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怒族服饰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怒族服饰论文

传统的怒族女性服饰多姿多彩,特别能体现女性身材的曲线美,大致可分为有腰饰和无腰饰两大类。 阿龙和若柔支系的女装均有腰饰。其中,若柔支系因长期和白族共处杂居,故服饰基本上和兰坪白族相同。阿龙支系则由于受藏文化影响较深,其女性服饰和藏族女装有部分相似之处。阿龙妇女一般内穿长及小腿的浅色上衣,外着长及臀部的深色领褂,腰系几乎拖地的竖条彩花围腰,而宽约3寸的腰带则为彩色横条花纹,在整个服饰浓淡深浅的色彩对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胸饰一般采用彩色串珠项链,头饰则为红白相间的缨穗。 怒苏和阿怒两个支系服饰相同,女装均无腰饰。她们一般上穿窄袖短衣和右衽紧身领褂,下着黑色或白底蓝纹的百褶长裙。上紧下宽,非常飘洒。头饰为彩珠、贝壳串成的齐额珠帽。胸前佩以一枚直径在5厘米左右的圆型贝壳,长短不一的彩珠数串分别正挂和斜挂在身上,显得雍容大方、光彩夺目。 男性服饰较女性服饰显得朴实,且各地怒族差别不大。怒族男子一般内穿对襟麻布衣裤,外套麻布长褂。长褂无领无扣,肩头缝合处有坎肩式活接头,接头处有两个装物的大暗袋,一左一右。这种长褂穿在身上,走起路来下摆招风,再加上男子必备的长刀、挎包、硬弩和熊皮箭囊,显得十分英武潇洒。并且长褂白天可以挡风避雨,露宿则可垫可盖。由于受周边民族影响,北部地区的怒族男子多爱戴藏式毡帽,而南部地区男子则多以黑布裹头。

在服饰方面,解放前怒族男女均衣麻布,女子十二、三岁以后即穿麻布长裙,右衽上衣。贡山怒族妇女精于织麻,多 *** 裙,面是用两块麻布围身。碧江、福贡的怒族妇女仿照傈僳族妇女,喜欢在衣裙上镶缀许多花边,头上和胸前均喜欢用许多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胸饰,有的还习惯在耳朵上戴垂屑的大铜环。贡山一部分妇女则不戴头饰:只有胸饰,亦不戴铜耳环,而是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显得别具一格。各地妇女过去都喜欢以细藤环缠于头部、腰间及足踝处为饰。怒族男子的服饰基本与傈僳族相同,普遍穿麻布长衣、短裤,有的蓄发,有的结发辫,还有的披发齐耳。有些头人、富裕户常在左耳配戴一串大珊瑚为饰。凡成年男子常年均左腰佩砍刀,右肩挎弩弓和箭囊,显得英武骠悍。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米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观。

怒族妇女善于织麻布,因而怒族男女服装多由麻布制成。男子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都穿交领麻布长衫,穿时前襟上提,用腰带系紧,使其成袋状,以便装物。贡山妇女 *** 裙,而是在裤外用两块彩条麻布围身。

怒族男女佩饰繁多,成年男子均在左腰佩挂砍刀,右肩背弩弓及箭包。怒族妇女喜欢用红藤缠绕于头部、腰部和足踝部。头部及胸部还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穿成串作为饰品,耳戴垂肩大铜环。贡山地区妇女不戴耳环,而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体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怒族还流行一种特殊的婚礼——“补婚”。即在夫妻双方共同生活了多年之后,到儿女成行,自己也年逾四十方正式举行婚礼。人们称之为“补婚”或“迟到的婚礼”,然而这种婚礼的喜庆气氛和程序并不比青年人的常规婚礼逊色。婚礼第一天,老夫老妻身穿盛装,在两对青年男女傧相陪同下,站在门口迎接前来祝贺的亲友,向来宾敬酒致谢。宾客到齐后共进晚餐,宴毕由主婚人代主人分给每位客人两片肉,让客人带回与家人共享。第二天方为正式婚礼,宾客以肉、酒、面粉作贺礼,大家席地而坐,在歌舞声中开怀畅饮,品尝佳肴。共同生活多年的“新郎新娘”向宾客频频敬酒,宾客争相答谢祝贺。酒兴方酣,象征幸福吉祥的面粉迎空抛撒,主人和宾客共同起舞,经久不散。

藏族民族服饰研究论文

藏族的服饰可能是我国民族服饰中存在时间最久远的,在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就已经懂得审美观了。通过这些审美意识,他们还创造出了璜、珠等。为我国服饰文化打下浓厚的基础。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 藏族文化 吧!青藏高原,这片位于地球之巅的高天厚土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民族,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一样独特、一样灿烂的文化。藏族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拉萨为中心地区的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拉萨为中心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强烈对比色彩恰恰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藏北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 总之,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如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我的毕业论文(论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的含义,渊源以及特点为切入,介绍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 设计中的运用,进一步分析了藏族服装元素的优雅,纯朴。华丽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气。同 时为现代服装设计与审美提供借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of elements of Tibetan dress, cut into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roduced elements of Tibetan dress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the use of further analysis of elements of Tibetan clothing elegant, simple. Gorgeous and unique ethnic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 and aesthetics to provide reference。 引言: 人们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一种拥有独特风韵的情结正成为人们的着装需求,设计师们热 衷追民族情怀的人性空间。国际时装之都的时装秀及人们日常着装中,民族服装设计的作品 大行其道,藏族服装元素风格的现代服饰是亚洲的审美趋向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的结果 一:藏族服装的发展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 研究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 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 随着历史的演进,藏族服饰艺术也在不断拓展。今天我们从不同地区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服装 艺术样式,不仅保留了现代文明的气息,而且揉进了大量的民族风格。这样,使得它们独具 特色,然而,藏族服装的元素,在现代服装艺术中最具特点。不管是它古老的图腾,符号 以及吉祥图案,还是它的式样都被运用的伶俐尽自。来自印度、尼泊尔以及周边其他兄弟民 族的文化,也都能在藏族服装艺术中找到痕迹。今天的藏族服饰艺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 多文化层面,多要素的立体艺术结构图。藏族服装的元素对现代服装文化也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然而藏族服饰艺术的发展 藏族传统服饰在一段时间内仍根基于稳固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所以现代服装与藏族服饰在一定阶段内并存发展。 又由于文化的变迁,藏族所处的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及心理素质的改变,藏族服饰在不断地承袭、传播、借取。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 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 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 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毽毡、素布等、藏 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 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 农区为稽鲁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戳鲁袍,男女穿 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 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 或素雅娴静。 doC 豆丁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毽鲁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 常见的有“松巴拉术”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n。COm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 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 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 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说到服饰,我们都会想起那句话“人靠衣装,美靠靓装”。是的,服饰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上的穿着习惯,更重要的是服饰可以为装扮我们。那么,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藏族服饰看看吐蕃时代的藏族服饰文化介绍是怎样的吧! 藏族自古以来在雪山环绕、江河奔腾的“世界屋脊”上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着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服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筒靴,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 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 2008年6月7日,藏族服饰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服饰研究论文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 彝族服饰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 彝族男装服饰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撵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缝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 彝族服饰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它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天象,有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全、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过去凉山彝族男女多赤足冬天或出远门时,脚穿用麻绳或草绳编织的草鞋,内穿羊毛织成的形似靴子的毡袜,或裹棉、毛绑腿以护脚和御寒。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彝族的饮食 答:彝族的饮食习惯 在滇西北云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旅行,看见那身披齐脚际黑色羊毛披毡,头上包着黑布包头,额前系着个英雄结的英武男子,必是狩猎深山的彝族猎手。他们肩挎火枪、挎包、水壶,背持弩弓,腰系箭筒,脚扎绑腿,左右各随两只机敏的猎犬...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答: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彝族喜欢吃什么食物? 答:节日愉快!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彝族人的火把节吃什么食物、希望回答长一些 答:一般都是杀牛宰羊,第一天早上杀只鸡,留着鸡毛第三天烧,还有荞面,特别的就这两样,其他都想吃什么就是什么呀。。藏族和彝族特色食物 答:藏族手抓肉 包子 酸奶 还有很多原生态的食物 不像内地的食物不是地沟油就是死老鼠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民居 答: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有关彝族的服饰、饮食、民居的作文状态: 问:有关彝族的服饰、饮食、民居的作文答: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彝族人有种食物叫炒面状态 答:燕麦炒面 更多图片(2张) 燕麦炒面是用燕麦和花椒做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是彝家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 中文名:燕麦炒面 主要原料:燕麦 是否含防腐剂:否 辅料:适量水为什么彝族忌讳客人把食物带走状态: 答: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来、印尼和阿拉伯

你去看看这个链接吧,是关于民俗服饰的。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1、第一个发展阶段(1950—1979),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拓荒时期。这一阶段,以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65)[3] 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起始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64年的时候,周恩来曾经交给他一个任务,即研究中国人的服装历史,追溯中国人的服饰辉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其学术价值极高,填补了我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一项空白,在中国服装史研究上具开山地位。成书之后,作为中国的国礼,此书被送给日本天皇和美国总统,受到赞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也起始于该书。因为沈老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仅研究了汉族的服饰史,也包含了历史上各朝代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在此之前,有关少数民族服饰的内容大都是零散叙述,成为其他主体研究内容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此外,上世纪50、60年代各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中都涉及到服饰这一物质文化;介绍各民族的民族志也包含服饰的内容。文化大革命十年,各项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服饰研究更是如此。2、第二个发展阶段(1980—1989),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高潮是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两期大型的民族服饰展览,第一次于1985年举办《中国苗族服饰展览》,第二次是1987年的《中国彝族服饰展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举办的最大两次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其影响可想而知。事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出版了《中国苗族服饰》(1985)和《中国彝族服饰》(1990)。在展览的影响下,一些民族相继出版了专题服饰图集,如《凉山彝族文物服饰图谱》(1985)、《水族服装与银饰》(1986)、《中国四川羌族装饰图集》(1992),主要是展示服饰图案。此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是198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和香港和平图书公司联合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民族服饰》,以画为主,兼有介绍性文字,后被译成英、德、日等文字。在香港和国外产生了很大反响。在香港举行首发式时,附带展出了56个民族的服饰,引来人们的惊叹之声。展览大厅内,不仅港人踊跃争购此书,而且小学生们还由老师带领前来参观,领略中国服饰文化之宏博,中国民族服饰展成为了解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材[4]。1990年以前的画册或图集,虽然图文兼备,但大多主要是展示各民族的服饰美的画册,以图照为主,文字仅限于简单的描述民族志,没有形成专题研究。除画册外,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也有较大发展。如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有阳泉等:《丰富多彩的我国少数民族服饰》(1981)、罗庶长:《手印与方印— 白裤瑶服饰的来历》(1981)、王云英:《从〈红楼梦〉谈满族服饰》(1982)、文海:《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妇女服饰》(1982)、黄美椿:《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1982)、陶朝阳:《理县地区羌族的服饰》(1983)、王元辅:《滇人和白族的发式服饰比较研究》(1985)、龚友德: 《云南古代民族的衣著文化》(1987)等一批著述,对少数民族服饰有了初步研究成果。3、第三个发展阶段(1990—1999),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取得长足发展。从90年代末至2000年,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服饰文化成为各民族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第三次少数民族服饰研究高潮。一批论文和专著踊跃问世。一批学者分别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和各地方研究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论文。同期,相继出版了为数较多的服饰研究专著。如:天津南开大学安旭先生从美术研究的角度出版了《藏族服饰艺术》(1988)一书;冯敏的《凉山彝族服饰艺术》(1990);邓启耀的《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向翔、龚友德:《从遮羞板到漆齿文身》(1991);韦荣慧主编:《中华民族服饰文化》(1992);王君平等:《四川少数民族服饰艺术》(1992)、埃利亚德:《萨满服饰的象征意义》(1983)、郭殿忱:《女真服饰史论》、罗荣:《藏族服饰刍议》(1993)、玉时阶:《瑶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1994)、宋军:《试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主要思路》(1994)、陈晓红:《云贵高原民族服饰习俗文化类征》(1995)、傅安辉:《侗族的织绣艺术》(1995)、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1995)、祁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1996)、管彦波:《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功能》(1997)、韦荣慧:《浅谈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陈列艺术》(1997)、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1998)、刘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1999)、邓启耀:《中国西部民族服饰文化史论》(1999)等等。当然,上述仅为例举,是论著中极少的一部分。综而观之,这一时期的论著分别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了论文与专著的专题研究。杨源编著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1989),收集了全国数十个民族的精彩、珍贵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悠久与风采。这一时期,形成了少数民族服饰从民族志描述到服饰文化研究的第三个热潮。具体表现在:其一,从研究的数量看,呈直线上升。据苑利、吴英对物质民俗研究论文索引统计[5],1980—1989年,共发表23篇少数民族服饰论文, 研究对象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的苗、彝、瑶、水、纳西、白等民族。其中有少量(2篇)的服饰史研究。到1990年—1999年,发表的有关论文及专著达 184篇、部,研究对象涵盖西南、 西北、东北、台湾等省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其二,从研究内容看,研究领域大大拓展。不仅有服饰史、服饰文化、服饰工艺、服饰美学、服饰礼仪,还有跨地区的比较研究,如杨国的《苗族服饰与楚国服饰的比较研究》、戴平:《论中国古代民族服饰的跨文化传统》等。其三,从论文到专著,研究层次不断深入。显示出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地研究中国服饰、民族服饰和服饰工艺。但是,这一阶段也表现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程度的不平衡。总的说来是西南强于其他地区,而西南又以苗、彝、藏服饰研究为多。4、第四个发展阶段(2000—2004), 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20世纪末,以2000年7月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博览会为标志,博展会通过服饰展示,展演,时装大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服饰文化艺术,表现出服饰展的全面性、系统性、珍贵性、学术性。作为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这次召开的民族服饰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组织了国内外服饰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50多位海内外学者云集一堂,其论文内容覆盖了祖国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和台湾地区的汉、藏、回、瑶、苗、彝、羌、佤、满、畲、壮、黎、水、侗、白、傣、蒙古、布依、纳西、哈尼、裕固、东乡、保安、撒拉、朝鲜、僳僳、泰雅、阿美等20多个民族,专家学者的讨论广度与深度都有所进展。从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视角的研究,拓展到服装设计与工艺特色、发展前景及中国民族服饰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民族服饰与旅游,民族服饰与生态环境等问题,对服饰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而且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系统地挖掘、研究、整理、开发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这次服饰研讨会,对服饰文化形成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会后形成学术会成果——论文集:《新世纪的彩霞》,其内容不仅反映了服饰文化形成、特点、内涵、传承的各个方面,还就民族服饰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民族服饰与现实需要相结合进行了探讨,对民族服饰的继承、与时俱进有着重要意义。此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形成又一个高潮。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深入进行,又相继出版了一批相关论文和专著。例如,为配合服博会的召开,云南出版了《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学术论文集》(2000年);其后,戴平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2000);杨国的《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2000)。此外,各民族的服饰的专题研究有了显著进步,如杨国的《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和《苗绣》;陶红等著的《回族服饰文化》(2003) 等。此外,综合性研究的专著还有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的《中国民族服饰研究》论文集(2003),反映了近期以来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文字研究上,而且表现在对珍贵服饰的抢救、收藏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博物馆,抢救收藏了全国各民族的一批珍贵服饰文物。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另一个新飞跃,是近期以来,专家学者们把服饰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并给予了高度重视。有的学者进行了抢救性的田野考察和影视图像资料拍摄,不失时机地为中国民族服饰领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6]。 这是对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一个质的飞跃,它将有利于有效地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这一极易被忽略和遗弃的弥足珍贵部分。在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博展会的影响下,不少地区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专题表演,一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专集相继问世。比如,2004年,为了进一步弘扬彝族服饰文化,打造凉山彝族的服饰文化品牌,带动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举办了《中国·昭觉首届彝族服饰文化节》,会后出版了《彝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专集》,且拟建立彝族服饰博物馆,把地方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和保护与服饰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推动了服饰文化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发展。5、第五个发展阶段(2005年10月),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会成立, 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里程碑。2005年10月,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学会在北京服装学院挂牌正式成立。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学会的成立,是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又一个勃起点。正如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绍文在该会闭幕式上所作指出的:“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的成立,其本身就站在民族服饰研究的高端,立足于民族服饰发展的潮头,着眼于来自各方面有关专家们的智慧互补,着力于振兴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必将推动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同时,民族服饰研究学会的成立,将在以往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建构民族服饰研究的理论体系,使民族服饰研究步入专业学科门类的领域,并在各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为民族服饰文化迎来一个更加光辉的前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xiwang

苗族服饰研究论文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 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说到体育能手,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一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想到这个名字——周润扬。短短的头发,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再加上长长的腿,咋一看,也挺像个体育高手。他在学校下课的时候,经常说一些笑话来逗我们。虽然他说的笑话只把自己给逗笑了,但只要一听在“体育”二字,或在课程表上得知下节课是体育课时,顿时,两眼直发光,在脸上代替笑容是严肃,身上好像有股使不完的劲,以最快的速度冲下楼。他常说,他在跑步比赛中获得的功夫就是这样练成的。这不,教室里又没了他的身影,准是把那节课又当成体育课了,不行,得叫他回来。每当在“冬季三项赛”或别的什么运动会快要来临之际,他都踊跃报名,在下课时,总会听到他奔向操场的脚步声,中午刚刚吃过饭,就三步并着两步奔向操场。在家里,他更加勤奋,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去练习跑步了。因此,他的跑步速度一直在“更上一层楼”。可他不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还说,没有最好,只要更好。所以,他还在一直进步着,无边无际的尽头——

你好!有啊。收费要吗?如有疑问,请追问。

12345672234567。

阿昌族服饰研究论文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颜色跟是鲜艳无比。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

阿昌族服饰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

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户撒阿昌族女性的服饰,已婚和未婚的没有区别,均与附近傣族的很相似。腊撒、梁河两地妇女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筒裙,也配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

两地已婚妇女包头制作款式略有差别,梁河妇女的包头约有33公分高,而腊撒妇女是带圆盘黑包头。少女的传统服饰是浅色对襟上衣,下着深色裤子。腰系绣花围裙,发辫挽于头顶,发辫上插花。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阿昌族妇女买来布和花边来缝制围腰,取代耗工费时的机织围腰。其着装正走向简化,裤子代替了筒裙,还改良了包头布。

许多年轻人均改穿汉装和傣装,只有头部装饰还保留一些民族特色,但在节日和接待客人时,仍要穿上民族盛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昌族

世居云南的阿昌族古代服饰从现有文献看,多与狩猎和游牧活动及高寒山区的自然生态相适应,“衣皮服毡”,“织皮冠之”。从头上的帽子到身上的衣服,都曾用猎物的皮做材料。明代以后,阿昌族服饰有了新的特点。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说:云龙州“境内多峨昌蛮,即寻传蛮……散居山壑间。男子顶髻戴竹兜鍪,以毛熊皮饰之,上以猪牙鸡毛羽为顶饰。其衣无领袖,兵不离身。”这些明显带有游猎特色的服饰,构了古代阿昌族服饰的基本特征。

腊撒地区阿昌族的衣着民族特色最浓。姑娘爱穿蓝色、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裤,打黑色或蓝色包头,有的像高耸的塔形,高达一、二尺。有的则用二寸多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包头后面还有流苏,长可达肩;前面用鲜花和极色绒珠、缨络点缀;有的在左鬃角戴一银首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上面镶玉石、玛脑、珊瑚之类;姑娘们还以银元、银链为胸饰,颈上戴银项圈数个,光彩夺目。阿昌姑娘还扎腰带,她们叫毡裙,多用自制的线和土布绣制。这与阿昌人的劳动生活有关。据说,古时有位猎人的女儿,为了跟父亲学打猎的本领,就缝了一条腰带把腰身扎紧,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姑娘们羡慕她,也学她扎起腰带。扎时在身前留出一长一短两条扎头,既紧束腰肢,方便劳作,又飘如彩蝶,十分美观。已婚妇女多穿窄袖对襟黑色上衣,改着筒裙。裙与裤成了区分婚否的标志。男子则可以包头颜色来区别婚否。一般未婚者打白包头,已婚者打藏青色包头。

1、阿昌族的服饰特点是简洁、朴素、美观、颜色跟是鲜艳无比。姑娘爱穿蓝色、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裤,打黑色或蓝色包头,有的像高耸的塔形,高达一、二尺。有的则用二寸多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包头后面还有流苏,长可达肩。 2、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阿昌族服饰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