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是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与传统的分科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主题活动更灵活,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孩子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可以定一个大主题几个月完成,或者定一个小主题,一个月或半个月完成,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分科教学所不具备的。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每次主题活动时,都会相应地组织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主题教学的一部分。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在幼儿教学中主题活动相对于传统的分课教学的好处1、主题活动贴近日常生活,幼儿兴趣高。幼儿园的主题一般选择季节性、节日性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为话题,这样的话题贴近生活,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也会比较感兴趣,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当幼儿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学习的兴趣会更浓。2、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来说,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因为,主题活动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的活动,这些活动仅仅围绕这个话题而进行,这个话题始终贯穿与主题活动的始终,小的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几个小主题就构成最后的大主题。3、主题活动更具灵活性。相对与传统的分科来说,主题活动更灵活,它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孩子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可以定一个大主题,几个月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一个月或半个月完成,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的分科教学所不具备的。另外,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就是一大特色,每次主题活动时,都会相应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主题教学的一部分,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因此,有可能父母在某段时间会感到孩子不像分科教学那样学到很多知识,但是长久的您就会发现,孩子的能力再逐渐提高,而且知识面会很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
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你有了解过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吗?毕业论文让一众大学生苦不堪言,想写的题目早有前人栽树成荫,这怎么办呢?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选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指与国民计生有关的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人民、民族的前途命运,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例如,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选择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指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或期待解决的非全局性问题。例如,医疗体制、房价调控、劳动就业、社会治安、工资待遇等等关系千家万户的问题。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学生从研究现实问题入手,得出科工程参考的意见,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要凑热闹,赶时髦。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客观条件等来选择热点题目。
3、选难点问题难点问题,指有疑虑需要进行探讨和解答的问题。例如高校收费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选焦点问题焦点问题,指群众议论纷纷,愤愤不平,需要正确引导的问题。例如,先富或后富,分配的公平与否的问题,两级分化问题等等。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问题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类题目当然可以选择。
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比如,对于临床护理专业,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①要结合学习、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②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作为选题;③论文写作选题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借鉴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专业设计: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②统计学设计: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③写作设计: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这两类资料必不可少,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论文写作提纲
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①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可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③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即可得心应手。
六、执笔写作
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
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这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的标志。本文就是综合整理学生在四年理论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课余时间学生能认真观察社会现象;注意国家科技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能够在上述综合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与此同时,毕业论文也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具有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怎样做好毕业论文题目,首先要懂得选题的目的和原则。本文选题的目的是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因此需要扬长避短,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科研领域,不要人云亦云;我们选题的原则是所选题目要符合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的专业方向。选择的原则文章的选题首先要符合专业要求。完成毕业论文主要是对大学毕业生四年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完成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否则,再好的论文也会被视为不及格论文。课题应具有理论性四年学习结束时,毕业论文虽是学生自身在学习的最后阶段的总结性学习成果,但既然为“论文”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就是对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其它相关论文有参考借鉴作用。
毕业论文选题的四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 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 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 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 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拓展阅读:毕业论文写作流程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对于同学们来讲,千万不要以为毕业论文查重通过了就没事做了,实际上后面还有着毕业论文答辩在等着。那么毕业论文查重后论文答辩要注意什么呢?
1、答辩须知
毕业论文查重完成后,需要进行论文答辩,3-5位该专业的老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定。为了更高效,更直观的让大家了解你的论文的内容,建议制作一份答辩PPT。老师将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其结果是合格与不合格,不合格学生参加第二次答辩。
2、答辩前期准备
具体包括“时间安排”、“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立题依据”、“主要技术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等。
3、原则性错误不要犯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问题,导师的要求很笼统,在正确的方向就行了,观点不要偏激,不要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一旦出错原则,你就可以准备第二次答辩了。
4、不要紧张
上台进行答辩辩论,不要慌张,坐在下面的都是你的同学和老师,没事要紧张,需要自信大方,沉着应对,在上台前记住他们的论文框架。
以上是毕业论文查重通过后论文答辩需要了解的相关事宜,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检测系统对于我们的论文查重是否准确呢?
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实际就是导师针对你的论文,对你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问考查。
答辩流程基本有三步:
首先,考生简单地阐述论文的写作动机、内容梗概和基本的观点。
然后,答辩组的老师就考生论文内容进行提问。如果答辩小组认为必要,还会对涉及论文的专业范围内的其他问题加以提问。
最后,答辩组老师讨论你的论文,据你的论文水平和答辩表现给分。
1.在论文答辩会之前,我们需要将经过了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包括所有的提纲以及任务书还有初稿都提交上去。2.在答辩会上进行论文阐述时需要先用一个短时间概述自己毕业论文的大概是什么内容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论题,详细的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还有自己在写作时候的体会,字句清晰意思明确的让老师和其他在场人员明白自己所讲述的内容,这部分会考察到你的分析能力还有一些综合归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答辩进行时会有老师对你所讲述的问题进行提问,一般在3个左右,在老师提问完后根据学校的规定可以准备一段时间或者立即给与老师答复。4.答辩完成之后学员退场,导师以及其他委员会成员根据你的论文质量和答辩的情况商讨是否通过并拟定大概成绩。5.在拟定完成绩之后主答辩导师可能会找回学员,对学员答辩情况给与小结,会肯定部分内容,然后对其他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加以补充和指点。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就是需要改改才能通过。有条件通过是指已经通过审核,但后面还需要根据发意见补充披露/修改或完善材料,然后才能正式通过 。
毕业论文答辩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时间控制,答辩前应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
二、陈述论文内容时,应尽量紧扣主题、言简意赅;
三、人称使用 尽量多地使用 “我”“我们”。
扩展资料
答辩老师在论文答辩会上所提出的问题仅仅是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之内的问题,一般不会也不能提出与论文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这是答辩老师拟题的大范围。
在这个大范围内,主答辩老师一般是从检验真伪、探测能力、弥补不足三个方面提出三个问题:
(1)、检验真伪题,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拟题提问。它的目的是要检查论文是否是学员自己写的。如果论文不是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写成,只是抄袭他人的成果,或是由他人代笔之作,就难以回答出这类问题。
(2)、探测水平题,这是指与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探测学员水平高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如何来提出问题的题目,主要是论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问题。
(3)、弥补不足题,这是指围绕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对论文中论述不清楚、不详细、不周全、不确切以及相互矛盾之处拟题提问,请作者在答辩中补充阐述或提出解释。
不能过分引用其他人的内容。
我们在对论文进行查重的时候就能发现,假如文章的正文内容与别人的论文相似以及相同的内容太多的话,那么肯定会直接被系统判定为抄袭被标红。因为论文的重复率是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要求对其他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引用,能当成参考文献,要注意的是引用太多内容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查重率无法达标,因此在这方面的重复率在本科论文的原创上是很严格的。
文章有很强的重复性,13个字以内的内容不能重复。
部分论文查重系统的原创是将13个字连续相同的判定为抄袭,重复内容不能多,如果被论文查重系统识别到与别的论文有重复内容时,就会直接被标红,最终重复率就会超出要求外。除了要及时修改这部分内容外,整个题目的内容也要进行语序转换,降低查重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交论文。
对照分析已收录的论文。
我们在对论文查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口碑的查重系统。因为这部分论文查重系统里所收录了大量的毕业论文,所以查重的目的是了解能不能收集到的论文有明显的相同之处。通过具体的重复率检测,你当然就能知道论文是不是原创文章了。这些内容在高校毕业论文的查重原则中非常明确。
1、论文检测的原则之安全原则 大部分高校的论文检测系统都是固定的,但对个人用户并不一定开放,假如一定要用与学校一致的查重系统将会被记录下来。通过不知名的网站进行查重,会有很大的风险,如果被不良商家上传到互联网上,那么后续的重复率绝对是百分之百。因此,论文查重的原则首先应考虑其安全性原则。 2、论文检测的原则之实用原则 有学生以为论文查重的原则是学校用的是什么论文查重工具,事先我们也用同样系统进行检测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有部分查重软件只是单纯突出查重率,并没有详细的修改报告以及不清楚造成重复的地方是什么。因此建议大家前期可以使用paperfree查重系统,他有海量数据的对比库,高级算法把有问题的部分标得更精准,这样就知道怎么修改了。 3、论文检测的原则之修改原则 论文查重的原则是提供给学生们参考,哪些地方存在是可以的,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剽窃。再按照查重结果或报告,我们能够替换一段话引起重复的语句或词汇量,即替换一个意思表示出来。
论文查重规则详细如下:
1、重复句子进行查重。 如果写作论文时,直接抄袭或者复制别人的论文,那么肯定是会被查重的,论文查重系统的规则是如果论文中的句子连续13个字符与其。
2、摘抄大段文字和逐字逐句的摘抄。也就是将其他文章中的章节仅仅只改变几个字或者相应的词语就放入自己的论文之中,这样去做,通常也是会检测出来重复。
3、表格文本进行查重。 事实上,表格文本查重规则更多地取决于你的内容是否有很多重复,以及表格的格式。虽然很多人可能只是复制表格的格式,但内容与其。
4、引用没有标注正确。如果 想将其他论文文献中的资料引用到自己论文中,但是引用格式没标注正确的话,也有可能是会被检测重复视为抄袭的。
在引用和参考他人文献资料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的字数,如果字数过多,那么就会超过所规定的阀值,也会被视为抄袭。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这件事的原理和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标准和原理来做。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他们都需要写论文。在写论文之前,他们必须知道论文查重的标准和原则。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避免一些雷区。论文查重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让我们和小编一起看看。论文查重能有效地降低我们论文的重复率,一般我们查重需要选择查重软件。现在使用较多的查重软件有paperfree、papertime等等。那论文查重的原理和标准是什么呢?1、论文查重标准。一般情况下,本科论文查重标准在30%以内,只要重复率不高,30%以上就能顺利通过。硕士论文查重标准在15%以内。与本科相比,硕士论文要求更严格。2、是论文查重原则。论文上传完以后,系统会根据上传的文字生成目录,自动检测出论文章节信息。每一章的副本都可以和同一目录中的灰色内容进行比较,如果连续13个字相似或相似,就会被标记为红色。那么,您的这个段落是严重重复的,如果您有参考,您需要设置好格式。并对参考文献进行排版、插入注释和引用。查重时,您的这个段落不会被标红。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预防和修改,有效地避免这些论文查重雷区。以上是关于论文查重原理和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解答,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置_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就是要唤醒学生解决问题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去尝试、猜测、实验、类比、推理、去合作交流,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必需知识,并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置探究性学习问题的。 一、将教材中的例题、定理、习题改编为具有探究学习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要把教材中的例题、公式、定理、习题等知识进行加工改造,编成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分母有理化”,教材是这样安排的:3 ÷ 2可先将它写成 ,再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就变成了 ,也就完成了除法运算,最后指出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就叫分母有理化。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设置问题,情况就大不一样。你能求出3 ÷ 2的近似值吗?学生通过查表计算可得1.2249。这时,学生就感觉到多位数除法是很麻烦的。教师不失时机启发学生,你能否避免这种麻烦?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这道开放题所唤醒,纷纷尝试。学生思考讨论后,就不难发现要避免麻烦,就得使分母不含根号,怎样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呢?学生可能想到平方,也有可能想到把分子分母同乘以2,可使分母中的根号移到分子上去,这样就变成 ,通过查表计算,得到相同的答案。 二、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探究性学习问题 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指导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学习列代数(3),我就设置了电话计费来教学。你经常打电话吗?你知道打电话怎样计费吗?当得出3分钟以内0.2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0.11元后,你能完成下表吗?学生完成后,教师提出打X分钟(X≥3)计费怎样表示呢?学生议论开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也就出来了,0.11X�0.22x�0.22+�X-3×0.11等。这时不急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或否定,可以让学生代入数字计算,让他们自己判断正误。经过检验,得出0.22+0.11(X-3)。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探究,如果你打电话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时间要超过5分钟,你知道怎样才能节省电话费吗? 三、以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问题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生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搜集整理学生所提问题,将其作为探究学习问题�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更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例如,学习“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时,学生提出了:4x2y+x3y2- x2y+x-1 怎样按X降幂排列?4x2y与- x2y中的X指数相同,是将系数大的还是将系数小的排列?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在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诸如4x2y与- x2y进行探究讨论。学生讨论后发现,这几组问题都具有相同字母和相同字母指数,只是系数不同罢了,然后让学生写出几组具有这种特征的项。如果我们将相同特征事物归为一类,这样就自然而然引出同类项,进一步可以引出合并同类项。原来可以通过合并一项,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这样,新知与旧知的矛盾迎刃而解,学生眼前豁然开朗。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经过自己的探究解决了,学生那高兴劲就可想而知。 四、以古算术题为基点,设置探究性学习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辉煌文化底蕴,在教学方面也是不乏许多有趣算术题,以它们来设置探究学习的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妇人河边荡杯。津史问曰:“杯何以多?”妇人曰:“家有客。”“客几何?”妇人曰:“两人共饭,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杯六十五,不知客几何?”在疏通文字问题后,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随口编出了一个数学题。
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论文
[摘要] 我们可爱的家乡丽水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可说处处是教材。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丽水特有的地方性文化资源来选择和调整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有助于增强本土文化的吸引力,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使我们的孩子深入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家乡、从小具有本土意识作了一个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的家乡丽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教育资源,我们试图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从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中科学地筛选和归纳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活动,使本土文化资源与主题探究活动有机整合,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起本土意识。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师幼整体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幼儿园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让幼儿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研究范围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莲都区机关幼儿园大一班20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研究,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研经验,为研究活动积累材料。
三、过程分析
1、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
我们面向幼儿科学地设计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表,问卷从丽水的风光、历史、人文、特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查,旨在了解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熟悉程度。
2、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的整合
(1)目标上的整合。
本着主题活动与《规程》、《纲要》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的原则,我们在制定主题探究活动以此为准绳,尽量在落实的过程中,体现出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2)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在研究中,我们提倡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式,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关心幼儿对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因此,我们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结合本土文化资源,以目标的整合为基点,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
3、主题的建构与开展。
主题建构的原则应是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感兴趣的、方便幼儿实际操作的。有关专家认为,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主题网络的架构与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些原则。
丽水地处浙西南边陲,拥有多种香飘万家的绿色生态名茶、脍炙人口的椪柑和香菇等生态特产。并赢得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缙云仙都黄帝祠宇,龙泉青瓷与古剑,青田石雕、云和木制品等,无不散发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幽香。丽水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防洪堤、缙云仙都、莲都东西岩、南明山摩崖题记、遂昌南尖岩以及各处的漂流等等无不体现了丽水的人杰地灵。针对丽水这些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性地开展了如下主题活动:摄影文化(摄影节、家乡的美景、小小摄影师〈摄影作品展〉)、茶文化(茶叶、茶的文化、丽水名茶)、家乡的特产(柑橘丰收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我爱母亲河(美丽的防洪堤、森林公园、环保小卫士)等,均历时半学年。
四、结果分析
(一)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和熟悉
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有责任去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传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从而为建设家乡做贡献。在研究初期我们对幼儿开展了本土文化知识调查,问卷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在经过为期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之后,在对原有问卷进行问题的深化与补充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幼儿进行了本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如下:
从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经过一学年的整合本土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幼儿得到了爱家乡的情感体验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通过对幼儿的问卷及日常生活中的了解,发现幼儿对家乡的概念很模糊与淡薄,甚至有部分幼儿根本不了解家乡的概念。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探索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文化,慢慢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从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如在“摄影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应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幼儿参加“国际摄影文化节”后高涨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小小摄影师”的系列主题探究活动,并举办了幼儿摄影作品展。展出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幼儿手中的相机,镜头均采自丽水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及人物、花草等,虽然拍摄的角度很幼稚,拍摄的镜头不尽美观,但这些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美好观感和殷殷热情。
(三)师幼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良好的师幼互动能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行为空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才能使他们主题探索活动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启发指导幼儿。例如在“茶文化”这一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带幼儿参观了茶园。回来的途中有一幼儿问:“树上的茶叶是绿的,但我们家的茶叶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针对幼儿的这一问题,我们又设计了炒茶、泡茶和品茶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录像和实地参观工人的炒茶工作,让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尝过程。通过这些师幼互动活动,幼儿对茶文化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四)幼儿的多项能力得到了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活动计划,并通过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它的操作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使他们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五、思考与建议
本土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实践证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
家乡丽水的文化资源无穷无尽,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在制定主题活动时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无限的本土文化,所以如何选择本土文化资源为课程、为主题服务,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深入挖掘家乡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生动的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主题开发、实施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在“我爱防洪堤”这一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家乡防洪堤的美丽,并让幼儿在保护母亲河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亲近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通过教育合力,能进行教师在幼儿园所不能充分开展的补充活动,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主题的兴趣更浓了,对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陈鹤琴
[3]《幼儿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让家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引导。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多渠道的宣传,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引导家长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如:在礼让方面我们引导家长在家对长辈对邻居等主动礼让不争吵,主动关心帮助,带动孩子,从小以礼待人,乐于助人。 其次,通过个别交流、家访等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育儿方法,改变一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罗圻小朋友经常以厌食、哭闹等行为来拒绝上幼儿园,针对如此问题,我们两位老师没有向家长告状,而是通过与家交流,表扬孩子的闪光点,给这个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们还把老师、保育员、幼儿家长的电话在黑板报上交流,创造家长们和孩子们与教师、保育员电话沟通的条件。平时家长在学习、生活、教养上有问题,都会相互沟通、交流。有时碰到教师工作上的繁忙,家长就可以通过电话与老师取得联系。即使是假期,电话的纽带一直把老师、幼儿、家长紧密相连。 二、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显示着新活力和潜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如家长到幼儿园时对老师、班级的其他家长、幼儿等主动问好、主动关心帮助;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激发家长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学园活动氛围对幼儿都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教师引导家长多方支持幼儿的主题活动,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如在一次“昆虫”主题活动中,老师发送“请您帮忙”的家园互动信后,家长们十分支持,短短几天,有从电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资料、有自家的昆虫模型、有自制的“昆虫”、有关于昆虫的书籍、有利用双休日捕捉的昆虫后制作的标本等等送到幼儿园,孩子从自己带来的资料中学会了交换和共享,为主题“昆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教师、幼儿、家庭、社区多向互动方式。家庭资源是探索性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 三、总结家园教育经验,促进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不是家长或老师单向的、线性的影响,而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每个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改革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家长、教师相互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常常因一个人的认识,或一件事的处理,一个教育的案例,在班级群体中得到良好的互动效应。 其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为全体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学习条件。因此,我们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中的各类资源,有效地为幼儿发展提供较充分的条件。如:设置家园联系本;为班级幼儿增添各类图书、图片资料;家园活动主题;自愿报名参加家委会;积极参加小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以及配合幼儿园编排“六一”的节目表演等等。 在组织家园活动时特别注意:利用家长资源时,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体谅家长,设身处地地为家长考虑,多一点人文关怀,不增添家长的负担,因为他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闲人,我们要根据各个家长的劳动强度与业余时间及参与能力的不同,来把握好活动的适度,使“家园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了让家长能始终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我们的活动,老师在发动、组织时要注意有计划性,且要考虑可能性,让家长提前知道他们该做哪些工作,还要让家长明白活动的意义,科学地引导他们开展活动,不断地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收获与快乐,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的活动才得以持续的、健康的开展。 四、丰富参与形式,探索家园互动新途径。 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这一学年来,我们在挖掘家园互动的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 1.家园联系本:我们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家园联系本。通过家长与教师双方对孩子的关系,更好的交流,家长们可以记录孩子的言语、感受, 书写评析、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而教师也能更全面了解孩子,并可针对家长作出的建议改进工作,家园联系方便快捷地联系着我们。 2.资源共享区。经常有的家长问我:"老师,你介绍几本好书吧!""什么书对孩子的教育有益呢?"等等一些问题,为此我班的一角特设了一个"资源共享区",这是专为家长设计的。在"共享区"内,我们提供了幼儿教育专刊,育儿资料,家长们可自行借阅,而"共享区"内的资料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收集的。 五、家长的参与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也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语言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解答幼儿所需求的答案活动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来达到活动的目的。 因此,我们认识到家长的及时参与与支持也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保证。家长们在帮助收集资料的同时,还可协助教师丰富孩子一些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使其为幼儿园的课改淋漓尽致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幼儿探索精神
[论文摘要]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要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教师要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数学教育归为科学大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内容与要求上:提出为幼儿在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等等。ピ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体现《纲要》的精神,开展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幼儿数学素质呢?
一、数学教育内容上注重提供可探索性的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备可探索性。数学教育内容具有可探索性是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多个答案,为幼儿提高较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以培养幼儿的数学修养。
例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石头排队,排好后他发现,两队的长短竟然不一样;数目一样多的,怎么排成队后会有长短呢?经过仔细观察比较,他发现,个头大的石头占的地方大,排的队长,而个头小的石头占的地方小,排的对就短。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探究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对物品排队,队列长短不仅与数目有关,还与物品本身体积的大小有关。又如,图形接龙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相接的图形具有两个相同点。幼儿玩这游戏,可以选择的答案很多,这样的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机会。
二、数学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此,教师可将数学教育活动融入游戏中,借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在各类游戏中,幼儿对角色有些的兴趣很大,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游戏,参与的人很多。于是,教师可在教室内或走廊等地创设“超市”、“医院”等活动区,并在活动区内投放相应材料。在众多角色游戏中,超市游戏以其玩法多样、与幼儿生活的密切性而备受幼儿特别是城市幼儿喜爱。教师可着重在超市游戏中,挖掘幼儿可探索性的'东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幼儿扮演顾客或营业员,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认识到物品的不同价值,增强了对货币的加减换算能力。如果扮演营业员,她还要将各种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将商品按不同分类标准来分,如服装,既可按上衣、裤子、外套来分,也可按男装、女装来分,还可按季节、颜色等来分。在幼儿分类时,教师还可结合序数、空间方位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巩固复习和进一步探索,如要求幼儿将冬季衣服放在第二排的左边。
在玩结构游戏时,教师也可启发幼儿进行数学探索性的活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让幼儿搭一堵围墙,启发幼儿“看谁在搭围墙时能将积木按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搭建,并且要求外观好看。”幼儿可按大小、高矮、颜色进行单一或复合组合,搭的方法自然就会多种多样。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许多数学教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比如,学习5的组成,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具,使幼儿在操作中领会5的分解与组合。教师提供幼儿一个盒子,里面有5个瓶盖,幼儿手拿盒子,上下摇动,盒子里的瓶盖就会出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现象,幼儿数数瓶盖口朝上和朝下的各有几个。多摇几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还可以在盒子里划一条线,盒子里放5个纽扣,幼儿将全部纽扣拿在手里,离盒子一定高度,然后松手,数数线的左边有几粒扣子,右边有几粒,多次尝试。也可直接让幼儿用手拨动纽扣,看有几种分法。这类教具的设计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容易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和是等量关系)、互换关系(部分数位置交换,总数不变)、互补关系等。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让幼儿仿编应用题,如说一件可以用3+2表示的事情,幼儿编的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一个人可以编好几个。通过幼儿口述应用题的仿编,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通过专门训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以上众多做法,一般不是专门或者说不是特别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而开展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进行专门训练、有意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现在有几个桃子》,有三张图: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手拿5个桃子,盘子里有7个桃子。教师将三张图进行不同顺序排列,引导幼儿讲述图意。如:
(1)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个桃子表示意思:盘子里有4个桃子,小朋友又拿来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
(2)个桃子b.小朋友手拿桃子个桃子表示意思:原来盘子里有7个桃子,小朋友拿走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4个桃子。
(3)a.小朋友手拿桃子个桃子个桃子表示意思:小朋友拿来了3个桃子,现在盘子里有7个桃子,原来盘子里有4个桃子。
其他变化就不再叙述。
教师将3张图片作不同的排列,目的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变化的过程及关系,并能根据排列顺序,学习讲述图意,既可以编加法应用题,又可以编减法应用题。这种做法有一点类似语言教育的排图讲述(图片顺序可变换)。
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还可以倒过来解算式。如5=?(1+4,2+3,3+2,6-1,7-2,……)这样的训练,难度有点大,但对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很有帮助。
再如,在进行几何形体教育时,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变化图形,让幼儿去探索。如教师给予幼儿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图画纸,“小朋友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将它变成梯形?”于是,小朋友通过思考和操作,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剪掉一个角;从中间斜着剪开;用折的办法……教师又提问:将梯形再变成长方形呢?幼儿继续探索。
总之,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