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整理了一份中医论文的格式供大家参考:(一)标题论文(设计)标题应简短、明白,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性概括出来.标题主标题字数普通不宜超越20个字,能够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恰当,中文摘要普通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普通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普通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运用的英文应该精确、通畅."Key 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次第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次第: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局部完毕后另起一页开端下一局部.正文内小标题力图简短、明白,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恰当,分明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普通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构造简约,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假如表格援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援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一切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呈现的先后次第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假如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罗列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他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标题,宋体小五号字,居中.(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用要时,无需附录)关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能够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依照文中呈现的次第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五精所并”理论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其言:“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对这段原文的含义,历代注家见解不一,当代名家亦有新识,然多从理论上探讨,而对其与中风证治的相关性探讨较少。笔者通过研读相关资料,发现“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故不揣谫陋,略述拙见。
五精所并原义辨析
对“五精所并”这条经文,周学海直言:“此条铸词最精”,历代医家亦有不同注解,大致可分为相生相克说、余脏皆并说、相乘说、精气相侮说、相乘相侮说和行文错简说等6种。
相生相克说
主要以杨上善为代表,认为“精”指命门(肾)所藏之精。其言:“精,谓命门所藏精也,五藏之所生也。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藏虚而病也。五精有余,所并之藏亦实而病也。命门通名为肾,肝之母也,母实并子,故为忧也。心为火也,精为水也,水克于火,遂坏为喜。肺为金也,水子并母,故有悲怜。精并左肾,则肾实生恐。脾胃土也,被克生畏”。
按其解释,肾脏精气有余则根据相生规律并于肝和肺,根据相克规律并于脾和心而发生情志病变。此说在于强调人体精气的平衡状态,不足或有余皆可因偏而致病,且影响及五脏。然而,把生理方面的五行生克规律用到病理机制上,混淆了生理和病理界限,是不妥当的。而且其言“五精有余,所并之藏亦实而病也”与《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言的“虚而相并”亦不同,有待商榷。
2 余脏皆并说
主要以马莳、高士宗为代表,如马莳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认为五脏之中,一脏亏虚,其余四脏之精气皆相并之,而表现为本脏之志发作,无法自控。然此说与《阴阳应象大论》的五脏之志不能完全相符。对此马莳虽有所疑虑,但仍把其解释“并于肝则忧”而不为“怒”,是因“肺气得以乘之”;“并于脾则畏”而不为“思”,是因“思过则反畏”,此种说法似有牵强之意,难以令人信服。
3 相乘说
主要以王冰、张景岳为代表,他们认为“五精所并”是具有承制关系的两脏相并而产生情志病变。如张景岳认为“脏气有不足,则胜气得相并也”,“并于心者,火之气也,气并于心则神有余,故其志为喜,然《本神》篇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正以心火实而乘肺金也”,“气并于肺,则乘肝而为悲哀,肝之虚也”,“气并于肝,则乘脾而为忧,脾之虚也。《本神》篇曰: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气并于脾,则脾实乘肾,故为畏。《本神》篇曰:肾,恐惧而不解则伤精”,“气并于肾而乘心之虚,则为恐”等。
按其解释,精气并聚于一脏,使其精气充实而其所胜之脏虚,故乘之而发病,但为什么心、肺、肾三脏实而相乘,出现本脏所主情志的改变,而肝、脾两脏实却不出现本脏情志怒和忧(思)呢?对此,张景岳结合《灵枢•本神》以解释,但《本神》原文为“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而“恐惧而不解则伤精”则见于其后的段落,所以,依其推理,气并于脾则为“怒”而非“畏”了,于理也有所不通。
4 精气相侮说
主要以张志聪为代表,他把精气分为阴精和阳气,认为心为阳脏,心虚则阴精并之而为喜;肾为阴脏,肾虚则阳气并之而为恐。其余肺、肝、脾三脏皆依据《本神篇》,认为是一脏虚则其所胜之脏相侮,而出现情志病变。即:“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此说的特点在于把精气分为阴精和阳气来解释心虚与肾虚致病,而用五行相侮理论来解释其余三脏,颇有新意,然有所臆测,似有强加古人之嫌。
5 相乘相侮说
此说见于方药中、李俊龙先生的《谈“虚而相并”》一文,他们依据《黄帝内经》和历代观点,结合临床实际,认为“虚”字包含着相对的概念,脏器之间就是由于一脏虚而它脏相对偏实,通过五行乘侮互相偏并,从而出现较为复杂的症情。故而他们把这段经文分成两种解释:一种是其所不胜之脏乘本脏虚而相并:肾虚则脾乘之而表现出肾的本脏之志“恐”,心虚则肾乘之而“喜”,肺虚则心乘之而“悲”;另一种是其所胜之脏反侮本脏而相并:肝虚则其所胜之脏脾反侮之而表现脾的本脏之志“忧”,脾虚则肾反侮之而“畏”。
总之,“虚而相并”是一脏虚,其所不胜之脏可乘而并之,其所胜之脏亦可反侮而并之,两方面皆可相并。此说强调人体是一个五脏相关的整体,疾病的变化和表现虽复杂,但有规律可循,这在中医辨证论治中颇有应用价值,提示我们在临证当中,应根据患者症情,探究原发病脏和继发病脏以准确定位和定性。
6 行文错简说
明代医家楼英持此观点,其认为“‘忧’当作‘怒’,‘畏’当作‘思’”,郭霭春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也说:“则忧,张琦说:‘忧当作怒’ 则畏,‘畏’字误,疑当作‘思’,‘畏’、‘思’篆文形似致误。如作‘畏’,与下文‘并于肾则恐’无别”。而对于条文末的“虚而相并者也”六字,也有人认为并非原文,《灵枢•九针论》“五并”条下即只言“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郭霭春言:“《太素》作‘是谓精气并于藏也’,沈祖緜说:律以上下文,是为五病,是为五恶,是为五液等文,则此‘是为五并’下不当增‘虚而相并者也’句,此乃注窜入正文无疑”。《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亦云:“虚而相并者也:据上下文例,此六字疑为后人注文”。
由于《黄帝内经》原文在传抄过程中经过多种字体和载体的变更,难免有所错简疏漏。考《宣明五气篇》错简歧义还有几处。如《黄帝内经素问校释》认为“五邪所见”条文下的“名曰阴出于阳,病善怒不治”与其上一条文“五邪所乱”中的“阴出于阳则怒”重复,疑为错简;根据上下文体例,“五邪所见”条文下的“皆同命,死不治”也有衍文之疑。据此,在“五精所并”原条文中出现“忧”“怒”之混,“畏”“思”之错,及混入“虚而相并者也”的注文是有可能的。
五精所并中风医案二则
中医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指导临床,在历代医案中明确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的并不多,但却有两则皆与中风证治有关,一则是元代名医赵以德的验案,一则是明代陆养愚的验案,分述如下。
1 赵以德治陈敬初案
“赵以德云:余尝治陈学士敬初,因醮事(指道场祷告祭祀之事,笔者注)跪拜间,就倒仆,汗如雨,诊之脉大而空虚。年当五十,新娶少妇,今又从跪拜之劳役,故阳气暴散(正若丹溪治郑义士之病同),急煎独参浓汤,连饮半日,汗止,神气稍定,手足俱纵,喑而无声,遂于独参汤中加竹沥,开上涌之痰。次早悲哭,一日不已,以言慰之,遂笑。复笑五七日,无已时。此哭笑者,为阴虚而劳,火动其精神魂魄之脏,气相并故耳。正《黄帝内经》所谓五精相并者,心火并于肺则喜,肺火并于肝则悲是也。加连、柏之属泻其火,更增荆沥开其闭。八日笑止手动,一月能步矣。
震按此条与前条(丹溪治郑义士案,笔者注)大同小异,而所以治其小异处,立言用药,绰有精义,可见古人善能模仿成法又不蹈袭成法也”。
此案见载于余震《古今医案按》。患者在中风倒地后,大汗如雨,脉象大而空虚,显系脱证、虚证,故急予独参汤益气回阳,加竹沥化痰开音,后出现先悲伤一日,喜笑六七日的情志异常表现,此时赵以德卓有见识地指出其病乃“五精相并”所致,“心火并于肺则喜,肺火并于肝则悲”是对“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的临证解读,治疗上加黄连、黄柏泻心火、肺火,加荆沥以配合竹沥化痰开闭,其处方思路巧妙,用药精炼,无怪乎余震倍加称赞。
2 陆养愚治吴少参案
“吴少参老先生年五十,新得美宠,荣归祭祖,跪拜间就倒仆,汗注如雨,浑身壮热,扶至床褥,人事不省,速接名医治疗。众医齐至,俱谓先用纯牛黄灌之。予后至,诊其脉,关尺浮数而空,两寸透入鱼际,此阴虚甚而阳亢极也。因谓病家曰:‘无灌牛黄,灌之即死矣’。急用生地自然汁一升,人参一两,麦冬五钱,五味子一百粒,煎浓灌之。至二三服,神气稍定,汗止,是夜似睡非睡。至五更时,作恐惧状,如人将捕之;至清晨,又作盛怒状,骂詈不止;至午间,又大笑一二时;至薄暮,又悲泣;自此夜静日作,病家以为鬼祟。此即《黄帝内经》所谓五精相并也。‘并于肾则恐,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刘河间曰 ‘平时将息失宜,肾水不足,心火亢极’,乃显此症。夜间阴盛,邪乃暂息,日中阳隆,遂游行五脏而无已时也。仍用前方减人参之半。旬日间,或但悲笑,或但骂詈恐惧,人事时省时不省,饮食与之,尽食方止,不与,不思索,大小便亦通。至半月后而诂妄不作,自后调养气血之药,至百剂始愈。
卢绍庵曰:肾水衰极,火无制而游并五脏,五更肾水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恐惧状;清晨肝木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怒骂状;日中心火用事之时,火并而作喜笑状;薄暮肺金用事之时,火并而作悲泣状。兹有吴公之奇症,故天生先生之奇人以治之;有先生之绝技,故天假吴公之怪病以显之耶”。
此案见于《陆氏三世医验》中的陆养愚医案。该案患者气阴两虚,阳亢而厥,陆养愚以“五精所并”理论结合刘河间“水不制火”之说以解释患者病后出现情志失常怪状的病因病机。对“五精所并”理论,陆氏把“并于肝则忧”改作“并于肝则怒”,这亦是从临床实际症情出发,治疗上以生地汁合生脉饮等养阴益气降火,渐加调养气血之药而奏效,后文卢绍庵之按语虽有过誉之嫌,但剖析却较为得当。
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的指导作用
如前所述,历代医案中明确记载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的并不多,因此,以上两则中风病案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首先,两案都是中风脱证案,患者皆是年过半百之人,又皆新娶妻室,有房劳过度、肾精亏损之嫌,加之祭祀中过于操劳,反复跪拜使体内虚损之气血产生紊乱,故而阴虚而阳亢,发生中风脱证。这一方面印证了在“五精”之中,肾精所处的关键地位,同时证明“五精所并”多为“虚而相并”;另一方面提示我们,中老年人本已肾精不足,若仍房事不节,过度操劳,则容易罹患中风重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素问•调经论》亦言:“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提示在治疗上,宜以峻补阳气,回阳固脱为先,然须佐滋阴降火之品,而且要守方长期调养,才可收效。现代研究亦证明扶正固本法对重症中风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两案在患病翌日都出现了情绪改变,这提示我们中风疾病与情志变化的相关性。现代研究表明中风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突变是中风的重要诱因,而中风患者发病后亦常出现与发病前完全不同的精神心理异常,出现性格、行为和智力的改变。高淑英对经CT扫描确诊为脑血管病的50例中风病例进行分析,发现60%-70%的病例有明显的情志诱因,而中风发病后,则有60%以上的病例出现明显的情志波动。区丽明统计急性脑血管病有精神障碍者占,且以45-74岁脑血管病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多,占。这都告诉我们情志变化能诱发中风,而中风后又可导致情志变化,二者互相影响,其情志变化可能是“精气虚而相并”的结果,而我们可以通过其“五精所并”理论判断其所病脏腑,详尽地探求其原发病脏和继发病脏,准确定位和定性,综合治疗。
第三,在疗程上,赵案通过治疗,“八日笑止手动,一月能步”,而陆案治疗“半月后而诂妄不作,自后调养气血之药,至百剂始愈”。从情绪异常表现上的种类和程度上看,前者表现出的情绪异常症状为悲和喜,相对较少,可能提示其累及相并的脏器较少,程度较轻,病情较稳定,所以恢复相对较快;而后者情志异常多变,在一日之间经历了恐、怒、喜、悲等异常情绪定时交替发作,夜静而日作,提示其累及相并的脏器相对较多,程度较甚,病情更复杂,故而治疗进程亦更缓慢。这提示我们,中风患者患病后情绪异常的种类、程度与中风病的预后可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小结
中风之病,因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经脉,治疗较棘手,疗效常不理想,特别是对中风脱证,预后多不佳。而且中风后继发的神志异常疾病亦成为当前中风证治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文章所探讨的两则医案运用“五精所并”理论指导治疗,收获良效,从中可以窥见“五精所并”理论对中风证治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亦可反证“五精所并”理论之内涵。这也提示我们,合理继承和阐发先贤的理论与经验,即可加深对原有理论的理解,又可对现代中医临床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作者王国为、夏洁楠
国内什么出版社的书质量比zd较好,从客观来说,所谓质量比较好,其他的答案主要从书的内容来展开回答,这基本上属于书的软件,其实书的质量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印刷和装帧。在我看来,好的书必须是两者兼顾的,不幸的是大陆的出版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把精力放在软件上,直到最近几年才重视硬件,这大概是由于出版社的人跟印刷厂人之间缺少一个协调的环节。好在最近几年这方版面明显注意了。但仍然有些书还是质量很差,本来内容上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但是印的漂亮,定价过高,我反而不会买了,总这些软件和硬件是一个平衡,必须是内容和装帧相匹配才好。现在的小金装书越来越多了,但鱼目混杂,有的甚至是拿硬壳儿来人,这种事要是内容不加我撇撇嘴就过去了,如果是内容好的,往往会让我纠结好一阵子啊,比如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小金庄,名字大概叫做海上从文,是一套收录名家小短文的集资把封面设计素雅,内容妙趣横生。这到小金庄在我记忆里也是发自亏,在十年前我眼界未开的时候,真是视若珍宝,现在开来纸张未免太权差,不光粗糙,而且比较薄,颜色灰暗。所以国内出版社的书质量比较好的少之又少。
你说的封面、纸质等质量,一般和书的印刷环节有关通常出版社都会选择印制质量好的印刷厂,不会在这个方面降低成本的。当然,也有一些例外,不过现在国内大厂的整体印刷质量都有提高,差别不是很大了。在过去就不一样,好的出版社出的图书不一定印刷得很好,印象很深的比如岳麓书社,那时他家的古籍翻印比较有名,家里就有岳麓的三言二拍、红楼梦等。他家不像别家分册装订成清装本、线装本的样子,而是合订成五六百页的小32开,纸质不太好,容易粗糙变黄,字体还很小。取的就是其价格便宜,版本够普及。-----------------不从出版社来说,光分类的话,文学等虚构类图书和社科、自科类(包括科普)非虚构图书要比医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非科普)等学术专业类更加追求图书的外形,即封面、纸张和装订质量。会在图书的印装上花比较多的心思、创意。-----------------如果从出版社来谈,我无法跟你说图书印装质量上哪些出版社好,只可比教图书的内容质量。科普类:比较好的是各省的科学技术出版社,比如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浙江科技出版社、江苏科技出版社等。(总的来说,要看各省对出版的重视和发展力度,一般发展比较好的省出版集团,其科技出版社也不会差太多。)医学类:这里指的不是那些什么《不生病的智慧》之类的生活保健类图书,而是指医学专业书籍。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主。外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文学类:比较多,这个可以从虚构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看到,比如长江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许多出版社从最初的定位或长期的发展中都摸索出了自己的长项,比如中信出版社长于经济类、成功类图书,接力出版社长于青少年读物,青岛出版社长于生活类图书等。时间短,资料少,就我的印象说一点,继续工作了。。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因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内容专业性很强,为了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需要投稿的时候推荐审稿人。
中华中医药杂志不要原始数据。《中华中医药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_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教育 医学 经济 金融 管理 科技 工业 机械 农业 电力 计算机期刊网 > 期刊百科>期刊知识 > 正文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_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发布时间:2021-04-05导读:在中华中医药上发表论文,它都会有一个过程,而审稿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很多作者在选择中华中医药杂志的时候,也会比较关注它的审稿问题,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供大家参考。论文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上投稿发表论文的时候,都会有一段过程,而这个过程我们就叫做审稿,最近也是有大部分读者对于中中华中医药杂志的审稿流程和审稿周期的问题感到特别的疑惑,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供大家参考。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中华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创始于1986,杂志的期刊级别是:核心期刊,属于月刊,并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华中医药杂志杂志对来稿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退稿率也较高,但是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的审稿效率很高,不会耽误作者时间,作者可以根据专家给的审稿意见认真修改,具体的审稿如下:1.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官网注册投稿,稿件审理状态随时在线查询。2.投稿→汇款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费(50元)→初审→外审→编辑审阅→通知录取→汇款中华中医药杂志版面费(每页450元)→校对→刊登。3.文稿经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专家审定后录用的,刊登前两个月会通知作者。注:凡收到中华中医药杂志收稿通知后3个月内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说明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来信(挂号)与中华中医药杂志联系。否则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作者负经济责任或其他责任。中华中医药杂志开通在线查稿系统,如需查询请登录中华中医药杂志网站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中医药杂志稿约要求及退改意见修改,务请2个月内修回并通过网上发回至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将随修改稿一并寄出。如因他故(例如补充资料、实验或另做实验等),超过时限,以新稿处理
不是北大核心期刊
肿瘤放疗化疗专业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海南省肿瘤放疗委员会副主委,CSCO会员PPRA-RTOG学术委员会委员。学历:1992年6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本科)医疗系1998年10月第4届中法放射剂量学习班1999年6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肿瘤学研究生)已发表专业论文及著作:年作为编委参编专著一部。杨国梁 郑树主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疗学。科学出版社。2.于金明主编,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展。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00,64-70。3.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治疗美学相关因素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00;7(6):31。第一作者。4.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2001;8(2b):95。第二作者。5.放射敏感性与放射增敏研究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1):83。第一作者。6.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2001年CSCO年会交流,第一作者。7.羟基喜树碱合并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中华医药学杂志,2002;1(3)。第一作者。8.局部晚期高龄肺癌患者的适形放疗。中华医学卫生杂志,2003;1(1):13。第一作者。9.适形放疗对巨块型肝癌的姑息止痛作用。中华癌症姑息医学杂志,2003;2(2):125。第一作者。10.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高龄肺癌患者的姑息疗效观察。2004年CSCO年会交流并发表于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2):39。第一作者。11.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良性肿瘤疗效分析。2004年CSCO年会交流并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1):25。第一作者。12.保乳治疗中的若干问题。抗癌杂志,2005;1:24。第一作者。13.常规外照射前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19例鼻咽癌的对照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5):1169-1172。第一作者。14.多呼吸时相CT模拟适形放射治疗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2):127-130。第一作者。15. 不同靶区确定法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5):384-387。第一作者。16. 不同呼吸时相CT扫描常规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国肿瘤临床,2010,37(8):461-463。获PPRA-RTOG年会优秀论文奖。
国内并没有《中华医药美学美容杂志》这个刊物,据我了解只有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请问你要问的是不是这个期刊呢?刊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主办: 中华医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0290CN: 11-4657/R邮发代号: 82-800现用刊名: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曾用刊名:中华医学美容杂志;医学美学与美容创刊时间:1994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部分):G172 中华血液学杂志G191 中华眼底病杂志G173 中华眼科杂志G873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Q92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G705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G489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G17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G176 中华医学杂志G19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G59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G610 中华胰腺病杂志G177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该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国家级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相关美容杂志(供参考):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医学美学美容中国科学美容如有其他疑问请继续追问。
医疗发票开具,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以及到医院结算窗口等方式申请开具医疗发票。发票是我们报销的重要依据,一定要妥善保管。如果不慎遗失,不仅商业保险可能报销不了,连医保都可能无法报销。一般医院的缴费窗口就可以打印发票,但也有医院补打发票只能去特定的窗口或科室,因此会有指定时间,不是每天都有。除了发票,医疗险理赔还需要什么资料?不同的险种所需要的保险事故的证明资料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具体可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咨询;基本理赔材料:(1)理赔保险金申请书;(2)保险合同;(3)被保险人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复印件;(4)出险人为未成年人时,提供监护人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复印件、监护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证明(出生证、户口本均可);(5)被保险人身故时,提供受益人身份证正反面、银行卡复印件、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本、公证书均可);以上这几样都是基本理赔单证,无论是意外险还是健康险,理赔时都是需要的。不同保险事故特需理赔资料:1、疾病身故(1)被保险人死亡三证(死亡证明、丧葬证明、户籍注销证明);(2)抢救的病历复印件、检查报告单、发票原件、费用清单原件;2、意外身故(1)被保险人死亡三证(死亡证明、丧葬证明、户籍注销证明);(2)警方或其他有关部门或出具的书面意外事故证明材料;(3)抢救的病历复印件、检查报告单、发票原件、费用清单原件;3、全残/伤残(1)伤残鉴定报告原件(按条款约定的鉴定标准鉴定);(2)警方或其他有关部门或出具的书面意外事故证明材料;(3)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病历复印件、检查报告单、发票原件、费用清单原件;4、重疾保险金(1)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盖有诊断专用章);(2)该疾病确诊相关的病理显微镜检查、血液检验等检验报告;(3)与该疾病相关的门诊病历复印件、住院病历复印件;5、意外及疾病医疗(1)门诊发票(发票联/收据联)原件、费用清单、门诊病历复印件、检查报告单;(2)住院发票(发票联/收据联)原件、费用清单、完整住院病历盖章复印件;完成住院病历包括但不限于:1.住院病历首页2.入院记录3.诊断证明4.出院小结5.手术记录(如有)6.检查化验报告单7.遗嘱单8.体温单保险理赔流程:事发后及时报案,及时拔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 将出险时的详细情况告诉保险公司,便于他们立案审核;收集资料,提交资料;等待审核;收到赔款;理赔时效:对于资料齐全并核定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给付赔款。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倒卖假冒医疗费发票构成什么罪名倒卖假冒医疗发票的,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按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进行处罚,追究倒卖者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六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般来说,如果丢失了医院的发票,医院是不会补打发票的,但是如果发票是为了用于报销,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报销,比如说到医院询问发票的发票号,然后登报声明发票丢失,之后按照相关程序即可用相应的凭证进行报销,有的医院可能会收取手续费。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先打个电话到医院财务部,提前询问清楚如何补,需要什么材料,准备齐全。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一)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二)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三)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四)拆本使用发票的;(五)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六)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七)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八)未按照规定缴销发票的;(九)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的。第三十六条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有很多的,建议你去青年学院,学校专业都多,选择性高,深圳青年学院与昆明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家公办重点大学合作设立了深圳报名处、学习中心、教学站 ,开办了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等类型齐全的各种专本科班几 百个,培养会计、财务、金融、证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法律、 交通运输、民航管理工程、建造师、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动漫设计、计算
论;文;发;表; 评;;职;称可;以与;我;;联;系
2007年核心期刊目录2(共485种)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肿瘤医学类 1、 中华肿瘤杂志 1948 、 癌症 1534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26 、 中国肺癌杂志 313 、 肿瘤 498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56 、 现代肿瘤医学 236 、 癌变�6�1畸变�6�1突变 240 、 中国肿瘤临床 1040 、中国癌症杂志 395 、肿瘤防治研究 436 、中国肿瘤 580 、肿瘤学杂志 19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362 、白血病�6�1淋巴瘤 151 中医类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62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709 、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536 、 中西医结合学报 125 、 中草药 3696 、 中国针灸 1125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47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中药材 119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373 、针刺研究 332 、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70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5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中国骨伤 48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323 、天津中医药 20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中国中医急症 32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6 、中国中医药科技 406 、中医杂志 1020 、中医药学刊 480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32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5 、上海中医药杂志 50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4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9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4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79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00 特种医学类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2975 2、 中国内镜杂志 1919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861 、 中华核医学杂志 582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620 、 介入放射学杂志 501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104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025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121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95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59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350 、医学影像学杂志 3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531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24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70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199 、放射学实践 389 、中国法医学杂志 214 、放射免疫学杂志 312 生物学类 1、 遗传学报 1642 、 动物学报 1084 、 CELL RESEARCH 213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94 、 中国科学C 433 、 病毒学报 401 、 遗传 836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14 、 动物学研究 64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67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165 、中国病毒学 346 、动物学杂志 697 、生命科学研究 171 、细胞生物学杂志 223 、生物学杂志 233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55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11 、生命科学 220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45 以上数据摘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6年)
对稿件的要求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脚,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7.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χ±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或P<)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χ2=,F=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P<和P<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或P<。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9.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数据图及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引自他刊,应注明出处并提供该刊同意刊载证明。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 ng/L± ng/L”可以表示为“(±)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不能写成±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外文文献需要提供PubMed的PMID号。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二、投稿要求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2.请通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投稿点击“业务中心”进入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网上投稿成功后还需寄送以下几项材料:(1)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40元(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汇款地址: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收;(2)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3)一份打印件(也需注明稿件编号);(4)若此项研究为基金项目者,需附批文复印件。投稿过程中如需帮助请致电编辑部。三、稿件处理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400元。汇款至100710 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和《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系列刊物具有ISSN/CN标准刊号。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外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内科学、眼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栏目:论著、综述、 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管理、专题讲座、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详见各个专科杂志稿约)。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