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话节目主持人礼貌原则制约下的会话艺术
2、草根的娱乐庶民的狂欢——真人秀电视节目研究
3、改革与创新:制度创新论视野下的央视新闻改革
4、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5、浅谈真人秀节目形态
扩展资料: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要求: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社会人文科学、艺术语言创作基本理论和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5、掌握电视节目主持、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等基本技巧和方法。
6、具有本专业的语言应用技能和电视设备操作能力。
7、培养学生主持与播音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真人秀的“真”。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而人人又都有追求真理和真相的理性。真人秀中的“真人”,弱化了表演性,符合受众对“真”的追求。2,真人秀中的“秀”。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有提供娱乐的功能,受众希望能通过媒介的娱乐内容获得身心的放松。而真人秀中的“秀”,也就是表演性的部分,超出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而后期的剪辑也使得真人秀更具观赏性。以上两点,是真人秀节目火爆的主要原因。
1. 谈话节目主持人礼貌原则制约下的会话艺术
2. 草根的娱乐庶民的狂欢——真人秀电视节目研究
3. 改革与创新:制度创新论视野下的央视新闻改革
4.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5. 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6. 论电视小品中的幽默语言艺术
7. 性别差异在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反映
8. 论受众在电视媒介中的主体心理和行为
9. 浅论名人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10.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11. “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的实践与思考
12. 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培养
浅论播音主持艺术浅论谈话类节目(我这里有全套的资料和论文,我毕业论文就是这个)论湖南卫视节目形态(这个也有资料)要的话:从《鲁豫有约》看电视节目形态发展浅谈真人秀节目形态ps:开题报告是填一个表,但是还要有论文大意和论文的内容概括(基本上就是论文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例如:第一项:概论第二项:xxx)
1,真人秀的“真”。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而人人又都有追求真理和真相的理性。真人秀中的“真人”,弱化了表演性,符合受众对“真”的追求。2,真人秀中的“秀”。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有提供娱乐的功能,受众希望能通过媒介的娱乐内容获得身心的放松。而真人秀中的“秀”,也就是表演性的部分,超出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而后期的剪辑也使得真人秀更具观赏性。以上两点,是真人秀节目火爆的主要原因。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4、新闻特写研究5、深度报道研究6、新闻叙事研究7、网络新闻研究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8、记者的修养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25、网络“暴力”初探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41、论新闻报道失实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鼎丁尺股侔噶踌拴穿茎《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我赞成你的那句 白痴。。。
1. 谈话节目主持人礼貌原则制约下的会话艺术
2. 草根的娱乐庶民的狂欢——真人秀电视节目研究
3. 改革与创新:制度创新论视野下的央视新闻改革
4.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5. 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6. 论电视小品中的幽默语言艺术
7. 性别差异在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反映
8. 论受众在电视媒介中的主体心理和行为
9. 浅论名人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10. 关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11. “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的实践与思考
12. 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培养
毕业论文的案例,可取图书馆查资料,去知网看文献。用各种搜索引擎查询。
具体课题是什么呢?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4、新闻特写研究5、深度报道研究6、新闻叙事研究7、网络新闻研究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8、记者的修养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25、网络“暴力”初探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41、论新闻报道失实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鼎丁尺股侔噶踌拴穿茎《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特效在数字创意中的应用探究 艺术与传媒学院 2019级数字媒体 19152070 罗琼 指导老师:文律 一.前言 近年影视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后期制作成为了影视的必经过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数字技术全面进入影视制作过程中,计算机逐步取代了许多原有的影视设备,并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重大作用,提高了影视的效率与质量。在这种环境下,后期制作的前景一片光明。人们逐步意识到数字创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后期制作特效已经成为综艺节目必不可少的元素甚至是金字招牌。在节目爆火之后,不少观众喜欢将后期团队送上神坛,网友们给出三分靠内容,七分靠后期的高评价。 本文以正反方论证的方式论证后期制作的特效在综艺节目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再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列举出后期制作的特效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形式及利弊。 【关键词】后期制作特效;综艺节目;数字创意二.后期制作特效在综艺节目中的作用 (一)后期制作特效在综艺节目中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各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受众对于节目新颖性和趣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媒介融合使得网络流行元素也被快速吸收到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为了使节目的观赏性更佳,受众面更广,各类节目制作充分利用网络流行的视觉元素对节目进行后期包装。甚至呈现后期效果大于节目内容的状态,观众也在大量后期中找到了视觉上的新颖性与趣味性。 幻维数码电视节目制作部总监吴正宏表示:后期制作就像烧菜的大厨,要将前期拍摄的各种素材用各种手段加工处理、添加佐料,进行二次创作,最后呈现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黄丽丽在《真人秀节目中特效字幕功能研究——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中论述:在综艺节目中,后期制作特效成为电视画面中关键性的表现元素,兼具可读性和可视性于一身,不仅在视觉上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动感,而且增强了观众接受信息的渠道。 瑞谭佳在论文《浅析字幕特效技术在娱乐节目中的运用》中提到:字幕特效作为节目不可缺少的元素,对节目所要表达的内容起到说明、解释、引导的作用。被包装的字幕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当下的综艺节目里,不仅极大提高了节目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利用其灵活多变的形式,构成节目鲜明的特色,对节目本身起到超现实的意义。 后期制作对创意能力的要求有所提升,后期不再是屏幕后无言的隐匿者。转变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唯有警示之,才能促进综艺节目的良性发展。(二)后期制作特效在综艺节目中不具有推动作用 后期制作的特效在综艺节目中不具有推动作用,从2017年开始至今,伴随观众审美疲劳、同质化节目刷屏的同时,后期制作层面突然有种视觉到听觉的全方位裹足不前感。 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杨君丽在论文《电视综艺节目跟风同质化思考》中涉及到:一个节目火爆之后马上就有相同类型的节目扎堆出现,于是多个同质化的节目竞相抢占同一个新兴的节目市场,很快竞争进入白热化,最终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缺乏创意创新。田树芬在论文《浅谈综艺节目后期包装》讨论了:目前我国的综艺节目播放情况并不十分乐观,不论是节目设计,还是节目宣传,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主要是因为综艺节目的包装缺乏创意性,很容易导致观众产生视听觉疲劳,从而对综艺节目的收视效果造成影响。 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特效过度。申淑敏在论文《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中表示:现在,几乎所有综艺节目都很强调后期画面字幕制作。但是,过于依靠后期效果字幕,或者以字幕对画面内容进行强行解读,这反映出节目制作理念的不成熟和对画面本身传播能力的不自信。字幕设置上不应面面俱到,破坏画面的主体作用,即使是那些比较抽象或者需要思考才能领会的内容,最好优先引导观众自己领悟和思考,而非首选字幕来强迫接收。合适的后期制作,具有强调、突出、引导、补充、营造氛围的效果,对节目内容来说,裨益不少。一个好的后期,可以为节目锦上添花,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二)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特效的应用 后期特效能够均衡构图,平衡画面。均衡是形式美学上重要的一点,均衡是秩序的表现。杨颖超在论文《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后期视觉包装》中提及:综艺节目因其本身的大信息量和不定的舞台情况,不能保证每一个镜头都是挖煤黄金屏幕比,当画面构图出现问题时,在相对空白的地方添加修饰性元素会平衡画面。后期特效能够丰富节目,制造节奏感。可以帮助制造节目节奏,引导娱乐倾向的包装元素通过电视文本表达在观众情绪上制造波动。 后期特效能够强化节目品牌。杨颖超在论文《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后期视觉包装》中谈到: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强化了品牌记忆。多使用引导娱乐倾向的字幕图片和五颜六色的画面装饰,风格化节目包装很好的突出与众不同的节目特点,巩固频道品牌战略定位。 湖南卫视频道工作者卞合江在采访中谈到:综艺节目后期制作中的花字制作经历了多次升级,逐渐变得更加精致。在花字师与动画剪辑师的配合之下,花字的画风有了全新的颠覆,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花字与综艺的匹配度越高,笑点和泪点的挖掘越深刻,“量身定做”的花字已经成为综艺节目制胜的一大法宝。 刘龙姣在论文《浅析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字幕包装效果》中涉及:字幕包装设计是节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弥补声音和图像的不足,它不仅能直观地将信息传达给观众,还可以丰富视觉感受。《爸爸去哪儿》中出现的特效动画、花字、“画外音”,延伸了节目的内容,增加了节目的戏剧张力。在后期制团队的加持下,从海量素材中,整理并制作出完整的人物故事线和戏剧冲突,除了让节目本身变得具有张力,也让节目之外的嘉宾收获了更多粉丝。《爸爸去哪儿》产生的影响力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综艺市场的格局,除了让户外真人秀这一形式真正走向观众,更让综艺制作界注意到后期制作对于节目质量的影响,从此综艺节目后期制作从原本的辅助地位逐渐变成了综艺节目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李昊在论文《后期制作手段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认为:后期特效对于节目呈现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项工作的职责是把画面加工美化,通过手绘、特技合成等手段将冰冷枯燥的画面变得温暖且丰富多彩。 张晨在论文《浅析网综“明星大侦探”创新之处》中说到:“花字”的使用与“接地气”的手绘。如今综艺的火热与“花字”的使用必不可分,在于承接和补充说明故事情节,挖掘笑点,其效果也是在为主干故事锦上添花。《明星大侦探》每一集节目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所以特效组做的每一集的包装风格都不一样,都会紧紧与本期节目的内容和风格保持一致。为了避免观众对于悬疑类综艺的不适应,节目的不管是片头、音乐、还是海报,虽然这是一档悬疑类综艺节目,但是整体还是运用了偏活跃的色调,比如节目组在后期上多个地方运用了红色元素,诸如丹红、粉红等等,此外还用黄色淡化悬疑片自带的恐怖气氛,尽量更好的体现了节目的喜剧特点,让人眼前一亮。结论 在我们过去的认知里综艺节目还只是停留在制片内容里,而如今后期制作特效早已将内容提升一个高度,更年轻化、多样化,不断地推动节目的创新发展。 本文以正反方论证的方式论证我国后期制作的特效在综艺节目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再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列举出后期制作的特效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当前,合理的利用后期制作特效不仅提高了自身节目的收视率,还促进了整个综艺节目行业的发展。精良的后期制作、有趣的创意、强烈的品牌意识等等都是一档综艺节目能否受观众喜爱的决定性因素,促进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瑞谭佳.浅析字幕特效技术在娱乐节目中的运用.《中国传媒科技》.2017年第8期91-92 [2]杨颖超.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后期视觉包装.《发展》.兰州电视台.2010第10期69 [3] 黄丽丽.真人秀节目中特效字幕功能研究——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东南传播》.2015年第1期80-81 [4] 张晨.浅析网综《明星大侦探》创新之处.《环球首映》.2020年第1期51-52 [5] 李昊.后期制作手段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1第18期112-113 [6] 刘龙姣.浅析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字幕包装效果.《影视制作》2014年第11期82-87 [7]申淑敏.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42-43 [8]田树芬.浅谈综艺节目后期包装.《发展》.2010年第10期69
中国电视屏幕上的第一个真人秀节目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广东卫视的《生存大挑战》,从最早期的竞技冒险类真人秀到后来的才艺展现类真人秀《星光大道》《超级女声》等,以及当下又掀起收视热潮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经历了并不漫长却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发展。真人秀的主体由草根过渡到明星,符合电视娱乐时代受众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求新求变的必然要求。《百变大咖秀》 湖南卫视于2011年7月推出的明星模仿类真人秀节目《百变大咖秀》,打破国内真人秀以相亲、选秀、情感故事为主体的单一结构,别出机杼地将表演性、模仿性、戏剧性融为一体,开拓了国内新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实现了自身本土化的价值。 环节设置 在以往的真人秀节目中,专业评委的打分决定着参赛选手的成绩和名次,而在《百变大咖秀》中,除了评委的打分,还有“模王秀团”和观众的投票一起决定明星们的成绩。这一节目对传统比赛模式反其道而行之。过去是由名人、明星对平民“评头论足”,现在是平民对名人“吹毛求疵”。“从接受心理学看,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紧张度是远远大于对一个陈旧熟知的事物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疲劳’将是一档娱乐节目的终结。” 从2004年起就开始火暴的“超级女声”,在今天必然面临着温度的退减,同时各地各种模仿“超女”模式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审美疲劳在所难免。而《百变大咖秀》就是在人们期待全新的娱乐节目时横空出世的,从平民选秀跳跃到前所未有的明星PK,人们必然会觉得新鲜。 除了赛制的创新之外,表演之后的点评环节,是由主持人对表演嘉宾的简短采访开始的。这种采访更类似于聊天和讲故事,之后评委的点评就会很自然地融入进来。这种点评的方式一改以往评委严苛、甚至毒舌的风格,整个节目也不以评委的点评为卖点,而是将注意力聚焦在舞台上,以表演为中心,充分尊重嘉宾的表演以及观众的娱乐需求。 一档在各个方面都充满创意的节目不可能百分百按照编导的每一个指示来录制。在这个节目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主持人、评委,都被赋予充分的自由空间,这种灵活的、不被事先安排的节目内容能传递给观众更多真实的信息,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情感共鸣。 全程展现 以往的娱乐真人秀节目都只注重舞台的华丽和明星的光鲜,观众很难接触到明星台下的活动,《百变大咖秀》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就是把明星台前幕后的种种活动都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选手在节目中流露出真实品性,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望,另一方面强调的是一种生活的真实性。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舞台上明星精彩、细致的表演,而且能通过节目事先的采访对明星们的幕后准备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上台前明星们有变“声”、变“脸”、变“习惯”的准备活动,这些过程的真实记录使明星上台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也对台上的表演起了一个铺垫作用和推进作用。 主持人方面 为了突出《百变大咖秀》的模仿风格,两位主持人何炅、谢娜每期模仿不同的经典影视角色,谢娜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接连模仿了济公、包青天、许文强、秋菊等与她本身形象相距甚远、却受到如潮好评的角色。主持人的这种娱乐精神和敬业精神将整个节目气氛带领到一个制高点,也使整个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深入地融入节目。一个娱乐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调控能力,尤其这又是一个全部由明星组成的节目,没有了那么多的规则和紧张,现场气氛和搞笑是最重要的,纵观节目播出五季以来的效果,《百变大咖秀》的主持人做到了。 评委方面 自《百变大咖秀》从开播以来,何炅就一直宣称这是一个“大家有时间就可以来玩”的节目,这也是大咖秀区别于以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不同之处。以往的节目都过于注重比赛竞技、评委专业化,因此给参与的嘉宾造成不小的压力。《百变大咖秀》从不打着专业比赛的旗号,这个节目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参与的所有嘉宾朋友都能在“玩”的过程中享受比赛、享受节目、享受表演。所以我们看到的评委嘉宾有比较专业的表演指导老师许杰辉,也有在《百变大咖秀》中开辟了另一片天地的TVB主持人王祖蓝,更有瞿颖、萧蔷等美女模特助阵,这些评委嘉宾已经构成了毫不逊于表演嘉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的点评和投票并不直接决定表演者的成绩,节目的赛制也不是传统的淘汰赛,而是累计晋级总决赛。因此,评委嘉宾没有出现以往明星真人秀节目中的“毒舌”、尖锐和尴尬等刻意吸引眼球的举动。《咱们穿越吧》 身为中国人是自豪和幸福的。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历史传统比不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薄弱。不过在今天,让今天的年轻人对历史产生兴趣,其实是一件并不容易、也一定不能强求的事情。 过去几年,各种穿越剧在中国相当火爆,满足了无数少女潜意识中被强烈呵护与宠爱的要求,但说实话,这些剧集和历史真相差距甚远,对于了解和领会真实的历史显然帮助不大,甚至还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因此,当听说《咱们穿越吧》这档真人秀节目时,请首先一定将它和那些YY到家的穿越偶像剧区别开来。这是中国第一档历史体验真人秀,它是以明星实地表演的方式,为观众演驿和解读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它有别于目前荧屏上有些过于雷同的许多真人秀节目,以崭新的角度,实现了一种可贵的创新。 《咱们穿越吧》的总导演是著名演员张国立,首期佳宾有硬汉型男张涵予、两大谐星宋小宝、沈腾、辣妈黄小蕾、萌妹子海陆、“小贾宝玉”于小彤、本土小鲜肉杨旭文及韩国小帅哥金圣柱。这种混搭阵容,也让它的受众更广,让所有人都没有排斥心理。 7月26日晚的第一期,讲述的是原始社会那些事。八位平日光鲜体面的明星,交出了所有现代装备,穿上了兽皮衣服,被送进原始丛林,一下子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了几万年之前,化身“疯狂原始人。”而且,他们还要分成两拨,分别演驿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母系与父系两种氏族制度——当然,两位女性一定要分开,体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必要性。 《咱们穿越吧》的表面形式似乎是夸张滑稽的,但呈现出的内容却是真实可信的。在那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年头,连捉条小鱼、摘个野果,掏个鸟蛋,都要付出很大精力。一群平日生活舒坦的明星,此时可算是吃尽苦头,出尽洋相,挫折连连,笑点多多。让观众很容易被吸引。特别是黄小蕾化身女汉子,和好贱又好娘的沈腾一起寻找食物的情节,真是花样百出,真能让人笑翻了。 这是一部寓教于乐,将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融合的真人秀,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家长绝对不用担心有什么少儿不宜镜头,给孩子快乐的童年留下任何阴影。节目中穿插的一些知识介绍,因演员的解读而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并不显得突兀,相当自然。通过这样的节目,当然能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想像力和判断力——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了。 原始社会仅仅是个开头,相信到了以后的文明社会,几位演员的表现势必更加出彩,给观众带来的惊喜与感动更频繁。中国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非常需要这样有诚意的创新。新媒体时代的真人秀节目集合娱乐性、狂欢性和消费性等后现代文化特征于一体。盛极一时的选秀节目在今天走向衰落,而明星类真人秀节目能火热多久,在于媒介环境与受众心理的变化发展,更在于电视人敏锐的媒介嗅觉和日渐优良的制作能力。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共建)。 姓名 论文 论文题 刊物 芮必峰 1.从年终专稿看党报主体意识的提高 --《安徽日报》两个年代年终专稿之述评2.你我的交往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札记 3.传播学的视野-读罗杰斯<传播学史札记>》 1.《新闻世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新闻记者》 吕萌 1.互动拓展电视传播2. 央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互动形式初探3.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趋势新探 1.《中国广播影视》.《电视研究》.《视听界》 梅笑冬 1.政经类杂志的人才培养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姜红 1.《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共舆论〉笔记2.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 1.《新闻记者》2006年。22.《新闻与传播研究》 蒋含平 1."苏报案"的辨证与思考2."刊物本身是可以赖发行收入自结的"-储平安《观察>>的经营策略探析3.从<<新青年>>看陈独秀的编辑技巧 1.《新闻与传播研究》 2.《新闻记者》.《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孔正毅 1.关于编辑出版专业名称的若干思考2.科举制度与隋唐五代图书出版事业 1.《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 包鹏程 1.试析网络编辑结构模式2.对中国后现代电影的文化反思3. 视觉欲望与景观电影4.影像意义的生成:编码与解码5.期待艺术价值的回归 1.《中国出版》.《文艺新观察》 3.《电影艺术》 4.《理论与创作》 5.《中国艺术报》 左靖 1. 重要的是与策展同步的研究 2.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 1.《艺术当代》 2.《东方艺术》 王天根 1.史华兹与黄克武:严复研究的两种路向 2.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三题 3.从‹独立评论›经理到‹昙花›主编的黎昔非 4.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学人治学路径的转向》 5. 抗战前后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关于“民 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 6.严复与晚清幕府 7.易学与社会兴衰论 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3.《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4.《安大史学》 5.《厦门大学学报》 6.《史学月刊》 7.《史学史研究》 潘文年 1.把握介入时机促进多元发展 2.版权输出的五项策略 3.图书价格:需要认真审视的几个问题 1.《新闻战线》 2.《出版发行研究》 3.《出版发行研究》 罗锋 1.公共新闻运动: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媒体选择及其困境2.文化。建筑。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3.关于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4.:《幽雅的摆渡者: 一场与收视率抗争的电视仪式》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安徽大学学报》. 3.《新闻记者》.《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佘文斌 "网语"四题 《现代语文》 张阳 影像表达的思考新闻:电视媒体的新体验 1.《视听》.《池州师专学报》 刘庆贤 1.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匮泛的解决之道2.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池州师专学报》.《求实》 周正昂 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 《当代传播》 张毅莲 从"巴拉姆效应"到"丑元素效应" 《广告研究 刘勇 1.承继与创新-2005年中国典型报道研究述评2.开掘典型报道的深度3.当世界杯与博客首次相遇…-2006年"博客世界杯"管窥 4.互动与博奕-二维视野中的典型报道5.想象力缺失:中国传播学研究反思 1.《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军事记者》.《新闻记者》.《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
创意不够,话题太局限,不敢说涉性话题
新闻周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周播新闻专题杂志节目。节目于2003年5月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六21:15首播,前身是《中国周刊》,2007年1月6日起节目更名为《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的发展历程:
2008年3月29日,配合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改版,《新闻周刊》恢复至22:15首播。
2009年8月22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更换统一片头。
2010年8月21日,《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片头,但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
2019年6月底起,《新闻周刊》及新闻评论部其他栏目由总台新闻节目中心管理(但仍然由新闻评论部承制)。
2019年10月16日,响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9月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改版,央视新闻频道再次改版。10月19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改为16:9片头,片头曲,片尾曲不变。
杂志不同于报刊,不及报刊的时效性.所以可以注重多收集近期的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然后对事情进行大胆深入地评析,评析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能够切入重点,有自己的见解,大胆剖析实事真相.总之,吸引读者才是最重要的.
LZ 问得问题还很专业。我想不是学这个的很少能听到这个名词。杂志型电视栏目,在中国最早的案例是《大风车》哈哈...大家都跌破眼镜了。只是事实如此。像《东方时空》等栏目也是典型的杂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