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筷子有关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筷子有关的毕业论文

筷子古称箸,一种由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世界各国以筷子为日常饮食工具的,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筷子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汉族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一只筷子夹东西是不行的,只有二只筷子夹才能夹住!·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1.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2.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仅兰州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150万双,一年要“吃”掉2万棵大树。因廉价而普及走进市区中低档餐馆、火锅店及小吃摊点,桌上摆放的大多都是些廉价一次性筷子,如果消费者想用质量稍好的筷子或消毒筷,就只能在少许品牌餐馆或高档餐饮场所了。一位经营炒面馆的朱老板告诉记者,到市场上批发一把六七十双的筷子,算下来每双才元,因为筷子的费用都在成本里核算,属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经营者为了赚钱,当然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 一家牛肉面馆老板说,选择一次性筷子可以一举两得,第一节约成本,第二筷子使用后还可以生火,不用另外买木材。作为廉价一次性筷子忠实消费群体的小吃摊点,选择的理由除了市面流通的全是一次性筷子外,更重要的是其“价廉物美”,至于消费者的健康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大多数经营者的态度是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能使用别无选择在采访中,大多就餐者表示,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老百姓也逐步认识到,美其名曰的卫生筷子其实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市民朱女士说,虽然应该对这些经过化学处理,并在生产加工包括运输、仓储及流通环节根本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绝对禁用,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替代品,老百姓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还一直在使用。 一位正在陪孙子吃牛肉面的老大妈告诉让者,孙子经常在外面吃饭,她总是不放心,虽然有了消毒碗,可是筷子很不卫生,另外,如此粗制滥造的一次性筷子也会让响当当的金城品牌牛肉面大打折扣。

1筷子的由来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为了解决直接用手抓取热烫食物的困难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说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物是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2. 中国筷子文化 中国筷子的历史在汉代开始普遍使用“筷子”在中国先秦文献中称为“箸”,隋唐时期又称为“筯”,意为“助人就餐之工具”,它最早是以竹子为材料的,所以以“竹”字为头。我国明清时,民间的渔民和行船者,因“箸”、“筯”皆与“住”谐音,听感上有“停滞不前”的意思,不符合人们祈望兴旺发达的民族心理,故反其意改“住”为“快”,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代以后又在“快”字上加个“竹”字头。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在食品的工艺上讲究色、香、味俱全,在餐具的造型、雕饰方面更是追求华丽、精美。筷子虽小,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却是一项了不起的科学发明。着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一位外国学者从研究筷子的力学结构中发现,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运动,还能激发大脑,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也就是说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挥。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由此可见中国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帜。中国筷子的外观形状大多为近似长方体或圆柱体或头圆尾方(暗合“天圆地方”),只在头部与尾部比较略细, “上端有棱,手握不转;下端光滑,不伤唇舌”;当然还有通体皆圆的,因为放在餐桌上容易滚动,加之上端手持部分易打滑,所以,现在餐桌上并不多见。为了表达对宾客的尊重,为了让餐桌上的人们既饱口福又饱眼福,主人在展示厨艺的同时还想展示餐具的品位和档次,宾馆酒家也想通过餐具的精美来营造温馨高雅的氛围,刻意追求筷子的质料和雕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以金、银、铜铸造的,有以玉石、珊瑚雕饰的,古代还有以象牙、犀牛角做成的,不一而足。当然,普通大众使用的多为竹筷、木筷、树脂筷。

与筷子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伍泽平.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考[J].达州新论,2006,(02).[2]李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03).[3]葛志华.转型之痛“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江海纵横,2007,(03).[4]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江海纵横,2006,(05).[5]孙春明.“三农”问题与城市化进程[J].武汉建设,2008,(04).[6]刘涛.“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09,(02).[7]阴月灵.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06).[8]寇丽.对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9]谭凌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9,(02).[10]张西茹.“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J].西北职教,2006,(10).[1]吴理财.三农问题的三种解释[J].决策,2005,(01)[2]丁祥艳.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浅谈[J].铜陵学院学报,2003,(04)[3]昌正兴.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4]钟大能.我国财政制度的完善与贫困落后地区财政的调适——兼谈财政制度对“三农”的制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5]罗恒.市场化——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江南论坛,2004,(08)[6]任义成,魏刚.对三农问题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S1)[7]王璐,侯敏娜.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8]叶尚志.解决三农问题与人才开发[J].人才开发,2005,(05)[9]何传新.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探讨[J].理论月刊,2004,(10)[10]李艳民.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筷子是一种食具,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起源於中国,筷子从古代就流传至邻近国家,当今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多为竹制,亦有金属、象牙与塑料等。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筷子之所以称筷子,主要在于人们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术,而用筷技术则需经过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小木棍儿之类拨食茶中野菜树叶的方法之后,就会纷纷模仿,最后把小木棍儿的数量固定为两根。熟能生巧,古人们使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在这里,本人把筷子定义为两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两者缺一不可。筷子是杠杆,手捏的点是支点,动力臂是支点到夹菜的一端的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另一端的距离。运用杠杆原理不只是为了省力,在用筷子时它就没有省力,却省了距离,使操纵更加灵活,但是却费力了.杠杆的动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菜对筷子的作用力。确定筷子这个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需要找到支点,支点在筷子的上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应该在虎口处,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一般在筷子中点上下。阻力是菜阻碍筷子合拢的力,一般作用在筷子头上。所以它是一个动力臂水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不同的人拿筷子的位置不同,会造成费力的程度不同,但都是费力杠杆。------------5班人提供

玩具文化论文参考文献有过去的一些知名学者的论文,一些是呃论证方法,还有一些是论证内容,一些研究的改进和不足。

称谓,形状,起源,原理,发展,使用范围,文化

与筷子折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我知道筷子掉在地上的寓意是:快乐快乐,或快快乐乐,这是取筷子落地(筷落)这种说法的谐音。至于筷子断了就没听说过有关这方面的说法了。以前听老人们讲,筷子是暗寓快乐的,其他有什么禁忌的,就不太明白了。

筷子古今谈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申,每天都离不开筷子、筷子在我国起源甚古,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6�1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另据司马迁在《史记�6�1宋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在《史记�6�1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唏,哀叹)”。说的是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极度奢侈,乃亡国之兆。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铜箸、象箸和骨箸,那么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学者们都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其实,商纣王所用的象箸,并非中国第一双筷子,箸的诞生应早于商纣若干年。《札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先人大概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现在先民手中。 那么“箸”是如何演变咸“筷子”的呢?说来话长,一般人类进食主要是用手指、叉子和筷子三种方式。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自然是用手抓着吃的,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札记�6�1曲礼上》:《毋抟饭》(持,是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一团。)可见当时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先民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食物,进食时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聪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们代替手指进食。在炊具中烧煮肉决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挑取,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在煮粥时用它们来搅动,以免米粒附着陶器底壁而烧焦。在吃粥时也可以用它们来拨食,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可以说箸的产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是密切相关。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为主的东亚农耕的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筷子的出现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据考证,筷子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了。 古代,筷子叫做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箸,饭[危+支]也。……[危+支]者倾侧意,箸必倾侧用之。”另外,箸还被称为“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札记�6�1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即吃饭粥不能用箸,应该用匕。又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就是木头筷子。梜即筴,《广雅�6�1释器》:“荚谓之箸。”说明箸在古代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东汉郑玄注:“夹犹箸也,今人或为箸为夹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而夹从木。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故竹木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这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民间俗讳……。行舟讳言住,住箸同音,故谓箸为筷儿。”从字音上听、称“筷”,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讳语变成了吉祥语,从此“箸”改称“筷”,但还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叫“箸”。明人《推蓬寤语》书载:“世人误恶宇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筷子,今囚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民间行船最忌“住”和“蛀”,故反其道而改箸呼为筷(快)。而日本则没有这种禁忌的,自唐代传入至今仍称“箸”。筷子在古代还叫“筋”和“梜”,因为它们都不如“筷子”一词琅琅上口而又吉利,“筋、梜”二字早已被淘汰。筷子的悠久历史,还有考古实物作证。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了一座罕见的铜棺墓,其中出土了三根圆柱形的铜筷,经放射性碳素测定,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东周中期的遗物。1977年8月,安徽省贵池县东北约7.5公里的里山公社红旗大队徽家冲,出土了一批东周青铜器。青铜器是埋藏在一个土坑里。内中出土生活用器铜筷一双。该筷为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看来,青铜不但制成鼎、鬲、尊等炊器、祭器,也制成箸等小餐具。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市西北约三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群,出土文物有食品箱和酒器箱。食品箱里除了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筴一件;酒器箱中除装耳杯161件及圆、方木盒、大勺等,也有竹筴两件。竹筴,就是现代的竹筷。先秦古籍《管子)称筷为“筴”。三国魏人张揖撰《广雅�6�1释器》栽:“筴谓之箸。”经考证,食箱、酒箱为墓主人生前外游的野餐食具。看来,我国2400年前已有设计合理的餐具箱,而筷箸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汉书�6�1王莽传》有“以铁箸食”的记载。唐代名医陈藏器认为: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味,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食。故铁箸铜箸渐渐为漆器所替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申有一双朱漆箸。墓申有落葬纪年木牍,文为“十二年二月乙己制。”经考订为汉文帝十二年。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68年以前已有竹胎漆筷了。 而在欧洲,直到十五世纪,很多国家的平民还在用手抓取食物,只有贵族才用得上金属制的刀、叉、勺等餐具。在封建王朝时代,有不少王侯、贵族使用银制的筷子,金箸则为皇家所独占,因而银筷便在王公、贵族的餐桌土风靡一时。黄金餐具器皿向为皇宫所垄断。北魏王朝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自百姓、不许私养“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银器皿是犯法的。银箸之所以走俏,主要有银筷可以防毒之说。据说银遇到含硫的毒物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表面变黑,从而就能判断食物内是否有毒等,当时富豪士绅,达官贵人,因贪污受贿,制造冤案太多,怕人投毒,故求助于银筷。其实银筷防毒之说并不科学。从这些历史记载申,可以看出古代筷子有多种名称:英、提筴、櫡、梜、筋,魏时又称筲或赢,隋唐时统一以箸字为名。 同时。可知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博陵崔元晖家有银匙箸。在谈到筷子时,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热衰于讨论它。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因为中国的食物精美细巧,筷子是适应了这种的情况而发明的。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正由于筷子的精巧,才使中国食物发展得如此精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自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食物是精美的,中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元缺。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大大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对健康有益。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在1983年发表一篇题为《手指、筷子和叉子一一关于人类进食技能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在论文中断言:“人类选择筷子进食确实是一种最佳方式。”从而使筷子的身价大增,备受称赞。 一件小小餐具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不少专家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科学的论证。对筷子真正作出精辟论断的是我国“学 界泰斗”蔡元培。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董事长邀请法方董事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吃中国莱。欧乐见宴席上放的是中国筷子和汤勺,便对蔡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总觉得刀又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蔡元培说出了筷子的演变和它美好的象征,使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筷子。如今,筷子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它的功能价值又怎样呢?著名的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西方人在十六、七世纪才学会使用的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原来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筷子,能施展出钳夹、拨扒、挑拣、剪裁、合分等代替手指的全套功能。据科学测定,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给大脑皮层一种有益的锻炼。可见,李政道博士对使用筷子的论证,蕴藏着许多科学的道理。因此,不少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以学会使用筷子为他们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还作为一种与有关的器物,在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记载。楚汉相争年代,高阳酒徒鄙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6�1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历代文人骚客曾写过不少咏筷诗。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之句,那是他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受权贵谗毁,丢掉“供奉翰林”之职而落魄离京时食不下咽之忧郁心情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云:“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诗申“犀筋”,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朱淑贞《咏箸》曰:“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前两句将筷子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后二句似乎又寄寓着这位宋代女诗人抑郁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明代诗人程良规《咏竹箸》诗中有:“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相传,刘伯温初见明太祖时,太祖方食,即以筷为题让他作诗,以观其志。刘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即吟曰:“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他见太祖面露不屑之色,遂高声续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诗借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箸”替刘邦筹划战局的,道出自己之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识。今有赵恺诗人写《西餐》诗进而怀念起筷子:“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构思奇巧、意味深长。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民间还流传着一首以筷子为谜底的灯谜诗,饶有风趣。诗曰:“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束尝。” 在中国古典小说里,筷子的身影时现,小说家常借它来达到刻画的人物性格的目的。据《秦馔古今谈》及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中突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宰相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愕在坍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赞扬宋璟的品格像筷子一样耿直。而永福公主在自己的婚事上拒不从父皇之命,以折断筷子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在《三国演义》中,筷子又成为罗贯中笔下的精采一笔。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真实用意,赶忙巧借惊雷响声,佯装害怕将筷子失手落地,以表白自己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消除了曹之戒心、保全了自己。关于筷子在作品中也颇多描绘。曹雪芹的《红楼梦》即有“乌木三镶银箸”,又有“四楞象牙金筷子”出现在大观园的餐桌上。《红梦梦》第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乌木镶嵌银筷,按席摆下。”由此可见贾府的荣华富贵。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恰在这时汤知县请他赴宴,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配有“银镶杯箸”。范进却退前缩后不肯入席。汤知县不解其故,经张静斋点拔,“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但范进仍不进餐,再换上一双白色竹筷,“居丧尽礼”的范单人才用之在燕窝里捡了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原来,在这个装腔作势的守孝单人眼中,唯有白竹筷才最合乎“孝道”,至于是否大吃荤腥有碍“孝道”反倒是无关紧要的。通过这段不动声色“换箸进食”的描写,小说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入木三分地揭露满口“诗方”、“子曰”的斯文君子,其实都是蝇营狗苟的伪君子。诸如此类在文学作品中亦多见不怪。一把筷子(即拾双筷子捆扎在一起)难以折断,而一双筷子则易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喻为一把筷子即是一个集体,而单只筷子便显得形单影吊,难以支撑大厦。团结便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古往今来,有关筷子的趣闻逸事甚多。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者,是位勇猛武将,生得虎臂熊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每日进餐必用二、三斤重的铁筷,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又据说:湘西苗族曾有位抗清英雄,他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正是一双两尺长的铁筷,人称“筷子王。他的筷子功,又分为轻功和硬功,轻功的功夫能挟住飞翔的蚊虫,他可以挟了又放,放了又挟,不伤蚊子。他的硬功,一筷子下去,能致敌人于死地。“击箸和琴”,即是宋人何[芫+辶]在《春诸记闻》卷入中记载的一则佳话。南朝刘宋时的柳恽一次赋诗,正在酝酿之时,用笔敲琴,门客申有人“以箸和之”,奏出的哀韵使柳恽大为惊讶,于是“制为雅音”。事实上,借筷子为乐器的例子在文艺舞台上屡见不鲜。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的曲艺品种之一,系清乾隆年间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多由一个人表演,演员左手打板,右手便是执竹筷敲打竹板进行演唱。而在蒙古族人那里、筷子又被作为表演的道具。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起初多为男子独舞,解放后发展成为男女群舞。表演时,舞蹈者左右手各执一束红漆筷,伴随着乐曲的旋律,用力敲打肩、腰、腿、脚等部位,并时而击地,时而互击,时而旋转,时而跪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边打边舞,动作刚劲,节奏强烈,场面感人,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牧民欢乐生活的反映。解放初期,蒙古族的筷子曾风靡全国,为人们喜闻乐见。民间还有用筷了敲击碟子的舞蹈,碟声悦耳,舞姿优美,别有韵味。在杂技节目中,亦有借用筷子为表演道具的。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能觅其踪影。目连戏是一种揉合宗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大型娱乐活动,《刘氏出嫁》是蜀人“搬目连”所必不可少的开场戏,戏中新娘上轿时,就要撒24双筷子并唱“撒筷歌”。此乃民间借筷子讨口彩以祈求“快生贵子”的文化在戏曲中的再现。在东北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有人就从窗外扔进一把筷子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快生贵子”的口彩。

1.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2.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仅兰州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150万双,一年要“吃”掉2万棵大树。因廉价而普及走进市区中低档餐馆、火锅店及小吃摊点,桌上摆放的大多都是些廉价一次性筷子,如果消费者想用质量稍好的筷子或消毒筷,就只能在少许品牌餐馆或高档餐饮场所了。一位经营炒面馆的朱老板告诉记者,到市场上批发一把六七十双的筷子,算下来每双才元,因为筷子的费用都在成本里核算,属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经营者为了赚钱,当然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 一家牛肉面馆老板说,选择一次性筷子可以一举两得,第一节约成本,第二筷子使用后还可以生火,不用另外买木材。作为廉价一次性筷子忠实消费群体的小吃摊点,选择的理由除了市面流通的全是一次性筷子外,更重要的是其“价廉物美”,至于消费者的健康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大多数经营者的态度是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能使用别无选择在采访中,大多就餐者表示,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老百姓也逐步认识到,美其名曰的卫生筷子其实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市民朱女士说,虽然应该对这些经过化学处理,并在生产加工包括运输、仓储及流通环节根本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绝对禁用,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替代品,老百姓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还一直在使用。 一位正在陪孙子吃牛肉面的老大妈告诉让者,孙子经常在外面吃饭,她总是不放心,虽然有了消毒碗,可是筷子很不卫生,另外,如此粗制滥造的一次性筷子也会让响当当的金城品牌牛肉面大打折扣。

1. 筷子。筷子是中餐中的必备餐具。用筷子进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筷子必须成双使用;二是在等待就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具;三是与2. 盘子。稍小点的盘子称做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性方面和碗相似。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3. 勺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食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筷子取食时,可以用勺子来辅助。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

幼儿关于筷子的主题论文

筷子古称箸,一种由中国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进食工具。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筯,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世界各国以筷子为日常饮食工具的,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筷子是汉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汉族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筷子是一种食具,用于夹起食物并把它们送往口里。起源於中国,筷子从古代就流传至邻近国家,当今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多为竹制,亦有金属、象牙与塑料等。中国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筷子之所以称筷子,主要在于人们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术,而用筷技术则需经过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小木棍儿之类拨食茶中野菜树叶的方法之后,就会纷纷模仿,最后把小木棍儿的数量固定为两根。熟能生巧,古人们使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在这里,本人把筷子定义为两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两者缺一不可。筷子是杠杆,手捏的点是支点,动力臂是支点到夹菜的一端的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另一端的距离。运用杠杆原理不只是为了省力,在用筷子时它就没有省力,却省了距离,使操纵更加灵活,但是却费力了.杠杆的动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菜对筷子的作用力。确定筷子这个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需要找到支点,支点在筷子的上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应该在虎口处,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一般在筷子中点上下。阻力是菜阻碍筷子合拢的力,一般作用在筷子头上。所以它是一个动力臂水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不同的人拿筷子的位置不同,会造成费力的程度不同,但都是费力杠杆。------------5班人提供

称谓,形状,起源,原理,发展,使用范围,文化

1.一次性筷子隐藏三大危害: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2.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仅兰州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150万双,一年要“吃”掉2万棵大树。因廉价而普及走进市区中低档餐馆、火锅店及小吃摊点,桌上摆放的大多都是些廉价一次性筷子,如果消费者想用质量稍好的筷子或消毒筷,就只能在少许品牌餐馆或高档餐饮场所了。一位经营炒面馆的朱老板告诉记者,到市场上批发一把六七十双的筷子,算下来每双才元,因为筷子的费用都在成本里核算,属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经营者为了赚钱,当然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 一家牛肉面馆老板说,选择一次性筷子可以一举两得,第一节约成本,第二筷子使用后还可以生火,不用另外买木材。作为廉价一次性筷子忠实消费群体的小吃摊点,选择的理由除了市面流通的全是一次性筷子外,更重要的是其“价廉物美”,至于消费者的健康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大多数经营者的态度是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能使用别无选择在采访中,大多就餐者表示,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老百姓也逐步认识到,美其名曰的卫生筷子其实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市民朱女士说,虽然应该对这些经过化学处理,并在生产加工包括运输、仓储及流通环节根本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绝对禁用,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替代品,老百姓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还一直在使用。 一位正在陪孙子吃牛肉面的老大妈告诉让者,孙子经常在外面吃饭,她总是不放心,虽然有了消毒碗,可是筷子很不卫生,另外,如此粗制滥造的一次性筷子也会让响当当的金城品牌牛肉面大打折扣。

与日本筷子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琐谈摘要日本的餐饮业比较发达,除日本自有的传统料理外,中国料理、韩国料理、法国料理、意大利料理等在日本也很多见。这种饮食文化体现了日水民族的双重性格,既喜欢追求新事物并加以吸收,又坚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关键词料理;寿司;天然感;健康日本的饮食文化,很能体现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善于追求新事物、新观念、喜好模仿,并能巧妙地将他人的东西有机地调合、吸收,变为己有、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又顽固地坚持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等,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排斥性地选择与本民族文化不相冲突的、并可以完善自己的东西,日本饮食文化中对外国料理的态度就显露了这一点。,一、外国料理在日本在日本各自家庭里最为普及的外国料理是:煎荷包蛋、汉堡牛肉饼、咖哩饭、意大利细挂面等。喜欢牛排的人也很多,但由于牛肉价格昂贵,不能说是日常料理。(由于日本养牛需要特别的精饲料,所以烤肉味道鲜美,但价格特别昂贵。)在日本较普及的外国料理有以下几种:中国料理、韩国料理、法国料理、意大利料理、印度料理、巴西料理。由此可见,不用出国远游,在日本就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国的正宗风味。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集中了世界各国的风味餐厅。·多种美食杂志上也满载着意大利、法国、中国、非州、阿拉伯、俄罗斯、南美洲等世界各地风味餐厅的信息。最早进入日本,并且赢得了日本人的喜爱的是中餐,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尤其是中日恢复邦交之后,中餐的影响愈来愈大。因公出差或旅游去中国体验过正宗中餐风味的人,又推动了日本的中式餐厅日益向正宗口味看齐。现在,单纯用“中式餐厅”一句话己经很难概括日本饮食行业的这一巨大体系。因为它下面又可分为跟北京餐厅协作经营的正宗北京烤鸭店,聘请香港一流厨师掌勺的鸿式餐厅,专营饮茶、点心的茶楼,台湾小吃店、客家餐厅、药膳餐厅等多种分支。当今,咖哩饭、意大利式细面条、神面、麻婆豆腐等东西方食品按照日本人的口味进行了改造,并且,制成了种种方便食品,成为家常菜谱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二、日本料理日本料理是在日本列岛诞生发展起来的有其日本独特风味的菜肴。现在,日本料理正在世界不少地方走红。四喜饭(寿司)、天妇罗、鸡素烧、烧鸡肉串,成了代表性的日本料理的品种,甚至,日语的发音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英语的菜单上。日本菜的一大特点就是保持新鲜鱼介类原味,含热量低,营养平衡,并且餐具与摆盘都十分讲究。具有日本的饭菜是用眼睛欣赏的饭菜特点。向时,日本饭菜引起了经济发达国家那些苦于过分肥胖和被血液循环器官疾病纠缠的“美食家们”的关注,许多日本人也因此而陶醉。日本除了米饭、汁、香食之外,还有垫席菜、生鱼片、烧烤食品、油炸食品、炖菜、拌凉菜、醋拌凉菜(鱼肉、蔬菜相拌)等。这些料理在保持材料原味的基础上,用酱油、洒、醋、沙糖等进行调味。但调味不能太浓。外国人所喜欢的日本料理有寿司、油炸大虾、鸡素烧等。在以米为原料的日本烹调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寿司”了。“寿司”一词的词源是寿(在日语中与醋为同一读音),也就是说“寿司”原是一种把鱼和贝类加盐发酵后带酸味的保存食品。后来为促进发酵又加入米饭,有些地方习惯把鱼和米饭一起腌渍并发酵后做成寿司,如滋贺县的“鱼即鱼寿司”等。由原来的保存食品发展到今天一般吃的那种不发酵的寿司是在江户、大坂等城市形成的。17世纪左右,在米饭中拌上醋、盐、砂糖做成寿司,例如,放上鱼介类捏成的“握寿司”,用紫菜卷成的“卷寿司”,还有用鱼介类、鸡蛋、蔬菜点缀的“散寿司”等等。其中的“散寿司”即美观又有营养。今天,无论什么季节,人们经常在家中制作“散寿司”。特别是在每年3月3日的“女孩节”、“散寿司”是不可缺少的佳肴。在这一天,人们摆上偶人娃娃,并备上用米或曲霉做的甜洒,家人一起吃“散寿司”,文蛤汤及贝肉和葱拌成的凉菜等。油炸大虾,是把鱼介类,蔬菜类裹在稀释的面糊里用油炸的食品。鸡素烧虽说不是日本传统料理,但在19世纪后半期已得到了普及。把牛肉切成薄片与蔬菜等一起烹调,主要用酱油和砂糖调味。日本人喜庆之事时吃的料理有红饭和用鳃烤的带头尾的烤鱼。红饭即是在糯米里加入小豆蒸出的米饭。小豆的颜色贴在米上就成为红饭了。红色象征着火和太阳,是由历史缘起的美好吉祥颜色。鳃的日语发音与可喜可贺相同,颜色也是被看成红色缘起的美好良色的鱼。在庆祝的宴席上,从头到尾都是完整的形状。这意味着以完整的形象祝福着人类。当今的日本人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例如:做为消遣之一的手工制作爱好,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基础。“男子汉不下厨房”的观念开始淡薄,男人们羞于独自一人去市场买菜的状况渐渐消失了。七十年代后期“男子汉的烹调手艺开始走向高潮”。三、酒与饮料日本酒是由米制作而成的酿造酒。全国各地都能生产,有好水好米的地方称为名酒产地。其中兵库县的滩、京都的伏见、广岛的西条等地是闻名的日本酒产地。日本的啤酒几乎都是国产的,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喝威士忌和葡萄酒的人也相当多。这些酒除了国产之外,多数从外国引进。还有白兰地、茅台酒、伏特加等也是由外国引进的。日本酒的生产量据1985年统计为每年698万公升,消费量是724万公升。其中啤酒为65%,日本酒为18%,白酒为8%。在饮酒方面,日本人习惯适可而止,酒杯干了,只要说一声“已经可以了”。主客双方就不在饮了。日本人不讲究请客。他们盛行的是“打平”。就是喝完之后共同分摊酒钱。这是日本人喝酒的常见方式。在饮料方面最大众化的是绿茶。茶质在原料的使用上大致可分为玉露(上等茶)、煎茶、番茶。玉露用不太热的水沏。煎茶、番茶要使用高温水。还有把玉露级的优质茶磨成粉状注入水不过滤直接喝的抹茶。咖啡也受到日本人的广泛喜好。爱喝咖啡的人,喜欢买咖啡豆在自家调整着喝,也有常在咖啡店喝的。出现方便咖啡后家庭喝咖啡的习惯得以增多。红茶也广泛地得到了普及,各种名牌受到青睐。苏丹可乐果在80年代前半叶也得到了普及。最近除了罐装咖啡之外,各种体育保健饮料、果汁、乌龙茶等都以成为品类繁多的罐装饮料。现在日本每年大约销售150亿听罐装饮料。其中大约80%为自动售物机销售的。四、饮食与健康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自1984年就一直高居世界首位。男性平均寿命达到了岁,女性高达岁。现在65岁以上的人口己经占人口的14%,完全进入了高龄的社会。这一现象标明饮食质量是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的。饮食质量的提高改变了日本人的体格和体形。以年满20岁的成年人平均身高和体重为基准来观察,1949年男性身高为厘米,体重55公斤。女性身高巧厘米,体重公斤。而1993年的统计结果是男性身高达到了厘米,体重公斤。女性身高为厘米,体重公斤。44年的时间里男性身高增加了厘米,女性增加了厘米。在体形上,男性的身高和腿长的比例1983年为。虽说变化微乎其微。但也证明了日本人开始摆脱“身长腿短”的传统形象了。女性的身高也有所增加,但体重几乎没有变化,不管是年轻的男性还是女性都日益变得细瘦苗条,接近欧美人的体形了。这是由于战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发生了从数量到质量上的转变。卫生和营养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肉类、鱼类的摄取量比过去大大增加。所有蛋白质中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三十年代是,1984上升到493%。这就出现了身体内部摄取了过多的蛋白质和糖分。同时又出现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再加上摄取过多的高热量食品、运动不足、单独进食机会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上升等种种原因。成人病也开始不断增加,中年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相当多,而且成人病的患者的年龄也在不断地向下推移。小学里肥肥胖胖的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七十年代社会上就出现了健康热。绿色食品、天然食品的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强化了的铁质和钙质的牛奶、饼干以及含有纤维质的饮料、维生素水果糖等,在任何一家便利店的货架上都很容易找到。低热量食品深受糖尿病患者和刻意减肥的女士的欢迎。由此可见,日本人也摆脱着自我中心主义的饮食生活样式,开始立足于全球,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平心静气地考虑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为富裕生活。参考文献[1]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能力开发室·[J]日本:1998[2]松下幸之助·关于日本和日本人[M]

筷子古今谈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申,每天都离不开筷子、筷子在我国起源甚古,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6�1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另据司马迁在《史记�6�1宋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在《史记�6�1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唏,哀叹)”。说的是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极度奢侈,乃亡国之兆。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铜箸、象箸和骨箸,那么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学者们都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其实,商纣王所用的象箸,并非中国第一双筷子,箸的诞生应早于商纣若干年。《札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先人大概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现在先民手中。 那么“箸”是如何演变咸“筷子”的呢?说来话长,一般人类进食主要是用手指、叉子和筷子三种方式。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自然是用手抓着吃的,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札记�6�1曲礼上》:《毋抟饭》(持,是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一团。)可见当时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先民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食物,进食时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聪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们代替手指进食。在炊具中烧煮肉决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挑取,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在煮粥时用它们来搅动,以免米粒附着陶器底壁而烧焦。在吃粥时也可以用它们来拨食,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可以说箸的产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是密切相关。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为主的东亚农耕的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筷子的出现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据考证,筷子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了。 古代,筷子叫做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箸,饭[危+支]也。……[危+支]者倾侧意,箸必倾侧用之。”另外,箸还被称为“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札记�6�1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即吃饭粥不能用箸,应该用匕。又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就是木头筷子。梜即筴,《广雅�6�1释器》:“荚谓之箸。”说明箸在古代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东汉郑玄注:“夹犹箸也,今人或为箸为夹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而夹从木。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故竹木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这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民间俗讳……。行舟讳言住,住箸同音,故谓箸为筷儿。”从字音上听、称“筷”,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讳语变成了吉祥语,从此“箸”改称“筷”,但还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叫“箸”。明人《推蓬寤语》书载:“世人误恶宇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筷子,今囚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民间行船最忌“住”和“蛀”,故反其道而改箸呼为筷(快)。而日本则没有这种禁忌的,自唐代传入至今仍称“箸”。筷子在古代还叫“筋”和“梜”,因为它们都不如“筷子”一词琅琅上口而又吉利,“筋、梜”二字早已被淘汰。筷子的悠久历史,还有考古实物作证。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了一座罕见的铜棺墓,其中出土了三根圆柱形的铜筷,经放射性碳素测定,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东周中期的遗物。1977年8月,安徽省贵池县东北约7.5公里的里山公社红旗大队徽家冲,出土了一批东周青铜器。青铜器是埋藏在一个土坑里。内中出土生活用器铜筷一双。该筷为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看来,青铜不但制成鼎、鬲、尊等炊器、祭器,也制成箸等小餐具。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市西北约三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群,出土文物有食品箱和酒器箱。食品箱里除了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筴一件;酒器箱中除装耳杯161件及圆、方木盒、大勺等,也有竹筴两件。竹筴,就是现代的竹筷。先秦古籍《管子)称筷为“筴”。三国魏人张揖撰《广雅�6�1释器》栽:“筴谓之箸。”经考证,食箱、酒箱为墓主人生前外游的野餐食具。看来,我国2400年前已有设计合理的餐具箱,而筷箸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汉书�6�1王莽传》有“以铁箸食”的记载。唐代名医陈藏器认为: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味,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食。故铁箸铜箸渐渐为漆器所替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申有一双朱漆箸。墓申有落葬纪年木牍,文为“十二年二月乙己制。”经考订为汉文帝十二年。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68年以前已有竹胎漆筷了。 而在欧洲,直到十五世纪,很多国家的平民还在用手抓取食物,只有贵族才用得上金属制的刀、叉、勺等餐具。在封建王朝时代,有不少王侯、贵族使用银制的筷子,金箸则为皇家所独占,因而银筷便在王公、贵族的餐桌土风靡一时。黄金餐具器皿向为皇宫所垄断。北魏王朝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自百姓、不许私养“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银器皿是犯法的。银箸之所以走俏,主要有银筷可以防毒之说。据说银遇到含硫的毒物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表面变黑,从而就能判断食物内是否有毒等,当时富豪士绅,达官贵人,因贪污受贿,制造冤案太多,怕人投毒,故求助于银筷。其实银筷防毒之说并不科学。从这些历史记载申,可以看出古代筷子有多种名称:英、提筴、櫡、梜、筋,魏时又称筲或赢,隋唐时统一以箸字为名。 同时。可知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博陵崔元晖家有银匙箸。在谈到筷子时,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热衰于讨论它。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因为中国的食物精美细巧,筷子是适应了这种的情况而发明的。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正由于筷子的精巧,才使中国食物发展得如此精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自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食物是精美的,中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元缺。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大大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对健康有益。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在1983年发表一篇题为《手指、筷子和叉子一一关于人类进食技能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在论文中断言:“人类选择筷子进食确实是一种最佳方式。”从而使筷子的身价大增,备受称赞。 一件小小餐具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不少专家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科学的论证。对筷子真正作出精辟论断的是我国“学 界泰斗”蔡元培。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董事长邀请法方董事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吃中国莱。欧乐见宴席上放的是中国筷子和汤勺,便对蔡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总觉得刀又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蔡元培说出了筷子的演变和它美好的象征,使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筷子。如今,筷子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它的功能价值又怎样呢?著名的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西方人在十六、七世纪才学会使用的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原来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筷子,能施展出钳夹、拨扒、挑拣、剪裁、合分等代替手指的全套功能。据科学测定,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给大脑皮层一种有益的锻炼。可见,李政道博士对使用筷子的论证,蕴藏着许多科学的道理。因此,不少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以学会使用筷子为他们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还作为一种与有关的器物,在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记载。楚汉相争年代,高阳酒徒鄙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6�1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历代文人骚客曾写过不少咏筷诗。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之句,那是他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受权贵谗毁,丢掉“供奉翰林”之职而落魄离京时食不下咽之忧郁心情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云:“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诗申“犀筋”,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朱淑贞《咏箸》曰:“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前两句将筷子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后二句似乎又寄寓着这位宋代女诗人抑郁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明代诗人程良规《咏竹箸》诗中有:“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相传,刘伯温初见明太祖时,太祖方食,即以筷为题让他作诗,以观其志。刘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即吟曰:“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他见太祖面露不屑之色,遂高声续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诗借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箸”替刘邦筹划战局的,道出自己之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识。今有赵恺诗人写《西餐》诗进而怀念起筷子:“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构思奇巧、意味深长。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民间还流传着一首以筷子为谜底的灯谜诗,饶有风趣。诗曰:“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束尝。” 在中国古典小说里,筷子的身影时现,小说家常借它来达到刻画的人物性格的目的。据《秦馔古今谈》及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中突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宰相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愕在坍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赞扬宋璟的品格像筷子一样耿直。而永福公主在自己的婚事上拒不从父皇之命,以折断筷子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在《三国演义》中,筷子又成为罗贯中笔下的精采一笔。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真实用意,赶忙巧借惊雷响声,佯装害怕将筷子失手落地,以表白自己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消除了曹之戒心、保全了自己。关于筷子在作品中也颇多描绘。曹雪芹的《红楼梦》即有“乌木三镶银箸”,又有“四楞象牙金筷子”出现在大观园的餐桌上。《红梦梦》第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乌木镶嵌银筷,按席摆下。”由此可见贾府的荣华富贵。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恰在这时汤知县请他赴宴,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配有“银镶杯箸”。范进却退前缩后不肯入席。汤知县不解其故,经张静斋点拔,“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但范进仍不进餐,再换上一双白色竹筷,“居丧尽礼”的范单人才用之在燕窝里捡了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原来,在这个装腔作势的守孝单人眼中,唯有白竹筷才最合乎“孝道”,至于是否大吃荤腥有碍“孝道”反倒是无关紧要的。通过这段不动声色“换箸进食”的描写,小说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入木三分地揭露满口“诗方”、“子曰”的斯文君子,其实都是蝇营狗苟的伪君子。诸如此类在文学作品中亦多见不怪。一把筷子(即拾双筷子捆扎在一起)难以折断,而一双筷子则易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喻为一把筷子即是一个集体,而单只筷子便显得形单影吊,难以支撑大厦。团结便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古往今来,有关筷子的趣闻逸事甚多。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者,是位勇猛武将,生得虎臂熊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每日进餐必用二、三斤重的铁筷,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又据说:湘西苗族曾有位抗清英雄,他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正是一双两尺长的铁筷,人称“筷子王。他的筷子功,又分为轻功和硬功,轻功的功夫能挟住飞翔的蚊虫,他可以挟了又放,放了又挟,不伤蚊子。他的硬功,一筷子下去,能致敌人于死地。“击箸和琴”,即是宋人何[芫+辶]在《春诸记闻》卷入中记载的一则佳话。南朝刘宋时的柳恽一次赋诗,正在酝酿之时,用笔敲琴,门客申有人“以箸和之”,奏出的哀韵使柳恽大为惊讶,于是“制为雅音”。事实上,借筷子为乐器的例子在文艺舞台上屡见不鲜。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的曲艺品种之一,系清乾隆年间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多由一个人表演,演员左手打板,右手便是执竹筷敲打竹板进行演唱。而在蒙古族人那里、筷子又被作为表演的道具。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起初多为男子独舞,解放后发展成为男女群舞。表演时,舞蹈者左右手各执一束红漆筷,伴随着乐曲的旋律,用力敲打肩、腰、腿、脚等部位,并时而击地,时而互击,时而旋转,时而跪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边打边舞,动作刚劲,节奏强烈,场面感人,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牧民欢乐生活的反映。解放初期,蒙古族的筷子曾风靡全国,为人们喜闻乐见。民间还有用筷了敲击碟子的舞蹈,碟声悦耳,舞姿优美,别有韵味。在杂技节目中,亦有借用筷子为表演道具的。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能觅其踪影。目连戏是一种揉合宗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大型娱乐活动,《刘氏出嫁》是蜀人“搬目连”所必不可少的开场戏,戏中新娘上轿时,就要撒24双筷子并唱“撒筷歌”。此乃民间借筷子讨口彩以祈求“快生贵子”的文化在戏曲中的再现。在东北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有人就从窗外扔进一把筷子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快生贵子”的口彩。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 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3日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7月1日中国GCD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7月1日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 8月12日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 9月8日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 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10月24日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 10月31日万圣节(Halloween)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日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 12月25日圣诞节(Christmas Day)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 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 世界各国主要节日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世界主要节日中英对照(按时间排序)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S DAY (V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LANTERN FESTIV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PE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 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T. PA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月)-----MAPLE SUGAR FESTIVAL 竞学网编辑推荐:英美主要报刊杂志网站大全篇 愚人节(4月1日)-----FOOL’S DAY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 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FOOD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男孩节(日本,5月5日)-----BOY’S DAY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MOTHER’S DAY 把斋节-----BAMADAN 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LESSER BAIRAM 银行休假日(英国, 5月31日)-----BANK HOLIDAY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 DAY 端午节(阴历5月5日)-----DRAGON BOAT FESTIVAL 仲夏节(北欧6月)-----MID-SUMMER DAY 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CORBAN 筷子节(日本,8月4日)-----CHOPSTICS DAY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 FESTIVAL 教师节(中国,9月10日)-----TEACHER’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LD PEOPLE’S DAY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 万圣节(11月1日)-----HALLOWMAS 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THANKSGIVING 护士节(12月12日)-----NRUSE DAY 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DAD 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 YEAR’S EVE(a bank holiday in many countries) 春节(阴历一月一日)-----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第二部分、国际性节日 世界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卫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国际秘书节(4月25日)-----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 国际红十字日(5月8日)-----INTERNATIONAL RED-CROSS DAY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 DAY 世界电信日(5月17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WORLD NO-SMOKING DAY 世界环境日(6月5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WORLD POPULATION DAY 世界旅游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邮政日(10月9日)-----WORLD POST DAY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个星期一)-----WORLD HOUSING DAY 世界爱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世界残疾日(12月3日)-----WORLD DISABLED DAY 第三部分、世界各国的国庆与独立日 一 月 1日 古巴解放日----------Liberation Day (CUBA) 苏丹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SUDAN) 4日 缅甸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YANMAR) 18日 突尼斯革命日------- Revolution Day (TUNIDIA) 26日 澳大利亚日----------Australia Day 印度共和国日--------Repubic Day (INDIA) 28日 卢旺达民主日--------Democracy Day (RWANDA) 二 月 4日 斯里兰卡国庆日-------National Day (SRILANKA) 5日 墨西哥宪法日---------Constitution Day (MEXICO) 6日 新西兰国庆日---------Waitangi Day (NEW ZEALAND) 7日 格林纳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GRENADA) 11日 日本建国日-----------National Founding Day (JAPAN)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Anniversay of the Victory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 (IRAN) 16日 美国华盛顿诞辰-------Washington’s Birthday (USA) 18日 冈比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GAMBIA) 23日 文莱国庆日-----------National Day (BRUNEI DARUSSALAM) 圭亚那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GUIYANA) 25日 科威特国庆日---------National Day (KUWAIT) 三 月 3日 摩洛哥登基日---------Enthronement Day (MOROCCO) 6日 加纳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ANA) 12日 毛里求斯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URITHUS) 17日 爱尔兰国庆日---------National Day (IRELAND) 23日 巴基斯坦日-----------Pakistan Day 25日 希腊国庆日-----------National Day (GREECE) 26日 孟加拉独立及国庆日---Independence & National Day (BANGLADESH) 31日 马耳他国庆日---------National Day (MALTA) 四 月 4日 匈牙利国庆日---------Liberation Day (HUNGARY) 塞内加尔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SENEGAL) 11日 乌干达解放日---------Liberation Day (UGANDA) 16日 丹麦女王日-----------Birthday of Her majesty Queen MargretheⅡ (DENMARK) 17日 叙利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SYRIA) 18日 津巴布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ZIMBABWE) 19日 委内瑞拉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Venezuela) 26日 塞拉里昂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SIFRRA LEONE) 坦桑尼亚联合日-------Union Day (TANZANIA) 27日 多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TOGO) 29日 日本天皇诞辰---------Birthday of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JAPAN) 30日 荷兰女王日-----------Queen’s Day (THE NETHERLANDS) 五 月 9日 捷克与斯洛伐克国庆日--National Day (CZECH & SLOYAKIA) 17日 挪威宪法日------------Constitution Day (NORWAY) 20日 喀麦隆国庆日----------National Day (CAMEROON) 25日 阿根廷5月革命纪念日---1810 Revolution Day (ARGENTINA) 约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JORDAN) 六 月 1日 突尼斯胜利日----------Victory Day (TUNISIA) 西萨摩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WESTERN SAMOA) 2日 意大利共和国日--------Foundation of Republic (ITALY) 5日 丹麦宪法日------------Constitution Day (DEMARK) 塞舌尔解放日----------Liberation Day (SEYCHELLES) 6日 瑞典国庆日------------National Day (SWEDEN) 7日 乍得国庆日------------National Day (CHAD) 10日 葡萄牙国庆日----------National/Portugal Day (PORTUGAL) 12日 菲律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THE PHILIPPINES) 14日 英国女王官方生日----- Official Birthday of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Ⅱ (UK) 17日 冰岛共和国日----------Anniversary of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ICELAND) 23日 卢森堡国庆日----------National Day (LUXEMBOURG) 24日 西班牙国王陛下日------His Majesty the King’s Day (SPAIN) 26日 马达加斯加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DAGASCAR) 27日 吉布提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DJIBOUTI) 七 月 1日 布隆迪国庆日----------National Day (BURUNDI) 加拿大日--------------Canada Day 卢望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RWANDA) 4日 美国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USA) 5日 佛得角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APE VERDE) 委内瑞纳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VENEZUELA) 6日 科摩罗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OMOROS) 11日 蒙古人民革命纪念日----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volution (MONGOLIA) 14日 法国国庆日------------National/Bastille Day (FRANCE) 17日 伊拉克国庆日----------National Day (IRAQ) 20日 哥伦比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COLOMBIA) 21日 比利时国庆日----------National Day (BELGIUM) 22日 法兰国家复兴节--------Rebirth of Poland 23日 埃及国庆日------------National Day (EGYPT) 26日 利比利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LIBERIA) 马尔代夫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LDIVES) 28日 秘鲁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PERU) 30日 瓦努阿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VANUATU) 八 月 1日 瑞士联邦成立日--------Foundation of the Confederation (SWITZERLAND) 4日 布基纳法索国庆日------National Day (BURKINA-FASO) 5日 牙买加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JAMAICA) 6日 玻利维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BOLIVIA) 10日 厄瓜多尔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EQUADOR) 15日 刚国国庆日------------National Day (THE GONGO) 17日 加蓬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GABON) 19日 阿富汗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AFCHANISTAN) 23日 罗马尼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ROMANIA) 31日 马来西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MALAYSIA) 九 月 1日 利比亚九月革命节------The Great 1st of September Revolution (LIBYA) 2日 越南国庆日------------National Day (VIET NAM) 3日 圣马力诺国庆日--------National Day (SAN MARINO) 7日 巴西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BRAZIL) 9日 朝鲜共和国日----------Day of the Founding of DPPK 12日 佛得角国庆日----------National Day (CAPE VERDE)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日--The people’s Revolution Day (ETHIOPIA) 16日 墨西哥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Mexico) 18日 智利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ILE) 22日 马里宣布独立日--------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ALI) 30日 博茨瓦纳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BOTSWANA) 十 月 1日 塞浦路斯国庆日--------National Day (CYPRUS) 尼日利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NIGERIA) 2日 几内亚宣布独立日------Prod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GUINEA) 9日 乌干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UGANDA) 10日 斐济国庆日------------National Day (FIJI) 12日 西班牙国庆日----------National Day (SPAIN) 赤道几内牙国庆节------National Day (Equatorial Guinea) 21日 索马里十月革命节------21st October Revolution (SOMALIA) 24日 联合国日--------------UN Day 赞比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ZAMBIA) 26日 奥地利国庆日----------National Day (AUSTRIA) 28日 希腊国庆节------------National Day (Greece) 29日 土耳其共和国日--------Prod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TURKEY) 十一月 1日 阿尔及里亚11月革命节--The Revolution Day(ALGERIA) 11日 安哥拉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Angola) 15日 比利时国王日----------King’s Day (BELGIUM) 18日 阿曼国庆日------------National Day (OMAN) 19日 摩纳哥国庆节----------National Day (Monaco) 22日 黎巴嫩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LEBANON) 24日 扎伊尔第二共和国日----Anniversary of the Second Republic(ZAIRE) 28日 毛里塔尼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RITANIA) 29日 南斯拉夫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YUGOSLAVIA) 十二月 1日 中非国庆日------------National Day (CENTRAL AFRICA) 2日 老挝国庆日------------National Day (LAOS) 阿拉伯酋长国国庆日----National Day (UAE) 5日 泰国国王日------------Birthday Anniversary of His Majesty King Adolyadej (THAILAND) 6日 芬兰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FINLAND) 7日 象牙海岸国庆日--------National Day (IVORY COAST) 12日 肯尼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KENYA) 17日 不丹国庆节------------National Day (Bhutan) 18日 尼日尔国庆日----------National Day (NIGER) 28日 尼泊尔国王生日--------Birthday of . King Birendara (NEPAL)1:挪威的风俗习惯很有些奇特之处。在挪威最流行的是红色,女孩的大衣、儿童的滑雪衫或是男人毡帽的镶边全是红色。 挪威人的饮食大都很简单,圣诞节的圣诞晚餐吃烤饼。平常日子多喜吃海鲜品、肉肠、熏鱼、酸菜及各种乳制品。 挪威人有一种奇特的礼节,即人与人谈话时要保持固定的距离。认为谈话双方相距米左右是最佳的合乎习惯的距离。否则超越或不足该国人的习惯距离都要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动,会使谈话气氛冲淡或出现不愉快的拘谨。 守时是挪威人的特殊习俗,不守时不但失礼,还视为不守信用,万一因某种原因不能守时,应先打电话,说明原因,取得谅解。 挪威忌讳“13”和星期五,故不要谈“13”和星期五的话和事。室内不要戴帽子,也是挪威的习俗。不要惊吓河鸟,因河鸟是挪威的国鸟。挪威人民非常爱这种鸟,政府规定不准捕捉或损害河鸟。 若第一次拜访或应邀出席家宴,客人如能带去一束花或糖果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那将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吃饭期间,客人应向主人祝酒,但这只限于客人在6位以下的时候,如果超过6位,就不可以向女主人祝酒,因为如果客人都向女主人祝酒,无疑会使她喝醉。散席时,务必向女主人正式道歉。 2:乌克兰男子多穿衬衫长裤;外罩坎肩。女子穿的衬衫,在袖口、领子、肩部、胸部及衣襟等处均绣有各种花纹图案。过节时少女戴上用鲜花和树枝编成的花冠。已婚妇女戴包发帽或扎花头巾。 婚俗:乌克兰人正式成亲之前,男方家长要双手端着盛有包子的托盘,来到女方家与亲家聚集一堂为双方儿女的婚事做最后的商谈。如果女方不愿意这门婚事,姑娘就将一个大南瓜放在众人面前,表示“拒婚”,男方家长便悄然辞去。这叫“定弦日”。行结婚礼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站在一块大面巾上,这意味着夫妻将白头偕老一生不离。 3: 俄罗斯人酷爱鲜花,无论生日、节日,还是平常做客,都离不开鲜花。赠送鲜花,少则一枝,多则几枝,但是必须是单数。三八妇女节时,给女友送相思花;送给男人的花一般是高茎、颜色艳丽的大花;对方有人去世时,要送双数的鲜花,可以送康乃馨或郁金香。 三记吻 俄罗斯人见面和告别时,习惯于接吻和拥抱。特别是亲人和好友,要在面颊上连吻三下:左右左 赞语要恰当 通常情况下,俄罗斯人在寒喧、交谈时,对人的外表、装束,身段和风度都可以夸奖,面对人的身体状况不能恭维,这习惯正好与中国人不同。在俄罗斯,几乎听不到诸如:“你身体真好”、“你真健康、不生毛病”这些恭维话,因为在俄罗斯人的习惯中,这类话是不准说的,人们觉得说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婚礼上大喊“苦啊,苦” 在兴高采烈的婚礼宴席上,俄罗斯客人会突然喊起“苦啊,苦!”意思是“生活这么苦,来点甜的吧!”于是,新郎新娘就会站立起来,在众人面前接吻。The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 Western culture,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since long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a country. Its chief early influence was British culture, due to colonial ties with the British that

筷子节:日本的民俗节日。在每年的8月4日。用户筷子节以感谢筷子一日三餐地为人们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筷子的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日本和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角度看,日本的筷子与西洋的刀叉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在于二者皆是进餐的用具,不同在于前者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筷子,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这无论在物质生活或精神文化领域,都有奇特的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