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容易。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内知名的一个老大学,水平很高,学校专门开设了对博士生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招生简章,想要出国读博还是比较容易的,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

容易。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内知名的一个老大学,水平很高,学校专门开设了对博士生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招生简章,想要读博还是比较容易的,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

好考。依据东北林业大学招生简章声明,2020年东北林业大学降低博士学位考试难度,并增加考勤制度,学位考试内容缩减三项,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是一所由政府拨款建设的重点本科学院,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对象,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

好申请,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内知名的一个老大学,水平很高,学校专门开设了对博士生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招生简章,想要读博还是比较容易的,会有更高水平的发展。一、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招考体检标准。3.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4.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5.考生前置学历或学位背景原则上应与其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且硕士期间成绩优秀。6.考生须符合学院制定的外国语语种及水平标准和招生专业学术成果相关要求。7.考生须符合学院规定的其他条件。二、申请程序(一)公布细则学院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并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本单位网站上公布。(二)网上报名我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采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凡报考我校博士生须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网上报名,逾期不予办理。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项目内容 1、论文封面 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6、论文目录 7、论文正文 8、附录 9、参考文献 10、后记 11、论文书脊 以上1到10项请按顺序装订成论文。 二、论文各部分的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包含的内容: (1)“XXXX届研究生硕(博)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为:“XXXX年度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者为:“XXXX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学号(同等学力无); (3)学校代码(10269); (4)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5)院系名称(正式); (6)学位论文题目; (6)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7)研究方向; (8)研究生(同等学力为申请人)姓名; (9)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10)完成年月 *注:应按国家公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办同意自主设置的专业的规范名称填写。专业学位写正式名称: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并可以加括号注明方向,如:教育硕士(语文),工程硕士(软件领域)。 论文封面用硬树纹纸制作。博士论文封面的颜色为深色,硕士论文的颜色为浅色。 2、论文封面的英语翻译 格式要求和封面要求相同。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授权使用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导师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声明放置于一页上。 4、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以表格形式列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姓名、单位、职称,并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关键词也分中外文,置于摘要下方。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分置两页。 6、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必须标明页码。论文目录含论文正文章节、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 7、论文正文 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4号;字符间距为标准;行距为20磅。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引文要注明所引文字的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必须有本论文课题的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研究史和文献综述。 文科专业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理科、工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8、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1)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2)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3)论文中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书。 (4)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磁盘、鉴定证书、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 (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9、参考文献 (1)作者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要在此罗列出来,以一定的标准按序号排列。 (2)参考文献要列出文献编、著、撰、译者等文献责任者的姓名,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报刊还需列出年份、卷、期或版次。 (3)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0篇(本),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本)。 (4)引用的文献必须有外文文献(不含中文译本),外语专业必须有本专业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 10、后记 后记主要叙述与学位论文写作工作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致谢等。字体应和论文正文有所区别,篇幅以一页纸为限。后记可以不写。 11、论文书脊须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华东师范大学”及学位申请年份的字样。 论文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你好 我是致富时代杂志社的编辑 和多家期刊有合作对你评职称有帮助!我给你发点资料吧注意查看!

博士论文格式参考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历,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博士论文格式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了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五)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又称为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模板

论文文献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论文文献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希望大家喜欢!

一、参考文献和注释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 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 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 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 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

【格 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举例】

[13]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 989-07-26.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9.条例

【格 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 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 , 1998 08 16/1998 10 04.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11.各种未定 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说明:凡出现在"参考文献"项中的标点 符号都失去了其原有意义,且其中所有标点必须是半角,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有半角/全解转换,则换到半角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没有这一转换功能,直 接关闭中文输入法,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即可.

其实,很多输入法(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搜狐输入法)都提供了四种组合:

(1)中文标点+ 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而这时,我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2) 中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这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也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上面列出的符号,中间没有任何的空格,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看只是-的宽度有 一点点不同,其它都一样

(3)英文标点+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4)英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 的,.:[1]-/

从这两项可以明显的看出,半角和全角其实最大的差别是所占的宽度不一样,这一点对于数字来说最为明显,而英文标点明显要比 中文标点细小很多(也许因为英文中,标点的功能没有中文那么复杂,就是说英文中标点符号的能力没有中文那么强大)

所以,很多人在写"参考文献" 时,总是觉得用英文标点+半角很不清楚,间距也太小,其实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你觉得真的太小不好看,就用英文标点+全角吧而在[1] 之后,一般也都有一个空格

更为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从附件中下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查看,不过,很长很烦,拿出点耐心看吧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 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 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拓展内容】

审计论文参考文献分享

[1]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关键概念、运行机制[J].会计研究.2013(03)

[2]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03)

[3]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5]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

[6]王玉兰,简燕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履行职责情况研究[J].审计研究.2012(01)

[7]程新生,孙利军,耿袆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02)

[8]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9]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

[10]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11]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05)

[1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02)

[13]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

[14]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02)

[15]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03)

就业形势论文参考文献

[1]人社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大[EB/OL].://

[2]莫荣,周宵,孟续铎.就业趋势分析:产业转型与就业[J].中国劳动,2014,(1).

[3]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王新刚,肖继新,马金锁.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动态现状调查报告[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5]梅小健,曹东辉.新就业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14:222-223.

[6]周素玲.试论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149-150.

[7]郭丽萍.高校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完善建议[J].文学教育(中),2013,06:75-76.

[8]胡红渊.高校公共英语教育改革探析[J].中国培训,2015,18:178.

通常参考文献的论文格式标准如下:

[1]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专著[M]— monograph)

[2]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论文集[C]—collections)

[3]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5]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报告[R]—report)

[6]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J]—journal)

[7]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报纸文章[N]—newspaper)

[8]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标准[S]—standard)

[9]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 / 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电子文献: 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联机网OL, 磁带MT, 光盘CD, 磁盘DK 。Note: DB/OL—database online; DB/MT—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monograph on CD-ROM)

[10]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Z—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标识)

[11]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专利[P]—patent)

需要看下自身是否符合的发表论文要求。林学院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要求应同时符合学校和各学科的要求。其中学校要求为基本标准,主要对发表的论文单位、作者、数量、规范进行明确;学科要求为指定标准,主要对研究生发表文章的期刊和质量做了要求。各年级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具体如下:1、2019-2024级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发表论文的学校要求参见附件1(北林研发〔2019〕05号)《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和附件2《北京林业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暂行规定的说明》2、2011级及以后的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发表论文的学校要求参见附件3《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认定管理办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论文模板

专升本论文一般5000-8000字。

一般情况下,专升本的毕业论文字数制要求一般在5000-8000字之间,查重率30%,但是不同的学校,其标准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写论文不难,只要格式正确,选题和专业切题,不涉嫌抄袭,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容易通过。毕业论文一般要提前半年准备,考虑好选题和准备论文写作的素材。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可以跟论文指导老师请教一下有哪些好的选题。

专升本是需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且答辩成绩优、或良,才能通过审核,拿到本科毕业证书。要想参加答辩就要在论文准备好的基础上开始,其实论文答辩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困难,这个是在大家准备好论文基础上开始的,答辩是要根据答辩时间和答辩地点以及论文内容来进行的,答辩过程中不要紧张,跟老师交流时要有礼貌。

参加工作已来,,已发表论文37篇,其中16篇为SCI收录论文。参与王明庥院士主编的《林木遗传育种》一书的撰写,该书获国家科委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文章发表在Science、Nature、Plant Journal、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Genome Research、Heredity、Tree Genetics & Genomes、PloS ONE、遗传、Molecular Breeding等国际国内主流期刊 。 Ye, Qiaolin Ye, Ning; Yin, Tongming : Enhanced multi-weight vector projec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v 42, n 1, p 91-100, June 1, 2014 Neighbors' distribution property and sample reduction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PPLIED SOFT COMPUTING,2014,V16:201-209 Boundary detection and sample reduction for one-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NEUROCOMPUTING, V123:166-173 Muchero, W., M. M. Sewell, et al. (2013). Genome Anchored QTLs for Biomass Productivity in Hybrid Populus Grown under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PLoS One 8(1). Li, S., T. Shi, et al. (2013). Methods for breaking the dormancy of eastern redbud (Cercis canadensis) seeds.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1): 27-35. Wan, Z. B., Y. R. Li, et al. (2013).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the main rust pathogen, causes loss in biomass production of black cottonwood plantations in the south of China. Phytoparasitica 41(3): 337-344. Liu, J. J., T. M. Yin, et al. (2013).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Male and Female Shrub Willows (Salix suchowensis). PLoS One 8(4) Marker-aided selection 1 of polyploid poplars Bioenergy Res,EI SCI 2013 Discovey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icrosatellites in an oil woody plant Cameallia chekinagoleosa. Plant Syst Evol,correspondence SCI 2013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for cadmium tolerance in Populus TREE PHYSIOLOGY SCI 2012, 32 (5): 626-638 The obscure events contributing to the evolution of an incipient sex chromosome in Populus: a retrospective working hypothesis Tree Genetics & Genomes SCI (2012) 8:559–571 Genome-wide detection of genetic loci triggering uneven descending of gametes from a natural hybrid pine Tree Genetics & Genomes,通讯 SCI 2012,DOI 基于Otsu算法的木材缺陷图像分割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2,276: 116-118 杨树锈菌表达序列微卫星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40:76-80 油茶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36:47-50 环境条件和播后覆土对水杉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32:26-30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林业科学,2012,48:150-154 林业科学 2012,48:150-154 基于改进的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的木材缺陷识别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2012, 49:600-606 Establish the ideal statistical model tracking the Dynamic growth rhythm for progeny in a full-sib family of Salix xuzhouenesi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lping, Paper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ISTP 2012,Nanjing China DETEC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MICROSATELLITES IN CODING SEQUENCES OF PINE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lping, Paper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ISTP 2012,Nanjing China Yin, T., X. Zhang, et al. (2010). Differential detection of genetic Loci underlying stem and root lignin content in Populus. PLoS One 5(11): e14021. Li, S., Y. Chen, et al. (2010).Potential chromosomal introgression barriers revealed by linkage analysis in a hybrid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P. hwangshanensis. BMC Plant Biol 10: 37. Compare gene densities between chromosomes that share large duplicated segments and survey gene coverage by ESTs in polar genome.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通讯作者 2010,29(3) 桉树EST序列中微卫星含量及相关特征分析 植物学报通讯作者 国内 2010,45(3)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in the coding regions of the Populus genome Molecular Breeding通讯作者 SCI DOI: Bioinformatics-Based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from QTLs Associated with Cell Wall Traits in Populus Bioenergy Res SCI 2010,DOI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atellites in the transcript sequences of the Laccaria bicolor genom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Applied Biotechnology通讯作者 SCI 2010, 20(3) 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克隆研究进展与展望 遗传 国内 2010, 32(7)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in a Pseudo-Testcross: Revisiting a Poplar Mapping Study. Bioinformatics and Biology Insights 国外 SCI 2010:4 BoxCox转换对数量性状基因座位分析的影响及其应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国内 2010,34(3) 黄山松不同生理生化指标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通讯作者 国内 2010,38(6) Microsatellite primers resource developed from the mapped sequence scaffolds of Nisqually-1 genome New Phytologist SCI 2009, 181 A microarray-based genotyping and genetic mapping approach for highly heterozygous outcrossing species enables localization of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unassembled Populus trichocarpa genome sequence Plant Journal SCI (2009) 58 Det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influencing growth trajectories of adventitious roots in Populus using functional mapping Tree Genetics & Genomes 国外 SCI (2009) 5 A genetic linkage map for the ectomycorrhizal fungus New Phytologist 国外 SCI (2008) 18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Box Proteins in Arabidopsis, Poplar and Rice Suggests Differential Proteolytic Pathway Mediated through F-Box Protein between Woody Perennial and Herbaceous Annual Plants Plant Physiology SCI 2008,148 Genome structure and emerging evidence of an incipient sex chromosome in Populus Genome Research SCI 18: 422-430, 2008. A physical map of the highly heterozygous Populus genome: integration with the genome sequence and genetic map Plant Journal SCI 50(6):1063-78, 2007 A dense linkage map of hybrid cottonwood (Populus fremontii_P. angustifolia) contributes to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mapping in a model forest tree Heredity SCI (2008) 100 Map and Analysis of Microsatellites in Genome of Populus: the First Sequenced Perennial Plan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通讯作者 SCI 50(5), 690-699, 2007 植物细胞壁伸展蛋白研究述评 林业科学,通讯作者 国内 2010,46:144-152 The Bioenergy Science Center (BESC) and Overcoming Recalcitrance of Populus to Biofuel Production.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ANIMAL 国外 SCI 2010, 46:48 - 杨树微卫星序列对基因表达频率影响及表达序列中微卫星特征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通讯 国内 2011,35:11-14 松树、杨树及桉树表达基因序列微卫星比对分析 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学,通讯作者 国内 2011,30:103-109 The genome of black cottonwood, Populus trichocarpa (Torr. & Gray ex Brayshaw) SCIENCE 国外 SCI 313: 1596-1604, 2006-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basidiomycete fungus Laccaria bicolor provides insightsinto the mycorrhizal symbiosis Nature SCI 452:88-93, 2008 -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growth and biomass distribution for two advanced-generation pedigrees of hybrid poplar(Populus spp.)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国外 SCI 35 (8): 1779-1789 AUG,2005 Mapping the Rust Resistant Loci MXC3 and MER in P. trichocarpa and Assessing the Intermarker 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MXC3 Region NEW PHYTOLOGIST 国外 SCI 164 (1): 95-105 OCT 2004 Large-scale Heterospecific Segregation Distortion in Populus Revealed by a dense Genetic Map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国外 SCI 109 (3): 451-463 AUG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Revealed by Genomic Sequencing of Populus trichocarpa CAN. J. FOR. RES. SCI 34(1): 85-93 (2004) A likelihood approach for mapping growth trajectories using dominant markers in a phase-unknown full-sib family THEOR APPL GENET 国外 SCI 108 (4): 699-705 FEB2004 马尾松表达序列标签多态性初步分析 林业科学 40(6):176-180. Nov 2004 Nearly complete genetic maps of Pinus sylvestris L. (Scots pine) constructed by AFLP marker analysis in a full-sib family THEOR APPL GENET 国外 SCI 106 (6): 1075-1083 APR 2003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林木近缘种进行遗传鉴别的研究 林业科学 国内 39(3): 130-135, 2003 Analysis of genetic 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Castanopsis fargesii by RAPDs ACTA BOT SIN 国内 SCI 44 (11): 1321- 1326 NOV 2002 Molecular linkage maps of the Populus genome GENOME 国外 SCI 45 (3): 541-555 JUN 2002 Preliminary interspecific genetic maps of the Populus genome constructed from RAPD markers GENOME 国外 SCI 44 (4): 602-609 AUG 2001 Host effect on genetic variation of Marssonina brunnea pathogenic to poplars THEOR APPL GENET 国外 SCI 100 (3-4): 614-620 FEB 2000 History and progress of the genomics studies in the model system of perennial plant species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国内 SCI 42 (5): 464-479 SEP 2004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growth trajectories in Populus GENET RES 国外 SCI 81 (1): 51-64 FEB 2003 A logistic mixture model for characterizing genetic determinants causing differentiation in growth trajectories GENET RES 国外 SCI 79 (3): 235-245 JUN 2002 用SSR研究栲树群体遗传结构 植物学报 国内 SCI 43(4):409-412,2001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截止2014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4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木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森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森林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木质资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阻燃材料分子设计与制备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油田工业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红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截止2012年,学校图书馆拥有馆藏总量453万册,其中纸版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248万册,纸版期刊4000多种,电子全文期刊近2万种,数据资源44个。学术期刊《林业研究》(英文版)《林业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是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主办、教育部主管的英文林业学术期刊。在被18个国际文献数据库(BIOSIS、ChemicalAbstract、AbstractJournal of VINITI等)收录的基础上,《林业研究》(英文版)自2013年第1期起,又被国际公认的著名评价性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Search)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Science Edition所收录,成为中国林业科学领域首个被SCIE收录的期刊。 ISSN:1007-662X(Print)ISSN: 1993-0607(Online)CN:23-1409/S 《森林工程》《森林工程》期刊是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中的非生物工程,是融学术、技术、知识、信息于一炉,主要反映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森工产品加工与利用、森工企业管理、森工技术、森林工程机械设备、森工土木建筑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动态、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生产管理与技术经验、学术研究、技术革新与技术引进等内容。也适当反映国外的成熟经验,它是我国当前唯一联系国内外广大森林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期刊。 ISSN 1001-005XCN 23-1388/S《植物研究》《植物研究》为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植物研究》于1959年创刊,创刊时刊名为《植物标本室汇编》,由我国植物学界资深专家周以良先生担任主编,是我国植物界创刊最早的期刊之一,为植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许多著名的国内外植物学专家学者、院士均在本刊上发表了创新性强、质量高的中、外文研究论文 。ISSN 1673-5102CN 23-1480/S《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杂志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协办,是中国唯一一份关于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与保护管理相结合、以科普宣传为主的国家级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科学系统而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野生动物世界,深受广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和野生动物爱好者的喜爱,它也将是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教材。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宣传,从2003年《野生动物》杂志第一期开始,辟设专栏及时报道国家及各省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的信息动态、成就和经验 。ISSN 1000-0127CN 23-1271/S《中国林业经济》《中国林业经济》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国家林业局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业务指导。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会、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承办的全国性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杂志 。CN 23-1539/FISSN 1673-5919《绿色财会》《绿色财会》杂志由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和东北林业大学主办,是全国性财会专业指导性刊物,1986年创刊。二十年来以其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指导作用深得读者的好评 。ISSN 1002-2503CN 23-1540/F《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月刊,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国内外几十种重要文摘杂志和数据库收录。 ISSN 1000-5382CN 23-1268/S

北师大博士生学位论文模板

学位论文书写的一般格式

导语:学位论文书写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呢?论文格式是对于论文写作的一种标准化设置与要求。下面是我分享的学位论文书写的一般格式,欢迎阅读!

一、学位论文书写的一般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1.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要求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 中文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中文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

3.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4.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5. 绪论(引言):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6. 正文:学位论文的主体。(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7. 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准确地总结出自己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应严格区分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导师或其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8.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9. 附录(只限必要时采用):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学位论文的书写、排版打印和装订格式要求

1.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要用规范的汉字书写或打印。封面用我校统一印制的“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封面。封面上各栏目必须认真、正确地填写,封面上导师的署名,一律以批准为本人的导师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2. 论文字迹和标点符号要求清楚、工整、正确。手工书写时一律用炭素墨水或蓝黑墨水钢笔。凡层次不清、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字迹潦草者,应予返工。

3.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 学位论文电子排版打印格式要求。为规范学位论文的电子排版格式,东北大学制订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见附件)。研究生应严格按照《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的要求对学位论文进行排版、打印。

5.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三、学位论文归档提交要求

1. 归档的学位论文应该是针对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之后的最终稿,要求格式规范、版面整洁。

2. 硕士学位论文纸质归档:校图书馆情报室1本、研究生院1本(转交北京情报研究所)和学院(所、中心)资料室1本。电子版硕士学位论文分别通过网络提交校档案馆和图书馆。

博士学位论文纸质版归档:校档案馆1本、校图书馆情报室1本、研究生院2本(分别转交国家图书馆和北京情报研究所)和学院(所、中心)资料室1本。电子版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网络提交校图书馆。

3. 涉及保密的学位论文按照校保密委员会有关规定办理。

四、其它

学位论文正式装订前打印或复印的册数应参考有关评阅、答辩的专家人数等予以确定。

知识扩展:本科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标题名

标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标题名既要准确地描述内容,又要尽可能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标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外文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二、学位论文序或前言(必要时)

序或前言并非必要。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学位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选题的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和致谢中陈述。

三、学位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论文的窗口,频繁用于国内外资料交流、情报检索、二次文献编辑等。其性质和要求一般为:

1.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摘录,是论文要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一篇完整的陈述性短文,具有自含性和独立性,能独立于论文使用和被引用。

2.摘要应含有学位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新见解或创新性,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创造性成果。

3.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手段、程序等。

(3)结果——研究的、调查的、实验的、观察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建议,预测等。

(5)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结论和情报价值而言也很重要的信息。

4.摘要的详略视论文的内容、性质而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1500汉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5000汉字左右。

5.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通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6.关键词应有3至5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涉及的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便于文献编目与查询。

7.应有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语摘要应用词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摘要中主语(作用)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语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四、学位论文正文

正文前的引言或绪论应对相关领域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文献综述,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与范围,研究设想,实验设计的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文献综述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综合,并要指出相关的知识缺陷和知识空白。文献综述必须有一定的篇幅(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

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和观测方法、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各章节标题应大致对称,内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各部分篇幅长短不宜悬殊太大,章节标题也不宜太长。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资料详实,方法得当,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五、学位论文结论

经过对研究对象(或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归纳出若干有机联系的结论,并对本研究成果的意义、推广应用的现实性或可能性和进一步的发展等加以探讨和论述。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六、学位论文致谢

对在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校内外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同学、课题资助者等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七、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先列出中文文献,再列出外文文献。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1. 图书: [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书名.版本(第×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2. 期刊:[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3. 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in(见):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4. 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 起页~止页

5. 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年份.

八、学位论文附录(必要时)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说明。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排于学位论文中:

(1)为整篇材料的完整所必需,但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或珍贵罕见的材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博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可用中文撰写,也可用外文撰写。用中文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撰写。用外文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撰写。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如用英文撰写,必须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要求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号字体;中文用宋体、5号字体,行距。用A4(210mm X 297mm)白纸打印。除封面、扉页1、扉页2、原创性声明、中、英文文摘用单面复印外,其余均要求双面复印。学位论文的封面和封底由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印刷,博士生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并在学位论文封面的编号处打印上自己的.学号。

博士学位论文正文的长度一般不少于100页。

博士学位论文除封面和封底外,其主体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

1. 扉页1(Title page one)。 该页的内容有:论文的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专业名称、作者中文姓名、导师中文姓名、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的签名。

2. 扉页2,又称书名页(Title page two)。 该页应全用外文著录,内容包括:学位论文标题、专业名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位授予单位的全称(即:中山大学)、论文提交的日期。注意,在“学位授予单位”的上方,应写上这条款目: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3. 致谢(Acknowledgements)。

4. 英文、中文摘要(English and Chinese Abstracts)(含关键词3-8个)。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单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5. 目录(Contents)。

6. 前言或绪论(Introduction)。

7. 正文(Main text)。

8. 讨论(Discussion)

9. 结论(Conclusion)。

10.注释(Notes)( 必要时)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

11.附录(Appendix)(必要时)。 如果正文中的表格和插图较多,可分别列出清单,标出页码,附在目录之后。

12.原创性声明。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参见文后附录。

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除符合课程论文的要求外,还要有一定的文献综述,要特别着重发挥自己的见解,有补充前人或纠正前人的地方,即在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英语表达要精炼,文章布局应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写作论文过程中除参考中英文有关文献之外,还要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包括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获取最新的有关资料。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公开出版的价值。

8.金融类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格式要求与技巧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博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字体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