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是快,但当然不会比光速快拉。积累多些经验吧,当遇到问题事你就能马上解决。
人们所感兴趣的超光速,一般是指超光速传递能量或者信息。根据狭义相对论,这种意义下的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讯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关于超光速的争论,大多数情况是某些东西的速度的确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不能用它们传递能量或者信息。但现有的理论并未完全排除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的可能性。 首先讨论第一种情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 1.切伦科夫效应 媒质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小。粒子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超过媒质中的光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辐射,称为切仑科夫效应。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是指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2.第三观察者 如果A相对于C以的速度向东运动,B相对于C以的速度向西运动。对于C来说,A和B之间的距离以的速度增大。这种“速度”--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在这个例子中,在A的坐标系中B的速度是。在B的坐标系中A的速度也是。 3.影子和光斑 在灯下晃动你的手,你会发现影子的速度比手的速度要快。影子与手晃动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到灯的距离之比。如果你朝月球晃动手电筒,你很容易就能让落在月球上的光斑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遗憾的是,不能以这种方式超光速地传递信息。 4.刚体 敲一根棍子的一头,振动会不会立刻传到另一头?这岂不是提供了一种超光速通讯方式?很遗憾,理想的刚体是不存在的,振动在棍子中的传播是以声速进行的,而声速归根结底是电磁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可能超过光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竖直地拎着一根棍子的上端,突然松手,是棍子的上端先开始下落还是棍子的下端先开始下落?答案是上端。) 5.相速度 光在媒质中的相速度在某些频段可以超过真空中的光速。相速度是指连续的(假定信号已传播了足够长的时间,达到了稳定状态)的正弦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段距离后的相位滞后所对应的“传播速度”。很显然,单纯的正弦波是无法传递信息的。要传递信息,需要把变化较慢的波包调制在正弦波上,这种波包的传播速度叫做群速度,群速度是小于光速的。(译者注:索末菲和布里渊关于脉冲在媒质中的传播的研究证明了有起始时间的信号[在某时刻之前为零的信号]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6.超光速星系 朝我们运动的星系的视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这是一种假象,因为没有修正从星系到我们的时间的减少(?)。 7.相对论火箭 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箭以的速度远离,火箭上的时钟相对于地球上的人变慢,是地球时钟的倍。如果用火箭移动的距离除以火箭上的时间,将得到一个“速度”是4/3 c。因此,火箭上的人是以“相当于”超光速的速度运动。对于火箭上的人来说,时间没有变慢,但是星系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倍,因此他们也感到是以相当于4/3 c的速度运动。这里问题在于这种用一个坐标系的距离除以另一个坐标系中的时间所得到的数不是真正的速度。 8.万有引力传播的速度 有人认为万有引力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实际上万有引力以光速传播。 9.EPR悖论 1935年Einstein,Podolski和Rosen发表了一个思想实验试图表明量子力学的不完全性。他们认为在测量两个分离的处于entangled state的粒子时有明显的超距作用。Ebhard证明了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传递任何信息,因此超光速通信不存在。但是关于EPR悖论仍有争议。 10.虚粒子 在量子场论中力是通过虚粒子来传递的。由于海森堡不确定性这些虚粒子可以以超光速传播,但是虚粒子只是数学符号,超光速旅行或通信仍不存在。 11.量子隧道 量子隧道是粒子逃出高于其自身能量的势垒的效应,在经典物理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计算一下粒子穿过隧道的时间,会发现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 Ref: T. E. Hartman, J. Appl. Phys. 33, 3427 (1962) 一群物理学家做了利用量子隧道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的实验:他们声称以的速度穿过宽的势垒传输了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当然,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由于海森堡不确定性,不可能利用这种量子效应超光速地传递信息。如果这种效应是真的,就有可能在一个高速运动的坐标系中利用类似装置把信息传递到过去。 Ref: W. Heitmann and G. Nimtz, Phys Lett A196, 154 (1994); A. Enders and G. Nimtz, Phys Rev E48, 632 (1993) Terence Tao认为上述实验不具备说服力。信号以光速通过的距离用不了纳秒,但是通过简单的外插就可以预测长达1000纳秒的声信号。因此需要在更远距离上或者对高频随机信号作超光速通信的实验。 12 卡西米(Casimir)效应 当两块不带电荷的导体板距离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会有非常微弱但仍可测量的力,这就是卡西米效应。卡西米效应是由真空能(vacuum energy)引起的。Scharnhorst的计算表明,在两块金属板之间横向运动的光子的速度必须略大于光速(对于一纳米的间隙,这个速度比光速大10-24)。在特定的宇宙学条件下(比如在宇宙弦(cosmicstring)的附近[假如它们存在的话]),这种效应会显著得多。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 Ref: K. Scharnhorst, Physics Letters B236, 354 (1990) S. Ben-Menahem, Physics Letters B250, 133 (1990) Andrew Gould (Princeton, Inst. Advanced Study). IASSNS-AST-90-25Barton & Scharnhorst, J Phys A26, 2037 (1993) 13.宇宙膨胀 哈勃定理说:距离为D的星系以HD的速度分离。H是与星系无关的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距离足够远的星系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彼此分离,但这是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分离速度。 14.月亮以超光速的速度绕着我旋转! 当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假定我们以每秒半周的速度转圈儿,因为月亮离我们385,000公里,月亮相对于我们的旋转速度是每秒121万公里,大约是光速的四倍多!这听起来相当荒谬,因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在旋转,却说是月亮绕这我们转。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包括旋转坐标系在内的任何坐标系都是可用的,这难道不是月亮以超光速在运动吗? 问题在于,在广义相对论中,不同地点的速度是不可以直接比较的。月亮的速度只能与其局部惯性系中的其他物体相比较。实际上,速度的概念在广义相对论中没多大用处,定义什么是“超光速”在广义相对论中很困难。在广义相对论中,甚至“光速不变”都需要解释。爱因斯坦自己在《相对论:狭义与广义理论》第76页说“光速不变”并不是始终正确的。当时间和距离没有绝对的定义的时候,如何确定速度并不是那么清楚的。 尽管如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广义相对论中光速仍然是不变的。当距离和时间单位通过光速联系起来的时候,光速不变作为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而得到定义。在前面所说的例子中,月亮的速度仍然小于光速,因为在任何时刻,它都位于从它当前位置发出的未来光锥之内。 15.明确超光速的定义 第一部份列举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超光速”例子表明了定义“超光速”的困难。象影子和光斑的“超光速”不是真正意义的超光速,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呢? 在相对论中“世界线”是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借助“世界线”来给“超光速”下一个明确定义。 什么是“世界线”?我们知道,一切物体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描述粒子在任何时刻的位置,我们就描述了物体的全部“历史”。想象一个由空间的三维加上时间的一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由于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它的全部“历史”在这个四维空间中是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世界线”。一个物体的世界线是构成它的所有粒子的世界线的集合。 不光粒子的历史可以构成世界线,一些人为定义的“东西”的历史也可以构成世界线,比如说影子和光斑。影子可以用其边界上的点来定义。这些点并不是真正的粒子,但它们的位置可以移动,因此它们的“历史”也构成世界线。 四维时空中的一个点表示的是一个“事件”,即三个空间坐标加上一个时间坐标。任何两个“事件”之间可以定义时空距离,它是两个事件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平方减去其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的平方再开根号。狭义相对论证明了这种时空距离与坐标系无关,因此是有物理意义的。 时空距离可分三类:类时距离:空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光距离:空间间隔等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空距离:空间间隔大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 下面我们需要引入“局部”的概念。一条光滑曲线,“局部”地看,非常类似一条直线。类似的,四维时空在局部是平直的,世界线在局部是类似直线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匀速运动来描述,这个速度就是粒子的瞬时速度。 光子的世界线上,局部地看,相邻事件之间的距离都是类光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光子的世界线说成是类光的。 任何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的世界线,局部的看,相邻事件之间的距离都是类时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种世界线说成是类时的。 而以超光速运动的粒子或人为定义的“点”,它的世界线是类空的。这里说世界线是类空的,是指局部地看,相邻事件的时空距离是类空的。 因为有可能存在弯曲的时空,有可能存在这样的世界线:局部地看,相邻事件的距离都是类时的,粒子并没有超光速运动;但是存在相距很远的两个事件,其时空距离是类空的。这种情况算不算超光速呢?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说明既可以定义局部的“超光速”,也可以定义全局的“超光速”。即使局部的超光速不可能,也不排除全局超光速的可能性。全局超光速也是值得讨论的。 总而言之,“超光速”可以通过类空的世界线来定义,这种定义的好处是排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于第三观察者以“超光速”运动的情况。 下面来考虑一下什么是我们想超光速传送的“东西”,主要目的是排除“影子”和“光斑”之类没用的东西。粒子、能量、电荷、自旋、信息是我们想传送的。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传送的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这个问题比较好办,对于一个粒子,我们观察它的世界线,如果世界线是连续的,而且没有其他粒子从这个粒子分离出来,我们就大体可以认为这个粒子还是原来那个粒子。 显然,传送整个物体从技术上来讲要比传送信息困难得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以光速传递信息。从本质上讲,我们只是做到了把信息放到光子的时间序列上去和从光子的时间序列中重新得到人可读的信息,而光子的速度自然就是光速。 类似地,假如快子(tachyons,理论上预言的超光速粒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只需要发现一种能够控制其产生和发射方向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通信。 极其可能的是,传送不同的粒子所需要的代价是极其不同的,更经济的办法是采用复制技术。假如我们能够得到关于一个物体的全部信息,并且我们掌握了从这些信息复制原物体的技术,那么超光速通信与超光速旅行是等价的。 科幻小说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称之为远距离传真(teleport)。简单的说,就是象传真一样把人在那边复制一份,然后把这边的原件销毁,就相当于把人传过去了。当然问题是象人这种有意识的复杂物体能否复制。 16.无限大的能量 E = mc^2/sqrt(1 - v^2/c^2) 上述公式是静止质量为m的粒子以速度v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很显然,速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要使粒子加速必须要对它做功,做的功等于粒子能量的增加。 注意当v趋近于c时,能量趋于无穷大,因此以通常加速的方式使粒子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超光速了。 但是这并没有排除以其他方式使粒子超光速的可能性。 粒子可以衰变成其他粒子,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因此虽以光速运动,其能量也可以是有限值,上述公式对光子无效)。衰变过程的细节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描述,因此我们无法否定通过衰变产生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能性是速度始终高于光速的粒子。既然有始终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有始终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为什么不会有始终以高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呢? 问题是,如果在上述公式中v>c,要么能量是虚数,要么质量是虚数。假如存在这样的粒子,虚数的能量与质量有没有物理意义呢?应该如何解释它们的意义?能否推出可观测的预言? 只要找到这种粒子存在的证据,找到检测这种粒子的方法,找到使这种粒子的运动发生偏转的方法,就能实现超光速通信。 17.量子场论 到目前为止,除引力外的所有物理现象都符合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一个相对论量子场论,它可以描述包括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在内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已观测到的粒子。根据这个理论,任何对应于两个在有类空距离的事件处所作物理观测的算子是对易的(any pair of operators corresponding to physical observables at space-time event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space like interval commute)。原则上讲,这意味着任何作用不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传播。 但是,没有人能证明标准模型是自洽的(self-consistent)。很有可能它实际上确实不是自洽的。无论如何,它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现它无法描述的粒子或相互作用。也没有人把它推广到包括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很多研究量子引力的人怀疑关于因果性和局域性的如此简单的表述能否作这样的推广。总而言之,在将来更完善的理论中,无法保证光速仍然是速度的上限。 18.祖父悖论(因果性) 反对超光速的最好证据恐怕莫过于祖父悖论了。根据狭义相对论,在一个参考系中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在另一坐标系中有可能回到过去。因此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信也意味着回到过去或者向过去传送信息。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杀死你自己的祖父。这是对超光速强有力的反驳。但是它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我们可能作有限的超光速旅行但不能回到过去。另一种可能是当我们作超光速旅行时,因果性以某种一致的方式遭到破坏。 总而言之,时间旅行和超光速旅行不完全相同但有联系。如果我们能回到过去,我们大体上也能实现超光速旅行。 第三部份:未定论的超光速的可能性 19.快子(tachyon) 快子是理论上预言的粒子。它具有超过光速的局部速度(瞬时速度)。它的质量是虚数,但能量和动量是实数。 有人认为这种粒子无法检测(译注:那这种预言有什么意义:-)),但实际未必如此。影子和光斑的例子就说明超过光速的东西也是可以观测到的。 目前尚无快子存在的实验证据,绝大多数人怀疑它们的存在。有人声称在测Tritium贝塔衰变放出的中微子质量的实验中有证据表明这些中微子是快子。这很让人怀疑,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 快子理论的问题,一是违反因果性,二是快子的存在使真空不稳定。后者可以在理论上避免,但那样就无法实现我们想要得超光速通信了。 实际上,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快子是场论的病态行为的表现,而公众对于快子的兴趣多是因为它们在科幻作品中出现得次数很多。 20.虫洞 关于全局超光速旅行的一个著名建议是利用虫洞。虫洞是弯曲时空中连接两个地点的捷径,从A地穿过虫洞到达B地所需要的时间比光线从A地沿正常路径传播到B地所需要的时间还要短。虫洞是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推论,但创造一个虫洞需要改变时空的拓扑结构。这在量子引力论中是可能的。 开一个虫洞需要负能量区域,Misner和Thorn建议在大尺度上利用Casimir效应产生负能量区域。Visser建议使用宇宙弦。这些建议都近乎不切实际的瞎想。具有负能量的怪异物质可能根本就无法以他们所要求的形式存在。 Thorn发现如果能创造出虫洞,就能利用它在时空中构造闭合的类时世界线,从而实现时间旅行。有人认为对量子力学的多重性(multiverse)解释可以用来消除因果性悖论,即,如果你回到过去,历史就会以与原来不同的方式发生。 Hawking认为虫洞是不稳定的,因而是无用的。但虫洞对于思想实验仍是一个富有成果的区域,可以用来澄清在已知的和建议的物理定律之下,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Refs: W. G. Morris and K. S. Thorn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6, 395-412 (1988) W. G. Morris, K. S. Thorne, and U. Yurtsever, Phys. Rev. Letters 61, 1446-9 (1988) Matt Visser, Physical Review D39, 3182-4 (1989) see also "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Kip Thorn, Norton & co. (1994) For an explanation of the multiverse see, "The Fabric of Reality" David Deutsch, Penguin Press. 21.曲相推进(warp drive) 曲相推进是指以特定的方式让时空弯曲,从而使物体超光速运动。Miguel Alcubierre因为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曲相推进的时空几何结构而知名。时空的弯曲使得物体能以超光速旅行而同时保持在一条类时世界线上。跟虫洞一样,曲相推进也需要具有负能量密度的怪异物质。即使这种物质存在,也不清楚具体应如何布置这些物质来实现曲相推进。 黄志洵教授超光速新进展 “到公元2010年左右,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将遇到严重障碍——不是由于技术消灭,而是由于量子物理法则………在将来,不懂量子物理学的人可能无法再称自己为电子学家。”多年来一直钟情于超光速研究的北京广播学院教授、中科院电子所客座研究员黄志洵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我们知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二者都以违反人们的日常经验而闻名。它们虽然也有结合运用以解决科学问题的事例,但从根本上讲却常常呈现矛盾和不协调。 近几年,许多科学家相继报告了有关超光速实验及其结果,例如,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以 为首小组所作的“光子赛跑”实验,得到光子速度(c是光速);德国科隆大学教授在微波测到的结果是和。在中国,早在1985年,黄志洵教授就发表了“波导截止现象的量子类比”的论文,这一科学思想的提出要比国外学者早几年的时间。 许多学者都预言,解决它们的不协调问题将是未来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 黄教授认为,有关超光速研究的许多新进展启示我们,这将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电子学、信息理论这样几门学科的交汇点,在新世纪即将到来时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实际上,关于超光速研究、量子理论中的非局域性问题、量子缠结与量子远距传物、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等等,国内外时有文章或新闻报道出现,非常引入注目…“有的学术刊物不愿讨论例如超光速、引力波之类的前沿问题,认为会引起争论、争鸣。其实,科学正是需要通过争论、争鸣才能发展。还有一些人是怕影响了伟大的爱因斯坦的形象。黄志洵坦言,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很崇拜爱因斯坦,但对他一贯反对量子力学的态度绝不苟同。 研究超光速问题究竟有何意义?黄教授认为,这方面的研灾不仅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电子学、信息理论密切相关,而且也将促进半导体科学、量子光学、微波工程技术、量子信息学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是名符其实的边缘学科。目前,超光速问题直接联系着对负能量、负质量、虚粒子、真空本质、超弦、量子势与量子场等问题的研究,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大大促进人们在物理学乃至哲学上的思考。因此,在科学讨论上设置禁区是不可取的。此外他还建议,我国的工科大学应适当安排量子理论方面的教学,使大学生对薛定谔方程、海森堡测不准关系式、量子隧道效应、EPR,思维实验等有一定了解,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 黄教授很高兴地提到一件有趣的事: 1999年11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飞船“神舟号”飞行试验成功,然而,在返回舱下降到离地面数十公里高度时,舱外生成等离子体层,致使地面与其通信联系短时中断;而在黄教授的《超光速研究)一书中,恰好有一篇文章是论述“波在电离气体中的截止现象和消失场特性”,实际上是用截止波导理论去处理电磁波通过等离子体时会发生的情况,这显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这件事也证明,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黄教授认为,许多人由于对超光速研究的不甚了解,常将其形容为“旁门左道”、“打爱因斯坦主意”。 对于黄教授的超光速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宏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涉及物理学之艰深部分。”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孙俊人则认为黄的超光速研究很有意义,内容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科学时报)2OOO.1.4文/赵彦 如果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那会是什么? 作者: 阙志鸿 ( January 10, 2000, 01:44 PM ) 「宇宙的起源是一场大爆炸,它炸开了空间,也创造了时间;星系、星球、地球、空气、水和生命就在这个时空里渐渐形成。」这是连爱因斯坦都相信的理论。但这个学说在最近一、两个星期内开始受到严厉的挑战和质疑。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空间里所有的物质应该生于大爆炸之后,这是个因果关系。虽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则上不需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宇宙有一个起源,它就有一个绝对时间的原点,破坏了时间的相对性,所以这个因果律便是一个绝对的定律。最近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现象,显示这个绝对的因果律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宇宙可能没有起源,就像相对性的空间一样,时间也是没有原点,时间也不是绝对的。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如果宇宙真是由大爆炸所造成的,那么爆炸距现在的时间是小于很多老星球的年龄。最老星球的年龄可达一百六十亿年,但观测显示爆炸的时间顶多是一百二十亿年前而已。这个发现上星期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引起天文物理界莫大的震撼。 从二十世纪初以降,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部分天文物理学家都相信,宇宙是由大爆炸所产生;由于质能互换原理,爆炸的能量最后转为物质。这个学说建立于三个重要的基石上。第一个,由数学上证明广义相对论只容许唯一的解,这个数学解就是在时间的原点,整个宇宙的大小是一个点,大爆炸炸开了一个三度空间。由于空间以一定的速率不断的膨胀,因此整个空间瞬间的大小也给了时间一个指标和定义。这就像武侠小说中``半柱香的时刻’’,以一柱香的长短来测量时间是一样的。第二个基石是,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的二十年后,发现了宇宙是在膨胀,并且越远的星系膨胀的速度越快。这个发现大致吻合相对论的数学解。第三个基石最具关键性,在七十年代,美国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的背景辐射。由于宇宙的膨胀,大爆炸时的热能目前应已降到绝对温度数度左右,符合观测结果度。从此,天文物理学家发展了一套标准模型,来解释这个膨胀的空间里一切物质的起源。但是宇宙到底确实膨胀多快,哈伯并无法确定。这个缺憾预留了一些空间让以后的天文物理学家去发展另一套不同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说。但是这些学说都是非主流。美国的哈伯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弥补当年哈伯观测的缺憾,要决定目前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度。星球在膨胀空间里的分布就像一些点分布在正在膨胀的气球表面一样。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因膨胀而变大,分离的速度不但和气球膨胀的速度成正比,也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的两点,它们之间分离的速度越大。所以若不知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只光知道两点分离的速度是无法知道整个气球膨胀的速度。同样的,若欲决定宇宙膨胀的速度,我们不但要知道星球之间分离的速度,也要同时知道星球之间的距离。天文学家可用所谓的都卜勒效应来测量任一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但是,星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便不容易决定。因此哈伯常数(单位距离内的膨胀速率)相当难决定出来。 上个星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发现为在室女星系团内的上千颗造父变星。变星是光度有周期性变化的星,愈大的变星周期愈慢,可是愈大的星愈亮。所以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有一定的关系,而造父变星的周期和绝对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准确的决定出来。但是,星球距地球越远看起来越暗,因此观测到的亮度并不是星球本身的绝对亮度。若是有办法知道星球的绝对亮度,再加上观测到的量测亮度,星球的距离便可知道。在天文上,远距离是无法直接测量的,造父变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测量距离。天文学家可以量遥远变星的周期,大致上是几十天之谱,从而决定变星本身的绝对亮度,再和观测到的亮度相比,变星和地球的距离即可决定。 室女星系团距地球相当远,大约为几千万光年之遥,因此膨胀的速度可以相当快,可以利用都卜勒效应准确的测量出来。要是它的距离亦可准确的测量出来,哈伯常数便可准确地决定,大爆炸距现在的时间的上限便也能决定。上星期发表的造父变星让天文学家准确地决定哈伯常数。宇宙在单位距离内膨胀的速率为每一百万光年27公里。它也代表大爆炸至早发生在一百二十亿年前。但是,天文学家又知道,银河系中的一些古老的星球年龄为一百六十亿年。这代表星球需要生于大爆炸之前。这个结果不符合因果律,因此大爆炸标准模型受到质疑。这个发现也让非主流学说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其实,在逻辑的结构上?参考资料: 回答者:shirleysue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23 23:30人的速度永远也不可能超越光,所以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
2007年1月18日,科学网对外发布创立。2006年科学网现任总编赵彦受科学时报社委托,密集调研科学网定位和架构,并组建了创业团队。2006年科学网集中进行了系统开发和早期的内容建设。 2007年1月18日,科学网对外发布,下设新闻、论坛、博客、分类信息、资料贴吧、科学家、实名举报等频道。 2007年11月,科学网与爱思唯尔出版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设爱思唯尔专区。其合作共建的论文频道上线。 2008年1月18日,科学网成功改版。 2008年4月,科学网与科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第一本科学网博文精选集《智者不惑》。 2008年7月,科学网助理总编辑何姣出席第三届欧洲科学开放论坛(ESOF)。 2008年9月,科学网与爱思唯尔合作共建“论文吧”网站。 2008年9月~12月科学网举办CN域名杯全国首届青年科学博客大赛,来自全国87个科研单位的615名青年科学家参赛,上传博文六千余篇,吸引点击量六十万,四万多人参与了投票。 2008年10月,科学网科研网址栏目正式上线。 2009年4月,科学网圈子频道上线。 2009年5月,科学网分类信息频道升级为人才频道。 2009年7月,科学网与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第二本科学网博文精选集《流动的科学》。 2009年7月,科学网图片频道正式上线。 2009年9月,科学网论坛频道成功升级改版 2009年9月,科学网英文频道成功升级改版。 2009年11月~1月,科学网举办奥林巴斯杯首届全国共聚焦显微图像大赛。 2009年11月科学网著名博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何毓琦博文精选集《科学人生纵横》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科学网会议频道上线。 2010年4月,科学网开通手机网站。2010年4月~6月,科学网举办CN域名杯第二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吸引全球170所高校、研究机构的700多位青年科学家参加比赛,组成119支参赛队,博文吸引点击量500余万。2010年6月,科学网举办奥林巴斯杯全国第二届显微图像大赛。2010年7月,科学网实验室频道上线。2010年9月3日,科学网成功举办国家高端人才引进研讨会。 2010年9月20日,科学网招生频道上线。2011年1月10日,“2010科学网年度人物”公布。2011年2月,科学网新闻频道荣获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2011年4月15日,科学网“小白鼠”研发商讯平台上线。2011年5月4日,科学网承办“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
可以比光快,在事件未发生之前意识到事件将发生,更早作出反应,天气预报便带我们进入了未来。
郓鄄高速项目经理是明陈、郓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郓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公司总经理明陈、郓鄄高速公路工程第1驻地办驻地赵广立、1分部项目经理柯尊双、杨庄集镇副镇长等参加了贯通仪式。
作者 | 赵广立 近年来摩尔定律“失速”,使得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增长边际成本急剧上升。有研究数据表明,现在CPU的性能年化增长率(面积归一化之后)仅有3%左右。然而,人们对计算的需求依然爆发性增长。 在此背景下,包括人工智能(AI)芯片在内的专用计算芯片陆续登上 历史 舞台,绽放光芒。眼下,以数据为中心的专用处理器“DPU”正成为专用计算芯片的“新贵”。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甚至将其定位为数据中心继CPU和图形处理器(GPU)之后的“第三颗主力芯片”,掀起了行业热潮。 和CPU、GPU“三足鼎立”,DPU真有如此大的潜力吗?它的应用场景有哪些?我国能抓住DPU发展机遇吗?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主编,中科驭数(北京) 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组、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编写的行业首部《专用数据处理器(DPU)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DPU技术白皮书》)发布。结合上述问题,《中国科学报》联系采访了主要编写人员一探究竟。“DPU最直接的作用是作为CPU的卸载(offload)引擎,其效果是给CPU‘减负’。”《DPU技术白皮书》主编、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鄢贵海告诉《中国科学报》,作一形象比喻,DPU提供了数据中心一把“杀鸡”的工具,节省的是CPU这把“牛刀”,以释放CPU算力,留给更需要它的业务负载。 接管CPU的网络协议处理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鄢贵海说,比如在数据中心仅线速处理10G的网络,大概就需要一个8核高端CPU一半的的算力,而如果是40G、100G甚至更高速的网络,性能开销更大。 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服务(AWS)形象地称之为“数据中心税”——还未运行业务程序,接入网络数据就要占去许多计算资源。 “DPU诞生的使命就是承载网络虚拟化、硬件资源池化等基础设施层服务,以释放CPU的算力到上层应用。”《DPU技术白皮书》编委会成员、中科驭数高级副总裁张宇解释说,将“CPU处理效率低下、GPU处理不了”的负载卸载到专用的DPU,就能实现对“数据中心税”的抵消,从而有助于提升整个计算系统的效率、降低整体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张宇介绍称,DPU主要处理网络数据和输入输出(IO)数据,并提供带宽压缩、安全加密、网络功能虚拟化等功能。“这些可以说是离我们普通用户每天感知到的各种应用最远的功能了。而这些基础功能是实现日常应用更高效、更安全、更实时的保障。” 业界对DPU中的“D”有三种说法,因此DPU就有三个中文名。 一种是“Data”,DPU被称为“数据处理器”;一种是“Datacenter”,DPU译作“数据中心处理器”;一种是“Data-centric”,相应的,DPU可叫作“以数据为中心的处理器”。 “以上三种关于DPU的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DPU的特征,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我们认为可以作为不同的三个维度来理解DPU的内涵。”李晓维说。 “随着‘软件硬件化’成为常态,异构计算的潜能将因各种DPU的普及而彻底发挥出来。”《DPU技术白皮书》编委会成员、中科驭数联合创始人兼CTO卢文岩认为,新一代的DPU不仅可以作为运算的加速引擎,还具备“控制平面”(即追求数据处理功能的覆盖面)的功能,能更高效地完成网络虚拟化、IO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任务,彻底将CPU的算力释放给应用程序。 “可以说,DPU的出现将让各行各业的业务层数字化应用更全面、更流畅、更绿色。”卢文岩说。 从市场规模角度来看,根据Fungible公司和英伟达公司的预测,用于数据中心的DPU量级将达到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量的级别。 “服务器每年新增大约千万量级,一台服务器可能没有GPU,但一定会有一颗或者多颗DPU,好比每台服务器都必须配网卡一样。”鄢贵海说,服务器每年新增大约1500万台,每颗DPU以1万元计算,这将是千亿量级的市场规模。 在这个千亿量级市场中,国际传统芯片巨头如英伟达、英特尔、Marwell、博通等厂商,都在积极布局DPU产品研发。 这些芯片巨头的布局并不意外,他们或有智能网卡研发基础(如博通)继续延伸技术触角,或通过并购专用加速芯片公司(如英伟达、英特尔)补充其在DPU领域的技术能力。相比它们,更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旗下的AWS和阿里云两大云计算巨头,早已注意到数据中心开销问题,并已有了良好实践。 据《DPU技术白皮书》显示,2013年,AWS研发了Nitro产品,将为虚拟机提供远程资源、加密解密、故障跟踪、安全策略等服务程序的资源开销,全部放到专用加速器上执行,“轻量化管理程序+定制化硬件”的上场一举节省30%CPU资源。几乎在同期,阿里云也着手研发“神龙架构”(X-Dragon系统),以硬件化的MOC卡统一支持网络、IO、存储和外设的虚拟化,如今“神龙架构”已经更迭到了第4代。 “可见,DPU其实在行业内已经孕育已久,从早期的网络协议处理卸载,到后续的网络、存储、虚拟化卸载,其带来的作用非常显著,只不过在此之前DPU‘有实无名’,现在是时候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了。”鄢贵海表示。 可喜的是,国内一些围绕DPU技术的创业公司也逐渐崭露头角。除了参与编写《DPU技术白皮书》的中科驭数之外,还有云豹智能、星云智联、芯启源、云脉芯联等新近成立的 科技 创业公司,展现出良好势头。 以中科驭数为例,这家创始团队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初创企业,在DPU理论基础、数据中心架构方面有着深刻理解,工程实现经验也因一些来自亚马逊、赛灵思、华为等核心骨干的加入,得到了很好的积累。2019年,中科驭数完成第一代DPU芯片的流片,预计将于2022年推出第二代DPU芯片“K2”。 “我们认为DPU的潜力确实是巨大的。”在鄢贵海看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DPU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上层应用对于算力的需求在过去5年急剧增长,使得DPU的应用场景很多,它将广泛分布在5G、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等领域。 而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鄢贵海更是看到了新型算力芯片难得的 历史 发展机遇。 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提升算力算效水平,“推动CPU、GPU等异构算力提升,逐步提高自主研发算力的部署比例”“加强专用服务器等核心技术研发”“树立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应用场景的边缘数据中心应用标杆”等要求和措施。 “虽然国内厂商在芯片产品化的环节相比国外一线厂商还有差距,但是在DPU架构的理解上是有独到的见解的,而且我国目前在数据中心这个领域,无论是市场规模、增速还是用户数量,相较于国外都有巨大的优势。”鄢贵海认为,国内厂商有望充分利用这一“应用势能”,加快发展步伐,在DPU这个赛道与国外厂商“逐鹿中原”。 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要解决DPU标准化应用,还存在一定挑战。”鄢贵海解释道,由于数据中心本身的复杂性,各大厂商一方面采用商用现货组件(即COTS)来构建系统,追求低成本,一方面又设法分层服务化,打造面向不用类型客户的标准化产品,但除此之外的所有技术实现几乎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AWS有Nitro,阿里云有MOC。
206、江汉刚同志是一根标杆,为我们提供了丈量自身的尺度;江汉刚同志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江汉刚同志是一面旗帜,为我们树立起追求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安学刚) 207、江汉刚是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突出代表,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时代先锋,是我们中人铮铮铁骨的优秀典型。 (龚建平) 208、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负责,对官兵的爱护,对荣誉的珍惜,是江汉刚这个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身上最耀眼的闪光点。 (李西楼) 209、江汉刚团长视使命重于泰山,视责任高于一切,凭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过硬的能力素质,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为我们履职尽责、建功军营树立了榜样。 (刘大明) 210、江团长,您是中利友谊的使者,是当代革命军人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雄辉) 211、江团长,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以你为荣,全军以你为荣,祖国以你为荣! (徐兵) 212、你用自己的坚强意志书写了军人荣誉的壮丽诗篇。你是我心中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楷模! (曲鹏飞) 213、江汉刚同志,在你的身上我找到了新时期军人的价值体现。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马雁兵) 214、他以军人特有的勇气和胆识,不懈进取,奋勇拼搏,永不退缩,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这样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太值得我们去学习了。 (朱军) 215、江汉刚是我敬重的军人,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对使命的忠诚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郁营涛) 216、江团长加油,我们为您助威,我们为您呐喊!我们心中的英雄是永远不会倒下去的! (郝亮) 217、为了使命,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你几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你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田浩) 218、江团长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李为洋) 219、我要以江团长为榜样,强化责任心、事业心,只为心中的那一个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 (金怀) 220、你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展示了军人的崇高追求。你是我心中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楷模! (赖立科) 221、从自我价值的实现,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的体现,我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你是咱们军人的骄傲。 (裴山) 222、为了肩上的使命,为了国家的荣誉,你敢于牺牲一切,你是我们青年官兵学习的榜样,我敬佩您! (张朴) 223、江汉刚同志,你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做为一名团长,你视军队使命重于生命,视荣誉高于一切,视战士安危胜于自己的崇高精神令我非常钦佩。 (吴涛) 224、江团长您好,您的所作所为让军人的形象在新时代再现光辉,你是不屈的勇士!中国的骄傲! (王海波) 225、你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中队文明之师、仁义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陈亚飞) 226、江汉刚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回答了如何学习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和实践价值,无愧为当代革命军人的学习楷模,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在团队全面建设中贡献一份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成绩,在军旅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 (马宝宗) 227、革命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为国家和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身为革命军人,身为基层主官,就是要像江汉刚同志那样,在追求卓越中创造一流成绩,在忠实履行使命任务中赢得光荣。 (杨金龙) 228、你的故事不断续写,不变的主题叫忠诚;你的形象千变万化,不变的名字叫英雄。 (严伟) 229、江团长,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以你为目标,刻苦训练,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战士。 (孙宇) 230、看过江团长的事迹后,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中人,我们肩负着崇高的使命与荣誉,虽然我刚刚入伍不到一年,但是我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定要成为江团长那样出色的军人! (刘宇) 231、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江汉刚在维和期间的模范行动和良好形象,感召着无数的维和勇士为世界的和平安宁殚精竭虑、忘我拼搏。 (孟凡鑫) 232、江汉刚的先进事迹真实可信、生动鲜活、感人至深,集中体现了中人的职责意识和担当精神,生动展示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精髓。 (黄璐) 233、军人的荣誉是军人报效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军人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泉。荣誉感能使军人产生崇高的价值追求。团长江汉刚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作为革命军人最正确的荣誉观与价值观。 (史俊于) 234、革命军人的价值,只能在完成党和赋予的使命任务中实现,在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伟大实践中闪光。我们要向江团长那样,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实现一个军人的价值! (祖咏春) 235、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 (张国辉) 236、作为年轻一代共和人,我们更要向江团长学习,像他那样把国家荣誉视为生命,把官兵冷暖记在心头,把忠诚使命作为精神支柱。在面对挫折与痛苦时,用微笑面对困难,用理性看待荣誉,用行动践行使命,始终保持一种锲而不舍的钻劲和韧劲,一种完不成任务誓不罢休的干劲和冲劲。 (李忠) 237、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只是说在嘴头、记在本上,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向江汉刚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扎根军营建功立业,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立足本职岗位忠实履行使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断实现人生新的跨越,用实际行动为团队建设贡献力量。 (周纯) 238、我们要向江团长那样,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要上级交给了任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决不退缩,要经得起各种苦难的考验,绝不说一个“不”字。 (鲁世宽) 239、江汉刚同志,你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抒发了当代军人的豪情壮志,你是我心中的榜样,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楷模! (叶章修) 240、江团长,你是忠实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完成维和任务的先进典型,是大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 (郑兆辉) 241、为了完成任务,团长就是再辛劳也从不埋怨,一旦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必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胡振府) 242、团长常说“维和无小事,事事连”,为了确保不出问题,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即使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他依然坚持在工作一线,团长这种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实践。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王浩宇) 243、团长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任何“差不多”在他这里都行不通,甚至有些小问题,我们连队主官都没有发现,而团长却指了出来,尽管这让我很惭愧,但同时,我又为有这样一位细心的领导而感到庆幸,因为有团长在,我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某集团军工兵团连长冯志军) 244、作为一名排长,我会把“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的思想牢牢记在心里,在工作上做战士的引路人,在生活中做战士的知心人,以实际行动向团长学习。 (某集团军工兵团排长张福祥) 245、作为工兵团一兵,学习团长先进事迹,我们应首当其冲,既要学习团长忠诚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学习他勇往直前、争创佳绩的意志品质。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白杨) 246、我觉得在团长身上,我们工兵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耐劳、特别能创新”的“四特”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万强) 247、我们要像团长一样,牢记军人的职责,时刻想着当兵打仗、练兵打仗,不断强化精武强能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祖国需要的时侯,有能力担当重任,不辱使命。 (某集团军工兵团连长赵广立) 248、有人说,生命是第一位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团长确实有点“傻”,因为他选择了宁可让生命,也绝不让使命欠债。可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却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榜样、模范、英雄……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杨帆) 249、团长之所以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非凡的业绩,离不开经年累月的坚守,他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有所作为。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郝志辉) 250、团长是我们基层带兵人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在工作上勇于攀登,争创一流;在管理上敢于较真,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某集团军工兵团排长褚建斌) 251、怎样做才算学习团长呢?我想,学习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的。以后不论我们干什么工作,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团长是怎么做的,自己心里就会有谱儿了。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刘时忠) 252、团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学习他勤奋扎实的作风,学习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拼劲。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樊士军) 253、团长带队出国维和,任务完成非常出色,给祖国赢得了荣誉。同时,他又把中国工兵完成任务质量好、标准高的良好形象留在了异国他乡。江汉刚是我们中国维和部队的骄傲,我们为他感到自豪。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张武) 254、他曾经是我的连长和营长,现在又是我的团长。他对工作严肃认真、敢想敢干的工作作风和对待官兵亲如兄弟的关爱之情,一直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的榜样,一次次激励着我成长进步。 (某集团军工兵团连长逄孟玖) 255、团长受领任务坚决果断,执行任务标准高不打折扣,完成任务想方设法不拖延。安排工作也是干脆利落,敢于给部属压担子,相信官兵智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不干涉基层事务。 (某集团军工兵团道路工程师安利伟) 256、对待每项工作,团长总是冲锋在前,拿自身做表率,带领官兵完成一次次艰巨任务。 (某集团军工兵团连长李振) 257、他的刚强不是执拗,他的果断不是鲁莽,他是真正的铁汉,就是这样一位铁汉,却有着无与伦比的“软实力”,在我的眼里他更是一位智勇双全、文武全能的指挥员。 (某集团军工兵团教导员蒋利铭) 258、我们要向团长学习,要做一名“学习型”干部,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做一名“全能型”干部,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做一名“思考型”干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带领营队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团队建设贡献力量。这是学习团长的实际行动,也是任务所需,职责所系。 (某集团军工兵团教导员陈大国) 259、向团长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扎根军营建功立业,以不懈的努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干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某集团军工兵团指导员李晓江) 260、团长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军人的价值,今后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对待工作,如何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学习团长的过程中,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崇敬,一份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向前的动力。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王涛) 261、我们一定要向团长学习,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当代革命军人,做一名“江汉刚式”的合格军人。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王鹏) 262、一个人不应该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凡事不能光讲条件不讲奉献。这点我们应该学习团长,他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为了任务的圆满完成,可以舍得一切。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日常的训练、学习、生活中去,多为他人着想,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的融入到部队这座大熔炉,砺练摔打,练就过硬本领。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陈鹏) 263、团长是中人的形象,是军人的“标杆”,他身上那种把使命看得高于一切,把官兵冷暖看得高于一切,把国家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值得我们每名官兵去学习领悟。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廖有平) 2、不论是任连长、营长、还是团长,他的工作标准始终如一,哪里的任务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现在的工兵团处处都是“精品工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团长“职务可以不升,但标准不能降低”的指导思想。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杨启林) 265、典型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我们工作、生活、训练中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作为江团长麾下的一员,我深感骄傲和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种骄傲和自豪化为工作的动力,像团长那样,以纯洁的思想道德,强烈的责任意识,在自己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职尽责。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王帅) 266、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心中的准绳。因为他心中始终在对自己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形象,一定要以一流的成绩为祖国赢得荣誉和尊严。”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人的代表,中人,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这是履行使命的底线。”他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张洪语) 267、我们的团长江汉刚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视战友亲如兄弟,视荣誉重于泰山。对官兵的关心无处不在,像他那样执着的人,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陈建超) 268、虽然团长消瘦了,但他在我心中却是最高大的巨人。英雄就在身边,模范就在眼前,我一定要向他看齐,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锻炼学习、成长成才,为这个先进的团队争光,为这份无上的荣誉添彩!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吴钎) 269、一个连队的枪就不少,可是团长却能把全团每个连队的枪都核对一遍,这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啊。团长是一团之长,每天事情多得数不清,而团长却能从那么多枪中找出一支编错误的枪,这又是需要多么细心呢!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江宽) 270、到了工兵团,成了江团长的兵,我要以江团长为榜样,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参加维和,我也要以团长为榜样,认真履行使命,踏实勤奋工作。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黄金) 271、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战士,但我也要向团长学习,以珍惜荣誉、干好本职为荣,以不思进取、消极怠工为耻,努力做新时期合格革命军人。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姚建波) 272、五十年代,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篇颂中国志愿军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他这篇文章的影响下,一代代有志男儿走进军营。今天,我们这里也有一位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团长江汉刚,他是我们敬仰的对象,更是我拼命学习的楷模!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马陇峰) 273、荣誉是对军人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可,每个人都渴望荣誉,但是荣誉来之不易,是需要像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那样积累能量的,要想获得荣誉,必须先脚踏实地地耕耘积累,最终才有可能满载而归。团长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二十多年辛勤积累的结果。 (某集团军工兵团指导员鲁中华) 274、在崇尚荣誉上,团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自觉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他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极端负责,带领官兵提高素质,带领团队全面发展,在工兵团的历史上又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某集团军工兵团指导员) 275、在现实生活中,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做事,才能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同事、领导、组织感到可信、可靠、可交。从去年3月学习团长江汉刚先进事迹至今,让我感受颇深,团长在维和期间的做人与做事,让我体会到一名优秀指挥员的品质和内涵。我认为:团长能获得今天如此高的荣誉,与他做人做事是分不开的。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钟敏) 276、团长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凡事严格自律,把兄长般的真情奉献给每一名官兵,给带兵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对知兵、爱兵做了一个好的诠释。在工作上,团长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当成一笔可贵的财富,在工作中学本事、长见识。正是因为团长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才把原本平凡的事做成了不平凡。 (某集团军工兵团排长杨欣涛) 277、一名普通的团级干部,一名朴实的军人,却在远离祖国的异地,创造了一连串惊人的奇迹。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邹卫东) 278、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团长这种工作标准,令我折服不已。这样的标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这样的坚持也不是只体现在一次上,而是一如既往的!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魏强强) 279、亲爱的战友们,或许你还在为军人的使命到底该怎么完成而感到迷茫,或许还在为整天的训练而牢骚满腹。那么就听听我们团长的故事。相信你必定会重拾勇气,继续奋战。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 贺二龙) 280、从新兵到下连,团长的英雄事迹一直在耳边萦绕。我觉得当兵就要当个像团长一样的兵。或许在训练中,会觉得很苦,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就此放弃!当兵就是要吃苦,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郑建智) 281、作为一名第七年的士官,我觉得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我现在担任班长职务,对照团长献身使命的高尚精神,我感到非常惭愧。我要努力向团长学习,以他为榜样,最大限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标准,不断提升自己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李清涛) 282、人活着到底该追求什么?追求经济上富有、生活上闲逸?地位的尊贵、名利的显赫?还是饱食终日、清净无为的个人雅趣?人们自然会做出种种不同选择,然而对于我们团长江汉刚,答案只有一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彭万彪) 283、我们基层主官要学习团长,做一个同战士打成一片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从日常点滴抓起,从礼节礼貌等日常行为抓起,在连队内形成官兵之间、战士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干部要以身作责,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入微,时刻把战士的困难、冷暖挂在心上。 (某集团军工兵团连长刘军权) 284、在工作上,团长是我们年轻干部的引路人,每次安排部署完工作之后,他总会对我们年轻干部耐心点拔,给我们讲一些经验体会,鼓励我们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打造精品。 (某集团军工兵团干事程亮) 285、深入学习团长先进事迹,很大一方面就是要学习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一名基层车管干部,如何使我营的所有车辆机械全部达到“两成两力”建设标准,全面提升我营机械车辆成系统、成建制的保障和作战能力,就是学习团长事迹的实际行动。 (某集团军工兵团助理员杜春华) 286、团长江汉刚同志作为新时期的优秀军人代表,他和徐洪刚、、方永刚等时代英雄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刘勇军) 287、团长用他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工兵团的每名官兵,用他的实际行动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战士。但正当要大力宣扬他时,他却显得十分谦逊。面对领导的表扬和首长的关怀,团长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仅仅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却又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的苦与累。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杜凯强) 288、我们要像团长那样,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平时工作中养成一种好习惯,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任劳任怨。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师帅) 289、何为英雄?以前我认为只有在沙场上建立功勋才是英雄。而现在,我明白了,不一定在战争中冲在最前面的才是英雄,我们的团长也是一个英雄,没有上阵杀敌,但是他在维护和平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龚浩) 290、困难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病痛消磨不了他的意志。使命是他的信念,忠诚是他的写照。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曾章全) 291、生活其实很平淡,但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它不平凡。我们要像团长一样,不断去超越自己,在不断超越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某集团军工兵团教员邢毅) 292、团长由架设桥梁的外行转为行家里手,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架设作业过程中无论烈日当头,还是暴雨侵袭,团长始终在现场和大家并肩奋战,连在吃饭时,也在讨论架桥方案和作业方法。正是这种敬业和付出,才最终促成了任务圆满完成。 (某集团军工兵团指导员王乾换) 293、上学的时候,我的偶像是星、影星;想当兵的时候,我的偶像是“兵王”许三多;入伍来到工兵团,我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好团长“蓝盔铁汉”江汉刚,才是最值得我崇拜的偶像。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叶允智) 294、“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团长一贯的为人准则。工作中,他以身作则雷厉风行;生活中,他谦虚谨慎可亲可敬。他的这种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李运宽) 295、我的印象中,团长从来没给自己搞过任何特殊待遇。 (某集团军工兵团战士姜建东) 296、与团长接触时间不长,你也许感觉他很普通,可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他这个人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社位于北京,有双休、五险一金以及餐补和房补等补贴待遇,是北京待遇最好的报社。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下属唯一新闻媒体单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共同组建开办。
亲亲,你好。中国科学院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在行政级别上与教育部平级。中科院包括100多个直属法人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所、2所大学(中科大和国科大)、网络中心、情报信息中心、中国科学报社、行政管理局、疗养院、附属公司、共建单位等多家机构。中科大(全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科大(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都是中科院下属的大学。中科大成立于1958年。国科大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发展而来哦。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中国科学报社500-999位员工。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和新闻类网站的主办权等。
首先,《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所以,我们在投稿之前不许遵守报社的投稿须知这一点很重要。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有针对性的研究,而且成果不凡即可进行投稿,注意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哦!我们写好之后,就可以进入官网,联系他们进行投稿,一般审核都不是很快,这点大家要有耐心哦!
《中国社会科学报》虽然是一份周报纸,但是在学术界的名气非常大,仅次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我们学校的定位为CSSCI,科研奖励会有奖金。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愚蠢加无聊最近的哲学新闻就是出了你们这些渣滓
您是想问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三亚学院赋分算哪种级别吗?算国家级的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创立于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杂志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建议您收看CCTV科教频道
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2009-07-01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1日正式创刊。同日,以《中国道路:全球视野与历史维度》为第一版主要内容的《中国社会科学报》60版创刊号在全国正式发行。 据介绍,每周二、四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报纸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积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趋势,展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丰富内涵和研究成果。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创办《中国社会科学报》,是时代的需求,是学术发展的必然,是全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说,要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努力办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揭牌仪式,并为报纸揭牌。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学术报刊编辑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