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与教育行动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师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行动研究是当今国际上一种炽热的研究范式,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新课程改革使专业化成长成为当前每位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如何理解和开展行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界的各种文献中。教师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凭借个人的狭隘经验就能搞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处于日益复杂的中,参与着同样日益复杂的教育实践,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寻求一种理性基础。因此,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这个与一切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知识和思想,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结束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而代之以积极、主动的研究者的新形象。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教师作为研究者又有了它全新的现实背景。 首先,日益频繁而且日渐深刻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这些不熟悉的实践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情感与技能上的适应,而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这种压力也越来越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动力。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代教师教育研究者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意指教师的自我发展不仅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增长,而且也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研究意识。 二、解读行动研究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和著名社会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最早提出来的.。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 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 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1]。 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但是对于行动研究的概念却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袁振国老师对行动研究下的定义: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2]。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 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第一,行动研究是一种现场研究;第二,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第三,行动研究是一种合作研究;第四,行动研究是一种循环研究;第五,行动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第六,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过程。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没有必要过分留意别人对行动研究的定义,重要的是把握其本质,绝不能把行动研究简单理解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这样容易把行动研究与琐碎工作混为一谈,导致人们对行动研究产生误解乃至不屑一顾。 三、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方法与策略 1.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自产生以来,所有的倡导者都试图出一套可以普遍推广的操作程序,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综合、归纳各家之言,以下六个步骤或许可以作为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时的参考: 第一步:发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分析和评判的眼光对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变革的最初设想。 第二步:初步研究。成立由专业研究者、教师和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各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以作为拟定总体行动计划时的参考。进行初步研究时,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做到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包括所有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并且将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的相互启发反馈给全体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作好诊断性评价。 第三步: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也是行动研究各个步骤得以落实的蓝图。虽说是总体计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具体行动中反馈出的信息与总体计划相偏离,则需要对总体计划进行修订更改,因为行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第四步: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施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的先后顺序安排将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第五步:实施具体计划。这是落实具体计划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每一步行动结束后都需要对行动结果作出评价。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所有的设想、计划都是可行的,则根据具体计划实施下一步行动;如果评价结果反馈出的信息证明前面的设想和计划整体不可行或部分不可行,则对前面的设想和计划作整体或部分修改,整个研究进程将在修改后新的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第六步: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所作的总结,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非以解释的完美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为依据。 2.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其中有些方法在一般的教育科研类书目中都有介绍,下面重点介绍近年来经常被人提及但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却是开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研究工具:专业日志和袋。 (1)专业日志。简单地讲,专业日志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小型数据库,保存着与我们所开展的行动研究项目有关的所有资源。既然是数据库,也就意味着是共享的;它是一个私人文件夹,记录着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点滴,描述着我们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既然是私人的,也就意味着是独特的;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工作文件。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日志是和批判性反思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日志绝大多数是书面文字,也包括图表、录像(录音)带、光盘等其他资料。常见的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 第一,日常记录是一种描述性的、客观的写作类型,因为不同的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可以阅读。例如,可以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来记录一次讨论时学生们问的问题,谁在发言,他们在问什么类型的问题,谁没有发言。你会发现做一个研究者的日常记录,从事件发生的时候进行记录,并保持连续性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专业日志经常被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正如很多拥有日志的人所发现,写日记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好方法。这些列出的东西可能会充满情感,因为作者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因此,写日记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也是一个回顾和自我定位的好资源。第三,自由写作指随意地、快速地写下最近你发现的有意义的东西。“自由写作”,也就是自由、随意、不停笔地去写。它和日常记录、日记等其他一起,构成了行动研究过程中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这些材料,甚至在收集、整理、撰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才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本质特点。
(2)袋。档案袋包含于专业日志中,是一个内涵比专业日志小得多的概念,专业日志中可以包含有多个档案袋。一般来说,档案袋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主题鲜明的文件袋,需要研究者围绕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而不能盲目地、随意地把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材料罗列进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档案袋。例如,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围绕课程开发,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课程档案袋”。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从课程档案袋中,我们又可以创建一个“教学档案袋”,从教学档案袋中又可以引申出“教师发展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等。 3.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研究始于问题。教师浸润于职业越久,便越可能丧失对问题的敏感,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加以质疑,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问题的敏感性,敏于所看、所听并思考其意义,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研究的动力,进而围绕研究开展行动。 (2)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看似不怎么规范,但毕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除了上文介绍的专业日志、档案袋以外,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访谈、问卷等,也都是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有关书刊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随时搜集资料。行动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想、所看、所感都是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要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包括日记、杂记、自传、随笔、心得、报告、考卷、作业、录音(影)带、照片等。 (4)亲自参与研究。教师必须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可以结合工作独立开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合作开展研究;可以参与别人的课题研究,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开展研究等等。 (5)不断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发展到今天,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批判性的行动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而是有更多人参与进来!新的教师(不久前)被赋予身体力行批判性反思和研究的特征,他们把实践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47-458.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5:206-210. [3]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5]熊媛媛.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探索,2006,8). [6]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2006,(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概念 现状 问题以及策略方面,最好有例证。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与尊严。
二、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扩展资料:
研究途径:
1、问题研究
根据问题研究的水平,问题研究有三种:
(一)直觉型问题研究
(二)探索型问题研究
(三)理论型问题研究
2、合作研究
根据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种:
(一)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协作型的合作研究
3、叙事研究
按照教师参与和改进的程度,叙事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验叙事
(二)反思叙事
(三)自传叙事
4、反思研究
根据教学的过程,反思研究有三种模式:
(一)教学前反思
(二)教学中反思
(三)教学后反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1、教育学家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勒温)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约翰•埃里奥特)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凯米斯)2、综合定义定义一: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定义二: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定义三: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3、对概念的注释①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②行动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相结合。③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就是活生生的课堂。④行动研究计划具有发展性,开展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⑤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为行动研究增添了新质。二、行动研究的特点和一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比较,行动研究有以下一些特点。1、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并具有合作性。其主体作用表现在,一线教师要从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收集分析反馈信息并调整行动、评价结果,一直到应用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开展教育科研,教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那种只把教师当作提供论证数据的测试者,把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作为采集数据的资料库的作法屡见不鲜。这种忽视教师直接参与研究的作法,会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用于教学实践;另一种是教师积极性受挫,对科研成果不感兴趣。传统的教育研究模式是“研究—发展—传播”。由教育研究产生理论,理论被应用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其结果是编制出一套供特定年龄阶段学习者学习的“产品”,如一套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等等。这些“产品”通过培训传授给广大教师,使他们接受并使用这套“产品”,严格遵循大纲、教材开展教学。在这里,中小学教师只是“手段—目的”的中介人。行动研究以“参与—合作—行动”为基本模式,倡导教师参与到教育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工作者和其他教师的合作,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创造最佳的教育活动情境,取得最佳的教育实际效果。当然,为了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并不排斥专业人员的合作参与。相反,它提倡专家学者参与行动研究,以扬长避短,搞好合作研究。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反思自己的实践。专业人员的作用是给教师当好顾问,从科研方法上给予指导。专业人员要深入实际,并直接参与到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充分沟通、反复磨合,包括共同讨论、评课、写教案、相互听课、写教学日记等,从而在教学改革的目标、教与学的理解、具体实施方案上达成一致,这种沟通和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有重大意义。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专业人员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2、行动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具有如下特点:(1)直接性。问题必须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只研究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他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限于本校或某个教学班,属于某个学校的校情或班情问题,表现出较多的本地特征,不具普遍性。这就要求人们在评价其研究成果时,在适用范围上要慎重,应多加分析,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克服主观武断。(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问题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行动研究注重做,追求一点一滴的实在的进步。3、行动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改进本职工作。与旨在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研究和了解现状、提供参考建议的调查研究不同,行动研究务求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它要求将问题发展成课题,设计出解决方案,并逐个实施,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这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当然,行动研究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它仅满足于此,而不对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行动研究既然是一种研究,必然要对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4、行动研究的策略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专业人员亦须深入教育和课堂教学实际,与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研究者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行动研究的结合策略弥补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缺陷,使研究能收到立竿见影之实效。5、行动研究的过程具有情景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行动研究旨在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逐步采取各种改革措施调整行动,又不断地通过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手段来监视这种调整的效果,以便基于这些反馈来对教学作出进一步的调整,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而不只是留待以后在某种场合下再付诸实施。系统性表现为行动研究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动态发展的过程。行动研究的计划应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因是,行动研究过程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往往不能简单地、集中地表现出计划与结果之间的必然的线性关系。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起初往往是局部的、表面的,如同盲人摸象,所以要不断地观察和反思,要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依据发展中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可以部分修改实施计划,也可以修改总体计划,甚至还可以更改研究课题。此类情况在行动研究中屡见不鲜。6、行动研究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行动研究没有某种特殊的研究方法,而是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目的及研究者的能力,从已有的各种研究方法中灵活选择有关方法。教育科研方法中的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专项内容分析法等都可以在行动研究中加以应用。随着教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中的定量、定性的观察技术、实验技术、资料分析技术都可以采用。当前,为了破除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应当提倡老师们由易到难,首先采取简便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可以从撰写教学一得、教例分析、教学随笔开始,逐步提高科研能力,直至写出水平更高的论文或研究报告,成为教育科研的行家里手。7、行动研究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随着实际活动情境的发展,研究者会不断地、自然地对各种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这样,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调整方案,进行实际干预,随时监控干预的效果,进而针对更多的、更深层的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索,就象滚雪球一样逐渐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教学改革。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有人用三句话概括行动研究的特点,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还有人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作了如下简要的概括:“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这些话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三、行动研究的优缺点、类型和适用范围(一)行动研究的优点1、它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良好途径。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我国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出现真正的教育家,没有自己的教育学,这是一个主要原因。而教育行动研究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它的实践性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研究的出发点、目的、主体还是研究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另一方面,行动研究也重视理论的作用:它强调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结合,使两者相互合作、平等对话、共同提高。教师可以从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理论工作者也可以从真实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发现新问题和新课题,甚至发现和创造新的理论,使研究成果更容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2、它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简便易行,容易被广大教师掌握。思辨的和实证的方法都不适合一线教师。思辨研究要采用大量理论推导和资料引证,实证主义研究为了追求量化、客观化和精确化,往往想方设法控制某些变量,力图使教育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实验。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对于承担着繁重任务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思辨研究法既有一定难度,又缺乏现实的运用价值。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人为对象,环境千变万化,因果关系相当复杂,不能简单模仿、照搬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加之,在实验研究之前,就从理论假设、实验原则等方面对实验者的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对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不适合的。所以,我认为要慎提“实验研究”。而教育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它从实际出发而非从理论出发,可以边研究、边学习、边改进,正好能避开上述两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容易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3、行动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日常工作和科研的矛盾行动研究使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动作。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繁重的教学工作几乎没有为教育研究留下空间,有些人甚至认为“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行动研究能够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克服“工、研”矛盾。(二)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三)行动研究的类型和适用范围从研究主体的规模来分,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研究,二是合作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多个教师的协作研究;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科研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三结合的研究,是最值得提倡的。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学校范围内的联合研究是专业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的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优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从研究对象分,教育行动研究有反思已经发生的教育行为和探讨教育行动的变革两种。前者称为“教例研究”,其作法是,从对自身工作经验的回顾与反思中发现课题,进而把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教例,然后围绕此教例展开研讨和分析,并形成教例研究报告。后者就是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称为问题研究,它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形式。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第二节行动研究的程序和原则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除了公认它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人们对实施的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由于研究目的、条件等不同,具体程序也会有所差异,现在介绍以下四种模式:一、四环节(四阶段)模式:英国学者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其中,“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搜集资料和监察工作;“反思”是对行动效果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它是第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1.计划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2.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即行动是不断调整的。3.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要注意搜集以上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或设想的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及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4.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二、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后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改变行动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专业人员、教师和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要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5.行动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其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6.总结评价: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三、新四环节模式。华东师大陈桂生教授提出新的四环节模式,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他把“观察”、“反思”改为“检查”、“总结”,是因为“观察”与“反思”应贯穿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不应作为一个独立步骤。在借鉴国内外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方便教师操作的要求着眼,有人认为可以把行动研究的过程设计为如下的五个步骤,即诊断、学习、计划、实施、反思。诊断:即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清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可以继续发扬,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这一过程可以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诊断,也可以是教师群体的共同诊断。有的学校采用所谓“侃大山”(即在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下,各类人员在一起毫无拘束地进行问题诊断)式的诊断方法,就是集体诊断的突出范例。学习:学习应当贯穿在教育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但在问题诊断之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是完全必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新的教育理念和各地先进经验,与自己问题有关的理论材料,学校制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等。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认清新的教育思想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明确了方向,对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会受到启迪,可以为制订行动研究计划打下良好基础。计划:计划即设计行动方案。表现形式是写出开题报告。它的内容包括:①课题研究的背景,含教改形势和教学观念的要求,本校或本班当前的实际情况,课题研究的意义等。②研究内容,即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要从应当达到的要求和现实状况的差距中找出改进措施。其中包括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改进,教育环境(领导行为、校园文化、家长教育行为、社区环境等)的改进等。③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含前期准备工作及研究进程。④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书面总结或论文、调研报告、教育教学行为观摩、学生成绩等。允许在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正计划,把本来未考虑到却在行动中显现出的各种新情况、新因素纳入计划。 实施: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过程,即在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中期论证(反馈),然后调整研究计划,再实施新的修正后的研究计划。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总结的过程。其内容包括:①整理和描述。即对制定计划、学习理论、实施计划、阶段检查的全过程加以归纳整理,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②评价与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和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提出设想与计划的修正意见。③写出研究报告。四、八步模式(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选题,但对改进教学来说是有意义的问题。(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3)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的问题等。(4)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5)选择研究策略。比如,取样、管理、材料选择、学与教的方法、资源与任务配置、人员分工等。(6)选择评价方法,研究者要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连续地评价和反思教学方案,包括课堂观察和记录、访谈、问卷、测验和教学日记等。(7)实施。这包括展开教学、收集资料、监视评价、反馈改进、资料的分类分析等。在这一阶段,实时地根据教学反馈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是很重要的。(8)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的评价。行动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很多是定性的资料,在分析时需要进行归类和编码,将定性资料量化。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关于具体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具体知识,获知新方法的实施效果,这对其它教学情境具有借鉴意义,但并不要求是一般性的规律。五、行动研究的原则1、可行性原则任何研究必须要注意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行动研究不仅应该能够改善参与者的观念和工作条件,而且研究的方式必须与他们的观念和工作条件相适应。2、实践性与应用性原则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以改进实践、改进对实践的认识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课题成果要经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实践的检验。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关键看是否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主要看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否改进了教育教学现状,是否提高了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3、主动与合作原则。不论是独立研究还是与专家合作,教师自己都必须意识到这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动力必须来自教师自己。这就要求:所有参与研究者必须完成角色转换,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教育科研允许失败,但不允许感情代替理智、主观代替客观、臆断代替事实。如果研究属于"合作模式"或"支持模式",参与各方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就非常重要。要大力提倡有情出演、淡泊名利。争鸣不争锋,辩论不辩解,批评不批判。4、动态与科学性原则加强操作程序各个环节间的信息的及时反馈。因为,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属于负反馈类型。只有缩短信息反馈时程,系统才能及时依靠反馈信息,修正或调整由于干扰所引起的偏差。所有教育科研的前提是要具有科学性。但是教育科学的本质是经验科学,要注意经验与科学的对立统一。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人类社会面临21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反映新知识、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术更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才有可能成正比。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400万字以上(小学六年145万字以上)。”从“大语文观”来看,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学习期——工作期——退休期”的人生固有模式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但从学生本身的层面上分析,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大量阅读,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对课外读物没有对电视感兴趣。电视的视觉冲击,形象直观的画面,逼真的声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丢下作业看电视,哪里还顾得上去读课外书。2、对阅读材料不会选择,好坏不分。小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仍不够合理,武侠小说、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极大,甚至还盛行一种“口袋书”,体积较小,可以放在衣袋中随时阅读,可是内容却不堪入目,其中色情、暴力成分很多。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3、看书图快不求质,蜻蜓点水。学生中懒于与书打交道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数量,而且问题之所在的是他们常常把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的因素,诸如没时间,没书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部分能够看一些书的学生,也只看些订阅的报刊,他们的阅读是“同学看什么我也看什么”,有的甚至是迫于父母或老师的规定,不得不读一些课外书。4、功利行为。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错误的认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书,较片面地认为看书主要是为了向人家炫耀看书的数量、赢得老师的表扬和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所以在方法选择上也较偏重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这一形式上,忽视了知识的积累等重要的目的。特别是文史、科普类也就少人问津了。当然,从学校教育本身来说,也存在相当多的弊病,如图书室藏书量小,数量远远不足生均15本这个要求,且书籍较为陈旧,新鲜的、与当代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书少而又少,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添置一些新书,对大部分农村学校来说,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时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不能保证,校长怎么能再化钱购置书籍?加之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能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保证,没有专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个别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多汲取一些营养,只能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服务,这并不能代表能向全体老师推广。从家庭和社会层面上来说,目前农村绝大多数家庭中父母本身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以电视为主,又怎能引导孩子去看书?学习化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作为学生个人也只能适应这个社会环境。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进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一)关键词界定:1、“阅读”是指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2、“课外阅读”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进行阅读的活动。3、“农村”是指中心小学一级学校所在地的乡镇。4、本课题研究中的“学习”是指小学生课外知识、技能的获取,方法、规律的探寻,习惯、个性的形成,人格、品质的塑造。5、本课题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小学生在学科教育中、校园生活中、家庭教育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二)课题界定:“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是指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原因,促使农村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连续的阅读活动,以期实现上述“自主学习”中的目标。(三)理论依据:1、哲学依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这一点早已为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所证实和肯定。椐现代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20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限。我们提倡在小学生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2、学习理论依据①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是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许多文章是相互联系且具有共性的,通过列举个体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组建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一系列新材料的学习中去。这就是从“举三得一”到“由一反三”的学习策略。②母语习得的概念习得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婴儿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语言学家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小学生学习母语即学习语文有别于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母语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语,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习得母语,这就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由此看来,母语习得的概念不仅应该包括儿童母语习得,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的母语第二次习得。而本课题所提倡的学生多看课外书,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开设学生自由阅读课,倡导学生写日记感想,就是按照母语习得规律进行语文教学的具体尝试。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2、加大学生阅读量,制定出适合农村学校运用的阅读序列,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并努力有所突破。3、积极探索课外阅读课的模式,组织读书活动,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二)研究内容:1、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2、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序列研究。4、小学课外阅读课的模式研究。5、课外阅读中评价策略的研究。四、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1、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身处农村的小学生,只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其自主学习的潜能会得到充分的挖掘,自学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2、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本区域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3、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4、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也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五、研究过程及主要研究方法(一)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①2008年5月,完成课题的选题工作,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②2008年5月,向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申报个人课题,请求立项。2、实施阶段①2008年6月—2007年11月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序列研究。②2008年12月—2009年4月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序列研究。小学课外阅读课的模式研究。课外阅读中评价策略的研究。3、结题阶段①2009年4月,个人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搜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②2009年4月,上交“个人课题”研究成果。(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对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2、问卷调查: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3、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4、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5、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并加以理性分析、归纳。六、研究的主要策略及原则(一)研究的主要策略1、明确实验研究的重要性①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书籍,对儿童和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儿童只有读了这些书,才能掌握做人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比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而生活”这一类问题;也只有当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确定了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时候,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②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课外书读得越多,知识背景越广阔,学习就越轻松。每天你读得越多,能主动掌握的学习时间就越多,智力积极性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凡是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书都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2、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①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型”阅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回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课外阅读应遵循自愿的原则,因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语文课外阅读的种类和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自己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②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③要创设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从班级、学校、家庭到社区,发动一切力量,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委派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学生每月自拟读书计划,每天挤半小时作为集体阅读时间,半小时作为读书家庭作业,与家长配合落实。班级还要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等,强化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可以开辟读书廊,张挂读书的名人名言,开放“电子阅览室”和“网上阅览”等获取新信息的场所,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汲取新知识。另一方面在校外建立读书基地——新华书店、假日读书小队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二)研究的主要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掘,持续学力让学生自己发展,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2、创造性原则: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实验为主,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自主发现真理,主动探索尝试发现,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本领。3、活动性原则:主张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让学生真正“活”起来,不断拓宽活动领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自主探究活动或群体交往活动中全面提高素质。4、成功性原则:帮助学生成功,创设成机会。改进评估机制,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评价,教育者确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评价标准多样化,珍惜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坚持以多元标准不拘一格评价学生,学生以学为乐,孜孜以求,人人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5、发展性原则:一是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以发展学出发,而不是仅限于心理健康的要求。七、课题研究的主要预期成果1、实验研究报告。2、优秀研究课例。3、发表、获奖的研究论文、案例等。4、学生成果展示。
一、课题名称: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二、课题的提出朱永新在《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讲中呼吁“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而且对于民族和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他还指出:“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训练。”所谓阅读能力,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一般说来,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它同其它知识积累一样,阅读能力的养成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近过程。三、课题成因分析1.学生发展的需求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的过程。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对于认识阅读教学的目的、途径、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认读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认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促进理解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只有理解、鉴赏透彻全面深入,评价才能深刻、犀利有针对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联。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2.学生阅读的现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们虽积极地开展了各种阅读教学活动,加强了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但学生的阅读现状仍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A.在阅读短文时,学生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阅读速度慢, 阅读效率低。每次考试结束老师做试卷的分析时,总是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B.对已学过的阅读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运用。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也不懂得如何去读精、读透一本书,老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比较欠缺,许多家长也没有这个意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只要看到学生捧着书,怎么去读,是不是读出效果来则往往不被他们所关心。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C.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家长普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甚至有不为少数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普遍阅读兴趣不浓,读书要逼着看,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一)研究目标:1.使本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2.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不断总结方法,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3.探索出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二)研究任务:1.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喜欢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让每个学生愿读、乐读、会读、善读。养成自觉阅读良好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优美词句。改变阅读教学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整体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系统的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形成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阅读的内容,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余,从以下途径进行实践: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1)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2)认真上好讲读课3.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1)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4)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5)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6)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5.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建立激励性机制班级开展阅读比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6.阅读教学向习作训练的引导阅读教学同作文教学异曲同工,在教学中注重有阅读教学向作文教学的引导。六、研究思路1.我们对课题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孩子从本课题中受益。2.研究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因材施教,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实践性原则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处理好多数与少数、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尽其所能,进行个性化阅读。七、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八、研究步骤和具体做法1.研究启动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组建课题,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研究任务、目的、意义、内容方法、阶段步骤等。调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特征,填写申报书,研究制定实验方案,强化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2.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3月):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实验基地,组织培训,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定期举行专题研讨会研究课汇报活动。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A.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体系(包括:阅读情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等)并从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优秀诗文积累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生成,不断优化。B.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C.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3.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系统地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九、课题承担人本课题由刘凤一人承担并负责完成。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而且本课题承担着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于教改中,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纳性。2.申报的课题与本人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充足时间保证。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阅读教学优秀教、案例设计、课例选编。2.生优秀读书笔记,优秀习作集。3.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献报告,做好阶段性小结。4.写有关研究论文。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阅读也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呢?阅读是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因为,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学生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生动活泼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与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全盘否定,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逐步明确正确的答案。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提倡教师与学生要多向交流,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境,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答,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答,或者是学生提问学生答。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质疑,共同探讨问题,使师生成为交流的伙伴。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二 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就要做到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激发乐于提问的兴趣,变要我提问为我要提问。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来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兴趣外,有着重要作用的仍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魅力。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学,为什么还能写出长长的信给爷爷?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大家展开思路,丰富想象,各抒己见,就会提出以下问题:(1)《凡卡》是俄国契诃夫写的一篇著名长篇小说,其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是虚构的。(2)凡卡七八岁时,可能上过小学,加之聪明好学,所以学会了很多字。(3)凡卡当学徒受尽欺凌,心理有吐不完的苦水。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质疑和提问。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小学生能有一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给予鼓励。三 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快读) 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浏览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再用略读法,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重点;最后用精读法,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四 要多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使小阅读教育向大阅读教育方向发展。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比如,低年级要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如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积累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此外,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的故事等。
1.想太多了2.小学生达不到那个目标3.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了4.其他的还是顺其自然吧
弱者也是强者段奇清古诗云:“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能够独立的“弱者”内心最宁静。澳大利亚的动物学家戴维森,一直研究着猴子的生活习性。一次,他来到亚马逊河流域,将两只猴子带了回去,分别关进两个笼子里,每天精心喂养,并随时观察它们。一年后,一只猴子健健康康的,另一只却不幸死掉了。戴维森百思不得其解,按一般人的眼光,如果两只猴子一定要死掉一只的话,死掉的应该是还活着的这只。因为带回时,死掉的那只猴子又大又壮,活着的这只却瘦小羸弱。为了知道这是为什么,戴维森又让人从亚马逊河流域带来一只更大更健壮的猴子,这只猴子却死得更快,只半年功夫就撒手人寰,倒是那只小猴子依然健在。难道说此是偶然吗?戴维森又进行过两次类似的试验,强壮的大猴子依然在一年内死去。戴维森坐不住了,再次来到亚马逊河流域,这次他索性住在了猴子非常多的巴西,经过半年多的观察研究,终于弄清楚了被关进笼子的大猴子必死的原因。原来,凡是体大健壮的猴子,容易被其他猴子接受,它也乐于和其他猴子在一起,一旦有空,就在猴群中来往穿梭,同时还能得到其他猴子供奉的食物。这样的猴子最怕孤立,一朝失去自由,被关进笼子也就往往活不过一年。那些瘦小的猴子则不然,没有同类愿意搭理它们,久受孤立,也就学会了独立,或者说适应了被孤立,被关在笼子里时丝毫也影响不了其生活质量,且吃的不愁,反而会健壮起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生命的悖论出现了:强者沦为生存的弱者,而弱者反倒成为生存的强者。不禁想到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故事。在德国东部布痕瓦尔德纳粹的集中营,看守人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死刑执行方式。在集中营附近有一座埃特斯山,山间有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上拉起了一条钢索。在死囚将行刑时,看守就押着他们来到峡谷前,对他们说,谁能赤手空拳爬过钢索,谁就能获得自由。按说比起挨枪子儿或刀子来,这样有着一定的生存希望。但是,一名男死刑犯爬着,坠入了深渊,两名,三名……十名……三十名,无一例外。这也是看守人员敢玩这种“死亡游戏”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根钢索足有2公里长,这些囚犯已被折磨得够呛了。然而,到底出现了一个奇迹。一天,纳粹看守又押来了一个死囚,这位犯人爬过约三分之一时,两位行刑人员就开始喝酒聊天起来。只因为爬钢索的是一位叫艾米丽的女子。他们想,连男性犯人没有一个能爬过去的,就别说这位瘦小羸弱的女子了。俩看守喝着酒,其中一个谨慎者也免不了不时拿眼看一下随着钢索上下抖动的女子。女子约爬过一大半了,“谨慎者”对同伴说:“奇迹会不会发生在这个女子身上?”同伴连连摇手说:“不会的,我们只管喝酒聊天。”“谨慎者”到底害怕女子成功爬到对岸,他们会受到上司的处罚,喝得醉眼朦胧的他于是向女子开了枪。此时峡谷中的雾越来越大,连女子的影儿也看不到了。艾米丽终于成为一位逃过死亡魔掌的人。有人说艾米丽能创造奇迹是因为母爱:家中有一个3岁和一个2岁的孩子。其实,那些在“死亡游戏”中坠入谷底的男性,也有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家。而父爱和母爱同样是爱的两座高山,没有谁比谁逊色。最后研究人员认定,艾米丽能爬过钢索,是由于她内心的宁静。男性囚犯开始时并不将钢索放在眼里,再加上求生心切,一到钢索上便拼尽全力爬动,终于力所不支,不得不绝望地松开求生的手。艾米丽则缓缓爬动,一开始就能做到爬一会儿,再伏到钢索上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或看一看峡谷中缓缓飘动的雾岚。因为属弱者的她根本没有逞强的资本。“鸣鹘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静是一架无形的天梯,它能让你站立于境界的高端。因为没有包袱,“羸弱”者反倒能让灵魂变得轻盈,内心获得宁静。“心轻者上天堂”,内心宁静者也就能避开地狱,到达生命奇迹的彼岸。
是为了让物种传承下去。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只有淘汰了弱势群体,才能得到生存的机会。
动物行为学的论文挺好写的,前年在学校还写过。上网找几篇,有个重点就行了
01 动物杀死其他动物的原因不仅仅是捕食。即使为了捕食,动物也可能会杀掉远远超过食量的猎物。一只动物杀掉另一只,可以有种种的理由,吃只是其中一种。如果黑猩猩杀死猴子然后吃肉,在动物行为学上属于捕食行为,如果它为了抢地盘杀死另一只黑猩猩,这就是攻击行为。捕食行为是为了吃,可以针对各种可吃的东西,攻击行为则是为了抢夺资源(食物、异性等),只针对同类。虽然两者都可能会用到牙、爪和肌肉,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行为。 除此以外,动物也可能为了自卫(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领域行为),或者为了保护孩子(繁殖行为)杀死其他动物,“吃”只是“杀”的理由之一。说野生动物只为了吃而杀,显然是不正确的。 荷兰生物学家克鲁克(Hans Kruuk)在《斑鬣狗的捕食和社会行为》(The Spotted Hyena: A study of preda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一书中记载,1966年,一群斑鬣狗(学名Crocuta Crocuta)咬死了至少110只汤姆森瞪羚(学名Eudorcas thomsonii),还伤了很多,但只吃了一小部分(研究者抽查的59头里只有13头被吃)。 斑鬣狗和瞪羚不是同类,没有竞争关系。斑鬣狗杀死瞪羚的数量远远超过吃掉的,“捕”而不“食”,这在动物行为学上称为surplus killing。在学术论文中,surplus killing可以翻译为“过捕”、“浪费能量的猎杀”。科普杂志《森林与人类》的2000年第三期刊登过一篇文章,名为《奇怪的动物“杀过”行为》,“杀过”就是对surplus killing这个词的另一种翻译,不过,在学术界并不是通用的术语。 许多种类的动物有过捕行为,除了斑鬣狗外,还有豹、红狐、伶鼬(学名 Mustela nivalis)、逆戟鲸、花头鸺鹠(学名 Glaucidium passerinum )、一种杂食性的蝽象(学名Macrolophus pygmaeus ),一种蚊的幼虫(学名 Corethrella appendiculata ),等等。 克鲁克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食肉动物的过捕行为》(Surplus killing by carnivores)里,研究了过捕出现的原因: 有人认为,食肉动物(这里指carnivore,即食肉目哺乳动物)寻食的行为受到饥饱影响,但捕杀这个行为却不受是否饱腹制约。换句话说,吃饱的猫不会去“寻找”老鼠,但你给它老鼠,它仍然会“抓住”并“咬死”,所以食肉动物捕杀可能是不问饥饱的。另外,猎物可以引起食肉动物的捕杀本能,大量的猎物对捕食者是很大的刺激,也会刺激它不断捕杀。 另外,猎物不能逃跑或抵抗,也是出现surplus killing的一个条件。比如在很黑的暴风雨夜,黑头鸥(学名 Larus ridibundus )不能飞逃,就会被狐狸一个个杀掉。20世纪60年代晚期,苏格兰南部必须限制红狐的数量,以防它们灭绝当地的黑头鸥。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综合定义二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综合定义三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的一种研究活动。
何为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50年代它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向将“行动”和“研究”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行动”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讨。“行动”和“研究”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以说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行动”与“研究”处于分离状态。许多教育研究者选择课题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教技术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还要将研究的“成果”推广普及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结果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此难以接受。而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事实上他们可以给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课题。因此,让他们参加到教育研究中来,使他们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效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教育研究者不是作为一个权威的指导者,应该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与一线教师互相协作进行研究,承担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克服以研究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⒈研究的目的——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⒉研究的情境——当事人实践工作情境 ⒊研究的主体——实践工作者 ⒋研究的应用者——行动研究者 ⒌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⒍问题的解决——立即应用性 ⒎结果的推论——情境特定性 ⒏研究的效益——解决问题与促发个人专业成长 ⒐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⒑研究的方法——兼用量与质方法,偏向质性研究 综合上述,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⒈为行动而研究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⒉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做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验就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三)行动研究的模式许多学者曾对行动研究下不同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作了阐述,同时还提出许多行动研究操作模式,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有影响的操作模式:⒈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勒温是行动研究一位重要的先驱,他不仅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和方法,还提出行动研究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的概念,并建立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后来,进一步把反思后重新修改计划作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从而把螺旋循环模式作了修正。⒉埃伯特 ( ,1985) 行动研究模式它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步骤:(1)一般概念的形成,包括问提的形成、问题原因的诊断、问题情境脉络的分析等。(2)考察阶段,即资料收集阶段,需要对资料收集作出计划,采用哪种方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由哪些人负责此项工作。(3)拟订整体计划,即拟定有效的行动方案,此方案会根据评价结果,适当加以调整。(4)采取行动,即把方案付之实施。(5)行动监控与自我评鉴方案实施的结果,如果依据原先概念无法获得答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应该修正概念,亦即重新分析问题、重新诊断原因、重新收集资料、重新计划,重新行动。(6)修正概念、重新探测、重新计划,重新行动。 ⒊麦柯南 ( McKernan )行动研究模式 这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模式指出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应包含几个行动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有: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作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需要研究的问题。 ⒌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 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是以勒温的螺旋循环模式作基础,是目前行动研究广泛采用的操作模式。这个模式也是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但德金把这四个环节内容结合教育实际,并用实际例子说明,使模式内容更形象化具体化。 (四)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尽管行动研究有多种模式,在实施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的操作过程方面,它的一些基本思想是共同的。这些思想包括:行动研究的起点应该是对问题的界定与分析;行动研究应该包含有对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并在这种评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本节以德金(Deak行动研究模式为基础讨论行动研究四个基本环节的作用和内容。 ⒈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也是理智的工作过程的第一环节。“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第一,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第二,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第四,众多的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有所改进?第六,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随着对问题的认识需要逐渐加深,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矛盾、条件,又要把始料不及、未曾认识、在行动中才发现的各种情况、因素容纳进去。从这一意义上讲,计划是暂时的,允许修改的。 行动研究进度安排表 阶段起止日期主要任务观察评价 完成总体计划 第一行动步骤 评价 修改总体计划评价 第二行动计划 2.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在行动中,要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包括认识的改进和行动所在环境的改进。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行动”包括:(1)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2)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在教育研究中,家长与社会人士和学生均可作为合作的对象。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实施到位。(3)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它是灵活的、能动的。 3.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在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包括:(1)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因此,行动研究中经常源于航海和军事勘察的“三角观测法”。(2)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由于社会活动,其是教育活动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能全部控制,因此,观察在行动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在行动研究中,观察是反思、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观察系统、全面和客观,行动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有效技术。 观察的内容有:第一,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第二,行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的实施,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排除等等。第三,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的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这些材料对于效果分析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必须追求观察的科学性,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观察技术和数据、资料,采集分析技术,实况详录与工作时间取样、事件取样,日记描述与轶事记录、清单法,行动检核记录与行为编码记录,直接观察与间接性的调查访问测验,文字描写与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等等。为了保证观察的客观性,要让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局外人与当事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行动的全过程。 4.反思 “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这一环节包括:(1)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过程和结果,构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2)评价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3)写出研究报告。行动研究的报告有自己的特色,允许采取很多种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不同的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 近年来,行动研究的操作过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基本设想的游移交更,即研究人员不仅可以依据逐步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修改总体计划,而且更可以更改研究的课题。另外,现在的行动研究更强调对行动全过程的监督,注重系统的反馈和开放性。目前,行动研究的文本已经超出了科学与文学的界限,正向正统的科学研究说话体系挑战。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于资料收集、合作探讨、自我反省、多方总结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作文要学会积bai累“读书破万卷,下du笔如有神”,“巧妇zhi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dao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三、意高则文胜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二)立意要专一“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三)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四)立意要深刻。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五)立意要巧妙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近期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的第六届自然语言处理及中文计算大会(NLPCC 2017)在大连成功举办。作为国内NLP 领域首个面向国际的大会,NLPCC 无论从会议的形式、参会的人数、还是报告的质量,都展现出了一副朝气蓬勃的气象,欲有引领中国NLP 走向国际之势。
为深入了解中国当前NLP 的发展状况及前景、CCF 在NLP 方向的努力,以及NLPCC 会议的发展情况,雷锋网对CCF 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明(同时他也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的常务理事和国际计算语言学会ACL 的候任主席)和CCF 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赵东岩教授(雷锋网将随后报道)进行了专访。
本文主要内容为周明博士站在CCF 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角度对NLP 研究进展及中国NLP 发展现状及前景的深入介绍。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目前各国政府(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都在制定一些人工智能的规划,但中国对人工智能的规划最为清楚。结合国务院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 年7 月)和总书记《十九大报告》(2017 年10 月)相关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把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0 年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第二个阶段是2030 年达到顶尖水平。
我们国内的自然语言处理,跟国家对人工智能的规划基本上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我们到2020年进入到世界先进水平,期待着在2030年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先进水平跟顶级水平有什么大的差别呢?先进水平是你追随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你也掌握所有的关键技术,但是你不是关键技术的提出者,也就是你不是领跑者;顶级水平实际上是你在领跑,你告诉全世界往哪个方向走,你提出了关键的理论模型,而别人在follow你。差就差在这一点。
在NLP领域,我们中国现在是很好的追随者,国际上(主要是美国)一旦出现任何技术,我们马上就学习掌握,而且快速应用起来,应用的比美国都不差。现在差就差在我们不是最先提出这个技术和方法的。所以我们CCF 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认为现在我们也可以说基本上在世界先进水平了, 三年后即2020年将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2030年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这是我们的愿景。
以下为周明博士的深入讲解,雷锋网根据采访内容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精简和编辑,以飨读者。
一、NLP是认知智能的核心
雷锋网:NLP在整个AI领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周明:近年来,人工智能由于大计算、大数据、算法模型(以深度学习为代表)以及落地场景四大要素的齐备,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发展方向: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所谓感知智能,即视觉(图像)、听觉(语音)等的感知能力。大家都知道感知智能突飞猛进,像图像识别的ImageNet 的评测,语音识别的Switchboard 评测等,它们都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人类在该测试集的水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也推动了很多应用的发展,例如安防、人脸识别、物体检测,以及语音识别在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上的应用。
认知智能,通俗讲就是「能理解会思考」。认知智能有很多东西,其内核包括语言智能、知识图谱、用户画像等。在此基础上,支持几个方面的应用,例如智能写作、聊天对话、诗歌创作、文本生成、游戏博弈等。有的做的很好,比如AlphaGo 为代表的博弈系统;但有的还差强人意。目前认知智能相对于感知智能总体上来讲在引入深度学习方面落了半拍,但目前处于奋起直追的状态。比如,神经机器翻译的质量越来越好,聊天系统、人机对话也越来越好。
自然语言理解是处在认知智能最核心的地位。它的进步会引导知识图谱的进步,会引导对用户理解能力的增强,也会进一步推动整个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聊天、解题、翻译、对话等也都会得到进步。认知智能一旦进步,加上感知智能的进步,整体的人工智能就会进一步发展。
比尔·盖茨曾经说「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沈向洋博士也说过「懂语言者得天下」,都是在强调NLP 的重要性。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会推动人工智能整体的进展,从而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落地实用化。
二、NLP未来五到十年发展
雷锋网:NLP在未来五到十年将会如何发展?
周明:大致有这么几个方向:1)问答和阅读理解的进步会使得搜索引擎更加精准;2)语音识别和神经机器翻译会使得口语机器翻译会完全实用;3)由于用户画像的精准和实时性的提高,推动信息服务和广告更加自然、友好和个性化;4)聊天、问答和对话技术提高,推动自然语言会话达到实用;5)由于对话技术和知识图谱的进步,使得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更加完美结合,从而大大提高客服效率;6)由于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动写诗、作曲、自动生成新闻甚至小说会流行起来;7)人机对话的进步推动语音助手、物联网、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的普及;8)最后是NLP+,就是NLP 在金融、法律、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搜索引擎智能化为例。以前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返回来一堆东西,你需要自己去看。随着自动问答、阅读理解等能力的提高,现在的搜索引擎,你可以问个问题,句子长一点也不怕,它能够分析这个问句,把答案从浩如烟海的文档中找出来;甚至不只是给你一个文档链接,它还能够把答案直接给你,搜索引擎的结果也越来越精准。
雷锋网:未来NLP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方向?
周明:我个人比较关心以下几点:1)通过用户画像实现个性化服务;2)通过可解释的学习洞察人工智能机理;3)通过知识与深度学习的结合提升学习效率;4)通过迁移学习实现领域自适应;5)通过强化学习实现不断进化;6)通过无监督学习充分利用未标注数据;7)多媒体和多模态之间的理解、问答、转换。
三、中国NLP研究稳居世界第二
雷锋网:中国目前在NLP领域的发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周明:中国NLP 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科研水平、一个是产业化。在NLP 产业化方面,中国做的不错,比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新闻网站、机器翻译、智能音箱的技术体系中,NLP 居核心地位。我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中国NLP 的科研水平。
以ACL 为例,ACL 是世界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大概20 年以前,中国没有一篇ACL 文章。在1998 年,清华大学黄昌宁教授课题组发表了第一篇ACL 文章。那时候中国在NLP 方向的研究基础薄弱,日本、韩国,甚至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比中国大陆在ACL 上发表的文章多很多。
微软中国研究院(注:后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1998 年11 月成立之后,大大地带动了NLP 在中国的发展。历届院长都号召大家要走向国际,鼓励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跟高校和有关学会合作,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中国的研究水平。微软研究院通过联合实验室、暑期学校、实习生计划帮助中国培养了大批NLP 人才。
同时CIPS、CCF 等学会组织各类讲习班、学术会议,引进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本土NLP 的提高。在文章发表方面,中国NLP 人士也不断努力提高在ACL 的影响力。中国政府在NLP 领域通过自然科学基金、863 和973 等计划加强了投资和引导。通过各界的努力,经过过去20 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ACL 里排名第二的国家。
近五年来中国在ACL 上的文章数量(包括长文和短文),稳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长文方面,跟美国的距离大概在20 到30 篇;同时远超其他所有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原来中国是不能望这些国家的项背的。如果未来中国ACL 长文数目持续增长,就有可能在三年内赶上美国。由于中国NLP 发展势头良好,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若以华人的文章来算,2014 年华人第一作者的文章占ACL 总文章数的36%,之后逐年提高,今年是40% 这里面除了中国本土的人士,很多是中国留学生。
从以上的数字看,中国的ACL 文章确实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了。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结果。20 年以前中国只有一篇ACL 文章,而如今已经稳居世界第二。
除了文章数量外,中国ACL 文章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比如2017 年ACL 的22 篇杰出论文中,来自中国的五篇文章入列。
在国际活动的参与中,中国也越来越活跃。例如ACL 执委会有13 位执委,其中3 位是来自中国,中国大陆有我和百度的赵世奇;我是ACL 侯选主席(注:将于2019 年上任),赵世奇是秘书长,来自台湾的张景新是首席IT 官。
另外,来自中国的赞助总数和赞助商的数目也接近美国;从参会人数上看,我们也是位居第二。
NLP 领域其他重要的会议,比如COLING 或者EMNLP,情况也大致类似。
所以中国是当之无愧的NLP 第二强国。
CCF 在这里面做了很多贡献。CCF 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组织了NLPCC 这样的学术大会,组织了ADL 讲座,组织了多次走进高校活动。在NLPCC 大会上还专门组织了学生workshop,讲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CCF 还跟CIPS 紧密合作轮流主办语言与智能峰会。这个峰会有效地促进NLP 领域发展,提升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当然我们目前也有一些问题仍待改进。这表现在:1)在中国举行的NLP 领域的国际会议或活动较少;2)来自中国的ACL 的会员比较少;3)在国际NLP 大会中,来自中国的特邀报告、最佳论文、SIG 主席、workshop 主席、tutorial 讲者等较少;4)来自中国的论文,虽然数量居第二,但是很多文章多多少少有追随别人的味道,期待将来来自中国的文章可以更多地体现引领的趋势。
四、中国NLP迅速崛起的原因
雷锋网:是哪些因素导致我国NLP迅速进展?
周明: 第一,整个国家在上升的趋势发展,无论是工农业,还是国民经济或者综合国力等。第二,我们跟国际接轨越来越好,比如我们的NLPCC 大会的工作语言是英文,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各个领域主席,都设两位共同主席,一位来自国内,一位来自国外。第三,中国的高校和公司通过培养和引进,吸纳了大批优秀的NLP 人才。
尤其要提一下外企和国内互联网企业对ACL 的贡献。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跟国内和亚洲地区很多高校全方位的合作包括暑期学校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实习生计划等等,培养了大批NLP 人才。比如18 年来微软研究院培养的NLP 领域的实习生已经有450 人之多。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在微软实习锻炼后,又回到各个高校,然后加入公司或者学校任职,成为领军任务,又带动下一波人才的成长,不断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今日头条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很多新锐公司(比如出门问问、国双、奇点机智、小牛翻译、思必驰、新华智云等许多公司)也在各方面对国内NLP 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代表CCF,非常的感谢这些国内外企业对NLP 领域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做出的贡献。
雷锋网:NLP领域日、韩等国比中国发展的更早一些,为什么现在相对中国它们会落后很多呢?
周明:我认为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互联网时代中国抓住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机遇,很多其他国家在互联网方面(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搜索等方面)相对落后。举个例子,很多国家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而中国有很多,像百度、搜狗以及微软本地化的必应。搜索引擎对自然语言的推动作用非常之大,因为它对问题理解、文章理解、问答、翻译的需求,促进了相关NLP 技术的发展。同时它的巨大经济价值,也吸引了很多人在这个领域投资做研究,做产业化。一个国家没有搜索引擎,NLP 方面自然就会落后。
另一个因素是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有8 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有大量的电子商务数据,这些数据会帮助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第三是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国家在世界经济链条中的地位,会导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尤其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所拥有的地位。中国现在由于是GDP 第二大国,在互联网时代赶上了这个潮流,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甚至引领了潮流。中国政府制定相关的规划,支持并引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所以期待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能够超越其他国家,成为顶级的人工智能发达国家。跟人工智能有关的研究也会得到相应的带动,包括NLP。
雷锋网:除中、美外,NLP领域哪些国家做的比较好?
周明:如果按ACL 算,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都有自己的特色。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他们在自然语言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特色。
NLP 在加拿大也有很好的发展。虽然它从事自然语言的人相对较少,中国仅北京地区搞NLP 的人就远比整个加拿大从事NLP 的多很多,但是它提出了很多引领世界的方法,比如用于神经机器翻译、机器阅读理解的新方法。在理论创新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五、如何成为NLP强国
雷锋网:中国下一步该如何提升自己在NLP方向的研究或者应用?
周明: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我觉得要抓住中国发展的良机。1)数字化转型。现在中国讲究数字化转型,各企业、各行业要数字化,有了数字化你才能有人工智能。但很多企业连数字化都没有做好,所以这里孕育着很多机会。2)AI 热潮。AI 热潮带动市场投资需求,人才、数据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机,所有搞NLP 的人应该乘势而上。
其次,要抓好普及。虽然我们国内有很多搞NLP 的高校,但是有很多学校还属于相对落后,对最新的技术理解不够,很多高校(尤其西部高校)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我们要搞好普及。CCF 专委会专门有一个工作小组,叫「走进高校小组」。响应CCF 的号召,我们自然语言学者也走进高校。我们已经去了很多高校(例如西藏大学),去讲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的发展、最新的的技术等,呼吁更多的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
雷锋网注:AI 科技评论公众号(ID:aitechtalk)某篇代表性的AI 文章的阅读分布,西部地区常常呈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状态。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内AI 工作者的分布情况。
第三,拔尖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首先,吸引国际拔尖人才到中国来,通过回国参加会议或者合作,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和国内高校和企业的交流,最终希望能有一部分人才被国内的发展机会吸引从而留下来。另外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的学位培养模式,同时利用公司的实习渠道,来培养更多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甚至高水平的领军人才。
第四,促进我们中国的研究走向国际化。包括CCF 办的NLPCC。过去几年都是在中国举办,未来我们也会考虑到新加坡、日本、韩国,甚至美国去开会,把我们中国原生的研究带到全世界去,尤其是要引领在国际中文计算领域的潮流。
第五,加强创新。包括1)理论创新。例如发展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上下文和用户画像来增强NLP 任务建模,综合知识和数据来提升NLP 系统的能力等等;2)开辟学科交叉的新领域,比如NLP 和图像和视频的交叉。还有深入研究NLP 在重要的垂直领域的广泛应用;3)产品创新,通过软硬件结合,结合具体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第六,要注重数据和工具共享,注重评测。CCF 以及我们的中文计算专委会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了数据工作组,把数据分享给大家来使用,做训练、做评测等。比如NLPCC2017 所组织的词汇语音关系识别、短文本分类、单文档文摘、问答和用户画像吸引了很多学校和公司参加。
第七,促进产学研大协作。通过CCF 以及其他一些平台,吸引工业界的人士加入到我们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合作来促进公司的产业发展,也同时促进高校的学术发展。
最后,就是中国要考虑在国际会议和组织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包括多组织和承办国际一流会议,多争取担任国际一流学会的执委会委员、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和领域主席,把中国的影响力更多地发挥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国NLP 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政府、学校、科研机构、公司、有关学会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努力。尤其是加强理论创新、探索学科交叉和垂直领域的新机会,才能逐步从跟随者到引领着过渡。我相信,如果所有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好地落实,下一步中国的NLP 一定会稳步地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最终一定会跻身于世界NLP 的顶尖水平。
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主要从事以下五个方向的研究:新一代用户界面:开创新的技术,让人们能够用更自然,更多元的方式和机器交谈,让使用计算机像与人交谈一样自然。研究院目前有多通道用户界面组、语音技术组和自然语言组在各自领域进行探索。新一代多媒体:为用户创造新的上网体验,让多媒体能自动适应环境,拥有互动式操作,并在网上快速可靠地传送。互联网将成为新一代多媒体的中心。研究院目前有网络多媒体组、多媒体计算组及信息系统及管理组等正在各自领域进行研究。无线及网络技术:摆脱线的束缚,将PC时代强大的计算能力及多媒体应用扩展到无线网络环境中,实现真正的端对端的服务。研究院目前有无线网络组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数字娱乐技术: 创造出更具网络化的、互动性更强的和极具真实感的全新的数字娱乐技术。完全满足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实现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给用户带来更丰富多彩体验,让人类随时都能共享彼此的欢乐。研究院的网络图形组、视觉计算组、语音组及无线和网络技术组正从不同方向开展研究。互联网搜索与数据挖掘:将致力于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等技术与信息分析、组织、检索与可视化的过程相结合,将互联网搜索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