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学院中文系05级1班的学生余宏超。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胡适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胡适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胡适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胡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胡适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胡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我的论文《胡适学术情结》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留学时期,思想和立业的定型,这是胡适传奇一生的基础,我主要写他从一名留学者到热衷政治关心国内时事的爱国者,这里面包括他对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接受和改造,这两种思想是胡适一生思想的定型;变态社会中,大力奉行镇静主义,这部分也是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参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胡适的政治与学术的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脸谱的交叉又构成了典型的20世纪学人内心苦苦挣扎的心态。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几次让我潸然泪下,胡适的那种在逼与被逼的崩溃边缘让我触目惊心,让我感到要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艰难!第三部分是平和时期,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胡适一生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追求的最佳状态,是我写本论文的第二个目的。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胡适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参考了一些毕业论文样本,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专业论文。本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宋聚轩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以上就是我的毕业论文总结报告,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胡明复(~),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1891年5月2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堰桥镇一个书香之家。祖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父亲胡壹修热心新学,曾出资建造图书馆。胡明复行三,有兄弟姐妹9人,幼年与诸兄弟姐妹在家塾读书,由其叔亲自教诲。1901年,与胞弟胡刚复同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1902年兄弟俩一同升入南洋公学中学。南洋公学校长张元济(字菊生,后来曾主持商务印书馆多年)对胡明复弟兄十分欣赏,称他们为奇童。胡明复12岁时到宜兴,在一家杂货铺当小伙计。后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念书。随后,又入南京高等商业学堂就读。
胡明复(~),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1891年5月2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堰桥镇一个书香之家。祖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父亲胡壹修热心新学,曾出资建造图书馆。胡明复行三,有兄弟姐妹9人,幼年与诸兄弟姐妹在家塾读书,由其叔亲自教诲。1901年,与胞弟胡刚复同入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1902年兄弟俩一同升入南洋公学中学。南洋公学校长张元济(字菊生,后来曾主持商务印书馆多年)对胡明复弟兄十分欣赏,称他们为奇童。胡明复12岁时到宜兴,在一家杂货铺当小伙计。后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念书。随后,又入南京高等商业学堂就读。胡明复1909年,家人一致鼓励正在上海震旦学院物理系读书的胡刚复参加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生考试。胡明复在1910年与胡适等人一同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届留美生。1910年秋天,胡明复从上海乘船赴美,入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与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为同班同学。他们两人时常切磋学业,相互鼓励,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12年胡适也由该校农学院转到文理学院,与他们同班学习,三人成绩皆佳。1913年,为了表彰这三位中国留学生,他们同时被推荐为负有盛名的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会员。1914年临近大学毕业时,胡明复、赵元任又被推举为同负盛名的美国科学学术联谊会会员,为中国留学生争得了殊荣。1914年夏,胡明复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毕业前后,他与部分中国留美学生筹备创立科学社和《科学》杂志。1914年秋天,胡明复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数学。师从当时数学家、1908—1910年曾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的M。博歇(Bocher)教授以及W。F。奥斯古德(Osgood)教授,从事积分方程论的研究。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9月,胡明复离美回国。当时国内学术界对胡明复已十分熟悉,他收到不少大学的聘书,其中以北京大学最为诚恳,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在美国时,他就立志要将其兄胡敦复主持的上海大同大学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学府,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18年起他创办并多年主持大同大学数学系。他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善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深奥难懂的概念和问题。胡明复认为,大学生不能光啃书本,还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研究。他一到校就倡议成立了“大同大学数理研究会”,它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他在研究会作的《误差论》等讲演,深受学生们欢迎。当时,由于胡敦复在上海的时间很少,因此学校的教务、人事等日常工作就落到了胡明复肩上。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好大学,他从家里搬出来独住。当时学校的基本建设任务相当繁重,他亲自设计校舍。座落在上海新闸路西康路口大同大学旧址的校舍,就是他绘图设计的。胡明复还亲临施工现场指挥,显示了杰出的管理才干。与当时所有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一样,大同大学的经费一向十分困胡明复难。胡明复学过商业,又善财务管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私蓄尽数垫入,以济校困,被后人称颂为“毁家兴学,劳怨不辞”。在执教大同大学的同时,他还兼任国立东南大学、南洋大学等校的教授。1927年初,北伐军抵上海后,胡明复被推举为上海政治分会教育委员会第一任教育委员,为上海教育事业多方谋划。1927年6月12日,他在无锡溺水身亡,时年仅36岁。主要成就编辑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在哈佛大学研究院,胡明复确定以积分方程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积分方程在当时属于较新的数学研究领域。他的导师博歇尔对积分方程也很感兴趣并做过研究。不过,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他较多地得益于.伯克霍夫(Birkhoff)和.霍尔维茨(Hurwitz)。胡明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内容包括:(1)引言和记号;(2)积分-微分方程式;(3)边值问题;(4)积分-线性无关性;(5)共轭积分—微分表达式;(6)格林(Green)定理的修正形式;(7)共轭系统;(8)自共轭边界条件;(9)格林函数。这篇博士论文,是V.沃尔泰拉(Vo1terra)等人早期工作的推广与深化。他将当时数学家广为关注的第一类、第二类积分方程推广到含有微分的形式。然后,利用伯克霍夫建立的积分变换公式,将积分-微分方程转变为第二类积分方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他把沃尔泰拉尚不大用的,希尔伯特积极倡导的“极限过程”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充了,由此得到了所研究的积分-微分方程的解存在和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得到了在边界条件下方程及其解的性质。该论文还利用“极限方法”和谱理论,讨论了共轭和自共轭性质,格林函数的性质等。论文答辩通过后,胡明复向美国数学会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当时主持美国数学会工作的伯克霍夫、E。H。穆尔(Moore)教授对他的工作十分赏识。1918年10月,享有很高声誉的学术刊物《美国数学会会刊》(第19卷第4期)发表了这篇论文。胡明复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47年李仲衍在《三十年来中国的算学》一文中指出,胡明复的博士论文“是中国人在美国发表最早的算学论文”。亲身经历并熟悉20世纪早期中国数学发展情况的陈省身教授,在谈到1927年左右中国数学界的状况时指出:“中国人以数学为主在国外得博士学位的只有胡明复、姜立夫二先生(均在哈佛)。明复先生对组织中国科学社及编印《科学》杂志功劳甚大。可惜他回国不久就去世了,对于发展中国数学,不能有更大的贡献。他的论文和俞大维先生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似是中国人在国外主要数学杂志上最早发表的文章。”1928年,《科学》杂志纪念胡明复逝世一周年专刊(第13卷第6期),大同大学数理研究会编辑的纪念册《明复》,都全文转载了他的这篇博士论文(英文),胡明复的学生严济慈还专门为《科学》杂志撰写了《胡明复博士论文的分析》一文。[1]参与创建科学社与《科学》胡明复怀有强烈的科学救国的理想,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他曾于1912年11月在康乃尔大学胡明复 (2张)与中国留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国学生政治研究会”,做过有关租税制度的研究。1914年6月10日,同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的胡明复、赵元任、任鸿隽、周仁、秉志、杨杏佛等人在一起决定组织科学社,暂时采取一种公司形式,入社须交股金五美元,作为刊行杂志的资本。胡明复与任鸿隽、杨杏佛三人被众人委托起草招股章程。他们拟定的章程如下:“科学社招股章程:(1)定名本社定名为科学社(‘Science’Society)。(2)宗旨本社发起‘科学’(Science)月刊,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1914年暑假,胡明复与任鸿隽、赵元任等夜以继日地为《科学》撰写稿件。胡明复在暑假期间为前3期《科学》杂志撰写了10篇文章,内容涉及许多学科,如《万有引力之定律》、《算学于科学中之地位》、《近世科学的宇宙观》、《近世纯粹几何学》、《用合金取轻(氢)气法》、《雪花以上之显花植物》、《脑威(挪威)之地震》等。胡明复还负责审稿、统一格式、修改标点符号等繁重的编辑工作,并担任会计,管理财务。不到几个月,科学社成员就增至70余人,股金达500美元,杂志的稿件已备齐了3期,只待发排。1915年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综合性现代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终于与国人见面。该杂志采用国际通用的科学符号,并以全世界通行的从左到右的横排方式印刷,题材广泛,形式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科学杂志。1915年春天,科学社董事会指定胡明复与任鸿隽、邹秉文3人草拟新社章。10月25日,他们拟定的新社章获通过,科学社遂改为“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的宗旨是联络,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胡明复被选为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并兼任会计(会计工作他一直兼任至1925年)。1918年,中国科学社由美国迁回祖国,胡明复继续为中国科学社服务。胡明复认为,他们这一代生长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为使中国富强,必须甘当为中国科学开路的“小工”。传播科学胡明复除了尽心服务于中国科学社,在《科学》杂志上撰写学术论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外,他还为科学的传播做出了许多贡献。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王云五聘请胡明复兼任数学函授社主任。胡明复联络南京、上海的一批数学教师,与商务印书馆几位编辑一道,主持编写了一批普及性的数学书籍。他还曾翻译并出版了《科学大纲》等普及性科学书籍,编写过微积分、高等分析等方面的教材。1918年7月,鉴于若干年来从西方传入的科学名词、术语的翻译十分混乱,学术界成立了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受中国科学社的委托,胡明复与姜立夫一起负责拟定数学名词(当时称算学名词)。为做好这项工作,胡明复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如确定数学名词的标准,“中国旧名及日本名词之勉强可用者,一概仍旧,其有名义不切或与统系上有窒碍者,酌改”,“算学名词,拟另编中西文字典及索引”,以及如何做到准确地翻译名词等。他与姜立夫、何鲁、胡敦复、吴在渊等人一起,审定了初等几何学、平面三角、解析几何学、空间几何、射影几何、代数学、微积分、函数论等数学分支的名词。1938年出版的《算学名词汇编》序中写道:“本篇既脱稿,以胡君明复姜君立夫对于算学名词风着精勤,惜胡君早逝,未获观成。”姜立夫先生,以及后来主持数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江泽涵先生,都多次提到胡明复在数学名词方面的工作,赞誉有加。胡明复胡明复曾就如何发展科学,并对科学本身进行过思考,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见解,涉及科技政策和科学哲学问题。1915年,胡明复写了《论近年派送留学政策——为一般国民与有志留学者告》一文,仔细研究了自1909年以来利用庚子赔款选派留学生的情况,认为仅靠清华学校并非良策,应在中国范围内选拔留学生,而且每个人留学年限的长短,学校及专业的选择,不应在出国之前就确定,而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他还从中日两国的留学政策分析两国之兴衰,提出应从国家前途命运角度制定留学政策。1916年胡明复发表《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与精神之大概及其实质》,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的本质,“且夫科学何以异于他学乎?……即在科学之方法”,“科学方法之唯一精神,曰‘求真’”,“此种精神,直接影响于人类之思想者,曰非除迷信与妄从”,并认为中国需要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救国问题,他阐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与实用的关系,并利用科学史事实,批驳了急功近利发展科学的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他还介绍了H.庞加莱(Poincaré)的科学美学思想,E.马赫(Mach)的思维经济原则。在《科学方法论二——科学之律例》中,胡明复对当时在西方尚不大引人注目的科学哲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科学律例(理论),其即自然之真理乎?盖大有研究之地。”他得到的结论是,科学理论只具有或然性,乃是统计规律:“夫科学律例,无非为过去事实之通理。其能基过去以预测未来者,纯为假设之理,唯据过去之经验,则机数甚大,为可恃耳。夫所贵乎科学之律例者,即此机之所恃也。”后来,他在其论文《几率论》、《误差论》中也指出:“科学律例……以应用于未来者,属于几率之范围。”出版著作编辑1MinfuTanHu. Linear Integro-DifferentialEquationswithaBoundaryCondition. 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Vo1.XIX, No. 4, October,1918.2胡明复.万有引力定律.科学,1915,1(1):32—42.3胡明复.算学于科学中之地位.科学,1915,1(2):135—138.4胡明复.近世科学和宇宙观.科学,1915,1(3):255261.5胡明复.近世纯粹几何学.科学,1915,1(3):262274;1(5):513-525.6胡明复.教育之性质与本旨.科学,1915,1(6):611-626.7胡明复.伦得根射线与结晶体之构造.科学,1915,1(8):837—853.8胡明复.论近年派送留学政策.科学,1915,1(9):965-977.9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一.科学,1916,2(7):719—727.10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二.科学,1916,2(9):957-963.11胡明复.磁学上最近之学说.科学,1916,2(10):1096-1105;2(12):1297-1311.12胡明复.几率论.科学,1917,3(3):261-269.
胡适小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其父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岁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有著作《台湾纪事两种》传世。先生一生领尽风骚,1962年2月24日于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开怀一笑---胡适的故事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2、抗战期间,胡适任驻美国大使,有一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报道,说胡适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荣誉学位。
对于《新青年》时期的胡适,鲁迅持肯定态度。他说:“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并坦言“我佩服陈胡。” 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商定稿件,又书信往来,互借图书资料,关系颇为亲密。鲁迅在《无声的中国》、《怎么写》等杂文中,称胡适是文学革新的最先“尝试”者,胡适的日记“一定该好得多”。读了胡适关于白话文的论着后,鲁迅赞其“警辟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1922年8月21日致胡适信)但后来因为胡适主张青年学生埋头读书,少参与政治,加之与新月派文人陈源、梁实秋等的争执,以及胡适宣扬“好政府”主义,又受到逊位的皇帝溥仪、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的“垂询”,鲁迅遂与胡适分道扬镳。从1920年代中后期到1930年代中期,鲁迅对胡适成见日深,写了不少讽刺、批评胡的文章。左翼革命文学家鲁迅与右翼文化泰斗胡适,势不两立、水火不容。鲁迅对胡适由褒而贬,由扬而抑,由赞誉而至讽刺、排斥,连原先捧作“警辟之至”的《白话文学史》,后来都指为“也不见得好”了。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胡适总结五四白话文学的成绩,称“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1922年时的胡适对鲁迅推崇备至,几乎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成绩归于鲁迅。对于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作家的抨击以至谩骂,胡适非常大度,以“老僧不见不闻”的淡定,不气,不急,不理会。迄今为止未见胡适回骂鲁迅的文字。当鲁迅遭到无端谩骂、人身攻击时,胡适却为鲁迅辩诬、主持公道。1936年11月,苏雪林致信蔡元培、胡适,对鲁迅大肆攻击。她说鲁迅“心理完全病态”,“人格卑污”,“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胡适于是年12月14日复信,告诫苏雪林“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批评她用“衣冠败类”、“奸恶小人”等字句“尤不成话”,“是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胡适还告诉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温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胡适在信中又提出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国大陆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批判胡适思想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胡适的思想不仅受到 了他的对立者的猛烈批判,而且他的朋友故旧,甚至学生也都向胡适一齐开火。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何干之的 《五四的两个基本口号》,文章批判了胡适在 “问题 与主义”的论战中的主张是阻止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成 长,是对工人阶级的革命领导权的抗拒。1951年 8月,北 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等师生召开 “控诉会”,俞平伯、 顾颉刚、朱光潜等胡适的同事、学生都作了批判性发言。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对胡适思想的质疑之声便已存在,例如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胡适研究专家周质平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积极推动的作用,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乾嘉考证的老路。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又称文学革命。胡适到北大后通过讲堂和报刊(如《新青年》、《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等)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大力提倡“新文化”或“新思潮”。“左”倾思潮在1920年有逐渐压倒胡适的趋向。但胡适的思想还是在当时不少“左”倾青年的心中留下种子,几十年后又奇迹的出现。在先后读到的王元化、李慎之、舒芜几位先生晚年的文字,都明显透出“回向胡适”的信息。 《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研究》共有六篇,分别是“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谈学谈诗二十年——序《胡适杨联往来书札》”“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胡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一篇,是余英时为2004年公开出版的《胡适日记全集》序文,占去了全书内容大半。与其他研究胡适的著作不同的是,余英时以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到晚年1962年的日记、书信为基本史料,旁征博引,将围绕胡适本事中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一还原。在胡适本事中,关于胡适博士学位的真假,一直有争议。1919年,当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倡言“新文化运动”时,胡适“昔为好友,今为仇雠”的梅光迪,就对胡适是否该称为“博士”提出质疑;其后,做过胡适口述自传的唐德刚,也对胡适的博士学位提出同样的质疑。他在《胡适口述自传》的一条注释中,推断胡适博士论文口试结果是“大修通过”,而且必须“补考”,因而迟至1927年他重返哥伦比亚大学,满足了这两项要求之后,才取得博士学位。唐德刚的这一注释,后来多为研究胡适的学者所尊奉,胡适博士学位的悬案也由此产生。余英时通过校勘这一时期胡适的日记,比照其他史料,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是货真价实的。他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除了因‘论文缓缴’延迟了十年之外,别无其他可疑之处。至少到现在为止,尚未出现任何足以致疑的证据,唐德刚先生的‘论文口试’为‘大修通过’之说,仍然是个‘假设’。”作为叙述历史的作品而言,包含丰富的、生动的细节的大量材料,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因为如此,有关胡适的研究作品,类似胡适博士学位真假之类的细节往往被渲染。但是,从研究历史的学术价值而言,细节丰富却并不等于历史真实。余英时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不真实却丰富的细节一一剔除。有关胡适个人生命史上的一些其他疑点,诸如胡适是不是“哲学家”、胡适的感情经历等,在余英时的诠释中,都一一破解,胡适的本来面目也慢慢清晰起来。
爱因斯坦12岁时他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并对所有权威和社会环境中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并发展成一种自由的思想。爱因斯坦发现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自然世界,它离开人类独立存在,就象一个永恒的谜。他看到,许多他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时,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于是,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选择了科学事业,希望掌握这个自然世界的奥秘,而一旦选择了这一道路,就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从来没有后悔过。 袁隆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后被誉为"两弹一星" 牛顿,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他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时,就表现了对实验和机械发明的兴趣,自己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和日晷等.1661年,牛顿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成了一名优秀学生.1669年,年仅27岁,就担任了剑桥的数学教授.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85~1687年,在天文学家哈雷的鼓励和赞助下,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7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27年3月27日,逝世于伦敦郊外的一个小村落里.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 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创制了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新历——《大明历》。在《大明历》中,他首次引用了岁差,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还采用了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比古代发明的19年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祖冲之推算的回归年和交点月天数都与观测值非常接近。 在数学上, 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和之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在机械制造上,曾制造了铜铸指南车、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计时仪器漏壶、欹器等。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高斯小的时候,有一天,老师闲得慌,就让高斯全班同学做数学题,从1一直加到100,老师自己却在偷懒看报纸,老师本来以为这么个破题要做一上午,别的小孩也在一笔一划的计算,高斯考虑了一会,刷刷几笔就写完了,交给老师,老师很生气,认为高斯欠揍,可是高斯却说,1+100=101,2+99=101,3+98=101,直接用101做个乘法就齐活了,得了。老师没辙了,高斯算的数是对的,别的小孩也羡慕嫉妒恨,高斯自己就回家吃饭了。后来这种算法就叫等差数列。高斯长大后,有一天,老师闲得慌,就让高斯回家自己做一个很难的题,嘛题呢?就是用尺规作图画一个正17边形。高斯回家后,看着这个题,想老师丫的出这么个题,或许是一道很普通的题,可我现在做不出来,没有办法,也许是因为我目前为止还是个蠢货,我不能这样自暴自弃,应该努力思考,不懈追求。就点了灯,自己在比划着,画了扔,扔完再画,一个通宵,他终于做出来了!(鼓掌)他自己也很高兴,就去找了那个老师,老师听说他做出来了,狂笑,说,这么个破题,当年TMD阿基米德同学、毕达哥拉斯同学等一堆优等生做不出来,你丫竟然做出来了,糊弄谁呢?可是,当高斯义正词严的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和做法后,老师说不出话来,为嘛?高斯做对了!老师当即五体投地,说大哥,你有种!将来在数学上一定会大展鸿图,继续努力吧,兄弟。高斯似懂非懂。后来高斯果然成为了一个数学家,被人誉为数学王子。他西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庄重的刻下了一个正17边形。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领域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欧拉小时候,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家里羊渐渐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太小了,爸爸决定建一个新的羊圈。他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能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要想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40+15)×2=110(米)。欧拉的爸爸感到十分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羊圈,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占地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小欧拉却向爸爸说,不用增加材料,也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爸爸不相信,没有理他。但在小欧拉的坚持下,欧拉的爸爸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赶紧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再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它的面积达到了25×25=625(平方米)。爸爸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材料正好够用,面积比原来想象的还稍稍大了一些。 放在文字右边。 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为有这么聪明的孩子感到无比自豪。 父亲想,让这么好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可惜了,决定让小欧拉好好学习。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导语: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去投入精力和时间,有时候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下面是有哲理的小故事三分钟,欢迎阅读。
二战快结束时,有个叫罗勃.摩尔的小伙子正在海军服役。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1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的海下,学习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一支日本舰队……一艘驱逐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开过来了.我们发射了5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看来150英尺的地方,以免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冷却系统和所有发电机。“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在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的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50英尺走有的地方爆炸……要是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水艇就会炸出洞来。“当时,我们奉命静静的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的几乎无法呼吸,不停的对自己说:“这下可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摄氏40度,可我却怕的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15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而离开了。“这15个小时,我感觉好象有1500年那么长,我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经担心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我还为我额头上的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所有这些年来的愁苦烦恼,在此时此刻都显的那么荒谬、渺小,而我过去居然对他们很在意。”我们今天不可能再去海底体验那15个小时,但有没有可能不再为了额头上的伤疤而烦恼呢?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华屋。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也不一定能被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酒饭之际,我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是请求。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的应允了。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的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启示:请求封赏,至多让人觉得贪婪,总比被人怀疑造反要好得多。有恒产者有恒心,在西方社会,没有家室财产的人很难担任公众职务,因为大家不放心。
有哲理的小故事三分钟3有一个秘密是你爱我
在丹麦历史上,有一对很有名的科学家兄弟,哥哥尼尔。波耳是物理学家,外向,善言;弟弟哈洛。波耳是数学家,内向,拙于言辞。他们是好兄弟,一条藤上的两个出色的瓜。一天,哥哥建议他两来个互相揭短,他觉得这很好玩。弟弟说:“噢,那我可做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偶快乐吗?”弟弟只好说:“你先说!”哥哥开始批评弟弟:“你总是口齿不清,不爱说话,没有人知道你的细心,你的关怀......好了,现在你可以说我了!”弟弟还是笑着平静的说:“我做不到!”哥哥急了,便说:“你讲话不算数!”弟弟这才“恩恩”地开了口:“哥、哥,你的衣领上有一根线头。”边说边帮他拿掉。这便是弟弟拙于言辞的力量,他的言行朴素而深情。我有许多这样木纳的朋友,他们不会为我送花,但我很清楚,当我需要输血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给我热血。
启示:古人云: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话迟。有时候拙于言辞竟会成为优点。因为在爱的表达上,行动远胜过言辞。
一位社会学博士,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糊涂了,因为他在归纳两份相同性质的材料时,发现结论相互矛盾。一份是杂志社提供的4800份调查表,问的是:什么在维持婚姻中起到决定作用(爱情、孩子、性、收入)0%的人答的是爱情。可是从法院民事庭提供的资料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4800对协议离婚的案件中,真正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的不到10%,他发现他们大多是因小事而分开的。看来真正维持婚姻的不是爱情。例如0001号案例:这对离婚是一对老人,男的是教师,女的是医生,他们离婚的直接原因是:难的嗜烟,女的不习惯,女的是素食主义者,男的受不了。再比如002号案例:这对离婚者大学曾是同学,上学时有3年的恋爱历程,后来分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他们结婚5年后离异。直接原因是:难的老家是农村的,父母身体不好,姐妹又多,大事小事都要靠他,同学朋友都进入小康行列,他们一家还过着紧日子,女的心里不顺,经常吵架,结果就分开了。再比如4800号案例:这一对结婚才半年,男的是警察,睡觉是喜欢开窗,女的不喜欢;女的是护士,喜欢每天洗一次澡,男的做不到。两人为此经常闹矛盾,结果协议离婚。本来这位博士以为他选择了一个轻松的题目,拿到这些实实在在的资料后,才发现《爱情和婚姻的辨证关系》是多么难做的一个课题。他去请教指导老师,老师说,你最好去请教那些金婚老人,他们才是专家。于是他走进大学附近的公园,去结识来此晨练的老人,可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他非常失望,除了宽容、忍让、赏识之类的老调外,并没找出千毫年个与婚姻的辨证关系。不过在比较中他有一个小小的发现,那就是:有些人在婚姻上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找做了对象,而是一开始就没弄明白,在选择爱情的时候,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这种生活方式上的小事,决定着婚姻的和谐。有些人没有看到这一点,最后使本来还爱着的两个人走向了分手的道路。据说,博士生导师就因为他这点小小的发现,使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
启示:家庭的组建是因为有了爱情,家庭的破裂好似因为缺乏宽容。
楚庄王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瑶,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哦度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启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施恩,少结怨,善恶总有回报。
一只青蛙看着自己的老鼠邻居很不顺眼,总想找个机会教训教训它。一天,青蛙找到老鼠,劝它到水里玩。老鼠不敢,青蛙说有办法保证它的安全,用一根绳子把它们连在一起,老鼠终于同意一试。下了水,青蛙大显神威,它时而游的飞快,时而潜入水底,把老鼠折腾的死去活来。老鼠最后被灌了一肚子水,泡胀的身子漂浮在水面上。空中飞过的鹞子正在寻找食物,发现漂浮的老鼠,就一把抓过去,相连的绳子把青蛙也带起来。吃掉老鼠后,意犹未尽的鹞子又把嘴伸向青蛙。在被鹞子吃掉之前,青蛙后悔的说:“没想到把自己也给害了。”
启示:害人终害己,把别人推向危险时,自己是很难脱掉干系的。
上帝造完人类以及万物以后,让他们在地球上按照各自的方式去生活,上帝只是用慈祥和欣慰的目光注视着一切。忽有一天,人跑来寻找上帝。“你有什么事啊!我的孩子。”看着满脸委屈的人,上帝问道。“这太不公平了!”人叫喊着回答,“您看,我跑不过马和兔子他们,也没有大象和牛的力气大,不能象鸟儿在天上飞,不能象鱼儿在水里游,上树摘果子不如猴子,捕食又没有老虎的爪子和牙齿……您说我该怎么办啊?”“你的大脑比他们的都好,你可以思考啊!”上帝说道。“可他们说,我一思考,您就会发笑/思考是没有用的。再说,好多问题我也想不明白。”上帝笑了,他对人说:“我的孩子,我知道有些问题你可能会想不明白,可是你的优势就是智慧的大脑啊!你的大脑有1350毫升,你足以用它去弥补各种不足。我保证,只要你凡事动脑思考,你会活的比他们都好,他们都将会为你所用,你将成为万物之灵。你只要不思考,也就无法生存了。孩子,你的大脑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你要好好的利用啊。”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人类不思考,上帝就该哭了;你将如何生存呢?孩子!
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在官渡大败袁绍,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双方交战之时,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形势一度岌岌可危。幸亏袁绍刚愎自用,不听谋士许攸忠言,致使许攸愤而投曹操,献计献策,火烧乌巢……袁军粮草重地,曹军方得大胜。胜利后,曹军发现袁绍的文件中有大量朝中官员给袁绍的书信,全都是讨好袁绍,以为自己谋好退路。有人建议曹操彻底追查此事,以通敌罪名论处这些官员。曹操否决了这个建议,也没看这些信件,命人全部烧掉。望着燃起的火焰,曹操说:“当时形势危急,我尚不能自保,他们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去追查呢?一则显得自己没有容人胸怀,不近人情;二则会将这些人逼向敌手一边,等于削弱了自己而增强敌人实力。
在一次关于家教的采访中,我碰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总,母亲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两口子都是有学问的人,人品也没的说,但他们的独生儿子却在劳改农场服刑。这种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老两口的诉说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原来这对父母亲各自的事业心都很强,平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很有追求。他们的儿子小时候很乖,学习成绩也不错,两口子很省心,只觉得在学习条件上满足他就可以了。谁知儿子上初中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慢慢染上了吸烟、喝酒、打架等恶习,,一发不可收拾,等到派出所的找上门时,他们才发觉。其后虽然他们试图让儿子迷途知返,但已经晚了,儿子在另一条道路上终于越走越远。采访结束时,他们的一段话深深刻在我心里:“如果今天让我们拿现在所有拥有的一切去换取孩子一个正常人的普通健康生活,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的,可当时就是在我们追求这些,如名誉、地位、收入、成就感时,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教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遗憾的讽刺啊!”
启示: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去投入精力和时间,有时候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大拿无论如何,有些东西是一定要永远排在首要位置的。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一个小女孩像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管制。她离开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过了不久,在多次挫折的打击下,她日渐沉沦,终于只能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这期间,母女从没有过什么联系。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不辞辛苦的找遍全城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副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一天女孩懒洋洋的晃进一家收容所,准备领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的从布告栏随意扫过。忽然,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她挤出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底下有行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她站在画前泣不成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有贼闯了进去。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着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入睡。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娘儿两紧紧的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锁?我还以为有贼闯进来了呢!”母亲柔声说:“自从你离家后,这扇门再也没有上锁。”
启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论你优秀还是普通,甚至是……父母的爱之门永远不会关闭。
1、华罗庚
1950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2、钱学森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但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
3、邓稼先
1950年8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4、杨承宗
1951年秋回国,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
1958年起调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任系主任,教授。1961-1969年底。兼任国家第二机械部铀研究所副所长,主管业务。1979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80年倡办安徽省合肥联合大学,兼任校长。
1979-1989年先后任中国化学会第21-2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第1-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
5、郭永怀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
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胡适是博士,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另有荣誉博士学位35个,详见后面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获得也是有故事的,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 才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详细见后面介绍。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呵呵,不确),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 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 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 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中获得过三十五个荣誉博士学位,并以此作为胡适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的证据。但很少有人知道以下事实:这三十五个荣誉学位中,有二十七个是在他大使任内得到的,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而在这二十七个学位之中,有一大半是法学博士学位(.),这个学位一般是授给政界人士的。所以说,胡适的这些学位并不能说明胡适的学术水平或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它们至多可以说是他的“事业上的成就”得到了美国人的承认。 也许有人会为胡适抱不平说,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是他们主动送给胡适的,又不是胡适自己去争取的,那些傅斯年所谓“反对先生”的人凭什么指责他“只好个人名誉,到处领学位”呢?对於持这样观点的人,首先要提请他们注意的是,第一,胡适不是一般的大使,而是“战时”大使;第二,胡适是当时中国驻外大使中最重要的一位大使。1938年,行政院长孔祥熙在催促胡适就任的电报中说:“此次赴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首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王松、蒋仕文:《宋子文传》,武汉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168页)。他“到处领学位”之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沦入敌手,中央政府退缩山城重庆,北京大学困顿西南边陲,而美国几乎是中国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在这个时刻,胡适不努力开展外交攻势,争取美援(胡适后来曾说自己在大使任内没有为中国争来一枪一弹,虽是自矜,大半却是实情),而是南来北往地接受学位,这对於当时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气氛浓厚的美国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好大使(胡适被免职之后,《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为他打抱不平);但对于嗷嗷待哺的中国政府来说,对胡适的期望岂止是望梅止渴,简直就是望洋兴叹。所以,宋子文告诉他:“你还是多管管正事罢!”傅斯年劝告他:“此等事亦可稍省精力,然后在大事上精力充足也。”这一敌一友两方面的“建议”,足以说明问题的实质:接受这么多的学位,已经影响到他管“正事”、干“大事”了。 从另一方面讲,胡适对这些学位是相当在意、相当得意的。1940年2月1日,胡适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接受了BrownUniversity赠与名誉学位的邀请;今天又接受了WesleyanUniv.的邀请。今年共有五个名誉学位”。(《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348-349页)。1940年3月21日,胡适在家信中说,去年得了两个名誉学位(因病辞掉三个),今年可得八个,连同以前的总共十三个名誉学位。(耿云志:《胡适年谱》)。1943年11月15日,胡适在日记中总结自己的荣誉学位,计文学博士学位(.)四个,古典文学博士()一个,法学博士(.)十五个,民法博士(.)一个。(《胡适日记全编》第七册550-551页)。如此的斤斤计较,不由让人想起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王戎“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的掌故。========================胡适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胡适民国6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1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故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民国8年(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胡适博士著,轰动学术界。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疑问,说胡适是“假博士”。民国16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就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辩论,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又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支持当时的“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积极为中国抗战奔走。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和回忆文字整理而成。)胡适终其一生,获得35个荣誉博士的帽子,但自他1917 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返国后,他的博士帽子问题就引起学界与坊间关注,内在的悬疑直到今日仍未搞清。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一问题又成为研究者疑惑、考据、争论的热点。 1919 年2 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由蔡元培推荐,商务印书馆出版,封面署名“胡适博士著”,蔡元培亲自为之作序。 蔡氏在序中说胡适是著名的绩溪大学问家“三胡”的后代,并云:“适之先生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容易多了。” 后世有一种说法认为,蔡元培明知道胡适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且不是绩溪大学问家“三胡”的后代,但在《大纲》中有意加上“博士”二字,以抬高胡适的身价。 而在序中有意移花接木向“三胡”靠拢,为的是彰显其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所有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震慑当时北大气焰嚣张的保守派和反对派。 亦有人认为,当时的蔡元培对胡适这路英雄的家底并不熟悉,关于“博士”与“三胡”问题,是受胡适巧妙的蒙而稀里糊涂地落入圈套的。 也就是说“蔡氏固不明胡氏的底细,而胡适明知而照登在书前,直到后来有了《南‘安全感’后,才说(自己)原非出自汉学世家的绩溪胡氏”。(汪荣祖《胡适历程的曲直》,载《读书》,2005 年第2 期)到底哪种说法更具历史的真实,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考证。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胡适于1917 年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时并没有戴上博士帽子,而是光着头,空甩着十个手指头归国的,直到10 年后的1927 年才获得博士学位。 有争论的是,胡氏为何毕业10 年才得以戴上他梦寐以求的那顶博士帽子,其中的奥秘何在? 金岳霖晚年曾写过一小段关于胡适的回忆文章,叫作《胡适,我不大懂他》,其中涉及胡氏毕业论文事。 金说:“在国外留学,写中国题目论文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胡适。他写的博士论文好像是《在中国的逻辑发展史》。在论文考试中,学校还请了一位懂中国历史的、不属于哲学系的学者参加。这位学者碰巧是懂天文的,他问胡适:‘中国历史记载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准确的?’胡适答不出来。那位考官先生说:‘《诗经》上的记载“十月之交,率日辛卯,日有食之”,是正确的记载,从天文学上已经得到了证实。’这个情节是我听来的,不是胡适告诉我的。虽然如此,我认为很可能是真的。”(《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刘培育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年出版) 老金说这话的时候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年,当年老成持重的金岳霖已变成了老金头,记忆力明显衰退,回忆起往事也就免不了有一些失误。 其实,胡适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22 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英文刊行,底稿的中文本标题是《先秦名学史》。1983 年上海学林出版社以《先秦名学史》书名出版了中译本。 金岳霖对胡适的学问向来有轻视意味,蔡元培说胡适“旧学邃密,新知深沉”,而金氏却说胡“旧学不过乾嘉,新学止于赫胥黎”(余世存《非常道》),又说“西洋哲学与名学又非胡先生之所长”(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等。 从老金表示对胡适不太懂的文章中还曾举过几个小事例,其中一个说:“这位先生我确实不懂。我认识他很早的时候,有一天他来找我,具体的事忘了。我们谈necessary 时,他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必需的或必然的事要做。’我说:‘这才怪,有事实上的必然,有心理上的必然,有理论上的必然……’我确实认为他一定有毛病。他是搞哲学的呀!”又说:“还有一次,是在我写了那篇《论手术论》之后。谈到我的文章,他说他不懂抽象的东西。这也是怪事。他是哲学史教授呀!”(《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 通过这些小事例,看出金岳霖对胡适这位哲学博士的疑义,同时也隐约透出金氏怀疑胡适当年在博士学位考试中没有合格的信息。 这个信息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见仁见智不同的评述,相信者有之,否定者亦不乏其人。 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美籍华人,著名史家唐德刚就曾明确指出:“金岳霖先生说‘西洋哲学与名学又非胡先生所长!’这就很明显的是一种‘文人相轻’的心理在作祟。”“但是在中国哲学界里像金氏这种能够和胡氏‘相轻’一下的‘文人’也实在不多啊!在文学、史学、宗教……等各行各业,其情形亦复如是。相轻者既鲜,剩下如我辈的芸芸众生就只有‘爱而且慕’了。这也该是‘我的朋友胡适之’所以能为举国上下一致接受的主要原因吧!”又说:“加以胡氏气味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深知自重,因而纵使‘批胡’‘搞胡祸’的专家们也断难信口雌黄,骂胡适之‘无聊’‘无耻’‘无行’。他们如果以三‘无’中的任何一‘无’来加诸胡适,也就会‘不得人心’了。无聊、无行乃至无耻之人,在今日世界里,真是滔滔皆是!但是,凭良心,不是胡适!”(《“我的朋友”的朋友》,载《胡适杂忆》,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出版) 为此,唐德刚给胡适当年的博士问题辩诬,专门用功费力做了仔细精密的考证。 按唐的说法,胡适时代的哥伦比亚大学文科博士学位研读过程是:研究生修毕规定学分之后(胡氏在康奈尔研究院的学分,哥大是承认一部分的),还要考过一道笔试、一道口试、一门欧洲语。门门及格,这样才算是“博士候选人”。既为候选人便可选择题目,撰写“博士论文”了。论文完毕,再来一道“防卫口试”。防卫口试是最后一道关,也是最容易的一道关。但是尽管比较容易,考后仍有三种,通称“三栏”或“三柱”的不同结果。其分别如后:第一柱,“小修通过”。“通过”之后,由主任论文导师监督,“小”事“修”改就成了。第二柱,“大修通过”。“通过”之后,要另组考试委员会监督“大”加“修”改。这是件极麻烦的事。论文“大修”之后,还要回校参加“补考”。第三柱,“不通过”。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不许补考,博士告吹。 还有,哥大当年博士论文一定要出版成书,缴入大学100 本(今日用缩微胶片),才算有正式学位。所以不论你考得大修、小修,至少要一年半载以后才能算真博士。加以那时美国出版太贵,中国学生论文频多带回上海交商务印书馆一类的出版商代印,然后以100 本寄回哥大,才算大功告成。 所以那时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管考得哪一“柱”,甚至没有考,一旦回国,都迫不及待地以“博士”自居了。 所以那位疑胡派诗人张子英先生说的“哥伦比亚读未终,先把博士使用”,那时几乎个个博士都如此。张诗人如把他的《西江月》里的“先”字改成“都”字就更贴切了。不过有的“先用”一年半载,有的三年五载乃至十载。“先用”一辈子的也不是没有的。 夏(志清)、富(路得)二教授认为胡公先用了10 年,别无他因,只是“论文缓交了”就是了。 夏、富二先生都“有疑处不疑”地认为他考得第一柱——小修通过。如此,则胡氏的论文便立刻可以在上海出版,1917 年底便可拿得哲学博士学位了(哥大博士学位是论文随缴随拿,不以学期为限),何必等到1922 年杜威离华之次年始付印,1927 年亲返纽约始拿学位呢?! 事实上,胡氏在1917 年口试上所遭遇的困难略同于后来的“二柱”。考入第二柱在普通情况之下,便非返校补考不可了。那时中美之间又无喷气客机,返校补考,谈何容易!所以他就只有“拖”之一途了,一拖就是10 年! 杜威来华讲学归国后,以杜氏当年在哥大的地位,配合胡氏本身在中国和国际间的声望,从大修改小修,自然就没有补考之必要了。如果杜威遗札尚存,哥大记录犹在,“胡适学位问题”的官司也就不必再打了。(见《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释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出版) 唐德刚之说遭到了胡颂平、余英时等人的反对与责难,胡颂平在《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编者按”中引述了唐德刚在《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年出版)中的一段记述。唐说:“胡氏在哥大研究院一共只读了两年(1915—1917 年)。两年时间连博士学位研读过程中的‘规定住校年限’(required residence)都嫌不足,更谈不到通过一层层的考试了。……所以胡适两年时间读完是不可能的。” 对此,胡颂平为胡适辩护说:“照《胡适杂忆》的话,似哥大不应授予胡先生博士学位的。但哥大授予胡先生博士学位乃是事实,若非唐君推断有错误,则是哥大办理博士学位授予的人有错误。” 按史家余英时的说法,“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全无问题,除了因‘论文缓交’延迟了十年之外,别无其它可疑之处”。也就是夏志清所说的,只是“手续未完”而已。 为证明这一说法,余英时根据胡适日记、往来书信与《口述自传》等材料,列举了几项与此相关的事例加以论述,认为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的最后两年已修够了哲学史和哲学课程,所以加上哥伦比亚的两年,读博士学位的时间一共是四年,“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胡适两年内在哥大完成‘哲学博士学位的一切必需课程和作业’便丝毫不必诧异了”。(《重寻胡适历程》,余英时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下同) 余氏还指出,在已出版的《胡适秘藏书信选》续篇(台北:远景出版公司出版)中,有一封1919 年9 月7 日朱经农给胡适的信,文曰:“今有一件无味的事体不得不告诉你。近来一班与足下素不相识的留美学生听了一位与足下‘昔为好友,今为雠仇’的先生的胡说,大有‘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神气,说‘老胡冒充博士’,说‘老胡口试没有pass’,‘老胡这样那样’。我想‘博士’不‘博士’本没有关系,只是‘冒充’两字决不能承受的。我本不应该把这无聊的话传给你听,使你心中不快。但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谣言甚为可恶,所以直言奉告,我兄也应设法‘自卫’才是。凡是足下的朋友,自然无人相信这种说法。但是足下的朋友不多,现在‘口众我寡’,辩不胜辩,只有请你把论文赶紧印出,谣言就没有传布的方法了。 据史家余英时考证,这“昔日好友,今日雠仇”乃指与胡适同在美国留学的梅光迪。这是当年“谣言”的策源地,但朱经农显然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胡适的博士论文没有印出来。 1920 年8 月9 日,朱经农在致胡适函中附注说:“又,你的博士论文应当设法刊布,此间对于这件事,闹的谣言不少,我真听厌了,请你早早刊布罢。” 根据这两封信件,余英时认为胡适的论文终于在1922 年刊出,与其有一定的关系。按唐德刚的说法,如果胡适在哥大不是在考试时遭遇了大修通过而且必须补考,胡氏何必等到1922 年杜威离华之次年始付印,1927 年亲返纽约始拿学位呢?(《胡适口述自传》) 余英时认为此说比较荒唐,当时哥大“博士论文‘口试’是‘最容易的一道关’,这是唐先生也承认的。除非‘哥大纪录’中有关于胡适从‘大修’改‘小修’的明确记载,我们实在很难想象考官中有谁故意和杜威过不去,一定要挑剔他所指导的论文”。 余英时的解释是:“胡适1917 年回国后立即卷入了如火如荼的‘文学革命’,紧接着又是1919 年的五四运动。在最初四五年中,他活动之多和工作量之大简直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我们只要一查1919—1920 年《日程与日记》残本(《全编》第三册)便可见其一斑。这一段时期内他心中不可能有印论文、拿学位证书的念头。 那么他为什么终于在1922 年出版了这篇论文呢?除了与上引朱经农的信有关外,另一原因是他一度动念,愿意应哥大之聘,去教一两年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这应该是他决定将论文付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完成学位的最后手续;另一方面也可用为讲授中国哲学的教材。 不但如此,1923 年6 月他还有赴美参加教育会议的机会。所以论文不迟不早,就在1922 年出版,决不是偶然的。后来这两个远行计划都取消了,因此拖延到1926—1927 年才有欧美之行。……总之,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除了因‘论文缓缴’延迟了十年之外,别无其他可疑之处。”(《重寻胡适历程》)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并在该校任教授,后出任过香港新亚书院院长与中文大学副校长的余英时——这位钱穆的追随者,一向自视甚高,号称海外研究胡学的权威人物,虽没有到当年傅斯年“目空天下士”的份上,但也牛气哄哄,不把其他史家放在眼里。因而便有了痛责海外史学界大腕唐德刚的“义举”。 不过与“天子门生”唐德刚相比,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不是一个等级,英时堪称小字辈,无法与修炼得几乎成精的唐老夫子对阵匹敌。就唐德刚而言,英时只不过是个娃娃,无须与之较真,面对责难乃避而不言,一笑了之。 但英时的“犹大之吻”却惹恼了与其年龄相当的台湾史家汪荣祖,汪氏同样出于看不惯唐德刚遭受问责的“义举”,像大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说的一句政治术语一样,“自己跳出来”挥刀弄棒地对余氏进行了一番痛击。 汪说:“余氏澄清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胡适的日记,根据胡适日记所载来纠正一些有意的误传与谬误,当然有其正面的意义;不过,胡适日记的权威性也不能说百分之百。除了日记常因事后追记、补记而失真外,胡适由于成名甚早,而又爱惜羽毛,他的日记明摆着是要公之于世,给别人看的,不免因谨言慎写而掩遮真相。换言之,胡适的日记并不全是胡适的私密空间,像他与何炳棣在纽约闲聊时所说的‘陈寅恪就是记性好’‘雷海宗就是笨一点’‘马寅初每天一个冷水澡,没有女人是过不了日子的’(见何著《读史阅世六十年》)等‘真情表白’全无掩饰的话,在胡适日记里是找不到的。”(汪荣祖《胡适历程的曲直》,载《读书》,2005 年第2 期。以下引文同) 在谈到胡适“博士问题”的关键点时,汪荣祖说:“大力捧胡而又出版《犹大之吻》来痛骂唐德刚的苏雪林,也承认她当年上胡适课时,胡适用的就是印有‘胡适博士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不过,她引胡适的话说:‘我向来不喜以学位的头衔炫人,这胡适博士著数语,是出版商弄的花样。’所谓不喜炫耀学位,乃表示有学位不炫耀而已,至于出版商又如何能擅自弄此花样? 如苏雪林所引不误,反而显示胡适的不诚实。当年北大并没有非博士不能当教授的规定,若非胡适尚未取得学位时已自称博士,就不会有识者所谓‘老胡冒充博士’的反应,朱经农也没必要在一九一九年的信里提醒胡适,并希望他赶快将论文印出,以释群疑。 胡适在此压力下,并没有尽快将论文印出,取得博士学位,却等待了十年之久,当然可疑。 余氏的解释是:胡适于一九一七年回国后,‘立即卷入了如火如荼的文学革命’;换言之,胡适无暇去印论文、拿学位。然而,如果学位考试在一九一七年就已通过,论文既不需要大修或小修,但须交给书商印书,则所谓‘没有时间’或‘没有念头’(在朋友们质疑下念头应该很强),就难成理由;剩下的理由没钱印论文,恐怕也难以成立,其中必有蹊跷。 唐德刚曾告知笔者,胡适博士论文未于一九一七年通过的档案资料仍存哥伦比亚大学,他曾取阅过,也曾当面与胡适谈过;不过,现在这些档案非经家属同意,不再能够调阅……” 汪荣祖最后说:“胡适的缺点在余氏的笔下可以成为优点,甚至是‘健全的榜样’。套一句殷海光的口头禅:‘要我们从何说起呢?’” 近来又看到余英时新近发表的一篇名为《胡适“博士学位”案的最后判决》。(见《余英时文集》,第5 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余氏在文中称自己又发现了几条新证据,足以彻底解决胡适“博士学位”的悬案,并举例说明,以“作为全案的最后判决”。 余氏所得新证据为胡适的一篇“略记”和一封信。“略记”写于1922 年1 月,是胡适为亚东版《先秦名学史》所写,内中说:“这部论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发展的专著是我在1915 年9 月到1917 年4 月旅居纽约市时期写成的。它已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接受,作为完成哲学博士学位的一部分要求。……过去四年中我曾渴望能有机会,对这篇论文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但工作的压力使我无法达成这一愿望,这是此书迟迟未能出版的原因。在华的英、美朋友读过此书原稿的,都一再劝说我将四年前的旧作照原样刊印出来。我现在决定这样做,虽然很有些勉强……” 就这一“略记”,余英时得出结论:“我们由此确知两个基本事实:第一,1917 年他的博士论文呈缴后,当时便已为哥大哲学系所正式接受;第二,1922 年亚东刊本,除‘略记’和‘导论’之外,与1917 年呈缴的论文原稿完全相同,并无改动。1926 年12 月[ 胡适]《日记》记:‘发电亚东,请他们寄《名学史》一百册到杜威处。’可知他1927 年正式取得博士学位即是凭着1917 年写成的论文定稿。这一事实必须建立在一个绝对性的前提上面,即1917 年5 月22 日的论文口试已顺利通过。” 第二个凭证是,1917 年4 月13 日,胡适有一封长信给韦莲司,信末说:“我还在写论文的结论。我把写好的部分给了杜威教授,他对我所写的非常满意,并给了我许多鼓励。我估计再一星期就可以整个写完了。” 余英时得信后,认为“这真是一条铁证,可以摧毁任何关于论文口试未通过的妄测”。针对唐德刚一段“极其生动而有趣的‘想象’,最主要的关键人物当然在于指导教授杜威对它的评价如何”。 因而余英时认为:现在“我们已确实知道,杜威读过了除‘结论’以外的全部论文初稿,感到‘非常满意’并且给予‘许多鼓励’,那么所谓‘口试未过’的推测已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根据……指导教授杜威既已肯定了论文的价值,任何奇峰突起的意外是不可能在这一场最后的口试中发生的。” 因而,余氏认为胡适的博士学位迟拿了10 年的根本原因就是论文迟交的缘故,其他的解释和猜测都是妄言。“八十五年来的一件疑案终于完全消解,再也没有争论的余地了。”余氏所做的这个结论是否就是真正的结论,在这一悬案破译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奇峰突起”的可能?且等历史的检验吧。
算起来是35+(哥大1个+35个荣誉博士学位.);其他35个都不重要,因为都是荣誉博士;最重要的他博士毕业时候的学位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第一次答辩没过就回国去北大当教授了,后来去美国补交论文答辩通过;另外有人说他没有出现在哥大图书馆编的名录内,就怀疑他没有博士学位,只是肄业。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大家上午好!我是XX学院中文系05级1班的学生余宏超。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胡适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胡适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胡适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胡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胡适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胡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我的论文《胡适学术情结》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留学时期,思想和立业的定型,这是胡适传奇一生的基础,我主要写他从一名留学者到热衷政治关心国内时事的爱国者,这里面包括他对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接受和改造,这两种思想是胡适一生思想的定型;变态社会中,大力奉行镇静主义,这部分也是论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参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胡适的政治与学术的脸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脸谱的交叉又构成了典型的20世纪学人内心苦苦挣扎的心态。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几次让我潸然泪下,胡适的那种在逼与被逼的崩溃边缘让我触目惊心,让我感到要作为一名纯粹的学者活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地艰难!第三部分是平和时期,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胡适一生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学术追求的最佳状态,是我写本论文的第二个目的。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胡适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参考了一些毕业论文样本,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专业论文。本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宋聚轩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以上就是我的毕业论文总结报告,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