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保护我们安全的重要内容,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法律8000字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法律8000字毕业论文篇1:《浅谈法律信仰形成的法律基础》 摘 要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和良法概念的界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的阐述,阐释了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 法律信仰 良法 作用 一、前言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已经有十二年之久,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图景,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基本有法可依。虽然有法,但法律在实践当中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法律不被信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与一纸具文无异,就似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法律作为信仰的唯一对象在培养法律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究竟要信仰什么样的法律?良法作为一种有别于恶法的良善之法应作为法律信仰的当然对象。本文正是以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重要性为理论基础,通过以下逻辑来分析良法的这种重要性: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又是如何形成的?法律作为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对法律信仰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呢?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善之法应成为法律信仰的对象②。 二、法律信仰与良法概念界定 (一)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解释,只有对信仰的解释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③。”谢晖教授认为“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④。”由此,笔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指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并将这种信服和尊重的心理状态转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法律信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是包括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法律信仰不仅存在于理论上,而且践行于法治实践中。 (二)良法 良法是与恶法相对应的法哲学范畴,是一个广泛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法的实质良善性和形式良善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要对良法下个确切的概念不容易,可从良法的标准来探讨良法的概念。李龙教授主编的《良法论》一书认为良法的基本标准是:价值合理性、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⑤。笔者认为,良法应从应然角度考虑,良法应是实质良善和形式良善的有机统一,由此,法律应当是怎样的,而非法律实然或已然是怎样的。价值合理性应是良法的灵魂,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都是为了实现良法的价值合理性服务的。因此,良法应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能够满足主体享有最一般人权、公平正义的,并能为大多数独立社会主体所信奉和行使的准则。 三、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法律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其信服和尊重的准则当且仅当是法律,而不能是诸如权力、教义、风俗习惯之类的对象,如果法律信仰除法律之外还有其他对象,那就不是法律信仰,也培养不出法律信仰。法律的三品性“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内在因素⑥。此外,规范的至上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前提条件⑦。正是因为法律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的特性及其至上性,确定了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四、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基础,而法律被信仰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基础,只有法律真正为社会主体所尊崇和行使才能实现法治,但是并不是只要是法律就一定会被信仰,还要看这种法律是否具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等特性,是否能够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是否能够体现法律的应然性(公平正义性),即法律应是良善之法,是为良法。 五、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 根据谢晖教授将法律信仰分为法律信念和在法律信念支配下的活动两方面来看⑧,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良法对法律信念形成的作用。法律信念是一个有关个体主观心理的概念,内在包涵着个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并把这种信服和尊崇内化为一种恒定的意念,而这种信服和尊崇的前提是法律可以实现主体的某种利益。良法因其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自由-人权性,使其具备被信仰的价值基础;2.良法对法律实践的作用。法律实践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这个法的良善性决定了法律实践的有效性,法律的有效实行是法律实践的应有之义。法律的善恶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只有善法――以人权保障为宗旨的法律,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加以普遍遵守,法律的良好实施才能促使人们去信服和尊崇法律,法律信仰才能形成。 六、结语 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让法律成为普通民众的信仰,首先法律应是良善之法,且应有效实施,法条具文的泛滥,除了带来种种社会成本,还会阻碍法律人职业自律,而法律人职业素质的降低,无疑会鼓励人们在法制外另辟 渠道 ,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即求助于私力救助。因此,法律不仅在制定过程中要不断向良法靠近,而且制定出来的良法要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法律榜样,使民众信服法律,将法律内化为信念,从而信仰法律。 注释: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②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65. ④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⑤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⑥钟明霞,范进学.试论法律信仰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8(2). ⑦谢菲.小议形成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律师世界.2002(7). ⑧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法律8000字毕业论文篇2:《浅谈 保险 法律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 摘 要 保险在我国社会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在保险法律关系实践中也出现了相当多的司法案例。本文首先分析了保险活动中法律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对我国《保险法》在防范保险道德风险上存在的缺陷分析,从法律人的角度,对我国保险法的制定和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保险 道德风险 保险道德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一)保险道德风险的基本概念 道德风险是指与人的品德有关的无形因素,即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和条件。 道德风险以前主要存在于经济领域,但是近年来随着保险领域的不断扩大,加之保险制度自身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道德风险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保险领域,保险道德风险成为保险业中一个特有的术语。 “保险道德风险”是指通过投保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状态,即投保人为了谋取保险金赔偿或给付而投保,通过促成或制造保险事故而取保险金的危险。 本文认为保险道德风险的主体除了投保人外,还应该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道德风险同一般的风险相比,具有自身特点。一般情况下,实际危险是有形的,而保险道德风险是无形的,很难运用保险业的相关法则加以预测,因此比较难以加以识别。 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但是人为的保险道德风险却造成保险机制的非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寻求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具体 措施 ,以求将其发生率尽量降到最低。 (二)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虚构保险标的;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故意违反告知和保证义务;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道德风险源于人的自利本性,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做出一些不法行为。加之保险机制的自身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就导致了保险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保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指在交易双方之间或者所形成合作关系的双方中, 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的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在社会保险活动中,投保人所了解的保险商品信息都来源于保险人和中介人的介绍。保险人则通过投保人和中介人来掌握保险标的信息。彼此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2. 逆向选择的存在。所谓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是指事前隐藏信息的行为。保险人与投保人在保险过程中,必须要达到信息的完全对称与知晓,才能签订保险条约。但在现实中,这种绝对知晓与坦白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彼此都不能绝对知道对方的形象。因此,投保人在投保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性的投对自己有利的保险,而并不把这方面的所有情况让保险公司知晓。所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总是处于劣势。这样就导致了有些投保人不愿向保险人真实告之被保险人已存在的风险状况,保险人处于被动选择的位置为投保人的行为承担相应风险。 3. 立法对相关利益主体规制不足。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做出一些不法行为,表现在保险活动中,就会引发保险道德风险。要想减少甚至消灭保险道德风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相关主体的规制。正是因为现有立法对保险道德风险的规制不足,对保、诈保等行为惩罚不够,才会造成保险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 4. 我国保险法仍不完善。我国现在的《保险法》及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健全。存在着保险利益不清晰、归责原则不合理、缺少近因原则的规定等一些立法缺陷。特别是在约束方面,对保险欺诈的惩罚力度不够,客观上纵容了保险道德风险的发生。 因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而引发保险道德风险,主要还是由于保险法中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可以通过在保险法中设立和适用相关的原则和制度来加以解决。通过在保险法中规定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并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适用过错责任推定制度来让投保人负担举证责任就对解决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加大对保行为的处惩罚力度来约束各个保险利益主体,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从立法角度来防范保险道德风险。 二、我国《保险法》在防范保险道德风险上的缺陷 (一)保险利益不清晰 保险利益原则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利益的法律规定却并不清晰。特别是对保险利益应该存在于何人何时,并未作详细的规定。 保险利益应该归于于何人,大多数国家规定为被保险人,而我国《保险法》规定为投保人。我认为,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具有更明确的保险利益。因为,假如被保险人与保险标间不存在保险利益,其又为合同受益人,那么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不仅不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反而为其带来利益。这样以来便容易引发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二) 缺少近因原则的规定 我国《保险法》只是在相关条文中体现了近因原则的精神而无明文规定。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向保险人提供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有关的证明资料。保险人应当及时予以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履行保险责任;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拒绝给付保险金的通知”。近因原则是确认保险人之保险责任的主要依据。正确认定近因,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有重要的意义。在《保险法》中增加关于近因原则及其适用标准的明确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三) 归责原则不妥当 按照保险的一般规则,保险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行为人有无过错,或说行为人有无过错对民事责任的构成和承担不产生影响。 就保险领域来说,就是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如果发生该事故的原因属于承保范围内的原因,那么保险人就必须承担保险责任。而不必考虑该事故是否是由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过错造成。 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能使因保险事故遭受的损失得到及时的赔偿,有利于保护投保人等的利益。但由于保险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并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事故的有关证明和资料,这样,对于保险人来说,证明投保人等是否存在故意是十分困难的。在此情况下,无过错归责原则的适用客观上加重了保险人的负担,增加了保险道德风险发生的危险。 (四) 对保等相关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足 《保险法》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实施了保等行为后,主要承担的是违约的合同责任。“利益与风险相当”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它指的是获得一定的利益必须负担相当的风险,如果利益大于风险,则必然会导致不法行为的产生。实施保等行为后所承担的责任远远小于通过保行为所获取的利益,必然会引发道德风险。另外,如今保险道德风险在保险领域广泛存在的现实说明,仅让他们承担违约责任是不足以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所以《保险法》有必要加大对保、诈保行为的惩罚力度。 三、 防范保险道德风险的立法建议 (一) 进一步明晰保险利益 “无利益者无保险”,保险利益对保险道德风险防范的意义自不待言。保险利益具体明确,可以避免投保人利用对保险利益的不同理解而利用保险道德风险。 由《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可以看出,真正有权在保险事故发生时领取保险金的是被保险人,而非投标人。而《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可见,《保险法》第十二条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明显不一致。 保险利益存在于何时,根据《保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可见与保险合同订立时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根据英美保险法通例,保险利益存在于何时因险种不同而不同。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分别具有补偿性和给付性特点,决定着保险利益原则在适用过程中的时间限制不尽相同。其中,对财产保险合同而言,一般要求从投保时至保险事故发生时应当始终对于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与此不同,保险利益原则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时,仅要求明确一个时间点,至于保险事故发生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则在所不论。因此,我国《保险法》应该借鉴英美法的规定,明确保险利益产生于何时。 (二)增加近因原则的相关规定 由于我国《保险法》未明文规定近因原则。应在《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近因原则及其适用标准。根据近因原则的要求,认定近因的关键,在于寻找致损的因果关系。 关于近因原则的适用标准,保险界普遍认可的是直接作用论,即将对于致损最直接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作为近因。如果保险事故是作为直接原因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如果保险事故并非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的直接原因,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 (三) 适用过错责任推定制度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规定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对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保险合同签订前的逆向选择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保险合同订立后的道德风险该如何解决呢?则依赖于过错责任推定制度。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保险理赔过程中,对保险人来说,想要证明投保人等是否存在故意是十分困难的。而将举证责任的负担通过法律规定合理分配给投保人,可以使其自身受到相应的约束,对于弥补保险人的信息滞后性,防范保险道德风险无疑有所裨益。 例如,对于常见的汽车保案件,由于经常存在投保人与汽修厂联手保,所以更具有隐蔽性,这无疑增加了保险人对案件事实调查的难度,造成联手保畅行无阻。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适用,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投保人,给投保人增加了举证的负担,势必会增加联手保行为的难度,从而遏制保险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 设立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制度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对防范保险道德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保人施加更重的经济赔偿责任来制裁他们的不法行为,更好达到惩罚的目的。同样,通过惩罚也达到了威慑的目的,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再次发生。其次,这一制度具有补偿功能,在补偿性损害赔偿不足以补偿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时,惩罚性损害赔偿能更好的维护保险人切身利益。再次,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可以对保险交易起到鼓励作用。同样,这一制度在保险领域适用能够促进保险活动的正常进行,因为它使潜在的保人等认识到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比实施保行为更加合算。 注释: 程婧.保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及规避.福建金融.2001(5).第37页. 尹田主编.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魏建文、邹国雄.论保险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经济师.2002(3).第71页. 参考文献: [1]杨林.遏制保险欺诈.中国保险.2005(8). [2]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2). [3]黄海骥.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影响.保险研究.2003(12). [4]卓志、熊海帆.保险领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经济分析.保险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西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8000字毕业论文篇3:《浅谈法律服务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引言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军队的法制建设引人瞩目。其中,法律服务工作的蓬勃开展,直接促进了国家的政策法律在军队中得以更好的落实,这对贯彻中央军委依法治军的方针,保护国家军事利益,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但是,这只是法律服务工作显而易见的一些作用。其实,对军队来说,法律服务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军的政治建设,发挥我军的政治优势,也在落实依法治军方针、依法管理部队、拓展政治工作职能和形成政治工作合力等领域发挥着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战斗力和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法律服务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 (一)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 随着依法治军原则的提出和部队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军队特色的法律服务工作在部队应运而生。199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将司法行政工作、军队保卫工作、军事审判工作和军事检察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法律服务工作就是其中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治工作条例》把“领导司法行政工作、管理律师、公证和法律服务”作为总政治部的重要职责,把领导、负责法律服务工作作为各级政治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样,在《政治工作条例》这一军队政治工作的权威法规中确立了法律服务工作在政治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因此可以看出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法律服务工作纳入军队政治工作体系中,在实践中有利于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健康发展。 (二)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 《政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法律服务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共同任务是“打击军内违法犯罪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从政治上、组织上纯洁和巩固部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家利益和军事利益,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这一任务的确定,是由法律服务工作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律师工作、公证工作和基层法律咨询工作,从法律角度为部队建设提供各项服务,适应部队建设需要,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这些任务与政治工作中任务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中不能缺少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对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实现政治工作任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法律服务工作在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机制 (一)开启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军队政治建设 过去,我军的法律服务工作是潜在的,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法律队伍,也没有明确的人员职责分工。出现了法律问题,有了法律服务需求,则由保卫、组织、干部、宣传等部门办理。这些法律问题体现在为首长和机关提供法律咨询,为官兵涉法问题提供解答官兵,协调处理军地纠纷,参与诉讼和调解以及法制宣传 教育 等。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军方针的贯彻,法律已经涉及国家和军队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和途径,单靠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等部门的工作已不能满足部队政治建设的需要。只有开启法律服务工作,满足日益增多的涉法问题解决的需求,提高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优势。 (二)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落实依法治军方针 依法治军,就是依据法律管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军是军队建设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军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法治军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才能找到依法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那就是通过法律服务工作。法律服务工作是贯彻实施军事法律法规的重要方面,在依法治军,有效地依法管理部队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形成政治工作合力 军队法律服务工作具有独立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和业务范围,相对于政治工作中的保卫、组织、干部、宣传、纪检等工作来说具有独特性。但是,法律服务工作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政治工作中的其他业务工作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开展得好可以和其他政治工作形成合力。首先,法律服务工作与政治工作中的其他工作存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形成合力的关系。对政治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充实,又促进了政治工作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形成政治工作合力,更有利于完成政治任务。其次,法律服务工作对纪检、组织、干部、宣传、 文化 工作及群众工作等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服务工作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都能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将系统论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运用到政治工作中,定会更好地搞好政治工作,实现其任务和职能。 (四)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在我军的建设和发展中,政治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基层部队的政治工作则是整个政治工作最基本、最具体体现,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生成,对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政治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当前,基层政治工作主要依据《军队基层建没纲要》,那么在贯彻这一法规开展基层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法律服务工作要做好《纲要》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基层官兵树立《纲要》就是法规的意识,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自觉性。因此,法律服务工作应面向基层开展工作,帮助基层搞好依法管理、依法施训、依法理财、依法搞好教育和法律宣传、依法维权等。所以,法律服务工作在加强基层全面建设,加强基层政治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军队政治工作的需求催生了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军队法律服务工作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1. 法律毕业生论文 2.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法律毕业论文4000字 4. 浅谈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5.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6. 法律毕业论文范本
1 试论市场调查在汽车营销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生存的支柱点,而“市场调查”则是企业用以“测心”的指标。由上述中可以看出市场调查在一个企业的营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汽车企业营销也是如此,市场调查必不可少。 市场调查起源于美国有正式记载的为制定营销决策而发展的第一次调查是1879年由广告代理商艾尔(n,w,Ayer)做的,这是第一次系统的市场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农业设备制造商制定广告的安排。下文就市场调查的基本概念、意义、分类、以及它的设计方案和市场细分的关系进行阐述,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联系实际来论述有效的市场调查对营销的促进作用。 一、市场调查的基本概念 市场调查是营销战略的第一环节,可以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了市场调查的资料才有真实准确的数据。唯有真实准确的数据才能真正有效的促使营销人员发展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找到确切的市场定位确定营销策略避免市场风险,制定发展计划。 美国市场调查营销协会给市场调查所下的定义是:市场调查是一种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公众与营销者连接起来的桥梁。这些信息用于识别和确定营销机会及问题、产生、提炼和评估营销活动,监督营销业绩,改进人们对营销过程的理解。市场调查规定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设计的收集信息的方法、管理并实施信息收集过程,分析结果最后要沟通所得结论及其意义(美国市场调查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简单的说,市场调查是指对营销决策相关的数据进行设计,收集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向营销管理者沟通的过程。 二、市场调查与市场细分的关系 市场调查对企业的重要性就象是生命不能没有水一样,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的营销决策也是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来决定的。 而市场细分则是目标市场营销的另一个阶段,单纯的就市场细分来说,只是将市场划分一些不同的群体就算完成了任务。 而要想将市场细分化也要根据调查的结果,市场细分是在市场调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以市场调查为前提。所以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对与一个企业的营销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从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它把消费者、客户、公众和营销者通过信息联系起来,这些信息都具有以下职能:识别、定义市场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优化营销组合并评估其效果。 市场调查要确定说明问题所需的信息,设计收集信息的方法,监测和执行数据收集的过程,分析结果,并把调查中的发现和其含义提供给客户。 在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前,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和意义。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对调查工作总任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提出相应的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市场调查的范围可大可小,但是无论是大范围的调查,还是小规模的调查工作,都会涉及到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项目。例如,对某市商业企业竞争能力进行调查,就应将该市所有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对各种相互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调查项目进行整体考虑,避免调查内容上出现重复和遗漏。 这里所说的全部过程,则是对调查工作纵向方面的设计,它是指调查工作所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即调查资料的搜集、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等。只有对此事先做出统一考虑和安排,才能保证调查工作有秩序、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减少调查误差,提高调查质量。同时市场调查也是一项复杂的、严肃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项全国性的市场调查往往要组织成千上万人参加,为了在调查过程中统一认识、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步骤,圆满完成调查任务,就必须事先制定出一个科学、严密、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组织措施,以使所有参加调查工作的人员都依次执行。具体来说,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意义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认识上讲,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是从定性认识过渡到定量认识的开始阶段。 第二,从实践要求上讲,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够适应现代市场调查发展的需要。市场调查也包括定量调查,定性调查,媒体和广告调查,商户和工业品调查,特殊社会群体调查,民意测验等。一次完整的市场调查大致可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分析总结三个阶段。 而在市场调查之前必须先根据企业自身的环境设立一套独特的市场调查总体方案。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是对调查工作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通盘考虑,包括了整个调查工作过程的全部内容。调查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是整个调查成败的关键。市场调查总体方案包括下述几个内容:确立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制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确定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确定提交报告的方式→制订调查的组织计划。 市场调查目的主要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和问题,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依据。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设计的首要问题,只有确定了调查目的,才能确定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否则就会列入一些无关紧要的调查项目而漏掉别的重要项目,无法调查出企业需要的内容。例如汽车市场的调查,一个汽车品牌的所在区域,政治、文化、经济都各自有什么特点?要调查的顾客群的年龄段,性别等等而以上说的也同时要根据市场细分的范围进行调查。例:中国奇瑞的QQ系列在细分中确定的顾客群是20岁往上的白领女性和单身人群,所以调查时要针对这一部分人。所以调查又同时受到市场细分的牵制。 还有除要做到以上的各个调查步骤,还要注意调查的方式和方法在调查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调查方式也可以使整个调查更加出色。搜集调查资料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等。具体的调查方法有抽样问卷调查法、面谈调查法、观察法、实验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在调查时,采用何种方式、方法不是固定和统一的,而是取决于调查对象和调查任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准确、全面的取得市场信息,尤其重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21世纪里,汽车企业的营销也离不开最快、最多的商业信息,把握信息并充分的利用信息,无疑成为商家门竞争相逐的焦点,汽车营销人员必须加强汽车市场的调查才可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并把调查的结果进一步的细分,确定目标为之奋斗才可以成功。 那么什么是市场细分呢?科特勒指出,目标营销通常要经过三个步骤,即所谓的营销STP(市场细分、选择、定位)。按照购买者所需要的产品和营销组合,将一个市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购买者群体,并描述他们的轮廓即是市场细分。 而且市场调查也是服务于市场细分的。要把调查来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才可以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如果市场调查是第一步那么细分肯定在第二步。市场细分是以在市场调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以市场调查为前提的。市场细分可分为“消费者细分和产业细分”两大类。同时消费者细分要依据一定的细分变量来进行。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变量主要分四类,如下表: 细分变量类型 定义 地理细分 就是企业按照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的地理变量来细分消费者 人口细分 就是企业按照人口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国籍等)来细分市场 心理细分 就是按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个性等心理变量来细分消费者 行为细分 就是按照消费者购买或使用某种产品时机、消费者所追求的利益、使用情况使用率、消费者对某品牌的忠诚程度、消费者待购阶段对产品的态度 这些细分都是依据市场调查的报告来分类的,企业产品各不相同调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有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细分方案,方可满足购买心理日益成熟的消费者,我国如今的汽车企业也需要努力的做好市场细分,特别是现在人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的需求每天都在不停的改变,消费水平也逐渐呈现出多层次,随着轿车市场的发展市场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有不断适应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才可以让企业不会被市场淘汰,更加辉煌。我个人认为市场调查服务于市场细分,而市场细分又是以市场调查为依据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才可以把企业营销做的更好。市场细分同时也牵制着市场调查,要根据细分的种类来确定调查的顾客群等调查的各个针对目标。市场调查可以调查产品售前需要和售后顾客反馈意见等,而市场细分则是为下一个市场服务,为下一次计划做准备的。 三、联系实际,阐述有效的市场调查对营销的促进作用 一份有效的、科学的市场调查对一个企业的营销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正确的市场目标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在营销中没有重视市场调查,而是简单的调查分析就盲目的生产投放市场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失败。 曾经福特Edsel的失败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人对世界汽车的了解增多,国家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消费者都对中国的汽车工业有所期待,期待它能有更进一步的、有利于消费者的发展。当时福特公司主事者就看清了这一点,他们认为不能将这有利可图市场拱手让人,因此Edsel中价位汽车系列推出市场必然有利可图。虽然他们抓住了很好的市场机会,但是没有仔细的调查分析市场就盲目的推出了Edsel中价位汽车系列。Edsel于1957年9月4日推出,首日接获6500辆订单,接着销售情况却急遽下降。10月13日晚上,福特公司在电视推出大量广告,情况未见好转。到1958年11月,Edsel系列新车问世,销售稍有转机,1959年10月中旬Edsel推出第三个系列产品,没有造成任何影响1959年11月19日, Edsel生产停止,正式谢幕。Edsel乃经过周详计划,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且有几十年生产和销售经验为后援,但Edsel最终还是一败涂地。 仔细分析福特Edsel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三点: 1、「购买动机研究」虽然提供了新汽车所需之良好形象,但却没有帮助。因为实际运用时,无法将它转变为「实质产品特色」。 因为车型设计者研究了现有各型汽车形状特征,提出建议,最后车形概念却在800位车型设计者同意下产生。将「市场调查结果」束之高阁。Edsel的车头像一个张开的大嘴巴,这种外表从心理学的观点而言,没有人愿意自己车子让人产生如此联想,因为那太不符合「消费者自我形象」的要求。 2、Edsel于1957年推出,但大部份消费者偏好研究却早在10年前既着手进行,而那正是中价值强势时期,但其间经过许多年,研究者却没有考虑消费者态度上改变,发觉到消费者喜好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事实上调查者应该注意到的。 3、在车子命名的选择方面,研究者收集大约2000个不同名字,在几个大都市的人行道上访问行人,请他们说出每个名字时的自由联想,并询问每个名字的负面联想,但研究结果并没有确切的结论。结果提出Edsel系列车型名字是Corsair,Citation,Pacer和Ranger供当局参考。但是福特并没有考虑结果,而是冒然采用了他唯一儿子的名字——Edsel。如果他的市场调查做的仔细、有效,而且仔细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这次营销就不会以失败告终。由此可以证明有效的市场调查对市场营销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市场营销环境直接制约企业营销活动,只有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获得第一手的商业数据,才能把握市场营销的机会和尽快改正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起点和终点”所有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只有做好市场调查才能深入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完善企业产品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25日第一版,第71页
一、引言 相对于中文媒体而言,我国大陆媒体仍属于“少数媒体”:,我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为2100种、期刊8800种、广播电台290多家、电视台450家、网站29万个和两家通讯社;【1】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英语媒体还只有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一个外语电台(国际广播台,英语台为其大台)、约十家日报和周报(包括《中国日报》及其子报、《上海日报》和《深圳日报》等)、约十家英语杂志和约十大英语网站(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创办的网站)和新华社的英语发稿等。【2】 虽然我国的英语媒体总体规模与中文媒体相比,差距较大,但从我国英语媒体的轨迹看并考虑我国是一个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应该承认这些英语媒体的建立本身已说明我国在对外传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当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英语媒体还存在一定:不仅总体规模还相对较小,其力也有待于提高,不太符合我国正在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本文首先评析了我国英语媒体的总体发展现状,在肯定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成绩的同时,也了英语媒体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最后并疏理了了我国英语媒体在过去20年中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英语媒体发展现状 从19世纪末王韬首先提出要自办外文报纸,到20世纪30年代国人开始创办外文广播电台和报纸,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和中文媒体一样总受到中国局势的影响,使得外文媒体不能得到“积累”发展:即当中国政权实行交接时,外文媒体一般也要重起炉灶,从零开始,不能在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1949年11月29日,国民党政府炸毁成立于1939年的国际广播电台便是破坏这种文化继承性的一例。【3】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外文媒体发展在历史上一直未能形成较大规模。虽然在短时期内也曾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外文报刊,但是这些报刊主要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与王韬提出的国人自办外文报纸毕竟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外文媒体开始得到有序发展,但在“文革”期间,英语媒体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文媒体才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并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英语媒体的发展尤为迅速。 我国英语媒体20年来的发展按时间先后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广播书刊时期、 报纸时期、 电视时期以及互联网和三大传统媒体“共存”时期。这四个时期的前三个时期中,我国的三大传统英语媒体(广播、报纸和电视)轮流走上中国对外传播的舞台。 首先,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能用43种语言播出211个小时的广播节目,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听众来信突破90万封左右,已进入世界对外广播三强之列,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广播电台之一。【4】 在平面媒体方面, 在“文革”中停刊的一些外文刊物(如《中国妇女》)陆续复刊。在“文革”中没有停刊的刊物则进行大幅度改版,以适应新的形势。此外,一批新的对外报刊开始创办,其中包括英语日报《中国日报》、侨报《华声报》、《了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画报》和《新民晚报》美国版等。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6月1日在北京创办的《中国日报》。《中国日报》是我国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性英文日报,它的创办结束了我国自1951年以来没有英文日报的局面,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据估计,《中国日报》及其报系也是我国唯一能够依靠市场实现收支平衡的英语媒体。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基本实现成为“世界性大通讯社”的目标,目前已成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目前,新华社国外分社已达100多个。该社大量用英语、法语、俄语等外语发稿,在国际上的采用率有明显提高。【5】 1997年9月20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际卫星频道(CCTV-4)和2000年9月25日开播的英语频道CCTV-9开创了中国的英语电视,并迅速成为受众主要信息源之一。 由于通讯卫星的,中国电视终于能覆盖全球,并正在逐步进入美国、西欧等西方主流,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主力之一。【6】 随着互联网日益流行并成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也很快被应用到我国的对外传播中来。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已形成6+3新闻网站的局面:即六大中央级网站和三大地区性网站。六大中央级网站包括人民日报网络版、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站(英文)、中国国际广播台网站、中央电视台的英语网站和中国网,他们基本都依托原有传统媒体;三大地区性网站分别为北京的千龙网、上海的东方网和广东的南方网,也都得到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地方媒体的大力支持。 网络媒体在逐步成为我国的对外传播的媒体之后,与各大传统媒体间的竞争没有想象那样激烈,相反出现了一种多种英语媒体并重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功能地位、经营管理和传播效果上实现互补,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多门类、多渠道、多层次的英语媒体对外传播格局。 三、我国英语媒体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英语媒体得到很大发展,但是英语媒体的发展确实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从这次我们对上海的英语媒体生存发展情况来看,影响其发展的问题说到底主要还是人才、资金以及体制上的问题。 人才危机是英文媒体面对的共同的问题。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英语媒体人才危机主要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人才不稳定。新闻单位培养好的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跳槽现象突出。据调查,相对低廉的待遇是他们不断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如此,英语媒体的编辑和记者都相对较年轻,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下。【7】二是新闻单位缺乏专业化复合人才。仅仅懂英语或新闻的记者还不能成为我国英语媒体的合格记者,而必须做到既精通英语又通晓英语新闻业务和专业知识,如和等。《上海英文星报》副总编陈卫华告诉笔者,报社的记者大多20来岁,刚刚从大学毕业,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水平不高,要写经济报道或是金融报道就极为困难,报社即便要写这方面的报道也只能做些简介性的或是描述性的报道,有厚度的深度报道是不可能的。【8】 资金问题也是困扰英语媒体发展的又一个因素。由于政府现在大量减少对媒体的财政拨款,要求媒体自负盈亏,这对英语媒体极为不利。据上海卫视英语新闻部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专门针对老外的节目,政府的投资有限,因此在新闻节目制作上往往有很大一部分要采用中文稿进行编译,无法派记者外出采访制作第一手的新闻节目。据了解,《上海日报》聘请外国专家的成本是非常之高,但高的成本与相对低的广告和发行收必然会影响到报纸的扩版,影响到报纸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媒体的盈利能力不强,加上目前受政策限制,媒体融资渠道缺乏,资金问题无疑成为英语媒体发展的又一个绊脚石。 此外,体制也是束缚我国媒体的一个因素。笔者走访多家英语媒体后发现这些英语媒体的负责人都提到体制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干预程度还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媒体的生存手段较单一,大多数英语媒体只能依赖广告收入,使得英语媒体竞争意识相对较差。在当前的环境下,这将会到英语媒体的生存状况。 因此,总的说来,我国英语媒体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我国英语媒体生存和效果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一家媒体的生存境况越好,它也就越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我国英语媒体在经济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加强对外传播效果,不淡化外宣使命,这将是个突出的问题。 第二是计划经济思维管理与市场经济意识经营之间的矛盾。随着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要做到自负盈亏显然也必须以的市场意识去经营。在媒体竞相改革的今天,包括英语媒体在内的大多数媒体都在尝试着用市场化的手段去求生存图发展,但是在媒体的管理上却相对落后,尤其是外部管理更加滞后。政府对英语媒体的管理用的还是计划经济下的老一套,这种管理和经营的相对背离的局面已经给英语媒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困难。管理创新将一个不能再回避的新课题。 第三是我国英语媒体新闻产品与外国受者消费之间的矛盾。如果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这就类似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矛盾。这里的问题是改变我国英语媒体一切以我为主的局面、如何提高我国英语媒体的有效传播问题。 总之,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的英语媒体要更大的发展,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政府应该加强对英语媒体的宏观管理,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规划,并提出一定的发展战略。另外由于政府不可能对所有的英语媒体进行投资,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英语媒体都承担对外传播的使命,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媒体用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进行规划管理,给英语媒体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中国英语媒体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英语媒体近20多年来的发展,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功能多样化、品种结构齐全、传统媒体仍占主导 我国英语媒体在创办之初大多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目的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最终改善中国的投融资环境,其作用略显单一,但目的非常明确。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的变化,英语媒体的作用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于生存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面前,我国英语媒体开始更多从受众需求角度来考虑对媒体的报道方针,并逐步突出其服务性与娱乐性的等多样化的功能。 这样功能多样化还体现为英语媒体的品种结构比较齐全。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外,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英语媒体也逐步得到发展。从英语媒体的品种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多种媒体种类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但仍以平面媒体将占主角,广播媒体不景气是趋势,其生存将是岌岌可危。网络媒体虽然作用日渐突出,但是其前景还是难以预料。传统媒体在相互竞争中,报纸和电视的影响力和作用还会继续,尤其是电视英语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广阔。 趋势二、地方性英语媒体崛起 我国的英语媒体一直是以中央级的英语媒体为主导,例如中国国际广播台、《中国日报》、央视英语频道、新华社,还有对外综合性月刊《今日中国》(CHIINA TODAY)等,地方性英语媒体相对较少,甚至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性英语媒体的发展是我国英语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80年代中期以来,出于对外宣传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开始创办自己的英语媒体,诸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先后开办了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甚至开始办起了日报。例如创办于1999年10月1日的《上海日报》,这是全国第一家地方性英文日报。深圳和广州则早在1997年就创办了《深圳日报》和《广州英文晨报》。长远来看,尽管地方性英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确实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地方性英语媒体将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在更多大中城市出现。笔者认为,随着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我国英语媒体体系将形成了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为主导的,并以地方性英语媒体为辅的多层次的格局。 趋势三、英语媒体地位得到提高,但影响力仍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媒体得到了较快发展,它们的总体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在英语媒体密集的北京,英语媒体已经成为传媒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媒体(如《中国日报》和央视英语频道CCTV-9)逐步成为外国受众(尤其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消息源,频频在国外媒体中被转载。这一点在上海的英语媒体的发展状况就能看出这种趋势。据《上海日报》王宁军介绍2001年上海媒体被外报外刊转载的新闻数量总共约1000多篇,其中《上海日报》就有600多篇,占60%强。[4]而据上海卫视外语部的戴骅主任介绍说,CNN每周平均采用卫视英语新闻3—4条。[5] 2002年3月份《上海英文星报》有关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头版设计被美国新闻博物馆收藏,而且这份报纸的评论版较有特色,在读者中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的英语媒体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还偏弱,传播效果尚且佳。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英语媒体的影响力基本上还是局限在地方范围内,有的还没有开设评论版,这将直接削弱报纸的影响力。 根据笔者近年来对《中国日报》网站、央视英语频道和《上海日报》的网上和实地调查情况看,外国受众接触英语媒体频率还偏低,很多读者只是偶尔看看。因此,英语媒体传播效果往往也不很理想。这当然有客观因素,如外国人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存有歧视和偏见,但也有主观原因,如我们英语媒体的报道方式还不够活泼,消息来源单一,信息质量不高,数量有限等等。 注释: 【1】赵启正:“中国传媒: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新闻记者》, 2003年1期,第10页. 【2】郭可:英语媒体语言风格, 2001年,未出版论文。 【3】刘继南:1999年12月,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44页。 【4】夏吉宣:Email采访,2002年5月14日 【5】甘险峰:2000年,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未出版博士论文,61页、71页。 【6】江和平:个人采访,北京,2000年4月14日。 【7】郭可:英语媒体语言风格,2001年,未出版论文。 【8】陈卫华:个人采采,上海,2002年7月23日。
一般是首页(封面)不要编写页码;
声明、摘要、目录用罗马字符编写;
正文开始用阿拉拍字符开始从“1”开始编号。
操作方法参考视频:
可以在第二页插入分节符(下一页),然后在第三页插入页码,并设置页码起始页为“1”,然后那些文字可以手动编辑。
关于“共X页”,如果你对总页码代码编辑不熟,且页数不会有变化,那36这个可以手动输入。如果页码会随时减少或增加,那你插入页码时插入“1/1”这种,然后按alt+F9,让页码转换为代码形式,然后选中{numpages},按ctrl+F9(添加一个大括号),再如下图,在前面加一个等号,后面加上-2,成如下图的样子,再按alt+F9,转化为页码即可。
毕业论文的页码从正文开始第一页计算。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①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②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③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扩展资料
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空两格,加粗。
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空两个字符,加粗。
三、四级标题用宋体小四号,空两个字符,加粗。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采用倍行距。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注释标题用宋体四号,居中;注释序号用①、②、③等。宋体五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1、在页面末尾双击以输入编辑状态。输入 "页面、共同页面" 和中心对齐方式。
2、在 "类别" 中选择 "数字"、"域名" 中的 "页面"、"格式" 选择 "1、2、3", 然后确定。页面是指插入当前页码的含义。
3、在“类别”里选择“文档信息”,“域名”里选择“NumPages”,“格式”选择“1,2,3”,然后确定。
4、如果页面数被删节, 并且页数没有变化, 则可以右键单击页数, 选择 "更新域", 即成为最新的页数。
可以在第二页插入分节符(下一页),然后在第三页插入页码,并设置页码起始页为“1”,然后那些文字可以手动编辑。
关于“共X页”,如果你对总页码代码编辑不熟,且页数不会有变化,那36这个可以手动输入。如果页码会随时减少或增加,那你插入页码时插入“1/1”这种,然后按alt+F9,让页码转换为代码形式,然后选中{numpages},按ctrl+F9(添加一个大括号),再如下图,在前面加一个等号,后面加上-2,成如下图的样子,再按alt+F9,转化为页码即可。
方法/步骤打开wps后,在菜单栏,点击插入,再点击页码按钮。这是我们就会发现已经插入页码了。单击页码就可以对页面的页码进行操作了。修改页码,可以修改当前的页码,删除页码可以进行选择性删除。在第一步我们点击页面的时候,就已经给整篇文章添加了页码了。如果我们需要从第三页开始才进行页码设置那么该如何操作呢?第一步,我们需要先将整个页面的页码删除。如下图:页面删除后,用鼠标拖动到我们需要插入页码的页面,然后再重新插入页码。假设我们要从第三页开始插入页码,就先拖动到第三页,然后,点击插入页码,适用范围选择本页及之后,起始值设置为1.具体如下图所示:插入之后,就会从第三页开始插入初始值为1的页码。因为不好截图所以,大家可以自己直接尝试下。如果我们需要全部页面有页码,但是第三页页码需要从1开始,而又要保留前面两页的页码该怎么办列?在第一步,点击插入页码之后,我们直接拖动到页面三,然后对页面进行修改,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的设置页眉和页脚的格式有很多种,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论文封面应该是学校统一发的,只需填一些个人信息,因此不存在格式的问题。 目录格式:目录格式 目录应单设页。“目录”两字间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目录下各项内容应标明与论文正文中相应内容相互对应的页序,标题与页序之间的空格应当用中圆点填充。目录内容只列两级:一级用四号黑体,加粗;二级用小四号宋体,左边缩进两个空格。 目录各项相应页序统一为右顶格对齐。正文格式:论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写一律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半角字符。论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内的标点符号应当统一用全角状态下的字符;而所有英文间的标点符号则统一用半角字符,但均应在标点符号后加一空格。论文中凡是涉及阿拉伯数字的一律用半角字符(如12345),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12345)。附录格式:附录格式 附录应另起一页。“附录”字样占一行,字间空两格,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段前段后空一行。附录内容版面要求与正文相同,但其编序前应当冠以“附录”两字(如:“附录一”、“附录X”)。“附录X”单列一行,左顶格,附录题名列下一行,居中,段前段后空一行,格式同条次。后记格式:后记应另起页。“后记”字样占一行,字间空两格,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段前段后空一行。后记内容的版面要求与正文相同,文内顺序宜用文字表达。后记(也可不写)。后记主要是作者的致谢辞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后记的篇幅不得超过一个页码。 页面设置:正文版面设置基本限定值如下:页边距为上3cm、下㎝、左、右2cm;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全部文本的基本行间距统一设为倍(word软件中“格式——段落——多倍行距——设置值”即可),部分地方按本规范的特殊要求处理。页眉设置:页眉可以标示“XX学院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字样,小五号字,宋体,居中,“届次”必须用阿拉伯数码字标示。封面不设页眉。页脚设置:论文正文的页脚,从“导论”部分开始,直到“后记”部分为止,连续采用“1”、“2”、“3”……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标示页码,左右各加一连字符“-”,小五号字,宋体,如“-1-”(可自动插入),居中排列。此外,“论文题目及署名”不设页脚,“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和“目录”的页脚设置要求均同正文,但各自起序,互不连续。基本就这些啦。
对于论文的整体格式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①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②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③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
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毕业论文格式具体展示
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居中,学号等内容靠左侧对齐,后面的下画线要整齐。。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中文摘要
“摘要:“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中文关键词
“关键词:“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空两行。
英文论文题目
所有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下面空一行。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除字体外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 words:”要加粗。内容翻译要准确,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注意:如果内容教多,可以将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放到下页。
目录
“目录”两字为黑体3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层次标题“一、”顶头,黑体、小四号,第二层次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第三层次再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页码加小括号,页码前为连续的点,垂直居中。如果采用“1”、“1、1”、“1、1、1”的形式,则每层缩进半字。参考文献按第一层次标题的格式。
正文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两字,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标题
所有标题左侧空两字,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 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空两字,或者采用“1”、“1、1”、“1、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顶格。
注释
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图表
正文中出现图表时,调整行距至所需大小,返回正文再将行距调整为22磅。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打印及纸张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A4规格的纸张,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全文行距22磅,装订线在左侧。按以下介绍的次序依次编排,页号打在页下方,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次序
学生答辩后各院系要将有关资料和论文按照封面、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选题审批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的顺序统一装订成册,存入院系教学档案。
1、首先是封面页:封面页一定要写清楚,根据学校要求,写好你的'学号考号,名字,专业,学校名字,指导老师等,这点每个学校不太一样。2、目录:每一级标题的字体和字号都是不太一样的,且需要页数。“目录”两个字,是黑体三号1级标题:黑体小四号;2级标题:宋体小四3级标题:宋体五号页码:宋体五号间距:固定22磅3、论文主体设置:字体:小四号宋体字间距:标准字间距行间距:20磅4、摘要&关键字:如图,单独占一页即可5、参考文献:格式如下: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G].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毕业论文生成目录的方法方法1:先对各级标题设置大纲级别,然后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功能生成目录。设置大纲级别的方法:先将论文全文选中(Ctrl+A),右键--段落--大纲级别--正文文本。然后选中第一个一级标题,右键--段落--大纲级别-- 1级。选中刚刚的一级标题,双击格式刷,把其他一级标题都刷一遍。二级三级标题,依此类推。设置好级别,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在显示页码、页码右对齐、使用超链接那几个地方都点上勾,你的标题有几级,就在显示级别那里选择几。确定。方法2:找到教务处网站的论文格式范本,把你自己的论文复制粘贴到TXT里,然后把题目啊摘要啊等等:分别复制粘贴到格式范本里,在每一个的右下角选择“匹配目标格式”,然后再稍微改一下脚注参考文献就OK啦。(此方法来自小海伦)毕业论文页眉页脚设置方法毕业论文封面页要求不带页眉页脚。其他页都要带页脚页码。中文标题页和英文标题页,以及目录页码,要与正文页码分开。正文第一页,页码要为1。方法1:word2003页眉页脚设置步骤:(1)光标移到第一页尾部,插入--分隔符--分节符--下一页。(2)视图--页眉和页脚--把光标移到第二页的页眉--这时会弹出“页眉与页脚工具栏”--点一下“链接到前一个” 那个按钮(作用是取消与上一节的页眉的关联。然后在第二页输入页眉。这样就可以让封面页没有页眉而其他页都有页眉了。)(3)把光标移到第二页的页脚--点一下“链接到前一个”(取消与上一节的页脚的关联)。(4)页眉只处理封面页就好。页脚要把封面页、中文标题页、英文标题页、目录页分别处理一下。(都是先在前一页尾部插入分隔符--下一页,然后在页脚取消“链接到前一个”。)(5)在正文第一页,点击“页眉与页脚”工具栏的“插入页码”,然后,选择“页眉与页脚”工具栏的“设置页码格式” --起始页码--1--确定。方法2:先用wps编辑页码,再复制粘贴到word。
摘要就是简述你的论文的背景和内容框架。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毕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摘要、前言、文献综述、理论综述、对策建议及改进措施、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以及附录等等。当然,根据写作要求的不同,正文里面还包括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等。嘉木1011,专注论文写发。第一部分—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精华和浓缩,论文的水平,研究的层次基本上通过摘要都能看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能忽视。本科论文摘要基本上五百字左右就够用了。根据背景引出问题,然后阐述解决措施,最后给出的建议以及结论,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二部分—前言也是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通常是以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为主,这部分内容要注意不要混淆,不能重复,干万不能把背景当现状,把目的当意义。第三部分—综述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文献综述也有自己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主要阐述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主要是为了引出自己论文研究的的方向,关于这部分内容,嘉木在这里不再赘述。第四部分—理论综述每一个论文选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依据做支撑,研究的学术性就大打折扣,这部分主要写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内容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正文重点这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成果的地方,在这个部分,你要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对策建议、改进措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进行强有力的证明。要尽可能的体现出论文的研究价值,这部分要占用大量篇幅和时间精力。第六部分—全文总结这里就是相当于摘要,但是要更详细一点,要和摘要有所区别。第七部分—致谢致谢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天马行空,花里胡哨,更不能晔众取宠。第八部分—参考文献将引用的文献进行归类并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标准,参考文献数量要符合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引用的种类要齐全,外文文献引用等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需要认真对待。
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2008年11月05日 星期三 17:44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作者在写作上的布局、谋划和安排。不同性质,内容的论文在表现手法上虽有差异,但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通常应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组成部分。下面谈谈其主要部分的要求及写法。1、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标签,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的灵魂和核心,也是编制索引、查阅文献的重要线索。论文的题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准确 论文题目要准确地表达论文核心论点或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指明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如《数学能力的成分与结构》就显得准确、明了。有一位教师的论文题目为《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能力》,这个题目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就不够准确。题目要符合内容,不能过大、过泛、过虚。若用形象手法叙述,则比喻要合适,如以素质教育为“圆心”,以课堂教学为“半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这样的题目就不合适了。 题目用一个标题表达还不够充分,也可用小标题。小标题通常是大标题的延伸、补充或具体化。如一篇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文章,大标题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观》,小标题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观探析》;又有一篇关于浮力知识点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文章,大标题是《初中物理课堂素质教育初探》,小标题为《以浮力为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均是主题观点明确,副题补充范围,两者相得益彰。 简洁 学术论文的题目必须简洁,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切忌文字繁多、冗长。一般一个题目的字数不宜超过20个。 新颖 学术论文的题目不仅应准确、简洁,还应新颖、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鲜感,引人关注。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引人注目的题目不仅吸引读者去阅读文章,也使读者产生经久难忘的印象。例如《发现法的再发现》,《非数学问题的数学分析》等,题目就较新颖,使人过目不忘。 便于分类 从题目能容易判明论文内容从属的学科领域和方向,既便于资料情报部门收录,又便于读者查阅。如《英语言语控制与课堂教学效率》是关于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是有关数学教育内容的。而题为《机遇与挑战》的文章,就不知是从属什么专业领域的论文了,因为任何领域中都会遇到与之相同的论题。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要求把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作明晰的交代,使无法或无时间阅读完全文的读者读后能获得大致全面、清楚、明了的信息与印象。摘要的语句最好不要与前言或结论部分雷同,以免给人以重复之感。摘要部分的文字一般为正文全文字数的5%左右,我国报刊杂志通常要求摘要为200-300字。由于摘要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全文的写作结束后,再写摘要。 内容摘要示例 学会共同生活:学校德育的支柱 --探索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之路 作者:乐韵 华东师范大学97级教育学专业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中华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向以传统"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回归生活,以社会共同生活为支柱,立足于共同生活中的普遍价值,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开放的环境中,以对话的方式使学生认同和理解多元价值,从而学会共同生活。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 学校德育 画中人与现实人 --北师大20004年版 《小学数学教材》的性别视角分析 作者:陈萍 北京师范大学97级教育管理专业 内容摘要:基于教材的反映和建构的双重责任,国内外对中小学语文、生活等社科类阅读文本的性别视角分析已屡见不鲜,但有关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教材的同视角分析却很少见过,笔者经过对一套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分析,认为与语文等被认为是文化含量重的学科一样存在着同性质的问题,而且,笔者认为就青少年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以及数学能力的性差形成上对实际效果更有其影响力。 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趋势 作者:赵东辉 北京师范大学 97级 幼儿教育专业 内容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幼儿园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步发展起来的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集体数学教育的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方法和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在数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它的发展趋势。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便于文献索引的制作而从论文中选出的最核心的专业性概念或词语。通常一篇论文要求3—5个关键词。这3—5个词一般分别用分号隔开,不要求连贯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不必考虑语法结构。关键词一般来源于论文题目或摘要,也可来源于论文内容。 关键词示例 画中人与现实人——北师大20004年版 《小学数学教材》的性别视角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材 教材文化 性别分析 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趋势 关键词:幼儿园 数学教育 发展趋势 4、序言 序言也叫引言、前言、绪论等,是放在正文前面的短文。有些论文在开头部分并不列出绪论或前言小标题,只是一个开头段或标出序码“一”,但这部分内容具有绪论性质。序言主要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研究,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如何;进而说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提出问题是序言的核心部分。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不要与摘要雷同。摘要重点讲述研究结果,而序言重点讲述研究的背景、动机、方法、意义。 学术论文的序言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少教师往往开头喜欢罗列中央有关文件或教学大纲等,此类情形应该尽量避免。 序言写作的常用方法有:(1)点明主题法。即一开篇就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点出本文的主题思想。(2)提问诱导法。即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文章具有针对性。(3)交代意义法。即说明论述该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意义。(4)陈述弊端法。即指出当前教育(学)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或不足,并摆出问题的严重性以引起他人的关注。(5)批驳法。即指出别人的论点或论据的错误,树立靶子,以批判的方式引出论点。 序言示例 学会共同生活:学校德育的支柱 --探索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之路 一、引言:不同的判断 10年前,我国有一位大学毕业生为了救助一位老农民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来看,毋庸置疑这是具有高度德行的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然而,这一事件曾经引起社会广泛讨论,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用一个拥有大学文凭的青年人的生命去换取一个暮年的老农的生命是不值得的。且不讨论将两人生命作如此的比较是否合理,出现了这样的异议,已能让我们看到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判断已不尽一致,甚至出现了冲突。 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在一个一个有关"值得的"看法的背后,是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有组织的构念系统,这套构念系统是有关对大自然的看法、对人在大自然的位置的看法、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以及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时对值得做及不值得做的看法。Kluckhohn(1951)称之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 应该说,由于价值主体的多样性,个人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必然存在着不同,但当这些不同呈现出分歧,甚至是明显的对立时,就意味着它们背后那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构念系统已不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价值取向也不再是单一的,这就出现了价值的多元。 在上述案例中,"舍己为人"本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构念系统部的一部分,而今却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在我国,这种对原有构念系统的质疑主要来自对利益的权衡和判断上。具体地说,可从一个"让"字说起。在传统的构念系统中,无论是面对权力(地位)还是面对金钱,"让"总是具有普遍性的。如今,这一单一的价值判断已受到了质疑,即使在语言上还会有人将"让"称之为美德,但在行动上"让"早已被抛弃,代之以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面对权力(地位),为什么要让呢?只要是我的或可能是我的,我就应该去争取,我不要那就是把机会无条件地送给了别人,若最后得到这个权力地位的人事实上还不如我,那对我来说岂不是很不公平?公平才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面对金钱,为什么要让?在代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交换行为中,只有双方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才能带来双方利益的均衡点,一方的让必然造成另一方面的赚,如果双方都想让,交换就无法完成。因此,为何要回避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呢?由这种对利益的判断的改变可以看到,价值多元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现实。 "多元"是与"一元"相对的。价值多元化是指在同一社会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值观念体系。多元社会的特征和品质与一元社会相比有着诸多根本性不同,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绝对性趋于相对性,由追求共性转向个性的共存,单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等。在多元社会中,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从根基上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这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应向何处去,成为每一个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转型,学校道德教育可能是或应该是怎样的呢? 画中人与现实人 --北师大20004年版 《小学数学教材》的性别视角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教育价值定位偏差 现行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气息,忽视对现代理想状态下的人的培养,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从教育思想、目标、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上,整个体系都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出教育的实利主义倾向,它把培养中心放在工具性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上,忽视人的性格、智力的开发,忽视了那些使人视野开阔、灵魂净化的东西,缺乏足够的培养尊重差异和文化性的现代人气质的功能,这种教育价值的狭隘认定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倾向于病态,使尚无辨别能力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有受到扭曲的狭隘的知识的侵害的可能性,教材文本是承载教育价值的最重要的物性工具,因而这些问题也反映在教材呈现内容中,虽然性别平等意识也具有功利性价值(这也是前几个世纪提出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初衷),但更属于非功利性价值层面的追求,容易成为教材文化建设的被忽视地带。 (二)社会性别视角的解析 近年来,社会性别视角进入了女性研究领域,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是联合国第4次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所强调的分析男女不平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女性主义者对政治、商业、家庭各领域的关注使他们形成了一个日益强大的声音,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机制,具有性别意识的教育工作者从教育领域入手,试图理出一个维度。性别(社会性别)差异是由一套性别规范(思想、言行等)构成的,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迪尔凯姆的结构--功能理论观点看,"教育就是成年人对准备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代的影响,即对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教育作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学校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发挥着自己的独特的作用,而社会性别角色的形成又是一种社会化,所以教育就直接作用于社会的未来成员的性别意识建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以知识为一般媒介的活动,从此角度讲,教育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己,知识才是内容。包括了知识的组织、传递、评价三个方面,而教材文本又是最基本、最狭义上的知识栽体,所以教材的组织、传递和评价就水到渠成地成为性别视角的介入点。 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躯体或核心部分,又叫“本论”,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要求作者运用有力的证据对所提出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整个论证应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逻辑线条清晰,应围绕中心论点、层层剥笋地设立分论点。任一层次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小论点说明分论点,分论点说明中心论点。要求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一般有两种基本类型即递进型和并列型。所谓递进型,就是对论点,由—点到另一点,循着一个逻辑线索直线推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论述得清清楚楚。 例如《高水平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影响与调节》一文,其论述的基本内容如下图3-1: 该文的总论点是降低高焦虑水平,文章按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高焦虑的影响,高焦虑的调节与预防三部分构成,其顺序按照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规律安排。因为人们只有了解焦虑形成的原因,才能认识到高焦虑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寻找调节与预防的对策。 并列型就是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若干下位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从而使大家对该问题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课堂教学优化控制初探》一文的论述结构(见图3-2)。 论文阐述的五个分论点都是平行的;从教学目标的适度要求、教学内容的定量要求、教学组织的良序要求、教学方法的启发要求、教学情景的优势要求五个方面去论证论点“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控制”。 也有采用将上述两种基本型结合起来的做法,形成并列中的递进型和递进中的并列型。前者的分论点是并列的,而对分论点的论述采取递进型;后者则是对分论点采取递进型,而对分论点的论述采取并列型。 因此,正文应力求眉目、层次清楚。这部分可用章、节或冠以大小标题,或使用不同的序号加以显示。不同层次的序号一般有两种表示法。 其一,层次系统(见图3-3); 其二,十进系统(见图3-4)。 6、结论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写论证得到的结果。这部分要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结论应表述文章的精华,力求简明扼要。 应注意的是,结论必须是序言中提出的、正文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切不可妄加引申、推广,乱下结论。切忌两点:一是“草率收兵”,二是“画蛇添足”。 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对某项课题的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不可能是顶点,因此对文中尚未探究清晰的问题,可以作些讨论,提出建议、意见等。 结论写作的常用方法有:(1)概括全文法。即通过对全文内容的归纳总结,进一步突出和强调主题。(2)评价内容法。即通过对全篇内容的评价,肯定其独到之处,指出其不足所在,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3)嘎然而止法。即不作总结归纳,使论文在论述中自然结束。这种方式常见于并列型论证之后。(4)强调式结束法。一般这种方法常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重点加强性词语以引起他人的关注。7、致谢 科研工作常常需要别人的合作或协作。为尊重他人的劳动,为对直接或间接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一般在论文结尾处应以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8、参考文献(或引文注释) 在论文的末尾列出在研究这一课题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哪些文献资料。写上这部分,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也表示作者对别人的研究成果的尊重,以免抄袭之嫌;同时,亦可反映作者的研究水平,给别人一些启发。 引文注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文内注(夹注),即将引文出处用括号括住,置于引文后面; 页末注(脚注),即将引文出处置于当页的下方; 文末注(尾注),即将引文出处置于全文最后部分。 “引文”的注释应当按顺序列出如下内容:作者姓名、被引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刊物卷、期、年、月及页码;引自专著的“引文”注释应按顺序列出: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资料均不宜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