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董海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特级教师,E-mail:(上海,201600),享受上海市松江区区政府津贴。曾先后获得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阜阳市首届学科带头人、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曾获安徽省青年教师高中数学优质课大赛和阜阳市青年教师高中数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在各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60余篇。一、中学教师撰写论文的意义 很多一线教师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作为教师,把课上好,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呢?有些年轻教师感叹:“我也想写论文,可论文太难写,这可如何是好?”经验老成的教师在随手翻阅期刊时可能会嗤之以鼻:“案例文章编故事,解题文章堆数字。这样的论文谁都能写,只是我不屑去写而已。”那么,教育科研论文究竟是什么?教师是否需要写论文?如果需要,又该如何选题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白何为论文。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作者善于倾听、强化反思、广泛阅读、深化认知、凝练语言、字斟句酌的综合体现,而教育研究论文则是教师教学研究智慧的结晶,是对智力劳动的浓缩记录,是对教学研究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一篇好的教育论文同优质教学一样,反映了教师的责任心,展现了教师的个人兴趣和教育研究成果,而非教学琐事的简单累积或堆砌。一篇好的论文有助于阅读者深入思考、强化交流、拓展视野。所以,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不仅是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最好抓手。1. 撰写论文是教育实践的需要 中学一线教师撰写论文,是备课、教学之外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是一个梳理思路、总结得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时,如果能够及时地将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并结合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进行适度的反思、升华,将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素材。此外,教育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效果、学科育人效果与教师的语言魅力息息相关,论文写作同样也是对课堂语言的升华,更是传承教育成果的重要工具。 2. 撰写论文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是把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困惑或成功,通过自己的思考,撰写成文,与更多同行分享交流,让更多学生受益提升。无数名师的成长案例表明,教研写作是一线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独特路径,也是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自我成长的必然需求。 3. 撰写论文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抓手 中学教师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长期单调、重复的学科教学工作可能容易使其产生职业倦怠。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工作10年后基本熟悉了教材,也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可能更容易迷失方向,忘记初心;而工作20年的“老教师”,更容易达到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失去发展的目标。那么,如何突破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呢?论文写作便是一个重要抓手。当教师看到自己思考研究的成果变成了铅字,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会对相关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有效克服职业倦怠。4. 撰写论文可积累丰富的研究素材 一线中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接触了大量丰富、真实的教学案例,而这些真实的课堂生成,是教育专家在进行理论阐述时的重要素材,也是教材编写专家进行教材编写时的重要借鉴。这些真实的课堂生成,也是中学教师得天独厚的写作资源与优势,将为基础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素材。二、中学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策略 教而不研则怠,研而不教则空。中学教师擅长课堂教学,因此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要基于课堂实践,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服务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的选题方向是衡量一篇教学科研论文水平的重要依据,并决定着论文的意义和价值。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总结了一些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策略。 1. 追踪热点 热点是指受广大家长、学生和教师广泛关注的事件或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思考价值。所以教师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利用热点酝酿选题,同时把握规律,踩准节奏,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方案,做到追踪而不追风。跟风是人云亦云,跟踪则是关注与思考;跟风是步人后尘,跟踪是变化与创新。 例如,由章建跃博士领衔的《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组,曾探讨了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而这一观点恰好与笔者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于是“如何进行概念教学”便成为笔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要追求自然》《数学概念教学要讲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两篇论文,系统阐述了对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解。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中小学数学》杂志。 2. 发挥特点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有人擅长课堂教学研究,有人专于竞赛辅导,有人在优质课大赛中如鱼得水,有人在解题教学中左右逢源。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无限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而是无限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所以教师应针对自己的特点,撰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同行分享,展示自己的长处与同行互相交流、学习与借鉴,这也是精彩论文的重要部分。 从教26年,笔者一直视课堂教学为自己的生命,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有较多体会。笔者还参加了省级高中数学优质课大赛或参与了学校年轻教师参赛过程中的备课,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更深的领悟。基于此,笔者连续撰写多篇论文阐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其中包括《将“过程”还给学生,让“告诉”远离课堂》《数学教学应是过程的教学》《精彩的讲解代替不了思维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应因生成而精彩》《注重过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等,这些论文先后发表在《数学通讯(教师刊)》《中学数学研究》《福建中学数学》《中小学数学(高中)》等数学期刊上。3. 抓住小点 一线教师由于理论学习有限,时间与精力亦有限,所以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否则必然会因为选题太大而造成内容空泛。因此,教师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应聚焦教材解读、课堂教学、解题研究、学法指导等日常教学内容,这样的选题既容易入手也容易写出新意,能够写深、写透。但有些教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既然是“抓住小点”,论文标题就可以冠以“浅谈”“浅析”“之我见”等。事实上,这些只是作者一种谦逊的表达方法,如果教师真的只是“浅谈”就不要谈了,“抓住小点”就是为了“深谈”。 笔者最初开始撰写论文时,都是两千字左右的小论文,集中精力解决一个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对教材某一个细小的地方提出编写建议。逐渐地,随着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撰写的论文字数渐渐能够达到四千字左右,最多时可达五千字。但笔者给自己写作提出的要求并不在于字数,而是深信“浓缩的才是精华”。字数的增加,只是因为有话可说。 4. 攻克难点 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既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有自己的短板,写自己之所长固然是对的,但是也要在自己的短板上勇于突破,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成长为有一席之地的学科名师。 在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学校,生源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难度,这也使笔者的数学解题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决定给自己加压,并主动研究专业数学杂志中与解题相关的论文,同时结合日常教学,研究高中数学解题策略。近年来,笔者亦陆续有解题类的专业论文见诸报端。 5. 开发盲点 教师对教材中的经典内容都会进行重点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典型案例也亮点纷呈。因此,除非有特别的设计和亮点,相关论文被发表的机会并不大。实际上,更值得教师探讨的是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或者一些普遍不被教师们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由于比较缺乏教学成果,教师在这些方面的选题会更有意义。同时,如果一线教师能够对教学“盲点”产生教学心得或教学体会,然后再撰写成文,将有更多机会在各类报刊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高中数学的“统计”部分,被大多数教师认为“简单”而快马加鞭地在教学中一带而过。这部分内容也不常被大家拿来当做论文选题。但在高三模拟考试中,统计部分往往错误率较高。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深刻思考,于是便针对相关现象撰写了《认真挖掘“简单”内容的育人价值》一文,并最终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委员会会刊《中国数学教育》。选修部分同样是写作选题的冷门,笔者曾针对选修内容撰写了《对直线参数方程的认识及应用举例》《利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巧解距离问题》两篇文章,并相继发表于《中小学数学(高中)》和《高中数学教与学》。三、结语 研究无边际,即可贴地而行又可于云端跳舞;教学要有度,充分理解学生方能深入浅出。教师们只要勤于积累,资源俯首皆是;只要勇于思考,想法不请自来;只要勇于实践,感悟自然深刻透彻[1]。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们从普通论文写作进阶到真正的学术论文撰写,思如涌泉、文如行云流水的状态也就为时不远了。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思维深度、广度和灵活度的提升,视野的开阔,将使教师们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
对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再认识 摘要 关键词 (略)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实施,是中小学实现教育目标,立德树人的最主要工作。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上“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轨道。要求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i] 。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新课程的实施也遇到较多的困难,实施不尽理想。从学科课程的教学看,仍然比较普遍存在重学科知识传承、重应试训练,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状况。 分析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些专家认为新课程实施不理想,“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就是我们大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是僵化和保守的、应试教育的、专制的;第二点,我们的实施方式基本是自上而下的;第三点就是中小学老师在长期的应试训练的背景底下,他们的专业素养是跟不上。”[ii] 就学科课程教学而言,新课程实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除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外,中小学教师自身存在主要问题是,对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缺乏深刻认识,缺乏通过学科教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学科教学和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课程教学综合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科课程教学要发挥育人的功能,起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内要有一个统一思想和目标。如果教学领导和管理干部只关心应试成绩和升学率,如果各级教研人员把组织统一考试(质量检查)和考试成绩统计、评比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的教学就难以克服“考什么教什么”,“用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的倾向。学科课程标准就难以完整的执行,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也难以落实。 中小学教师由于所处地位和本身素养的限制,在应试教育氛围还十分浓厚的环境下,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存在很大困难。在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大环境下,教师的学科教学,就容易沿袭应试教育的习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地区质检和中、高考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学校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习惯于把学科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意无意地排斥学科方法、学科思想观念的教育;在潜意识里,往往把提高素养,学科方法和观念教育看成花架子,中听不中用,把加大教和学的时间投入,强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力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得力措施。 前不久,发表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为学科教学发挥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科学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指出了方向,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反思、讨论、研究学科教学,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克服重学科知识的传承、重应试训练,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习惯,增强育人意识,是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的关键。 1 深刻认识学科教学内容在培育核心素养上的作用和价值” > 通过学习、研究,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结合学科课程的内容,明确学科教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科学素养方面的任务和作用,将德育要求、科学素养培育细化落实到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是实现学科教学立德育人的首要工作。 学科教学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方法基础,学科思想观念。学科教学内容是学科教学育人的载体。各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各学科和体育、艺术等的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各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所起的作用,具有的价值,许多教育、教学专家和学者都做了精辟的阐述。由许多专家参与研究编写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就是一例。 该书给科学素养作了如下定义:“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世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iii]该书的的第1章,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方法和科学事业的本质三个方面来论述“科学的性质”。把对科学性质的认识,放在科学素养的首要位置。该书还认为,培养青年人如何面对生活,还“必须考虑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养成有关的科学技能”。认为,“价值观、态度和技能属于思维习惯”,“它们直接与人的知识和学习观念有关,与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有关”[iv]。 这些论述说明,科学素养的培育,要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基础学科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懂得科学的重要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能运用学科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个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拥有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能动作用,能够帮助人们为“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 [v]。《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用了很大的篇幅,以“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人类机体”、“人类社会”、“被改造了的世界”、“数学世界”、“历史展望”、“通用概念”、“思维习惯”几个专题,综合地讲述、分析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最基本内容,帮助读者认识、体会这些科学内容的学习,对科学素养形成的作用。[vi]这种论述方法,非常具体也非常深刻地说明,只有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学科内容,通过各个学科间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科教学综合育人的功能。 学生的科学素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育与学科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观念)的习得,不是在一个层次上。能力应该是建立在知识、方法、思想观念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素养。能力是通过学科教学,包括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科方法的了解训练、学科思想观念(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的熏陶,逐渐培养形成的。知识越丰富,了解掌握的方法越多,思维意思和观念越明晰,看待自然、社会的眼光越敏锐,认识也越深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更强。 理顺能力培养和学科教学核心内容的关系,可以避免把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科核心内容的掌握、学科方法的了解训练、学科思想观念的启迪割裂开来。只有融合学科知识、技能传授、学科方法介绍和训练、学科思想观念的熏陶和教育,才能形成学科能力。这有助于解决学科能力培养无从做起、难以入手的问题,有助于纠正希图靠能力型试题的解答训练培养能力的错误做法。认识是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科能力形成的关系,还可以纠正孤立看待和处理学科能力测评的倾向,防止脱离或超越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学生对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观念的认识水平,进行所谓的能力考查。当前在升学考试选拔中出现了一些脱离或超越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学生对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观念的认识水平的能力测试题,已经让青少年甚至学科教师患上“能力测试恐惧症”。这种倾向,只能使教学异化为能力测试题解答的高强度训练,拔苗助长,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教学内容三要素间的关系 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学科课程的三维学习目标。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科方法的介绍训练、学科思想观念的熏陶和培育,教学三要素之间的融合,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从学科视角看待自然、社会的观念,思维方法,处理、解决和学科研究内容有关的问题的学科能力。各个学科间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就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形成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人类在学科领域的认知活动中获得的宝贵成果。是回答学科所研究的客观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等具体问题的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是学科研究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随着时代的基本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也将得到更新和充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发展的成就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培育学生与当代社会想适应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养分。但是,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脱离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观念的教育,孤立地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不仅难以吸收所学习的事实性知识,更不可能转化为学科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不能发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学科的研究方法,是进行学科研究、解决学科问题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取的策略、途径、步骤、规则、手段和方式方法。它回答“怎么研究”、“怎么表征”的问题。学科方法属于操作层面,具有过程性和可操作性。学科方法,包括哲学方法、逻辑方法、适用于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一门或某几门自然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和现代新研究方法。哲学方法是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逻辑方法是普遍适用的具体思维工具。从认识过程的发展顺序和深度看,科学方法包括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试验、模拟、调查),加工研究资料并作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vii]在知识技能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人们探索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才能领悟习得探究世界的方法,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 学科思想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脑子里留下的高度概括性的认识,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学科思想抽象地反映学科本质、规律和价值,是学科知识、技能、学科方法的灵魂。它从观念层面提供从学科角度认识客观事物的视角。学科思想,是指导、支配学科认知活动的基本观念,是认识客观世界、处理与学科有关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这也是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创新的历程,说明学科的知识、技能,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的思想观念三要素是相互依存,一起发展的。学科的发展,不单是学科知识、技能的量上的增长和质上的更新充实,更是学科方法和学思想观念的发展、更新。学科内容学科知识、技能、学科方法体现了学科思想。学科知识、技能是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观念的载体。通过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了解掌握了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关于自然社会的许多事实性知识,为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思想和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认识。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又必须以学科思想方法为指导,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也是了解、形成学科思想方法的过程。。 例如,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涵盖的化学知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和途径,属于操作层面;“化学思想”属于认识论范畴,是看待和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 “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是从具体化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精髓。化学教学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在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化学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人生观、世界观[viii]。 “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是形成正确看待、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要素。化学学科的思想,包括对物质宏观组成、微观结构的基本认识(元素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微粒观---物质由微粒构成,结构观---物质具有复杂的结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对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认识(变化观---物质在不断变化中,量变引起质变,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关于物质分类的观点(分类观---可以依据物质组成、性质给物质分类,各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化学科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绿色化学的观念)。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的思想观念,学科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徐光宪院士是在化学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乌力吉和朱晶先后对徐光宪的研究风格、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做了研究探讨,对徐光宪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整理。他们发现徐光宪院士作为一名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关注哲学和方法论,他对研究方法有自己的理解和专门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思维风格。徐光宪院士在化学领域获得的成就和他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深刻认识是密切相关的[ix]。 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确立了学科教学的三维学习目标。在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学科学科方法的教育、训练。但是,在学科思想观念的教育方面,课程标准还缺乏具体要求,在教材中体现不够。在教学实际中,知识技能教学和学科方法、学科思想观念教育脱节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在学科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学科知识、技能传授,学科方法介绍和训练、学思想观念的熏陶、教育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落实好,学生的学科方法、思想观念可以自然而然形成。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新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强弱决定于学生的先天智力水平和后天的知识掌握的数量、熟练程度和解题经验的多少。一些教师以为学科思想观念的教育只是空洞的说教,浪费教学时间。有的教师认为学科能力的培养好说起来好听,做起来困难,难以成效。这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使学科教学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学科能力的培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缺乏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思想观念教育能力的教师,只能通过知识技能的反复讲解灌输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应付升学选拔考试的能力测试。 总之,要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充分认识学科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正确地看待、处理学科教学内容三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在各学段具体的育人目标、任务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和组织学科教学,注重各个学科间的联系,才能发挥学科教学综合育人的功能。
东部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呼唤教育公平的今天,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忽视了东部较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对当前东部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这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关键词]东部农村;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我国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无疑是最大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农村教育的薄弱与落后一直是整个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教育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研究,大多数的学者都倾向于最贫困的西部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研究,从而忽视了在小康村的掩盖下东部较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之所以特别关注东部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是因为东部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着自身的特点,对东部农村小学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又会为西部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东部教育发展的今天就是西部教育发展的明天,可见,对东部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对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还需要说明的是“,乡”从广义而言包括乡镇和乡村两个部分,本文所研究的农村教育是指镇以下的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也就是说研究的地区是东部只存在小学的农村,所研究的范围对象就是农村的小学教育。一、东部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一)东部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短缺与浪费并存虽然东部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优于西部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是由于东部的大部分农村仍处于小康的低水平,所以东部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比其镇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差得多,更糟的是,为了达到小康教育的验收,多数教学只是一些“花架子”。第一,表面富丽堂皇的教室大都是20多年的老房子;学生用的桌椅多数是以低价从市、镇中心小学买来的二手货,桌椅虽然表面粉刷一新,但高矮不配套。第二,篮球场、足球场只是一个摆设,各种活动器材紧缺。第三,在饮水、卫生、通风和取暖上更是存在极大的漏洞。夏季电风扇坠落砸伤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冬天学生们守着奄奄一息的小煤炉无可奈何;饮水机也只是应付验收的工具,学生们每天喝的水都是用小水壶自备的。第四,公共财产的安全存在隐患。多数农村小学晚上没有护校人员,桌椅被盗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的暑假,河北省某地区的一所农村小学的30台电脑在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二)课程设置———规模与形式并存“普九”推行趋于均衡化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及实施新课程改革等措施为农村教育事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但是对于部分东部农村小学而言就是“简单跟风、模仿”。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但是由于缺乏音体美的专职教师与教学设备,这些课程也只是聊胜于无,大多数是由班主任全科兼任。音乐、美术课成了语文、数学的补习课,增强体质锻炼的体育课也成了打扫卫生的劳动课。东部农村小学在三年级已基本统一开设了英语课和电脑课,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相应的师资和教学设备。由于农村小学的多数英语教师需要从市和镇的中心小学聘请,所以英语课就成了孩子们周末在校的补习课;面对中心小学淘汰下来的286或386机型的电脑,短短的一节电脑课也就成了教师的电脑修理课和孩子们不知所措的等待课。(三)师资与教学———应付与舞弊并存与西部农村小学相比较,东部农村的小学教师的工资拖欠问题并不十分严重,因此东部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有三种群体组成:一是靠教龄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靠各种关系挤入这一行的年龄不等的代课教师;三是为数不多的从中专院校毕业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这种整体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必然在教学上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第一,相当一部分民转公的老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对新的教学大纲视而不见,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的老教案。这与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都是无法相适应的。但是在年度优秀教师的评比中,这些老教师却依仗资格老,凭着一股霸气要成绩,要不到手就会闹情绪,孩子们就会成了部分老教师的出气筒。第二,由于多数代课教师是凭各种关系挤入教师这个行列的,所以他们只是把教书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而不是当作一生奋斗的事业。尤其是年轻的代课教师,工作敷衍,只满足于“教过”而不力求“教会”。第三,中专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常受到老教师的排挤,自己的教学成绩往往不被认可,甚至在年度的评比中还不如有关系进来的代课教师。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随波逐流,稍微有抱负的一部分教师也是把调入中心小学任教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第四,尽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东部农村小学已经取消了升学考试的机制,但是,以考试为核心的管理评价机制却“岿然不动”。多数学校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优秀,还是看每学期统考后的学生的成绩结果,而不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付出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这就导致了考场中出现了以老师导演的考试的座次为“两优+一差”的舞弊情况,考试过程中,两个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要给夹在中间的“差生”予以相应的照顾。二、促进东部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党的十六大总揽全局,把握21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而且“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的全局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东部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折射出西部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同时也就成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对当前东部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一)端正东部农村小学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东部地区必须以经济促教育,进一步协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先进理念。从内部讲,农村小学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办学的真正目的:教书育人。学校的任何设施、设备都是用来为学生成才服务的,而不是应付上级验收的工具,更不能以短缺为理由将有限的资源加以浪费。从外部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竭尽全力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同时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分配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杜绝浪费和“花架子”建设。(二)尽快提高东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第一,一方面通过在职进修、社会招聘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参与教育研究和学习等途径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实现东部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二,重视建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激励机制,吸收高素质的人员加入小学教师的行列。第三,从教师自身而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德治教、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精心施教;爱护学生、以情促教;严谨治学、科学兴教;团结合作、协同行教;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三)进一步推进东部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体制,优化学校的人事管理建立符合东部农村小学教育的监督体制,落实依法治教。在小康教育验收、评估的过程中,坚决杜绝“上级通风———地方准备”的游击战术,做到“切实保障+有效的监督”的双重管理。建立教师行业资格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杜绝不合格的人员担任农村教师。从内部看,要加速实施“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学校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优化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激励管理与惩罚管理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参考文献][1]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张人杰.2004教育中国[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3]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3-2004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叶存洪.怎样做一名好老师[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资料来源:
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实现小学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课程的现代化。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教育专业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谈》
摘 要: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研究策略
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建议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五想”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一、激发兴趣
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并从中感到学习的意义。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愿意想,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启迪思维的基矗为奠定启迪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应在讲每一问题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好此问题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拴”住学生、“迷”住学生, 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大小月的规律,可采用顺口溜的方式“一三五七八十 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日常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个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 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勤学、爱学、好学、善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
二、能力培养
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三、知能结合
我们提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思考方法、应用能力等),实现知识、能力同步发展,这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1、重视表象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数学的实质是:符号十逻辑。小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形象的与动作相联系的有关表象。因而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利用一些物质化的材料作为思维的中介物,让学生看看、拼拼、摆摆、摸摸,从而将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等通过自身感受呈现出来,达到内化成智力活动的目的。
2、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落实这一要求呢?我们总结出三条基本实施途径:一是示范:结合知识的教学,直观、浅显地给学生以正确思维的信息;二是点拨:基本过程为“点窍----探讨----扫障----总结”;三是训练:特别强调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重视“三算结合”教学
有人说:珠算是我国的国粹。这不仅是因为算盘是重要的运算工具,更在于通过珠算能全面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市各区、县(市)均有三算班,?不少学校班班都上三算课,节节课前2分钟进行珠算常规训练。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念”,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促进儿童左、右大脑均衡、协调发展。桃源县漳江小学珠脑算小组的队员代表我省参加中南五省竞赛,取得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团体总分第一的可喜成绩。1994年我市代表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夺取了接力赛城市乙组团体总分的第一名。
五、发挥合力
社会教育具有导向性、多样性、普遍性的特点。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社会教育以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如学校教育的集体性特点,使得每一个学生处于集体的氛围中,便于增强其接受教育的动力和压力,这是家庭教育所无法相比的;而家庭教育的个体性特点,便于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又是学校大班教学所难以顾及的;社会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学生们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打开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社会经验,还可使学生身临社会,切身感受到现代科技已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并冲击着整个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自作用。
总之,学校教育要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从刻板的育人标准中解放出来,从单一的升学教育中解脱出来。学校教育不仅教给学生扎实的书本知识,更应着重培养人的行为、能力和良好的习惯,追求立足未来的长 期教育效益,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教育专业浅析论文
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摘要】
民族振兴依靠教育,教育振兴依靠教师,教师技能提高依靠教学实践和研究,而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和引导。本文试就中小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便同仁借鉴。
【论文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教育上的问题,并能运用正确的,系统的方法,去求得科学的结论,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活动就称之为教育科研。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个目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探索新形势下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以便发现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今后中小学教育的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总是前进的、发展的。我们的教育工作,它必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指导教育运行的规律也必然在丰富、在完善、在发展。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联系本职工作认真地、不断地探索,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对于深化教改,切实搞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教育中的思想、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中的已经过时或落后了的东西。而这些方面的改革都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提出有效的措施,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这是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理念依据的源泉,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动力。进行教育科研,每一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因此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主人翁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2、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们知道,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学的理论;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教育科学理论去指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地进行教 改实验,勇于创新,用取得的成果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对学期或学年度所实验的课题或项目应进行书面总结,找出差距,继续研究。这样边研究,边实践,自编自导自演,既可以优化“教”,也可以优化“学”,既经济快捷,又方便实惠。所以说,教育科研的成果,一旦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力量。目前许多学校都总结提出了“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非常重视学校科研组织和科研活动的建设。他们不仅把科研成果通过报刊杂志进行宣传报道,而且还积极主动地把经验丰富的教师派出去巡回讲学、作报告。这样做正是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科研理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数十年长期坚持,因而成为全国一流中学。该校的科研带头人魏书生,也逐步锻炼成为教育实验改革的专家,全国知名。
3、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需要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从古今中外教育史的发展看,那些著名的教育家无不是经过教育科研——长期不断的教育实践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教学的理论,并终身为之实践,因而成为历代尊崇的教育思想家。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论,就是他在数十年教书育人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创立的。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是在他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才不断取得优秀成果的。……概言之,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经过选择课题,定向研究,不断总结积累,不仅可使“教”有特色,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教育科研活动正是造就教育家,造就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途经;也是提高广大中小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4、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需要
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而教育科研,正是使大量丰富的教育实践(包括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教育科学实验)上升为教育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得不到发展、完善和提高,怎么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呢!只有广泛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地指导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顺利实施,确保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目标的实现。
那么,怎样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呢?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努力转变观念,树立参与意识,扩大科研组织,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专门机构的建设和管理,集中人力物力,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以推动教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各学校也可借此开展结合本校实际的科学研究,以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和提高。具体方法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活动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具有进行教育科研最有利的条件。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立足本职,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学习,勤奋钻研,注意挖掘和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联系有关科学理论,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积极撰写科研论文,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努力使自己退出“教书匠”行列,逐步锻炼跨入到“科研型”甚至“学者型”教师的行列。因为,教师在科研道路上的钻研精神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正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有力因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他较高的自身素质和科研水平上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争创佳绩。切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万木苦争春,何患未成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践出真知,为教育科研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电化教育在今天迎来了高速的发展,通过电化教育的手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为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发展中电化教育也将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电化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目的仍是要实施教育,电教部门和学校电教工作者要为普及电教而提供电教资料,编写电教教材,他们的工作仍然是教学,只有懂得教学具备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好电化教育。实践证明,好的电化教育,能够对中小学的教学成绩有显著的帮助。
一、电化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的形式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了使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能够投入,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鼓动性、幽默性或者加入一定的肢体动作。但是这种外部的刺激具有瞬时性,只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同时还存在审美疲劳的弊端。加之,这与教师的性格、环境、语言表达具有较大的关联性,遇到表情严肃、性格内向的教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单一的表情、较少的肢体语言、单调的语调就很难能够形成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抵触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布鲁纳是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他曾表示: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由此可以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化电化教育就是应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借由它的生动、形象、直观,集中了视觉听觉,通过灵活多变的视听效果来改善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平时语言难以表达的思维,从而达到比传统教学更方便高效的效果。
二、电化教学发掘学生的思维
创造思维是相对传统的思维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就像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创造思维具有传统思维却又高于一般思维。创造思维也来源于生活,了解的越多思维越发散,越能够产生创造思维,但中小学的学生大都仅限于学校的生活,因此思维局限性大。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课堂就是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唯一场所,教师想要学生具有极佳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丰富的课堂教学素材。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因此电化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教材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发散思维产生创造思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开拓视野。
三、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质和教育的实时性
信息素质代表了两个方面即计算机素质和网络素质,计算机素质主要表现为熟练地操作电脑,熟悉电脑系统解决常见问题、应用文字编辑软件、灵活运用各种软件解决教学问题、能够制作和编辑处理需要使用的图片、演示文稿制作使用等各项在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各项关于电脑的基本能力;网络素质则包含收发电子信息、网页浏览查询、信息查询收集、软件下载等基本互联网素质。上海师范大学黎教授在出版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一书中,通过下面的语言来定义什么是信息素质,黎教授的表述如下: 信息获取、加工等能力可以简称为"信息能力",通过信息教育使学生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一生的品质。通过这段表述,我们能够对信息素质有所了解,也能够判定什么才是所谓的信息素质。
电化教育就是通过连接的互联网来形成一个三维的、空间的教育体系,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化来达到充实课堂使得课堂能够与时俱进,时刻获得最新资讯、最新动向,从而远离"闭关修炼"的教育困境。这样既可以增强了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培养,也能够树立学生对信息化的观念,增强学科教育的实时性,避免教育与社会的脱节。
四、提高了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发挥主体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电教化则相对平衡了二者在教与学的作用,将讲述和吸收转换为交互式的课堂。将计算机的图、文、动画结合,形成屏幕内、屏幕外教师、学生多方面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一起分析比较,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解答问题,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是引导的作用,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课堂,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课堂。
同时信息化的今天,合理、正确、高效地使用现代化电化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块和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设计的个性化教学,突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作用。学生除了能够在老师固定的模式下学习,还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自行学习,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双向的信息传输,加强信息的沟通,形成知识的多向网络,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
五、结论
运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的课堂形式,结合传统教育和电化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全新的课堂文化。在现代化的整合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完美融合的新课堂。新的课堂具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传统的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 传统的课堂中心发生了转换,教师为中心变成了课程内容为中心; 传统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师授生学的关系变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教材也不再是不变式的标准教材而是求知型的探索式的新教材。这样形成了新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和学习积极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达成以上要求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和条件,电化教育是构建创新学习环境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体会它与传统教育各自的优缺点,将两者有机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振红. 中小学电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顾明远. 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 信息化教育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
在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由一开始的不受重视逐渐地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在美术教育地位逐渐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所具有的作用也慢慢地突显出来。因此,本文以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意义为题,对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
美术教育;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意义
在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有效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所以说,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因此,在合理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美术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美术教育对培养中小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原则。
(一)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十分成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一阶段,若是不能有效的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工作,那么当学生思维已经成熟之后在开展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小学阶段是最好的培养时期。在此时期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美术教学入手。
要知道,美术这一学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对于教学方式也没有固定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这样就使得教学的灵活性比较强,而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着积极的作用[1]。多样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以及直觉思维的发展,而此两者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意想象,进而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美术教育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按照自由、平等等原则来开展教学,只有这样进行的美术教学才能够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发挥美术教学具有的创造性,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发散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可以自由创造,这样其思维就可以得到创新的发展。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想要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此种精神,才能在学习中自主开拓,久而久之,其创新意识以及能力都会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引导,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多启发学生动脑。与此同时,因为美术知识是比较灵活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想法融入到知识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可以得到培养。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一种引导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可以根据美术这一科学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发散思维训练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说,当教师想要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可以先给一个命题,就以《夏》为命题,对于夏天每个学生都不陌生,而且此命题和生活实际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认为的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画出来。很多学生可能会画花朵,会画蓝天白云,这样的想法是较为固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师可以说:“同学们,夏天天气热,怎么可以降暑呢?”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会想到,夏天还可以游泳,还可以在树荫在乘凉等,当这些想法从脑海中浮现之后,学生进行夏的创作就会多样化,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散。
(三)构建创新思维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构建创新思维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够得到放松,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创新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此情境中思维得到碰撞,进而产生新的火花。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要知道,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进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迎弟.浅谈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3):274-275.
案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学中实践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案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学中实践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在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确保幼儿教育教学可以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幼儿的教育教学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当下中职学校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课堂中存在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困难较大等问题,在教学中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显著。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可以改变教学现状,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为中职学校幼儿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
引言:
幼儿教育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及相关的教育以及工作中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课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唱、跳、表演、弹奏的能力,学生还应该对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掌握,进而为幼儿的教学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1]。因此,这门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更好的联系,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各不相同
幼儿教育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将育儿的知识通过课堂集中传授给学生。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生源不断进行扩招,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参差不齐,这给幼儿教育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的过程中难度越来越大[2]。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好的规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过着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二)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实践
许多学生在进入这一专业的学习之前,对这一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实践的意识与经验,对这一专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学习中,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没有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这对学生进行以后的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而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
(二)教学的重点是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不告诉学生。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较为重视,对学生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和对实际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较为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3]。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这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案例教学的重点得到展示。
三、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的相关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具有时效性、典型、真实的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用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案例,既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又可以反映幼儿的真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区发生的情况,这样具有普遍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重视,进而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发生在近期的,尤其是那些可以引起民众积极讨论的话题与案例,时效性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幼儿园每天早上的开园中,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教师可以以这种最为常见的情况作为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都可以见到的情况,再加上这是在大多数的幼儿园经常发生的情况,尤其对刚步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极为明显。教师将这个案例作为教学的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兴趣与疑问,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与思考,进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合理安排案例探讨
教学课堂的引入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案例紧密相关的情景,进而通过场景的过渡,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故事结束之后,教师抛出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案例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再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进行提升。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与分析也不同。学生直接进行探究与讨论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思维发展更加全面,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例如,对于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周边幼儿园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的借助,向学生播放与案例有关的视频或短片,逐渐将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搭配,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有安排,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都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落实,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在小组探究、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对探究与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三)对教学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进行总结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不能向学生宣布某一个小组或者某一个学生思维是正确的,教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要对思维有偏差的小组或者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纠正。
案例总结中,教师不能只将注意力停留在分析与总结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对学习的方式进行改善。例如,在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中,教师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综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的评价三者之间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在案例教学中对学生实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全面评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效的弥补,改善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中,进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调动,进而有效促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娟.中职幼师幼儿教育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11):43-44.
[2]吴珊琦.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师,2018(12):112-113.
[3]李文婷.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6):16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及机制对接[摘 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思维出发,在论证其基本关系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普及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整合和理论与实践对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考量分析与探讨。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战略思维与伟大构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的观念整合与教育对接机制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本构关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前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归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土化过程的实现。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的基本构成关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教育目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实现条件的“教育哲学[2]”关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和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继承、运用、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根本要求和实现目的。3.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接受性是步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中国化的必由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体价值取向趋向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体系的大众接受性,使全体中国社会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的,社会理想、政治取向、文化发展、和谐思想理论综合于一体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达到普遍共识乃至高度认同,才能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系统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机制,努力提高教育话语的大众接受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体系和话语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本土普及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1.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职责,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并履行着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职能,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地位。同时,也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向大众化社会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传承文化文明的运作执行载体和理论武装工具的社会属性功能。因此,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的现代职能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进而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活动,构建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长效对接机制,既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进程,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使命。2.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贯彻落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思想和任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亦即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进而言之,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职能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进一步体现。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职能的全面履行和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从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活动,使作为人才后备军和未来社会主干力量的一代代大学生,从思想意识、观念形态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论体系、核心价值、取向标准,内化整合为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觉悟,形成牢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思维固化为方法手段,上升为指导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实践,进而使他们成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并通过他们向广大社会成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教育进程,才能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转变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认识上的有机整合1.切实转变观念,克服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近年来,在中央决策高层战略层面上的强势推动,各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2004]16号、教育部[2005]9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但由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诸多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造成学校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统一,由于认识和措施的不到位,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说明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理论意义上尚未得到充分论证,在行为实践上教育与管理“两套马车”问题比较突出,在执行层面上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重专业实践轻政治理论实践等问题,未能形成一种规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削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育实践的实效性。教育和管理是哲学的对立统一范畴和方法论的认识问题,只有从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者具有目的的一致性、方法的对立统一性特点,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同属于方法论的哲学范畴,是克服“谁重要?谁次要”的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思想基础。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育人”的大教育观高度,必须克服“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在机制上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经费保证、时间安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计划的、系统的安排实践活动,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管理“两套马车”在统一计划下正常运行。2.突破思想理论课堂教学的封闭循环,提高课外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其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和主导性不言而喻。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除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必须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课堂教育的封闭循环,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课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是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来深化理论认识,内化为觉悟,健全学生成长机制的过程。这对促进大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有效推动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实现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联系和有效整合,必须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特点,转变课外教育教学“低人一等”的落后观念,只有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同等重要”的认识,充分认识当前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才能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机制整合的相关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对接机制,以提升效果1.建立对接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联姻”从思想上提高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认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联姻”的关键。因此,要从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党政隶属关系和职能的适当调整,建立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党政职能和教学单位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教育与管理“两张皮”、实现两者“联姻”,既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有效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对接或是有意识的形成两个独立的板块,才能在体制和机制上真正地实现“联姻”,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目的。2.重视课堂教育的理论效果,打好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在课堂上要进一步丰富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同时吸收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观点和内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使之更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可学性和价值性,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从而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夯实理论基础。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切实提高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大学生走出课外在校园和校外社会进行实践教育的实施主体和行为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社会、精神的对象。高校应该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培育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应将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关注焦点,在策划每一项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时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主题,确定地点,选择时间,组织人员,设计方案,指导实践,要尽量创造条件,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压抑为愉快,从而促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也改善了大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敷衍了事、擅下结论、应付交差、缺乏新意、急功近利的问题。4.加强高校、社会、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协同性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依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制定具体政策规定,加强接收单位与高校的合作,避免只停留在挂牌和口头协议等表面形式而使组织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导致高校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恳求支持的状态下,游击型的更换实践单位情况。因此,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接受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高校自身的齐抓共管、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系统而又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下的运行机制和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5.健全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机制,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保证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实施,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是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组织要以教师(或管理干部,下同)为主导,以课外实践内容和活动范围为基础,建立5-10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的工作机制,实行组长负责制,下设外联小组、监督小组、信息反馈小组等。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向教师负责,受教师监督。各小组必须坚决贯彻活动的指导思想,认真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力配合,灵活协调,创造性地完成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6.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要按照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严格要求,避免单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量化和单方向考核。应在实践前、中、后,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与落实,对学生是否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是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评价;第二,由学生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认真负责、悉心指导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师对学生就课外社会实践前是否明确选题和方式,减少和避免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实践中是否保证了时间和效果;实践后学生是否按时、按要求写好实践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否突出主题,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第二,由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认真完成的社会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记学分。建立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能促使教师和学生扭转轻视课外社会实践课程的观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质量。
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实践与研究论文
一、引言
生理学研究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课程的知识基础,其在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因其内容繁多,系统性强且比较抽象,因此,初学者很难深刻领会所学内容。如何针对生理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生理学教学的关键。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自1969年创立以来就开始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并得到高度关注。该学习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特点都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校生理学学科在近年肾脏的排泄功能教学中逐渐引入PBL教学法,由于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尝试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具体总结如下。
二、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教学前准备。其一,挑选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由学科教师从本学科建立的PBL案例。库中挑选,经过反复的讨论分析最终挑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作为教学案例,该案例涉及循环和呼吸两个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设计PBL教学方案。针对教学案例提出和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分析心功能不全对机体会产生哪些影响”,“体格检查中哪些现象可以用生理学知识进行解释”,“案例中呼吸功能和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相应应对方案,比如,哪些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并能分析全面的问题,那些问题是学生不易想到,需要教师引导启发的问题等,通过提前的讨论分析,可以提高教师对讨论的整体把控能力;其三,提前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法说明会。生理学多在大一和大二开展,因此,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这一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PBL教学、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教学环节如何进行,如何查阅文献资料等,使学生知道如何着手准备PBL讨论,并提前一周将教学案例和教学问题告知学生。第二,分组讨论合适的分组直接影响讨论效果,根据学科开展PBL教学的经验,我们将平时学习成绩较好表现积极的同学和不太积极的同学穿插分组,8-10人一组,每个讨论小组由两名教师进行指导。小组长简单介绍案例后,学生围绕预设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控制讨论节奏,引导讨论方向,防止偏离主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简单总结,指出偏差和不足,对讨论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和存在分歧的问题给予点拨,让学生课下再次深入探讨。同时,教师要根据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查阅资料的情况、发言的踊跃性及正确程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课后要求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讨论过程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再次查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将所有问题以书面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讨论过程中的不足,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应对策略。真正做到通过PBL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将相应知识点融合渗透形成知识树连贯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生理学循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第一,循环系统知识点比较多,且联系紧密,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章。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之中,由于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导致越学越困难,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此次PBL教学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组织液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等这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同时,通过用这些理论知识解释疾病的一些症状,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可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生理学和临床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由于该案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功能的异常和长期的呼吸系统功能改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一个系统的疾病可能引起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做出相应的改变,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医学观念。第二,PBL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和教学效果。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学生方面,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当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自己查阅资料时,部分学生比较浮躁,不能深入进去,只是简单的用手机在网络上搜索答案,应付差事。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所有学生必须发言的要求,有的小组在查资料时进行分工,每个同学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问题全面的去研究案例,造成在发言时只会照本宣科,而在后续讨论中在没有新的见解与认识。在写书面论文时,对讨论内容的归纳总结比较肤浅,不能系统的进行探讨,甚至把网络上下载的文字不加修改的加入论文中。这些现象表明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讨论还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当然,这也和学生对PBL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了解不充分有一定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PBL教学中要准备的更加充分,使学生明白PBL教学的好处,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的去查资料、讨论时如何切入主题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还可以将讨论效果好的小组的讨论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观看,从而更直观的认识PBL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使学生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真正从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在教师方面,由于PBL教学中教师要对讨论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和指导,因此,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前瞻性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同时,还要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PBL教学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生理学PBL教学已经开展了数年,教师的PBL教学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和一名好的PBL教师之间还有差距。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博览群书,收集与生理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生理学新动向和新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理学教学中穿插PBL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我校现阶段师资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不适合在所有学生中大规模的开展PBL教学,可以尝试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效结合,探索出适合在我校开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J].JournalofDentalEducation,1998,62(9):630-633.
[2]张文靖,张松江.在肾脏的排泄功能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6
[3]徐芳,刘颖等.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8:3461-3493
[4]刘旭东,刘慧慧等.泌尿生理学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84-85
[5]张建苹.生理学实验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41-43.
《教育科学》主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出版周期:双月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是中文核心+CSSCI核心,是非常好的双核心期刊,就是晋升正高也可以用!!
教育理论与实践创刊于1981年,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在教育理论界有一定影响。
教育科学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85年。教育科学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教育科学主要栏目设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已被CSSCI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收录。
期刊名称:《教育科学(全文版)电子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1671-5551
国内刊号(CN):50-9207/G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收录:维普
主要栏目:理论前沿,教材教法,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幼教教育等。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新飞跃。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只有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才能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观点;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运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形成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新的遵循。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提供了新的遵循、新的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略、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战略选择。只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上来,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把以人为本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第一,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第二,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战略。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更加自觉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施展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第三,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当前,特别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把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把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一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二是必须正确处理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协调不是“劫富济贫”、“压快拉慢”,而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扫除发展的障碍,落实“五个统筹”,从而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只有始终坚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在和谐稳定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把可持续发展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重要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加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当前,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全面地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与资源保护、生态安全与生产安全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科学发展观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树立科学发展观——————————————————————————————————————这里还有很多的论文范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用科学(中间打1991个空格)的观点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