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粮食及农副产品,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更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浅谈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农民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国家已明确提出三农问题的建设发展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更加明确了加强三农工作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因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人口多、分布广,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农村的发展还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粮食稳产、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扶持下,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与应用。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相关产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用现有耕地面积解决了1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相关的农副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远销国外为国家创汇创收。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公路、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施、人畜饮用水、天然气、沼气利用等,大力发展了规模化禽畜水产养殖、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
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也进一步提高,如新技术推广、机械化播种、温室栽培、地膜覆盖、秸秆利用、配方施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再生利用等。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专业网站,推广普及各类农业技术与农业信息,为农业生产、病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服务,使各地农业科技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
3、无公害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各粮食生产基地的无公害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而且都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各地林业、果业、畜牧养殖业及其相关加工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不仅丰富商品种类、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且也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同时随着国家重视及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退耕还林,治理沙化,控制排放等各项举措,使各地生态林面积均在大幅度增加,及时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4、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实施惠农补贴政策的力度,以及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民生工程的不断出台,农村征地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的不断提高等方面,都增加了各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节约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或是进城务工,或是自主创业,不仅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解决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表明,近1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每年提高都达10%以上。
5、农村社会事业得到改善,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科技下乡”使农民大受益处,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落后的观念,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粮食补贴及减免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使广大农民朋友的种粮积极性得到鼓舞和提高。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即使有的地区形成了产业体系,但发展较为缓慢。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足,部分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林果业、畜牧水产业、特色农产品等优质产品所占比重不高。
相关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地域特色,个别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低。
2、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如电力通信、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防洪设施、道路交通等,存在着年久失修、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有的设施设备早已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形同虚设。
致使农业抗灾能力不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个别地区的乡村道路还存在着“泥巴路、翻浆路、断头路”,使交通受阻,农用物资、设施设备、招商引资、农产品运输等都严重受限。
有的地区还未开通通信电缆工程,使当地无法适时接收最新讯息,无法利用网络为农业生产服务,严重影响了农民知晓国家最新政策法规与市场信息。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得到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3、生产力水平低,思想落后保守
多年来,部分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民,仍然残留着一些旧思想、老习惯,老观念,缺少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接受新鲜事物较慢,不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加上近年来多数地区乡镇的年轻人存在着轻农耕、重务工思想,使部分地区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留在村里的或是老弱、或是妇幼、或是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的人,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仍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等,一定程度的阻碍了自身发展和致富的进程,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收受到限制。
4、自然灾害的威胁
农业产业离不开气候条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每年南北各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更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近年来因各类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日益突出,反应了我国农业抗灾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因缺乏重视与认识,造成人为地破坏环境、乱砍乱伐、乱捕乱杀,过度开采,肆意排放,滥用药剂等,一系列的破坏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更加剧了农业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
5、缺乏专业农业人才
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专业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个体的生产方式,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要“靠天吃饭、靠地吃饭”,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无法保障农作物收成。
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人都大量涌入城市,更加剧了农村人才的严重匮乏,致使这种情况出现恶性循环,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人才,尤其是离不开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文化水平、熟悉农业生产的综合类人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它是发展农村农业的关键。
三、促进农业经济、农新村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活动的先决条件,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人口在农村,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8亿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实现。
发展农村经济可以缩短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建设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之处就是科学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
2、农业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不仅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农副产品、生活资料,也为畜牧养殖业、工业提供了饲料和原材料,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农副产品出口为国家创汇,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农业经济是积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是确保工业及其它一切生产行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而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不仅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国民经济得以进步的源泉。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建议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总结这些制约因素,采取积极地应对策略,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第一,经营模式不佳。不可否认,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消费为主,剩余的农业产品再进行市场交换。这种经营方式规模弱小,利润低。第二,缺乏现代化装备。农业经济为粗放型经济,农业产品大都没有进过深加工,经济利益不高。第三,农民素质不高。我国的农民朴实、勤劳,但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的观念及对农业科技的运用能力。第四,农业资源没有深入开发。一些闲置的土地,其实是大有可为,但由于思想、技术限制,致使其成为“不毛之地”。第五,农业体制僵硬。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僵硬,“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不适宜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六,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分散,二是覆盖面积不够。第七,农业生产不够生态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2发展农业经济的改进建议措施
农业经营商品化
农业经营商品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手段。农业经营商品化,指的是农业经营模式从“自给自足,余粮销售”,转变为“以卖为主,为卖而产”。商品化的农业经营理念有何优势?一方面是能够有效的活跃农业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是农民能够从中赚取丰厚的经济利润。如何推动农业的商品化经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做起,首先是政府加以引导,鼓励农民种植反季节农产品。如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众所周知,反季节农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能有效的刺激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村菜市场”。据笔者调查发现,我国许多农村没有村菜市场。建立村菜市场,一方面节省了农民进城买菜的交通费用;另一方面,村菜市场打通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促进了农场品的商品化生产。
农业装备现代化
农业装备现代化,指的是运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营销理念,让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如何实现农业装备现代化?首先,农机服务。引导组建农机服务公司,这类公司能够吸收农村闲散资金,通过市场运转后实现优化配置。农机服务公司生产规模大、效率高,有效改变农民小规模生产的状况。其次,引导组建农民协会。组建农民协会,旨在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在破除传统农业观念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市场组织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再次,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指的是在农村,组建农产品深加工的小企业,农场品的深加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农产品深度加工微信企业,能够吸收农村剩余的弄动力。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岂不两全其美?因此,应加大力度宣传、扶植、推广、优化农产品深加工微型企业的建立。
农民武装科技化
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是切实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首先,加强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即使部分孩子不能进一步深造,而选择留在农村务农,也比一字不识的文盲更具有创造性、发展性。因为这些人受过一定的基础教育,头脑灵活、眼界开阔。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其次,吸引知识青年。很多农村知识青年有文化、干劲、思想。如果吸引更多的知识青年加入到农业行业中,相信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力。如何才能吸引知识青年务农?一方面,应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特别是在农村的住房方面,要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原则上,设计出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的房屋结构。另一方面,政策调整,应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适当降低农业相关物资价格,从而缩短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以此来吸引知识青年务农。
农业资源深入化
深入挖掘农业资源,从那些看似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地方,开发出它特有的经济潜力。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境内多山地、丘陵。这些地区“沟壑纵横、崎岖不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闲置的荒地。我们可根据这些地区的土质、气候、水分、阳光等条件,合理的开发闲置或者半闲置的土地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农业资源,充分发展农业经济?笔者从荒山、荒地、荒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荒山,由于土质等条件限制,一般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却适合于发展林业,而这也契合了“农业损失副业补”的原理。因此,可结合当地气候、降雨、土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美化了环境。对于荒地,适合发展“荒地育苗”、“木上植菌”,或者是养殖业。在荒地发展养殖业契合“种植损失养殖补”的原理。至于河滩,发展河滩养鸭鹅或者是发展水产业,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总之,要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挖掘出这些“不毛之地”的经济潜力。
农业体制创新化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组织。强有力的基层领导,一方面能够正确贯彻上级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意图;另一方面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锐意革新,切实改变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农业体制创新化,就是指创新农业的基层领导组织,以强化组织领导的方式,引导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领导干部,其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已不在适合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那么,如何落实农业体制创新?首先,调整村干部组织。村干部“无为而治”的管理效率低下,清退原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考察、选拔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大学生为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甚大。其次,完善人才配置制度。完善人才配置制度,指的是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将高学历、高智力的人才吸引到农村工作。具体在实施中,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工作的福利待遇,以丰厚的物质回报抢占人才市场。有了人才到农村地区,政府的理论指导与农村的实践可以有效的结合起来,农业经济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农业设施扩大化
农业设施扩大化,指的是扩大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优化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如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首先,扩大投入。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应在当前的基础上再度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加强监管,确保足额资金运用于农村农业基础建设之中,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一方面是完善农村的水利设施;另一方面是农村公路建设。其次,有机结合。这里的有机结合,指的是加强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科技的相互结合。国家对农业科技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业科技研究也取得丰厚的成果。但在实际运用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要加强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相互结合,例如,建立“科学种田示范基地”、“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等,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后,学习基地。例如,建设“农家书院”、“农业图书馆”等学习的基础设施,方便农民闲暇之余借阅、学习、改进、融合,促进农民科学种田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农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效。生态农业追求资源的集约开发,摒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土地、人力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生产效率较高。其二,环保。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而发展生态农业,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对污染防治、改善环境具有重大的贡献作用。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首先,强化意识。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识,做好宣传工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进行鼓励、扶持。其次,示范效应。政府加强与养殖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机企业等的合作关系,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一方面可进行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作为学习、参观、交流的场所,吸引农民、企业家前来交流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最后,实验项目。我们需大力继续抓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验,探讨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机制体系等问题不断开展和实现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交流与创新。
3小结
总之,想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要改变现状,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商品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科技化的农民素质;深入化的资源挖掘;创新化的管理机制;扩大化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只有努力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有效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切实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欧阳承忠.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
[2]李生梅,周强.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13(02).
>>>下页带来更多的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参考范文
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是周口市农业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1】关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但是,就周口市农业收入现状来看,农民收入趋缓,收入渠道狭窄,农业经济增长乏力等一些现实问题。
一、周口市农业经济效益现状
1.农民收入现状
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752元,增长。
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08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57元,增长6%。
其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2290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89元,增长4%。
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人均1953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05元,增长。
批零贸易业、饮食业纯收入增长加快,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012年,农民批零贸易餐饮业纯收入人均316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11元,增长,远远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全市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和态势,是近年来发展质量最优、效益提升最快的一年。
周口市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全市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5亿千克大关,达到亿千克,连续九年丰产增收,周口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8个县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2.影响农业经济增加的因素
(1)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
其一,因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丰年有余,致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农副产品出口受阻。
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
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使农民增收大打折扣。
(2)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
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且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3)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构成不合理。
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比重高,经济作物比重低。
二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占、和。
在一产收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分别占、和。
(4)农业投入不足,科技棚架严重。
(5)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小城镇带动力弱化。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问题。
二是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基地少,不能带动大量的农户进行规模生产。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6)“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负担仍然较重。
另外,许多群众反映,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时有出现。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从周口经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对国家和省财政依赖程度大,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因素。
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最根本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的契机,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所以,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我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大,2011 年底,我市农业比重仍然超过20%高位。
因此,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就必需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通过兑现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科技兴农、保证政府服务等措施来保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稳定。
其次,积极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让他们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不断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利用招商引资来改造、提升农业,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因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规模效应、增加土地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规模生产、龙头企业引进,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分离出来,转移出来。
2.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
2011年,我市工业化率为,低于全省个百分点,因此,我市工业化进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期间,我市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发展的推进期。
这就需要:一方面要改造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我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多,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大类中大部分行业是传统行业。
因此,从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入手,强化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现实选择。
通过对主导行业、龙头企业载体,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另一方面,依托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3.突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比重。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
服务业是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发展速度不快,2011年,我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占GDP比重为,低于全省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大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我市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但目前产业规模还不大。
在旅游业方面,我市存在点多、分散,单个景点内容含量不足等现象。
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丰富各景点内容,加强各旅游景点之间的合作、沟通和联系,打造周口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充分发挥各旅行社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快速做大旅游产业。
4.加快周口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创新能力培育。
2011年以来,周口市把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和承接思路,加强承接能力建设,使承接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如: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和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省政府评为“2011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和“2011年度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在招商引资中,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按照经济转型要求,充分发挥我市资源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等优势条件,促进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周口集聚;引资要侧重于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和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项目,努力做到在发展中转型。
注重要素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水平,提高引资竞争力,政府应研究出台更多政策,鼓励、支持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有能力的“能人”和企业创业、做大、做强。
5.探索金融业制度创新,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
我市民间资金比较充裕,截止2011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增长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增长。
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制度创新,努力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向产业资本转化,为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提供合法渠道。
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政府存量资金运用渠道,借助金融保险工具创新,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结合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设立产业资本平台(如产业投资基金),为企业兼并、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发展。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6.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
我市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低于全省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化率明显偏低。
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最大制约,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障碍。
当今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潮流日渐浩荡,既有田园气息,又具城市文明,中原大地风生水起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缩影,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在河南的先行实践。
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首先是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与此相联系的必然是经济管理者 ——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即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主要直接参与经济竞争转向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述转型的成功推进必然带来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生存方式的彻底转变,即从听命于行政机关,被动执行政府计划的附属机构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经济转型也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从片面强调量的扩张转为重视质的提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济转型似乎是“无形之手”高歌猛进,攻城掠地,“有形之手”步步退让,一败涂地,一切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但是,市场经济本身能否自发形成,经济转型能否完全依赖市场自身的力量自动实现呢?我们所追求的经济转型的目标果真是市场之手独霸天下,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所谓自由经济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经济转型后的目标体制又该是怎样的昵?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新的经济体制尚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旧的经济体制和观念尚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新旧体制的冲击和对抗,使经济领域内暴露出来的矛盾,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成功转型的基本前提,而每个矛盾的解决都离不开经济法思想的指导,离不开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模糊,急需按经济法理念重新定位政府改革的滞后,是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尽如人意,政府职能转变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不清,没有彻底解决国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正确定位。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政府,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由政府管制,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管理关系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企业和个人完全丧失了主动性、创造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那种认为政府应当彻底退出经济活动领域,只当守夜人,一切交由市场的论调一度博得多方喝彩。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常常是非此即彼,国家不是“越位”,就是“虚位”,总是很少“到位”。当前,我国的改革面临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挑战,这是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复杂的改革新阶段。经济转型要求构建现代产权关系,社会转型需要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在实现权利的多次分离后,国家成为集多种身份和多种职能于一身的集合体。具体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应是三重身份(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三种职能(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实现三次权利分离(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相分离,经济管理权与国有资产所有权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或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国家以不同的身份,行使不同的职能,就会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正确认识由国家参与的各种不同法律关系的性质,才能准确适用法律,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认为按照经济法基本要求,不仅要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还在于要实现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从依赖行政命令转而依靠法律保障,遵循经济法律制度行使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跨越。二、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显着,城乡、地区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国经济存在多重二元结构性矛盾,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地区差异。城乡、地区矛盾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结构性障碍,如何化解矛盾不仅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课题,而且已上升为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经济法既服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国家应当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正确的作用,它把“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特征显示其对于解决城乡、地区二元矛盾天然地具有优越性和独到性。针对当前农村中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违法侵占农民土地,任意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漠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安置以及农民负担过重,乱集资、乱摊派屡禁不止等问题,从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经济法律制度入手,有助于构建规范的、持续长效的缩小城乡差别的法律机制。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财政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清晰,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导致财政支出责任不落实,上下级政府间一事一议,讨价还价现象较为常见。而且,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市领导县的财政体制,客观上使得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资本更主要地是被城市所汲取,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行政长官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驱动与财政支出法律规范的缺位,往往使农村成为最终的牺牲品。所以,首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财政法律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规则,确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公共财政支出原则,强化市以上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社会保障的支出义务,规范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把城市返哺农村的各项制度具体化,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法》,明确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并赋予权力保护以可诉性。2003年新的《土地承包法》虽然对于保护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限制土地发包方滥用权力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确权工作严重滞后,估计有约30%的农户仍然没有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权属登记进程的滞后,导致大量土地承包纠纷只能适用土地承包合同,弱化了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客观上助长了发包方任意毁约行为。其次,侵害土地承包权的责任形式单一,法律责任轻,违法成本低。根据承包法第54条,侵害土地承包权的只是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几乎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所谓的民事责任,由于侵害方主要是村、乡集体组织,也几乎难以得到实际执行。最后,权利救济渠道阻塞,可诉性差。长期以来,许多基层法院拒绝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999年最高法院出台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后,虽然规定应当受理,但是许多地方对土地承包这一典型的经济法律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纠缠于该法律关系到底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争论而不能自拔,其结果是牺牲了广大农民应当得到国家司法救济的正当权力。最后,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业税收法律体系,规范各类涉农收费。乱收费、乱摊派之所以屡禁不止,源于我国农村税费名目繁多,包括农业税、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教育集资以及以资代劳款、地方行政劳务收费、地方行政性收费等等,而这些税费的征收依据主要是税收行政法规和各级政府决定,对收费项目的创设权限和程序没有法律约束,现有的有关农村税费的规范性文件位阶低,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条件成熟时,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民负担为出发点,以统一的涉农税法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规范农村基本分配制度,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再来看区域差别。为了缩小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距,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开始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国家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除大型基础设施外,中央政府势必改变以往直接投资设厂的支援模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将成为必然选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行分税制国家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普遍做法和基本方式。它是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及各地区财政的横向不平衡所产生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而采取的一项财政支出制度。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中央财力的转移分配来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达到运用财政分配职能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但是,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税收返还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从而把原有的财力不均问题带入分税制财政体制中,未能体现财政均衡原则,也与设置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相违背;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缺乏规范的法律依据和合理的分配标准,与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不相适应。另外,财政补助分配透明度低,随意性大,监督约束不足也亟待改变。所以,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前提下,有必要制定转移支付法,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原则、目标和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标准,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充分有效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平衡区域间差别的作用。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行政治乱应让位于依法治理经济转型经常伴随着经济秩序的混乱。市场本身不能自动产生良好的秩序,秩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企图单纯依靠民事法律制度,依赖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就能达致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对市场迷信式的崇拜,注定是水中月、镜中花。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政府也必须改变以往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一时的暴风骤雨只能冲走地表的浮土和污秽,却无法冲跨滋生混乱的深层土壤,更不能培育出一个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万花园。
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下(争议解决、世界经济探索)等等这样的期刊参考下里面的论文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现代性法的经济法,要充分发挥出法的实践功能,必须建立在对其根本性特征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之基础上。本文拟从经济法的动态性和政策性入手,整合为经济法之区别于民商法、行政法之显著特征之经济法的相对软性,详细阐述其成因、内容及对经济法实践的意义。所谓经济法的相对软性,主要是指,在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由于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经济立法变动较快,法律规范与经济政策之间的界限不甚明显,较之传统稳健的具有大陆法色彩的其他成文法,显得较为灵活和多变,并且在经济执法或司法中显示出非严格性,所以借助国际法中“软”的概念,取其不稳定、不强硬之意,对经济法法律规范本身的特点进行一些描述。 一、 经济法的动态性 (一) 经济法动态性之界定 法律之稳定性作为法之价值体现,一直以来为学者青睐有加,人们可以凭法而对自己的生活有预期,进而确定自己之行为模式,成为法之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但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法律都不是绝对稳定的,因为“稳定性和确定性本身却并不足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法律还必须服从进步所提出的正当要求”,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基于调整对象之多变性,更需适时适度的作出变动,体现出独有之特征。 首先,“市场失灵”的理论给经济法提供介入市场的理论基础。“由于市场缺陷出现的逐步性、阶段性、市场缺陷的相对性以及不同性质的市场缺陷的存在,导致不同时期市场对国家干预的需求在质和量上有差异;又由于干预成本、干预能力及经济法的功能局限等因素使干预的范围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使干预范围之确定变得相当复杂而有动态性,国民经济的各领域都可能成为国家干预之对象,只是在不同阶段实际受干预的领域不尽相同。 其次,既使市场良性有序的运转,也并非意味市场即静止不变的,而处于运动发展之中,因而国家不必时刻对某种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经济法的主体范围会发生变动呈现出一定之动态性。 再次,从经济法之发展趋势来看,深受经济学理论之基础性影响,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大萧条,凯恩斯革命,大滞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思想通过经济政策渗透至经济之法,基于经济学理论之百家争鸣及统治者之选择使用,经济法也呈现出方向性之变动。 故经济法的动态性可界定为:经济法不可一成不变,为了实现国家干预经济之职能,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之变化而变化。 有些学者在界定动态性概念之后,特将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模糊性作比,认为 “动态性是具一定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不确定性则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而且“法的模糊性也是法的一种不确定性,是法的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然而在法哲学之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观念上我们已知道:我国虽继受前苏联之“法的统治阶级意志说”,但社会生活之实际、客观规律仍是法之生命源泉,脱离了经济基础与人们内心对公平正义之认同,法律的社会功效是会大打折扣,甚至于沦为“恶法”的。故在谈论法之动态性时,就已经包含了法之客观性之基础问题的认同,无需再强调之。 (二)经济法动态性之成因 1.经济法的外部条件决定之 首先,“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不具有统一的智力,它却解决着一种当今最大的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和经济个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即市场失灵。表现在: (1) 市场功能存在缺陷,它在提供公共产品和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外溢性”,诸如市场主体可以不付代价地得到外部之经济效益,或由于外部之损害而得不到应有之补偿。而且诸如国防、消防、科教文卫等公共产品,市场机制不能完全提供。 (2) 市场竞争的失灵。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往往导致垄断,而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就会破坏市场机制,排斥竞争,导致效率降低。 (3) 市场不能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交易原则的平等自愿和等价有偿,但由于经济个体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收入水平必然会有差异,且价格随供求波动,市场的自发调节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使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即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大因素。 (4) 市场调节本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价值规律对市场的调节实际上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息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 (5) 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市场价格的滞后和偏差使信息具有稀缺性,尤其是交易双方不对称的信息分布,会引发主体的投机主义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以及商品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 (6) 存在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最典型例子。在市场体制中,每个市场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一个主体在主观上为市场的宏观效率负责。也就是说,市场是一个没有“大脑和心脏”的机体,因此运行过程中方向的迷失在所难免。 市场失灵是在市场发育过程中逐步显现的,随着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市场成熟度的变化而波动,从而呈现出“动态性”。故对此进行干预的经济法也必然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主要为调整的手段具有综合多变的特征。 其次,“政府失败”的存在。主张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干预经济的各种经济理论,基于一种认识:即政府比单个经济主体掌握更多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是说政府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单一主体,故而可以有效消除单个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的试行错误。但上世纪70年代“大滞涨”之事实表明,与市场机制的运作失灵一样,政府也存在失灵。其根本原因在于强调政府对经济实施高强度干预的主张,过于夸大了政府的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下,政府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准确收集信息,并由于政府自身的偏好,异化的政府可能不能形成与整个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社会偏好。因而政府事实上很难做到能够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适当的强度实施对经济的干预。而且,即使作为理论概念的政府能作到这一点,也难以保证具体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政府意志之忠实贯彻,这将带来巨大的成本。 故应有谨慎认识政府作用之基础上,承认政府对经济之干预,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既能使这种干预的成本最小,又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即存在一潜在边界,政府不能越界行事。反映到经济上,表现为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之不固定性:当市场出现失灵时,需要将原本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纳入调整范围,表现为一定之扩张性。当市场失灵因国家干预而得到弥补后,由于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政府就要收回“干预之手”,经济法之调整范围因而收缩,表现出一定之回复性。 2 经济法的自身品格决定之 首先,经济法的动态性是由经济法宗旨决定的。经济法的宗旨是“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协调,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为实现此宗旨,经济法将其着眼点放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各种具体变动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即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上,而不像民商法之着眼于价值规律在微观经济领域的运用上。而且从时间上看,市场机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社会和市场中的各种具体变动因素则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多变性。故针对这些变动因素的国家干预也必然具有多变性。 其次,经济法的动态性也是由经济法性质决定的。现在多数学者对经济法之界定为社会法性质,以期弥补无法纯粹将之纳入公法、私法之困境。但由乌尔比安对公私法之界定并佐之以史尚宽先生关于现代公私法之观点:公法调整政治关系以及国家应当实现的目的,有关国家的稳定;而私法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为个人利益确定条件和限度,涉及个人福利。可以认为经济法带有强烈的公法性质,其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体现出国家公权力的存在。与行政法之“有限政府”的控权法不同,经济法之授权法性质又给予经济法的调整手段和途径以较大的空间,时时与民商法等私法耦合,这就决定了经济法变动性的程度要大于民商法这类纯粹的私法。因为作为私法的民商可以以主体之相互合意在法律界定的范围内排除法律、政府的积极介入,民商法之调整手段可具有原则性统领意义,具体由各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丰富之,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而国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其权利和义务的运用不允许随意变通,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旧的经济法的不适应,不能由经济法律关系主体靠合意去克服,而只能通过经济法的变动去克服。 (三) 经济法动态性之内容 1.变动性 如前所述,经济法在调整手段、调整范围、调控主体等一系列方面随经济社会之变动而变动,故此不加以赘述。 2.扩张性与回复性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基于弥补行政法之介入经济生活之无能力,有限政府“限权”之功能而为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的操作运用而“授权”,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对私权利之干预。一方面,在市场失灵时,对那些在市场正常时不应由其干预之经济关系进行干预,触及市民社会内部运作,这是对民商法的缺陷的弥补,是必要之“扩张”;另一方面,作为常态的宏观调控,经济法赋予调控主体的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保证其宏观调控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但只要是权力就具有扩张性,具有管理扩大化的倾向,这也是动态性之表现。 但在我国之特殊国情之下,“有限政府”之观念尚未完全建立或深入人心, “官本位”统治长达二千多年,国家运用起经济法之扩张性功能时得心应手,市民社会也长于依赖国家之干预,对防范来自国家之越权侵害缺乏怵惕之心,甚至认为理所当然。因而强调经济法之回复性就更为重要,也即保持政府干预之“度”的问题。 对于第一方面的扩张性,应从经济法对调控时间、调控力度、调控手段之明确和程序性规定来防范公权之界越。而对于第二方面的常态扩张性,就应从“控权法”角度理解经济法,转变“政府管一切”的观念,附责任于权力之后,启动权力即意味着责任之“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高悬,以达到经济法的回复性。 3.相对稳定性 任何法律若失去稳定性,必难以实现其指引行为的社会功能。“一个完全不具稳定性的法律制度,只能是一系列仅为了对付一时性变故而制定的特定措施。它会缺乏逻辑上的自恰性和连续性。”经济法具有动态性,但也是一个个相对稳定且具有延续性继承性的经济法律制度才构成了经济法发展的历史。
认识经济法论文2000字篇2 论经济法中社会中间层的地位和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中涌现出了一批不同于政府与企业的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相互联系起到中介作用,它就是社会中间层,其产生得益于物质生产关系的变动,已经逐渐受到了尊重与理解。 一、社会中间层是作为经济法主体的适格性 经济法主体区别于民法主体以及行政法主体。根据角色理论,同一主体,由于受不同的法律规制,因而其角色可能会不同。中间层根据其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民法上的主体也可以分为行政法上的主体,也可以分为经济法上的主体。但根据社会中间层的双重属性可以得知其划分为民法主体或者行政法主体是有理论上的缺陷的,因此我们把社会中间层定义为经济法上的主体。 1、社会中间层的产生与经济法的兴起具有相似性 经济法是在政府失灵以及市场失灵“双重失灵”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失灵”主要表现为: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低效率、社会分配不公。而社会中间层也产生于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导致对于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其产生主要用于解决“双重失灵”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这种产生的背景也完全符合经济法所追求的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增长、保障效率与公平、协调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二者具有相似性。 2、两者都注重追寻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主要价值观念,以社会本位作为其基本立场和归宿。社会中间层作为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来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公正公平性。两者都注重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主要目标,均具有很强的社会正义性。 3、经济法与社会中间层都具有缓冲作用,都发挥着媒介作用 经济法是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伴随着政府与市民社会的联系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私法以及公法对众多的主体已经无法进行调整,因此作为第三种法域的经济法即应运而生,经济法的出现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更能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社会、市场与市场之间起到良好的“润滑剂”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也起到了缓冲作用。 二、社会中间层的类型化分析 1、经济管理主体 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依据宪法和行政法设立,由宪法和行政法明确其性质、职能、任务、隶属关系等,承担决策、协调、执行、监督等国民经济管理职能的组织或机构。该类主体是管理性与经济性的结合,不仅其管理对象具有强烈的经济性,而且其管理手段也具有强烈的经济性。当然,经济管理中不应当排除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2、社会中间层 社会中间层是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要团体。主要包括:行业中介性组织、特殊资格的企业以及其他中介组织,这些组织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及特定机关的授权,享有一定的经济权限,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协调与管理。 3、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指经营者、劳动者以及消费者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参加者。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最终通过他们的行为最终得以实现。 三、社会中间层的功能分析 1、分离于政府的功能 (1)公共服务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种类繁多,提供的服务也是多种多样。就其存在的活动空间而言,他们的公共服务主要分布在经济鉴证、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其基本职能主要是:资产评估、消费者权益保护、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方面。以美国加工商协会为例,其功能主要表现为:它承担着教育培训、科研、食品检验、产业规划、法律咨询、国际合作、商业保险、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大量工作,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使其受到很好地发展。 社会中间层的这些职能与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职能还是有所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其自发性,社会中间层会自发组织社会活动项目以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是一种民间的自发性组织或者社会团体。但是其保护的利益却没有政府社会保障的范围广。 (2)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中间层提供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等。 2、独立于市场的功能 (1)对市场的监督功能。社会中间层可以在交易的过程中对交易相对人的资格、交易标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对交易的价格、真实性进行审查。 (2)自律功能。社会中间层是相对于政府与市场主体而言的,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它可以通过颁布内部章程来约束内部成员,此种自律性的行为不受其他任何成员的干涉。但是这种自律性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违背法律的行为是不受法律所承认的。 3、调节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特有功能 (1)沟通协调功能。社会中间层的最突出的额特性就在于其协调性。政府与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主体,一方的急剧膨胀会导致另一方的权益受损,因此需要社会中间层进行介入,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具体表现为:社会中间层主体将政府制定或出台的政策、法律传达给社会主体,使其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政策或法律意图,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中间层主体也应当将其掌握的大量的市场信息反映给政府,使其制定出更符合市场规律与需求的经济政策。此外,社会中间层的作用还体现在调节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保护恢复功能。社会中间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护单独个体的利益,尤其是保护弱势社会群体的利益,恢复其被侵害的权益,社会中间层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地位以及专业化的知识水平来组合优势资源,去帮助更多的弱势人体。 (3)预防功能。为预防市场失灵,国家需要有效的介入到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但是过多的政府干预,会阻碍市场发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社会中间层必须要保障国家干预的适度性与有效性,预防过度干预带来的恶果。 (4)补充完善功能。对于国家以及市场难以进行调节的领域,社会中间层应该积极明确自身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健全做出最大的贡献。 四、结语 社会中间层作为经济法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中间层作为新生力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们在研究其具体内容以及运行机制的同时,也要注意在法理、学科等角度突出其重要地位,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重视。我们要通过更多的途径来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作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1. 有关经济法方面的论文发表 2. 关于经济法方面的参考论文范文 3. 经济法的论文参考 4. 有关于经济法的免费论文
分析比较详细的文章:即便在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仍有许多自诩“制造大国”的中国企业人在固执己见,不能正视自身存在产业结构选择方面“加工并非制造”,以及经营理念方面“生意并非事业”这两大本质病原。无情的经济现实,让2008年成为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次贷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持续的出口受挫和缺乏后续资金等困难,使得中小企业倒闭现象由起初的暗流涌动,恶化至目前的尸横遍野。随着奥运后经济回暖美梦的破灭,股市持续走低,继之华尔街爆发金融海啸,乳业更不合时宜地以“毒牛奶”失去世界……制造业的生与死,同样导致相关行业出现萧条景象,由此拉开中国企业社会进入冬天的序幕。一、中国制造的内忧外患本质表现:哪里最发达,哪里最受伤以玩具巨头“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突然倒闭,以及素有“糖王”美誉的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庞贵雄先生跳楼自杀为代表,加上众多无良老板携眷私逃国外之事,珠三角已然哀鸿满地;位于长三角的江浙一带,曾经是民间借贷最发达的地区,同样堕入无助的深渊。在这场巨大的危机中,除了众多企业遭遇灭顶之灾,也必将有一些老板陷入绝望。1.外贸总量表现(1)从泛珠区域(2)的进出口贸易及相关表现稍作展开。2008年上半年,在GDP增长方面,仅江西省同比增加,其他省区的整体经济势头呈放缓趋势,同比增长率平均下降。进出口总值亿美元,虽同比(同上年比较,下同)增长,但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其中,广东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同比增长,但增幅低于全国个百分点。泛珠区域累计贸易顺差亿美元,增长8%,同期比增幅回落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额的。其中,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增长,低于全国出口增幅个百分点;进口总额为亿美元,增长,低于全国进口增幅12个百分点。比较中国内地进出口的总体表现得知,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口减速和进口加速态势。2.传统大宗商品及企业总体表现 2008年上半年,由于外需不够和低价不再等多重原因,泛珠区域出口增幅明显减缓。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亿美元,下降;塑料制品出口34亿美元,下降;鞋类出口亿美元,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家具及其零件出口亿美元,增长,增幅略微放缓个百分点;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亿美元,增长,增幅放缓8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亿美元,增长,增幅放缓个百分点(如下表)。同时期,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全国约有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倒闭数超过1万家,另外超过2/3以上的纺织企业将面临洗牌或重组。仅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就已占到收入比重的,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则跌入“不景气”区间,二季度为,同比下降22点,的中小企业感到融资困难;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跌至和,同比下降和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相关行业表现 由于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2008年上半年,就泛珠区域相关行业出口而言,钢坯及粗锻件出口吨,下降;钢材出口万吨,下降;铝材出口万吨,下降;水泥出口万吨,下降;化肥出口万吨,增速由去年同期倍减缓为;农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较去年同期回落了个百分点。而在进口方面的主要表现分别为,汽车进口3万辆,增长,价值亿美元,增长;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万吨,增长;农产品进口亿美元,增长;锰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万吨,增长;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万吨,增长;成品油进口万吨,增长。9月份前后,在金融海啸的倾巢之下,房地产、钢铁及其关联行业均无完卵。此处不探讨房地产市场早已出现的全国性持续低迷问题。10月份以来,国内钢铁及相关行业全面亏损。仅钢铁大省河北,已有超过四成的小钢厂倒闭,铁矿石企业普遍倒闭,积压的矿石染红了港口。由于需求疲软,这些高价进口的原材料必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而且,行业性亏损现象究竟将持续多久?是不得而知的。关联行业,如北京市五金建材市场就同奥运前的表现迥异,以及房地产业,销售情况直到今天仍无升温迹象。4.经济社会受影响的表现同样,制造业危机对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也对运输及服务行业的发展,均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首先谈金融、资本和企业的关系。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要有足够强劲的现金流,一家成熟的企业并非离了银行就必然死亡。但中国企业发展具有自身明显的特色,以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包括类金融机构或个人在内)的关系最为微妙,构成了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同企业“荣辱与共”的特殊关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借贷就没有产业的发展,企业基本上没有积蓄,有多大产量老板就敢借多少钱;二是几乎每位老板都对资本运作情有独中,且对IPO上市(4)有某种特殊情结,但又过于关注收益回报表现,疏于精细化管理。其次说运输。目前,从事货运与物流的国内外企业,相继呈衰败或破产表现。这一态势也表现在客运方面。从近期一份并不完整的《中国部分倒闭企业名录》中,发现其中至少有超过30家大中型国际货运或物流公司倒闭,超过100家中小型企业破产。而实际上,据笔者考察所知,当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国内货运与物流企业均已开始出现亏损,或濒临破产的压力;涉外运输及港口运营更是风声鹤唳,相关中小企业频频倒闭;中国航空运输2008年前三季度客货周转量,平均同比至少下降5%。再讲对各类基本服务业的严重影响。目前,不仅是连锁商业和零售市场受到影响,餐饮酒店业也难以幸免于难。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主席杨位醒坦言,餐饮业将成为“倒闭潮”的下一个“重灾区”,未来一年的生意并不乐观。综合国内整体表现,借鉴相关经济运行数据比较分析可知,中国企业具有的“加工”属性这一行为病原已沉疴恶化:一旦进口国需求降低,危机迅即爆发。即便是泛珠区域这片国人曾经无比自豪的“制造业热土”,也就必然验证了“加工暴富终有期”的命运:这一产业结构素质下的中国企业社会,处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大局势,必然是哪里最发达,哪里最受伤。二、变革谋变基本点:产业要转型,企业更要管理转型综合而言,笔者认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奉行自由市场原则和凯恩斯主义的美国因政令繁杂而出现众多金融衍生品终致华尔街风暴,其对本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而过于放任的管制环境和过分依赖外贸的中国,目前的企业危机,则是实体经济潜藏已久的本质病原终于火山爆发,是社会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的初步征兆。可以说,同发达国家大企业同中小企业在产业分布及营运模式方面泾渭分明的差异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几乎是处在相同的行业和发展水平上:凡是大企业做的事,中小企业都能做,甚至单个私人也能做。此次必然的危机告诫我们,亟需进行不同层面的深度变革与转型。1.产业结构调整在占最大份额的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普遍回落,以及矿产资源进口增长这些不利表现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上半年,泛珠区域机电产品出口值是亿美元,增长,占出口总额6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亿美元,增长,占出口总额。这说明在出口萎缩的总体态势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依旧保持了20%以上的稳定增长幅度。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泛珠区域外贸发展本身呈现极不平衡的分布状态,也因为很多省(区)对外贸的依存度不高,可见,中国企业目前尚未颓至“兵败如山倒”的绝境,但由于一般加工贸易收入占GDP的巨量比重,充分反映了国内和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的紧迫性。当然,也必须正视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主要有:一是如何消化和激活劳动密集型或初级加工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如何解决导致附加值不高的技术研发问题(5)?三是如何进行产业整合和优化企业管理?四是如何综合提升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生产效率和市场运作能力,以提高竞争国际市场的实力?2.既要增加内需,也要拓展内销尽管生产过剩导致大宗商品及相关产品的内销价格下降,但这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消极的影响,既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生产,必将迫使众多企业减产,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同时,必然带来一定的城市失业问题和农业经济压力。所以,从上到下都必须要正视并及时妥善解决此次制造业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一方面,中央政府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取消贷款限制,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鼓励技术进步;并通过相关经济政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各种措施有效增加内需等等。可喜的是,至本文撰文收笔时,近日中央政府已公布注资4万亿人民币的十大宏观措施。同时,地方政府应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摆脱大量的生产过剩,以及企业后期发展的困局。比如广东省外经贸厅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五大政策举措,对内销纳税大户以及创立了内销品牌的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予以资金奖励,鼓励更多出口企业转攻国内市场。而针对企业所担忧的渠道和品牌难题,明确指出将引导和鼓励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一般贸易方式,生产适销国内市场的产品,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内销品牌;并将组织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内会展,为外销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良好的展示和服务平台。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要充分挖掘自身能力,增加掌控市场的实力。譬如,“渠道为王”永远是家电厂商的命脉。在产业利润被日益摊薄的今天,为应对家电连锁巨头的强势要价, 厂商采取自建渠道、改变渠道或自行开发终端市场等营销策略,是业界对市场模式进行转型的积极之举。这既要求厂商就此增加开支和抓好销售团队管理,也要避免采取“层层批发”的传统模式,确保最终消费者得到实惠。3.必须改变企业老板的思想:是矫情、煽情,还是无情?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至少存在如下两点核心难题:(1)低端的产业结构以及固化的落后营运模式。这包括两类企业,第一类是地理上向内地转移的沿海企业,并没有改变产业层次和营运模式;第二类是向沿海企业学习的内地企业,产业层次也是相对较低的。(2)极具投机性的中国企业社会“造就”“四不像”的中国老板。作为企业社会的主动主体,中国老板既不像投资家,也不像企业家。这正如中国某位知名民营企业老板所说:“我做企业,就是要将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充分反映“只求得,不愿舍”这一极端的利己本质动机和过于短视的经营眼光。必然地,一旦遭遇危机,往往市场“势如破竹”以及人才“树倒猢狲散”。前期顾雏军科龙危机,近期三鹿和牛根生蒙牛危机等等,都是典型范例。4.企业管理转型的出路:企业市场化,管理社会化由于实际控制者在经营理念方面的头脑病原,即便是新的企业或投资者的出现,或是新管理层(主要是职业经理人)的加入,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命运。也可以说,老板文化并不一定错,错的是形成老板文化的理念。这证明了中国企业社会各个主体的管理模式之变,在未来具有相同的方向:管理社会化。何谓“管理社会化”?简单地讲,是产权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契约委托管理,产权所有人不再亲自去操作企业和经营资产,而是依靠和委托职业经理人团队去管理。在管理实践中,随着职业化管理团队的介入以及组织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与目标管理活动中,不再是将管理目标当成或有或无的指标,而是首先建立一套必须高度强调管理目标和确保长期收益的综合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这套评价体系承载的各项管理目标,既是企业市场化与管理社会化的一种标志,也是企业履现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载体,更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为向社会捐款和“献爱心”那么简单。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契约委托管理,这里本人稍作展开。由于一直以来,政府没有解决好以职权、责任和利益为核心的绩效考核问题,且人为地将经济指标放在了对国企经营者考核的第一位,这种短视属性始终导致对管理者进行综合评价的机制十分不合理。因为追求经济利益不应损害社会利益,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必然滋生经济掠夺行为;而重视高额收益以及必然出现的管理者贪腐,又似孪生兄弟。这既是中国国有企业走向行业垄断和市场独占的根本原因,也是国有企业在顶点阶段容易因外资介入而出现瞬间崩塌的主要内部威胁。非国有企业老板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讲,是同国有企业完全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泛国企化弊端的原因。可见,老板应当高瞻远瞩地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主动地选择规范管理之路,积极地追求满足各项管理指标要求的利润目标。目前看来,若不利用危机从根本上诊治病原,不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实现企业管理社会化,企业将永远无法获得长期生存与发展之机。我们将拭目以待,在中国企业社会,如同企鹅的中小企业,将如何度过严酷的寒冬?如同北极熊的大型企业,将如何迎接炙烤的酷暑呢?(1) 文中数据均来自于官方。实际情况可能较之更为严重与恶化。(2) 指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3) 中国海关统计资料。(4) 一般来说,采用IPO上市的中小企业,公司本身达不到上市的条件,比如资产净值未达挂牌门坎,因此必须借助社会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才能顺利实现挂牌上市。所以,采用IPO上市的公司,其自身条件相对于用老股上市(NON-IPO)的企业来说,是较为宽松的。也就必然带来一些盲目上市现象。(5) 既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也同新兴市场国家有一定差距。据韩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07韩中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差距为年,在钢铁和纺织业领域的差距是年,而在电子领域差距为年。
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包装机械行业的影响,严重程度没有那么可怕.诚然,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选择了市场经济、选择了同国际接轨,那么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有一定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严重程度没有那么可怕!特别是对中国包装机械企业的影响更小些。第一:金融投资行业对中国包装机械的钟爱和控制远没有对硅谷和华尔街热衷。众所周知,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金融投资家们更热衷于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如硅谷的IT业、华尔街的证券等,而对于包装机械这样的传统的制造业一般不感冒。所以金融业对包装机械的控制要差一些。并且国内的包装机械公司私营企业较多,上市公司较少。所以金融危机对包装机械行业的资金链条几乎没有影响。第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大环境向好。中国的工业经济远没有欧美国家发达,机械制造装备平均水平至少要落后10~20年,所以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比较大,对包装机械的需求空间也比较大,特别是自动化设备。第三:8亿人在农村,国家农村政策初见成效,农村经济的发展会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农村的消费对拉动内需是显而易见的,农村的消费品增加了,那么其上游的消费品的制造商对包装机械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可以产生连锁反应。第四:钢材、铝材、铜材价格的下降,对包装机械行业是个好事情。第五: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对包装机械行业不一定是灾难的。主要还是国内市场的拉动。 中国国饮料、乳品、啤酒市场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包装机械业的发展速度。部分设备是引进的最为先进的机型。这些生产线的引进,使中国部分饮料、乳品和啤酒企业的包装水平得以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包装机械的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灌装、封口一体设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包括塑料饮料瓶、酸奶杯、无菌包装成型设备和贴标机在内的包装生产线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已经可以满足中型企业的需要,部分已经可以替代进口设备,并且出口量逐年提高。 有人讲,谁如果占领了中国市场,那么谁就占领了国际市场。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的优势品牌尚未形成,这对国内的包装机械企业是个机会,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包装机械行业不一定是个坏事情。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我也是电力行业里的,不过我觉得你这样的提纲有点片面,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经济危机,有挑战也有机遇。你说的坏的影响已经很全面了。好的影响应该也有不少:1,经济危机中,曾经房地产不景气,建站征地的成本相对也低了很多。2,钢铁,铜的价格也不能和07年比,对于改造电网来说也是个好的机遇。3.经济危机后,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加大了对电网改造的力度,对电力部门也是个机遇。4.发展新的科技项目,比如现在很热门的智能电网等。5.还有能整合部分电力设备制造厂商,加大科研力度,打破国外关键技术比如ABB,西门子,阿海珐的垄断。比如最近国网公司收购平高集团和许继电气等
在智者面前危机就是机遇,我们不妨以此为锲机促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当然升级肯定要付出代价,但是熬过了冬天,春天就跑不掉了.为此(一)要加大科研投入,聪明能干的羊是不会在严寒中饿死的(二)是将企业战略重点由经融危机影响较大地区转向受影响较小地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及国内市场分散风险,(三)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四)是走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及污染(5)加强售后服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搞品牌战略,树立企业形象
最主要的方面,还是重新恢复社会的经济秩序。在本月份的时候,悉尼的政府就公布了有关悉尼重新发展的计划,针对这次疫情,专门调整了相对应的应对方针。
第一件事,肯定是首先处理医疗问题。这次的疫情在全世界都在传播,而且许多的国家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比如美国等。而且这次疫情,也多多少少的体现出来一些东西,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医疗物资的调动,对于人员的紧急调动等,这些都是在战时非常重要的一些东西,毕竟谁也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何时会到来。对于这些情况,悉尼政府对于专家的意见做了详细的了解,而且最终得出结论,要对于疫情做出长远的规划,虽然现阶段悉尼的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是否会再次爆发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未雨绸缪非常有必要。
其次,就是对于服务行业要进行重新有序开放。在悉尼,服务行业占了社会经济收入的大头,而且在当今的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服务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悉尼政府的规划中,他们打算建立一个以安全和卫生为主的城市,鼓励市民重新走上街头,刺激消费。而且对于这次疫情影响下的人们和商家,政府也有专门的计划,对其重新进行拨款,帮助那些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等重新走上发展正规,甚至可以靠着以此创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继续政府的经营管理。因为这次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疫情得不到控制,甚至像美国这种超级大国的总统特朗普还说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话,让人民对于政府非常不信任。所以稍微好一些的悉尼,更有必要重新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和铺垫。
悉尼在面对疫情之后,开始对于城市的发展计划作出了新的规划,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公共的空间弱势群体以及企业创新和旅游经济之上。并且自我反省将对自己的管理进行改进,让市政府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争取在未来三年内就对市政府内部的财政管理进行恢复。
转型是继续稳定员工的就业问题,解决他们所现有的困难。来帮助他们。
现如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它不仅让各国人民面临健康危机,更是严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由于防疫需要,世界各国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封锁航空通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下,全球出行与旅游市场需求降至冰点,航空企业已经成为破产法院的“常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中下旬,全球共有23家航空公司宣布倒闭,范围覆盖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空公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试图通过节省开支,缩减经营来维持运营。 当然,澳洲在这场危机中也无法独善其身。自从新冠在澳洲爆发以来,澳洲的经济再度遭到重创。
最近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报道称,由于遭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现在旗下所有的业务受到严重打击,预计今年亏损近20亿澳元(10亿英镑)。澳大利亚国旗航空公司的老板认为,2020年下半年是“100年来所面临的最艰难的条件”。该公司还表示预计在未来会面临6,000名工作人员的裁员计划中,大约有4,000名工作人员的裁员计划将在下个月底完成。除裁员外,澳洲航空表示,还有20,000名澳航工人需要暂时休息。
澳航集团首席执行官艾伦·乔伊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说:“ 疫情对所有航空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是毁灭性的,对许多人来说,这将是一个生存问题。”
澳洲航空还表示,今年的大部分亏损归因于资产和备抵金的减记。澳大利亚的国际边界几乎处于已关闭,而且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澳洲航空的总部位于悉尼,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恢复飞行,恐怕还是未知数。 澳洲航空表示在2021年7月之前恢复也不太可能。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贸中心的政策环境及所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广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狭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其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0%,人口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政治 经济体制上多种多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转轨型国家,经济落后国家。二,亚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域范围广大 自然条件多种多样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4,重要的交通位置三,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其表现:1,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说明其实力。2,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其中日本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中国居第七位。金融实力大增,吸引外资大大增加,1995年东亚地区引进外资已占全世界的13%。3,科技实力长足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宇航国和第五大原子技术国,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存储芯片,机器人等方面已超过美国。4,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高级化四,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主要措施有:a,降低关税 b,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 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密集和非密集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五,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贸中心所面临的挑战1, 亚太各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型和调整期,因此较脆弱。2, 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3, 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4, 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因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APEC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阶段。亚太发展面临创新和改革的发展要求。如何加快创新和改革步伐,为亚太经济发展谋求新的驱动力和竞争力,整合亚太优势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是APEC21个成员共同面对的问题。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最终中止,证明参与国的贸易问题分歧很大,极难打破贸易保护壁垒,世界急需为自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疲软找寻合适的提振行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应运而生。建立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一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三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2014年通过“北京纲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亚太地区占全球40%人口及53%经济产出。将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也将使太平洋两岸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广泛受益,为亚太经济增长和各成员发展注入新活力。决定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领域合作倡议。加大能力建设投入,帮助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成员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为亚太经济增长谋求新的驱动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自主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创新指的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创新词义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者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因此有知识创新(即科学新发现)、技术创新(技术新发明)。“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1)总之,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新的组合,而这个组合最初可能就是由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引起的,一旦与经济活动相组合,就会带来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一、创新的含义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创”,即创造。提及创造,不得不提到中国制造——产品产自中国、销往海外,在这一价值链中,中国企业获得的效益是最少的,尽管这比在国内销售更能保住其收益,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企业才屈从于外国品牌的各种苛刻条件,甚至不惜出让巨大利益,而真正能从中受益的是那些中间商、品牌商和外国的消费者,尤其中间商,更是最大的获益者。那么中国如何提升中国制造能力呢?首先,要对企业生产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争取以零质量事故为标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平台,在出现贸易摩擦时政府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合起来主动维权;第三,企业要尽快树立品牌意识,要舍得在品牌方面的投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也有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本国企业获取应得利益,也有助于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均等划分;第四,从国家政策上适时地作出一些调整;第五,从当前的宏观调控角度看,我们有必要将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售市场从海外转向国内,目前我们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样不仅有助于缓和国内经济运行紧张的状况,也有助于减少中国产品在海外的销售压力。中国创造是一个所有权概念,只要是技术、品牌、利益等属于中国资本控股创造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生产的,都叫“中国创造”。张瑞敏曾这样分析:“‘创造’是‘人无我有’,而‘制造’却是‘我有人也有’”(2)。“创造”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生产的,假使不清楚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再好也只能是生产量,依据用户需求来生产产品,可以调节高低端产品分配和不同地区的市场份额,生产出多元化的成品,从而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降低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风险保驾护航。“中国创造”是不仅要从硬件与低成本劳动力中出效益,最主要的是从管理与技术中出效益。“中国创造”不仅意味着核心技术的创新、自主品牌的打造,也包含商业模式的转变。中国企业也可以从工业生产模式向服务生产模式转变,在国际市场上开辟一条新的营销道路。在现代竞争中,不是国际品牌的产品只能算是“半成品”,是“只能被有品牌的跨国公司来购买的初级产品”(3);随着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和市场前景的不断变化,新型高科技企业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对市场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也只有在此引导下建立起良好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热情,稳步提升企业的生产和活力;中国创造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因此中国企业应该打造科技创新的坚实平台,跨越核心科技的“龙门”,开发和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必须以坚韧不拔的决心努力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二、以创新为助推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发展、调整、变革之大——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全球经济和国际市场走向已经发生巨变,科技产业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全球合作治理模式也在发生调整,这些因素都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很多挑战。“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中的失调问题突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继续发生新变化:“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4)世界在发生巨变,同时中国也在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国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从而达到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的作用,在新形势中抓住机遇,在国际交往中操控主动权,认清中国特色主义建设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积极化解各种挑战并利用当前中国良好经济形势的战略机遇期,争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大方向依然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5)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中找到科技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创新点;其次,依托关键的核心科技,发展中国的自主品牌和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应该取消一些体制性障碍,全面整合市场准入机制、技术标准制定、发展规划等政策配套性要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最后,利用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资源为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思想工作并统一到“十二五”经济工作的发展规划上,全面推动各领域体制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源于体制的不合理,因此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实现持久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可靠保证。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军。加强体制改革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作为创造者的作用,确定改革的先后顺序,重点推进关键环节的改革。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税费体制改革。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层级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探究并建设经济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全面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增长和结构升级,防止“大跃进”式的盲目性模式再生。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充分探究循环经济的新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6)工业化为城镇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也使城镇化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兴工业市场的扩大和其在全球的推广成为我国工业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有力手段。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也必将有力的促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快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早日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百分之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太经合组织旨在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在推动自由贸易以及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