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杂志牟丛

发布时间:

杂志牟丛

1、张萍

女,健美运动员,1958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76年高中毕业,1978年进入上海自行车三厂做检修工。1983年12月,张萍与空军某部连职干部吴康祥喜结连理。

30岁开始练健美,是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健美舞台的选手,曾11次摘取亚洲女子健美比赛桂冠,在世界女子健美排行榜上名列第九位,几乎包揽了国内女子健美比赛52公斤级的所有金牌,施瓦辛格称她是“中国的简·方达。”

2、刘兴刚

男,1976年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国健美锦标赛全场冠军,“中国健美先生”称号。1997年,刘兴刚开始健美训练,他凭借对健美运动的执着、艰苦的训练和勤于钻研的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就取得很大进步,后来在国家队总教练杨敬民老师的悉心培养下成为中国健坛最年轻的冠军之一。

3、陈康

男,1988年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国健美运动员,IFBB职业联盟职业运动员。

4、李刚

2018年9月,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18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表彰决定,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经审核,授予健美运动员李刚“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兴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刚

1、禚中华禚中华,世界健美冠军、中国著名的健美比赛冠军选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禚中华健身学院创始人兼院长。禚中华导师从事健身教练培训十余年,也曾经是赛普健身学院、亚洲形体健身学院、健华健身学院等健身学院的金牌导师和形象代言,曾多次被知名健身俱乐部特聘为总教练,为已经是健身教练的教练员做强化提升培训,被业内人士尊称为“教练的教练”。

2、钱吉成

钱吉成,世界健美冠军,三亚健美健身运动协会会长,吉成健美健身培训学院首席授课专家。在三亚传递北京奥运圣火。他说,要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中国人的健康体魄展现出来!作为健美世界冠军,他要展示出中国火炬手健康、活泼、向上的风貌。

3、姜熹

姜熹,中国著名的健美比赛选手,曾任费恩莱斯健身学院首席培训导师。此外,姜熹老师还 是《Muscle&Fitness》杂志中文版专家顾问,美瑞克斯产品代言人,曾多次参加国内及国际大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多次冠军,为自己争得了荣誉。

4、鹿晨辉

鹿晨辉,中国著名健美运动员,费恩莱斯健身学院健身健美技术培训导师,BodyDream健身潮流服饰主理人,FEARLESS全能培训导师,中国国际救援队军外体能教练。因为身高米,被业内喻为中国健美“巨无霸”。

5、李猛

李猛,中国健美运动员,赛普健身学院签约基础私教器械导师。2012年开始陆续参加一下健身比赛,不断学习别人的训练动作和心得。2015年经过几年的努力,正式进入了国家健美队,备战世界健身锦标赛,获得了世界健身锦标赛男子健体第六名。

扩展资料

健美先生

健美先生狭义特指从事健美运动的并取得相关健身比赛冠军的职业健美运动员,如人们熟知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和现任的奥林匹亚健美先生杰.卡特(Jay Cutler),广义上一般也泛称从事健美运动的人。

健美运动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健身健美,目的是练出匀称漂亮的身材,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这种趋势也在娱乐圈中反映出来,例如偶像明星刘承俊等。二是竞技健美,通过科学的训练、合理的营养和充分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发达全身肌肉。“健美先生”开始大行其道。

参考资料:南方网-中国十大健身教练

1、钱吉成

健美世界冠军,在三亚传递北京奥运圣火。他是中国第一个健美世界冠军。他说,要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将中国人的健康体魄展现出来!作为健美世界冠军,他要展示出中国火炬手健康、活泼、向上的风貌。

2、古桥

第一位执法亚运会健美比赛的裁判员:2002年10月4日至5日在韩国斧山举办的第14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首位国际健美裁判员古桥先生参加了健美比赛项目的执法工作。

3、田振华

我国著名健身专家,国际关系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多次担任全国健美比赛及北京市健美比赛的总裁判长,现任中国健美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国际亚洲B级健美裁判,北京市健美协会副主席兼裁判委员会主任,马华健身俱乐部技术总监。

4、刘兴刚

中国健美锦标赛全场冠军,“中国健美先生”称号。1997年,刘兴刚开始健美训练,他凭借对健美运动的执着、艰苦的训练和勤于钻研的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就取得很大进步,后来在国家队总教练杨敬民老师的悉心培养下成为中国健坛最年轻的冠军之一。

5、张萍

30岁开始练健美,是中国第一位走向世界健美舞台的选手,曾11次摘取亚洲女子健美比赛桂冠,在世界女子健美排行榜上名列第九位,几乎包揽了国内女子健美比赛52公斤级的所有金牌,施瓦辛格称她是“中国的简·方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兴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美

西部论丛杂志

能查到这个期刊的信息,包括主管、主办、国内号、国际号、周期等。也有以往刊期的收录情况。所以是正规、可查的。

是否正规,还有简单办法,看它是否有邮局正规的邮发代号!如果没有或伪造就不是正规刊物

<strong>没有下架通知。</strong>《西部论丛》杂志(WesternForum)》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投资学会指导,西部12省投资学会和建设银行联办,甘肃省投资学会主办,国内刊号:CN62-1166/F,国际刊号:ISSN1671-6698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财经类期刊。以敏锐独特的视角,解读西部开发政策,聚焦西部财经热点,追踪金融改革发展脉搏,关注西部发展动态,传递西部投资信息,探寻西部民族文化。

当然不是正规的,此刊已于2010年停刊。新闻出版总局网站更新滞后,所以还能查到此刊。建议打新闻出版总局电话咨询。

《西冷艺丛》杂志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 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一. 蚕业与诗词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故乡,又是源远流长的诗国。蚕业生产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物质生产活动,必然在诗词等文学作品得以反映。在古典诗词里有不少作品是以蚕业为题材的。有的反映了蚕业的发展进程和技术水平;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有的抒发了爱国思想,诉说了人生哀乐的遭遇等。蚕业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如:"蚕月条桑,取彼斧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风·十亩之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魏风·氓)等从《诗经》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普遍,丝和丝织品已十分广泛。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汉代蚕业进一步发展,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名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唐代是我国蚕业和诗歌兴盛时期,据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多达490多首。在这些诗里,有反映田园风光、蚕业分布的:"幽冀桑始绿,洛阳蚕欲老"(崔颢《赠轻车》),有诉说蚕农悲惨生活的:"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浸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唐彦谦《采桑女》)。也有哀叹爱情悲剧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多的是揭露统治阶级催税逼租,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白居易在《重赋》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缯布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的奢侈生活,而劳动人民处于"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悲惨境地。在《杜陵叟》一诗词中为农民发出了"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为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强烈呼声。 宋代以后,江、浙成为全国蚕丝业中心,这在许多诗人的诗中得到反映,南宋江苏诗人范成大真实描写了家乡的蚕桑生产,如:"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呜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照田蚕行)。诗人戴复在《织妇叹》一诗中描述了家乡浙江黄岩"春茧成丝复得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的情景,爱国诗人陆游写了许多反映当时农村生活的优秀诗篇,其中与蚕业有关的的诗117首,其中有:"洲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蚕收户户缫白丝,麦熟村村捣麦香"等,描绘了当时浙江农村粮桑并茂,蚕业兴旺的生动景象。 二、蚕业与农书 我国自古农桑并举,蚕业文献众多,除经、史、子集等古籍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外,主要集中在综合农书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和专门论述蚕桑的专业蚕书。据有关学者研究。我国自汉代至清末,共有包括蚕桑在内的综合性农书56种,专业蚕书21种,现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10种主要古籍作一简介。 1. 汉、唐时期 这一时期记述蚕业有关的古籍有《蚕经》、《种树藏果相蚕》、《蚕织法》等,可惜都已失传。现存有关蚕业的记载,除《四民月令》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古农书。 (1)《汜胜之书》西汉末期汜胜之撰。全书18篇,其中第17篇为桑,书中关于桑树直播育苗法的记载,是我国栽桑技术的最早文献。 (2)《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约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前后,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名著。全书10卷92篇,书中第5卷有种桑拓(养蚕附)一篇,专门记述了栽桑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了不少品种,提出要用火加温、通风防尘等,并辑述了"永嘉八辈蚕"的记载。 (3)《四时纂要》唐末韩鄂撰,成书于公元907年前后,是农家历书性质的一类书。全书关于农业生产的245条条目中,蚕桑的9条,如正月中"种桑、移桑",三月中"修蚕具、收蚕沙",五月"种桑椹、收蚕种"等。 2. 宋元时期 蚕业书籍有20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 (1)《秦观蚕书》北宋秦观撰,成书于公元1084年,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养蚕、缫丝的专业蚕书。书中介绍了蚕的龄期与食桑量、温度与发蛾关系,提出了多回薄饲技术,对从浴种到缫丝的实际生产过程有较详细记载。此书比日本最早的蚕书《蚕饲法记》早600多年。 (2)《陈甫农书》南宋陈甫撰,成于公元1148年,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全书分上。中。下3卷22篇,下卷的5篇定蚕桑,分为种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用火、采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和蔟箔、藏茧之法,并首次记载了桑树嫁接和低温处理蚕种技术。 (3)《农桑辑要》元朝司农司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农书,成书于1273年。全书分7卷,其中第3卷为栽桑,第4卷养蚕。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对蚕桑的重视,书名桑与农并列,蚕桑篇幅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一。 (4)《王祯农书》元王祯撰,成书于1313年,全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田图谱三部分,在农桑通诀的种植篇中有栽桑技术的记载,蚕缫篇中有养蚕技术的叙述。农田图谱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绘有采桑、切叶、养蚕、缫丝等工具,并配文解释,一目了然。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对南北养理技术用了对比,并提出了意见。 3.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蚕书达180多种,现介绍较有特色的三种。 (1)《天工开物》明宋应星撰,成书于1637年,全书18卷,书中乃服篇着重记载了浙江的蚕桑、丝织技术、对栽桑、养蚕关键措施作了科学表达,对缫丝、绢绸工艺作了详细记载。此书被誉为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名著之一。 (2)《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的作者是浙江湖州沈氏,称《沈氏农书》,成书于明崇祯末年。下卷由桐乡炉头人张履祥补辑,称《补农书》,作于1658年。后世把上、下卷合刊,总称《补农书》。此书系统的总结了明末清初杭嘉湖地区农业和蚕桑生产的经验,记载了当时桑叶产量水平,对桑园和养蚕高产技术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 (3)《湖蚕述》清汪日祯撰,全书4卷,除总论外分别就蚕具、栽桑、养蚕、上簇、缫丝、制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反映了浙江湖州的蚕桑特色。 三、蚕业与书画 我国利用蚕丝最早,古人利用丝织物来作为书写材料,与竹木相辅而行。墨子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帛是我国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可见西周以来已用丝织品书写,至唐代还流行用素绢供书写之用。我们现在所说的纸,是植物纤维构成的纸,而汉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纸主要是指茧丝纸。《后汉书》蔡伦本传中讲到:"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共达12万多字,书写有20多种古籍,为我国古代用帛书写文字提供了实物证据。直至目前茧丝纸还受到书法家的喜爱。1986年富阳县农业局曾制成茧丝纸公斤,计388平方米。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用该县的茧丝纸书写了"兰亭序",并在《西冷艺丛》198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题富阳新造蚕丝纸》一文大加赞扬。江苏著名治印书法家徐步云,以富阳茧丝纸试印"百寿图",效果很好,高兴之至。 蚕业对中国绘画也有深刻影响。一方面丝织品是我国早期绘画的特定材料;另一方面蚕业入画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宋代以前绘画都用绢帛,帛画最早可追溯到战国以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国画是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凤燮图》和《人物御龙图》,据考证,这二幅帛画均为战国中期的作品。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描绘唐代妇女制作丝绢劳动的画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农村妇女辛苦纺织,却衣裳破缕的形象。我们的祖先把丝织与绘画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扇子、绸伞等日用工艺品。我国早在殷代就有扇子,汉唐盛行以丝绸为原料的"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纨扇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种类有罗扇、绢扇 、绫扇、碧纱扇、蝉翼扇等。宋代以后流行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人物故事、山水花卉等画料,都进入幅不盈尺的扇面之中。以后发展起来的丝画结合的西湖绸伞以及多种绫绢风筝,都是我国独特的丝绸工艺品。

蚕崇拜、蚕信仰 祀蚕神;我国养蚕历史已很悠久,据说是黄帝轩辕氏元妃西陵嫘祖教民养蚕,后人即奉她为神。杭州湖州一带称为嫘祖娘娘,并建有蚕神庙。丝织也有神,奉轩辕氏黄帝。杭州有三处机神庙,明代建于庆春纺东园巷称中机神庙,涌金门又建一所,称上机神庙,艮山门石弄口又建一所,称下机神庙。每年春秋,机户用隆重仪式祭祀机神。厉鹗《城东杂记》中收有《机神庙碑》。详记兴革事,碑曰:“物创于臣,功归于帝,然则机有神,非伯余莫属矣。”按伯余何许人也?有人认为即黄帝,亦有认为是黄帝的臣属,按碑文则记机神为黄帝之臣伯余。乾隆六十年觉罗吉庆撰文,仁和县事邓云龙渤石于机神庙的《秩祀轩辕庙先蚕孝碑》,碑曰:“浙西杭嘉湖三郡蚕事之利侔于力田。……得机神庙于城东北隅,乃躬癸�祭 矣。……因考先蚕之说不一,惟疏仡纪黄帝命元妃西陵氏如教民育蚕。则先蚕之神以西陵。” 也有祀马头娘为蚕神,亦称马头神、马鸣王菩萨。该传说原出于宝《搜神记》。记曰;“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当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蹷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即招此屠剥,为何自苦。言末及竟,马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迫不敢聚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结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卷十四,四库全书版 蚕花娘娘祭祀定于12月12日,传说这天是蚕花娘娘的生日。用纸扎成一马,上骑一蚕花娘娘或三个蚕花娘娘,也有用泥塑成。还用红青白三色米粉团做成马头娘的样子,还有桑叶、丝束形状以供膜拜。按照人们审美观念与对色彩的感受,可能是青色以桑树基色为色调,青色象征充满着生机。白色可能是象征着茧丝的基色,表示蚕宝宝健旺。红色与蚕桑无直接关系,一般民间凡逢喜事总用红色来庆贸。红色象征吉祥如意。所以米粉团的三色调配既含有审美观念,又含有象征的色彩。 烧田蚕·点蚕花火:除夕烧田蚕,也有是正月十五日夜。农村中举行烧田蚕活动,或叫照田蚕。田汝成说;“杭俗正月十五,乡间有祈蚕之祭。”王道隆则说:“除夕田间燃长炬,名照田蚕。”照田蚕的仪式,据《西吴里语》:“各乡村人晚间以竹叶杂草木束一火炬若庭燎然,举火然之,金鼓流星火爆,侑以赞词,名曰烧田蚕。谓宜耕种育蚕二事。”嘉兴地区是“村落间束薪木,末飚以绯帛,夜则金鼓流星花爆,侑以赞词,群聚而焚之,曰烧田蚕,盖祈年也。”湖州乌程在元旦之夜举行“庆田蚕”。“至晚乡村以竿束草于上烧之,锣鼓相暄,名庆田蚕。”各书记载大致相似。故鲁迅在《古小说钩沉·齐诣记》:“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我是蚕神,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实际上这是农民蚕户祈求丰年活动,仍保留着刀耕火褥的遗习。也有热闹欢乐的预祝一年丰收的愿望,并不纯为迷信活动。还有在马桶或粪缸上插上根柳枝,以表示蚕不会掉进,用柳枝挡住了。 点蚕花火:除夕蚕户在土地菩萨前点着灯或烛,也有祈求蚕丰收的意思。 送蚕花:蚕乡以正月十二或二月十二日,“礼拜经忏,谓之蚕花忏。憎亦以五色纸花施送,谓之送蚕花。”�《吴兴蚕书》 嘉兴梅里一带,“春日沿村问卜,谓之送蚕花。” 送白虎:蚕最怕病,蚕农认为有一种祟怪是蚕之克星,这克星想象中是一只白虎,于是有“怯蚕祟”的活动。清明日有驱白虎之举,《鲍鉁亚谷丛书》:“庶民之家以粉作白虎,老幼出门,抛弃于道,谓之送白虎。士人争先攘攫得之者,以为通达之兆。”亦有在清明日,“育蚕之家,设祭以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弯弓之状,盖祛蚕祟也。”也有用手浸白灰水在蚕室门窗上印上一个个白手印以做驱祟。在嘉兴一些乡村,在蚕室门口悬挂大蒜头、菖蒲以怯祟。海宁县则在蚕室门口栋柱上砍一菜刀,以刀驱祟。也有蚕农以“旧书败卷,云可辟邪。”�《遗闲琐记》 “寒食节具牲醴禳白虎以怯蚕祟.以米粉肖白虎神象,祭毕弃之。”(《西吴蚕略》 四、蚕娱乐 养蚕是很艰辛的劳动,收益却高于男子种稻谷一倍或数倍。徐献忠说:“大约良地一亩,可得桑八十个,计其一岁垦锄壅培之费,大约不过二两,而其利倍之。”张履祥说:“蚕桑利厚”,“叶盛者一亩可养�蚕 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亩之息矣;米甚贵丝甚贱,尚足与田相准。”桐乡知县胡舜允于万历四十四年说:“地收桑豆,每四倍于田。”所以每当养蚕之前或丰收之后,他们都要举行一些欢庆活动,或祈求蚕宝宝安全,能结出好茧来,或庆祝丰收分享劳动的成果。其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唱蚕花,点蚕花灯,谢蚕花等活动。 点蚕花灯:除夕,乡村中举行提灯娱乐活动,纸灯以马头灯为多。在田头蚕室嬉闹一直到天亮。 接蚕花:海宁还有接蚕花活动,他们拿着蚕花纸和蚕马幛�有蚕花娘娘神象的纸做神位 ,边唱边把上述二物交给蚕妇。蚕妇把它收藏起来一直到茧成丝售后举行“谢蚕花”供祭蚕神,然后焚烧。 竞渡、宜田蚕:乌程一带于“清明日,居民各挠彩舟于溪上,为竞渡之戏,谓宜田蚕。” 谢蚕花:端午节前后蚕事已忙过,茧已缫成丝出售了,蚕农们就准备了祭品去酬谢蚕神。凡是有水的地方,他们还举行划龙舟比赛,以庆贺丰收。 其它娱乐活动也很多,大都以蚕的神化形象为中心举行欢庆活动,以表示祈求和庆贺之意。 龙蚕会:嘉兴、桐乡一带有龙蚕会。在芝村设有龙蚕庙,即祀蚕神处。每届清明,把蚕神塑象请出来安放在二只并排的农船上,祀以祭品,各地的蚕农划船来祭祀,此时各地船在河面上表演体育娱乐活动,有“摇快船”的比赛竞渡,有“标竿船”在高竹竿上表演杂技,河面上热闹非常。三五日才结束请回蚕神,男女各插戴蚕花回乡。这种活动是蚕月之前,带有祈求蚕神佑蚕丰收,又有轻松愉快的文体娱乐活动。 唱蚕花:是蚕区善唱者挑着一担子,上供马头娘塑象或木印纸象,在蚕乡各村游唱蚕花词。大都是唱些祈求蚕宝宝生长旺盛,多出茧丝的赞词。边唱边围蚕室旋转,以求蚕丝丰收。放贺者应赠给歌者一些食物。 轧蚕花:清明前后蚕农到蚕神庙或别的庙宇中祭祀蚕神的活动。但是蚕妇们必须是戴红彩纸做的纸蚕花。也有的蚕妇身背红布做的蚕种袋进山进庙礼拜蚕神,大家喜气洋洋,熙熙攘攘,挤来挤去,不避忌讳,以为这样才可把喜气吉瑞之气带回家去,然后专心于养茧。这种特殊的装饰,至今在新春时仍见,成群结队来到抗城等处。五、蚕饮食 蚕三眠后蚕事稍可歇口气,也为了酬谢蚕神的福佑,蚕农用米粉制成粉团以祭蚕神,并分赠邻里亲友,这叫做食蚕团。如嘉兴梅里镇,“养蚕之家于清明前一日磨米粉杂叶作椭圆形粉团,青白相间,名曰茧圆,以祀蚕神。” 吃蚕花饭�蚕丝丰收后就行祭蚕神,吃—餐丰盛的饭,这叫做吃蚕花饭。还给家人分赠礼物,以享蚕丝丰收的喜悦。有些地方是分赠糕点水果给亲友,也属吃蚕花饭后的活动。 食螺蛳:清明也是卜桑的日子,“清明先夕插柳檐上,云验其枯瘁尽速,而占桑叶贵贱。”这一天,蚕农家“食螺谓之挑青,以壳撒屋上,谓之赶白虎。爆竹之声略如除夕。”也有的地方,“以粉作白虎,老幼出门抛弃于道,谓之送白虎。士人争先攘攫,得之者以为通达之兆。”所谓挑青,《乌青文献》记:“挑青,盖蚕病渭之青娘,故深恶之。”六、蚕衣饰 蚕妇在蚕月蚕禁时不盥不栉,一心一意养好蚕,可是在蚕月前后他们还是注意修饰衣着的,蚕妇有轧蚕花戴蚕花的修饰装扮的风俗。 戴蚕花:是最简单最变通的打扮,用红彩色纸扎成“蚕花”戴在头上。据说戴蚕花是始于美人西施,当年西施离越赴吴,临别无以为赠,亲扎纸花赠给十二个女友装戴。千古流传,习以为常,风行于蚕乡各地。于是就在江南蚕区农村妇女中普遍都有戴红彩纸花的习俗,相袭至今。然其初衷则含有祈求吉利之意,当然也简朴装扮之举,表现了妇女爱美的心理。 茧子花�它是蚕妇喜欢的装饰。“以同功茧剪花极纤细谓茧子花,亦有以纤蛤簇蝶缀鬟花者。”朱昆田的诗对茧子花有所描绘,他写道:“短鬓低鬟黑似鸦,爱他总不御铅华;自从四月收蚕后,头上惟簪茧子花。” 插柳·带荠花:清明早一晚,各家于檐上插柳枝,“男女亦戴之,谚云: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三月三日,“是日男女皆带荠花,谚云:三春带荠花,桃李羞繁华。”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一. 蚕业与诗词我国是世界蚕业的故乡,又是源远流长的诗国。蚕业生产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物质生产活动,必然在诗词等文学作品得以反映。在古典诗词里有不少作品是以蚕业为题材的。有的反映了蚕业的发展进程和技术水平;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有的抒发了爱国思想,诉说了人生哀乐的遭遇等。蚕业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诗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如:"蚕月条桑,取彼斧斤,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风·十亩之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魏风·氓)等从《诗经》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已相当普遍,丝和丝织品已十分广泛。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汉代蚕业进一步发展,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名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唐代是我国蚕业和诗歌兴盛时期,据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反映与蚕业有关的诗多达490多首。在这些诗里,有反映田园风光、蚕业分布的:"幽冀桑始绿,洛阳蚕欲老"(崔颢《赠轻车》),有诉说蚕农悲惨生活的:"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浸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唐彦谦《采桑女》)。也有哀叹爱情悲剧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更多的是揭露统治阶级催税逼租,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白居易在《重赋》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缯布如山积,丝絮似云屯"的奢侈生活,而劳动人民处于"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的悲惨境地。在《杜陵叟》一诗词中为农民发出了"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为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强烈呼声。宋代以后,江、浙成为全国蚕丝业中心,这在许多诗人的诗中得到反映,南宋江苏诗人范成大真实描写了家乡的蚕桑生产,如:"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呜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照田蚕行)。诗人戴复在《织妇叹》一诗中描述了家乡浙江黄岩"春茧成丝复得绢,养得夏蚕重剥茧"的情景,爱国诗人陆游写了许多反映当时农村生活的优秀诗篇,其中与蚕业有关的的诗117首,其中有:"洲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蚕收户户缫白丝,麦熟村村捣麦香"等,描绘了当时浙江农村粮桑并茂,蚕业兴旺的生动景象。二、蚕业与农书我国自古农桑并举,蚕业文献众多,除经、史、子集等古籍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外,主要集中在综合农书中有关蚕业的记载和专门论述蚕桑的专业蚕书。据有关学者研究。我国自汉代至清末,共有包括蚕桑在内的综合性农书56种,专业蚕书21种,现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10种主要古籍作一简介。1. 汉、唐时期 这一时期记述蚕业有关的古籍有《蚕经》、《种树藏果相蚕》、《蚕织法》等,可惜都已失传。现存有关蚕业的记载,除《四民月令》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古农书。(1)《汜胜之书》西汉末期汜胜之撰。全书18篇,其中第17篇为桑,书中关于桑树直播育苗法的记载,是我国栽桑技术的最早文献。(2)《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约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前后,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名著。全书10卷92篇,书中第5卷有种桑拓(养蚕附)一篇,专门记述了栽桑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方法、桑树品种、压条育苗等;养蚕方面记载了不少品种,提出要用火加温、通风防尘等,并辑述了"永嘉八辈蚕"的记载。(3)《四时纂要》唐末韩鄂撰,成书于公元907年前后,是农家历书性质的一类书。全书关于农业生产的245条条目中,蚕桑的9条,如正月中"种桑、移桑",三月中"修蚕具、收蚕沙",五月"种桑椹、收蚕种"等。2. 宋元时期 蚕业书籍有20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是:(1)《秦观蚕书》北宋秦观撰,成书于公元1084年,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养蚕、缫丝的专业蚕书。书中介绍了蚕的龄期与食桑量、温度与发蛾关系,提出了多回薄饲技术,对从浴种到缫丝的实际生产过程有较详细记载。此书比日本最早的蚕书《蚕饲法记》早600多年。(2)《陈甫农书》南宋陈甫撰,成于公元1148年,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全书分上。中。下3卷22篇,下卷的5篇定蚕桑,分为种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用火、采桑之法,收蚕种之法,育蚕之法,和蔟箔、藏茧之法,并首次记载了桑树嫁接和低温处理蚕种技术。(3)《农桑辑要》元朝司农司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农书,成书于1273年。全书分7卷,其中第3卷为栽桑,第4卷养蚕。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对蚕桑的重视,书名桑与农并列,蚕桑篇幅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一。(4)《王祯农书》元王祯撰,成书于1313年,全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田图谱三部分,在农桑通诀的种植篇中有栽桑技术的记载,蚕缫篇中有养蚕技术的叙述。农田图谱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绘有采桑、切叶、养蚕、缫丝等工具,并配文解释,一目了然。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对南北养理技术用了对比,并提出了意见。3.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蚕书达180多种,现介绍较有特色的三种。(1)《天工开物》明宋应星撰,成书于1637年,全书18卷,书中乃服篇着重记载了浙江的蚕桑、丝织技术、对栽桑、养蚕关键措施作了科学表达,对缫丝、绢绸工艺作了详细记载。此书被誉为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名著之一。(2)《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的作者是浙江湖州沈氏,称《沈氏农书》,成书于明崇祯末年。下卷由桐乡炉头人张履祥补辑,称《补农书》,作于1658年。后世把上、下卷合刊,总称《补农书》。此书系统的总结了明末清初杭嘉湖地区农业和蚕桑生产的经验,记载了当时桑叶产量水平,对桑园和养蚕高产技术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3)《湖蚕述》清汪日祯撰,全书4卷,除总论外分别就蚕具、栽桑、养蚕、上簇、缫丝、制种进行了详细论述,反映了浙江湖州的蚕桑特色。三、蚕业与书画我国利用蚕丝最早,古人利用丝织物来作为书写材料,与竹木相辅而行。墨子曰:"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帛是我国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可见西周以来已用丝织品书写,至唐代还流行用素绢供书写之用。我们现在所说的纸,是植物纤维构成的纸,而汉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纸主要是指茧丝纸。《后汉书》蔡伦本传中讲到:"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共达12万多字,书写有20多种古籍,为我国古代用帛书写文字提供了实物证据。直至目前茧丝纸还受到书法家的喜爱。1986年富阳县农业局曾制成茧丝纸公斤,计388平方米。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用该县的茧丝纸书写了"兰亭序",并在《西冷艺丛》1989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题富阳新造蚕丝纸》一文大加赞扬。江苏著名治印书法家徐步云,以富阳茧丝纸试印"百寿图",效果很好,高兴之至。蚕业对中国绘画也有深刻影响。一方面丝织品是我国早期绘画的特定材料;另一方面蚕业入画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宋代以前绘画都用绢帛,帛画最早可追溯到战国以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国画是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凤燮图》和《人物御龙图》,据考证,这二幅帛画均为战国中期的作品。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描绘唐代妇女制作丝绢劳动的画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农村妇女辛苦纺织,却衣裳破缕的形象。我们的祖先把丝织与绘画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扇子、绸伞等日用工艺品。我国早在殷代就有扇子,汉唐盛行以丝绸为原料的"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纨扇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种类有罗扇、绢扇 、绫扇、碧纱扇、蝉翼扇等。宋代以后流行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人物故事、山水花卉等画料,都进入幅不盈尺的扇面之中。以后发展起来的丝画结合的西湖绸伞以及多种绫绢风筝,都是我国独特的丝绸工艺品。

人物图像人物简介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浙江湖州安吉县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 石鼓文,笔力 遒劲,气势磅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著有《红木瓜馆初草》、《元盖庐诗集》、《缶庐别存》等。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专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著有《金石学概要》、《中国铜器时代戈戟之研究》、《凡将斋印存》等。 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别号假山,又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人。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曾先后担任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浙江军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课课长,浙江教育厅厅长。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著有《说郛》、《铁如意馆手抄目录》、《冷僧书画集》等。 沙孟海(1900——1993),原名文若,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浙江鄞县人,居杭州。1979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著名学者,文学泰斗。曾先后担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秘书,教育部秘书等职。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浙江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著有《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等。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曾任华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职。1996年,他闻讯《西泠艺丛》即将复刊,寄来5000元人民币资助。1997年为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他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并为中国印学博物馆题写馆名。 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居北京。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著名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散文、历史诗选和唐宋词教学和研究,他的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著有《古体字体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现居香港,2011年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通晓多种语言,素有国学大师、汉学家之称,对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考古学、文献等多个领域均有精深研究。曾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多种,擅山水画,书法根植于金石文字。历任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曾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高等艺术文化勋章、香港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等多种奖项。

东岳论丛杂志社

如果哥们连有哪些刊物都不清楚,估计投稿录用的可能性不大啊

1.报纸 现代教育导报 音体美报2.杂志 山东教育 现代教育 当代教育科学 现代企业教育 山东外语教学 幼儿园 当代小学生 红蕾 中学时光 现代语文 成长先锋 老年教育 中学时代 小葵花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政法论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社会科学 理论学刊 东岳论丛 山东经济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齐鲁学刊 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 文史哲 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山东省团校学报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法学论坛 德州学院学报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学报 孔子研究 管子学刊 蒲松龄研究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周易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中国成人教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科版)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潍坊学院学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儒学年鉴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泰山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菏泽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滨州学院学报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什么专业啊? 民族类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丛刊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部论丛杂志社

非法刊物黑名单序号 刊名 刊号 所所标出版机构及注册地址 境内办公地址及联络方式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0445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香港元朗西裕街兴旺楼11楼A座 深圳0755-266060862691603626600900(传真)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无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7502CN16-1690/NR 中国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德辅道中275号龙记大厦904室 广州昌岗邮局01533信箱(510260)电话:020-87087571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中国和平与发展促进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北京:010-68655237686884093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3018CN18-4258/H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 广州大洲粤垦路邮局01002信箱(510507) 9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CN-NR37-02 中国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东烟台市滨海北路191号东亚研究中心电话:0535-6308086709690传真: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2706CN35-3917HK/G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河北秦皇岛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CN03-3569/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九龙弥道555号九龙行703 重庆:023-68031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5121CN(H)39-7869/G 世界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北京市1013信箱(102200)电话:010-80108传真: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当代科技文化期刊出版发行有限公司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无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出版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16号2楼 北京朝阳东区工体东路16号电话: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6416CN03-4383/HK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中华教育与教学编辑委员会、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期刊中心编辑出版香港九龙旺角弥登道582-592号信和中心701 重庆沙坪区天陈路12号《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重庆师范大学内)电话:023-6536205765363057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765XCN03-3313/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当代素质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香港九龙弥敦道 555号九龙行703 深圳红荔路群星广场C座1802号电话: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05CN39-7848/G4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武汉市黄鹂路37号1信箱电话:027-86865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7167NR4332/56/03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杂志 ISSN1729-5726CN13-9232/G4 中国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重庆南岸区南坪邮局1-2信箱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606CN39-7618/G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 河南漯河大学路3966号信箱电话: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5071CN11-4461/I 中国报刊出版社主办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西院电话:010-8853003888530424非法出版期刊黑名单《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063《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3-7772/R《中华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G《中国教育》ISSN1681-1615《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NR4331/51/03《现代教育研究》ISSN1681-3901《语言文化教育研究》ISSN1605-5047《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N39-7859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682-783X;;CN35-1239/HK《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三月至四月见刊,最少200字最多500字,不要出现重复,回答您的问题要把您改成您。三月和四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这两个月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具活力的时期。三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月份,它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具活力的时期。四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月份,它是春季的结束,也是一年中最充满希望的时期。三月和四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季节,它们是一年中最具活力和最充满希望的时期。在这两个月里,大自然开始慢慢苏醒,花朵开始绽放,树木开始发芽,春风拂面,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舍生取义谭嗣同,生于1865年,卒于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1898年夏,清光绪帝下诏变法,谭嗣同被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他喜出望外,天真地以为“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然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仅103天即告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其实,早在被捕前,谭嗣同就已得知清政府要逮捕他的消息。但在“去”与“留”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最后慷慨就义。每当讲到这段悲壮的历史,学生总是不理解谭嗣同为何要留下来,何不象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作为教师,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懂并讲清这个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谭嗣同。谭嗣同不只是思想家,从他多年浪游南北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看,他并不甘心于书斋思辩,称得上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组织家。他慷慨地以自己的鲜血贡献给他的事业的戏剧性的光辉结局,乃是他思想悲剧性地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了解谭嗣同思想变化的轨迹,才能找到解开谭嗣同之死的钥匙。谭嗣同的哲学、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仁学》一书中。该书写于1896—1897年间,正是中国经甲午战争后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更是谭嗣同摆脱旧学羁绊的时期。他在《仁学》一书中指出:“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富”、“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以此来论证变法的必要性;又从圣教之旨、自然之理、孔子改制之道、《春秋》“三世”之义,来论证变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变化、日新则存,反之则亡。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指导着谭嗣同勇敢地投身于爱国救亡的洪流中,并很快成为“冲决”封建“网罗”的激进的维新战士。来源:西部论丛

邓明田,恩施州智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语文教师,项目指导老师,恩施州智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恩施分会副主席,《九天文学》编委,《聚智文艺》创立发起人,青年文学家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 1998年8月生于湖北恩施, 2018年6月毕业于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2018年9月定向委培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3月于武汉参加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并于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发表《当代大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 2019年10月14日成立恩施州智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20年4月投资湖北省浩博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0年4月创办《聚智文艺》, 2020年11月9日-25日参加信息化培训, 2020年11月28日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品牌大会暨2020中国诚信企业家年度表彰盛典, 2020年12月18日受邀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 2021年毕业湖北师范大学。2020年6月发布《聚智莘萃》专著(时代文学出版社,书号:ISBN978-988-74483-6-5) 2020年8月荣获实用新型专利1份。(专利名称:一种多媒体教育讲课仪,专利号:ZL2020 2 ) 2020年3月荣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份。(软著名称:智慧教室小学互动教学管理系统 ,登记号: 2020SR0307901)2020年8月荣获文字著作权1份。(登记号:黔作登字-2020-A-00129925 )2020年3月获得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2份。2017年在《 西部论丛》(5期)发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文。2018年在《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7期)用笔名:邓文书韬发表“执恋青春岁月”。2018年在《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7期)用笔名:邓文书韬发表“蒙娜丽璐组诗(三首)”。2018年在《青春岁月》(10期)用笔名:邓文书韬发表“恋神之诗”。2018年在《世界家苑》(10期)发表“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2018年在《知识-力量》(11月下)发表“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学好高等数学”。2018年在《青年文学家》(19期)用笔名:邓文书韬发表“青春”、“五月天”。2018年在《青年文学家》(25期)用笔名:邓文书韬发表“城江堰”。2019年在《报刊精萃-时代教育》(1期)发表“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2019年在《文渊(中学版)》(1期)发表“小学生阅读自觉的探索”。2019年在《青年生活》(3期)发表“浅谈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误区及应对方案”。2019年在《雨露风 》(3期)发表“浅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2019年在《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发表“当代大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年在《神州印象》(4期)发表“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探讨”。2019年在《雨露风 》(5期)发表“漫步校园(外三篇)”。2019年在《雨露风》(7期)发表“记忆的蒙娜丽璐(外七首)”。[23]2019年在《楚商》(7期)发表“小学生综合教育理论”、“软软夏雨(外一篇)”、“男儿当自强(外三首)”。2019年在《科海故事博览》(15期)发表“浅谈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误区及应对方案”。2019年在《文化时代》(18期)发表“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2019年在《文化时代》(19期)发表“数学建模在销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感恩教育在实习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政府订单班学子为例”。2019年在《问答与导学》(28期)发表“两位数乘两位数运算阐述”。2019年在《市场周刊(理论版)》(83期)发表“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控制对策研究”。2019年在《市场周刊(理论版)》(84期)发表“浅谈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创新——以恩施州智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例”。2019年在《市场周刊(理论版)》(90期)发表“浅谈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2019年在《市场周刊(理论版)》(91期)发表“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浅议财务人员在学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2020年在《文化时代》(1期)发表“记忆的蒙娜丽璐(外七首)”、“中考数学疑难问题教学设计——以直线型几何题的证明及求解为例”。2020年在《人生与伴侣》(1期)发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及对策研究”。2020年在《雨露风》(1期)发表“记忆的蒙娜丽璐(外七首)”。2020年在《雨露风》(6期)发表“春暖花开,青春永恒(组诗)”。2020年在《互动软件》(9期)发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2020年在《爱情婚姻家庭》(20期)发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声春雷惊万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及对策研究”。2020年在《真情 》(10期)发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关于高校学生奖学金与荣誉称号信息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教育教学研究”、“大学生无聊倾向与学业拖延的相互关系——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例”、“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顶层设计的制度框架”、“新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021年在《雨露风》(1期)发表“相约恩施(组诗)”。2018年12月在参加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中,成绩优异,荣获优秀奖。在2018- 2019学年度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被评为优秀学生。2019年2月被选入《九天文学》封底人物,并担任《九天文学》责任编辑。2019年3-4月在学院业余党校学习培训期满,成绩合格,颁发结业证书。2019年4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荣获优秀奖。2019年6月成为“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2019年7月荣获2019年第二届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51]。2019年10月在参加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中,成绩优异,荣获优秀奖。2019年11月在“百家号杯.全国大学生新媒体知识竞赛校区海选”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12月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营销大赛●校区初赛"中获得三等奖。2020年1月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份。2020年4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份。2020年4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荣获优秀奖。2020年6月在“社会工作科普知识竞赛”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荣获湖北省二等奖。2020年7月出版《聚智莘萃》,并获得版权登记。2020年12月在“社会工作科普知识竞赛”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荣获湖北省二等奖。2020年11月在青龙桥教育集团“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与交流联片教研活动中被评为指导老师。2020年11月参加信息化培训,成绩合格。2020年12月在首届青年文学奖文学大奖赛中荣获诗歌组优秀奖,并成为青年文学家2021年度签约作家。2021年1月在“西安市千万读书工程”全国征文大赛中的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1年3月获得十三五课题2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