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诚实!!慢慢做!!你一定行!
用教师金卡111360+俩数,去官网下
(1)C(2)试问P在何处..?(3)∵P在y轴上∴m1=0m=-1∴P(0,3)(4)两边同乘15得9x-6>10x5-159x-10x>-1556-x>-4x<4(5)原式=cb-aac-bca-b=a-b3c(6)(已知)(垂直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线段的两条线段相互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2=∠E,等量代换)(等量代换)(角平分线定义)(7)A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 水平测试参考答案一、 二、 12.稳定13.直角三角形 °,54°,108° °三、17.画图略.18.(1)有 4 种规格的木棒可供小明的爷爷选择.即规格为 3m、4m、5m、6m 的木棒;(2)选择规格为 3m 的木棒最省钱.19.因为 ∠ADE 是 △BDF 的一个外角,所以 ∠ADE = ∠1 + ∠B = 87° + 28° = 115°.在 △ADE 中,因为 ∠A + ∠ADE + ∠E = 180°,所以 ∠E = 180° - ∠A - ∠ADE = 180° - 30° - 115° = 35°.四、20.(1)图中共有 8 个三角形,它们是 △ABF,△BDF,△ABD,△AEF,△ACD,△ABE,△ABC,△BEC;(2)AD 是 △ABC,△ABD,△ACD 的高;(3)BF 是 △ABD 的中线.21.因为 AE 平分 ∠BAC,所以 ∠BAE = 12 ∠BAC = 12 × 80° = 40°.因为 AD ⊥ BC,所以 ∠ADB = 90°.在 △ABD 中,因为 ∠BAD + ∠B + ∠ADB = 180°,所以 ∠BAD = 180° - ∠B - ∠ADB = 180° - 60° - 90° = 30°.所以 ∠DAE = ∠BAE - ∠BAD = 40° - 30° = 10°.
一条环形跑道400米,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跑550千米,乙长跑,没分跑259米,2人同向出发,经多少时间,2人第一次相遇。(用方程解答)
上课不要跟你的同桌说话认真的复习不要熬夜上网到3点多呵呵!小子!没有想到你数学竟然破了你初一的记录呵呵76我都笑趴下了!你你竟然为了数学!而天天捧着最讨厌的一个科目!在琢磨!研究!永远你的心灵顾问
【第 13 期】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水平测试参考答案一、 二、 = - 7 ,等式的性质 211. - 2 (x - 1)+ 3x = 13三、17.(1)x = - 17 ;(2)x = .由题意,得 2 m + 5 + 2m -()12 = 21.解得 m = .设火车长为 x米,根据题意,得x + 60030= x5 .解得 x = 120.所以,火车的长度为 120 米.四、20.(1)不正确;①;(2)① 去分母时不能漏乘项;② 当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要改变符号.(3)去分母,得 3(x + 1)- 2(2 - 3x) = 6.去括号,得 3x + 3 - 4 + 6x = 6.移项,得 3x + 6x = 6 - 3 + 4.合并同类项,得 9x = 7.系数化为 1,得 x = 79 .21.设水流速度为 x千米 /时,根据题意,得 8(20 + x) = 12(20 - x).解得 x = 4.则 8(20 + x) = 8 ×(20 + 4) = 192.所以,水流速度为 4 千米 /时,A、B 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 192 千米.选做题 22.由题意,得 3(x + 2)- 2〔3(x + 2)- 2〕= 4.解得 x = - 2.所以使等式成立的 x的值为 - .设马驮了 x个包裹,则骡子驮了(x + 2)个包裹.根据题意,得 2(x - 1) = x + 2 + 1.解得 x = 5.则 x + 2 = 7.所以马驮了 5 个包裹,骡子驮了 7 个包裹.
七年级数学册周报第12期案
右边:一.1C 2C 3B 4B 5C 6A 7C 8D二.,2,1 10.正面,上面,左面,平面图形 11.数 12.(2) .,3,12 15.长方体、圆锥 16.(1)长方体(2)圆锥后几道题叫简单,也不方便画,请谅解
谁有啊?我很急呀!我等着用呢!知情者就快一点告诉我!谢谢你们!
2007年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本大题共有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数轴上与A点的距离等于5的数为 。 2、用四舍五入法把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 精确到 位。 3、已知圆的周长为50,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圆的半径,应是 。 4、铅笔每支m元,小明用10元钱买了n支铅笔后,还剩下 元。 5、当a=-2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 。 6、代数式2x3y2+3x2y-1是 次 项式。 7、如果4amb2与 abn是同类项,那么m+n= 。 8、把多项式3x3y- xy3+x2y2+y4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是 。 9、如果∣x-2∣=1,那么∣x-1∣= 。 10、计算:(a-1)-(3a2-2a+1) = 。 11、用计算器计算(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1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6,7,8.算式 。 13、计算:(-2a)3 = 。 14、计算:(x2+ x-1)•(-2x)= 。 15、观察规律并计算:(2+1)(22+1)(24+1)(28+1)= 。(不能用计算器,结果中保留幂的形式) 二、选择(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不是代数式 (B) 是单项式 (C) 的一次项系数是1 (D)1是单项式 17、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2a+3a=5 (B)2a-3a=-a (C)2a+3b=5ab (D)3a-2b=ab 18、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02个数应是( ) A、 B、 -1 C、 D、以上答案不对 19、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 |a + b| - 2xy的值为( ) A. 0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6分,满分24分) 20、计算:x+ +5 21、求值:(x+2)(x-2)(x2+4)-(x2-2)2 ,其中x=- 22、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值:(每小题4分,共12分) (1) (2) ; (3)由(1)、(2)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23、已知:A=2x2-x+1,A-2B = x-1,求B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有5题,24、25每题7分,26、27、28每题8分,满分38分) 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a 求:(1)梯形ADGF的面积 (2)三角形AEF的面积 (3)三角形AFC的面积 25、已知(如图):用四块底为b、高为a、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 拼成一个正方形,求图形中央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你不难找到 解法(1)小正方形的面积= 解法(2)小正方形的面积= 由解法(1)、(2),可以得到a、b、c的关系为: 26、已知: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车里程不超过五公里的一律收费5元;乘车里程超过5公里的,除了收费5元外超过部分按每公里元计费. (1)如果有人乘计程车行驶了x公里(x>5),那么他应付多少车费?(列代数式)(4分) (2)某游客乘出租车从兴化到沙沟,付了车费41元,试估算从兴化到沙沟大约有多少公里?(4分) 27、第一小队与第二小队队员搞联欢活动,第一小队有m人,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2人。如果两个小队中的每个队员分别向对方小队的每个人赠送一件礼物。 求:(1)所有队员赠送的礼物总数。(用m的代数式表示) (2)当m=10时,赠送礼物的总数为多少件? 28、某商品1998年比1997年涨价5%,1999年又比1998年涨价10%,2000年比1999年降价12%。那么2000年与1997年相比是涨价还是降价?涨价或降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6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 一、1、 2、10-mn 3、-5 4、-1,2 5、五,三 6、3 7、3x3y+x2y2- xy3 +y4 8、0,2 9、-3a2+3a-2 10、-a6 11、-x8 12、-8a3 13、-2x3-x2+2x 14、4b2-a2 15、216-1 二、16、D 17、B 18、B 19、D 三、20、原式= x+ +5 (1’) = x+ +5 (1’) = x+ +5 (1’) = x+4x-3y+5 (1’) = 5x-3y+5 (2’) 21、原式=(x2-4)(x2+4)-(x4-4x2+4) (1’) = x4-16-x4+4x2-4 (1’) = 4x2-20 (1’) 当x = 时,原式的值= 4×( )2-20 (1’) = 4× -20 (1’) =-19 (1’) 22、解:原式=x2-2x+1+x2-9+x2-4x+3 (1’) =3x2-6x-5 (1’) =3(x2-2x)-5 (2’) (或者由x2-2x=2得3x2-6x=6代入也可) =3×2-5 (1’) =1 (1’) 23、解: A-2B = x-1 2B = A-(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2x+2 (1’) B = x2-x+1 (2’) 24、解:(1) (2’) (2) (2’) (3) + - - = (3’) 25、解:(1)C2 = C 2-2ab (3’) (2)(b-a)2或者b 2-2ab+a 2 (3’) (3)C 2= a 2+b 2 (1’) 26、解:(25)2 = a2 (1’) a = 32 (1’) 210 = 22b (1’) b = 5 (1’) 原式=( a)2- ( b) 2-( a2+ ab+ b2) (1’) = a2- b2- a2- ab- b2 (1’) =- ab- b2 (1’) 当a = 32,b = 5时,原式的值= - ×32×5- ×52 = -18 (1’) 若直接代入:(8+1)(8-1)-(8+1)2 = -18也可以。 27、解(1):第一小队送给第二小队共(m+2)•m件 (2’) 第二小队送给第一小队共m•(m+2)件 (2’) 两队共赠送2m•(m+2)件 (2’) (2):当m = 2×102+4×10=240 件 (2’) 28、设:1997年商品价格为x元 (1’) 1998年商品价格为(1+5%)x元 (1’) 1999年商品价格为(1+5%)(1+10%)x元 (1’) 2000年商品价格为(1+5%)(1+10%)(1-12%)x元=元 (2’) = (2’) 答:2000年比1997年涨价。 (1’)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 七年级数学试卷 2007.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你好!升入初中已经一学期了,祝贺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相信你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掌握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变得更加聪明了。你定会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成功一定属于你!]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合分人 1~10 11~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题3分,计30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1. 的绝对值是A.-3 B. C.3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3.下列关于单项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数是3,次数是2 B.系数是 ,次数是2C.系数是 ,次数是3 D.系数是 ,次数是34.将下面的直角梯形绕直线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右边立体图形的是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A.b<0<a B.│b│>│a│ C.ab<0 D.a+b>0 6.下列方程中,解为 的方程是A. B. C. D. 7.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A B C D8.若代数式 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的值是A.2 B.-2 C.-3 D.09.某顾客以八折的优惠价买了一件商品,比标价少付了30元,那么他购买这件商品花了A.70元 B.120元 C.150元 D.300元10.如图, 则AC的取值范围A.大于bB.小于aC.大于b且小于a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得分 评卷人11.写出一个比 大的负数: 。12.某天温度最高是12℃,最低是-7℃,这一天温差是 ℃。13.已知 ,则 的余角为 。14.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0 000 000km ,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km2。15.若 ,则 。16.若 与 是同类项,则 。17.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18.小华和小明每天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6米,小华每秒跑4米,如果他们同时从相距200米的两地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若设x秒后两人相遇,可列方程 。19.如图,点A在射线OX上,OA的长等于2cm。如果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到 ,那么点 的位置可以用(2,30°)表示。如果将 再沿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45°,到 ,那么点 的位置可以用( , )表示。 20.已知线段AB=2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 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90分)得分 评卷人 21.(本题满分10分)(1)计算: (2)化简: 得分 评卷人22.(本题满分10分)(1)解方程: (2)解方程: 得分 评卷人 23.(本题满分10分)(1)如图1,在方格纸中有三个格点三角形(顶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把三角形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三角形ADE,再将三角形ADE向左平移5格,得到三角形FHG。图中,直线AB、AD、FH两两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如图2,用直尺过点A画AD⊥AB,过点C画CF⊥AB,垂足为F,并在图中标出直线AD、CF经过的格点。 图1 图2得分 评卷人 24.(本题满分12分)(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代数式 的值:(9分)① ② ③ (2)观察上述计算结果,请你给出一组 的值,使得上述代数式的值与(1)中①的计算结果相同。(3分)得分 评卷人 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AB,OF⊥CD。(1)图中∠AOF的余角是 (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填出来)。(3分)(2)图中除直角相等外,还有相等的角,请写出三对:① ;② ;③ 。(3分)(3)①如果∠AOD=140°.那么根据 ,可得∠BOC= 度。(3分)②如果 ,求∠EOF的度数。(3分)得分 评卷人 26.(本题满分12分)某校的一间阶梯教室,第1排的座位数为12,从第2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增加a个座位。(1)请你在下表的空格里填写一个适当的代数式:(6分)第1排的座位数 第2排的座位数 第3排的座位数 第4排的座位数 … 第n排的座位数12 12+a … (2)已知第15排座位数是第5排座位数的2倍,求a的值,并计算第21排有多少个座位?(6分)27.(本题满分12分)在平整的地面上,有若干个完全相同的棱长为10cm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几何体,如图所示。(1)这个几何体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5分)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的表面喷上黄色的漆,则在所有的小正方体中,有 个正方体只有一个面是黄色,有 个正方体只有两个面是黄色,有 个正方体只有三个面是黄色。(3分)(3)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几个小正方体?这时如果要重新给这个几何体表面喷上红漆,需要喷漆的面积比原几何体增加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cm2?(4分)扬州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秋游,由王老师和甲、乙两同学到客车租赁公司洽谈租车事宜。(1)两同学向公司经理了解租车的价格。公司经理对他们说:“公司有45座和60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100元。”王老师说:“我们学校八年级昨天在这个公司租了2辆60座和5辆45座的客车,一天的租金为1600元,你们能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吗?”甲、乙两同学想了一下,都说知道了价格。你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6分)(2)公司经理问:“你们准备怎样租车?”,甲同学说:“我的方案是只租用45座的客车,可是会有一辆客车空出30个座位”;乙同学说“我的方案只租用60座客车,正好坐满且比甲同学的方案少用两辆客车”,王老师在一旁听了他们的谈话说:“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有别的方案吗?”如果是你,你该如何设计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6分)
1、
(1)××-6米3;
(2)1÷10-6=1000000=100万个.
2.(1)因为1微米=10-6米,所以×10-6=3×10-10;
(2)350÷5×108=7×10-7毫米2;
因百度不识别科学计数法上标,下附图片格式,请参考使用。
七年级期末考试又来了。你的数学学习成果如何?我整理了关于新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 下册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2ab-2ba=0 B. 3xy-4xy=-1 C. D.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如果 ,则a=b B.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的算术平方根是9 y=1是方程2x-y=3的解。 4.已知四条直线y=kx-3,y=-1,y=3和x=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则k的值为() 或-2, 或-1, , 5.一次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当-3 “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个学写小论文的同学都会碰到的问题。一篇好论文的产生,对于它的作者来说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创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创作的灵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它们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思考。从我校征集的论文来看,作者中有的是在平时十分注意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后,获得灵感、得以选题;……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注意观察、探究,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对观察、探究的结果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好论文。综观获奖论文的小作者们,他们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有心人。好论文的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感悟,还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综合素养。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选题,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下面我结合我校同学部分获奖论文的选题,进行一点简单的选题分析。论文按内容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①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如:探究大桥的热胀冷缩度②对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扰人心烦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它;如: 一台饮水机创造的意想不到的实惠③对数学问题本身进行研究,探索规律,得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如: 分式“家族”中的亲缘探究如: 纸飞机里的数学④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的体会与反思如: “没有条件”的推理如: 小议“黄金分割”如: 奇妙的正五角星① 课题要小而集中,要有针对性;② 见解要真实、独特,有感而发,富有新意;③ 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四) 评价数学小论文的标准什么样的数学小论文算是好的论文呢?标准很多,但我以为一篇好的数学小论文必须有以下三个特征——新、真、美。“新”,指的就是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写的内容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东西、不是单纯地下载一段。文字,最好是自己原创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观点,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指的就是内容要实在、言之有理,既不能空洞无味、也不能冗长拖沓,文章要紧扣主题,力求做到准确、精练,尽量地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美”,指的就是语言通顺、文笔流畅,文章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的名称来看,既有实践又有创新的论文肯定更容易受到评委们的亲睐,所以,我希望同学们更加贴近生活、注意观察、去寻找、去发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把学习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论文,作为对自己数学学习的一种评价、一种补充、一种提高,这样你学写小论文的目的就对了,你就会将数学小论文越写越好。“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的起苦,不断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学习,好的数学论文就一定会在你的手中诞生。总之,学习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论文,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极好的方式。我相信我校初一、初二的同学们一定会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参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千米),=(千米),×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千米),=(千米),×2=261(千米)和45×=(千米),=(千米),×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看看下面的。初中数学小论文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匿名回答采纳率:检举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数学小论文二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 数学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有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认识它的过去,就是为了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近代数学的发展异常迅速,近30多年来,数学新的理论已经超过了18、19世纪的理论的总和.预计未来的数学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认识了数学的过去以后,大致领略一下数学的现在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 现代数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各门科学都在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 例如物理学,人们早就知道它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 又如化学,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再如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这种情况在现代数学中叫做“动态”的,它不能只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处理,而要用复杂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研究这样的问题,离不开方程、数据、函数曲线、计算机等,最后才能说清楚每家只生一个孩子如何,只生两个孩子又如何等等. 还有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谈到考试,同学们往往认为这是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其实考试手段(口试、笔试等等)以及试卷本身也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现代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就是通过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等数量指标来检测考试的质量.只有质量合格的考试才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至于文艺、体育,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给一位演员计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关肇直先生说:“数学的发明创造有种种,我认为至少有三种:一种是解决了经典的难题,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种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其实在历史上起更大作用的、历史上著名的正是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把原来的理论用在崭新的领域,这是从应用的角度有一个很大的发明创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正是第三种发明创造.“这里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把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发展成综合科学的前程无限灿烂.” 正如华罗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说的,近100年来,数学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来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科学越进步,应用数学的范围也就越大.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可以断言:只有现在还不会应用数学的部门,却绝对找不到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领域. 数学小论文三 数学是什么 什么是数学?有人说:“数学,不就是数的学问吗?” 这样的说法可不对。因为数学不光研究“数”,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上,关于什么是数学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数学就是关联;也有人说,数学就是逻辑,“逻辑是数学的青年时代,数学是逻辑的壮年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呢?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通过深刻分析数学的起源和本质,精辟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恩格斯指出:“数学是数量的科学”,“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根据恩格斯的观点,较确切的说法就是: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一类叫应用 数学。 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小学课本里介绍的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纯粹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于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积,还是梯形机械零件的面积,都无关紧要,大家关心的只是蕴含在这种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应用数学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人说,它是我们的全部知识中,凡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的那一部分。应用数学着限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大家常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专门研究信息的“信息论”,就是应用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数学有3个最显著的特征。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理论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这种抽象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过了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仅概念是抽象的,连数学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而数学家则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定理,非得用逻辑推理和计算不可。现在,连数学中过去被认为是比较“直观”的几何学,也在朝着抽象的方向发展。根据公理化思想,几何图形不再是必须知道的内容,它是圆的也好,方的也好,都无关紧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点、线、面也未尝不可,只要它们满足结合关系、顺序关系、合同关系,具备有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备性,就能够构成一门几何学。 体系的严谨性是数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数学思维的正确性表现在逻辑的严谨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数学家就从几个最基本的结论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丰富的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门严密系统的理论,它像一根精美的逻辑链条,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丝丝入扣。所以,数学一直被誉为是“精确科学的典范”。 广泛的应用性也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20世纪里,随着应用数学分支的大量涌现,数学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部门。不仅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仍在广泛地享用数学的成果,连过去很少使用数学的生物学、语言学、历史学等等,也与数学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生物数学、数理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数理语言学、数学历史学等边缘学科。 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七年级下册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