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0 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刊:新青年(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全12册)》内容简介: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
你好,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1927年10月停刊,共出170期,最高发行量达3万份,在青年中产生过重大影响。1939、1948年曾两度复刊。
朋友: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说:《中国青年》杂志(半月刊)至今仍然在出版,可能是您家附近的报刊亭或者邮局不销售而已,如果您真的想购买到此本杂志,您可以上淘宝搜一下就有个。
图片是今年5月上半月的期刊。
希望回答能让您满意。
国内统一刊号:CN64-1057/C 一年共35期看天下杂志介绍 《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几年中,已成长为发行量超7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立志做“中国最好看的新闻周刊”,内容涵盖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等领域,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看天下的团队年轻,热情,活力四射,创意十足。在《看天下》的编辑团队中,一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编辑稿件,要保持“持重”,没有把握的概念,绝对不能推出去。就是要摸清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尤其是目前《看天下》已经进入许多中产阶层家庭,轻松阅读、精致阅读,是《看天下》必须要承载的特质。因此,《看天下》要求每个栏目都精品化,没有一个死角,每一个栏目都满足相似读者群的不同领域需求。部分读者觉得《看天下》的封面好看,这个观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传统新闻杂志封面制作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传统杂志封面是将一个话题的方方面面做得很深很透,而一般读者很快会厌倦。因此,《看天下》的封面会将同一话题的边缘话题一起呈现出来。《看天下》认为,热点话题不能回避,但切入角度必须是大多数媒体不会想到的。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特有期待,遇到热点问题,读者可能会想看看《看天下》又怎么“折腾”。读者曾经有这样一个评价:翻开《看天下》会发现每个栏目都是“跳动”的,“冷暖人生”会让人看到眼睛湿润;“IN生活”(是我们与网络的脐带)会让人看到杂志操作者不仅不被流行话题所抛弃,而且板块内容经常让人思考或轻松一笑;“笨太太经济学”会让人觉得,太太们可以在常识之外,寻找到既省钱又合法的市场化生存之道;“男女私房话”可以让人读到既有情趣,又直指都市人生百态的情感之路,等等。此外,现代读者可能很忙,除了给他们提供轻松阅读的新闻故事和精品栏目外,《看天下》最重视的内容之一是图片。图片是《看天下》最受欢迎的部分之一,四分之一的版面是专门放图片的。《看天下》会选择连续八个版面做图片,而且大部分是跨版大图,这些图片的特点要么是极有冲击性,要么是很美丽美好,要么很有趣味性,只要具备其中任何一个特点,就可以成为图片栏目的候选对象。
比较适合年轻人
报刊代号报刊名称刊期出版日期订阅单价全年价 74-37看天下 旬刊每月08、18、28日¥ ¥315
看天下杂志封面浏览 精彩内容回顾 杂 志 社:看天下 出 版 社:看天下 出版时间:01/2008 国内统一刊号:CN64-1057/C 出版周期:旬刊开本:16开订阅单价:9元期 数:36期销售状态:在销常用标签: 看天下 杂志所属分类: 时政新闻 >> 看天下 看天下杂志订阅详情: 订 期市场价杂志铺价折扣购买订购一年(共36期)¥¥折订购半年(共18期)¥¥折订购一季(共9期)¥¥折添加标注 我要推荐 添加收藏 我要评论配送说明: 全国300多个城市上门收款;全国范围快递投递;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省市满200免运费! 这是一本好杂志 我也订着呢
1、吉美幻想是一个电视游戏品牌,由日本游戏开发公司Gust所开发和发行。该品牌的游戏以奇幻题材为主,包括《阿特兰提斯:失落的传说》、《魔女的旅程》等多个作品。2、幻想一词是指一种虚构的、不实际的想象或者幻觉。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幻想常常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用于创造具有奇特、神秘、超自然等特点的作品。因此,幻想一词在文艺领域中使用较为广泛。3、幻想杂志则是一本以幻想、科幻等题材为主的文学杂志,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该杂志汇集了大量的优秀幻想文学作品,是中国幻想文学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
一期。《造物幻想》是连载于百度小说的一部奇幻类网络小说,作者是风的印迹。经过查询百度小说得知幻想造物共一期。造物幻想简介:造物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职业,一个最高贵的职业,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职业。
动漫水晶,这个我觉得还不错吧
QQ自由幻想杂志第1期的背景音乐是《欧若拉》。QQ自由幻想杂志第2期的背景音乐是QQ幻想(自由幻想)主题音乐,官方没有正式下载。QQ自由幻想杂志第3期的背景音乐是《爱转角》QQ自由幻想杂志第4期的背景音乐是《牛仔很忙》QQ自由幻想杂志第5期的背景音乐是日语的没听过,不好意思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封面人物卡内基“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等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主张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故B 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2、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3、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4、《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第4卷第6期(1918年6月15日)办了“易卜生号”。该刊还译介了苏联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论文。
5、《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这主要包括对以刘师培、林琴南为代表的“文选派”和“桐城派”封建复古势力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反对新道德维护旧道德的斗争﹔对腐朽无聊的黑幕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斗争﹔对诋毁革命文学的上海美术界守旧派人物的斗争。
1、创刊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内容
①、翻译世界名著,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
②、进行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如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
③、宣传马克思思想,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等。
《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
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新青年》 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新青年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辨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出版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是5年吧,一月两期1年就是24期,5年就是120期呀,
《了望》新闻周刊,邮发代号2-512,订阅价元/期,全年元。
您好,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官方刊物,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宣言的重要载体。了望周刊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由中央宣传部主办,每周出版一期,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理论、文化、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闻、评论和研究,以及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刊物,由中央宣传部主办,每月出版一期,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理论、文化、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闻、评论和研究,以及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的报道。了望周刊和求是杂志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宣言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出版物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发布,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政策、理论、文化、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每个月发行2次,一年24次,现在是120期,那就是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