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械化和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没有实现机械化的畜牧业,就如同一辆没有内燃机的车子,怎能跟得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 1. 畜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耕地和市场的约束,效益增长乏力,对农民增收拉动力减弱,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必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冲击,而畜产品生产由于劳动密集度高,目前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紧跟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1.2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表明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正在逐步增加,人们对皮革制品和羽绒制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虽然我国畜牧产品的产量十分巨大,但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丹麦肉类人均占有量为380kg,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荷兰的禽蛋人均41kg,我国仅为17kg;新西兰奶类的人均占有量达,我国仅为。在工业中以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商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上升,例如皮革及其制品、羽绒极其制品等商品。 1.3国家政策支持畜牧业发展,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1年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中,应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效型畜牧业,走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我国的畜牧业现代化步伐,以更好地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畜牧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2.机械化对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2.1世界发达国家畜牧机械化水平与发挥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的50~60年代,至70年代,畜牧机械化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饲养机械化,其中饲养机械化包括各类畜禽的喂饲、供水、清粪和粪便处理、畜禽舍及其环境控制,畜禽产品采集和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设施。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在饲草生产方面,人工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比例较大,一般多在10%以上,有的总面积较小的国家,此比例高达60%。在这些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上更能发挥机器的效率,饲草青贮保证牲畜全年的食物供给。在饲料加工方面,欧美的饲料加工厂正向大型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发展。如美国的饲料工业已居十大工业的第九位,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6000余吨。在饲养机械化方面,饲养场正在向更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机械化饲养已比较普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美国为例,从30至70年代,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表所示。 表 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种类 猪(工时/100kg肉) 肉鸡(工时/100kg肉) 火鸡(工时/100kg肉) 奶牛(工时/100kg牛奶) 牛肉(工时/100kg肉) 1935-1939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1970-1974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统计年鉴,1975。 2.2畜牧机械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畜牧业还是以一家一户的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畜牧机械化可以将农民从养殖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扩大养殖规模,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促使以农民投资为主的家庭养殖上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减少单位产品的设施设备费用摊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畜牧业将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面我们以挤奶设备为例说明机械化的好处:机器挤奶是机械化奶牛场的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如手工来完成,每头牛挤奶一次需12分钟左右,每人每工时只能挤4~5头奶牛,头均年产奶量在5000公斤左右,每天挤奶三次,其劳动量将占总工作量的40%,且不易保证挤奶的卫生质量,机器挤奶每头牛许5~7分钟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如在设计良好的挤奶车间进行,每工时可挤70~80头奶牛,同时还可以保证奶品的卫生质量和奶牛的健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奶牛产量。拿单筒式挤奶机说,每台售价2600元,按10头成乳牛计,仅分摊购置费260元。在费用开支方面,每台挤奶机每天三次挤奶耗电共计度,电费支出元。零配件全年开支50元。由于节省人工开支及奶的质量提高,头均增收不下200元,每头牛年增加产奶量以150公斤计,可增加收入225元左右,两项合计增加收入425元。扣除机器折旧费33元及直接费用(电费27元、零配件5元) 后,每头牛年可增加净收入36元。 2.3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肉类加工业的产值不到630亿元,仅占食品工业产值的,禽蛋的加工量仅为总产量的1%左右,产值不足10亿元。现代化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养殖必须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市场。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畜产品的增值,如:出栏禽畜在产区就地屠宰,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而且可避免因长途运输引起的死亡和掉膘,减少经济损失。生猪的初加工可增值30%~50%,精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鸡肉的熟食加工产品较生肉分割产品可增值3~5倍或更高。为此,要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引进、开发、研制、推广畜牧产后加工设备,为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打下基础,促进畜牧业生产环节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畜牧机械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市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老直辖市畜牧养殖发展的比较早,技术上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笼养鸡、猪小区化养殖、奶牛的工厂化养殖都在全国闻名,畜牧业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为我市快速发展畜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更应该把握这一有利形势积极推动畜牧机械化的发展。
为适应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按照昆农领[2008]1号、昆农领[2009]16号文件要求,我区决定继续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现结合五华区实际,制定2009年度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实施系统教学,着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拿到一张文凭、学会一门技能,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大专学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后备人才。2009年计划新增培养人才5名。 二、组织实施 建立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城乡一体办、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局、沙朗乡、厂口乡等相关单位参加的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联席会议制度。 区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的主要牵头责任单位,要负责“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的组织协调,每年召开1-2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协调和通报有关情况,要指定专人负责我区与昆明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对接联系工作,做好我区一个开班专业的确定、学员人选审定上报等管理工作,指导沙朗、厂口两乡做好学员选定工作;沙朗、厂口两乡要确定联络员负责组织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报名、推荐、审核工作以及集中辅导期间学习点的安排、学员的组织等教学管理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学员学习经费补助的资金筹集与按时足额拨付,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区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要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工作。“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昆明广播电视大学具体负责招收学员、制定课程教学细则、实施教学管理、做好经费预算的相关立项审批工作。 三、学习形式及文凭发放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行计划单列、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学习;实行弹性学制,按课程注册学习,按课程学分收费;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适当集中辅导为辅;建立学分累计制,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授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专文凭。 四、学历层次、专业设置、招生对象及学制管理 (一)学历层次、专业设置。目前,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确定开设高中起点专科: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旅游农业、畜牧兽医、畜牧、烟草栽培技术、林业技术、园林花卉技术九种专业。在此专业范围内,我区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学习专业。 2009年,昆明广播电视大学按秋季招生时间安排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沙朗、厂口两乡要将选定的专业、学员报名情况于6月30日前报送区城乡一体化办公室。 (二)学制时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制时间为两年半,其中:两年为学习时间,半年为毕业论文写作时间。 (三)招生对象及招生方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要招收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报名,报名年龄限定在40岁以内。采取自愿报名、村级公开推荐、乡审核、区政府办公室审定上报,昆明广播电视大学对学员进行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测试,择优录取方式招生。 (四)毕业去向。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关于在全省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意见》(云农办发[2007]16号)精神,凡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并在农村工作的人员,作为村干部的主要培养对象,优先推荐选拔从事农村教育、畜牧防疫、农技推广、文化、中介服务、村办企业等工作。 五、学费标准及经费补助 (一)学费标准。按云教计[1999]89号文件核定标准,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费标准为75元/学分(累计76学分毕业),每生共计收取学费5700元。 (二)经费补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学员,学习经费补助由区级财政和学员个人共同负担,具体学费和书费补助标准如下:区财政补助学费总额的88%(每生5016元),同时补助每生书费300元;学员个人承担学费总额的12%(每生684元);区补助外其余费用由学员自理。此项经费从年度干部教育经费中列支。 经过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员,将按照以上补助标准予以兑现;对于仅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将只给予50%的学费补助;对于未取得毕业证或结业证书的学员将不予补助。 六、工作要求 (一)确保教学质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必须确保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办学点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开设适应农村学员需要的专业和课程;要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要求和特点,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具有农村特点和适应农村学习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要抓好实训基地建设,坚持素质教育和农业技能提高相结合,围绕沙朗、厂口两乡经济发展和“三农”的现实需求,组织开展各种技能训练,注重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致富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人才。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构市电大有专业师资力量、区级主管部门有负责人,沙朗、厂口两乡集中学习点有联络员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育网络,定期安排集中辅导。 (二)创新培训教育机制。以电大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为基础,整合利用沙朗、厂口两乡已经建成或将要建设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终端接收站点的资源,改善两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集中学习点的设备、实验实习场所等学习条件。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所设特种动物养殖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特种动物养殖技术指导、生产操作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培养农村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落实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畜牧兽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目的要求
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或应用于生产,使他们:(1)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生产、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产实习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及农时季节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央电大提供集中实践环节大纲,试点单位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试点教学点按要求实施,并接受检查。
在生产实习结束前,学生应选定毕业作业题目;然后收集、查阅资料;并在5周内完成毕业作业。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填写生产实习鉴定表,并确定生产实习成绩。毕业作业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进行评定,确定成绩。生产实习或毕业作业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二、时间安排
本专业安排集中实践环节13周(13学分),其中生产实习8周(8学分),毕业作业5周(5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按照教学计划,一般将集中实践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也可根据农时季节灵活安排。
三、生产实习的内容
l.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条件,可参加实习单位课题研究。学会调查研究、观察记载、收集数据与资料整理。进一步熟悉掌握有关养殖生产中养殖场建设、营养与饲料、繁育技术、畜禽环境卫生、主要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初加工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2.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畜牧兽医生产活动,培养初步的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养殖场的选址及场地建设主要问题;
(2) 根据当地情况了解饲料配合和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3) 掌握畜禽环境卫生知识;
(4) 畜禽加工产品加工处理的生产程序;
(5) 调查当地畜禽产品市场和流通情况;
(6) 掌握畜禽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3.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推广及科学普及活动,以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
4.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生产劳动,做好实习日记,牢固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农民科学致富。
四、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
1.各教学点应十分重视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及毕业作业指导小组。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将学生组成实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和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制定生产实习计划;
2.所有实习组织情况(包括实习计划、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报送上(省)级电大备案;
3.实习鉴定:生产实习完成后,应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毕业实习鉴定表。表的内容包括
学生实习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具体实习工作内容、出勤及实习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等,给以评语并评定等级(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4.毕业作业评定:毕业作业由指导教师初评,经毕业作业指导小组认定后,送交省电大有关部门审查,中央电大定期抽查;
5.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对学生所选毕业作业题目有一定的研究,并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经常到各实习点指导学生。每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6.对实习单位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实习要求,有一定的规模,在当地生产、管理等方面比较规范、技术先进,有能够担任(或协助)指导教师的技术人员,能够与电大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7.本大纲的实施细则由试点单位根据本大纲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
五、毕业作业
1.毕业作业要求:
(1)选题:
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毕业的题目。选题要联系实际,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选题要有地区的特色,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题目不宜过大。
(2)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应查阅文献资料,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
(3)毕业作业撰写:
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禁止抄袭、剽窃。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包括:摘要和关键词、正文(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和参考文献等。
定稿的毕业作业用统一的毕业作业专用稿纸誊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4)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定毕业作业题目,并在学生撰写过程中至少进行2次以上面批。
2.毕业作业的评定:
(1)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语内容:毕业作业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的情况;毕业作业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员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完成毕业作业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
(2)成绩评定标准: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优:独立完成作业;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及格: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3.毕业作业参考题目
1.对××场规划与布局状况的调查分析
2.当地牛(或猪、羊、禽)饲料资源状况与利用现状调查
3.××地区牛(羊、禽、猪)奶(肉)制品情况的调查分析
4.对××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5.××病症状及治疗措施
6.××养殖场免疫程序分析
7.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辽宁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畜牧兽医专业
自考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
1.毕业论文篇幅在6000字以上(不含插图、谢辞、参考文献)为宜。
2.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包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等。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二、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左3cm,右
,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辽宁医学院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范文。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5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文中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如××× [1];脚注: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
。。。。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如注:[1]、 [2]。。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
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都要按国标著录。
三、毕业论文撰写程序要 求
报名答辩的学生,必须参加论文撰写辅导,根据要求进行选题,选题后将论文题目报到函授培训科,经专家审定后开始撰写。撰写的论文经指导教师指导,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四、毕业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1.学生应该根据学校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定,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如发现论文内容与他人论文内容重复率达50%以上者,视为雷同论文。雷同论文答辩成绩为“零”。
3.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
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完成的情况,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辽宁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装订格式
用于装订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指学生提交的用于论文评阅和答辩的终稿论文,是指几经修改、论文内容、格式、排版等符合要求的论文稿。学生毕业论文一式四份(三份简装,一份塑封皮装订)输出,其中三份用于论文评阅和答辩,一份用于二级学院存档。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
1.封面(绿色木纹纸)
2.目录
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4.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5.正文
6.谢辞
7.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所设特种动物养殖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特种动物养殖技术指导、生产操作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保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质量,培养农村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落实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集中实践环节大纲。
畜牧兽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目的要求
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或应用于生产,使他们:(1)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生产、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产实习应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及农时季节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央电大提供集中实践环节大纲,试点单位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试点教学点按要求实施,并接受检查。
在生产实习结束前,学生应选定毕业作业题目;然后收集、查阅资料;并在5周内完成毕业作业。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填写生产实习鉴定表,并确定生产实习成绩。毕业作业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进行评定,确定成绩。生产实习或毕业作业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证书。
二、时间安排
本专业安排集中实践环节13周(13学分),其中生产实习8周(8学分),毕业作业5周(5学分)。 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按照教学计划,一般将集中实践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也可根据农时季节灵活安排。
三、生产实习的内容
l.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条件,可参加实习单位课题研究。学会调查研究、观察记载、收集数据与资料整理。进一步熟悉掌握有关养殖生产中养殖场建设、营养与饲料、繁育技术、畜禽环境卫生、主要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初加工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2.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畜牧兽医生产活动,培养初步的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养殖场的选址及场地建设主要问题;
(2) 根据当地情况了解饲料配合和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3) 掌握畜禽环境卫生知识;
(4) 畜禽加工产品加工处理的生产程序;
(5) 调查当地畜禽产品市场和流通情况;
(6) 掌握畜禽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3.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推广及科学普及活动,以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
4.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技术生产劳动,做好实习日记,牢固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农民科学致富。
四、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
1.各教学点应十分重视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及毕业作业指导小组。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将学生组成实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和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制定生产实习计划;
2.所有实习组织情况(包括实习计划、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报送上(省)级电大备案;
3.实习鉴定:生产实习完成后,应由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毕业实习鉴定表。表的内容包括
学生实习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具体实习工作内容、出勤及实习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等,给以评语并评定等级(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4.毕业作业评定:毕业作业由指导教师初评,经毕业作业指导小组认定后,送交省电大有关部门审查,中央电大定期抽查;
5.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对学生所选毕业作业题目有一定的研究,并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经常到各实习点指导学生。每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
6.对实习单位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实习要求,有一定的规模,在当地生产、管理等方面比较规范、技术先进,有能够担任(或协助)指导教师的技术人员,能够与电大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7.本大纲的实施细则由试点单位根据本大纲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
五、毕业作业
1.毕业作业要求:
(1)选题:
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毕业的题目。选题要联系实际,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选题要有地区的特色,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题目不宜过大。
(2)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应查阅文献资料,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
(3)毕业作业撰写:
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禁止抄袭、剽窃。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包括:摘要和关键词、正文(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和参考文献等。
定稿的毕业作业用统一的毕业作业专用稿纸誊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4)教师指导: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定毕业作业题目,并在学生撰写过程中至少进行2次以上面批。
2.毕业作业的评定:
(1)指导教师对毕业作业的评语内容:毕业作业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的情况;毕业作业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学员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员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完成毕业作业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
(2)成绩评定标准: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优:独立完成作业;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良: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及格: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3.毕业作业参考题目
1.对××场规划与布局状况的调查分析
2.当地牛(或猪、羊、禽)饲料资源状况与利用现状调查
3.××地区牛(羊、禽、猪)奶(肉)制品情况的调查分析
4.对××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5.××病症状及治疗措施
6.××养殖场免疫程序分析
7.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辽宁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畜牧兽医专业
自考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
1.毕业论文篇幅在6000字以上(不含插图、谢辞、参考文献)为宜。
2.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包括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等。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二、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左3cm,右
,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辽宁医学院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范文。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5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文中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如××× [1];脚注: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
。。。。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如注:[1]、 [2]。。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
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都要按国标著录。
三、毕业论文撰写程序要 求
报名答辩的学生,必须参加论文撰写辅导,根据要求进行选题,选题后将论文题目报到函授培训科,经专家审定后开始撰写。撰写的论文经指导教师指导,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四、毕业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1.学生应该根据学校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定,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如发现论文内容与他人论文内容重复率达50%以上者,视为雷同论文。雷同论文答辩成绩为“零”。
3.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
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完成的情况,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答辩工作。
辽宁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装订格式
用于装订的学生毕业论文是指学生提交的用于论文评阅和答辩的终稿论文,是指几经修改、论文内容、格式、排版等符合要求的论文稿。学生毕业论文一式四份(三份简装,一份塑封皮装订)输出,其中三份用于论文评阅和答辩,一份用于二级学院存档。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论文:
1.封面(绿色木纹纸)
2.目录
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4.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5.正文
6.谢辞
7.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篇1 浅谈中兽医学多媒体技术教学 摘要:中兽医学是介绍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 教育 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为教学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笔者结合从事中兽医教学的一些体会,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中的利弊进行了思考和 总结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中兽医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中兽医学;利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更新和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1]。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中兽医学教学中,同样具有优势。例如,中兽医的理论抽象、模糊、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的形式往往难以表述清楚,如果借助图像、动画等形式,则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课题组根据多年教学实践 经验 ,探讨了多媒体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并能贯彻“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的遗产”的方针,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2]。中兽医学课程内容知识量大,且理论部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传统的 教学方法 主要是教师通过板书、标本、挂图、模型等进行讲解。而多媒体技术能将中兽医学的课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文字与图像、动画等相结合,从而将晦涩、难懂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直观、且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把教学中抽象的基础理论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 以往的中兽医学教学中,文字表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中兽医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一支粉笔,一本讲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现状[3]。而如果在讲课时若能结合相关的图片、动画进行解释和描述,则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易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对阴阳学说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对阴阳的概念和分类,可用图片表达出来———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宇宙万物均可分为阴阳;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可用太极图进行辅助解释;讲解五行学说时,可先在多媒体课件中画出五行之间的关系图,上课时围绕此图进行详细讲解;讲经络时,配以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动态图像;讲察口色时,可将舌色、舌苔、舌形等通过图片显示;讲脉象时,可用动态图像表达脉搏的变化;讲六淫致病时,可配以自然界中六气和六淫致病时的病态图片,进行讲述。通过以上方法,将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中药的炮制时,将各种炮制方法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配以讲解,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讲常用中草药时,将中药采收前和炮制后的形态分别配以图片,从而显得形象、生动;在对形态相似而药效不同的两种或几种中药进行辨别时,把中药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分别用图片的形式概括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在讲针灸时,可以提前给学生播放于船老先生拍摄的《千古神针》录像,将针灸的效果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兽医学教学模式,在内容和方式上均为比较单调、乏味的教条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激情[4]。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和枯燥的语言讲解变得直观、形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部分,可以将动物体内不可见的、抽象的“气”,结合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气体,解释气的状态,再结合现在生活中的气功养生,说明气的功能。在讲解的过程中配以相关的图片,从而把抽象、虚无的“气”变的生动形象,同时也能够顺便给学生解释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原因,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内容 近年来,中兽医学课程课时数被大幅度的压缩和减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中兽医学》由90年代的120学时逐渐被压缩为目前的64学时。对于中兽医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课程内容讲完,并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并应用中兽医,对中兽医授课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而传统的授课方式进度较慢,已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可以提前制作好课件,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教学过程,板书需求较少[5]。此外,将抽象、枯涩的内容用图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也可以大大节约语言描述讲解的时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加快讲课节奏。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成果,比如,中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所取得的成效,针灸技术在国外的兽医领域的应用状况。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并丰富了教学内容。 重复性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需要板书,相同内容在不同班级讲授时也需要重复板书,劳动量相对较大。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重复利用课件,只需要制作一次,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代替大量的板书。此外,多媒体课件增删和更新均比较容易,遇到需要更新或增删的知识点,只需要在原课件中进行变更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课件,工作量小,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在制作课件上消耗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工作。 2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缺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中具有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决了以往教学中难以讲清的抽象、枯涩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此,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推崇备至,甚至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标准之一。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在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如果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有时却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从而产生弊端。 反客为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大部分的多媒体课件均为教学演示型课件,课件为教师自制,而有的教师为了省事,直接用别的老师制作的课件,或是仅进行了少量的修改。因此,教师对于课件中的内容不够熟悉,对所讲内容的把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上课模式僵化,有的基本是在读课件,没有与学生互动,也没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了多媒体课件中,而学生对于此种教学也失去兴趣,课堂上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而课下把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回去自己看。因此,教师也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操作员,毫无个性。 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课件能将枯燥的文字与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从上课开始,就按照课件的内容开讲,直到下课,中间都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只会盯着自己面前的 显示器 ,点击鼠标,读自己的课件。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且由于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及展示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不仅使教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甚至犯困。久而久之,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填鸭式”教育,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无形中教师就把学生的 思维方式 限制在了课件的固定框架内,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完全掌握 多媒体课件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但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害怕内容单薄,或是害怕没备好课,于是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不分主次,全部纳入课件,造成课件容纳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由于课件是提前制作好的,在课堂上只需要点击鼠标放映即可,需要板书的地方很少,从而导致相同的时间内讲授内容增多,不利于学生当堂消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学生由于进度过快,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笔记,给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动画、视频于一体,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从而忽略了动画、图片等所表达的知识内容[6]。 3多媒体教学中采取的应对策略 虽然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内容变得十分丰富,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依旧是学生,而不是课件,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认真仔细的进行教学设计,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兽医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仍应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的工具,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7]。例如,在讲六淫致病时,首先在一张课件上标出六邪,然后启发学生,自然界中的六气有何特点,先让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下一张课件中,写出六淫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其性质,启发学生推测出六淫的致病特性,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在讲血与津液时,先将血液和体内的津液以图片的形式放在一张课件中,启发学生用现代医学观点,分析血和津液的来源及作用,然后在另一张课件中写出中兽医学中学与津液的来源和生理功能,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中西兽医中血与津液的异同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设计多媒体课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调节,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不应该只顾讲自己的课,从而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沉默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在讲脏腑辨证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几个病例,然后挑出几个病例,让学生来讲,教师在旁边适当的引导,并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讲八纲辨证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让学生自己分析,属于什么证,该如何治疗,这样既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又能增强趣味性;在讲针灸时,可以播放一些运用针灸治病的视频,然后再配以讲解,或是播放一段后,暂停一下,等待学生提问,然后解答。通过这些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内容要适量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其内容也不易过多。如果内容太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的加快速度,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是完全没有理解。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出精炼的总结和概括,要分清主次。例如,在讲五脏的生理功能时,只需把要点写上即可,详细的解说可以用语言跟学生讲解,而不必写在课件上;讲脏腑辨证时,只需把主证、治则和方例写上即可,具体的分析用语言进行描述。 此外,课件不能全是一片文字,要尽量用少的文字归纳出重点,目的在于,一是防止教师过度依赖的课件,杜绝只会埋头读课件的现象;二是让学生有重点的做笔记,而不是全篇通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必要的板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应把节约板书的时间用来过度的增加教学内容,而应该安排一定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和记忆。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余地[8]。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多媒体技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要时刻谨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同时还要结合中兽医学的特点,摸索出一种适合于中兽医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来提高中兽医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4]。文中所列,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做法和体会,还不够成熟,也可能有错误,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兽医学教学,有待中兽医教育工作者继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修国.多媒体辅助教学利弊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2):2859-2860. [2]胡元亮.中兽医学[M].科学出版社,2013,1-7. [3]卢德章,马新武,张翊华,张德刚.多媒体技术在兽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67-269. [4]蔡丙丙,毕禛.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利弊及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2014,4,260-261. [5]宿晓舟.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J].科技教育,2012,3:365-366. [6]齐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21:220. [7]赵川兴.试论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利弊[J].才智,2015,16:184. [8]李丽蒋红张玲王春华.《兽医药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4:107.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篇2 试谈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摘要:兽医实验室技术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方式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兽医实验室工作特点、兽医实验室管理要素信息化、实验室信息化结构方面对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信息化 近年来,兽医实验室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兽医实验室都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使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业务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银行金融管理系统等,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十分必要的管理方式。 1兽医实验室工作特点信息化 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兽医实验室管理的自身特点,兽医实验室存在采样困难,样品保存困难,实验研究定量分析较难等特点,兽医实验室人员经常外出采样,实验信息分散性,不利于实验室管理的高效运行。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兽医实验室,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兽医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随时产生大量数据,包括样品信息、实验结果、仪器记录等,以往使用手工进行统计和记录,不利于实验人员操作,容易产生错误,使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实验人员记录时间,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在兽医实验室工作中,即时进行的实验记录是保障实验正确进行和实验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然而使用传统的纸质记录,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也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带来风险,设想当兽医实验进行中,操作细菌和病毒时,频繁的进行实验记录,会为实验记录介质带来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使用LIMS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室专用计算机登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同时,还可以查阅实验方法标准,待办任务,实时接收到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操作提示,所有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避免了危害性生物因子溢出的风险。 在兽医实验室管理中,还存在实验管理要素相互衔接的问题,例如一份样品需要进行多项实验,样品量是否满足,实验室试剂、耗材如何合理分配,不同实验项目时间长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如何配备等,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快速解决。使用LIMS与仪器设备相连,实验人员可以不必始终守在仪器旁进行实验,可以远程控制仪器设备,读取实验结果,当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是,系统自动报警,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室管理系统与监控装置相连,可以远程监控实验室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为实验室维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2兽医实验室管理要素信息化 兽医实验室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要素,包括人员、仪器设备、方法、材料、试剂、耗材、环境等,建立系统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管理各个要素进行考察,提出需求,特别是实验室过程的管理,由于动物种类多,动物疫病研究涉及的方面广泛,兽医实验室管理数据量也十分庞大,采用传统的纸质记录工作量巨大,另外,无论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还是开展兽医科研工作,都需要一定数据资料积累,并对疫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总结、归纳,这就需要对实验室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实验记录信息、存储信息、提取符合条件的信息;对所提取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传统的纸质记录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的对比,需要将纸质信息手工录入系统进行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实验的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及时进行对比分析。 3兽医实验室信息化架构 建立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按照实验室管理标准来施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GB/T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为准则,ISO17025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由我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作为认可机构,通过CNAS的ISO17025认可实验室也同样得到国际认可。建设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意味着对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变,实验人员需要打破原来工作模式,适应新的操作规程,实验室各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所以,系统在实施开发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一方面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另一方面也促进开发、调试过程顺进行。 系统涵盖的字段信息,实现哪些功能,各项目之间的关联等,分析将系统分为哪些功能模块。兽医实验室技术层面可以使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即实验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兽医实验室信息系统界面进行操作,客服了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弊端,方便程序维护升级,不受用户终端限制,保证服务器稳定和数据安全。网站服务采用开放的Apache-tomcat服务器,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或MySQL数据库,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系统更灵活、兼容性强。Java程序可以按照实体层、JSP交互层、数据访问层、逻辑层的程序结构来进行开发。 4结语 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验人员提供方便,而且为实验室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保障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持续改进,为兽医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所以,开发符合兽医实验室情况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百巍,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94-196. [2]姚冬云.护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构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0,23:89-90. [3]魏强,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疾病监测,2008,10:599-601. 猜你喜欢: 1.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2.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3.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4.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3000字免费下载
摘要:随着农村畜牧业产值比重的大幅提高,农村畜牧兽医队伍对畜禽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目前农村畜牧生产、疫病防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严重制约着畜牧生产力的充分发挥,为此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畜牧兽医队伍;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占地位也越来越突出。2009年,四川省会东县畜牧业产值达15.2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0.3%,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畜牧业收入近3 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然而在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效益渐好的今天,由于畜禽流通的快速发展,畜禽疫病仍在零星暴发,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农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保障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对保障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基本情况 四川省会东县下辖53个乡镇,318个村委会, 1 80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0.14万。全县共有从事畜牧兽医服务的专兼职技术人员168人,2009年四畜存栏166.2万头(匹、只),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头(匹、只),从事畜牧兽医人员人均担负着9 890多头(匹、只)畜禽的疫病防治、畜牧科技推广任务。你自己再往下套点!!!希望采纳
浅谈小镇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冷列新 学号:31义宁镇是一块物华天宝之地。华东大电网110万伏高压输电线路把义宁的山城变成了不夜城,工农业生产已进入了电气化;地面设施完善,城区的宁红大桥和修江大桥把城北商业区与城南开发区、工业区和赣北大市场联为一体;省道柯龙线纵贯境内、油路直达南昌、九江、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拟建的出县境二级公路自义宁镇东北部穿插而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部开通,电话、传真均可通向世界各地;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机构配套齐全,小学36所、中学5所、幼托事业15家、医院3所、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普及千家万户,山城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钨、钒、石煤、瓷土、石灰石等十余种,其中石煤含量达12亿吨、石灰石含量达56亿吨、瓷土可产1100万吨;有林面积亩,林木蓄存量万立方米,桃里片区四面青山,环抱着5000余亩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海拔1100多米,四季如春的眉毛山顶载着5000亩肥沃的土地大有开发为奶牛、山羊养殖、药材和云雾茶种植基地的潜力;县办宁红、康顺、神茶、红山、丝绸等五大集团公司盛产宁红保健茶、减肥茶、神茶、耐热瓷炊具、白厂丝、精炼植物油等名特产品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义宁镇经济发展迅速,异军崛起,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6个亿元,财政收入连续四年创全县一类乡镇第一名,99年财政收入达到万元。农民人均收1800元,连续四年获县表彰的综合先进单位称号。镇办企业20家,总产值已达个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亿元。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为龙头,带动竹木、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涌现出了2200多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有43家。农业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现已培育了八个特色经济示范基地村:即黄田、安坪、南桥、良塘的蔬菜生产基地;走马、芦塘、良塘等村的山羊饲养基地;西茗村的生猪生产基地;下路源、福湾、岗上、南桥等村的水果生产基地; 桃里片区生姜生产基地;吴都、湘竹村蚕桑生产基地;岗上、眉毛山的药材基地;西茗、湘竹、茶舍村的香菇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已呈现发展好势头。我们提出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工作目标,城建工作如火如荼,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认真研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3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15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2、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3、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4、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2、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措施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约有多半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三、正确认识建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加快小城镇建设,既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1、首先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业兴城富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必须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持续、稳定、永久转移这个中心,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在发展途径上,由过去先建城镇后兴产业,向以产业为支撑、实现业兴城富转变。在发展布局上,由过去的遍地开花分散发展,向重点推进、梯度延伸转变;在产业转移方式上,由过去就乡镇工业抓乡镇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向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去推进乡镇工业的升级换代转变。2、发展小城镇在具体运作方式上要与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农村城镇化,实际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脱离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建设小城镇,必须注重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小城镇,以乡镇企业夯实小城镇经济,并以所有制改革为契机,促动小城镇成为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具体运作方式上,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发展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相结合;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把发展小城镇与突出地域特色相结合。3、发展小城镇的突破口要着力排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就业、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和社会。”实践证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延缓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变这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乡镇行政管理制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总之,发展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我们一定要持续的坚持科学的发展下去,科学建设下去。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 (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 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 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 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 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
试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利弊,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旱灾;干旱;农业;农村经济:风险管理 旱灾是四川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一种农业自然灾害。旱灾正逐渐成为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晌 1.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 四川农业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旱灾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0年至2003年的54年间,四川除其中l1个年份无旱灾或无旱灾资料记载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成灾达43个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30个年份,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12个年份。据统计,四川省一般干旱年,受旱县是30~50个,受旱面积1000万亩~15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0亿斤~15亿斤;中等干旱年,受旱县50~70个,受旱面积1500万亩~30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5亿斤~30亿斤;严重干旱年,受旱县70~100个以上,受旱面积5000万亩以上,损失粮食产量30亿斤~50亿斤。二是旱灾呈上升趋势。据四川省1952~2001年主要年份农业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1952~2001年50年中,四川水灾和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旱灾的趋势更为明显(见表1)。 三是四川干旱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盆地西部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春旱;盆地中部为春、夏、伏旱的交错区,但对农作物威胁最大的是夏旱、伏旱;盆地东部主要是伏旱区;攀西地区即四川西南山地,雨季、旱季比较明显。 2.四川农业旱灾的成因 (1)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四川地处内陆,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全省降水量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从盆周向盆中减少。再从四川水资源的流域分布及用水情况看,岷江、沱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是全省生产、生活主要用水区,用水占全省用水量的84。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58。8。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需水地区分布不一致。反映了四川区域性缺水现象突出和季节性缺水。 (2)水利基础设施不足,老化严重。四川现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94座,小型水库6537座,有效灌溉面积364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21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38.8。在现有水库中,病险水库有2828座,占水库总数43,而且有3座大型水库集雨面积小,主要靠引水充蓄库容,遇到旱情.引水困难.库容迅速下降,很难调出更多水来救灾。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四川在农业灌溉方式上,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土渠输入”、“大水漫灌”,造成农业用水的大量损失浪费。据统计,四川渠系水利利用系数只有0.3~0.4,低于全国0.5的水平,而且一部分水在进入田间后就被渗漏、蒸发。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2000年,四川工业用水49.4亿m。占四川总用水量的23.7;生活用水26.8亿m。占总用水量的12.5。2000年,四川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ll9m。,比全国平均水平78m。高4lm。,是发达国家的10多倍。同时,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 (4)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较弱。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固然与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建设有关,但影响农户应对旱灾的因素还很多。一是农户收入低。根据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的水平.特别是旱灾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更低。二是抗旱的劳动力资源不足。抗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需要体魄健壮的劳动力,而四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务农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使农户抗旱能力减弱。三是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进展缓慢。干旱发生具有区域性,靠单家独户抵御旱灾是非常有限的。全国各地的抗旱实践证明:抗旱服务组织是农村抗旱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到2001年,全省建成市级抗旱服务队10个,占市级总数的47.6%;县级抗旱服务队107个,占县级总数的50.4%;乡(镇)级抗旱服务分队772个,只占乡镇总数的15.35。 3.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持续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甚至绝收;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明显上升,森林火情、火灾加剧。根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1971年~2003年的33年间,四川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1996万亩,年均成灾面积78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9。特别是2001年,四川遭受的严重旱灾,造成4881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3367.5万亩,占受灾面积的68.9;绝收面积706.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21.1;有556万人和589万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2)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受旱地区农业总产值增幅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影响四川整体实力增强。②影响农民增收,如广元市2001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74元。③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结构。为了抗御严重的旱灾,政府要投入大量的抗旱、抗灾资金和救灾救济款,帮助灾区农民抗灾和农民渡过暂时困难,从而使原计划安排用于农业其他方面的资金和用于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得不重新调整,使农业的其他方面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3)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资料显示.四川2001年旱灾,使广安市因缺少饮用水而举家外出“逃水荒”的有1500多户。二是在一些区域已经引起生活、生态、人心的连锁反应,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三是经常发生旱灾的一些地区.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就是对造成农业旱灾的各种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把握.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努力实现农业计划目标的过程。如前所说.旱灾是制约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旱灾给农业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洪涝灾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四川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现象还将日趋严重,必然导致干旱区域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干旱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户注重对干旱的预防,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采取科学手段.将农业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促进四川农民增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三、四川实施农业旱灾管理的现状 目前,四川在实施农业灾害管理中采取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的减灾管理模式。以旱灾管理为例,旱灾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灾安民。旱灾管理的组织形式:省市县都有两套组织体系,一是抗旱防汛指挥部。二是救灾办公室。抗旱防汛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由水利、农业、气象、救灾、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旱灾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召开各种会议,如实行“五长”会商(省政府副秘书长和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的厅、局长)制度,研究制定减灾对策措施,宣传号召广大群众抗灾减灾。旱灾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挥抗灾、民政救济、农税减免等。 为了更有效地抵御旱灾,减轻旱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地还建立了市、县、乡(镇)抗旱服务组织,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抗旱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旱意识,增强抗旱减灾能力。 四、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对旱灾的管理应该由控制旱灾向灾害管理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系统意识、风险意识和资源意识,建立有效的旱灾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1.明确界定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界定清楚谁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有效地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当然也包括其它灾害的风险管理)的主体基本上只有政府。从抗旱的组织、指挥、救济到灾后重建的物资、资金提供,几乎都由政府承担。而按照责任和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含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都应当是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是弱质产业。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虑,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政府无疑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主体,它的作用和功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能替代的。首先,政府必须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规划、组织和指挥主体。其次,政府是农业旱灾风险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的主体。三是政府具有的农业保护、政策支持以及执法等功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能替代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以后,千家万户的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所以,农户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当然主体。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以及有关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和农业利益紧密相连,它们也理应成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2.建立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为旱灾风险管理主体回避旱灾风险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咨询研究机构从事农业旱灾风险的科学研究,这对旱灾风险的研究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招标、合同形式,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不同区域影响旱灾因子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旱灾风险及其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旱灾发生时期、发生区域、发生程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为政府提供旱灾应急预案,以指导农业经营者回避风险。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水利资金投入 解决四川旱灾风险的主要措施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方面,应坚持大中小微水利建设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新建和挖潜改造并行。一是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主要做好武引二期,升钟、毗河引水,亭子口水库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15座在建中型水库的建设进度,争取再建一批投资省、见效快的中小型水库,加强中型和小(一)型水库的配套建设。加快各类水利设施的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灌溉。二是切实解决旱山村缺水问题。加大丘陵地区旱山村治理力度, 把旱山村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国家水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丘陵地区“治水兴村”工程,以逐步解决旱山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三是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供防洪和抗旱水源保证。 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工期长,单靠国家投资难以办到,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体制。既要争取国家对大中型骨干工程的资金投入,又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激发农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资于水利的热情,以加快四川水利建设的步伐,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4.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尽快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 旱灾风险管理涉及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为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在旱灾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决策、抗旱减灾和抗旱后评价等方面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在预测预报方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不断丰富预报手段,完善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在信息处理方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GIS技术,开发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调度指挥方面,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传输手段,建立和完善异地会商系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专家系统,提高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在旱灾灾害评价方面,运用航测、遥感和模拟技术,制定旱灾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对旱灾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 5.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和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技术和节水农业也是抵御旱灾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选种抗旱能力强或能避开干旱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地栽培等避灾农业。要采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工程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强化节水措施,加大节水力度。重点要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各种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灌区的管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如集雨开源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艺抗旱技术和工程保水技术。节水技术主要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技术和灌区推广渠道防渗。农艺抗旱保水技术主要是适雨避旱、垅作技术、覆盖避旱栽培、水肥耦合等,主要作用是减少径流损失和蒸发损失,提高单位水资源产出率。在横坡垅作的基础上,还可推广聚土垅作、格网式垅作和“目”字型垅作等耕作技术,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拦截降雨,使其就地人渗,变超渗产流为蓄满产流,变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总之,发展节水农业要围绕当地的区域特色和农业主导产业,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节水农业,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多种节水模式和技术体系。 6.建立和完善农村灾害保障体系 救灾是减灾的重要手段。救灾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传统的救灾方式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政府无偿救助为主,对农村的减灾、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救济方式,一是救济资金和救灾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影响救助者的积极性,易助长灾民和基层组织对待灾害的消极行为。所以,应当大力开展有偿救灾,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政府救灾为辅,自保互助及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补充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一是农业经营者通过向国家政策性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二是通过国家基金、农业价格保护制度分担部分风险;三是通过签订农产品期货合同转移风险;四是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适当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
1、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内容:围绕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如:新农村建设、镇、村企业、种、养殖(水稻、棉花、畜禽等)农民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撰写。(字数3000---5000字)2、实习报告撰写要求:内容:根据你参观、外出学习、实习、见习等情况,围绕一个主题,把你所见、所感、所想及建议写成实习报告。(字数2000字以上)
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知道难了吧。当然是用手写了。难道还用脚写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 (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 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 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 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 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人才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能加速农村的各项改革。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就是一种有益的实践。一、大学生村官形成的社会背景“大学生村官”是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一族,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3年,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此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有组织地输送大学毕业生投身广大农村。2007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2008年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1]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二、大学生村官形成的原因分析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40多万猛增到多万,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 ~80%。“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不复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重新审视自己。2.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城市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能源、交际应酬和日常生活品等消费,核心是住房消费。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逐年增长,尽管2008年以来城市房价有所回落,但许多城市的房价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煤气、天然气和汽油等能源消费水平也居高不下。城市物价普遍高于农村,所以在城市的交际应酬费用远高于农村,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又是中低收入者,致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力承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3.大学毕业生具有强烈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从人的需要层次看,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个体追求成长与发展、发挥自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并造福于人类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希望证明自我,渴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愿意为有价值的事业做出贡献。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比较强烈,他们普遍胸怀大志,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一旦机会来临,他们就会展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国家惠农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重大举措,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近年来农村形势持续好转、农民增收幅度有所回升,农业和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也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5.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全国的文盲半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0%,接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只有村务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较低,现代意识、法制意识较为淡薄。[3]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能人”又大多外出务工,致使新农村建设遭遇高素质主体的缺失。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不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而且也是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新型农民的一条有效的现实途径。6.国家给予大学生村官优惠待遇和相关政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措施,如大学生村官享有的补贴、津贴并按月发放,参与养老社会保险、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在选调生招考、考研、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应聘村官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吸引力。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需要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和推广,需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因此,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落后的传统观念突出。诸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故土难离”的乡土观;“无商不奸”的商业观等。[4]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如果长期滞留在人们的头脑里,必然形成一股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扭曲人的心理、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精神惰性。它不仅使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得以延续而且还直接造成落后贫穷的积累。二是对现代观念的无知和抵制。现代观念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市场观念、竞争性、创新性、开放性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开放、民主和科学。显然这些现代观念与愚昧落后的小农意识是水火不相容的。当人们长期难以突破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时,其结果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将陷入落后———更落后的怪圈。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快,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多他们到农村任职将会对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带来转变,将给农村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思想,有利于农村传统观念的更新。2.有利于在农村传播和推广新技术、新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高素质、懂科学的带头人。[5]例如,高效、立体农业的实施,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农村工业、商业的发展等。粮食的稳定增产、农民的稳定增收,根本改变农村贫穷面貌,都必须依靠有知识的引路人,而大学生村官恰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6]新型高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脊梁和主体。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要造就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的培养,更离不开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与教育。3.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村官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7]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活力,能在担任村官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大学生村官虽有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但同时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想活跃、点子多。这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效应。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就任,有利于提高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四、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1.对农村政策法规不太熟悉农村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央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体制、农村金融与财政体制、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等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农村政策法规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关注农村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同时,他们参与农村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少。因此,他们对农村政策法规可能缺乏了解,不太熟悉,有的甚至一无所知。2.缺乏实践经验,容易意气用事多数大学生,特别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他们接触农村不多,农村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环境对大学生来讲是个严峻的考验。[9]农村工作的难度也是很多大学生想象不到的。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处理农村实际事务、解决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时往往显得能力和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另外,大学生年轻气盛,还不够成熟稳重,遇事往往会意气用事。考虑问题时可能脱离乡情、村情。所以,他们在任职之初,容易出现彷徨、迷惑或无助的状态,进入角色慢,难以迅速开展有效的工作,这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很难在村民和两委会面前迅速树立良好的村官形象。3.工作方式和方法难于被接受有些村民可能对大学生村官不太理解,心理上拒绝接受他们,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导致在行为上排斥他们。另外,村委会成员一般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都较为丰富面对思维活跃、整体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可能妒贤嫉能,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来和他们抢位夺权的,于是就不愿理解、信任和欣赏大学生村官,不愿授权,不愿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可能不会全力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排挤大学生村官。4.缺乏团队合力,作用可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或“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而不懈努力。但是,片面追求村村有大学生,缺乏对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力量的整合,缺乏农村外部较高层次人才的导入机制使得大学生村官势单力薄,遇到成功时无人与他们分享;遭受挫折和困难时又无处倾诉、无人理解和无人援助。缺乏相应的较高层次的配备和整合,必然会挫伤大学生村官的激情和意志,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充分发挥。五、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1.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缺陷,农村整体环境还比较差因此,要落实好国家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吸引优秀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才能收到实效。一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合法利益。尽管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已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但到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困惑将长期存在,各种保障和激励措施也难以到位,因此应加快相应立法进程。二是落实好各种优惠待遇和政策,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国家为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已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待遇。各级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一定要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要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11]让他们能在农村安心工作和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基层环境条件差,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村官长期服务于农村?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方面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愿,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放手让他们充当骨干,为他们早日成才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多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2.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人才。农业是实践性强的产业,因此,需要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开拓创新,运用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管理中不断改善、打破传统农业的陋习找到新农村建设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二是培养大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因此,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应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适用性等特点,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三是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奉献精神。当前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能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农村无论从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对大学生都是一个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学会与农民打交道,学会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更要有用自己的智慧献身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四是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长期服务基层的意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服务基层。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的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大学生在农村自主创业成功者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贡献社会。3.大学生村官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是大学生村官要做好服务农村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农村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多数地方还没有畅通的网络和交通等,所以大学村官要能够吃苦,能够忍受农村有限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有服务农村,献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把农村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事业,只有这样才会有充足的热情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再一方面要有耐心和恒心。农村基层问题多而琐碎,如果没有耐心和恒心,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只有非常理性地做出当村官的选择,才能够当好村官。二是大学生村官要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是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后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一步。实践中,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工作无从下手,无所事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接触之后,慢慢地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放平了心态,找准了定位,也就会唤起他们对农村工作的热爱,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干出一番事业。三是大学生村官要积极了解并参与农村的各项事务。大学生村官需要充分了解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了解农村的现状以及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容不迫。在政治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在经济方面,干事创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寻找致富项目,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文化方面,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既尊重村民的习俗,又积极灌输健康、科学、先进的精神文化理念,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精
试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利弊,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旱灾;干旱;农业;农村经济:风险管理 旱灾是四川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一种农业自然灾害。旱灾正逐渐成为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晌 1.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 四川农业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旱灾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0年至2003年的54年间,四川除其中l1个年份无旱灾或无旱灾资料记载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成灾达43个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30个年份,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12个年份。据统计,四川省一般干旱年,受旱县是30~50个,受旱面积1000万亩~15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0亿斤~15亿斤;中等干旱年,受旱县50~70个,受旱面积1500万亩~30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5亿斤~30亿斤;严重干旱年,受旱县70~100个以上,受旱面积5000万亩以上,损失粮食产量30亿斤~50亿斤。二是旱灾呈上升趋势。据四川省1952~2001年主要年份农业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1952~2001年50年中,四川水灾和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旱灾的趋势更为明显(见表1)。 三是四川干旱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盆地西部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春旱;盆地中部为春、夏、伏旱的交错区,但对农作物威胁最大的是夏旱、伏旱;盆地东部主要是伏旱区;攀西地区即四川西南山地,雨季、旱季比较明显。 2.四川农业旱灾的成因 (1)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四川地处内陆,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全省降水量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从盆周向盆中减少。再从四川水资源的流域分布及用水情况看,岷江、沱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是全省生产、生活主要用水区,用水占全省用水量的84。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58。8。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需水地区分布不一致。反映了四川区域性缺水现象突出和季节性缺水。 (2)水利基础设施不足,老化严重。四川现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94座,小型水库6537座,有效灌溉面积364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21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38.8。在现有水库中,病险水库有2828座,占水库总数43,而且有3座大型水库集雨面积小,主要靠引水充蓄库容,遇到旱情.引水困难.库容迅速下降,很难调出更多水来救灾。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四川在农业灌溉方式上,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土渠输入”、“大水漫灌”,造成农业用水的大量损失浪费。据统计,四川渠系水利利用系数只有0.3~0.4,低于全国0.5的水平,而且一部分水在进入田间后就被渗漏、蒸发。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2000年,四川工业用水49.4亿m。占四川总用水量的23.7;生活用水26.8亿m。占总用水量的12.5。2000年,四川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ll9m。,比全国平均水平78m。高4lm。,是发达国家的10多倍。同时,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 (4)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较弱。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固然与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建设有关,但影响农户应对旱灾的因素还很多。一是农户收入低。根据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的水平.特别是旱灾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更低。二是抗旱的劳动力资源不足。抗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需要体魄健壮的劳动力,而四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务农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使农户抗旱能力减弱。三是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进展缓慢。干旱发生具有区域性,靠单家独户抵御旱灾是非常有限的。全国各地的抗旱实践证明:抗旱服务组织是农村抗旱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到2001年,全省建成市级抗旱服务队10个,占市级总数的47.6%;县级抗旱服务队107个,占县级总数的50.4%;乡(镇)级抗旱服务分队772个,只占乡镇总数的15.35。 3.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持续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甚至绝收;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明显上升,森林火情、火灾加剧。根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1971年~2003年的33年间,四川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1996万亩,年均成灾面积78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9。特别是2001年,四川遭受的严重旱灾,造成4881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3367.5万亩,占受灾面积的68.9;绝收面积706.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21.1;有556万人和589万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2)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受旱地区农业总产值增幅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影响四川整体实力增强。②影响农民增收,如广元市2001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74元。③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结构。为了抗御严重的旱灾,政府要投入大量的抗旱、抗灾资金和救灾救济款,帮助灾区农民抗灾和农民渡过暂时困难,从而使原计划安排用于农业其他方面的资金和用于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得不重新调整,使农业的其他方面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3)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资料显示.四川2001年旱灾,使广安市因缺少饮用水而举家外出“逃水荒”的有1500多户。二是在一些区域已经引起生活、生态、人心的连锁反应,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三是经常发生旱灾的一些地区.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就是对造成农业旱灾的各种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把握.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努力实现农业计划目标的过程。如前所说.旱灾是制约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旱灾给农业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洪涝灾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四川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现象还将日趋严重,必然导致干旱区域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干旱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户注重对干旱的预防,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采取科学手段.将农业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促进四川农民增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三、四川实施农业旱灾管理的现状 目前,四川在实施农业灾害管理中采取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的减灾管理模式。以旱灾管理为例,旱灾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灾安民。旱灾管理的组织形式:省市县都有两套组织体系,一是抗旱防汛指挥部。二是救灾办公室。抗旱防汛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由水利、农业、气象、救灾、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旱灾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召开各种会议,如实行“五长”会商(省政府副秘书长和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的厅、局长)制度,研究制定减灾对策措施,宣传号召广大群众抗灾减灾。旱灾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挥抗灾、民政救济、农税减免等。 为了更有效地抵御旱灾,减轻旱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地还建立了市、县、乡(镇)抗旱服务组织,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抗旱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旱意识,增强抗旱减灾能力。 四、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对旱灾的管理应该由控制旱灾向灾害管理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系统意识、风险意识和资源意识,建立有效的旱灾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1.明确界定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界定清楚谁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有效地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当然也包括其它灾害的风险管理)的主体基本上只有政府。从抗旱的组织、指挥、救济到灾后重建的物资、资金提供,几乎都由政府承担。而按照责任和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含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都应当是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是弱质产业。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虑,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政府无疑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主体,它的作用和功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能替代的。首先,政府必须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规划、组织和指挥主体。其次,政府是农业旱灾风险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的主体。三是政府具有的农业保护、政策支持以及执法等功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能替代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以后,千家万户的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所以,农户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当然主体。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以及有关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和农业利益紧密相连,它们也理应成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2.建立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为旱灾风险管理主体回避旱灾风险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咨询研究机构从事农业旱灾风险的科学研究,这对旱灾风险的研究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招标、合同形式,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不同区域影响旱灾因子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旱灾风险及其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旱灾发生时期、发生区域、发生程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为政府提供旱灾应急预案,以指导农业经营者回避风险。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水利资金投入 解决四川旱灾风险的主要措施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方面,应坚持大中小微水利建设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新建和挖潜改造并行。一是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主要做好武引二期,升钟、毗河引水,亭子口水库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15座在建中型水库的建设进度,争取再建一批投资省、见效快的中小型水库,加强中型和小(一)型水库的配套建设。加快各类水利设施的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灌溉。二是切实解决旱山村缺水问题。加大丘陵地区旱山村治理力度, 把旱山村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国家水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丘陵地区“治水兴村”工程,以逐步解决旱山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三是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供防洪和抗旱水源保证。 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工期长,单靠国家投资难以办到,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体制。既要争取国家对大中型骨干工程的资金投入,又要通过改革和完善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激发农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资于水利的热情,以加快四川水利建设的步伐,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4.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尽快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 旱灾风险管理涉及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为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在旱灾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决策、抗旱减灾和抗旱后评价等方面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在预测预报方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不断丰富预报手段,完善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在信息处理方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GIS技术,开发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调度指挥方面,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传输手段,建立和完善异地会商系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专家系统,提高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在旱灾灾害评价方面,运用航测、遥感和模拟技术,制定旱灾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对旱灾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 5.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和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技术和节水农业也是抵御旱灾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选种抗旱能力强或能避开干旱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地栽培等避灾农业。要采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工程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强化节水措施,加大节水力度。重点要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各种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灌区的管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如集雨开源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艺抗旱技术和工程保水技术。节水技术主要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技术和灌区推广渠道防渗。农艺抗旱保水技术主要是适雨避旱、垅作技术、覆盖避旱栽培、水肥耦合等,主要作用是减少径流损失和蒸发损失,提高单位水资源产出率。在横坡垅作的基础上,还可推广聚土垅作、格网式垅作和“目”字型垅作等耕作技术,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拦截降雨,使其就地人渗,变超渗产流为蓄满产流,变地表径流为地下径流,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总之,发展节水农业要围绕当地的区域特色和农业主导产业,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节水农业,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多种节水模式和技术体系。 6.建立和完善农村灾害保障体系 救灾是减灾的重要手段。救灾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传统的救灾方式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政府无偿救助为主,对农村的减灾、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救济方式,一是救济资金和救灾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影响救助者的积极性,易助长灾民和基层组织对待灾害的消极行为。所以,应当大力开展有偿救灾,建立以灾害保险为主.政府救灾为辅,自保互助及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补充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一是农业经营者通过向国家政策性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二是通过国家基金、农业价格保护制度分担部分风险;三是通过签订农产品期货合同转移风险;四是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适当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
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知道难了吧。当然是用手写了。难道还用脚写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 (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 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 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 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 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