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道考研回答:应该是学校的规定,给你总结了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些步骤和详细的细节。1、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以后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兴趣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全部,因为有些兴趣是培养起来的,就像学术兴趣。这里,对于论文初学者,首先的步骤应该是看看相关论著即书籍,书籍中对该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介绍和一个前沿的概述,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研究的内容,也就是缩小了你的研究范。2、大致看相应的期刊。了解了自己想研究的领域之后,就该阅读期刊了,整理处研究的进程,还有那些领域亟待补充,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自己的论题了。(注:这时候不要想着完全弄懂别人的期刊,如果你想在某个杂志投稿,该杂志的文风至关重要,这是该杂志的喜好,比如有的杂志喜欢较为严谨的数学推理,而有的杂志较为随和等,以想写领域的优秀论文为模板,能够大大缩减写作时间)3、构建论文的框架。论文是应该从概括到具体,为了你写论文能有一个指导性的东西避免迷茫,必须构建一个论文框架,一般来说,论文基本都由:标题、摘要、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构成,具体的可以搜索一个想发表的期刊的论文模板来参考。注:论文框架如果没有好的布局,可以先参照别人的,等到能容扩充完毕,进行修改,加入自己思想,就有创新了)4、分版块扩充内容。在构建好框架后,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框架各个板块进行内容扩充了,也就是更加细化地研究板块,这时候可以更加具体详尽地搜索相应期刊的研究,并整理,返现他们研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看法。(注:板块扩充中可能会遇到自己的心仪句子即想说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的,这时候就需要复制下来,并在后面做如下的笔记。5、修改浓缩。板块扩充完毕之后,就应该进行修改浓缩了,论文应该够精简凝练,所以,没有为主题服务的内容都应该去掉,一方面能够省不少版面费,另一方面使其科学性和可读性更强。6、定问之后给老师或者你的boss,让他们提意见。他们在这领域应该还是有自己的建树和研究的,他们的一键往往有着杂志社的影子,所以这是最后的润色,不容小觑。7、向杂志社投稿,恭候佳音。修改成最终版本后,就可以选择投稿了,由于好的杂志投稿时间比较长,这个就要衡量自己能否等待了,也有别的小办法,提高录用的速度,比如挂导师的名字(导师很牛的话)等。
不能。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该学校规定研究生毕业是需要发表毕业论文的,没有发文章是不能毕业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广州市,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可以写,也可以不写。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可知,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如果二级单位没有要求必须署名,那么写不写二级单位就是论文发表人自己的意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
最快一个月最晚两年。具体根据期刊的情况而定,也因人而异,文章质量不同审核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期刊有以几点特征:1.国内中文核心期刊:速度差异很大,快的一个月左右通知修改或者录用,慢的3个月以上才给修改意见。当然,拒稿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蛮高效,-般-周到一个月拒稿,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刊出从1年到2年不等;2.国内普通期刊:录用比较快,基本1个月左右给出录用通知,刊出也基本在1年以内;3.国外SCI期刊:慢的4个月才给审稿结果,当然是极少数;刊出时间从半年到1年多不等。总体来说效率比国内期刊高。
研究生需在3月10日前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并提交《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方可参加论文盲审。安徽中医药大学(Anhu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二期)建设项目,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2022年5月12日-14日。2022年5月12日-14日,在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答辩标准的前提下,针灸推拿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在网络平台顺利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不仅是对研究生在读期间学识积累和学术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查,也是导师和学生多年协作努力结果的集中呈现。经过三天紧张的答辩工作,经答辩委员会评议,无记名投票,针灸推拿学院106名2022届硕士研究生均顺利通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
目前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61个,3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工作站);拥有研究生导师9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6人。在校研究生总计3241人,研究生在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与发表学术论文年人均篇。1978年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学校在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与管理学五大门类中总计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5042人。1984年中国医科大学获批开展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硕士学位培养工作。1998年该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M.)教育试点单位;随后又相继开展了口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SMM.)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教育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试点工作。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断建设,中国医科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培养层次、培养类型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保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和机构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与提高。学校已经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哲、理、工、医、教、管相结合的多门类、多类型、多级别的学位授予制度。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骨干,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其中为数不少的毕业生还担任了医学院校、三甲医院主管领导和国家及省市级各类行政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9%,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为(截至当年7月31日)。中国科大学研究生院1995年荣获卫生部部属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1997年被评为辽宁省“研究生教学管理优秀单位”;1999年被评为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先进科研单位”;同年被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优秀单位”;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毕业研究生就业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学校进行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评定规则也太现实了吧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1958年正式成立的。 1992年8月,经国家教委教计[1992]167号文件批准,成立了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学院现有2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学院总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一、办学规模现有本科以上在校生8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000余人。二、学院建制现设有6院(国际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6部(文理部、研究生部、实验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社会科学教学部),3系(医疗系、针灸系、护理系),三所附属医院以及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天津中医工程研究所。另有石天药业集团,中一制药等企业。三、学科与专业设置现有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1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体、中医药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继续教育等完整的办学层次。四、学位点现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内含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授权单位。中药学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授予权已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国语言文学等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五、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另有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4个。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剂学实验室、1个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高新技术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56万元,生均值元。六、师资队伍全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07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的15%);专任教师516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297人,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专家17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者5人等一批优秀人才。有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286名。鉴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总体水平较高,教育部已经批准学院具有中医学学科正教授审批权。七、图书馆、网络与学术刊物图书馆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藏书62万余册,生均册。数字化图书馆已经通过市教委验收,目前有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另有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其它电子资源18种。校园网为千兆主干网,网络信息点总数2000余个。学术刊物有《天津中医药》和《天津中医学院学报》。《天津中医药》为教育部和天津市优秀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际6大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期刊》(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刊源。八、实践教学基地现有附属医院3所(含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另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院等13所教学医院,病床总数8545张。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最大的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所在地。拥有1800张病床,分29个病区及ICU、CCU病房,病房使用率连续三年超过100%;日均门诊量4000余人次,连续15年每年超过百万人次。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以中医妇科、脑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是科技部重点建设的临床药理(GCP)基地。建有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是世界中医联合会妇科学会挂靠单位。现有床位数504张,专科、专病门诊60余个,病房使用率超过90% ,日门诊量1500余人次。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全国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病床总数464张。非医护专业现有中药学教学实践基地15个,另有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等专业以及法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11个。我院从1958年建院以来,经过全院教职工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奋斗,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我院针灸推拿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石学敏院士带领下,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公认是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以分子生物学、医用化学传感器和针灸学实验室作为基础研究平台,以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600张针灸病床为临床研究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七五”、“八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9项,获得了5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有效降低了中风病后遗症的致残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10余项奖励,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前该成果已经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29个针灸临床研究分中心推广应用,同时还推广到了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该学科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完成了“中风病单元疗法”的研究,该成果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先后举办了13期学习班,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我院拥有全国惟一一所由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教育部国家公派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教育援助非洲项目学校。从开展对外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以来,先后举办了17期高级针灸进修班,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院学习,与国外4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学院对外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526人,其中留学生430人,港、澳、台学生96人,短期进修学习者年均500余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继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之后,列第三位。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建立教学、科研和医疗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丰收的成果。我院科研工作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医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九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郭蔼春教授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张伯礼教授的“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血沉动态曲线检测方法及仪器研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近5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项。“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其中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作为第一作者单位主持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9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973、863、“十五”攻关等项目5项。近5年总计科研经费万元,年均科研经费万元。学院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产、学、研结合,通过成果转让、科研合作等形式为生产企业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学院始终坚持“规模适度、质量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学院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励,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1989年,“实验针灸学新学科建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993年,“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沟通融合、创新实践—实验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本科招生范围覆盖2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绝大多数地区第一志愿录取率达100%。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左右。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综合素质较高、科研及临床能力较强。《中药神经保护作用的离体实验研究—“中药脑脊液药理学”实验方法的提出》和《丹酚酸B预适应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2002年、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学院建院以来共培养了1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多数成为所在地区和单位的业务骨干,一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邮编:300193
新乡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新乡医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高等院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成立于1950年的平原省医科学校,1962年,学校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占地面积1737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991(含附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34人(正高级人员200人、副高级人员49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模范教师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9人,省创新人才1人,省管优秀专家8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拥有省特聘教授1人。现有各类在校生24940人,其中研究生366人。学校拥有医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门类;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系、生命科学技术系、医学检验系、心理学系、外国语言学系、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4个教学院(系、部);拥有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6个河南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教学条件优越,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万元。建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神经病学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精神病学实验室、组织再生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0个研究所(中心)、6个研究室、2个中心实验室,建有11个计算机教学中心、9个多媒体语音教学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737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图书万册(其中电子图书万册),与国内外11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图书文献资料业务交流关系;设有网络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支持。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学校建有3所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0多所教学实习医院,同时,为适应我校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河南省人民医院、安阳市人民医院、解放军150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等10个教学医院的教学资源,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并且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等多家省内、外兄弟院校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合作关系。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河南省卫辉市,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也是豫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一体的省级精神、神经病专科“三级甲等”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一所新型综合医院,起点高、发展快,现已初步形成以眼耳鼻喉科学和创伤急救医学为特色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学校目前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或教育、科研机构建立有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技术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三、招生名额我校2009年20个专业共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8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各专业招生名额将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调剂。各专业学制均为3年。四、报考条件(一)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3.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工作两年以上(含两年,计算年限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考应届本科毕业生)者均可报考,但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单分数达到426分以上为准),且只能报考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研究生。4..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69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5..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高考体检标准)。 (二)报考我校招生简章★标注的临床医学专业须满足:1.考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不含医学技术类专业(①麻醉学;②医学影像学;③医学检验)和护理学类专业;中医学考生只能报考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者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须满足①在国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第一作者);② 具有三年以上本专业临床经验,并获得相同专业的医师资格。(三)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接受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同或相近专业考生;(四)基础医学专业(招生简章▲标注专业)接受医学各专业考生;(五)药物化学、药理学专业,接受医学、药学、化学各专业考生;(六)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专业,接受医学、生物学各专业考生;(七)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医学方向)只接受心理学专业考生,应用心理学专业(医学方向)只接受医学各专业考生;(八)情报学专业,接受医学、情报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各专业考生。(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接受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各专业考生。 五、入学考试(一)初试(笔试) 1.初试科目:按教育部规定,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初试科目一律调整为三门,其中第三门满分为300分,且大部分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其他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门数不变;各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统一命题的科目为:101政治(满分100分);201英语(满分100分);306西医综合(满分300分);307中医综合(满分300分)。各科目的考试要求以“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为准,由国家统一命题;308护理综合(满分300分)由我校根据国家考试大纲要求自行组织命题。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为:(1)701马克思主义原理(满分15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702情报学综合(满分150分)(1. 医学文献检索2. 信息资源管理3.卫生统计学);(3)703生理综合(满分150分)(1. 生物化学;2.病理生理学;3.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部分)。);(4)704生物综合(满分150分)(1.细胞生物学;2.遗传学;3.生物化学);(5)705药学综合(满分150分)(1.生物化学;2.分析化学;3.有机化学);(6)706心理学综合(满分150分)(1.心理测量学;2.普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7)707医学心理学综合(满分150分)(1.医学心理学;2.生理学;3.神经解剖学);(8)8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满分150分);(9)802信息管理导论(满分150分);(10)803生物化学(满分150分);(11)805有机化学(满分150分);(12)806普通心理学(满分150分);(13)807精神病学(满分150分)。以上考试科目的参考用书、版次、主编附后。2.初试时间:2009年1月(详见准考证)。(二)复试所有复试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笔试、面试)和英语考试(笔试、听力、口语);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在复试阶段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各专业复试科目及其参考用书、版次、主编附后。六、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择优录取。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七、学费及住宿标准经有关部门批准,自筹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情报学、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医学方向)5000元/生·年;其它各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专业(医学方向))7000元/生·年。住宿费收费标准:1000元/生·年。八、困难学生资助 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设立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勤工俭学岗位;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办理国家助学贷款。附件:新乡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处 2009年7月20日下面有学校的网址,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新医要多烂有多烂,你来看看就知道了!我就是新医的!
去他们的贴吧问~~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我给你一些思路.
看你想研究那些方面了,多看看别人的论文就有思路了,有本《中医学》里面挺多的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