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自媒体论文参考外文文献

发布时间:

自媒体论文参考外文文献

格式如下: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其中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扩展资料:

其他类型参考文献写法:

1、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一般来说,中文文章会有英文标题和摘要,如果没有,仍然是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翻译成英文。另一些则按照大多数英文文献或期刊的标准方法引用。

可以有以下三种写法,具体看你们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什么时间要?

自媒体文章参考文献

前言:今日头条收购了互动百科之后开通了头条百科,头条百科运营一段时间改名为快懂百科,快懂百科在抖音短视频搜索中有了固定占位,当下备受企业主和网友关注。实际上并没有抖音百科,抖音上展示的百科就是快懂百科。快懂百科只收录可以找到来源的事实,参考资料的意义在于,指出该部分内容的来源/出处,从而保障这段内容是客观真实的。这也是所有百科平台的基本要求,也是百科平台信息权威的缘由。参考资料要求来源可信,可信的参考资料即是指被大众承认的,具有真实性保证的内容来源。具体如下:学术文献:教科书、出版书籍、出版期刊、学术论文等纸质媒体,使用这类参考资料,要符合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注意标明作者、参考文献名称、页数、发表时间、出版时间、出版社等。媒体文献:“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机构网站刊登文章。“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刊登的新闻文章。“36氪”、“时光网”等垂直分类的媒体网站刊登的文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陕西日报”、“南方周末”等中央及各地报纸刊物刊登文章。政府协会官网文献:“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方网站”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网站刊登文章。“中国科学院网站”、“清华大学网站”等公立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网站。官方自媒体账号发布的权威客观的文章。(常见自媒体平台【头条号、搜狐号、网易号、新浪看点、触电新闻、南都号、封面号、界面、东方号、大风号(凤凰号)、企鹅号、豆瓣、一点号、趣头条、澎湃新闻、微博】中的权威媒体账号发布的文章,可作为百科参考资料来源,但具体能否作为词条的参考资料,要看其文章内容是否客观、是否具有商业推广性、是否与正文对应。简单来说就是权威媒体的认证账号,一般个人或商业机构的自媒体文章无法作为参考文献。视频文献:快懂词条可以采用与其直接相关的视频作为参考资料,如影视类词条的演职员部分,可以采用其作品视频作为参考来源。快懂百科创建过程中,经常遇到审核不过的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参考文献来源不可信,这里小马识途营销顾问列举下不可用来源参考文献。一、带有广告性质的链接,例如:售卖链接,如购物网站。付费发布的广告软文、购买推荐意图明显的文章。来源为商家信息、商讯、商家供稿、以及互联网未知的文章。其他广告弹窗较多、内容直接复制百科或网络(网站没有注明来源)等不知名、不可靠网站。二、UGC内的链接,例如:论坛、博客类的文章、帖子。自媒体平台中非官方发布的文章。豆瓣小组及各类用户可编辑的百科(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等), 因为其内容可以被更改,不是可靠的内容来源。三、页面中带有免责声明,发布方明确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的文章。四、不得使用其他可靠性差的链接,例如:跳转链接、短链接等能够被变更的链接地址。死链、服务器状况极其不稳定,经常无法打开的链接。五、与词条内容相关性差的参考资料,例如:内容不对应。资料中并未提到编辑的词条名或标识的信息点。如:在李白的词条中,添加介绍杜甫的参考资料。附:参考文献的添加方法1、需将文章名、网站名修改成和链接内新闻报道完全一致的内容。2、将光标移动至正文处,使正文处于编辑状态,点击编辑器最上方功能条中的“参考资料”添加新的参考资料或引用现有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填写不正确的常见案例:网络资源类参考资料,网站名、文章名与链接内容不符;著作资源类参考资料,著作名与词条内容无关;其他类参考资料,所填写文字说明未言明具体来源,无法查证;参考资料与角标放置处正文内容不对应。参考资料角标不可以放在一句话的中间,如:头条百科(今快懂百科)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中文网络百科全书。视频类参考资料需要在参考资料文章名称处标明:参考视频X分X秒内容。创建百科词条是一项实战性推广工作,操作技巧多,新手上路可能需要时间研究,一般企业都会选择委托专业的团队,如小马识途百科团队,为几百家知名企业提供网络营销及百科营销服务,就企业业务需求规划百科方案。企业创建百科一般需要企业词条、品牌词条、高管词条,做国内市场需要做百度百科、快懂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做国外市场需要做维基百科,更多百科创建方面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关注小马识途。

云如客代做百度百科这家真的很不错.很好沟通.做的非常满意.必须好评云如客代做百度百科

抖音百科的真实名字应该叫头条百科,头条百科是字节跳动集团收购互动百科后改名而来的产品,并且百科整个产品已经划分到抖音事业部。

前期资料准备

1. 百科账号。

制作百科,我们首先需要拥有一个自己的百科账号。头条百科可以直接在百度上进行搜索

点击进入头条百科首页,点击右上角登录,注册账号登录。

2. 相关文案准备。

创建百科一定要有内容支撑,所以百科文案就是必需品。以个人百科为例,百科文案写作一般包含多个部分,例如个人简介、个人经历、个人成就等,不同身份所需要准备的文案也不同,具体可以参考已有的同类百科。我们需要根据模块准备文案。

3. 佐证资料准备。

首先,把文案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看自己写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符不符合百科目前的一些规则,重点是有没有包含自己的宣传广告信息。

其次,我们就需要准备好佐证材料,百科中的每一条信息都是需要相关网站或者新闻去佐证的,否则百科就不能创建成功。所以到这个流程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网上看看有没有一些网站或者新闻能证明我们所写的内容是真实有效的,如果没有相关资料的话,就需要我们去发布相关新闻来证明了。发新闻是一件复杂的事,新闻文案需要自己提供,发布筛选网站也不容易,因为有些媒体网站是不容易被收录的,所以筛选网站这方面你可能需要好好做一番功课了。

另外,网站引用也比较复杂。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官网都是可以被百科承认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官网页面引用都是可以成功的。中间会涉及到网页名称与词条名称的对应,引用名称如何撰写等问题。

前期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直接登录账号创建百科了。

在头条百科首页登录账号,点击右上角“创建词条”

然后填写词条名称,再选择对应的词条分类,填好后点击下方“创建词条”

之后添加描述,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

接下来就是完善词条摘要与基本信息了,按照词条信息填充,这里就需要我们用到前期准备的佐证资料了

全部提交完成之后,就可以等审核了。如果审核通过就皆大欢喜,审核不通过就需要根据要求去进行修改。

自媒体环境下的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摘要 :为评价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随机抽取3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A实验班采用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法,B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统一终结性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A、B实验班在基本概念掌握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使用专业数据库获取文献的比例以及文献评价能力均高于对照班。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过程性评价;自媒体

自媒体是近年来新生的信息传播工具,又称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间提供与分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及信息的载体和平台,如QQ、微信、微博、论坛等[1]。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自媒体也逐渐参与医学教育[2,3]。过程性评价是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表现,具有过程动态、反馈及时、方式灵活、可持续性为特点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4]。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我们思考如果能够将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融合在一起,将可能实现过程性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期提高医学生循证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为医学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从8个教室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教室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班级为A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班级为B实验班,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为对照班。期末进行统一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两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期课程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1.2实施方法

1.2.1优化教学内容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选择总论部分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绪论;②如何提出临床循证问题;③循证文献资源检索;④评价和筛选文献;⑤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⑥Revman软件的使用;⑦后效评价。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循证实践的链条和系统观念。对照班级与实验班授课内容一致,但没有开展如下所述的过程性评价和自媒体使用指导的过程。1.2.2实施过程在上述提出的七个部分,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四个部分开展形成性评价:①提出临床问题部分:提出一个好的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循证实践最关键的`步骤;②在评价和筛选文献部分:要求学生在上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筛选文献并对其中进行精读的1-2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阅;③讲解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之后,要求学生试写系统评价计划书;④使用Revman5.0软件初步进行meta分析,并能够对结果进行解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讲解每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应的作业。A实验班通过微信或QQ群提交作业,指定专业老师实时在线给予解答和点评,及时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B实验班按照班级为序,班长收齐每个同学的作业之后,交给老师评阅,教师在评阅的过程中指出不足之处,随后在上课时针对共有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解,不布置作业,仅对有疑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如有使用自媒体的情况不进行干预。1.2.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统一试题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试卷得分为百分制。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表,内容包括对常见循证医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常见循证医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文献查阅和评价情况。1.2.4数据的统计分析收回问卷后,经过核查,将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研究对象均为大学四年级学生,使用教材均为王家良主编的《循证医学》,各班的授课内容课前经过认真集体备课,三个班级的老师授课内容一致,课程进度均为每周3学时,课程讲授10周。QQ或微信由教研室的老师共同使用。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三者在学生性别、年龄、前期综合成绩、手机自媒体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2.2A实验班学生自媒体参与教学情况A实验班学生接触循证医学课程之后,教师与学生建立了QQ或微信联系,建立循证医学群。从图1中可以看出师生交流的情况在教学开始后2-3周开始活跃,7周之后进入交流最活跃的的阶段。2.3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通过调查结果比较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最佳证据、异质性检验等概念掌握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eta分析、Cochranelibrary、Revman软件、患者意愿、发表偏倚、RCT等概念掌握程度有统计学差异,且A实验班、B实验班学生掌握程度达到清楚等级的要高于对照班。2.4循证医学文献资源使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以下4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3),可见三组在阅读医学文献参与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阅读文献的途径和是否对医学文献进行评价3个方面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可见A实验班和B实验班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h及以上的时间段,对照班主要集中在2h以下的时间段,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要长于对照班。实验班89.8%和88.4%的学生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医学文献,对照班学生获取医学文献通过专业数据库的占73.5%。说明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阅读专业医学文献的能力.3讨论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也进入大学校园。因此,如何将教学与网络媒体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探讨的一个热点[5,6]。自媒体因其方便灵活、交互及时、携带方便的特性已经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显示,自媒体在医学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单成祥研究表明自媒体用于健康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微信或QQ等软件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可以随时留言随时回复,融合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文档等多种方式,对于师生双方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自媒体在人群中广泛使用,由于其提供信息的多样化、使用者信息传递个体化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通过微信和QQ群在线提交作业,极大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与传统教学方法等到下一节课给学生集体解答问题相比较,运用在线师生互动,老师能够更加详细地指导每一位同学,针对具体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答,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的指导价值突出体现,同时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有助于转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线学生提问题的数量较多,且时间相对集中,而教师数量有限,影响了回复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学生提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要对所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要熟悉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如果能有临床医生参与在线指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较,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展示出互联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尤其应用在循证医学课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琼芳.自媒体时代对健康传播的启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6):474-476.

[2]胡洋,刘秀荣,魏娜,等.北京健康教育工作者微博等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41-642,645.

[3]万均,许博文,梁运存,等.电子产品辅助医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J].基础医学教育,2107,19(1):68-71.

[4]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106,18(12):970-972.

[5]朱志成,王松梅.自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J].医学与哲学,2015,36(4):91-93.

[6]SHAHR,CHAUHANN,GUPTAAK,etal.Adolescent-parentconflictintheageofsocialmedia:casereportsfromIndia[J].Asi-anJPsychiatr,2016,23(7):24-26.

[7]单成祥,裘年存,仇明,等.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30-632.

融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外文

融媒体时代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浅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那么什么样的议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融媒体时代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浅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传统媒体、新媒体不断融合、创新,新形势下各类媒体对传播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融媒体时代对传播人才需求变化的思考,提出新闻传播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进行探索,希望能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播理念与传播技术,融传媒与受众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新媒体不断发展、融合、创新,传播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上发生了变革,新兴媒体在传媒市场的博弈中同样追求传播内容及形式上的创新,媒体对传播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传统媒体、新媒体人才需求信息的关注,发现媒体对传媒人才的需求除注重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专业业务技能及多媒体应用技能外,越来越看重从业者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传媒人才离不开媒体组织内部培养,更离不开高校传媒人才的输送。高校传媒专业是培养传媒人才的起点,一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面对传播生态、媒体用人需求方面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在做好传媒人才基础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全能型传媒人才,才能适应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转变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顺应传媒行业的发展,围绕“全媒体、全能力、学习型复合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社会和业界需要的新型传播人才。基于传媒事业对传媒创新人才的需求,该学院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创新创意教育,将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培养提升到了重要地位。目前创造性思维课程是学院平台课程,面向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及传播学等专业开设。该课程主要将创新知识、创造性思维方法、创新技法及实践技能等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涵盖内容主要有创新思维概述、创新思维的形成机制、创新思维的形式、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思维的实现过程、创新方法、认识自我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创新技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对思维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在未来的就业或创业过程中增强竞争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转变课程考核方式

(一)优化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并重

创造性思维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的创新思维训练教程和爱德华·德·博诺的水平思考法、六顶思考帽等内容。课程主要包含理论教学及实践探索两方面。理论教学部分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实践教学部分重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主要包含创新思维的含义、过程、形成机制,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法等内容。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完成创意作品。并在实践后学会总结、反思创新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探索潜在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转变考核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评价时,应尽量以项目制或作品制为导向,基于任务驱动倒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1]。创造性思维课程在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课堂思考、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成果。任课教师应转变考核方式,避免一次考试、一个作品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兼顾平时成绩及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该课程的考核体系现设定为平时成绩40%,期中实践成绩30%,期末实践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取决于学生考勤、参与课堂讨论、练习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及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期中及期末实践成绩评定将学生实践作品、创作报告、课堂展示纳入评价体系中,全面、科学地检验学生学习成效,评定学生成绩。

三、融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导入式教学,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与专业基础类、技术类课程相比,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课程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专注度、投入度不足,因此第一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什么?思维方法真的重要吗?为什么要学习创新思维方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收获什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通过解读行业发展变化、行业用人素养需求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于个人成长、就业、创业的重要性,使学生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各章节重点内容的总体介绍,使学生在第一节课就能对课程体系建立起全面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明确阶段性学习目标及总体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呈现以往学生在实践中创作的优秀作品和获奖作品,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观念上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单一的“填鸭式”教学会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堂上表现出被动学习、不积极思考、惰性思维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教学法贯穿始终,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突破权威型思维定式、标准答案型思维定式、书本型思维定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问启发式,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教师在教授思维定式内容时,通常将思维定式的含义及类别作为重点,强调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常规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容易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讲授思维定式时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思维定式对创新思维而言是最大的阻碍,但它是否有价值?是否存在积极的思维定式?”通过启发使学生主动提出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并塑造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研讨启发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导向作用。明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形成全班共同探讨的氛围。例如,学生在学习逆向思维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结构逆向、状态逆向、缺点逆向、因果逆向、心理逆向等角度探讨现实案例。教师只需保证学生在讨论中“不偏航”,始终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而学习的主动权则应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潜能。研讨启发式教学还能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小组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相关教材中的案例较为久远,和新闻传播专业相关性不强,大部分案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因此,选择适合课程教学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学习的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分析是否透彻也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选择媒体创意作品。笔者在讲授创新思维方法时选取当下权威媒体、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推出的典型创意产品。如新华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推出的系列融媒体作品《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短视频《大道之行》等,用新颖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丝路精神,一经发布即被刷屏,点击量超过5亿人次。选择本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创作的优秀作品。优选高年级或同年级同学在校内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并在课堂呈现,学生因具有接近性、相似性的心理感受,更愿意关注。这类作品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实践目标。案例评析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不流于形式。如笔者就《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展开评析,先启发学生思考该报道为什么被刷屏,为什么能有过亿点击量,作品的创意、亮点是什么,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讨论、分析,最后教师进行评析、总结。

四、关注个体差异,践行分层教学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立体思维,就内在系统而言,受到认知水平、动机、意识、人格等因素的影响,就外在系统而言,又和家庭、社会及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教师应关注并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时,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次地设置思维训练题。联想思维训练方法主要有自由联想法及强制联想法。强制联想相较于自由联想更有难度,强调要按照一定的方向、目标展开思考。教师在设计训练题时应由易到难,先进行自由联想训练,通过1~2道题的练习,在了解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后,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分层设置难度级别更高的训练。直面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思维训练设计,做到难度适宜,学生在学习中才不会畏难,不会产生惰性思维。践行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训练,才能不断进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五、依托专业赛事,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一)课堂教学与创新实践教育深度融合

实践教学要走出“象牙塔”,就需要学院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优质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达到练兵的目的[2]。在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的梳理,选择适合学生实践的赛事组织实践教学。选择和课程开课时间平行的赛事,将与学生专业方向相关的赛事作为实践平台。目前影响力较大的赛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这些赛事都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的平台。近两年,南京传媒学院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斩获了多个国家级、省级赛事的奖项。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创作的积极性。

(二)依托专业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能够检验教学成效和学生实践水平,进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准。在整个教学周期中,教师持续引导学生边学边赛,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通过比赛还有利于学生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及短板。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听课,训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同问题,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利于提升教学成效。

(三)加强实践指导,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课程作为学院平台课,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学生缺乏参赛经验,会产生畏难情绪或盲目参赛,教师的专业指导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及实践能力,先确定赛道,再确定选题和可实现的作品类型进行创作。例如,鼓励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紫金奖”公益传播设计大赛,根据团队创作能力选择平面类、视频类或新媒体类(互动小程序、H5等)作品类型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突破从众思维、“自我贬抑”思维定式,综合运用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进行实践。在实践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展示,小组互评。引导学生对思维方法的运用、创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发现潜在创新点,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全面关注学生成长

教师在进行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拓展教学平台,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优势。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智慧树、慕课堂等)发布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发挥平台育人功能。借助线上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课后发布音视频学习资料、经典案例,供学生巩固课堂知识。通过设置主题讨论、思维训练、章节测试模块,全面全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检验学习成效。搭建学习通班级群或QQ群、微信群等,便于教师答疑、学生互动。借助网络平台智能化的统计功能,教师可以高效精准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任务完成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情况等),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并关注能力较弱的学生,避免学生成为课程的旁观者或局外人。发掘并关注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引领学生产出优质的创意作品。运用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教师还可以对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综合运用平台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全过程关注学生,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及挑战。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应顺应时代发展,以传媒行业人才需求为核心,重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实践教育路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应对能力及从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波.基于实践教学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新闻世界,2020(6):86-88

[2]朱江丽,史玲莉.新时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使命与路径[J].青年记者,2021(1):83-85.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篇二 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再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形式及信息传播方面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但在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仍有着自身的优势。为此,传统媒体可通过媒体的构成形态、经营方式以及运作模式的重新调整,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最后,文章还指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的服务内容整合,以及资本运作手段的介入是传统媒体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数字技术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10-03 一、引言 从媒体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来看,以互联网、多媒体制作以及光纤电缆通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介入新闻传播领域,吸引社会大众利用新技术去共享信息和娱乐休闲;同时,网络远程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也促使数字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互联网媒体以及手机媒体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这为信息传播以及文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与趋势。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无疑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传播信息的快速化、内容的综合化以及主体的多元化都使得传统媒体的消费者在逐年减少,并使得新兴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更为严峻地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全面扩张,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以下的连锁窘境: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缩减,导致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进而导致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又导致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最后再导致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进一步缩减。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就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而言,在文字编排的严谨性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力争做到与新兴媒体有限竞争与共存发展。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 为了更好地把握传统媒体面临的现状,以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本文特选取了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于2010年4月所开展的上海都市居民文化消费调研的部分数据,以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消费现状,从而发现居民在不同媒体选择上的消费分布,并为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与支持。 本次调研以分布全市徐汇、静安等10个区的上海居民作为调研的对象,通过随机访问的形式完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713份,得到有效问卷1601份。在调研的样本分布上,男女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教育程度、职业等级及收入水平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甄别,并按照各年龄阶层的真实人口分布,以中青年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从而保证了调研的数据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新兴媒体消费的现状。 (一)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调研群体的性别比例。从此次调研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性人数为766,占调研总体的;女性的比例为835,占调研总体的。这表明,女性的人数略占优势,但是从整体来看,男女双方比例接近,可保证本调研结论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内在误差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具体的男女比例分布结果可见表1-1: 2.调研群体的年龄层次。从此次调研的年龄层次来看,25岁-2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为人数最多的群体;45岁-4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为人数较多的群体。这表明,在调研的总体年龄分布上,中青年群体成为本调研的主体;一方面,青年人代表着社会消费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中年人因社会地位及购买力使得自身群体成为最有可能的实际消费者,这也从侧面保证本调研的对象在年龄层次的分布比较符合社会消费的现状,从而极具参考的价值。具体的年龄层次分布结果见图1-1: 3.调研群体的教育程度。从此次调研的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将近调研总体的一半比例;具有大专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与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群体比例基本持平。这表明,本调研对象的整体教育素质较高,可以保证调研对象对本调研目的及意图的认知水平。具体的教育程度分布结果见图1-2: 4.调研群体的职业等级。从此次调研的职业等级来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或企业普通职员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等初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53%左右;机关或事业单位干部、企业或公司部门经理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中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左右。这表明,本调研群体在职业等级的分布上比较全面,各等级层次上的群体都有所涵盖,并比较符合社会现状中的职位等级分布情况。具体的职位等级分布结果见图1-3: 5.调研群体的收入水平。从此次调研的收入水平来看,4000元以下的较低收入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40%左右,基本与4000-7999元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持平。这表明,在居民收入分配上,上海保持着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合理消费结构,其在较高层次的媒体文化消费上的现状将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意义。具体的收入水平分布结果见图1-4: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阅读现状对比分析 在关于阅读“纸质报纸”与“数字报纸”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报纸,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报纸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报纸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数字报纸,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数字报纸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数字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数字报纸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即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字编排及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比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阅读优势;同时,在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解读时,较多的调研者都会选择传统的报纸作为信息了解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1: 在关于阅读“纸质杂志”与“电子杂志”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杂志,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杂志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杂志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电子杂志,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电子杂志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电子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电子杂志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延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由于阅读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仍是社会大众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2: 在关于收看“有线电视”与“网络电视”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16%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有线电视,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10分钟,有1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网络电视,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10分钟,有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社会大众工作之余的娱乐休闲方式上,传统的收看电视节目消遣仍是其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3: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消费内因对比分析 在关于不购买“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没有时间阅读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20%,因网络可以下载的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同时还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问题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电子屏幕小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不了解电子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拥有传统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这表明,传统图书在内容质量与易读性方面比电子图书更具优势,而电子图书在价格因素上更为占优。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1: 在关于不收看“有线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62%,因生活忙绿而没有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个人兴趣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同时还可发现因屏幕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价格因素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因信号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这表明,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于节目的质量因素,而对于新型的手机电视,画面的可视效果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对于新兴媒体的收费模式,因网络等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免费的影响,消费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收看习惯。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2: 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发生转变,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比较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质量、可信度以及易读性方面,明显占据着优势。另外,由于纸质媒体存在的稀缺性,通常情况下,越是稀缺的版面资源,其广告收入越高。因此,在传统媒体发展策略的制定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融合新兴媒体互动的多元化、即时性,并结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迁移等特征,寻求在内容和渠道上的创新,以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具体的策略建议如下: 1.媒体的形态应该将传统平媒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结合起来。传统平媒是由信息的发布方决定信息的内容及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新闻报道团队,能挖掘新闻背后的信息,这不仅是信息,是知识和智慧。因此,传统媒体应在确保传统阵地不失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力求内容及渠道的创新。 以IPAD这个数字出版平台为例,一线平媒纷纷出版IPAD版。如《时代》周刊的IPAD版,《国家地理》杂志的IPAD版。他们充分利用了IPAD的极具视觉优势的功能,对平媒内容组合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同时,平媒内容商和掌握数字技术的渠道商的结合也给内容提供商带去了丰厚的利益。 2.媒体的经营应该将付费化与免费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主要是依靠营运收入及版面收费,与网络环境下免费享受的信息咨询相比,消费者无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此,在媒体业务的调整上,传统媒体应大力发展版面收费的模式,并采用DM直投来进行发行,以应对新兴媒体免费模式的冲击。在版面收费模式的制定上,传统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定位,来选取是以广告版面的收费为主,还是以内容版面的收费为主;DM直投的发行商,也应根据自身消费者阶层,来选择是在公共场所免费发放,还是选择通过定点直邮或在目的地定点投放的方式去发放。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业务的部分免费化也不是意味着信息质量的下降,相反应根据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针对自身媒体的受众,传播易于该受众群体接受并认可的“共同生活文化形态理念”。所谓的“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不仅涉及到目标受众的性别、年龄及收入等浅层次的社会阶层信息,也应包括其相关的爱好兴趣、价值观念等信息综合形成的地理和信息轮廓;并通过此种“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的形成,来保持自身受众对媒体的兴趣及忠诚度。 3.媒体的运作应该将职业化与业余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采集上主要是依靠职业记者通过专业的设备来完成,而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业余人员可以简单地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等工具来完成对新闻信息第一手的收集。在信息来源的广度及参与度上,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媒体具体的运作上,传统媒体应更多地吸引业余人士作为编外记者,以为其提供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并推动自身向专业的纵深向发展。如传统媒体可设立新闻热线,或者在其网络版中设置上传区域,以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同时还将对质量高的信息提供者提供奖励,以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与动机,并最终形成所谓的“肖像部落”。 在此“肖像部落”中,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不限年龄与职业等外在的条件,仅以“有社会正义感与偏爱信息传播”作为肖像特征的最好表征;同时,也通过此种媒体信息来源方式的创新,以引导传统媒体从报道角度到新闻素材、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特征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形成媒体文化的再次整合,以新形成的互动性“平民文化意识”去弥补传统单向性“精英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的变革及新媒体的冲击带给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而传统媒体也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重组与整合。所谓的重组是指传媒的信息内容生产,读者定位以及运营模式都要更为准确与合理,并在广告投放上也要采取创新的理念,以保证媒体自身内容的独特性,从而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所谓的整合是指,传媒的发布方在信息的采集、编辑、传播及接受方式上进行重新的组合与再造,从而引发信息采编内容及方式的全新变化,并保证信息互动中主体的多元化,以最大程度地聚集消费者的参与。 尤其值得注意地是,传统媒体的变革,将会让许多既定的社会传统与管理控制体系需要再次的重新建构,而不能简单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去强制和保护传统媒体的发展,因为这很可能会抑制因新媒体的冲击而带给传统媒体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并让传统媒体丧失了一次通过产业的重组整合而完成自我调整过程的市场机会。另外,如何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兴的服务内容整合进传统媒体的发展中,也是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新课题,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 上海 200042) 看了“数字媒体技术论文文献”的人还看: 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 2.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2) 3.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论文 4. 电子商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5. 数字电视技术论文3000字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电商自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上笔杆网使用它的在线写作功能,会给你做一个选题分析,还提供很多的参考资料。

论文从介绍自媒体营销开始,阐述了自媒体营销的现状和特点,再结合自媒体企业营销的案例及其自媒体营销经验方法,最后给出了自媒体营销的意义. 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媒体环境下的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摘要 :为评价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随机抽取3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A实验班采用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法,B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统一终结性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A、B实验班在基本概念掌握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使用专业数据库获取文献的比例以及文献评价能力均高于对照班。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过程性评价;自媒体

自媒体是近年来新生的信息传播工具,又称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间提供与分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及信息的载体和平台,如QQ、微信、微博、论坛等[1]。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自媒体也逐渐参与医学教育[2,3]。过程性评价是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表现,具有过程动态、反馈及时、方式灵活、可持续性为特点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4]。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我们思考如果能够将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融合在一起,将可能实现过程性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期提高医学生循证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为医学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从8个教室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教室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班级为A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班级为B实验班,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为对照班。期末进行统一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两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期课程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1.2实施方法

1.2.1优化教学内容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选择总论部分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绪论;②如何提出临床循证问题;③循证文献资源检索;④评价和筛选文献;⑤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⑥Revman软件的使用;⑦后效评价。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循证实践的链条和系统观念。对照班级与实验班授课内容一致,但没有开展如下所述的过程性评价和自媒体使用指导的过程。1.2.2实施过程在上述提出的七个部分,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四个部分开展形成性评价:①提出临床问题部分:提出一个好的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循证实践最关键的`步骤;②在评价和筛选文献部分:要求学生在上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筛选文献并对其中进行精读的1-2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阅;③讲解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之后,要求学生试写系统评价计划书;④使用Revman5.0软件初步进行meta分析,并能够对结果进行解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讲解每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应的作业。A实验班通过微信或QQ群提交作业,指定专业老师实时在线给予解答和点评,及时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B实验班按照班级为序,班长收齐每个同学的作业之后,交给老师评阅,教师在评阅的过程中指出不足之处,随后在上课时针对共有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解,不布置作业,仅对有疑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如有使用自媒体的情况不进行干预。1.2.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统一试题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试卷得分为百分制。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表,内容包括对常见循证医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常见循证医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文献查阅和评价情况。1.2.4数据的统计分析收回问卷后,经过核查,将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研究对象均为大学四年级学生,使用教材均为王家良主编的《循证医学》,各班的授课内容课前经过认真集体备课,三个班级的老师授课内容一致,课程进度均为每周3学时,课程讲授10周。QQ或微信由教研室的老师共同使用。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三者在学生性别、年龄、前期综合成绩、手机自媒体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2.2A实验班学生自媒体参与教学情况A实验班学生接触循证医学课程之后,教师与学生建立了QQ或微信联系,建立循证医学群。从图1中可以看出师生交流的情况在教学开始后2-3周开始活跃,7周之后进入交流最活跃的的阶段。2.3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通过调查结果比较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最佳证据、异质性检验等概念掌握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eta分析、Cochranelibrary、Revman软件、患者意愿、发表偏倚、RCT等概念掌握程度有统计学差异,且A实验班、B实验班学生掌握程度达到清楚等级的要高于对照班。2.4循证医学文献资源使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以下4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3),可见三组在阅读医学文献参与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阅读文献的途径和是否对医学文献进行评价3个方面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可见A实验班和B实验班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h及以上的时间段,对照班主要集中在2h以下的时间段,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要长于对照班。实验班89.8%和88.4%的学生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医学文献,对照班学生获取医学文献通过专业数据库的占73.5%。说明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阅读专业医学文献的能力.3讨论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也进入大学校园。因此,如何将教学与网络媒体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探讨的一个热点[5,6]。自媒体因其方便灵活、交互及时、携带方便的特性已经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显示,自媒体在医学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单成祥研究表明自媒体用于健康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微信或QQ等软件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可以随时留言随时回复,融合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文档等多种方式,对于师生双方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自媒体在人群中广泛使用,由于其提供信息的多样化、使用者信息传递个体化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通过微信和QQ群在线提交作业,极大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与传统教学方法等到下一节课给学生集体解答问题相比较,运用在线师生互动,老师能够更加详细地指导每一位同学,针对具体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答,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的指导价值突出体现,同时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有助于转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线学生提问题的数量较多,且时间相对集中,而教师数量有限,影响了回复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学生提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要对所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要熟悉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如果能有临床医生参与在线指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较,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展示出互联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尤其应用在循证医学课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琼芳.自媒体时代对健康传播的启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6):474-476.

[2]胡洋,刘秀荣,魏娜,等.北京健康教育工作者微博等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41-642,645.

[3]万均,许博文,梁运存,等.电子产品辅助医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J].基础医学教育,2107,19(1):68-71.

[4]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106,18(12):970-972.

[5]朱志成,王松梅.自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J].医学与哲学,2015,36(4):91-93.

[6]SHAHR,CHAUHANN,GUPTAAK,etal.Adolescent-parentconflictintheageofsocialmedia:casereportsfromIndia[J].Asi-anJPsychiatr,2016,23(7):24-26.

[7]单成祥,裘年存,仇明,等.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30-632.

娃娃爱花不去掐,

自媒体时代的论文参考文献

自媒体环境下的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摘要 :为评价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随机抽取3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A实验班采用自媒体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法,B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统一终结性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A、B实验班在基本概念掌握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使用专业数据库获取文献的比例以及文献评价能力均高于对照班。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过程性评价;自媒体

自媒体是近年来新生的信息传播工具,又称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间提供与分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及信息的载体和平台,如QQ、微信、微博、论坛等[1]。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自媒体也逐渐参与医学教育[2,3]。过程性评价是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表现,具有过程动态、反馈及时、方式灵活、可持续性为特点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4]。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我们思考如果能够将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融合在一起,将可能实现过程性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我们在循证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期提高医学生循证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为医学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从8个教室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教室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班级为A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评价班级为B实验班,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为对照班。期末进行统一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两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期课程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1.2实施方法

1.2.1优化教学内容循证医学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选择总论部分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绪论;②如何提出临床循证问题;③循证文献资源检索;④评价和筛选文献;⑤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⑥Revman软件的使用;⑦后效评价。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循证实践的链条和系统观念。对照班级与实验班授课内容一致,但没有开展如下所述的过程性评价和自媒体使用指导的过程。1.2.2实施过程在上述提出的七个部分,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四个部分开展形成性评价:①提出临床问题部分:提出一个好的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循证实践最关键的`步骤;②在评价和筛选文献部分:要求学生在上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筛选文献并对其中进行精读的1-2篇文献根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阅;③讲解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之后,要求学生试写系统评价计划书;④使用Revman5.0软件初步进行meta分析,并能够对结果进行解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讲解每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应的作业。A实验班通过微信或QQ群提交作业,指定专业老师实时在线给予解答和点评,及时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B实验班按照班级为序,班长收齐每个同学的作业之后,交给老师评阅,教师在评阅的过程中指出不足之处,随后在上课时针对共有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解,不布置作业,仅对有疑问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学生如有使用自媒体的情况不进行干预。1.2.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统一试题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试卷得分为百分制。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表,内容包括对常见循证医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常见循证医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文献查阅和评价情况。1.2.4数据的统计分析收回问卷后,经过核查,将数据输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研究对象均为大学四年级学生,使用教材均为王家良主编的《循证医学》,各班的授课内容课前经过认真集体备课,三个班级的老师授课内容一致,课程进度均为每周3学时,课程讲授10周。QQ或微信由教研室的老师共同使用。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三者在学生性别、年龄、前期综合成绩、手机自媒体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2.2A实验班学生自媒体参与教学情况A实验班学生接触循证医学课程之后,教师与学生建立了QQ或微信联系,建立循证医学群。从图1中可以看出师生交流的情况在教学开始后2-3周开始活跃,7周之后进入交流最活跃的的阶段。2.3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通过调查结果比较A实验班、B实验班和对照班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最佳证据、异质性检验等概念掌握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eta分析、Cochranelibrary、Revman软件、患者意愿、发表偏倚、RCT等概念掌握程度有统计学差异,且A实验班、B实验班学生掌握程度达到清楚等级的要高于对照班。2.4循证医学文献资源使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以下4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3),可见三组在阅读医学文献参与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阅读文献的途径和是否对医学文献进行评价3个方面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可见A实验班和B实验班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h及以上的时间段,对照班主要集中在2h以下的时间段,实验班学生阅读医学文献的时间要长于对照班。实验班89.8%和88.4%的学生通过专业数据库获取医学文献,对照班学生获取医学文献通过专业数据库的占73.5%。说明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阅读专业医学文献的能力.3讨论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地也进入大学校园。因此,如何将教学与网络媒体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探讨的一个热点[5,6]。自媒体因其方便灵活、交互及时、携带方便的特性已经和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显示,自媒体在医学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单成祥研究表明自媒体用于健康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微信或QQ等软件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可以随时留言随时回复,融合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文档等多种方式,对于师生双方均较为方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自媒体在人群中广泛使用,由于其提供信息的多样化、使用者信息传递个体化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通过微信和QQ群在线提交作业,极大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与传统教学方法等到下一节课给学生集体解答问题相比较,运用在线师生互动,老师能够更加详细地指导每一位同学,针对具体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答,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的指导价值突出体现,同时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有助于转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线学生提问题的数量较多,且时间相对集中,而教师数量有限,影响了回复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学生提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要对所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要熟悉临床医学的各种知识,如果能有临床医生参与在线指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较,自媒体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展示出互联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尤其应用在循证医学课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未来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琼芳.自媒体时代对健康传播的启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9(6):474-476.

[2]胡洋,刘秀荣,魏娜,等.北京健康教育工作者微博等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41-642,645.

[3]万均,许博文,梁运存,等.电子产品辅助医学生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J].基础医学教育,2107,19(1):68-71.

[4]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106,18(12):970-972.

[5]朱志成,王松梅.自媒体时代的健康传播[J].医学与哲学,2015,36(4):91-93.

[6]SHAHR,CHAUHANN,GUPTAAK,etal.Adolescent-parentconflictintheageofsocialmedia:casereportsfromIndia[J].Asi-anJPsychiatr,2016,23(7):24-26.

[7]单成祥,裘年存,仇明,等.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30-632.

自媒体时代的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的教案设计添姿添彩

一份教案的设计跟语文老师能否上好这堂语文课紧密相连。我们经常会有些老师不写教案就开始上课,理由是没有时间备课。这样一来,课堂效果肯定会很不如意。因此在上课前精心准备一堂课的教案设计对上好这节语文课至关重要,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会成为你这节课的亮点。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在导入环节应用了信息技术,从网上下载一段《念奴娇赤壁怀古》配有音乐和画面的视频。一上课,我就开始结合视频上的画面,激情地朗诵,学生很快被视频中的赤壁大浪吸引,老师豪迈激昂的腔调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一代大文豪苏轼的豪放性格。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有欲望地学习语文

有句话叫读好书不如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第一条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学生从内心就排斥学习语文,那他怎么会主动走进语文的世界呢?对于一些枯燥的科普说明文和文言文,学生更是淡然,甚至还有些学生想在上课时希望老师不讲这些课文,直接略过去。所以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无奈地把这些课文讲完,学生也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失去学习语文的欲望,怎么能体会到庄子大鹏的逍遥,怎么能感悟到“曲径通幽”的通灵之妙,怎么能理解司马迁的个人心酸?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我们可以在上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搜集到与文章相关的音乐、新闻材料、视频等。课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这种图文并茂的优美氛围中从内心产生一种“渴望”的感性,自己潜意识地想去学习。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想去学,喜欢去学,而非赶鸭子上架,逼着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每位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有欲望地去学,教师才能有激情地去教。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索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学科,特别是语文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两块。它们都是一种创造性体验。因此千万别把语文当标本图解,生搬硬套以及模式化。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品读语文,语文是个性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感悟语文,语文是有灵性的。因此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性地思索和感悟。

四、合理应用信 息 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语文学习需要感悟,同时感悟也是语文阅读的灵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需要学生有诗意地感悟,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的高尚灵魂。

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苏轼的《定风波》。在上这两篇课文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画面,让学生有诗意地感悟到一个漂泊浪子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深深的乡愁,感悟到苏轼对待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这不仅容易让学生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甚至震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课文中也有许多优美的自然美景需要学生去感悟和欣赏,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读出那一份甜美的遐想。如在上郁达夫《故都的秋》之前上网下载好秋景图片:蓝水晶一样的长空,人字形的雁阵,静静的湖泊,沉静的.秋山,堆满枯叶的小径,透过白桦林的斜阳,还有金灿灿的菊花,红艳艳的高粱,缀满果实的柿子树,红色的枫树林……在导入的第一个环节就可以播放这些醉人的美景,唤起学生们对秋天的情怀。

还有些老师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更灵活。他们在上作文课时从网上下载一段关于飞人乔丹打球的场面来播放,播完这段视频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的过程配上解说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不再因为写作文而去挤牙膏了。

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拓宽视野,也让语文教学结合社会生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升

在前面我提到一些枯燥的科普说明文,比如《宇宙的边疆》,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文章不感兴趣,认为他们是枯燥无聊和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而日渐丰富的文学批评理论、哲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天文学理论……都给文学作品的解读注入了新的元素。然而这些对说明文来说,影响几乎等于零。

说明文不能借文艺学的羽翼来获得新的发展,只要从自身寻求突破。不过,它却可以与“生活语文”“大语文”等观念接轨。说明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研究和探讨性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热点概念,如“地震”“禽流感”“三聚氨”“非典”等纳入说明文课程资源中进行学习。通过这些,学生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更能让他们看待事物有更高的视角,提升人文素质。

总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会让学生爱上学语文,给语文的学习带来一片全新的自由天空。但是更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