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武汉大学研招网上看看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推荐你去考研论坛上找找,应该会有的。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这几所学校文艺学最棒. 你说的学校,说实话.非常一般 去哪个都一样 如果硬要去一个 前者稍微好一个.我说的对不对 你去过再和其他的对比下自然明白了
这是冷门,报的人少,不会太难的。但毕竟录的人也少,也不会太简单。当然,这是废话。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这年头,如果你不是立志于拯救大众的灵魂的话,搞文学实在是没什么“钱”途。特别是搞理论研究,似乎只有当老师了,要么做文案(高中毕业就能做,也就不用考研了)。其次便是职业写手(不稳定,竞争超激烈)。再次转行编剧。当然,你若是特别喜欢,也特别有心得,最好还是干下去,360行,行行出状元不是?
武大是985综合类名校,难考。现当代文学的分数线较高,难考。如果你现在大三,是2013年考的话,还半年,时间怕是很紧迫了。。。
不同的学科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不同。不同学科录取分数线如下:哲学专业,分数线在350-38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25分。经济学专业,分数线在350-39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45分。法学专业,分数线在335-390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55分。教育学专业,分数线在331-390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59分。文学专业,分数线在355-39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40分。管理学专业,分数线在320-400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80分。历史学专业,分数线在325-34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20分。分数线在330-37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45分。工学类专业,分数线在290-395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95分。医学类专业,分数线在300-360分之间,最大分数差为60分。根据2021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00名左右(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45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95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0名左右。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
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比较大;首先,武汉大学经济学学科评级较高,全国前10;其次武汉大学经管类专业历来分数线都比较高;还有最近几年985学校的推免名额有所上升,通过参加入学考试的报录比提高,也就是统考录取人数变少。
武汉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录取比例为:总体录取率为!,(MISSING)理科总体录取率为!,(MISSING)文科总体录取率为!。(MISSING)其中,理科最高录取分数线为719分,文科最高录取分数线为681分。
有难度,那要看你有多想考了,名牌大学都不好考。
因为考研人数过多。上海大学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专业质量很好、就业率高,自然就会引得考研的同学争相报考。每年上海大学热门专业的报录比几乎都在20:1左右,有的专业甚至更高。比如金融专业,19年报考人数为1298人,一共录取126人,其中推免生人数为60,保录比为22:1。因为被刷掉的人数太多,所以被大家成为“死亡211”高校。
自2021年开始,上海大学就未公布报考人数,所以不能确定具体的报录比。一、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金融专业2021年录取人数为11人,复试扩招3人,2022年悉尼工商学院金融专业计划招生11人。二、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1、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商学院,合作方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学院依托合作双方大学的综合优势,积极引进海外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始终走在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前列,2006年被上海市教委推荐为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首家试点单位,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国家教育评估机构质量认证并获得证书的中外合作学院。2、上海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开展国际联聘,在全球范围招聘为学院引进一流师资,目前学院中方专任教师110人,外籍教师24人;中方商科教师87名,其中博士83名,海外博士学位34名。此外,学院还拥有一支聘自世界各国高校的访问教师队伍,利用每年来院短期访学的机会进行集中授课。三、上海大学:1、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开设94个本科专业;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419人;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3、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6、43、31位,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
因为考研人数过多,所以上海大学被称为死亡211高校。
上海大学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专业质量很好、就业率高,自然就会引得考研的同学争相报考。每年上海大学热门专业的报录比几乎都在20:1左右,有的专业甚至更高。
比如金融专业,19年报考人数为1298人,一共录取126人,其中推免生人数为60,保录比为22:1。因为被刷掉的人数太多,所以被大家成为“死亡211”高校。
上海大学简介
1、校园简介
上海大学位于上海市,是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双方共建高校。该校创建于1922年,于1994年经多校合并成为现在的上海大学。目前共有三个校区,共占地约200万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91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人数约3173人、本科生人数约19989人。
2、学科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社会学、美术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大学
中山大学考研报录比整体上是在10:1左右。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校区有33个学院(系、部),珠海校区有20个学院(系),深圳校区有16个学院,开设138个本科专业;学校有10家附属医院。
学校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中山大学设有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广东省重点学科37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20个、优势重点学科17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应用经济学是16:186、工商管理是43:132、中国古代文学是10:203、外国哲学是16:111、行政管理是26:209。通过查看中山大学官网发布流统报录比信息,在2022年报考中山大学报录比应用经济学是16:186、工商管理是43:132、中国古代文学是10:203、外国哲学是16:111、行政管理是26:209。中山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和教学水平一流,老师教学质量好,管理严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青睐。
中山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其中应用经济学是16:186、工商管理是43:132、中国古代文学是10:203、外国哲学是16:111、行政管理是26:209。
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广州校区有35个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
珠海校区有18个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金融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深圳校区有10个学院(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研究生报录比是在5:1左右。
学校现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在建眉山校区;有全日制本科生万余人,研究生万余人。截至2020年底,专任教师4578人。
学校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7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截至2019年10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9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大学
有心人天不负
考研是一场自我修行。这时,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包括择校、选择专业、如何准备初试等问题。作为同路人,这些迷茫、疑问、困惑,非常有幸我能够经历过这些,所以我想我的经验可以解答一些朋友的疑问,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们。
(一)心之所向与顺势而为
这里我想谈一下选择学校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中文学科评估,北大、北师大为A+,还有六所学校评估结果为A,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慕强是人们难以抑制的性格因子,上面列举的学校的中文专业实力强劲,大家在择校时可以重点考虑学校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这两个方面。如果更看重学校,可以选择学校排名更加靠前的院校;如果更加看重专业,可以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除却这些理性客观的分析,肯定存在情感方面的撕扯,比如考虑学校与家的距离、自身的实力、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等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四川大学是我的心之所向,没有考虑学校排名,没有考虑专业排名,没有考虑家乡与学校的距离。什么也没有考虑,初高中就隐隐地对四川大学有莫名其妙的好感,所以我来追梦了,而我很幸运,梦圆了!如果同学们心中已有非常喜欢的院校,不妨勇敢一下!
关于选择专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按自己的兴趣进行抉择。四川大学文学考研一直非常热门,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竞争激烈,相对而言文艺学的报录比没有非常恐怖。我们可以看一下近三年川大文艺学的报录比,2019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2,在23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0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16,在17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2021年文艺学的报录比是1:24,在25人中只有1人被录取。川大文艺学比其他热门专业竞争要小一点,但难度还是蛮大的,如果不是真的热爱,文学与理论是两码事,三年研究生读下来应该是比较痛苦的。
选择专业与学校,是心之所向还是顺势而为,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令人敬佩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追求!
(二)全广而深邃
川大文学考研自改革以来,走上文学大综合的道路,这对我们考生有利也有弊,这意味着同学们准备初试需要兼顾多个科目,同时政治与英语也不可忽略。
1.政治
不必多说,肖四+腿姐冲刺课。
政治不必准备太早,非常容易忘记,差不多在9月份开始就可以,把腿姐的冲刺课看两三遍,把肖四论述题背两三遍,选择题不放心的话把肖八也可以拿来练一下题感。
2.英语
英语非常重要,每年都有因为英语不过线而与川大擦肩而过的同学。英语按照不同题型来准备。背单词还是蛮重要的,无论是单词书还是背单词的软件,尽量刷两到三遍。作文一定要重视,我是跟着网上老师的视频课学的,不过这个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如果英语水平还不错的话,不推荐这个课。阅读理解这一项是跟着网上的老师来做的,他的方法论一定要内化,多练。我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上了考场,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做题。七选五、完形填空、选词填空也是跟着网上老师,感觉都很务实,对我这种英语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很友好。不过我建议大家选择英语老师的话,可以在网上都听一下,看看自己比较适合那个老师的授课模式,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会轻松一点。
文学评论写作
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与写作。
l阎嘉老师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重中之重,全书都是考点,有能力的话,全本能背多少遍就背多少遍!
l赵毅衡老师主编的《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拔高,阎嘉本都是一些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
l张隆溪老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书目非常之多。
l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刘黎明等老师主编的四卷本,其中的导论部分是精华中的精华
;有能力的话可以在看一下章培恒老师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新著》
;大家手里应该都有一套袁行霈老师的《中国文学史》。
这三套尽量都要看一下。
现当代文学:钱理群老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重要
;有时间的话李怡老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要看一下。
l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曹顺庆老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考点多出于此书,很重要!
郑克鲁老师的《外国文学史》必读,
配合刘亚丁老师与邱晓林老师主编的《外国文学》。
l古典文献学:推荐张舜徽老师的《中国文献学》
和项楚先生等主编的《古典文献学》。
l古代汉语:推荐王力老师的《古代汉语》与俞理明、雷汉卿老师主编的《古代汉语》
l现代汉语:推荐杨文全老师的《现代汉语》
与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
初试的参考书目很多,但尽量要消化掉,同时真题一定要重视,真题体现出川大老师的出题思路,参考意义极大!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4. 背书
关于公共课,实在没有太多需要说明的地方。作为公共课,其好处在于开放与普遍,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量资料与学习方法。只要动动小手,资料哗啦啦就来了。
硬要说的话,就是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英语背单词很苦,后期背肖四也很苦,但是不能因此就不背了。
而专业课因校而异,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一个学校的风格可能在其他学校也能兼容,但也有可能不行。不过无论如何,都需要大量背诵,因此特地谈一谈背诵方面的经验。
背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背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对背诵的材料需要一个整理的过程,也就是什么需要背什么不需要背。
四川大学是大综合,需要背诵的范围尤其广,更加需要取舍。一般的说法是先放后收,也就是先背重点再适当扩展。
不过我起步比较高,一开始背得广,所以恰恰相反变成先收后放。结果是别人在后期不断加东西,我却是减东西。
这其实不是我的本意,可以说是无心为之,但是对后期而言,心态上要轻松不少,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吧。
另外四川大学很注重原典,所以尤其注意记例子。有些例子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点,这样的例子是经济实惠的,应该注意选择这样的例子,减轻背诵负担。
比如《四库全书总目》说词:
“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一段话就提到了五个人,可以用五次,多划算。语言学的例子更简单,因为就是你生活中在使用的东西,何况还学了英语,实在不会还可以当场对比总结。只有古代汉语需要特地记一下,不过就算遗漏了一些也不要紧,毕竟还有初高中语文的底子在那里。至于文论,其实需要举例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往往可以从文学中取材,再用自己的话转化一下就行了。此外,背书应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宏观指学科框架,可以自己做个思维导图。不同学科坐标系不太一样,文学需要关注朝代(时间)与题材,语言学要关注词汇、语音、语法、修辞,文论就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这个建议自己动手做,别人的现成的其实不如自己做的印象深刻。微观指一些细腻的知识点。很多问题里面涉及到的点非常多,记忆难度大,可以单独抽出来记。比如对于《红楼梦》研究的几个流派,需要列举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等,密度很大,可以把关键词抄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附近,随看随记。到了后期,我的书桌正对的墙上已经贴满了大半。
时间分配上,4-9月我将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分配给了专业课,百分之三十给了英语。我看第一遍书用了四个月(4-7月)左右,全程浏览,不求完全记忆。但心中必须有大致的知识框架,大体的知识点分布烂熟于心,即看到真题之后能立刻反应出这一知识点在课本的什么位置,主要考查哪一方面的内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大致还有哪些。第一遍浏览以后,不会或几乎不会考的知识点就可以过滤了九月份开始,由于开始准备政治,专业课时间将会大幅压缩。因此十月到十一月左右,两个月快速第二遍背诵八本书,进一步剔除比较冷僻的考点,做到基本掌握即可。而对于高频考点和超高频考点,必须做到滚瓜烂熟。我仍然用艾斯浩宾曲线原理背诵,背完一本书以后过一段时间复习一遍。同时这个时候要反复研究真题(真题从一开始就要研究,但这个时期要深入研究,做到答案熟练掌握的程度)。
最后一个多月,最后再把八本书过一遍。然后挑着那些高频超高频考点继续背,确保自己上考场以后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忘记答案。这样大体上,整个专业课从头到尾的时间,大约能过四遍,其中浏览一遍,背诵三遍。书越背到最后是越薄的。
关于答题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卷面分,答题字迹工整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对卷面分都早已过分清楚,但是在考场还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这一点。但其实,电脑识别阅卷,对字体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阅卷老师每天坐在电脑前要面对这几百份的试卷,批改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潦草写一大片,很难抓取答案中的关键性语句,显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2、写清关键词,不做无用功
很多同学在答题时,总喜欢一点点的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经把整个答题框写满,全是过程,写到最后正确答案都没得写了,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不需要做太多铺垫,有一说一,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答出来就可以了。写太多没用的答案,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还容易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个坑。
3、条理清晰,标清序号很重要
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在答题时都会表情序号,分点罗列。其实这也是答题中最好的办法,清晰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凸显专业领域的术语
在写答案时,涉及到知识点最好用书面语或者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话。
(三)文质彬彬
进入复试环节,线上复试与线下复试存在很大的差别,擦边过的同学很难逆风翻盘,除非有很大的亮点。
l首先文的方面,各个小的细节都要做好。线上复试最重要的是网络的问题,一定要调试好设备;个人的穿着打扮不要出格,不要邋里邋遢;对老师要有礼貌等等。
l质的方面,更具决定性的地位。复试的话,先要准备一份自我介绍,自己写完最好让学长学姐或者专业人士修改一下,因为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老师提问的契机。按照自己的自我陈述来准备复试,如果提到自己非常喜欢一位理论家,老师就会从这方面来深入发掘,对你进行提问。所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了解比较深入的内容写在自我介绍里面,按着这些进行复试准备,看专著!看论文!
复试没有固定的推荐书目,线下复试的话是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真题重复率挺高,复试真题也要重视。线上复试没有笔试,只有面试。
写在最后,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条道路,全力准备,尽力而为。
四川大学2022年统考报名人数43282,统考录取人数总计4688,其中一志愿录取人数4385,调剂录取人数303;推免人数2465,统考报录比约9:1。
你再这里问人太少了,你得去川大的考研论坛,那里面全是考川大的,无论是专业资料,学习技巧,还是学长学姐都比这样提问来的好,是考研论坛不是贴吧,去看看,满意采纳奥,谢谢,真心希望帮到你,考研不易,加油!不懂的话追问我,一定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