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研究论文

任香爱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本文论述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特点与管理现状,分析了汇交管理条件,提出了管理的指导思想、筛选依据、收集工作步骤与方法。

关键词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筛选;收集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境外开展的矿产资源调查及其他地质工作项目(以下简称“境外项目”)产生的岩(矿)心、标本、样品和光(薄)片等。

为了加强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在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支持下,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了调研工作,初步了解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管理需求,分析了其与国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法的异同,根据调研成果,撰写此文,论述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初步提出了管理方法及具体措施。

一、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特点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近十几年来不断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设立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以后,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发现100多处矿产地,并建立了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与此同时,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其主要特点如下:

1.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且持续增加

实物地质资料类型主要包括化探副样、岩石标本、矿石标本、岩(矿)心和光(薄)片。

实物地质资料数量难以统计,但根据勘查项目的实物工作量估计,其数量巨大,而且伴随着境外矿产勘查的扩大而持续增加。例如,2010年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计划钻探工作量达56×104m,实际完成45×104m。据此估计,仅风险勘查专项在2010年产生的岩(矿)心至少在(15~20)×104m以上。

2.产出国家特别广泛

伴随境外矿产勘查规模的不断扩大,勘查项目及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国家和地区范围越来越广泛。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在67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矿产资源勘查,其中2010年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的247个项目分布在43个国家和地区,以非洲、南美洲和我国周边国家为主,其余分布在北美洲和大洋洲,项目相对集中的国家有赞比亚、刚果(金)、蒙古、老挝以及智利、澳大利亚等。

3.开展境外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单位越来越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境外矿产资源勘查行列。以2010年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为例,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约150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境外勘查工作,这些单位分属于不同的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地质调查中心,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开发局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勘查院、地质队、地质勘查公司,冶金、有色、煤炭、核工业、水利水电等地质总局(或集团公司)下属的地质勘查企业,中钢、包钢、中铝、紫金、五矿等矿业集团等。

4.境外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特殊管理意义和利用价值

同国内实物地质资料相比,境外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特殊管理意义和利用价值:①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刚刚起步,对境外地质矿产条件及资源潜力了解甚少,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已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是取得良好勘查成果,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途径;②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全球地质矿产特征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为科研以及专业教学、科学普及提供服务;③通过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实物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可以深化对我国地质矿产规律的认识,促进国内地质找矿的发展。

二、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管理需求

1.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据初步调研,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即取样、钻探取心以及登记、编录等工作基本都是遵循国内有关规定或技术规范进行,但岩心、标本、样品等使用以后或成果评审以后则由各个项目或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所在国的有关规定或项目工作协议以及自身需要和条件进行保管和处理。

据了解,多数国家规定,项目完成后将实物地质资料移交给该国地质调查局或其他管理机构,有的国家还建有规模较大的岩心样品库,保存这些项目以及其他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例如,埃塞俄比亚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要岩心、标本、化探副样等都保留至今。多数国家允许项目组将一部分实物地质资料带回中国进行分析测试,或者允许矿石、岩石标本出境,但须经过所在国管理部门的批准,办理出境手续。此外,绝大多数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的归属处置都在项目合作协议中有专门条款进行规定,否则不能出境。

据目前调研结果,境外矿产勘查项目的大部分实物地质资料留在境外,只有极少一部分,主要是那些需要测试分析的样品与少量标本运回了国内;运回中国的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均没有移交给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机构,也没有归交本单位资料管理部门,而是由项目组自行保管。这种状况令人担忧:第一,多数项目组和所在单位保管条件差,不仅没有符合要求的库房,甚至没有场所,更没有相应的保管制度,只能随意堆放,因此比较凌乱,非常容易损毁丢失;第二,随着项目组或项目组人员的变更,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因失去“主人”而成为难以理清的“废物”。

综合初步调研结果发现,目前境外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基本上处于随项目结束实物地质资料随之自生自灭的状态。

2.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需求

据初步调查,包括境外矿产勘查项目的承担者、组织者以及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在内的各个方面人员普遍认为,境外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一致希望尽快把境外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纳入项目管理和地质资料管理。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冶金地质勘查一局等境外勘查项目承担单位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要求特别强烈,他们反映,带回国内的实物地质资料不知如何处置——想交给本单位,资料室不收;项目组保管,不具备保管能力;埋藏或丢弃没人批准,谁都怕承担责任,只能任其自然消毁。这些项目组赞成像国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那样,实现规范化管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①希望尽快制定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明确项目组和承担单位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责任;②对于应向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应提前正式通知项目组及所在单位,明确汇交内容及具体要求,使项目组在工作过程中做好汇交准备;③提交清单以及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时间应在项目结束和成果评审验收以后;④带回国内、不需要向国家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在项目结束后应移交给单位资料室保管;⑤应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即在项目经费安排和预算中应有这方面经费;⑥项目承担单位应有责任建设和维护岩心标本库。

此外,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作为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除了收集保管重要的国内实物地质资料外,还应依托境外矿产调查项目收集有代表性的境外实物地质资料,逐步建立反映全球重要成矿区带以及典型地质现象和重大地质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体系,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

三、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条件与主要难点

同国内相比,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困难有以下几方面:

1)出入境:据初步调查,出境方面,多数国家允许出境,但必须在项目合作协议中有专门约定,并办理比较复杂的出境审批手续;另外一些国家在办理出境手续和出关时还需通过私人关系或者付给一定的非规定费用。在入境方面,我国的限制和检查比较严格,通常入关时间比较长,而且有的被拒入关。

2)运输:大部分境外勘查项目所在国远离中国,实物地质资料运输路途遥远;而且多数项目所在地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因此,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的运送途径常常是用人力运到公路边,再用汽车运到港口或机场,最后通过水运或空运出境。因运输困难,所以容易损坏,而且时间比较长,费用比较高(初步估算收集一个非洲国家勘查项目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需20万元人民币以上)。

3)统一管理:由于承担境外勘查的单位比较多,这些单位的性质和管理系统也不一致,而且各种项目的经费来源也不同,给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管理也造成一定困难。

四、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原则与筛选收集工作方法

1.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符合有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②符合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特点与汇交管理条件;③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人的负担。

迄今,与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有关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2003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8年)、《关于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10年)、《关于印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11年),这些文件虽然都没有对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做出具体规定,在“汇交范围”和“汇交细目”中也未列入境外实物地质资料,但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五章附则的第25条要求“由国家出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以外从事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的汇交,参照本条例执行”。据此,对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得出如下基本认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组成部分,应纳入统一管理;对国家出资开展的境外项目实物地质资料原则上实施汇交管理,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受出入境和运输等条件限制,不宜采用国内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不能要求境外项目承担单位(汇交人)首先向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提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然后由馆藏机构从中筛选,最后双方移交,而应该发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主导作用,在境外项目部署阶段,即根据项目信息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并与境外项目组织部门和承担单位沟通,确定应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及有关事宜,从而使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做到有的放矢,并尽可能简化程序,最大限度减轻境外项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人的负担,使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切实可行。

2.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

(1)境外实物地质资料收集途径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通过3种途径收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①接收境外项目承担单位汇交的境外实物地质资料;②在境外项目组织部门和承担单位协助下,专门采集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系列标本或其他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境外实物地质资料;③接收单位或个人捐赠的境外实物地质资料。

(2)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依据

由于收集境外实物地质资料十分困难,所以馆藏机构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对汇交和计划采集的境外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收集的实物地质资料符合馆藏条件。

筛选原则和依据包括下列3个方面:

1)有显著的代表性、典型性特点,具有重要的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

2)实物完好,无严重损失或混乱,标识准确、清晰。与此同时,与实物密切相关的图件、文字等资料完备,能说明实物来源、特征、产出的地质矿产条件。

3)出入境和运输、保管无严重困难的实物地质资料。

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优选筛选下列境外实物地质资料:①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②在矿产资源分布、成因等方面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周边国家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③各大洲或全球重要成矿区带有代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④在发现矿产地或发现新矿种、新的成矿类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或重大突破项目的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⑤铁、铜、铝、镍、铬、铀、锂、稀有金属等我国急缺矿种以及有重大经济意义的金、金刚石等矿产调查的实物地质资料;⑥有重要对比意义或对进一步勘查、研究工作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

(3)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方法与步骤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可设置专门人员或部室承担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和保管、提供利用工作;必要时还可邀请从事境外项目组织、实施及科研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协助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以及成果集成与研究等工作。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大致可分为7个步骤。

1)基础信息收集分析: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了解全球成矿区带划分及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及其他著名地质现象特征,掌握境外项目总体部署与重要进展,制定筛选依据。该步骤是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基础,可以使馆藏机构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筛选的盲目性。

2)初步筛选:在境外项目组织部门和承担单位的协助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时了解已开展的境外项目工作进展与实物地质资料产生情况,掌握新部署的境外项目及实物地质资料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馆藏机构或委托专家委员会按照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和筛选依据,提出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境外项目初选目录。

3)审核: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将境外项目初选目录报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4)落实:将审核后的初选项目,逐一与境外项目组织管理部门和承担单位进行沟通,落实项目部署安排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条件,包括:境外项目性质、时间、勘查工作量;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数量;项目所在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定、出境审批部门与办理程序、运输方法、费用;入境规定等。据此进一步筛选汇交对象。对于确定汇交的项目,再进一步与项目组沟通,明确汇交实物及相关资料的数量与具体要求,最后与境外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境外项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境外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和权益;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与基本要求;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移交时间、地点;工作费用及支付方式等。

5)采集整理:境外项目承担单位按照与馆藏机构签订的汇交工作协议,对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岩(矿)心、标本等实物整理,即清洁整饰、编号、装箱(或者装袋、装瓶)、标识;②相关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向馆藏机构提交与实物密切相关的地质矿产图、剖面图、柱状图等图件、文字报告或文字说明、照片或录像等,这些相关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印件;③填写实物地质资料清单,包括实物及相关资料的类型、数量;④编写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整理工作报告,说明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整理工作过程,简要总结实物地质资料的代表性、典型性特征。

6)包装运输与出境、入境: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性状和具体条件,选择包装材料和运输方法,并办理出入境手续,采用空运或海运,运到国内,再运送到馆藏机构。

图1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工作流程示意图

7)验收移交:馆藏机构对境外项目承担单位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按照汇交工作协议进行清点验收。主要包括:实物类型、数量及各种标识是否正确清晰,相关资料是否充分,采集整理工作报告内容是否完整。验收合格后,双方进行移交,并在移交清单上签字,馆藏机构向境外项目承担单位发验收合格证。此外,在验收移交时,馆藏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和境外项目承担单位要求,核定实物地质资料(含相关资料)的密级与保护期。

境外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步骤与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一、实物地质资料保存的目的、意义

保存、收藏实物地质资料,并将其提供给公众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钻孔岩心和其他实物地质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岩心保存可以使地质学家用肉眼直接对岩矿心进行宏观或微观检查,这能比其他方法揭示出更多的东西。而当检查的物质颗粒极细时,人们不能用照片或地质编录进行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或提取微体化石,原始材料(岩矿心)的获得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极端重要。第二,同一取心部位的地质编录由于岩石本身的属性和特征以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以工程为目的钻井岩心描述与仅仅以地质目的钻井岩心描述相比时最为明显。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全面的岩心描述格式完全满足短期钻探计划的各种目的需要,这就为长期保存岩心提供了一个充足的理由。通过保存、收藏实物地质资料,后来的地质学家和勘探技术人员可以不受已形成地质观点的限制,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以及采用新的不断发展的技术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和测试分析,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取得新的成果。

从经济意义上讲,由国家或政府进行管理、收藏和保存实物地质资料,提供给公众利用,可以节省资金,提高风险勘探的效率。实物地质资料中赋存了大量的原始信息,重新获取这些实物地质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即重置成本很高,若对它们进行多次开发与持续利用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大大提高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工作效率。例如,大庆油田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与开发利用,为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勘探规划、布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每年可节省勘探井3~6口;中南地质勘查局603勘查队在对以往地质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库藏岩心、副样的重新分析,发现了金井嘴金矿床、银山大型银矿床和刘圣山-铜井金铜矿床。

二、实物地质资料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用途或目的出发,实物地质资料有多种分类方法。以矿产大类及其评价勘察方法划分可以分为石油、地层类岩矿心、煤田类岩矿心、矿产类岩矿心,并可进一步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岩心;以地质分类可分为岩浆岩类、变质岩类、沉积岩类、矿产类、构造地质类、环境地质类、海洋地质类及地球化学类实物地质资料;以获取方法可分为钻探岩矿心和手标本、样品;以勘探阶段划分可分为早期风险勘察或战略远景评价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和详查勘探阶段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以获取渠道可分为汇交的、捐赠的、与国外交流的实物地质资料;以产出位置可分为陆上的、海洋的、大陆深钻的、两极的和航天的实物地质资料;以实物地质资料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岩心、软泥心、冰心等;以投资主体可分为以国家投资主体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以公司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

三、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依据及影响因素

出于不同的收藏、保存目的,对各种分类方法划分出的多种类型的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筛选方法不尽相同。

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为早期风险勘察和战略远景评价工作,一般工作范围和区域比较广阔,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点比较稀疏,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数量较少,但很少重复,对周围区域的地质、矿产特征代表性强,实物地质资料的参考价值很高,对进一步的矿产勘察开发指导意义很大。另外,公益性地质工作大都部署在重要构造带、区域成矿带、地层较深部位及其他重要地区等关键位置,因此,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科学研究价值也很高。对这类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原则是尽可能的收藏、保存。只有当实物地质资料采取不完整、配套资料不齐全时才予以放弃。

以公司、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主要为矿产详查和勘探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很好地控制矿区构造,查明矿床类型和矿化类型及围岩特征,识别找矿标志。这些工作以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工作中注重对矿体空间位置的控制,注重对矿体品位的准确评估,注重对比矿体层位。工作中投入的工程量一般比较大,可以产生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这一类实物地质资料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经济价值,对地质科学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但因数量较大,筛选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筛选的原则是钻孔岩心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要考虑多方面,例如:钻孔的位置(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及其他位置)、钻孔代表性、钻孔代表地区的矿化形式和类型、勘探阶段、岩心种类或性质、保留的费用与实物本身价值之比等等。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首先应确定岩矿心选择的范围,即确定什么样的矿区,什么样的勘察项目及哪些地区什么种类和性质的岩矿心可以选择。最少以下7类岩矿心可列入选择范围。

(1)过去重要的采矿项目中有代表性的岩心;

(2)非常重要的勘查项目和远景区中有代表性的岩心;

(3)重要的岩石、地层、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或有矿化意义的岩心;

(4)取自重要矿区的有代表性的岩心;

(5)取自未来不可进入的地区(公园,市区)的岩心;

(6)取自不可能重新钻探的特殊的深钻孔(大于1000m)的岩心;

(7)取自难于到达的边远地区或未来不可能到达的地区的岩心。

除了要确定岩矿心的选择范围以外,还需要为岩矿心的选择确定一定的标准。包括矿产产量、项目或远景区的规模、矿化类型、构造环境、矿产种类类型、矿山寿命、地理分布、已知重要地质特征;岩心能否合理储存及发生损坏或损毁的可能性;钻孔重新钻探的可能性;以前该区勘查和采矿程度等等。例如,矿产产量可以划分为巨型矿床、大型矿床、中型矿床、小型矿床等;远景区规模可以划分为巨型远景区、大型远景区、中型远景区、小型远景区;矿化类型可分为罕见的、不常见的、常见的和多见的;矿山寿命可分为远景区或长期开采矿山、开采矿山、计划关闭矿山及已关闭矿山等等。

另外,不同种类的岩矿心其筛选标准是不同的,如钻孔间距过密的岩心应该剔除,这是一项标准,如果认为煤炭岩心钻孔间距小于4km时是钻孔间距过密的话,对金属矿岩心只有当钻孔间距小于时才可以认为钻孔间距过密。

公众对实物地质资料的使用情况也是其可否保留的一项参考因素——岩心保密公众不能得到、因难以鉴定而无法使用的岩心、公众易得到保存价值不大的岩心等,这样的实物地质资料都应该被筛选掉。

实物地质资料期刊

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勘查、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生产技术活动中采取并按有关规定留存的岩(矿)心、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有关资料。

该定义从两个方面对实物地质资料作了界定和解释:第一,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途径——是由地质工作形成的,这些地质工作主要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与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球化学勘查与地球物理勘查,海洋地质调查,航空遥感地质调查,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地球科学研究等;第二,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态,即反映矿床、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结构性质、演化运动过程、重要地质事件、特殊地质现象的岩心、矿心、冰心、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此外,还包括说明这些实物的产生过程以及反映实物的地质信息的文本、图像、电子文档等相关资料。

张铁奎曹军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三河101601)

摘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差甚远。为了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国家已颁布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本文浅谈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分析了目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对策

1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实物地质资料主要指地质调查工作中产生的岩心、标本、光薄片和各种副样。它对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能源开发、地下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实物地质资料能够保留岩石和矿物的永久性三维物质的真实记录,“当历史失去了文字的记载时,那么保存下来的实物,是我们认识那一段历史的唯一证据”。标本的保管能够使最重要的分析工具(即人眼)发挥作用,因为对地质学家来说,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观察实物都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地质工作者依据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能有效地制定出进一步的工作方案。

其次,保管实物地质资料,意味在需要这些资料时不必再花费许多资金来获得。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代替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因为照相、地球物理测井、地质编录、分析记录实物地质资料,它们都只是从钻孔取得到地质信息的一部分,或是代表原始资料的一些解释而已。

再次,实物地质资料是政府花费许多资金获得的,如果把它们保存起来,就会使那些不具有做钻探工作所需巨大资金的地质工作项目得到这些记录,对某些地区地质认识的提高、和地质研究作出进一步贡献。

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内容

实物地质资料的特点

实物地质资料同其他地质资料有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

实物地质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首先,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调查工作中形成的“产品”,是原始的实体,在它身上载负或储存的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没经篡改、歪曲和修饰的信息,因此,无论是作为现实工作的查考,还是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的原始真实可靠性都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有更加广阔的开发空间和持续利用价值。它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了解真实情况的最有效的工具。其次,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很大的可加工性特点。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实物地质资料属原生的本源信息,因而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居于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国家和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石之一。另外,实物地质资料经过加工后,仍能保持真实性。

实物地质资料的易毁性。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地质资料相比,类型多、数量大、形态特别、管理难、容易损毁。这主要表现在,管理它们不仅需要大量资金修建专门库馆和维持日常运行工作,而且对具有特殊性状、特殊要求和珍贵稀缺的实物地质资料,如放射性岩石(矿)心或样品、冰心、冰样、深海样品、极地样品、航天样品、珍稀古生物标本及其他特殊实物地质资料,还须在特定的温度、湿度以及防放射性等条件下保存管理。因此,有大量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难度大,非常容易散失;即使收藏入库的实物地质资料,也特别容易损毁。

实物地质资料还具有唯一性与不可再生性。实物地质资料是地球和天体演化过程中,某些特定的动力活动或地质作用的产物。虽然地球或天体运动繁盛多种周期变化,但其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造就的实物地质资料不会重新再生。此外,任何一件实物地质资料都是在不同的地质工作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获取的,不能像文本资料那样可以复制。因此,从实物地质资料的生成条件和产生条件看来,每一件实物地质资料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特点

因为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特殊性,所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就会比较复杂,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也会有许多的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体积大,有的实物地质资料容易损坏或性状改变,所以管理实物地质资料必须要有大型场地、库房和一些专门机械设备;另外,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要对实物进行扫描、数字化处理,还需设置专门的观察、检测设施,因此,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费用比较高,技术比较复杂。故而,不可能对地质工作所产生的所有实物全部收藏管理,只能通过严格筛选对比,根据其管理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确定哪些由国家收藏管理,哪些有地方收藏管理,哪些不给予永久保存或长期保存;与此同时,应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开发利用技术,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内容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保管、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在跟踪地质调查项目中,全面掌握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的生产、分布、保存状态下,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在大量实物中筛选出具有保管意义、符合库藏保管条件的实物,通过汇交、征集、采集、捐赠、购买、交换等途径收集入库。

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对筛选入库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清洁、整饰、修复、排序、包装、编号、标识、扫描、立卷、编目等,确保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完整和有效。

实物地质调查资料保管:对整理好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依据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科学的保存和管理。

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服务:向用户提供查询、检索、观察、取样、检测、实验、参观与交流。内容有实物观察、实物扫描、实物照相、实物取样、实物加工、实物鉴定与实物化验测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开发、信息发布与检索查询和浏览下载,实物地质资料专题咨询、数据转换与处理及图文图像资料复制、实物地质资料参观、实物地质资料交流与合作等。

3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少有针对性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文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出台以后,管理工作才开始具备法律依据,但基层多数单位和个人,在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管理中,忽视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和价值,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人治”现象较为严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不规范,严重阻碍了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和利用。

第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体系缺乏。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汇交制度缺失,收集对象难以把握。实物地质资料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的实物地质资料在地质工作结束后即被丢弃,有的还保存在勘查单位或个人手中。实物地质资料哪些应该汇交保管、向谁汇交、怎么汇交、汇交的经费、管理设施等问题还不够明确。

第三,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建设不健全,由于实物地质资料易损坏的特点,所以实物地质资料安全隐患大、整理保管难度大。

第四,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重收藏、轻利用,重保管、轻开发,重收集、轻服务。服务方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利用服务能力不强。实物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缺乏统一协作、利益共享的客户服务政策和机制,实物地质资料产品及用户分级分类管理混乱,产品价格机制不健全,服务收费不统一;缺乏现代服务模式,产品服务方式单一;进行客户需求调查较少;未制定客户服务计划和建立服务反馈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数据服务差距明显。

4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对策

第一,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与保管机构。建立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委托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等特殊性质的实物地质资料,委托这些部门具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资质的单位按照统一要求具体管理;对于其他的实物地质资料,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性质、保管意义与开发利用价值,实行国家、地区及地勘基层单位多层管理。

第二,建立完善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中已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范围:主要有:①科学钻探、大洋调查、极地考察、航天考察所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②对我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反映区域地质现象的实物地质资料,包括反映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对比意义的地质剖面,重要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岩石等实物地质资料。③反映我国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特殊地质现象的实物地质资料。④对我国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典型性的重要矿床实物地质资料。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勘查项目的参数井、区域探井、发现井、评价井的实物地质资料,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副样。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途径主要依法进行汇交、积极向社会征集、购买、构建实物地质资料资源收集保障体系。

第三,建设实物地质资料规范化管理制度。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属地质资料管理的范畴,地质资料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法规标准等都可以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得以应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范应涵盖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运转、归档、服务利用等工作,才能使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得到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建设。从最终目的来讲,实物地质资料的收集、保管以及所有技术条件支持都是为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是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社会效益重要手段,也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一是利用平台的创新,除了查阅、浏览、检索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检索、浏览、下载。二是利用方式的创新。编撰:根据服务者的要求,收集整理实物地质资料,归纳分析,编辑成册。研究:不囿于实物地质资料的凭据功能,积极挖掘实物地质资料的内在价值,总结规律或借鉴相关技术、工艺等。三是宣传创新: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制作展品、展室,举办展览,或者制作电视片、主题报道、多媒体教育系统,或者网页等,充分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增强宣传效果。四是加强合作交流的创新:以实物地质资料库馆为平台,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利用的交流,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作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促进地质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把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伍彬.档案学研究.杭州市档案管理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2005(3),21~24

李国忠,王毓慧.中国档案.企业知识产权档案规范化管理问题.2006(2),44~45

刘晓文 于景春 田琼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产生的重要资料信息资源类型之一。 对实物地质资料的属性特点、重要性的判别标志等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和研究,是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与服务体系的基础,有助于开展科学化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挥实物资料信息资源的服务作用,逐步形成系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科学。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资料属性;重要性;再利用价值

实物资料作为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较大规模的岩心库用来储存重要的岩心实物,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实物资料管理也较为重视,制订有一些明确的管理规定,如《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实物资料一般由单位自行保存。一些石油部门建有自己的岩心库,用来存放钻探采集的岩心并限于本部门使用。随着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正式成立和两个现代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成,标志着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将逐步走向专业化的轨道,促使实物资料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对于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已经开始有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但在实物地质资料的定义、资料属性、重要性判别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的含义、资料属性特点、重要性深入剖析,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的概念,实物地质资料保存价值的判别标志。旨在逐步形成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系统理论,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实物地质资料的属性特征

1.实物地质资料的资料属性

从资料属性的角度分析,实物地质资料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其他实物,如奇形异状的观赏石。虽然有些实物资料也具有观赏价值,但仅是实物地质资料性质的一部分。作为实物地质资料,必须具备三个特殊条件:①必须是作为地质工作研究对象而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在地质工作过程中系统采集的;②实物地质资料有其自身的地质意义;③具有详细的采集地质背景资料记录。不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实物,即使是野外采集的,并且具有很重要的观赏价值,也不能称之为“实物地质资料”。比如目前一些著名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出现盗挖、盗卖的化石,由于这些古生物化石是由非专业人员采取,没有任何采集地质背景的记录资料,已经丧失了研究其古环境、古生态以及化石保存地质条件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价值,实际上这些化石仅可以用于科学观赏,而不能称其为“实物地质资料”。

2.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的关系

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资料、原始资料有着密切关系。概括地说,成果资料是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资料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原始资料则是实物地质资料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描述与综合;而实物地质资料则是成果资料和原始资料的物质依据。三者之间即有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各自独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实物地质资料是不能脱离原始资料而独立存在的,没有原始资料的实物地质资料是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

作为资料的一种形式,实物地质资料有成果资料和原始资料无法比拟的独有的特点,就是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由于地质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即使对同一地质现象或地质体,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专家学者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也就表现在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认识上的不同。实物地质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不受主观认识所影响的,因而也起到了良好的物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受科学理论发展阶段性的限制,与实物地质资料同时产生的原始资料、成果资料可能会因为科学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而落后;而实物地质资料则可以不断地被认识和发现,地质科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唯一性是实物地质资料不同于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的另外一个特点,无论是纸介质还是电子文档形式的成果地质资料或原始地质资料,都可以利用复制技术进行复制,而实物地质资料是一种实体,不可复制,因此它是唯一的。

二、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

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性也就是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程度,是判别实物地质资料是否值得保存的主要依据。在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中,每件实物的重要程度并非都是同等的。如何分析判别实物是否重要或具有保存价值?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既地质意义、采集成本和采集难易程度、再利用价值、完整性和系统性。

1.实物地质资料的地质意义

每一件实物地质资料都有其地质意义,但其地质意义的重要程度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一些实物地质资料所包含地质信息的地质意义十分重要,而另一些则可能相对比较一般。实物地质资料地质意义的重要程度往往与学科研究理论成果、工作目的紧密相关。在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等领域,由于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不同,实物地质资料的地质意义判别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而且实物地质资料所包含的地质意义也存在重要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实物地质资料的地质意义又是相对的。专业学科研究内容上的交叉,又使得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多重地质意义。笔者以古生物、矿产勘查类的实物资料为例做一简要说明。

古生物化石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多方面的地质意义。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生命存在与发展演化记录,对于研究地球生物进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古生态、古环境、地层划分与对比、能源矿产以及大地构造研究等诸多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从古生物化石研究的角度,那些命名的生物化石种属模式标本比一般的标本更为重要;而作为生物地层“阶”划分标志的典型分子古生物化石比那些普通的化石重要,系统采集研究的地层剖面上的古生物化石比零散发现采集的化石更为重要。一些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性化石则更为重要,如孔子鸟的发现,代表了羽毛的出现和由恐龙进化为鸟的生物演化过程,因而也被称为20世纪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

在矿产勘查地质工作中,利用钻探获取岩心是了解矿床资源分布和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些岩心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同一类型的矿床,那些品位高、矿层厚度大、储量大、研究程度高的矿床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其实物地质资料更为重要。在一个矿区勘查过程中,可能施工多个钻孔,那些见矿好、岩心采取率高、代表性强的钻孔岩心的重要程度相对更高。

总之,不同类型的实物因其学科研究意义差别会有不同方面的地质意义,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可以突出反映地质科学研究与工作成果的实物地质资料往往具有更重要的地质意义,因而,也最具有保存收藏价值。

2.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成本和采集的难易程度

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成本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利用一些技术手段采集实物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也可以看做是资金投入的量。一般而言,项目投入的成本越大,实物采集成本也越大,其重要性也越大,保存价值也越高。以钻孔岩心为例,越是钻孔深度大,其投入成本越高,获取的岩心越具有保存价值。

实物的采集难易程度是指因客观条件限制而获取的难易程度,这些客观条件首先是实物采集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越是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区,其采集的实物越珍贵,越具有保存价值。以最近开展的大调查项目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例,在青藏高原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所取得的实物资料,比在内地开展同类工作所取得实物地质资料更具有保存价值。其次,有些实物本身就是在十分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特殊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其采集难度巨大并在很大程度上有采集的偶然性,因此,这类实物都是非常珍贵的,如一些古生物化石的标本、典型的矿物标本。

3.实物地质资料的再利用价值

实物地质资料的再利用价值是实物资料被重复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体现。实物地质资料被重复利用率越高,其再利用价值也就越大。实物地质资料的再利用可能是由多种因素而产生的,如学科研究目标的差别、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得一些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再利用价值。例如,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一些原来被作为低于工业品位的低品位矿石可能没有作为资源进行储量计算;如果完好地保留了以往勘查过程中的岩矿心,就可以在节约大量钻探投入的情况下,对原有资料进行再次测试和分析利用,就有可能扩大资源储量,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再如,勘查过程中采取的岩矿心,可以随时为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地表难以取得的地下资料基础。另外,不同专业领域获得的实物也可以为其相关专业提供资料基础信息。如,一块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标本,不仅再现了古生物本身的特征,也记录了当时的古生物生活、生存环境、埋藏保存过程等方面的古生态、古气候环境以及地质作用等诸多信息。

4.实物地质资料的完整性

实物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实物地质资料本身的完好程度;二是指与记录实物采集背景的相关资料的齐全程度。

首先,实物地质资料本身的完好程度取决于采集时是否按规范或技术要求采集。不同类型的实物其完好程度的标准也不完全一致。如岩石标本是否符合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古生物化石标本是否完整,化石体表面是否清晰;岩心的采取率是否达到标准,排放顺序是否正确;光薄片是否符合规范厚度等,都是判别实物资料本身是否完好的因素。只有那些采集完好的实物才更具有保存价值。

其次是实物采集背景的相关资料,也就是原始资料的主要部分,主要记录了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过程、采集方式、编号、地质特征描述、综合图件、测试鉴定成果、采集人以及保存地点、保存过程等内容。这些实物采集背景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再被深入研究利用的基本条件。如果这些相关资料不齐全或散失,实物的地质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保存的意义。许多失去采集地质背景资料的实物,往往也意味着失去了其资料保存价值。

5.实物地质资料的系统性

实物地质资料伴随地质工作项目产生,每一个地质工作项目都有其自身的任务目标、工作范围、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要求,因此,实物地质资料并非是零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项目成果资料、原始资料相对应的一系列实物。各类地质工作项目因工作目的和技术手段不同,产生的实物资料也会多种多样,一个项目产生的实物资料构成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资料单位。

三、实物地质资料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不断地深入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实物地质资料。如何管理并发挥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实物地质资料的含义、资料属性、重要性进行理论研究和概括总结,对于逐步形成实物地质资料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深入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的内涵,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重点,逐步形成系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科学。

2)在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保管与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3)对于制订规范化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和措施具有广泛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李寅,赵世煌.200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地质通报,22(10):814~817

李寅.2002.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见:第三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14~317.北京:海洋出版社

刘风民.实物地质资料保存价值.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36~338.北京:海洋出版社

刘晓文,张铁奎.2002.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及其管理.见:第三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18~320.北京:海洋出版社

马君.2004.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22~323.北京:海洋出版社

宋焕霞,高庆昭,张业成.200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解决途径.见:第三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21~323.北京:海洋出版社

王升学.2004.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之问题探讨.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15~319.北京:海洋出版社

夏浩东,邓会娟,杨富全等.2005.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和管理意义.地质通报,24(10~11):1069~1073

徐海军,赵晓青.200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模式探讨.见:第三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28~331.北京:海洋出版社

徐海军.2004.实物地质资料系统性建设与服务模式探讨.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24~328.北京:海洋出版社

张立海,任香爱.实物地质资料编研的探讨.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42~346.北京:海洋出版社

张铁奎,刘晓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和管理建议.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33~335.北京:海洋出版社

张业成,张立海,胡景江.2004.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的初步设想.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20~321.北京:海洋出版社

赵世煌,李寅.实物地质资料岩矿心筛选原则和方法.见:第四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339~341.北京:海洋出版社

论文研究方法实地

论文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调查法

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开调查会、发调查问卷、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

4、比较分析法

亦称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法。是依据客观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通过同一数据的不同比较,借以对一定项目作出评价的方法。

5、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又称思想方法、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

6、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7、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您的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调查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论文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

是。因为会计硕士论文可以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可以。写论文只用一种研究方法是可以的,比如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因为一种方法研究出来的东西够写一篇简单的论文了。

论文选题实证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所用的研究方法,毕业论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中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毕业论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动变革性。

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

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

9、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毕业论文写作步骤

在写作过程中,论文写作基本步骤一般分为"前奏——提纲——写作——收尾——校对"。

1、前奏

就是对资料的收集和遴选,并对文章需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处理。

2、提纲

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总体掌握,这样才能对论文写作质量有充分的保障。

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 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

图表在手,作者可以初观论文结构的全貌,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提纲是论述框架,是构思的外化。思如流水,稍纵即逝,要尽快捕捉记录并固化。

3、写作

这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核心,在论文的正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及各种优势资料,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4、收尾

开头和收尾都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保持文章的高质量具有保障意义。

5、校对

校对工作是对文章的最终处理,这种校对包括文章写完后的校对以及对作者不满意地方的修改,这个很关键,也很重要,是对作者负责任的集中体现。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一)选题方法

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选择恰当的题目,对于整篇毕业论文写作是否顺利,关系极大。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十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地。选题,要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价值原则,即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应用价值摆在首位。写的毕业论文不是毫无实际意义的“空对空”的文字游戏,而是来源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衡量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之大小,应当首先看它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我们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题目,写出文章来最好能指导现实,为当前的现实服务。第二条是可行原则。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是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学识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需要,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

(二)搜集材料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毕业论文如果缺少翔实的材料,就会像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的党八股那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瘦得难看”。

写作的材料从哪里来?第一来自生活。人民群众丰富多采的生活实践是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鲁迅曾对青年作家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党校学员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从自己的“生活仓库”中摄取写作材料。第二来自书本,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宋朝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是读书的好处。书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写作者如能经常向书本请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头活水”那样源源不断。指时博览群书,浏览各种报刊,发现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学员推荐。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员先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如是调查材料,可按时、地、对象拟定目录;如是文献资料,可按书刊名称和发行年月安排目录。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对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处、核对原著。

(三)立意方法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主题。主题在文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题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指导学员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符合现实需要,体现时代精神。文章是时代的产物、现实的反映,它的主题应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及发展方向。因此,毕业论文应牢牢把握时代脉膊,回答时代提出的最尖锐、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但并不是像镜子那样机械地反照现实,而应当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本质,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

第三,要有独到的见解。只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人受到启发,令人感奋,于人有益。什么是“独到的见解”?就是古人所说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思想、认识、意见、主张。要获得独到的见解,关键在于多思。其次,要有胆识,敢于标新立异。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事物的本质,多思深思,确立有现实意义;有独到见解、有理论深度的主题。

(四)谋篇布局方法

所谓谋篇布局,就是考虑和安排文章的整体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确定了主题,选定了材料,接着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来。安排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围绕主题安排结构;(二)要有明确、清楚的层次;(三)要完整、自然、严密。指导教师应根据文章所要表现的内容,合理安排结构,做到有中心,有层次,首尾圆合,重点突出,严谨自然,富于变化

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1、调查法,调查法是最基本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资料收集,访谈等形式,对得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2、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需求,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是快速了解进展最为有效方法,也用来指导研究选题,挖掘前沿热点等。3、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设计实验证实确定条件因素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阐明自变量与某一因变量的本质关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