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物流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物流论文3000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有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外向型企业困境,高额外汇储备损失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冲击等。本文主要讨论以降低物流费用方式来抑制物价,减免过路费是核心。 1 降低以过路费为核心的物流费用是平抑物价的有效市场化手段 尽量使用市场化手段,遵循市场规律是一条应尽量坚持的政策原则。我们不能够长期人为降低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也不能限制人力成本增长,那么,我们能否转变思维,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点放到降低物流成本上?物流成本降低也将使产品最终销售价格降低,这将从生产和产品运输两个方面来共同降低商品价格。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物流费用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燃油,二是公路通行费,燃油价格调整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除此以外可以加以干预并且有效的就是降低公路过路费,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了。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而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过路费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因此,降低公路过路费是有效降低物流费用的核心,下面针对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减免过路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流通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就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1984年国务院做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加快公路建设。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我国公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 高额收费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地区交流 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中国的这个数字超过了2%。例如一辆小轿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过路费为570元,往返1140元;而2008年7月16日新开通的北京至天津的第二高速,收费标准为小型车元/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市界,收费76元,往返152元,加上天津极富地方特色的“进津费”20元,一共172元,燃油费用在130元左右,合计约300元,过路费占50%。一旦燃油价格再行提高或者燃油税开征该怎么办?昂贵的道路费,怎么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呢?怎能不做调整? 高额收费有碍社会公平 高额过路费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成本,妨碍了社会公平,有损营商环境,对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负担更加沉重。如2008年春季南方遭受冰冻灾害,柑橘产区大量柑橘等待运出,价格非常低廉;再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当地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一毛钱一斤。这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销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加上运输费用之后就难说了。商贩为了生存,必然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中央财政2008年7月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5�6�112四川大地震之后,所有救灾运输车辆免除过路费,体现出了人性光辉,必须持续执行。 收费期限问题 2005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李淑媛要求北京市审计局对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局回复,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为保证通行能力,有的公路在收费偿还完贷款后可继续收费,比如机场高速,但收费必须降低标准并严格监管,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收费或监管,收益归社会所有。而一些久已开通的成熟公路下调收费标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破除背后的利益链。 3 适时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 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相关政策推出后能够得到各方配合、理解与支持。收费公路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间的物流成本,它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互补,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少数部门或资本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全社会利益为代价。有学者指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杠杆性作用,降低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延长收费还贷的期限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的法规体系。这种方式有可行性。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面对通货膨胀之痛,让我们用公路的真正畅通来缓解它吧。

高等数学对物流专业的影响 [摘 要] 随着物流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高等数学教学对于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阐述了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在物流方面重要用途。 [关键词] 高等数学物流管理 人才 高校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正在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而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包括理论、技术、设备三大方面,涉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因此高等数学教学对于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给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升温,当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急剧增加,全国已有75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其中包括一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现代经济运行理念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产生的,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是许多观念和方法的系统综合。这些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来自市场营销、企业、生产、会计、采购和运输领域的,特别来自应用数学。这些内容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物流管理学体系。因此,在开展物流专业的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摆脱高等院校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要渗透数学素质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数学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物流专业的数学课程不是单一的为专业课打基础,而是教学中要渗透数学素质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明确对于物流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数学,而是为了应用数学,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自己所从事专业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依靠一项项物流工程建设,依靠各个层次物流系统的运营来实现。物流工程包括物流基础工程、物流设施工程、物流管理工程、物流技术工程和物流运营工程。而物流运营基础工程是由国家建设的,如铁路线路建设工程、物流基地(中心)建设工程、货运站场建设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货运枢纽建设工程、港口码头、货运航空港建设工程等,对物流的运营起到平台支持的作用。在现代物流中,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水平。一个能够有效共用的、高技术水平的、标准化的平台对提升物流运作水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数学在研究投资主体在满足工程项目预定目标条件下如何使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达到最小,如何投资和管理物流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方法和工具的作用。 “建”即构造,“模”即模型, 建模教学是一种现代教法。所谓数学模型方法, 就是把所考察的实际问题, 化为数学问题, 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 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其中, 建立起合适的数学模型是上述方法最关键的一步。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是: 准备、假设、建立(模型)、求解、分析、检验。分析在问题中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常量, 哪些量是已知的, 哪些量是未知的、待求的, 然后分析系统内部性质与关系。 例如:某跨国汽车制造公司在全球有m个生产基地Ai,i=1,2,3…n供应量是ai,i=1,2…m,有n个销地Bj,从Ai到Bj运输单位物资的运价(美元)为Cij,这些数据可归结为产销平衡。若Xij表示从Ai到Bj的运输量,那么在产销平衡条件下要求运费最小的方案有最优解?分析:我们可以先用数学建立模型,使其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运筹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的案例,通过数学建模及论证,运输问题有最优解,从而解决了物流运输的理论问题。 再例如,在物流工程项目中的财务分析中,数学提供了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本金与利息之和的计算公式:单利情况时,公式为FV=PV(1+nr):,其中PV为本金(原投资额),r为利率,n为计息周期数,FV为本金与利息之和;复利情况时,公式为:FV=PV(1+nr)n,其中PV为本金(原投资额),r为利率,n为计息周期数,FV为本金与利息之和。例如,在学习导数概念时,除了举出书本上变化率问题中介绍的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外,还可介绍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变化率问题。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可介绍产品总运输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运输量的变化率,物流总成本对运输量的导数就是运输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边际成本)。在讲授微分方程时,可结合讲解物流运输模型等实例。我们还可以。数学运筹学解决了利用约束条件,求最优解的问题。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实践与应用等活动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问题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研究实际问题。 三、结论 总之,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数学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合理的定位与体现,以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92 [2]黎诣远:经济数学基础[M].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7 [3]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4]宋 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56

1 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及管理研究 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3 物流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4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 5 供应链管理下第三方物流实施VMI的策略研究 6 物流管理系统 7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荆门石化供应物流管理研究 9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研究 10 通信线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11 EG公司物流外包及供应商库存管理研究 12 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 13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的智能决策研究 14 基于标杆管理的湖南省物流装备龙头企业开发战略 15 X物流公司质量管理研究 16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ERP环境下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18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物流改善研究 19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研究 20 铁风物流公司绩效管理的研究 这里可以找到近500篇,相关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物流导论论文3000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有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外向型企业困境,高额外汇储备损失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冲击等。本文主要讨论以降低物流费用方式来抑制物价,减免过路费是核心。 1 降低以过路费为核心的物流费用是平抑物价的有效市场化手段 尽量使用市场化手段,遵循市场规律是一条应尽量坚持的政策原则。我们不能够长期人为降低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也不能限制人力成本增长,那么,我们能否转变思维,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点放到降低物流成本上?物流成本降低也将使产品最终销售价格降低,这将从生产和产品运输两个方面来共同降低商品价格。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物流费用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燃油,二是公路通行费,燃油价格调整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除此以外可以加以干预并且有效的就是降低公路过路费,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了。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而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过路费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因此,降低公路过路费是有效降低物流费用的核心,下面针对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减免过路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流通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就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1984年国务院做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加快公路建设。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我国公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 高额收费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地区交流 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中国的这个数字超过了2%。例如一辆小轿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过路费为570元,往返1140元;而2008年7月16日新开通的北京至天津的第二高速,收费标准为小型车元/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市界,收费76元,往返152元,加上天津极富地方特色的“进津费”20元,一共172元,燃油费用在130元左右,合计约300元,过路费占50%。一旦燃油价格再行提高或者燃油税开征该怎么办?昂贵的道路费,怎么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呢?怎能不做调整? 高额收费有碍社会公平 高额过路费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成本,妨碍了社会公平,有损营商环境,对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负担更加沉重。如2008年春季南方遭受冰冻灾害,柑橘产区大量柑橘等待运出,价格非常低廉;再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当地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一毛钱一斤。这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销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加上运输费用之后就难说了。商贩为了生存,必然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中央财政2008年7月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5�6�112四川大地震之后,所有救灾运输车辆免除过路费,体现出了人性光辉,必须持续执行。 收费期限问题 2005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李淑媛要求北京市审计局对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局回复,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为保证通行能力,有的公路在收费偿还完贷款后可继续收费,比如机场高速,但收费必须降低标准并严格监管,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收费或监管,收益归社会所有。而一些久已开通的成熟公路下调收费标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破除背后的利益链。 3 适时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 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相关政策推出后能够得到各方配合、理解与支持。收费公路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间的物流成本,它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互补,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少数部门或资本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全社会利益为代价。有学者指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杠杆性作用,降低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延长收费还贷的期限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的法规体系。这种方式有可行性。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面对通货膨胀之痛,让我们用公路的真正畅通来缓解它吧。

1 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及管理研究 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3 物流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4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研究 5 供应链管理下第三方物流实施VMI的策略研究 6 物流管理系统 7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荆门石化供应物流管理研究 9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研究 10 通信线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11 EG公司物流外包及供应商库存管理研究 12 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 13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的智能决策研究 14 基于标杆管理的湖南省物流装备龙头企业开发战略 15 X物流公司质量管理研究 16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逆向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ERP环境下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18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物流改善研究 19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研究 20 铁风物流公司绩效管理的研究 这里可以找到近500篇,相关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

物流管理专业导论结课论文怎么写?看导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查阅相关论文文献。了解清楚并确定自己想要论述的观点,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理顺论证逻辑,完成论文。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1�7�1�7�1�7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2、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三、物流的分类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同意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三、物流的分类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同意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物流论文范文3000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有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外向型企业困境,高额外汇储备损失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冲击等。本文主要讨论以降低物流费用方式来抑制物价,减免过路费是核心。 1 降低以过路费为核心的物流费用是平抑物价的有效市场化手段 尽量使用市场化手段,遵循市场规律是一条应尽量坚持的政策原则。我们不能够长期人为降低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也不能限制人力成本增长,那么,我们能否转变思维,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点放到降低物流成本上?物流成本降低也将使产品最终销售价格降低,这将从生产和产品运输两个方面来共同降低商品价格。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物流费用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燃油,二是公路通行费,燃油价格调整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除此以外可以加以干预并且有效的就是降低公路过路费,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了。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而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过路费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因此,降低公路过路费是有效降低物流费用的核心,下面针对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减免过路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流通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就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1984年国务院做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加快公路建设。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我国公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 高额收费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地区交流 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中国的这个数字超过了2%。例如一辆小轿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过路费为570元,往返1140元;而2008年7月16日新开通的北京至天津的第二高速,收费标准为小型车元/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市界,收费76元,往返152元,加上天津极富地方特色的“进津费”20元,一共172元,燃油费用在130元左右,合计约300元,过路费占50%。一旦燃油价格再行提高或者燃油税开征该怎么办?昂贵的道路费,怎么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呢?怎能不做调整? 高额收费有碍社会公平 高额过路费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成本,妨碍了社会公平,有损营商环境,对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负担更加沉重。如2008年春季南方遭受冰冻灾害,柑橘产区大量柑橘等待运出,价格非常低廉;再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当地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一毛钱一斤。这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销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加上运输费用之后就难说了。商贩为了生存,必然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中央财政2008年7月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5�6�112四川大地震之后,所有救灾运输车辆免除过路费,体现出了人性光辉,必须持续执行。 收费期限问题 2005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李淑媛要求北京市审计局对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局回复,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为保证通行能力,有的公路在收费偿还完贷款后可继续收费,比如机场高速,但收费必须降低标准并严格监管,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收费或监管,收益归社会所有。而一些久已开通的成熟公路下调收费标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破除背后的利益链。 3 适时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 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相关政策推出后能够得到各方配合、理解与支持。收费公路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间的物流成本,它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互补,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少数部门或资本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全社会利益为代价。有学者指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杠杆性作用,降低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延长收费还贷的期限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的法规体系。这种方式有可行性。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面对通货膨胀之痛,让我们用公路的真正畅通来缓解它吧。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物流成本上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本文就近年来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现行制度与 政策法规 不健全;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客户服务水平较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使企业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想摆脱当前的不利处境,只有通过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加快物流速度;利用物流外委;建立物流分公司才能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个物流相关部门进行比较和评价,制定物流计划,确定物流管理战略,发现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强化总体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 键 词 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湖南商学院会计系会计学03级02班 吉小华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状况概述 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流通领域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90年代初,由于竞争的激烈,商业系统才开始重视物流。进入90年代后期,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进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这个名词成为企业界投资的新 热点 。稍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动辄上千万元甚至数十亿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或物流港。据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所最近对中国物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费用还将有20%的增长幅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业的重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使物流营运走进了误区。目前我国的物流及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3年据世界银行推测,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次,而日本制造业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据专家估计,中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每年由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所以,企业若能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控制、有效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将对企业经营行为产生潜在的获利支撑作用。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企业获取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网点比较分散,保管设施、物流作业现场较为狭窄,订发货、保管、配送等分散进行,物流就会产生交错。而在供应方就会出现同一订货方的不同事业部一日数次配送,物流的部署相互独立,即物流机能不能相互协同,这样物流活动不可能有效进行。随着对频度、少量化的经营的扩大,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一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充分考虑用户的产业特性和运送商品的特性,无疑会使供应商的物流成本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过剩的物流服务。这不仅不会使企业物流成本下降,反而会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是实现良好物流水准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从物流过程来说,80%的物流程序是相似的,但企业方无法运用物流专家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2、由于营业部门收集的订货信息精度较低,就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发货管理,除此以外,即便运用,也会造成大量的过剩库存或缺货。各企业内部的物流效率化仍难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3、现代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2B交易平台,但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人无法充分运用此项技术,从而无法获得市场上正确及时地贸易交易机会,无法进行低成本物流信息的交换,进而无法进行低成本营销,拓展更宽的业务与市场。而现代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上营销已使企业必须构筑与物流业务水平相吻合的计算机系统 (三)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与国际物流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刚刚起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尚未完善,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须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不完善的法规与制度就会阻碍企业的物流资源再分配,而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也常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更为高效的物流服务,处置原有储运设施和人员时,更是遇到巨大阻碍,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物流效率以及企业成本的耗费。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WTO的关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互惠待遇三项非歧视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取消数量限制三项公平竞争原则以及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传统流通体制和交通运输体制提出了挑战,靠旧体制生存的企业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更是难以为继。 (四)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 1、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虽然计算机系统部分进行了改造,然而却与物流业务不相符,即便是现有的业务,也不能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到根本的改变。 2、出入货的波动较大,没有很好的配置人员。不能灵活运用闲散人员,依赖于 经验 实施保管和分拣作业,加工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工作。熟练的人员不能有效工作,作业率很低。 3、预订配送方面,不能对运行情况和一日配送件数进行很好的核查。不能掌握每趟配送个数、质量等配送状况,亦即配送效率不清楚。 4、没有传票就出货,即便有传票,也是在出货后再进行传票处理,其结果现货与账面库存不相符,库存管理很繁重。 5、经营人员兼做物流,一方面物流的非效率改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也无法专心于经营活动。在商物一体化体制下,往往错误地认为营业人员兼治的进货业务也是经营的一部分。 (五)客户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成本中的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客户成本还包括失去潜在客户所带来的销售损失。物流服务水平是影响客户购买和连续购买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用来吸引潜在客户的有效手段。曾经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客户对客户服务不满意度达到60%,而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这种不满,而这种诉说有可能使这些听众打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念头,从而使企业丧失原本可以获得的潜在的销售机会。 (六)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表示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合同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现代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除了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外,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论文检测。 三、促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对策 (一)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 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价值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了使企业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优化,企业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充分考虑企业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化,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 渠道 的发展和要求而定。随着零售业中便民店、折扣店的迅猛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厂商改变原有的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模式,建立新型的业态模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配送活动,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合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 2、针对每个客户成本可削减的幅度 当今零售业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发货方的厂商或批发商都应努力提高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服务,如将原来1日1次的商品配送,改为一周2次的配送等。虽此种方法会影响最终用户对厂商和批发商的信赖,但在目前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前提下,这还是可行的。 (二)借助现代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为彻底地、真正地实现物流费用的降低提供了捷径。借助现代信息系统,不但可以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而且可以将组织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还可以使生产、流通全过程中的组织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现代信息系统有以下两个方面构筑而成: 1、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2、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为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多个部门中的物流业务,计算机的数据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现在的物流状况,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要把握无信息下不变动商品的大原则和实时掌握从商品的入货、保管到出货动向的在线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做法为: (1)把业务分为必须由人来判断的和由机械操作的,固定形式的业务全部采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系统,做到业务的完全合理性。论文检测。在信息导入之前,必须实现业务处理规则的标准化。 (2)系统的设计不止在企业内部,还应在客户和供应商等交易方式的信息网络化,尽量设计出能够迅速、正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系统。 (3)在数据来源处及时判断出错数据并修改错误数据,通过网络从对方那里得到正确的数据,尽量简化制作数据的业务 (4)在设计信息系统过程中,不仅要使输入数据简单化,还要使输入的数据能够在其他系统内被充分使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提供给应收账款回收子系统和应付账款支付子系统,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 (三)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总结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自制利用共同配送关系,可以达到优势共享。这也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广泛的、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伴随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用效率化的配送方式。企业要实现配送的效率化应从以下几点下手: 1、进行配车计划管理 配车计划,是与客户的订货相吻合,将生产或购入的商品按客户制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的计划。作为制造商,需通过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缩短对客户的商品配送,同时降低成本,产品生产出来后,装载在车辆中进行配送。对于发货量多的企业应组合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行路线;对于车辆有限的企业,应事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这样才能使配送活动有序地开展。 2、提高装载率 在提高装载方面可以引荐先进企业的做法,就是将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名称、容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再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 3、进行车辆运行管理 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可在汽车上搭载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种终端与物流中心进行沟通以达到对货物在途情况的控制及有效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四)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 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确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客户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佳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创造客户满意与客户信任,减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从而大幅度降低失销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然而,客户服务成本的降低(也就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大量的存货、快捷的运输、充分的仓容和高效的订单处理,这必须增加狭义物流成本。而降低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悖反关系。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结合上表,说明随着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狭义物流成本将加速增长。比如,将服务水平由80%提高到84%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比将客户服务水平从84%提高到88%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小。 但是,客户服务方面,还应注意一个量度,超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减少,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 (五)加快物流速度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营运成本”,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零营运资本。美国的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至18次,而中国还不到2次,这说明,生产同样的产品,我国同行业者需要的资金是对方的8至9倍,可见,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充分加快物流速度,可使企业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获得更大利益。 (六)利用物流外委 物流外委也就是第三方物流,这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它可以是常规的,即将先前内部开展的工作外委,或是创新,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益。一个物流外委服务供应商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节约门对门运输等方面的运输费用,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另外,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七)建立物流分公司 这种方法可以使物流业务仍然处于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分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论文检测。根据日本《流通设计》杂志对日本物流分公司的调查显示:如今大多数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主要以削减母公司的物流成本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公司的业务逐渐向接受委托和战略经营发展。此种方法最主要是能借此提高物流经营能力,进而维持母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保证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统一性。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物流营运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们已有所认识,但目前中国的物流、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何加深对物流及物流成本的认识,从而对物流成本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控制,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要,实现企业成本耗用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更是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由此可见,在未来企业全面发展物流领域,获取更大资本增值和更大利润时,物流成本管理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商品配送技术和客户服务技术等方面迅速提高营运能力,全面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连桂兰等编著.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Z]. [2]刘伟 刘国宁等编著.职业经理人最新实用手册.现代物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Z]. [3]李伊松 易华等编著.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Z]. [4]邓凤祥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M]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摘要 3-5 ABSTRACT 5-6 1.导论 10-25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0-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5 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11-13 第三方物流企业 13 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13-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21 第三方物流理论综述 15-18 企业战略研究综述 18-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简要评述 2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21-25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1-23 研究方法 23 研究的创新点 23-25 2.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主要观点 25-37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理论分析框架——ERSCA分析模型 25-3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假设 33-37 主要观点 33 理论假设 33-37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7-64 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37-42 物流市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37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37-38 全球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38-42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前景 42-43 计划经济时期的第三方物流 42 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第三方物流 42-4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43-46 宏观经济环境 43 政治法律环境 43-44 社会技术环境 44-46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46-57 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 46-49 第三方物流产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 49-51 第三方物流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51-57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57-6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类型 57-58 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58-60 各类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60-64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64-79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64-68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64-6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作用 65-67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顾客服务 67-68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及竞争力分析 68-71 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68-70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70-7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71-79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市场份额、经营网络与地域分布 71-73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设备设施与信息技术水平 73-74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经营管理机制与水平 74-75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与运营效率 75-77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77-79 5.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 感兴趣与你全文

大国物流3000字论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有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外向型企业困境,高额外汇储备损失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冲击等。本文主要讨论以降低物流费用方式来抑制物价,减免过路费是核心。 1 降低以过路费为核心的物流费用是平抑物价的有效市场化手段 尽量使用市场化手段,遵循市场规律是一条应尽量坚持的政策原则。我们不能够长期人为降低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也不能限制人力成本增长,那么,我们能否转变思维,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点放到降低物流成本上?物流成本降低也将使产品最终销售价格降低,这将从生产和产品运输两个方面来共同降低商品价格。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物流费用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燃油,二是公路通行费,燃油价格调整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除此以外可以加以干预并且有效的就是降低公路过路费,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了。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而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过路费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因此,降低公路过路费是有效降低物流费用的核心,下面针对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减免过路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流通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就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1984年国务院做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加快公路建设。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我国公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 高额收费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地区交流 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中国的这个数字超过了2%。例如一辆小轿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过路费为570元,往返1140元;而2008年7月16日新开通的北京至天津的第二高速,收费标准为小型车元/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市界,收费76元,往返152元,加上天津极富地方特色的“进津费”20元,一共172元,燃油费用在130元左右,合计约300元,过路费占50%。一旦燃油价格再行提高或者燃油税开征该怎么办?昂贵的道路费,怎么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呢?怎能不做调整? 高额收费有碍社会公平 高额过路费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成本,妨碍了社会公平,有损营商环境,对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负担更加沉重。如2008年春季南方遭受冰冻灾害,柑橘产区大量柑橘等待运出,价格非常低廉;再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当地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一毛钱一斤。这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销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加上运输费用之后就难说了。商贩为了生存,必然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中央财政2008年7月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5�6�112四川大地震之后,所有救灾运输车辆免除过路费,体现出了人性光辉,必须持续执行。 收费期限问题 2005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李淑媛要求北京市审计局对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局回复,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为保证通行能力,有的公路在收费偿还完贷款后可继续收费,比如机场高速,但收费必须降低标准并严格监管,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收费或监管,收益归社会所有。而一些久已开通的成熟公路下调收费标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破除背后的利益链。 3 适时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 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相关政策推出后能够得到各方配合、理解与支持。收费公路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间的物流成本,它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互补,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少数部门或资本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全社会利益为代价。有学者指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杠杆性作用,降低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延长收费还贷的期限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的法规体系。这种方式有可行性。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面对通货膨胀之痛,让我们用公路的真正畅通来缓解它吧。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探讨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成为现代物流的主导形式。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引入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制提供系统全套物流的方式,可以使企业为把精力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成为企业“第三利润”的来源,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同时,物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扩张式发展。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从传统的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发展而来,物流还处于传统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转换过程的初级阶段,许多物流企业缺乏对第三方物流的正确认识,对国外成熟物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律也没有深入分析,在运作模式的科学性上尚有很大欠缺,所以,在现阶段,研究我国传统物流企业转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1我国传统物流转化为第三方物流的障碍传统物流转化为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存在着以下障碍:一是观念障碍。对物流理论、增值服务不甚了解或了解甚少,满足于提供分割的功能服务;二是物流信息服务障碍。在传统物流企业中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还是手工操作,无法提供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三是专业化的人员和设备障碍。具有专门物流知识、经营管理及营销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设施不符合服务要求。四是服务模式落后。因此,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必须克服这些障碍,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2不当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负面影响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不当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有些物流企业在定位运作模式时,倾向于夸大服务能力,导致业务无法做精做细,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由于服务水平低下,难以留住客户;第二,各物流企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有各自适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宏观上,各物流企业间应当是既有分工协作又有相互竞争,共同形成理性、健康的物流服务市场。如果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没有明确定位,就会造成同一市场上的物流企业运作模式雷同、盲目竞争的局面。3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类的界定依据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因此一些学者曾经从服务的角度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过分类,分类的依据都是二维的。本文认为,对于物流服务提供者来说,如何提供服务固然是其战略重点,但如何整合资源更是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资源整合和物流服务的模式共同决定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也是其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经过细分,本文从资源整合、服务内容、服务范围三个方面来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资源整合 从资源整合的方式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拥有固定资产,依靠组织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风险较小。这种运作模式能够较好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求底层的物流市场很成熟,社会资源容易获取而且选择余地较大。 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装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种运作模式虽然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拥有自己的网络、装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其柔性化能力和整体服务质量也有保证,雄厚的资产还能展示一个公司的实力,有利于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意义。 采用哪种方式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背景、投入能力、战略规划以及宏观环境。 服务内容 在服务内容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提供四个层次的物流服务:集成度较低的功能型物流服务和增值型物流服务,以及集成度较高的综合集成服务和系统咨询设计服务。 集成度最低的是功能型物流服务,这类企业提供诸如货代、运输、仓储,配送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服务。他们的竞争力在于充分有效利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功能物流服务的经营效率,达到比自营物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作,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实际上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增值型物流服务是在保证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功能型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附加一些增值服务,替客户分担更多的非核心业务。增值服务没有固定的组成要素,不同的行业所需的增值服务也不尽相同。 提供综合集成服务的物流企业能够把供应链上的一段(如分销物流)或者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高度集成、有效衔接,进行运作、管理和优化,他们为客户提供一种长期的、专业的、高效的物流服务。提供系统咨询与设计的物流企业不仅具备运营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能力,而目能够利用专业、科学的物流知识为客户量身进行物流体系的规划、设计、整合和改进,全面提升运作效率与效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更好支持和服务于客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服务的行业范围。有些企业服务范围相对较窄、较集中,仅为单一或者少数行业提供服务,另外一些企业服务范围很广,可以为多个行业提供服务。在成熟的物流市场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建立自已的竞争优势,一般将主营业务定位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其物流运作模式是不同的,专注于特定行业可以形成行业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行的几种主要运作模式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立“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一方面,从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状况看,由于部分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全新的基于资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建,迫使他们必须采用“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形式;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运输部门、企业和商储公司作为物流行业的主力占据着我国物流的主要社会资源,他们有优越的仓库、站场设施,有自己的运输搬运设施、铁路专用线和自己的客户网,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从实际情况入手,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立“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既有物流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避免了组织机构的臃肿庞大。 以提高物流环节的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常规项目的需求上。生产企业外包的服务第一是干线运输,第二是市内配送,第三是储存保管。商业企业需求的服务第一是市内配送,第二是储存保管,其次是干线运输。这表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企业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的需求还很少。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在推进第三方物流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实需求,从基本的服务功能入手,从简单的服务开始,在不断巩固自身提供常规服务的能力的前提下扩展延伸服务。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级形态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上并不现实。不应一味追求时髦的理念与模式,舍本逐末,放弃对常规服务质量的重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应该从区域客户的需求出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得最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从而逐步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整合模式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运作模式,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为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保障,与电子商务整合,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主要运作模式之一。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整合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第三方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组成要素,承担物流作业,完成B2B或B2C中的物流环节;其二是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配合。在我国,表现较为突出的莫过于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宝供早在1997年就开始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又陆续完成了运输业务报表自动生成系统、与重点客户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作成本、经营核算、结算信息系统,实现了“客户电子订单一体化运作”的电子商务初步目标,极大地简化了商务流程,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可以说,在电子商务时代,实现业务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中国目前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在质量上有所欠缺,满足不了需求的质量;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利用和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如美国的联邦速递、日本的佐川急便,国内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EMS等,这些公司都已经在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综合物流代理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发展综合物流代理业务具体是指: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低成本经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作业委托他人处理,注重自己的销售队伍与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的设计与经营,并且注重业务流程的创新和组织机构的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简单地说,综合物流代理企业实际上就是有效的物流管理者。采用这种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力,陆空俱全,同时拥有发达的网络体系,这样的企业在向物流转型时能做到综合物流代理,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集中物流模式集中物流模式的特点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一定的资产和范围较广的物流网络,在某个领域提供集成度较低的物流服务。由于不同领域客户的物流需求千差万别,当一个物流企业能力有限时,他们就可以采取这种集中战略,力求在一个细分市场上做精做强。例如,同样是以铁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某铁路快运公司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小件货物的快递服务,而另一物流公司则是提供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由于在特定领域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也是需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 SWOT 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 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 企业战略 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三)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 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 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物流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时间跨度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二)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企业 文化 、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 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 .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8、1

[4]王利 .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如今,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个企业开始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更大。物流是现代企业作用比较突出的部分,如果企业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理想化的选择。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物流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针对这些问题为各个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结构,不断发展。以下是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的物流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管理仅仅是运用电脑数据库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物流管理实行信息化,所以这带来的效益也是微小的。这些企业只是国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可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在企业中如此淡薄,这对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利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建设就会收到影响,然后人才引进也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很小,最后收到冲击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当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努力学习,将物流管理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落后

对各行各业来说,技术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发展慢,水平低成为发展的瓶颈。第一,企业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平时的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 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治标不治本”。第二,企业在资源配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设备的配备,还是流程的制定,只追求表面的利益,而未真正实行。其实,信息化的长期执行,节约的就是长期的成本,是利益的长久化,而不是去贪图眼前短暂的利益,却浪费了长久的人工资源,这时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信息化的成本了。

3.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了解很浅显,外部的专业人才又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迫切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种专业人才却相当缺乏,导致很多信息化管理流程无法正常实施,就算实行了也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尽快、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增强信息化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摒弃传统观念,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方面,传统的管理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顺“道”、人和、守信,求实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更多先进的管理观念。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也应该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多对外交流或组织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新理念,并实践于管理中,让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并客观地管理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也能让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 企业管理 者应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进行信息化而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就放弃实行信息化。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这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影响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大而全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在物流管理的形势了,只靠着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在以前可能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但现在还是被淘汰掉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开发新技术,尽快将新技术利用到管理实践中。所以,革新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大力整合信息是企业向前发展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3.以人为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源,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每一步实行中,无论是系统开发,调试还是最后使用,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也在飞速更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国内各大高校应设置相关课程,注重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相关培训会。最后,政府也应当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实行物流管理现代化,紧跟国际潮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下的中国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物流管理信息化做的更好,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资源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中国的各个企业要不惧挑战,积极改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观念,革新技术,吸纳人才,攻克难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国际物流论文3000字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物流成本上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本文就近年来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现行制度与 政策法规 不健全;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客户服务水平较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使企业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想摆脱当前的不利处境,只有通过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加快物流速度;利用物流外委;建立物流分公司才能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个物流相关部门进行比较和评价,制定物流计划,确定物流管理战略,发现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强化总体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 键 词 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湖南商学院会计系会计学03级02班 吉小华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状况概述 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流通领域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90年代初,由于竞争的激烈,商业系统才开始重视物流。进入90年代后期,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进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这个名词成为企业界投资的新 热点 。稍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动辄上千万元甚至数十亿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或物流港。据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所最近对中国物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费用还将有20%的增长幅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业的重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使物流营运走进了误区。目前我国的物流及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3年据世界银行推测,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次,而日本制造业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据专家估计,中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每年由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所以,企业若能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控制、有效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将对企业经营行为产生潜在的获利支撑作用。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企业获取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网点比较分散,保管设施、物流作业现场较为狭窄,订发货、保管、配送等分散进行,物流就会产生交错。而在供应方就会出现同一订货方的不同事业部一日数次配送,物流的部署相互独立,即物流机能不能相互协同,这样物流活动不可能有效进行。随着对频度、少量化的经营的扩大,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一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充分考虑用户的产业特性和运送商品的特性,无疑会使供应商的物流成本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过剩的物流服务。这不仅不会使企业物流成本下降,反而会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是实现良好物流水准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从物流过程来说,80%的物流程序是相似的,但企业方无法运用物流专家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2、由于营业部门收集的订货信息精度较低,就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发货管理,除此以外,即便运用,也会造成大量的过剩库存或缺货。各企业内部的物流效率化仍难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3、现代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2B交易平台,但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人无法充分运用此项技术,从而无法获得市场上正确及时地贸易交易机会,无法进行低成本物流信息的交换,进而无法进行低成本营销,拓展更宽的业务与市场。而现代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上营销已使企业必须构筑与物流业务水平相吻合的计算机系统 (三)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与国际物流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刚刚起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尚未完善,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须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不完善的法规与制度就会阻碍企业的物流资源再分配,而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也常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更为高效的物流服务,处置原有储运设施和人员时,更是遇到巨大阻碍,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物流效率以及企业成本的耗费。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WTO的关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互惠待遇三项非歧视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取消数量限制三项公平竞争原则以及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传统流通体制和交通运输体制提出了挑战,靠旧体制生存的企业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更是难以为继。 (四)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 1、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虽然计算机系统部分进行了改造,然而却与物流业务不相符,即便是现有的业务,也不能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到根本的改变。 2、出入货的波动较大,没有很好的配置人员。不能灵活运用闲散人员,依赖于 经验 实施保管和分拣作业,加工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工作。熟练的人员不能有效工作,作业率很低。 3、预订配送方面,不能对运行情况和一日配送件数进行很好的核查。不能掌握每趟配送个数、质量等配送状况,亦即配送效率不清楚。 4、没有传票就出货,即便有传票,也是在出货后再进行传票处理,其结果现货与账面库存不相符,库存管理很繁重。 5、经营人员兼做物流,一方面物流的非效率改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也无法专心于经营活动。在商物一体化体制下,往往错误地认为营业人员兼治的进货业务也是经营的一部分。 (五)客户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成本中的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客户成本还包括失去潜在客户所带来的销售损失。物流服务水平是影响客户购买和连续购买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用来吸引潜在客户的有效手段。曾经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客户对客户服务不满意度达到60%,而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这种不满,而这种诉说有可能使这些听众打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念头,从而使企业丧失原本可以获得的潜在的销售机会。 (六)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表示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合同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现代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除了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外,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论文检测。 三、促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对策 (一)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 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价值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了使企业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优化,企业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充分考虑企业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化,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 渠道 的发展和要求而定。随着零售业中便民店、折扣店的迅猛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厂商改变原有的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模式,建立新型的业态模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配送活动,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合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 2、针对每个客户成本可削减的幅度 当今零售业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发货方的厂商或批发商都应努力提高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服务,如将原来1日1次的商品配送,改为一周2次的配送等。虽此种方法会影响最终用户对厂商和批发商的信赖,但在目前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前提下,这还是可行的。 (二)借助现代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为彻底地、真正地实现物流费用的降低提供了捷径。借助现代信息系统,不但可以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而且可以将组织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还可以使生产、流通全过程中的组织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现代信息系统有以下两个方面构筑而成: 1、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2、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为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多个部门中的物流业务,计算机的数据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现在的物流状况,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要把握无信息下不变动商品的大原则和实时掌握从商品的入货、保管到出货动向的在线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做法为: (1)把业务分为必须由人来判断的和由机械操作的,固定形式的业务全部采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系统,做到业务的完全合理性。论文检测。在信息导入之前,必须实现业务处理规则的标准化。 (2)系统的设计不止在企业内部,还应在客户和供应商等交易方式的信息网络化,尽量设计出能够迅速、正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系统。 (3)在数据来源处及时判断出错数据并修改错误数据,通过网络从对方那里得到正确的数据,尽量简化制作数据的业务 (4)在设计信息系统过程中,不仅要使输入数据简单化,还要使输入的数据能够在其他系统内被充分使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提供给应收账款回收子系统和应付账款支付子系统,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 (三)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总结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自制利用共同配送关系,可以达到优势共享。这也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广泛的、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伴随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用效率化的配送方式。企业要实现配送的效率化应从以下几点下手: 1、进行配车计划管理 配车计划,是与客户的订货相吻合,将生产或购入的商品按客户制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的计划。作为制造商,需通过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缩短对客户的商品配送,同时降低成本,产品生产出来后,装载在车辆中进行配送。对于发货量多的企业应组合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行路线;对于车辆有限的企业,应事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这样才能使配送活动有序地开展。 2、提高装载率 在提高装载方面可以引荐先进企业的做法,就是将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名称、容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再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 3、进行车辆运行管理 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可在汽车上搭载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种终端与物流中心进行沟通以达到对货物在途情况的控制及有效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四)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 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确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客户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佳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创造客户满意与客户信任,减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从而大幅度降低失销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然而,客户服务成本的降低(也就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大量的存货、快捷的运输、充分的仓容和高效的订单处理,这必须增加狭义物流成本。而降低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悖反关系。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结合上表,说明随着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狭义物流成本将加速增长。比如,将服务水平由80%提高到84%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比将客户服务水平从84%提高到88%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小。 但是,客户服务方面,还应注意一个量度,超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减少,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 (五)加快物流速度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营运成本”,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零营运资本。美国的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至18次,而中国还不到2次,这说明,生产同样的产品,我国同行业者需要的资金是对方的8至9倍,可见,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充分加快物流速度,可使企业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获得更大利益。 (六)利用物流外委 物流外委也就是第三方物流,这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它可以是常规的,即将先前内部开展的工作外委,或是创新,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益。一个物流外委服务供应商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节约门对门运输等方面的运输费用,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另外,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七)建立物流分公司 这种方法可以使物流业务仍然处于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分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论文检测。根据日本《流通设计》杂志对日本物流分公司的调查显示:如今大多数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主要以削减母公司的物流成本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公司的业务逐渐向接受委托和战略经营发展。此种方法最主要是能借此提高物流经营能力,进而维持母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保证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统一性。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物流营运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们已有所认识,但目前中国的物流、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何加深对物流及物流成本的认识,从而对物流成本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控制,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要,实现企业成本耗用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更是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由此可见,在未来企业全面发展物流领域,获取更大资本增值和更大利润时,物流成本管理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商品配送技术和客户服务技术等方面迅速提高营运能力,全面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连桂兰等编著.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Z]. [2]刘伟 刘国宁等编著.职业经理人最新实用手册.现代物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Z]. [3]李伊松 易华等编著.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Z]. [4]邓凤祥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M]经济管理出版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有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外向型企业困境,高额外汇储备损失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冲击等。本文主要讨论以降低物流费用方式来抑制物价,减免过路费是核心。 1 降低以过路费为核心的物流费用是平抑物价的有效市场化手段 尽量使用市场化手段,遵循市场规律是一条应尽量坚持的政策原则。我们不能够长期人为降低企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也不能限制人力成本增长,那么,我们能否转变思维,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重点放到降低物流成本上?物流成本降低也将使产品最终销售价格降低,这将从生产和产品运输两个方面来共同降低商品价格。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物流费用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一是燃油,二是公路通行费,燃油价格调整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除此以外可以加以干预并且有效的就是降低公路过路费,尤其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费了。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而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过路费的比例一般占到30%~40%,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因此,降低公路过路费是有效降低物流费用的核心,下面针对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减免过路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我国公路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流通产业越发达,区域经济就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1984年国务院做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加快公路建设。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我国公路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 高额收费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地区交流 如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中国的这个数字超过了2%。例如一辆小轿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过路费为570元,往返1140元;而2008年7月16日新开通的北京至天津的第二高速,收费标准为小型车元/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市界,收费76元,往返152元,加上天津极富地方特色的“进津费”20元,一共172元,燃油费用在130元左右,合计约300元,过路费占50%。一旦燃油价格再行提高或者燃油税开征该怎么办?昂贵的道路费,怎么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呢?怎能不做调整? 高额收费有碍社会公平 高额过路费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成本,妨碍了社会公平,有损营商环境,对成本消化能力有限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负担更加沉重。如2008年春季南方遭受冰冻灾害,柑橘产区大量柑橘等待运出,价格非常低廉;再比如2007年海南香蕉,当地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一毛钱一斤。这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拿到任何地方去销售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加上运输费用之后就难说了。商贩为了生存,必然不断压低收购价格。中央财政2008年7月起对整车运输的蔬菜、生猪等鲜活农产品,过路、过桥费一律予以免除。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5�6�112四川大地震之后,所有救灾运输车辆免除过路费,体现出了人性光辉,必须持续执行。 收费期限问题 2005年北京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李淑媛要求北京市审计局对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局回复,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全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为保证通行能力,有的公路在收费偿还完贷款后可继续收费,比如机场高速,但收费必须降低标准并严格监管,或者由第三方机构来收费或监管,收益归社会所有。而一些久已开通的成熟公路下调收费标准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的问题是破除背后的利益链。 3 适时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 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全社会的共识,相关政策推出后能够得到各方配合、理解与支持。收费公路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间的物流成本,它阻碍了区域间经济的互补,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少数部门或资本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全社会利益为代价。有学者指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杠杆性作用,降低收费标准可以采取延长收费还贷的期限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空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的法规体系。这种方式有可行性。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面对通货膨胀之痛,让我们用公路的真正畅通来缓解它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吉林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所辖县(市)相继建起了规模不等的物流组织(有的叫做物流中心),个体配货站也一拥而起。这是物流发展的好势头,是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凡处于初级阶段的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设定一个关于物流标准化的标准,把握现代物流的现状,与设定的物流标准相对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促进物流健康发展。 一、设定一个标准 在设定标准之前,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搞好物流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清楚,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能有效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国际系统的衔接,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物流标准化落后问题将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建设。 成规模的物流标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且涉及面广。由于物流系统思想形成晚,各子系统已实现了各自的形标准化,因此物流标准化系统又属于二次系统即后标准化系统,它要求更高地体现“四性”,即科学性、民主性、经济性,另外还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 二、现代物流的现状 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和商业企业配送中心渐成气候,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也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所动作。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育,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据粗略统计,目前在我国,已制定颁布的物流或与物流相关的标准有近千个之多。在包装标准方面,我国已全面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在物流机械与设施方面,我国制定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装置以及托盘、集装箱等方面的标准。 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已不仅仅是单纯制定技术标准,有关物流行业的通用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也已开始制定。从标准层次性的角度来看,制定的与物流有关的标准不只有企业标准和地方、行业标准,也有不少国家标准,其中有一部分标准还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从部门的角度来看,中国与物流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部门,如铁道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部、国内贸易部等均制定了一系列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特别是制定了许多作为国家标准系列中比较欠缺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 (二)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据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即将成立全国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对外名称是SCM-CHINA,秘书处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三)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并明确了各自的技术归口单位。此外,还参加了国际铁路联盟 UIS和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合作组织OSJD等两大国际铁路的权威机构。 (四)积极采用国际物流标准。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的近百个国家标准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5%;在铁路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20%;在车辆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此外,在商品条形码、企事业单位和社团代码、物流作业标志等方面也相应采用了一些国际标准。 (五)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加入WTO以来,中国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大系统顺利接轨,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至此,物流标准化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不少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 三、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目前我国的物流标准化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1)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由于物流及其管理思想在我国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这就必然导致了在标准制定内容上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同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各地区、各行业各自为政,物流标准不一致,跨区域性、多式联运物流效率下降。 (2)在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仓储、装卸和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速度和效率。目前,我国物流系统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各环节,因缺乏统一的规范而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如托盘的尺寸、卡车的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有的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3)信息标准化落后。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4)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各类标准包括物流相关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较少考虑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因此,目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物流标准所占比例很低,这势必为我国的国际贸易设下障碍。另外,由于受产业自身发育程度的制约,在一些企业中推行物流标准化显然具有很大难度。 (五)物流标准化人才极其匮乏。由于中国的物流及其管理思想诞生较晚,历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物流重视的程度不够,导致物流人才极其缺乏。目前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相关行业转过来的,真正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对于物流标准化而言,人才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和协调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从对中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体制障碍是制约我国物流标准化进程最大的绊脚石,部门分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尽管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但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开展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但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 (二)尽可能以国际标准为基本参照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国的国际贸易必将日渐频繁。中国物流融入国际物流大系统是大势所趋。物流标准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样才能扫清我国国际贸易方面的一些技术障碍。 (三)强化物流市场的培育。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产业自身的发育程度,没有市场基础的标准只能是空中阁楼,真正的动力必须来自市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物流企业和建设物流标准具有共同的目标。 (四)加强监督和政策支持。对一些由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以及准备进入物流行业的其他企业,政府可以在推广标准化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制约。例如用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来制约物流企业贯彻落实物流标准化精神;达到物流标准化要求的企业,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等等。 (五)加大宣传力度。虽然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交流、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但仍有一些传统企业对物流及其管理理念意识淡薄。因此,有关部门应担当物流理念宣传和推广的号手,让那些漠视物流和物流管理的企业尽快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为物流标准化工作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六)重视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人才奇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应加大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为推行物流标准化提供人才保障。

论我国企业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摘要:在分析我国物流运输业现状的基础上,着力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物流观念、专业人才等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物流;运输;效率;因素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是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市场刚刚走出萌芽阶段,但物流运输效率低下仍属于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找出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现状1.物流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运输成本一般也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国的物流运输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的统计核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 114亿元,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 ,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其中运输费用为16 558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6.9%。目前,我国很多的商业企业要比美国的商业企业多花费高达40% ~50%的成本用于物流运输。2007年,意大利调查机构“亚洲观察家”组织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物流运输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运输上的资金高达2 00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2.物流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用在物流上的时间约占90% 。而生产只占10%左右。运输时间较长导致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较低,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布从国有工业企业的1.2到国有商业企业的2.3不等,美国平均为15~20,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实现30。3.物流运输企业运作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尚没有质的提高,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运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现象,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运输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成本高、效率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二、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1.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表现在物流产业的交通运输方面。目前我国最普遍的运输方式是公路,再次是铁路、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成本一般高于铁路运输、海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仍然是很多企业优先考虑的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公路运输可以控制发运时间及弹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货物的运送状态。当前,我国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升级公路运输网络,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 334公里,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四个经济中心省份已经连接起来,并将实现沿海岸线和长江的公路线,实现从兰州到连云港,北京至广州的公路线。但是,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着超载运输,服务质量差,预防性维护不足,质量控制空缺,以及价格协议不合理,空载率高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物流运输业每年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铁路运输在1997年以前担负着我国绝大部分物资的运输工作,但在1997年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发展,零担货物基本上由公路运输代替,但是对于谷物、煤炭及大型的超重超长的设备等物资来说,采用铁路运输仍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现如今铁路运输方式很少被优先考虑,除了铁路运输经常存在着大量的货运能力短缺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路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单是我国物流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埃森哲公司研究报告表明,铁路货物运输大约存在25% ~30%的短缺,因为世界上大约2 000个城市没有铁路。这些问题归结于一点就是缺少铁路线路的铺设。举个例子,港口和工厂通常缺少联合运输的连接口和铁路支线,没有联合运输,集装箱不能从火车上直接转载到货车上,没有铁路支线,货物必须在装运点和卸货点进行两次操作,增加了破损的几率,这就使选择铁路运输变得不可行。目前,海运运输是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但是海运不适合时间敏感性货物和成品货物的运输,它适合大宗货物、需长距离运输的货物,但这仍然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否则这种方式很难高效地发挥作用。空运运输成本比较高,但时间短,适合有较短时效的物品、急需使用的商用或救灾物品的运输。目前的航空货运行为依然存在以下的问题:高价位、线路少、发货人和航空公司之间信息阻滞、航线的网络分布不均衡、航线凌乱、规划性差。2.物流管理部门我国物流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运输合力难以形成,例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辖,各部门从上到下一统到底,都有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设施和资源,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难以形成物流合力,不能做出物流运输整体发展的战略考虑。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对物流运输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阻碍了物流运输的社会化进程,不能发挥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3.物流运输观念在一些物流运输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中,目前仍有三种意识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三种陈旧的观念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第一,“重利轻义”。在与客户进行方案议定时,总是从成本、价格方面考虑,而不从服务质量方面考虑,交易的一次性现象较多,缺乏稳定的客户关系。第二,“闭关自守”。一些物流企业将业务信息看做是企业的机密、盈利的源泉,不轻易泄漏,也不进行信息共享。这种意识将导致有的物流企业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暂时储存待运货物,而另一些物流企业则闲置大量的设备、人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第三,“各自为政”。目前,物流运输业中“单打独斗”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之间联合运输的思想非常薄弱,而往往正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结合才能发挥联合运输的最大效用。4.物流专业人才在过去,人们由于过分注重生产制造过程中价值的增长,而忽视了由于物流运输的高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致使国内有关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短缺。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仅占2l% ,高中及中专、中职学历的占了50% 以上。事实上,我国最缺的不是具体从事物流运输操作的人员,而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物流、运输理论基础,又懂得管理和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