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大专会计的。可以发你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 资料搜集、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写作技巧、 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将学术论文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建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是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对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根据作者所在院校专业设置,财会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从教学角度看,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 经济、 法律和财务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审计学、 企业理财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专业①。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能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金融、 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专业②。近些年来,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毕业论文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检验学生如何全面运用所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知识理论、 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 解决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性答卷。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实施,旨在通过学生在资料搜集、 确立研究思想、 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专业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务问题的运用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础训练的实际效果。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作者对所在高校财会专业 2005-2007 年应届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类分析。就论文完成情况看,应届的学生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论文撰写内容而言,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就论文完成质量来说,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论文,但总体论文质量不高。(一)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类型的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论文,一类是理论研究型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 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 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另一类是应用研究型论文,是指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并就具体对象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提出对策方法,是旨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著述文体。通过表 1 对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类别分析,作者发现,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表1 2005-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文类型分析表2005 年学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 ;2006 年占总数的 ,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由于财政部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 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增加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主题的文章,因此在 2007 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占了一定的比重。从三年合计数分析看,该校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总数 467人,其中选择理论研究型论文 186篇,占总数的 ,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281篇,占总数的。(二)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该校近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选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根据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三大主要专业知识领域对该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加以归类分析。财务会计领域,是指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探讨会计政策的运用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领域,是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投资、 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以及企业成本管理、 业绩评价等为主的研究范畴;审计领域,是指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务,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等问题的研究范畴。 (表 2)从选题分析中看出,选择财务管理领域选题的论文占最大比重,占 ,选择财务会计领域选题论文占 ,选择审计领域选题占。在财务会计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真实性的探讨、 对财务报表以及某一具体会计要素的探讨;在财务管理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等相关主题。在选题汇总中可以发现,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财务会计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选择财务管理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这说明学生能够根据更切合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三)关于毕业论文总体考评的分析该校近三年毕业论文中,每年都可以见到较优秀的论文。如2007年优秀学生论文中,对特殊资产计量的理论探讨、 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对某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和对某公司结算风险防范对策,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特定环境下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务运用的分析能力,对特定企业 ERP 实施的运用研究文章体现了学生对管理系统基本技能掌握的能力。但是从整体看,该校近三年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成绩普遍偏低。2005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27人,平均得分 分;2006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78 人,平均得分分;2007年论文学生共162人,平均得分分。根据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论文打分的具体设计可以看出,论文具体考评标准包括了三个方面。指导老师主要就学生撰写过程中的表现来加以评价,也从能否独立提出论文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阅老师主要从论文的内容作出评价;答辩老师主要就学生的答辩表现给出评价。通过对三方面考评得分的具体比较,发现学生在这三方面得到的分数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文献检索、 阅读和综述能力方面、 工作量方面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基本概念理论功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学生论文质量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而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结论方面得分最低。三、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的掌握、 资料的搜集方法、 研究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写作的技巧、 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对所收集的资料不求甚解,进而不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有学生的论文论述中外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比较,但是在文章中未能界定什么是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在答辩中,也未能回答目前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构成等。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到,选择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财务会计领域研究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会计专业性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需要运用严谨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运用没有把握,对于会计理论和政策改革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所以采取避开这一类选题的做法。(二)缺乏资料搜集与写作技巧的锻炼在毕业论文中,会计数据列示不规范,会计报表不会设置,引用的资料来源不明确或者不注解,不懂得摘要、 引言和结束语的区别,论文结构前后不呼应,叙述语句不通畅,文字口语化,目录和页码也不会编制的现象也经常可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查阅整理能力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础训练。(三)缺乏创新思维论文中的创新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陈旧和简单重复,缺少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擅长更新知识和观念,因而难以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创新性的见解,更多的仅反映为是理论和方法的照搬。(四)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较松懈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所选课题,缺少相应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要求;中期答辩仅要求学生提供文献综述,提供论文初步的大纲;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够明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众多的论文学生人数和有限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也带来了管理的松懈。从表 3可以看到,近年来,该校财会专业指导老师人均指导毕业论文在 6-9人之间,致使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存在一定的困难。(五)社会环境对毕业论文管理造成冲击如何在保证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前提下,又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架起桥梁之间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毕业实习和签约实习过程中,财会专业毕业班学生经常遇到单位财务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论文指导老师只有在工作日的夜晚、休息日才能联系到学生,更有毕业班学生在论文开题环节、 中期检查环节、 甚至最后答辩环节要求学校向实习和签约单位请假到学校参加论文考核,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四、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仅着眼于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撰写阶段,更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在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锻炼和增加交流机会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学校应该在大四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索财会专业信息、 撰写小论文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大二和大三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以外,增加对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撰写的要求,并把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得到写作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自行组织的专业论坛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比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自 2006年 9月在部分专业尝试的Seminar(研究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很值得推广。 该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教授和讲师在课后设立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自由参加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方式进行 “课外” 小班教学,通过 Seminar 的师生互动、 专题讨论、 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论文指导等各种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在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能掌握更多的技巧,为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打好基础。(二)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根据财会专业是实用型技能专业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具体财会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实习调查,既可获得对社会实践的理性了解,又取得了学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论文的论述和分析言之有物。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走向社会能有一个较好的衔接。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生搬硬套的抄袭,又能和毕业实习相协调。学生撰写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型论文,也是财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根据该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后有两周的财会专业实习以及实习交流和报告撰写的要求。通过实习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阐述和评价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能力,能为毕业环节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三)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大二大三学年,增加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论文撰写要求的同时,要着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大四学年专门开设的财会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的。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创办专业期刊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尝试。如该校会计 03级学生在大三年级成功出版了校内财会专业期刊 《财审苑》 ,其中汇集了学生和老师的诸多文章,有专业小论文,也有最新财经法规介绍,也有诗歌散文,这其中都有学生的才思火花在期刊上展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挖掘、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四)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正如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和考核等教学各环节一样,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重在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该校现有的论文管理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主要集中于中期答辩、 论文提交和最后答辩。作者建议,第一,增加开题管理环节。在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生四周实习结束后,借鉴研究生论文写作办法,增加开题报告环节,以达到结合文献综述、 实习内容和论文大纲的对选题环节的考核;第二,在论文写作过程环节,一方面强化中期答辩管理,把中期答辩的重点放在对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检查上来;另一方面明确指导老师对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如设置导师记录卡记录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次数、 指导方式、 指导内容等;第三,在答辩评分环节,答辩小组的组成成员中,实行背靠背的方式,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小组,以保证论文得分更加的客观和公正;第四,增加对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环节。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该组织校一级和院系一级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校一级评估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学生论文抽查方式进行;院系一级评估具体包括对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汇总分析、 质量的个体分析、 指导工作过程的分析等,总结经验,提出对管理条例的建议,以提高下一阶段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效率。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分类分析,提出论文撰写是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应该从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中考虑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根据财会专业的特点,提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应用研究的成果。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级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信该重要课题仍将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参考文献】[1] 郑卫茂,巫珊玲,李青,甘昌盛.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考核与管理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2006年5月.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几点探讨 企业借款所发生费用资本化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的资产和损益,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好坏,同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借款费用一直是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成为财务人员核算和监督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上市公司,期待把尽可能多的借款费用计入资产,从而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本文针对新准则在实施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各企业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实际处理情况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探讨新准则下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和处理方式,以期企业生产中合理合法地进行帐户处理,减少费用支出,增加利润。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定义及其政策背景(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定义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 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借款费用资本化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应当承担的费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资产的价值,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二)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具体规定。现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及原则新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通常是指1年及1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分为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分别处理。最新的财经法规对于借款费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也有严格规定。即企业只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允许予以资本化。其他借款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的专门借款应当有明确的用途,即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并具有表明该用途的借款合同。 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有关规定新准则规定:“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所以,资本化期间为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不包括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始条件,准则强调只有当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这3个条件时,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才可以开始资本化。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条件,因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一次性支出的辅助费用,在发生时,只要资本化期间没有停止,就予以资本化,停止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就应予以费用化,这点勿必要区别清楚。2、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为专门借款,即为购建企业各项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不包括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借款等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才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发生在其他资产(如存货、无形资产)上的借款费用,不能予以资本化。关于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有几点需要说明:这里的固定资产:既包括企业自己购买或建造的固定资产,也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固定资产。一旦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在购入时就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因此就不涉及费用资本化的问题。二、借款费用具体确认原则在企业发生的各项借款费用中,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的确认原则与辅助费用有所不同。具体如下:(一)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的确认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的确认原则为: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该项资产的成本;其他的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这里所说的"符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本化条件"是指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期和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等方面的规定。例如,虽然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予资本化的借款为专门借款,但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并不是都可以资本化。如要资本化,首先应当满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关于开始资本化的三个条件,之后还需要与发生在资产上的支出相配套。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暂停资本化的情况,还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暂停资本化的规定,在中断期间暂停资本化。另外,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立即停止资本化。(二)辅助费用的确认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辅助费用确认原则为: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以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如果辅助费用的金额较小,则不管是否是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均可以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因安排其他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这条规定表明以下几个问题:1、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借入资金的用途。借款费用资本化不仅仅适用于在建固定资产,还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二是借入资金的种类,除专门借款外,假如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一般借款,被占用部分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可以计入资产成本。这项规定对于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率低的先进制造业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其借款往往金额巨大,新准则的实施会使此类企业的当前会计利润上升,改善了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但该规定也为上市公司人为地调整利润提供了方便。因为在资金的借入、使用程序上,要求存贷分户治理,贷款到位后,许多企业都将其存入一般存款户,在这里款项的支出很难与一般借款、自有资金分开。当然,根据用途可以判定是否用于指定的项目,但累计支出超过专门借款后,再发生的支出动用的是一般借款还是自有资金,就很难界定,假如是自有资金,就不存在资本化问题,这就使一般借款利息的处理是否予以资本化有了可变通的余地。为防止人为调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同时也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贯彻重要性原则,笔者认为应要求上市公司建立专门借款支出台帐,按月计算专门借款的累计支出数及结余数,一旦支出达到专门借款总额,就要对以后的项目支出,按照先一般借款、再自有资金的假设顺序列支。为此,应将新准则第6条的如下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改为:“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时,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假如存在一般借款的,则占用一般借款对应利息应按月予以资本化。企业应当根据当月末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当月末止所有一般借款利率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具体来说,不论是一次性支付的辅助费用,如发行债券手续费,还是分期支付的辅助费用如为已借入未划拨款项而按期支付的承诺费,均应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于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2、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如果金额较小根据重要性原则,也可以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3、因安排除专门借款外的其他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例如,安排为生产产品而借入款项所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又如,安排为开发软件借入款项而发生的辅助费用,也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三、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定(一)借款费用资本化时间的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暂停与停止,可操作性亟待提高新准则对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停止资本化的界线规定得非常清楚,这对准确界定资本化金额十分有利。但笔者认为在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表述上有待进一步地完善。新准则规定:“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通常,会计是按月结帐的,发生非正常中断的当期,很难预计中断是否会超过3个月,但账是要按月记录的,报表也是要定期编报的,对发生暂时中断的当月,借款费用如何处理,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需慎重考虑。假如按费用化处理,随着时间推移,暂停时间一旦未超过3个月,日后就要调账,因为按此条规定,非正常中断只要不超过3个月,就要对原费用化的借款费用,进行调整予以资本化;反之,假如予以资本化,非正常中断只要大于等于3个月,就要对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进行调整予以费用化;可见,此项规定的可操作性较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根据重要性原则,笔者认为不妨将其改为:“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时,以后的借款费用应当暂停资本化,在中断3个月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人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这样,即可以保证其可操作性,又避免了调账的麻烦。(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主要包括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1、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并应当在资本化期间内,将其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专门借款应当有明确的专门用途,即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通常应有标明专门用途的借款合同。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暂停与停止,可操作性亟待提高新准则对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停止资本化的界线规定得非常清楚,这对准确界定资本化金额十分有利。但笔者认为在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表述上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有待进一步规范根据新准则规定,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金额是当期专门借款资本化期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专门借款产生的收益;这里“利息”是确定数,但“尚未动用的专门借款产生的收益”却为变数,而其产生的存款利息却是个定数。新准则中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等于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可见占用一般借款资本化的利息由资产支出和资本化率两个变量决定,而资本化率实际由“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率和本金加权平均数两个变量决定。因此,占用一般借款资本化的利息实际上由资产支出、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率和本金的加权平均数三个变量共同决定。这些原则性规定有可能导致以下结果,即人为地将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占用的一般借款调节为企业借入资金中利率较高的借款,调高计入资产成本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调低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实现本期利润的虚高。为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贯彻重要性原则,防止企业利用不同借款的利率差,人为调节平均利率,操纵各期利润,对占用的一般借款,其资本化利息费用必须根据有关信息,按月计算。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就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根据本准则第六条(二)规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应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四、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比较和探讨,可以发现我国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相关规定存在一些问题。 (一) 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太窄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仅限于‘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又排除了未确认融资费用和房地产开发中的借款费用。 (二)各规范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关于借款费用的相关规范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上,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选择会计政策,也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相关信息的了解。 (三)有些相关规定不太明确 我国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停止的时间不太明确,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的披露也缺乏严密性。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等的了解,发现了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此处仅提出简单的改进建议:首先,积极征询各界人士的意见,使相关规范统一化、明确化;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借款费用资本化适用范围;最后,将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及其资本化停止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目前,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日常会计实务中的处理应以国家法律、财经法规为准绳,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适当简化处理,尽量提高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借款费用的处理看似微乎其微,可实际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如果处理不当,大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势。因此,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企业应谨慎行事。总之,通过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借款费用是否进行资本化会直接影响到当期利润的形成、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好坏。对他企业的当期利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新的借款费用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相应地增加了企业资产的价值,减少了当期财务费用,进而增加当期利润。借款费用的理解完全是一种会计职业判断过程,而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行为,因此判断的结论不仅依赖于专业胜任能力,更依赖于管理层的利益取向。本人认为,更改后的借款费用处理方法可以更严格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但这样做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可能在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与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存在不相适宜的地方。这次会计准则修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而借款费用具体准则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基于我国会计制度正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加强财务监管,不断完善借款费用的细则,会计人员也应当努力增强自身的职业专业素质,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使会计工作真正起到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作用。参考文献[1] 杨勇:经济科学出版社《CPA考试精讲精练》 2005年 200-204[2]袁新文:厦门大学出版社《全国注册会计师应试指导》2002年 120-127[3] 刘永祥:清华大学出版社《会计学》2009年[4]孙艺军:经济科学出版社《注册会计考试全真模拟》2006年 56-70[5]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Z]. 财政部发布,.[6]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Z]. 财政部发布,.[7] 张学谦.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 [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要是采纳,可给我分啊
成考大专毕业论文如下:
成人高考毕业论文,论文两个字听着难,大家可以放心,并不会如全日制那样要求严格,主要是格式合规,语句通顺就可以了,我给大家整理了5点。
1、论文题目的选取,要遵循准确、新颖、简练,选择一个自己把握较大的题目。
2、目录的话主要简述下论文中的主要段落就行。
3、内容摘要要做到简短而精确,保持完整度。
4、论文的关键词从题名和正文中选择3至8个即可。
5、最后就是论文最后应当要插入参考的主要文献。
一,选题方面:
论文选题,是确定写开题报告的重要前提,更是整篇论文写作的关键。因为,选取课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你论文的研究方向。
选题的建议:选择让你感兴趣的或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就是跟自己平时感兴趣的话题相接近的题目。选择的题目不一定是局限于老师所给出的参考选题,另外,选题不能太偏,因为太偏的话,能的参考资料必然很少。选题要讨论的范围不要太广泛,要集中到某个点上。
二,为毕业论文拟定提纲:
拟定提纲有助于考生梳理逻辑,让论文更有条理,思绪清晰,构造出毕业论文的框架,在这个环节考生需要列举出来的是题目、基本论点和内容纲要。
三,构思主题:
一篇文章一定会有一个主导思想和写作思路。在写作之前需要花很多心思去思考去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就相当于完成了论文的1/3。因此,在动笔写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写什么。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 资料搜集、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写作技巧、 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将学术论文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建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是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对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根据作者所在院校专业设置,财会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从教学角度看,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 经济、 法律和财务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审计学、 企业理财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专业①。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能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金融、 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专业②。近些年来,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毕业论文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检验学生如何全面运用所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知识理论、 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 解决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性答卷。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实施,旨在通过学生在资料搜集、 确立研究思想、 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专业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务问题的运用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础训练的实际效果。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作者对所在高校财会专业 2005-2007 年应届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类分析。就论文完成情况看,应届的学生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论文撰写内容而言,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就论文完成质量来说,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论文,但总体论文质量不高。(一)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类型的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论文,一类是理论研究型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 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 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另一类是应用研究型论文,是指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并就具体对象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提出对策方法,是旨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著述文体。通过表 1 对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类别分析,作者发现,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表1 2005-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文类型分析表2005 年学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 ;2006 年占总数的 ,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由于财政部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 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增加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主题的文章,因此在 2007 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占了一定的比重。从三年合计数分析看,该校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总数 467人,其中选择理论研究型论文 186篇,占总数的 ,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281篇,占总数的。(二)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该校近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选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根据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三大主要专业知识领域对该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加以归类分析。财务会计领域,是指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探讨会计政策的运用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领域,是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投资、 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以及企业成本管理、 业绩评价等为主的研究范畴;审计领域,是指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务,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等问题的研究范畴。 (表 2)从选题分析中看出,选择财务管理领域选题的论文占最大比重,占 ,选择财务会计领域选题论文占 ,选择审计领域选题占。在财务会计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真实性的探讨、 对财务报表以及某一具体会计要素的探讨;在财务管理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等相关主题。在选题汇总中可以发现,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财务会计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选择财务管理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这说明学生能够根据更切合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三)关于毕业论文总体考评的分析该校近三年毕业论文中,每年都可以见到较优秀的论文。如2007年优秀学生论文中,对特殊资产计量的理论探讨、 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对某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和对某公司结算风险防范对策,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特定环境下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务运用的分析能力,对特定企业 ERP 实施的运用研究文章体现了学生对管理系统基本技能掌握的能力。但是从整体看,该校近三年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成绩普遍偏低。2005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27人,平均得分 分;2006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78 人,平均得分分;2007年论文学生共162人,平均得分分。根据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论文打分的具体设计可以看出,论文具体考评标准包括了三个方面。指导老师主要就学生撰写过程中的表现来加以评价,也从能否独立提出论文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阅老师主要从论文的内容作出评价;答辩老师主要就学生的答辩表现给出评价。通过对三方面考评得分的具体比较,发现学生在这三方面得到的分数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文献检索、 阅读和综述能力方面、 工作量方面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基本概念理论功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学生论文质量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而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结论方面得分最低。三、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的掌握、 资料的搜集方法、 研究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写作的技巧、 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对所收集的资料不求甚解,进而不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有学生的论文论述中外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比较,但是在文章中未能界定什么是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在答辩中,也未能回答目前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构成等。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到,选择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财务会计领域研究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会计专业性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需要运用严谨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运用没有把握,对于会计理论和政策改革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所以采取避开这一类选题的做法。(二)缺乏资料搜集与写作技巧的锻炼在毕业论文中,会计数据列示不规范,会计报表不会设置,引用的资料来源不明确或者不注解,不懂得摘要、 引言和结束语的区别,论文结构前后不呼应,叙述语句不通畅,文字口语化,目录和页码也不会编制的现象也经常可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查阅整理能力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础训练。(三)缺乏创新思维论文中的创新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陈旧和简单重复,缺少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擅长更新知识和观念,因而难以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创新性的见解,更多的仅反映为是理论和方法的照搬。(四)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较松懈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所选课题,缺少相应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要求;中期答辩仅要求学生提供文献综述,提供论文初步的大纲;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够明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众多的论文学生人数和有限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也带来了管理的松懈。从表 3可以看到,近年来,该校财会专业指导老师人均指导毕业论文在 6-9人之间,致使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存在一定的困难。(五)社会环境对毕业论文管理造成冲击如何在保证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前提下,又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架起桥梁之间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毕业实习和签约实习过程中,财会专业毕业班学生经常遇到单位财务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论文指导老师只有在工作日的夜晚、休息日才能联系到学生,更有毕业班学生在论文开题环节、 中期检查环节、 甚至最后答辩环节要求学校向实习和签约单位请假到学校参加论文考核,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四、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仅着眼于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撰写阶段,更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在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锻炼和增加交流机会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学校应该在大四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索财会专业信息、 撰写小论文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大二和大三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以外,增加对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撰写的要求,并把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得到写作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自行组织的专业论坛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比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自 2006年 9月在部分专业尝试的Seminar(研究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很值得推广。 该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教授和讲师在课后设立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自由参加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方式进行 “课外” 小班教学,通过 Seminar 的师生互动、 专题讨论、 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论文指导等各种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在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能掌握更多的技巧,为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打好基础。(二)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根据财会专业是实用型技能专业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具体财会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实习调查,既可获得对社会实践的理性了解,又取得了学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论文的论述和分析言之有物。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走向社会能有一个较好的衔接。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生搬硬套的抄袭,又能和毕业实习相协调。学生撰写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型论文,也是财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根据该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后有两周的财会专业实习以及实习交流和报告撰写的要求。通过实习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阐述和评价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能力,能为毕业环节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三)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大二大三学年,增加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论文撰写要求的同时,要着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大四学年专门开设的财会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的。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创办专业期刊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尝试。如该校会计 03级学生在大三年级成功出版了校内财会专业期刊 《财审苑》 ,其中汇集了学生和老师的诸多文章,有专业小论文,也有最新财经法规介绍,也有诗歌散文,这其中都有学生的才思火花在期刊上展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挖掘、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四)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正如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和考核等教学各环节一样,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重在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该校现有的论文管理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主要集中于中期答辩、 论文提交和最后答辩。作者建议,第一,增加开题管理环节。在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生四周实习结束后,借鉴研究生论文写作办法,增加开题报告环节,以达到结合文献综述、 实习内容和论文大纲的对选题环节的考核;第二,在论文写作过程环节,一方面强化中期答辩管理,把中期答辩的重点放在对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检查上来;另一方面明确指导老师对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如设置导师记录卡记录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次数、 指导方式、 指导内容等;第三,在答辩评分环节,答辩小组的组成成员中,实行背靠背的方式,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小组,以保证论文得分更加的客观和公正;第四,增加对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环节。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该组织校一级和院系一级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校一级评估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学生论文抽查方式进行;院系一级评估具体包括对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汇总分析、 质量的个体分析、 指导工作过程的分析等,总结经验,提出对管理条例的建议,以提高下一阶段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效率。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分类分析,提出论文撰写是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应该从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中考虑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根据财会专业的特点,提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应用研究的成果。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级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信该重要课题仍将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参考文献】[1] 郑卫茂,巫珊玲,李青,甘昌盛.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考核与管理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2006年5月.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 资料搜集、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写作技巧、 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将学术论文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建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是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对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根据作者所在院校专业设置,财会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从教学角度看,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 经济、 法律和财务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审计学、 企业理财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专业①。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能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金融、 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专业②。近些年来,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毕业论文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检验学生如何全面运用所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知识理论、 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 解决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性答卷。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实施,旨在通过学生在资料搜集、 确立研究思想、 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专业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务问题的运用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础训练的实际效果。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作者对所在高校财会专业 2005-2007 年应届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类分析。就论文完成情况看,应届的学生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论文撰写内容而言,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就论文完成质量来说,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论文,但总体论文质量不高。(一)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类型的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论文,一类是理论研究型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 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 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另一类是应用研究型论文,是指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并就具体对象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提出对策方法,是旨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著述文体。通过表 1 对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类别分析,作者发现,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表1 2005-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文类型分析表2005 年学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 ;2006 年占总数的 ,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由于财政部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 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增加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主题的文章,因此在 2007 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占了一定的比重。从三年合计数分析看,该校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总数 467人,其中选择理论研究型论文 186篇,占总数的 ,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281篇,占总数的。(二)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该校近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选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根据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三大主要专业知识领域对该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加以归类分析。财务会计领域,是指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探讨会计政策的运用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领域,是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投资、 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以及企业成本管理、 业绩评价等为主的研究范畴;审计领域,是指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务,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等问题的研究范畴。 (表 2)从选题分析中看出,选择财务管理领域选题的论文占最大比重,占 ,选择财务会计领域选题论文占 ,选择审计领域选题占。在财务会计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真实性的探讨、 对财务报表以及某一具体会计要素的探讨;在财务管理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等相关主题。在选题汇总中可以发现,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财务会计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选择财务管理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这说明学生能够根据更切合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三)关于毕业论文总体考评的分析该校近三年毕业论文中,每年都可以见到较优秀的论文。如2007年优秀学生论文中,对特殊资产计量的理论探讨、 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对某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和对某公司结算风险防范对策,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特定环境下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务运用的分析能力,对特定企业 ERP 实施的运用研究文章体现了学生对管理系统基本技能掌握的能力。但是从整体看,该校近三年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成绩普遍偏低。2005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27人,平均得分 分;2006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78 人,平均得分分;2007年论文学生共162人,平均得分分。根据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论文打分的具体设计可以看出,论文具体考评标准包括了三个方面。指导老师主要就学生撰写过程中的表现来加以评价,也从能否独立提出论文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阅老师主要从论文的内容作出评价;答辩老师主要就学生的答辩表现给出评价。通过对三方面考评得分的具体比较,发现学生在这三方面得到的分数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文献检索、 阅读和综述能力方面、 工作量方面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基本概念理论功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学生论文质量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而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结论方面得分最低。三、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的掌握、 资料的搜集方法、 研究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写作的技巧、 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对所收集的资料不求甚解,进而不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有学生的论文论述中外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比较,但是在文章中未能界定什么是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在答辩中,也未能回答目前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构成等。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到,选择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财务会计领域研究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会计专业性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需要运用严谨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运用没有把握,对于会计理论和政策改革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所以采取避开这一类选题的做法。(二)缺乏资料搜集与写作技巧的锻炼在毕业论文中,会计数据列示不规范,会计报表不会设置,引用的资料来源不明确或者不注解,不懂得摘要、 引言和结束语的区别,论文结构前后不呼应,叙述语句不通畅,文字口语化,目录和页码也不会编制的现象也经常可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查阅整理能力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础训练。(三)缺乏创新思维论文中的创新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陈旧和简单重复,缺少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擅长更新知识和观念,因而难以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创新性的见解,更多的仅反映为是理论和方法的照搬。(四)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较松懈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所选课题,缺少相应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要求;中期答辩仅要求学生提供文献综述,提供论文初步的大纲;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够明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众多的论文学生人数和有限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也带来了管理的松懈。从表 3可以看到,近年来,该校财会专业指导老师人均指导毕业论文在 6-9人之间,致使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存在一定的困难。(五)社会环境对毕业论文管理造成冲击如何在保证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前提下,又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架起桥梁之间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毕业实习和签约实习过程中,财会专业毕业班学生经常遇到单位财务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论文指导老师只有在工作日的夜晚、休息日才能联系到学生,更有毕业班学生在论文开题环节、 中期检查环节、 甚至最后答辩环节要求学校向实习和签约单位请假到学校参加论文考核,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四、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仅着眼于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撰写阶段,更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在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锻炼和增加交流机会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学校应该在大四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索财会专业信息、 撰写小论文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大二和大三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以外,增加对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撰写的要求,并把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得到写作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自行组织的专业论坛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比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自 2006年 9月在部分专业尝试的Seminar(研究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很值得推广。 该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教授和讲师在课后设立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自由参加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方式进行 “课外” 小班教学,通过 Seminar 的师生互动、 专题讨论、 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论文指导等各种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在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能掌握更多的技巧,为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打好基础。(二)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根据财会专业是实用型技能专业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具体财会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实习调查,既可获得对社会实践的理性了解,又取得了学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论文的论述和分析言之有物。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走向社会能有一个较好的衔接。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生搬硬套的抄袭,又能和毕业实习相协调。学生撰写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型论文,也是财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根据该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后有两周的财会专业实习以及实习交流和报告撰写的要求。通过实习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阐述和评价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能力,能为毕业环节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三)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大二大三学年,增加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论文撰写要求的同时,要着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大四学年专门开设的财会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的。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创办专业期刊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尝试。如该校会计 03级学生在大三年级成功出版了校内财会专业期刊 《财审苑》 ,其中汇集了学生和老师的诸多文章,有专业小论文,也有最新财经法规介绍,也有诗歌散文,这其中都有学生的才思火花在期刊上展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挖掘、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四)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正如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和考核等教学各环节一样,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重在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该校现有的论文管理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主要集中于中期答辩、 论文提交和最后答辩。作者建议,第一,增加开题管理环节。在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生四周实习结束后,借鉴研究生论文写作办法,增加开题报告环节,以达到结合文献综述、 实习内容和论文大纲的对选题环节的考核;第二,在论文写作过程环节,一方面强化中期答辩管理,把中期答辩的重点放在对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检查上来;另一方面明确指导老师对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如设置导师记录卡记录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次数、 指导方式、 指导内容等;第三,在答辩评分环节,答辩小组的组成成员中,实行背靠背的方式,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小组,以保证论文得分更加的客观和公正;第四,增加对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环节。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该组织校一级和院系一级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校一级评估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学生论文抽查方式进行;院系一级评估具体包括对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汇总分析、 质量的个体分析、 指导工作过程的分析等,总结经验,提出对管理条例的建议,以提高下一阶段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效率。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分类分析,提出论文撰写是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应该从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中考虑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根据财会专业的特点,提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应用研究的成果。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级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信该重要课题仍将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参考文献】[1] 郑卫茂,巫珊玲,李青,甘昌盛.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考核与管理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2006年5月.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2、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XXX为例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4、完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研究5、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风险及国际化路径选择6、浅谈会计职业道德7、浅谈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8、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数据的影响9、资产减值披露与信息不对称关系的研究10、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动因分析--以XXX为例11、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研讨12、外币业务的建造合同会计核算办法研究13、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及解决措施14、对俄贸易背景下会计类应用人才需求问题的探讨15、结合教学法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会计行业的发展使得会计优秀人才的短缺,因此大专会计 教育 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试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事业单位当中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我们特别针对事业单位当中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进行 总结 ,与现实当中的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事业单位当中会计核算存在的部分问题和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且根据这种原因进行几点建议的提出,这样有利于指导当前的事业单位在对会计工作进行总结有着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核算问题;核算现状 前言 近几年当中,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会计审核与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调整,事业单位逐渐走向企业化。市场的经济步伐加快,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上面漏洞百出,合算过程当中出现的缺陷也是越来越大,已经跟不上新的政策形势。随着事业单位在改革深入当中,对于会计的审核计算计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当前的会计审核过程当中,审核计算工作存在着大量的不足与缺陷,核算行为不规范、核算信息丢失等多种原因。事业单位是独立自主的也是可控的,事业单位可以行使国家的权利具有一定的政府职能,在对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当中,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决定了特殊的审核方式,在会计管理和核算方面上有不同寻常的特殊要求,所以在对事业单位当中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一定范围的讨论对现实具有很深的意义。 一、会计核算审核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审核难以确定其真实性 在对企业会计单位进行审核当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会计信息难以确定其真实性、会计账本信息不全面、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在不少的事业单位当中会计在进行 报告 总结的时候并不能全部的按照实情进行展现出来,甚至是有的收入不能全部的展出,或者是重要的会计事项在规定的报表中也无法表达。同时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收入、资产等多没有经过严密谨慎的核实,这也就表明了不少事业单位当中存在着偷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各事业单位当中都又发生而且也是屡禁不止。同时会计信息不规范导致 财务管理 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随意性,体现不出财务在事业单位当中的重要位置甚至有的不按照 规章制度 办事导致了企业资产流失等事情时有发生[1]。 (二)会计自身能力差 在会计进行单位经济事务进行核算中,由于各方面的报账员都不能进行及时的报账,只会通过月测算的手段进行报表资料的提供,使得事业单位领导与报账员不能对本单位的各种债务财务方面进行及时的掌握,这不仅给会计审核计算当中带来了不便的麻烦,而且还使单位的会计账目混乱不堪。通常在原始的凭证方面体现为规定内容填写不实,审核计算不认真等现象。同时在对账目进行登记的时候对账目处理研究不科学,记账资料填写的过于敷衍,特别是部分单位党总存在着的企业单位观念法制素质淡薄,或因自身原因对账目进行虚报谎报等。 (三)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受到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给各种监管与管理当中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在一些事业单位当中,即便是明面上面都贴着制度条例,但是这只是一个摆设,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当中都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财务审核计算存在缺少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态度,往往会成为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给财务的核算当中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同时监督机制缺少专人进行管理,对于资金人员的管理手段不够完善不够严格,对于违纪违规违法的那个问题处理力度不够。使得有些问题甚至长期的存在着。 二、对于事业单位当中的改善的几点建议 (一)对会计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会计个人素质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体制的逐渐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所以对于当前会计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也要加快完善的脚步。在进行探讨与研究当中我们就会发现,想要解决会计在事业单位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加强会计的基础素质,提高会计个人能力。加强会计兴业的管理和考试模式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监管力度,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中的会计都要对工作落实下去不能仅仅的流于表面[2]。 (二)全面提高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在进行计算审核总结的时候由于疏忽监管经常出现各种的行为漏洞,在对于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时候,外部与会计内部的制作方面有许多的重要性质。在事业单位当中财务制度具有很大的意义,财务管理制度应该分为四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规章性制度、第二部分是程序性制度、第三部分是标准性制度和第四部分的复合性制度。只有做到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当中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在事业单位当中应该从内进行严格的进行管理,明确个方位的 岗位职责 ,在对内部管理上要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做到严格可控的内部管理工作[3]。 (三)全面提高财政财务的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若是想搞好财务工作首先就要加强政府部分对预算单位的日唱管理和审核工作,然后事业单位要遵守国家财政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相结合的条件下进行管理,促进个领导班子领导人员贯彻落实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加大对财政方面的监管力度。提高财务管理当中的个人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统计与报告。对于事业单位当中的开支标准要做到准确无误,严格规范其工作经费的使用途径,严格按照现有的会计法进行财务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个人责任制度。加强社会透明度,确保资金用在有用的途径当中,保障每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到刀刃上。 三、总结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事业单位当中的发展,在对于国家的财产是否能够准确的发挥其所在的作用有着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会计审核作业当中应该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进行办事,不断地对内部的管理监管工作进行完善,努力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审核与改革工作单中的地位发展。在实践当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使事业单位当中的发展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向天苾.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3,07:222-223. [2]张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变化探析[J].财会研究,2013,06:35-37. [3]郭俊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 措施 [J]. 财经 界(学术版),2011,12:169+171. 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浅谈企业会计核算税务筹划影响》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税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最终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会计决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从而获得最理想的收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营;税收;会计核算;税务筹划 税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支持力量之一。就企业而言,从税收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可谓税务筹划的发展体现着一个企业的进步。因此,在国家税收的严格监管下,企业必须做好税务筹划,找出这一环节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现生产成本与税收成本的有效减少,并且探讨税务筹划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1企业税务筹划与会计核算的基本分析 基本定义 所谓税务筹划,是指在遵循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或个体纳税人提供的纳税义务,基于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经济行为安排来实现税务的一定减免,降低经济压力,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会计核算”也被称作“会计反映”,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实现对会计主体资金活动的反映,即是对其进行的核算,包括记账、算账以及报账[1]。 两者间的关系 税务筹划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其会计核算,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会计信息,直接对应着不同的利益分配,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最终影响国家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政府以会计准则来对企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以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实现政府获取企业财富的目的,却也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所以,税务筹划可以称之为会计核算的一种经济动因。企业要想实现税收的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则需要选择税负最小的会计核算模式。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要实现税务筹划,会计核算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2企业税务筹划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分析 企业税收筹划对于会计核算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企业存货计价 方法 方面、企业销售结算方面、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方面、企业 广告 费与招待费方面、企业广告费与招待费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面 固定资产是企业成本很重要的一部分,站在会计核算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方法较多,比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以及工作量法等。而站在税法的角度,折扣额是可以进行税前扣除的。所以,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不同,使得企业成本也不尽相同,税前利润也是不一样的,计算得出的企业所得税自然也不一样。而在税收优惠期间,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增加税前扣除的折旧额基础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减少,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减轻负担,这是对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充分利用的结果。所以,企业采取不一样的折旧法,对相应税负进行科学测算,可以最终决定最恰当的会计核算模式[2]。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方面 企业存货方面的会计核算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而企业若确定了会计核算方法,就不可以再随意对其进行更改,否则需要在下一个纳税年度开始之前就向税务机关报告,并获得批准。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计价应该根据实际成本来计算。所以,企业应该站在存货的角度上,对外界各种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企业内外部环境、外界市场物价波动、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等。而企业若要避免因成本波动而引起的利润不均,可以采用两种计价方法,一种是加权平均法,另一种是移动加权平均法,从而避免税收引起的异常波动。而若是物价预计趋势是持续地降低,则企业应该采用先进先出这一计价方法,能够起到递延纳税的效果。 企业销售结算方面 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用的计算法有很多,比如赊销、委托代销以及分期付款。销售模式不一样,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不一样,从而使企业的纳税期限也不一样。所以,企业可以按照其销售期间及其对应策略来决定合适的销售模式,从而对收入确认时间进行控制,以起到递延纳税的效用[3]。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方面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需要定期全面检查内部各项资产,并对相应的各项损失进行合理的预计测算,做好每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采取备抵法来对坏账损失进行核算,可增加当期的扣除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实现所得税上交数额的减少,实现所得税缴纳期限的递延效果,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增加流动资金。 企业广告费与招待费方面 国家税法规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应该以60%的比重扣除出去,但以当年销售收入的5%为下限,不得超过。而在另有规定情况外,企业广告宣传费用的扣除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若是超过,则可以将这一部分放在下一个年度进行扣除。所以,这是国家税法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的一个差异化问题,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时间价值来作为实现税务筹划的一种手段。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专门销售公司对外销售,从而多一项销售收入,在企业利润体系总额不变的前提下,费用限额上升,那么就有更多的扣除金额来实现企业税务的优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4]。 3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注意要点 笔者在上文探讨了税务筹划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那么反过来考虑,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来实现合理的税收筹划呢?首先,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需要注意时间延续性。国内会计法规要求会计核算的有关政策通常是不能出现中间变更情况的,所以,企业应该注意税收筹划以及会计核算促进经济利益发展时需要有时间延续性,这才能走得更远。其次,企业在选取税务筹划方法时,不能忽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进行全方位的因素分析,明确税法中关于兼营与混合经营的相关特征,从而清晰地确定自身的主营业务方向,进而决定适合的会计核算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税务筹划对另一种不同税务筹划带来的相应影响,以各项不同税务筹划之和的最优化来获取企业最理想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后,企业不应该只是为了筹划而筹划,而应该合理地实施税务筹划。税务筹划只是一种可以适当减轻企业负担的手段,不可能全部减免税负。企业如果认不清这一问题,就会投入过多精力来进行税务筹划,导致资源、人力与资金的浪费,甚至忽略了经济经营活动,得不偿失。另外,企业要清晰地区别税务筹划与违反税法规定的漏税和偷税行为[5],为企业进行节税的行为是在税法的允许下而进行的,企业应该采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会计核算方式来进行税务筹划,合法地节税。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内纳税筹划初始运行时间比较迟,尚有诸多缺陷等待我们去更加深入地探讨,税务筹划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中,虽然还不足够成熟,但是却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务必要合理地减轻税负,增加流动资金,同时也要重视会计核算对税务筹划带来的影响,遵循其各项原则,以实现合理的、符合税法规定的税务筹划,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兵.企业合并的会计、税务处理及税务筹划[D].东北财经大学,2006. [2]刘咏梅.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税务筹划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04). [3]黄鑫.税务筹划行为的负面影响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01). [4]周艳丽.构建企业绿色税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西华大学,2014. [5]金少勇.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试论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一、建筑会计行业的特点 建筑会计行业从属于会计行业,因此它有着会计行业的许多特点,但是建筑业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所需核算时间长。核算时间长是建筑会计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第一个特性,他不像其他行业的经济活动,通常以一个季度或一年为生产、销售及核算的周期,在建筑行业中有些工程的建设周期远远不止一年,例如大型公共场所、交通建设等,这就直接决定了这一行业核算时间长的特点。 (二)核算的阶段性。核算的阶段性是由建筑行业的阶段性决定的,它不像零食、医药等行业,随着四季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也相应变化,因而这些行业的核算具有季节性。建筑行业则不同,它的基础设计建设需要根据工程完成度的阶段性,进行不同阶段的会计核算。 (三)需要大量会计人员。由于建筑会计行业具有核算时间长及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的工程都需要会计去进行核算,而且每个阶段的核算需要一定的时期,一个会计人员不可能同时进行几个阶段的核算。 二、建筑会计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建筑会计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会计行业的从业人数不断的增多,工作内容也更加的具体化,如建筑工程的原料、资金、人员的薪资和施工所需的一切资源的费用等进行核算,建筑会计的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该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配备会计,以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工作。而目前在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中多数的会计工作者是无证上岗,甚至有的不是专业出身,使得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影响工作效果。 由于建筑会计自身的特点,导致建筑会计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建筑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清建筑会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其次,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有限,导致在工程造价的具体工作中效率偏低,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技术来支撑。第三是在建筑企业中缺乏完整的监督体系,对会计部门的监督审查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有建筑会计的管理方法缺少科学指导,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缺乏管理意识。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建筑会计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三、影响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 关于企业内部的原因。首先,建筑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并不科学,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的改进会计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同时也要制定好管理目标和责任制度。其次,会计部门的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需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制度,加强执行力度,更要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 四、完善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建筑会计管理体制,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很重要,完善的建筑会计管理体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建筑投资成本的有效控制,不断调整工程造价管理各个环节的职能作用,以满足市场的要求,要全面的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变化,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要做好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做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接,定期做好会计相关知识和工作流程的培训,避免部门交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在会计操作过程中要积极的运用先进的会计技术,充分发挥会计软件的作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建筑会计管理工作服务,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 (二)提高建筑 企业管理 者综合能力,改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要想使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离不开建筑会计的良吐发展。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作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有把控全局的能力,能够认清建筑会计与工程造价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不要被所谓的利益蒙蔽,要本着对工程、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遵循科学的理念,开展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改进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看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三)培养优秀的建筑会计人才,加强监督、监管力度 建筑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建筑会计人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建筑企业应积极开展建筑人才的培养工作,包括对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经常对会计人员做一些相关法律规范的培训,了解市场动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选拔会计人才时要做好全面的考察工作,为企业输送优质的会计人才。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企业也应及时有效的掌握市场信息,为工程造价管理做好铺垫工作,积极实行监管制度,加强对工程造价的过程控制,加强对企业财务能力的监管,保证工程造价的编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提高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建筑会计管理体系对工程造价的编制提供了保障,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会计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建筑企业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1. 会计系毕业论文范文 2. 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3. 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一旦确定题目后,就要开始写作了,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确定题目;围绕题目搜集有关资料;第三,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第四,根据筛选后的资料确定论文提纲,在提纲中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第五,依据详细提纲开始论文写作。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下刊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中国农业会计》、《现代会计》、《天津财会》等,还可以参考各财经院校学报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章。自考毕业论文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04月自考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 2014年10月自考00612日本文学选读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定好题目了吗
您好,我这有篇范文,你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格式和题目;浅析会计电算化【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2-6809(2007)0710061-02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 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 1.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2.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3.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 现行的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了紧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个轴心,使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再现,导致软件开发思维停留在现行传输模式下。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是现行传输的时空固定化、格式化和高度集中化。在经济内容纷繁复杂、经济业务与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满足不了管理者的需要了。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除了定时、按规定格式提供信息外,更多的精力应花在设计出适时提供各种现行使用者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使得各信息使用者能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其所需的信息,作出各种决策,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获取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传输模式如下: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五、改造会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 (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 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帐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 (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 1.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 2.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 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三)记帐凭证种类的统一。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帐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帐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帐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帐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四)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三大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16种行业的三大会计报表,内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把这些小“异”加以改造,更便于上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基层企业数据的汇总或比较,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根据当今集团企业越来越多的现状和集团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趋势,三大报表统一的要求将更强烈。 (五)帐簿形式的改造。 1.帐簿载体的改造。传统帐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帐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帐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帐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帐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帐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 2.帐簿格式的改造。传统帐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帐簿格式来查帐。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帐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到四个帐户: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用现行帐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帐。用电脑帐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帐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帐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帐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 (六)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帐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帐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帐,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 (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资料: 〔1〕 邓钠.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防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5) . 〔2〕 张文祥. 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 2005,(11) . 〔3〕 陈辉军.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 2006,(21) . 〔4〕 韩光强,张永. 现代审计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审计〔J〕企业经济 , 2004,(11) . 〔5〕 郑娟.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科技资讯 , 2005,(27) .这是我大学时同学的论文,您看一下吧,祝你论文写作成功!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 资料搜集、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写作技巧、 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将学术论文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建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是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对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根据作者所在院校专业设置,财会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从教学角度看,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 经济、 法律和财务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审计学、 企业理财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专业①。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能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金融、 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专业②。近些年来,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毕业论文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检验学生如何全面运用所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知识理论、 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 解决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性答卷。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实施,旨在通过学生在资料搜集、 确立研究思想、 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专业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务问题的运用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础训练的实际效果。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作者对所在高校财会专业 2005-2007 年应届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类分析。就论文完成情况看,应届的学生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论文撰写内容而言,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就论文完成质量来说,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论文,但总体论文质量不高。(一)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类型的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论文,一类是理论研究型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 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 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另一类是应用研究型论文,是指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并就具体对象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提出对策方法,是旨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著述文体。通过表 1 对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类别分析,作者发现,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表1 2005-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文类型分析表2005 年学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 ;2006 年占总数的 ,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由于财政部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 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增加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主题的文章,因此在 2007 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占了一定的比重。从三年合计数分析看,该校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总数 467人,其中选择理论研究型论文 186篇,占总数的 ,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281篇,占总数的。(二)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该校近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选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根据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三大主要专业知识领域对该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加以归类分析。财务会计领域,是指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探讨会计政策的运用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领域,是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投资、 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以及企业成本管理、 业绩评价等为主的研究范畴;审计领域,是指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务,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等问题的研究范畴。 (表 2)从选题分析中看出,选择财务管理领域选题的论文占最大比重,占 ,选择财务会计领域选题论文占 ,选择审计领域选题占。在财务会计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真实性的探讨、 对财务报表以及某一具体会计要素的探讨;在财务管理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等相关主题。在选题汇总中可以发现,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财务会计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选择财务管理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这说明学生能够根据更切合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三)关于毕业论文总体考评的分析该校近三年毕业论文中,每年都可以见到较优秀的论文。如2007年优秀学生论文中,对特殊资产计量的理论探讨、 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对某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和对某公司结算风险防范对策,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特定环境下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务运用的分析能力,对特定企业 ERP 实施的运用研究文章体现了学生对管理系统基本技能掌握的能力。但是从整体看,该校近三年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成绩普遍偏低。2005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27人,平均得分 分;2006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78 人,平均得分分;2007年论文学生共162人,平均得分分。根据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论文打分的具体设计可以看出,论文具体考评标准包括了三个方面。指导老师主要就学生撰写过程中的表现来加以评价,也从能否独立提出论文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阅老师主要从论文的内容作出评价;答辩老师主要就学生的答辩表现给出评价。通过对三方面考评得分的具体比较,发现学生在这三方面得到的分数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文献检索、 阅读和综述能力方面、 工作量方面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基本概念理论功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学生论文质量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而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结论方面得分最低。三、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的掌握、 资料的搜集方法、 研究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写作的技巧、 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对所收集的资料不求甚解,进而不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有学生的论文论述中外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比较,但是在文章中未能界定什么是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在答辩中,也未能回答目前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构成等。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到,选择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财务会计领域研究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会计专业性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需要运用严谨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运用没有把握,对于会计理论和政策改革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所以采取避开这一类选题的做法。(二)缺乏资料搜集与写作技巧的锻炼在毕业论文中,会计数据列示不规范,会计报表不会设置,引用的资料来源不明确或者不注解,不懂得摘要、 引言和结束语的区别,论文结构前后不呼应,叙述语句不通畅,文字口语化,目录和页码也不会编制的现象也经常可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查阅整理能力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础训练。(三)缺乏创新思维论文中的创新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陈旧和简单重复,缺少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擅长更新知识和观念,因而难以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创新性的见解,更多的仅反映为是理论和方法的照搬。(四)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较松懈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所选课题,缺少相应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要求;中期答辩仅要求学生提供文献综述,提供论文初步的大纲;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够明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众多的论文学生人数和有限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也带来了管理的松懈。从表 3可以看到,近年来,该校财会专业指导老师人均指导毕业论文在 6-9人之间,致使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存在一定的困难。(五)社会环境对毕业论文管理造成冲击如何在保证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前提下,又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架起桥梁之间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毕业实习和签约实习过程中,财会专业毕业班学生经常遇到单位财务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论文指导老师只有在工作日的夜晚、休息日才能联系到学生,更有毕业班学生在论文开题环节、 中期检查环节、 甚至最后答辩环节要求学校向实习和签约单位请假到学校参加论文考核,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四、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仅着眼于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撰写阶段,更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在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锻炼和增加交流机会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学校应该在大四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索财会专业信息、 撰写小论文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大二和大三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以外,增加对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撰写的要求,并把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得到写作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自行组织的专业论坛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比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自 2006年 9月在部分专业尝试的Seminar(研究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很值得推广。 该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教授和讲师在课后设立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自由参加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方式进行 “课外” 小班教学,通过 Seminar 的师生互动、 专题讨论、 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论文指导等各种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在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能掌握更多的技巧,为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打好基础。(二)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根据财会专业是实用型技能专业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具体财会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实习调查,既可获得对社会实践的理性了解,又取得了学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论文的论述和分析言之有物。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走向社会能有一个较好的衔接。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生搬硬套的抄袭,又能和毕业实习相协调。学生撰写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型论文,也是财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根据该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后有两周的财会专业实习以及实习交流和报告撰写的要求。通过实习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阐述和评价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能力,能为毕业环节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三)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大二大三学年,增加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论文撰写要求的同时,要着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大四学年专门开设的财会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的。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创办专业期刊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尝试。如该校会计 03级学生在大三年级成功出版了校内财会专业期刊 《财审苑》 ,其中汇集了学生和老师的诸多文章,有专业小论文,也有最新财经法规介绍,也有诗歌散文,这其中都有学生的才思火花在期刊上展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挖掘、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四)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正如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和考核等教学各环节一样,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重在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该校现有的论文管理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主要集中于中期答辩、 论文提交和最后答辩。作者建议,第一,增加开题管理环节。在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生四周实习结束后,借鉴研究生论文写作办法,增加开题报告环节,以达到结合文献综述、 实习内容和论文大纲的对选题环节的考核;第二,在论文写作过程环节,一方面强化中期答辩管理,把中期答辩的重点放在对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检查上来;另一方面明确指导老师对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如设置导师记录卡记录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次数、 指导方式、 指导内容等;第三,在答辩评分环节,答辩小组的组成成员中,实行背靠背的方式,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小组,以保证论文得分更加的客观和公正;第四,增加对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环节。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该组织校一级和院系一级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校一级评估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学生论文抽查方式进行;院系一级评估具体包括对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汇总分析、 质量的个体分析、 指导工作过程的分析等,总结经验,提出对管理条例的建议,以提高下一阶段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效率。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分类分析,提出论文撰写是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应该从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中考虑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根据财会专业的特点,提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应用研究的成果。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级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信该重要课题仍将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参考文献】[1] 郑卫茂,巫珊玲,李青,甘昌盛.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考核与管理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2006年5月.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论文之论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本文就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开始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以规避金融会计风险。关键词:金融防范风险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固,必将会严重危及到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特别是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金融会计工作,夯实金融会计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决策风险、市场风险、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等等,其中金融会计风险便是各类风险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风险。事实上,在金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金融会计的核算与操作,由此导致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会计核算风险、决算编制风险、
首先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就是论文主题),然后在知网上找个类似模板并研究,从而构思论文结构,查找文献和相关数据,最后在前面基础上写。注意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摘 要】毕业论文是财会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 资料搜集、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写作技巧、 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将学术论文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建议。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是财会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论文写作,对教学领域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根据作者所在院校专业设置,财会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从教学角度看,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管理、 经济、 法律和财务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审计学、 企业理财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专业①。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能系统掌握现代财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金融、 证券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专业②。近些年来,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本科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毕业论文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 强化社会意识、 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检验学生如何全面运用所学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知识理论、 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 解决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性答卷。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实施,旨在通过学生在资料搜集、 确立研究思想、 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专业层面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务问题的运用能力,进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科研基础训练的实际效果。二、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分析作者对所在高校财会专业 2005-2007 年应届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类分析。就论文完成情况看,应届的学生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论文撰写内容而言,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就论文完成质量来说,其中不乏有高质量的论文,但总体论文质量不高。(一)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类型的分析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论文,一类是理论研究型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 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 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另一类是应用研究型论文,是指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并就具体对象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说明,提出对策方法,是旨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著述文体。通过表 1 对所在高校近三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类别分析,作者发现,学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表1 2005-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文类型分析表2005 年学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 ;2006 年占总数的 ,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占总数的。由于财政部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 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增加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主题的文章,因此在 2007 年财会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占了一定的比重。从三年合计数分析看,该校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总数 467人,其中选择理论研究型论文 186篇,占总数的 ,选择应用研究型论文281篇,占总数的。(二)关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该校近三年财会专业学生论文选题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根据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三大主要专业知识领域对该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加以归类分析。财务会计领域,是指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 探讨会计政策的运用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领域,是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企业投资、 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以及企业成本管理、 业绩评价等为主的研究范畴;审计领域,是指以审计学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务,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等问题的研究范畴。 (表 2)从选题分析中看出,选择财务管理领域选题的论文占最大比重,占 ,选择财务会计领域选题论文占 ,选择审计领域选题占。在财务会计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真实性的探讨、 对财务报表以及某一具体会计要素的探讨;在财务管理选题中,比较集中的选题分别是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业绩评价等相关主题。在选题汇总中可以发现,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财务会计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选择财务管理相关选题的比重更大一些,这说明学生能够根据更切合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三)关于毕业论文总体考评的分析该校近三年毕业论文中,每年都可以见到较优秀的论文。如2007年优秀学生论文中,对特殊资产计量的理论探讨、 对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比较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对某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建议和对某公司结算风险防范对策,论文体现了学生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特定环境下审计风险评估及防范的分析,论文体现了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务运用的分析能力,对特定企业 ERP 实施的运用研究文章体现了学生对管理系统基本技能掌握的能力。但是从整体看,该校近三年的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不高,成绩普遍偏低。2005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27人,平均得分 分;2006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共 178 人,平均得分分;2007年论文学生共162人,平均得分分。根据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论文打分的具体设计可以看出,论文具体考评标准包括了三个方面。指导老师主要就学生撰写过程中的表现来加以评价,也从能否独立提出论文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阅老师主要从论文的内容作出评价;答辩老师主要就学生的答辩表现给出评价。通过对三方面考评得分的具体比较,发现学生在这三方面得到的分数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文献检索、 阅读和综述能力方面、 工作量方面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方面的得分相对较高;基本概念理论功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反映学生论文质量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而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结论方面得分最低。三、 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作者发现,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在专业知识的掌握、 资料的搜集方法、 研究的能力、 创新的思维、 写作的技巧、 过程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对所收集的资料不求甚解,进而不能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有学生的论文论述中外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比较,但是在文章中未能界定什么是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在答辩中,也未能回答目前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构成等。从财会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到,选择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财务会计领域研究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会计专业性的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需要运用严谨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运用没有把握,对于会计理论和政策改革的来龙去脉不够了解,所以采取避开这一类选题的做法。(二)缺乏资料搜集与写作技巧的锻炼在毕业论文中,会计数据列示不规范,会计报表不会设置,引用的资料来源不明确或者不注解,不懂得摘要、 引言和结束语的区别,论文结构前后不呼应,叙述语句不通畅,文字口语化,目录和页码也不会编制的现象也经常可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查阅整理能力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础训练。(三)缺乏创新思维论文中的创新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点陈旧和简单重复,缺少自己的见解。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擅长更新知识和观念,因而难以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创新性的见解,更多的仅反映为是理论和方法的照搬。(四)毕业论文管理环节较松懈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所选课题,缺少相应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要求;中期答辩仅要求学生提供文献综述,提供论文初步的大纲;毕业论文管理条例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具体管理规定不够明确,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控制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众多的论文学生人数和有限的指导老师之间的比例也带来了管理的松懈。从表 3可以看到,近年来,该校财会专业指导老师人均指导毕业论文在 6-9人之间,致使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存在一定的困难。(五)社会环境对毕业论文管理造成冲击如何在保证论文教学环节质量前提下,又能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架起桥梁之间做出合理统筹安排,是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毕业实习和签约实习过程中,财会专业毕业班学生经常遇到单位财务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论文指导老师只有在工作日的夜晚、休息日才能联系到学生,更有毕业班学生在论文开题环节、 中期检查环节、 甚至最后答辩环节要求学校向实习和签约单位请假到学校参加论文考核,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四、 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仅着眼于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撰写阶段,更应该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之中。(一)在教学中加强论文写作锻炼和增加交流机会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现象,学校应该在大四之前的课程教学中加入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索财会专业信息、 撰写小论文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大二和大三的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作业以外,增加对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撰写的要求,并把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得到写作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自行组织的专业论坛等活动,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比如,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自 2006年 9月在部分专业尝试的Seminar(研究学习小组)教学模式很值得推广。 该教学模式通过授课教授和讲师在课后设立研究学习小组,学生以自由参加的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方式进行 “课外” 小班教学,通过 Seminar 的师生互动、 专题讨论、 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 课题研究、 论文指导等各种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在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上能掌握更多的技巧,为改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薄弱环节打好基础。(二)鼓励学生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根据财会专业是实用型技能专业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具体财会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实习调查,既可获得对社会实践的理性了解,又取得了学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论文的论述和分析言之有物。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走向社会能有一个较好的衔接。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选题的盲目性,避免学生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生搬硬套的抄袭,又能和毕业实习相协调。学生撰写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型论文,也是财会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根据该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二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后有两周的财会专业实习以及实习交流和报告撰写的要求。通过实习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阐述和评价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能力,能为毕业环节撰写应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三)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大二大三学年,增加对财会专业的课程论文撰写要求的同时,要着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在大四学年专门开设的财会专题讲座课程中,要把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的。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创办专业期刊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尝试。如该校会计 03级学生在大三年级成功出版了校内财会专业期刊 《财审苑》 ,其中汇集了学生和老师的诸多文章,有专业小论文,也有最新财经法规介绍,也有诗歌散文,这其中都有学生的才思火花在期刊上展现。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挖掘、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四)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正如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应包括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方式和考核等教学各环节一样,毕业论文的管理应重在论文写作过程的管理。该校现有的论文管理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管理主要集中于中期答辩、 论文提交和最后答辩。作者建议,第一,增加开题管理环节。在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班学生四周实习结束后,借鉴研究生论文写作办法,增加开题报告环节,以达到结合文献综述、 实习内容和论文大纲的对选题环节的考核;第二,在论文写作过程环节,一方面强化中期答辩管理,把中期答辩的重点放在对论文内容的分析和检查上来;另一方面明确指导老师对论文工作检查的实施办法,如设置导师记录卡记录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次数、 指导方式、 指导内容等;第三,在答辩评分环节,答辩小组的组成成员中,实行背靠背的方式,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小组,以保证论文得分更加的客观和公正;第四,增加对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环节。在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应该组织校一级和院系一级对本届毕业论文的总结评估,校一级评估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学生论文抽查方式进行;院系一级评估具体包括对本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汇总分析、 质量的个体分析、 指导工作过程的分析等,总结经验,提出对管理条例的建议,以提高下一阶段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效率。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分类分析,提出论文撰写是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应该从专业教学总体设计中考虑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根据财会专业的特点,提出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应用研究的成果。提高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以培养高级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信该重要课题仍将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参考文献】[1] 郑卫茂,巫珊玲,李青,甘昌盛.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考核与管理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