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提供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读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食欲[11]。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因此,除做好对产妇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外,要继续观察产妇的心理活动。根据产妇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经济状况、生育经历、性格脾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先兆,因婴儿性别不如意,加上家人歧视,产妇出现心情抑郁、失望,不愿哺乳婴儿等反常心理和行为。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情况产妇则长吁短叹,暗自落泪,不语,不思饮食.表现为自卑、痛苦不能自拔。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症结所在,诱导产妇疏泄情感,按照接受、支持、保护心理护理三要素,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消除各种刺激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庭的良好的护理,产妇就会慢慢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母子平安[12-13]。

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家庭背景,重点了解产妇心理改变,由于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和相关护理知识,不能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易造成心理应激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妇给予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存在焦虑、抑郁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运用放松疗法,提高其心理素质;对重男轻女观念较严重的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健康 教育 深入家庭和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关心安抚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初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用通俗语言及时给予讲解,加强沟通,以减少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提高产妇的快乐情绪[14]。

3 实施产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做孕妇产后心理护理时,要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性的动作与产妇接触,以期实现心理护理的成功进行。

医护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交谈中要自然、放松,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注意尊重病人人格。做心理护理时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以消除其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等[15]。 4 小结

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关方法和技巧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疏导和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后产妇的情绪对饮食,乳汁分泌有极大的影响,实施产后心理护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产妇心理特点的学习,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产妇产后各方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产后产妇心理的健康发展 。

5 致谢

电大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结束,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宿州电大的谢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左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左老师知识渊博,精益求精,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修改,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指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给予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使我增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感谢帮助我,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他们对我的鞭策,鼓励和理解是我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李茹慧. 产后心理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____, 2010,19(1): 186.

[2] 张林, 花莲英, 王文娟, 等. 无痛分娩初产妇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883.

[3]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115.

[4] 朱海燕. 对产妇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 242.

[5] 张翠琼, 何桂花, 王冬梅.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6): 59-60.

[6] 杨素勉, 桑文淑, 李荣霞. 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心理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1): 1070.

[7] 徐润芳, 李麦玲, 金惠霞. 心理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 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2): 159.

[8] 李福娟, 禹梅菊.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1): 61-62.

[9] 徐丽亚.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2): 197.

[10] 沙珍萍. 认知疗法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 36.

[11] 侯立军. 运动对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 111.

[12] 焦桂秀.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4): 44-45.

[13] 李艳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01(15): 136.

[14] 陶富芬.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7): 4087.

[15] 曾孝莲. 浅议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8): 333-334.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二: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产妇 产前 产后 心理护理

一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 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及预防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产后抑郁症的危害及预防的知识,欢迎阅读。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常于产后6周内发病,表现为抑郁、易疲劳、恐惧、主动性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性欲减退,严重者不能照料婴儿,甚至伤婴者。

【病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不可忽视。人格特征是其发生的基础,有研究报道,产后抑郁症患者有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反应敏感和性格内倾等人格方面的缺陷。

在孕期和产褥期,内分泌改变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心理退化现象是其发生的心理学基础;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促发因素。

大年龄或小年龄的孕妇易发生。

国内有报道,有产时并发症、经产钳及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

【危害性】

1)影响婴儿发育。

2)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延迟,泌乳量少。

3)影响内分泌,产妇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使宫缩减弱,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可能因素。

【预防】

1)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心理疏导和治疗,对于可疑或有孕期抑郁情绪者、不良个性特征者、有围生期抑郁史再次怀孕者等,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排除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

2)加强孕期的健康检查和宣教:凡身体状况不佳者应给予及时接受诊治和护理,待健康状况良好时再受孕。对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者,积极接受治疗。消除不良刺激。

3)通过孕妇课堂的讲课,希望孕产妇充分认识到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全面了解分娩全过程及产后一般情况的应对,消除其恐惧紧张情绪。

4)对其丈夫和家属也应掌握有关知识,对产后抑郁症有所认识,从而给产妇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并逐步在社会上形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

5)产后及时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学会新生儿的护理,具有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安全度过分娩、产褥期。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论文题目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临床 经验 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 人际交往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不稳定情绪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 记忆力 减退等[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 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某产妇,以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入院,经用药控制,病情稳定,预期顺利分娩一男婴。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之产妇产后过度的兴奋,病情呈发展趋势,曾一度感到头痛、头晕,但因过度疲劳的掩盖而失去诉说的机会,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引起产后子痫的发生。

受传统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忌口心理 这种心理在农村产妇中尤为显著,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产妇营养卫生知识的缺乏,她们在饮食上往往沿袭传统的做法,忌这忌那,认为除了小米稀饭加鸡蛋以外,其他的食物都要忌口,都有回乳的可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认识,造成了一些产妇食欲不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乳量不足[3]。

受传统“月子”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依赖性心理 产妇由于分娩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产后非常的疲劳,体质比较虚弱,强调产妇的充分休息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活动。许多的产妇仍按照我国的传统的习惯,产后静养,不活动,

吃饱了就睡,整天的躺在床上,这必然就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4],特别是现在的产妇,她们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去干,更有甚者在产后最初几天不坐起来吃饭,而让家人一口一口的喂饭。由于长期平卧姿势,使松弛的子宫韧带得不到恢复,从而造成子宫后位,以至产后腰痛等。

婴儿性别不理想的失望心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产妇对生育男性婴儿比较满意,生育女性婴儿则怏怏不乐,思想压力较大,怕丈夫公婆嫌弃。

在母乳喂养方面常残存不正确的心理认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妇的娇气情绪,对初次哺乳时的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以致不敢哺乳;个别城市产妇为了保持体形美,误认为哺乳会影响体型而不哺乳;孕妇对初乳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初乳又黄又稠不干净,吸出后弃之;对纠正乳头凹陷缺乏耐心,这样,使大多数婴儿得不到初乳[5]。

2 心理护理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后不良情绪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常见的情绪,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这对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改变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 分娩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不少产妇对此却抱着恐惧和危险的意识,以致产生焦虑。对此应采用方法可靠,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利用电视、资料、讲课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授妊娠分娩经过和相关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科学育儿方法,及早了解可能出现情况的对应 措施 [6]。

放松训练技巧的应用 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自身能否顺利分娩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在剧裂宫缩阵痛下,往往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仅靠简单的语言是不够的,应选派有分娩经历和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过程[7]。

帮助产妇增强适应性应付能力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当术后伤口疼痛时,提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 与人交流、听音乐,按摩相关穴位并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用

镇痛药物。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或锻炼 产妇产后强调充分的休息,但并不意味着不活动,适当的活动或者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顺产妇于产后6~8h就可以坐起吃饭喝水,24h后就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在室内走动,到厕所大小便等,还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康复 体操 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难产、高龄危产和剖宫产的产妇应适当的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8]。

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讲解生男生女的原并纠正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消除产妇的自卑和失望感。举出实例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如2例同是剖宫产产妇,手术后身体情况差不多,但其中1例因生女孩遭到家人的冷落,使其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导致抵抗力下降,刀口感染,乳汁分泌不足;而另1例则刀口预期拆线,愈合良好,身体很快恢复。

针对产妇的忌口心理,要宣传产后营养的重要性 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以补充怀孕和分娩期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哺育的责任,要做到营养合理,同时对她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产褥期,进食原则应该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鱼虾肉、蔬菜及水果等。如果饮食过于单调,难以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9]。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尤其是早哺乳的优点 首先介绍初乳的成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保护婴儿娇嫩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侵袭,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还要讲明早哺乳可刺激母体的泌乳功能,乳汁是越吸越多;如果产后不及时哺乳,一部分产妇将永远不会泌乳,一部分产妇即使有乳房发胀、泌乳,如没有婴儿的吸充刺激,泌乳也会渐渐的减少。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乳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的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10],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奶头作安慰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乳感情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体位,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调节产妇心境和情绪,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舒适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的特点,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决不因言语和行为不慎,增加产妇心理负担,避免医院不良刺激,向产妇介绍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提供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读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食欲[11]。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因此,除做好对产妇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外,要继续观察产妇的心理活动。根据产妇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经济状况、生育经历、性格脾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先兆,因婴儿性别不如意,加上家人歧视,产妇出现心情抑郁、失望,不愿哺乳婴儿等反常心理和行为。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情况产妇则长吁短叹,暗自落泪,不语,不思饮食.表现为自卑、痛苦不能自拔。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症结所在,诱导产妇疏泄情感,按照接受、支持、保护心理护理三要素,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消除各种刺激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庭的良好的护理,产妇就会慢慢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母子平安[12-13]。

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家庭背景,重点了解产妇心理改变,由于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和相关护理知识,不能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易造成心理应激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妇给予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存在焦虑、抑郁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运用放松疗法,提高其心理素质;对重男轻女观念较严重的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健康 教育 深入家庭和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关心安抚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初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用通俗语言及时给予讲解,加强沟通,以减少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提高产妇的快乐情绪[14]。

3 实施产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做孕妇产后心理护理时,要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性的动作与产妇接触,以期实现心理护理的成功进行。

医护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交谈中要自然、放松,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注意尊重病人人格。做心理护理时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以消除其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等[15]。 4 小结

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关方法和技巧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疏导和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后产妇的情绪对饮食,乳汁分泌有极大的影响,实施产后心理护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产妇心理特点的学习,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产妇产后各方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产后产妇心理的健康发展 。

5 致谢

电大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结束,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宿州电大的谢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左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左老师知识渊博,精益求精,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修改,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指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给予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使我增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感谢帮助我,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他们对我的鞭策,鼓励和理解是我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李茹慧. 产后心理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____, 2010,19(1): 186.

[2] 张林, 花莲英, 王文娟, 等. 无痛分娩初产妇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883.

[3]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115.

[4] 朱海燕. 对产妇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 242.

[5] 张翠琼, 何桂花, 王冬梅.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6): 59-60.

[6] 杨素勉, 桑文淑, 李荣霞. 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心理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1): 1070.

[7] 徐润芳, 李麦玲, 金惠霞. 心理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 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2): 159.

[8] 李福娟, 禹梅菊.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1): 61-62.

[9] 徐丽亚.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2): 197.

[10] 沙珍萍. 认知疗法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 36.

[11] 侯立军. 运动对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 111.

[12] 焦桂秀.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4): 44-45.

[13] 李艳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01(15): 136.

[14] 陶富芬.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7): 4087.

[15] 曾孝莲. 浅议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8): 333-334.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二: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产妇 产前 产后 心理护理

一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 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1. 曲淼,赵艳.《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初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18-8192. 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37-4403. 曲淼,孙文军,唐启盛.清利肝胆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2013,32(8):566-5694. 曲淼,董兴鲁,任熙.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治疗抑郁症. 吉林中医药,2014,33(6):555-5565. 曲淼,董兴鲁,任熙.强迫症的中医“神魂相搏”病机探讨.辽宁中医药杂志,2013,40(9):1804-18056. 曲淼,王娣,赵晶.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2):13-16,.7. 曲淼,唐启盛.温阳降气法治疗阳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0,40(9)72-758. 曲淼,唐启盛.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核心病机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63-659. 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关系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510.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吉林中医药,2007,27(11):10-1211.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益肾疏肝法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43-234612. 曲淼,唐启盛,包祖晓,等.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97-149913. 孙文军,曲淼,唐启盛,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8(7):127-12914. 董兴鲁,曲淼,焦虑症从肾论治探析.江苏中医药,2013,21(10):7-915. 唐启盛,曲淼,孙文军.中医药研究焦虑障碍的进展与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3):3016.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贝叶斯网络研究.中医杂志,2008,20(11):1223-122517.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83-23118. 唐启盛,曲淼,徐向青.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119.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北京中医,2007,26(3):. 唐启盛,曲淼,罗斌,等.抑郁症核心症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脑病杂志,2006,(2):13321. 董兴鲁,曲淼.针刺膈俞合并循经走泄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新中医,2011,43(3):145-14622.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及诊疗标准制定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7-8123. 赵晴,马燕桃,曲淼,等.抑郁症患者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51-75524.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郭东方.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症中药配伍规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7(7):. 唐启盛,朱晨军,曲淼.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06-20826.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从血府逐瘀汤看王清任治疗焦虑症的思想. 吉林中医药,2011,31(1):1-327. 李侠,徐峰,曲淼.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的中医学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136-113728.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清肝补肾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7,7(1):.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 颐脑解郁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730. 包祖晓,唐启盛,曲淼,等.247首安神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分析.中医杂志,2007,48(11):1013-101531. 唐启盛,司银楚,裴清华,曲淼.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33-3532. 唐启盛,林谦,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状态调查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76-7833. 唐启盛,林谦,朱跃兰,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治疗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4-7634. Zhao, Qing; Ma, Yan-tao; Lui, Simon S. Y.; Liu, Wen-hua; Xu, Ting; Yu, Xin; Tan, Shu-Ping; Wang, Zhi-ren;Qu, Miao; Wang, Ya; Huang, Jia; Cheung, Eric F. C.; Dazzan, Paola,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discriminate schizophrenia from major depression but not bipolar disorder,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 43, pp 72-78, 2013/6/335. 200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及习题集. 华夏出版社 2004年(编委)36. 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副主编)37.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译者)38. 200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冲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39.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副主编)40.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副主编)41. 常见病(单病种)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 神经分册. 高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副主编)

产后抑郁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论文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生育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病症表现为情绪波动剧烈,易激动、失眠、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一些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激素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家庭压力等因素有关。接下来,将从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两个方面分析。

一、病因分析

1. 激素变化女性在生育后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包括荷尔蒙水平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激素变化会影响女性的情绪和行为。生产过程中,荷尔蒙分泌量急剧下降,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2. 社会心理因素生育后,女性的家庭和工作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另一个原因。新妈妈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对养育新生儿的不确定感、繁忙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等。这可能会导致压力增加,产生充满不安和沮丧的情绪。

3.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尤其是与婆婆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在中国,许多新妈妈会遭受来自婆家的压力和抗议。在这种环境下,新妈妈可能感到孤立、不被接纳和失去控制,这些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二、应对方法

1. 寻求支持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建议新妈妈与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获得理解和支持。

2. 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可以缓解抑郁症状。建议新妈妈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量。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新妈妈更好地应对新生儿的养育和家庭压力,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4. 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抗抑郁药物也被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然而,这种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对婴儿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总之,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新妈妈应该及时寻求帮助和治疗。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临床 经验 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 人际交往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不稳定情绪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 记忆力 减退等[2]。

分娩结束带来精神上的解脱和体力上的疲乏,而忘却了不良的主诉 产妇经过10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时痛苦折磨之后,亲眼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婴儿,做妈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产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产妇倍感辛劳,由于这两种感觉占据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一些不良现象,使产妇不能及时诉说,导致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某产妇,以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入院,经用药控制,病情稳定,预期顺利分娩一男婴。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加之产妇产后过度的兴奋,病情呈发展趋势,曾一度感到头痛、头晕,但因过度疲劳的掩盖而失去诉说的机会,使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引起产后子痫的发生。

受传统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忌口心理 这种心理在农村产妇中尤为显著,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和产妇营养卫生知识的缺乏,她们在饮食上往往沿袭传统的做法,忌这忌那,认为除了小米稀饭加鸡蛋以外,其他的食物都要忌口,都有回乳的可能,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传统饮食习惯认识,造成了一些产妇食欲不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乳量不足[3]。

受传统“月子”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依赖性心理 产妇由于分娩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产后非常的疲劳,体质比较虚弱,强调产妇的充分休息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活动。许多的产妇仍按照我国的传统的习惯,产后静养,不活动,

吃饱了就睡,整天的躺在床上,这必然就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4],特别是现在的产妇,她们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任何事情都依赖他人去干,更有甚者在产后最初几天不坐起来吃饭,而让家人一口一口的喂饭。由于长期平卧姿势,使松弛的子宫韧带得不到恢复,从而造成子宫后位,以至产后腰痛等。

婴儿性别不理想的失望心理 由于受家庭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产妇对生育男性婴儿比较满意,生育女性婴儿则怏怏不乐,思想压力较大,怕丈夫公婆嫌弃。

在母乳喂养方面常残存不正确的心理认识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妇的娇气情绪,对初次哺乳时的疼痛产生惧怕的心理,以致不敢哺乳;个别城市产妇为了保持体形美,误认为哺乳会影响体型而不哺乳;孕妇对初乳的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初乳又黄又稠不干净,吸出后弃之;对纠正乳头凹陷缺乏耐心,这样,使大多数婴儿得不到初乳[5]。

2 心理护理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后不良情绪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常见的情绪,它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护理,这对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改变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 分娩原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不少产妇对此却抱着恐惧和危险的意识,以致产生焦虑。对此应采用方法可靠,应用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利用电视、资料、讲课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授妊娠分娩经过和相关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科学育儿方法,及早了解可能出现情况的对应 措施 [6]。

放松训练技巧的应用 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自身能否顺利分娩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在剧裂宫缩阵痛下,往往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失去理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生理疼痛下,仅靠简单的语言是不够的,应选派有分娩经历和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全过程[7]。

帮助产妇增强适应性应付能力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取得她们的信任和配合。当术后伤口疼痛时,提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 与人交流、听音乐,按摩相关穴位并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用

镇痛药物。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或锻炼 产妇产后强调充分的休息,但并不意味着不活动,适当的活动或者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顺产妇于产后6~8h就可以坐起吃饭喝水,24h后就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在室内走动,到厕所大小便等,还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康复 体操 或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但难产、高龄危产和剖宫产的产妇应适当的推迟下床活动的时间[,8]。

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 讲解生男生女的原并纠正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消除产妇的自卑和失望感。举出实例说明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如2例同是剖宫产产妇,手术后身体情况差不多,但其中1例因生女孩遭到家人的冷落,使其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导致抵抗力下降,刀口感染,乳汁分泌不足;而另1例则刀口预期拆线,愈合良好,身体很快恢复。

针对产妇的忌口心理,要宣传产后营养的重要性 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以补充怀孕和分娩期的消耗;另一方面,还要担负哺育的责任,要做到营养合理,同时对她们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产褥期,进食原则应该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的鱼虾肉、蔬菜及水果等。如果饮食过于单调,难以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也会影响母婴的健康[9]。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尤其是早哺乳的优点 首先介绍初乳的成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保护婴儿娇嫩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抵抗病毒的侵袭,预防肺炎、腹泻等疾病,还要讲明早哺乳可刺激母体的泌乳功能,乳汁是越吸越多;如果产后不及时哺乳,一部分产妇将永远不会泌乳,一部分产妇即使有乳房发胀、泌乳,如没有婴儿的吸充刺激,泌乳也会渐渐的减少。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乳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的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10],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奶头作安慰物。成功的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乳感情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与婴儿24小时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体位,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调节产妇心境和情绪,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舒适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的特点,护士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决不因言语和行为不慎,增加产妇心理负担,避免医院不良刺激,向产妇介绍同室病友及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提供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读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拥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食欲[11]。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因此,除做好对产妇的治疗及日常护理外,要继续观察产妇的心理活动。根据产妇年龄、职业、 文化 程度、经济状况、生育经历、性格脾气、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及时发现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先兆,因婴儿性别不如意,加上家人歧视,产妇出现心情抑郁、失望,不愿哺乳婴儿等反常心理和行为。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情况产妇则长吁短叹,暗自落泪,不语,不思饮食.表现为自卑、痛苦不能自拔。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症结所在,诱导产妇疏泄情感,按照接受、支持、保护心理护理三要素,给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消除各种刺激因素。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庭的良好的护理,产妇就会慢慢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确保母子平安[12-13]。

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产妇家庭背景,重点了解产妇心理改变,由于初产妇缺乏育儿经验和相关护理知识,不能尽快适应角色改变,易造成心理应激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根据上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妇给予心理辅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存在焦虑、抑郁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运用放松疗法,提高其心理素质;对重男轻女观念较严重的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健康 教育 深入家庭和社会。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关心安抚产妇,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初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用通俗语言及时给予讲解,加强沟通,以减少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提高产妇的快乐情绪[14]。

3 实施产后护理应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做孕妇产后心理护理时,要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性的动作与产妇接触,以期实现心理护理的成功进行。

医护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运用多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交谈中要自然、放松,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要注意尊重病人人格。做心理护理时应让病人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以消除其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等[15]。 4 小结

产妇产后的心理问题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关方法和技巧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疏导和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后产妇的情绪对饮食,乳汁分泌有极大的影响,实施产后心理护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护理人员应加强产后产妇心理特点的学习,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通过对产妇产后各方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产后产妇心理的健康发展 。

5 致谢

电大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结束,论文完成之际,我向宿州电大的谢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左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左老师知识渊博,精益求精,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和修改,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指导,给予我极大的帮助,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给予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在校期间的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使我增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感谢帮助我,关心我的同学朋友,他们对我的鞭策,鼓励和理解是我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李茹慧. 产后心理护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____, 2010,19(1): 186.

[2] 张林, 花莲英, 王文娟, 等. 无痛分娩初产妇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2): 883.

[3] 张瑞红. 初产妇104例产后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115.

[4] 朱海燕. 对产妇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1): 242.

[5] 张翠琼, 何桂花, 王冬梅. 解释性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6): 59-60.

[6] 杨素勉, 桑文淑, 李荣霞. 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产后恢复的心理护理[J]. 河北医学, 2006, 12(1): 1070.

[7] 徐润芳, 李麦玲, 金惠霞. 心理因素致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J]. 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2): 159.

[8] 李福娟, 禹梅菊.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1): 61-62.

[9] 徐丽亚.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2): 197.

[10] 沙珍萍. 认知疗法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7): 36.

[11] 侯立军. 运动对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 111.

[12] 焦桂秀.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4): 44-45.

[13] 李艳梅.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01(15): 136.

[14] 陶富芬. 心理护理在产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7): 4087.

[15] 曾孝莲. 浅议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28): 333-334.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二: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

关键词:产妇 产前 产后 心理护理

一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 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 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父亲产后抑郁论文答辩

当父亲患上抑郁症对孩子有影响吗?

妈妈患上抑郁症,孩子就会变得很敏感,如果是父亲患上抑郁症,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吗?

美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31名父亲、11833名母亲以及10024名孩子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父母产后8周及21个月时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还对三岁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与父亲没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相比,那些父亲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出现多动症、情绪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要多一倍。

而这一现象在年龄较小的男孩中更明显,其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上。

研究人员说,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像对待母亲患产后抑郁症那样,去重视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如果父亲感到抑郁,他们“很负责任地”关心孩子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育和生活中,父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患上产后抑郁症,其影响似乎在男孩身上表现更明显。

抑郁症能治愈吗?

抑郁症的到来,不论是对患者,还是对他们的家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邯郸钱氏中医院专家指出,抑郁症的潜在危害性是非常可怕的,抑郁症的患者,常常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因此,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抑郁症能治愈吗?治疗抑郁的方法有哪些呢?

抑郁症不是一辈子的事,治愈抑郁症的方法有:

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要求患者要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想心理医生说出自己的烦闷之事,心理医生就会给与患者正确的指导,帮助患者解决这些心理上的烦闷,然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遇到挫折时不要紧张不安,相信凡事都有解决的方法的。

抑郁症能治愈吗,专家表示,如今的医疗水平,想要彻底的治愈抑郁症,并不是什么难事。选择专业疗法的同时,患者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也很关键。

抑郁症能治愈吗

(一)健全人格与完善自我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是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将挫折转化为针对自己的愤怒,因而颓丧、抑郁。所以让病人了解自己心理动态与病情,洞察自己对困难的反应模式来促进人格的成长。

(二)疏导与宣泄: 在与患者交谈中要避免矛盾性以及可引起患者误解的表述,患者在寻求心理治疗前的处境是无人理解、无处诉说的,因此医生要关心、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使病人清楚他的痛苦已被人们作为现实接受了。

(三)家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急性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 抑郁症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影响,家属对患者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预后的效果。医生应首先让家属了解到疾病的症状特点、病程及治疗情况。

二、药物治疗

在治疗抑郁症时,最常用的药物就是一些对抗抑郁的药物,比如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药物治疗能使抑郁症从病源上得到控制,但是容易复发。

(1)三环类抗抑郁药: 为目前较常用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等。其药理作用与阻断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有关,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受体部位递质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2)二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 :以麦普替林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又分为可逆性和非可逆性两种,可逆性以吗氯贝胺为代表,非可逆性以苯乙肼为代表,由于该类药毒性较大,现已少用。其药理作用为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多巴胺的降解,使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抑郁症能治愈吗?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答案了,只有坚持治疗,就能从黑暗中走出来。

是由于这些爸爸们也是第1次当爸爸,所以也很有可能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应该要多跟他们交流,可以预防。

第一次听说奶爸产后抑郁,应该很快就好吧。

新手爸爸在面对新生儿的时候可能自己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可能会产生抑郁症,应该在生下宝宝之后,更多的陪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