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连环画报杂志投稿稿费

发布时间:

连环画报杂志投稿稿费

比较特殊。“中国收藏热线”画报的简介,“1976年第8期的《连环画报》是比较特殊的一期,在编印好刚准备发行时就发生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连环画报,一种刊登连环画的期刊,创刊于1951年,从1999年1月起,在新组建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下,由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连环画报》和由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连环画》两本月刊,合刊为新版的《连环画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连环画报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扶植和造就了众多连环画艺术家。

特殊的一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1976年第8期的《连环画报》是比较特殊的一期,所以比较贵,因在编印好刚准备发行时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

连环画报投稿

打电话过去问问呗你要能搞定主编就OK了

俯首,沧桑,友情,岁月。是谁在独自呻吟今生的淋漓

轮回,信仰,豆蔻,年华。是谁在暗叹深思前世的琉璃

弱水三千,谁举杯孤独自饮,繁华落尽,谁又为谁满面黄花。

红尘陌上,谁悠然抚琴轻吟,琉璃瓦碎,谁又为谁易老了青春。

——题记

如果你不曾真爱过,也许你永远都不会体会什么叫心碎,又如果你不曾珍惜过,也许你不会感觉失去的时候会那么无力。回头想想你是否曾经后悔过某一个决定,是否曾经深深的爱过某一人,却害怕自己会受伤,推开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直到他从你的世界消失,在也找不到了!

曾经你说要好好保护的那个她,现在在哪里?曾经那个说会永远宠着你、让着你的那个他,如今又在哪里!伤过了也许你就明白了,那些你深深爱着的人或深深爱你的人有一天都会离开,承诺在某些东西面前会变得一文不值!比如金钱。。。。。

是否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在明明的不经意间你会突然得变的沉默,突然的会去回想一些明明已经忘记,不在意了很久的事,然后你会一直哭一直哭,可是哭完以后谁也不明白你为什么哭,其实放不下的不是人,而是那些事,那些只属于你们两个人的记忆。

忘记了一切是怎么发生,忘记了这一切是何时发生,也忘记了这一切是为什么发生,我们开始变得沉默,变得小心,甚至变得没有安全感。他在你心中留下了真的太多太多。你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某一个在你心中很重要的人,那个人也许重要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你是否扪心自问过,你真的爱他吗?他真的爱你吗?你们会有将来吗?其实两人的差距太大,不管你们都爱,都请好好考虑,记住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从来都只出现在童话里!我们要做自己的英雄!

星期天,我忽然想到三孝口新华店买几本书。好多年没到这个书店来过了,这里原先是科技书店,现在早与四牌楼新华书店合并为一家,站在书店的楼下,曾经年少时在这里购买文具,挑选翻阅书的记忆,还历历如浮现在眼前。仰望这个三孝口商业圈的地标式建筑,外颜内貌却已是焕然一新。

走进书店的一楼,一层是“精品馆”,设有咖啡区,手机产品体验区,名牌手表展示区,以及文具,工艺品,文房四宝等等。我没有在一楼逗留,而是直接上了天桥转进书店二楼的大门,掀开严实的挡风帘子,拉开玻璃门,门口"站着 "几位严肃无情的门卫:“红外线扫描仪”,这就意味着谁也甭想因为爱惜某本书,又没有钱,或者根本不想付钱,而把书“窃”为己有的可能了。

二楼是“创意馆”,镂空的中庭挂满了用花朵点缀的鸟笼,显得既有纵深感,又充满文艺气息。 装潢考究的中空货架上是一些非常精美的茶艺品和创意文具之类,琳琅满目,赏心悦目。大厅的东边是茶艺坊,浪漫温馨的卡座仿佛构成一间一间小小的品茶书房,古雅幽静的布置令人耳目一新。看,三两对小情侣相依或相对而坐,有的埋头看书,桌上放一两瓶时尚的饮料或冒着热气的香茗;有的埋头看手机,手指灵巧的在智能手机上划动,不知道在体验新手机还是在浏览什么网页?

三楼是“时尚馆 ”:精美的陶艺,骨瓷,花卉和各种生活艺术品。因为没有买礼品的需求,穿过回廊我直接踏上了往四楼的楼梯。记得以前的书店简单粗陋,那些大理石的台阶,狭窄陡直,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现在是悬空的榆木花纹的木质楼梯,平坦,清爽,美观又大方,楼梯掩映在四楼高大的一排书架下,抚摸着光洁的栏杆,走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都仿佛能嗅出浓浓的书香味儿。

站在四楼的入口,“阅读顾问”(以前的营业员现在都有一个亲切的名字叫阅读顾问)告诉我四楼至六楼是图书区域,分文学和艺术等种类。我放眼望去,整个书店的风格没有了过去一点儿的影子。以前靠墙都是高大的一排排书橱,中间是矮一点的书架,上面满满的书,每天来买书和看书的人拥挤不堪,看书的人站累了就直接坐在地板上。营业员经常忙碌的在读者和顾客间穿梭,书店的管理混乱,书籍分类混乱,又没有防盗措施,尽管工作人员很多,只靠他们的一双手和一双眼睛是看不住那么多读者的,很多书籍还是被少数怀着不良居心的读者“窃”走。(呵呵,读书人盗书不为盗暂且就认为是“窃书”吧。)再看看现在的书店规划有序,书籍分类明朗,一目了然,需要什么书籍直接就能找到,方便时效。阅读顾问再也不用盯着每位顾客,只管做好导读和电脑收银。

大厅里非常安静,轻缓的音乐飘荡在书店的每个角落里,飘进了每本书的扉页。与传统书店相比,这儿更强调图书的人文特色,也更强调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体验。静音地毯令一切活动和谐有序,书架间的工艺小摆件儿不但增加了图书的格调,也让读者感觉这里处处体现着“文艺范”儿。随处可见的座椅,书桌或古雅或时尚,书桌上的小笔筒还为读者备了纸笔,公共区域有饮水机,书架旁边有小巧精美的手推车,这些细节似乎都在为读者营造一个更舒适,唯美,温馨,浪漫的阅读空间。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网络的发达,网上书店也方便快速,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虽然书店的环境是如此温馨和优雅,可是看书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她们)有的坐在角落的书桌边或柔软舒服的沙发里看书,一两个干脆直接坐在静音地毯上,斜倚着书架,低头看着躺在腿上的书籍;竟然还有一个男孩坐在两类书籍中间的地毯上,目不转睛的在平板上玩着游戏,那神情比看书的人还要专注。

倘佯在书的海洋里,曾经自认为读过不少书籍的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的.可怜;扎堆在书山间,才深切感受知识的匮乏。江山辈有才人出,如今的现代著名作家如雨后春笋,他们很多的作品我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流连在每一位作者的系列作品前,翻翻这本,看看那本,很多都是爱不释手的,脑袋有点发胀,一下子就被塞得满满的。作为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平时没有时间来光顾这么美好的地方,可是又不能把每本都买回家吧,怎么办呢?我决定挑选几本自己喜爱和具有时代特色的书籍。

浏览到曾经偏爱的女作家三毛,张爱玲,萧红,琼瑶,······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作品在我眼前闪过,想想崇拜她们的我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尽管现在依然欣赏,可是我没打算买她们的作品。那些中国的古典名著,书名耳熟能详,也不大记得书中的内容或细节了;还有那些外国名著,一本本熟悉的名字跳跃在眼前,学生时代的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去啃过,现在在脑海里都是烟消云散;再看看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记忆把丁点的印象都还给了每一位文学前辈,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由于生活的忙碌和艰辛,已经把很多对文学的记忆抛掷在脑后了,自己对当代文学的了解几乎成了盲点。

暖暖的空调,内心迷茫的焦灼感使得我全身温度骤升,额头冒出细细的汗珠,一边是对知识的焦渴一边却是对文学海洋的浩瀚而迷惘。我如一个在无边沙漠上穿越的旅人,找不到方向,看不到绿洲;又如一条遨游在大海里的小鱼儿,在浩瀚的海洋里是那样的渺小,看不见头顶的蓝天,探不到海洋的深浅,更不知道无边无际的海洋的尽头在哪里?

在书海里漫步,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人这一辈子,物质上的匮乏我们可以忍受,可是精神一旦匮乏了,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的意义。在这个物欲洪流的社会里,我们可以忍受物质的贫穷,却无法忍受精神的贫穷。人的物质享受是没有界限的,如果没有能力满足这种虚荣,那么我们还是在精神上充盈自己,让这颗贫瘠的心灵浸泡在书籍的乐园,精神才会越来越丰满。

终于在诗歌,散文,旅行,短篇小说集,70后长篇小说,古典诗词解析,·······甚至连佛学也不忘选了一本星云大师的佛学经典。看着满满一车子的书籍,还是不大满足,自知书是贪多嚼不烂,看完了下次再买吧,在心里宽慰着自己。

由于时间紧迫,我不能在这里享受读书的乐趣。付完款走出书店的大门,还不忘回头羡慕又留恋的看看这个矗立在市中心,容文化,艺术,生活与一体的现代化新概念书店,它的主旨是创造一个家,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在这里与音乐相伴,氤氲在茶与咖啡的香味中,陶冶着文学艺术浓厚的氛围,感受现代化大都市的时尚气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唯美艺术的境界里,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洛阳人真好!我抱着孩子,一上车就有人给让座。”国庆假期,我正和家人漫步在武汉东湖湖畔,突然听到旁边传来这句夸赞洛阳人的话。

扭头一看,说话者是一位三十四五岁的女士,手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我惊喜地问:“您什么时候去的洛阳?我就是洛阳人啊!”

这位女士很高兴地告诉我,她是襄阳人,今年四月带着孩子来洛阳看牡丹,每次上公交车都有人给她让座。她觉得洛阳真是花美人也美!

这位女士的话让我马上联想到自己和她相同或类似的经历——

自9月1日开始,我和夫人轮流承担起了坐公交车接送孙女上学的任务。每天,我们一老一少上车后,常遇到车上人多座满的情况,虽然有个别坐着的年轻人或扭头看窗外或低头看手机,但很快就会有其他人给我们让座。有一天刮风又下雨,孙女穿得比较单薄,在车站等了好半天才上了车。车上人爆满,我只能用两手扶着与司机相隔的栏杆,用胳膊肘尽量撑开一点空间,保护孙女免受车厢内站立乘客不由自主晃动的挤压。意外的是,好半天竟没人给让座。我仔细一看,原来前边座位上都是老人、孕妇或抱孩子的妇女。正在我不再抱被让座期望的时候,旁边座位上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妇人扯住我孙女的胳膊说:“乖乖,来奶奶跟前。”我忙说谢谢,让孙女走了过去,站在老妇人座位旁边的高台阶上。没想到,老妇人抓住孙女的手心疼地说:“看把乖乖的手冻哩冰凉冰凉的,来,坐奶奶身上!”老妇人说着就抱住了孙女,接着又解开她的对襟上衣扣子,把孙女整个包了起来——这一幕让我感动得连声说“谢谢、谢谢”。回到家讲给夫人听,夫人感叹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我领着孙女一上车也都有人让座。”

襄阳女士对洛阳人的夸赞,显然是在和其他城市坐车情况对比后发出的由衷感慨,比我和夫人的感受更为客观。作为热爱家乡的洛阳人,当时真的是倍感自豪,情不自禁地说:“我们洛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公交车上让座已蔚然成风!”

事后冷静想一想,尽管这些年我们洛阳人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毋庸讳言,还存在着部分人过马路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即便是得到襄阳女士夸赞的“公交车上让座”,如我前边所述,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面对外地人的夸赞,我们可以自豪,但绝不能自满!

诚然,让不让座、闯不闯红灯等都是些小事,但这些小事正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每个洛阳人乃至每个中国人倘若都能从让座等小事做起,传播文明和爱心,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整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美好温馨的大家园。

初冬的天气,寒意浓浓,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阵阵寒风直往骨头缝里钻。而此时的网络公司会议室却如春风荡漾,暖人心脾。11月30日下午,《微型小说选刊》名誉主编黄令山老师,郑允钦老师应邀来南康,跟南康文友交流创作心得,回味创作的苦辣酸甜。会议室里,高朋满座,笑意浓浓,掌声不断。

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都已退休,年已花甲。大部分退休的人员都希望好好地享受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然而却有这样的两位老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从没有停下过追求和探索的脚步。两位始终怀揣着一颗对文学事业热爱之心,在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我怀着对老一辈文学家的崇敬和愉快的心情,在施总的关心下有幸近距离的听到两位老人的讲课。他们娓娓讲述着他们的辛苦创作路,以及他们春、夏、秋、冬的四季人生。

黄令山老师说,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显现出了文学创作上的天赋。从初中到高中时期,他的作文常常都是满分,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在课堂上阅读。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赏识让他更加有了创作的热情。

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一次比一次好,于是就开始翻阅大量的文学书籍,查阅资料。初中开始就进行了业余的创作,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在《上海新闻日报》和《北京连环画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故事《我今年六岁了》。

1958年年仅19岁的他在《中国妇女杂志》上用‘骆雅’的笔名发表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小说《未出嫁的妈妈》。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坚强的妇女主任带大两个革命遗孤的故事。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当时还只是处在懵懂年纪的他为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生活和心里活动,就向自己周围的邻居、家人了解和观察他们的生活。经过几经修改和仔细的揣摩,使得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当年的11月就被翻译成外语发表在《人民中国》上向世界各国发行、传播。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收到了很多喜爱他的读者的来信,甚至有部分的读者从他的笔名和细腻的字里行间中认为他是一个女作家。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乌龙”,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文章的成功。从而也使得小小年纪的他便初尝成名的滋味,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真正踏上了文学这条路。

郑允钦老师,《微型小说选刊》主编,国家一级作家。他出版童话专集12部,其作品曾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童话名家邀请赛金冠奖等30余项文学奖。199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xx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20xx年11月,被推举为江西省作家代表出席全国第七届作家代表大会。获奖童话专集《吃耳朵的妖精》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入“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郑老师人很随和,看上去有点顽童般的调皮。他郑重其词的对我们说,那时候他四处投稿又四处碰壁,可以说,当时感受最多的是旁人的嘲讽。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容易保护自己的隐私,他的每一份投稿被退回来时,都要受到厂里同事的奚落和嘲笑。收发室的同志经常故意将他的名字吊着嗓子叫着,手里扬着那一沓厚厚的原稿。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呀!

两位老师的创作人生路是多么的艰辛万苦,他们大胆勇敢地讲述着当初被人羞辱的滋味。老师们的鼓励让我增添了自信。一直对自己的写作抱怀疑态度的我很自卑,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他人,总是感觉自己书读得太少。特别是在那么多高学历的作家面前我更显得畏缩不前。

宣传部廖部长鼓励我们要多写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大胆创作,放开胆子写,说真话,抒真情,文学要有想象力,企业要跟文化同步。我们的城市、环境污染等要我们用文艺的形式来塑造大家的形象。用文艺形式来提高市民的修养素质。

网络公司潘总也提出了我们要用文艺、电视来宣传,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记得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然后是琼瑶的《窗外》。写《窗外》,琼瑶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下了这部小说,她大胆地写她自己的故事,却遭受了父母的严厉谴责。另外,我还看了她的《我的故事》。受琼瑶的影响,我也试着写了我两儿子的成长记录——《蹒跚在母亲的期盼中》。这部书稿是我的坎坷人生的写照。近20万的文字,凝聚了我五年的心血。目前该作品还在校稿,即将付印出书,两儿子作了序。此书的出炉离不开我两儿子、还有《南康文艺》的文友们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了我自信和力量。今日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写作之路更加充满了信心。

核心刊物查询网站: 中文核心期刊2004版.htm 到这可以找到中国所有核心刊物~~ 在给你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 (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 国家级学术刊物 1、《哲学研究》 4、《管理世界》 7、《政治学研究》 10、《教育研究》 13、《中国语文》 16、《中国图书馆学报》 19、《历史研究》 22、《新闻与传播研究》 25、《高校理论战线》 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 5、《经济管理》 8、《社会学研究》 11、《心理学报》 14、《外国文学评论》 17、《音乐研究》 20、《中国史研究》 23、《中国社会科学》 26、《光明日报》 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 6、《法学研究》 9、《民族研究》 12、《文学评论》 15、《外语教学与研究》 18、《美术》 21、《世界历史》 24、《求是》 27、《人民日报》 30、《体育科学》 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重 点 刊 物 出 版 单 位 1、哲学 1、哲学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3 《哲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4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5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6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7 《宗教学研究》 社科院宗教所 2、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2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3 《经济法制》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4 《中国劳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5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6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8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9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10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1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 12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学会 13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4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 应用经济学 1 《国际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 4 《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5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6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 7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科院 8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9 《国有资产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 《企业管理》 国家经贸委 12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 13 《市场营销导刊》 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 3、法学 法学 1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 2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3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 4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政治学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科院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 社会学 1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 2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 3 《妇女研究论丛》 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 4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书局 6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 民族学 1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2 《世界民族》 世界民族所 3 《日本学刊》 中国社科院 4、教育学 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 2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教育部 3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4 《课程 教材 教法》 教育部 5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7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 9 《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 教育部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教育部 11 《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所 12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1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学 1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部 3 《心理学探新》 中国心理学会 5、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古汉语研究》 湖南大学 3 《古文字研究》 中华书局 4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5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6 《语言文字应用》 国家语委 7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 《文学评论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1 《读书》 三联书店 12 《语文建设》 文字改革委员会 13 《辞书研究》 上海辞书出版社 1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所 15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 16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7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18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中国典籍与文化》 国家教育部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作家出版社 外国语言文学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6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 7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语学院 9 《外语研究》 解放军外语学院 10 《中国英语教学》 中国英语研究会 11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12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1 《新闻战线》 人民日报 2 《中国记者》 新华社 3 《现代广告》 中国广告协会 4 《国际广告》 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5 《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杂志社 6 《编辑学刊》 学林出版社 7 《中国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署 8 《中国图书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 9 《大学出版》 教育部 10 《图书发行研究》 中国发行协会 1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12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艺术学 1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3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学院 4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5 《钢琴艺术》 人民音乐出版社 6 《舞蹈》 《舞蹈》杂志社 7 《艺术教育》 文化部 8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9 《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编辑部 10 《中国美术教育》 教育部 南京师大 11 《装饰》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 12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3 《水彩艺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 14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15 《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16 《连环画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17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 18 《艺术与设计》 出版总署 19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21 《中国音乐教育》 教育部 6、历史学 历史学 1 《史学理论研究》 历史所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科院 4 《考古》 中国社科院 5 《军事历史》 军事科学院 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档案馆 7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所 8 《中国地方志》 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 9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 国史学会 11 《欧洲》 中国社科院 12 《当代亚太》 中国社科院 13 《美国研究》 中国社科院 14 《考古学报》 考古杂志社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档案馆 16 《台湾研究》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17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 18 《南亚研究》 中国社科院 19 《西亚非洲 》 中国社科院 20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 7、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 2 《管理现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公共管理 3 《中国行政管理》 人事部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4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 5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6 《国家图书馆馆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图书馆杂志》 上海图书馆 8 《情报学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 9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 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1 《中国信息导报》 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2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 8博物馆学 图书情报文献学 1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学会 9、综合类 1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 《文物》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 3 《文史》 中华书局 4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论点摘编 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 6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连环画报杂志

记忆中文学类的我觉得最好的杂志应该是《故事会》和《知音》。在这里,你能读懂当代中国的民生和普通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另外有一本叫《茶余饭后》的,也挺不错。

读书的时候喜欢看《读者》,《意林》之类的,毕业之后很久都没有看过了,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什么杂志。

本人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小朋友杂志》,然后是《大众电影》少年时代,我每个月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每月新杂志到了的时候。在我们家属院的附近,电影院的对面有一个邮局,旁边就是卖杂志的邮亭,我是那里的常客。看到我喜欢的杂志到了,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还有一本杂志叫《连环画报》,曾经连载过西厢记连环画,画的特别棒。邮亭时代过去了,我这个印刷时代的遗民,只有过去的回忆了。有一次,我和一个女同学忽发奇想,把几枚硬币埋在邮亭旁边的小窗下的沙土里。那几枚硬币早已不知去向,那里早已是一幢高楼。

最记得的是巜声屏花》丶巜意林》,声屏花是写娱乐八卦的,而意林是小说和故事吧,这两种杂志当时老爱看了,但没钱买,一般都是在书店偷看。真是满满的回忆和怀念啊!

老版连环画报杂志

我叫张浩然,前几天,我晚上回家时,被一辆大卡车撞死了,司机将我的尸体抛入了路径边的小河里,然后逃走了,你看见了这条消息后,请将它发给4个论坛,如果没有发,你的妈妈会在1个月被车撞死,你的爸爸会得绝症,如果你照着上面做了,在5天后,你喜欢的人也会喜欢你

比较特殊。“中国收藏热线”画报的简介,“1976年第8期的《连环画报》是比较特殊的一期,在编印好刚准备发行时就发生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连环画报,一种刊登连环画的期刊,创刊于1951年,从1999年1月起,在新组建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下,由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连环画报》和由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连环画》两本月刊,合刊为新版的《连环画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连环画报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扶植和造就了众多连环画艺术家。

记忆中文学类的我觉得最好的杂志应该是《故事会》和《知音》。在这里,你能读懂当代中国的民生和普通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另外有一本叫《茶余饭后》的,也挺不错。

能找找就怪了

连环画报杂志春蚕

《农村三部曲》的同名小说《春蚕》。

《农村三部曲》,茅盾小说,包含《春蚕》、《秋收》、《残冬》三部相对独立又情节相关的小说。

1、《春蚕》,最初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第2卷第1期。

2、《秋收》,最初发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

3、《残冬》,最初发表于1933年2月《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刊物。

茅盾的这三篇小说,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正好反映出了那个年代旧中国农村变化和农民觉醒的全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动的历史图画。

因此,这三篇小说也是姐妹篇,合起来称为“农村三部曲”。

扩展资料:

电影情节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故事丝绸的农民在浙江全省谁受苦和被剥夺时,他们的蚕茧产量死光。电影不仅批评迫使家庭陷入贫困的严酷市场环境,还批评家庭自身的迷信和自私。

老童宝是浙江养蚕一家的族长。他拒绝为即将到来的农作物购买外国品种的蚕。市场条件严酷,尽管他的家人努力养蚕,但随后的茧却无法在市场上取得价格。这部电影还设有一个子情节,其中一名已婚妇女莲花被通宝的家人排斥,称其为所谓的“混血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村三部曲

我和书的故事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如鸟儿没有翅膀。所以书籍是我们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腐朽的东西。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对家里最感兴趣的就非爸爸那黄褐色的大书柜莫属。书柜里装了很多书,我拿不着,就踩着椅子拿。不料,书没拿到,反而摔了一个大跟头。从那以后,爸爸不准我一人拿书,只能叫大人帮着拿。时钟三兄弟整天你追我赶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转眼间,我上六年级了,可是我跟书之间的感情却历历在目。 我的读书故事之——喜 一年级的时候,我天天都读爸爸书柜里的书,直到我把书都差不多读完了,爸爸就带我去了书城。那次,我和爸爸买了很多很多的书,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等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整天都把书捧在手心里,爱不释手。我上哪儿都带着书,逛街、旅游,甚至睡觉都要把书放在枕头底下。没过几周,爸爸就会带我去一次书城。每次去书城,我都会去汲取书的“营养”。书,可以提高我的写作能力、丰富我的想象力和获取一些课外的知识。 我的读书故事之——怒 一天,我全神贯注地在课桌上看书,一位同学向我借书,我毫不犹豫地把我那本《城南旧事》借给了她。几天后,我来取书,却看到那本书已经损坏了。书上的一层薄膜被撕了一半,书中的页数已经不完整了。当时我看到这一幕时,气极了。真想把那位同学的书也撕了。那位同学看到我很生气,就对我说:“对不起,我会帮你补好的。”听到这话虽然还是很愤怒,但是还是觉得她说了应该能做到。于是让她把书带回家去补好。后来,她真的把书补好还给了我,虽然书上有些粘补的痕迹。 我的读书故事之——哀 偶然有一天,我在书店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蓝色的海豚岛》,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假思索的掏出了三个月的零用钱买下了它,我走到了公园的石凳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看着看着,肚子自己叫唤起来了。不过高尔基说过:“书中自有面包在”,我立刻感受到书中的知识填充了饥饿的肚子。我把书里的营养当作午餐,这比真正的午餐更有“味道”。渐渐到了下午,到了该回家的时间,正准备回家,忽然看见一位老人没站稳,上前扶了她一下,然后就回家了,直到回到家里了才发现书还放在石凳上,等回到原处的时候,书早已不见了踪影。 我为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哀伤。 我的读书故事之——乐 我从开始认字时,就开始拿书玩。后来认识很多字的时候,就开始看书。我读书的时候速度很快,爸爸就对我说:“不用那么着急,要细细品位书中的知识,会对你受益匪浅的。”后来,爸爸给我讲了毛主席“三温四复”式的阅读方式和“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在书上重要的地方画上符号。还买了一个小本子要我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和写阅读心得。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一直坚持着,已经用了四个本子了。现在,我每遇到一本书,宛如一匹饿狼看见一块肉一样。“吞掉”那块“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书中所有的“纤维”和“筋肉”成为我的一部分。 一天,我写的作文在《青少年报》上发表了,我心里乐滋滋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和书籍的“帮助”结合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享受着收获成果的喜悦。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还要发表。我的读书故事里有喜怒哀乐,我认为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我可以发自肺腑的说一声“我爱读书!没有书的灵魂是不完整的!”

我和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特别亲切。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中学生读写》、《书摘》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初识文字时,看着那些连环画报,不禁为那些丰富的想象所吸引。久而久之,我也变成了一个幻想家。有时会禁不住一个人对着镜子发呆,勾画自己长大时的模样,以后所从事的工作。 开始作文时,我又把眼光放到了文学作品上。从《小红帽》一遍一遍地读到《红楼梦》一字一字地品位,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想象和这些作品中的佳词妙句融汇在一起,去描绘我自己的作文天地。于是,在我的笔下有了像小红帽似的可爱女孩,有了像林黛玉般清秀的可人儿,有了古灵精怪的小精灵,有了无所不能的天外来客。所以,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来念,尤其对那些佳句更是又圈又点。殊不知,那可是我精心借鉴的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当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我更是欣喜若狂,更衷心感谢给我信心和鼓励的作文园地——《中学生读写》。通过它,我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技巧,而且更好地学会了如何遣词造句;通过它,我也明白了作文光借鉴别人的是不行的,要想有更多的内涵,需把眼光放远一些。于是,我又开始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时事性较强的书,诸如《书摘》、《青年博览》、《黄金时代》、《知音》等。通过它们,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政治多了番领悟,更重要是他们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下世纪的主人应具备的本领。于是,在它们的指引下,我有了自己的奋斗,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书陪伴我走过了14年的岁月,它似一阕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目中占着特高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半。我把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不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习了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看起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的岸边,夕阳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留心注意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公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大兄就在这时出现了,我得救了。但是,回家后又是挨打又是挨骂的。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愁,但是,那并不是因为那一顿打,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忧愁。书都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那浑浊的一片……我又哭了。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 书,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全世界的书。我是连做梦都想,但也许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不感到绝望,因为,在度过每个春夏秋冬中,是书,它培养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长、生活,因此,我无比欣慰。但是提醒一点: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我和书的故事 从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 也许是厌倦了苦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她的目光是那样地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的双手是那样的温柔,好像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 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她总这样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左右罢了;当你要战胜外来敌人时,首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当我因小小的成功而手舞足蹈时,她总这样对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强者,不但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成功后糖衣炮弹的洗礼,当你沉浸在幸福的甜蜜里赏花赏月时,只怕别人已到了峰巅了。” 当我因“微微的困惑”而不能自拔时,她总这样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流星,有的是恒星。流星是美的,可它终究是一颗流星,流星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也只源于刹那间。流星毕竟是流星,若追寻长久,只能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颗恒星,死死地抓住这瞬间的美,痛苦只能是自己。” 当我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时,她会送来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 她就是书,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现在回起来,第一本与我有缘相见的书已经开始模糊、淡化了。虽然这几年,经我手的书数也数不清,但始终没有少时《三百六十夜》那种的韵味。 与“书”之前篇 一年级--只有两本破烂的不成样的,不知名的书陪伴; 二年级--各式各样的小画书和《当代小学生》之类; 三年级--第一次读完了自认为是长篇的《复仇女神》,对女主人公白马翁姆崇拜得五体投地; 四年级--读了多期《故事会》、一套《唐诗900首》,及其《西游记》、《东游记》和《北游记》。 五年级--16卷《机器猫》、3篇《七龙珠》及《凡尔赛玫瑰》还有《简·爱》和《穆斯林的葬礼》。 五年级暑假--把以往读的书又重新读了一遍。爸爸的书架中我读了多期的《谈古论今》、《十大将军传》、《刘公案》及《白玉堂》。这个暑假,我读的书很多,因为我读书的速度很快。还有的,就是我对读书有着浓厚的举,手只一要有一本书,我就非在一天内看完。 我与“书”之中篇 上初中了,以前听过姐姐说的诸多恐怖事件。(注:是关于上初中的)我和做好了与书永别的念头。但是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很一般,除了上晚自习以外,与小学没什么区别,并且晚自习也是自习,有很多时间从老师那儿借的,从校图书馆借的,大大的丰富了我的大脑的空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一日》、左拉的《小酒店》,以及一整套“自画青春”,每读一本便感到自己的无知,就百这和“无知”,使我深深深溺在书海中,并且永不想出来。 我与“书”之下篇 上初三了,虽然功课很紧,但我也抓紧时间读书,与同学换阅,自己购买,姐姐书屋(注:因me之老姐特喜书,所以把她的“书藏”称为“姐姐书屋”里借。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准备一个好心情,去图书馆挑几本喜爱的书,看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我和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特别亲切。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中学生读写》、《书摘》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初识文字时,看着那些连环画报,不禁为那些丰富的想象所吸引。久而久之,我也变成了一个幻想家。有时会禁不住一个人对着镜子发呆,勾画自己长大时的模样,以后所从事的工作。 开始作文时,我又把眼光放到了文学作品上。从《小红帽》一遍一遍地读到《红楼梦》一字一字地品位,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想象和这些作品中的佳词妙句融汇在一起,去描绘我自己的作文天地。于是,在我的笔下有了像小红帽似的可爱女孩,有了像林黛玉般清秀的可人儿,有了古灵精怪的小精灵,有了无所不能的天外来客。所以,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来念,尤其对那些佳句更是又圈又点。殊不知,那可是我精心借鉴的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当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我更是欣喜若狂,更衷心感谢给我信心和鼓励的作文园地——《中学生读写》。通过它,我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技巧,而且更好地学会了如何遣词造句;通过它,我也明白了作文光借鉴别人的是不行的,要想有更多的内涵,需把眼光放远一些。于是,我又开始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时事性较强的书,诸如《书摘》、《青年博览》、《黄金时代》、《知音》等。通过它们,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政治多了番领悟,更重要是他们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下世纪的主人应具备的本领。于是,在它们的指引下,我有了自己的奋斗,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书陪伴我走过了14年的岁月,它似一阕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几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与书的故事作者:江威2008高尔基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在人生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爱听别人念书,每次睡觉前都要听我妈妈念上几篇故事才肯入睡,听的多了,我也可以捧着书给家里人一字不差的念很多故事,其实那时根本就不认识几个字。等我长大了一点,知道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就常常一手拿笔,一手抱字典,腿中间夹着书,一看就放不下手。那时我虽然已经知道读书可以让人丰富头脑,还可以认识很多新鲜的事物,但对书的认识也只有仅此而已。等上了小学,随着一本一本的名著被我读完,一次次听到老师对书的赞美,我发现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位置,并且我的这种想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验证。上三年级时,有一次品德老师要召开一个大型的辩论会,讨论一下集体活动有益还是无益。那天晚上作业非常多,做完已经很晚了,父母正好都不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围着书桌团团转,突然,我眼前一亮—书!我找到了一本关于辩论方面的书,里面正好有这种主题的内容,我高兴极了,很快的完成了任务。还有一次,书又帮了我一个大忙,老师让我们找几篇成语故事,我又及时把成语故事书搬了出来,从上面背了几篇,第二天还被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一番呢!我也做过很对不起书的事情,小时候还不懂事,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名著,可是里面的句子大部分都读不懂,于是我急得就把那些句子用笔划掉,一直划了五六页才肯罢休,现在想想正是后悔。不知不觉,书已经陪伴我近十年了,不,应该是更长的时间了,因为妈妈说我在她肚子里时,她已经天天给我读故事了。我和书的关系越来越亲,我的礼物已经由可爱的玩具变成了书,现在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收集各种好书。就让我们大家一起都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吧!我与书的故事孙亚琪我是一个十足的小书迷,科幻书、童话书、历史书、侦探书……什么书我都看,而且是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在看。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里:爸爸爱看书、从我懂事起,爸爸就每天睡前给我讲一个故事,直到现在还在讲。妈妈也挺爱看书的,打毛衣时,翻开本书看一看就入了迷,弄得线搭错了好几根呢。这样的一个书香家里,诞生了一个小书迷——我!下面就是我与书的故事。镜头一——被窝里“夜深人静,丛林里闪出一条黑黑的影子,一蹦一跳……”“谁呀?12点了,还在嘟囔着这么恐怖的句子?”哎,是我呀,谁让妈妈白天不让我看这本《大宇》书呢!我只好等妈妈睡着了,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真烦哪!看书有什么错呀!不行,我得“挤”出时间来看书,于是——镜头二——厕所里“爹地,爹地?”哦?哈哈哈,我的“爹地”睡着了,听不到我说话了,于是,我拿起一本《黄金作文宝典》跑进厕所里蹲着,津津有味得读起来……这样看了N个小时,我的“爹地”醒了,“谁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完了,又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了……镜头三——放学路上“求你了!就借我看看吧!就一天!”我软磨硬泡地缠着李泽健,他终于同意把《作文大全》借给我。我拿着书一边走一边看,里面有好多好看的、刺激的情节,看的我一个愣一个愣地。“当!”的一声,我这是到哪儿了?白天眼前怎么这么多小星星哩?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原来我得太入迷,一头撞树上了。“哎,我命休矣!”镜头四——桌洞的“秘密”“嗖”的一声,粉笔头不偏不斜地正好射中我的额头上。哇塞,这个外国老师以前绝对是职业弹弓手!我可知道他为什么射我,绝对是因为我上课看课外书!我是在经受不住书的诱惑,心想就看一点点,于是就悄悄在桌洞里看。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唉!我的书!我心爱的书!这就是我“不懈努力”读书的故事。读书是好事,也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内容的看,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健康的书籍来读才是对身心最有益的。所以,我要做个聪明的小书迷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目中占着特高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半。我把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不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习了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看起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的岸边,夕阳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留心注意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公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大兄就在这时出现了,我得救了。但是,回家后又是挨打又是挨骂的。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愁,但是,那并不是因为那一顿打,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忧愁。书都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那浑浊的一片……我又哭了。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 书,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全世界的书。我是连做梦都想,但也许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不感到绝望,因为,在度过每个春夏秋冬中,是书,它培养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长、生活,因此,我无比欣慰。但是提醒一点: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我和书的故事 从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 也许是厌倦了苦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她的目光是那样地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的双手是那样的温柔,好像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 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她总这样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左右罢了;当你要战胜外来敌人时,首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当我因小小的成功而手舞足蹈时,她总这样对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强者,不但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成功后糖衣炮弹的洗礼,当你沉浸在幸福的甜蜜里赏花赏月时,只怕别人已到了峰巅了。” 当我因“微微的困惑”而不能自拔时,她总这样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流星,有的是恒星。流星是美的,可它终究是一颗流星,流星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也只源于刹那间。流星毕竟是流星,若追寻长久,只能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颗恒星,死死地抓住这瞬间的美,痛苦只能是自己。” 当我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时,她会送来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 她就是书,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现在回起来,第一本与我有缘相见的书已经开始模糊、淡化了。虽然这几年,经我手的书数也数不清,但始终没有少时《三百六十夜》那种的韵味。 与“书”之前篇 一年级--只有两本破烂的不成样的,不知名的书陪伴; 二年级--各式各样的小画书和《当代小学生》之类; 三年级--第一次读完了自认为是长篇的《复仇女神》,对女主人公白马翁姆崇拜得五体投地; 四年级--读了多期《故事会》、一套《唐诗900首》,及其《西游记》、《东游记》和《北游记》。 五年级--16卷《机器猫》、3篇《七龙珠》及《凡尔赛玫瑰》还有《简·爱》和《穆斯林的葬礼》。 五年级暑假--把以往读的书又重新读了一遍。爸爸的书架中我读了多期的《谈古论今》、《十大将军传》、《刘公案》及《白玉堂》。这个暑假,我读的书很多,因为我读书的速度很快。还有的,就是我对读书有着浓厚的举,手只一要有一本书,我就非在一天内看完。 我与“书”之中篇 上初中了,以前听过姐姐说的诸多恐怖事件。(注:是关于上初中的)我和做好了与书永别的念头。但是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很一般,除了上晚自习以外,与小学没什么区别,并且晚自习也是自习,有很多时间从老师那儿借的,从校图书馆借的,大大的丰富了我的大脑的空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一日》、左拉的《小酒店》,以及一整套“自画青春”,每读一本便感到自己的无知,就百这和“无知”,使我深深深溺在书海中,并且永不想出来。 我与“书”之下篇 上初三了,虽然功课很紧,但我也抓紧时间读书,与同学换阅,自己购买,姐姐书屋(注:因me之老姐特喜书,所以把她的“书藏”称为“姐姐书屋”里借。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准备一个好心情,去图书馆挑几本喜爱的书,看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我和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特别亲切。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中学生读写》、《书摘》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初识文字时,看着那些连环画报,不禁为那些丰富的想象所吸引。久而久之,我也变成了一个幻想家。有时会禁不住一个人对着镜子发呆,勾画自己长大时的模样,以后所从事的工作。 开始作文时,我又把眼光放到了文学作品上。从《小红帽》一遍一遍地读到《红楼梦》一字一字地品位,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想象和这些作品中的佳词妙句融汇在一起,去描绘我自己的作文天地。于是,在我的笔下有了像小红帽似的可爱女孩,有了像林黛玉般清秀的可人儿,有了古灵精怪的小精灵,有了无所不能的天外来客。所以,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来念,尤其对那些佳句更是又圈又点。殊不知,那可是我精心借鉴的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当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时,我更是欣喜若狂,更衷心感谢给我信心和鼓励的作文园地——《中学生读写》。通过它,我学到了很多的写作技巧,而且更好地学会了如何遣词造句;通过它,我也明白了作文光借鉴别人的是不行的,要想有更多的内涵,需把眼光放远一些。于是,我又开始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时事性较强的书,诸如《书摘》、《青年博览》、《黄金时代》、《知音》等。通过它们,我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政治多了番领悟,更重要是他们让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下世纪的主人应具备的本领。于是,在它们的指引下,我有了自己的奋斗,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书陪伴我走过了14年的岁月,它似一阕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我的第一本书,现在已找不到它了,回忆起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虽说珍贵,但光芒却不过是模糊的一点点,不很起眼,但它却曾真正地、一点都不掺假的存在过,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忆它的时候感觉有些累,时间久远我几乎将它忘记了。极力想起来的一丝丝线索、一幅幅画面也如同被细沙铺了一层一样,不很清晰,隐隐记着上面画着猫、狗、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剩下的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给躺在床上的我读里面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坐在床头边,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读着,我也是使劲地睁着眼睛,生怕睡着了,错过了哪个精彩环节。那时,年幼的我对母亲读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却由衷地对书感到好奇,特别想知道这薄薄的书中怎么会藏着那么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和那些顽皮机灵的小动物们。 每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摸一摸那本书,感觉它就像一个好孩子那样乖,不乱跑乱动,更不搞恶作剧,所以我从不将其作为破坏的对象。如果家中有人在看书的话,我就会翻开它,装模作样地读着,有时候拿倒了都不知道。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捧着那本书为父母讲故事,就像母亲给我讲的那样动听、美妙。 后来,我认了字,可以自己读故事了,很希望能再多读一些书,父母对我的想法也很支持。我努力学习,认真做功课,渐渐地,认识的字由少变多,看的书也由薄变厚。好奇的我开始试探着读一些作文选,慢慢发现作文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每篇作文都会给我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作文选便彻底代替了故事书,但这又无法令我满足,于是便开始涉猎一些名家名作。在那些异彩纷呈的文字中,我感到书真是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那里面五彩缤纷,有喜有悲。后来,我又开始读一些文学名著,先是简写版,然后是原著,读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读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笔。我的书一天天多了起来,生活也变得无法与书分开了,书彻底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的书柜中,现在已经放满了书,它们一本本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我去一一品读。但最令我不能忘记的,却是我的第一本书。它是我阅读之路的起点,也是我读书之旅的引路人。感谢你,我的第一本书! 我和书. 书是兄弟,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江湖义气。 古人在书中找到了颜如玉,找的了黄金屋。而我看来,书就是书。就像船的锚一样,起落之间本已举无轻重,无须再添加任何修饰。 当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说话时滔滔不绝时,我和书便拥有了一片简单的快乐。 每天早上,当我用手去关烦人的闹钟时,手指先碰到的是一排光溜溜的书脊。那份奇妙的感觉会使一整天都有好心情。夜里被它们挤得缩手缩脚的不快也早已得驱散得无影无踪。 溜去朋友家玩,看见他们家一整墙是书被锁在柜子里,散发着一种银灰色的光泽。这时,我的希望便是这些书应该有人去品位,去欣赏。不让这些书变成寂寞的经典,无人去喝彩。 我自己的书,每一本都是宝贝。买来以后,先要用餐巾纸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包好书皮。但是,我不会马上去读,而是一页一页地翻着。用手指去摩挲书中每一个字迹的纹路,让幽幽的墨香弥漫在静谧的空气中。 写完了该写的作业,见完了该见的朋友,我会找一个安静的下午,坐在屋子的角落,静静地读书。我会进去书的世界,倾听书的话语,和书默默交谈。而此时,我便拥有了一份真正的快乐。暂钱买书的辛苦,去买书的汗流浃背,一切都已不再重要,因为这和读书的快乐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我和书,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它使人类的知识文化不断积累、发展,使无知的人变得博学多才;也正是它,不断充实我的 头脑,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和希望。 在很小的时候,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喜欢听妈妈拿着故事书为我讲故事。与别人不同的是, 对于每个故事,我总要听上三、四遍才肯罢休。在幼儿园里,老师无意中发现我会讲故事 ,就拿出一本故事书让我念给小朋友们。正当老师为我能认识那么多字而惊异时,她忽然发 现我竟然把书拿倒了,直瞪着眼睛在那里读。原来,这些故事我早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听熟 ”而“成诵”了。 � 随着认字的增多,我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每当我独处一 室,在可口的食品的伴随之下沉醉于佳作之中,忘情于纸页之间的时候,那种快乐,在当时 是其它任何一种感觉也无法比拟的。� 最初,我陶醉于文学殿堂之中。从《三百六十五个夜》到《安徒生童话》,那么多动人的故 事和善良的形象共同塑造了我单纯而乐观的性格,从《红岩》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 那千百次顽强的拼搏中,从那无数钢铁般的战士身上,我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 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三毛”的遭遇让我更加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头悬梁,锥刺股” 的典故则时刻鞭策着我前进。� 渐渐地,我的兴趣转向了科学读物。从我接触到的第一套知识丛书《十万个为什么》中,我 不知解开了多少心底的迷,见识到多少新鲜的知识,接下来读到的《百科全书》、《趣味物 理》 等等,无一不令我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应该说,如果没有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如饥似 渴的阅读,我今天决不会对自然科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今天,我在书山学海中遨游,明天,我 将用知识去创造生活。这一切,怎能不说是书的恩赐?——这就是我和书的事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