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是核心吗

发布时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是核心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独家) 西部医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西医药 临床骨科(浙江二级) 安徽医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实用骨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分会杂志) 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 上海护理 护理研究 腹腔镜外科杂志(浙江二级) 山东中医 河南中医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部外科杂志 上海口腔 华西口腔 口腔等专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浙江二级) 实用药物与临床(浙江二级) 肝胆胰外科(浙江二级) 肿瘤学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医师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医药导报(浙江二级) 辽宁中医杂志(浙江二级) 解放军护理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药房(浙江二级) 上海针灸(浙江二级) 临床肺科 中国医药导刊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浙江二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生(浙江二级) 浙江二级无课题文章不收,针对小学科及部分发表量少的杂志未列出,尽量指定目录不指定期刊,同时以本单位目录为准! 北大核心2012版(不指定刊物) 医药导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大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江苏中医药 这都是可以操作的,先把文章发俺社里,社里审核。。。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在新疆属于二本大学

不是中文核心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中文核心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新疆医科大学(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为新疆医学院和新疆中医学院,两校分别始建于1954年和1946年;1998年6月,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雪莲山校区、新医路校区、鲤鱼山校区、明园校区、仓房沟校区5个校区,其中雪莲山校区占地2165亩;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校教职工18443人(大学1550人,附属医院16893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7901人。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

附属医院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是自治区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八附属医院是“自治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自治区结核病研究所”,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编制床位12000余张,年门诊量7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4万人次。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8443人(大学1550人,附属医院16893人);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6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6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5月,学校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2年4月,学校4个一级学科入选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优势学科振兴工程建设学科(即自治区一流学科)序列;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3个学科入选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学科序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008年至2012年,学校获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5月,学国家级实验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研究所24个。科研成果2020年,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共484项;横向项目17项;纵向项目467项;作为牵头单位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自治区重大专项项目1项。

2020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SCI论文3112篇。其中,发表新冠病毒研究SCI论文20余篇,马依彤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被引次数达到549次。2020年,学校获得14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连续6年获得2项以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2项自治区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奖,其中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75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本资源总量为17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46个(中文数据库25个,外文数据库21个)、订购中外文电子图书万种(中文电子图书万种,外文电子图书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万册(中文电子期刊万册,外文电子期刊万册);NSTL授权使用的回溯数据库50个,包括Springer回溯数据库、Nature回溯数据库、OUP(牛津大学出版社)回溯数据库等1122种期刊、300多万篇外文文献;电子资源的内容主要涵盖医学、药学、生物、教育、社会科学等领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成员馆之一,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常务成员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理事单位,新疆情报学会的理事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信息中心, 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术期刊《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2012年该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合作交流国际交流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美、俄、日、英、法、德、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校校合作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

王玉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新疆医学会第五届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疆医学会第二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新疆医学会第二届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新疆医学》杂志编委。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项目两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中华级和核心期刊杂志在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不是中文核心期刊!

教育部并没有一本二本的具体规定,学校是几本是民间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要根据所在省份招生批次确定。新疆医科大学在新疆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我们通常认为新疆医科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你不是新疆考生,新疆医科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新疆医科大学是二本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位于乌鲁木齐市风景秀丽的雪莲山脚下,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学校有雪莲山校区、新医路校区、鲤鱼山校区、明园校区、仓房沟校区5个校区。学校下设22个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类为主,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自治区重点专业;拥有6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其中2个高峰学科、4个高原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新疆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核心期刊部分代表作)1、《论中国法制变革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6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新华文摘》1997年第2期索引)。2、《国际经济一体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关联考察》,《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3、《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国际化趋势——兼论中国法制变革中的法律移植》,《学术交流》1997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4、《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法学》1997年第1期(法学类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5、《法律形式化的意义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1997年第1期转载)。6、《法律形式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1998年第3期转载)。7、《试论世界法制发展国际化趋势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江海学刊》1999年(中文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8、《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9、《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法学》2000年专刊(法学类一级一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10、《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法学类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11、《试论“三个代表”的思想对确立当代中国法律发展价值取向的意义》,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12、《浅谈民事诉讼期间规定在实务中的几个问题》,载《法学杂志》2001年第10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13、《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意义分析》,载《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14、《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法律特征、存在问题及其法治化研究——兼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立法的影响》,载《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15、《WTO规则与中国法制建设——以WTO透明度原则和司法审查制度为视角》,载《长白学刊》2002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6、《人民调解制度:法律性质、文化成因及现代意义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17、《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经济法学精粹(2004年卷)全文收录》)。18、《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法学》2005年第3期(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19、《维权与控权:经济法的本质及功能定位——对“需要干预说”的理论评析》,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法学类一级权威期刊)。20、《论WTO反补贴诉讼机制——兼论我国应对国际反补贴诉讼之对策》,《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法学类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21、《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法学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2、《The Legislative Objectives and Historical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China Legal Science》Journal Agency 2005《中国法学》2005年外文刊(法学类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23、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ul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21st Century Law Review (法学类核心期刊)。24、《WTO反补贴措施:价值理念与制度功能---对《SCM协定》的法理解读与思考》,《法学家》2006年第4期(法学类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25、《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制度功能与历史任务》,《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6、《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7、《国际经济法的缘起及其效力》,《法律科学》2007年第3期。(法学类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29、《法律上的劳动概念:法理逻辑与内涵界定 》,《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30、《建国前我党劳动立法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1、《服务期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法学类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3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资伦理定位与制度安排》,《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法学类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33、《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机制研究》,《江海学刊》2010年第3期(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34、《劳动权的权利属性及其内涵》,《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CSSCI核心期刊,法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35、《劳动合同中止制度:劳动者的权利维护与制度架构》,《政法论丛》2010年第4期(法学专业核心期刊)。36、《劳资均衡与劳权保障:劳动监察制度的内在功能及其实现》,《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法学专业核心期刊)。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文丛全额资助出版。2、《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全额资助出版。 1、《你所关心的涉外经济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南京出版社2000年版。 1、《怎样排解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怎样排解合同纠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部分)1、《现代理论法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现代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架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新合同法详解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中国经济法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六、 科研获奖1、专著《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008年获得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论文《论经济法的的基本原则》,2001年获得全国十三省市自治区经济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3、论文《我国市场竞争法制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目标》,2007年获得全国十三省市自治区经济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大学学报属于核心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每三到四年评选一次2002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2008年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36家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位居14位)(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2008年版)。我国科技核心期刊的三大评价系统均评价我刊为核心期刊。《新疆大学学报》不是中文核心。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截至2013年,该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 。共有7个研究所,其中校级研究所3个(草业研究所、林业研究所、马业研究所),院级研究所4个(干旱区土壤与肥料研究所、干旱区荒漠研究所、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设施农业研究所) 。各个二级学院下还设有新疆特色果树研究中心、西甜瓜研究所、干旱区植物研究中心、物流工程研究所等研究所(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教育部研究中心:棉花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国家特色林果研究中心:香梨品种改良中心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寒冷干旱区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实验室、干旱区林业生态与产业技术实验室、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实验室、畜禽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新疆农业工程装备创新设计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中心、新疆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干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干旱区林业生态与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棉花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农业节水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研究中心、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新疆特色林果业研究中心、中亚农业经济与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 2006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6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2项,到位经费近亿元。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项,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通过审定的品种12个,获得专利81项 。 据2014年5月官网显示,该校自2003年开始,累计承担自治区农业适用性技术推广项目48项,到位经费905万元。与地州和企业共开展科技合作232项。仅南疆在研的科技合作项目34项,经费达2645万元。科研成果中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及应用,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通过激光测试仪及五孔皮托球三维测试装置的测试分析,揭示了悬沙排沙漏斗三维的清、浑水流场的水力学特性及泥沙输移机理,把悬移质与推移质两种排沙功能融为一体,能同时排除粒径大于的各级泥沙,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新疆特色林果高效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针对林果业灌溉技术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了果树微灌、水肥耦合、田间微环境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适应于林果微灌的低压低能耗新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灌系列新产品,形成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建立了综合试验基地。该研究技术与地面灌技术相比,果树平均增产、肥料利用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系列高效率过滤设备降低水头损失1~3m,除砂效率提高15~25%。开发出的移动式滴灌机和过滤器已实现产业化。项目成果为实现新疆1700万亩特色林果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对干旱区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发的节水技术、产品、应用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期刊2200余种,中英文数据库15个。是国家二级科技查新定点单位(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物收藏馆(1997年),教育部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新疆服务中心(2010年)和新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中心(2010年) 。 学术刊物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由新疆农业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5年,2004年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入编《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为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俄罗斯《文献杂志》、英国《动物学记录》、《公共健康》、《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林业文摘》等国内外重要文献检索和数据库收录。另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都已将学报作为来源期刊全文收录 。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这个都是有的,看你发的是那个核心期刊的。

在陕西省是二本,如果在你们本省是一本也算是一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并非核心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为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研究性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以上资助的研究成果可以优先发表。

该刊主要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医疗、科研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主要栏目设有如下: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

扩展资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1、投稿时采用远程投稿系统提交Word文档(网址为:。来稿经初审后,如不适合本刊录用者,将予退稿,来稿若在3个月内未收到处理结果,可改投它刊(须告知本刊编辑部)。

2、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20个字以内为宜。如为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文题上加注星号,在首页下方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请附通信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3、作者及单位:一般作者数量控制在8个以内,作者间以“ ,”分开。投稿成功后,不得添加和调换作者顺序。请在首页地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编辑部联系专用)及其它必要说明的事项。作者单位应包括从事该工作时所在单位的全称及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研究生课题文章归属导师所在单位。

4 、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 ~ 5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采用结构式摘要的格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连续排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所有作者姓名(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和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关键词:采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的词,如表中无相应的词,可选用自由词,一般3 ~ 5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6、正文:正文中标题层次以3级为宜,各层次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一级用1…,二级用…,三级用…。主要的药物、试剂、动物和仪器必须说明来源及规格。沿用他人的方法时指出参考文献即可,重点介绍自己的改进与创新。

7、图表:每个图表在文中均应有标示。表格一律用三线表。表中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缺项用“-”表示,数字为零者应写出。图序、图题在图的下方。图片的大小一般为 7 cm ×5 cm,显微照片还应标明放大倍数或标尺。

8、名词术语: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审定的各学科规范名词为准,如“梗塞”应为“梗死”,“何杰金氏病”应为“霍奇金病”,等。药物名称采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我国药典中的通用名,而不用商品名。不应随意简化名词术语,如“功血”应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应使用全称,若出现频次较高,则可用缩写。新译名词应附外文。

9、大小写与正斜体:除英语语法规定和专有名词、缩写词之外,一般应为小写。斜体多见于代表变量的字母如x、y等。统计学符号如P、F、t、s等,量符号如体积V、压力p等,表示旋光性、分子构象、取代基等的化学符号如l、d、o、trans、p、Z等,生物学中属及属以下拉丁文学名(如寄生虫、微生物及中草药等的拉丁文学名)应使用斜体。其余情况一般为正体,如缩写、单位符号、化学元素符号等。

10、量和单位:参见GB -1993。量符号一般为希腊或拉丁字母的小写斜体,如浓度c,质量m等。在表达量值的单位时,即使是在文字叙述当中也应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正体),如5 mmol/L的H2SO4,3 d,2 h,15 min和10 s。组合单位不使用双重斜线,遇到这种情况可转换为-1次幂,如“5 mol/L/kg”可以写为“5 mol·L-1·kg-1”或以括号括起如5 mol/(L·kg)。

11、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要求所引用的文献应为统计源期刊以上或外文期刊的文献,应选用原创性论文。论著的参考文献应在15条左右,且近5年文献应>75%。作者必须仔细核对参考文献原文的内容、年、卷、期、页等,按在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部资料及尚未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其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举例如下:期刊:[标引序号]作者. 文题[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著:[标引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12、本刊已入编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本刊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文稿刊用后赠当期杂志2册。

参考资料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投稿须知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新疆医科大学(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为新疆医学院和新疆中医学院,两校分别始建于1954年和1946年;1998年6月,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雪莲山校区、新医路校区、鲤鱼山校区、明园校区、仓房沟校区5个校区,其中雪莲山校区占地2165亩;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校教职工18443人(大学1550人,附属医院16893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7901人。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下设25个院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

附属医院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是自治区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八附属医院是“自治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自治区结核病研究所”,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各直属附属医院共拥有编制床位12000余张,年门诊量7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4万人次。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8443人(大学1550人,附属医院16893人);拥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67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6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5月,学校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2年4月,学校4个一级学科入选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优势学科振兴工程建设学科(即自治区一流学科)序列;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3个学科入选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学科序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008年至2012年,学校获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5月,学国家级实验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研究所24个。科研成果2020年,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共484项;横向项目17项;纵向项目467项;作为牵头单位获得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自治区重大专项项目1项。

2020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SCI论文3112篇。其中,发表新冠病毒研究SCI论文20余篇,马依彤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的新冠肺炎研究论文,被引次数达到549次。2020年,学校获得14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连续6年获得2项以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2项自治区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奖,其中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75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本资源总量为17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46个(中文数据库25个,外文数据库21个)、订购中外文电子图书万种(中文电子图书万种,外文电子图书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万册(中文电子期刊万册,外文电子期刊万册);NSTL授权使用的回溯数据库50个,包括Springer回溯数据库、Nature回溯数据库、OUP(牛津大学出版社)回溯数据库等1122种期刊、300多万篇外文文献;电子资源的内容主要涵盖医学、药学、生物、教育、社会科学等领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成员馆之一,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常务成员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理事单位,新疆情报学会的理事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信息中心, 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术期刊《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汉文版)为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2012年该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201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药学研究、公共卫生学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园地、综述和医学教育。合作交流国际交流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美、俄、日、英、法、德、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校校合作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接受全国各医药高等院校及医院教学、医疗、科研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方面的论著、科研简报、技术方法等,突出报道医学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加强优秀学科和新疆区域特色及新疆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研究的报道力度。凡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获奖成果论文,经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