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论文在 大学里本来是 看你专业 学到什么程度 后来演变成一种例行公事了。。。毕业后的论文纯粹就是学术性的了 主要是将你这几年的研究成果公布给大众 让别人知道你的一些发现。。。 呵呵 希望对楼主有点帮助。。。
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就是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新颖性。如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什么改进和提高。
发表论文对毕业生有什么好处
1、有什么价值?价值这东西,你作为外人是无法完全理解的只有进入到ta行为链条中才能看得清楚一些,注意,是清楚,不是认同从他自己角度来讲,价值在于发现了一个和自己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到一起的生活现象理论和一个有趣的实践联系到了一起,同时还被加持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神秘色彩从认可这个篇文章发表的编辑来讲,这个实例对其他高中生会有启迪示范作用发表这篇稿子能让高中物理不那么枯燥,期刊也随之被更多读者认为有趣,值得读……从此行为链条各个环节去看,都能找到其合理存在的价值2、问题在你对科学、知识、价值的定义。已经,只是,大概,早已,这些词表现出来的,就如同你自己说的,对科学知识的“神圣”化在你的定义里,神圣的东西不能被烂俗的模仿,拷贝,简化,剽窃……值得发表的东西需要原创,需要有“价值”你对论文的理解没有什么偏差,你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没有偏差,你对论文的理解也正确你困惑的,只是对科学知识定义上的不同理解重在不同,不在偏差,偏差是存在一个“正途”;异同只是相对科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或者“神圣”之物的价值,不在于保持其唯一性,而在于广泛的可获取性如果一个高中生不能对科学知识有“拿来”的意识,科学就是一个挂在高出不可触碰的泥塑如果神圣之物不能庇佑每一个普通凡人,神圣不在所以,你已经理解了科学的上半部分,也是理论部分:原创,进取但你还没理解科学的下半部分,也是更为重要的实践部分:传播广,人人可获取、使用、编排3、如何做?如果你能坚持上半部分,当然要坚持但如果你发现你没办法想到一个有趣,实用的载体,并在理论上有新的观点或发现没关系,那就简单复制前人的这套已有理论但要尝试把这套东西用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给更多人这样的话,你可能没做到上半部分但你很好的做到了下半部分当然,前提是你充分告知大家,你获取这个知识的途径,其相关事件、人物、事件这在科学中叫做引用,科学传播的重要一环没有引用的抄袭才是让人不舒服的抄袭;说明过程的人,其所做的复制叫做传播科学这就是其中的差别
本文的第三部分,“怎么”写。我们分两个层面来进行讲解。第一个层面,从写作观念上来看;第二个层面,从写作实践中来看,我们应该怎么去做。首先,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来调整。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了几个能够更新大家写作观念的内容。第一个,初稿不是定稿。我们平时写的论文永远都只是初稿而不是定稿,定稿是改出来的,定稿永远都不是一次性写出来的,写的时候永远是在写初稿。从过程的角度来讲,我们很有必要把初稿和定稿区分开,否则,很容易会造成一种自己好不容易写完论文了,就赶紧投稿的现象,在这时,你只是把一个不成熟的东西给投出去了而已,所以,编辑就有充分的理由来认定你的论文不够严谨,同时,他们也会认为你自己对自己也是不负责任的。那么,这种观念还会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启示,第一方面,我们的论文写的不好才是正常的,如果你的论文写的好才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写出来的论文是初稿,初稿写的不好是正常的,只要大家敢于承认自己的论文写的是初稿,就很容易能够接受写的不好才是正常的这个观念,所以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要怕自己写的不好,你担心自己写的不好还是受到把初稿当做定稿的观念的影响,如果大家真的意识到,自己写的是论文初稿,你就不会怕它写的不好,因为后期还要对论文进行修改;第二方面,受到“以刊评文”的误导。有很多同学多次重复的问我说“周老师,我看有很多权威期刊上,已经发表了的论文是那个样子的,但是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论文应该是这样写的?”我说:“你看到的文章是已发表的论文,我给大家讲的是处于过程中的论文”。论文的这两种形态是不一样的,有时,初稿和定稿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更何况作为定稿投出去的论文,直到发表建刊刊登出来的文章,这中间的过程中还会经过很多次的修改,如果我们真的进入到一个过程中的话,能够深刻的理解这里面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不能用已经刊发出来的论文,衡量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不然你会遗失很多的东西。第二点,我们是要写作要发表的论文而不是自娱自乐。自娱自乐完全就是前面我提到的学术对话过程中的I ,是一个自我的过程,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写多少字,前言怎么写,结语怎么写,等等,大的小的各个方面都完全靠自己,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你的论文是要追求发表的。第三点,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时间,而不是要找时间。在写作时间上,有一个选题、写作与修改的时间投入的时间比例问题,5:2:3是我给大家建议的一个合理的比例。从5:2:3这个比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写作环节是最不重要的,因为我们呢已经解释了,写作只是写一个初稿而已,论文百分之五十的重要性都在选题环节,百分之三十的重要性在修改环节,写作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家一定不要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写作环节,否则,这就是一个不科学的论文写作过程。第四点,多引用,能不自己写就不自己写。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但这句话随之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重复率的问题,可能有人会担心,如果自己多引用,能不自己写就不自己写的话,论文的重复率岂不是要很高吗?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能不自己写就不自己写”这句话时的第一反映是不是会想到重复率的问题,如果是的话,我前面讲的内容就全白讲了,在文章前半部分,我花了很多的时间都在讲初稿不是定稿,你写的仅仅是个初稿而已,只有当你的稿件投出去以后,才会牵扯到重复率的问题,在稿件的写作环节中,根本就不存在重复率这个问题,重复率是用来检测论文定稿的。当然,多引用有没有问题存在呢?问题是有的,那么,它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在修改的环节解决,那么,在修改环节是不是就要降低重复率呢?不是的,修改环节主要是处理引用和原创的关系问题,而不是降低重复率,我一直反复情调重复率这个问题是个假问题,大家不需要考虑,因为重复率是你稿件投出去以后的问题,大家只要在稿件投出去之前的过程中,下足够工夫,在写作环节下了足够工夫,就不存在重复率这个问题了。第五点,写作速度能有多快就多快。据统计发现,论文写作环节拖的时间越长,写的越慢,论文成功的概率就越小。我们这边有一个最快的学员,从选期到投搞,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稿件投了一本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中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强调“能有多快就有多快”,越快成功率就越高,这位同学的论文从选题到收到录用通知为止,也就用了五十天左右的时间。第六点,好论文的标准。一篇好论文的标准是很高的,有很多论文其实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这个不要紧,我经常和大家开玩笑说,我给大家讲的这些标准,如果你能够达成百分之三十,你的论文就会很容易发表。第一点,选题和问题要集中。经常写论文的作者,包括期刊编辑对这个问题应该特别有感触,很多论文的问题都出在选题和问题不够集中上,就是说论文太发散了,典型的表现是什么呢?典型的表现是作者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的论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如果选题和问题很集中的话,作者是可以用一句话将论文的过程和观点表达清楚的,这个难度挺大的,但这就是我们的标准。第二点,过程要科学严谨,论文的研究过程,包括作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整个的写作过程要科学严谨,要铿锵有力,最后还要有结论,在这一点上也能卡掉很多论文,因为很多论文并没有结论,很多有结论的论文也都是生拼硬凑上去的,因为作者知道论文要有一个结论,但是又不知道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所以就凑上了一个,比如,重复已有的研究结论,或者专门写一些假大空的内容来冒充自己的结论,这显然是不行的。第三点,结论要铿锵有力,它的一个前提是,你的结论要能够站得住脚。第四点,语言要珠圆玉润,针对语言方面的内容,其实还有一个更通俗的标准,论文要能够达到朗读的水平,你的论文写完以后,别人能够琅琅上口,能够朗读,这点比珠圆玉润的标准要更高一些。这是四个标准,这四个标准归纳总结一点就是合理的陌生感。我们有时在讲论文的创新时,会思考论文的创新到底是什么呢?我在之前写关于论文创新的文章中也讲过,从大科学家、大学者到普通的作者再到期刊编辑,我发现其实所有的人都很难讲清楚论文的创新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在我的文章中,从来不讲创新这个问题,即使讲创新,也是讲学术创新,一般来说,我是很少讲创新的,为什么我不愿去讲创新呢?就是因为我也说不清楚,那么我讲什么呢?讲陌生感。大家在论文中,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给编辑一种陌生感,编辑在第一个初审的环节里,就会认为你这篇论文可能是一篇好论文,当然,到底好不好还要看里面的内容,还要看你写的怎么样,你的结论怎么样。但是,当人一看你的论文给人一种陌生感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有创新存在的,但这种陌生感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是很突兀的陌生感的话,就会让人感觉到明显的不合理,这是不行的。陌生感要有合理性,而不能是极度的陌生感。最后一点,学术创新。关于学术创新,我在这里要给大家分享两点:第一点,学术创新是一种继承性创新,而不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天才式的创新。我们通常讲学术创新不是一种天才式的创新,而是一种继承性的创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学术领域,在科学领域就从来没有哪一个创新是从天而降的创新,所有的创新都是继承性的创新,如果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很难实现创新的,真正落实到写作过程中来看,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体现在文献综述的环节,研究问题一定要来源于文献综述,一定不能来源于你自己的头脑中,也不能来源于外界,一定要在现有的文献中,找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位置,这是创新的继承性。第二点,观点新才是真的新。按照传统理解,学术创新包括像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等等,好几个方面,但是归根结底,观点新才是真的新。材料新,用新材料得出一个旧观点,一般情况下是不实用的,只有在一个情况下实用,就是在做历史研究时实用。但这种实用性也是有限的,历史研究有时也不实用,只有当你有新材料时才实用,有时候也不是这样的。方法新,这点也是有问题的,如果用一个新方法得出一个旧观点,那这篇论文基本上是没有价值的,不管是新材料还是新方法,必须得出一个新的观点,我们才会认为这篇论文是创新的,如果一篇论文只有新方法,没有新观点,那论文的作者基本上就是在瞎折腾,这是学术创新的第二点,观点新才是真的新。
个人认为认真写了,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应该算是价值了,如果说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话,那就对论文写作者的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了,首先论文作者要有一个好的选题,这个选题要有实用性,或者可以填补一项学术空白,而且难度上也应该适宜写作者本身的写作水平;其次在写作过程中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件的最好能做到将有关自己选题的相关资料穷尽式的阅读和整理,这样才能更全面深入的看待自己的选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还有就是要有写好论文的恒心和决心,不要写了一点就觉得难,再换选题,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大忌。 暂时就想到这些,祝你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根据科学编辑委员会的定义,一篇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应该将足够多的科技信息首次公布出来,以便科技同行们可以获取科技成果,重复科技实验,评估科技过程。也就是说,有效发表首先是具原创性的科技成果的首次发表;其次必须是以能为科技同行重复和检验的方式发表;第三必须是发表在能为科学界获取的期刊或其它形式的出版物上。其实质是论文发表必须关注应有的发表效果或效益,具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是指学术引证效益和实际应用效益。从上面的定义可见,有效发表的必要条件是所发表论文具有原创性或创新性内容,并必须具备足够的科学信息使同行能够重复、检验或评估。这是因为只有具有原创性或创新性内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技成果,才能引起同行关注,才值得同行检验或评估;同时,只有具备足够的科学信息使同行能够得以重复、检验或评估,才能确认其科学性、可靠性和科学价值。在此必要条件下,其充分条件是首次发表且发表的刊物能为专业同行关注并方便地获取,以利与真正的专业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相反,内容缺乏创新性或声称创新但无法为同行重复和检验的发表,以及重复发表,或者不在专业同行关注的正规刊物上的发表,都是无效发表。众所周知,科技人员在绩效考核、成果奖励、职称评定或学位申请时,都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要对其论文质量水平进行认定。追求学术创新,发表高水平、有价值的科学论文,以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承认,进而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本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但论文发表绝不应仅仅是为了项目结题、绩效考核,更不能只是为评职称、拿学位、争项目。在一些学者心目中,发表论文即意味着获取职称、学位、荣誉、奖金或经费。这些所谓的学者不是不讲发表的有效性,但其有效发表的理念是扭曲的,其关心的只是在何种等级、何种名目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对学位申请、职称评定以及课题申报或奖金分配算数或有效。论文的有效发表取决于发表动机和发表行为。发表动机、发表行为、发表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论文发表的基本动机和目标应该是报道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以及独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争取学术界的承认,与同行交流切磋,或接受同行质疑使其进一步修正、完善,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以及科研管理人员都要树立正确的论文意识,强化创新意识、 科学发现发明的优先权意识、学术交流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而相应地淡化功利意识,更切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负责任的发表才有可能成为有效发表。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都应注重论文发表的综合效益,把确实具有创新内容和学术交流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作为发表的唯一诉求;要对发表论文持审慎负责的态度,并在科研、写作、投稿、审稿以至于发表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力争使能为同行传递新的科技信息、引发学术交流并促使成果转化应用的论文发表,以获得积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果。
世界汉学——《世界汉学》是目前国内汉学方面唯一有正式刊号的学术刊物。她的编辑部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编刘梦溪,副主编任大援。《世界汉学》是世界各国汉学家的园地,她同德、英、俄、美、日、荷兰、瑞典、葡萄牙、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汉学机构,有广泛联系,并有许多资深汉学家出任国际编委。《世界汉学》——办刊及其目的:是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自由演说的园地,祈望以汉语的方式建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沟通与对话,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为实现在21世纪的共同梦想而尽绵薄之力。世界汉学的刊首语是:“为了中国、为了过去与未来,为了东方与西方。”《世界汉学》是研究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和传统,交流汉学研究的经验,传递汉学研究最新讯息的资讯性、知识性、研究性、国际性的学术刊物。选题包括:l、研究与介绍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梳理传统,总结经验;2、介绍世界各国主要的汉学机构、汉学期刊和相关的出版物;3、推介世界各国著名的汉学家,包括介绍其生平、履历和学术成就;4、介绍和推荐不同历史时期具代表性的汉学著作、研究论文;5、介绍和交流各国汉学研究的最新资讯、学术动态;6、对世界各国汉学的传统、资源、观念、方法作比较研究;7、探讨世界汉学在21世纪的走向及发展前景展望;8、刊载与汉学相关的文物及机构、人物、刊物、著作的图版和书影。《世界汉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028国内刊号为CN11-2604/G2国际大16开本每年出版2期,每期约30万字分别于5月、11月出版北京新源里西一楼B座《世界汉学》杂志社编辑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世界汉学杂志社地 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美术设计:吕敬人梁毅凡排版制作:世界汉学编辑部世界汉学-创刊号-目录:世界汉学(第一期)World Sinology?( Contents of First Issue)【汉学新视域】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为《世界汉学》创刊访杜维明教授 (周勤)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王铭铭)【日本汉学专页】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孙歌)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日]代田知明日本文坛三闻人——近代日本儒学史主流派学者述评 (严绍璗)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张萍 )【法国汉学】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法]汪德迈 程艾兰法国20世纪对中国史的研究 [法]鲁林法国战后对中国占卜的研究 [法]马克法国对汉传佛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法]郭立英【美国与中国】中国史大师费正清 [美]钱金保理解过去的三个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化的义和团 [美]柯文【汉学史研究】古代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论述 (万明)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澳门]吴志良【汉学家】安特生在中国华北的考古活动 (张静河)艾兰博士的汉学研究 (张海燕)【人物与书评】关于“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一些断想 (黄平)东西方汉学和《东西方汉学思想史》 (余英时)《东西方汉学思想史》寄语 [日]三浦国雄为了法国与中国的文化因缘----译坛骁将耿升 (谢方)【汉学机构掠影】法国汉学研究所 (戴仁)海德堡大学汉学系 (萧瑟)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杨慧林)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在国古籍藏书 (沈津)日本与中国学有关的学会和研究会 [日]代田智明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 [日]绪形康【汉学研究动态】“现代中国文学场”国际研讨会 (荷兰)贺麦晓“中西文化关键词”计划 (任可)“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及其对策研讨会 (张西平)80年代以来国内汉学出版物一瞥 (任大援)(二)、世界汉学世界汉学,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学。世界汉学,与汉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汉代人研究经学注重名物、训诂,因而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中国学,也称“中国研究”、“汉学”。国外对中国研究的统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经济、艺术、语言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指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学。在现阶段,中国学的研究重心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世界汉学,研究对象:从世界汉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成果看,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实际上是研究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整个中国的学问。由于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而且世界汉学最初发轫于汉语文领域,因而学术界一直将世界汉学的名称沿用下来。也有学者用中国学来称呼传统的汉学。世界汉学以整个中国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汉学,包括了中国的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的世界汉学,只涉及哲学、宗教、历史、语言文字等部分社会科学,诸如传统的版本、目录、校勘、音韵、训诂、考证等。从课题方面看,世界汉学,已涉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将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态,从学科体系看,世界汉学已经囊括了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所有知识形态。世界汉学,学科历史:汉学的产生发展,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有联系,又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普遍发展相关联。一般认为,汉学萌芽于16~17世纪来华传教的教士的著述中。400余年里,汉学经历了发轫期、确立期、发展期和繁荣期4个阶段:(1)世界汉学发轫期(16世纪末-17世纪末) 西方对于中国的了解早在古希腊就已开始。但西方对中国的研究则始于16世纪末。第一本专门讲述中国的书是1585年在罗马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门萨多著)。该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有影响的早期著作还有《中华帝国志》、《中国改朝及中国基督教现状》、《中国度量衡考》等。这些著作大多出自教士之手,对中国的研究流于表面,缺乏系统性。(2)世界汉学确立期(18世纪初-19世纪初) 18世纪初清王朝和罗马教皇有“仪礼”之争,刺激西方各派传教士对中国礼俗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是法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科学院派来的优秀传教士,拟定了具体而系统的中国研究项目:中国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史;中国古今通史;汉字的起源;中国的动植物和医学等自然科学史;中国各门艺术的历史;中国现状 ,国家治安、政局和习俗,矿产和物产等。其结果出现了一批汉学成果:《中国仪礼论》(李明)、《鞑靼史》(刘应)、《书经以前之时代与中国神话之关系》(马约瑟)、《中国通史》(冯秉正)、《 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宋君荣)、《大唐史纲》(宋君荣)。而作为18世纪汉学双璧的是杜赫德编著的《中华帝国史全志》(共 4 卷)、当时北京教士研究中国成果汇集《中国杂纂》(共16册)。在18世纪法国教士汉学 成果的 基础上,19世纪初出 现了法国雷慕沙(1788~1832)和德国克拉勃罗德(1788~1830)两位博学多才的汉学大师。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国历史、语言、文学、宗教、地理学等众多领域。两人于1818年联合发起成立亚洲协会 ,发行期刊《亚洲学报》,主要刊发汉学研究成果。随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成立(1823),刊《皇家亚洲学会会报》。以此为标志,汉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3)世界汉学发展期(19世纪中后期) 这一时期正是西方试图将中国殖民化,与中国政府发生政治、军事冲突的时期。西方各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研究,改变了法国垄断汉学的局面。英国、荷兰、德国、瑞典、奥地利、俄国都有一批卓有成绩的汉学家:法国继雷慕沙之后有儒莲、毕瓯、巴参,荷兰有霍夫门、施古德,德国有奚伯尔特、晓特、甲柏连,英国有理雅格、毕尔、卫烈亚力,俄国有萨哈诺夫、帕底雷阿斯 、白莱脱胥乃德、伊凡诺夫斯基,瑞典有多桑,匈牙利有乔玛等。他们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国天文学,晓特的中国边疆民族研究仍有价值,毕尔开中国佛教文献学的先河,乔玛成为公认的藏学创始人。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不少汉学家集中毕生精力翻译中国古代典籍,译文水平较前有大幅度提高。如牛津大学首任汉语教授理雅格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求准确地翻译了《论语》、《大学》、《中庸》、《书经》、《诗经》、《孟子》、《 春秋左传 》、《 易经 》、《孝经》、《道德经》和《离骚》,成为汉籍西译大家。(4)世界汉学繁荣期(20世纪-现在) 20世纪近百年的汉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初期,甘肃敦煌石窟藏经洞被发现,其中保存大量古代汉文、藏文、蒙古文和其他文字的写本卷子及文物。西方一些汉学家来到敦煌考察,并掠走大批文物文献。这批珍贵的文物文献令汉学界震惊。以此为契机,促进汉学研究的新发展。西方一些大学纷纷设立汉学课程,成立专门的汉学研究机构,出版专门的汉学研究期刊。如法国巴黎大学高等中国研究所、荷兰汉学研究会、莱顿大学中国研究所、法兰克福中国学院、美国中国研究所、美国中国学会、美国汉学促进委员会、日本支那学社、日本中国研究所、日本中国学会,前苏联中国学家协会等。此外还有藏学和敦煌学的一些专门组织、机构,这些汉学机构或团体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门汉学杂志。还有研究东方或亚洲的学术刊物也是发表汉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世界汉学概况: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1)、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就日本文学来说,它接受中国较早,不仅借用中国的语言符号,而且刻意模仿中国古典诗文的内容和形式:袭取意匠,因承手法,摹拟题目,采撷成句。这种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被称作汉文学,后来才有了以假名创作的文学——和文学。所以,日本的学术也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2)、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该国的汉学研究。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3)、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有如下数端: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相关词汇链接:国学:该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国学,又称国故,可译“ GuoXue ”(音译)、“ Sinology ”(意译,指中国学, 汉学 ,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狭义的是指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主要是根据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 、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 、 (元曲)与(明清)小说 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 、学术体系。因此,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学术成就,包括 历史 、 思想 、 哲学 、 地理 、 政治 、 经济 乃至书画 、 音乐 、 术数 、 医学 、 星相 、 建筑 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另外国学还指学府 ,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也是一门学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20年代 始盛。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学,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国故学:相对于洋学,而有国学,国故学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中国学、汉学。国学一个特点是概念模糊性。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是国学的外延。国学又可称国故,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中国学、汉学、汉族学)。狭义: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中国皠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 、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 、 (元曲)与(明清)小说 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 、学术体系。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标化和学术成就,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都是国学范畴。国学严格定义,目前为止,学界没统一界定。汉族学: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正面临着严峻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恢复和弘扬本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有本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还要追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早日融入国际社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汉族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人口太多,生活太差,在世界范围内,无论在经济或是文化上,汉族仍然属于弱势民族。不少汉人缺乏民族意识,对历史知之甚少,再加上当前社会思想衰微,学术陵夷,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是不绝如缕。因此提议,创建一门全新的学科——汉族学。汉族学的任务旨在研究汉族的过去、现状和将来。这将是一门涉及多个学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大体可分三部分:汉族文化学:汉族社会学汉族未来学。文化学研究汉人的历史与文化,继承并利用先人的文化遗产,塑造当代汉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学专门研究汉人的身体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展示汉族的生存状况,指出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未来学给合国际形势,探讨汉族今后的发展走向以及在世界的地位等。中学:清末称中国传统的学术(区别于“西学”)。西学亦称“新学”。与“中学”相对。泛指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成为当时先进人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根据。
谢和耐教授在汉学领域内一直勤耕不辍、著述颇多,已出版的著作有以下九种:《菏泽神会禅师(668-760)语录》(1949)、《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1956)、《蒙古入主中原前夕中国中原的日常生活》(1959)、《前帝国时代的古代中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1卷(与吴其昱先生合作)(1970)、《中国社会史》(1972)、《中国和基督教》(1982)、《唐甑的<潜书>》翻译及作序和注释(1991)、《中国的智慧,社会与心理》(1994)等。这些著作每部都有多次重版或修订再版,并大都被译成西方多种文字出版,其中以《中国社会史》(1972)和《中国和基督教》(1982)两部著作获国际汉学界好评。除专著外,谢和耐教授还有汉学方面的大量论文,计约80多篇。 谢和耐的博士论文《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于1956年由法国远东学术院于西贡出版,至今仍是法国研究敦煌经济文书唯一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曾于1977年在巴黎重印。书中以社会学的观点,根据汉籍、印度佛经、敦煌和其他西域文书,分析了从南北朝到五代期间的中国寺院经济。书中对佛图户、寺户、僧祇户、常住百姓、碨户、梁户、长生库、社邑、斋供、三阶教无尽藏都做了深入探讨。对整个佛教寺院经济现象所做的社会考察和可能的解释,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问题的具体研究上,是本书值得注意的主要特点。谢和耐没有把佛教寺院经济看成一个孤立的现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研究,而是把它放在广阔的大背景下,视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加以综合考察,许多方面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于这种方法论的革新,谢和耐在为中译本写的序中称,他采纳的那种首先把佛教现象看成是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观点至今仍不是论述中国寺院经济的著作中普遍采纳的出发点。这是因为这种社会学的方法并不像历史学的方法那样,操作起来相对困难一些,尤其是广阔的社会现象,往往不是能一览无余的,它需要大量的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此书也是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的。在谢和耐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尝试利用敦煌卷子研究佛教寺院经济,但很多人因为未见原卷,效果也不尽理想。而谢和耐曾亲自参与编写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伯希和敦煌汉文卷子的详细目录,亲眼目睹原卷,利用了第一手资料:碑铭和写本,这在当时是领先的。除了这些以外,作者还利用了历史、佛教史料中有关的记载,在资料的丰富和详细上也是西方学者中首屈一指的,就利用敦煌卷子的全面和深入上,较之中日学者在很多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鉴于以上,蒲立本()于1957年在莱顿出版的《东方经济社会史学报》第1卷第1期中发表书评,给予该书很高评价。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芮沃寿(. Wright)于1957年在《亚洲研究杂志》中发表书评,称此书“为用现代科学标准来编写中国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日本学者也十分重视,多次发表书评。法国学者也将此书与戴密微先生的《吐蕃僧诤记》并列为两大敦煌学名著。谢和耐关于敦煌学的论文主要还有《从9至10世纪的敦煌文契看中国的销售制度》和《敦煌写本中的租骆驼旅行契》两文,耿升先生已经把它们译为汉文,收在《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一书中。 谢和耐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讲授的课程有中国实用文学、中国文学,此后逐渐转向了宋元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在这方面主要是从白乐日教授治学,白教授对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很感兴趣,他在高等研究实验学院所开的课程就有吴自牧的《梦粱录》,谢和耐的《蒙古入主中原前夕中国中原的日常生活》一书与此兴趣有缘,它是法国出版的一套有关各个国家日常生活丛书的一种,关于中国的只有两部,其中一部就是此书。另外一部是有关清代日常生活的。谢和耐选定了南宋王朝末年(1227-1279)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来描绘中国的日常生活,这正好是其国都于1276年起陷入蒙古人之手以前的数十年,他挑选的区域是杭州地区,尤以杭州城本身为主,当时这个大都市称为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所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富庶的大都会。此书研究范围较广,包括城市、社会、衣、食、住、生活周期、四时节令与天地万象、消闲时光等各个方面,许多是前人没有注意过的,如火灾与消防、交通与供应等,还没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其他如衣、食、住等,虽然中外都有人做过一些研究,但是具体到一个时期的综合研究,则还没有这么深入地进行过。 《中国社会史》作于1964-1972年间,1972年由阿尔芒·科兰出版社首次刊行,立即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史学杂志》(Revue historique)曾称赞此书为“一部巨著,是东西方语言中的第一部通史,是一种坚实的、光辉灿烂的、完美的综合。” 此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英、罗(罗马尼亚)、意、韩、葡、德、西等国文字。当时这部通史的英译本名为《中国社会文明史》(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Foster译,曾多次再版。德文译本也曾再版。该书曾荣获圣杜尔奖(Prix Saintour),这是法国最高学术奖,并被英、美以及西方许多大学用为中国通史的教科书。此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技术史,谢和耐认为技术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改变历史起着决定影响;二是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史,谢和耐反驳了中国文化是孤立、封闭的论点。如此,既克服了旧史学缺乏洞察力的弱点,又避免了新史学忽视历史表象的特征,标志着作者新、旧史学方法的打通和兼容。《中国社会史》是以一人之力写作中国通史的第一次尝试,由于是教科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者思想的发挥。 (1)《中国和基督教》1982年值此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入华传教400周年之时,谢和耐在巴黎伽利马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名著《中国和基督教》(Chineet Christianisme),这部著作一出版就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先后被译为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英文,汉译本有两种。在中国文明中,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东西,西方信奉某个上帝作为精神支柱,而中国文明中,存在着一种并不依靠对某个上帝的信奉却仍得到高度发展的文明,这就引起谢和耐对中国研究的浓厚兴趣。《中国和基督教》一书并非传统的传教史,而是研究传教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以此来研究中西文化的特质。全书分为五章:由同情到敌视;宗教态度与同化现象;宗教与政治;中国人的道德与基督教道德;中国人的天,基督教的上帝。谢和耐在本书中详细分析了明清鼎革之际中国与西方基督教世界在政治、历史、社会、思想、文化,尤其是世界观和伦理方面的异同,主要对中国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各个方面加以比较研究,通过中国人和传教士的自述,对比宗教以及社会形态、道德规范、政治、哲学、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了中西文化在第一次真正接触时所发生的强烈碰撞。在《中国和基督教》中,谢和耐没有叙述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而把重点放在中国人对于基督教的反应上,从而指出中西方对人、对世界概念的根本不同。他指出,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并不需要一个作为创始者的上帝。他认为中国虽然可以与基督教世界接触和交流,有些中国人可能从表面上被归化为基督徒,但中国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基督教化”,中国人也很难具有西方基督徒们的那种思想意识,而是始终都顽固地执著于他们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和伦理传统,这就使那些雄心勃勃企图使全世界都“福音化”的基督教神学家们感到不快。谢和耐在基督教研究方面除了《中国和基督教》一书外,还有一些论文,有些已经由耿升先生译出,收在《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如《论17和18世纪的中欧交流》、《利玛窦的归化政策和1600年左右中国文化生活的演变》、《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的中国哲学和基督教》、《中国对基督教的第一次冲突》、《论1584年的第一部中文教理书的不同文本》、《17世纪的基督徒和中国人的世界观》、《利玛窦时代的中国文化形势》、《基督教在中国的首次同化尝试》等。谢和耐的基督教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关于中欧文化比较。谢和耐在《中国和基督教》一书中特别比较了中国人的伦理与基督教的伦理,中国的天与基督教的上帝的异同,指出基督教士入华传教的困难在于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二是注重技术史的影响,如对于基督教传教士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研究。他指出,传教士传教而带来的科学知识对中国科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基督教所传入的并非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其传授科学技术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宗教。(2)《中国人的智慧:社会与心理》此书是由法国巴黎加里玛尔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它是作者的一部论文集,收入作者从1955-1992年的一些文章。本书分为“导论”,“政治与社会”,“人类学与宗教”,“思维方式”,“文字”等五部分。其中“政治与社会”部分收有“中国城市考”、“关于国家”、“历史与农业”、“人或文牍”、“论责任概念”、“儒教改革”、“16与17世纪的宴集、社团与交际”、“教育”等论文。“人类学与宗教”部分收有“论蛮夷的道德”、“他者的形象”、“裸葬”、“5至10世纪的中国佛教徒的焚身自杀”、“基督教在中国的同化问题”、“中国与耶稣会传教士第一次接触时的政治与宗教”等论文。“思维模式”部分收有“社会与思想史”、“论形神”、“冥想的技术、宗教与哲学”、“王夫之的哲学与智慧”、“怎样读史”、“论变化概念”、“中国与欧洲碰撞中的时空、科学与宗教(17-18世纪)”等论文;“文字”部分收有“文书与历史”、“文字的外形及心理学功能”、“灵佑语录”、“近海集”等论文。这些全都发表过。谢和耐的这本书内容很广,包括有:反映中国农业变化发展;研究唐甄及明末清初思想;研究唐律;论述宋代及明清思想史;研究明代的集会及结社;研究中国的一系列教育制度;研究佛教徒自焚;论述基督教归化;研究基督教入华时的政治及宗教形势;对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概述;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探讨等等。 诚如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的汉译本序中所说,他非常注重技术史,他认为技术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对于改变历史起着决定影响。因此他于1984年创立了798研究组,简称GDR798,即“中国、朝鲜、日本科学技术史研究组”。GDR是研究组(Groupe de recherche)的缩写,798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备案和支持的众多科研团体中的编号。GDR798组筹备成立之初,谢和耐曾提议开展一种“有提纲的合作研究”。这种研究未必纳入国家科研中心的固定计划,然而,它应该围绕中国及其文明圈的历史,并就若干以科学为基础的观念展开综合思考。他的倡议,很快就获准实施。一个以研究中国、朝鲜和日本科技史为中心任务的研究组,正式在巴黎出现。谢和耐本人,便是该组的第一任领导,任期为1984年至1992年10月。1990年,谢和耐与荷兰汉学家许理和一起,又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从17至18世纪东西方科学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看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这一研究课题,后来被称为“欧洲计划”。计划的实施,势必引导人们重新关注当年天主教士的特殊历史作用——即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计划的开展,不仅囊括了德、比、荷兰等国的大量研究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专家学者。
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与非学术性文章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论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即知识的创造与生产。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人类在维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同时,还在创造并积累着知识。一代一代的人类创造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其中的一部分,或通过文献记载,或通过实物保存,或通过口耳相传,传递给下一代,开启下一代人的智慧,启迪新的知识创造与生产。知识的创造或生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延续的。非学术性文章则大不相同,它不需要以前人成果作为自己的基础,也不需要创新。它可以是个人情绪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长里短的唠叨,还可以是工作总结或报告,更可以是学习上级文件的感想。这类文字,既不是继承性的,也不是创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学术性的。有一类文字常被人称为准学术,是由于所涉内容具有知识性特征,虽与个人情绪、家长里短、工作总结及学习体会无涉,但所涉知识是人类既有的知识,即前人创造的知识,而非作者生产的知识,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还有一类准学术性文章,其中不乏新鲜立论,不乏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甚至不屑进行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对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追求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就成为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新旧是通过与他人的工作对比来展开的,将自己工作的每一点进展都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是体现学术价值的核心所在。知识之所以新,是通过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来完成的。将自己的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才有可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并不是的。如果论文是基于实际调查和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即使没有引用文献,也是有学术价值。
我帮你修改一下即可。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可以作为引用材料,引用的时候要有网页的链接。具体格式可以百度一下。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引用因为不是特别权威,所以说服力并不强。
百度百科
《文献通考》材料较《通典》翔实,体例较《通志》严谨,于宋代制度尤为详备,因而是政书中昀有价值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瞻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马端临曾于《文献通考序》中说:引古今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文献通考》。清末著作家阮元认为,读《资治通鉴》,已通晓历代政事;读《文献通考》,已通晓历代政典,号称“二通”。《文献通考》作为一部记叙我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著,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文献通考》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在我国史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后来的日子里,脱脱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大胆改革,重振纲纪,朝廷内外一片肃然。这时,皇上又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掌管全部军国大事。
就任丞相后,脱脱大胆变更伯颜时期的旧制度,恢复科举取士,重新启用太庙四季祭祀的制度。调整政策,减除盐税。恢复先前经筵讲学的制度,遴选儒生学士治经讲学,并且自己亲自掌领经筵讲学的具体事宜。
脱脱还为郯王微徽秃昭雪平反,同时召还宣让、威顺二王,让他们居住在原来的藩地。正亲王阿鲁图在伯颜当政时期,因事得罪伯颜,被贬为平民,脱脱也将阿鲁图接回京城,恢复原职。
脱脱颁行的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和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了朝廷上下及普通百姓的好评和称赞,人人都称他为“贤相”。
后来,元政府开始着手编写宋、金、辽史,但因为当时学者为宋、金、辽三朝谁为正统的问题争论不休,所以也就一直未能撰成。
直到脱脱以都总裁右丞相的身份领衔主修三史,他断然裁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以此为三史之义例。”
脱脱于1344年农历五月因病辞职,由阿尔拉•阿鲁图继任中书右丞相。阿尔拉•阿鲁图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
虽然在参与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尔拉•阿鲁图名为都总裁,但他素不识汉字,因而并没有参与实际编修,但他在财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给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1345年农历十月,三史皆修成。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奏进。
研究中国史的问题,离不开文献资料,因为中国有非常悠久而优秀的史学传统。但是文献资料不属于第一手的资料,经过了人为的编辑和修改,难免出现讹误与杜撰的成分,所以只能作为重要参考,而不能完全相信。考古材料属于第一手的材料,具有确实的证据力,从逻辑上说应该作为历史线索展开的基础,但是单纯的考古证据缺乏建立这种系统性联系的内容力,需要和文献材料互相对证。重要的考古文献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秦汉简牍、魏晋碑刻、南北朝与隋唐的石窟、敦煌藏经等。建议阅读:王叔岷《中国史学史》
文献史料对历史研究有哪些作用解决方案1:文物的史料作用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佚。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文物的证史作用中国古代文献是中国的文化宝库。而丰富多彩的文物,对古文献记载的证实,不仅增加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与珍贵性,而且又增加了实物资料,成为文献记载的真实见证。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物可以证明文献记载的历史将文献和文物密切结合,相互印证,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相吻合者已不乏其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商代的世系。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大批甲骨文中对商王世系的记载,经考证与《史记》记载基本相符《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记载了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并各有兵法传世的史实,《汉书·艺文志》中也作了著录。此后,《孙子兵法》不传,众说不一。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汉墓中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从而证明《史记》和《汉书》记载的正确,使自隋代以来的疑问和误传得以澄清。《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的玉柙(玉衣)葬制,也由河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广东、北京等地出土的完整玉衣或玉衣上的玉片及所使用的金缕、银缕、铜缕等得到证实。文物的正史作用在古代,有些史籍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有些在流传中缺佚,有些被统治阶级删改等,这就使文物的正史作用有了极其珍贵的价值。它的表现是校正古籍记载之谬误,订正史传,纠正错讹。在古代,金石学家以金石文字正诸史之谬误,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只限于金石,现在可利用各类文物中的资料订正文献记载。这就使文物的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发挥。在地方志中对一些古迹的记载,由于时代的限制,缺乏资料,又未实地调查,往往以一些传说为据,使记载失实。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已得以澄清,如河北省磁县许多古,在地方志等古籍中称为“曹操七十二疑”,但经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文物资料(包括墓志)证明并非曹操七十二疑,而是北朝墓群,是东魏、北齐的皇室及王公贵族墓地。在古文献中,往往记载一些生产和生活器物的状况,这些记载又往往被认为是它们产生的时间,以导致错误。《韩非子》、《周礼》中,有关于髹漆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薄板胎漆器出现于战国中期。实际上中国漆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即出土有漆器,商代遗址和墓葬中更有多处发现。这些出土文物,都校正了《韩非子》和《周礼》的记载。文物的补史作用对无文字可考的历史提供实物资料,以研究和恢复其历史面貌;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补文字记载的缺佚,以提供比文字记载更丰富多彩的资料。中国的各种古籍,是研究不同时期历史的宝贵资料。但不可忽视的是正史和其他古籍,受阶级局限和当时条件的限制,有大量史实,特别是关于劳动生产者的史实并未被记载,使为数众多的史实失传,还有不少史籍在历史上散失不传,许多史实被湮没。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文献记载的史实,年代愈早的文献,记载的史实愈简略,甚或不予记载,这就使许许多多能说明社会各个方面的史实缺载。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文物,完全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文物本身储存的信息,可以为研究不同问题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而有文字的文物,如甲骨文金文、竹木简牍、帛书、古写本、古印本、石刻等,更是直接记载了历史的不同方面,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从而使人们得以了解某些方面的真实情况。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5种秦法律文书竹简,其内容远远超过了李悝《法经》的范畴,已具备刑法、诉讼法、民法、军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方面的内容。湖南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中,有5种医书,成书年代都早于《黄帝内经》,在内容上没有五行学说的痕迹,填补了中国早期医学史上的空白。文物的史料功能文物作为实物史料,其证史、正史、补史的作用是开展科学研究,发挥文物作用的第一步。在完成第一步工作之后,还要运用这些可信而翔实的资料,研究历史,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文物史料对专门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史、畜牧业史、纺织史、陶瓷史、冶金史、建筑史、交通史、天文史、雕塑史、医药史等专业史的研究,都离不开文物史料,特别是原始社会无文字记载,只有依靠文物史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物的物质成分和所储存的信息了解的越来越清楚,可为专门史的研究和撰写提供更加详细和精确的资料。文物作为有形的物体,在绘画、雕塑等一些专门史的研究中,是十分形象生动的实物史料。它比文献资料有更加特殊的价值。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形式方面,文物同样具有特殊价值。在研究中只依靠文献资料,只作文字描述,不易给人一个形象概念,若增加文物史料,插图与文字配合,人们一看就清楚了。人们从古建筑、绘画、雕塑等形式上,就比较容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形式。古代文物可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研究古代文物所储存的科技信息,是借鉴的重要内容。对古代文物所具有的物质形式,可在研究其科学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国古代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被湮没。但运用这些技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有些在考古工作中被发现,其中有的经整理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检测,已获得了储存在文物中的科技信息,成为发展今日科学技术的借鉴,或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文物中有大量文物本身就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蕴藏着当时的科学信息。对这一类文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会为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提供信息和资料。古代的天文文物和冶金、水利、建筑等方面的文物都程度不同的包含了古代的科学信息。在战国时期使用失蜡法铸造铜器,汉代使用土法生产球墨铸铁等,都属于这一类。借鉴与促进艺术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借鉴。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文化艺术都是在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文化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书法、绘画艺术,就是在学习前人作品(许多已成为文物)、借鉴前人优点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风格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是这样,其他文化艺术也莫不如此。解决方案2:提供佐证,文献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方案3:没有文献,哪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