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绿色物流的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关于绿色物流的毕业论文范文

尽管我国目前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但从其社会责任及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方面考虑,我们也应该努力发展绿色物流,促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钟唯松...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兴起 当前,全球正兴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食品"、"绿色标志"、"绿色产业"、"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等,各种冠以"绿色"的名词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在人们的心中,绿色代表希望,绿色象征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渴望回复到天蓝地绿,水清宁静的美好生活中去。于是,人们发动了一系列追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化运动,并正在向各方面渗透。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其中之一。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流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正如其他绿色运动,有其理论支撑一样,绿色物流管理也有其理论基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1) 发展是重点;(2) 发展经济与环保,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3) 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4) 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应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5) 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 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然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 生态论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论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类之于自然所应尽的义务和权利。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从生态伦理学取得了道义上的支持。 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要进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我们就必须掌握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六大元素构成。下面根据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现代物流活动的每一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切入点。 1、 输送对环境的影响。 输送是使商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现在大部分运输工具的运行都需要消耗燃料(汽油),过分的耗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污染,都损害人类的健康发展,降低了环境效益。第二方面,大量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行使的交运工具排放的废气损害了道路周边植物的健康生存,加剧了生态平衡。最后,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运输原油的海轮发生泄露事故,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生动植物的死亡。 2、 保管对环境的影响 保管具有商品储藏管理的意思,保管的主要设施是仓库。 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工作为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增强。 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5、 装卸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所取放活动。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同样不经济,也不利环保。 6、 信息对环境的影响。 信息活动是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信息流对环境几乎无损害或无直接的损害。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课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绿色物流的起因分析 1.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具体表现是:能源危机,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扩大,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以环境污染为例,全球20多个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类的认识往往滞后于客观自然界的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逐渐被人类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十分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人类的家园。于是,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关心地球环境的改善,拒绝接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服务及相应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保勇士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各种各样危害环境的行为以沉重打击,对于激励人们的环保热情、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 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组织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第27届联大决议通过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规定有专门的活动主题,以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联合国环境署、世贸组织环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展开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会议,签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公约与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物流发展铺平了道路。 3.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更适用于物流业。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是其理性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也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会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4.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物流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因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于造成重复污染。此外,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二、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持续。生态持续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切实保持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不受污染和肆意侵害,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第二,经济持续。经济持续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流出和排放,使经济和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第三,社会持续。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积极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组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主导、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用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 2.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及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三、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观念是一种带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世界观,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取之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于是乎,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的时时刻刻,综合考虑人们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4)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物流要求搜集、整理、储存的都是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于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3.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同样,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物流机械化方面、物流自动化方面、物流的信息化及网络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相比,大概有10年至20年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否则绿色物流就无从谈起。 4.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他们制定了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严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关于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论文

额,我们也写论文。嘻嘻,我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附上一篇参考,还是咱自己好好写吧,一起努力。摘要:本文开篇阐述了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内涵,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因素说明实施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障碍,最后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实行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的路径。 关键词:绿色营销、绿色物流、中小企业 传统营销与传统物流在构建营销体系时局限于没有生态的环境中,无视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仅考虑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没有考虑社会成本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新的经济理论不再局限于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而转变为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是在适应现代经济理论的变迁而萌生发展出来的。 一、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内涵 绿色营销是指商家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而实施的市场营销策略。商家在选择经营的商品时,要尽量减少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商品;在考虑设计产品包装时,要努力降低商品使用的残余物对环境的影响;在商品销售过程中,要引导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商品时尽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售后服务过程中,要以省资源、少污染为其服务导向。 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绿色物流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具体包括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包装、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1.利于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拥有800万个以上的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这些中小企业在拉动民间投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竞争、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大多采用掠夺式战略,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利润的增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随着中小企业传统竞争优势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中的变化,特别是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市场战略必须将环境保护和社会利益作为战略要素,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中小企业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谋求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 2.利于顺应市场绿色消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消费开始随着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绿色消费活动是人类为了拯救地球、保护自身生存环境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活动造就了绿色市场,企业为了满足绿色需求就要生产绿色产品,而绿色产品是企业争夺消费者市场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不惜代价改善环境、加强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引导和创造绿色需求,形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市场营销战略。在外部宏观环境和市场压力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变革,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全过程贯彻环境保护战略,因而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3.利于突破贸易绿色壁垒 目前,绿色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发展起来,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程度越来越高,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以摆脱竞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这使我国在加入WTO后,国际贸易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我国出口产品因绿色壁垒而被拒收、扣留、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内企业要公开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全面认识绿色壁垒,注重发展绿色营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绿色护照”, 以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三、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的障碍 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作为新的经营理念,其真正实现受到了政府支持、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绿色消费意识淡薄 企业的绿色营销只有当企业绿色产品通过绿色营销并得到消费者认可才算真正的成功。当前消费者受传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绿色意识淡漠,多数人习惯计算个人的得失和眼前利益,而对社会责任、人类长远利益不甚关心,少数消费者即使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有限的经济能力也限制了行为的实施。理性的消费者有权利实现其私人收益最大化与私人成本的最小化,当消费者在其效用最大化的约束下进行决策时只会考虑产品对自身健康与安全的影响,而不会考虑产品对未来人或环境的影响。在现实中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的不重视,也大大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难度。 2.绿色政策支持不力 首先表现为我国的环境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早就颁布了环保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或明晰性,国家相关部门对绿色产品的执法力度不够严格,约束力大打折扣。其次,许多地方政府对环境重视不够及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考虑,因此,尽管各地都积极响应并遵守国家环保法律和法令,但当经济发展和环境真正出现矛盾的时候,政府行为还是趋向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短期观念的影响,政府对企业进行“绿色营销”没有政策上的优惠和财政上的补贴,对马上就有效果对企业绿色营销没有提供广泛的政策支持,对破坏环境的经营行为也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止。 3.绿色营销市场失灵 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 通常会通过损害消费者健康和牺牲公众环境的行为来获得额外的利益,尤其是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而且实施绿色营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一部分效用还会外部化。在当前绿色消费市场尚未成熟的条件下,绿色营销中“搭便车”的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其结果可能出现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越来越少,刚刚启动的绿色消费市场很快萎缩,整个社会福利也将难以改善,这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墓地的悲哀”。部分企业在“搭便车”的同时,更有甚者还会出现“道德风险”的现象,会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利用已经启动的绿色消费市场做虚假广告。绿色营销的外部性经过企业的多次博弈以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很难解决上述的冲突。 四、中小企业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之路探析 1.增强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观念 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达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兴起,树立并加强绿色营销和物流观念已成为当前之要。首先,中小企业要转变环境发展与企业发展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观念,寓环保意识于经营决策之中;其次,要转变绿色投入会增加企业负担的观念,改用长远眼光来看待绿色投入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并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各项环节中。这样,中小企业不仅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而且还能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2.建立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体系 如今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物流管理是从内部挖掘利润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在物流中必须积极实施绿色物流,更加重视环保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推行环境友好工艺,对现有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和工艺进行改造,以节能降耗,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环境质量,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企业应将开展绿色产品过程的环境成本内在化,正确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提倡绿色包装,挑选有信誉、关心环保、对绿色产品有认识的中间商,选择绿色运输策略来推广绿色产品;最后,中小企业在服务策略上也应尽可能提供绿色服务,即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过程中提供以符合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的服务。

尽管我国目前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但从其社会责任及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方面考虑,我们也应该努力发展绿色物流,促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钟唯松...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兴起 当前,全球正兴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食品"、"绿色标志"、"绿色产业"、"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等,各种冠以"绿色"的名词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在人们的心中,绿色代表希望,绿色象征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渴望回复到天蓝地绿,水清宁静的美好生活中去。于是,人们发动了一系列追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化运动,并正在向各方面渗透。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其中之一。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流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正如其他绿色运动,有其理论支撑一样,绿色物流管理也有其理论基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1) 发展是重点;(2) 发展经济与环保,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3) 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4) 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应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5) 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 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然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 生态论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论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类之于自然所应尽的义务和权利。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从生态伦理学取得了道义上的支持。 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要进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我们就必须掌握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六大元素构成。下面根据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现代物流活动的每一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切入点。 1、 输送对环境的影响。 输送是使商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现在大部分运输工具的运行都需要消耗燃料(汽油),过分的耗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污染,都损害人类的健康发展,降低了环境效益。第二方面,大量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行使的交运工具排放的废气损害了道路周边植物的健康生存,加剧了生态平衡。最后,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运输原油的海轮发生泄露事故,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生动植物的死亡。 2、 保管对环境的影响 保管具有商品储藏管理的意思,保管的主要设施是仓库。 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工作为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增强。 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5、 装卸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所取放活动。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同样不经济,也不利环保。 6、 信息对环境的影响。 信息活动是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信息流对环境几乎无损害或无直接的损害。

远成物流的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国内最著名的绿色物流企业是远成物流,远成物流作为国内绿色物流的代表企业,一直坚持低碳环保的服务理念。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国内较著名的绿色物流有远成物流等企业。

绿色物流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和体系。它是一个圈子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政府、物流企业、各环节供应商等等组织一同发力。比如车辆的供应商,都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或更高的标准来生产车辆。在这方面,目前许多大型的商用车制造企业做的比较出色,比如福田奥铃,全线国IV产品,另外还有国V产品。

首先你提得问题就有毛病 物流的内涵 怎么算是内涵?

关于绿色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尽管我国目前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但从其社会责任及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方面考虑,我们也应该努力发展绿色物流,促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钟唯松...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兴起 当前,全球正兴起一股"绿色浪潮"。"绿色食品"、"绿色标志"、"绿色产业"、"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等,各种冠以"绿色"的名词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在人们的心中,绿色代表希望,绿色象征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渴望回复到天蓝地绿,水清宁静的美好生活中去。于是,人们发动了一系列追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化运动,并正在向各方面渗透。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其中之一。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流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正如其他绿色运动,有其理论支撑一样,绿色物流管理也有其理论基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1) 发展是重点;(2) 发展经济与环保,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3) 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4) 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人们应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5) 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 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然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 生态论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论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类之于自然所应尽的义务和权利。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从生态伦理学取得了道义上的支持。 现代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要进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我们就必须掌握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六大元素构成。下面根据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现代物流活动的每一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切入点。 1、 输送对环境的影响。 输送是使商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耗、对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现在大部分运输工具的运行都需要消耗燃料(汽油),过分的耗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产生的噪声污染,都损害人类的健康发展,降低了环境效益。第二方面,大量的流通导致道路需求面积的增加,道路修建是对生态平衡的一种破坏。行使的交运工具排放的废气损害了道路周边植物的健康生存,加剧了生态平衡。最后,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运输原油的海轮发生泄露事故,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生动植物的死亡。 2、 保管对环境的影响 保管具有商品储藏管理的意思,保管的主要设施是仓库。 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工作为提高商品附加价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增强。 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材料的环境污染。如白色塑料污染,这类材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滞留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5、 装卸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所取放活动。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学液体商品的破漏,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同样不经济,也不利环保。 6、 信息对环境的影响。 信息活动是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信息流对环境几乎无损害或无直接的损害。

绿色物流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下面我整理了绿色物流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欢迎参考借鉴!

题目: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与优化研究

致谢

摘要

1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煤炭现行物流系统分析与绿色物流的提出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煤炭物流系统的现状及特点

煤炭物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煤炭物流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原因分析

煤炭绿色物流的引入

煤炭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煤炭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3 煤炭绿色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煤炭绿色物流影响因素构成分析

煤炭绿色物流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绿色物流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绿色物流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概念模型

本章小结

4 煤炭绿色物流影响因素作用的测度分析

假设提出和测度方法

研究设计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测度分析

结论与启示

本章小结

5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思路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模型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功能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运行

本章小结

6 煤炭绿色物流运输调配优化

我国煤炭运输物流基本概况分析

煤炭绿色物流运输调配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煤炭绿色物流运输调配优化模型的建立

煤炭绿色物流运输调配优化模型的应用

本章小结

7 煤炭绿色废弃物物流系统仿真优化

煤炭绿色废弃物物流系统分析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

煤炭绿色废弃物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煤炭绿色废弃物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实例

本章小结

8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煤炭绿色物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的`前提

煤炭绿色物流的利益驱动机制

煤炭绿色物流的政府激励机制

煤炭绿色物流的政府约束机制

煤炭绿色物流的技术推动机制

煤炭绿色物流的社会需求拉动机制

本章小结

9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绿色包装促进物流绿色毕业论文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需求的变化,促使物流和包装理念在融合中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了一种理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已被我国确定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模式。包装产品生命周期短,又多属一次性使用,用量大,因而消耗资源十分严重;其固废物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而包装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更加迫切。在现代物质社会中,包装的合理运用促进了物流体系的完善,构造了和谐的节约型商品流通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包装提出了以减量化(Reduce)为核心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提供绿色包装,构建绿色物流体系。 一、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包装1.包装工业发展应符合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实施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Recycle )。三个原则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三者的顺序也不能变动。减量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减量化就是要减少进入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将重点放在预防废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目前存在的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并产生大量废物,以及一次性包装物是不符合减量化原则的。其次,要注意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像纸版箱、玻璃瓶、塑料袋等包装材料可以再利用,以节约能源和材料。第三,要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所谓资源化是指把已完成使用价值的物质返回到工厂,经处理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一般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通常只有25%左右。2.以发展绿色包装为行业方向绿色包装既是一种包装理念,也是一种理想包装,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评审标准。然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包装却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包装标签及环境标志、卫生检验检疫条例等绿色壁垒对包装提出的限制主要有:包装材料含有的有毒有害元素及影晌生态或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病菌,包装印刷中含有可能像内容器迁移的有机溶剂或重金属残留物质;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或自行降解性能;有无环境标志等四个方面。目前,绿色包装的内涵包括以下五点实行包装减量化;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包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前面四点应是绿色包装目前必须具备的要求,最后一点是依据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最高要求。3.发展绿色包装,应对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包装及物流业的挑战在国际贸易中,随着关税大幅度下降,环境贸易壁垒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应运而生,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波及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绿色包装正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例如,1998年欧盟单方面禁止我国未经检疫的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入境,使我国经济贸易损失达数十亿元,之后又在2000年宣布从中国、加拿大、东南亚、美国等地进口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必须经过熏蒸灭菌处理。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标准,提高了贸易“门槛”。2000年,欧盟在环境贸易壁垒方面采取了更大的行动,要求家电、电子产品、通信用品的回收率为60%以上,个别产品回收率高达75。其中包装制品回收率达85 % ,这项规定将于2006年1月正式执行。近年来由于包装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许多商品出口欧美还要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我国包装业、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二、发展绿色包装,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包装技法、生产工艺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包装学科的新发展。研究绿色包装要不断创新,研制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提高评价包装材料性能的测试水平并建立相应标准化工作程序。同时,包装机械必须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包装设计和印刷装演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时代特征。另外,绿色包装相应的法规、技术界定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将涉及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1.加强立法和执法,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国内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扶持、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产品,同时对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方向的企业责令整改或关停。在制定法规时,国内相关部门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又要结合我国实际,认真研究包装环境,立法全面严谨,与国际接轨,执法力求严格规范,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量化为中心,积极研发与推广各种绿色包装材料与设备,以适应物流业发展与国际贸易的需要。▲瓦楞纸箱要向微型化、减量化方向发展。瓦楞纸箱包装应用范围广,在运输包装、物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居各种包装之首,2004年我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包装工业总产值的33%,占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纸制品包装四大行业包装总产值之和亿元的,产能已居世界第一。仅其自动生产线已从1995年的600多条发展到2004年的4000多条。我国瓦楞纸箱产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由落后跨入了世界纸箱包装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目前,瓦楞纸箱包装行业普遍存在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开工不足(平均开工率只有35 % -40}i`o);市场供大于求,无序竞争,企业效益低下,亏损面扩大;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初级工业化阶段。以单条生产线为例:美国的一条线的年产量是6000万平方米,德国是5700万平方米,法国是4400万平方米,而我国只有400万平方米,差距相当大。所以,瓦楞纸板生产上速度、上档次,是一个发展趋势。而减少落后设备,关闭小企业,则是纸包装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瓦楞纸箱业的发展应以减量化为中心,向微形化、低克重方向发展。发达国家三瓦纸箱成为市场主流,从而可以大大节约纸张消耗、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而我国恰恰相反,是以五瓦纸箱为主(详见图表)。以2003年瓦楞纸箱产量为158亿平方米计算,我国多耗材70%以上。近年来,继蜂窝纸板、重型瓦楞纸板、。3A”型特种瓦楞纸板、增强加心瓦楞纸板(俗称“瓦中瓦”)等新型包装材料之后,微型瓦楞纸板(亦称“微细瓦楞纸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是我国包装行业与物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微型瓦楞纸板生产还存在起步较晚、品种少、档次低、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不高等问题,较高档次的微型瓦楞纸板还需要进口。因此,国内微型瓦楞纸板生产企业需要尽快研发出抗压强度更高、缓冲性能更好、印刷更精美、克服“搓板”现象以及成本更低的微型瓦楞纸箱(盒)。▲在运输包装、物流系统中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包装现代化,装卸机械化.运输集装化,仓储货架化,管理信息化”是实施运输包装改革、发展物流产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长期以来,木托盘、木制品包装等是运输包装的一种主要制品,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耗用木材量很大。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随着木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节约木材和代用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中,国办发[2005]58号文件中指出,要发展木材代用,优化木材消费结构。提倡、鼓励生产和使用木材代用品,优先采用经济耐用、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木材代用材料及其制品,减少木材的不合理消费。在包装、运输业继续推广塑料、金属、竹材等非木质包装和木塑复合包装;限制以天然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生产和使用,限制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品的过渡木制包装行为。因此,在物流系统中,应大力推广国际上最新的运输包装技术—缠绕包装替代木箱包装、瓦楞纸箱包装等,节约木材资源,实现运输包装的减量化,这是企业降低包装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国际环境贸易壁垒的一项重要举措。缠绕包装技术是近年来在运输包装领域涌现出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新技术,是推进集装化运输和物流产业化的基础。它采用特定配方与工艺技术制成的缠绕拉伸薄膜,通过应用先进电子技术和精湛的机械制造工艺制成的缠绕包装机,将各种外形规则或不规则的产品包裹成一个整体,使货物能受到保护,防止擦伤、碰伤,不破损、不散失、不划痕,减少油污与脏斑的产生,减少因包装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缠绕包装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变产品原始落后的包装,而且能提高单元载荷体,提高装卸、运输作业效率;保证装卸人员、运输工具的安全,是发展集装化运输和物流产业的基础。缠绕包装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货物(产品)包装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也是缠绕包装技术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缠绕包装技术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各种纸包装、木包装,可以大大减少木材、纸张等资源的消耗,为改革运输包装、发展物流产业我到了一条好的减f化对策。拉伸薄膜裹包与其他组成单元货载的方法(如捆扎带、粘合或使用收缩膜等方法)相比较,适应性非常广泛,可以裹包各种构型的产品和实现相同尺寸的产品堆码,满足各种货载的要求。3.积极开发新型阀口包装袋,替代原有“塑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预应力复合袋”、“玻纤夹筋袋”等。新型包装袋是国际上最新产品,具有自重轻、强度大、高耐磨性和高防水性、价格低、操作方便、有利环保(可以再循环制成其他产品,恰当的焚烧可获得一定能量,其焚烧后的肥料对水和土地绝无污染)等优点,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保护被包装物在运输、储存中牢固、不破包,减少因包装制品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生产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AD. STAR新型包装袋是针对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解决好水泥、粮食、化肥、碳黑、塑料粒子、糖、盐、饲料、沙子等各种大宗物料包装的最好产品,可以取代那些正在被广泛使用的质量好但价格高,或正在被淘汰的质t次价格低的“塑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预应力复合袋”、’‘玻纤夹筋袋”等产品。我国是世界上包装袋需要量最大的国家,年需要,10亿条包装袋,以年产3600万条包装袋计算,我国需要建立300余个同样规模的工厂。目前,新型包装袋与新型包装袋生产线在我国尚属空白,市场前景广阔。文秘杂烩网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课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绿色物流的起因分析 1.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具体表现是:能源危机,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扩大,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以环境污染为例,全球20多个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类的认识往往滞后于客观自然界的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逐渐被人类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十分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人类的家园。于是,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关心地球环境的改善,拒绝接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服务及相应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保勇士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各种各样危害环境的行为以沉重打击,对于激励人们的环保热情、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 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组织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第27届联大决议通过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规定有专门的活动主题,以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联合国环境署、世贸组织环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展开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会议,签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公约与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物流发展铺平了道路。 3.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更适用于物流业。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是其理性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也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会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4.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物流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因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于造成重复污染。此外,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二、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持续。生态持续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切实保持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不受污染和肆意侵害,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第二,经济持续。经济持续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流出和排放,使经济和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第三,社会持续。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积极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组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主导、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用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 2.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及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三、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观念是一种带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世界观,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取之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于是乎,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的时时刻刻,综合考虑人们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4)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物流要求搜集、整理、储存的都是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于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3.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同样,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物流机械化方面、物流自动化方面、物流的信息化及网络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相比,大概有10年至20年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否则绿色物流就无从谈起。 4.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他们制定了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严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使物流企业认识到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绿色物流管理。下面是我整理的绿色物流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试论绿色物流战略

摘要:可以说是资源的短缺和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促使了绿色物流的产生。 (一)绿色物流管理的社会价值绿色物流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管理,战略价值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论文参考网。

一、企业物流与环境保护

人类对环境的普遍关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在全球范围出现了严重的原材料短缺,这种短缺情况迫使人们再用和回收产品。之后随着人们对经济活动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认识,提出构建环境共生型物流系统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资源的短缺和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促使了绿色物流的产生。近年来,许多原因使得现代企业物流中的环境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加速了企业绿色物流的兴起。

首先,政府对环境行为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对环境污染者的惩罚越来越严厉。如美国1990年颁布空气洁净法令(The Clean Air Act),对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有害物质和气体的厂商课以重罚。又如,1997年许多国家在日本城市京都缔结《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38个工业国在 2010年的这类气体排放总量,必须比1990年的减少。。其宗旨就是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全球环境,造福人类。由此可见对环境行为进行管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其次,许多原材料、特别是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迫使厂商一方面增加投入以加大对产品的回收利用的范围和深度;另一方面提高物流中各个环节的环保技术含量,以最少的自然资源创造最大的产出。

再次,随着公众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反对和阻止设立垃圾堆场的事件日益增多,政府设立垃圾堆场的数量也呈迅速递减态势。这也使得企业寻求环境共生型的企业发展模式。

以上方面使得忽视环境保护的企业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大大增加,这也正是企业大力推进绿色物流的动因。

二、绿色物流的产生与内涵

我国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一)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而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的统一。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在上述经济利益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目标。尽管从宏观角度和长远利益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某一特定时期对某一特定的经济主体而言,却可能是矛盾的。论文参考网。按照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企业无论在战略管理还是在战术管理中,都要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在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注重按生态环境的要求,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二)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专业物流企业。还包括供应链上的制造、分销企业及各级政。绿色物流战略是连接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的纽带,也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专业物流企业是运输、包装、仓储等物流作业绿色化的主体。同时作为供应链上的制造企业,也应设计、制造绿色产品,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顾客协同,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制定绿色供应链策略,做到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消费。此外,政府在制定国家物流总体发展规划、法规、政策上,鼓励发展绿色物流。例如对绿色物流企业进行低息贷款支持、一定的税收减免等。

三、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

绿色物流战略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绿色物流管理的社会价值绿色物流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因此,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企业而言,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将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价值,包括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赢得公众信任。

同时,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环境标准认证,如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

(二)绿色物流管理的经济价值

生态系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固有的平衡。论文参考网。严格的环境标准一方面将迫使企业选择更加环保的物流方式;另一方面也将迫使企业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而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实际成本的一面,还应认识到环境方面的改善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机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绿色物流的实施思考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

绿色经济要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基本国策,开展全社会的绿色环保、节约资源教育,为实施绿色物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企业经营者要改变“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观念,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二)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1、选择绿色运输。宏观上,在政府的合理布局下,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微观上,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2、提倡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要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利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可再循环(Recycle)。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

(三)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新型能源、新型材料、新型物流信息技术等绿色物流技术,加快物流技术创新。

(四)制定绿色物流法规、政策

在我国,关于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企业目光只是盯着常规物流这一块,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驱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为此,政府要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出发,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现有法律法规,并加强绿色物流相关法规的制定,如通过立法控制物流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

参考文献:

[1] (美)鲍尔索史斯,克劳斯.物流管理一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王长琼.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3).

[3]单宝.解读绿色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绿色物流管理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