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五十多个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一:[1]邢赢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元件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2]吕岳林. 基于时间阈值的SF公司快递超网络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5.[3]林楠. O2O背景下传统零售业的盈利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4]崔欢欢. 公众网络诉求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5]吴小满. ST跨境电商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控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4.[6]周姣岚. 服务型制造业网络的成本控制及优化[D].广西科技大学,2015.[7]赵广坤. 可优宝贝网络商城融资方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8]赵圆. 电商网络融资模式优化及风险管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9]宋杨. 远程教育环境下多模式财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10]钟文韬. 肉类加工企业销售物流成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11]张婉婷.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12]范超群. 芜湖市电子商务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6.[13]汪灏. 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财务风险研究[D].安徽大学,2016.[14]蔡翠. B2C网上超市成本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15]章锦华. J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16]张妍. 服装网络定制个性化服务成本及定价模型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17]李佳琦. 电子商务下B2C企业会计收入确认时点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18]杨洁. 第三方互联网交易平台服务费定价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19]黄义成. CQ公司XBRL网络财务报告应用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20]罗浩. O2O商业模式下的交易成本问题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21]张婷. "互联网+"神州租车的盈利模式及财务效果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22]陈沈升. 网络交易C2C模式的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23]钟明君. 高维因果网与高校资产管理的模糊推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24]文勇堂. 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通信设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辽宁大学,2016.[25]徐文静. 电商环境下协同配送模式的协同效率及成本节约值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26]陈维煌.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27]苏伟. 市场竞争环境下供电企业购售电风险分析及应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28]张文梦. C2C模式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29]纪彩峰. B2C电商零售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30]胡芳. 基于B2C模式下D电子商务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31]熊亚楠.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与传导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6.[32]何珊.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湖南大学,2016.[33]江楠. 考呀呀线上会计培训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34]杨芬.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6.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二:[35]沈威.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36]黄诚. 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的OPM策略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6.[37]戴宙松. P2P网络借贷相关会计核算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38]贺书品. B2C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下的W公司财务分析与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5.[39]饶萌. 网络环境下差异化会计信息披露系统构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40]李芳. 煤炭资源开发项目融资决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41]郝震. B2C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5.[42]彭菁菁. Black-Scholes与DCF模型在B2B商务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互补应用[D].云南大学,2015.[43]张腾.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风险控制[D].云南大学,2015.[44]张美琳. 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个体商铺价值评估[D].云南大学,2015.[45]高喆.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46]康爱冰. 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47]贺璐. 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持续审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48]李祖福. 我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49]樊华.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50]安校良.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51]顾永明. 电子商务零售企业价值评估[D].昆明理工大学,2015.[52]邬蕊竹. 基于复杂网络的云会计AIS可信需求演化传播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5.[53]陈诚. 基于复杂网络的云会计AIS产品可信性结构及其演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54]王涛. 通信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55]冯康进. 电网企业集团财务报表自动生成及数据挖掘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56]李玉. 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
我有参考文献 想要就留邮箱 并加点积分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我有参考文献 想要就留邮箱 并加点积分
浅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摘要】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sted company's different incentives to manage earnings of listed companies will b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each asset impairment they use earnings management. By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whether there is an impair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listed companies use asset management incentive earnings were verifi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Key words Company's assets Impairment earning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逐渐增多,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其中,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很多环节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并且处于不同财务状况下的上市公司具有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它们利用资产减值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一、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财务状况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不同动机与表现,进而提出研究假设。
1. 避亏公司。我国《公司法》及证监会关于亏损上市公司的相关政策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即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均为负,则该公司的股票将被特别处理(即被ST);当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连续亏损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即被PT)”。由此可见,零值是一个关键的临界值。这一规定对避亏公司至关重要,因为一般这种公司都面临亏损,为了避免股票被特别处理或暂停交易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管理层通常会采用计提较少金额的减值准备,甚至不提或转回较大金额,使得获利增多或至少不减少,以躲过亏损这一“生死大劫”。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避亏公司具有防止亏损的动机,当期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幅度显著低于控制样本公司。
2. 巨亏公司。上文提到的对上市公司特别处理的规定中,都只强调了是否亏损这个条件,并没有对亏损程度做出具体要求,即巨额亏损和一般亏损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来说性质都是一样的。并且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了解投资者的心态,知道他们只关心能够使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稳定增长的盈利来源,并不在乎未涉及现金流出的一次性非经常性损失。所以,巨亏公司就可能会夸大亏损,把以前年度应确认而没有确认的损失和费用予以确认,或把以后期间有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提前确认,都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让本会计期间一次亏够。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巨亏公司具有夸大亏损的动机,当期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幅度显著高于控制样本公司。
3. 扭亏公司。企业上市可以帮助其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并取得固定的融资渠道,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额度是有限的,相关证券法规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特别处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上市公司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亏损公司若想保住来之不易的上市资格,就会在经营不利发生亏损时想尽一切办法扭亏为盈。此类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手段一般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少提甚至不计提减值准备,或者是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巨额减值准备来提高当期的会计盈余,实现利润的反弹。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扭亏公司具有扭亏的动机,当期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幅度显著低于控制样本公司。
4. 盈利公司。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都比较青睐于利润平稳增长的公司,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降低融资成本,要树立企业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形象,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信息。当上市公司某个会计年度经营状况良好时,管理层反而不直接披露本期的优良业绩,而是会选择大额加速计提各项减值准备,这样可以为以后的业绩保留一定的增长空间。并且,在经营状况较好的年度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使得未来可以不计提或者少计提,也是在为以后年度减轻负担。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盈利公司具有利润平滑的动机,当期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幅度显著高于控制样本公司。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证明,独立样本t检验就是对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行推断。本文会将研究总体分为控制样本和研究样本,以被视为没有盈余管理动机的控制样本为参照,将研究样本中的上市公司分别与其进行比较,检验它们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是否显著差异,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盈余管理行为。
资产减值净计提率是指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减值前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反映当期计提减值的幅度,其中当期资产总额来自资产负债表,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来自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锐思金融数据库。
(二)样本的分类和选取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需要,本文分为控制样本和研究样本,我们参考前人的研究方法,以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减值净计提率以及净利润等指标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以下为分类标准:
1. 控制样本,选择“微亏公司”作为控制样本,选取标准是当期净利润小于0,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大于0,且剔除当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其净利润大于0。
2. 研究样本,该类样本被视为具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根据不同的动机我们又分为避亏公司,巨亏公司,扭亏公司和盈利公司四大类。
(1)避亏公司:0<当期净资产收益率<2%。
(2)巨亏公司:当期净资产收益率<-20%,资产减值净计提率>0,且扣除资产减值后仍亏损。
(3)扭亏公司:上期净利润<0,当期净利润>0,且资产减值净计提率<0。
(4)盈利公司:当期净资产收益率>20%,且资产减值净计提率>0。
按照以上指标,我们从2009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沪市A股制造业公司中,筛选出最符合条件的四类公司共79家,其中避亏公司22家,巨亏公司25家,扭亏公司5家,盈利公司27家,再加上控制样本9家,共选出88家上市公司,本文对这88家上市公司2012年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数据进行研究。
(三)假设检验
1. 对假设1的检验。
表1和表2是对22家避亏公司和9家控制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2中,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的p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ɑ=,即避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方差满足齐性,所以t检验应看“假设方差相等”一行中的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大于,说明避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平均资产减值净计提率没有显著差异,证明避亏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不明显,他们并没有利用少计提甚至不计提减值准备来粉饰报表,并且表1中避亏公司的净计提率均值大于0,说明其也没有利用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提升利润。所以,初步证实假设1不成立。
2. 对假设2的检验。
表3和表4列示了25家巨亏公司和9家控制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对比情况。表4中Levene方差齐性检验中,p值为,小于显著性水平ɑ=,即巨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方差呈非齐性,所以t检验应看“假设方差不相等”一行中的结果。t检验中的结果显示p值为,小于,说明巨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平均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差异显著。表3中,巨亏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均值确实明显大于控制样本公司,所以初步证实假设2成立,巨亏公司有多提减值准备的动机。虽然现行准则规定不得转回已确认减值损失,但他们仍然可以在亏损当期大量计提减值准备,为以后年度的盈利减轻负担。
3. 对假设3的检验。
表5和6列示了5家扭亏公司和9家控制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对比情况。表7中Levene方差齐性检验中,p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ɑ=,即扭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方差呈齐性,所以t检验应看“假设方差相等”一行中的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小于,说明扭亏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平均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差异显著。再从表5可以看出,扭亏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均值明显低于控制样本公司,由此可以证明假设3成立。另外,资产减值净计提率为负表明利用转回减值准备以提升利润的公司不在少数,准则虽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不得转回,但利用流动资产减值做调节利润的“蓄水池”,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操作。
4. 对假设4的检验。
表7和表8是对27家盈利公司和9家控制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8中,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的sig.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ɑ=,即盈利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方差满足齐性,所以t检验应看“假设方差相等”一行中的结果。t检验中的结果显示p值为,小于,说明盈利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的平均资产减值净计提率差异显著。但我们从表7中可以看出,盈利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的均值比控制样本公司偏低,与假设4正好相反,所以假设4不成立。这种现象就体现了现行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的挤压,由于不再能任意转回减值准备,所以上市公司在计提时都非常谨慎。
(五)实证研究结论
以上实证研究表明,具有避免亏损动机的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与控制样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平滑利润动机的盈利公司资产减值净计提率比控制样本显著偏低,两类样本公司的检验结果与假设1和假设4相反,即他们没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但假设2和3通过了验证,巨亏公司和扭亏公司的.资产减值净计提率都与控制样本有显著差异,他们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由此可见,亏损公司具有较为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该类公司的监管力度。
三、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杜绝盈余管理的行为。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抑制盈余管理反映真实经营业绩起到积极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则
首先,准则应尽量使用量化标准明确各项操作,减少模糊性语言,从而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现行准则中,对于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都属于定性描述,在具体判定时还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给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管理人员留下了操纵空间,我们希望在未来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中,能够加入明确的量化标准,对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有明确的描述。
其次,完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相关规定。不允许转回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因为减值因素消失后不能转回减值准备,会使上市公司资产虚减,导致资产信息不准确,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所以,本文认为应当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但为防止上市公司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可将转回的数额作为调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处理。
(二)提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透明度
首先,应要求尽早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如果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发布之前就以公告形式披露资产减值的详细信息,将会使企业无法依照年度经营业绩的好坏而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盈余管理的动机,防范盈余管理的行为。
其次,应强行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详细披露减值操作的依据和方法,以及判断资产价值回升的依据,而不能采取自愿披露的方式。针对不按规定披露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的行为,应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提高他们受处罚的成本,使管理者意图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时有所顾忌和收敛。
(三)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合理地收集审计证据,明确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程序,以谨慎的态度实施审计工作,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具审计意见。
其次,对不同财务状况的上市公司,外部审计人员应设置不同的审计侧重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手段随其所处财务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并且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外部审计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再者,证券监管部门应改革对上市公司的考核制度。应制定完整的考核体系,考察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等,设置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有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雪云.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实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何福英,论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影响.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3. 杨丽娟.长期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13;14
4. 刘伟.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资产减值会计论文:浅析资产减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在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为了更直观和准确地说明问题,收集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几年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数据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的经济后果,尤其是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关键词:资产减值;上市公司;应用;分析资产减值是指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企业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一般这种减值的发生是非预期的、偶然的[1].新准则明确规定,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所得税费用外,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直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因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准则的精髓在于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通过财务报告向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提供高质量的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粉饰资产价值成为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财务报告中大量的虚资产的存在对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产生了严重影响.据统计, 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中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损益, 2家ST公司通过转回以前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 249万元和4 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地摘除了ST; 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 080万元、6 885万元、637万元和5 003万元,避免当年出现亏损; 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由来已久而且手段众多.本文将运用统计数据分析新资产减值相关准则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选择的影响以及在上市公司的应用.1资产减值相关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应用1·1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及总体分析为了便于研究和说明问题,本文按照数理统计对大样本的定义,即样本容量要求超过30个样本,选取沪、深两市的4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的样本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公布的2005~2007年的年报,筛选出年报中的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的明细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类.虽然选取的样本数占全部上市公司比例不足10%,但这41家公司是从各个行业中挑选出来,其资产总额及营业利润在所在行业中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经研究发现在41家上市公司中,所有公司都按准则规定编制了专门的资产减值报表. 从41家上市公司计提与转回统计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谨慎性原则逐年加强.总体上看,多数公司都计提了坏账准备,超过半数的公司都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上市公司2006年与2005年相比,计提的减值准备有所减少,转回的减值准备有所增加. 2007年与2006年相比,计提的减值准备有所减少,转回的减值准备也有所减少.这当然与2006年正式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有关,计提秘密准备的上市公司在2006年制作年报时加大减值准备转回的力度,以应对从2007年开始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规定.1·2单项资产减值计提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八项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坏账准备,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影响最小的是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所选取的样本中无一家公司计提或转回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因此略去).从2005年开始,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总计提比例出现大幅增长,从2005年的26·69%增长至2006年的30·89%,可见上市公司利用这两项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已逐渐熟练,而其他四项在2005~2006年计提比例均不足2%,并且在2006年降至0·89%.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主要是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次之,其余四项转回金额占总转回金额的比例不足7%.1·2·1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是所有减值准备中提取历史最长的一项.由于我国的信用制度不发达,上市公司之间互相拖欠款项的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几乎全部的上市公司都提取了坏账准备. 41家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仅为2005年的57·04%,而2006年转回的坏账准备为2005年的111·60%. 2007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6年的175·31%,而2007年转回的坏账准备为2006年的31·80%.从坏账准备占利润总额比例的统计结果来看,每家公司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其中,2006年转回的坏账准备超过净利润的有3家公司,它们是000977浪潮信息、000522白云山A、000159国际实业.而2007年转回的坏账准备,都没有超过其净利润.1·2·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41家样本公司2006年未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而同期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为2005年的203·52%, 2007年未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主要原因是新准则的出台,不再设置短期投资科目,相应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代替,因此也就没有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从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占利润总额比例的统计结果来看, 2006年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超过净利润的有3家公司,它们是000062深圳华强、000541佛山照明、000858五粮液.1·2·3存货跌价准备41家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05年的51·57%,而2006年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2005年基本持平;2007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06年的193·91%,而转回的则为2006年的38·67%. 2007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近达到2006年的200%,其原因可能是经济的发展使企业规模扩大,相应存货规模扩大,计提的跌价准备也就会相应增加,但是也不排除在新资产减值准则下企业不再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而更多的选择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可见,新资产减值准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从存货跌价准备占利润总额比例的统计结果来看, 2006年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超过利润总额的有3家公司,它们是000055方大A、000159国际实业、000779*ST派神,并且*ST派神借此成功扭转连续两年的亏损状态,避免了退市.1·2·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1家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仅为2005年的70·38%,而2006年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为2005年的196·20%. 2006年转回的坏账准备超过千万的有2家公司,它们是000006深振业A和000568泸州老窖.可见,新资产减值准则发布后,在2006年很多公司大量转回以前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2·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家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和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基本持平,分别为67·82%和64·87%. 2006年和2007年只有8家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因此受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影响,企业更加谨慎地选择资产减值的计提.1·2·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1样本公司中, 2006年只有2家公司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且数额较大,分别是000750 S*ST集琦计提了4 130 000元、000410沈阳机床计提了1 586 200元.并且S*ST集琦在2006年成功扭转连续两年的亏损状态,避免了退市,而2007年只有1家公司计提了262 382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可以看出受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影响,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时,变得更加谨慎了.1·2·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41家样本公司2005~2007年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只有1家在2006年转回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为000159国际实业.2资产减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及影响2·1资产减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2·1·1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大幅度转回《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会计制度相比,在资产减值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两个方面.由表2可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企业非常少.从以上对计提与转回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到,由于从2007年起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将不能转回,上市公司都在抓紧最后的时机,将以前计提的秘密准备转回,其中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大幅度转回比较明显, 2006年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2005年的196·20%.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曾指出,明确上市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是考虑到目前存在的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将会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审视长期资产,并对长期资产进行相应的减值测试.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后不得转回,上市公司将会谨慎地对待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因此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利用计提手法操纵盈余将越来越难,这也提高了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的谨慎性.2·1·2资产减值的计提引发盈余变脸资产减值会计一直都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 2001年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八项计提”,进一步挤掉上市公司资产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政策选择的余地,上市公司不切实际地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和巨额转回,在会计年度间随意调节利润,亏损上市公司更是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避免ST和下市.例如, 000750S*ST集琦和000779*ST派神两家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这两年连续亏损,而后在2006年这两家公司又大额转回减值准备,这样一提一转,使得这两家公司在2006年扭亏,避免了退市.相反一些绩优公司“意外”地变成亏损公司.如000697咸阳偏转在2005年意外亏损1·627 9亿元就是由于当年计提减值准备1·821 5亿元.又如000055方大A2005年计提减值准备3 112万元,导致当年亏损5 837万元.当然,造成上市公司亏损的实际原因并不在于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减值准备的影响只是加重了公司的亏损程度,或使公司潜在的问题得以暴露,其亏损的实质原因应是公司经营与管理存在问题.在41家样本公司中,存在意外亏损的上市公司还有000836鑫茂科技、000632*ST三木、000018深中冠A,这几家上市公司都在亏损当年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仅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准则来规范[2].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使企业不再利用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可以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进行利润调节.2·2不同上市公司受资产减值制度的影响2·2·1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影响首先,对于电力、煤气及水等产品生产和供应业因在中国属垄断性行业,整体行业利润比较稳定,总体冲击不大,如建投能源2006计提资产减值总计51 035·87元,仅占净利润的0·11%, 2007年计提资产减值总计2 515 270·42元,仅占净利润的0·4%.其他上述行业上市公司中,汕电力A2006年计提数额巨大,却只有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项,其余均较稳定.其次,对于石油板块和生物制药行业,由于产品及原材料价格均呈上涨趋势,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其影响也不大,相应地,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情况也较少出现.相反,传统行业如家电、纺织、电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由于市场不活跃,价格整体走低,因此对其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通常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相反, 20世纪末,高科技、高成长性的公司因行业前景较好,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总体冲击不大,但目前这些行业发展趋缓,资产减值准备对它的冲击力度加大,如咸阳偏转2005年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总额182 145 320·47元,导致当年亏损162 790 000元,其他公司2006年除中科三环未计提,该比例也都在10%以上,相比20世纪末的0·1%以下的比例,现阶段高科技行业确实是体会到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巨大冲击.2·2·2对上市时间不同的公司的影响对于一些1999年以后上市的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在上市时资产大多得到了较好的重组、剥离,进入股份公司的资产质量较好;同时这些公司上市时间不长,上市后又赶上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的阶段,新的不良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八项准备计提的政策对这类公司资产状况及经营业绩影响不大.而对于那些上市较早,上市后又没有进行过有力的资产重组的公司,八项准备政策对它们经营业绩的影响则比较大.2·2·3对不同经营风格和管理水平的公司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偏好大规模,计提投资减值准备对其来说影响也是较大的.如万科A 2005年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93 435 582. 31元,占净利润的7%以上.而另一些公司长期注重资产质量及安全,这些企业经营水平和内部管理状况良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它的冲击就较小.3建议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其相关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对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所有的制度都不是毫无瑕疵的,新生的制度尤其如此.新准则本身及其实施环境仍然存在问题,会给企图滥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以新的“机会”和“空子”,因此需进行改进,建议如下:3·1应大力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在与现行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形势下,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并多次出现这一概念,如计算可收回金额时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现实中很多资产市场尚不能达到那样完善的程度,资产价格还带有很大随机性,不能认定为公允价值,新准则中“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这样的叙述实际操作起来尚有难度;其次,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新准则中列举了可供参考的方法(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但是在很多无法得知类似交易信息的情况下,还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协助判断,如评估.而我国评估行业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评估方法和结果有很大弹性.若选用其他新准则中未详细列明的方法进行估计,执行中人为操纵的可能性更无法控制.这些都给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带来重重困难.由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获得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从而很难以客观的计量依据来确认可收回金额,这就使得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仍然缺乏可靠性,因而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仍存在一定的空间.3·2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良好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对规范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按证监会的要求建立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资产减值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较为薄弱.为了避免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减值准备提取的客观公允,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通过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规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措施来进行.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也存在严重缺陷,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者业绩的评价标准仍然比较单一,还停留在以利润进行考核的初级阶段.目前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大多是采用承包提成、奖金分成和年薪制等以短期实现为特点的方式,这必定导致管理层具有较强的利润操纵动机,充分利用会计制度所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当设计出一种长期化的激励机制,公司管理层的股票期权激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法.对管理层采取综合的、长期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实现管理层利益与公司目标函数的趋同,减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3·3加大对上市公司监管和处罚的力度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手段调节会计数据的行为,严重丧失了应有的诚信,而且也使会计的信誉备受挑战.而对于那些违规违法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主要是道义上的谴责、行政处分与罚款,难以真正起到警示的作用.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经济处罚,一方面,数额不大,对违规违法者而言,“风险一效益”比太小,作用难以显现.另一方面,违规违法是由责任人造成的,而罚款则是由上市公司交纳,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双重盘剥,是不公平的.同时我国相关监管和处罚部门中一些人员与上市公司存在利益关系,在利益驱动下很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网开一面.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有着极大的关系.3·4加强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外部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监督对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不规范计提减值准备的行为已有所关注,但是监督的力度仍然有待加强.首先是注册会计师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师轮换、聘用制度不健全,不能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应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的职责,使其真正承担起“经济警察”的职能.此外,我国目前还缺乏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门审计准则,不能给注册会计师资产减值审计提供专门技术上的支持.3·5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赋予了企业较多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选择权,主要表现在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可收回金额、资产组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上.资产差值的计提的真实性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很多企业会计人员的现金管理水平和预测水平仍然不能达到要求的高度.只有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水平,才能准确应用资产减值会计的一系列概念.因此要从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上岗资质、后续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4结语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资产减值的现象广泛存在,资产减值的目的就是通过反映客观存在的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状况,揭示潜在风险,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虽然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但是由于我国实施新准则的环境尚不成熟,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过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操作的不断规范,资产减值制度一定会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1版)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改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小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资产减值会计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不很完善。在会计国际趋同的今天,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史无前例的具体明确的做出了有关资产减值问题的规定。新会计准则重新规范了有关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计量和转回等问题,势必对上市公司产生新的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旧会计准则,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等的比较,研究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若干影响。关键词: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前景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失去了其在工业时代所具有的稳定性,所以会计也必须及时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近些年来,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先后出台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更好的规范了其实务界的行为并且有效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虽然发起较晚,之前并没有完善的准则出现,但是其具体应用已经渗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里面,伴随着1993年以来的国内会计改革的进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我国的这些会计规范存在的问题,以及实务界执行情况和管理情况的混乱。例如,规则不够系统和具体。在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与资产减值相关的规定都分散在各准则条款《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之中,明显缺乏系统性;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在长期资产的计量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又如,内容不够全面,缺乏按照资产组合或者现金产生单元来计提减值准备和商誉的减值该如何处理等的相关规定。可见,一部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我国通过在深入研究探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适应未来的情况,于2006年正式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重新定义和规范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该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该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股市和证券市场的日趋完善,投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我国投资者不再只满足于购买国库券,尤其是深市、沪市的开放,使得多数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必须向其广大股民公开披露有关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问题,以便于股民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而在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报表很难准确如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因为当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或资产的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变化的时候,资产真正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会低于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账面价值,造成信息披露的失真。事实上,资产减值问题在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届都是十分受关心的问题。首先,在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在报表中数额通常较大,同时资产价值的变化还影响着企业的负债权益结构,由于社会经济情况和企业内部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资产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会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带来很大影响,从而影响着投资者正确的投资抉择。其次,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离不开人的主观估计和预测,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不能避免的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留给上市公司一些自由空间,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准则规范所给的自由空间进行着盈余管理,平滑收益操纵利润。例如,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决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这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其需要高估或低估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调节利润;在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面,由于国内缺少公开信息的二手买卖市场,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准确估计市场价格,因此对可变现价格和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仍然要依靠主观判断,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者、债权人已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处于较初级的时期,但是仍旧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努力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准则中也对资产减值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从比较分析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的准则规范以及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等的影响方面来阐述。(三)研究思路本文通过纵观各国资产减值发展史,对各国的准则进行在确认、计量和转回方面的国际比较,研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揭露资产减值的各种确认、计量和转回的方式对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二、文献综述(一)资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探究资产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得知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所谓资产,其定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准确把握资产的涵义,是财务会计研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资产减值会计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资产负债表中哪些经济要素需要作为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下面我将回顾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于资产定义的迥然不同的观点[1]。(1)未消逝成本观。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一书中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以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从而将企业资产概括为“未消逝的成本”;(2)经济资源观。1970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颁布的第4号公告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然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3)未来经济利益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的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未消失成本观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余额表,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能得以真实反映。经济资源观根据会计原则来界定资产,认为资产取决于依据公认会计准则对经济资源的确认与计量,这显然颠倒了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主从关系,仍然未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未来经济利益观动态地研究资产的特性,从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功能这一角度去考察资产的实质,这种表述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了资产的实质——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种定义下,企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强调采用历史成本。然而,让我们探究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就会发现,企业并不只是单纯的消耗资产然后摊销计入成本和费用,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持有资产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从“经济资源论”转向了“未来经济利益论” 。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把资产定义为: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按此观点确认计量资产就会与按历史成本法产生差额,当一项资产完全报废或损失,不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量时,或者是虽然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小于其账面价值,形成的差额即为资产的减值,必须据此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该准则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包括如下: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以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但在有效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导致商品的预期收益等于商品的生产支出加上合理利润,才等于其市场价格[2]。因而,购入时的资产价格代表了当时对资产在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并且在购买当时也已经预计到资产的未来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及资产的使用而减少,如图:注:横轴——时间 纵轴——经济利益预期粗线——代表某一时点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细线——代表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原始预期可见,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在购置时无法预期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评价曲线会与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就是资产的减值。而从会计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基本假设和原则的制约……按经济本质定义,资产确实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但用于会计确认,有些问题就不好解决”[3]。在会计上我们探讨资产减值时就必须探讨它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正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计量差异。由上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4]。(二)资产减值的发展与完善1、资产减值的早期思想资产减值的早期会计思想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三世纪后,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空前繁荣起来,商品、货币交换,信贷业务的增加促使会计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沿用至今的借贷复式簿记。在当时的会计实务领域,人们已采用成本法和成本市价孰低法来计价存货。文献《数学大全》(1494年帕乔利)中曾提出不得高估存货的思想,证明了当时实务中已经存在按照低于成本的市价估价存货的做法[5]。根据文献,第一个提及资产过时、毁损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法国Jacques Saary于1675年明确提出了成本市价孰低法,将之用于存货的陈旧、过时和毁损,并于1712年提出了他对可变现净值的理解[6]。19世纪,在德国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还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了对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投机,1884年的德国公司法还要求公司公布它的利润和提交列有资产按成本和市价孰低法计价的资产负债表”。2、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虽然资产减值会计思想最初在欧洲大陆形成,但是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减值会计,只是稳健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随着二战的结束,经济重心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军人,同时也成为世界会计的先行者,投资者和银行等债权人要求企业编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减值会计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在SFAS 发布之前,美国先后对存货减值、短期投资减值、长期投资减值、或有会计事项作出了规范,但均分散在不同的准则中,并且对持有和使用的资产的减值问题未予规范,这样的漏洞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自行计提减值或注销来操纵企业盈余的众矢之的。[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3]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4]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5]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6]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为了增强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抑制企业盈余操纵的行为,AICPA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要求FASB对资产减值问题进行专题研究。1980年,ACSEC首次向FASB递交了一份名为“对账面价值不能完全回收的长期资产的核算”的问题报告,首次对永久性标准提出了质疑。1995年发布了SFAS ,准则针对长期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商誉等项目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规范:对于持有或将继续使用的资产,当有关事项或变化的环境预示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收回时,企业应当估计资产使用和最终处理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果这个未折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小于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减值;对于待处置的资产,应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中价值较低的一方确认。但是由于其没有提供如何具体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指导,也没有涉及处于处置状态下企业分布的会计处理,针对这种情况,FASB于2001年发布SFAS ,要求企业对所有通过出售处置的长期资产均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自此,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3、 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日益重要,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大,这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国际规范成为必然。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做出了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决定。因为在此之前,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都散布于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具体的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范,影响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另外,原规定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应该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而折现与否在计量结果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又如,原准则中规定无形资产和商誉的摊销期不得超过20年,但理事会于1996年3月决定重新考虑,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果对无形资产和商誉实施充分、可靠的减值测定,其摊销期是否可以超过20年。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就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做出系统明确的规定。1998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正式批准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mpairment of Assets,IAS36),并于同年6月发布。此项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完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IASB修订了IAS ,变化主要发生在与商誉有关的减值测试部分。4、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会计制度改革时的“两则两制”, 基于当时经济发展的条件,会计制度仅要求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一项减值准备——坏账准备,从而确立了应收账款应反映其可变现净值的理念。四项准备阶段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的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四项资产的减值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但对其他上市公司(即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除规定必须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外,对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这三项准备是否确认,并未做出强制性的要求,由公司自行确定。虽然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但由于其强制执行面较窄,所以作用十分有限。八项准备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2001年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并且将原有的四项减值准备规范扩大到计提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在内的八项减值准备。2006新准则的颁布 虽然2001《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再次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但是相关具体规范仍然散见在不同的准则条款之中,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缺少统一的规范,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准则应时而生,大大改善了现行资产减值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和转回重新进行了统一规定,其中变化最大的包括提出现金产生单元的概念以及商誉的减值处理,并且规定了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不可以再转回等等。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国际比较(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资产减值的认识也不断进步,我国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也处于发展之中。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就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与初始确认以交易成本作为入账依据不同,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更多的是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由此,其确认基础不是交易而是事项,即使没有发生交易,只要造成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已经存在,资产价值的下降可以相对可靠的计算,就可以加以确认了。例如,国际会计准则 IAS 中认为所谓资产减值就是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在新准则出台前,我国一直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中做出了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然而新准则中,我国的相关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阐述: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实,不只是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我国的新准则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进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下面本文将从减值准备确认的时间、标准、和基础等角度,将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几个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较,探究其中的异同。1、 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比较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时间和频率不同。不同情形下的资产减值其确认时间应当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不断下降式的连续减值,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而对于资产价值一次性下降、伴随暂时性价格上升的资产减值以及资产价值起伏不定的三种情况,应当选择在月、季、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对于存在导致减值的因素,但是减值一时并未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暂时不确认减值损失,但是应当尽可能地进行披露。我国新准则中第二章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中第四条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然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检测时间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只是强调在出现任何资产的减值损失时,均要确认并计量损失,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另外,FAS142 第12 段规定,不进行摊销的无形资产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或在事项或环境的变化表明资产可能减值时,更为频繁地进行减值测试。FAS142 第26 段规定,商誉的年度减值测试可在年度期间的任何时间进行,如果这种减值测试是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行的话。不同的报告单元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减值测试。FAS144 号仅仅规定,如果存在长期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不可收回的迹象,主体应测试其可收回性,对于企业进行减值测试的频率没有做出硬性规定。我国新准则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似,IAS36第8段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在该段中还进一步规定,无论是否有任何减值迹象,会计主体也应在每个年度报告期末估计一项无确定资产所经营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的,因此,应根据减值的迹象来决定应在何时对减值进行检查。澳大利亚AASB 第9 段中指出[8],主体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主体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2、资产减值确认标准的比较资产减值如何确认取决于其采用的标准,标准分为三类: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所谓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即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英国一些国家采用了此标准,它强调只有在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时,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在可能性标准下,表明资产减值的确认被分为三类:⑴账面金额很可能(probable)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情况应当确认;⑵账面金额合理可能(reasonably probable)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情况应当披露;⑶账面金额极小可能(remotely probable)不能收回,这种情况既不确认也不披露。美国等一些国家使用了可能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美国FASB强调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基础是通过测试企业某项资产经过使用和最后处置可得到的未来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必须是非折现的,不含利息支出;而计量的基础则是公允价值,当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即使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也不确认减值损失,这样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高估。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其建立在资产计量的基础上,确认与计量采用同一量度以保证相同情况下取得一致的结果,计量结果作为减值损失确认的缘由。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新准则都采用了经济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相同,这样就可减少确认时的主观判断和人为操作,实务中更具可操作性。我国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时,确认资产减值。计量的基础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由此可见,永久性标准在应用中很难确定哪些是永久性减值,哪些是暂时性减值,大大增加了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而可能性标准虽然避开了分辨暂时性和永久性减值这一问题,更加接近经济现实,尊重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但是其提出的限制条件太低,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并且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我所赞成的是选用经济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基础一致,易于操作便于理解,而且能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对于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不是过分依赖于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操作更具合理性。3、资产减值确认基础的比较我国新准则第十八条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国际会计准则中有相似规定,IAS36 第65 段中指出,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会计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美国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某项或某些长期资产是资产组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资产组合还包括不由本公告规范的其他资产和负债,本准则也适用于该资产组合。此时,长期资产的会计核算主体是该资产组合。英国FRS11 第27 段认为[9],收益产生单位应通过将报告主体的全部收益尽可能划分成许多基本上独立的收益流的方式加以确定,主要的资产应当在各个收益产生单位之间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那么,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应该单独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进行估计,但是在不能合理地确定单项固定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时,应该根据收益产出单元计算使用价值。澳大利亚AASB136 中指出[10],主体应确定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纵观上述,各国均要求首先应当针对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某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其他资产无法区分时,就要针对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各国使用了大致相同的概念,如资产组合、收益产出单元和现金产出单元。[7]《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P329[8] 汪祥耀、邓川等著,《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信出版社[9]《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P331[10] 汪祥耀、邓川等著,《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信出版社
[2] 吴风奇 , 周铁光. 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J]. 会计之友(B版), 2005,(07) [3] 周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9) [4] 郭继宏. 也谈“最佳折旧方法的选择”[J]. 会计之友, 1995,(05) [5] 戴凤朝. 论运输(交通)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J]. 交通财会, 1994,(03) [6] 金苗. 折旧方法与财务利益[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7,(01) [7] 胡秀云, 郑春华, 陈春宏. 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J]. 林业财务与会计, 1999,(01) [8] 荀桂云. 企业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好?[J]. 冶金财会, 1999,(06) [9] 杨代甫. 企业折旧方法核算中的税收筹划[J]. 市场研究, 2003,(12) [10] 夏爱芳.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一点看法[J]. 商场现代化, 2005,(20)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1] 王霞.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难点及所得税差异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22) [2] 祝荣贵.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4,(09) [3] 刘汝燮. 对“固定资产清理”核算的探讨[J]. 上海会计, 1994,(06) [4] 耿荣学, 郑宝智. 谈固定资产清理核算[J]. 新农业, 2000,(09) [5] 徐开平.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4,(02) [6] 刘殿庆.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J]. 农村财务会计, 1995,(01) [7] 钱增义. 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J]. 农村财务会计, 1998,(11) [8] 周平浓, 罗稚珍. 折旧——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论[J]. 四川预算与会计, 1995,(02) [9] 巫绪祥. 固定资产清理对营运资金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5,(03) [10] 郭继宏.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J]. 国际商务财会, 2007,(04) [1] 王丽. “五招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 上海商业, 2009,(09) [2] 李青.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10) [3] 刘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10) [4] 林存峰.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会计师, 2009,(09) [5] 顾小娟.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容忽视[J]. 各界(科技与教育), 2009,(11) [6] 海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8,(05) [7] 朱红军, 张瑞. 透过资产清查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监管[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8,(02) [8] 解士华.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8,(01) [9] 王湘, 李平.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9,(01) [10] 王晓玲.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信托责任与问责机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9,(04)
1、郭艳萍,王天文. 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5) .2、孙秀丽.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石化, 2008, (10) .3、庄峻晖. 试析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允价值的联系[J]财会通讯, 2005, (07) .4、陈燕.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J]台声.新视角, 2006, (01)5、李芳.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3)6、刘继红.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与选择[J]财会月刊, 2005, (28) .7、沈菊. 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0) .8、王建新,王璐,郭占春. 资产减值: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05, (09) .9、谢志华,曾心. 论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与思考——历史演进、表征与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0、李峡. 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 2005, (10) .11、王辉. 我国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准则动机的实证研究[J]大众商务, 2010, (08) .12、丁佟倩.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12) .13、徐净. 浅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J]当代经济, 2009, (10) .14、许琼. 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09, (18) .15、 邵瑞庆,巫珊玲.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J]财经论丛, 2008, (01) .16、戴德明,毛新述,邓璠.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 2005, (07) .17、安梅. 浅析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J]中国证券期货, 2010, (04) .
参考文献:[1] 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1-23,251-254.[2] 于晓镭, 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5,68-79.[3] 韩琳.资产减值会计确认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65-66.[4] 马妍.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J].经济工作,2006(15):134-136.[5] 丁丽华.浅析资产减值会计准则[J].财会研究,2007(2):51-53.[6] 陈存生.关于企业资产计提减值[J].现代服务,2007(1):172-174.[7] 熊亚.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7(2):16-17.[8] 陆琳.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主要变化探析[J].商业会计,2006(2):8-9. [9] 方晓博.关于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问题的探讨[J].决策探索,2006(1):61-63.[10] 张海云,林和梅,李丽.论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4):25-36.[11] 黄长江,刘苹.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J].财会通讯,2007(2):71-73.[12] 李映照,陈妮娜.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2007(1):5-7.[13] 李彦龙,张艳.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J].审计月刊,2006(7):41-44.[14] 王娟,肖渊.浅析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操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78-51.[15] 温美琴,顾林其.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农业会计,2006(1):75-78.[16] 任凤霞.企业资产减值准备之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56.[17] 陈立.完善资产准备的对策[J].商业会计,2006(1):50-51.[18] 张奇鹏.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J].商业会计,2006(3):21-22.[19] 任进军,呙冰.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6(6):32-35.[20] 陈玉川.关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问题初探[J].商业会计,2006(1):40-41.[21] 耿辉.浅谈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资产减值[J].决策探索,2006(10):64-65.[22] 陆强.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02(6):46-47.都是与资产减值相关的文献,供参考。
资产减值准备的参考文献!!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的改变而引起的资产价值的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小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资产减值会计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仍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具体规范还是实务操作方面都不很完善。在会计国际趋同的今天,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史无前例的具体明确的做出了有关资产减值问题的规定。新会计准则重新规范了有关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计量和转回等问题,势必对上市公司产生新的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旧会计准则,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等的比较,研究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若干影响。关键词: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前景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失去了其在工业时代所具有的稳定性,所以会计也必须及时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近些年来,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先后出台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更好的规范了其实务界的行为并且有效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虽然发起较晚,之前并没有完善的准则出现,但是其具体应用已经渗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里面,伴随着1993年以来的国内会计改革的进程,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我国的这些会计规范存在的问题,以及实务界执行情况和管理情况的混乱。例如,规则不够系统和具体。在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与资产减值相关的规定都分散在各准则条款《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之中,明显缺乏系统性;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在长期资产的计量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又如,内容不够全面,缺乏按照资产组合或者现金产生单元来计提减值准备和商誉的减值该如何处理等的相关规定。可见,一部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近年来,我国通过在深入研究探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适应未来的情况,于2006年正式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重新定义和规范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该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该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股市和证券市场的日趋完善,投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我国投资者不再只满足于购买国库券,尤其是深市、沪市的开放,使得多数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必须向其广大股民公开披露有关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问题,以便于股民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而在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报表很难准确如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因为当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或资产的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变化的时候,资产真正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会低于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账面价值,造成信息披露的失真。事实上,资产减值问题在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届都是十分受关心的问题。首先,在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在报表中数额通常较大,同时资产价值的变化还影响着企业的负债权益结构,由于社会经济情况和企业内部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资产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会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带来很大影响,从而影响着投资者正确的投资抉择。其次,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离不开人的主观估计和预测,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不能避免的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留给上市公司一些自由空间,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准则规范所给的自由空间进行着盈余管理,平滑收益操纵利润。例如,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决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这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其需要高估或低估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调节利润;在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面,由于国内缺少公开信息的二手买卖市场,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准确估计市场价格,因此对可变现价格和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仍然要依靠主观判断,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者、债权人已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处于较初级的时期,但是仍旧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努力与国际会计接轨,新准则中也对资产减值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从比较分析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的准则规范以及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等的影响方面来阐述。(三)研究思路本文通过纵观各国资产减值发展史,对各国的准则进行在确认、计量和转回方面的国际比较,研究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揭露资产减值的各种确认、计量和转回的方式对于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二、文献综述(一)资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探究资产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得知资产减值的会计本质。所谓资产,其定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准确把握资产的涵义,是财务会计研究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资产减值会计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资产负债表中哪些经济要素需要作为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下面我将回顾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于资产定义的迥然不同的观点[1]。(1)未消逝成本观。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一书中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以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从而将企业资产概括为“未消逝的成本”;(2)经济资源观。1970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原则委员会颁布的第4号公告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然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3)未来经济利益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财务会计报表的要素》认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的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未消失成本观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余额表,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能得以真实反映。经济资源观根据会计原则来界定资产,认为资产取决于依据公认会计准则对经济资源的确认与计量,这显然颠倒了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主从关系,仍然未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未来经济利益观动态地研究资产的特性,从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功能这一角度去考察资产的实质,这种表述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了资产的实质——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种定义下,企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强调采用历史成本。然而,让我们探究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就会发现,企业并不只是单纯的消耗资产然后摊销计入成本和费用,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持有资产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从“经济资源论”转向了“未来经济利益论” 。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把资产定义为: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按此观点确认计量资产就会与按历史成本法产生差额,当一项资产完全报废或损失,不能带来未来的现金流量时,或者是虽然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小于其账面价值,形成的差额即为资产的减值,必须据此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该准则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包括如下: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以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但在有效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导致商品的预期收益等于商品的生产支出加上合理利润,才等于其市场价格[2]。因而,购入时的资产价格代表了当时对资产在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并且在购买当时也已经预计到资产的未来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及资产的使用而减少,如图:注:横轴——时间 纵轴——经济利益预期粗线——代表某一时点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细线——代表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原始预期可见,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在购置时无法预期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评价曲线会与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这个差距就是资产的减值。而从会计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基本假设和原则的制约……按经济本质定义,资产确实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但用于会计确认,有些问题就不好解决”[3]。在会计上我们探讨资产减值时就必须探讨它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正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计量差异。由上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4]。(二)资产减值的发展与完善1、资产减值的早期思想资产减值的早期会计思想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三世纪后,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空前繁荣起来,商品、货币交换,信贷业务的增加促使会计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沿用至今的借贷复式簿记。在当时的会计实务领域,人们已采用成本法和成本市价孰低法来计价存货。文献《数学大全》(1494年帕乔利)中曾提出不得高估存货的思想,证明了当时实务中已经存在按照低于成本的市价估价存货的做法[5]。根据文献,第一个提及资产过时、毁损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法国Jacques Saary于1675年明确提出了成本市价孰低法,将之用于存货的陈旧、过时和毁损,并于1712年提出了他对可变现净值的理解[6]。19世纪,在德国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还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了对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投机,1884年的德国公司法还要求公司公布它的利润和提交列有资产按成本和市价孰低法计价的资产负债表”。2、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虽然资产减值会计思想最初在欧洲大陆形成,但是那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减值会计,只是稳健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随着二战的结束,经济重心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军人,同时也成为世界会计的先行者,投资者和银行等债权人要求企业编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减值会计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在SFAS 发布之前,美国先后对存货减值、短期投资减值、长期投资减值、或有会计事项作出了规范,但均分散在不同的准则中,并且对持有和使用的资产的减值问题未予规范,这样的漏洞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自行计提减值或注销来操纵企业盈余的众矢之的。[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3]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4]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研究文库——资产减值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5]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6]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为了增强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抑制企业盈余操纵的行为,AICPA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要求FASB对资产减值问题进行专题研究。1980年,ACSEC首次向FASB递交了一份名为“对账面价值不能完全回收的长期资产的核算”的问题报告,首次对永久性标准提出了质疑。1995年发布了SFAS ,准则针对长期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商誉等项目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规范:对于持有或将继续使用的资产,当有关事项或变化的环境预示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收回时,企业应当估计资产使用和最终处理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果这个未折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小于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资产减值;对于待处置的资产,应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中价值较低的一方确认。但是由于其没有提供如何具体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指导,也没有涉及处于处置状态下企业分布的会计处理,针对这种情况,FASB于2001年发布SFAS ,要求企业对所有通过出售处置的长期资产均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自此,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3、 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日益重要,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大,这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国际规范成为必然。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做出了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决定。因为在此之前,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都散布于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具体的准则中,没有统一的规范,影响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另外,原规定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应该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而折现与否在计量结果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又如,原准则中规定无形资产和商誉的摊销期不得超过20年,但理事会于1996年3月决定重新考虑,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果对无形资产和商誉实施充分、可靠的减值测定,其摊销期是否可以超过20年。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就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做出系统明确的规定。1998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会议正式批准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mpairment of Assets,IAS36),并于同年6月发布。此项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完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的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IASB修订了IAS ,变化主要发生在与商誉有关的减值测试部分。4、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会计制度改革时的“两则两制”, 基于当时经济发展的条件,会计制度仅要求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一项减值准备——坏账准备,从而确立了应收账款应反映其可变现净值的理念。四项准备阶段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的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四项资产的减值处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但对其他上市公司(即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除规定必须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外,对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这三项准备是否确认,并未做出强制性的要求,由公司自行确定。虽然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但由于其强制执行面较窄,所以作用十分有限。八项准备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2001年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并且将原有的四项减值准备规范扩大到计提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在内的八项减值准备。2006新准则的颁布 虽然2001《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再次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但是相关具体规范仍然散见在不同的准则条款之中,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转回缺少统一的规范,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新准则应时而生,大大改善了现行资产减值制度,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和转回重新进行了统一规定,其中变化最大的包括提出现金产生单元的概念以及商誉的减值处理,并且规定了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不可以再转回等等。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国际比较(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资产减值的认识也不断进步,我国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也处于发展之中。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就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与初始确认以交易成本作为入账依据不同,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更多的是立足于现在和未来。由此,其确认基础不是交易而是事项,即使没有发生交易,只要造成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已经存在,资产价值的下降可以相对可靠的计算,就可以加以确认了。例如,国际会计准则 IAS 中认为所谓资产减值就是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部分;在新准则出台前,我国一直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但是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中做出了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然而新准则中,我国的相关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阐述: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实,不只是对于资产减值概念的认识,我国的新准则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进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下面本文将从减值准备确认的时间、标准、和基础等角度,将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几个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相比较,探究其中的异同。1、 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比较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时间和频率不同。不同情形下的资产减值其确认时间应当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不断下降式的连续减值,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而对于资产价值一次性下降、伴随暂时性价格上升的资产减值以及资产价值起伏不定的三种情况,应当选择在月、季、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确认;对于存在导致减值的因素,但是减值一时并未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暂时不确认减值损失,但是应当尽可能地进行披露。我国新准则中第二章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中第四条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然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检测时间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只是强调在出现任何资产的减值损失时,均要确认并计量损失,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另外,FAS142 第12 段规定,不进行摊销的无形资产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或在事项或环境的变化表明资产可能减值时,更为频繁地进行减值测试。FAS142 第26 段规定,商誉的年度减值测试可在年度期间的任何时间进行,如果这种减值测试是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行的话。不同的报告单元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减值测试。FAS144 号仅仅规定,如果存在长期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不可收回的迹象,主体应测试其可收回性,对于企业进行减值测试的频率没有做出硬性规定。我国新准则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似,IAS36第8段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在该段中还进一步规定,无论是否有任何减值迹象,会计主体也应在每个年度报告期末估计一项无确定资产所经营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的,因此,应根据减值的迹象来决定应在何时对减值进行检查。澳大利亚AASB 第9 段中指出[8],主体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主体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2、资产减值确认标准的比较资产减值如何确认取决于其采用的标准,标准分为三类: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所谓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即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英国一些国家采用了此标准,它强调只有在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时,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在可能性标准下,表明资产减值的确认被分为三类:⑴账面金额很可能(probable)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情况应当确认;⑵账面金额合理可能(reasonably probable)不能全部收回,这种情况应当披露;⑶账面金额极小可能(remotely probable)不能收回,这种情况既不确认也不披露。美国等一些国家使用了可能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美国FASB强调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基础是通过测试企业某项资产经过使用和最后处置可得到的未来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必须是非折现的,不含利息支出;而计量的基础则是公允价值,当未来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即使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也不确认减值损失,这样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高估。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其建立在资产计量的基础上,确认与计量采用同一量度以保证相同情况下取得一致的结果,计量结果作为减值损失确认的缘由。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新准则都采用了经济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相同,这样就可减少确认时的主观判断和人为操作,实务中更具可操作性。我国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时,确认资产减值。计量的基础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由此可见,永久性标准在应用中很难确定哪些是永久性减值,哪些是暂时性减值,大大增加了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而可能性标准虽然避开了分辨暂时性和永久性减值这一问题,更加接近经济现实,尊重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但是其提出的限制条件太低,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并且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我所赞成的是选用经济性标准,其确认和计量基础一致,易于操作便于理解,而且能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对于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不是过分依赖于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操作更具合理性。3、资产减值确认基础的比较我国新准则第十八条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国际会计准则中有相似规定,IAS36 第65 段中指出,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会计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美国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某项或某些长期资产是资产组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资产组合还包括不由本公告规范的其他资产和负债,本准则也适用于该资产组合。此时,长期资产的会计核算主体是该资产组合。英国FRS11 第27 段认为[9],收益产生单位应通过将报告主体的全部收益尽可能划分成许多基本上独立的收益流的方式加以确定,主要的资产应当在各个收益产生单位之间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那么,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应该单独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进行估计,但是在不能合理地确定单项固定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时,应该根据收益产出单元计算使用价值。澳大利亚AASB136 中指出[10],主体应确定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纵观上述,各国均要求首先应当针对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某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其他资产无法区分时,就要针对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各国使用了大致相同的概念,如资产组合、收益产出单元和现金产出单元。[7]《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P329[8] 汪祥耀、邓川等著,《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信出版社[9]《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P331[10] 汪祥耀、邓川等著,《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立信出版社
[1] 张月玲,王静.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1) . [2] 吴秋.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J]. 决策与信息, 2009,(01) . [3] 吴丽健. 加强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02) . [4] 王威然.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1) . [5] 万吨钢,黄亮. “四诊”评内控[J]. 当代经济, 2009,(04) . [6] 辛艳,李春举.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2) . [7] 柳彦彬.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04) . [8] 陈淑兰.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J]. 陕西综合经济, 2006,(06) . [9] 郑琼. 刍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1) . [10] 王淇.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浙江金融, 2009,(01) . [1] 张功军.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之展望[J]. 中国总会计师, 2009,(04) .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J]. 国际商务财会, 2009,(05) . [3] 周世磊,魏国建. 浅议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之核心[J]. 经营管理者, 2009,(10) . [1]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2]崔积英.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5) . [3]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1]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2]崔积英.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5) . [3]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1] 张辉.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 知识经济, 2009,(04) . [2] 范奇伟.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3) . [3] 邵春燕. 企业财务管理改进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2) . [4] 王春艳. 浅谈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4) . [5] 张鸿鹄. 浅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J]. 会计师, 2009,(02) . [6] 曲辉. 企业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J]. 商业经济, 2009,(05) . [7] 朱广熙.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03) . [8] 张德志.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J]. 冶金财会, 2006,(02) . [9] 李萍.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02) . [10] 靳国安.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 现代会计, 2008,(03) .
企业财务管理参考文献 如果没时间或者没头绪,可以和这边的老师探讨一下.
《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李心合 - 会计研究, 2006 :
1 朱伟生,张洪革.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玉平.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 王德章.国际物流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宋传联。对我国目前物流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原进兴。论“后进先出法”对确定存货成本的必要性。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黄新。浅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存货管理。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39党潘利。如何利用Excel审计发出存货的计价。陕西审计,200310王东林。浅论适时制存货管理的实质与应用,交通企业管理,2003 自己在多找找多的很!
智慧365-学习管理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概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流动资产风险管理、债务筹资风险管理、股票筹资风险管理、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并购风险管理等七章。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
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
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不懂可追问
合适请采纳
给你一份,见附件,手机可能看不到,得电脑上网看
供参考
留个邮箱,直接给你。
1. 《中国证券法》(中国证券法)2. 《中国证券法》(中国证券法)3. 《证券法》(证券法)4. 《证券法》(证券法)5. 《证券法》(证券法)6. 《证券法》(证券法)7. 《证券法》(证券法)8. 《证券法》(证券法)9. 《证券法》(证券法)10. 《证券法》(证券法)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供你参考) 摘 要 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会计制度也对该原则高度重视。本文界定了会计谨慎性原则涵义,分析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指出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适用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会计实务 问题 措施 目录 摘 要 I 引言 1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要求 1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3 (一)在资产的定义方面的运用 3 (二)在企业收益方面的运用 4 (三)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运用 5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6 (一)在操作中具有主观臆断性 7 (二)与其他原则存在冲突 7 (三)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8 四、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8 (一)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9 (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9 (三)协调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9 (四)内外结合,强化约束机制 10 (五)进行充分会计信息披露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引言 谨慎性原则在世界各国的会计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司和投资者都特别重视资本保全,所以会计界愿意按谨慎性原则来处理企业有关资产、财务及企业收益等问题。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首次提出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使谨慎性原则在会计领域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深层次的运用。 就谨慎性原则本身而言,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采用谨慎性原则将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判断。如果不恰当的理解和应用谨慎性原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扭曲与失真,这同样是违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的。因此,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是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界同样极为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谨慎性原则,笔者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事务中的运用作一番探讨。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要求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原则之一,又称稳健性原则或安全性原则,是一般性的会计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形成的一种会计指导思想,要求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理解谨慎性原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准确理解,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第二:过度谨慎与过度乐观同样都是不可取的。在会计实务中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谨慎性原则并没有影响信息用户的决策。谨慎性原则存在诸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它不利于决策,而且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着冲突。事实上,这一观点是失之偏颇的。会计信息是否有利于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作出决策,主要是看它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前者来看,谨慎原则充分考虑了经济业务中的不确定因素,并使之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给投资者的是一份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从后者来看,谨慎性原则揭示了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使信息的相关程度大为增加。可见实施谨慎性原则比不实施更加可靠和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谨慎性原则并没有背离决策有用观。近几年证券市场上一些上市公司对会计处理的不稳健,导致了虚假利润,投资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从而遭受损失就是例证。 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1)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2)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了谨慎性原则,而且《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下面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一)在资产的定义方面的运用 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暂时在股份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根据谨慎性原则,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经济利益流人/流出法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12条指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人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现金流入。某些情况下则需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直接或间接产生现金流量。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资产。 根据该定义,资产的最重要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的经济利益的全部或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作为费用或损失。 根据该定义,那些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或因某些原因无法使用的设备如果仍然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借方,不仅会造成资产虚增,更会造成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失去真实性;因此,如果某项资产失去固有赢利能力,就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应在其失去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时候,确认为一项损失。 与以往的准则与制度相比,该定义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不仅体现资产的本质特征,而且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遏制资产与利润的虚增有重要意义。 (二)在企业收益方面的运用 从收益的确认的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确认收人的具体原则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应是谨慎性原则。收入多计,会直接导致利润与净利润的虚增,不仅加大企业自身风险,也会产生严重误导。 因此,目前就股份公司而言,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收人》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具体要求,不仅是企业自身防范风险所必须,也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 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短期投资所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不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当期损益。 (2)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则确认为当期损失。 (3)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5)企业对财产清查中所发生的盘亏,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于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6)企业确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 (7)企业对外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业务可能产生的负债,应按照规定的项目以及确认的标准,合理地计提各项可能发生的负债,并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在企业财务方面的运用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看会计报表分析是指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预测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应该持谨慎态度。下面就几个比较典型的财务分析指标所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进行论述: 1、对企业债务的确认 对负债的确认同样要遵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负债的定义,同时也要注意具体相关规范的规定。负债,依据产生的事实是否明确,未来偿付金额日期和受偿人是否明确或者可以合理确定,负债可分为可确定负债与或有负债。或有负债的确认就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或有事项》准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充分反映预计负债,并予以确认,也可使企业的经济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也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4条,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l)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因此,企业如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或有事项情况,就应及时做出判断以便按照谨慎性原则,估计金额,并作为预计负债入账。 2、流动比率的计算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应当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以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对于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的构成的考虑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两个公司具有相同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账款等货币性资产占有较高比例的公司,与存货比例较高的公司相比就有较强的流动性。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诉讼赔偿金等。 3、速动比率计算 速动比率是一种更及时地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它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在有价证券上的短期投资等,但不包括存货和待摊费用等。速动资产不包括存货是因为存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待摊费用虽然属于流动资产,但是它的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是非常低的,几乎是零。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运用都有其两面性,因此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也不例外,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归纳起来,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在操作中具有主观臆断性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比如,在期末存货计价时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谁低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可变现净值”如何计量确定,《制度》中表述为“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这三个估计,任何一个估计脱离实际较大,可变现净值就难以计算正确。也就不能排除人为因素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与控制。 正是因为具有主观臆断性,谨慎性原则可能被企业用作虚减资产和利润的手段 。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本意是对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加以合理估计并及时确认,从而帮助企业在实际风险发生前化险为夷,保护债权人和所有者的利益。但目前却被某些企业作为“蓄意”高估损失和费用的手段。 (二)与其他原则存在冲突 谨慎性和其他的会计原则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冲突的一面 (1)与可比性、一致性会计原则的冲突。可比性、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并且不得随意变更。但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因而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 (2)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的冲突。配比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成果;而谨慎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利润的正常计算。 (3)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谨慎性原则却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三)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的地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以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只要相同的交易和事项,就应当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各单位的经济情况和财务状况不同,管理者的意图也不同,预计损失和确认收入的具体做法也不一定相同,这就很难使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 当然,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还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四、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针对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谨慎原则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应当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度的运用谨慎性原则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运用程度,过度谨慎或不够谨慎都会降低应用谨慎性原则的优点而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提示,从而使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决策等方面受到误导。可行的方案是寻找一个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以使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自身的缺陷约束在最小的范围内。为此,要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加以约束。在会计实务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约束条件的限制,使得谨慎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将主要依据客观前提而定,减少了操作上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打破了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谨慎性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如何确认当期的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需要会计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因此,会计人员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会计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三)协调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间的冲突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协调,力争减少它们之间的冲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当冲突发生时,要正确处理各原则之间的使用顺序。在会计原则中,真实性始终居于首要位置。谨慎原则则需要在真实原则的控制下适度进行;若权责发生制与谨慎原则发生冲突时,谨慎优先;与其他会计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2)在确定会计核算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后,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选用的处理方法及影响程度予以说明。 (四)内外结合,强化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与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结合,来强化约束机制。 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规定得更加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难避免主观随意性。因此,为防止企业基于自身利益,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谨慎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需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同时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优化会计行为,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五)进行充分会计信息披露 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做出全面陈述,包括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 结语 总之,谨慎性原则的充分贯彻和实施为补充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会计核算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该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中要注意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大约5000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资金流动的特点探讨 论文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笔者于对广东省湛江市5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探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