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妇女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妇女杂志

《中国妇女》杂志1999年改为半月刊,上半月记录中国女性的成功成长 ,并为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下半月为“法律帮助”专刊,是读者“身边的律师、法律的顾问、维权的指南”。《中国妇女》杂志改版改彩获得成功。 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好主妇》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时尚家政月刊,她以“没有好主妇,哪有好生活”为口号,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妇的精致生活读本;《悦己》杂志是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self》杂志通过版权合作创办的一本心理健康生活杂志。她以“快乐由自己”为办刊主张,倡导女性关爱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个人幸福。《安邸》杂志创刊于2011年,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AD》杂志进行国际版权合作,是一本介绍建筑和设计的高端杂志。除发展办刊主业以外,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拓了新的事业增长点:1 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自2001年起开展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同时还创建了70多个“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为关爱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总编辑尚绍华。

中国妇女杂志社是全国妇联直属单位,媒体·出版·文化传播类事业单位。

陈静 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莆田市妇联兼职副主席。2021年11月,陈静登上《中国妇女》杂志总第1045期封面人物。她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位法官的情怀也能够折射出司法的温度。13年来,陈静一直坚守在反家暴审判一线。她说,最大的心愿不是“反家暴”,而是“零家暴”。她发出全国第一份独立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她主持了全国第一场人身安全保护令复议听证会,她在审判过程中首次将精神暴力认定为家庭暴力……这些实践成果一一被写入《反家庭暴力法》。她是反家暴审判工作的先锋,反家暴有法可依已5年多的今天,依然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反家暴审判开先河今天的反家暴审判有温度有力度,然而在十几年前,这一审判领域却等待着拓荒。2008年,莆田市城厢区法院成为全国首批九个《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试点法院之一。反家暴审判由谁做、怎么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2010年“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逐渐成为法院的共识,于是法院成立了福建省首家反家暴合议庭,专门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婚姻家庭案件。陈静成为城厢区法院反家暴合议庭的第一任审判长,当时的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反家暴理论知识方面尚感欠缺。为了弥补理论短板,陈静赶往北京,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培训。她深知,最大限度地获取理论知识,才能准确有效地解决棘手的家庭暴力案件,防止更多的家庭因为暴力而破裂。带着有关反家暴最前沿的理论,培训后陈静以理论为基础,以一线审判为舞台,她开始了先行先试。随着反家暴审判经验的不断积累,陈静逐渐摸索出一套“人身保护、亲情援助、心理咨询、特殊支持、跟踪回访”的“五环维权工作法”。人身保护,就是对遇到家暴的案件,第一时间发出保护令,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同时将保护令及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给双方经常居住地的派出所、村(居)委会,及时保护受害者的人身安全。亲情援助,则是邀请双方最亲近的人共同谴责施暴者的暴力行为,帮助受害者摆脱家庭暴力。心理咨询,是邀请心理咨询师,帮助施暴者放弃暴力的沟通方式,学会“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帮助受害者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及帮助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特殊支持,是对家暴的认定适用优势证据原则,并在判决时对受害者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方面予以倾斜。跟踪回访,是定期与妇联、村(居)委会、派出所共同进行回访,确保家暴不再发生。一个个案例的解决,验证了这一工作法防止家庭暴力的有效性,并最终被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经验可复制,做法可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全面运用。不断探索,为立法贡献审判经验用理论指导审判实践,再用审判实践反哺理论。从2011年起,陈静受最高人民法院推荐,参与了全国人大反家暴立法立项论证调研、国务院法制办反家暴立法座谈等。“在研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许多先进的反家暴理论,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的案例又可以为反家暴立法提供依据。”陈静说。《反家庭暴力法》出台之前,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能单独申请,而要依附于离婚诉讼案件,这就意味着受到家暴的妻子要在离婚和人身保护之间进行抉择。可有些妻子告到法院,只是想要保护令,并不一定想离婚。于是,陈静进行了司法创新,发出了全国首份独立的人身保护令,解决了依附性保护令的缺陷,更全面地保护了受害者。孩子受到家暴时,法院如何做才能保证儿童利益最大化?2012年,陈静给这类案件作出了审判样本。10岁女孩被寄养在祖母家,长期受到祖母和叔叔的辱骂、殴打。陈静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赶到女孩所在的派出所、居委会调查,并熬夜加班,只为尽快理清案件,避免孩子继续受到伤害。陈静想办法让孩子离开危险的环境,为她寻找一个可替代性的家庭环境,并发出了全国第一份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保护令。这种强制带离、妥善安置的做法,第一时间保护了女孩的人身安全。随后,陈静又经过多方调解,帮助女孩回到母亲的身边。还有一个“篮球案”也让陈静记忆深刻。一位妻子向法院提交了一个装在白布袋里的篮球,上面写着她的名字。她和丈夫感情不和,常常争吵,偶尔也会动手。后来她发现丈夫每天晚上都花很长时间,在阳台上疯狂地打这个写了她名字的篮球,这让她非常害怕。日复一日,累积的恐惧一度让她精神恍惚。很明显,丈夫的行为属于精神暴力,但精神暴力能算家暴吗?当时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也没有判例可参照。可陈静认为,作为试点法院的审判长,她应该率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认定了精神暴力属于家庭暴力。判决生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司法干预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11月25日,全国人大反家暴立法最后一站的基层调研来到城厢区法院。陈静和同事们贡献了审判实践中的经验成果:精神暴力首次纳入家庭暴力范畴,确立强制带离、妥善安置、独立人身保护令等制度。以法之名,反家暴久久为功接受采访时,陈静多次强调在探索反家暴审判的道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大家共同驰而不息的努力下,反家暴的法律知识和理念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播开来,反家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责任。《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陈静受邀前往湖南长沙作反家暴知识培训,并指导长沙市妇联代受害者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是全国首例由妇联组织向法院申请的人身安全保护令。陈静还前往机关、高校、工厂、社区等,为近6000人进行反家庭暴力法的宣传培训。陈静坦言,《反家庭暴力法》虽然亮点很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比如:法律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签发方为法院,但并非所有的乡镇和社区都设置了法庭,在取证等问题上存在滞后性,而公安机关则逐渐实现“网格化”,可实现快速及时处理。未来,是否可以探索赋予公安机关签发。再比如: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社会的关注点局限在法定夫妻间或同居伴侣间的暴力,以及父母子女和近亲属间的家暴,对同居结束后、离异后的暴力关注度不够。法律对“分手暴力”仍是缺位状态,完善这一部分内容刻不容缓。担任反家暴合议庭审判长期间,陈静为3200多名妇女提供了法律帮助,通过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了206名受暴妇女的人身安全,让232名儿童远离了家暴的阴霾,帮助256个家庭重归于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静先后被评为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功劳簿上,陈静也为家人记下了一笔。陈静的父亲是一名退休的老法官,儿时的陈静总能看到父亲伏案工作的身影,父亲常将“法律关乎民生冷暖”挂在嘴边。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陈静从小就向往法官这一职业。在她看来,用公平正义的司法判决践行法治理想,以经得起检验的司法实践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是一名法官的使命与担当。由于工作繁忙,陈静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但在孩子心中,妈妈一直是自己的榜样。如今,陈静的孩子,同样选择了法律专业。陈静笑着告诉记者,或许这就是家风的传承,她支持孩子的选择,也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要用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坚守和践行初心。陈静说自己是幸运的,在探索反家暴审判的道路上,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反家暴的法律知识和理念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全国传播开来。来源:综合《中国妇女》杂志、城厢法院福建高院ch_fjg

中国妇女杂志app

你说的是哪个佳人有约,如果是深圳佳人有约婚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那就是正规的

凡是婚介,只要先收钱都是人的

中国妇女杂志社是全国妇联直属单位,媒体·出版·文化传播类事业单位。

中国妇女研究杂志

《中国妇女》杂志1999年改为半月刊,上半月记录中国女性的成功成长 ,并为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下半月为“法律帮助”专刊,是读者“身边的律师、法律的顾问、维权的指南”。《中国妇女》杂志改版改彩获得成功。 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好主妇》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时尚家政月刊,她以“没有好主妇,哪有好生活”为口号,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妇的精致生活读本;《悦己》杂志是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self》杂志通过版权合作创办的一本心理健康生活杂志。她以“快乐由自己”为办刊主张,倡导女性关爱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个人幸福。《安邸》杂志创刊于2011年,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AD》杂志进行国际版权合作,是一本介绍建筑和设计的高端杂志。除发展办刊主业以外,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拓了新的事业增长点:1 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自2001年起开展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同时还创建了70多个“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为关爱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总编辑尚绍华。

杂志介绍《中国女性》采用国际流行16开本,全彩印刷,136页,期发行量为15万册,上半月刊每月1日出版,下半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下半月刊由新界文化传媒运营。《中国女性》上半月刊主要栏目有:“我们”封面故事、美丽人生、群体、海外生活、环球女性、黑白经典、女人档案、魅力男人……“心情”关注心灵、心理信箱、烦恼说吧、爱之旅、禅意人生、一人世界、往事人……“生活”美容、靓装、礼仪课堂、家有儿女、理财、养生与健康、两性、美味、动手情趣、出去玩、生活小窍门、权益、我爱出境、淘乐园、漫画、读者俱乐部……《中国女性》下半月刊主要栏目有:“天下事” 深入报道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社会各领域的女性典型人物,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解读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创业者” 报道优秀企业、优秀产品、优秀品牌、优秀女企业家;讲述女性创业传奇,展现女性职业理想、从商之道、人生诉求、文化情怀;推荐适合女性创业项目。……“情与爱” 抒写女性的友情、亲情、爱情,呼唤人间真情人……“艺无涯” 展示女性在艺术上的才华、成长、品味、鉴赏等,走进女性的艺术人生,分享经典故事人……“养生坊” 主要涵盖美食,美容,健身,食疗,理疗,瑜伽,中医养生等人……“时尚潮” 展示当代中国女性时尚靓丽的现代生活,美容、健身、时装、家居、奢侈品以及审美情趣人……“旅游风” 展现女性在旅游方面的心情、故事及新视点;推介点评风景名胜,报道特色主题旅游人……“绘芳华” 关注女大学生群体,多角度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就业、择业、创业状况以及思想观念人……

1、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拥有一支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以及专业化的专家顾问团队,致力于推动中国妇女发展,实施妇女发展战略,并且推动妇女发展政策的实施。主要负责筹款、分配资源、研究及推动妇女发展政策的实施、组织咨询服务、开展培训活动、推动妇女发展交流活动。2、中国妇女研究会:致力于推动中国妇女学术研究,深入研究妇女解放运动与发展,推动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活动,以及促进妇女的发展和解放。主要负责研究妇女解放运动与发展,推动妇女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活动,以及促进妇女的发展和解放,并且组织学术讨论会和研讨会,及定期发表《中国妇女研究》期刊。3、中国妇女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改善中国妇女的生活质量,促进中国妇女社会发展,以及实施社会公益事业。主要负责筹集资金,实施公益项目,为贫困妇女提供援助,发起慈善募捐活动,组织慈善志愿者活动,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

中国妇女杂志社是全国妇联直属单位,媒体·出版·文化传播类事业单位。

中国妇女杂志月刊

《中国妇女》杂志1999年改为半月刊,上半月记录中国女性的成功成长 ,并为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下半月为“法律帮助”专刊,是读者“身边的律师、法律的顾问、维权的指南”。《中国妇女》杂志改版改彩获得成功。 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好主妇》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时尚家政月刊,她以“没有好主妇,哪有好生活”为口号,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妇的精致生活读本;《悦己》杂志是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self》杂志通过版权合作创办的一本心理健康生活杂志。她以“快乐由自己”为办刊主张,倡导女性关爱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个人幸福。《安邸》杂志创刊于2011年,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AD》杂志进行国际版权合作,是一本介绍建筑和设计的高端杂志。除发展办刊主业以外,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拓了新的事业增长点:1 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自2001年起开展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同时还创建了70多个“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为关爱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总编辑尚绍华。

就算值钱也有价无市!一般也不会很值钱,这个杂志不是很重要的刊物

根据我们的相关资料,1939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上的女性人物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变,政治环境和新出现的文化运动对女性角色的定位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妇女杂志在线读

《中国妇女》杂志1999年改为半月刊,上半月记录中国女性的成功成长 ,并为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下半月为“法律帮助”专刊,是读者“身边的律师、法律的顾问、维权的指南”。《中国妇女》杂志改版改彩获得成功。 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好主妇》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时尚家政月刊,她以“没有好主妇,哪有好生活”为口号,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妇的精致生活读本;《悦己》杂志是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self》杂志通过版权合作创办的一本心理健康生活杂志。她以“快乐由自己”为办刊主张,倡导女性关爱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个人幸福。《安邸》杂志创刊于2011年,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AD》杂志进行国际版权合作,是一本介绍建筑和设计的高端杂志。除发展办刊主业以外,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拓了新的事业增长点:1 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自2001年起开展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同时还创建了70多个“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为关爱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总编辑尚绍华。

杂志介绍《中国女性》采用国际流行16开本,全彩印刷,136页,期发行量为15万册,上半月刊每月1日出版,下半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下半月刊由新界文化传媒运营。《中国女性》上半月刊主要栏目有:“我们”封面故事、美丽人生、群体、海外生活、环球女性、黑白经典、女人档案、魅力男人……“心情”关注心灵、心理信箱、烦恼说吧、爱之旅、禅意人生、一人世界、往事人……“生活”美容、靓装、礼仪课堂、家有儿女、理财、养生与健康、两性、美味、动手情趣、出去玩、生活小窍门、权益、我爱出境、淘乐园、漫画、读者俱乐部……《中国女性》下半月刊主要栏目有:“天下事” 深入报道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社会各领域的女性典型人物,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解读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创业者” 报道优秀企业、优秀产品、优秀品牌、优秀女企业家;讲述女性创业传奇,展现女性职业理想、从商之道、人生诉求、文化情怀;推荐适合女性创业项目。……“情与爱” 抒写女性的友情、亲情、爱情,呼唤人间真情人……“艺无涯” 展示女性在艺术上的才华、成长、品味、鉴赏等,走进女性的艺术人生,分享经典故事人……“养生坊” 主要涵盖美食,美容,健身,食疗,理疗,瑜伽,中医养生等人……“时尚潮” 展示当代中国女性时尚靓丽的现代生活,美容、健身、时装、家居、奢侈品以及审美情趣人……“旅游风” 展现女性在旅游方面的心情、故事及新视点;推介点评风景名胜,报道特色主题旅游人……“绘芳华” 关注女大学生群体,多角度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就业、择业、创业状况以及思想观念人……

《不疲劳的生活》(佟彤)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不疲劳的生活

作者:佟彤

豆瓣评分:

出版社:江苏文艺

出版年份:2010-2

页数:277

内容简介:

《不疲劳的生活》内容简介: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导致的疲劳各有不同,如果找不到症结,补益也无济于事。在你感到疲劳时首先要“扪身自问”:你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疲劳的你是个胖子还是个瘦子?是不是越累越睡不着?疲劳的同时是否气虚、易出汗?疲劳的同时是否频繁感冒?疲劳的同时是否腰在空空地疼?是冬天还是夏天更易疲劳?疲劳背后常常隐藏着大病患,关注、辨清疲劳的特别信号,才能治未病、享天年。《不疲劳的生活》作者集合十余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并遍访全国各领域权威的中医专家,为你量身定做了这本“传统中医养身心正元气秘笈”,力图通过实用、可靠、易操作的全方位疗愈方案,助你摆脱疲劳,生活充满“精气神”。

“疲劳”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不管是靠力气吃饭的劳力者,还是凭脑子谋生的劳心者,谁都觉得累,谁都在抱怨疲劳。

这就牵扯到了几个问题:首先,你感到累的时候是真的累了么?你的疲劳是累出来的还是闲出来的?其二,你的疲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累出来的疲劳解释起来很简单,身体的过劳自然要对身体造成消耗,此时的疲劳是身体叫停的信号,只是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少,包括“过劳死”的人,也很少有人是因为体力上的绝对透支。而且,那些因为失眠而疲劳的人,医生会告知他们白天要尽量多地劳力,以促使夜晚大脑进入不做梦的“深睡眠”状态,睡个解乏的好觉。由此看来,现代人的疲劳以“闲”出来的居多,至少是“身体未动”,而“心眼先行”了,劳心大于劳力。所以,动嘴的经常会比动手的累,当领导的比做员工的累,无他,思虑过度,心理有压力造成的。

我在我的前一本书《不上火的生活》中曾经提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为什么将“丙”而不是“甲”或者“乙”放在“病”字里。就是因为“丙”在“天干”中和“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古人早就意识到,人们之所以生病和心思过重有很大关系,由此也可以推及疲劳,作为疾病前乃至症状的疲劳,大多也和心理压力脱不了干系。

所以,预防和治疗疲劳,真需要养身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养心,非此,即便是大堆的补药也见不到疗效。因此,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失眠导致的疲劳,都不用补药,而被人们认定最能改善疲劳的补药人参,也不是所有虚损都适宜的。人参这个必须“从阴引阳”的中药上品,如果用在阴虚的人身上,无异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

疲劳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要知道,因为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导致的疲劳各有不同,如果找不到症结,补益也无济于事。所以,你在感到疲劳且准备改善疲劳时首先要“扪身自问”:疲劳的同时上楼就喘,还是疲劳的同时频繁感冒?疲劳的同时腰在空空地疼,还是疲劳最容易出现在炎热的夏天之后?疲劳的你是个胖子,还是个喜欢美丽战严寒的女孩子?后面的附加条件往往决定着你到底属于哪个脏腑器官的疲劳,厘清这些,对疲劳的改善才能有的放矢。此书由佟彤所著。

作者简介:

佟彤,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供职,参与国家级“十五”攻关课题“脾虚症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并创办编辑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同时为《女性月刊》、《中国妇女》、《健康之友》等杂志主持“健康”专栏。后长期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与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北京晨报》第一届首席记者。曾出版《不疲劳的生活》《不上火的生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