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皖南医学院论文上传知网

发布时间:

皖南医学院论文上传知网

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在正式动笔写作毕业论文之前要求学生写出开题报告,以便指导老师能根据学生对文献的综述和对所选论题的认识,确定其可行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选题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

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1].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中的平均患病率为,尤以东北和华北地区较多,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肺心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 18%~37%和12%~34%.肺心病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病死率在10%-15%左右,原发病及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因[2],总体说明患病率仍然居高,仍是危害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基层医院的就诊率

增加,使得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但在以往的'控制心力衰竭方面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在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起来有一些弊端,尤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因洋地黄安全范围较小,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限制了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脏负荷方面,频繁的利尿易导致痰液粘稠,带来感染不易控制、窒息等麻烦;扩张血管药物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不利于心力衰竭的纠正。如何做到既保证畅通呼吸道,纠正缺氧,又能够及早控制心力衰竭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哪些指标能够尽早提示我们病情的转归,指导我们的治疗,避免过度医疗,成为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重要课题。

丹参川芎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呼吸内科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的变化,评估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资源过度消耗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采取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研制而成,在国外研究相对较少。该药物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在国内已有报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肺血流图的作用。丹参及川芎嗪均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丹参还能够调节心律,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够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川芎嗪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

亦有研究报道,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液中的D-二聚体是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之一,其水平的增高不仅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存在,而且也间接地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增强,对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具有应用价值[3].血浆N端脑钠肽在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显着升高,对肺心病的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是检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种方便、及时、准确、有效的方法[4].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肌钙蛋白明显升高是病情危重的可靠信号,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对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预采用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综合评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用以指导临床用药。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课题研究目标:

(1)明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

(2)合理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能否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存质量、预后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意义。

2、研究内容: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观察HR,Rr,pH,CO2,PaCO2(mmHg),PaO2(mmHg),[HCO3-](mmol/L),SaO2(%)指标。

(2)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生化指标。

3、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研究对象在治疗上的依从性,是保证该项研究完整进行的基本条件。(2)患者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生化指标的检测,目前在我院呼吸科都能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减少标本送检中间环节,是保证标本信息准确可靠的关键。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①入组标准:慢性肺心病采用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第6版内科学“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②研究对象收集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40~90岁所有慢性肺心病患者,按性别、年龄、病情搭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治疗+丹参川芎注射液5ml静脉滴注)。均为1次/日,10-14天为一个疗程。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他治疗相同。

③实验过程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一天分别做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指标检测器械为:由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标本采集、操作过程均由研究者本人亲自承担。所有研究对象按计划完成血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二氧化碳、微生物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④数据分析对研究组、对照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技术路线:

(1)收集病人。

(2)记录数据、整理资料。

(3)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4)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3、试验方案: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一天分别做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指标检测器械为:由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标本采集、操作过程均由研究者本人亲自承担。所有研究对象按计划完成血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二氧化碳、微生物等血生化指标检测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4、可行性分析:

(1)冬季慢性肺心病患者数量多,病例资料容易收集,而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2)我们医院呼吸科能够科内独立完成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检测,可以轻松获得实验结果,余相关指标医院检验科也可获得。因此在选题上可行性较强。课题的研究得到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圆满地完成课题。

四、课题的创新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呼吸科应用广泛,该药物对改善患者微循环已有较多研究。但在以往研究中,较少检测生化指标,或检测指标项目较少而不能全面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以及药物疗效,不能及时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因此本研究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以期客观评估临床疗效,及时的指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五、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1、计划进度:

(1)20xx年10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收集病例。

(2)20xx、2整理及分析数据。

(3)20xx、2-20xx、3撰写论文、定稿。

2、预期进展:各项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

3、预期成果:发表2篇文章。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内科学,第6版,第二篇,第九章。

[2]蒲芋伶。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求医问药,1672-2523(2012)10-0191-01.

[3]童亚玲,李乾兵,徐建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血浆BNP与D-二聚体、及血流变学相关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J],2013,32(4):1002-0217(2013)04-0278-03.

[4]仇爱民,陶章,张梅林等。脑钠肽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4)::631-632.

医学会会议纪要模板

医学会经常需要召开会议开展医学学术交流,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篇医学会会议纪要模板,以供参考!

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办,皖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心理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8日至10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池州,进行行为医学理论与应用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参会代表具有高级职称达80%,有许多博导和海归博士,还有大学和医学院校院长、人民解放军军级资深专家和综合性医院院长等参加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锡明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济宁医学院副院长杨志寅教授致开幕词,他精辟总结了近年来行为医学分会所取得的重大成绩。首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行为医学》在20XX年顺利出版,填补了我国行为医学国家级教材的空白,是行为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其次,近年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办刊质量与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再次,我国行为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取得一系列成果。他还提出了行为医学分会今后的努力方向、目标和任务。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奠基人之一、名誉主委杨菊贤教授简要介绍了行为医学分会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阐述了行为医学的范畴,说明了行为医学与心身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行为医学的发展在推动人类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对行为医学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期望。

大会共安排了六位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杨志寅教授作了“行为医学的应用前景”的报告,他从行为医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对行为医学在各行业中,尤其是医学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内容深刻的阐述,展望了行为医学未来发展;杨菊贤教授作了“综合性医院中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治疗”学术报告;北京医星医院张锡明教授作了“糖尿病行为干预与综合防治”报告;浙江大学王伟教授作了“认知、人格与行为-方法学的探讨”报告;皖南医学院刘新民教授作了“躯体形式障碍现状与进展”报告;广西药科学校王翔南教授作了“同性恋及相关问题”报告。大会的精彩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会议安排中山大学赵虎教授、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曹建新主任医师、皖南医学院汪萌芽教授等15位专家学者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会交流。与会代表认为,本次大会的学术水平之高,交流内容范围之广,学术氛围之浓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会议反映了我国行为医学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成果,充分说明近年来我国行为医学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换届筹备会议。安徽省医学会还利用此次机会成立了安徽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筹委会。很多专家学者利用这次大会的空余时间进行广泛的会下交流,形成了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协作的意向。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此次大会反响热烈并予以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次会议是全国行为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论坛。大家坚信通过此次大会,必将对我国的行为医学的普及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代表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辑部和济宁医学院的组织工作予以很高的评价。同时,对承办单位皖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心理学会的努力工作也予以充分地肯定。

一、会议概况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1日至5日在安徽省屯溪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系统及澳门特区的1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分会常委兼秘书王铁成主持,分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代表医学信息学分会致欢迎词。

二、会议论文及交流情况

会议共收录论文105篇,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其中经分会常委会讨论、确定大会专题报告5篇(后增加一篇),审稿确定大会发言论文21篇(实际报告17篇),青年论坛交流论文23篇(实际报告20篇)。

大会组织的6篇专题报告(实际报告5篇)分别是: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汝宽的“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王汝宽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研究理念和研方法学革命,阐述了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提出技术会聚、技术分化和功能技术是未来生物技术的三大主要趋势。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的“我国主要医疗卫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该报告介绍了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用翔实的数据和图表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应的发展战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

3、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徐一新的“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对策”。徐一新教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回顾了国内医学信息学研究和教育的概况,提出应重视高层次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支持医学信息学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学信息学分会指导作用等对策。

4、四川大学李秉严的“循证医学与信息研究”。李秉严教授结合流行病学教学和循征医学与信息的研究,介绍了循征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作用,阐述了循征医学证据资源的类型,分析了数据库及其索引的缺陷。叙述了图书馆在循征医学决策的定位和作用。还提出了循征医学的评估标准等。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许培扬的“如何做好医学科技查新”。许培扬研究员介绍了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基本原则、科技查新咨询与一般文献检索的区别。从科研立项、科技成果、专利申报查新方面详细介绍了医学科技查新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得出医学科技项目的查新要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重点评价。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专题报告内容新颖、前瞻、信息量大,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又能结合本职工作,既提高学术水平又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

在收录的大会发言和青年论坛论文中,内容涉及:

医学信息所发挥优势开创服务和研究新局面、医学信息学教育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热点、循征医学证据应用研究、电子病案的应用、信息类教育与考核模式研究等。医药信息服务在企业用户咨询中的探讨、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探讨、医院服务中的竞争情报探讨、信息资源深加工在医院的应用研究、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中推拉的技术、门户网站建设探讨、资源整合系统研究、情报研究所网络利用的发展研究、情报学研究方法探讨等

本次会议从大会交流到青年论坛交流论文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较全面的检阅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一年来的学术成就与进展,使与会代表更加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医学信息学的研究热点和动向,对参会代表更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会议最后,由医学信息学分会常委组成的优秀论文专家评审组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七篇大会交流优秀论文,分别为:刘亚民等的“发挥优势开创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王伟的“新世纪我国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张政宝的“PUBMED的个性化服务初探”;莫梅琦等的“最大限度利用好数字图书馆资源”;崔雷等的“在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文本挖掘的研究”;张士靖等的.“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比较及其启示”,阮学平的“以用户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创建与组织管理-中国协和医学大学图书馆住家数字资源库建设初探”。四篇青年论坛交流优秀论文,分别是:田玲等的“影响高层次临床医师成长因素调查分析”;白海燕等的“基于WEBPAC的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晗等的“运用SWANSON的情报学方法挖掘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方向”;刘岩等的“另类医学期刊的管理学与法学思考”。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主持闭幕式,并宣布获得本次会议优秀大会交流论文和青年论坛作者的名单。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由参会的常委向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与鼓励。徐一新副主委做了学术总结,他分析了本次会议的学术特点,提出了明年年会的主题内容,号召大家积极准备参加明年的年会交流。

四、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

1、会议代表数量大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63位,是近年来参加会议代表数量最多的一次。参会代表平均年龄38岁,其中45岁以下代表84人,占总体参会人数的近52%.

2、学术报告突出时代特点和学术前沿

会议以多种方式向广大代表传播了国内外许多相关的重要信息。会议的专题报告宏观,综合,前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科技界发展的现状和需要,特别是报告了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给参会代表在生命科学方面以全面系统的认识。

3、重视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改革与发展

山东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交流论文“发挥优势开创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他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挥传统项目优势、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加快科技信息事业发展。为其他医学信息所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得到高度重视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一直是图书馆事业研究的重点课题,特别是数字资源的整合更加迫切。所以,建立统一的数字图书馆门户软件和异构平台数据库跨库检索软件是最大限度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并增大社会效益的关键。

5、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医学信息学人才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

医学信息学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经教育部批准备案设立医药信息专业的高校已达近30所的规模,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伟教授提出医药信息专业教育应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向“医学信息学”转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张士靖副教授认为:发挥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的指导作用,编制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医学信息学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和制订学科标准是当务之急。

6、情报调研和情报分析研究更加深入

在科技、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高层次化,医学情报调研分析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部门、行业、企业、地区、科研机构、大学以及社会的决策咨询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从水平动态分析、专业情报研究向高层次化、综合性的决策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部门和地区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前年、去年到本次的年会征文和报告中反映了这一情况。

7、医学信息学中的热点名词和术语不断涌现

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出现了频次非常多的热点名词和术语。如:SNOMED(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BMKI(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OpenAccess(开放信息获取)、IPP(信息推拉技术)、WebPAC(利用Web技术的馆藏电子目录)、KDD(数据挖掘)、文本挖掘(texualmining)、RSS(丰富站点设计)、swanson(非相关文献间的情报分析研究方法)。这表明医学信息学正在向着更深技术方面发展。

8、医学期刊方面的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交流热点之一

会议论文中涉及科技期刊的现代服务理念、英文版医学期刊发展、电子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质量瑕疵及对策、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山东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论文“另类医学期刊的管理学与法学思考”,在论文交流中使用了大量翔实的数据揭示另类医学期刊现象引起的管理学和法学方面的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对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9、青年论坛异彩纷呈年轻学者不断涌现

会议青年论坛的交流范围涉及面广,多媒体投影制作精良,交流报告的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术造诣。一批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医学信息素养的年轻学者不断涌现,如中国医科大学的崔雷教授,他们正在成为医学信息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学术带头人,是医学信息事业兴旺发展的希望。

五、委员会、常委会会议情况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和常委会议。

1、医学信息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的主要内容:

(1)听取医学信息分会常委兼秘书王铁城同志汇报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

(2)听取并热烈讨论了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做的20XX-20XX年度分会工作报告和20XX年学术工作计划;

(3)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在全委会议上宣布了增补代涛、王伟和董建成为医学信息学分会委员以及正在申办成立医学信息教育学学组;

(4)会议广泛听取了委员的建议。就学科建设方面,委员们建议成立相关学组,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组既能独立开展学术活动,又能增强医学信息事业的凝聚力;

(5)建议学会设立科研项目,制订指导性科研课题,为快速培养年轻一代做出学会的贡献。

2、医学信息学分会常委会的主要内容:

(1)学科建设方面,拟成立医院信息系统学组,具体事项由董建成负责,与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商议分别成立情报学组和图书馆学组,文献检索学组等有关事宜;

(2)加入国际医学信息组织方面,请副主委徐一新教授联系申请加入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相关事宜;

(3)讨论并基本确定明年年会的基本内容和交流形式。

年会基本内容:医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统一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知识挖掘、知识发现和知识的整理;医学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与虚拟参考咨询;医学情报分析研究;医学信息学教育;循证医学、数字图书馆统一门户软件以及统一检索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容年会交流形式:在肯定近几年的办会形式后就明年会议的交流形式,常委们建议增加发言后的讨论时间,常委会议一致认为大会发言时间定为12分钟,讨论3分钟,青年论坛发言时间8分钟,讨论2分钟。会议地点初步定在西北地区。并尽可能在2月底之前发出第一轮年会会议征文预备通知。

皖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官网

1、论著限4000字左右,综述和笔谈不超过48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报道1500字左右。正文前请列出关键词3~5个,应有200字左右的中文和(或)英文摘要。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以15字为限,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2、作者署名单行排序,应以主要参加工作并对本文有答辨能力者为限,协作人员可书写“致谢”列于文末。正文首页左下角列出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亦请标明),有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相应的批文复印件。3、正文的专业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且应全篇统一。不用非规范的简化字和已简化的繁体字。文中计量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4、图、表应有序号和中英文标题,标题不超过15字(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按统计学要求用三线式(不用边线和纵线);插图要清晰,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要用黑白或彩色原始文件,线条图和照片均用JEPG或其他图像文件格式单独作为附件发送,显微摄影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文末应列出8篇以上参考文献,应以近3~5年内的国内外文献为主,并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如未查到原文或未阅读,则应在参考文献前加“引自”。正文引用的文献按中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在引用处用方括号注角码[]标于右上角。

如果你想要赚钱多,那你就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比如商科、IT专业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起薪。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合适,那么你可以咨询专业咨询机构。这样你就可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皖南医学院联系方式地址:滨江校区: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昌西路22号;赭麓校区: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银湖南路34号 联系方式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皖南医学院概况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坐落在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 学校现有滨江、赭麓、银湖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其中滨江校区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四周绿水环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条件完备,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5千余人。2021年面向全国12个省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3500人。 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多年来,学校坚持品德与专业兼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输送了近7万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数的75%以上。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他们当中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并荣获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李济仁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等。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和《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两种学术期刊。近年来,我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皖南医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医学影像学医学2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3中药学医学4医学信息工程工学5麻醉学医学6护理学医学7药物制剂医学8医学影像技术医学9临床药学医学10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11预防医学医学12口腔医学医学13智能医学工程医学14药学医学15保险学经济学16临床医学医学17医学检验技术医学18应用心理学理学19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20制药工程工学皖南医学院周边环境皖南医学院地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自古便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风景名胜的北大门。奇瑞汽车、海螺型材、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芜湖,有力带动了芜湖经济的快速发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皖南医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学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银湖校区、滨江校区、赭麓校区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各类建筑4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濒临长江,绿水环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也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检验学院、医学信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 个二级学院。 学校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个,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 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特色专业9 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 个。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基础、应用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和应用心理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优先发展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病1个。现有各类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5790人,专科生352人,研究生973人,成教学生9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840余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任教师1393人,高级职称 798人,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有7 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1名教师荣膺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和技术带头4人、后备人选11人。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献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正是一代代皖医人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 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4个、省级精品类课程41 门、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2门、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有国家疑难病提升工程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大疾病非编码RNA转化研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1073种。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陆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声药业集团等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现有直属附院2所、非直属附院6所、教学医院10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 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的中心。该院于1926 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 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六万多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引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皖南医学院学报投稿

取款机旁边~~~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机构6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定量药理学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定量药理研究所、蛇毒蛇伤研究所、医学遗传研究室、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医学蜱螨研究所、优生优育研究室。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文献达万册,其中,纸质文献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文报纸70种。同时,拥有多个文摘型或全文型数据库,并建立了镜像站点,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卫生为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补的馆藏文献体系。学术期刊《皖南医学院学报》由皖南医学院主办,于1974年创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旨在传播医学信息,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推动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设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技术交流、文献综述、专题讲座、调查研究、临床护理、短篇报道等栏目,既可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的科研、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又可指导基层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

《皖南医学院学报》(ISSN 1002-0217/34-1068/R )双月刊,1974年创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旨在传播医学信息,促进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推动教学、科研、医疗工作。

皖南医学院论文查重

医学会会议纪要模板

医学会经常需要召开会议开展医学学术交流,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篇医学会会议纪要模板,以供参考!

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办,皖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心理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8日至10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池州,进行行为医学理论与应用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参会代表具有高级职称达80%,有许多博导和海归博士,还有大学和医学院校院长、人民解放军军级资深专家和综合性医院院长等参加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锡明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济宁医学院副院长杨志寅教授致开幕词,他精辟总结了近年来行为医学分会所取得的重大成绩。首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行为医学》在20XX年顺利出版,填补了我国行为医学国家级教材的空白,是行为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其次,近年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办刊质量与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再次,我国行为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取得一系列成果。他还提出了行为医学分会今后的努力方向、目标和任务。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奠基人之一、名誉主委杨菊贤教授简要介绍了行为医学分会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阐述了行为医学的范畴,说明了行为医学与心身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行为医学的发展在推动人类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对行为医学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期望。

大会共安排了六位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杨志寅教授作了“行为医学的应用前景”的报告,他从行为医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对行为医学在各行业中,尤其是医学与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作了内容深刻的阐述,展望了行为医学未来发展;杨菊贤教授作了“综合性医院中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治疗”学术报告;北京医星医院张锡明教授作了“糖尿病行为干预与综合防治”报告;浙江大学王伟教授作了“认知、人格与行为-方法学的探讨”报告;皖南医学院刘新民教授作了“躯体形式障碍现状与进展”报告;广西药科学校王翔南教授作了“同性恋及相关问题”报告。大会的精彩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会议安排中山大学赵虎教授、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曹建新主任医师、皖南医学院汪萌芽教授等15位专家学者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会交流。与会代表认为,本次大会的学术水平之高,交流内容范围之广,学术氛围之浓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次会议反映了我国行为医学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成果,充分说明近年来我国行为医学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换届筹备会议。安徽省医学会还利用此次机会成立了安徽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筹委会。很多专家学者利用这次大会的空余时间进行广泛的会下交流,形成了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协作的意向。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此次大会反响热烈并予以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次会议是全国行为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论坛。大家坚信通过此次大会,必将对我国的行为医学的普及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代表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辑部和济宁医学院的组织工作予以很高的评价。同时,对承办单位皖南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和池州市心理学会的努力工作也予以充分地肯定。

一、会议概况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于20XX年11月1日至5日在安徽省屯溪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系统及澳门特区的16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分会常委兼秘书王铁成主持,分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代表医学信息学分会致欢迎词。

二、会议论文及交流情况

会议共收录论文105篇,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其中经分会常委会讨论、确定大会专题报告5篇(后增加一篇),审稿确定大会发言论文21篇(实际报告17篇),青年论坛交流论文23篇(实际报告20篇)。

大会组织的6篇专题报告(实际报告5篇)分别是: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汝宽的“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王汝宽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研究理念和研方法学革命,阐述了该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提出技术会聚、技术分化和功能技术是未来生物技术的三大主要趋势。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的“我国主要医疗卫生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该报告介绍了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用翔实的数据和图表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应的发展战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

3、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徐一新的“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对策”。徐一新教授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回顾了国内医学信息学研究和教育的概况,提出应重视高层次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支持医学信息学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学信息学分会指导作用等对策。

4、四川大学李秉严的“循证医学与信息研究”。李秉严教授结合流行病学教学和循征医学与信息的研究,介绍了循征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作用,阐述了循征医学证据资源的类型,分析了数据库及其索引的缺陷。叙述了图书馆在循征医学决策的定位和作用。还提出了循征医学的评估标准等。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许培扬的“如何做好医学科技查新”。许培扬研究员介绍了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基本原则、科技查新咨询与一般文献检索的区别。从科研立项、科技成果、专利申报查新方面详细介绍了医学科技查新的类型和特点,从而得出医学科技项目的查新要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重点评价。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专题报告内容新颖、前瞻、信息量大,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又能结合本职工作,既提高学术水平又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

在收录的大会发言和青年论坛论文中,内容涉及:

医学信息所发挥优势开创服务和研究新局面、医学信息学教育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热点、循征医学证据应用研究、电子病案的应用、信息类教育与考核模式研究等。医药信息服务在企业用户咨询中的探讨、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探讨、医院服务中的竞争情报探讨、信息资源深加工在医院的应用研究、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中推拉的技术、门户网站建设探讨、资源整合系统研究、情报研究所网络利用的发展研究、情报学研究方法探讨等

本次会议从大会交流到青年论坛交流论文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较全面的检阅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一年来的学术成就与进展,使与会代表更加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医学信息学的研究热点和动向,对参会代表更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会议最后,由医学信息学分会常委组成的优秀论文专家评审组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七篇大会交流优秀论文,分别为:刘亚民等的“发挥优势开创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王伟的“新世纪我国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张政宝的“PUBMED的个性化服务初探”;莫梅琦等的“最大限度利用好数字图书馆资源”;崔雷等的“在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文本挖掘的研究”;张士靖等的.“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比较及其启示”,阮学平的“以用户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创建与组织管理-中国协和医学大学图书馆住家数字资源库建设初探”。四篇青年论坛交流优秀论文,分别是:田玲等的“影响高层次临床医师成长因素调查分析”;白海燕等的“基于WEBPAC的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晗等的“运用SWANSON的情报学方法挖掘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方向”;刘岩等的“另类医学期刊的管理学与法学思考”。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主持闭幕式,并宣布获得本次会议优秀大会交流论文和青年论坛作者的名单。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由参会的常委向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与鼓励。徐一新副主委做了学术总结,他分析了本次会议的学术特点,提出了明年年会的主题内容,号召大家积极准备参加明年的年会交流。

四、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

1、会议代表数量大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63位,是近年来参加会议代表数量最多的一次。参会代表平均年龄38岁,其中45岁以下代表84人,占总体参会人数的近52%.

2、学术报告突出时代特点和学术前沿

会议以多种方式向广大代表传播了国内外许多相关的重要信息。会议的专题报告宏观,综合,前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科技界发展的现状和需要,特别是报告了生命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学革命及其影响,给参会代表在生命科学方面以全面系统的认识。

3、重视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改革与发展

山东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交流论文“发挥优势开创医学科技信息事业新局面”。他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挥传统项目优势、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加快科技信息事业发展。为其他医学信息所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数字资源整合系统得到高度重视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一直是图书馆事业研究的重点课题,特别是数字资源的整合更加迫切。所以,建立统一的数字图书馆门户软件和异构平台数据库跨库检索软件是最大限度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并增大社会效益的关键。

5、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医学信息学人才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

医学信息学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建设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经教育部批准备案设立医药信息专业的高校已达近30所的规模,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伟教授提出医药信息专业教育应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向“医学信息学”转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张士靖副教授认为:发挥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的指导作用,编制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医学信息学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和制订学科标准是当务之急。

6、情报调研和情报分析研究更加深入

在科技、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高层次化,医学情报调研分析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部门、行业、企业、地区、科研机构、大学以及社会的决策咨询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从水平动态分析、专业情报研究向高层次化、综合性的决策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部门和地区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前年、去年到本次的年会征文和报告中反映了这一情况。

7、医学信息学中的热点名词和术语不断涌现

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出现了频次非常多的热点名词和术语。如:SNOMED(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BMKI(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OpenAccess(开放信息获取)、IPP(信息推拉技术)、WebPAC(利用Web技术的馆藏电子目录)、KDD(数据挖掘)、文本挖掘(texualmining)、RSS(丰富站点设计)、swanson(非相关文献间的情报分析研究方法)。这表明医学信息学正在向着更深技术方面发展。

8、医学期刊方面的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交流热点之一

会议论文中涉及科技期刊的现代服务理念、英文版医学期刊发展、电子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质量瑕疵及对策、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山东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论文“另类医学期刊的管理学与法学思考”,在论文交流中使用了大量翔实的数据揭示另类医学期刊现象引起的管理学和法学方面的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对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9、青年论坛异彩纷呈年轻学者不断涌现

会议青年论坛的交流范围涉及面广,多媒体投影制作精良,交流报告的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术造诣。一批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医学信息素养的年轻学者不断涌现,如中国医科大学的崔雷教授,他们正在成为医学信息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学术带头人,是医学信息事业兴旺发展的希望。

五、委员会、常委会会议情况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和常委会议。

1、医学信息学分会全体委员会议的主要内容:

(1)听取医学信息分会常委兼秘书王铁城同志汇报第十一次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

(2)听取并热烈讨论了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做的20XX-20XX年度分会工作报告和20XX年学术工作计划;

(3)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在全委会议上宣布了增补代涛、王伟和董建成为医学信息学分会委员以及正在申办成立医学信息教育学学组;

(4)会议广泛听取了委员的建议。就学科建设方面,委员们建议成立相关学组,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组既能独立开展学术活动,又能增强医学信息事业的凝聚力;

(5)建议学会设立科研项目,制订指导性科研课题,为快速培养年轻一代做出学会的贡献。

2、医学信息学分会常委会的主要内容:

(1)学科建设方面,拟成立医院信息系统学组,具体事项由董建成负责,与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商议分别成立情报学组和图书馆学组,文献检索学组等有关事宜;

(2)加入国际医学信息组织方面,请副主委徐一新教授联系申请加入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相关事宜;

(3)讨论并基本确定明年年会的基本内容和交流形式。

年会基本内容:医学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统一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知识挖掘、知识发现和知识的整理;医学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与虚拟参考咨询;医学情报分析研究;医学信息学教育;循证医学、数字图书馆统一门户软件以及统一检索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容年会交流形式:在肯定近几年的办会形式后就明年会议的交流形式,常委们建议增加发言后的讨论时间,常委会议一致认为大会发言时间定为12分钟,讨论3分钟,青年论坛发言时间8分钟,讨论2分钟。会议地点初步定在西北地区。并尽可能在2月底之前发出第一轮年会会议征文预备通知。

安徽省临床医学第三周期各类重点学科9个、皖南医学院重点学科3个、医院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持学科21个。医院为1980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50余人,硕士学位点覆盖所有的临床科室。医院在省级以上学会担任正、副主任委员52人、常务委员34人。医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CD核心版期刊。

皖南医学院学报复制比

目录:杨超, 杨传秀. 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Sox 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测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53-56.杨超, 花兆合,周伍,张贺京,王媛,李志红,孙凯. 智能发育不全患者的跖纹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5):580-583杨 超,蔡亚非,龚仁敏,邵登辉,孙影芝.莴苣皮生物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 29 (2) : 45-49.杨超,柯丽霞,龚仁敏,刘慧君,孙影芝.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 2005,22(2):45-48.杨超,龚仁敏,刘必融,刘慧君,孙影芝,柯丽霞.花生壳粉生物吸附水溶液中阴离子染料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1(15):2195-2198.杨 超,杨传秀,聂刘旺.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激光生物学报, 2004,13(5):334-338.杨 超,杨传秀 聂刘旺.两种蛇Sox基因的PCR-SSCP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3, 38(1): 8-12.杨 超,聂刘旺. 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169-172.杨 超,聂刘旺.赤链蛇So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激光生物学报, 2002, 11(1):15-18.杨 超,聂刘旺.乌梢蛇赤链蛇Sox基因的PCR扩增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 21(3):174-176.杨 超,聂刘旺.乌梢蛇Sox基因的克隆及测序.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2002, 10.杨 超,聂刘旺.虎斑颈槽蛇Sox基因的克隆及测序.发育与生殖生物学报, 2002,12.孙影芝,张小平,龚仁敏,刘慧君,杨超.化学修饰对花生壳吸附染料能力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 Gong, Yi Ding, Mei Li, Chao Yang, Huijun Liu, Yingzhi Sun. Utilization of powdered peanut hull as biosorbent for removal of an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Dyes Pigments, 2005. 64: 187-192.孙影芝,龚仁敏,张小平,刘慧君,杨 超.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的阳离子染料. 中国环境科学 2005(suppl.),2005,25(Suppl.): Gong, Yingzhi Sun, Jian Chen, Huijun Liu, Chao Yang.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dy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eanut hull. Dyes Pigments, 2005. 67: Gong, Mei Li, Chao Yang, Yingzhi Sun, Jian Chen, Removal of cat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dsorption on peanut hull. J. Hazard. Mater., 2005. 121: 247-250.孙影芝,龚仁敏,张小平,刘慧君,杨超.苤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阴离子染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80-83.杨传秀杨超陈壁辉 扬子鳄大脑皮层后期胚胎发育的超微结构.解剖学杂志, 2004,27(2):152-156.杨传秀杨超陈壁辉 扬子鳄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的超微结构特征.动物学杂志, 2003,38(2):20-22.柯丽霞,杨 超.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0):1739-1742.花兆合, 周伍, 杨 超, 张贺京, 王媛, 李志红, 孙凯. 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分析. 人类学学报,2002 , 21(3):239-244.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孵扬子鳄端脑基底中枢的组织学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3):270-273.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孵扬子鳄大脑皮层组织学结构观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43-46.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生扬子鳄嗅球、嗅束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4):321-323蔡亚非 杨 超 李君陈壁辉. 虎斑颈槽蛇Duvernoy腺超微结构.解剖学杂志,1999, 22(6): 492-495.

如果分数够,蚌埠医学院欢迎你。当然皖南医学院也很不错的

这里的人都是疯子!!!学习狂啊!

不错的,芜湖是个不错的城市,皖医也不错,分数上不了一本的话可以考虑,比一些末游的一本学校毕业后的整体就业情况要好,要上临床蚌医较好,其他专业二者相差不大,预祝考个好成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