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师范学院学报开设旅游研究栏目

发布时间:

师范学院学报开设旅游研究栏目

冯学研究、思想文化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诗学前沿、文论互喻、词学论坛、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艺术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地理学研究、体育研究等。其中“冯学研究”、“文论互喻”、“词学论坛”等为本刊特色栏目。

三苏研究郭诗著研究乐山地方文化研究旅游文化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旅游研究

学报栏目旅游

《旅游学刊》的名牌栏目“中国旅游发展笔谈”近两年组织的专题讨论有“大型节事与旅游”、“中国作为目的地营销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旅游发展”、“假期制度与旅游”、“十二五规划与旅游”、“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旅游与民生”、“旅游研究的学术规范”等等。

中国生态旅游 10-1008/N 汉文 旅游学刊 11-1120/K 汉文 旅游 11-1341/K 汉文 中国旅游年鉴 11-3402/K 汉文 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 11-4295/G3 汉文 时尚旅游 11-4898/K 汉文 中国航空旅游 11-6002/K 汉文 英文 旅游纵览 13-1138/K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13-1387/Z 中文 旅游时代 14-1308/K 当代旅游 23-1508/G 旅游天地 31-1129/K 旅游科学 31-1693/K 度假旅游 34-1271/G0 旅游世界 37-1263/K 科学旅游 44-1566/N 旅游论坛 45-1363/K 中文 旅游休闲 46-1067/G0 西部旅游 51-1578/K 旅游研究 53-1212/K西藏旅游 54-1037/G8 旅行家 11-3797/K 汉文 旅行者 31-1930/G0 新旅行 42-1750/G0 中英文 旅行 43-1403/G 商务旅行 44-1686/G0商旅生活 46-1080/Z 中文 东方商旅 61-1453/V

《黄山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黄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人文社科方面的主要栏目有:“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哲学·历史”、“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语言”、“教育·教学”等。

旅游杂志栏目

《时尚旅游》◇《时尚旅游》为读者提供更多“知情者”的视角、更多的旅行精要、更多的专家意见、更多优秀作者的文章和更多顶级摄影师的图片。杂志的每个栏目、每篇文章都立足于鼓舞读者打点行装、踏上旅途,并为读者提供旅程所需的工具和信息。◇《时尚旅游》推荐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时尚个性的旅游方式。◇《时尚旅游》关注可持续性旅游发展。

《时尚.旅游》每期零售价 元/期2002年起与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英文名: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进行版权合作。 《时尚旅游》整合时尚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致力于成为积极主动,求知欲强的旅行者的信息来源。《时尚旅游》通过提供独特的,真正的旅行体验,鼓舞读者探索和了解世界,享受生活,享乐人生。 《时尚旅游》是一本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权威性旅游杂志。自2000年5月起由时尚杂志社承办。 《环球旅游》月刊 元/期《旅游休闲》月刊 元/期《旅游纵览》月刊 元/期《旅游》月刊元/期1979年,《旅游》杂志创刊,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旅游杂志 从那时开始,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大、中、小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都纷纷订阅《旅游》杂志,是图书馆必备的馆藏杂志。常年的订阅与借阅。使《旅游》拥有跨年代的庞大读者群,影响几代读书人。 历史变迁,与时俱进,三次改版适应了时代发展带来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保证读者群不断充实和补充,与数以十万计的读者相伴成长。 每个时代的旅游杂志都折射出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物质追求。《旅游》创办之初帮助近乎“懵懂”的人们认识了世界、认识了旅游,而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要不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旅游》同样为他们诠释人文情感,帮助他们回归自然、体验旅游中的人生。 《中国旅游地理》月刊 元/期栏目介绍 一、视界 :介绍国外旅游胜地,侧重于当地人文地理风貌。 二、探索 :神秘之境、自然之谜、历史钩沉、三、发现 :新景点、新线路、新玩法,或者老景点、老线路的新发现新景观 四、传奇 :民族、宗教、地理奇观、历史遗存、人文遗迹、文化遗址。 五、遗产 :重点关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状态,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和保护意识。《旅游天地》月刊元/期 介绍各地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名城。目击自然险峻风光,帮助读者搜集旅行情报制定旅游计划的一本全方位旅游经典杂志。 《当代旅游》月刊元/期好多哩!还有楼上说的《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元/期 栏目介绍 国家地理推介之旅,私人博物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生态圈透视,民族风情写真,地理视点,地理文萃。订阅的人也不在少数!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目前该刊在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拥有近10万忠实读者。

《中国国家旅游》《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

国内的旅游杂志,比较好的有《中国城市旅游》、《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旅游》、《旅游天地》、《中国旅游地理》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庄子专栏

毕淑敏散文集

一样的惊艳美丽截然不同的结局--电影《乱世佳人》和《魂 断蓝桥》女主人公角色对比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刊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

1.《年节民俗流变及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郑州大学学报CN41-1027/C 独著 7500字 中文核心(CSSCI收录)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商丘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3/Z 独著7500字3.《关注社会现实:20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政治类:民族问题研究,代码D5,CN11-4271/G3 独著10000字4.《论教师的形象境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N41-1011/C 独著5000字中文核心(CSSCI收录)5.《关注社会现实:20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郑州大学学报CN41-1027/C 独著10000字 中文核心(CSSCI收录)6.《中国民间说唱文学的流布规则》郑州大学学报CN41-1027/C 独著10000字中文核心(CSSCI收录)7.《论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N41-1011/C 独著7000字 中文核心(CSSCI收录)8.《教师民俗文化底蕴的课程意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3/Z 独著7500字9.《论教师的语言境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报CN41-1328/Z .《论教师成长成熟的良性轨迹》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CN41-1326/Z.独著5500字 .《论教师发展的途径和障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41-1328/.《高扬时代主旋律之作—评〈陈秋凌剧作选集>》商丘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3/Z 独著7500字13.《浅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商丘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3/Z .《中文系大学生语文教学实习应对策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41-1328/Z 独著7500字15.《一种盛满正道与阳光的境界—评<春华秋实—陈秋凌文学作品选集>》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N41-1303/Z 独著5000字16.《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演讲能力的开发研究》语文学刊CN15-1064/H 独著7000字17.《信息时代大学生演讲能力培养的价值探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CN41-1303/Z 独著7500字18.《开发大学生演讲能力对策研究》黑河学刊CN23-1120/C 独著7200字

收稿日期:2003 - 10 - 17作者简介:孙海芳(1963 - ) ,女 ,河南新野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第20卷第3期2004 年 6 月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SHANG QIU TEACHERS COLLEGEVol . 20 No. 3June. 2004沉默与言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地位孙 海 芳 (商丘师范学院 中文系 ,河南 商丘 476000)摘 要: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社会文化历史的边缘 ,她们具有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而丧失了文化性别和精神性别。女性主义兴起后 ,觉醒的女性向男权社会挑战 ,她们以行动颠覆女性的社会边缘性。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文学描写中女性形象的地位。鲁迅、 茅盾等以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提出了女性面临的问题 ,但女性是沉默的;庐隐、 冰心、 丁玲等以日记体、 书信体的形式 ,让女性以 “我” 、 以 “妇女” 的名义和身体去讲述、 去言说 ,从而确立了女性自我言说的地位。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地位; 沉默; 言说中图分类号: I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3600 (2004) 03 - 0055 - 03一、 女性对社会边缘性的颠覆在历史发展演变的长河中 ,女性在社会中总是处于历史遮蔽之下 ,只是作为男权制度神话中的一个消失者和缺席者 ,甚至只能作为亚文化群漂移于父权制度的边缘 ,长期以来成为父权制度的陪衬。因此 ,在历史中 ,女性曾经丧失了自我 ,丧失了自己的历史、 自己的文化和基本品格。有些极端的女性主义者甚至认为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男性史 ,整个文学史也是一部男性文学史 ,整个战争史仅仅是一部男性战争史。实际上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母权社会是比父权社会更早的社会形态。但是 ,当社会发展到父系制度时 ,就开始将女性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 ,不断对女性进行贬低、 压抑和禁忌。比如 ,男人往往把败国责任推到女人头上 ,说女人是 “祸水” 。在中国古代 ,进学堂读书只是男人的特权 ,而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中国封建主义有一整套将女性变形 ,作为自己凝视和观赏对象的方式。东晋时东昏侯曾让女性在金制的莲花上走步 ,称 “步步生莲花” ;还有 “环肥燕瘦” 这样关于女性肥瘦的鉴赏;还有宋代以后女性的束胸缠足等。女性作为人类的物种之一 ,并没有消失 ,但作为大写的人却消失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男性社会的强大 ,女性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和非主体人。在文化领域 ,男性具有文化符号体系的操纵权、 话语理论的创作权、 语言意义的解释权 ,而女性要获得这种话语权 ,就必须丧失自己的女性主体 ,抹去女性独特的生存方式、 体验方式和言说方式 ,用男性社会已经僵化、 制度化、 理性化的口吻、 词汇、 意向和符号去说话 ,从而丧失自己灵活多样、 温柔贤淑的一些女性特征 ,进入准男性的话语机制。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女性诗人和作家 ,她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跻身于文化领域 ,但往往只能在主流文化的边缘缝隙处流露出一些女性独特的情思和气息。女性在文化领域的失败 ,被拉康解释为一种 “阉割的焦虑” ,解释成一种丧失了 “笔” 的非写作存在物 ,从而被置于社会的谱系和文化语境之中。从整体上说 ,女性主义兴起以前的女性 ,消失在历史的盲点之中 ,她们具有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 ,而这种自然性别往往被社会派定的角色锁定 ,他们为人女、 为人妻、 为人母 ,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性别和精神性别。19世纪末女性主义在西方发展起来。女人和男人同工同酬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获得了一种表面上的政治、 经济、职业的平等。五四时期中国许多作家 “接受了人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念 ,或叫做个性主义思想” 。 [1 ]戊戌变法时的谭嗣同曾在 《仁学》 中首倡 “个人自主之权” ,但那还只是先驱者个人的觉悟 ,只有到了五四时期 ,这种思想才成为一代人的共识 ,形成时代风尚。通常所谓 “文学革命最大的功绩在于 ‘人’ 的发现” [2 ],这 “人”,就是个体本位意义上的 “人” ,其内涵就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意志 ,尊重每个人的主体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格。 《新青年》 讲的 “民主” 、 “自由” 、 “平等” 的基础就是尊重人的个体权利。所以周作人在 《人的文学》 中说:人道主义就是 “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接受这种个人主义思想 ,对于历来只强调君权、 族权、 父权、 夫权而不强调个人权利的中国人来说 ,是价值观、 人生观的巨大变化 ,也是人文精神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 世纪以来又出现了新女性主义 ,即强调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心理差异 ,使得整个社会由以男性为中心逐渐转向女性自身的发现和对女性心灵独特性的重视。这一历史的巨变 ,使女性的体验、 情感、 内在情思、 性别意识 ,从过去的被阉割、 被压抑中翻了身 ,从而确定了女性的主体性。经过多年的奋斗 ,女性获得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审美意识、 独特的艺术观念和言说方式 ,开始摆脱边缘地位 ,向主流文学突进 ,具有颠覆力的女性写作就产生了 ,这无疑是对父系文明历史关于女性规则的重新语义化。女性写作是一种存在性 “发言” 。女性只有自己写自己 ,才能深切地把握自己 ,恢复自己从历史中被逐出的地位。女性书写自己以此来改变主流文学(男性文学)中被扭曲的女性形象 ,使女性的现实生存变得温馨而自然 ,使女性的情感和女性手中的笔获得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女性终于从文学中的被讲述步入自我讲述 ,从沉默状态的被言说步入张扬个性的自我言说 ,从历史的盲点中浮出了历史的地平线。二、 女性形象与中国现代作家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在文学领域有相应的表现 ,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文学描写中女性形象的地位。作为人类社会一半的女性 ,自文学产生以来一直是文学描写的对象。“自从有了语言 ,就有了最早的文学(神话传说) ;而只要有文学 ,就有女人的故事。 ” [3 ] (P239)女性及女性形象 ,尽管在社会上、 在正史上没有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却一直占有优势。在文学描写中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女性经历了被歌颂、 被表现 、 被描写;反抗 “被书写” ;自我书写等阶段。妇女问题及其在文学创作上得以表现都是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妇女问题历来就不仅仅是女性所独自感受、 承担和探索的问题。从文学创作实际看 ,不论女作家的写作或男作家的写作 ,都不同程度上审视了女性的生存和命运。中国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在创作中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苦闷、 彷徨、 哀怨、 抗争 ,但是女性的地位在不同性别作家笔下却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时期 ,在西方已掀起了女权运动 ,思想的、 政治的、 革命的先驱者们都在为女性争取地位和权利。一些文学的先驱者也从女性立场出发 ,通过性别权利关系的描写 ,向男性霸权政治、 经济、 文化的压迫挑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 ,表现女性的首先是男性作家 ,女性在作品中的中心地位也首先是男性作家赋予的。许多男性作家真诚地关心妇女、 同情妇女 ,诸如茅盾、 鲁迅、 老舍、 巴金等。他们通过对女人遭遇的描写 ,表现了对传统重压下的女性的同情 ,曲折地反映出女性解放运动的必要性。然而 ,不论是其男性身份影响着他们对女性的认识与理解 ,抑或是他们所采取的实际表现手法 ,都事实上依然使妇女成为被描述的对象、 审美的客体、男性某种观念和情感的载体 ,成为没有所指的 “空洞的能指” ,没有话语权利的话语傀儡。所以 ,女性事实上依然处于沉默状态 ,[4 ] (P237)处于被人言说的地位。被人言说的地位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成为被同情的对象 ,她们仍处于苦难的深渊 ,处于他者的地位。男作家以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提出了女性面临的问题 ,问题怎样解决却留给了读者。在茅盾笔下 ,女性往往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在鲁迅的小说中 ,女性依然沉默不语。《祝福》 中主人公是祥林嫂 ,叙述人却是 “我” ,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和主人公没有自我的名称都置祥林嫂于无自我状态 ,她只能被人讲述、 被人言说。 “我” 从外部描述她 ,而她的身世、 相貌成为讲述的中心内容 ,她的内心体验却无从知晓。整部作品中 ,祥林嫂只说了一句有意义的话: “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灵魂 ?” 这表明她关于灵魂有无的怀疑及对死后的关注。然而她对于自己的身世、 命运的感受如何 ,她抗婚的心态以及她对世界的认识 ,都由于 “我” 这一限制性叙述角度而遮蔽 ,使我们无法知道。因此 , “这部关于祥林嫂的小说 ,表现的是她的身世及外部经历 ,而不是她的内心生活和情感体验” [4 ] (P238)。儿子夭折的痛苦使她难以克制地叨叨不休 ,打破了沉默 ,此时 ,她 “言说” 了 ,却引来众人的嘲笑 ,讲述本身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成为非价值的 ,不被接受与认可。她本该保持沉默 ,以便换来人们的同情 ,然而她的 “叨叨不休” 却连同 “自我言说” 本身与她的命运一起成为无关紧要的、 受人嘲笑的东西。在这里 ,祥林嫂作为一名下层妇女和一名女性主角 ,她的话语权的被剥夺是双重的。一方面来自社会压力 ,一方面来自男性叙述者 “我” 。 “我” 作为同情妇女命运、 痛恨封建旧道德戕害女性的叙述主体 ,在代主人公言说的同时 ,却从客观上剥夺了她的话语权 ,占据了她言说的机会 ,从而使祥林嫂处于沉默、 被动状态而一任他人讲述。实际上祥林嫂成了作者怜悯、 同情的下层妇女 ,成了作者批判黑暗社会的思想载体 ,也成为民族苦难的承载者。在 《伤逝》 中 ,鲁迅塑造了子君这位女性形象。子君第一个喊出 “我是我自己 ,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然而 ,形象的塑造是由男性主人公涓生在他的“手记” 中完成的 ,即通过男性主角完成了对女性主人公的表述 ,这个新女性仅仅停留在对父权的反叛阶段 ,一旦进入又一个男性家庭 ,她便再一次坠入旧女性的陷阱。实际上作品采用的叙述角度也让子君在丈夫家中处于被动的沉默地位。作品用第一人称限制性的叙述角度 ,通过 “我” 的回忆 ,表现了幸福爱情与悲剧婚姻的始末。而子君的思想、 心态都是由涓生讲述的 ,她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巴赫金称这种方法为 “背靠背说出” 、 “缺席剖析人物” ,它使人物处于 “缺席” 状态。 [5 ] (P98)显然 《祝福》 与 《伤逝》 中 ,由于女主人公的沉默而被作为 “缺席者” 被讲述 ,她们身为主人公 ,依然是审美观照中的对象与客体。茅盾 《蚀》 中的孙舞阳、 张秋柳等女性 ,作为大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 ,她们活动着、 言说着。她们表现了从 “幻灭” 、 “动摇” 到 “追求” 的心路历程 ,然而 ,作为在那个环境中的知识女性 ,她们说了什么呢 ? 作者虽然突出了她们的性别 ,但是她们是以性诱惑者和工作单位中浪漫的点缀而出现的。她们在男性面前卖弄风情 ,甚至以女性特征作为拯救失落男性的工具。作者对她们的外部特征 ,第二性征的着意描述 ,使女性成为欲望的客体与审美观照的对象。由此看来 ,这些作品尽管表现了妇女 ,然而由于她们统一在由男性叙述人讲述以及男性作者的思想意识、 视角安排、 建构起来的整体世界中 ,所以 ,祥林嫂、 子君、 孙舞阳等 ,只是以被审视者与被观照者的面目出现 ,作为女性她们是被言说的。女性只有在作为妇女讲述、 成为话语主体时 ,自我言说才有可能。五四时期我国崛起了一批女作家 ,如庐隐、 冰心、 冯沅君、萧红、 白薇、 凌叔华、 丁玲等 ,她们的写作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在形式上多采用 “自叙传” 方式 ,日记、 书信体是她们常用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 ,往往是作者与主人公与叙述人相似 ,6 5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作者与人物之间的时空距离、 情感、 道德、 身份上的差异很小 ,有时甚至相同。作者与作品中人物性别相同 ,因此 ,人物成为作家的代言人和化身 ,人物作为叙述主体 ,其自我言说也就是作家的自我言说。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借作者之口讲述自我的同时 ,既张扬了自我个性 ,也肯定和表现了自我。因此 ,在这类作品中 ,女性作为主人公与叙述人 ,二者融为一体[6 ]。在女性日记体、 书信体形式中 ,女性以 “我” 的名义 ,以妇女的名义和身份讲述、 言说 ,确立了女性的眼光、 女性的视点 ,也确立了女性理解、 解释并表达自身及世界的权利 ,从而否定了社会历史中、 男性视野下关于女性意义的解释、 界定与命名 ,颠覆了男性中心文学中女性沉默和被言说的审美地位。庐隐在她早年的代表作 《海滨故人》 中塑造的四五个女性 ,均可在作者庐隐和她最要好的大学女友身上找到影子 ,尤其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露沙 ,她即是作者庐隐的化身 ,她的身世、 性格、 情感都与作者庐隐相互契合 ,因此 ,小说涂上了浓郁的自叙色彩 ,作者让主人公与叙述人在重合中完成了对封建礼教、 家规、 世俗所造成的女性的不幸遭遇的隐忧与反抗。庐隐曾说:“ 《海滨故人》 等是真的由我生活中体验出来的东西。 ” [7 ] (P90)其中写坠入情网的露沙对女友写信道: “梓青与沙之情爱 ,成熟已久 ,若环境顺适 ,早赋予飞矣 ,乃终因世俗之梗 ,夙愿莫遂 ! 沙与梓青非不能铲除礼教之束缚 ,树神圣情感之旗帜 ,特人类残苛已极 ,其毒焰足逼人致死 ,是可惧耳 !” 不无无奈 ,但文明的苍白、 时代的荒诞并不能阻止女性去作一场哪怕是堂吉诃德式的战斗。冯沅君的 《隔绝》 和 《隔绝之后》 中的女主人公镌华 ,冲破家庭包办婚姻的束缚 ,与士畛真诚相爱。面对外来的阻力 ,镌华没有畏缩、 屈服 ,她大胆地向自己心爱的人表示:不得自由毋宁死。她珍爱自己的爱情 ,愿为此付出努力和牺牲 ,表现出反抗父权压制的勇敢、 执著和义无返顾。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 以女性 “我” 的名义 ,言说了现代女性的真实体验 ,自我言说的莎菲对她所认识的世界的讲述 ,对男女性别范畴进行了重新语义化。莎菲是小说叙述内容的中心 ,并且是讲述人 ,她以主体身份出现而不是被观照的客体与对象。在思想观念上 ,莎菲不愿意做传统文化模式肯定的女性 ,因此 ,她绝不迎合男子的趣味打扮自己 ,不借助于任何外在于女性自身价值的东西依附世俗人们的标准。在她看来 ,女性是骄傲的、 独尊的。莎菲一反过去女性被观照的客体身份而成为审美主体 ,苇弟与凌吉士则成为被观照、 被审视的对象。莎菲以女性的眼光 ,对苇弟、 凌吉士作了极其客观化的描述。丁玲虚构了一个乾坤颠倒的世界 ,男女的主客体地位、性格气质发生了变异。正是在这样的幻想世界里 ,丁玲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乾坤定位、 阳刚阴柔的规定、 男主女辅的地位。由此看来女性书写的勃兴使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打破了被人言说的沉默 ,从而以主体的身份去言说、 去讲述。总之 ,一切艺术作品 ,不论属于男性作者或者女性作者 ,塑造男性形象或女性形象 ,所有的对于世界的发现 ,对于过去、 现在、 未来的表述 ,都决定于艺术自身的历史地位 ,决定于寓于其中的价值和政治。而随着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女权思潮 ,一旦意识到女性权益受到损害 ,才能受到压抑 ,没有受教育权、 工作权、 艺术话语权 ,在性关系、 婚姻和生育上的自主权 ,就很自然地要求女性应该从传统男性中心社会给她们的角色派定中解放出来 ,反对并拒绝男性中心主义标准和价值 ,为女性生存与发展 ,为女作家的权利、 价值、 自主的要求进行辩护 ,从而建构一种新的、 男人与女人同处的群体生活 ,使对立的双方处于同一个话语体系的权利结构中 ,实现文化领域中的男女两性的和谐。参考文献:[1 ]严家炎. 论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J ] . 现代中国 ,2001 , (1) :11.[2 ]郁达夫.关于创作[A] .中国新文学大系 1917 - 1927· 散文二集导言[C] .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6.[3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4 ]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M] .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9.[5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 . 北京:三联书店 ,1988.[6 ]郁达夫.读兰生弟的日记[J ] .现代评论 ,1926 , (90) .[7 ]庐隐.庐隐自传[M] .上海:上海第一出版社 , lence and Speech :Female’ s Statu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UN Hai2 fang(Department of Chinese ,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 Shangqiu 476000. China)Abstract :Females have been on the edge of the s ocial culture history for quite a long time. They are female by nature , but they have lost theirfeminity in culture and spirit .After the feminism arose , the awakening women challenge to the male - authorized s ociety. They overturned theirs ocial status that decided the position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literature descriptions. Writers such as Lu Xun and Mao Dun raised the problemsthat women faced in an omniscient and omnipotent narrative women are silent .Lu Y in ,Bing Xin , Ding Ling and other women writers ,who used the styles at diaries and letters ,encouraged the females to narrate in the first pers on or in the position of women. Thus , the females’s right of stating their own opinions themselves was ay Words : literature ;female ;position ;silence ; speech7 5 第3期 孙海芳:沉默与言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地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体育期刊投稿地址及简介《篮球》杂志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该刊向读者介绍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世界篮球明星的成长及其训练、比赛经验;世界篮球新技术、新战术。《篮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6( 双月刊)《田径》杂志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该刊内容有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和成绩纪录;世界优秀运动员传记及其成功之路以及田径运动的技术、理论等。《田径》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7(双月刊)《体??》杂志由中国体??协会主办。该刊主要栏目有国内外竞赛、技术训练、知识之窗、群星谱、业余训练、科学研究、宿将回忆录、小资料、健美讲座等。《体??》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288(季刊)《游泳》由中国游泳协会主办,该杂志是以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为对象的群众性专项刊物。介绍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专项运动知识、技术、训练与群众活动以及国内外新动向和优秀运动员。《游泳》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5号) 100061 CN11--1289(双月刊)《中国排球》杂志由中国排球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向排球爱好者普及排球知识,开拓其视野;向排球工作者介绍世界排坛的新技术、新战术及新动向,以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中国排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8(季刊)《武术健身》杂志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宣传武术、气功的健身作用、知识和方法;挖掘、介绍祖国民间传统养生法;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气功锻炼,注重武德修养,增进身心健康。《武术健身》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9(双月刊)《学校体育》杂志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主办。该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动态和经验;协助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辟有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课余训练、国外学校体育、人物志、信息台等栏目。《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1524 (双月刊) 主编:赖天德《中国体育》杂志是国家体委主办向海外华人宣传我国体育的综合性刊物,介绍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扩大中国体育在海外的影响。主要栏目有体育竞赛、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中国武术传统健身方法、体育名人介绍等。《中国体育》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753(月刊)《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主要介绍本院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各个项目的技术分析,专题调研和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经验和动态等。《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2096(季刊)《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由国家体委科研所、情报所主办。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2284(月刊)《体育文化导刊》地址:北京崇文区天坛东里中区中14号 邮政编码:100061E-mail:《体育科技文摘》由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唯一的体育科技情报检索类文摘期刊,属国家科委国内外科技期刊检索系列,公开发行。该刊通过文摘、简介和题录三种形式报道国外的体育科技文献,对部分重点期刊做较全国的报道。通过该刊可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广泛的体育科技信息,它是从事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必备的工具书。《体育科技文摘》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2459 (双月刊)《健康顾问》杂志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该刊普及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就人的发育、生长、心理、生理以及健身防病等方面,介绍各种知识与方法,注重介绍国内外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效方法和健身方法。《健康顾问》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2979(季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办。该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刊登运用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国外动态、研究方法、临床与研究报道、文摘、简讯等。《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12989季刊)《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紧密联系实际,刊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力求反映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北三环路21号) 100088 准印证号:8903689(半年刊)《体育教学》杂志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发行的科普性季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质等问题。本刊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邮政编码:100088,CN11-3145/G8,ISSN1005-2410(季刊)E-mail:《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为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及体育院校师生提供科技信息和学术争鸣园地的专业性刊物。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理论等。《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体育学院内) 300381 CN12--1140 (季刊)《内蒙古体育科技》是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刊物。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选材等栏目。《内蒙古体育科技》编辑部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14号) 010030 准印证:15--1064(季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沈阳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鼓励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对体育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主要栏目有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科研、学生园地等。《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CN21--1081 (季刊)《沈阳体育学术》杂志是由沈阳市体育科学学会、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主办。主要栏目有体质与选材、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评估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技工作简讯等。《沈阳体育学术》编辑部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准印证:031(季刊)《辽宁体育》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该刊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宣传报道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经验。主要栏目:体育论坛、工作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体育科研、竞赛与裁判等。《辽宁体育》编辑部 (沈阳市和平南大街42号) 110061 CN21--1123(月刊)《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长春市自由大路34号)130022 准印证号:149副总编:肖桂华 吉林体育学院编辑出版,是以反映本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同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体育教学、训练经验、探讨体育理论、介绍体育科研成果的阵地。读者对象: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综合性刊物。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论体育,体育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思想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与运用等栏目,集思想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南京市孝陵卫) 210014 CN22--1208(季刊)《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南京市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210014《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杭州市体育馆路104号)310004 CN--1128(双月刊)由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是综合性体育科技刊物。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介绍和交流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并注重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主要栏目有体育战略预测、新技术革命与体育、争鸣论坛、改革之窗、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与技术、学校体育、讲座与函授等。《福建体育科技》是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研所主办的一个旨在介绍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的综合性体育刊物。本刊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体育译文等栏目。《福建体育科技》编辑部(福州市五一路状元巷17号) 350005 CN35--1093(季刊)《体育教学与研究》杂志由福建省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本刊主要是反映体育系教学、科研和普通中学、中等师范、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改革、课余训练等情况。本刊辟有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体质调研、学校管理、课余训练、师资培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译文和体育信息等栏目。《体育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内) 350007 准证号:042(季刊)《福建体育学院学报》是本院的学术窗口,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主要反映本院的体育科研成果,登载体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技术水平服务。《福建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厦门市集美镇) 361021 准印证号:118 (半年刊)《山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围绕本省体育工作的重点,传播国内外体育科技情报信息;介绍、推广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技战术分析、仪器器材研制、体育科研文摘等。《山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济南市文化东路45号 250014 CN37--1011(季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主要登载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发展体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科技文献与信息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市卓刀泉) 430076 CN42--1105 (季刊)《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是由湖北省体育科技研究所主办的,以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的新方法、新动态为主。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教学、经验介绍、学校体育等。《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武汉市武昌体育场) 430060 CN42--1177 (季刊)《湖南体育科学》是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创刊。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体育译文等。读者对象: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长沙市体育馆路1号)410005 CN43--111(季刊)《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州市沙河水荫路)510503 CN44--1129(半年刊)《广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 510056 CN44--1226(季刊)《广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是体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就,侧重探讨田径、游泳、足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方法、运动技术及战术,介绍现代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主要项目有综合、田径、游泳、足球、举重、体??、技巧、篮球、排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体育学通讯》杂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会刊。是全国高校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阵地和进修园地。设有体育课程建设、大学生体质研究、卫生保健教育、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学知识和信息等栏目《体育学通讯》编辑部(广州市华南师大体育系) 510631 准印证号:417(季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以报道本院学术研究较有特色的体育史、武术、运动医学和新兴体育学科为重点。辟有体育史与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教学和训练、体育基础学科理论、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栏目。《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市南效公园右侧) 610041 CN51--1097(季刊)《体育科学》(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7X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95/G8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5号 邮政编码:100763 E-mail:《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1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12/R)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11号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邮政编码:100061 电话:-2504 传真:《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605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38/F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东26——24号 邮政编码:221008 电话号码:;5663312 E-mail:

1.体育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月刊 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2.中国体育科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双月刊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3.体育与科学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 双月刊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4.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月刊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5.体育学刊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双月刊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6.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7.武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9.西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10.成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11.山东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12.首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和训练、科研和管理、体育交叉和边缘学科等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3.沈阳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14.南京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综述与研究、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科研园地、教练员论坛、裁判员沙龙。15.体育文化导刊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月刊栏目: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竞技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原理、国外体育研究。16.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双月刊栏目:专家论坛、研究快报、论著、技术方法、综述、理论探讨、科研报道与临床总结、病例报道、队医园地、文摘、译文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综述、探索与争鸣、理论探讨、队医园地、运动医学攻关与服务、工作手记、书评或书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17.天津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特邀论坛,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综述与进展,百家论坛,博士(生)论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练员与学者沙龙,研究报道。2.G7类(各类教育)1.中国特殊教育2.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成人教育5.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7.成人教育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继2.中国体育科技3.体育与科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5.体育学刊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8.体育文化导刊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来稿应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博十学位论文、硕十学位论文等,也请在文稿背页末注明。另外,如果该论文“入选×××文报告会”、“荣获×××论文奖”等,请附证书复印件一份,并在文稿首页末注明。2.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献(需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200字左右为宜。作者来稿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3.文稿要求采用“打印稿”,并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山生年、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5.文稿插图要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表格必须采用三(横)线装,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照片、表格要有相应的中文标注。6.来稿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在内文注明出处(要求一般在3条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应是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列入,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无误。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