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域研究杂志社论文

发布时间:

西域研究杂志社论文

著作《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荣新江、朱玉麒辑注,中华书局,2002年4月。《西域水道记(外二种)》,[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中华书局,2005年7月。《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薛天纬、朱玉麒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西域文史》第一~四辑,朱玉麒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2009年论文《“喜雨”别解》,《文教资料》1992年第2期《道藏所见唐刺史考》,《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登科记考补遗、订正》,《文献》1994年第3期《唐代道教人物三考》,《中国道教》1995年第2期《西方新史学观照中的史记范型》,《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元代党项羌作家余阙生平及创作初探》,《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道藏所见李白资料汇辑考辨》,《文教资料》1997年第1、2期《李白贞义女碑考辨》,《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张说诗文重出误收考》,《文教资料》2000年第3期《小说前史时期的叙事因素:以桃花源记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唐两京城坊考增补质疑》,《书品》2000年第6期《脱靴的高力士:一个文学配角的形成史》,《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宋蜀刻本张说之文集流传考》,《文献》2002年第2期《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李白题材的小说作品叙论》,《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张燕公集的阁本与殿本》,《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唐代长安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隋唐文学人物与长安坊里空间》,《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西域水道记:稿本、刻本、校补本》,《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西域水道记稿本研究》,《文献》2004年第1期《徐松及其西域著作研究述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汉唐西域纪功碑考述》,《文史》2005年第4辑《唐宋都城小说的地理空间变迁》,《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生活考述》,《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唐代诗人的南贬与屈贾偶像的树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窥园图记题跋》,《文献》2006年第2期《春山秋恨有谁知》,《读书》2006年第5期《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以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吐鲁番学新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新疆识略成书考论》,《西域文史》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新出吐鲁番文献中的古诗习字残片研究》,《文物》2007年第2期(与李肖合作)《新出吐鲁番文书论语古注与孝经义写本研究》,《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第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行程日记作者及相关人事考》,《文献》2008年第4期《长安都市空间与唐人小说的场景还原》,《光明日报》2009年4月21日第12版《徐松手札辑笺》,《文献》2009年第3期(与魏春艳合作)《吐鲁番文书中的汉文文学资料叙录》,《吐鲁番学研究》2009年第2期《徐松与道光朝京师学坛的西北史地研究》,《西域文史》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西域水道记版刻年代再考》,《西域研究》2010年第3期《西北史地学背景下的徐松与邓廷桢、林则徐交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学研究:以徐松与西域水道记为中心》,《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伊犁将军松筠研究二题》,《张广达先生八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10年9月。《思想与思想史的资源:魏源致徐松三札考论》,《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张说诗集明代版本传承考》,《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343—365页。《徐松诗文辑佚》,《汉学研究学刊》创刊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2010年10月。《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1. 《汉简所见的“候史” 》,原载《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二人合作,第一作者。2.《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综述》,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3.《秦汉邮驿交通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摘要转载。4.《论汉代的督邮》,《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5.《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5期摘要介绍。6.《张家山汉简所见的亭及其吏员》,《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5期。7. 《简牍所见秦汉邮书传递方式考辨》,《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6期。8. 《汉代河西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2期。9. 《汉武帝“图制匈奴”战略与征伐大宛》,《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10.《敦煌悬泉汉简所见河西的羌人》,《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11.《秦汉的都亭与乡亭》,《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12. 《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7年第4期。13. 《 “十里一亭”说考辨》,《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14. 《河西汉晋简牍及其学术价值》,《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5. 《秦汉驿的职能考述》,《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6.《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原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后收入《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7.《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18.《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19.《初元三年汉弃珠崖刍议——兼论汉代边疆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20.《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21.《汉代对西北边疆的经营管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22.《汉代戊己校尉述论》,《西域研究》2000年第2期。23.《东汉西北边疆政策述评》,《学术研究》1997年第7期。24.《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25.《朱绍侯先生与军功爵制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二人合作,第二作者。26.《古代河西开发的历史反思》,《开发研究》2003年第3期。27.《汉唐河西农业开发得失谈》,《开发研究》1992年第7期。28.《汉初经济萧条原因探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4期。29.《汉代河西的行政区划、职官建置及其特点》,《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30.《先秦时期的河西农业》,《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二人合作,第一作者31.《秦汉时期西北疆域的变迁》,《西北史地》1992年第2期。32.《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4年第1期。33.《汉代河西人口蠡测》,《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1期。34.《十六国时期的河西人口》,《西北人口》2003年第2期。35.《秦汉的邮与邮人》,《简牍学研究》第4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6.《汉代西北边塞的邮驿建置》,《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7.《汉代甲渠候官邮程考》,《史学论丛》第9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38.《秦代刑徒的生活和服役范围》,《秦文化论丛》第7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二人合作,第二作者。39.《秦代的公文记录》,《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40.《汉代“传驿马名籍”简若干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41. 《秦汉驿制诸问题考述》,《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42.《论汉代对羌民族政策的演变》,《张掖师专学报》2001年第1、2期。43.《古史所记的先秦河西》,《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4.《汉代河西文化述论》,《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5.《古代河西的兴衰及其地位和作用》,《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46.《陈垣先生与敦煌学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7.《汉唐时期河西农业的局限发展及其原因》,《张掖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48.《汉代对河西的农业经营》,《张掖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49.《隋唐时期西北疆域的嬗变》,《历史教学与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二人合作,第一作者。50.《略论曾布》,《张掖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51.《司马光经济思想刍议》,《张掖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52.《唐前期的河西农业经营》,《酒泉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地域文化研究杂志社论文

安徽地域文化论文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以下是“安徽地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地域文化论文,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摘要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建筑、雕塑、街道、空间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现代结合传统进行设计,确立民族文化自觉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设计景象,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未来城市发展;地域性;独特性;真实性;实用性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个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该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的表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及该地区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等诸多要素。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其二,历史性。地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而成,是文化的沿袭。其三,独特性。地域文化包括独特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其四,稳定性。地域文化世代传承,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保留,一脉相承、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彰显特色,定位形象,突出风格,体现多元化、现代化,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是一处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灵魂。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建设,需要依赖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出城市历史与城市公共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未来城市是引领人们生活的风向标,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离不开人和当地文化,城市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城市发展分析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现传统文化并加以完善,既能体现现代理念,又可以从某种深度上发现城市独特的个性,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特色、地域风貌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方面,设计者可围绕建筑的结构、布局、风格三个方面,保留并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建设城市的形象,表现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1.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独特性和延续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保持一定的持续发展,强调延续传统,而不是与传统剥离。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建设中重点在于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延续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元素不断变化,尽管变化持续发生,城市特性中一些个性与本质的东西仍然得以保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要利用暗示与对比强调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新的开发体现城市的时代精神。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要体现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当地的文化,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些在建设中有悖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一味照搬,失去了文化的本真,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给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留下真实性和完整性。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一般以城市建筑、城市雕塑、街道风格、公共空间设计等形式出现。在设计方面,需要用现代眼光结合传统进行设计。设计者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应该明白城市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担负起一定的文化责任,不背离地域文化的本来面目,发现其本真,还原其本真,修缮其本真。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城市是一个能陶冶人的地方,城市建筑也被称作“凝固的音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的地域性城市建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人们的精神家园,也体现出一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社会美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四、意义

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内涵与个性的体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融入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群体的本土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彰显城市个性,有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英)马修卡莫纳,(英)史蒂文蒂斯迪尔,(英)蒂姆希斯,(英)泰纳欧克.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维度.马航,张昌娟,刘堃,余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设计改变生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3]李德超,束霞平,卢海栗.设计的文化立场:中国设计话语权研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从整体空间环境、空间布局、独特品质、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构成要素,对济南近年来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山西生产力研究杂志社

希望出版社 北岳出版社

截至2013年底,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二级级学科博士点(10个)

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级硕士点(8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山西省级重点学科(3个)

政治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

山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

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国际贸易学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4个)

财政学、社会保障、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企业管理

校级重点学科(7个)

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截至2013年底,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8人,教授、副教授38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600余人。

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等2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

学校还聘请了12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 *** 教授,聘请了109名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2014年3月,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宝瑜教授被聘请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6个。

省级教学团队(1个)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 赵国浩)

校级教学团队(16个)

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带头人:赵红梅)

商业银行管理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有振)

管理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 赵国浩)

管理决策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张所地)

信息系统教学团队(带头人:贾伟)

管理原理教学团队(带头人:宋瑞卿)

基础会计教学团队(带头人:李端生)

专业财务教学团队(带头人:郭泽光)

审计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吴秋生)

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带头人:申屠菁)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玉敏)

经济法课程教学团队 (带头人:薛建兰)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组教学团队(带头人:张雁玲 )

微积分立体化教学团队 (带头人:刘振洁)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团队 (带头人:邵锡山)

社会体育专业术科教学团队 (带头人:李健康)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

省级精品课程4门。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5个)

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

校级特色专业(3个)

工程管理、财政学、贸易经济

省级精品课程(5个)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科学、基础会计 截至2013年,学校拥有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山西省示范实验室。

机 构 名 称 所长(主任) 副所长(副主任) 山西省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晋商研究院 院长:崔满红

学术委员会主任:孔祥毅 孙长青 张亚兰 旅游经济研究中心 所长:原梅生

学术委员会主任:樊而峻 张 遂 张慧霞 学校直属

研究机构 中国国际企业与金融研究中心 王 森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 樊而峻 吴世斌 卫虎林 山西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 宋瑞卿 石建社 区域经济研究所 张慧霞 山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焦斌龙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所 余春宏 郭 冰 姚晓民 信息资源研究所 武三林 依托院(系)设立的研究机构 经济研究所 靳共元 数量经济研究所 杭 斌 统计科学研究所 李宝瑜 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 吕春成 产业经济研究所 杨 洹 合作经济研究所 闫应福 赵阳林 金融研究所 杨有振 李锁云 财税研究所 崔满红 吕建锁 谭建立 市场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马跃进 王桂华 郭 潞 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所 申屠菁 贾桂珍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马尚才 贾 伟 现代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所 兰丕武 质量科学研究所 蔺 哲 现代会计学研究所 李端生 吴秋生 王春燕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 赵俊康 刘春爱 梁君林 金融数学研究所 王拉娣 张玉珠 刘振洁 环境规划与评价研究所 李 贞 杜正清 生化技术研究所 刘玉清 吴克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李红岩 柴晓霞 健康科学研究所 张安民 现代酒店管理研究所 李冠瑶 管理工程研究中心 张所地 文化传播研究所 米万锁 刘兆锋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32个学术研究机构,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96部,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98余篇,获得省部级奖972项,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34次。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 名称 发表期刊 时间 孔祥毅 银行不是舶来品 中国金融 期 孔祥毅 山西资本市场的春天 中国证券报 期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经营管理策略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金融革命的背景及其标志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企业治理创新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风险控制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介入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进入行会协调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与 *** 金融博览 孔祥毅 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 金融博览 孔祥毅 寿阳克钱与晋商拨兑 炎黄地理 孔祥毅 太原商业的历史背景与晋商之都建设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孔祥毅 太原解放战役中的金融战线 龙城新纪元北岳文艺出版社 孔祥毅 寻找晋商家园序 寻找晋商家园 山西经济出版社 孔祥毅 克钱:清代寿阳商人的财务创新 会计之友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抵店柜坊寄附铺 中国金融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典当 质店 押店 中国金融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钱铺 钱庄 银号 中国金融 孔祥毅 中国银行业的先驱:印局与印子钱 中国金融 张亚兰 晋商连锁经营的秘诀与启示 晋商研究(论文集) 张亚兰 货币竞争与“铜货币区”的形成 晋商研究(论文集) 张亚兰 晋商连锁经营模式与启示 生产力研究 张亚兰 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货币(公元8世纪以前) 晋商与中国商业文明(论文集) 张亚兰 外国银行进入与中国金融业的畸形发展 晋商与经济史研究 (论文集) 张亚兰 晋商教育使我们更愿意施信与么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张亚兰 诚实守信的乡村信用文化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小组贷款”的经济学意义及启示 科技日报 张亚兰 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特征——基于境外债权角度的考察 生产力研究 张亚兰 欧洲“银荒”与中国的货币替代 中国金融 张亚兰 白银“洼地”与分层的世界货币体系 中国金融 张亚兰 大萧条、白银风潮与法币改革 中国金融 张亚兰 晋商诚信教育与信任倾向的实证考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张亚兰 宋陆军(学) 晋商如何编织信任大网 新晋商 张亚兰 晋商立体信任网络及其支持要素 西口文化论衡 张亚兰 金融先导——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与发酵剂 太原日报理论版 张亚兰,张银龙(外) 晋商诚信教育对中国人信任倾向的影响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张亚兰 信任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学习晋商构建信任网络 北大商业评论 张亚兰 也谈“文化家园”构建设想 太原日报 张亚兰 从近代金融史看金融发展 中国金融 吴秋生 大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吴秋生 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科研观 光明日报 吴秋生 论经济责任审计职责的落实 会计之友 吴秋生 内部控制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中国注册会计师 吴秋生 票号内部控制的COSO框架透视 商业研究 吴秋生 责任两面性与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现代化 吴秋生 会计准则性质的系统认识 经济管理 吴秋生 票号式诚信及其在现代金融创新中的借鉴意义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吴秋生徐蕾(外) 管理层观念与内部控制 商业研究 吴秋生,杨瑞平 内部控制评价整合研究 会计研究 吴秋生 晋商 关公 财神 会计之友 吴秋生 论《审计学》的问题探究教学法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吴秋生 基于责任两面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研究 商业研究 吴秋生 论企业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经济 吴秋生 李晓燕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管理层凌驾问题研究 管理现代化 杨瑞平 吴秋生 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 管理现代化 杨瑞平 吴秋生 论资金控制的十大环节 会计之友 郭泽光;吴秋生 明清晋商理财思想透视:基于财务活动组织和财务关系处理的视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第9期 郭泽光;吴秋生 论新晋商的价值理念 理论探索 2012 第5期 乔南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太原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乔南 清代山西的商业城镇——太谷 晋阳学刊 乔南 提升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陶宏伟 商业与城市化——兼论现代商业、晋商文化与太原城市的发展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陶宏伟 明清平定商人的发展与转型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 王永亮 浅析资源型经济转型对金融的需求 发展导报 侯海燕 从贸易须知(炳记)看晋商的商业教育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薛秀艳 晋商精神的法家文化渊源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杨志勇 从合盛元开拓海外市场失败谈现代意识的树立 晋商兴盛与太原发展——晋商文化论坛论文集 杨志勇 日本第一家中资银行合盛元银行在日史实考 忻州师院学报 米子川 风雨一炉 满地青砖 新晋商 米子川 行商天下 兄弟江湖 新晋商 米子川 丹书铁券 规矩方圆 新晋商 贾郭华 太原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晋商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程琦 明清晋商空间活动范围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0年晋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毛成刚 晋中晋商文化旅游研究 《2012山西旅游业分析与预测(论文集)》 山西经济出版社 王书华

孔祥毅 信誉博弈与山西票号身股制度变迁分析 生产力研究 郭海霞 浅谈晋商边贸鼎盛时期 山西日报 王森 晋商的衰亡与风险管理—基于比较历史制度方法的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冀福俊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借鉴作用 沧桑 冀福俊 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政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文化产业导刊 张喜琴 张晓玲 浅析典商行会的历史作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张喜琴 “西口”考辩 中国经济史研究 张喜琴 晋徽典组织管理之比较 晋阳学刊 张喜琴 中国商业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 沧桑 张喜琴 近代中国新疆与俄国的贸易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8、12 张晋光 明清商人与木材贩卖 林业经济 宁淑惠 基于明清时期晋商的营销策略研究 生产力研究 陈啸 晋商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山西经济日报

理论版 陈啸 浅议我国企业情感管理的对策 生产力研究 刘秀英 从台湾关公信仰,谈山西应大力发展宗教旅游 生产力研究 刘惠君 浅谈晚清“官督商办” 黑龙江史志 杨郁 晋商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商业研究 周柳华 晋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周柳华 晋中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宋鹏飞 晋商文化旅游解析与深度开发探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李荔,刘秋月(外) 山西票号的会计组织机构及内部控制 会计之友 孔佳 依托晋商精神发展区域特色的高校人文教育 山西经济日报 刘阳、席晓军(外) 清代山西铁业述略 《商业与金融近世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国际术研讨会论文集》 牛建生 中国商人 山西晚报 常宏 老字号的品牌战略研究 现代交际 张宏彦 百年票号之殇 生活晨报 张宏彦 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颉艳萍 晋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架构 图书馆界 颉艳萍 从晋商图书透视晋商研究 晋图学刊 傅光远 采访山西票号与晋商特色文献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晋图学刊 苗苗敬毅,蔡呈伟 基于“蜈蚣博弈悖论”的晋商创业者诚信特质分析 科技信息 张国栋 晋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掘与借鉴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图书馆

截至2013年底,图书馆馆藏图书235万册,并建成了电子文献检索查询系统和科技文献资源等特色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图书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

学术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是山西省一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还进入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山西省一级期刊

《生产力研究》创办于1986年12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经济学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经济理论、经济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方面的论文、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生产力研究》杂志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即南京大学核心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2004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山西太行出版社,可惜现已停业

西夏研究杂志

好。1、西夏研究审稿和出版效率也比较高,是非常好的。2、西夏研究的审稿速度很快,编辑认真负责。

说句实话,我也没投过,依我看就寄给杂志社吧,关于科普,文学之类的祝你成功啊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ISSN: 1001-5558CN: 62-1035/D出版地: 甘肃省兰州市本刊发蒙古学、藏学、阿尔泰学、中亚、回族伊斯兰以及敦煌学、西夏学、丝绸之路等领域之人类学/民族学、民族社会学、民俗学方向的专业研究与田野考察的论文、报告。涉及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等领域。本刊严格编风、严格学术规范、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操作、培养学术新人的举措等等。获得学者、读者好评。是国内不少第一流名牌大学博、硕研究生和职称评定所认定的学术期刊。《西北民族研究》获奖情况:曾连续三届被遴选为CSSCI来源期刊和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山西省杂志社

1、山西春秋音像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建设南路15号出版大厦5层 2、山西华夏劳动图书发行站 山西省 太原市 旱西关30号南 3、山西教育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迎泽园小区2号楼 4、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建设南路15号 5、山西人民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市辖区 建设南路15号 6、山西音像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迎泽大街318号 7、希望出版社 山西省 太原市 市辖区 建设南路15号 8、中国铁道出版社太原发行分部 山西省 太原市 建设北路532号 还有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山西太行出版社,可惜现已停业

编辑之友,还是记者什么的,我记得是高新区那片的一个地址

我来告诉你一家~~《山西建筑》,这个期刊旅游类文章是比较好发的。质量也不很差的。楼上说的学报相对难发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