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批判性思考有关文献论文

发布时间:

批判性思考有关文献论文

批判中思考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一)小学——学会诚实小学的六年的生活算是比较漫长的了,过得也没有什么起伏,应该称之为平淡吧。也许那时还小,也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只知道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生活。记忆较深刻的事情也比较少了。其中有件事情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在小学3年级时的发生的事了。一直以来我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班上前十名,然而,3年级下期的期末考试考到11名去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涌入我脑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糟了,回肯定挨骂”。当然那时还小就想不到令父母失望之类比较高级点的想法了。之外我又想到周围亲戚们也肯定要看我成绩单,以前都是几名,现在跑到11名去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真的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吧,在浅浅的想了下后果之后,我便狠下心来作出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把11改成了4,大家可以想象下我是怎么改的。我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改的成果如何,也来不及去在细想了,于是便拿着那成绩单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去了。爸爸问我考了多少名,我说第4呢,爸爸还满高兴的还叫妈妈做好吃的给我犒劳下。当然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之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玩了。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就被叫回屋子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几个人拿着我的成绩单在“研究”,当时心里一沉,觉得大事不妙了。下一秒爸爸就问话了,问我这成绩单是不是自己改过,我当然就硬着头皮不承认了,当时心里琢磨承认了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就一直抵赖。那时殊不知大人们是很精明的,对小孩子这点小把戏根本就一眼看得穿的,也许当时那改法也很幼稚吧。总的说来,后果果然很严重,被爸爸妈妈教育了一整晚上,当然也不是因为我考了11名,而是因为我的不诚实。现在想起来被批评的那场景就觉得很糗,很难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件事我一直记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时常拿它来当作警示,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错什么事,后果有多严重,告诉别人实情是最重要的,。诚实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我都选择诚实待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许部分应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有的事情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启示,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二)初中——学会做人初中的我可谓是被荣誉包裹着长大的。初一第一学期我就从班里同学中脱颖而出,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关注,渐渐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许你要说作为一个有理智人是不应该活在人家的赞扬声中的,也不应该以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要说的是,当时我的心智并不成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听着人家的表扬心里就甜滋滋的,那时完全听不得批评的话语。正因为我的锋芒太露,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反感,特别是寝室的室友,他们在寝室里开始集体排斥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更让矛盾激化的是同样犯错误时,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便不批评我却惩罚了他们,一时间我在寝室就更难有立足之地了,推门便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看见我进去就鸦雀无声各自散开。那种处境是谁也不想遇见的,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便好好反思了下自己,努力改善和寝室人的关系,(比如水果多和寝室人交流,带动和帮助大家一起前进,在老师面前不耍特权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人际关系有大大的改善。从这件事我学会了怎么做人,怎样谦虚的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怎样去融入一个集体。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我粉肠欣赏也非常赞同。在初二、初三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与班里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犹如顺水行舟,学习上生活中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时时要做到处优不骄,这对我高中及大学当班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铺垫的。感谢挫折,让我成长!(三)高中——学会学习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太轻松太容易,让我一进高中就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心里一直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我想学绝对能学好。也正是一直有着这种想法,我在学习上开始并没有花时间也没有认真去学过,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只要我稍微学下,赶上去是绝对没问题的。最过分的是,和好朋友们换着花样去玩,上自习就一起聊天,上课就老走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可能与青春年少的叛逆思想有关,老师越强调高中学习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越大,心里就越有股抵触的情绪。觉得老师完全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用听他的话。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备战,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着急之际就是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人家问我要报考哪里的学校时我根本不知道,高三就在茫然、彷徨、和焦急中度过,当然,想下就知道高考的结果是什么,分数只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调档线。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三年没有学到真本领;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在掌声中长大的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是优秀的,我接受不了失败。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失败,,在那一刻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那一刻读懂了父母眼中淡淡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在流血,一滴一滴地坠落在地上,心好痛……痛定思痛,我决定复读一年,用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辉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最后一年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用心去学,用脑去记,终于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复读这一年对我现在的影响很大,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得认真,得用心,知道了没有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懂得了自己得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知道了成功要靠汗水去获取,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有了一颗能承受挫折的坚强的心!(四)大学——学会思考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也觉得自己是可以独立的时候了,以后再无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束缚了。然而通过一学期马哲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也可以说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指导。自认为有能力自主的我还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事物的多面性,我的知识,我的阅历,我的品行都还没达到我所想象的高度,我会不断学习,思想的脚步会伴随着我成长,成长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会仔细剖析它,在错误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事,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关键是在哪个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要清楚,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不然那便是错误。就比如说在中学是学习阶段我就不能去恋爱,同样在大学的现在我也不会去做改成绩单那种幼稚的事情。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在幼稚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在反省中自律。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没有它,论文写作会怎样?事实上,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论文将是非常不合逻辑的。批判性思维使您可以深入了解并阐明主题或观点。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用你的智慧和对问题的权威把握来影响和打动他人,你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批判性思维技能。但批判性思维究竟是什么?它是 决策、 演绎推理、 批判性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换句话说,这是一篇优秀论文的所有要素。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部分,并展示批判性思维如何使您的论文写作更加强大。 1、决策        决策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因为它要求您在众多可用的选择中决定哪个选择是最好的或最有用的。当您选择主题和论文陈述、组织论文、进行研究并确定哪些信息相关时,您会使用决策制定。决策在问题解决论文中也很重要,因为您必须决定哪种解决方案最适合您正在解决的问题。但决策也意味着选择最好的方式来论证你的意见。毕竟,不连贯的意见与根本没有意见大致相同。        例如,一位作者可能会被指派写一篇关于政治伦理的文章。她决定专门写关于竞选财务的文章,但她应该写什么类型的文章?论证性、问题解决方案、说服性、说明性? 每种类型的论文都为作者提供了不同的方式来呈现主题,但她必须 决定 最适合她兴趣的方式。        牢牢掌握主题,了解它的含义以及它对您个人的影响,是决定如何在论文形式中阐明主题的良好开端。这就是为什么它有助于选择一个你可以 100% 支持的主题和论文类型。 2、演绎推理        每当你坐下来写一篇文章时,每当你在生活中做出任何重要的决定时,你都会使用演绎推理。它允许您确定如何做出决定以及您如何感受或思考任何主题的基本方面。让我们仔细看看如何在计划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使用演绎推理。演绎推理通过单一的思路从推理中得出具体的结论。这是理解非常广泛的想法的合乎逻辑的方式。        请注意该主题如何从非常广泛的范围开始,然后在找到广泛和具体陈述之间的联系时缩小其方法。从逻辑上讲,如果所有的狗都有犬齿,那么作为狗的图菲也有犬齿。在写一篇文章时,你必须利用类似的推论来做出具体的陈述(论文)或结论。        演绎推理的逻辑在这里被应用:如果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干旱影响农业,那么气候变化将影响获得食物的机会。当然,作者必须用事实和例子来支持她的主张,但她的文章大纲通常会遵循她陈述中的演绎推理。确保你的文章遵循清晰、合乎逻辑的路径得出结论。一篇逻辑混乱或不连贯的文章永远不会吸引或影响读者。 3、批判性分析        批判性分析是分析材料并对其进行基本判断或意见的能力。每当您探索他人的想法、意见、信息或创意作品时,您都会采用批判性分析。让我们来看看论文中常见的两种批判性分析:深度阅读和实证分析。 1)深度阅读        批判性分析的一种形式是深度阅读。深度阅读主要用于文学批评,是对文学文本——小说、短篇小说、诗歌等——的象征意义、隐喻、人物和情节的仔细检查。深度阅读也是对历史、传记和政治背景的探索,在这些背景下,文学文本被写作以解释或理解其潜文本。例如,作者可以通过检查他对语言的使用、诙谐的对话和性别特征来探索威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性别政治。 2)实证分析        批判性分析的另一种形式是经验分析。实证分析通过受试者的经验或观察来研究一个病例,即测试一种新药对一组受控患者的影响。实证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论文中特别有用,可以支持甚至驳斥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作者可能会分析关于犯罪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得出关于法律、政策、贫困或社会影响可能如何影响该行为的更深入的结论,然后建议改变政策以解决她正在研究的问题。 4、评估        评估是批判性思维中极其重要的技能。当你提出一个论点时,你必须用事实和例子来支持它,但你的论点只与你提供的信息一样有力。这意味着您必须评估您使用的陈述、意见、事实和数据是否有效且逻辑合理。您使用的研究不应有偏见或倾斜(即,挑选数据以适合结论)。也不应以错误或已被揭穿的信息误导读者。你使用的语句也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基础。        例如,声称同性婚姻将导致儿童性行为或兽交合法化的声明既不合逻辑也不合理,因为同意成年人的行为并不等同于不同意的行为。也是有偏见的。        始终使用最新的信息,尤其是在涉及科学或医学评论和期刊时。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您使用的书目材料中至少有一半应该在五到八年内。这样,您将更好地了解已更新、揭穿或发现不确定的内容。评估对于解决问题也很重要,因为您必须权衡一种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这意味着评估利弊并审查数据和实际示例。当你使用的信息有偏见、有偏见或被彻底揭穿时,你提出的论点就不会很有说服力。 5、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另一种批判性思维技能,您会发现它在论文写作中很有用。事实上,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多么熟练,所有作家都会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涉及将问题分解为最精细的部分并找出不起作用的部分。这有点像当您在计算机上运行诊断测试以找出它崩溃的原因时会发生什么。诊断测试是一个排除过程,它检查每个重要部分以确定哪个部分出现故障。        当您在写作中遇到问题时,您会使用相同的过程。假设一位作者无法连贯地组织她的想法。这是散文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作者可能会通过分解和评估或消除可能的原因来处理这个问题:主题是否太宽泛?在一篇五结构的文章中是否包含太多的想法?这些想法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论文主题吗?        例如,如果该主题广泛探讨莎士比亚如何描写女性,作者可能会将其缩小到麦克白夫人等人物以及她们的权力地位如何反映伊丽莎白时代社会的性别政治。通过分解问题并彻底检查它,您将能够找出原因并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 6、让我们应用我们所知道的        既然您已经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知识,那么让我们好好利用它,看看它是如何应用到实际文章中的。我翻出了 Erik Parens 的《纽约时报》专栏文章“双眼的全球好处”。它调查确定人类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的神经学研究。这篇专栏文章就这项实证研究的有用性以及它实际上可能对我们人类的看法得出了几个结论。我制作了这张图表来展示作者如何应用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来得出他在文章中得出的结论。        正如您从专栏中看到的那样,帕伦斯通过在很大程度上同意许多神经学研究及其普遍重要性来建立他的论点。然而,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有关该主题的不同来源,他得出了关于人类是否仅受神经冲动影响的不同结论。如上图所示,他运用了批判性思维的所有工具来得出这个结论。        您还会注意到他还结合了说明性和问题解决风格的文章。他用他的大部分文章来反驳弗朗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 的主张,然后就我们应该如何研究自由意志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7、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的最后思考        批判性思维对于写一篇好文章的重要性不是很明显吗?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了其中的一些技能。但是,了解您在做什么会很有帮助,这样您就可以将这些技能有效地应用到下一篇文章中。

怎样写好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想要顺利写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那么首先需要了解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什么意思。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一种主观的学术写作,目的就是说明学生对某一作品的有一定的深入理解,这一类论文需要表达出个人观点,并且在分析论文时,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学批评。论文查重需要花多少钱?在写论文前,不管是学期论文、修辞分析论文、文学分析论文还是其他类型的论文,我们都需要深入的来阅读论文。因为阅读是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只是熟悉论文是远远不够的。确定好论文是准备工作的起点,需要知道什么是论文的基础,确定论文主题,同时需要能通过论文查重,这样的论文才能拥有高分。把主要想法写下来,这一步是为了我们对批判性分析论文中的作品进行结构分析。研究新术语,如果在阅读时看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概念或者专业术语,最好能查阅字典或者百科全书,然后把这个作品使用自己语言描述出来。有两个选择,创建大纲或者写一个摘要,选择取决于关键的分析论文主题,写摘要时要简洁。确定批判的类型,有三种主要的变体,诉诸情感、逻辑以及可信度,评估批判的有效性,体会作者传达出来的意思,学会怎样深入的理解论文。了解这些后,就可以开始学习怎样写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了,使论文成为批判性分析论文,需要保持论文结构,也就是引言、正文和结论。首先,论文介绍一定要抓住看得人,从吸引人的内容开始,让别人了解主要观点,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次,要使用大量文字包括证据、引语和例子来说明立场。每个想法都应该在一个独立的段落中表达出一个确定的结构。从一个主题句开始,然后是支持句,最后是一个结论。最后,重述观点开始结论,确保终止部分符合全文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力的论据,让他们得出恰当的结论。在写批判性分析论文时,应该遵循一些小技巧,选择要分析的方面,可以看看笔记,找出自己需要的详细内容,把每个想法单独用文字阐述出来,然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保持一个正负的平衡性,确定论文没有完全偏向于某一方面,如果在论文中,积极的想法多余消极的想法,那么在开头就要把消极的想法包含进去,如果分析包含更多的消极因素,那么可以从一些积极的观点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摘要]: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政 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相对主义的危险;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态度;缺乏组织性 、计划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 出预见性判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问题/未来走向 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鼎足三分而有其一,而且 由于其国家哲学的地位在整个哲学的研究中占住了主导、主流的位置。因此,中国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就决定和代表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20多年的研究可以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 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 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在这个 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社会发展哲学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本文旨在对第三阶段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并试图揭明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在此基础上预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文革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倍受冷落。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提升 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也呼唤着哲学的出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动向,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世纪之初的 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 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 繁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论题也比较 集中,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从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出现了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性院校、军队院校) 、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其目前格局可以成为全国研究格局的说明和缩影。就高校而 言,一是从地理格局上比以往更趋分散。全国不同高校已经拥有7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 点学科、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成为各地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很多大学之间的水平已在伯仲之间,以往一两所大学号令天下的 时代结束了。二是理工科院校异军突起。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权主要把 握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型院校手中,理工科院校更多是上好哲学公共课。现在许多理工 科院校已经成长为足以与老牌院校抗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例如清华大学、华 中科技大学等。三是许多大学都形成了自己比较集中的兴趣点和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 ,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研究、 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价值与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生 存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的日常生活哲学研究,等等。而且很多高校还按照自己学术共 同体的理解出版了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著和教科书(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 ,甚至自学、学历考生的教科书)。可见,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真正打破了 天下一统的局面,全方位地进入百花争艳、“诸侯割据”的时代。 从研究路径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所谓原理的修补就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 和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业已归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补充和修订。具体说来包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说过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忽 略的补充出来,例如价值论和人学的一些观点;根据现实的发展把原来原理中提到的思 想强调、突显出来,例如实践、世界历史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近似思想中 强调更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思想,例如,逐渐强调人类发展的三大形态说,而淡化社会 五大形态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有所蕴涵,但没有明确指出,而其他学科发 展已取得成果的思想提炼出来,例如系统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的 工作主要体现在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种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因 为它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与理解,这是一个决定到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这种工作使得多元 、分散的研究相对具有“形散神不散”的保证,能够较有组织地把零散的研究成果凝练 成为一块“整钢”。当然,正如有学者批评指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患有某种 程度的“原理病”,系统与严密往往以牺牲灵性为代价,而尾随于实践仅仅做黄昏的猫 头鹰也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超越与预见功能的危险。 二是走向分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所谓运用研究 ,其实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假设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是清晰的,相对稳定的,问 题只在于如何把这一普遍的原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从而得出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国内有相当一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工作。 无论是现实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是理论上出现的新热点,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关于… …的哲学思考”之类的触角不速而至。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市 场经济、WTO、素质教育、政治文明等等时髦的话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研究的对 象。与整个哲学出现应用分支相伴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目前最为理论化的成 果就体现在各门分支哲学中,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教育哲学 、艺术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化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 向 深入与关注现实的必要途径。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不 满意于目前源于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目前人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误读,进而对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 和运用都是以讹传讹,从错误走向错误。所以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在“重读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亲近马克思”口号下,一批 学者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研 究路径其实也具有一种道德的震慑力量,因为它包含着对当前浮躁的学术气氛的不信任 和不屑。不过,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背后也树立一种霸权,因为它假定了自己对马 克思文本的唯一真实解读。另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读就显得更为机敏,那就 是以当下的热点哲学(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进行重新的理解。在这里,正如后 现代哲学家德里达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尤其是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的歧义性 成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总之,有什么哲学流行,就有这种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能从马克思主义 哲学经典著作中找到依据。 四是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是与其他哲学流派比较而存在 的,这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真实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自觉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各流派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内部也 有比较研究,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纵向比较研究,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如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一些哲学观点的 比较研究,等等。 从研究视野上看。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史与世界的视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 扩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研究的态势。具体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恩 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哲学思想,还有 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普列汉诺夫、李大钊、李达的哲学思想都有人进行研 究。但研究的重点还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的研究,德国 古典哲学和法国启蒙哲学、历史哲学等也一直受到重视。但重点还是对黑格尔、费尔巴 哈哲学思想的研究。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注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代表人物,包括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阿多诺、霍克海默、萨特、马尔库塞、哈 贝马斯等人的哲学著作在中国被广泛译介,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参照和 养分。在现阶段,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学界影响最大。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 ,如詹姆逊、德里达的思想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受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的 西方著名学者如吉登斯、华勒斯坦等人关于社会结构、现代性、全球性的观点与研究方 法也正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从哲学研究的自身内容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诸多热点:(1)关于本 体论研究。很多学者指出马克思所拒斥的只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 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的理论,而目前更多的学者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体,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生成性、历史性和作为人的类存在特征。(2)认识论 的研究。相对而言,认识论的研究在当代没有了以往的热度,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 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社会认识、文本的理解与诠释、 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 究已经超越了纯粹认识论的范围,而与解释学、语言哲学、价值学融汇在一起了。(3) 价值学研究。价值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目前的马克 思主义价值学研究一方面是继续深化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学作为一 种视野和方法,对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人学研究。2002年中国人学 学会正式成立及其连续出版的论文集《人学与现代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的共识性、组织性、系统性。不少学者认为人学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或哲学的当代热点。 应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进展是近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最为显著的 成绩。(5)世界历史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倍受关注, 尤其是其关于世界交往、东方道路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等内容最为引人注目。(6)关 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依据、内涵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过了冬天,在危机中得以逐渐重建,就其内 部来说是相当繁荣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存 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一方面 ,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试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以为统治者做出深层的辩护;任何哲学 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从来不存在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哲学。另一方面,真正 的哲学的功能恰恰不在于为现实做辩护,而在于批判现实世界,做国家、民族的“牛虻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觉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反对虚假的意识 形态,要求“改变世界”,认为全部的活动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然而我们却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背立的向度:一是日益学术 化、中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化为一种学术的传统,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如何解释文本 ,只关心马克思“说了什么”和“如何说”,现实世界逐渐退隐到他们的视野之外,更 不用说“改变世界”了。另一种态度是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作亦步亦趋的辩护,虽然注 意了现实世界但也丧失了批判的功能。这两者事实上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 质。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努力不能导致在精神实质上 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反对的,即丧失实践性和革命性。因为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会失去生命力,最终会断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辩 护,而是反对一味的辩护,反对简单的图解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 现实政治意识形态服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但是,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进行简单的图解恰恰是帮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倒忙,使它裹 足不前,也往往为人们所误解。其实,最好的辩护恰恰不是直接的辩护,有所批判才是 长远的、可持续的、真正的辩护。所以,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如何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 器始终成为推动我们改造世界的源头活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 分析与把握。 2.相对主义的危险。包括哲学在内的任何理论,其后来者对它的阐发总是存在着教条 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种危险。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解中,教条主义的 错误十分严重。但是,在今天,我们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仍然存在教条 主义的危险,但更为迫切的,也是目前不为很多人所意识到的可能是相对主义的危险, 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无所不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丧 失其独特规定性的危险。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长期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思想解放 运动达致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历史结果;二是出于现实需要强调当下理论的正确性总是倾 向于以批判过去的方式进行,往往给人一种厚今薄古的错觉,理论的阐发丧失了根基就 呈现出一种表面的异彩纷呈;三是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冲击加剧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做有生命的变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不仅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变化的,而且把自身也看成是不断生成、开放的。这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确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把握不在于具体 的结论,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质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应有精神状态。但是,理论的变化并不是天然合理的 ,变化是否是发展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是音调难定的。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其精髓首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前提。离 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胡思乱想;离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规范;离开实事 求是,开拓创新就成了“怎么都行”。当一切理论都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外衣 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彻底庸俗化了。长此以往, 在中国,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相对主义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真正敌人。 3.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既指它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也指它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其他哲学传统、哲学思潮。就中国的 现实情况而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的哲学传统与思潮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和西 方哲学两方面。应该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吸取和融会中、西、马 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从知识结构上看,相当 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知之 不多,研究更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佐证),经常 满足于自得其乐的独白,却往往发生贻笑大方的尴尬。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少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 哲学十分轻视,甚至任加挞伐。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偷懒取巧。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 风。加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也因为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误解, 最终造成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中国哲 学的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真诚面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开放本质决定的,更是在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所要求的。马克 思主义在新世纪中国的历史任务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在中国 化的过程中体现时代性,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体现民族性。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内 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所谓中国化也就是民族化,就是要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融汇在一起,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方 法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观点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超越;所谓时代化就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站在世界哲学发展的最前沿,始终能吸纳同时代最优秀的文明成 果,始终保证自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抱成见,平等而主 动地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进行交流,才可能完成它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4.缺乏组织性、计划性。中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方面是得益于多元、分散格局的形成,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自己 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有国家社会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等 宏观的调控,以及一些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横向协调,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或者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各个学术共同体的有组织 性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至少有如下害处:一是山头林 立已经导致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力量分散。很多直接能感受到的问题大家都在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有千万种却大同小异。有一些需要集 一批,甚至全国的优秀专家才能完成的重大课题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是各忙 一摊,很少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很难想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足以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东西来。二是不同学术共同体的趣味 差异性的极度增长导致的是自恋与封闭。很多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人惟我 独尊、孤芳自赏,轻视别人的工作和成绩,不同“圈子”里的学者彼此之间缺乏真诚的 交流。 可能有不少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舶来的知识社会学观点:知识是以分立的方式存在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处于不可避免的无知状态。所以 ,科学研究的宏观计划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狂妄的自负,科学研究只能是自生自发地演 进。确实,任何理论的进展在历史的效果上都是演进,但决不能放弃有组织的活动。对 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能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 上“一览众山小”,要始终正确地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要始终保持其在中国的国家 哲学地位,对它的研究就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周密地进行的。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在新世纪纵览各派哲学,如下的断语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 的哲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过去,有它的现在,也必然有它的未来。从目前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潜在可能性和中国现实的需要两方面来看,我们觉得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继续进行返本开新和吸收借鉴的工作,逐步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 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还将不断有人进行新 的解读,“重读”、“走进”、“走近”等类似的口号还会此起彼伏。而且,在对文本 本身的研究过程中,解释学、语言学的方法会更为自觉地得以运用,不同版本,例如中 文、英文、俄文、德文之间的细小差异都会被放大而掀起郑重其事的讨论;关于文本某 一问题的“商榷”会络绎不绝;从现实问题或新潮理论出发关于马克思某一观点的“新 解”还将大行其道。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 吸收借鉴的工作仍将继续。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各研 究单位,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高校在不久将来大多会以集中书系的方 式系统展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将进一步分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解读走向 深入,把人们对现实进行改变的注意力转移到主观与文本真实的是否符合上;另一方面 受西方对马克思学术化定位的影响;再一方面是对复杂现实问题厌倦后的逃避。三方面 的原因都可能使得一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注重的是马克思说了什么或马 克思的治学、治思路径。极有可能出现一批这样的学者,他们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他们会非常自觉地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分 开来,以视自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实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或马克思 学的研究。与此同时,有两拨学者可能依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 理解。一批学者是从执政党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以正统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之作合法性的辩护,其研究的原则,甚至说法都有统一的政治口径 ;还将有一批多少有点愤世嫉俗的学者自认为代表着社会的下层,从马克思的革命、战 斗精神中直接获得灵感,以马克思的文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 。总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种分离还将加剧。 3.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第一、第二点的未来不过是从目前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出发就可以预见的,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未来还有其应该的向度。在应该的向度中,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 很紧迫的任务。无论是返本开新还是吸收借鉴,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化还是政 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格局都需要一个总体上的超越。或者说需要在可预见 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任务,建构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新形态。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是学理意义上的,即系统化的、理论 化的,是真正的哲学。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 态极有可能是在人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最后形成的。

关于批判性思维毕业论文

1.加强语文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界来说,不但需要介绍西方先进国家母语媒介素养的历史、现状和标准,还要深入研究语文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语文媒介素养教材的编写特征和方式,还要探索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但要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做好这些经验的转化工作,使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怎样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养的考试范围,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推广语文媒介素养时都曾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学入学考试中没有将媒介素养问题纳入考试范围,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冒风险。现在,英国已经很明确地将这一要求体现在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的语言测试中,美国的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也在1997年通过一个决议案,呼吁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将语文媒介素养的要求体现在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里,以此推进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如果能在考试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令自动2.慎重第一。语文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推广不能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在教育和教学层面,语文媒介素养或者媒介素养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教育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加以重视和落实,语文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工作,学生是否愿意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及家长或者社区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准备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将共同作用,决定语文媒介素养能否取得成功。尝试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媒介素养决不是包治语文教育百病的良药,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条件不成熟,准备不充分,或者运用不得法,都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浅薄的陋见。我国对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提供 参考,但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保守观望甚至拒绝的理由。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潮,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4.认真对待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是语文媒介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因此,强调这样一种思维品质有时难免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担心。他们不但要担心这种思维品质对目前标准化考试的不良影响,更要担心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思维品质,就会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的负担。 毕业论文网,国内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钟启泉先生做的研究,而研究语文批判性思维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如果这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具体,就很难让媒介素养教学产生真正实效,很有可能滑入追求表面热闹和兴趣至上的误区。批判性思维的质量与媒介素养的质量成正比,没有严肃认真的批判性思维的语文教学,就称不上是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5.课程开设的三条思路。根据国外的经验,语文媒介素养的课程可以设计出三条思路。一是在语文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学的内容,这条思路比较有基础,因为目前新课程标准就已经规定了新闻教学的选修内容,只要以此为基础,以媒介素养为目标,摸索出一套较为细致合理的编排序列,就比较容易拓展和丰富这门课程。二是将媒介素养作为学校层面的综合学习活动课程,使语文活动成为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使媒介素养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领域。三是将语文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课外活动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力所能及地培养一点基本的媒介能力即可。这条思路简单易行,灵活性强,可以边学边教,积累经验,为较高级的媒介素养教学作好准备。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越来越多的文章都提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但是,我发现许多作者对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全面甚至误解的现象。作为一直从事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老师,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些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文章。 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为大伙分享这一领域的理念和内容,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享与讨论,帮助大伙了解和学习批判性思维。 不知各位之前是否听说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个概念? 大伙对它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我的学生们在遇到这两个问题时,最常见的回答是: “批判性思维就是批判,就是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正。” “批判性思维就是辩证性的思考,主张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 “批判性思维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让我们有新主意和新想法。” 你的答案也是这样么? 在讲到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之前,让我们先从一个小案例看起吧。 @亚太数码通讯:“假如本届伦敦奥运会结束时,中国代表队能在金牌榜上排第一,现决定:参与转发本微博并关注@亚太数码通讯的一人送一台iPhone4S。并@5个好友!绝对真实!不玩文字游戏!欢迎截图!快叫上你的朋友一起来吧!!! 请问各位朋友,如果看到了这条微博,你会转发么? 很多朋友会这样说:“当然转咯!无非就是点几下鼠标的问题嘛!更何况还有机会获得最新的iPhone哦!”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吧? 1.点点鼠标就可以获得一部iPhone,这似乎有些太容易了吧? 2.这条微博的发出者究竟是什么目的呢?难道就是为了庆祝中国队金牌榜第一? 3.基于当时iphone4S的价格(4800-5100元之间),就算只有25万人转发,也最少需要10多亿元啊!@亚太数码通讯这么财大气粗? 4.“一人送一部iphone4s”究竟是“每人送一部iphone4s”还是“只送一人一部iphone4s”呢?更重要的是,究竟是@“身边的五个好友”还是@“5个好友”这个人呢? 问完以上的四个问题之后,各位应该不会那么着急的去转发了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该商家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奥运会而进行“粉”博关注,而不是搞什么庆祝,更不是给消费者送福利。 既然这样,点点鼠标就能获得iphone4s的好事实在是很难发生啊。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看似简单的不会蒙到人: 据记者报道:该账号2012年8月5日才开通,当天发出这样一条微博,转发数18384条, 评论数5058条,而粉丝数在几天之内便达到了233612个。 看来,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网友们还真多呢。 朋友们,如果你能够不去转发这条微博,并能够有理有据的说出相应的不转发的理由,便说明你在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了。 啊?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没错。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吧。 其实,很多学者对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而在这诸多的概念中又以美国老爷子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H. Ennis)先生的定义最为简洁而著名: “Defin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Reasonable reflective thinking focused on deciding what to believe or do. “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去相信什么和做什么”。 大伙不妨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恩尼斯的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呢? 2.它跟你之前的定义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伙应该发现了,恩尼斯先生既没有说到要批评指正他人,也没说要从正反两方面辩证思考问题。 按照恩尼斯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决定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和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思考。 其中的核心词汇有两个: 1.理性的(reasonable):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能够理性的思考。 “理性”这个词大伙耳熟能详了吧?但什么是理性呢? 在这里,理性的即为“要有理由的”。我们的信念和行动要有理由,而且要有好的理由。我们应当有理有据的表达、思考和判断,而且支持我们的理由和证据应当合理。 2.反思性的(reflective):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维中反思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于自己和自身思维的反思,而非去批判他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的很多误解便来自于“批判”这两个字。 其实,批判性思维不是去发现他人的错误,而是保护和完善自己的思维。 观念和决定是不是合理、该不该接受,并不由他人来决定。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让错误的体系进入到自己的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常常反思自己的知识系统,反思自己的思维。 讲到这里,大伙应该能够理解“如果你能够不去转发这条微博,并能够有理有据的说出合适的理由,便说明你在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了。”这句话了吧? 批判性思维者正是通过对该微博提出合理性疑问的方式辨别其真假(相信什么),再决定是否去转发的(做什么)。而大部分的网友朋友往往被自身欲望所牵引,没有过多的考虑(反思)就去行动了。 不要以为批判性思维就只有这么简单。如何提出合理化的理由,如何进行反思,如何进行质疑,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大有学问的呢。 看似极为简短的恩尼斯定义,却揭示了学习批判性思维重要性: 1.批判性思维决定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我认为这是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的一点。 从恩尼斯的定义来看,当我们决定去相信什么的时候(即获取某种知识和信念时),应当是经过反思并得出合理化理由之后才去决定的,而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和全盘接受。 而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恰恰违背了这一点。 其实,每个人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都是自身经验、观念与新信息碰撞的过程,是通过理性对经验和新信息进行的辨别、扬弃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分辨数据的真假、检测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假设与论证等方式帮助我们选择基于自身经验最为合适的结论和认识。 而且,通过反思与寻求理由,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到知识的推导过程中,去了解其原因和逻辑,并获取教益。 从此意义上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引进批判性思维这一理念。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训练学生主动质疑、探索、分析信息并寻求知识产生的经验基础、方法和逻辑过程的能力。 2.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冲破盲从、独立思考。 面对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专家、媒体、权威的观点所影响。但问题是:专家、媒体和权威就都是正确的吗?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不根据直观的感觉来接受信念和结论,而是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信息的真实性、推理的充分性及论证的全面性的分辨,来避免被诱惑去做出轻信和不理智的决定。 这便避免了盲从。 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下,诚实、公正、认真地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 这便是独立思考。 思考的独立性既包括自我反思,也包括对于对立面的认真考察,并将各种观点作为自己思考的镜子,以便发现自身思维的不足。 3.批判性思维提倡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思维的单一与死板是妨碍我们进行合理思考的障碍之一。批判性思维指出,知识的获得和审慎决策的得出,都应当是多方面思路、观点、论证之后的结果。 因此,批判性思维提倡倾听他人的观点与思考,并考虑不同的、对立的、替代的观点和论证的重要性。 4.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人和社会的理性化。 未来的现代化社会,需要由大量能够独立思考、细致分析、开放思想、系统论证、审慎判断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来组成。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尽量避免由情绪、直觉、观念、本能、情感、利益等非理性因素对我们的决策形成的不良影响。 但当今的中国社会却充满了各种非理性的言论和行为,看看每天充斥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便可知晓。 我们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来逐渐改变当前的现状。 5.批判性思维强调学术的规范与准则。 批判性思维认为科学和知识来自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实际而全面的分析之中。它强调从经验、证据、理由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强调将可靠的实践依据和清楚的概念分析作为思想的定律。它要求通过具体的推理完成论断和证据之间的构造,而非简单的臆断。这都构成了学术研究应该遵守的理智规则和行为准则。 正因恩尼斯先生(Robert H. Ennis)在其学术体系中非常注重对于论证、隐含假设、推理等要素的研究,而这些都是保证学术严谨性的重要准则,使得他的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要知道,所有的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传说中的GRE啦)的题型设置和测试标准,几乎全部是参考恩尼斯先生当年关于批判性思维评估标准的博士毕业论文而制定的。 真的是很牛啊! 但是,在中小学教育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却运用的是另外的一位批判性思维高手的学术体系。 在这里,我就要隆重介绍另一位重量级的高手,也即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 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先生。 他的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又是什么呢? 我将会在下一篇批判性思维漫谈中与各位分享。 注:用长微博的方式分享批判性思维,难免有些枯燥。大伙不妨找一下@秋叶语录老师的两份PPT:“《学会提问-掌握批判性思维》第十版改进笔记”及《从“方寒之争”学批判性思维》。 这两份PPT是极好的学习资料。 期待与大伙的交流。

有不同方向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 :教育心理学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民办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之管见浅谈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趣味性和向心力——简论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接受问题进化教育心理学:理论、贡献与局限1980-2008年间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回顾与思考从教育心理学谈大班额教学之弊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启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具体见 参考 资料

在学术研究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1、脚踏实地读书。研究生要注意锻炼基本功,要读书,要把外在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只有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厚积薄发。专业书籍上有很多基本理论知识,所以非常有必要阅读,而读一流的期刊或者别人的毕业论文也有助于快速地汲取前沿动态、了解目前的科研状况。

总之,研究生只有思考地读书,读期刊论文,带着问题阅读,学会从读过的书籍和论文中找出问题,才能发现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加强交流。与人交流能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发现新的问题,从中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了解不熟知不擅长的领域。

研究生应该多参加研究生学术团体、各类协会等组织的活动来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交流与互动,如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由此开阔自己的眼界、激发灵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研究生更要虚心地听取师长和周围同学的意见,不骄傲不自满。

3、端正目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毕业、拿学位,而是通过从事科研工作培养各方面尤其是科研方面的能力,努力成为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的高级人才。杜威曾打过这样的比方:高中生是“坐着”听课,本科生是“站着”听课。

就是说,中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的浇灌为主,大学生则要站起来提问题,与教师互动,共同学习。而按实用主义的说法学习就是与环境进行不断的经验交流的过程。那么研究生该怎样上课呢?杜威说,应该是“走着”听课,即不仅要与教师经验交流,而且要尝试开展独立的学术研究。

因此,研究生需要增强自觉性,多读写,多思考,多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逐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平时,研究生还要注意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寻找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和工作效率。

批判性论文参考文献

朋友你好,你所要的先从我提供的网址中找几篇参考论文, 真心希望能够对你有。 若不满意我给你些网址你还可以自己再找,祝你好运!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合理选择并引用参考文献非常重要。选择参考文献需要遵循哪些塬则?会犯哪些常见错误?应该如何规范地引用和列出参考文献?本文针对参考文献这一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为您作简要概述。 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 在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参考文献,能够起到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遵守研究道德,尊重他人成果和智慧财产权,明确区分他人的贡献和自己的贡献; 促使自己深入广泛地瞭解学科领域的文献情况,并在论文中依靠对文献的引用来展示较高的学术水准; 确保论文精炼,不赘述他人已发表的细节内容代之以引文,从而节省篇幅; 帮助读者溯本求源,便于查找相关科研成果; 为论文的编辑人员提供同侪审稿人的线索; 使期刊评价机构能够通过引文频次计算,对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评估期刊的影响力。 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包括一次文献(primary sources)和二次文献(secondary sources)。一次文献包括公开发表的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技术标准、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规章制度、统计调查资料等,以及不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记录、日记、内部报告、技术档案等。一次文献是由作者归纳自身经验总结得出的塬创性文本。二次文献是非塬创的,是对一次文献内容的引用、诠释、归纳或描述,例如综述文章、记录片等。二次文献一般是由编纂者撰写而成。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是公开发表的一次文献,以及综述性的二次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文献在文献学中还指目录、索引、检索类期刊、文摘型资料库等文献类型。这类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凌乱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和编排,形成便于检索使用的文献,透过它能够方便地找到一次文献。着名的二次文献资料库包括SCOPUS、工程索引(EI)等。 选择参考文献的塬则 时效性:参考文献应当以近年和当年的文献为主,应尽量少引用10~20年前的科技文献。 相关性:参考文献应当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而不应为了凑数罗列不相关文献。而且需要注意避免学术不端的滥引。另外,参考文献应当是作者真正阅读过的,而不应该是不经查看就直接转引他人提及的参考文献。 代表性:参考文献应当包括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而不应主次不分地大量堆砌。 可靠性: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着录专案齐全,便于检索查证,避免错误引文。不宜使用来源不可靠或内容有疑问的网路文章。 客观性: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当客观公正。在引用时,应当对出于某种意见而带有偏见性的观点或出于某种利益而带有倾向性的观点予以甄别和评论,以便维护学术氛围公正。 权威性:权威性体现在参考文献的作者和发表期刊。参考文献的权威性塬则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意引用与自己论文相关的权威作者的论着,使得研究具有较高的起点和较广的深度,也要注意避免“崇引”,即不宜将不太相关的知名论着强拉硬拽过来作为展示重要性的门面点缀。另外,参考文献应尽量来自具有良好学术声誉的出版机构。 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 参考文献的引用分为指示性引用、继承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指示性引用是指作者没有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具体结果和结论,只是给出专业背景说明。继承性引用是指作者引用他人的具体结果和结论,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或论点提供证据。批判性引用是指作者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目的是提出不同的观点或纠正他人的错误。 引文应在论文中的引用处和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References)处注明。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开列格式在国家标准和期刊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献类型、起止页码、标点符号、作者姓名等格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研究显示,论文作者除了经常在前述的文献选择塬则上出错,还经常在引用格式上出错,而且容易忽视标准化格式的重要性。论文的引用格式包括很多种,例如MLA格式、APA格式()、哈佛格式、芝加哥格式。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引用格式,其特徵是引用作者加页码。APA格式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撰写格式,其特徵是引用作者、年份加页码。哈佛格式采用作者-日期法。芝加哥格式有时也被称为杜拉宾引注格式,主要使用上标数码、注脚、章节附注、作者-年份等形式引注。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叁种格式:注释-参考文献表制、着者制、顺序编码制。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教学思维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 培养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观点已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里的数学活动即指数学思维的活动。因此,数学教学过程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在各种思维品质中,缺乏批判性是我们许多学生的共同弱点,学生惟上、惟书、惟权威,缺乏对知识信息怀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中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旨在和同行探讨交流。 (一)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在真空中培养的,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在学校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最常见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把所学内容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1:(2005年莱州模拟)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AB ,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垂直,则___________ 师:你能说说推理的方法吗? 生1:从类比推理的方法和规律看,应将线段长度到三角形面积的升维类比,过渡到指数由二次到三次的转变,从而猜测到结论。 师:(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然后提出)猜测的结论是否正确要通过严格的证明来确认,在作出正式证明之前,能否验证生1的猜想呢? 师:非常好!同学们能否从生2所举的特例验证中获取其他的信息呢? (有学生在低声讨论,一会儿) 师:请同学们对生3的猜想进行证明。(下略) 在上面的师生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教师没有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出现,而是通过向学生抛出诱导性的反问,一步步逼近“目标”。学生通过讨论、猜想、观察、验证、推理等活动,不仅实现了“再发现”、“再创 造”的数学经历,而且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提出批判,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的空间,培育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的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它集中表现为不盲从,有独立见解和明辨是非及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利用错解辨析开展批判性教学 数学思维批判性的特征在于有能力评价解题思路选择是否正确,以及对这种思路可能导致的结果加以判断。用批判性的态度去分析解题过程,发现其中的不足,不断加以改正和完善,这正是思维批判性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或板演,师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讲完抛物线后,我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了如下一道题: 例2:求过点(0,1)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y =2x只有一个公共点。 有一位学生解题如下:设所求的直线为y=kx+1,① 又y =2x,推出k x +(2k-2)x+1=0,根据题意有Δ=0,② 解得k=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x+1。 这位学生解好后,我没有急于订正,而是让其他学生讨论该解法的错误之处及根源,并作详细的订正: ①错在已认定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②有两个错:一是忽视了“k=0”的情形;二是混淆了“相切”与“仅有一个公共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该生缺乏对解题的反思,不能及时发现思维过程的不足,从而导致解题过程的不完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学生通过对错解的辨析使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培养和优化,从而趋于日臻完善,以至成熟。 (2)通过辨析求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求异本身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思维的主体不安于既成的现状(也就是对既有的思维价值的批判),而将学习内容在原来思维结果基础上深化,派生出新的思维方向,上升到新的思维层次的批判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很好地驾驭教材,掌握学生的情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善于从解题思想、解题途径上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联想,应对每一个问题恰当地提出:解决该问题还有什么方法?哪一种更简便?还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改变某条件后应如何进行思考等。求异性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与灵活性的具体表现。求异性引导学生在常规的一般水平的基础和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而加强引伸性的思维训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的矛盾,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3:求函数y= (0<x<π)的最小值。 这是一道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本来我只准备了一种解法,就是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来解: 原式可化为ysinx+cosx=2(0<x<π),易知,y≠0。 但是题目刚刚展示好,我就发现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而且还有的学生似乎在辩论着什么,于是我抓住契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分组辩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答: 有的学生通过化简变形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 显然第四种运用数形结合的解法最简单。学生没有囿于所谓的教师的示例和“标准答案”,不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批判自己的思维,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吗? (三)几点建议 (1)让学生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怀疑与批判。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要求我们对不同的观点要有宽容的态度。 宽容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生存方式。宽容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别人的观察和理解的尊重与承认,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宽容的态度首先便表现出了一种强意识的批判性思维――了解、学习别人的观点和检讨自己的观点,这同那种“只准这样,不准那样”、“惟我独尊”的态度是格格不入的。惟有宽容,我们才可以了解自己观点的不同甚至对立的一面,而且在了解和检讨这种不同和对立的同时,检讨、修正、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而不论完善或否定,对自己都是一种进步。 当然,宽容决不是那种“什么样都行”、“你对我也对”的“无为”的心态。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宽容意味着批判,而“无为”意味着放弃批判。而学会兼收并蓄,在宽容的基础上对比检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展开怀疑和批判,不断地超越自己和别人对事物的既有认识。 (2)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整个数学课教学活动始终。 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要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结合教材知识,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怀疑、否定与批判是科学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学生自己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的动力。翻开几千年的数学史不难看出,整个数学学科的发展史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无数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推动了数学历史的发展。没有怀疑,欧氏几何就不可能被罗巴挚夫斯基的非欧氏几何所超越;没有怀疑,笛卡尔就不可能经过艰苦探索、潜心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同时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立解析几何;没有怀疑,卓越的欧多克斯就不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修改量度和比例理论。只要敢于怀疑,大胆探索,人们就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结束语 如果学生习惯于批判性,反复地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开阔、灵活,见解就更深刻、新颖,也就越容易进行创造性思维。缺乏批判性思维就难以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在否定中创新、不囿于传统思维定势的批判性思维,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重任。在这一点上,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管宏斌.论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建构.中学数学教与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批判性思维论文素材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个人的思维进行系统训练后,能够对问题、论述、证据等进行辩证性的思考,从而提出或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简而言之,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区分事物表现和本质,判断事物的真伪的能力。它使得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独立而理性地思考,不会盲从附和或者盲目相信权威,对信息抱有审慎的态度,懂得发现和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的第一个模型是“苏格拉底方法”或“助产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通过苏格拉底提问(或反驳、辩证法),人们被要求澄清他们思考或研究的目的和他们的意思,区分相干和不相干的信息,然后检验其可靠性和来源,质疑他们自己和他人所言包含的假设,按照合作的精神,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推理,探查他们自己和他人所思考东西的后果或意含,整理他们知道或以为知道的东西的理由和证据,也对他们面前的证据和理由保持敏感。通过提问,揭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信念背后的假设所包含的不一致性,以探求新的可能答案

在美国,critical thinking是一个非常重要、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在学校里经常听到老师、学生们这么强调,可能已经到了陈词滥调的地步。我手头一本高中世界史教科书上,每章后面的练习的题目样式,第一是名词解释,然后是名词辨识、回答问题,最后一项就总是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的中文流行翻译是“批判性思维”,但我觉得并不很贴切。Critical一词的希腊词源是动词krinō,意思是“挑选、决定和判断”,krites 是观察家、法官、仲裁人之意,kritikos 是指有观察、思考和决定能力的人。所以,英文中critical也有几个意思,评论、批判、挑剔、选择标准苛刻、审慎的、严谨的、经得住校勘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等等意思。而中文的“批判”听上去实在颇多贬义,就像不是好态度似的。所以有人竟写文章说我们要从“批判性思维”进入到“建设性思维”,实际上这个词的英文原意跟破坏和捣乱——所谓建设的反面简直毫无联系。只是不轻信别人,强调经过自己的分析、论证和试验,挑选你认为最重要的和正确的,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一种逻辑思考能力,也许也是一种人格能力乃至政治权利,因为自己选择和评判往往也意味着自己负责,如果人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也不希望自己对自己负责,就不需要这种自己思考的能力,别人说什么你听、你服从就是了,最后自然由发命令的人来负责一切。为什么美国文化特别强调critical thinking,估计跟它的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有关。而中国为什么没有这种思路、这种强调,跟中国的政治形式和价值观也有关。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词。28岁在美国第一次听见这个词的时候,真是激动万分。当时就有一种如沐春风、整个世界都被照亮和打开的感觉。以前的很多困惑和想法都茅塞顿开、迎刃而解。大部分老师喜欢爱提问题的学生,尤其问题提得聪明尖锐又充满建设性和怀疑精神,那是对老师也有促进和提高作用的。总是照本宣科回答问题,把老师的讲课一字不漏地复述,老师未必喜欢。如果被老师夸奖“This is a good question,你提了个好问题”,那是比听到老师夸奖“你答得很对”更值得得意和高兴的。所以我这种爱提问题、讨厌死记硬背、什么都不肯轻信、喜欢跟老师平起平坐的学生,在这里终于如鱼得水。不过真正要做到critical还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学生critical,首先老师就要critical。以前强调学生要有“评判式思维”(我暂时的翻译),现在则强调老师也要时刻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挑战。一个人要有评判,首先要有大量信息和知识储备,然后有一定的挑选原则、趣味和理由,大家一起来有创造性、有建设性地教、学一些东西,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真得很费脑力、精力、需要大量动力。填鸭式教学法其实最容易了。但只会填鸭式教学法的老师无疑在美国校园里不大容易混得下去。每学期结束让学生不记名、标准化填写的教学质量评估表还是很让一些老师们害怕的。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们全明白。美国的学生对老师往往比老师对学生更不客气,要起分数来理直气壮;学生的评价不好,老师真可能下一年就不会被续聘,而且以后找工作也有麻烦(不过这种制度也有它的弱点就是了。美国这一套体制真是环环相扣、阴险的很。每找一份工作,一定要起码3封推荐信,下任老板直接打电话给上任老板问职员的情况再普遍不过,如果一份工作不好好干,下一份就很难了。)。回到对老师和学校的要求上来。最近看了一本书,Education for thinking《为了思考的教育》就提到这个困难。书中讲到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功能是灌输知识、技术训练、考试训练以进入更高一层学校或筛选人才、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这四大项,而对思考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并没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虽然美国也是critical thinking 天天讲、年年讲。书中强调了思考的两项主要过程:查询和争论。然后很有操作性地一步步指导和辨析了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里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查询和集体辩论。希望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以给学生带去一种终身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Google来的维基百科上的定义是:Critical thinking consists of a mental process of analyzing 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particularly statements or propositions that people have offered as true. It forms a process of reflecting upon the meaning of statements, examining the offered evidence and reasoning, and forming judgments about the facts.大意是,评判式思维是一种脑力程序,包括分析、评估信息,尤其是那些通常被当成真理和常识来推介的一些判断和陈述。对那些证据、推理进行重新检查,反省那些判断的原意,然后对于某些信息和事实提出自己的评判。也就是说,critical thinking的结果并没有一个正确和统一的答案,关键看你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而且看你自己所站的角度。也因此,个人角度的精确陈述和思考与分析的程序非常重要。随手翻开手头的历史教科书,一道“评判式思维”的思考题是:如果你生活在过去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你是愿意生活在自由独立的苏美尔城邦国家,还是愿意生活在波斯帝国一统江山的时代?解释你的理由。这样的思考题会郑重出现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写上3页纸的论文,并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吗?我实在怀疑。更可爱的是,那历史教科书的前言里,就花大量篇幅教学生如何写一篇论文,应该如何去找资料、如何立论、如何正反面地证明自己,如何运用种种逻辑推理方式,如何反驳反面观点。我真是掩卷长叹,在中国念研究生似乎都没有看见这样详细和到位的论文写作指导。而类似的论述文写作,在我的中学时代,是由语文课程去完成的。现在反省一下,我真的觉得中国的课程设置也有值得思考之处。论文写作真的也应该在历史、伦理学、政治学和哲学课上教,而不仅仅是灌输给我们知识(这正是中国历史和政治课的全部内容);而语文课反倒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审美能力。手头还有一本美国高中“文学”教材,完全就是按fiction和nonfiction的文体分类,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学概念,并仿照例文进行诗歌、短篇小说和艺术评论创作。可惜,我记忆中从小学到高中,上了12年语文课,从来没有一个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过这样一个作业:写一首诗。在高中的时候,经常要求写作“论诚实的重要”之类,这样的题目,说老实话,跟语言和文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放在思想品德课上学?提起中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我恐怕又要——算了,不提了。还是再回到评判式思维吧,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引进这个概念,把critical thinking ,至少在校园里,变得像“高考”一样重要。也把学习文史哲等文科课程,当成真正与学生个人发展和素质教育切身相关的一项如此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Experts: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mportant [r1] Agrowing number of expert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suggest that a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judging whether a student is deveveloping soundly or not. The sample study, carried out late last year in 20 middle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Beijing, was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Youth Leagu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 long time, people, including parents and even some teachers, usually regard a good student simply as "getting high marks" in courses and keeping school rules or obeying teachers' orders. Some students are still criticized by their parents even though they get a mark of 99. But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survey, nearly percent of the 1,800 surveyed students believed that creativity and invention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 student's growth of personality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urveyed said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cannot effectively arouse their creativity to the full.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nd experts hav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at developing a students' creativity will greatly help the training of people for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and thu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gular teaching programme.

我们做英语阅读练习的时候,经常会进行这样一种训练,就是判断一个句子,到底阐述的是一个事实(fact),还是作者的观点(opinion)。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坑了不少学生,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把观点认作是事实,而这只是因为他们本人是认可这种观点的,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一种“默会知识",是对认识起着基础作用的。“默会知识”,又称隐性知识,存在于我们个体的心中,具有不易解释、分析、评估,不客观,非逻辑性等特点。这是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一天一天积聚的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它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意识中。就宛如雏鸟从蛋壳里出来,第一眼看到的事物就会被它认定是母亲一样,这些隐性的知识一般你是察觉不到它的任何不对之处的;相反,对于任何与之相悖的知识,你天然地就会持怀疑态度。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逻辑谬误,而应对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祭起批判性思维这杆大旗。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今天我们用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批判性思维到底多有用。一、在此之后,因此之故(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英超阿森纳队的球员阿隆•拉姆赛,是一个很棒的球员,但奇怪的是,他居然得了一个外号叫“死神”。为什么会得一个这样的外号呢?难道他的球技如此高超,每一次他上场,他的对手球队就死翘翘了?原来,有一阵子,每次他进球就会有某个世界级名人上天堂,这些上天堂的名人名单中包括:乔布斯、惠特尼•休斯顿、卡扎菲、曼德拉、保罗•沃克……当大家发现了这个规律之后,就赠予了他这个外号。每一次碰着他又进球了,全世界都跟着紧张,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大家猛地一看,觉得挺有道理的,是吧?然而,真正深入地想一想,你就会发现,这只是一系列巧合而已,时间顺序难道能够和逻辑顺序画等号吗?发生在前面的事情就一定是后面出现事情的原因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就犯了“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逻辑谬误了。就算是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后,我们也不能就此断言,它们两者有因果关系,这纯粹是一种错误归因。这就好比“鸡鸣在前,日出在后”,如果我们就此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公鸡鸣叫了,所以太阳才升起,那么稍有头脑的人也会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笑话了!二、绝对判断(Dicto Simpliciter)有人提出,政府应该禁止生产并买卖香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一看,对呀对呀,不论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都是对人体有害的,这三观很正啊!但三观正就代表他说的这番话是绝对正确的吗?这就是一个价值观陷阱,因为说任何话我们都要看当时的语境是什么。烟草行业固然对于不吸烟者来说貌似一点用处都没有,不但没有用,还是极其讨厌的东西。然而,放在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上来看,它给GDP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了很多就业,更别说烟民的利益也有权利得到保障。有时别人想要说服你,他给出的理由越伟光正,你越要当心,这是糖衣里裹着炮弹。网上对于方方日记事件争吵得甚嚣尘上,首先我要申明的是,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不管她写日记的初衷是什么,她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有权利发出她的声音,但是她的记录太过片面,而且从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成为西方列强捅向我国身上的刀子。面对广大网友对自己的指责,方方的回应是给人扣上一顶“极左”的大帽子,令人不禁环顾四周,难道我是一夜穿越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唯政治论的姿态似乎将自己摆在了天然正确的位置上,任何质疑我的人就是“极左分子”。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米尔曾经指出,“真理既不是支持现状者的观点,也不是非国教者的观点,而是不同观点的融合。”因此我们应该广开言路,对于各方意见都认真倾听。于方方日记事件一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标志,大家都应秉承最大理性,坚守底线,恪守良知,守望我们共同的福祉。三、假两难推理(False Alternative)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假两难谬误”的事例,比如丈夫对妻子说道,“老婆,你再不去弄饭,我就要饿死了”,这个丈夫就是给妻子挖了一个假两难的坑,似乎做妻子的只有两个选择,去做饭或让丈夫饿肚子。但是我们用脚趾头也能够想出,谁说非得在家弄饭才能填饱肚子?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难道我不能叫外卖吗?我不能去外面的饭店吃饭吗?你看,在选项a和选项b之外,还有可能存在着选项c、d、e……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常常是口出谬言:你现在要是不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就只能去扫大街了。似乎对孩子而言,除了好好念书,就只有干清洁工两种选择。但是我们都清楚,现在各行各业是五花八门,新行业层出不穷。原先我们说360行,行行出状元,现在何止是360行,3600行都不止呢!一个孩子念书念不好,不代表他画画画得不好,或他体育不行,或他想象力匮乏……千年前的李白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难道我们的眼光还不如一个古人吗?或者我们依旧受着封建思想的荼毒,死抱着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不撒手?你看,如果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想通了这件事儿,很多亲子关系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的。批判性思维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常规思维方式,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能够拂云撇雾地以“慧眼”对世界?我想,应先合理质疑,再审慎求证。《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蕴涵有强烈的批判性思维的思想啊!作者简介:伊夷以忆,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教育从业者。愿我的文字能激荡起你思想的涟漪。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十二怒汉》引发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思考我们先来看一下背景资料: 美国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具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国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但是不满18周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没有资格充当陪审员。从表面上看,似乎只要是案发法院的管区之内,年满十八岁以上的美国公民,都可以当陪审员,但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他们得经过层层选拔,剔除一些由于环境和经历所造成的有心理倾向的候选人,避免造成不公正的判断。一般的案子,陪审员通常是可以回家的,但是如果案子引起轰动就必须隔离他们,这样,他们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就是法庭上被允许呈堂的证据,在判断时不会受到新闻界的猜测和不合法证据的影响。正式进入读后感美国民主制度是基于一个“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有罪需要证据,无罪仅需合理怀疑的这样一个基础上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认识,也是在我并不知道美国法律且初次看电影时的一个疑惑,解答此疑惑再去考虑电影的情节发展时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先从大方向粗略看一下电影的主要故事,此片所讲为:案件是一个18岁男孩,出生在贫民窟,母亲去世,父亲曾因伪造文书罪入狱一年多,故他曾在孤儿院呆过一年多,父亲自小便对他是以暴力虐待,而案件是男孩涉嫌杀死了他的父亲,两个证人,很多证据均表明这一点,证人一:老人 听到了“I will kill you”之后接着听到有人倒地的声音,之后用15秒的时间跑出走廊正好看到男孩跑出来。证人二:妇女在床上透过电车最后一节(注意最后一节),当时电车里没人,灯光是暗的,她看到男孩将刀子插入他父亲的胸口。证件三:凶器 折叠刀是一个不常见的可有精美花纹的刀,而男孩是用刀高手且曾经买过,而案发之后男孩的刀却不见了.证据四:男孩说案发当晚他在看电影然而并没有在警察抓住他并在他家厨房审问他的时候说出电影名字和情节,只是过了几月上庭后才说出。此为案件还原,虽然我认为影片直到最后并没有确实说出证明男孩无罪的确切证据,然而通过12位陪审员的群策群力指出了以上证据存在商榷的可能,有着漏洞合理怀疑,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下男孩就可被判为无罪。接下来重温一下电影细节:首先影片开头是一个长镜头,它由仰拍镜头对法庭外部进行特写,突出法庭的高大威严,之后进入法庭内部,镜头跟随着一个神色平和的年轻人到了电梯口,出现了一位老人神情阴郁,我们是否可以猜想他就是那位老人因为全世界的不关注而忧郁呢,接着转到从电话亭里出来的兴高采烈的年轻人身上,跑向一群人他们高兴的谈论,他们在法庭之上表现很好,有法警示意他们小声点。接着便切入法庭之上,法官与陪审员讲诉他们该做的事,此时可以看法官的语速,神态半眯着眼说话也没有力量,表明法官对这样的案子太常见了,而镜头对男孩的特写可以看出男孩有着清澈纯洁的大眼睛,可以看成是导演对于影片的暗示,对于男孩无罪的辩解是应该进行的。正式进入陪审员室可以有他们每个人进入陪审员室的行为来猜测反映他们内心的想法,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案子,根本不需要讨论证据确凿毫无疑问。而8号陪审员望向窗外,他在思考男孩是否有罪,他在设身处地,站在男孩的立场上想,他与其他人躁动的感觉不一样,也为后来他对人平等的理念与其他人不同或者截然相反做出对比。进入裁决期,我们想回想一下每个人的性格特点,1号是一个球队教练,2号是一个戴眼镜,年轻却有着秃顶,说话带着公鸭嗓的人,可以猜测他的智商并不高,而且有些自卑,3号是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的中年人,始终感觉到愤怒,有着对儿子爱恨交织的情感,4号是一个股票经纪人精明而稳重,5号是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很少发言,感觉较为自闭,对世界不公与黑暗面排斥,6号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7号是一个推销员,一直强调赶时间看球赛,8号是一个工程师,他认为人人平等有着人性的光辉极富同情心,设身处地的对待猜想每一个人的想法,9好是一个可爱的老人,他聪明阅历丰富,有着敏感的直觉洞察力,10号是有着重度阶级偏见的老人,11号是一个钟表匠他讲究理性依据,但是也可以从他的一些无疑使的行为表现中看到他的不自信,他是真实安插想要表现导演真实意图的人,但也可以看出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智商也并不高12号是广告公司的,一般做广告销售的都有着善辩的口才,但是在影片中他并没有对于男孩案件做出多的评论,可见他对于案件对于男孩是否被判罪漠不关心。在这其中可以看到美国陪审员制度中陪审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甚至文化水平并不高的普通公民,但是他们对于案件是否负责并不能有所考究。在陪审员里,我们可以将他们分成四种,1是8号唯一一个通过人性,通过设身处地的理解每一个人来处理事情,2是像3号10号有着自己的偏见,将自己的经历强加于案件之所中,还有是基于案件本身提出自己观点,有着社会公正感但却有些卑微的人如2号5号6号9号11号也有着对案件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人如12号7号,如此形形色色的人要达到所要求的12人意见均一致是很难的,确是如果在不公义情况下也是很简单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8号这样有着人性理性思想的人,仅仅通过有着偏见,漠不关己卑微不自信的人一起讨论裁决,结果又会是如何,这也正体现了美国法律的一个弊端。对于影片所放映的只有8号一人提出质疑与其他11人做着不同的事,虽然他并不卑躬屈膝,但是独自一人面对那些质问不满,而他只能说“有可能”压力是很大的,所以他已经准备好要放弃,幸亏那位可爱的老人赞同了他的想法,才有了接下来的讨论,吃屎3号的愤怒反感,情绪是极其激动的,证明了美国民主制下并非完全的优点,接着再在不断出现合理怀疑的情况下,人们慢慢改变自己的判断,由1:11到2:10到3:9到4:8到6:6到9:3到11:1到全部认为无罪的过程中充斥着不同的声音,所以美国陪审员制度中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有着对阶级的偏见,有着无法控制的有自己的经历产生的移情,还有着漠不关心,这些都是潜在的弱点,像8号一样的并不一定在每一批的陪审员之中都会出现,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结果,被告将会被送上电椅,没有人申诉,从而达到了草菅人命的结果,即使存在这样有正义感的人在其他人的强力不满之下坚持反对,结果又该如何。影片有感:影片开始的长镜头中可以感受到每个人对于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漠不关心,折射出社会分工所带来的人情冷漠孤独。而在凶器折叠刀呈上的一段中,除8号以外的所有人都对另一把同样折叠刀出现而感到惊讶,8号做了准备说明他关心这个案件 ,他是富有责任感的。而为男孩做辩护的律师并没有做出多余的呈堂证据的找寻,正如8号所说他因为被委任打这样一个毫无好处的案子自己吃力不讨好,并没有用心,甚至没有进行交叉辩护,这两件事均表明即使是美国法律之中仍有难以解决的问题。”Gentlemen,that’s a very sad thing-to mean nothing.”只顾及自己是错误的,影片的一个转折点通过11号的分析使得事件由possible变得have probable。分析继续,我一直在思考1号与8号在下雨间歇所说球队因下雨而没有赢的事有什么进展启示,只是想说下雨是一个转折点吗?而10号以自己的阶级偏见来看待贫民窟的人,发表消极极端观点时所有人的表现看出,这是不被认可的”It’s always difficult to keep personal prejudice out of a thing like this,wherever you run into it,prejudice always obsuces the truth.”4号是一个强有力的反对者,他精明而压抑,注重证据谨慎而又自信,最终自己发现了合理怀疑,而3号在做出无罪判决之前所说的一切反对观点我认为都是正确的,事实确实是那样,也突出了美国人文情怀的好处,以人为本,一旦有了合理怀疑便可判为无罪。本片也启示我们人性思考的历程,要平和,理性,质疑,自省,不要心存刻板偏见,对事拒绝情绪化,影片之中除对人物之外,天气的变化也对照着案件裁决进行的程度,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风扇与天气变化作用差不多,而背景音乐一直以忧郁悲伤为调,案件解决但是音乐并不欢快,可以猜想导员并不认为美国陪审员制度是完全好的,却是一个反讽。

论文研究的范式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主要是北美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如前所述的这种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 "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承载各种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后天可否训练?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人的素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知识还是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点是: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第一是存在的;第二是有差异的;第三是可训练的;第四是可测试的。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拔出来。

当我们在判断某人提出的一个观点时,我们的思维更倾向于“我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而非“此观点是否符合逻辑”。比如以下这段推断,它是否遵循严谨的逻辑呢?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德国牧羊犬是动物,         因此,德国牧羊犬是狗。   很显然,这段话的逻辑是错误的。依照这段话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猫是狗”这样的谬误。透过阅读美国作家摩尔和帕克共同著作的《批判性思维》,我才发现这段话错误的原因属于:信念偏差。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很多抉择,如投票给谁、是否买房、数学证明是否可靠、买什么牙膏、养哪种狗等,不同的问题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但无论考虑什么,我们都希望能够避免做出或接受不好的论证。我们还希望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希望不任情感主宰自己的思想,希望不做出谬误和偏见的牺牲品,不听信于不称职的权威者或者一知半解的臆断。而《批判性思维》刚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显然,它不是盲目的行动或反应。教育者普遍认为,批判性思维不是任凭各种诱惑的摆布,不是轻易受情感、贪欲、无关考虑、愚蠢偏见等的干扰;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 它既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思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而在我们实际的判断中,有很多心理因素影响着我们的信念,它包括信念偏差、可得性启发、错误共识效应、从众效应、消极偏见、损失规避、圈内偏见、基本归因错误、服从权威、过度自信效应、高于平均水平的错觉。这些认知偏差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与抉择,如果我们透过训练批判性思维,了解这些原理,将会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抉择。     (二)演绎论证与非演绎论证 我们有两种论证方法:演绎论证和非演绎论证。演绎推理指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为真。非演绎推理指前提不证明结论,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演绎论证包含范畴逻辑和真值函数逻辑。这些知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精确、缜密。 生活中最常用的三段论形式: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所有的A都是C.它可以运用的数学教学中,如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那么ABC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而非演绎推理不是用于证明或者证实结论而用来支持结论,因此依据前提在任何程度上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非演绎论证被描述为相对强或者弱。因此,要提高演绎和分析的学问只有通过持久耐心的学习,而且生命有涯学无止境。 论文通常有4部分组成:陈述论题、表明对论题所持立场、提供支持立场的论证、对支持相反者的论证展开反驳。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坚持以下准则: 1、集中讨论与对手就论题产生的分歧,要坦率承认。 2、在反驳对手的观点时不能出言不逊。不能说对手的论证是荒谬、可笑的。 3、对于对手做出的好论证要坦率承认。 4、在受限制的时间和条件下,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主要环节。 5、先陈述有力论证。       (四)如何判断新闻媒体的可信性 斯蒂芬李柯克说:“广告是尽力抑制人类智力以便从中牟利的科学。” 因此,我们就审查性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质疑:质疑断言本身、质疑断言的来源。从而,避免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购买不需要的东西或者上当。 总之,透过阅读《批判性思维》,你不会简单地接受你所看到的所有论点和结论,而是对这些争论和结论保持着疑问的态度。它的怀疑会促使你去寻找这个结论的依据。因此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提问题,思考接收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让抉择更合理、说服更高效!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主要是北美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如前所述的这种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承载各种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后天可否训练?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人的素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知识还是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点是: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第一是存在的;第二是有差异的;第三是可训练的;第四是可测试的。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拔出来。

《在新世纪,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变化:新技术将改变一切旧有事物危机:旧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商业模式将受到剧烈的冲击。“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变时,预示着旧有的机会在消失,同时预示着新的机会在产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计划,每个人应该从四方面建立知识结构:1、学会学习;2、学会做事;3、学会做人;4、学会共处;改变:1、改变从思维方式开始;2、从每一件小事开始;3、从现在开始;4、从自己开始;创业:打工,永远不能使你富有—罗伯特.清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做的事,21世纪我们要做该做的事,时代逼迫每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在生活中你必须承担责任,至少你应承担点什么,否则,你会爬在地上,永远不会成功”。二、我们将要面对的五个时代的激流:1、人人都要面对竞争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单位、没有一个职位是绝对安全的。举例:马路清洁工,粪便清洁工,你不愿做,后面肯定有5个人等着做。20世纪留给人们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举例:今天向官方要求解决就业问题的很多人,都是5-10年前,从不认为自己会下岗的人,全家人都在一个大国营企业工作。2、破产和失业已成为本世纪最时髦的名词之一无固定化职业的时代到来,在中国今年将有1200万人下岗。下岗和分流将波及到邮政、电信、电力、教育(教师)、医疗(医生)、文秘和管理人员。讨论:官方公务员,今年将有48%以上人员下岗和分流,他们为什么会下岗,因为管理进入到扁平化阶段。3、速度至上已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如商业模式等)同时新的机会在产生。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的观点:80年代注重产品质量,90年代是形象设计,21世纪头十年,将是速度至上。速度至上将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狄克.狄维士问经济学家:什么产品好卖?答:优质产品,快捷服务,不花钱。例如:家用电话,初装费的不断降低乃至现在的取消;听广告送手机话费;IP长途电话。每当历史发生这种重大转变时,就预示着旧的机会在消失,新的机会在产生,只有那些有先知先觉的人才会抓住机会,从而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有机会不放的人,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自1989年到现在,在美国,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但当工业化向信息化产业调整初现规模后在美国又新产生的工作机会高达7600万个。此次信息化革命,产业的变化,已超过历史上任何变化相加的总和。例如:(1)制造业人员减少,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多。(2)信息化时代中物流配送系统的从业人员出现,安利营销人员正在中国建立起物流配送系统。4、专业人士充斥市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知识分子”靠文凭打天下的,人满为患。举例:本科生进不了大医院,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才---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一”字形人才:知识面很宽,但没有专业的技能:“1”字形人才:有很好的技能,但知识面狭窄:“T”字形人才: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又精通,这是前一段时期社会急需的人才种类。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变化加快,此种人才已经供大于求;“十”字形人才:不仅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而且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又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十”字形人才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使企业更具备创造力,让企业能处在不败之地。农业化时代上学6年小学教育即可;工业化时代上学16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即可。21世纪教育要60-80年活到老、学到老。5、环境污染1) 自然环境的污染:空气、土壤、水。2) 社会环境的污染:暴力、色情、凶杀、吸毒。3) 精神污染:电视、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Amy:如果你吃了有毒的食物,你可以去医院洗胃。但是如果你听了或看了有毒的精神毒品,你就很难把它洗出来。举例:儿歌的变化。举例:1958年,学生的最主要的问题:1、不做家庭作业;2、 不爱护财产;3、不关灯、不关门窗;4、在课堂递纸条;5、在大厅里跑来跑去。30年后,1988年学生的问题:1、早恋堕胎;2、性病爱滋病;3、强奸;4、吸毒、盗窃团伙;5、校园里的暴力行为,使用枪支、凶器,引起的死亡、谋杀。三、现实生活的描述1、 大部分人用80%的精力去想与钱有关的事2、 人们平均每周工作47个小时,1/3的人下班后感到筋疲力尽,还是感到钱不够用压力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此种状态已高达85%,只有4%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及工作感到满意四、两种选择:失败或成功1、维持现状,不断抱怨 = 失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以“以不变应万变”Yager:我没有时间去抱怨任何人、任何事。2、选择改变,选择创业 = 成功五、四个象限的人群划分1、解释四个象限 E BS I2、什么是企业主:当你能离开你的企业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你回来时,你发现你的企业比你在时经营的更好,这才是真正的企业主。大多数“企业主”只是自己企业的高级打工者而已。3、象限左侧和象限右侧的不同追求:左侧:寻找安全感,保障,但一辈子没有保障,实质是在为钱工作;右侧:追求财务自由,让钱为自己工作;4、左右两侧的人成功的不同:左侧:(1)成功的标志是“忙”;(2)成功的代价是没有了时间: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孩子,没有时间去孝敬老人,自称为“忠孝不能两全”;没有了学习的时间,社会在悄悄的变化,而自己却停步不前,终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右侧:(1)成功的标志是“闲”;(2)成功后获得充分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孩子,尽孝心….更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提高自己,使自己与时代同步;上述原因也是人们经常说的“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原因。六、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1、 财务自由的含义:(1) 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钱;(2)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3)有真正的保障;2、只有进入向限的右侧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七、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获得财务自由?1、 富有的人与贫穷的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贫穷的人从来就没有想过他可以富有2、 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原因:i. 恐惧: 对未知世界的本能的恐惧ii. 抱怨:穷人心态: “我不行,我买不起” 富人心态: “我怎么就能买得起?”iii. 自负: 满足现状是20世纪留给人们最大的陷阱, 怕失去已有的地位和财富.不懂得制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iv. 懒惰: 不愿学习,改变,付出和接受新鲜事物. “在懒得毁掉你之前,你一定要先毁掉懒惰.”v. 坏习惯: 要勇于离开你已习惯的环境和思维方式3、 个人创业太艰难一般,创办一个企业,前五年只有10%能生存;后五年,又有90%被淘汰,结果,永续经营的只有1%----这些成功了的,就成为系统,成为模式,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前五年靠眼光,后五年则靠系统(七个环节:人、财、物、进、销、存、产)八、工薪族追求财务自由上的几个误区:1、 盲目辞职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很多人盲目成为自由职业者,然后发现过得还不如工薪族。原因:他没有考虑到他还没有足够的技能使得他能在这个象限中生活的很好。假如你所拥有的技能不是很赚钱;或者虽然很赚钱,但你的技能在同行间不够出类拔萃;或者你的年龄优势正在丧失,你都很难在这个象限生活的很好。技能或经验关系不足不能靠自由职业谋生。2、 直接想一步到位成为企业拥有人,做老板很多人认为,自己能筹到资金、也能找到项目,也有能力装修、也有能力雇员工……似乎一切都可以。自以为可以一步到位成为生意拥有人。但是这里面风险非常大。创建一个真正的企业,需要系统的运做:人、财、物、进、销、存、产。你怎么就这么认定你就是那成功的1%?3、盲目的以为自己是投资者。 投机者:心情随股市的起伏而起伏,表面上挣了很多,但其实大多数是一堆数字而已;追高杀低,总是在盲目的追随的所谓的行情,但是:散户永远斗不过庄家。 股市中,70%的人赔了,20%的人不赔不赚,10%的人才赚了。同时,随着中国入世的到来,一切都将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运行,想再钻个空子而发财难了。投资者:不管股市的起伏,他总是赢家—他是在真正的投资。在当今社会,没有100万以上的资金,先别考虑自己是投资者。因为你的本钱不够。九、 工薪族迈向财务自由的途径:1、积累期。建议选择一份工作。打工不是你一辈子的目的,但它是很好的一段时光。(1.)学习利用上班时间学习某种技能,一种就可以,把它学精。你做自由职业,就会没有时间学习(2.)积累关系 I、多积累帮你赚钱的人,而不是帮你花钱的人 II、最好去靠一个组织。今天靠个人积累关系很难,有个后台(大单位、大机构)给你撑着,你就好积累人际关系。(3.)储蓄工薪族这个阶段你要学习,以提高你的某种技能;然后改变,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去适应别人,积累你的人际关系。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积累。2、进入创业初期(1)当你认为你技能和经验都很充足的时候,考虑一下你的年龄是不是合适,然后你有2个选择:你可以先兼职的开始自由职业者生涯,也可以马上以专职的方式靠自由职业谋生。这个分水岭在哪?你家里保持现有生活水平不变,而你的存款足以维持2~3年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专职。反之,建议兼职。然后你用你的技能、你的经验在靠自由职业谋生里面开始起步,开始建立一个生意,从小到大,开始你的自由职业者生涯(2)选择一个项目。什么项目?第一,一定是跟你的技能、关系有关,是你非常熟悉的,一定不要做你不熟悉的。第二,一定要选择一个朝阳行业,千万别选择夕阳行业。 当你选好一个项目后,靠什么把它做好?就靠量。前期量要大、辛苦,由小做大,直至初具规模。一旦初具规模,并确保10年内不倒闭时,考虑进入企业拥有人象限。3、 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拥有人-建立(拥有)一个系统: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拥有人,必须拥有一个真正成功的系统。拥有一个系统的三种方法:1)白手起家,自建一个系统:这意味着要付出很多辛苦的努力,你建立的生意由小到大,你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将人、财、物、进、销、存、产七个方面成为系统化管理,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检验,这很难,所以这类生意人破产率高达99%,成功率很低。 2)购买一个系统:直接购买一个现成的1%。比如特许加盟、连锁店、总代理、总经销,比如麦当劳、肯德基,这些都是属于那些已经成功的1%。它的人财物进销存产已经成为一种模式了。这是一套成功的模式,它已经几十年,很成熟了。你可以直接购买它。假如你投资开麦当劳,一定会赚钱。或者做世界知名品牌的总代理也可以。注意:一定要买成熟品牌,切忌买不成熟品牌——它自己还未被验证是一套成功的模式呢。优点:容易、成功率极高缺点:好的品牌都非常贵(麦当劳:250万)3)加盟一个系统。没有钱购买一个系统,就加入一个系统。前期利用一个模式不用花钱,后期你的团队一旦建立起来,它就可以帮你去赚钱了。你会从你的团队受益。比如地区合伙人、技术加盟等等。它的关键是找到一个非常成功的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的模式把你的生意做大、真正做稳,从而使你成为真正的生意拥有人。建议选3,适合于普通人。4、投资,让钱为你赚钱。当你有了稳定的经济之后、有了稳定的收入之后,你再考虑去投资。这时候才真正成为一个投资者十、21世纪能够让你认真参与的而且还被验证(10年以上)成功的系统:1、 险及经纪人:很多人在参与。在目前为止,多数公司要求你全职,且淘汰率相当高。差不多在前三年只能余下10%,而且不可以得到不在职收入,不能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2、 合作经营3、 特许加盟4、 交互式合作(建议不做特别介绍,可让人们找带他来的朋友了解)十一、如何寻找一个好的系统:它应该符合下面两个条件:1)是一个成功的系统;2)是一个适合普通人的系统;1、 成功系统的五个条件:1)有10年以上成功的记录,并且至少经历过1次经济危机,已被反复验证过的企业2)具有你能够由此获得成功,值得信赖并可充满自信地与他人分享的商业机会3)具有长期的教育计划,把你作为人才来培养4)具有严格的导师计划,你向领导人而不是建议者学习,即向这个行业的成功者学习,而不是向评论员学习5)和你尊敬并乐意与之相处的人在一起 如果一个企业满足以上5个条件,你还要看一看他们的产品。太多的人只看产品,不看系统,如果你想成为1名推销员,一位“S”,那产品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你想长期成为“B”,那么系统、受益终生的教育、以及人是更为重要的。2、 理想的个人创业的条件:有七个(资料来自美国电子商务光盘):1)投资不大;2)无雇员;3)无固定资产投资;4)无须库存;5)全球性,跨国际;6)对经济危机有免疫力,永续性;7)最重要的一点:有人教你; 对照上述条件,你会发现,交互式合作将是一个适合普通人创业的良机。十二、怎样选择一个好的交互式合作公司:1、它是为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时间、没有胆量、平凡的人准备的机会(工薪族)。2、 是为了要经济独立、又要时间自由(随时可退休)的人准备的机会(老板)。3、 公司要有好的口碑。4、 是合法的、经过官方批准允许经营的。5、 没有巨额囤货,并有退货保证。7、 产品是市场需求,并是能反复消费的。8、 奖金收入是基于你的成功和你帮助别人的成功,而不是来自人头费。你不要幻想一夜暴富。9、 能为你提供国内和国际市场。这个生意是可以世袭和转让的。十三、变中求稳的十个前提:1、多数人是宁稳勿变的;2 、但是变化是必然的,并且是不断加快的,而且会给你带来巨大冲击。3、 这种冲击会不断打破过去用传统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如:学而优则仕)4 、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勇于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才会实现自我价值。 YAGER:你在生活中,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然后又做出一系列正确的决定,你就能走向成功。5、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个人事业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终生的,至少是2-5年的。6、一个有效的个人事业发展计划,一定要写在纸上,是可以检查的,是可以修正的,是可以得到别人支持的(另一半、团队和家庭成员、良师益友)。7 、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关键在于建立紧密的个人关系。8 、巩固这种紧密的个人关系,要靠持久的共同的价值观。9 、这种持久的共同价值观,就会增加你的应变能力。10、这种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变能力,才是你真正的求得稳定的根本,它是你一生中最大的资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