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会计准则执行与效力研究论文

目 录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 1(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 1(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 1(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 2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2(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 2(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 21、一般业务准则 2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 33、报告准则 3(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3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3(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 3(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 4(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 4(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 4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5(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5(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 5(三)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 5(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 5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绪论: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上市公司。这是中国会计界的里程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度,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1、全国人大于1999年修订了《会计法》,国务院于2000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都作了新的规定,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由于没有同步修订,依然有效,造成了在执行过程中事实上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之间的不一致,相互抵触。为了与会计领域的最高法律、条例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需要对现行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2、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重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等,它需要新的会计准则来规范新出现的经济事项。 3、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频繁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暴露出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的滞后性以及主观性导致整个会计、审计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4、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化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使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如2004年欧盟在评估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就设置了独立于双边协定和WTO规则之外的条款:即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最后,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有这些是促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最直接的动力。(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二是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四是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作为信息不充分一方的利益。同时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将对规范我国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总提要求等。它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它对我国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具体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主要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1、一般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等准则项目。一般业务准则的编号大部分排在新准则体系的前列。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生物资产、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项目。3、报告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项目。此外,为了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规范和指导,新准则体系中还包括了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相当于新旧会计标准的衔接办法。(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作为整个准则体系共同的应用指南,规范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处理、报表体系的构成、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具体规定了13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新基本准则不再把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把原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账基础。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4]。自财政部1994年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本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革命性变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使得资产的价值更吻合其实际的市场价值,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三方很难判断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也使得企业计价灵活,选择空间增大,从而必须防止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如新无形资产准则把“研究”、“开发”定义得尽可能确切、完整,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界定。但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要正确地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故在实践中对同一种情况,不同的会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 (三)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我们知道, 会计的基本功能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会计的功能决不仅限于此。它要和国家其他政策相配合, 体现对特定产业的政策扶持。以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为例, 它就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配套, 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政策扶持。《规范纲要》中提到, 国家将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而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 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 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 (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首先, 企业的财务主管有必要阅读一下已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样, 可以先行了解新准则将会带来哪些变化,企业现有的会计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可以满足这些新要求。其次, 由于新准则数量倍增, 而且所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越来越复杂, 顺利实行的关键是拥有足够且胜任的财务人员。财务主管须了解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具有什么样的专业资格, 还需要哪些培训以迅速提升能力和补充知识,企业可能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第三,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业务表现最主要的一份“成绩单”。新准则实行之后将对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产生什么影响, CFO乃至财务董事都有必要了如指掌。第四, 由于企业财务核算都已在不同程度使用了电脑系统, 新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可能带来的软件和硬件的升级要求也不得不纳入考虑范围。 结论:由此我们看到,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内容更多,核算更复杂,信息披露更严格,这样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带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较大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也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资料,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原创的,新鲜的,希望能帮到你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文苑上有很多论文,都是免费浏览的。你可以上去找找。看看哪方面的资料多就选哪个题目吧!

对不起了!我无能为力,请另请高明吧! O(∩_∩)O~ (*^◎^*)

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内容提要】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服务将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行政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效率与效益,将是行政服务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行政服务的标准,则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最终依据将是用“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关 键 词】行政管理/服务/衡量尺度 21世纪,以服务为方向的中国政府职能选择将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政府将按照企业化的方式努力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并自觉把“效率”和“效益”作为自身服务水平的内在评判尺度,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外在的评判尺度。 一、服务: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职能设计 管理在本质上就是服务,服务理所当然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21世纪中国政府必然也应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理念,进行职能的再设计。 1.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本质上管理与服务是统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体产生分化,并逐步形成群众组织(包括国家),各组织内部及各组织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各组织成员为避免无谓的消耗,以最少成本换取最大利益,相互订立契约,把自身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形成公共权力,由全体成员选举的少数代表掌握。掌握权力的少数人根据其成员的要求,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同时,各组织之间也基于同样原因签订盟约,把部分权力交给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的组织(国家政府),管理全体社会的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组织及其成员赋予的权力为公众利益服务。因此,从本质上讲,管理就是服务。 2.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 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日益脱离并凌驾于社会之上,但这种服务性质不可能改变,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政府最根本的职能仍然是服务职能。政府作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也是为社会需要而存在,为社会利益而存在。因而,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而不是相反。政府行政在理论上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制行政,而应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行政。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现代西方各国政府的职能再设计也正是出于这种选择。 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行政管理陷入信任危机,引起了国际性的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西方各国通过多方面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的行政管理,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殊性,更何况中国政府本身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最终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向性选择,就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 3.转变观念:“小政府”与“大服务”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政府职能的必然取舍。但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面干预,强调行政管理。这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各级领导行政人员及公民本身还没有意识到政府就是服务机关,政府的职能就是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全能”角色,不该管的也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习惯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和行政控制,不仅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而且对政府过分依赖。公民更是“势单力薄”,一味指望政府能“为民作主”。一方面权力主体没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自然也不对政府提出什么要求;另一方面,政府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忽视了权力主体的权力。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要求政府树立新的行政理念,从制度和体制及运作机制上,使行政管理为公共利益服务。其次,还要求权力主体观念也要有所转变,要认识自己的权力,争取自己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主动要求政府提供服务,最终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理想格局。 二、政府该为谁服务 既然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那么,政府到底该为谁服务呢? 1.为公民服务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契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的,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之间的契约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能委托,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充当公民的忠实“奴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公民有权收回委托之权能,选举出新的政府。众所周知,政府机关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它们的运转和活动靠公民所交纳的赋税支持,公职人员靠纳税人来供养,公民是公职人员的“衣食父母”。政府为公民服务,反映公民的意愿,为公民利益尽心工作,完全是应有之义,应有之举,而非政府单方面的“恩赐”。 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模式。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管理过程就是基础设施、治安、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公民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争取消费者的支持〔1〕。 按照这种理解,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服务,而且要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否则,就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从而失去存在的基础。 各种理论虽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它们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政府必须为公民服务。 2.为国家服务 行政管理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它通过自身的管理活动来发挥、实现国家的职能,执行国家的意志。它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服从于国家、服务于统治阶级。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代表并为国家的利益开展活动。 任何国家都有安全的需要〔2〕,从内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内部安全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政权丧失,保持国内稳定。政府为实现内部安全,维护统治,一方面要代表国家利用暴力工具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的意志、法律和政策,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另一方面则采取改善福利等措施协调和缓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保护内部的安全和稳定,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外部安全就是要保证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它国侵犯,维护国家的尊严。政府代表国家通过外交、战争等方式实现国家的这种安全需要。 在内外安全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统治阶级还要努力发展本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事务,以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政府通过执行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为国家经济文化等发展服务。当然,政府代表国家与它国开展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竞争,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政府为国家服务的应有之义。 3.为社会服务 政府职能除了为国家服务和具有强制性的一面之外,还具有为社会服务的非强制性的一面,这是由国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专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颠倒,国家日益凌驾于社会之上,对社会超常控制。现代民主社会,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按照社会的指意运作的内在涵义。国家与社会的这种关系“具体化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权组织与社会、国家机构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一句话,是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关系”〔3〕,所以, 国家要为社会服务。政府则代表国家执行这种服务职能,这种服务具体表现为政府为市场服务,如“培育市场体系、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缺陷”等;为企业服务,即“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为社会良性行为服务,如: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法律和制度、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公民服务,如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公民权益。 三、21世纪中国政府:掌舵而非划桨 “今天我们政府失败的主要之处,不在目的而在手段”〔4〕。 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是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1.掌舵与划桨 现代国家的政府,既具有决策与指挥的职责,又具有执行和操作的职责。如果把决策、指挥比作“掌舵”的话,那么具体的服务执行就是“划桨”。掌舵是一种方向性、目标性的引导,而划桨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从另一方面来理解,“掌舵”是政府方针政策等宏观方面的服务,而“划桨”则是具体的服务。 2.掌舵而非划桨 彼得·德鲁克在《不连续的时代》一书中说:“我们面对的不是‘国家的逐渐消亡’。相反,我们需要一个有活力的、强大的和非常活跃的政府。但是我们面临着选择,选择一个庞大的但软弱无力的政府,还是选择把自己局限于决策和指导从而把‘实干’让给他人去做的强有力的政府”。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以治理而实行治理的政府。这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这是一个‘治理’的政府”〔4〕(P25)。当代管理者也认为:“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任何想要决策机构亲自去‘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决策机构并不具有那样的能力,从根本上说那也不是它的事。”〔4〕(P64)政府不是“实干”的机构,而是“决策机构”。因为“政府并不善于划桨”〔4〕(P32),政府的职责只能是“掌舵(决策)”而非“划桨(实干)”。政府的义务是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 3.满足公众的需要 政府是决策机构,如何掌舵,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并不能由政府自身说了算,而要根据服务对象,尤其是政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公众的要求而确定。 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为公众服务,理应“以顾客为中心”,按照公众的要求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需要,就是说政府的服务要面向公众,而不是面向权力;政府对公众的利益、需要和要求应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政府的一切活动要围绕着公众的切身利益,树立“公众至上”意识,一切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标准。 4.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工作中去 政府服务也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收益——成本分析,只有其收益高于成本才是合理的。因此政府服务也存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在政府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把竞争注入到政府服务工作当中将有助于实现政府服务“低成本、高收益”的预期。同时,这也是满足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打破政府垄断的有效途径。 政府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竞争。在政府同类部门中政府雇员以及为政府服务的机构,如印刷、会计、采办、通讯数据处理,车队、修理等之间开展竞争,可以解开官僚主义的死结。二是政府与私营部门的竞争。在一些由政府垄断的服务中,如交通、电信、邮政、水电等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给政府形成竞争压力,迫使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私营部门之间的竞争,把一些政府可以撤手不管的服务,诸如清除垃圾、城市环卫、医疗卫生、职业培训等通过招标方式出租或承包给私营部门,实行“有偿服务”,由市场来完成,可减轻政府负担,以便政府更好地“掌舵”。 竞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至少能使我们的政府服务质量有所改观。 四、效率与效益:政府服务的价值评判 行政效率与效益是行政服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行政服务的各个环节,是全部行政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检查政府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政府服务的好坏都要经过效率与效益这一对价值判断标准的检验。高效率基础上的高效益是良好行政服务追求的目标。 1.效率与效益的可比性 广义的行政效率是质与量的统一,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数量上的规定性,是指行政服务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率,即所谓狭义“效率”;质的规定性,是指行政服务的社会和政治价值,看其是否达到了有益于社会,能够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既定价值目标,即“效益”,这是对行政效率的社会性评价。 “效率”(狭义)与“效益”虽同为行政服务的价值评判标准,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或者说,二者之间具有某些可比性。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二者的一致,却忽略了它们的区别。“效率等于效益,效率越高,效益越高”,这话包含了部分真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从效率中获取相应的效益,二者成正比。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如果行政服务活动远离了原定目标,或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其效率越高,结果就越糟。这表明,效率越高,效益也可能越低,甚至成为负值,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成反比。只有当两者以最恰当的方式结合起来,并产生最佳值,效率与效益才可兼得。否则,为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行政目标的正确与否,会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2.短期与长期的统一性 衡量行政工作的真正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有些行政活动刚开始,效率或者很差,效益很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日趋成熟,效率会逐步提高,效益也会日益明显,并最终变得极为可观。因此,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不能只看眼前,仅在短期效率和效益上作文章,还要顾及长远利益,更不应为片面追求短期的效率和效益而损害长期的效率和效益。任何放弃长远效率和效益的行政行为,都不可能真正实现行政服务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所以,对效率和效益的考察,既要看到眼前,又要防止急功近利。在相当多的行政服务领域,例如环境保护等,更应把眼光放长远些,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实现行政服务的短期与长期效率和效益的统一。 3.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人民满意”为尺度 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及二者长期性的统一,都只是政府服务的价值评判原则问题。对于政府来说,终极目的是要实现效率基础上的高效益。究竟什么样的服务才是高效率基础上的高效益,则有一套客观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就是看政府服务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依据“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进行衡量。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需要”,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种现实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语)。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都要根据“三个有利于”标准进行判断。我国的政府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的,其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效益的高低,最终也要看是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增强了综合国力,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一种实践标准。政府的服务是否达到了这一标准,最终要依据“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政府服务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好处……都主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这是对政府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服务的最具权威性和决定性的价值评判。【参考文献】 〔1〕何小随. 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J〕.地方政府管理,1998(10). 〔2〕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王振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J〕.新华文摘,1998. 〔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2回答者: sx754455501

行政执行与行政效率的研究论文

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与建议论文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与建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展开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让企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1、企业行政管理内涵

企业行政管理概念

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指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以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为支撑,根据相关法规、制度、原则及方法,通过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行政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完善的系统、网络,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

企业行政管理特点

与其他管理形式相比,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特点[1]:一是权威性。企业管理者拥有法定的职权是其开展行政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职权,企业管理者就不能下达指令、实施奖惩。与此同时,企业行政管理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管理者运用职权是否得当、下级是否服从执行等。二是及时性。当企业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或处理重要人事关系时,企业管理者往往通过行使命令、指示、奖惩等来实现资源的快速调配,确保行政指令得以及时贯彻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三是纵向性。企业行政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主要是通过企业组织内部的行政隶属关系来进行指挥协调,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自上而下逐级下达行政指令、自下而上逐级贯彻行政指令的方式来传达执行。

2、企业行政管理主要内容

计划管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性企业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做好预测工作,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这是企业行政管理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计划管理。

组织管理

组织架构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其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如何分配任务并明确相应的决策流程。企业行政管理除了搭建基本的行政组织架构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利机制,从而确保企业行政管理组织渠道的畅通。因此,搭建一套与企业自身经营实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流程、责权机制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点工作。

指挥协调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并据此明确相应的`职责、权利和利益。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发挥调动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关系来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部门、员工矛盾进行协调管控。

监督控制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和相关奖惩制度,除了在督促不同层级的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判断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性,是否存在有待优化改进之处。因此,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确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控制员工的行为及工作绩效,从而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

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现状

根据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理论对企业管理层级的界定来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可以分为决策层效率、管理层效率和执行层效率三类。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现状具体为:

组织效率目标不明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多轮改革以来,虽然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但受特定的经营特征、产权关系和历史背景等因素影响,目前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市场信息闭塞、竞争意识淡薄,依然延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治企思维,参照国家机关的高度集权式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致使其组织决策效率低下、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与此同时,据调查,98%的国有企业总经理主要通过国家行政任命或上级机关委派,仅有2%是由民主选举,导致国有企业组织决策容易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涉,不利于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自主经营管理,一些违背市场竞争法则、脱离企业经营实际的决策时有发生[2]。

管理效率混乱失调

与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内部职能部门设置相对完备、人员配置相对完善。在此情形下,虽然让国有企业的内部职能设置得到了分解细化,让其自身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过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增加国有企业的用工管理成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管理层级的增多、管理链条的增长,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权责界面不清晰,职能管理混淆、业务关系混乱。有时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过度的依赖职责分工和办事流程,面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部门间相互推诿、管理干部不作为等情况时有发生。据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企业中层管理环境评价问卷》研究开发课题组公布的对851名国有企业、584名三资企业和29名私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官僚主义已成为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内部机构设置已不适合当前的经济环境。

执行效率存在偏差

受国有企业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的内部管理现状影响,国有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部门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后进行选择性传递,严重影响了经营决策信息在生产、销售一线从业人员的传递效益,从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实施。据了解,在某家厅(局)级国有企业中,其需要一线人员执行的工作指令,正常情况下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传达到一线执行人员层面,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正常运转效率。与此同时,受国有企业缺乏归属感与使命感、时间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制约,国有企业员工普遍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主动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工作按部就班,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遇到问题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经常出现事倍功半现象。

4、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纵观国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现状,综合对比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管控模式,经初步分析,致使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管理模式单一

国有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时没有联系自身经营发展需求实际,盲目地参照国家党政机关高度集权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部分人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组织决策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脱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为严重,严重制约阻碍了国有企业的组织决策效率。

内部机构设置臃肿

虽然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经过了多轮精简改革,但是与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较为庞大臃肿,有时甚至出现有增无减的情形。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臃肿在影响信息传达效率的同时,由于管理职能的重叠交叉、人员的冗余,致使在一些环节上内部运转失灵、管理失控,部门相互扯皮情况时常发生,使得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管理制度适应性差

国有企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普遍偏低,以结果、效率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相对缺失。日常工作中,侧重的是职能管理,对程序履行、流程控制关注较多。在此管理思维影响下,导致国有企业大量的行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于国有企业经营实际,致使履行繁杂的内部管理程序而丧失市场机会的现象普遍存在。

员工执行能力不足

国有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其中哪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除了存在管理制度适应性差的问题外,还存在着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国有企业员工身上,国有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

5、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对策建议

行政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决策执行管理系统,要想促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除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立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及问题,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创新。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法人制度结构是建设现代企业的重心。面对部分国有企业权责不清、约束不强、缺乏制衡,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有效形成,组织决策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尽快建立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按照“责权对等、互为支撑、互为监督”的管控要求,进一步明确完善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程,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组织决策效率的提升。

压缩企业组织机构规模

面对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管理层级过密、决策效率低下、内部摩擦偏多的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国有企业转变观念,提高市场意识的同时,更需要国有企业以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参照,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按照“扁平化、高效化”改革原则,削减压缩职能部门、组织层级和管理链条,彻底解决自身肥胖症问题,推动国有企业以“轻装”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可谓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和满足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在此形势下,国有企业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并重点围绕营销、采购、财务、人力等加快相应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数据信息化、决策程序流程化,进而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行政管理的盲目性和人为因素干扰。

提升干部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财、物”三大基本要素,而“人”的要素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环,摆在第一位。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才能建设出一个高效率的国有企业。对此,国有企业除了对外招聘引进一批高素质员工作为新鲜血液补充以外,更重要的是围绕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等方面,通过送外深造、师徒共建等方式建立完善在职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真正将国有企业的员工数量包袱转变为人才质量优势。

加强日常工作绩效考核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员工“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不积极主动的情况,国有企业要在转变“重过程、轻结果,重程序,轻效益”管理思想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通过引入“赛马机制”、“末位淘汰”等机制,建立完善以结果、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来倒逼干部员工主动作为、积极工作。

构建国有企业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指的是将“执行”当作所有行为最终目标和最高标准的文化,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员工从根本的意识形态上熟悉并支持企业提倡的执行方式和执行理念,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绩效。对此,国有企业要围绕理念、口号、价值观等形态意识和激励惩罚等物质体现两个方面构成一套规范合理的执行力文化体系,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平稳运行、持续发展。

6、结语

行政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高效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找准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去进行改善,提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文中所述只是目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部分问题,国有企业当前的行政管理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许建兵.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效率分析[J].商业时代,2007(25):52-53.

[2]五萍,宋合义.不同所有制企业组织结构的差异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96-99.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办法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办法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本文深层次探讨了作为企业核心管理部门之一的办公室,怎样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实效性,以及从这个纬度涉及到的企业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和支撑企业长期更有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发展;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途径研究;

引言:

在企业办公中,办公室工作具有服务性、综合性、协调性、严谨性和准确性的管理特征,办公室处于“枢纽”位置、“信息”中心。当前企业在快速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办公室管理必然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为了更好的履职和发挥办公室行政管理功能,我们需要重新定位,革故鼎新,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定期优化和升级管理体系。

一、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

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决策辅助部门:

(1)具有参谋助手作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数据,做好公文处理、材料撰写、工作调研、会务组织、督办工作、综合协调工作;

(2)具有综合服务作用,落实印信管理、档案管理与服务、保密工作、OA系统运维等工作;

(3)具有应急协调作用,抓好信访工作和应急管理工作;

(4)具有统筹保障作用,推进行政资产管理、后勤事务、食堂管理等工作;

(5)具有形象展示作用,做好接待服务、车辆管控等工作。

二、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1)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规模和体量的快速增加,需要相应匹配的人力资源作保障,当前企业还缺乏够硬的“笔杆子”和成熟专业的基层办公室管理人员,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专业性的办公室综合人才缺口较大,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持续发力,工作能力、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办公室工作的需要,其中在基层单位(项目部)尤为突出。

(2)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不系统。办公室系统新入职人员较多且流动性也较大,对企业规章制度和办公室工作没有完全掌握和适应,难以准确制定科学、长期、有效的员工系统教育培训计划,并严格付诸实施落实。我们不仅要重视人员引进,更需要重视人员培养和加强业务能力培育,面对现在的管理问题和痛点,企业应系统规划、科学谋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解决当前急需。

(3)工作绩效需要提升。办公室不仅要管好“俗事、小事”,还要从中跳出来管“大事”,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提高站位,从全面、高端、深度的角度分析问题,对事关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展战略制定、工作督办等工作深度参与,以优秀的管理成果体现管理工作绩效。

(4)管理标准化需要落实和巩固。企业的长期成长发展,必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成果,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如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等,这些基础性的管理标准化不能丢掉,应该一直坚持不懈。

(5)办公信息化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信息化时代,办公室处于企业的“信息”中心位置,要确保信息的高效传递。企业OA办公系统还需要持续改进优化,信息集成还没有彻底实现,条块式信息填写、报送还没有解决,办公室信息系统还没有和企业其他自建系统高度融合。我们应当及时收集各部门反馈意见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统一措施,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提升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实效性的方法

1、规范基础业务,管理工作实现“六个提高”

(1)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办公室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人才引进、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用好当前在岗的一批,储备后备一批,紧缺引进一批,选好、用好办公室人员;坚持以事选人、以岗选人,使用品行好、思想活、业绩优的年轻人员,特别是在艰苦地区工作过、业绩突出、项目一线的优秀办公室人员优先使用。

(2)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培训教育。落实局、分公司三年人才培训计划,针对办公室需求,分类制定培训专题,推进办公室从业人员履职能力提升。针对写作等基础能力,可以从国家政策、产业布局、集团和局发展战略等方向着手,不断增强写作能力。还可以根据当前经济热点进行探讨和研究,加强对行业文件的学习,掌握精髓,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筑牢履职根基。

(3)提高公文质量、流转效率,保证公文权威性。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公文时效性的监督和跟踪管理,对企业各部门、基层单位(项目部)公文工作进行帮助指导,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确保公文的有效性和传阅时效性,同时我们还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要求,对重要文件流转时间进行动态掌握、限时督办。

(4)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服务企业发展需要。档案是企业发展的`见证,也是企业历史的保存。要发挥档案的功效和改善档案的利用率,方便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传递和共享,借用电子档案馆的建设,优先采用电子档案保存方式,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加强档案的保密性,升级档案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更好的服务企业的目的。

(5)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助力平安企业建设。强化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稳定高效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打造具有较强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统筹做好信息的应急预警发布,保证信息收集及信息传递渠道畅通,拉通管理系统的盲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系统之间的应急管理整合作为重点,依托应急管理平台化,打造各司其职,一致行动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此来达到应急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6)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规范部门适应性建设。按上级要求,持续推进企业本部和基层单位(项目部)办公室岗位设置和职能职责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办公室组织体系标准化;持续推进办公室系统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专业化、流程化为抓手,明晰办公室系统业务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确保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积极推进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临建设施办公家具、办公用品标准化配置,推动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

2、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六项职能”

(1)强化参谋助手职能,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围绕着企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建真言、出良策、谋发展、报信息、抓管理,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课题选择要从前瞻性、预见性、长远性给予考虑,对课题研究即要深度又要广度,尽可能多方面获取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大兴调研之风,问题导向,结合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努力形成一批有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较高的调研成果。

(2)强化工作督办职能,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以督办工作为抓手,重点抓落实,按照时间节点,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围绕企业决策推进,并找到问题症结原因,对于长期督办事项还要强加过程跟踪,将每项工作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经理办公会议决策及上级领导批示文件和代办事项进行落实。

(3)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提升组织协调力。办公室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还要想领导所未想,提前掌握日程安排以及行程变动信息,正确协调领导需要参加的各项活动。在工作安排上优先考虑重大项目经营、重要业务开展、上级决策和重要会议,要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工作应变能力,处理好突发事件,高效的协调跨部门、职能会议和工作。

(4)强化综合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意识。根据企业工作部署和部门需求计划,我们需要提前对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客人来访接待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后勤事务管理,提高公务用车服务质量,打造温馨、健康、安全的服务体系。

(5)强化运转保障职能,做好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贵在日常坚持,为保证各项工作有效率、有质量的运转,我们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企业各部门、单位之间的统筹、集约、高效、创新、共享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落实办公、办事、办会的规章制度。

(6)强化信息化支撑职能,推动企业高效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比如企业的交建云商差旅专区和电子超市专区的推广应用,不仅方便了企业机关本部和基层单位(项目部),还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达到了集中采购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需要办公室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助力企业更顺畅的运转、更有竞争力。只有正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现状才可以不断提升管理实效和管理水平,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管理实际,制订更加切实有效的提升举措,推动办公室行政管理更上台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参考文献

[1]刘燕.提升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成效的路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5-6.

[2]周密.企业提升办公室综合管理效率的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49,57.

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问题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1简析现代社会的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现代教育发展新形式下,还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急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目前为止,还存在一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比其他院校落后,管理的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整个管理工作都变得被动,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没能很好地做到民主,也就是说,上下级分级明确从而导致官本位意识过重,所依照的管理制度也相对落后,不够完善。以上问题都会导致高校的管理工作无法做到位。高等学校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主要采用专业的手段,依照规定的制度进行行政管理,从而能够很好地带动师生进行各种学习任务,以完成即定的学习目标。受传统的管理意识的影响,现代的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比较低,这就导致进行管理工作时不够专业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高校践行管理改革时,没办法得到上级单位的支持,严重影响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配置,导致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2分析高校行政管理特点

每个高校的行政事务涉及面比较广,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提高高校的管理力度,高校的行政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而客体是就是所要管理的行政事务。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主要应对的事务为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作,例如科研或者高等教学等。为了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往往要求进行行政管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行政能力与专业技术。一般来说,处理的高校内部事务可以主要化分成两种,一种是学术事务,而另一种就是行政事务。虽然可以分为两种事务,但是二者之间一般会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3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探究

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与基本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急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大高校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些是在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筛选的管理者,有的是留校任教人员,还有一些就是在社会上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这些人在进行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之前一般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相应的也就并没有机会进行上岗前或工作中的专业培训,同时,又由于我国的高校行政事务冗杂琐碎,导致管理人员并不能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及培训,种种原因导致现代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基本素质都不够格。如果想要提升现代行政管理的水平,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先进的管理意识,不光是要具有够格的专业素养,在道德和素质方面也应该保持优秀,同时身体素质也要好,只有精力充沛、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具备,才能够更好地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管理制度缺乏强制性

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之前,应该将管理制度制定完满,方可以对接下来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缺失的就是管理制度的强制性。没有管理制度的指导与监督,各个行政部门就很难做到各尽其职,在权利和责任尚不能够分配明确,这样一来,整个管理系统都会变得不受管制,工作人员之间也会形成不良风气,造成工作人员的思想庸俗世故,甚至出现因为利益关系而假公济私的现象。

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源利用制度缺乏竞争力

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工作积极性,这是因为在平日的工作中,没有制定良好的用人制度,导致管理人员竞争力急剧降低,导致管理人员本身的组织纪律等关乎高校利益的观念出现动摇,这样一来,缺乏竞争力的管理环境就变的没有生机,更没有进步的动力。

4简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在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之前,首先应该摆正管理者的地位,不再是一味地管理学生,而是将自己定位成为学生服务的角色,只有这样,在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才能防止出现欺压学生的现象。各大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要想进行的更好,离不开管理者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只有让高校的行政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以便做到依法工作,广泛交流,同时能够学会利用学校资源来为师生服务。要开创民主教学的新篇章,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

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校党委和行政集体,通过以上两者的参与,能够很好地保证制度确立的公正民主,能够为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制度提供一定的强制力,还可以有效降低个人经验给其带来的局限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时,能够代表学校进行对外工作的是高校的校长,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重大事项通常是由党委决定的,也就是说,党委领导起间接地决策作用,而校长是起直接的执行作用,二者分工明确才能将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得张弛有序。

改善用人制度

实现高效有序的行政管理工作还需要完善的用人制度,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很好地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

5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使读者详细了解到现代社会中,高校的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到具体的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应该重视高校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高校建设的更加美好。

领导力与执行力论文

你是否想过领导力和执行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个企业是如何在持续发展中获得成功?其中领导力和执行力又起到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为领导力影响晋级篇,让你了解领导力与执行力如何相互作用。 1. 企业能否在持续发展中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能力的高低? 如果说战略是方向舵,那么执行力就是到达彼岸不可或缺的能量,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一定要分出其重要性的比例,我认为成功=5%的战略 95%的执行。作为企业若不很好地解决执行力的问题,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还是美妙绝伦的策略都会成镜中花、水中月。不少的企业策略雷同,绩效却大不相同,思路不错、做起来就错了,说得对却做不对……这是不少企业当前面临最大的管理黑洞——我们必须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它是一件持续的工程,它会因时代变迁、人员更迭发生变化。若你把执行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点也不过分。企业的战略与战术容易复制或模仿,然而,企业的执行力却不是那么容易,须一点一滴地打造与培育,你除了足够地去重视,别无它法。另外,假如要评价企业战略与战术好坏的问题,其关键得看企业是否有拥有与其匹配的执行能力,或者说是否具备合适的执行人才,否则评价战略与战术的好坏,便失去实质意义。总之,企业无论在那一个阶段都必须将执行力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切的基础。 2.企业执行力建设的重点或核心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执行力强不强? 多年来对企业执行力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好的执行力来源于好的制度,进一步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想拥有持续的、稳定的执行力,必须重视制度与文化建设。提高执行力离不开培训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但远不如建立一套合适、有效的制度体系与强大的执行文化——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管你接受与否。评判企业执行力的强不强关键看结果——是否实现既定了目标,而非执行过程。结果是评判执行力强弱的最好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不管你的过程是如何美妙。例如,评价一个员工的好坏,不是看它的工作态度有多好,而是看它创造了多少价值,企业只为结果买单,员工靠结果生存,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就没有结果,那就是盗窃——拿了不该拿的钱。所以,企业执行力强不强,并不是看你工作多努力,也不是看你愿意多加班,而是你创造了比别人更大的价值。它是执行力的基本底线,失去价值的贡献,谈论执行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领导力决定执行力,执行力保障领导力,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那么,如何处理好领导力与执行力的衔接问题,并真正实现执行力的落实?能否举例说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员工的执行力等于管理者的领导力,一个好的领导人才能带出强大的执行团队。它来源于明确的目标与责任人、即时的激励、严格的考核、畅通的沟通、有效的辅导等方面,这些都属领导力的重要范畴。例如,从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于是对睡在旁边的妻子说:“尔夫被毒虫所吸也” 。结果妻子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没听见似的。于是,秀才又大声地重复说道:“尔夫被毒虫所吸也”,妻子仍然没有什么反应。这时,作为大男人主义传统思想的秀才大怒道:“老婆子!赶快起来,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闻声,迅速爬起来,赶走了蚊子。不难看出:开始时,妻子没有任何行动皆因为听不懂,甚至以为丈夫梦中吟诗。同样,企业中许多看起来缺乏执行力的员工,其实与目标、责任人、标准、利益等方面管理密不可分,当然还包括其它诸方面。执行力的落实不在员工,而在管理者的身上。领导力越强,执行力就强,领导力成就企业的执行力,而企业执行力是评价领导力的最好的标准。它不是单纯的培训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4.导致企业缺乏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管理环节过多、管理链长、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员工的执行力问题其实是管理者造成的,除了上述的所说,包括管理者自己的工作。例如,不分健全的管理制度,给了员工找理由与借口的机会,如果员工找理由与借口,那么至少说明企业的制度还不完善。管理者要把建立完善的制度当作重点来抓,以此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另外,战略的本身不具有执行性,领导人在制定的战略目标时,要与当时的时空背景、人文环境及员工执行力进行匹配,你有什么样的执行人才就制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其次,布置任务不等于完成工作,需要领导人的亲自参与。把执行的责任直接归结为下属,认为战略与制度执行不好就是下属的问题是错误的。同时,管理者自身工作也很重要,古人云:己身不正,其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现代企业里,管理者更应该如此,一个领导的执行力是下属执行力的上限。 5.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因此营造执行文化是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关键。那么,执行力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让执行力文化能够深入人心? 执行力打造来源企业领导人的第一推动力,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执行方化。在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一番话印象深刻:“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大部分又是由组建这支军队时的首任军事首长或最高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的确,执行文化来源于公司或团队最高领导。当年,海尔为打造海尔员工品质第一的执行文化,在负债147万的情况下,不惜价值把20万的冰箱砸掉以此唤醒员工的品质意识,这需要一种领袖魄力与气质。当时张瑞敏说:“长久以来,我们有一个荒唐的观念,把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甚至还有等外品,好东西卖给外国人,有缺陷的产品出品转内销自己用,难道我们天生就比外国人贱?只配用劣等品?这种观念助长了我们的自卑、懒惰和不负责,难怪人家看不起我们。从今以后,海尔的产品不再分等级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让我们把这些废品砸了,只有砸得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今天不砸了这些冰箱,明天别人要砸咱们的工厂……!”所以,要想执行文化深入人心,成功励志,必须领导人疯狂般地坚持自己思想与领袖气质,公司的战略目标方能真正实现。时的时空背景、人文环境及员工执行力进行匹配,你有什么样的执行人才就制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其次,布置任务不等于完成工作,需要领导人的亲自参与。把执行的责任直接归结为下属,认为战略与制度执行不好就是下属的问题是错误的。同时,管理者自身工作也很重要,古人云:己身不正,其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现代企业里,管理者更应该如此,一个领导的执行力是下属执行力的上限。

提高执行力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执行力五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们在做每项工作时,都先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领导及员工都要做到“沟通要充分,决定要服从”。一线员工在接到任务时,要做到服从目标、服从领导、服从变化,这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比如,我们要做好卷烟的品牌培育工作,首先就要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同时通过数据或是表单化体现明确的、具体分解的目标,如各片区该品牌的具体上柜率、下柜量、市场占有率等。 2、要有细致的计划。 仅仅依靠目标是无法使员工有效的执行公司的策略,目标只是一个方向,而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才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这样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偏差,所以,必须要有规范的计划方案,才能使员工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要注意的是口头沟通的方式是无法完全使目标落实到位,也不便于跟踪管理,每个目标都要有明确的书面方案,才能规范员工执行过程的行为。 3、要有合理的流程。 目前,在我们企业中通常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项工作如果没有领导过问,就不会有自觉落实的行为,通常领导布置工作一段时间后,还要跟踪下达的任务自否都完成了。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员工有依赖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要改善企业就必须从“靠领导推动工作”转向“靠流程管理工作”,首先要提炼目标工作的关键业务内容,明确每个流程的具体业务工作,其次要规定流程运作的时间,也就是每项布置工作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最后还要保证每项目标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信息畅通,以便于对结果的评估或是传递。同时,作为一线员工要注意的是,在接受任务时不要进行目标创新,前线将士不用怀疑领导的决策,要按照流程保质保量的完成交办的任务。 4、要有科学的考评。 考评的出发点在于营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员工都得到公正的回报,所以在制定考核的过程,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类员工的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差异。同时,提高执行力也不能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突略团队的力量,要做到因团队的成长带动个人的成长,也要体现个人的成就促进团队的发展。例如:部门的成绩得到了肯定,部门所有人都应该享受到奖励政策,而对于其中个人贡献突出的,应相应给予另外奖励,这样才能树立标杆作用,从而带动集体的执行力提升。 5、要有到位的监督。 海尔的管理精髓之一就是:日事日清,日清日高。在管理过程中,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缺乏对执行过程的跟踪与监控,任何人都可能偷懒,列宁也曾说过“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及时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是提高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如对一线员工进行日常监督和随机抽查,有出勤率、拜访客户计划完成率、终端生动化管理检查、公司政策传达到位检查等,这都能进一步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1. 企业能否在持续发展中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能力的高低,领导力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您的观点呢? 如果说战略是方向舵,那么执行力就是到达彼岸不可或缺的能量,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一定要分出其重要性的比例,我认为成功=5%的战略 95%的执行。作为企业若不很好地解决执行力的问题,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还是美妙绝伦的策略都会成镜中花、水中月。不少的企业策略雷同,绩效却大不相同,思路不错、做起来就错了,说得对却做不对…这是不少企业当前面临最大的管理黑洞---我们必须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它是一件持续的工程,它会因时代变迁、人员更迭发生变化。若你把执行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点也不过分。 企业的战略与战术容易复制或模仿,然而,企业的执行力却不是那么容易,须一点一滴地打造与培育,你除了足够地去重视,别无它法。另外,假如要评价企业战略与战术好坏的问题,其关键得看企业是否有拥有与其匹配的执行能力,或者说是否具备合适的执行人才,否则评价战略与战术的好坏,便失去实质意义。总之,企业无论在那一个阶段都必须将执行力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切的基础。 2.企业执行力建设的重点或核心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执行力强不强? 多年来对企业执行力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好的执行力来源于好的制度,进一步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若想拥有持续的、稳定的执行力,必须重视制度与文化建设。提高执行力离不开培训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但远不如建立一套合适、有效的制度体系与强大的执行文化---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管你接受与否。 评判企业执行力的强不强关键看结果---是否实现既定了目标,而非执行过程。结果是评判执行力强弱的最好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不管你的过程是如何美妙。例如,评价一个员工的好坏,不是看它的工作态度有多好,而是看它创造了多少价值,企业只为结果买单,员工靠结果生存,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就没有结果,那就是盗窃---拿了不该拿的钱。所以,企业执行力强不强,并不是看你工作多努力,也不是看你愿意多加班,而是你创造了比别人更大的价值。它是执行力的基本底线,失去价值的贡献,谈论执行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领导力决定执行力,执行力保障领导力,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那么,如何处理好领导力与执行力的衔接问题真正实现执行力的落实?能否举例说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员工的执行力等于管理者的领导力,一个好的领导人才能带出强大的执行团队,心得体会《领导力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它来源于明确的目标与责任人、即时的激励、严格的考核、畅通的沟通、有效的辅导等方面,这些都属领导力的重要范畴。例如,从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于是对睡在旁边的妻子说:“尔夫被毒虫所吸也” 。结果妻子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没听见似的。于是,秀才又大声地重复说道:“尔夫被毒虫所吸也”,妻子仍然没有什么反应。这时,作为大男人主义传统思想的秀才大怒道:“老婆子!赶快起来,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闻声,迅速爬起来,赶走了蚊子。不难看出:开始时,妻子没有任何行动皆因为听不懂,甚至以为丈夫梦中吟诗。同样,企业中许多看起来缺乏执行力的员工,其实与目标、责任人、标准、利益等方面管理密不可分,当然还包括其它诸方面。 执行力的落实不在员工,而在管理者的身上。领导力越强,执行力就强,领导力成就企业的执行力,而企业执行力是评价领导力的最好的标准。它不是单纯的培训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4.导致企业缺乏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管理环节过多、管理链长、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员工的执行力问题其实是管理者造成的,除了上述的所说,包括管理者自己的工作。例如,不分健全的管理制度,给了员工找理由与借口的机会,如果员工找理由与借口,那么至少说明企业的制度还不完善。管理者要把建立完善的制度当作重点来抓,以此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另外,战略的本身不具有执行性,领导人在制定的战略目标时,要与当时的时空背景、人文环境及员工执行力进行匹配,你有什么样的执行人才就制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其次,布置任务不等于完成工作,需要领导人的亲自参与。把执行的责任直接归结为下属,认为战略与制度执行不好就是下属的问题是错误的。同时,管理者自身工作也很重要,古人云:己身不正,其令不从;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现代企业里,管理者更应该如此,一个领导的执行力是下属执行力的上限。

执行力论文研究方法

公务员如何提高执行力 一、执行力的概念“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执行力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就政府而言,所谓执行力,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也是指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化过程。它首先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同时,政府执行力也并非意味着下级政府只能跟在上级后面亦步亦趋,做法律政策的“传声筒”。它要求下级政府和官员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执行力的核心内容即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等付诸实施的能力。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提高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也就是说,不管多好的思想、理念和决策、计划,唯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转化落实为具体行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理念,要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要不断提高执行力。二是提高执行力是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措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关键在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在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大执行力度,加快执行速度,提高执行效率,是公务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执政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三是提高执行力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切都会落空”。当前,我国正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时期,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一些艰难险阻,需要每名公务员用强大的执行力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提高执行力的方式方法(一)提高执行力 重在建机制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是靠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是“干”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逼”出来的,不是坐而论道出来的,不是“忽悠”出来的。提高执行力,既要靠人格的力量,更要靠制度的约束,健全、完善一套长效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证。1、健全教育机制,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目前,国家公务员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是知识的恐慌。工作靠“拍脑袋”不行,靠“跟着感觉走”更不行,必须靠长期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行政机关要把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解决一些干部“意志消沉不愿为”、“本领缺失不能为”的问题。每个机关干部都要夯实理论基,增强业务能力,成为能够执行、善于执行的工作能手。2、完善责任机制,在强化考核、落实奖惩上狠下功夫。要健全责任体系,强化问责和责任追究,严格兑现奖惩。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执行力建设纳入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管理考核,同时结合第三方评议和基层、群众评价,对各部门执行力建设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当前,要抓管理,明奖惩,把目标考核与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公务员年度考评结合起来,制定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效能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加强考核和奖惩,让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3、创新激励机制,在争先创优、干事创业上狠下功夫。目前,国家公务员缺的不是安排部署和工作思路,而是实施思路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行动。这既需要国家公务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又需要一个健康、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要紧密围绕中心,通过充分运用以“保持先进性、奉献在岗位”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为动力的党建平台,以“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为内涵的文明创建活动等“争先创优”载体,激励更多的公务员为民干事、敢为人先。(二)提高执行力 重在培养健康心态公务员的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力的直接体现。1993年我国正式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进入公务员队伍主要是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这改变了我国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但公务员考试重在考核考生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而对于其执行能力的考核还较少。而且政府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营部门要复杂和严格得多,不能像私营部门的管理者那样直接招聘有执行力的人作为自己的下属。因此,通过培养以增强公务员的执行力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途径。培养有执行力的公务员,健康的执行心态是基础。健康的执行心态能认识到执行是实现决策目标的根本途径,能认同决策目标。首先要培养公务员实事求是的现实心态,明确现阶段是否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何争取获得这些条件等。其次是培养其知难而进的心态,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公务员能够积极进取,而不是总打“退堂鼓”。最后是培养公务员的自信心态,对自己的任务有按时完成的自信心,才能有坚持执行的动力。有了健康的执行心态,还要具备执行的能力。这里主要是要培养公务员的理解力、判断力、计划力、推进力和创新力等。具备这些能力,公务员在接到上级决策时,才能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分析所处环境的优劣势,明辨是非,根据实际情况就自己的任务制定计划并加以实施。执行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教育等多种途径得到提高。首先是上级领导人要不遗余力地帮助下级执行人员提升能力,包括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指导,多给执行人员锻炼学习的机会,当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视情况给予改过的机会,进行适当的鼓励以增强其信心。而公务员本人更应该有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在执行过程中向前辈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遇到困难能虚心求教,在学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健康执行心态和高执行能力的公务员队伍,就像为政府提供了一支爱打仗、敢打仗、会打仗的执行军队,这是提升政府执行力不可逾越的一环。(三)提高执行力 重在增强五种意识所谓“执行力”,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抓落实的力度、能力和水平,以及决策落实到位的程度。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党的政策能否落实到基层,关系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速度的快慢,关系到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因此,作为政府公务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自觉提高执行力。 1、讲政治,求发展,增强大局意识公务员要讲政治。讲政治就是各级公务员要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就是自觉服从大局和服务大局。“大局”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基层单位的大局,有各地区的大局和更大层面的大局;我们这里讲的大局是一个地区在稳定前提下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把这个大局服从好服务好,就是最大的政治。同时,我们说的“发展”,不仅是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还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注重发展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也不能说是讲政治。 2、察民情,谋民利,增强民本意识共产党的执政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获得最大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的宗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执政党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政府提高执行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所指乃民心所系,亦为国运所系。因此,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增强民本意识,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时刻了解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讲贡献,尽责任,增强公仆意识政府每一个公务员或高或低都有一定的职位职级,手中或大或小都有一定的公务权力。由于受几千年“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公务员队伍中有少部分人始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或者官架子十足,或者“吃拿卡要”,或者不负责任,或者以权谋私,总是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要知道,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的政府是共产党执政的政府,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公众权力,所以我们只能运用好权力,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起到公仆的作用。公务员尽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发挥好公仆作用,这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如果公务员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多讲奉献,少讲回报,不讲索取”,那么政府机关提高执行力就有了原动力,而且这种动力会长久生发。4、树正气,守纪律,增强勤廉意识 “正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国家机关公务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创建者、引领者和建设者,因此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公道正派、公平公正、廉政勤政、扎实务实的政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守纪律,就是遵守法律和制度。法律和制度是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准则,是保证国家机关有序运转和正常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只有做到人人守纪律、守秩序,才能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公务员不讲正气,那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得不到正确的贯彻执行,本单位的制度和纪律就得不到遵守;久而久之,就不能保证国家机器协调高速的运转。所以,公务员的天职就是维护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秩序,自觉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好单位的制度和纪律。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合法、合规、合理。要恪守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5、抓落实,做实事,增强效能意识执行力,说到底还是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决策的能力和速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抓落实”,即把每一项决策每一条政策变成我们的具体行动、具体项目和具体成果,这就是“做实事”。抓落实是一个过程,做实事是具体表现。老百姓就是通过做实事来评价干部、拥护组织的。公务员通过高效率的行政工作,尽可能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就会提升政府形象、改善发展环境,就会增强群众信心。同时,“抓落实、做实事”也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基本目的。行政工作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就是把决策落在实处。换句话说,人民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以,政府公务员要“说了就做,做就做好”,干工作、做事情要雷厉风行、踏实认真,这样就一定能够提高执行力,增强执行效能。(四)提高执行力 重在加强自身建设1、加强党性锻炼、端正思想认识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有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只有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才能激发执行的热情,从而解决愿不愿意干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的党性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的集中体现。党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战争时代,党性主要表现为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才能增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始终践行入党誓言。加强党性修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不断加强品格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得失观”和“服务观”。三是要不断加强行为修养,提高执行党委和上级决策、服务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慎独、慎欲、慎微,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2、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意图,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否采取适当方法,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将上级的政策、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公务员的综合能力包括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组织力。只有具备与职位相适应的能力,才能达成执行的目的,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做到勤学。当前,既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又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各种新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老的体制、机制逐步调整,这都要求我们勤于学习,站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建言献策。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必须是准确了解和把握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宏观形势作出较科学的研判,学习应是常话常新的课题。其次要善思。古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知识变成力量的途径。在学习中要善于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善于将理论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做到事前精心谋划、事中细化完善、事后认真总结,增强工作预见性、前瞻性。真正实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三要乐行。勤深善思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经受锤炼,增长才干,在工作中磨砺意志,增添本领。3、勇于创新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每一次人类发展的飞跃无不与创新相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一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二是要脚踏实地。创新一定要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不能搞“空中楼阁”,要有利于推动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要体现优化服务环境、方便服务对象的正确导向。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管理者自身,而是更大程度上方便人民群众,让群众和服务对象得实惠,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要处理好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依法行政是对公务员正确履职的基本要求,创新必须在法律政策框架内进行。有些机制、流程的调整还需报经有权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创新依法进行,有序推进。4、改进作风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作风反映精神状态,作风决定执行力。抓住了作风就抓住了从谋划到落实的中枢环节。机关作风是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反映。转变作风,细化宗旨意识,要真正做到“五要”。一是思想作风要诚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理论学风要务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以实际出发,注意防止和纠正经验主义和官僚主义;三是工作作风要扎实,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意防止和纠正好大喜功,作风漂浮的问题;四是领导作风要求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倾听各方面意见,注重发挥科室团队整体优势;五是生活作风要朴实,坚持艰苦奋斗,情系群众,注意防止和纠正奢侈浪费。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要”。即一要“真诚”。要加强与机关本部门内部、其他部门以及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态度要热情耐心。向服务对象公开办事程序、受理条件等,取得对方理解与支持;二要办事“高效”。能快办不慢办,能合并办理不分开办理,尽量给服务对象方便。三要“严谨细致”。计财工作要求高、责任重,必须本着对国家,对集体负责的态度,做到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五)提高执行力 重在提高工作能力、转变工作态度公务员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个人能力;二是工作态度。就是说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必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没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遵照领导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提高公务员工作能力,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公务员自身必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国家机关应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辅助公务员进行自我提高; 三是国家机关要进行现有公务员价值、潜力的开发。要让公务员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之后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机关要不断挖掘公务员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四是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对不称职的岗位人员进行调整或者解聘,这都有助于公务员整体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转变公务员的工作态度。态度不够积极,是造成公务员执行力弱的主要原因。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使一名公务员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转变工作态度,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要注国家机关文化的形成,通过建立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重执行会成为一种优秀文化在行政机关生根开花结果;从根本上让全体公务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有一个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工作态度;二是公务员应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如何做到绝不拖延?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不要总是认为这是小事,其实工作无小事。能把自己所在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做小事中得到认可,博得人们的信任,我们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结论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三是强化职员的责任心,让每一个公务员明确个人的责任;让公务员明确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公务员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藐视你的工作,从而藐视你的人品。在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会只给自己的单位带来一点点的损失,但却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是个人能力提高了,工作态度有所改观,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提高整体职员的执行力。四、四个努力方向“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再好的战略,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执行才能实现战略目标。一要努力提高执行意识。执行意识是执行的前提。要用坚定的党性原则激发执行热情,牢固的大局观念强化执行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强化执行观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激发广大干部爱岗敬业、积极肯干的工作热情。二要努力强化执行能力。执行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工作落实和创先争优成败。要提升对决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以“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工作目标,在困难面前想办法,在矛盾当中找出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不断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推动工作落实。三要努力健全执行机制。要讲服从,全面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执行理念,大力营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的执行氛围,积极培育“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执行态度。要讲责任,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要突出并细化、量化,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把每一项指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明确牵头领导。建立健全覆盖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讲效能,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在实践中看学习效果、在发展中看实践成效,用强有力的执行力切实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四要健全督导机制。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明确重点进行督查,定期汇总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坚持有岗有责、有责必问的责任追究理念,对在工作中行动迟缓、执行不力的要加以督查,确保政令畅通。

1、接到任务,要迅速分析任务是什么,该怎么做,预计完成时间,做到有条不紊。2、细分任务,每一个任务要规定一个完成时间,暗示自己需要按时完成每一个小任务。3、当任务遇到难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分析问题,找出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案。4、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任务善始善终。5、不推卸责任,有担当,任务出现问题反映要迅速而果断。不能让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任务执行。6、储备知识与经验,这样会让任务执行更加顺利,执行力自然就提高。

如何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是许多管理者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今,90后员工开始大批进入职场,他们有着过去任何一代人都不具有的极强的自我意识,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提高这批人的执行力呢?针对该企业的特点,如下建议:第一, 员工理解并认同你的决策。很多企业家常常喜欢说:“听话照做!”可是人不是机器,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90后完全不愿意去做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不相信的事情。对于任何的工作,当他相信、认可的时候,就会好好去执行,当他有困惑,有异议,甚至有抵触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执行好。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得到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做,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执行力。第二, 给员工一些自由发挥地空间,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由于从小受到更多美式文化的影响,90后更喜欢自我研究和创新,有时甚至对前辈的经验鄙夷不屑。作为领导者,需要更多的理解他们的特点,将自己想要的结果具体、详尽地告诉员工,再给员工以更多的自由度,教会员工积极主动地把事情做好。第三, 尽量减少对员工的外部干扰。90后员工确实比其他时代的员工要忙许多……他们要谈恋爱,要失恋,要参加PARTY,要更多的吃喝玩乐,要有着比前辈们多出许多的“重要的事情”。因此,能让一个90后踏踏实实地在八个小时内认真工作而不想其他事儿,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就别再指望他们为工作加班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每天讲职业操守、乐于奉献(90后逆反心理很强),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对员工的外部干扰,希望他们爱情顺利、生活顺利,在工作中能够专心一致。第四, 明确目标,形成计划,监督检查。普通的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对于90后同样适用,而且,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往往也是最直接有效的。目标,计划,监督,考核。通过一次次地强化,让90后员工尽快适应职场游戏规律,适应企业管理风格,让他们快速提高成熟度。这样企业的执行力就会得到提高。第五, 形成执行文化。招聘执行力强的人,选拔执行力强的干部,奖励执行力强的员工,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对执行力差的行为进行果断处理……通过一点一滴地强化,将执行力慢慢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让90后员工深切地感受到,谁执行力强就会得到尊重和嘉奖,谁执行力差就会受到鄙视和惩罚。当一个企业通过长期强化,逐渐形成了执行文化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就会自动化的良性运转,管理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新会计准则论文研究方法

你的题目太大,可以出本书了,建议题目缩写些,这样写才能深入,不然你只能写点皮毛

给你找了篇比较短的论文,要拓展的话其实也挺容易,就根据每部分的内容再另搜资料了。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和思考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 一、比较 (一) 新基本准则与旧基本准则的比较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二)新会计准则中具体准则与旧具体准则的比较 1.增加的旧会计准则中缺乏的部分 (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金融资产转移 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则首当其冲。例如,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新会计准则与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共有5方面的差异: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计价基础的不同、确认方面的差异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 (2)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 我国一直没有对原保险合同制定准则,实务指导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准。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由如下特点:区分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增加准备充足性测试;区分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 (3)石油天然气开采 这条准则是对我国现行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业务处理的描述。新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的计算方法,原制度采用直线法,新准则引入产量法和年限平均法。新准则允许提取弃置支出准备,并设置了“油气资产”,“累计折耗”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取消了“地质成果”科目。 (4)投资性房地产 旧准则并没有将房地产作为一个单独项目来加以处理,而是把现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内容分散在其他相关准则之中。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方法。成本模式的计量方法与原准则相同,但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不需要摊销或折旧,也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只需要在期末按公允价值对帐面进行调整,将其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增加了生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和股份支付准则 这三条准则对旧会计准则中未曾规范或者没有详细规范的方面制定了更为严谨可行的操作指南。填补了在农业资产、补充养老保险和期权激励行为的会计核算规范方面的空白。 2.在旧会计准则基础上发生突破性变革的新会计准则主要部分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新旧准则主要区别在: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并且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但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帐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2)债务重组方法。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值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4)所得税的影响。新旧准则的差异体现在: 在计税基础上,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分析,新准则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从余额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则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1)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新旧准则的差异表现在: 旧准则对投资中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进行确认,并分期进行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如果是负的股权投资差额就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商誉,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 二、思考 会计准则的更新,无论是对企业、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者,影响都是巨大的。宏观上这是一种中国会计史上里程碑似的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选择。较之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总结起来更有如下的优点: (一) 新会计准则使财务信息更加可靠 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新会计准则从三个方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1.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按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2.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企业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允许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如可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可采取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以及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3.新会计准则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租赁引发的负债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新会计准则适应经济生活的发展要求,内容上有所创新。 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新型业务处理规定的空白。主要创新表现在: 在涉及的领域上,增加了原准则中没有或有但规定不详细或不明确的内容。如: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资产、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列报、保险合同的规定等等。 在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内容上,引入多项新的概念,如: 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例如要求上市公司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考虑换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要求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交易中考虑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并要求在利润表中确认相关损益。这些规定将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地反映,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以低价资产换入高价资产,从而降低成本的做法将不再可行。 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新准则中得到体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要求,公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使得拥有长期应收、应付款项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将这些长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减计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这种处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资金的占用成本,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结构、产品赊销政策进行优化。 在批露方法上也作出许多新的规定,如: 金融风险的披露更为直接和透明。准则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这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些高风险金融投资可以及时地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使治理层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为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投资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 (三)新会计准则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新准则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新会计标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 开题报告的话我有个模板,你套上去就可以了。论文(设计)题目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思考1.选题目的和意义: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融资方式,即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组合并转化为一种更自由地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出售的融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笔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世以来,其发展就从未停息,截至2008年末,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余额为万亿美元,资产支持证券(ABS)余额为万亿美元。尽管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可以预想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必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步壮大。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会计规定仍然处于不健全的阶段。因此借鉴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已有的国际模式,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现状,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对于客观反映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质,保证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以及满足监管机构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需求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含论文提纲):论文设想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界定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其作为一种结构融资方式的实质,并探讨它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介绍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和发展。第三部分重点分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规范,两种模式的不同和影响。第四部分在回顾我国已有的资产证券化会计规定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将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探讨如何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规范,以适应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大纲如下:1.前言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综述 本文结构与思路2.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影响3.美国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概述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4.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相关规范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 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报告问题5.探讨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的完善 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规定的现状和问题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发展的思考3.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完成论文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运用学校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及相关报刊等资源,完成论文的撰写。调研方法以及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国际和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参考各种资料以及各会计协会、会计实务界关于证券化会计的文献来进行研究和相关分析。资料收集主要通过借阅学校图书馆相关书籍、参考资产证券化方面相关论文以及网络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等网站来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主要参考文献:[1] 赵宇华等,2007,《资产证券化原理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美] 安德鲁.戴维森等,2006,《资产证券化——构建和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张超英,2004,《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和效应》,复旦大学博士论文。[4] 陈秋梅,2005,《资产证券化会计——国际模式和我国选择》,中央财经大学硕士论文。[5] 张蕾蕾,2007,《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6] 财政部,2005,《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7] FASB, FAS140: Accounting for Transfers and Servicing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Extinguishments of Liabilities, September 2000.[8] IASB, IAS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December 2003.[9] IFRIC, SIC12 Consolidation—Special Purpose Entities, November 2004.

毕业论文吗?我是会计专业的,我会写

会计准则发展最重要的规则应当是“适应环境”,新会计准则出台的原因正是 “环境使然”。历经三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终于破茧而出(07年1月1日实行)。该准则对现行基本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多方面完善,广泛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内容上都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趋同。按照我国的立法习惯和会计法律体系框架,新基本准则继续保持原有定位,作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突出了其法律地位。 [1]从整体上评介,与原基本准则相比,新准则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重大改进:(1)准则的内容结构更为合理,准则的理论指导作用更加突出:首先,新准则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提出会计目标,并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加以规定,如此更加合理;其次,将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便于与国际惯例衔接。相应地,这一章的内容也作了适当调整 [2],修改后的这章完全成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体现了修订后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倾向,起着连接会计目标与其他概念的“桥梁”作用;最后,新准则对于第三至八章中关于会计要素的规范,剔除了原准则中“具体要素项目”的内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增强了准则的基础性,真正体现准则的理论指导作用,有助于会计准则的协调,并为具体准则的出台和修订打下基础;(2)会计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当前的经济环境:原准则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完全抹去了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修改后的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结合,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保持一致;(3)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使用资产负债观重新定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时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并且将其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两类,目的是为了更加合理反映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4)会计计量是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基于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新准则专辟一章论述计量问题,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全面引入中国会计体系,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满足了会计实务发展的需求。 新准则的修订改善了原准则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有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促进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新准则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一、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在公司治理和委托代理关系中,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基本理由在于,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借以减少决策风险、促使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杜兴强,2002)。为了发挥上述功效,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应于规范的要求,规定决策有用性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于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就成为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相关性指与决策相关,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可靠性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虽然二者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是它们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因此往往需要权衡和协调。 [3] 相关性与可靠性孰先孰后? [4]纵观国际上众准则制定机构的主流观点,相关性皆成为关注的焦点。FASB虽对两者并列提出,但其意图更侧重于相关性;AICPA的调查报告提出的诸多建议,都明显地反映了对会计信息相关性改进的要求;AAA每十年颁布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都将相关性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加以阐述;在现行的财务报告改革浪潮中,改革的焦点更是集中在提高信息决策的相关性上……然而,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的接踵而至,使得人们又重新探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不相关的信息固然无用,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无用,而不可靠的信息更加危险,所有的使用者的决策都会被他误导,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我国新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二条随之提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显然,虽然新准则规定二者要求皆要具备,但却凸现了可靠性要求。 [5]尽管如此,对于二者矛盾的焦点,始终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认为,再苦苦寻求两者之间的均衡点似乎无益于事,不妨换个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英国会计“真实和公允”的特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尝试给会计信息质量一个更高的原则,那就是真实和公允。“真实与公允”观点是英国会计的最主要特征,它被理解为:必须披露所有的“真实的”、“诚实的”重要信息,而不管其有利或不利;必须不抱偏见,不故弄玄虚,不隐瞒重大事实,必要时,也可超出规定要求披露有关细节。在英国,这一观点是至高无上的,它是财务报告的指导思想,也是财务报告的最终测试。符合真实和公允的会计信息有时可以背离会计准则的要求,甚至可以背离《公司法》中的有关会计要求。英国 “真实与公允的观点”不但在英国根深蒂固,这一观点已超出国界被欧盟甚至国际上所接受。欧盟在其1978年发布的第4号指令中的第一章(第2条)总则中规定:公司的财产和财务状况必须依照“真实与公允”的观点加以反映;当遵从了指令规定,但未能做到充分地提供真实与公允的信息时,必须提供补充的信息。并且在1983年发布的第7号指令中又强调“真实与公允的观点应处于最优先的地位”。由此可见,欧盟的大部分国家都已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在实务中加以运用。 “真实与公允”观点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人们常说,财务报表显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真实与公允的概况,或是公允的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本框架虽然不直接涉及这些概念,但是,运用主要的质量特征和适当的会计准则,通常可以产生一般所理解的、表达上述资料的真实和公允的概况的财务报表,或是公允反映上述资料的财务报表。由此可见,国际会计准则也要求“真实与公允”的编制财务报表。从各国的规定可以看出,“真实与公允”的初衷就是引导会计实务,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最大程度地实现财务报表目标。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正是最好地联结这一理念和实务的桥梁,它是报表目标的具体化。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真实与公允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受这一思想的启示,我们可以尝试重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在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一首要质量特征之上,再构建一个最高质量特征,即真实性与公允性。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应真实地反映经济实质,不得虚构、歪曲和隐瞒经济业务事项;公允性,要求不偏不倚,企业在具体加工、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偏袒委托、受托任何一方的利益。真实性和公允性应成为会计信息的最高检验尺度。二、关于会计计量问题新准则单列一章(第九章)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并较以前做出重大调整,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对金融工具而言则是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我国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逐渐凸现出单一性。因此,在此次新准则的变革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可谓适应了环境的变化,成为可圈可点之处。然而,从公允价值的出现到现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备受争议。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公允价值的准则,这一准则一出现便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以SEC 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极端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而且将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 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可见,对各种计量属性如何选择,争论最多的其实是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准则制定者一直以来都在探寻二者之间的均衡。毋庸置疑,引入公允价值将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投资者在对某个公司的股票进行估价时,关注的不仅仅是公司的现时价值,更关注公司未来发展机会,反映在股价上即公司未来发展机会的现值,计量公式应为:MVE=α1BVE+α2UNA(MVE为权益的市场价值;BVE为权益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净资产的现时价值;UNA是未确认的净资产的价值,也就是未来发展机会的价值。当存在完善的市场时,α1+α2=1)。在未引入公允价值之前,历史成本只能反映过去企业发生的经济交易,投资者只能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测未来;而引入公允价值以后,MVE=MWA-MVL(MVA为资产的市场价值,即资产公允价值总和;MVL为负债的市场价值,即负债公允价值总和),资产负债表就直接反映了权益的市场价值(即股票总价值)。通过公允价值信息,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合理评价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以及管理当局的管理业绩,从而作出投资和其他决策。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提高了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前景的决策相关性。然而,公允价值不像历史成本那样客观,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它的可靠性是其致命的弱点。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就拿非货币交易来说,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高价卖家当,是上市公司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例如,上市公司的一块资产(或股权)账面值1000万元,却以2000万元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前需现金交易时,证监会还规定,至少必须50%的转让款到账才能计算收益,现在非货币交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利润了。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可谁都知道,这全是空的。除此以外,在技术上,当不存在健全的市场经济和活跃的市场交易、市价不可观测时,公允价值就需要会计人员的大量估计和判断,这种随意性也为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大开方便之门。正是由于公允价值确认时的不确定以及在计量形式上的多种选择形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了。因此,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应具有极其严格的内外部条件的限制。首先必须要有高度开放发达的要素、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和活跃的交易,并且各要素的投资主体要有要求企业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需求;而内部条件则是财务信息报告者要有主动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动因。考察我国的国情,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发达,没有较为健全的信息规则和活跃的交易,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占较大比重;会计人员总体水平较低,投资者素质也不高;信息失真、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金融工具使用并不普遍,公允价值需求不高……因此,考虑到中国经济还处在转型阶段,成熟的市场经济尚未建立,在肯定会计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和益处的同时,笔者认为我国准则广泛应用公允价值的做法值得商榷,我国还不具备全面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正如吴亚军所说: “一个制度一定是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当时的制度必须能适应当时的生产力”。一国的会计准则应该贯彻稳健的原则,而不宜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仍然坚持历史成本的基础地位,有选择的运用公允价值。例如:可根据环境对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分类,对于有活跃市场能可靠获得公允市价或进行现值估计的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一般制造性、非金融性的资产和负债,如石油、天然气、存货和厂房设备等,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再比如:在对公允价值表现形式的选择上,应依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及内容进行选择,在交易市场比较完善的条件下,现行市价应为首选。当然,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完善以及财务金融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将越来越大。三、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问题要素的定义有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两种。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将之引用到准则制定中,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要求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二者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或派给业主款造成的净资产变动),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而言,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从源头上厘清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最终采用一种财务报表使用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反映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比较强。新准则在定义要素时,对老准则采用的收入费用观作了彻底变革,改用资产负债观来定义要素。就资产而言,把资产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使之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收入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现在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等。资产成为了企业获利的资源,利润也由资产而生,依附于资产。采用资产负债观以后,要素的本质揭示的更加清楚了。这是新准则的进步之处。然而,就定义的范围来看,笔者认为还有待扩展,仍举资产为例。人力资源是当今最重要的资产板块,忽略它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已经无法再公允、客观的反映公司价值。那么,人力资源能否作为资产确认呢?对照通用的资产的定义,资产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资产是由过去形成的;②资产为企业拥有或控制;③资产能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显然,人力资源是一项经济资源。当劳动者将劳动力投入企业运营时,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了有关合同,这说明在契约期内,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和处分权,也就拥有或控制了人力资源;其次,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发挥他拥有的能力,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人力资源应当确认为资产。然而,新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仅考虑了“交易和事项”,对于人力资源这类的“情况”却没有交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中的交易事项日益纷繁和复杂,已经出现许多未来的事项。交易的双方可能是先签好了一个不可更改的合同(契约),交易与事项却尚未发生,但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双方之间的风险与报酬已开始转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签订尚未履行的合同也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理应确认为资产。例如衍生金融工具,它是一种契约形式,签约双方只是享有某种权力和义务,并无实物交易发生,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是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资产的本质是权益(权力和利益的合称)。过去(包括现在)在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下,资产被强调为一种可视化的使用价值,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其实资产还有另一维度“权力”。从确认的角度看,“利益”维度是构成资产的基础,是确认的基础;而“权力”的作用在于使资产得以认定。这样看来,资产的两个维度:权力和利益,正好对应着确认的两个要素:认定和计量(陈国辉,2005)。可见,作为权力的衍生金融工具也应当确认为资产。因此,资产定义的边界应扩大,能否设想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或情况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和权利。”三、关于财务会计报告——增设“第四表”近年来,外界对财务会计及财务报告的指责越来越多,认为财务报告缺乏信息含量,只是一堆“无用的数字”。恪守会计本质、特征和边界,仍然只提供现有利润表的信息似乎已远远不够,只有突破财务会计固有的程序和技术,改变财务会计的特征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收益理论发展起来。会计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始注意吸收经济学收益观的某些合理内核,引导现代会计理论的收益观朝着经济学收益观方向发展。1961年爱德华兹和贝尔在其著作《企业收益理论与计量方法》中肯定了经济收益的理论价值,但因它不能被客观计量而无法用于实际计量中;于是,他们将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相结合,提出了“企业收益”的概念;随后,1980年FASB正式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它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全面收益出现以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用单一的一张全面收益表,虽可以全面反映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在资产债表日之间所发生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所有变动,但经营收益和物价变动等信息却无法分开列示,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仍可能无法获得,于是出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既不放弃实现原则,又能反映价值变动,“第四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第四表产生以后,原始的利润表就可以继续反映企业日常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及其已实现的资产损益,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则反映传统会计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已确认而未实现的损益,从而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产生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除此之外,建立在资产负债观上全面收益理论还突破了传统计量上“三位一体”的限制,解决了当前会计计量和报告中的一些难题,为今后确认和计量更多的可实现利得开辟了道路。全面收益理论的成熟,促进了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和真实性的提高,通过业绩的分开列示,还增加了收益信息的透明度,避免少计资产多计负债,少计收入利得的利润操纵行为。阅读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报告一章虽也有所修改, [6]但规定中并没有看到关于“第四表”的论述,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我国应逐步应用全面收益理论,实现增设第四表的报表改革。五、关于资本保全的规定企业的目的是在保全资本的基础上获得利润。早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中就将收益定义为“保持期末和期初同等富裕的情况下,可予消费的最大金额”。“同等富裕”就体现了资本保全思想,可见资本保持的重要所在。IASC在其概念框架的最后一节,专门讨论了资本与资本保全概念问题。它将资本的概念划分为资本的财务概念和资本的实物概念,并指出“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资本概念”。我国新准则业已提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理应就公允价值所对应的实物资本保全有所提及,以保证其一贯性,然而基本准则却没有单设章节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缺陷。资本保全的基本含义是保持资本的完整无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随着物价变动的加剧,资本保全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两大派别——财务资本保全和实体资本保全。财务资本保全观念认为资本是一种财务现象,是指用货币表示的业主投入企业的净资产或企业产权。因此,财务资本保全就是保持业主投入资本的货币等值或购买力完整无损,或保持企业产权的完整无损,收益的确定要以保持原有资本的货币量或购买力为前提。实体资本保全观念是指业主投入企业的各种资产所代表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该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实体资本保全就是保持这种生产经营能力的完整无损,当期收益应当是在保持期初及当期投入的生产经营能力基础上的盈余。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财务资本保全是以保持资本的货币等值为目标,而实体资本保全是以保持资本的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对于二者的选择,笔者认为应根据资本的具体形态加以区分。货币资本本身就是一种财务现象,它的生产经营能及就体现在它的购买力上,只要其购买力得到保持,货币性资本也就得以保持了。因此,货币资本应选择财务资本保持观念,而实物资本则应选择实体资本保全观念。对资本保全观念的选择不仅涉及计量基础问题,它还将决定编制财务报表中会计模式的选择,包括前文所讨论的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以及全面收益/会计收益等一系列选择。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的基本准则应单设一章对资本保全观念作出规定。六、结束语新会计基本准则的公布,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初步成果。然而,新准则仍有许多重大方面值得推敲和完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缩小差距,使我国会计成为国际化语言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会计学者们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