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作业

发布时间: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作业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学术论文写作心得

引导语: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我们要总结一些写作的心得,我们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心得

前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进行如下总结。

1学术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2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

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3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硕士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从选题开始到答辩为止,包括一系列互相衔接而又密不可分的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些环节,才能达到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撰写和遵守学术规范的认识,现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规范为例,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谈一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好题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

第二,选题的价值性。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

第三,要有现实意义。选题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选题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一方面要“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题目是否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这两点,论文就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做好开题,架好桥梁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做好开题工作,就能架起课题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构思真正地开始付诸于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导师多加沟通,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

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开题阶段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包括进展与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论文写作,重中之重

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阶段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3~5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以下内容:

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俗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是论文写作中的通病。列举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谢。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要经过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只有精心修改数易其稿,才能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地说,在内容上要具有理论感、现实感和历史感。就是说,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有历史的根底,要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在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即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精心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的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而且考查学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理论水平。在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好发言提纲。要把论文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的思路整理出来,要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讲。要记熟发言的内容,发言时不要念稿子。稿子只能作为发言时的“备忘录”。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定回答的几个问题。有时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在答辩中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长话短说,少而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切忌长篇大论,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要谦虚,禁忌强不知以为知。

4总结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也深刻认识到,论文要讲究社会责任。论文的功能是发现真理,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造福于大众,而不是危害社会和大众。论文的发表,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论文的内容不可违法,包括论文作者不允许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里的内容,所有引用文献都应在论文里加以注释。论文的质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

一个学期的课程接近尾声,通过学习与研究,我对于如何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怎样遵守学术规范以及怎样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同时还要注重论文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会谨记老师的教导,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同时牢记作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作业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仅可以体现出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体现出自己专业的知识水平。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学术论文 范文 范例,供大家参考!大学学术论文范文范例篇一:《二区域低碳环保分析》 [摘 要]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据 相关报道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造成极寒酷暑天气增加人们的不适感外,还会造成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环海的岛国陆地领土面积减小,甚至会使某些岛国被海水淹没。所以说,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并及时制止,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 热点 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倡导低碳环保这一理念,本文就从南北区域不同的角度上,具体分析我国的区域低碳环保问题。 [关键词]区域;低碳环保;分析 一、 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就是二氧化碳超标。而二氧化碳之所以会超标绝大部分是因为温室气的排放过量或者是因为过量的温室气体没有被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的排放除了正常的呼吸作用之外,主要是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如煤炭、汽油等。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依靠绿色植被的光学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转化为氧气。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做分析。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那时候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被纳入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成本低廉,许多自然资源处于随便拿取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并且会因为无成本的原因过度索取。再加上我国建国初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并没有过多的有关环境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界定的法律法规,就导致我国建国初期的基础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树木的滥砍滥伐现象尤其严重,在这一期间,我国的绿色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减少,这导致了过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少了被吸收转化的途径,导致了二氧化碳数量的增多。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这一转变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工业也迅速发展,由于未得到重视以及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许多工厂大量燃烧煤炭、是由,农村田间也有焚烧秸秆的旧习惯,并且将未经处理的废气随意排放到空气中,这些举动都增加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环境温室效应不论在空间范围广度上还是在恶化程度上都不断加深。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我国政府逐渐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开始借鉴国外 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从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源头上,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限制煤炭燃烧、焚烧秸秆等的法律法规,也采取了一些行动。在温室气体的吸收方面,国家已经明令禁止滥砍滥伐现象,大力保护绿色植被,对于毁林造田等破坏现象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且斥巨资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但是经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在温室气体环境排放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很明显的区域特性,在低碳评价指数上具体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现象,也就是说在低碳环保上北方地区的平均保护力度不及南方。下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二、我国低碳环保指数区域性明显的原因分析 1、南北地区经济差异方面 同其他环境问题一样,全球环境变暖问题也与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有关。总是存在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系的转型,工业经济齐头并进、飞速发展,同时环境也变得恶劣,所以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倡导低碳环保,但是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环保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区域化,所以在对我国进行区域低碳环保分析时,应先对我国的经济区域结构以及发展做简要概述。 因为历史原因以及一些客观状况,历年来,南方的经济增长水平要高于北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南方的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即服务业。在三种产业结构中,可以说服务业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小;而北方的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尤其是自国家实行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渐渐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制造业重工业上,而重工业也是三种产业结构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重工业相比于服务业,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多,由于要生产大型机器设备,生产流水线也需要燃烧大量能源以保证流水线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水利发店、风力发电技术逐渐应用到生产中,但是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并没有广泛使用,还是以燃烧石油等资源进行能量供给,多一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由此可见,因为南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南北区域之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差距。 2、南北地区绿色植被覆盖方面 上文提到过,温室气体过量除了在温室气体的产生方面出现问题,还在温室气体的吸收转化方面存在问题,所以着重分析南北方绿色植被覆盖率的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的问题,我国南北方的绿色植被种类不同,覆盖面积也不同。南方潮湿多雨,绿色植被多以枝繁叶茂的植物为主,而北方干旱,树木植物大多挺拔单薄。在绿色植物覆盖率方面,北方的覆盖率明显没有南方的覆盖率高,这不仅跟南北方气候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植被类型不同有关,还与南北方地区人民的活动规律有关。北方环境恶劣,在以第一产业为主时,由于人多地少,便毁林造田,造成大量树木被砍伐,但南方却不同,这也是南北方绿色植物数量差异的原因。 3、供暖方面 上供暖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也是在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方面出现的问题。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漫长寒冷,所以才去集体供暖的方式,燃烧了大量的煤炭等能源,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而南方由于冬天气温不算太低因而没有大型的集体供暖 措施 ,这也是造成南北低碳环保指数不同的原因。 三、 我国区域低碳环保措施 经过上文分析发现,我国在低碳环保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尽管在全球变暖问题出现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并且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注重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区域化问题,对于南北方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实行相同的管制措施,而没有区别对待,所以,建议在今后实行低碳环保战略时,多多考虑南北的区域差异,区别对待。 首先针对南北经济产业结构不同这一点,不应对南北方实行相同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应该分别制定。其次,由于南北方的植被数量也不同,在植树造林等活动的推广力度上以及政府在用于绿色植物 种植 的经费上,北方应在数量上多于南方。最后应制止焚烧秸秆这一行径,提倡秸秆的沼化而非简单的焚烧。 【 总结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关注全球变暖问题,因为这不光是影响人类生活舒适度的问题,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如果不积极行动起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低碳环保方面南北方的区域化差异,并根据相关资料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 [EB/OL].http:/ /. [2] The Climate Institute and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R].Final Report 14th,2009. [3] Price Waterhouse Cooper. Low Carbon Economy Index[R].2009. 大学学术论文范文范例篇二:《试论邮轮室内低碳设计》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邮轮设计产业开始逐步发展。作为一个海上“移动建筑”,邮轮的碳排放不容小觑,也需要提倡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 文章 通过研究邮轮室内低碳设计的设计 方法 和设计思路来提高邮轮空间利用率、节约能源,并营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绿色环保的邮轮室内生存环境。 【关键词】低碳节能 邮轮室内 空间设计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统计,2011年我国内地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262艘次,同比增长,接待邮轮出境游客504582人次,邮轮作为高端时尚的代表,已经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新方式。邮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邮轮设计和邮轮制造业的全面发展,未来5年仅欧美就有近20艘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邮轮被设计制造,小邮轮不计其数,邮轮内装设计也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邮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邮轮设计和邮轮制造业的全面发展,但是邮轮被称为移动的建筑,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载体。而本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要点,“节能”和“低碳”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和思考与己有关的低碳减排方法、举措。这几年,海事行业也不断研究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理念,例如,2010年新加坡开发出航运燃油废气处理系统、DNV发布碳捕获与储存标准指南,2011年日邮集团开发了碳排放计算器,2012年上海拟推出航运碳排放指数等。 在低碳意识的提升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舒适、优雅、自然、自在的生活态度,邮轮内装设计在奢华的同时也需要低碳潮流,在设计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来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一、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研究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带来了“低碳风潮”,“low carbon”这一概念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2007年国际社会研究全球变暖应对之策时成为官方用语。“低碳”是一个全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话题。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大国,中国在大会上郑重承诺2020年将达到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5%的目标,这表明我国经济将在短期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其实质就是遵循5R原则(Reduce、Re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在设计中运用新方法、新材料等因素,以节能、节材为目的来实现室内设计的低碳排放。全球低碳设计专家卡斯特·格雷认为,低碳设计就是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的采集、运输、生产、分销到使用,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得到明显的降低。在设计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把低碳设计作为一个理念来进行考虑,它是可再生的,可循环的。 (一)室内空间功能布局方面。室内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是低碳环境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室内采光、通风,选择最优的空间朝向做好阳台处理可以降低能耗。在室内设计时,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如在室内中庭设计中,一些学者从绿色生态学的角度,运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对室内大厅空间的健康舒适度和能量节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用中庭来处理建筑的核心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也有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还能够创造出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自然感觉。 (二)室内结构调整方面。墙体节能与门窗节能,可通过控制窗墙面积比率、做好玻璃和外遮阳遮蔽以及门的节能。如在室内设计的窗户运用方面,出现了选用玻璃幕墙替换普通窗户利于采光隔热,但通风效果差,需要大量使用空调设备,从而加大碳排放量。对此,江亿院士曾提出双层皮玻璃幕墙的概念,利用两个墙体和所围合的室内空间,作为空气和能量缓冲的空间,延迟外界能量的进入和散失,使得外界环境对于大厅室内的舒适度产生很小的影响,形成一个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材料选择方面。材料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室内装饰工程的总体效果、功能体现,都是运用装饰材料本身的质感、造型、图案、色彩、功能等体现的。低碳经济理念,体现在室内材料选择上,就是选择绿色材料、环保材料和生态材料。保证材料的绿色环保需要做到采用绿色无污染材料,追求“师法自然”的效果;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材料。 二、低碳理念在邮轮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 (一)能源空间循环 在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美学、人机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和船舶的个性风格结合,通过游艇的室内空间功能、形态、尺度来营造舒适、合理的室内空间。邮轮室内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是低碳环境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室内结构方面可通过控制窗、墙面积比率,做好玻璃和外遮阳遮蔽以及门的节能,配置合适的窗帘,达到节能效果。通过合理的室内采光、通风,选择最优的空间朝向。多利用太阳能产品,让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动能、电能等为人们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风帆动力邮轮“Eoseas”号设计豪华,符合环保原则,该邮轮采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加热和冷却。另外,邮轮将设置太阳能储电板收集太阳能供电;其双重外壳板设计更有作为天然空调系统之效。邮轮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邮轮更会使用循环使用水、回收使用上层甲板的 雨水 ,以及使用处理废物时回收的能源。“海洋绿洲”号号称最节能邮轮之一,船上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是其分离的上层建筑,这样使得大量的内部空间可以拥有新鲜空气和阳光;“歌诗达·炫目”号曾获得“2009年ABB能效奖”,在船舶运营各个方面运用环保技术,如空调、通风、照明等,以确保节能减排,另外,歌诗达公司获得节能奖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公司在旗下的邮轮上安装反用换流器,节约能源和减排。 豪华邮轮的设施与陆地上的豪华酒店相类似,只是动力能源技术、船体设计等方面较常规船型更为复杂,要求更高,可以借鉴低碳豪华酒店室内设计的技术。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是上海首家获得美国绿色委员会颁发节能与环保设计前期认证金级证书的办公楼宇。除了逾90%租用面积采用双层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设计,以引入室外光及减低紫外线、降低照明及空调耗电量外,大楼还配备二氧化碳传感器,以随时监察室内空气质量。在太阳能的利用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参与室内中庭设计研究时,从绿色生态学的角度,运用“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对室内大厅空间的健康舒适度和能量节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中庭来处理建筑的核心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也有助于空气的自然流通,如“歌诗达·炫目”号邮轮的跨越12层甲板的宽敞中庭,可以说是整艘邮轮的特色之一。 (二)材料低碳环保 在邮轮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低碳装饰设计的关键。材料本身是否符合低碳的标准,直接影响到低碳装饰设计低碳思维的形成。邮轮室内材料在舱室空间的应用研究,要考虑到装饰材料四性:节能环保、防火隔热、降噪隔音、轻质材料。其材料采用不燃材料或局部地使用阻燃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防震、隔热、隔音性能;装修材料尽量轻;注意材料重量分布的均衡和对称性。豪华邮轮设计的装饰材料还要具备可定制的特性,如新型PVC地板是唯一能再生利用的地板材料,品种繁多,纹路逼真美观,有地毯纹、石纹、木地板纹等,根据不同设计风格,配以丰富多彩的附料和装饰条,能组合出绝美的装饰效果。 邮轮低碳装饰还需要低碳思维,要求设计师在装饰造型上对材料合理应用,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对废弃的材料做到回收再利用。国内外 文化 的差异,以及邮轮外形设计的影响,要求体现低碳装饰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地域特色中融入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低碳理念在邮轮室内设计要结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了解装饰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多学科交叉研究。邮轮室内设计中低碳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结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新理论,体现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关爱。船舶室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课题,交叉室内设计学、经济学、船舶美学和机械学等多学科,系统论、思维理论以及进化理论等多种理论,探讨低碳理念在船舶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邮轮室内装饰材料特性,利用美学表达形式和艺术学的个性风格,营造节能环保的室内环境。 由于国外邮轮设计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施工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其实践及理论研究都比较成熟,但是我国邮轮室内装饰设计研究还非常缺乏,特别是邮轮室内设计如何和低碳理念进行结合,如何将建筑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造型、构造、装饰材料和工艺结合到邮轮室内设计中,都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希望在邮轮室内空间和材料探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上,能促进中国船舰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船舰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程爵浩.2011—2012中国邮轮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浦江 教育 出版社,2012. [2]程爵浩.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 [3]蒋志勇.船舶造型与舱室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董长有.船舶的家具设计及室内陈设[J].装饰与陈设,2011:35. [5]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大学学术论文范文范例篇三:《论战略管理会计在电信企业的运用》 我国电信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随着移动、联通公司的发展,我国电信企业的传统产品(如固话、宽带)的市场占有率在逐步萎缩,移动业务及新产品市场份额提升缓慢。并且由于这几家企业都是综合性通信业务提供商,拥有相同或类似的通信产品,因此我国电信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基于此,引进战略管理会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提升电信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能够促使电信企业完成内涵战略性的发展和布局,从而让电信企业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运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和 企业战略 的结合,简言之就是对电信企业外部竞争者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观察。以我国电信企业为例,就是 对联 通、移动这些竞争企业的动态信息进行了解,并时刻地洞察当前目标市场的变化。采用战略管理会计,主要是强化电信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帮助电信企业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战略发展目标。在2009年后,我国电信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电信企业目标应将其发展趋势和国际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并借助于自己所拥有的市场资源,从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以此扩展自己的目标市场,同时借助于服务功能的扩大化,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以上目标计划的实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财务规划战略方面的问题 财务规划是我国电信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环节。根据我国电信发展的需要,财务规划应以电信企业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然后根据制定的目标设置一系列相应的实施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以此确保财务规划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然而,在财务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信企业缺乏长远的财务规划且没有较为明确的竞争策略以及发展策略,这无疑加大了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这样的结果必然不能满足最初设立的计划目标。 此外,在 财务管理 规划上由于没有明确的策略,我国电信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多数依靠之前的经验进行决策管理,缺乏对整个目标市场的科学性调查分析,导致企业财务投资过度,进一步造成资源管理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 2.成本管控战略当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当下的企业竞争,成本管理将是我国电信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竞争中“成本领先”是众多企业的竞争策略,战略管理会计也是通过对我国电信企业综合成本的管理,加大我国电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在实际的我国电信 企业运营 中,内部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为预算而预算,使得电信企业资金使用缺乏有效性,削弱了电信企业竞争优势。 其次,在我国电信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动因分析中,并没有将成本管理和企业的具体策略结合在一起,而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成本因素的控制也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导致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和计划成本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过于悬殊。 二、我国电信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对策1.加强传统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的结合 战略管理会计和传统财务管理各有优势,若我国电信企业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就可以大大的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效率。战略管理会计就可以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竞争企业和外部环境当中。传统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的相互结合,既能弥补传统财务管理当中的不足,也能完善战略管理会计整体目标计划,从而共同推动我国电信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我国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还应该基于电信企业发展的基础,加大对财务领域的开拓,并整合财务管理的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管理,借此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优势。再者,在电信企业中建立战略管理会计部门,用于电信企业战略管理、业务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并且还可以邀请社会上比较权威的会计学专家、管理学专家对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战略管理会计进行指导,并对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2.结合我国电信企业综合管理的实际状况推行战略管理会计 我国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整个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内部需要展开一系列调查研究,然后制定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方案计划。当然,电信企业应该采取哪种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息息相关,应用中需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因此在采用战略管理会计时需要将其建立在我国电信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各项决策计划的制定。 3.完善财务规划加强成本控制 完善电信企业的财务规划加强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根据当前的企业发展实质情况,制定一个长远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此目标基础上加强对整个财务资金成本的管理,实现成本资金的优化配置。其次,对电信企业的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新一轮的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财务规划,最后则是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的监督,减少财务资金的外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是我国电信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电信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中却存在财务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基于此,我国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应该与财务管理结合,互相弥补彼此的缺陷,共同促进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并借此实现我国电信企业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1. 关于励志大学的议论文 2. 大学国学经典论文2500字 3.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4. 大学论文:我的爱情观 5. 关于大学高数论文范文 6. 国学经典与大学生论文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一般情况,本科读四年,研究生读三年,也有两年和两年半的,博士理论上讲四年,但是很多人四年毕业不了,要延长

一一般情况,本科读四年,研究生读三年,也有两年和两年半的,博士理论上讲四年,但是很多人四年毕业不了,要延长。公共管理必设核心课。公共管理是一门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为支撑,具有科技整合特点的学科。本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构成了课程的最重要基础,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的位置,是课程体系中其他一系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它提供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对于理解和掌握其他课程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与提示性的意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力图培育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政府与治理、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战略、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单元。二、公共政策分析必设核心课。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方法来解决社会或政策问题的学科,具有学科基础、研究方向和核心理论性质。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价值标准;重点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政策制定、执行、反馈、终结等一系列的过程。通过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整体结构框架,掌握公共政策产生和制定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尤其要引入公共政策实际案例的分析。三、社会研究方法必设核心课。本课程围绕科学研究的本质,社会研究的若干范式及转换、研究过程、研究设计、研究策略的选取、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模块,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技术手段等层面,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维度,讲述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公共管理的研究类型,掌握研究方案的设计要领,懂得运用软件来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为从事公共事务治理、政府管理实践以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公共项目规划和评估奠定方法基础。四、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核心课。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撰写专业学位论文、研究型课程论文,学生需要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知识和能力。鉴于此,本课程旨在增加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为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五、政治学核心课。课程具有入门性和基础性理论性质,讲授与讨论范围既包括对基本原理的学理分析,也包括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比较研究。其中既有规范分析的内容,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与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学说和政治制度理论、阶级、阶层和社会结构理论、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民主理论、现代官员和官员制度、政治发展和政治革命理论等。六、公共经济学核心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了解国内外公共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熟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我国公共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七、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方向一(公共治理与智慧城市管理)方向课。本课程由城乡规划、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三大部分构成,主要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了解当前城乡规划在治理“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够运用城乡规划理论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提供相关方案,为今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打下基础。八、融媒体管理与政策方向二(传媒与公共文化管理)方向课。由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传媒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当前融媒体建设正在从“相加”走向“相融”,5G牌照的发放将极大促进融媒体的智慧升级。本课程将在剖析当前传媒环境深刻变革的基础上,对融媒体管理创新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重点就融媒体管理中的内容、用户、平台、经营、政策等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凸显对智能融媒体前沿问题的思考。九、政府公共关系方向三(公共危机与舆情治理)方向课。本课程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注重对目前国内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立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应用方法。课程阐述了政府公共关系的科学含义,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政府公共关系的界定,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功能与原则,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及其培养,政府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政府公共关系实务,行政组织形象与领导者形象的塑造等内容。

您好,中国大学学位课程的持续时间因学校而异,一般情况下,本科课程持续3至4年,硕士课程持续2至3年,博士课程持续3至4年。在中国,大学学位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分,并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学位。在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完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以达到学位课程的要求。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程

阅读了一篇学术论文写作,感受到其中的学术水平,也知道了其中的学术论文结构。现在就让我分享一下关于学术论文的读后感吧! 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心得 摘要: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键词:论文写作;规范;心得 前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进行如下总结。 1学术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 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2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3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硕士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从选题开始到答辩为止,包括一系列互相衔接而又密不可分的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些环节,才能达到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撰写和遵守学术规范的认识,现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规范为例,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谈一下自己 的心得和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好题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 第二,选题的价值性。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 第三,要有现实意义。选题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选题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一方面要“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题目是否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这两点,论文就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做好开题,架好桥梁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做好开题工作,就能架起课题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构思真正地开始付诸于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导师多加沟通,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 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开题阶段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包括进展与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论文写作,重中之重 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阶段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3~5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以下内容: 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俗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是论文写作中的通病。列举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谢。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要经过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只有精心修改数易其稿,才能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地说,在内容上要具有理论感、现实感和历史感。就是说,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有历史的根底,要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在 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即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精心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的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而且考查学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理论水平。在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好发言提纲。要把论文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的思路整理出来,要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讲。要记熟发言的内容,发言时不要念稿子。稿子只能作为发言时的“备忘录”。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定回答的几个问题。有时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在答辩中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长话短说,少而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切忌长篇大论,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要谦虚,禁忌强不知以为知。 4总结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也深刻认识到,论文要讲究社会责任。论文的功能是发现真理,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造福于大众,而不是危害社会和大众。论文的发表,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论文的内容不可违法,包括论文作者不允许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里的内容,所有引用文献都应在论文里加以注释。论文的质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 一个学期的课程接近尾声,通过学习与研究,我对于如何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怎样遵守学术规范以及怎样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同时还要注重论文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会谨记老师的教导,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同时牢记作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于时间的学术论文写作 何谓“时间”? 摘要:随着二元论世界观的由盛而衰,从传统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纯粹客观”到与实存主体融合的过程,这对实存生命价值的呈现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间;客观;实存主体;生命价值 从哲学上定义“时间”是件困难的事情,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时,我倒清楚;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时,却茫然了。”1,205页但西方的哲学家并没有停止探索何谓“时间”这一问题。 一、西方传统时间观 古希腊哲学家基本把时间看成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以亚里士多德为例,他这样定义时间:“时间正是这个――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2,219页。即时间不等同于运动本身,但是通过运动和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此时,时间是主体可以感受,却不会随主体状态而变迁的。 中世纪时对时间做出解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这位神学家认为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可见时间在此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仍停留在二元论的思维框架内。不过,上帝创造了时间之后,“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247页,“时间不是自在之流,而是思想的延展”3,253页。时间不再是独立的自在存在,时间客体由此出现了融入主体的萌芽状态。 康德突破了从经验中得出时间概念,他认为,事物经验中的同时存在或者彼此相继是以时间为条件才可能的;康德也避免像神学家一样从神学的角度规约时间,他认为时间是感性的主观的形式,康德说时间的特点在于它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是(我们灵魂的)内部出现的直接条件,从而就是外部出现的间接条件”,“是我们(人类)的直观的纯然主观条件(我们的直观总是感性的,即在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限度内),而离开主体,在其自身说来,是无意义的”4,75页。康德创造性地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提出时间的“经验的实在性”。时间这一感性的主观形式唯有在应用到感性的现象上,才有实在性,也就是客观有效性。也就是说,时间这一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必须与感性的现象相结合。这二者,彼此脱离对方,即会落空,成为“空观念”。康德所说的感性的现象,也不是我们日常所指的现成的自然中存在的客观的现象,而是感性所挑起、呈现的,与感性主体发生关系的现象。可见,康德的时间观中已然呈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呈现、相互成就。 二、西方近现代时间观 跨出传统的时间观范畴之后,西方哲人的时间观进一步由外在而走向内在。 胡塞尔的时间观即是如此,他的时间是主体的内在时间。此一内在时间是纯粹意识时间。这种内在时间意识整理和统摄心理体验、感受、情绪和意志,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本身,而是把体验与体验连在一起的这种必然形式。“不可能有延存的体验,除非它被构成与一个作为过程或绵延统一物的诸所与样式的连续之流中……‘当下’的连续性是一种永远更新的内容形式的连续性”5,205-206页。这些相互分离,零散杂乱的心理感受内容之所以能以统一化的绵延形式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就在于它们被纳入了一个统一化的秩序之中,而这种先验的统一化的秩序就是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包含有时间的对象性和自我性两方面的功能。对象性是指绵延的时间意识将诸多零散的内知识材料统一化,从而实现了内在时间;自我性意味着内在时间在构造对象的同一性的时候也依其自身实现了自我的自身构造。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则将时间内化到本体中,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中,此在由时间的视野而领会着、解释着存在的一切。所以,时间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紧密相连的。此在、存在都是时间性的,所以,必须先要理解时间。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有众多的特点,如立体的、动态的等等。 在人们日常的观念中,时间是单向流动的、是线性的,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是“将来”、“过去”、“当前”三种时间样式的共同到时。“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着’,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6,375页,“到时不意味着诸绽出样式的‘前后相随’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6,398页。其实这就意味着,时间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交互伸达的立体的整体。时间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时间并非先是一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6,375页时间的这一系列特点,与此在的存在状态直接相关。在三维交互伸达、动态变化的时间中来理解此在,则“此在并没有一个它只是停留于其上的终结,而是有终结的生存着”6,346页。此在的存在的终结就不是简单的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终结问题,而生存与终极的时时并存,使得此在的存在处在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状态中。 三、时间观变迁的意义 西方人对时间由外在而内化地看待的、不断哲理化的过程,是与西方人基本的世界观变化相一致的。传统西方以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看问题,强调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中立地分析问题,在走向近现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质疑,尤其是科学、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破除二元对立的格局,关注人的实存问题。随着这种变化,时间也就由外在的一个标尺,而内化到实存主体的生命品质、生命尊严,乃至生命价值之中。所以,时间观的变迁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时间不再是传统的衡量人生命长短的、外在的、恒定的度量单位,而是有助于实存主体体尝生命价值、实现甚或创造生命意义的内在视野,是实存生命本然性的必须。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2、亚里士多德著,张明竹译:《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作者简介:张乃芳(1975―),女,山西人昔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哲学。安月兴(1962―),男,河北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哲学。看了“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的人还看: 1. 毕业论文写作心得体会3篇 2. 本科的学术论文心得 3. 论文心得体会范文 4.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5. 谈谈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写作

论文规范是论文的质量体现,作者的素质体现。论文规范之重要性,毋庸多言。自从梁莹之事后,学术规范的重要地位已经是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老师对学生起码的训练和要求就是学术规范。标注参考文献,页下注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重视知识产权。     实际操作,会遇到各种难以弄明白的具体细节小问题,虽然有参考文献注释的具体标准,规范,举例示范,但在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不知所以,无所是从的问题。例如,直接引用,简介引用,析出文献,版本较多,多次引用,化用等等问题。于是,一一查找资料,参考别人做法,请教老师同学,力求尽善尽美,不怕麻烦。     各家学术期刊虽都强调学术规范,参考文献标注规范,但具体操作各有各的范式,有页下注,有尾注。有注释与参考文献区分的,也有不区分的。有点杂乱,但强调标注清晰,规范却是一致的。对此,也是在实践中越操作越熟练,从开始笨的一个字一个字敲,到后来会用知网等网络上的参考文献格式,再结合具体情况修改完善,在摸索改进中一点点进步!

您好,中国大学学位课程的持续时间因学校而异,一般情况下,本科课程持续3至4年,硕士课程持续2至3年,博士课程持续3至4年。在中国,大学学位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分,并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学位。在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完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以达到学位课程的要求。

一一般情况,本科读四年,研究生读三年,也有两年和两年半的,博士理论上讲四年,但是很多人四年毕业不了,要延长。公共管理必设核心课。公共管理是一门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为支撑,具有科技整合特点的学科。本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构成了课程的最重要基础,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的位置,是课程体系中其他一系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它提供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对于理解和掌握其他课程的内容具有基础性与提示性的意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力图培育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原则”的价值观,以及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政府与治理、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战略、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法治与监督、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单元。二、公共政策分析必设核心课。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方法来解决社会或政策问题的学科,具有学科基础、研究方向和核心理论性质。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价值标准;重点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型和政策制定、执行、反馈、终结等一系列的过程。通过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整体结构框架,掌握公共政策产生和制定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尤其要引入公共政策实际案例的分析。三、社会研究方法必设核心课。本课程围绕科学研究的本质,社会研究的若干范式及转换、研究过程、研究设计、研究策略的选取、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模块,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技术手段等层面,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维度,讲述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公共管理的研究类型,掌握研究方案的设计要领,懂得运用软件来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为从事公共事务治理、政府管理实践以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公共项目规划和评估奠定方法基础。四、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核心课。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撰写专业学位论文、研究型课程论文,学生需要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知识和能力。鉴于此,本课程旨在增加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为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五、政治学核心课。课程具有入门性和基础性理论性质,讲授与讨论范围既包括对基本原理的学理分析,也包括对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比较研究。其中既有规范分析的内容,也有实证性的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与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学说和政治制度理论、阶级、阶层和社会结构理论、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民主理论、现代官员和官员制度、政治发展和政治革命理论等。六、公共经济学核心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了解国内外公共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熟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我国公共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七、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方向一(公共治理与智慧城市管理)方向课。本课程由城乡规划、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三大部分构成,主要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了解当前城乡规划在治理“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够运用城乡规划理论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提供相关方案,为今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打下基础。八、融媒体管理与政策方向二(传媒与公共文化管理)方向课。由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传媒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当前融媒体建设正在从“相加”走向“相融”,5G牌照的发放将极大促进融媒体的智慧升级。本课程将在剖析当前传媒环境深刻变革的基础上,对融媒体管理创新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重点就融媒体管理中的内容、用户、平台、经营、政策等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凸显对智能融媒体前沿问题的思考。九、政府公共关系方向三(公共危机与舆情治理)方向课。本课程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注重对目前国内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立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应用方法。课程阐述了政府公共关系的科学含义,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政府公共关系的界定,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功能与原则,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素质及其培养,政府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政府公共关系实务,行政组织形象与领导者形象的塑造等内容。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网课

各学院、全体研究生:研究生必修环节《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程开课,本课程1学分,采用在线慕课形式进行,具体学习和考核要求如下:一、开课、结课时间开课时间为9月20日,结课时间为11月31日,各位同学须在此期间自主学习此门课程,过期后课程将关闭不能继续学习。二、上课网址PC端:,推荐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或手机端下载学习通APP,具体操作方法见附件“学生操作手册”。三、开课内容授课教师:武汉大学林嘉:课程内容: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四、考试安排本课程采用慕课线上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课程学习完成后即可参加考试,最迟考试时间截止至12月7日,各位同学须在此期间完成课程学习及期末考试。注意:需全部完成观看视频方可参加课程期末考试。五、成绩评定本课程总成绩构成包括以下3部分:观看视频占30%、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50%,总分60分合格。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不到60分,允许再重考一次。总评成绩合格的导入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六、其他注意事项1、《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是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必修环节,要求所有在校研究生必须完成。2、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或课程总成绩不合格的,需要重修该课程。3、除《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网址学习两门免费课程《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观看(不计学分)如有问题,请联系研究生处边老师,电话短号:752707,办公室:科教楼302.附件【2022秋季学期必修环节.docx】已下载509次附件【超星尔雅网络课操作说明-学生.docx】已下载1088次上一篇:关于GOUN SANDINO MABLY JUSTIN(王晨)等2名留学研究生拟退学的通知

各位同学:《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如何写好科研论文》两门在线课程的考试安排如下:1、考试地址:、考试时间:12月21日08:00—12月31日23:00。3、考试要求:考试为限时考试,作答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平台将于12月31日晚上23:00关闭。考试开始后即开始倒计时,如中途离开,倒计时仍会继续。考试只有一次作答机会,请同学们注意考试时间。4、注意事项:(1)本门课程将于12月31日晚上23:00结课,结课后产生的学习行为将不会被记入线上学习总成绩。请同学们在结课前完成课程学习及考试。(2)请同学们提前调试好考试所用设备及网络,考试过程中如遇平台故障问题,请保存页面截图,向学院教学秘书反馈,经认定后给予重新考试机会。

3、能够发挥作者个人的专业优势,并扬长避短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前述三项要求,目的是做到“知彼”,即了解研究对象。第四项要求,是要“知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判断自己的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平时阅读范围宽,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读过不少,自然喜好辩论,擅长理论。否则,如果除了专业外,很少读其他著作,不擅长抽象思维,那么,在选题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避开自己的弱项。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论文选题,大抵可以分为理论型选题和制度型选题。前者学术理论性比较强,后者现实实践性比较强。

②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度如何?各人掌握外语的语种和程度有不同。一个英语很好的博士生,选择中国市场经济里的国有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其英语利用程度就比较地,长处得不到发挥。相反,英美国家的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这个选题对英语很好的研究生来说,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③注意专业知识上的长处和短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对组织设计与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丰富,对人力资源投资比较生疏,那就应该避短取长。

(三)题目设计

①题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题目要新颖、文字要简短,题目与内容相符,以及题目大小适当。

题目要新颖。首先,要明示作者所研究的对象,使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么;其次,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最佳角度,将自己的研究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选择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然后,题目要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简意赅。文字尽量不要超过25个字。

题目一般化,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可能给读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文的专家以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个时期,很多经济学论文的题目雷同,都是关于什么什么的几个问题,关于什么什么的若干问题,或者再论什么问题,关于某某问题的浅论,这种题目只能降低论文的质量。一般化的题目,有时还会起反作用,读者心里说,连一个新颖一点的题目都拟不出来,可见作者的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题目应与内容相符,指的是题目能够涵盖论文的全部内容。例如,题目是关于某某制度的研究,但从论文的内容看,只是研究该制度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或者论文内容超出题目的范围,都是内容与题目不符。当然,不是说该制度的一切方面、全部内容都要研究,而是要求题目应涵盖该制度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对于题目的大小。宁可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作。最好题目大小适当。例如,“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比较适当。而题目“社会主义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发展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就是一个太大的题目。题目适当,可以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挖掘得很深,并有可能发现新的定理。题目过大,论文内容会面面俱到,基本见解会比较肤浅。这是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的问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②论文题目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关于”+“宾语”+“的”+“论证”或“研究”或“探索”。例如,关于我国报销制度的研究,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总体水平的研究第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注意:“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论技术资本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这也是实证分析论文的题目特点。

③题目设计的规则:首先,题目一般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其次,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而且,题目应力求明确、简短,忌冗长。

三、论文的资料和事实证据

(一)论文内容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一定的事实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主要属于文本研究性质,选题应当考虑的资料是否足够,是否掌握有力的事实。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数据,没有事实,因而,一般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应注意,资料和事实仅是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资料并非越多越好。论文写作需要尽量搜寻较多的资料,但一定是必要的。

一篇研究委托代理成本的论文,就不需列示资料,因为,委托代理问题在任何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非常普遍,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常见的问题之一:缺乏事实和资料

常见问题之二:没有注意时间、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资料陈旧和不适宜。

常见问题之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外文资料,信息量过少。没有外文资料,不仅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不符合硕士、博士的标准。硕士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博士要求掌握两门外语。你的学位论文没有引用任何外文资料,表明你不懂外语,不够硕士、博士的条件。有这样的例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外语资料,答辩委员会通过了,学位委员会不予通过。

资料的优劣标准,在于能否深刻反映现实,并经得起长时间检验。一般地,新资料比旧资料更能反映现实,但资料的价值在于能否为本论文提供事实依据。

(二)论文应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

这就是注释,可采脚注或尾注。为什么要求注明出处?

首先,是为了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告诉读者本文不是凭空产生,不是玄想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扎扎实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成果。若果没有注解,尽管文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妙笔生花,但读者往往产生不信任。

其次,是学风问题。所谓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的学风,要求在论文中注明所引用前人、别人的理论观点,哪些观点是别人的,哪些观点是你的,哪些理论是前人的成就,哪些问题上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注释,似乎全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且不论这种结果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做法就有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嫌疑。

最后,是法律问题,涉及著作权法,如果不注明出处,将构成侵权行为。现在著作中抄袭的现象很严重,将别人的文章大段整节的抄入,不注明出处,近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严重存在。

(三)论文末尾一定要有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列示内容应真实、全面,既不要遗留,也不应充水。

四、学位论文的结构

答辩委员会成员和通讯评阅专家对硕士、博士论文作鉴定、写评语,有一个内容是对论文结构表态。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要求结构严密、合理。肯定的评语是:本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什么叫“结构合理”?结构合理就是指论文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了解论文的一般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导论、本论、结论,这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而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名目和后记,则是论文的附属部分。论文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作者一定要仔细揣度一番自己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存在前后一贯、首尾相应,导论是否恰当、简洁、明了,本论是否深入和严谨,结论是否准确。有的论文只有本论,没有导论和结论,严格说,这是不合格的论文。有时为了压缩文字和篇幅,就想省略导论,事实上,哪怕导论是一个句子,也很有必要。至于没有结论的论文,则是应该杜绝的。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的步骤、程序和技术工具,以及论文写作的结构设计,都属于研究方法。它需要在论文里的适当地方加以说明。一般地,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撰写论文的步骤,大致可再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界定研究问题

步骤二:文献评论

步骤三:研究方法及设计

步骤四: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及讨论

步骤五: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交卷后应该是不能再交卷了,因为在生活中可能会进行很多考试的一种现象,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当这种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只要交卷后这种现象是已经提交的状态,不能反复进行交卷,因此这种情况应该不能再交卷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