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水浒传女豪杰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水浒传女豪杰论文答辩

母夜叉孙二娘,是张青的妻子,在孟州道十 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专干杀人夺货 的勾当。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 险些遭到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 捉住了孙二娘,张青求饶,武松遂与张青 、孙二娘夫妇相识。孙二娘后来跟随张青 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来送往 ,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 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阵亡.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 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 技,阵前用绳套捉人十分厉害。宋江攻打 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矮脚虎” 王英。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捉,由宋江主婚 与王英成了夫妻。同掌梁山三军内采事, 是梁山第五十九条好汉。随宋江征讨方腊 时,王英被南军将领郑彪一枪挑死,扈三 娘急去救应,被郑彪掷来的钢砖打中门面 而死。 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顾大嫂是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 本领,原来在登州城东门外开酒店。顾大 嫂是解珍姑妈的女儿。解珍、解宝被毛太 公陷害关入大牢后,顾大嫂请来邹润。邹 润叔侄和丈夫孙新、夫哥孙立等劫了大牢 。顾大嫂又以孙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庄 内,和梁山其他好汉一起,里应外合攻破 了祝家庄。顾大嫂上梁山后与丈夫孙新开 梁山东山酒店,重操旧业,是梁山第一百 零一条好汉。 受招安后,顾大嫂被封为东源县君。琼英,原为贼寇田虎手下女将,梁山泊众将士受招安后替朝廷效力讨伐田虎时曾与梁山泊众将交手,后来不大不相识与没羽箭--张清结好,抛弃了旧主,她能征惯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飞石打人的行家,梁山泊众将士有不少吃过她的亏,后来与张清交手,却没能取胜,原来她这飞石的本领是在梦中由一位高人教授,那人正是梁山泊的张清,两人的缘分乃是上天注定,最后琼英在归顺梁山,与张清结为夫妇。

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

梁山好汉出身颇为复杂:有江湖人气颇高的孝义黑三郎宋江;有可以代表“不遇明主,屈臣小人之下”的典型官场边缘人物豹子头林冲;又有不得意的地主、富户代表卢俊义和史进;有代表农民阶层中最具反抗精神的黑旋风李逵;有代表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鲁智深和武松;也有被梁山好汉拉上山“做把交椅”的霹雳火秦明。但是在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中占最多数的依然是农民。这些英雄集体原体——农民有如下特征:他们身处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地主阶级和官府的层层盘剥;负担沉重的苛捐徭役却又无法得到一丝一毫的权力;他们的生存权时刻面临威胁,因而他们最具有反抗性;小农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伦理的束缚又决定了这些人不可能提出具体的反封建的纲领。正是这种觉悟成分决定了梁山好汉的最终归属。(一) “流氓”身份 我国历代皆以农为主,以农立国。自古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可见农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性。土地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生产工具,也是地主阶级掌握权力的基础。封建社会中,地主君侯占有大量土地资源、劳动成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主豪强占有的大量土地因为世代相传细化,不少的地主也成为接近农民的下层,没有权势的没落阶层,与农民阶级一起沦成为小农阶级。四民之中唯有农民最苦。普通农民饱受赋税、徭役、苛政之苦,加之地主豪强的欺凌,使得有农民身份的人最容易成为发动起义、反抗社会的因子。与古代中国封建王朝不同,在古罗马社会中处于社会最下层的是奴隶而不是贫民。贫民享有选举权,他们可以利用这一权力达到获得生活资料的目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他们没有权力却承担了全社会的生产任务)。他们虽然生活上贫苦,但是他们尚有势力,可以用投票来决定自己的享受的权益多少。相反的,中国农民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生产任务,而且还有名目众多的徭役、赋税,与此同时他们不享有任何权利。在不能获得任何的生活资料,无法得到应有的生存权之后,他们只能选择脱离基本的社会组织,成为不用劳动就可以靠“非劳动行为”获得生活资料的流氓。而闯江湖单枪匹马肯定不行,于是流氓组成了一个个群体性的组织。这些组织类似于官场上的“东林党”,又像是江湖上如“五斗米教”一样的组织。梁山泊便是平行于这种组织的单位,这些人为了他们心中的“义”字,连在一起,主要人物一共108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流氓相区别,水浒“流氓”有以下明显特征:尊崇“义”的理念,并将此作为人生信条,并作出了有力的实践;不遵循正统社会的法律、伦常,而信奉由“义”引申出来的伦理关系;推崇“胜者为王”逻辑,强调强者有权利支配弱者。(二) “流氓”的生活方式流氓与现代的劳动阶级不同。普通民众日子虽然清苦,但是至少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他们维系着社会纽带,过着以生产为主的生活方式。流氓脱离了这个社会体系,他们拒绝劳动,却要依靠这个社会生生存,因为他们要“大碗吃酒”、“大块吃肉”,享受着比普通劳动阶层更高的消费水准。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以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以消费为形式的生活方式。既是这样,一个对于社会无关紧要甚至是危害社会的流氓集团为何不消亡呢?原因在于中国土地耕种水平并不能像今天这样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小农的大量存在,封建社会农业技术得不到快速的提高。加上土地管理落后,在东汉时“亩收三斛”,直至宋神宗时也不过“亩产一石”,可见生产力之低。如果再加上旱涝灾害,赋税苛捐,贫穷成为普遍现象,百姓“其田不耕成流民”。此时的社会多动乱,流氓发动起义进行抗争,他们已经从最贫苦的生活中走过来,所以并不惧怕死亡。他们个人没有影响力,可是他们一旦成群结队,便可以横行江湖,因而成为一种势力。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掠夺,目标是那些没有抵抗之力又可以任意欺辱的农民。历史上的这些组织数不胜数:西汉的绿林军、东汉的黄巾军、隋朝的窦建德、唐朝的黄巢起义、宋朝方腊农民暴动、元朝刘福通、明朝李自成义军都使中央政府疲于奔命。梁山泊的好汉英雄多是流氓,本原是农民。晁盖七人是郓城富农, “专爱结交天下好汉”;公孙胜是四方云游的道人;阮家三兄弟以打渔为生,“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私商,古人以私商隐喻做杀人勾当);白胜是闲汉;刘唐飘泊江湖;吴用秀才不第;“哪一个没杀人越货勾当”。所以梁山好汉多没有正当职业,出落成流氓。梁山泊集团是帮会组织而非政党。由其口号可知梁山好汉依“义气”结合,而不是像政党那样因为某种理想主义而团结在一起,这种靠简单夙愿维系的族孩子决定了其发展和结局。消费式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直接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第四个环节入手,而非生产环节。显而易见,其消费品只能靠掠夺得到,然后将消费品进行再分配,达到“仗义疏财”、“劫富济贫”的最高道德水平

宋江形象分析一 胸怀大志 患得患失 作为郓城县刀笔小吏,宋江生逢末 世,胸怀大志。《水浒传》第十八回对 他出场的描写是:“坐定时浑如虎相,走 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 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 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 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平生只好结 识江湖上好汉”。他为人排难解纷,济人 贫困,周全人性命,注意收拢人心。这 是乱世枭雄的首要特点。不过,宋江不 以武艺称雄,也不以文采见长。他抑自 身短处,扬自己长处,重点在做人上下 功夫而不重于做事,深得征服人心的奥 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疏财仗义更多 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及时甘 雨四方称”。在豺狼当道,社会黑暗混乱 的季世,宋江的早期活动突出表现了他 处心积虑图谋天下的抱负。只是因为时 机未到,才暂时守着刀笔小吏的岗位, 上通官府,下结豪杰,只等时机来临, 揭竿而起,聚积好汉,养成势力,摇动 天下。正所谓“他年遂得凌云志,敢笑黄 巢不丈夫”。 那时候,北宋王朝承平日久,累世 因循末俗之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徽 宗荒淫无耻,重用蔡京、高俅、杨戬、 童贯等“四贼”,政治腐败。他们公开卖 官鬻爵,养拉私党,争权夺利,互相倾 轧。英雄豪杰试图靠文才武略建功立 业,青史留名,是不可能的。即如蔡京 以翰林学士出身,实非因才略见用。他 凭着早年遭迹端王,当上老师,工书善 画,投合端王;又凭着几十年的官场操 练,练就一身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的本 事,把小主子伺候得烫贴舒服。一朝端 王登基,蔡京夤缘而上,成为当朝太师 宰相。浑如明朝大奸臣严嵩以善写“青 词”阿附世宗嘉靖皇帝的路数。其他像高 俅、童贯、杨戬之流,斗筲之辈,亦皆 因遭迹端王,迎合端王通熟浮浪子弟门 风,里外帮闲,无非吹弹歌舞,踢球打 弹,相朴玩耍,做低服小,委屈忍让, 慢火煎鱼,持之以恒,把一个“捧”字 到十二万分。一旦功德圆满,遂篡庙堂 高位,连亲结党,横行霸道,仗势欺 人,扰乱天下。

论文答辩水浒传女性形象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其一,梁山女英雄——男性化形象《水浒传》中的女英雄有三位,孙二娘、扈玉娘和顾大嫂。其中扈玉娘描写的最多,是所塑造的女英雄中的重点人物。从在一百单八将中的位置看,她属第五十九位,在总排名中属中等,比其它2位(顾大嫂属101位,孙二娘属103位)要靠前许多。其梁山中的职位也比任酒店主及打探消息的顾大嫂及孙二娘要高。更不用说其相貌及武艺了。 扈三娘的出场可谓尚未登”阆壬夺人。作者几次三番地从杜兴、祝家村老人及宋江等人的谈话中透露:扈太公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双刀,马上刀法了得。在以后作者又一一描述了她在历次战斗中的功绩,连她的结局也作了详细的交待。在梁山女英雄中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物,作者在塑造上却显得有悖实情。倘若言其家庭背景、身份经历和遭遇等情况,这一形象不仅使读者感到失望,而且与宋江、林冲、武松等人被逼上梁山的曲折经历相比较,完全违背一般的生活逻辑,甚至说是相当不成功的。扈三娘是大地主豪强的女儿与梁山豪强本是死敌。在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她被林冲活捉,一家老小及其未婚夫祝彪全被梁山好汉所杀。按照常情,她与梁山人物可谓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可她不仅甘心落草为寇,而转眼之间就成了梁山义军中的急先锋。倘若这些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其与矮脚虎王英的婚姻便更是“满纸荒唐言”了。这样一个令她所不齿的人物,以她这样一个桀骜不训的性格,怎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地任人摆布。完全出于宋江的“忠义”所感召,这显然有如杜撰神话。作者有意如此,除了要为宣扬宋江的一诺千金与有德有义之外,其蕴涵的深意也的确发人深思。 再看孙二娘,“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笨腰枝,棒槌似桑皮手脚……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其张口闭口“先剥了这厮”,“吃我放翻了把来做了几日馒头馅”。这种粗俗不堪的言语和谈到别人的性命时那种豪不在乎的轻松语气,令人发指。菜园子张青吩咐三等人(指云游僧道、行院妓女、流放犯人)不可坏他,她却置若罔闻,差点杀了鲁智深,还打武松的主意。她的人肉作坊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一条条人腿。”这些描写一方面写了民不聊生的“乱世食人”的严酷社会状况,另一方面却活画出一个变态的异性化的妇女形象。纵观其上山前的种种表现,只是一个杀害无辜夺取钱财的职业女强盗,并无多少正义感和对下层难者的同情心。只是在知道对方身份后一改其态,顿时变的充荡义气和机智,如掩护武松那一段。这样的形象完全不属于劳动人民,没有一些女性气息,除了服饰之外,名为女性,实是男子。这种英雄固然近惊世骇俗之鲜明形象,却不近清理,完全背离生活,又怎能为读者带来美感及艺术的享受。 说起顾大嫂,我认为写的比其他梁山女性较有血肉及生活气息。除了在相貌狰狞、语言粗野、举止卤莽与孙二娘相似之外,在劫牢时,“擎出两把明恍恍的尖刀,举起早戮翻了五个小卒子”。在祝家庄上,她“直奔入房里,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气概,只有黑旋风李逵堪与相比。作者在交待其投奔梁山的动机时,先写她对兄弟的情深义重,再写她劝孙立造反,说明她对黑暗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不满。 对这一组女英雄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让千百年来深受封建制度双重压迫的妇女扬眉吐气。这种彻底挣脱礼教枷锁,争取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激励反抗黑暗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对后世农民革命队伍的影响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可取的,而且是严重失真的,是一种不成功的尝试。她们共性多于个性,性格显得僵化、雷同,其反抗性格也似乎是天生的,看不出任何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林冲、宋江、武松等血肉丰满、形象生动的个性映衬下,更显得苍白暗淡,当然也不存在艺术的借鉴意义。 其二,淫荡妇女——悲剧化形象 其实,水浒女英雄虽作为正义的一面,但在艺术手法篇幅上远远不及另一类女性。那就是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淫荡妇女。相对于女英雄的轻描淡写来说,她们可以称得上精雕细刻了。潘金莲作为作者笔下妇女中的重点人物,着力将其塑造成一位淫妇恶行的集大成者。这一形象比起梁山女英雄的类型化、脱真化以及经历简单、个性单一来说,可谓鲜活得多了,其真实性更容易让人接受。先从她的不幸婚姻说起,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颇有些姿色,却嫁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的武大郎为妻。面对“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猥琐丈夫,她自然有青春被埋没的怨气。她怀着对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潜意识里自然反抗命运的摆布。因此,一见到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的打虎英雄武松,自然萌生不可遏止的爱慕之情。她的身世本来是可以令人同情的,其作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后来,由于“奸诈浮浪子弟”的挑逗,周围龌龊空气的污染,她的邪欲恶性膨胀,终于在王婆的撮合与西方庆的勾引下,跌入罪恶的深渊。再说她的多重性格,她的心计颇有胆识,勾引武松与毒害武大都可见一斑。她巧言善辩,泼辣无赖。挑逗武松时妙语双关,碰壁后又指桑骂槐。她善于伪装,以功为守。挑逗武松不成,反而倒打一耙。武大服毒时假意体贴,武大死后又假装的哭泣。她荒淫无耻,心狠手毒。毒死武大郎那一段阴森恐怖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情态、语言、举止、心理及生活写照真实地表明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蜕变,使潘金莲的形象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并由此引出一部奇书《金瓶梅》也决非偶然。 另外两个淫妇阎婆惜与潘巧云呢,也是各具风情,各有老新。笔者加以比较分析:同为偷汉,却因出生经历、环境对象的不同而各存迥异。阎婆惜嫁于宋江乃是报恩之举,并无感情基础,加之她自小只在行院人家行串。同此其偷情也云开明朗,肆无忌惮。就是对别人也不隐讳,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可从今日起便将原我的文书还我,再写一纸休书,任从我改嫁张三。”潘巧云则因为是官人的妻子,且丈夫有很大的威慑力量,加之偷情对象是出家人裴如海。所以她只敢在丈夫外出的夜晚进行,并且事先安排周全,行动诡秘。同样写抵赖,潘巧云先是假悲伤,语言委婉含蓄,摆出身受欺侮委屈的样子,干着诬陷他人的勾当。其个性话语言入木三分的刻画这个惧怕丈夫,善于自卫的淫妇心理。阎婆惜则凭着自己拿了宋江的把柄,利用“不尊不敬”的杀手锏,一步不肯放松地敲诈威胁宋江,有恃无恐,咄咄逼人,一个“恩将仇报”、刁狠堕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她走南闯北,对各级官吏的贪婪腐败有着深刻的认识,绝不相信宋江的清廉与信义。这两个人物虽比起潘金莲来有逊色,但也是有声有形,刻画生动细致。性格特色的塑造远比对三位梁山女英雄艺术手法高明得多了。另外,这一类人物还有贾氏,白秀英,李巧奴,刘高之妻等。她们都是作者笔下的反面人物,或与管家私通,或贪图钱财,或贪图享乐,或恩将仇报。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写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各具情貌。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李师师,她在《水浒传》中是一特殊人物。由于她成为沟通梁山起义军与皇帝的纽带,作者有意宣传她对宋江一伙的同情,对她褒多于贬,即使写她勾引浪子燕情,也是一种令人理解与同情的氛围中写的。这一组人物的遭际大体相同。她们大多有着不幸的婚姻,或遭遇不幸太多,为与意中人私通而做出不良行为,其结局大都是被梁山好汉杀头戮死,这就为她们的人生增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对于《水浒传》所宣扬的“义”与“道”,则可理解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组人物虽是类型相近的人物,但由于作者写出了她们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做到了人人有性情、人人有气质、人人有形状、人人有声音,令读者读来决无雷同之感。是《水浒传》中女性描写的成功之作,其涉及的篇幅也比梁山女英雄多得多。其三,王婆——社会渣滓的形象除了潘金莲外,王婆可以说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给人流下的印象极深刻鲜明。她的突出性格特征是贪婪,对金钱的渴望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为了金钱她主动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为了金钱,她不惜设计害死无辜的武大郎。她不仅出谋划策,教唆犯罪,还亲自出马。她处处不忘邀功请赏,还善于揣摩人情,深通世故。吊够了西门庆的胃口之后,才不慌不忙地抛出那“十分”诡计,可谓老谋深算。她心肠歹毒肆无忌惮,比西门庆更狠毒。潘金莲害了武大后感到恐怖,她却若无所事地说有什么难处,我帮你便了,显然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杀人老手。作者在现象塑造上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村言熟语和令人喷饭的插科打浑来增添人物性格的丰满程度,如在两头传话说风情得逞后便计唆西门庆的过程中,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于这类社会渣滓类人物,作者不惜笔墨,不惜构思,手法独到,写得让人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高超手法。这一类形象还有一个阎婆,由于在篇幅及形象上与王婆相差甚远,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 其四,林娘子——贞洁女子的形象在《水浒传》的女性中,林娘子可以称之为一位较完美的人物, 可惜她的描述太少,只在林冲的故事中穿插,而且毕意成为了牺牲品。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赔衬高衙内的荒淫无耻与高俅的从容。

孙二娘是一个在精神上有比较强烈的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对丈夫并不是唯命是从,而是我行我素。如丈夫张青再三嘱咐,三等人不可坏,但孙二娘却有自己的主张,只要是有利可图,便顾不了这么多,见客就宰,所以鲁智深、武松都差点成了孙二娘的馒头馅。另一方面,孙二娘作为一名女子,每天跟男人打交道,这是不符合要求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抛头露面的传统观念。作者对孙二娘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肯定,说明他是支持女性不要依附于男性而独立自主的。 2、顾大嫂 (1)人物简介: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本领,原来在登州城东门外开酒店。顾大嫂是 解珍姑妈的女儿。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关入大牢后,顾大嫂请来邹润。邹润叔侄和丈夫孙新、夫哥孙立等劫了大牢。顾大嫂又以孙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庄内,和梁山 其他 好汉一起,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顾大嫂上梁山后与丈夫孙新开梁山东山酒店,重操旧业,是梁山第一百零一条好汉。受招安后,顾大嫂被封为东源县君。 (2)形象分析:小说中第二位女英雄是绰号为母大虫的顾大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中,解珍请乐和带口信就介绍了顾大嫂: “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这一席话至少告诉我们:顾大嫂是开酒店的,但不是黑店,还是多种经营,卖酒卖牛肉、开赌房。只求财,不害命。顾大嫂很有本事,能与三二十人对打,与解珍解宝关系密切,最后是顾大嫂是个热心肠。“必然自来救我”,不但补充说明了与解珍兄弟最好,还透出她是个豪爽、性急之人。可见顾大嫂是何等的勇猛和武艺高强。对其长相,作者也写了一段描写: “眉眼粗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王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第四十九回)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顾大嫂有些像性格暴躁、凶残的母老虎,如果说孙二娘还有几分女人的姿色,那顾大嫂与她相比,就更少了几分,“胖面肥腰”,可见顾大嫂长得也不漂亮,她比孙二娘还男性化,她的性格相当急噪,她发怒时会提井栏打老公;心焦时,拿石锤敲翻庄客腿;当乐和向顾大嫂介绍完解珍、解宝入狱的情况,顾大嫂便迫不及待地叫火家:“快去寻得二哥家来说话!”当孙新表示了劫牢的想法后,顾大嫂便道:“我和你今夜便去。”急噪之态已跃然纸上,连孙新都笑道:“你好粗鲁!”她的这一性格与梁山的另一位好汉黑旋风李逵有着相似之处,她又是极其仗义、有勇有谋的人,如她想到事发肯定要连累丈夫的哥哥,但直接告诉他,恐怕他不会来,于是假装有病,将丈夫的哥哥夫妇都请来,之后使用激将法使之就范。在劫牢过程中贴肉藏了尖刀,扮作送饭的妇人先进去,并且在牢房里见机行事,最后成功救出解珍解宝,一起加入了梁山队伍。顾大嫂在小说中的出场也不多,但她那种急噪、火暴以及有勇有谋的个性令人印象深刻,不愧为母大虫之称。 顾大嫂不会女工,从“从来不会拈针线”可以看得出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专心于女红,这才是女子应该做的。但是,顾大嫂却不是这样,是“弄棒持枪当女工。”我们看到了她对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女红”等传统观念的一种背离。 在顾大嫂和孙二娘两位女性形象身上,我们能看到作者妇女观中比较积极的一面,他打破了古往今来外在美的女性形象的传统,女性不一定必须要有外在美,只要有胆有识,重情义,同样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这对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男权是一种有力的挑战。 3、扈三娘 人物简介:扈三娘,人称“一丈青”,在梁山排在第五十九。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原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了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同为独龙岗上的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后来被林冲所擒,便投降梁山,成为梁山第一女将。后来,扈三娘与王英由宋江主婚,结成夫妻,同掌梁山三军内诸事。后来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 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为郑彪所杀。 作者也为我们塑造了以为比较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第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主要出现是在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中。与其他两位女英雄比较,扈三娘是她们之中最漂亮的,不论是从相貌、品性还是武艺都是一流的,是完美的,是作者赞扬歌颂的对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论文答辩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男性英雄的历史著作,而在这其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这些女性角色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小说作者甚至是我们在评价这部作品时,却常常忽略了作品中的女性,甚至贬低了女性。章培恒在《中国文学史新著》这样写道:“在《水浒传》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女性的描写,其中所写的女性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这样的男性化了的女性,另一类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荡妇”。的确,若是从整体来看,《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男性而展开,作者给我们构造的是一个宏观的大千世界,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以男性为中心的视角世界。《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1.貌美如花、品行差的女性 施耐庵善于描绘女性的美貌,但是,在作者笔下,这些长相出众、面容姣好的女性形象,一般都具有水性杨花、恶毒的个性特征,比如潘巧云、阎婆惜、潘金莲就是典型的例子。文中如此描述潘金莲:“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我们都知道,潘金莲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更是一个荡妇形象,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本身已经违背了伦理道德,而为了“省事”,潘金莲更是违背天理人性,勾结情夫杀害丈夫武大郎。可以说,这样的女性完全背离传统的妇德形象。2.被男性化的“女英雄”形象 在《水浒传》作品中,除了品行差的女性,还有另外一种个性鲜明的“女英雄”形象,如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就是此类人物。这些“女英雄”形象,言行个性和她们的绰号一样,彪悍勇猛。比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中,对“母大虫”顾大嫂的描述如下:“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通常来说,“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等词一般用来形容粗犷彪悍的汉子,而在作者笔下,却用来形容女子。顾大嫂不会针线活,性格暴躁、雷厉风行,这样的人物形象和传统理念认为的女性阴柔美形象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从客观上讲,《水浒传》确实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描写女性。例如文中描述潘金莲时写道:“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作者显然是将自己的主观偏见带进了其中,而这种偏见是带有男权色彩的。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观 在男性文化视角里,“女人祸水论”的争论一直存在着。孔子曾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男权之下,封建体制之上,人们对女性的认知是盲目的。《水浒传》作品中,对女性的描写多表现为“红颜祸水”的思想,深究原因,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文化离不开关系。《水浒传》写于元末明初,那个时代正是“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的鼎盛时期。为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水浒传》中,作者描写女性形象时多以“女人祸水论”的观念来审视女性。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就存在“美色即祸水”的思想认知,比如在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作品中就曾提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受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作者在描写《水浒传》的女性人物时,要么将女性恶化,弱化,如潘金莲、王婆这类恶人形象;要么将她们身上的性别特征全部抹去,让其跟男人一样具有英勇彪悍的个性气质,如扈三娘、顾大嫂等这类的侠义形象。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描写,其实都带有男权的思想意识。女性悲剧命运的阐释 在男权文化视角下,《水浒传》当中的妇人,几乎都是悲剧命运。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点:1.饱受精神折磨 《水浒传》作品中的女性,是为男性而出现和存在的,他们为男性而服务,毫无思想上的自由可言。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性必须要恪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的行为准则规范。如扈三娘是一个美貌与武功兼备的女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质女子,却嫁给了相貌丑陋又极为好色无能的王英,而这只因宋江救过扈三娘,扈三娘只好听从宋江安排。而且,结婚之后,扈三娘十分忠诚于丈夫,甚至为了给丈夫报仇,落马而死。这种忠贞和大义,除了与扈三娘人品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封建思想对她的束缚影响。2.没有人身自由 在古代正统文化中,女性跟男性是不对等的关系,在大多数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多是为男性作陪衬点缀而出现。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女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比如《水浒传》中的金翠莲,因家境贫寒,母亲病死,被郑屠户强行霸占为妾,后被赶走,欠下一大笔债务,只能被迫卖唱还债,过着任人宰割的卑微生活。整体来看,《水浒传》折射的是一种对男性英雄的讴歌和崇拜思想,是对男性中心文化的一种肯定,而在这当中,女性的出现与存在已经不重要。在男权视角下,《水浒传》中的女性,处于一种“失声”的世界里,她们已经失去了自我的主体人格,变成了一种陪衬的工具,这是作品中的可悲之处,也是时代的悲剧之处!

内 容 摘 要 : 《水浒传》塑造的女性人物有好有坏,人们对她们的评价亦有褒有贬,结合《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概括了水浒女性形象的三种类型,并用比较的方法, 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与当时所处社会现实是相吻合的 ,既不是特意反女性 ,也不存在情与理的矛盾,并从对比中显现《水浒传》作者鄙视女性的封建妇女观。      关 键 词:《水浒传》 女性形象 ;红颜祸水;邪恶;丑陋         一、英雄化的女性形象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创造了一个男人的世界 ,精雕细写了108将的英勇威猛 ,他们是一伙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 绿林豪杰 ,是一伙闯荡江湖、替天行道的男儿好汉 ,其中 只有三位女性 ,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其中孙二娘是较早出场的 一个 ,在第十六回中鲁智深就称赞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 , 甚是好义气”。顾大嫂是在第四十八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 立孙新大劫牢》中出现。顾大嫂为救人 ,为义气 ,敢说敢干 , 完全是女豪杰的气派。         扈三娘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她本是梁 山好汉对立阵营的 ,被林冲生擒后归顺了梁山 ,由宋江作 主嫁给了王英。她的主要特点是武艺了得。这一类女性大多男性化 ,相貌丑陋 ,性格暴躁 ,她们没有女性的妩媚与温柔 ,只会舞枪弄棒 ,杀人放火 ,在梁山泊这个男人的世界中 ,她们被彻底同化了 ,她们只是符号化的女性 ,本质上已与男性没有多少区别 ,男性化到比 男性还强的地步 ,成为非男非女的人 ,丧失了女性的自我 意识 ,这是她们的哀。       “母夜叉”孙二娘 ,“眉横杀气 , 眼露凶光。”其中只有一丈青扈三娘例外 ,容貌俊俏 ,武艺 高强 ,但也要在男权社会中受男人支配 ,不配享有好的命 运 ,被宋江当礼物送给了好色、丑陋、无能的王矮虎 ,她只有委曲求全 ,心中埋藏多少难言痛苦 ,也不反抗 ,听从摆布。 这些扭曲了的女性形象 ,反映出作者的男人高高上、妇女亦步亦趋这一观念 ,这是对女性英雄形象的曲解。而施耐庵笔下的女英雄 ,是非常状态 下的女性 ,是扭曲了的人性 ,女英雄就是男人的同化 ,就是烈女 ,这是男权社会中贬斥、仇视的女性观。        二、邪恶的女人         王婆在作者笔下是潘金莲和西门庆两人淫荡故事的导演 ,她是个“异样跷蹊作怪的事都猜得着”的人。  王婆道 :“老身为头是做媒 ,又会做牙婆 ,也会抱 腰 ,会收小的 ,也会说风情 ,也会做马泊六。”这样就自己交 待了素日就是靠坑蒙拐为生。其坑害的手段也十分高明 , 是她的设计和一手操持 ,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并毒杀武大。 这里充分表现出了王婆的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甚至连杀人之事 也视为平常。再加上 西门庆有财有貌 ,潘金莲又是白日常守空房 ,何乐而不为。 王婆贪贿说风情 ,用白绫、蓝绸、白绢、好绵成就了一桩 流传千古的淫事 ,“两意相交似蜜脾 ,王婆撮合更稀奇。” 但纸里包不住火 ,武大郎发现了妻子的不轨行为之后 ,王 婆心生恶计 ,唆使西门庆毒害了武大 ,武松素知哥哥的懦 弱与嫂嫂的轻浮 ,于是斗杀西门庆 ,砍了潘金莲的人头。 惟有王婆没有死在梁山好汉的刀下 ,但还是被作者送到官 府处死 ,“王婆”这个词成为后来这类人的代称。         阎婆这一形象在小说中并没有王婆那么坏 ,主要表现了她如何笼络住自己的衣食主顾。阎婆惜《宣和遗事》里,是烟花娼妓。《水浒传》的作者把她改成了原本是卖唱的 ,是她母亲由于感激宋江施 舍棺木 ,自愿许给宋江做了外宅。年仅十八岁 ,“花容袅娜 ,玉质娉婷。”如此花容月貌 ,既是专有的外宅 ,宋江就 有权禁止她再同另外的人相好。不仅如此 ,作者还写道宋江对于阎婆惜私通张文远 ,并不十分介意 ,表现了十分的君子风度 ,宽阔胸襟。宋江杀惜 ,实是出于情急无奈 ,情有可原 ,无伤于他平日忠义宽厚的品格 ;倒是阎婆惜得寸进尺 ,欺人太甚 ,自取其祸 ,死得活该。——作者就是希望我们这样看的。可是阎婆惜虽社会地位很低,但也有要求正常爱情生活的权力。可宋江一没把她平等相看 ,二没给她爱情 ,仅使她保持衣食无缺的生活。《水浒传》里说得明白 ,宋江还没有娘子 ,但是宋江并不把她娶作正妻 ,因 为门不当 ,户不对。作者是根据男尊女卑      三、“祸水”般的女人         一是王进之娘 ,二是雷横之母 ,三是林冲之妻。其中描写比较少的是王进之娘,只写了她提出“走为上着”并与王进一同逃奔 ,路上染病 ,其余未作表现了。雷横 之母在小说中表现略多一些。在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 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写了雷横之母爱子情深 ,敢做敢 骂。这一类母亲形象在小说中是比较多的 ,如公孙胜之母、 李逵之母等等。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着笔较多的一个女性形象。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娘子一出场 , 就发生了被人欺侮之事 ,因为她容貌出众才被高衙内看中 , 甚至为之迷倒。这从侧面刻画了林冲之妻的容貌气质及其魅力。林冲之妻第一次拒绝 ,随后一次又一次反抗高衙内的威逼利诱 ,最后宁肯选择死 ,也不屈服于淫威之下。这充分表 现了她品性贞一而倔强的性格。因此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一个既有着美丽容颜又有着贞一品德的贤妻形象。         从中也可看出 作者鄙视女性、带有封建阶级烙印的妇女观。祸水”般的女人 这一类女性 ,作者大都把她们描写得如花似玉 ,虚虚实实 ,如被高衙内父子逼死的林冲之妻 ,被强盗抢掠奸污 的刘太公女儿 ,以及武大郎之妻潘金莲等。       综上所述当时社会环境下,作者没有塑造《水浒传》中的英雄化的扈三娘的丑陋,潘金莲的美女罪恶,老妇王婆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北宋末年时期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水浒传》罗贯中和施耐庵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水浒传的女性观的论文范文

《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中出现过的女性大约有七十六位,其中略为提及不作具体描写的有47人。而全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百七十七个,有姓无名的有九十九个,有名无姓的九个,共写了六百八十五个人物。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一百零二个,共七百八十七个人物”。1)在整部小说中,女性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在这样一部“英侠传奇”之中,几乎没有一位女性是小说的“主流人物”,她们或者在小说中充当被梁山好汉们屠杀虐待的反面角色,或者同化于好汉群体之中,或者融化在芸芸众生之中,根本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生动的艺术形象。对于《水浒传》中所出现的女性形象的研究,从这部小说出现之日起就一直在进行着。最近十年来,专门探讨这个问题的专文大约有三十几篇2),还有一部专著《红颜祸水——<水浒传>、<金瓶梅>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王宜庭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另外还有大量“水浒”文章及专著谈到了这个问题。综观近年来探讨《水浒传》中的女性问题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论者们多数都强调了《水浒传》的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但是,我个人感觉其中有些观点未必很好地解释了《水浒传》的女性观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很大的商榷空间。因为时间和能力的关系,本文只能对一些文章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作一个简析,至于真正的“解决问题”,只能留待以后了。一、《水浒传》中女性之形象群体划分对于《水浒传》中所出现女性的群体划分,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标准,并为不同类别取了不同的名称,但是,把这七十余位女性分为三类还是大多数学者的主要取向。依照不同的标准,有的学者把这些女性分为:作者揭露、批判的对象;歌颂、赞美的对象和寄予了同情的对象。这是以“作者对这些女性所持的态度”的角度。还有学者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天使型”、“恶魔型”和“雄化型”,取的是人物形象本身的形象特征。另有学者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弱女子”、“女英雄”和“淫妇”,则是依照情节所作的划分。在一些“漫说水浒”类的书籍中,作者则把这些女性分类为“妖女”、“魔女”和“无面目女子”,这种划分,主观性较强3)。此外,还有少数文章把“作者着意刻画”的女性分为两类,一类是“三位女英雄”,还有一类是“非英雄女子”,即潘金莲、潘巧云、王婆、阎婆等等淫妇、妓女、虔婆。应该说,以上几种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站在一定的角度对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的划分。但是,仔细读了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以上几种分类还是显得有些粗疏。很早以前就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水浒》的作者,一定是与姓潘的有仇,要不《水浒传》里两个姓潘的女人潘金莲和潘巧云怎么都是淫妇而且还不得好死?这话十九是开玩笑,但它也说出了一定道理,即《水浒传》对女性有一种特殊的仇视。但是,仇视归仇视,说作者意在“揭露、批判”这些红杏出墙的女性则未必合适。与之相对,认为出现在“梁山好汉”之中那三位女侠属于作者“着力赞美、歌颂”的女性,也未必合适。有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下一部分中继续质疑。此外,把宋江麾下三位女侠(加上琼英,可以算作四位)归结为“雄化女性”,与“恶魔型”,也即小说中那些“淫妇”相对,也并不合适。且不论扈三娘这样的非天使、非恶魔也没有被雄化的女性如何措置,就说这“雄化”和“恶魔”的界限足够清晰么?孙二娘在十字坡做的是杀人害命的买卖,对于她的样貌,作者描写道:“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拥有这种长相,不论看外形还是看她所做过的勾当,与妖魔何异?反倒是潘巧云的所作所为远远够不上“魔女”的标准,她不过是搞了一个婚外情。二、被作者“着力赞美、歌颂”的女将上文说过,孙二娘长得就像个母夜叉,而她杀人越货,甚至把人做成馒头馅,以这样的行为,要把她归并到“善”的阵营之中,与潘金莲、潘巧云等“淫妇”对立,实在是不恰当的区分。《水浒传》中的女性,在善恶问题上区别不太鲜明。正如在小说的男性世界里,善恶也很难区分,梁山好汉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并不能始终一贯地执行这个信条:天神般的武松初识孙二娘的时候曾把她当作“铲平”的对象,可是他们一旦结拜,便默许了张青夫妻的为恶;鲁智深嫉恶如仇,慷慨潇洒,却因为受不了别人的小气而砸了人家的酒席,抢了东西就走;而宋江因为受到黄文炳谗言的构陷,就把他活割了吃掉,这些都不足以使他们成为“善”的代表。至于说梁山好汉们推平祝家庄、曾头市,更是不值得被我们“赞颂”。夏志清在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分析道:“他们先后有组织有系统地平毁丁与梁山作对的祝家庄和曾头市,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暴虐和贪婪。这些庄园都是富有战斗性的大庄户,与梁山好汉孔家兄弟入伙前所在的村庄颇为相似。就其具有独立精神和练兵习武以保证不受政府压迫方面来说,这里的居民与梁山好汉们并没有多少不同。然而后者却仇恨他们带有敌意的独立,与他们在最小的事端上结下深仇。”4)只要我们能够从让我们醉心的豪侠故事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个个情节,我们就能够发现:小说中的善恶观其实是混乱的。然而,当小说写到杨雄残杀潘巧云的时候,或者梁山好汉推平祝家庄曾头市的时候,我们所感到的却常常是一种畅快。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个大胆的推测:《水浒传》之中所谓的“热情的歌颂”在很多时候是为了迎合市民听众的趣味而安排、设计的一系列情节,作者热烈歌颂的动机并不鲜明,至少,作者并不是完全站在“善”的角度在进行形象的塑造。此外,梁山女将在小说中并未得到和《水浒传》之中主流英雄对等的赞颂。小说中有着完整故事经历的英雄人物包括鲁达、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石秀、燕青等等,而几位女将的戏分是远远不能和他们相比的。孙二娘的出现简直是“昙花一现”,扈三娘仅仅在战场上最显英姿,在其他时候完全是可有可无。顾大嫂的形象略微饱满一些,却也仅仅是一位被妖魔化了的女强人,看不出作者在这几位女将身上倾洒了多么浓重的笔墨。更别说,在梁山之上,几位女将的地位之低,也是非常明显的。一百单八将都是“天上星宿”,巧的是,好汉们的排序与他们所对应的星宿有着明显的关联。然而,三位早期女将(相对于琼英)所对应的星宿之档次实在太低,三人中最高的扈三娘不过是地彗星列第二十三位,总排名第五十九。在她前面,还有无数长相、本事乃至道德都远远不如她的好汉,比如她丈夫。而顾大嫂和孙二娘则干脆被安排在倒数第几位。在《水浒传》中还有一段“劝降”的好戏,两位女将押着一位败将上堂来,竟被宋江怒斥:“焉得无礼!”两位女将便唯唯诺诺地退下到两旁。这虽然是宋江的巧计,却也可以看出这句话背后的文章:梁山女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地位,她们在宋江(作者)眼里,是可以被人随意忽视的。因此,便有了扈三娘被宋江当作礼物一样许配给王矮虎的合理情节的出现。如果说这也算作“着力赞颂”的话,我不知道除了被残杀的好汉们的敌人,还有谁没有被这样赞颂了。三、情节之中的“过渡”作用常有论者注意到《水浒传》之中大多数女性形象的可有可无,甚至提出:连顾大嫂、扈三娘这样的角色都仅仅起一个穿针引线、使情节进行下去的作用。实际上,如果用这一现象来说明作者对女性的“忽视”,是十分牵强的。《水浒传》决不是单单描写一群梁山好汉的,它是一部宋明时期的风情画。小说中出现了六七百个人物形象,而隐藏在主角、配角身后“群众”形象则不计其数。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之中,要分清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并不是很难。即便是在一百一十余位梁山好汉之中,我们也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主流角色”和“非主流角色”。上文列举过一些“有着完整故事经历的英雄人物”,如鲁达、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石秀、燕青等等,他们便是“主流角色”。在《水浒传》成书之前,他们就活跃在众多“水浒戏”当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或者一出戏的主角。而此外众多角色,则几乎都是处于一个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配角乃至“群众演员”地位之上。在这一层面上,不分男女贵贱,一律平等,大家都要服从情节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女将也好,“淫妇”也好,总是“男性话语权”统治下的可有可无的配角,但是,其他非主流角色的出现,也都在发挥着自己推动情节前进的作用,如段景柱之失马,如时迁之偷鸡,如郓哥之掐架……因此,如果我们因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之“非主流”而认为作者在这里“单单蔑视女性”,是不恰当的。作者确实在小说中表现了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却不是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出来的。四、“礼教”在女性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还有论者在论及《水浒传》的女性观这个问题的时候,十分着重地强调了宋明理学的作用。有的学者十分肯定地把小说对女性的仇视,尤其是对婚外情的极端仇视和“存天理灭人欲”联系起来,暗示了“封建礼教”在作者头脑中的作用。《水浒传》对女性婚外情的痛恨确实是十分明显的。小说里面对于几个出名的“品行不端”的女性的惩罚,可以说是非常残忍的,而且是严重地处罚过当的。作者描写武松对潘金莲实施的酷刑的时候,以及杨雄对潘巧云实施的暴虐的时候,采用的语言对暴行的实施者没有一丝的责备,读者读到的是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之感。但是,如果说这种情节的设计安排完全来自一种意识形态性颇强的“礼教”的作用,则未必符合真实情况。在宋代,道学、理学都还不是宋学中的主流学派,它的正统地位是在元代被确立的。而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宗旨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指导意义,也就是说,“理学融入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契因,是其被国家政权所认可和推崇,成为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5)”而这种权威的学术地位则是在朱熹死后才获得的。在此之前,二程和朱熹都备受压制,二程之学被冠以“元佑学术”的大帽子而被明令禁止;朱熹更被列入了“伪学逆党籍”,他的学术也被当作“伪学”而被取缔。因此,没有证据表明,宋人的道德观乃至宋元间的文学作品都是明显地受到道学伦理观指导的。元代一些戏剧作品中体现了理学的若干信条,比如《琵琶记》开场时所提出的“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但这并不能说明水浒传说的作者——那些市井艺人或者落魄文人也都明显依照理学的伦理规范指导自己的创作。五、特定阶层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水浒”故事最初的来源是市井讲唱,这些故事所面对的第一观众也是城市小市民。因此,水浒故事从一开始就打上了这些阶层人民的烙印。对于此问题,有两种见解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一种是由孙述宇先生在《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一书中提出的看法,认为仇视妇女,着意宣扬一种女人祸水的观念,是强盗文学的典型特征。此书认为,在水浒英雄的故事被写定成书前在民间流传讲述的二、三百年里,南宋初年北方当地的抗金武装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这些带有强人色彩的抗金武装的英雄故事与原来的淮南盗宋江的故事融合,一方面,这些亡命之徒又通过讲述水浒故事向民众宣传,获取物质支援和兵员补充,同时又讲给自己人听来自娱并作为行动的指导。既然将水浒故事定为强人的宣传文学,里面的一些问题便迎刃而解,在这些强人的亡命生涯里,对妇女必然持一种防范疑惧态度:女人可能成为妨碍作战行动的累赘,女人可能使自己伤身,女人可能软化这些汉子强悍的亡命意志,女人可能使汉子们争风吃醋发生内讧,女人还可能和敌对势力的男人发生情感成为内奸而出卖自己人,……因此作为强人宣传文学的水浒故事,通过各种情节反复向这些亡命汉子们灌输“妇女不祥”的观念,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另一种见解是王学太先生在《中国流民》一书中提出的。此书认为,一部《水浒传》,反映的是游民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在它成书过程中,游民知识分子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游民的人生与农民不同,他们闯荡江湖,冲州撞府,流浪已久,家在他们心中早已淡漠了,妻儿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甚至还可能是他们成大事的累赘。在六十年代出土的明成化年间(1465-1487)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四种》里,开篇便讲到,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为做一番大事业,关羽、张飞竟然决定互相杀掉对方的家小(刘备此时是光棍儿),于是张飞跑到关羽的老家,一口气杀了关家大小十八口,只因一时不忍才放走了有孕在身的关羽的妻子胡氏,而那边关羽也同时动手,将张飞一家杀得干干净净。这个血淋淋的故事今天读起来真是触目惊心,但这就是游民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同样,《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为拉某人上山,也不惜设计锄灭其家室,断绝其对家的依恋,如秦明、卢俊义的上山便是明显例证。既然游民不重家室,对女性采取漠视乃至敌视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水浒传》中对女性的种种特殊描写,正是游民心态的典型表现6)。上面两种说法,具体结论不同,但大致思路是非常接近的,即都把《水浒》做为某一特殊社会群体或阶层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体现,并认为这一群体或阶层在成书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两种说法都能自圆其说,二者也有相通之处,因为历史中的游民距离强人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他们的心态本就多有相似之处。至于说《水浒传》的作者和读者是否一定属于游民或者强人,则需要对宋元明的社会生活作出细致入微的考证和分析,这个任务也只能以后完成了。我们认为,不论是“流民”抑或“强人”,都应该属于市民阶层之内,在这个群体之内,各种人群都有互相转化的直接可能,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都是非常接近的,强分彼此未必现实。因此,以“市民阶层的道德观之体现”来解释《水浒传》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还是比较合理的。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孙二娘是一个在精神上有比较强烈的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对丈夫并不是唯命是从,而是我行我素。如丈夫张青再三嘱咐,三等人不可坏,但孙二娘却有自己的主张,只要是有利可图,便顾不了这么多,见客就宰,所以鲁智深、武松都差点成了孙二娘的馒头馅。另一方面,孙二娘作为一名女子,每天跟男人打交道,这是不符合要求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抛头露面的传统观念。作者对孙二娘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肯定,说明他是支持女性不要依附于男性而独立自主的。 2、顾大嫂 (1)人物简介: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本领,原来在登州城东门外开酒店。顾大嫂是 解珍姑妈的女儿。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关入大牢后,顾大嫂请来邹润。邹润叔侄和丈夫孙新、夫哥孙立等劫了大牢。顾大嫂又以孙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庄内,和梁山 其他 好汉一起,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顾大嫂上梁山后与丈夫孙新开梁山东山酒店,重操旧业,是梁山第一百零一条好汉。受招安后,顾大嫂被封为东源县君。 (2)形象分析:小说中第二位女英雄是绰号为母大虫的顾大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中,解珍请乐和带口信就介绍了顾大嫂: “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这一席话至少告诉我们:顾大嫂是开酒店的,但不是黑店,还是多种经营,卖酒卖牛肉、开赌房。只求财,不害命。顾大嫂很有本事,能与三二十人对打,与解珍解宝关系密切,最后是顾大嫂是个热心肠。“必然自来救我”,不但补充说明了与解珍兄弟最好,还透出她是个豪爽、性急之人。可见顾大嫂是何等的勇猛和武艺高强。对其长相,作者也写了一段描写: “眉眼粗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王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第四十九回)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顾大嫂有些像性格暴躁、凶残的母老虎,如果说孙二娘还有几分女人的姿色,那顾大嫂与她相比,就更少了几分,“胖面肥腰”,可见顾大嫂长得也不漂亮,她比孙二娘还男性化,她的性格相当急噪,她发怒时会提井栏打老公;心焦时,拿石锤敲翻庄客腿;当乐和向顾大嫂介绍完解珍、解宝入狱的情况,顾大嫂便迫不及待地叫火家:“快去寻得二哥家来说话!”当孙新表示了劫牢的想法后,顾大嫂便道:“我和你今夜便去。”急噪之态已跃然纸上,连孙新都笑道:“你好粗鲁!”她的这一性格与梁山的另一位好汉黑旋风李逵有着相似之处,她又是极其仗义、有勇有谋的人,如她想到事发肯定要连累丈夫的哥哥,但直接告诉他,恐怕他不会来,于是假装有病,将丈夫的哥哥夫妇都请来,之后使用激将法使之就范。在劫牢过程中贴肉藏了尖刀,扮作送饭的妇人先进去,并且在牢房里见机行事,最后成功救出解珍解宝,一起加入了梁山队伍。顾大嫂在小说中的出场也不多,但她那种急噪、火暴以及有勇有谋的个性令人印象深刻,不愧为母大虫之称。 顾大嫂不会女工,从“从来不会拈针线”可以看得出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专心于女红,这才是女子应该做的。但是,顾大嫂却不是这样,是“弄棒持枪当女工。”我们看到了她对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女红”等传统观念的一种背离。 在顾大嫂和孙二娘两位女性形象身上,我们能看到作者妇女观中比较积极的一面,他打破了古往今来外在美的女性形象的传统,女性不一定必须要有外在美,只要有胆有识,重情义,同样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这对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男权是一种有力的挑战。 3、扈三娘 人物简介:扈三娘,人称“一丈青”,在梁山排在第五十九。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原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了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同为独龙岗上的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后来被林冲所擒,便投降梁山,成为梁山第一女将。后来,扈三娘与王英由宋江主婚,结成夫妻,同掌梁山三军内诸事。后来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 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为郑彪所杀。 作者也为我们塑造了以为比较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第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主要出现是在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中。与其他两位女英雄比较,扈三娘是她们之中最漂亮的,不论是从相貌、品性还是武艺都是一流的,是完美的,是作者赞扬歌颂的对象。

水浒传完全贬低女性,梁山好汉唯一的三位女英雄都排在后面,比如一丈青扈三娘打败的好几个梁山好汉都排在她前面。其余女性如潘金莲,潘巧云其余大多数,皆为恶妇

水浒传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元杂剧与佛教》、《论〈西游记〉与全真之缘》、《宗教文字与〈西游记〉的版本演变》、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象征传统、论明清之际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小说宗教描写的人文主义传统、《〈水浒传〉李卓吾评本真伪辨》、李卓吾小说创作论述评、从《沉吟楼诗选》看金圣叹、金圣叹“张姓”说辨疑、从“三境”说看金圣叹的思想渊源、释《水浒》金批“因缘生法”说、金批“忠恕”说论析、《三国》毛批考辨二则、论《三国演义》的诸葛范型及其文化意蕴、《三国演义》中的军事心理学、侠与禅的妙合、《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假说、牛魔王佛门渊源考论、从须菩提看《西游记》的创作思路、《聊斋》冯、但评衡估、《林兰香》年代考、《红楼梦》因果框架简析、论疯僧跛道的文化意蕴、《红楼梦》脂批“囫囵语”的理论意义、钱谦益金圣叹“仙坛唱和”透视、归庄文学思想述评、对复兴儒学的困惑与思考、《文心雕龙》对《高僧传》之影响臆探、清初文论中的佛学影响、《天雨花》性别意识论析、中国小说理论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折射士人心态的一面偏光镜、一统或多元、也谈文论“失语”与“话语重建”、金庸小说经典化及其他、学术:公私之间的天空等。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