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论文1000字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下面是我整理的师德师风论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师风的含义,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对于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理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把师德师风彻底的发扬光大,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整体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在教师质量提升方面的中心环节。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提高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转变考核方式、鼓励创新教学、丰富教师活动、采取激励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重点介绍了如何采取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捧远远大于精神,使得某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待教育事业失去了曾经的高尚性或者说纯洁性,这些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素质低下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但是受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惕,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呢?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感想与建议。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开始。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师风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什么呢?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职业道德观念。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尽快转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师德师风理论知识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定制多本教材参考书作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督促教师将书中知识点进行记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为此,我还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检查,提高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多交流,针对本班级出现的典型学生事例进行探讨,根据师德师风要求商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处理策略,也是对教师处理事物能力的考验以及将师德师风建设付诸行动的策略之一。
最后,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的师德师风方面需要遵守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对照,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教学素质和精神面貌多方面优秀的教师。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得到提升。
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步骤。因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涉及到全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方面,只有提升到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强化,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建设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首先,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投票评价评选最团结友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将全校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根据学校规模都有固定的投票人数,如学校可以设定4个优秀名额,4个不合格名额,其余都为良好或者合格名额,其余人数规模的学校以此类推,从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师德师风评价氛围。
其次,还可以在学生之中对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品德品行进行调查、抽查,及时了解在学生心目当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相互渗透结合。
再次,学校还可以动员级部主任、思想政治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中层领导形成师德师风监督小组,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落实到实处。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以及开设举报电话,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甚至是路人,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举报上来,为教师投票提供依据,并将属实信息登记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给职业道德不明确,心理放松的教师以警示,督促其正确对待师德师风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是督促新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奖惩并进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教师榜样的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一,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还告诉我们,教师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榜样,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全国最优秀教师以及教学能手、优质思想课、优质心理课评选等活动,将隐藏在教师队伍当中优秀榜样发掘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例如,“最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活动中,通过将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广播中宣传赞扬,以达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树立优秀教师典范,不仅是对优秀教师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社会风气的推广,更是在每一名教师心目中形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又或者说是目标与追求,是给每一位教师心里播种了一粒师德师风建设的种子,只要教师以优秀的品德和切实的行动去灌溉耕耘,就会收获希望的果实。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
我国中小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多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其中爱国守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条准绳来要求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热爱教师职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孜孜不倦、业精于勤、任劳任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特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辜负广大人民的信任与尊敬,作出有良心有真心的业绩,才能够得到他人的爱戴和自我的心灵满足。
五、结束语
循规蹈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埋头学习的学生,只有饱含教学激情、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高超的人才,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该文将就一些平时教学生涯中常出现的现象,谈一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责任心与爱心两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要想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岗敬业。这是精神追求的两种境界:一是乐业;二是敬业。乐业就是兴趣,就是热爱;敬业就是使命感,责任心。怎样才算是爱岗敬业呢?就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10年的教书生涯使我充分认识到爱岗敬业是干好本行的前提,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其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怎样才算是爱护学生呢?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爱。师爱是人们对教师作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构成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类爱的海洋中,师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而无私、高尚、纯洁的感情。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关系到年青一代的成长,尤其在德育工作中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1、良好的师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性格的形成
高尚的师德等于言传身教
对教师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衣着仪表都对学生有着直观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灵产生性质不同的作用。好的言语是促进师生情感沟通的有利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反之,则传递消极的信息,阻碍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作为教师来说不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自己高尚的师德,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言传身教。记得大学实习期间,因为看着马路两边没有车就习惯性的骑自行车闯了红灯,不巧就被几个学生看到了,嘴里还大喊着“老师都闯了,大家也快跟着过去……”深刻反思学生说出的话,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平时的表现对学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高尚的师德等于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与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师的真正本领,不只在于会讲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更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即使教师的“独角戏”唱的再好,英语教学效率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的保证。
高尚的师德等于唤醒心灵
教师高尚的师德如一缕阳光,可以温暖学生的心房;如一泓清泉,可以洗涤学生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抱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他们的愿望交给这些做教师的人。这种激情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我曾经看了一个关于巴普里克这个孩子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位植物学老师的善于观察、鼓励与培养,使得这位从一开始就问题重重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一年比一年好,最终顺利的从农业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农艺师。由此可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被发现的潜能。
2、良好师德的激励作用
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很大。一个教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热情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师应追踪科技前沿,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将教学内容时代化、信息化,保证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在备课时“吃透”了重点,“抓住”了难点,并形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技巧。教师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必将给学生很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
重视学习,敢于实践
认真学习,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练兵千遍不如战场一日,只有不断让自己充电加码,先把自己的“半桶水”端满,才能有更多的知识给予可爱的孩子们。反之,教育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花架子、皮毛、背离重点。
严于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学校就应该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将私人情感带入给孩子们教育的课堂中。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
提升素养,塑造内涵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重要的是塑造内在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不断让自己向专业化逐渐靠拢,发挥自身专业和职业的鲜明特征。
3、师德教学中,做好后进生的关爱工作
对后进生,做为教师,更多给予学生的,是要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集体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鼓励。都说“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教师一定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这就要求现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为人师表,又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世哲理、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最简单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更优更全面的正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言教、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
4、结语
综上所述,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除了必备的教学责任心外,还应把满腔的爱心溶入教学的课堂的课前课后。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做引领德育工作的旗帜,做给学生指明方向的路标,帮助每一个学生收获金色的人生。
摘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主人翁责任感,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更加积极、正面、健康的思维,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分析
教师承担着教育的'百年大业,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和引领者,所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小学学生正在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对身边人进行不断的模仿学习,逐渐的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解。在家庭中父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在学校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旦教师的道德品德有不良的表现,学生的这种白纸上就会显示出一种胡乱的涂鸦。其次,教师的品德修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不仅是影响教师的个人表现,还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一旦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理论却不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虽然教师会带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学生的行为素质有不良的影响,最终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教师的行为表现都是学生的指路标,会对学生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良好品德,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在教师的不断影响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最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要求学生做到一些事情时自己也要做到,首先作为典范,发挥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如果有一些不良表现时,教师应该用语言婉转相劝,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感动下改正自己的问题,进而学生能够在长期的熏陶下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二、授业解惑,诲人不倦
教育是一项具有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与众不同的爱,教师的爱是严爱也是慈爱,是一种不会想要回报的一种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上有所体现。
蜡炬成灰泪始干,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教师的人生历程写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都是带着爱心,用爱对待学生,用爱对待工作,不仅把工作当作工作,还将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事业,能够站在一个新高度,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教师能够将人们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进而能够为成为一个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和荣誉。教师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遵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教师在用爱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不断的学习培训,进而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的探索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而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用爱来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些生活道理。
三、弘德育人,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规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社会,对教师廉洁从教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守得住清贫,不在教育工作中从事谋取私利的活动,不从学生及家长身上谋取私利,真正能以身立教,以教淙恕
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树立廉洁无小事的廉政意识,防微杜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要始终保持高尚节操,为人师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绳;不利用教师职业便利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者变相谋取私利,不向学生推销或摊派学习资料、用品并从中牟利,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并从中牟利;在态度上能平等公正的对待全体学生,不因为学生学习好坏、家庭经济基础好坏、父母社会职业和地位不同而歧视学生、区别对待。廉洁从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公平正义的情感体验,对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感,能增强老师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公信力、权威性和感染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养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强化教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应该明确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以爱进行德育教育策略[J].丁桂英.赤子(上中旬).2016(22)
[2]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李德显.教育科学.2016(05)
[3]小学教师课程素养的现状调查[J].杨东燕,严U.基础教育研究.2016(17)
[4]简谈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J].宋婧.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3)
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的师德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等同高校发展不相符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使得高校内部的许多青年教师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许多青年教师在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向有所不同,在怎样处理竞争关系、功利关系等方面稍有偏颇。而且,存有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伴有严重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方面的思想错误。在工作生活遭遇不快时,会将自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
2、青年教师在工作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合作意识较差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竞争化,加之许多青年教师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这就愈发的促使青年教师功利化和自私化。教师同教师的竞争性加强,反而其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有的教师为了展现自我,无视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与他人在教学上的探讨,导致教学过程脱节孤立、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甚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缺乏端正的心态由于时代的发展较为快速,教师对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带有一定的浮躁情绪,这就使得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中态度不够严谨,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投入力度较少。有的时候没有遵守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开展授课工作,在课堂上随便的应对、照本宣科等。在学术研究方面,急功近利,只顾完成研究任务,轻视了教学工作的严谨性。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对策
1、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民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才会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心态,逐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将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作为自身的发展榜样。高校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进而引导青年教师工作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行为与态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行为意识,利用科学的舆论导向来抵制不良师德师风的出现。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以此来鼓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
2、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对师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考核评价、奖励办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方面的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三、结论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的加大,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伴随着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青年教师逐渐的在教师中比重的加深,显示着我国的高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高校教学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教学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所以,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到的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娇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何来做好幼儿德育这项工作呢?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日常生活、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并且在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亲眼看到一本本图书井然有序地摆在书架上,管理员阿姨辛勤地劳动以及读者安静有序地借阅图书等情景,会深深地体会到秩序的重要性,并更加爱惜图书;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风味特产,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品,并用绘画、手工及结构材料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风貌……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游戏和专门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与要求,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合力,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王士年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举办“企盼奥运成功,为中国健儿加油”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心中掀起了爱祖国的波澜。又如:我班的赵凯奇小朋友平时爱骂人,虽经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复启发下,他对着全班小朋友保证,从他生日这天起他保证不再骂人,并请别的小朋友监督,果然这天他没有骂人,我因势利导,在班中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坚决改正骂人的毛病。一周后,赵凯奇基本改正了骂人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步培养了幼儿热爱老师及家长,关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四、将德育教育寓随机教育中,提高德育水平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园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家长只注意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养,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幼儿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不断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把德行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肩负着为国家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承担着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职责。尤其是占比超过 60%的青年教师,已然成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刻不容缓。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师风是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风范[2].不同时期,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究其实质仍是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理想信念和完美人格。只有把握高校青年教师身份中的文化与道德根据,直面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剖析高校教师内心的道德窘境,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去综合分析问题的成因,才能逐渐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不深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它关系着国家道路和国家命运。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席卷着国人的思潮,在中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个别青年教师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淡薄、价值观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他们在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把这种危险的价值取向传递给意识形态不成熟的学生们,形成的连锁效应不可小觑。物质文明的发达并不代表精神文明的富足,对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使得阅历尚浅的青年教师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所迷惑,教书而不育人,失正而无以为范,师德师风下滑,没有起到对学生的行为示范和引领作用,思想道德混乱而不自知。
(二)职业认可度降低,敬业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非常良好的素质,忠于并热爱教育事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多人从事教育的初衷正是基于崇拜和奉献。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如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与实际收入的矛盾,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困难,过度行政化的制度牵制等,使青年教师基于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出现了下滑,有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还因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造成了敬业意识的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的缺乏。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认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讲授,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不积极进取,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3]的创新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忽视了教育工作对于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哪有利可图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向哪里投入,不重视个人道德修为和专业知识的精进,忽视自身的道德反思和自省,职业理想缺失。
(三)价值观倾斜,不务正业
有些青年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得失,只强调自我价值以及个人的名利,不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注意构建新型和谐的同事关系,这样会导致价值观的倾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行为,将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学术上刚愎自用,抑制了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灵感之源[4].有些教师过分热衷于发展第二职业,而不注重本职岗位,将学生看做是自己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背弃因材施教。在教学方面,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己本身的职责所在,缺乏诚信,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求私利。
(四)教师学术诚信缺失,职业良心趋于功利
由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越来越难,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完成量化考核的任务,既要抓教学,还要搞科研,承担班导师任务、下企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当的评价导向,使得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心浮气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背弃了起码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拉关系,走后门,剽窃科研成果的学术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功利化倾向极为严重。诚实守信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古人提倡君子要“内修”、“慎独”、“独善其身”,只有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风清气朗,才能唤回师德的温厚馨香。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培养有思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之人,培养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思想觉悟之人,培养能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践中创新发展之人,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大学的精髓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奉献去传承和发扬的。作为承载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希望的青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才能营造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 年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并对高校青年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还能增强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兴趣和工作热情,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深的专业知识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影响个体的良性发展,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必将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快速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必将成为社会学习的楷模而重塑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神圣的光环。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的养成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内因;政府、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是重要保障,是外因。内、外因只有共同作用,积极配合才能共同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在研究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原则,用充满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怀的视角全面透彻的解析事情的本质,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高校青年教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教书育人、求知树德的全过程。第二,提升职业认知,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终生学习理念。师德教育的实现和师德教育的提升不可能离开教师的职业角色。青年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挖掘教育职业的本质,从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道德、高尚品格等方面来雕琢自己,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博学、慎思、笃行,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致力于国家建设,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三,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弘扬优秀师德传统。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内化为自主意识,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师德传统发扬光大,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师德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从师德培训、师德评价考核到师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精心设计、严格把控,要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拓宽师德培训渠道,创新师德培训模式,科学制定师德的评价考核方式,充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予青年教师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通过导师制让青年教师全方位感受优秀老教师的专业造诣、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次,学校要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处于高等教育变革期的青年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正在逐渐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理想,很多人过早的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青年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创设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用制度的力量在职业道德上构建充分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最终实现学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再次,学校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以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每个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气质和精髓,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点睛之笔。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5].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振兴的成败。这个课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其实践途径的拓展需要社会、政府、校方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唯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具的学生,教育的本真从来都不是功利性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社会的一致尊重,树立教师职业的光辉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 云。 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的难点与途径探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61-62.
[2] 冉春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177-180.
[3] 龚 克。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0(35):60-62.
[4] 齐卉璇,李运仓。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误区探析与对策研究 [J].鸭绿江,2015:1383,1434.
[5] 廖 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建设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征文范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征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过这段时间师德师风的学习后,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白了师德是一切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好书之外,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时刻都要以身作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人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自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身上的责任重大,时刻不敢懈怠。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品行将是师德最重要的体现。教师要冲满爱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爱为是师之魂”,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很多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最终效果。特别是我们农村教师师德尤为重要。因为农村孩子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知识和信息来源不如城里丰富多样,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言教,还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出榜样,赢得社会尊重。
其次,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小学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是相当大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模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小学生更是如此。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所以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高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科研量化指标逐渐成为衡量教师行业水平的标杆,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学术水平,但并不能作为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近年,绝大多数高校依据学术文章发表级别和数量、科研项目来评定职称,导致高校教师盲目于发文章、投机申请科研项目而忽略学生教学的怪圈之中。对教案、学生课堂教学环节表现出敷衍了事、学术浮躁现象。部分教师疏于教学而专注于学历的考取和攻读,重视了未来工作地位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课程教学和学生思想导师的重要性,同时,很多学术不良之风也随之出现。
二、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目前,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主观问题也有社会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导致教师个人价值观出现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民带来了丰硕的物质享受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市场经济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也接踵而至。这种消极因素强烈冲击着高校教师行业。某些教师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出现了个人价值观的转型。造成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有多种因素,教育制度方面存在问题,教师个人的思想修养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校教师管理体制不完善,考评机制出现偏颇
首先,高校管理制度由过去只重教学到现在重科研的转变,使得高校教师科研管理指标化。特别是高校对于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体制并不完善,单纯依靠科研项目和获奖成果进行评定,对教学授课效果和德育素质培养的考虑比重大幅降低。其次,高校师德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现有考核标准过于泛泛,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效果考量标准,仅从表面下功夫忽视了内在的核心体系建立。第三,当前实行的考评机制“一言堂”现象较突显,在民主评议方面仍需加强。单方面强调教师科研水平、学历、毕业院校等级,更有甚者仅凭借主管部门领导意见,对学院教师的意见、学生评价等没有划入考评机制中来。这种缺乏民主、监督的体制也是出现师德失范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教师岗位培训形式化,师德培训走过场
要想培育优秀人才首先培养者自身就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所谓“律人先律己”。当前,各高校以及专门的培训班对师德的概念界定、类别划分以及内容细化都是出于表面的、强制的他律状态,并没有内化成为教师的个人意志,缺乏内省自律机制。其次,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学生思政工作,忽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塑造。长此以往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忽视自身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师德缺失所引发的道德危机越来越严重。再次,在高校师德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注重理论学习,忽视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教师间的关系协调等问题,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所带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这种现象在教师加薪晋级等过程中最为凸出,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
高校教师是社会的传道者、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人格品德的塑造者。孔子作为教师的代表,他的师德观是教师们应该学习并坚守的基本师德准则。在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主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3]”道德修养是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教师未来形成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职业道德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作为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是高校教师“德、识、才、能”素质的综合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点必将渗透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因此,高校教师应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之间的关系,将教师职业操守与职业规范真正地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来,将“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情感塑造、性格培养相结合,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构建纯净的学术氛围“学术研究浮躁、缺乏创新精神”
[4]。就学术本身而言,是需要一个长时间、厚积累的过程,最终经过淬炼而获得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坐得住冷板凳。因此,构建纯净的学术氛围,营造良好学术道德环境是师德建设的根本基础。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教师考评体系,加入学术道德评价标准,在重量的前提下更要规范学术质量,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对知识产权和学术规范进行培训。此外,加强校际间的联系,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邀请领域学术头人定期开展学术报告等形式,开拓教师学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三)高校师德建设应走科学化、创新型考核体系之路
科学的量化考核,坚持“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是高校师德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道德追求以及道德培养都是以人为前提,偏离了这一基础,师德建设也就变成了无根之木。其次,应该把教师的职业目标放在中间层次。教师这一职业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职业特点与职业操守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目标。第三,师德目标考核体系的最高层次应该是教育创新。创新是当前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高校教师应将创新精神注入教书育人的体系之中,在严谨治学的基础上,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尚,勇于创新。
(四)健全的评价机制和完善的监督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以管理制度为基准,通过监督体系对教师师德品质进行引导和约束,将高校师德建设向良好方向发展。教师评价体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作过程,在考评中应纳入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科学的思想理念、良好的品德引导方面,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评定的标准之一。定期对教师进行师德考评,通过学生测评更加直观了解教师教学成果和师德品格,形成优胜劣汰的考核体系。此外,学校要建立师德监督机制,采取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监督,并由学校设立监督小组,对其进行督促指导。第三,建立校园师德监督网站,学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监督手段促进师德建设的发展。第四,建立教师自我评价系统,通过辅助手段让教师“吾日三省乎吾身”,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的知识获得、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建构师德科学化体系,势必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将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进行督导,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师德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等同高校发展不相符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使得高校内部的许多青年教师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许多青年教师在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向有所不同,在怎样处理竞争关系、功利关系等方面稍有偏颇。而且,存有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伴有严重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方面的思想错误。在工作生活遭遇不快时,会将自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
2、青年教师在工作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合作意识较差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竞争化,加之许多青年教师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这就愈发的促使青年教师功利化和自私化。教师同教师的竞争性加强,反而其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有的教师为了展现自我,无视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与他人在教学上的探讨,导致教学过程脱节孤立、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甚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缺乏端正的心态由于时代的发展较为快速,教师对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带有一定的浮躁情绪,这就使得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中态度不够严谨,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投入力度较少。有的时候没有遵守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开展授课工作,在课堂上随便的应对、照本宣科等。在学术研究方面,急功近利,只顾完成研究任务,轻视了教学工作的严谨性。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对策
1、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民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才会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心态,逐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将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作为自身的发展榜样。高校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进而引导青年教师工作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行为与态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行为意识,利用科学的舆论导向来抵制不良师德师风的出现。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以此来鼓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
2、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对师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考核评价、奖励办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方面的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三、结论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的加大,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伴随着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青年教师逐渐的在教师中比重的加深,显示着我国的高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高校教学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教学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所以,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到的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娇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何来做好幼儿德育这项工作呢?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日常生活、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并且在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亲眼看到一本本图书井然有序地摆在书架上,管理员阿姨辛勤地劳动以及读者安静有序地借阅图书等情景,会深深地体会到秩序的重要性,并更加爱惜图书;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风味特产,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品,并用绘画、手工及结构材料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风貌……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游戏和专门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与要求,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合力,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王士年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举办“企盼奥运成功,为中国健儿加油”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心中掀起了爱祖国的波澜。又如:我班的赵凯奇小朋友平时爱骂人,虽经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复启发下,他对着全班小朋友保证,从他生日这天起他保证不再骂人,并请别的小朋友监督,果然这天他没有骂人,我因势利导,在班中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坚决改正骂人的毛病。一周后,赵凯奇基本改正了骂人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步培养了幼儿热爱老师及家长,关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四、将德育教育寓随机教育中,提高德育水平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园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家长只注意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养,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幼儿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不断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把德行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肩负着为国家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承担着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职责。尤其是占比超过 60%的青年教师,已然成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刻不容缓。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师风是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风范[2].不同时期,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究其实质仍是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理想信念和完美人格。只有把握高校青年教师身份中的文化与道德根据,直面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剖析高校教师内心的道德窘境,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去综合分析问题的成因,才能逐渐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不深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它关系着国家道路和国家命运。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席卷着国人的思潮,在中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个别青年教师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淡薄、价值观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他们在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把这种危险的价值取向传递给意识形态不成熟的学生们,形成的连锁效应不可小觑。物质文明的发达并不代表精神文明的富足,对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使得阅历尚浅的青年教师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所迷惑,教书而不育人,失正而无以为范,师德师风下滑,没有起到对学生的行为示范和引领作用,思想道德混乱而不自知。
(二)职业认可度降低,敬业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非常良好的素质,忠于并热爱教育事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多人从事教育的初衷正是基于崇拜和奉献。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如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与实际收入的矛盾,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困难,过度行政化的制度牵制等,使青年教师基于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出现了下滑,有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还因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造成了敬业意识的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的缺乏。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认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讲授,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不积极进取,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3]的创新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忽视了教育工作对于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哪有利可图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向哪里投入,不重视个人道德修为和专业知识的精进,忽视自身的道德反思和自省,职业理想缺失。
(三)价值观倾斜,不务正业
有些青年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得失,只强调自我价值以及个人的名利,不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注意构建新型和谐的同事关系,这样会导致价值观的倾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行为,将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学术上刚愎自用,抑制了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灵感之源[4].有些教师过分热衷于发展第二职业,而不注重本职岗位,将学生看做是自己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背弃因材施教。在教学方面,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己本身的职责所在,缺乏诚信,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求私利。
(四)教师学术诚信缺失,职业良心趋于功利
由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越来越难,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完成量化考核的任务,既要抓教学,还要搞科研,承担班导师任务、下企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当的评价导向,使得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心浮气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背弃了起码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拉关系,走后门,剽窃科研成果的学术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功利化倾向极为严重。诚实守信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古人提倡君子要“内修”、“慎独”、“独善其身”,只有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风清气朗,才能唤回师德的温厚馨香。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培养有思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之人,培养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思想觉悟之人,培养能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践中创新发展之人,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大学的精髓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奉献去传承和发扬的。作为承载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希望的青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才能营造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 年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并对高校青年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还能增强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兴趣和工作热情,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深的专业知识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影响个体的良性发展,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必将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快速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必将成为社会学习的楷模而重塑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神圣的光环。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的养成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内因;政府、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是重要保障,是外因。内、外因只有共同作用,积极配合才能共同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在研究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原则,用充满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怀的视角全面透彻的解析事情的本质,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高校青年教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教书育人、求知树德的全过程。第二,提升职业认知,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终生学习理念。师德教育的实现和师德教育的提升不可能离开教师的职业角色。青年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挖掘教育职业的本质,从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道德、高尚品格等方面来雕琢自己,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博学、慎思、笃行,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致力于国家建设,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三,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弘扬优秀师德传统。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内化为自主意识,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师德传统发扬光大,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师德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从师德培训、师德评价考核到师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精心设计、严格把控,要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拓宽师德培训渠道,创新师德培训模式,科学制定师德的评价考核方式,充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予青年教师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通过导师制让青年教师全方位感受优秀老教师的专业造诣、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次,学校要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处于高等教育变革期的青年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正在逐渐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理想,很多人过早的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青年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创设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用制度的力量在职业道德上构建充分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最终实现学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再次,学校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以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每个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气质和精髓,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点睛之笔。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5].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振兴的成败。这个课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其实践途径的拓展需要社会、政府、校方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唯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具的学生,教育的本真从来都不是功利性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社会的一致尊重,树立教师职业的光辉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 云。 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的难点与途径探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61-62.
[2] 冉春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177-180.
[3] 龚 克。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0(35):60-62.
[4] 齐卉璇,李运仓。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误区探析与对策研究 [J].鸭绿江,2015:1383,1434.
[5] 廖 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建设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欢迎查阅!
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1
一、初心
曲曲弯弯的小路,被植被亲密的拥抱着,小萝卜头拥簇着相貌平凡的大个子,嘴巴的弧度越翘越高,风吹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要把这首歌曲送到更远的地方。这是我心中的一幅画卷,有童真,有快乐,还有他——我的语文老师。
透过斑驳的铁门,我看见他在辗转徘徊,侧头探望,意气风发,相视一望,我们笑得肆意,成功就在脚下,是他——我的体育教练送我到门口,又祝福着说再见。
二、延续
推开门,望着嬉闹的花园,我的脚,竟不敢踏上那十厘米的阶梯,忐忑?不,是无措。深呼吸,微笑却忍不住消失。
时间让我们逐渐拉近距离,一朵小花赫然吸引着我的注意力,上课批评他时,他用自己的头撞击着书桌,一时间我茫然无措,害怕?有的,更多的是担心。回到探索屋,和老教师共同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案,了解了小花朵的故事,原来,花爸爸外出觅食,花妈妈有了新的花骨朵。俯下身,“我最喜欢你了”他腼腆的低下了头,“为什么要撞桌子?还疼么?以后不能在这么做了。”他点点头,然后跑走了。我心里低笑,真是个纠结又可爱的小花朵。当我的目光从黑板转向了花园,每一朵花都在等待被发现,发现花蕊散发的幽香。匠人,修剪是形式,发现美丽,成就美丽是匠心的魅力。
树未结果,先行再见,365日相遇,一秒钟分离。在新的花园里眺望,七嘴八舌的声音絮絮叨叨的传来,仿佛又站到他们身边。“小花朵买了个电话手表,我们都想给你打电话。”“放学了,我们在值日”“你快和老师说话啊”……雾气再一次来袭,我却愈加坚定,仿佛看到了远方……
三、未来
未来,迷雾仿佛更加的浓密,家,成了我们港湾,国,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德,是我们的灯塔。你我手牵手,共同抹开太阳的迷雾,拥抱温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匠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我修剪花朵的工具,迷雾中的阳光为我们指引方向,匠心,德为主,更让我愿意俯下身子,倾听花的声音,静待繁华盛开。
未来,还在远方,带上工具,朝着阳光,守住一份初心,继续前行。
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2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我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资料。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忙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教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应对着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职责让他们理解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齐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提高,让他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团体活动;应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忙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孙浩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到达了正常儿童的水平。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梦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仅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提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进取性,不断改善自我的工作。
二、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经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教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十分正确。他认为教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我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日的我倍加珍惜自我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勤奋精业精神,仅有乐教勤业的教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经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我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我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必须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我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3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而高尚师德的集中体现就是爱。
人们对教师一向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我穿过它面前的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我渐渐地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而我只愿做那小小的铺路石,让我们的新一代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
初次登上讲台,面对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我总是板着脸,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想以“师道尊严”的传统道德威摄他们。然而不久,他们很快地发现了我的“友善”,向我玩起了把戏。上课时有小声说话的,有做小动作的。对此我当然是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一顿。此后,我发现,我的训斥大有作用,上课他们正襟危坐,作业也一张不差。可是我同时也发现,学生见了我绕着走,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老教师给我送来“灵丹妙药”: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
慢慢地我用老教师那里得到的“灵丹妙药”去和学生交朋友。我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以你的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是不会换取同学们纯真的心的。很快的我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
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那里有‘爱’,那里便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
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顾多年的从教历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个学生需要并喜欢的老师,必须时刻注意修养师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每天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业余时间我认真钻研业务,大量翻阅教育杂志,不断给自己充电。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也是艰辛的,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可是我们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是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虽然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于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学生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这些是对工作的投入,更是爱学生的体现。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就应当有甘当绿叶的精神,时时处处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培育一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4
教师,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千百年来,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化的重任,古今中外,多少桃李芬芳。可是,在光荣的背后,教师的工作却是不易的,它不只是传授知识如此简单。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是师之基本也是根本。一位教师,必须自我在“道”上,在人格上,无愧于己、受人景仰,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受他教育的学生。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不为人察觉,力量却最为巨大。孔老先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我的榜样教育学生。”如此可见,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刚走上三尺讲台不久的新教师,我深知教师师德、人格的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位置,这股悄无声息的力量,也在无时无刻提醒我,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教育的结果。用我的人格魅力推动教育结果的良好发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努力地目标。我该如何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下我将从几点浅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真诚。常有人说,教师就像演员,上课就像演戏。可是,在教师人格方面,绝对要坚持表里如一,言行统一,绝不能真的如演戏一般,表里一套、背地一套。仅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完美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教师的占8%,其它占12%。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不倾向于向教师倾诉,因为平时教师都以一种作为在学生之上的姿态出现与学生进行交流。而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学生的心智还有待发展,遇到问题常可能无法排解,如果无法得到教师、家长的引导和纠正,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教师,怎样样才能成为学生的交心朋友,走进孩子的心灵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答案:“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我的心奉献给他们。”仅有教师以真诚的人格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
其次,我认为教师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要讲究礼貌,以身作则。
教师的行为和人格对于学生都起榜样作用。有些教师在教室里常以严谨、端庄的态度出现,但在生活中却是过于散漫,也常有教师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有人会问,只要在学生面前做好就行了,学生都不在眼前,何必如此紧张?就像马路上的斑马线与红绿灯一样,如果没有警察看着就不用遵守交通规则,红绿灯与斑马线又何必设置?一个人的人格之美,是经过生活中点滴小事来塑造的。教师是模范公民,教师是示范,是榜样,教师的人格要想发光发热,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教师就必须在人前人后都能讲究礼貌、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以模范公民的标准要求自我。
再次,教师的人格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的方面。人更是矛盾的综合体,教师也难免会有缺点。可是即使无法避免,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教师仅有不断地去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才能担负起育人职责。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系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理论引导自我。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理解本事有强弱、学习提高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能够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所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这种榜样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而教师如何才能在实践中散发自身的人格魅力?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完美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我的人格素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素养更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积累,使自我的语文越来越有“语文味儿”,越来越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2)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3)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礼貌的体现。教师以适宜的礼仪与学生交往,不仅仅能教会学生基本的社交礼仪,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构成。
(4)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此刻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字鞭策和要求自我,不断进取,不断努力,让自我的人格魅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德师风优秀主题征文5
当我们老师心中充满爱时,学生才更易亲其师,信其道。爱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是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是的,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必然会博得学生的仰慕。但是,在如今的社会里,学生不单纯对教师的知识和才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人格也提出了新的期望和企盼,充满睿智、善解人意、宽容大度的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也是为人师者应不断追求的个性品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心理问题。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爆炸、竞争更加激烈,这些都会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人们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由于知识的迅速增长与更新,一些人会产生恐惧感,生活节奏的加快必然会使一些人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多地依靠网络,人的直接接触相应减少,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冷漠,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异常等社会心理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些不适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交往,不仅会造成学习困难,还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师要真正做到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中学生对尊重的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与学生沟通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学生,只有通过正确评价、热情帮助、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积极引导,才能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师德师风论文1000字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下面是我整理的师德师风论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师风的含义,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社会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对于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理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把师德师风彻底的发扬光大,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学校发展、提高、进步的关键所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师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师德教育》
【摘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良好氛围中,在我校广大教职工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工作过程中,学校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师良好思想品德修养放在了较为突出的位置。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学校发展、提高、进步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师德的培养应当从教师的本职工作做起,从工作的点点滴滴来体现。
【关键词】教师师德;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思想品质
1 热爱、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 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技术人材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爱生如子。而我们今天强调师德教育,绝不是刻板的师道尊严,而是一种品德、一种修养、一种人格的魅力。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因为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3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将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将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中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通过我们的榜样作用、良好的师德、表率作用来影响、培养、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材,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而在学校,学生唯一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就是教师。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到20岁之间,属于青年的初期和中期,而这一时期是学生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这一特殊时期。而在这一重要阶段,教师的师德、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受教育者文明程度的特殊使命。所以,教师提高个人素质是关键,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4 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博闻多识,广泛涉猎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积累和拥有的知识越多,那么他课堂教学内容越充实,就越吸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我们愿意承载这份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传授给学生。
5 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整体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在教师质量提升方面的中心环节。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提高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转变考核方式、鼓励创新教学、丰富教师活动、采取激励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重点介绍了如何采取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捧远远大于精神,使得某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待教育事业失去了曾经的高尚性或者说纯洁性,这些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素质低下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但是受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惕,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呢?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感想与建议。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开始。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师风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什么呢?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职业道德观念。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尽快转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师德师风理论知识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定制多本教材参考书作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督促教师将书中知识点进行记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为此,我还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检查,提高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多交流,针对本班级出现的典型学生事例进行探讨,根据师德师风要求商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处理策略,也是对教师处理事物能力的考验以及将师德师风建设付诸行动的策略之一。
最后,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的师德师风方面需要遵守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对照,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教学素质和精神面貌多方面优秀的教师。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得到提升。
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步骤。因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涉及到全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方面,只有提升到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强化,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建设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首先,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投票评价评选最团结友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将全校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根据学校规模都有固定的投票人数,如学校可以设定4个优秀名额,4个不合格名额,其余都为良好或者合格名额,其余人数规模的学校以此类推,从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师德师风评价氛围。
其次,还可以在学生之中对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品德品行进行调查、抽查,及时了解在学生心目当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相互渗透结合。
再次,学校还可以动员级部主任、思想政治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中层领导形成师德师风监督小组,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落实到实处。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以及开设举报电话,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甚至是路人,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举报上来,为教师投票提供依据,并将属实信息登记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给职业道德不明确,心理放松的教师以警示,督促其正确对待师德师风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是督促新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奖惩并进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教师榜样的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一,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还告诉我们,教师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榜样,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全国最优秀教师以及教学能手、优质思想课、优质心理课评选等活动,将隐藏在教师队伍当中优秀榜样发掘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例如,“最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活动中,通过将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广播中宣传赞扬,以达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树立优秀教师典范,不仅是对优秀教师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社会风气的推广,更是在每一名教师心目中形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又或者说是目标与追求,是给每一位教师心里播种了一粒师德师风建设的种子,只要教师以优秀的品德和切实的行动去灌溉耕耘,就会收获希望的果实。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
我国中小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多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其中爱国守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条准绳来要求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热爱教师职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孜孜不倦、业精于勤、任劳任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特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辜负广大人民的信任与尊敬,作出有良心有真心的业绩,才能够得到他人的爱戴和自我的心灵满足。
五、结束语
循规蹈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埋头学习的学生,只有饱含教学激情、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高超的人才,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该文将就一些平时教学生涯中常出现的现象,谈一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责任心与爱心两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要想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岗敬业。这是精神追求的两种境界:一是乐业;二是敬业。乐业就是兴趣,就是热爱;敬业就是使命感,责任心。怎样才算是爱岗敬业呢?就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10年的教书生涯使我充分认识到爱岗敬业是干好本行的前提,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其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怎样才算是爱护学生呢?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爱。师爱是人们对教师作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构成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类爱的海洋中,师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而无私、高尚、纯洁的感情。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关系到年青一代的成长,尤其在德育工作中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1、良好的师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性格的形成
高尚的师德等于言传身教
对教师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衣着仪表都对学生有着直观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灵产生性质不同的作用。好的言语是促进师生情感沟通的有利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反之,则传递消极的信息,阻碍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作为教师来说不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自己高尚的师德,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言传身教。记得大学实习期间,因为看着马路两边没有车就习惯性的骑自行车闯了红灯,不巧就被几个学生看到了,嘴里还大喊着“老师都闯了,大家也快跟着过去……”深刻反思学生说出的话,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平时的表现对学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高尚的师德等于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与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师的真正本领,不只在于会讲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更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即使教师的“独角戏”唱的再好,英语教学效率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的保证。
高尚的师德等于唤醒心灵
教师高尚的师德如一缕阳光,可以温暖学生的心房;如一泓清泉,可以洗涤学生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抱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他们的愿望交给这些做教师的人。这种激情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我曾经看了一个关于巴普里克这个孩子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位植物学老师的善于观察、鼓励与培养,使得这位从一开始就问题重重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一年比一年好,最终顺利的从农业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农艺师。由此可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被发现的潜能。
2、良好师德的激励作用
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很大。一个教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热情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师应追踪科技前沿,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将教学内容时代化、信息化,保证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在备课时“吃透”了重点,“抓住”了难点,并形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技巧。教师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必将给学生很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
重视学习,敢于实践
认真学习,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练兵千遍不如战场一日,只有不断让自己充电加码,先把自己的“半桶水”端满,才能有更多的知识给予可爱的孩子们。反之,教育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花架子、皮毛、背离重点。
严于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学校就应该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将私人情感带入给孩子们教育的课堂中。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
提升素养,塑造内涵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重要的是塑造内在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不断让自己向专业化逐渐靠拢,发挥自身专业和职业的鲜明特征。
3、师德教学中,做好后进生的关爱工作
对后进生,做为教师,更多给予学生的,是要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集体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鼓励。都说“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教师一定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这就要求现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为人师表,又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世哲理、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最简单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更优更全面的正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言教、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
4、结语
综上所述,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除了必备的教学责任心外,还应把满腔的爱心溶入教学的课堂的课前课后。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做引领德育工作的旗帜,做给学生指明方向的路标,帮助每一个学生收获金色的人生。
摘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主人翁责任感,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更加积极、正面、健康的思维,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分析
教师承担着教育的'百年大业,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和引领者,所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小学学生正在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对身边人进行不断的模仿学习,逐渐的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解。在家庭中父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在学校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旦教师的道德品德有不良的表现,学生的这种白纸上就会显示出一种胡乱的涂鸦。其次,教师的品德修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不仅是影响教师的个人表现,还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一旦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理论却不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虽然教师会带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学生的行为素质有不良的影响,最终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教师的行为表现都是学生的指路标,会对学生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良好品德,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在教师的不断影响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最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要求学生做到一些事情时自己也要做到,首先作为典范,发挥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如果有一些不良表现时,教师应该用语言婉转相劝,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感动下改正自己的问题,进而学生能够在长期的熏陶下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二、授业解惑,诲人不倦
教育是一项具有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与众不同的爱,教师的爱是严爱也是慈爱,是一种不会想要回报的一种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上有所体现。
蜡炬成灰泪始干,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教师的人生历程写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都是带着爱心,用爱对待学生,用爱对待工作,不仅把工作当作工作,还将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事业,能够站在一个新高度,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教师能够将人们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进而能够为成为一个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和荣誉。教师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遵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教师在用爱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不断的学习培训,进而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的探索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而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用爱来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些生活道理。
三、弘德育人,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规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社会,对教师廉洁从教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守得住清贫,不在教育工作中从事谋取私利的活动,不从学生及家长身上谋取私利,真正能以身立教,以教淙恕
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树立廉洁无小事的廉政意识,防微杜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要始终保持高尚节操,为人师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绳;不利用教师职业便利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者变相谋取私利,不向学生推销或摊派学习资料、用品并从中牟利,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并从中牟利;在态度上能平等公正的对待全体学生,不因为学生学习好坏、家庭经济基础好坏、父母社会职业和地位不同而歧视学生、区别对待。廉洁从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公平正义的情感体验,对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感,能增强老师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公信力、权威性和感染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养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强化教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应该明确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以爱进行德育教育策略[J].丁桂英.赤子(上中旬).2016(22)
[2]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李德显.教育科学.2016(05)
[3]小学教师课程素养的现状调查[J].杨东燕,严U.基础教育研究.2016(17)
[4]简谈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J].宋婧.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3)
师德论文
人生在世,以德为本。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圭臬,行为的准则。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孩子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只有爱,才能拉近我与孩子的距离;只有爱,才能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只有爱,才能无愧于孩子对我的称呼。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与孩子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使师生温馨和谐相处的内在动力;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孩子的感情,使师生成为好朋友的桥梁,孩子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无私地向孩子奉献爱心的回报。我感慨,我从事着一份高尚的事业,经历着一段博爱的人生。
一、拉起爱的纽带,建立最初的情感。
热爱孩子是教育的灵魂,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师应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
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平凡的,但却又孕育着伟大,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幔。”我们教师就要树立起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因我管理的是一年级学生的的日常工作,因此在班里呆的时间很长,我和孩子们相处的关系也就非常的亲密,户外自由活动时,常常有孩子偷偷跑到办公室笑嘻嘻问我:“姜老师,你在干吗?我都想你了??”我想之所以孩子们能如此,或许就是因为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教育之爱的每个细节,其实只要我们对教育充满爱,那些充满感动的教育细节便俯拾皆是,只要我们把爱做的更细更彻底,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相信我们的教育之爱便会充满我们日常生
活中的每个细节!
二、理解孩子情感,给予孩子温暖
在工作中,我谨记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尽管有时他们会调皮地让人心烦,有时又懦弱得让人心疼,可是总能让他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理解他们的情感,给予他们温暖。记得朱某某刚来时,特别腼腆怕羞,上课不发言,游戏时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点点小事便会泪流满面。我有意识地亲近她,鼓励她,为她物色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小玩伴,渐渐地,她能加入到她们的活动中去了。有一次,我给孩子们缝制“手工作业袋”,当起了整脚的裁缝师傅,不小心,缝纫针扎在了手上,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可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还是乐滋滋的。现在想想孩子由于年龄小,行为常常是很单纯的。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原因,不可一味批评,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其实那样也等于给了自己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我们要做到教育中不失误,避免失误,教师所具有的真正的教育、爱和崇高的师德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幼儿,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是至关重要。
三、为人师,付心血,让教育之爱体现在细节之中
爱是人间最美的.花朵,是心灵之弦,但仅有爱是不够的。但我觉的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洪烈,如果我们善于在平日中,在日常教育的每个细节中播种和呵护孩子们的感情,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
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传递爱的信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以扶起孩子的自尊,一句充满爱心的话语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幼儿教师千万不要轻视这小小的细节,我们的爱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细节慢慢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灵之中。相信这样的镜头我们每天都会看见,当我们行走在幼儿园之中,常常会有孩子一脸阳光地与我们打招呼:“老
师好。”有的老师会微笑着应答,有的教师会蹲下身子和孩子拥抱,或是用手抚摩孩子的头或是脸蛋叫叫孩子的名字,而有的教师却高傲地看孩子一眼或是用鼻子“恩”一下。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却依然顾我地走着,看都不看孩子一眼,就这样一个打招呼的细节,便掂量出教师对孩子爱的分量。平时教师们可能会经常收到一些孩子的小礼物,比如:他自己画的一副画、或是他喜欢的一个小贴画??我也不例外,经常会收到一些不起眼的画或他们的小制作,有的教师收到这些礼物常常会一笑置之,随手放到桌上或抽屉里,而我总是细心的收起,并告诉孩子我有多么的喜欢和珍惜,告诉孩子老师对他的爱和感激,就这样一个细节,有的教师是随手丢掉了爱心,而我却利用这个细节让孩子们学会了爱和感激。
其实只要我们对教育充满爱,那些充满感动的教育细节便俯拾皆是,只要我们把爱做的更细更彻底,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相信我们的教育之爱便会充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师德是教育的光辉;教师是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一个又一个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造成鲜花开放,师德是渡船,一趟又一趟地搭送着求知者达到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火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教育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爱孩子,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让我们牵起孩子的手,走进孩子的心中,走过他们的幼年时光。
1、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品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品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就首先要成为有品德的人。 2、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品德,教师的学识、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愿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心里的,是人格和品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讲,学识、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品德重要。 3、对教师说,最好的报达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4、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5、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辞的责任。教师在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6、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7、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但师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8、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也是教师群体,即风气。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品德,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9、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师德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师德教育论文题目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的思考
2、传统师德视域下青年教师师德养成
3、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师德修养和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4、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建设之协作精神的地位及培育
5、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6、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探究师德建设机制
7、谈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8、用责任终身追究制防治师德越位
9、以师德为基础建立良性师生关系探析
10、浅谈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与塑造方法
11、探究师德与爱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12、论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13、师德建设的价值与途径
14、加强师德修养重视非教学因素的研究
15、论走向教师幸福的师德修养
16、德性伦理学视域中的师德定位
17、从师德建设看教育生态的当代困境与应对策略
18、专业伦理视角下师德规范的新要求
19、儒家教育伦理与师德修养刍议
20、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师德建设机制研究
22、当前我国师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3、新形势下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24、论师德的特殊性与师德修养
25、当前我国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26、论当前师德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教师道德学习阶段性特质的反思
27、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28、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建设的思考
29、基于师德及其核心要素发展模型的五类教师分析
30、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师德建设
31、底线伦理视域下的师德困境及其出路
32、师德建设与权力行为的理性取向
3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建设
34、中美师德规范比较以及对中国师德建设的启示
35、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36、关于师德养成路径的几点思考
37、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师德建设研究
38、论师德的现代转型及其评价的新趋向
39、孔子的师德观对成就教师幸福的现代启示
40、远程教育高校以党建工作促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41、公共性视域中的师德建设探究
42、传统私塾教育中的师德理念窥探
43、浅析现代教育师德师风的不良现象
44、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45、教师独立人格塑造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探究
46、中国师德建设文本存在的问题及超越路径
47、孔子公正观对师德的启示
48、美国师德建设经验对我国师德发展的启发
49、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师德建设
50、基于《论语》师德观视角浅析对当代师德的影响
51、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
52、浅谈民族地区特色师德教育
53、中美师德规范文本对比研究
54、新时期师德文化对教师的影响浅析
55、“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浅析
56、归因训练在教师师德培养的作用探究
57、论孔子师德观对当今师德建设的启示
58、教师伦理学视角下的师德建设优化
59、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师德培养模式的启示
60、师德建设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实效性研究
61、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师德素养
62、当前我国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
63、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的关系探析
64、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65、陶行知师德思想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66、基于教师主体意识下的师德机制培育研究
67、关于生态文明社会下师德建设问题的思考
68、略论当前师德建设的几种迷误及其出路
69、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70、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的生态价值、困境与破解路径
71、论现代教师的师德修养
72、师德师风建设的文化探求
73、结合陶行知精神探讨教师的师德建设
74、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研究
75、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德培训策略
76、浅谈师德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77、试论师德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78、师德评价科学路径的应有视域
79、“传道守正”的师德传统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80、消极性教师伦理的缺失与构建--对我国现有师德体系的反思
81、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82、教师师德修养浅析
83、论师德建设的教化、内化和制度化
84、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转型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85、浅谈如何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86、浅谈教师独立人格塑造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87、加强学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析
88、对新媒体背景下师德建设实效性的思考
89、从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谈师德建设
90、试析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廉洁自律
1、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
4、论学校教育中的选择性尊重
5、品德课教材中公民宪法义务的文本研究
6、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研究
7、用冰山理论指导工学结合实践
8、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9、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10、学校德育空间研究
11、苏北农村留守初中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个案研究
12、“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1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内容与途径探析
1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15、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1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17、关怀理论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18、儿童同情丧失与学校教育
19、非连续性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维度
20、课外体育俱乐部--职校“问题学生”转化的有效阵地
2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消费教育研究
22、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
23、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
24、文化转型:高职院校技术文化的构建
25、中职生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及对策
26、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
27、课程内涵及在德育中的方式研究
28、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9、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30、高职院校新生和毕业生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31、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32、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33、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及其道德后果
34、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
35、满园春色更待绿叶衬
36、试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37、对近三年来“UPI”量表普查中“想轻生”新生的分析报告
38、“公共参与的限度”公约下的班级公共生活建构
39、构建和谐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40、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
41、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42、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3、重拾节俭教育
44、中职生“文化休克”症探因及消解对策
45、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46、社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47、职业学校和谐班级建设的几点思考
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
49、终身道德学习:道德人的培养路径初探
50、论“公共人”的培育
51、浅议如何处理和避免学生“不尊敬”事件
52、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
53、道德视角下农村儿童闲暇生活的质化研究--以新乡A小学中高段学生为例
5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55、学校里的病态竞争与道德教育
56、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57、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
58、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59、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60、从心育入手,抓好职校新生入学教育
61、以绘本为媒介实施品格教育的行动研究
6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品德培育
63、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64、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
65、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6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67、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研究以“品德与生活”课堂为例
68、“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69、让游戏替你说话
70、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7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72、儿童休闲的缺失与弥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
7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74、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75、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
76、分数崇拜与学校德育
77、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78、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
79、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80、小学品德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
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2、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中学德育实效--以福建师大附中为例
3、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4、中学历史道德教学实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6、美国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图景理论脉胳及其启示
7、浅谈中学物理课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8、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9、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德育的功能
10、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研究
11、浅谈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
12、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乒乓球文化的育人功能s
13、浅议中学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培养途径
14、“明礼修身”教育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15、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6、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
17、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18、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19、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
20、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22、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23、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24、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中学德育新观念
2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6、关于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调查--以武汉市弘桥中学为例
2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2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29、以礼仪立德树人的实施策略--以广东省始兴县城南中学为例
30、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1、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探讨
32、环境育人建设绿色文明校园--陕西省宝鸡中学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纪实
33、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34、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35、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36、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
37、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38、媒介对初高中德育教育影响的对比研究--基于Y中学的调查
39、“和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0、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模式创新浅谈
41、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42、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3、浅谈学校德育的“无形”与“有形”
44、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45、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46、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47、对中职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48、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深化开展策略研究
4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50、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51、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的策略探索
52、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53、新课改视野下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研究
54、让雷锋精神之花在中学校园美丽绽放
55、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56、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57、浅谈乡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态体验
58、中学德育的全时性思考--以耽美文化的挑战为例
59、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60、如何实现中学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元对接
61、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62、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记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以德育人的校长徐超
6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64、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65、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66、浅析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7、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68、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69、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70、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71、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
72、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3、也谈学校德育的理论指导问题--以华山中学为例
74、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特点
75、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76、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77、利用漫画试题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8、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79、让德育为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80、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81、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82、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83、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84、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85、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的课堂实效
86、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87、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88、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
8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90、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91、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92、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基于师生主体差异的分析
9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融入非智力因素
94、如何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挥至极致
95、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96、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97、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98、浅谈如何对高年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99、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100、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10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