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9学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摘要: 基于对思辨与实证研究范式的分析, 探讨文献综述的特点及其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指出研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独特性, 所谓“文献法”不属于研究方法的范畴。而研究整合法是基于文献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它强调系统地收集、检索与筛选文献。元分析是研究整合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旨在通过统计分析技术量化地整合相关研究主题的已有文献研究结果。研究整合法对撰写更为客观严谨的文献综述, 提升教育研究论文质量和促进教育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研究整合法; 元分析; 对于教育学发展而言, 研究方法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 它意味着教育学的科学性质。 当前, 在教育研究文献中, 比如, 调研报告、学位论文等, 经常看到有研究者在研究方法部分强调使用了“ 文献法 ” (也称为“文献综述法”或“文献研究法”) 。这种所谓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在撰写文献综述时, 对收集和整理的一些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传统意义上描述性地分析与概括, 并以此作为提出研究问题的基础。对此, 有些教育研究者提出异议, 有人指出“文献法”不是研究方法, 而有人则强调它是研究方法, 甚至有时两种观点发生激烈的争论。 从研究方法的视角来看, 这种“文献法”能称之为研究方法吗?对于这个问题的澄清, 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研究方法的性质和完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 也有助于提升教育研究质量。 一、研究方法的范式之争 要明确“文献法”是否为一种研究方法, 有必要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加以梳理, 了解此问题背后的研究范式之争。教育研究范式是基于相应的方法论而形成的研究规范或模式, 它指导着科学研究采用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范式可以简单概括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 这也是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其中, 思辨研究关注解决应然问题, 强调建构概念、理论和观点, 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概念的、规范的问题, 而实证研究关注解决实然问题, 强调基于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信息来推论研究结果。 具体而言, 教育研究的思辨与实证范式有着不同哲学基础和研究取向。思辨研究强调研究者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 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 阐述思想或理论。有观点认为, 思辨研究方法有着独特的本体论价值和突出的认识论价值, 这决定了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实证研究则注重直接经验的作用, 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或调查, 对收集的数据或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 以事实为证据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 思辨研究范式长期占有主导地位, 不过, 近年来实证研究不断受到关注。事实上, 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不冲突对立, 实证研究往往需要思辨为依托, 思辨研究也需要实证来验证。 当前, 西方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强烈地表现出实证研究的特征, 其背后以实证论作为哲学理念支撑, 认为所有知识都源自于感官经验, 进而生成新的知识。西方教育研究方法在传统上倾向于使用量化研究, 随后质性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更倾向于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等实证方法已经成为西方教育研究方法的主流。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 也有人强调科学研究规范的核心是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在实证研究者看来, 撰写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综述而采用的所谓“文献法”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方法, 不具有实证研究的特征, 缺少系统规范的、具有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关于文献综述 针对一个研究主题, 人们往往从不同研究视角或基于不同理论加以探讨, 这也促使相关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因此, 每一位研究者在针对一个研究主题开展一项新的研究时, 往往需要收集、整理大量以往研究文献, 并分析、综合与新研究相关的信息, 据此为提出新研究问题做准备。文献综述往往体现着以往众多研究者的努力和成果。 具体而言, 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 属于“元研究”即“研究之研究”的范畴。对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概括, 有助于研究者充分了解以往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在新旧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良好的文献综述通过广泛研究文献的探讨, 聚焦到研究者想探讨的研究问题上, 讨论和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新的研究, 为明确一个新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提供依据。 可见, 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文献综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献法”。 2.研究方法的特征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服从于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论。虽然从思辨研究的视角来看, “文献法”具有思辨研究的性质, 但是, 它是否能称之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值得商榷。 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包含一套程序或标准, 这套程序或标准表明研究结果是怎样获得的, 而且可以为同行重复采用, 这套程序或标准就是“科学方法”。宏观而言, 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方法的体系, 包括方法论、研究范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等。微观而言, 研究方法指具体的研究方法, 是研究者为了揭示事物的特点或规律, 而采用的系统的、规范的、可重复的研究程序。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着研究目的的实现, 往往表现为直接服务于研究目的而采用的研究工具或技术。 概括而言, 在微观层面上, 教育研究方法一般要具有三个特性: 一是科学性。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发展,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强调研究依据相关理论或观察事实, 提出研究问题,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分析资料, 验证研究问题, 以认识和探讨事物真相。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导, 这也影响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从实证研究的视角看来, 仅仅凭借思辨方式进行研究, 其科学性很容易受到质疑。不过, 对于“科学”本身的辨析, 基于不同的哲学观, 思辨研究者仍然有理由坚称思辨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其科学性, 对此实证研究者似乎并不能从哲学观及认识论本质上彻底予以批判。 二是系统性。 研究方法应具有系统的、规范的程序或策略, 并且人们对这种研究方法的规范应达成共识。当前, 一些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文献综述, 采用所谓的“文献法”并不具有系统性:一方面, 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和收集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 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分析缺乏系统性。一些文献综述并没有制定文献分析的标准和程序, 缺乏对以往文献的数据或信息进行严谨分析的技术和工具。 三是独特性。 不同性质的研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 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研究领域中, 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或学位论文都要撰写文献综述, 都涉及对以往文献的分析讨论和综合概括, 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即使“文献法”强调具有思辨研究的性质, 这种研究方法并不具有特殊性, 不是一种特定的研究工具, 也不能称之为研究方法。而一些受到广泛认可的具体研究方法, 比如问卷法、访谈法等, 之所以能称之为研究方法, 原因之一在于它们具有特殊性, 服务于其适用的特定研究目的。 3.“文献法”不是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方法的特征分析可见, 对于教育研究而言, 撰写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文献综述是为一个研究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做准备或铺垫, 它是一个研究的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传统意义上描述性的文献综述缺乏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它本身并不属于具体研究方法的范畴。 即便思辨研究者认为撰写文献综述就是使用了“文献法”, 这种判断本身存在着思辨的逻辑误区, 即“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之间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仍然缺乏充分依据。文献综述是一篇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框架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本身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并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一篇研究报告中有“文献综述”部分, 就称之为“文献法”, 这种逻辑关系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因此, 不论从思辨研究的视角, 还是实证研究的视角, “文献法”的说法都很难成立, 而且这种说法过于模糊, 不够科学严谨, 没有表明具体的研究方法。况且, 对于大多数教育研究报告或论文而言, 不论研究者扛着实证研究的大旗, 还是走思辨研究的道路, 其研究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质量并不决定研究目的的实现, 而研究方法则决定是否能实现研究目的, 因此, 也不能仅凭撰写了文献综述就强调研究使用了所谓的“文献法”。 当然, 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排斥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一篇研究报告采用科学、系统、独特的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那么这种方法就可以称为研究方法。比如, 在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 “文献研究”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利用二手资料进行分析, 文献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 (元分析法) 、统计资料分析方法等。在教育研究领域, 有针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性的研究方法, 它探讨以往研究文献的特点和规律, 对研究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独特地分析综合与归纳概括, 并服务于研究目的。不过, 这种情况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不称之为所谓的“文献法”, 而被称为“研究整合法”。元分析法是研究整合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研究整合法: 一种文献综述的方法 1.关于研究整合法 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 人们提倡一种更为科学严谨地综述已有研究文献的方法, 即研究整合法(Research synthesis methods) 。研究整合法是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实证研究方法, 对以往的研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 以生成新的知识或解释, 它包括拟订研究问题, 检索相关文献, 评价、分析、综合数据资料, 并解释研究结果等。研究整合法不同于所谓的“文献法”, 它强调研究要有系统的、明确的文献收集、检索与筛选的方法, 这意味着研究者对文献资料的全面收集、组织与管理。 研究整合法对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全面整体地、更为完善地认识已有研究文献, 以建立新旧科学知识的联系, 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已有研究的认识, 并拓展已有研究的范围。此外, 研究整合法之所以重要, 还因为其有助于人们认识已有研究的共识和冲突, 尤其针对相同的研究主题, 使用类似的研究设计而出现矛盾的研究结果时, 研究整合法有助于分析成因。对于教育科学而言, 与人的行为相关的研究情境更为复杂, 许多干扰因素难以排除, 一些自相矛盾的教育研究结果也备受质疑。而且每个研究在时间、样本、情境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每个独立的研究难以帮助人们基于研究结果作出决策, 这时研究整合法就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研究领域提倡研究整合法, 有助于对相关研究主题的各种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并对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和矛盾之处作出解释。 研究整合法强调实证研究的理念和方法, 注重以往研究者的研究事实, 而不是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或观点。研究整合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它是有效的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 它更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研究现状, 更能反映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表现。研究整合法的不足在于, 它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文献资源来实施这种方法, 需要长期的实证研究及后续分析的积累。此外, 一些研究整合法的具体方法 (比如元分析法) 常常被认为分析技术上过于复杂, 因此对研究报告的撰写者和阅读者都可能具有挑战性。 概括而言, 研究整合法是运用特定的研究工具或手段对以往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 研究整合法之所以称之为研究方法, 是因为它包括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特殊的研究方法。研究整合法强调发挥方法上的优势, 尤其是统计方法的运用, 使用系统分析技术对文献进行整合和综述。在研究整合法的一系列具体研究方法中, 元分析法受到广泛关注。 2.关于元分析法 元分析 (Meta-analysis) 是研究整合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教育文献研究中受到推崇。一些研究者把元分析界定为一种研究方法, 而另一些人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种研究整合法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 也有学者甚至把元分析作为研究整合法的同义语。有人认为元分析在变量编码等研究环节具有其独特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统计技术, 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甚至元分析可以等同于研究整合法, 旨在定量地整合相关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结果, 从而确定这个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 元分析有一套量化的统计方法, 可以用来综合分析大量研究数据和资料。元分析并不对以往研究结果做预判, 而是追求整体地看待以往研究结果, 目的在于得出有意义的推论。元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具有规范或标准, 在分析已有研究结果的过程中, 能够对以往研究进行整合的过程做出清晰报告, 以便于公开接受审核或重复验证;而且, 元分析能够以一种更有效、更细致的方式对大量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有组织地分析与概括, 有助于发现已有研究的效用和相互关系。 元分析有着细致的研究步骤, 概括而言, 主要是界定研究问题、检索收集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编码、确定共同的测量指标、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 四、对教育研究报告及论文撰写的建议 1.提升文献综述的思辨研究水平 当前教育研究报告及论文中, 文献综述的撰写方式多属于思辨研究的范畴, 往往是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逻辑思辨分析, 这无可厚非。思辨与其他研究范式并不冲突, 教育研究范式应提倡多元化及各种研究范式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思辨与实证研究基于“应然”与“实然”不同视角来考察研究主题, 一些通过思辨研究方式来探讨的问题难以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解决, 思辨研究方法有助于全面评估实证研究, 审视研究方法、概念、理论、反思和观点, 教育研究经常需要综合使用实证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 实证和思辨两种基本方法是互相渗透的, 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察者的解释。教育研究方法既需要基于“应然”对教育现状及其理论发展的严谨思辨, 也需要基于“实然”对教育规律及特点开展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教育研究不仅要充分关注价值判断的取向, 也要充分强调事实判断的取向。 但是, 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综述的思辨质量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比如, 有研究针对我国部分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文献综述, 罗列文献, 缺乏实质的综述;参考的文献数量不够充分, 文献来源单一、缺乏精心选择;缺乏对文献的深度阅读和分析, 难以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文献综述结构不合理, 写作不够规范。因此, 应提高撰写文献综述的思辨研究水平, 加强对已有文献的逻辑分析与概括的训练。 2.重视文献综述的实证方法 从当前教育研究论文所使用的研究范式来看, 有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教育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情况, 指出思辨研究仍然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 量化研究比例很小, 呈现逐年略有上升趋势。当前在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之中, 实证研究方法越发受到重视。教育研究不断强调通过客观的、可证实的、可重复的实证方法来探讨相关教育研究问题。对于文献综述而言, 传统描述性的文献综述往往很难消除读者的种种质疑, 研究者可能会在主观上为了确保研究逻辑的一致性, 突出某种研究结论, 而回避既有研究中一些重要文献, 进而丢掉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性。 因此, 基于实证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有助于提升文献综述的质量, 也会更令人信服。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作为基于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 它们对于文献综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研究者希望提升对以往研究文献分析的质量, 那么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有助于撰写更为客观严谨的文献综述。 当然, 教育研究是否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要依据其研究目的。事实上, 一些教育研究报告的研究主题并不是以探讨以往研究文献为目的, 文献综述是研究的基础前提, 而不是研究的目的, 不一定要采用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来撰写文献综述。一个研究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来撰写文献综述,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方法要服务于研究目的。如果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以“研究整合法”或“元分析法”等实证方式来进行文献分析, 有助于实现研究目的, 那么使用这种研究方法就不可或缺。 元分析作为一种量化的研究整合法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不断发展起来。元分析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需要相关研究领域前期积累大量的研究文献, 由于我国某些教育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积累有限, 元分析等研究整合法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 需要不断努力开展丰富的教育研究来加以突破。 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来看, 通过研究整合法 (比如元分析法) 等实证研究方式进行文献综述, 对提升教育研究论文质量和促进教育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教育学论文: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四重境界
内容提要: 比较教育的危机在于高水平研究的匮乏。比较教育乃基于文化理解的教育研究活动。根据文化理解的程度、研究方式及成果水平的不同,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重境界”,即文献综述式——“入门级”、模型或理论指导式——“专家级”、数据挖掘式——“高深级”和融会贯通式——“大师级”。这四重境界既是四种不同的研究类型,也是四种不同的研究水平。比较教育要维护学科尊严、赢得学科声誉,就必须由初级水平向高深水平不断发展。
关 键 词: 比较教育危机 文献综述式 模型或理论指导式 数据挖掘式 融会贯通式
比较教育的危机不仅是身份危机,更是生存危机。危机的实质在于研究的层次和成果的水平不高,缺乏学科特色和独特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研究方式与策略过于单一,大多数研究和成果采用的是文献综述的方式;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者在研究活动中的文化理解意识淡薄,程度尚浅。正因如此,研究成果多数未能把握和理解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的本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比较教育研究丧失了文化理解的自觉和努力。比较教育本质上是基于文化理解的教育研究活动, “其本身就代表了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互相理解其教育体系的可能性,这也正是比较教育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基础之一”。[1]顾明远先生指出:“要想认识和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教育,非了解和认识该国该民族的文化不可。”[2]
根据文化理解程度、研究方式及成果水平的不同,笔者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重境界”,即文献综述式——“入门级”、模型或理论指导式——“专家级”、数据挖掘式——“高深级”和融会贯通式——“大师级”。我们应该遵循这种循序渐进的路径,着力于研究方式的多元化和研究成果的高深化,以此推动比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第一重境界:文献综述式——“入门级”
比较教育研究者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认识待研究的教育现象。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来讲,最重要且最现实的媒介应该是各种文献和统计资料。埃德蒙·金(Edmund King)就曾指出,比较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和功能就在于搜集、筛选出一些特殊的知识和简介并为之增添分量,以便为热心研究各种不同背景中施行教育实践的人们提供信息,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锐性。[3]因此,文献综述式可以被看作是比较教育研究的第一重境界,亦即“入门级”。
(一)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内涵
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主要是指从事比较教育的研究者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加工与组织,从而对研究的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提供信息和观点。在收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文献研究的初衷。由于研究者缺乏对文献资料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的自觉挖掘和把握,成果呈现往往以描述介绍为主。
(二)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基本素养
提高研究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是任何社会科学领域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比较教育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搜集资料的能力。搜集资料是比较教育研究者最基本的能力。研究问题并非建造空中楼阁,而是要在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马克思指出:“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纳为某种经验的事实。”[4]因此,对于比较教育研究者来讲,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应该提高自身搜集资料的能力,保证资料内容的全面性、翔实性、代表性和可比性,不能仅仅满足于二手资料,甚或忽视资料的搜集而自说其话。
2.驾驭资料的能力。当面对众多的研究资料时,研究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资料的能力。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后,还要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性质以及自身的研究目的,选取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筛选、组织、分类和描述,注意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以及辅助性资料之间的平衡,并且始终秉承科学的和客观的立场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三)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的特点
做文献综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熟悉该研究领域,熟悉研究发展的脉络,然后在这个脉络上开展研究,把自己的研究植入知识发展的长河之中。[5]爱因斯坦说过:“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和深刻的理论果真是靠单纯思辨去发现的。”[6]可以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对于可靠的事实和材料的搜集这一基础之上。因此,文献综述式的研究理应成为“入门级”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首选。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比较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方法知之甚少,并未达到深刻认识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而借助文献来进行研究是这一层次的研究者最常用的方式。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经济方面的原因,导致许多比较教育研究者无法直接参与到研究对象国的现实情境中去研究问题,只能将研究建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所提供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文献综述式的研究得出的关于发达国家教育制度、理论和实践的描述和评论。以我国为例,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比较教育学者较为完备地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并发挥其外语水平较高的优势,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这对提高我国的教育研究水平有不小的影响,在这方面比较教育学者功不可没。[7]
(四)文献综述式比较教育研究的局限性
文献综述式的研究方法对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作为任何社会学科的初级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主要研究手段,文献综述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常常为研究水平和主观意识所限,缺乏对于研究对象国文化氛围的切身感受。研究者仅仅从文献阅读中不能直观体会和深刻理解教育现象根植于其中的文化因素,所做研究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事实的呈现或是一种材料的集合或是研究者个人经验层面的一种理解,甚至只是文本翻译,而没有凸显出研究者本人对于事实或材料背后的根源、实质和隐含意义的深度观察和剖析,因而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受到严重局限。真正的介绍、翻译当然也需要有人去做,但如果大家都在做这种事情,情况就有点不妙了,因为在这过程中失落的正是对本国教育实践的关怀。[8]目前此类研究成果非常普遍的存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并常常被讥讽为“外国情况+启示借鉴”的两张皮,致使人们误以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只能停留在“入门级”的研究水平,从事肤浅的重复性工作,得出乏善可陈、毫无新意的结论。这是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不被学界所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阻碍了比较教育研究向高深方向的发展。
你好,论文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思维方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学方法。
一、规范研究法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经济理论对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制度或政策进行评判,回答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方法。
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三、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具体说来:四、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常用到,他与等效替代法相似。
五、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六、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七、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八、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蒐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蒐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蒐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 *** 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常用的有: 数理实证研究 案例实证研究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证研究,另一种是什么?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相对的是规范研究。 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追朔西方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划分并不是一个新的论调,只是在我国的影响范围的扩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是规范经济学,而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两者在中国的争论还没有达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区别应趋从于西方哲学关于对感性认识论和理性认识论的争辩。可以说从西方哲学的构建之初就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重看法: 感性认识论者认为只有历史归纳法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唯一有效路径,他们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理性认识论者的关于科学理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切难题的批判之上,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人类的认识经验中寻找答案,所谓的事实后面的本质问题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凭借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也不能为人类所了解和利用,人类只能认识经验以内的东西,至于超出经验的东西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而应该交给哲学家去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感性认识论者只相信经验的东西,强烈反对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崇备工,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发现社会科学领域的任何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强调人类要剥去感性认识虚假的外衣,用理性来审视一切,用理性来重估一切价值判断,这一认识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模仿现实世界,进而建立模型来进行仿真,而只有凭借科学家的理性思维通过建立一整套严密的逻辑规则,运用数学的方法建构起一个个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认识的问题,或采用局部均衡或采用整体均衡的方法进行求解.理性主义者只相信经过人类的理性加工过的东西,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从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正是基於哲学上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学派,前者反对后者把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几个简单的不合现实的基本假设之上,认识他们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规范经济学的理论硬核,给与了致命一击,他们还反对逻辑推演的方法,强调历史归纳法的绝对地位.而后者反对前者只注重经验的东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说归纳的东西只能说明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帮助.不能从纷繁丛杂的事物中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他们强调人类理性认识的绝对地位. 另外二者在进行理论构架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理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 对二者联系的讨论应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之上,实证的分析方法是获得资料的有效手段,使人类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起点,但还需要人类对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舍,从中提升出对研究有用的东西,并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质,从而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用来指导实践.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做做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如威廉.配第,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等都做出来很大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 (二)实证研究法的特点:1.实证研究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实证研究法对研究的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三)实证研究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蒐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四)相关概念: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步骤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的分析工具 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经济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我们这里着重介绍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过说明的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 先找一篇同类型的实证论文,模仿著写, 数据要改,图要重新画形势变一下,企业资料要换。 大学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写不好论文。写不好论文,不仅影响成绩,也影响毕业。所以,我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同学们。 分析论文题目。大家在选定一个论文题目之后,一定要分析论文题目的写作重点,分清主次。 收集材料,写读书笔记。当大家分析过论文的主要写作方向后,大家要开始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论文材料。把自己找到与所选论文相关的材料记到读书笔记上,以备将来写论文的时候作为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家要将论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来。然后寻找分析国内外对此题目的分析与研究。 列举大纲。结合论文题目。开始列举大纲。先解释论文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写当前的研究现状,接着写某题目的问题与不足,再写针对该问题的对策。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论文中要列举事例、添加数据、分析的图片等等。 开始写论文。按照大纲开始写论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然后是论文的脚注,引用、参考资料、结论等。 最后,大家把排版做好。未尽事宜,请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论文写得更优秀。 特别需要注意: 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 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 在经济学论文中,经常会出现实证分析,那么什么是实证分析呢?实证分析也可称为经验分析,目的在于用事实来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或证明某一种理论,具体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是统计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样本只有一个),二是回归分析。那么毕业论文撰写实证分析都有哪些呢? 对于某一种的观点,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来证实就可以了(暂时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验证的结果是事实与理论不符,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实与理论不对应,该理论本来就不是解释这种现象的;②理论不正确,只要一个反例就可否定一个理论(用事实来证伪),没有反例的理论被认为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假说;③理论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后改进理论,或提出改变现实的政策建议。 与理论分析相比,实证分析应成为写作、选题的重点。因为理论创新很难,而实证分析则可以且能够体现论文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论文可较易通过。毕业论文(尤其是学士、硕士毕业论文)应以实证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的内容可包括: 1、案例的调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案例分析,如果该案例可以否定一个理论,或者说明这个理论在某个领域不适用;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如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调查;在一个新的领域内做的调查,别人没有做过或很少做过,如结合自身情况对大学生借贷状况进行的调查。 2、发现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别人已经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证明过的理论,如林毅夫(2000,)的文章“食物的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是第一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的理论(“食物获取权的被剥夺是饥荒发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论文,属于实证分析中的创新。 3、用大样本的数据来验证一种理论,或用一种新的方法验证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他人曾经用过同样的数据,但自己使用的数据更多、周期更长(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长的股市数据)、论证更有......>>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爱讲话的人呢! 没事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哦,对不起,是一群苍蝇,嗡嗡嗡~~~唧唧歪歪个没完没了 什么叫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什么是规范性研究,什么是实证性研究? 实证性研究: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最低工资法,这是你听到的两种表述: 甲: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乙: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现在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应该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说法像一个科学家:他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乙的说法象一个决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 一般说来,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如甲的表述,是实证的。他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第二种类型,如乙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们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实证和规范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他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 上面几段是经济学书上的解释。当然我是复制别人的。 我个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用实际的、带有普遍性的例子证明一个事物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的;而规范分析则则是通过公理、定理逐渐证明事物应该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但没有或者偏离、正要偏离轨道的运行着。 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说白了就是运用计量方法,对事物过去的数据进行的一种分析,既然是过去的数据,那就说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实际的例子,所以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实证分析的一种方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分析都应该被认为是偿证分析。 研究方法不断完善这是指用来指导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的方法由规范性研究逐渐发展为分析式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所谓规范性研究是指从价值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科学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研究(可以是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等等),目的是获得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另一类是实证研究,目的是获得事物属性的认识。实证研究又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方式。定性研究以观察、访谈为主,通过归纳分析、从资料中发现、体验式访谈和观察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定量研究通过人工控制的环境,以假设演绎的题目,代表性的统计和实验,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如果选题属于实证性质,一般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不论任何研究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决定采用哪一种。哲学、史学理论、文论方面的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方法较为适合;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民族学、国际关系方面的论文,多数是实证研究。较为宏观的数据,可以采用专业机构的调查材料。
「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社会学研究方法
以下就是7类方法:
论文流程图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可以把你要写的内容资料都查找一遍,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比较清晰明了。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你的论文论点够不够符合论题,都需要分析好再去写。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4、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你的论点不够突出的话,那么找一个拿来对比的因素,就会很突出的。
5、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这个听起来比较难,多举几个例子就好了。
6、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7、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写作思路:可以写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等
正文: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rapid replacement of the old and new thing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hings. As far as higher education is concerned, it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update and add new contents. College teaching content is also closely following the pulse of the times, is a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knowledge, so it has a certain frontier of the times.
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新旧事物的快速更替,新事物不断涌现。就高等教育而言,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增添新的内容。高校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是现代知识发展的一个缩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前沿性。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r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Only by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changing the single teaching 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scientific research nature,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improved.
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进行科研和就业准备的。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改变高校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科研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The teaching form should be more practical,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n open process. It is a process of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是课内与课外相互配合,认识和实践相互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过程,是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整体推进的过程。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ansform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优秀英语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 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2、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
4、跨 文化 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
5、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7、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8、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9、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10、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
11、我国 商务英语 研究十年现状分析
1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3、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14、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
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
16、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7、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18、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
1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 方法
20、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
2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23、我国高等 教育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
24、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25、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
26、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
27、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
28、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
29、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 英语学习 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
30、大学 英语写作 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
31、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
3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
33、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34、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
3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36、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研究
37、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
38、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
39、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
40、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41、中外作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多维度语步对比研究
42、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43、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
44、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
45、MOOC 热点 研究问题探析
46、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
47、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
48、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49、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
5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调查研究
5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 议论文 句法复杂性研究
52、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
53、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
54、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
5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56、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57、美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模式分析
58、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59、成就目标定向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0、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
2、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3、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
4、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
5、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6、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8、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9、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10、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
11、引导智慧生成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1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
13、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14、教育实习对英语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影响研究
15、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16、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7、中学生英语 学习态度 与情感教育研究
18、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19、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
20、国外MOOC视频在 专业英语 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学前 儿童 家庭英语教育的实践研究
22、《K-12STEM教育通用评估体系》翻译 报告
23、教育实习对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24、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理解
25、基于岗位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6、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8、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状况的调查研究
29、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31、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2、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3、英语国际化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34、在英语师范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科教学知识
35、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 反思
36、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
37、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8、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39、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40、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
42、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
43、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
44、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翻译对策
46、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7、贵州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观察
48、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化探索
4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中美媒体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报道
50、养成教育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语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2、谈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3、浅谈高职公共英语现状及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对策
4、中小学英文教育方法浅析
5、传统茶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6、茶文化交流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7、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探析
8、试论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9、基于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探究
10、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
11、高校英语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特色研究
12、网络课程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育考核机制新探
13、略论大学英语教育的通识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
15、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16、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评《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
17、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18、解析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构成,特征及教育建议
19、语块 记忆方法 对 英语听力 能力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20、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22、中西方远程网络教育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3、慕课视阈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4、“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
25、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研究
26、大学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27、在生活中收获知识--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
28、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习现状及解决策略
29、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30、幼小英语教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31、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词汇研究
32、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
33、试论大学英语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4、论高校英语教育实用功能的强化--以资源优化理论为视角
35、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之困境及改革发展之路
36、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
37、“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策略
38、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与实践
39、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分析--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40、大学英语教育在传媒信息时代发展的新策略
41、谈以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文化导入
42、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我见
43、大数据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分析--论在英语教学中大数据的运用
44、传媒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探究
45、生成观视域下的英语教育分析
46、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
47、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及启示
48、对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及开展策略的思考
49、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与回归方式探索
50、我国英语教育中的母语安全研究
51、基于微课堂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法探析
52、分类卓越--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策略
53、DBAE理论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育研究
54、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式家庭英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以安徽省为例
55、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
56、21世纪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57、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
58、核心素养课改下的基础英语教育回顾与展望
59、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小学英语教育改进策略探究
60、论大学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缺乏及其对策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最新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2、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4、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5、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7、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8、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9、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10、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11、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1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3、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14、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16、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17、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18、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1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20、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1、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2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23、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24、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25、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26、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27、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28、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29、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30、大学英语写作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31、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3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33、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34、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3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36、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37、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38、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39、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40、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以上课题都可以拿来去参考
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由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0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的课堂教学,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英语论文写作课是我校英语专业四年级第一学期所开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基本的科研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薄弱这一点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已反映出来。有些学生的论文只是信息的陈述和堆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或不能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创新意识淡漠等。为了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项目计划,笔者在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中进行了创新能力调查。调查分3个步骤进行:(1)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2)创新思维问卷调查;(3)个别访谈。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级约70%的学生创新能力一般,应加强培训。约10%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亟须加强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在创新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强烈需求。[1]
二、英语论文写作课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
在创新能力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在2003级全年级4个班(商英和法外两个专业各2个班)中分别将商英2班、法外1班作为试点班,商英1班和法外2班作为普通班,从改革教学模式、创建民主的学习氛围、改进测试方法等方面入手,在试点班尝试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笔者试图突破/接受)复制思维0方式去记忆和思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英语论文写作这门课的特点,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建构。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学生们都具有潜在的发散和收敛思维能力,只是学生 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可能处于潜意识或休眠状态,需要外界 的刺激去激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 教学,如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绘图法(mapping)、大胆 设想法、最佳设计等方法,刺激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高年级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发散和收敛思维的学 习过程,是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在/求异)求 同)求异0多次循环过程中完成的。在英语论文写作课的 教学中,教师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法。选题是论文写作的 一个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发散和收敛思维的有利时 机。教师不应给学生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帮助他们扩展 视野,拓宽思路,让他们遵循发散)收敛的思维方式,依托 发散思维所获得的奇思妙想,通过收敛思维,从而获得最 佳选题。例如,对海明威的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力,有学生想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但在选题上存在一定困 难。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诸多感兴趣的 选题,如Analysis Farewell to Arms,The Lan- guage Styles ofErnest Hemingway,On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SunAlso Rises,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The Religious Influence on ErnestHemingway等。接 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去做一些相关的文献阅读。结果发现 这些选题已有较多的研究论文,但海明威对基督教所持的 矛盾态度以及基督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梳理和筛选,最后确定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 ingway and Christianity是一个好的选题,值得深入的研究。 通过启发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帮助他们选定了一些有 创意的选题。对这些选题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On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Business English,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fEuphemism,Sex and Psycho-distortion in Catch- 22,AStudy of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BrandNames 等。也有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如选题The Customer Lan- guage:ACritical Factorfor Successful Business就是运用了换位 思考,从研究商家的促销语言,转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 顾客的语言,以促成商品交易的顺利进行。立论也是论文 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立论可以是作者的新观点,也可以 是作者在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用批判的 眼光看待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 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观点。在这阶段,教师通过唤醒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从惯性思维中解脱 出来,去大胆追求发散思维给他们带来的创新意念。
(二)讨论式教学法
高年级学生都已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事物有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论文写作课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 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打开学生思 路,活跃思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 导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以辨别事物的真伪,同 时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 题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论文的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 证时,结合英语语言学习,笔者给出3个选题供学生讨论: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translation;writ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tudent,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要求学生提出论点、拟定论据、进行论证。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引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设想,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实践了立论要准、论点要新、内涵要深的3个立论原则。在确定立论的基础上,通过发散和收敛思维,拟订了论据和进行论证的步骤,讨论的结果是每个小组都交出了一份完整的论文提纲。随后,在全班的讨论中,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组论文提纲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再通过小组讨论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论据、如何进行论证等撰写论文的主要方法。经常布置一些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钻研,通过组织积极的课堂讨论,来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在本课程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不拘泥于一本课本,而是给出参考书目,并将每本书的编排特点和主要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教师给出参考选题,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领域,自定选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有创意的选题。并就相关研究领域给出参考书目供学生参考。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的阅读和资料收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的观点,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在学生对论文选题有了初步意向后,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6篇相关的文章和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评述,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做了资料收集和准备。教师对学生的创新亮点要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这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是他们个性中最宝贵的创新火花。开放式教学法能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或/头脑风暴0创造条件,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四)发现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结论性教学为启发引导式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式教学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大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前人如何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创造新概念、新思路等,使大学生把学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法旨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以致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如何写摘要部分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自己找材料,或就自己所写的学年论文摘要进行分析,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写出个人评述。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每个成员所作的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进行评议,指出个人评述是否分析到位和欠缺之处,给出书面的小组评议。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习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摘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而要求学生大胆尝试对摘要进行改写。由于学生对摘要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95%以上的学生都能准确地针对问题进行改写,改写得十分到位。在学习如何写前言部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篇学术文章,就文章的前言部分进行分析评论,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在探讨中学习。通过发现式教学法,学生们能很好地掌握论文摘要和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改革考试方式,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重要指标
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鉴于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笔者对考试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期末考试采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和口头陈述相结合的形式,使之较全面地考察学生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英语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包括:论文题目的拟定、研究目的、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大纲及主要内容、参考文献等6项主要内容。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笔者引入了激励机制。对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分,与内容平平的论文拉开档次。同时,进行口头陈述及答辩,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或提出的改进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由此一来,每个学生加深了对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知道如何完善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应试变为主动的应战,使学生有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空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三、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分析
通过在2003级商英2班、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学生普遍增强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的第3部分是由学生阐述自己论文的意义和创新点,这是学生写好论文的前提和动力。
笔者对期末考试进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测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一道自由发挥的题目(占20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选题的新颖性、观察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问题、对问题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这一题商英2班和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和;而商英1班、法外2班两个对照班的平均得分是和。更重要的是,试点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毕业论文的结果上也体现出来,在全年级评出的24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中,两个试点班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有14篇,占总数的。特别是陶蓉同学的论文On Creative-thinking Development in College English-major Teach-ing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论述了英语专业教学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这个题目写起来难度较大,但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坚定了她挑战自我,为本系的英语教学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决心。她进行了大量的相关阅读和资料收集整理,并在同学中进行访谈,征求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选题;并和笔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就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篇章结构交换意见,拟订了论文提纲。在论文中,她首先阐述了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性、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系英语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较深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论文充分展示了作者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该生的论文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被推荐参加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的评选活动,并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试点班还另有5位学生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6位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提名奖。学期末,笔者在2003级全体学生中又进行了一次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根据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设计了30道题(总分为90分),了解学生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创新思维方法。要求学生在4个选项中选择:不用;有时用,有时不用;常常用;将使用。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直观,也便于统计,给4个选项分别赋值:/不用0为0;/将使用0为1;/有时用,有时不用0为2;/常常用0为3。在对试点班和对照班的得分进行统计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两组样本在接受传统教学法和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期初,对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进行的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商英(1)、(2)班创新能力自测得分平均分和法外(1)、(2)班平均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和,都大于,这说明在实验开始前,试点班和对照班学生创新能力大体相当。而学期末的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商英试点班(2)班和对照班(1)班,法外试点班(1)和对照班(2)班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和,都小于,表明试点班和对照班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后,试点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在英语写作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说明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认识和把握创新思维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并掌握一些具体的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与筛选、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英语论文写作课堂所尝试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并能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但该模式还不够成熟,存在着不断完善的空间。总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萍.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增刊).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舒建国.论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师,2004,(3).
[4]朱宝荣等.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