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一、通化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通化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通化师范学院简介 通化师范学院坐落于东北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北方宜居山水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吉林省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惟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学校风景秀丽、群山环抱,形成了以长白山的自然、粗犷为主基调,以长白山园林景树、植物为主要景点的长白山园林式校园。 自1929年建校以来,通化师范学院铸就了“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形成了“文明、和谐、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积淀了“坚持用靖宇精神办学育人、服务长白山区”的办学特色。学校秉承 “崇德广业、与时偕行”的校训,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长白山文化传承与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通化师范学院已经成为吉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长白山区域科技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通化及吉林省东南部社会发展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公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15个学院4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8个,专科(高职)专业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设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一批学术精良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工704人,专任教师536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1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7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主讲教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二级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 学校教学设施比较充足,教学条件齐备。现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新建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公寓等近12万平方米,实验室59个,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652万元。现有教学用计算机1939台,图书馆藏书万册,国内外期刊1508种。 几年来,我校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突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聘请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教授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负责学术管理,理清了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明晰了学科方向,凝聚起学科团队。学校先后建成专门史、植物学和民俗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研究基地——高句丽研究基地、长白山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长白山药用植物实验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教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2项;主持(合作)省科技厅项目3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5项,省教科规划项目46项,省教育厅项目186项,纵向科研经费达1769万元。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项,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 学校科研力量雄厚,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61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825篇,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272篇。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107项。出版学术著作22部、教材68部。承担院级以上科研项目54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2项。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33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教学研究成果在2005年、2006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80位和71位,吉林省属高校排名第一。目前学校有7个学科与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重视和加强专业建设,目前专业数增至42个,历史学、物理学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13门省精品课程,39门省优秀课程, 72门校优秀课程,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使已有的专业建设质量得到加强和快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本科专业为主、专科专业为辅,教师教育专业为主流、非教师教育专业和高职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迄今为止,我校已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韩国木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3+1”、“2+2”、“3+3+1”等项目交流。与英国格林多大学、朝鲜平壤金哲柱师范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亚洲大学、 南华大学 及中原大学结为兄弟院校。在校生可根据需要出国留学、短期交流暑期培训及到日本东京亚细亚语学中心、横滨千代田语学院带薪实习。常年聘有英、美、日、韩等外国语言教育专家来校任教。 全学校面向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172人。学校科学制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握办学质量生命线,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2年,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吉林省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4项,在第六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铜奖2项,优秀奖1项。学校近年曾被国家语委评为“国际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被吉林省授予“吉林省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累累,先进人物与模范事迹不断涌现,2012年我校被授予“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秦艳友教授及其夫人创办的“宝贝回家寻子网”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的表彰。秦艳友教授和周繇教授分获2008年和2009“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根植东北,依势长白山,学校正应和着时代前进的铿锵节拍,励精图治,阔步前行。
简介:通化师范学院坐落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吉林省通化市。学院风景秀丽、群山环抱,形成了以长白山的自然、粗犷为主基调,以长白山园林景树、植物为主要景点的长白山园林式校园。 通化师范学院的前身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师范院校。 学院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现有15个系35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0个,专科(高职)专业5个,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设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有高句丽、长白山文化、高等教育、长白山生物资源、应用数学、心理健康教育、长白山新药研究开发及计算机软件8个研究所。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一批学术精良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工715人,专任教师525人,其中正高42人(教授41人)、副高127人(副教授122人),中级157人(讲师1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69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3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主讲教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院常年聘有英、美、日等外国语言教育专家来院任教。 学院教学设施比较充足,教学条件齐备。现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实验室59个,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852万元。现有教学用计算机1631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64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496个。图书馆藏书91万册,国内外期刊1591种。 学院拥有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的学科专业和几个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院级重点学科,4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有光学、中国高句丽史、植物学和动物学4门省精品课程,有数学分析等23门省优秀课程。有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句丽研究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长白山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学院有5个学科与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在中国高句丽史、长白山满族民间美术、长白山植物等领域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近三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78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345篇,被SCI、EI检索的论文55篇。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8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艺术类),省部级奖励11项。出版学术著作43部、教材68部。承担院级以上科研项目22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科研项目8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62项。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25项。获胜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学院面向全国2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552人,其中本科学生8122人,专科(高职)学生430人。学院始终把握办学质量生命线,努力推进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师德师能的培养,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学质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好评。 展望未来,通化师范学院发展后劲十足,发展潜力巨大。学院科学制定了“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推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实现超常规发展,朝着建设高水平的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编著:成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1、《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2、《刑法总则定罪量刑情节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3、《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4、《刑法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5、《国内经典案例评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 1、《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以解读我国共犯制度模式为线索》,《刑法论丛》2008年第15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2、《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3、《论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4、《前见的证成与修正:传统定罪思维之超越——兼论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9月第9期全文转载)5、《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刑事法评论》2008年第22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6、《构成要件设定方式分析及其对刑事立法机制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7、《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8、《规范官员行为,内助贪廉不是关键》,《检察日报》2008-5-13第5版,独立;9、《罪数不典型情况下的自首认定与刑罚适用》,载《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8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作者10、《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11、《利用事前状态型绑架罪及其延伸》,《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2、《未成年人非刑处遇的司法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3月第2期“学术卡片”转载)13、《犯罪成立理论研究范式的批判性思考》,载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14、《关于死刑存废和限制的几点疑问——来自困惑者的声音》,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7年度)》(中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1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工读教育之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独立,全国法学类核心期刊(该文被《犯罪学论丛》(第六卷)全文收录)16、《公正定罪实现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7月第4期转载)17、《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8、《如何应对传统定罪思维的困境》,《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19、《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4月第4期全文转载)20、《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价值》,《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 21、《对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的案例解析》,《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22、《变动中的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奸淫幼女犯罪的主观要件设定为线索》,《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23、《论刑法中的行为——从“犯罪是行为”到“犯罪有行为”》,《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24、《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必然走向》,《刑事法评论》2006年第17卷,独立25、《论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险犯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26、《犯罪成立理论完善的意义及其界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独立,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7、《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重构》,《刑法评论》2006年第9卷,独立28、《刑法的限制机能的实现》,载《刑事法新论集萃Ⅰ:何鹏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29《也论过失累犯》,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30、《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3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解析》,《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独立,32、《义务冲突研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33、《刑法解释中的公民诉求》,2003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法解释问题研究),独立;34、《法人犯罪两罚制根据理论新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05SFB5008),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5年12月至今。2、我国未成年违法行为人制裁矫正机制的失效及其应对(2008GH080),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
[1] Wang Xiaoming. On the existence of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Rayleigh type p -Laplacian equations with deviating arguments. Nonlinear Oscillations,2012,15(3):331-336.(SCI)[2] 汪小明.次线性不对称Duffing方程的Aubry-Mather集.中国科学:数学,2012,42(1):13-21.(国家一级期刊)[3] 汪小明. 半线性Duffing 方程的Aubry-Mather 集. 数学学报,2009,52(3):605-610.(国家一级期刊)[4] 汪小明. p -Laplacian 方程的Aubry-Mather 集.应用数学学报,2010,33(2):374-384.(国家一级期刊)[5] 汪小明. 一类超线性不对称Duffing 方程的Aubry-Mather 集. 数学年刊,2012,33A(3): 351-358.(国家一级期刊)[6] 汪小明,谭海女.一类可逆系统的Aubry-Mather 集.应用数学,2011, 24(2):209-214.(CSCD核心库)[7] 汪小明.一类超线性Duffing 方程的Aubry-Mather 集.应用数学,2011, 24(4):659-664.(CSCD核心库)[8] 汪小明. Periodic solutions of mixed type p-Laplacian equations with deviating arguments [J].数学季刊,2012,27(2):177-182.(CSCD核心库)[9] 汪小明. Periodic solutions to a kind of Rayleigh type p-Laplacian equation with deviating arguments.数学研究,2012,45(2): 115-123. (CSCD)[10] 汪小明. 一类具偏差变元的二阶微分方程周期解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168-170. (中文核心期刊)[11] 汪小明,梁晓斌.一类不对称Duffing 方程的Aubry-Mather 集.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46(11):59-64.(CSCD核心库)[12] 汪小明,杨联华. 具无界恢复力Duffing 方程Mather 集的存在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6):755-759. (CSCD)[13] 汪小明. Positive solutions for 2n-th-order superlinear semi-positive boundary-value problems.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44(7):93-96.(CSCD核心库)[14] 汪小明. 具有界恢复力Duffing 方程Mather 集的存在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6):741-745. (CSCD)[15] 汪小明. 一类具偏差变元的高阶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3):16-18. (中文核心期刊)[16] 汪小明. Existence of positive solution to 2n-th-order sublinear semi-positive boundary-value problems.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455-457.[17]汪小明.Positive solutions for fourth-order sublinear semi-positive boundary-value problems. 河南科学,2009,27(5):513-516.[18] 汪小明. 二阶常微分方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3):5-6[19] 汪小明. 共振条件下一类不对称p-laplacian方程的无界解.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3):8-10[20] 汪小明. An existence result for positive solution of fourth-order superlinear semi-positive Bvps.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2):115-117. (CSCD)[21] 汪小明. 一类对称Duffing 方程的次调和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4-38. (CSCD)[22] 汪小明. 强不对称Duffing 方程的次调和解.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2):1-6.
1.“浅谈英语中的双写问题”,《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 第一作者2.“成人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者论坛》(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独立完成3.“英语成对词的汉译问题”,《中华学术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第一作者4.“浅析成年人外语学习、交际中的文化移情”,《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1999年,独立完成5.“中国传统式外语教学法及其可行性”,《教育学者论坛》1999年,独立完成6.“An Approach to Language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现代情报》,1999年,独立完成7.“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差异”,《面向21 实践的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年12月,独立完成8.“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研究-----问题与思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独立完成9.“浅谈非言语交际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作者10.“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移情的限度:哲学诠释学给我们的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专集),2003年,第二作者11.“存在之思与语言----试分析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语言视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3年第一期,独立完成12.“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诠释学视域”,《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六期,第二作者13.“意义与生存境域:海德格尔生存论语境对意义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五期,第一作者14.“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解释学模式”,《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6年第二期,独立完成15.“语言哲学中意义的语境问题”,《北华大学学报》(中国核心期刊),2006年第四期,独立完成16. “语境在意义追问中的本体论性:当代语言哲学发展对意义的合理诉求”,《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五期,独立完成.(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哲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17. “意义追问中的语境思维方式:当代语言哲学的方法论走向”,《长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五期,独立完成18. “意义研究的哲学渊源及当代走向”,《学术交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十期,独立完成
泉州高校1、国立华侨大学 国立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综合性大学。 2、泉州师范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由原来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等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泉州师范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3、仰恩大学 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4、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5、闽南理工学院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福建长兴职业技术学校,由中国知名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与福建知名企业集团— 泉州兴达集团于1998年联合创办。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正式更名为闽南理工学院,目前,学校以 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含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6、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内首批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办人是著名华侨教育家、书法家梁披云先生。其前身是创立于1929年的黎明高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办学积淀。学校实行“侨建公办”的办学体制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校内成立董事会,梁披云先生亲任第一任董事长。 7、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8、德化陶瓷学院 9、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10、泉州儿童职业发展学院 1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4、泉州信息学院 15、泉州华光学院 16、泉州泰山远洋职业学院 17、泉州中营职业技术学院 18、泉州纺织服装学院
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各类著作10余部,主编10余部;在国家级权威刊物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一)音韵、方言学类研究著作1《杜甫古诗韵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12月)。2《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纵横出版社1994年10月)。3《汉语音韵学论稿》(四川巴蜀书社1998年4月)。4《中国语言学年鉴·汉语音韵学部分》(语文出版社2002年)。5《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6《清代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7《中国语言学年鉴·汉语音韵学部分》(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8《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9《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二) 其他语言学著作10《中学古汉语修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11《古汉语翻译述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2《尔雅漫谈》(台湾顶渊出版社1997年11月)。13《尔雅开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三)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学著作14《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趣谈》(香港启明书局1989年6月)。15《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趣谈》(香港导师出版社1992年6月)。16《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17《中国文学史述要》(香港导师出版社1996年7月)。18《孟子漫谈》(台湾顶渊出版社1997年11月)。19《孟子开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1.《语言研究和应用》(第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2.《十三经漫谈》(第二主编,台湾顶渊出版社1997年11月)。3.《汉语言文字学论丛》(主编,《古汉语研究》1998年)。4.《艺文述林·语言卷》(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5.《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主编,语文出版社2001年10月)。6.《世界巨人传记丛书·中国文学家卷》(主编,海天出版社1999年2月)。7.《编辑与语言》(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25万字)。8.《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提要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11月)。9.《福建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提要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11月)。10.《十三经开讲》(第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11.《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学研究》(第一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1 《诗经》行露 新台 的语言结构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81年第2期2 从杜甫诗用韵看浊上变去问题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3 白居易诗用韵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管见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5 评袁梅《诗经译注》中之“叶音”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南平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6 杜甫古诗用韵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南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7 合叙释例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文1988年第5期8 代称格例释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9 文言层递辞格浅论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文1989年第4期10 合叙浅谈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修辞学习1989年第5期11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合韵音”浅论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12 韩愈古诗用韵考-兼与白居易古诗用韵比较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13 颜师古《汉书注》反切考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14 清代吴人南曲分部考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言研究》1991年增刊《汉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5 古音阴入对转疏证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16 《类篇》中的同字重韵初探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17 漳州方言同音字汇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方言1993年第3期18 试论上古音歌部的辅音韵尾问题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19 《类篇》方言考-兼评张慎仪《方言别录》所辑唐宋方言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言研究1993年第一期20 闽南漳州方言中的反切语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21 《起数诀》与《广韵》《集韵》比较研究-《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研究之一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汉语音韵学第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2 漳州方言重叠式动词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言研究1995年第一期23 漳州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24 《南音三籁》曲韵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25 漳州方言的文白异读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论坛1996年第4期26 《起数诀》与《韵镜》《七音略》比较研究-《皇极经世解起数决》研究之二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语言研究》1996年增刊,《汉语音韵学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 《切韵》系韵书韵目分类检字法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书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组编的《现代汉语研究专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28 汉语音韵学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中国语文》1996年第6期29 汉语音韵学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会议述评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社科界1996年第4期30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一)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1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二)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2 福建方言研究概况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期刊】《福建论坛》1997年第4期33 《广韵》声母系统与漳州方言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中文系 【书刊】著名音韵学家唐作藩先生七秩华诞纪念论文集《语苑撷英》,1998年1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34 福建语言文字研究概述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35 明末上海凇江韵母系统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6 《泉州方言文化》序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书刊】林华东著《泉州方言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大学出版社出版37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韵部系统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语言研究》1998年增刊《汉语音韵学第五次国际学崐术研讨会论文集》38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声母系统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古汉语研究》1998年增刊39 《汉语语法学论稿》序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书刊】刘永耕《汉语语法学论稿》,巴蜀书社1999年4月版40 1994-1997年汉语音韵学研究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论坛》1999年第5期41 闽南方言“la-mi式”和“ma-sa式” 秘密语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书刊】商务印书馆《中国语言学报》1999年第5期42 世界巨人传记丛书·中国文学家卷·总序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书刊】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出版43 元代小令阴声韵部研究—《元代小令集》用韵研究之二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电大学报 1999-11-1544 元代小令阳声韵部研究—《元代小令集》用韵研究之一 马重奇 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电大学报 1999-08-1545 《闽腔快字》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2046 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国际中国语文研讨会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47 中国语言学:回顾与展望——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国际中国语文研讨会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10-2048 《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书刊】《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8月49 福建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州 【期刊】方言 2001-02-2550 方言与文化的立体观照──序林华东的《泉州方言文化》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期刊】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02-2851 《渡江书十五音》音系性质研究--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书刊】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国际中国语文研讨会宣读的论文《中国语言学报》 第十期,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52 《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书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5月林继中主编《闽南方言· 漳州话研究》53 闽南漳州方言的la-mi式和ma-sa式音秘密语研究——与福州廋语、嘴前话和切脚词比较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书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5月林继中主编《闽南方言· 漳州话研究》54 台湾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55 闽台闽南话与普通话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8-3056 福建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57 清代漳州韵书方言本字考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7-2858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一)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州 【期刊】方言 2004-05-2459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二)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州 【期刊】方言 2004-08-2460 闽人迁徙入台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1 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上篇)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邮编: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1-3063 《宋代古音学与吴棫<诗补音>研究·专家评审意见》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书刊】张民权著《宋代古音学与吴棫<诗补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64 移民与方言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 【书刊】《福建移民史》下编第三章“移民与方言”,方志出版社2005年1月版65 闽人南迁与闽方言的传播和发展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7-2866《潮声十五音》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2-1567 《击木知音》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福州 【书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语苑撷英》(庆祝唐作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P107-118,2007年12月68 姚弗如《潮声十七音》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2869 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比较考源(二) 马重奇; 张凡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0-1570 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比较考源(一) 马重奇; 张凡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9-1571 .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福州 【期刊】《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4期72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福州 【期刊】《中国语言学》2008年创刊号73 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7-2874 一部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力作——读林华东新著《泉州方言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福建福州 【期刊】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2575 《潮声十五音》与《潮语十五音》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福建福州 【期刊】古汉语研究 2008-03-1576 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比较考源(四) 马重奇; 张凡 福建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1577 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比较考源(三) 马重奇; 张凡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1578 《击木知音》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方言 2009-05-2479 《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 陈伟达;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 【期刊】东南学术 2009-05-0180 明闽北韵书手抄本《六音字典》音系性质及其声韵调配合表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2881 十九世纪初叶福建闽南方言词汇研究(二)——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词汇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2-1582 十九世纪初叶福建闽南方言词汇研究(一)——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词汇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1583 十九世纪初叶闽南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期刊】古汉语研究 2009-12-1584 十九世纪末福建兼漳泉二腔韵书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书刊】台湾核心THCI期刊《政大中文学报》第12期,2009年12月刊85 清代三种漳州十五音韵书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书刊】《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2月版86 十九世纪初叶闽南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第6期2010年6月刊87 新发现闽北方言韵书《六音字典》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 【期刊】中国语文 2010-09-1088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辞典的源与流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1-2889 2004—2008年中国音韵学研究情况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2-1590 《林海权<古汉语研究论集>》序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语文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91 20世纪初叶粤东澄海方言音系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书刊】《汉语的历史探讨》“杨耐思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92 二十年来闽方言研究综述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东南学术 2011年第1期93 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去声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期刊】《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3期94 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入声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 福建论坛2011年第11期95 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上声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96 明代闽北政和方言韵书《六音字典》平声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方言2011年第4期97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阳声韵的历史层次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汉语学报2012年第4期98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一)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99 五百年来福建闽北政和方言去声调演变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100 清光绪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论坛2012年第11期101《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与《安腔八音》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第二作者102 明本“出推阔乃后述古”字母与清本“肥赔簸犁楼驴炉”字母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103 明本“交合克百化果直”字母与清本“劳罗栗粒花布勒”字母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104 明本“备结射舌有条嘹”字母与清本“梨篱阅彪表聊”字母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105 明本“声音坦横班先”字母与清本“坪林蓝蓝铃连”字母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106 明本“穿本风通顺朗唱”字母与清本“挛论阑黄笼龙郎凉”字母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增刊107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十五音”的历史层次研究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东南学术2013年第一期108 新发现的明清时期两种福建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比较研究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13年第2期108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土音”研究》(二)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109 闽台漳州腔四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闽台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10 英国传教士戴尔( Dyer)《福建漳州方言词汇》研究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4期111 明清以来福建闽北政和方言平声调演变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黄典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 19世纪初叶西方传教士漳州方言文献音系考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13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入声韵历史层次研究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6年4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洛江、清源、北门街3个校区,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总量万册。拥有二甲直属附属医院1所,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459人,在校函授学生2298人。有教职员工422人,专任教师291人。
2、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是2001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80余人,专职教师12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30余人,其中教授13人,双师型教师80余人。
3、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原名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等职业学院。
4、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福建省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以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为主,辅以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制专科教育,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现有在校生5300人、教职工400余人,开设1院3系28个专业,以汽车、机械、建筑、数字媒体等工科专业为主,电商、物流、旅游等商科专业为辅。
5、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总占地581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学院为福建省“五一先锋岗”单位、泉州市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2011-2013年文明单位”。
学院于2004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前身为在原泉州商业学校和原泉州供销学校基本上合并的原泉州商贸学校,之后原泉州慈山财经学校于2009年成建制并入,实现了三校资源的整合。
拓展资料:
1、泉州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2、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3、泉州是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5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900万人祖籍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落户泉州。
参考资料:泉州——百度百科
有以下12个大专院校:
2.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6.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8.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9.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10.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1.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12.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资料补充:
参考资料:搜狐网-泉州高等院校最全最完整名单
看是什么了,有的是省级 但是也有国级 甚至核级的也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一、《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来稿内容按顺序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详细通信地址、电话号码。 二、《合肥师范学院学报》题名。题名应...
安徽和全国高校2011年最新总排名---来源中国校友网01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理工 (18) 0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理工 (66) 03 安徽大学 安徽 综合 (94) --------------以上全国100名以内 04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师范 (147)05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 农林 (170) 06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 医药 (190)07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理工 (200) --------------以上全国200名以内08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理工 (225) --------------以上全国300名以内 09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 医药 (323) 10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财经 (330)1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 理工 (350)12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 理工 (373) 13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 师范 (384) --------------以上全国400名以内 14 蚌埠医学院 安徽 医药 (401) 15 皖南医学院 安徽 医药 (408) 16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 师范 (420)17 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 师范 (426) 18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 师范 (435) 19 皖西学院 安徽 师范 (448)20 黄山学院 安徽 综合 (474) --------------以上全国500名以内21 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 师范 (528) 22 合肥学院 安徽 理工 (554) 23 巢湖学院 安徽 师范 (554) --------------以上全国600名以内
一般来说,本科学院的学报是达到省级标准的具体是什么级别得看学院的实力比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科部分就是核心期刊 而理工部分就是普通期刊 也就是国家级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则是核心期刊一般而言 现在国内 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区别不是很明显学校和单位是否承认你的文章 得去学校研究生学位办去咨询 一般都会有 本学校承认的期刊清单的,所以这点你不必担心。至于工作单位,除非是搞学术的,其他一般都不管 只要你是正规期刊上的文章就承认。
不是。核心期刊目录里没有它。
根据新闻出版署网站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12月22日,2021年新批准创办13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将名单整理如下,供学界参考。 新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更名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回族研究》更名为《民族学论丛》 《缔客世界》更名为《工业信息安全》 《钱经》更名为《丝路文明》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经济视角》更名为《经济发展研究》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更名为《体育教育学刊》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更名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国土资源情报》更名为《自然资源情报》 《当代继续教育》更名为《教育科学探索》 《南方国土资源》更名为《南方自然资源》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更名为《福建市场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更名为《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未来教育家》更名为《中国基础教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武警学院学报》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学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哈萨克文)》更名《伊犁师范大学学报(哈萨克文)》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创意商业评论》更名为《应用经济学评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故事林》更名为《海峡文艺评论》 《经济数学》更名为《湖湘法学评论》 《世界古典文明史》更名为《古代文明(中英文)》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名为《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祝你幸福》更名为《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读书文摘》更名为《荆楚法学》 《今参考》更名为《全媒体探索》 《中国扶贫》更名为《中国乡村振兴》 《预测》更名为《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家庭·育儿》更名为《家庭教育研究》 《文物世界》更名为《文物季刊》 《父母世界》更名为《早期儿童发展》 《防务视点》更名为《军队基层建设》 《尚漫》更名为《营销科学学报》 《健康人生》更名为《科教发展研究》 《江河》更名为《水文化》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更名为《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您要到知网里面查(23)2014以来 - 领域(30)物理学(12)化学工程与技术(6)化学(1)大气科学(1)生物学(1)控制科学与工程(1)仪器科学与技术(1)冶金工程(1)兵器科学与技术(1)核科学与技术核心(12)北大核心期刊(10)CSCD 索引(9)中国科技核心...(0)SCI索引(0)EI索引(0)SCIE索引(0)SSCI索引(0)CSSCI索引(0)AHCI索引按相关性找到55条相关结果有序—无序型相变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周月兰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5 - 被引量: 0更有趣的是,变温介电测试表明,化合物1的介电常数...两步的相变,高温处为二级相变,低温处为一级相变...工程的方法,能够有目的性的设计具有功能性的相变...全部来源:知网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基于对氨基偶氮苯与18-冠-6醚氢键加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萧智锋,黄瑞康,张伟雄,... - 中国化学会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2015 - 被引量: 0是一类可表现出可逆结构相变的晶态材料[1],往往能从高温无序相转变为低温有...扫描量热法测试表明其在254 K发生可逆结构相变,变温介电测试表明其在高温相...全部来源:知网引用收藏相关文章1,4-二氮杂二环[]辛烷季胺盐、金属氰酸盐和1,2-环已二胺衍生物的介电性质研究肖晶妹 - 东南大学 - 2011 - 被引量: 0二氮杂双环[]辛烷季胺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及变温介电的测量。 ...(HIm)2[H2Fe(CN)6]·H2O(6)在低温呈现可逆的异样(平台),而示差扫描量热...全部来源:万方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变温介电参数测量系统研制王秀金 - 《红外技术》 - 1996 - 被引量: 2摘要: 介绍自行研制的变温介电参数测量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测量方法作了详细说明,并给出应用实例,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采用双通道锁相放大技术,使测量结果更加...全部来源:维普 / 知网引用收藏相关文章放电等离子烧结对PLZT和YIG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张涛 - 浙江大学 - 2013 - 被引量: 0CS制备的YIG陶瓷在133K-550K内具有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介电弛豫。低温介电...导致中温介电弛豫的弱化;随着Bi3+置换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电导,...全部来源:知网 / 万方引用收藏相关文章无序基元构筑的新型分子基相变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熊卫玲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4 - 被引量: 0·CF3SO3(1),通过DSC测量发现其相变温度为...单晶衍射仪收率了该化合物室温和低温结构,室温空间群...通过DSC,变温介电测试证实该化 合物发生了相变。...全部来源:知网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共生掺杂及磁性离子基团植入对铋层状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王伟 - 《扬州大学》 - 2009 - 被引量: 1BIT-CBTi的变温介 电谱出现了双介电峰,分别位于658°C和728°C。对应于低温的介电峰可能和材料中BIT组元的规整化有关,而高温的介电峰则于材料的铁电顺电...全部来源:万方 / 知网 / 道客巴巴 / 豆丁网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免费下载甲醇、正庚醇、正壬醇和正癸醇变温介电谱测量与分析宋芳,赵兴宇,李新芳,...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 被引量: 0摘要: 利用介电谱方法测量了甲醇、正庚醇、正壬醇和正癸醇的变温复介电常数,并对其介电谱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4种样品在的降...全部来源:万方 / 知网 / 维普 / 道客巴巴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免费下载铁电陶瓷的合成与变温介电谱研究李泽,尹红梅,苏欣,...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被引量: 1摘要: 采用固相反应一次烧结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弛豫铁电陶瓷,着重 研究了烧结条件对陶瓷的外形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压力和粉末湿度能...全部来源:知网 / 维普 / 万方 / 道客巴巴 / 引用收藏相关文章免费下载锰氧化物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籍建葶 - 南京大学 - 2010 - 被引量: 0叙述介电相关概念和陶瓷材料制备方法,重点介绍机械...本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所有样品的制备条件做了总结...振动样品磁强计、电阻测量和变温介电测量系统做了...全部来源: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