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 Pro并没有发挥出骁龙888的全部特性,比如对多镜头多传感器同时拍摄和切换的支持。于是在小米11 Pro之后,小米11 Ultra登场,那么小米11 Ultra的摄像参数是怎样的呢?
小米11 Ultra前置2000万像素,后置拥有50MP的三星GN2超大底主摄,升级了两颗 IMX586 辅助镜头,全焦段8K,拥有120倍的潜望式长焦镜头(48MP、10倍)以及 128° 超广角镜头(48MP),还配备了 dTOF。
和11 Pro相同,11 Ultra主摄依然是三星GN2 5000万像素超大底,但广角和长焦镜头采用了两颗索尼IMX586主摄级的传感器配置。长焦镜头的混合变焦倍率也提高到了120倍的水平。
除此之外,手机的拍摄模块上还配置了一块64点阵dToF激光雷达用于对焦。在算法支持下,11 Ultra的手持夜景拍摄效果,和使用三脚架曝光30秒的效果相当。
手机上的镜头可以同时拍摄8K清晰度的视频,并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拍摄者在屏幕上点选,就可以完成同一个场景内,从广角到特写不同镜头的切换。
小米11 Ultra在DXOMark上的得分达到了143,在广角拍摄、照片拍摄和视频拍摄方面,都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一。
本文以小米11Ultra为例适用于MIUI 12系统
被称为“安卓之光”的小米11 Ultra,在影像领域自然也做到极致。其搭载的1/英寸定制大底让其拥有了媲美卡片相机的传感器,10倍光学变焦、128 超广角、8K视频录制都给予了用户深刻的印象。不过我们本篇文章主要想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小米11 Ultra在视频方面的建树,以及如何利用小米11 Ultra拍摄出更有趣的视频。 同样的,我们在讲解小米11 Ultra的视频能力前还是先来介绍下关于它的镜头配置。小米11 Ultra采用了多主摄模组,其中包括5000万像素超感光镜头、4800万像素超长焦镜头和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从镜头素质来说相当豪华。 小米11 Ultra主摄采用了来自三星的GN2定制大底,1/英寸的CMOS让其拥有较高的信噪比。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视频,高信噪比的优势让小米11 Ultra可以在暗光环境下无须拉高ISO便能得到与小传感器同样的亮度,并且画面的噪点会大幅降低,提升画质。即便是在 lux的极暗光环境下,小米11 Ultra依旧能凭借“夜枭算法”来实现“夜视”功能,这对于拍摄视频来说极为重要。另一方面,当面对复杂场景或是暗光环境时,视频的对焦也相当重要,毕竟观众可不想看到虚焦的画面。小米11 Ultra拥有全像素全向8核对焦以及64点激光对焦系统,让对焦能力全面升级,用户在拍摄视频时也无须担心虚焦的情况出现。 对于拍摄视频而言,长焦提供给用户的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小米11 Ultra搭载的4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可以实现最远15倍变焦,并且防抖表现不错,画面清晰,即便是将远处的景色放大数倍依旧清晰准确。此外小米11 Ultra还有多种趣味拍摄模式,我们会在后面的讲解中一一提及。 从拍摄界面来看,小米11 Ultra的拍摄界面相当简洁,焦段方面支持倍到最高15倍的变焦。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1 Ultra在开启拍摄后会在界面底部出现一个焦段滑动杆,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滑动杆顺滑地调整拍摄视角。该滑动杆根据镜头的不同来调整的焦段也有所不同。在倍模式下,小米11 Ultra使用超广角镜头,此时用户可以在倍的焦段内选择;在1倍模式下,小米11 Ultra使用主摄,此时用户可调整的焦段为1~6倍;在5倍模式下,小米11 Ultra使用潜望式长焦镜头,此时用户可以调整的焦段为5倍到15倍。 小米11 Ultra可以在顶部菜单栏开启HDR模式,不过想要开启HDR10+则需要到详细设置中。 相较于其他手机可以在拍摄模式中自由选择镜头和变焦倍数,小米11 Ultra限定单镜头的变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但在画面表现上避免了切换镜头时所带来的画面切割感,毕竟不是每颗镜头都拥有相同的素质,这也提醒了视频拍摄者在拍摄之前就应当考虑好使用哪颗镜头来进行拍摄。 功能方面,小米11 Ultra可以在顶部菜单栏开启HDR模式,其内置的“芯片级单帧逐行HDR”会对像素逐行进行三次曝光,消除HDR鬼影问题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动态范围。至于HDR10+模式,则需要在4K或8K分辨率下进入设置进行单独开启。小米11 Ultra全链路HDR10+可以为拍摄者提供从拍摄到处理再到显示的全程体验,高动态色彩会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享受。分辨率方面,小米11 Ultra支持720P、1080P、4K和8K四种分辨率,最高支持60fps帧率,可以带来流畅的画面表现。 运动跟拍功能可以选择跟拍物体,便于捕捉运动的动物或物体。 防抖方面值得一提。小米11 Ultra原生支持OIS光学防抖,在使用潜望式长焦镜头时的防抖表现让人惊喜,即便是开启最高15倍变焦,小米11 Ultra的实拍画面依旧明细锐利,OIS光学防抖可以很好抵消手持的抖动。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防抖效果,我们更推荐使用顶部菜单中的“超级防抖”和“超级防抖Pro”。需要注意的是开启防抖模式后无法使用变焦功能,并且不同的模式下视角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超级防抖”模式下,小米11 Ultra启用主摄镜头,此时的视频画面相比未开启防抖模式时要稍小一些,要留出冗余画面进行裁剪。而在“超级防抖Pro”模式下,小米11 Ultra会启用超广角镜头,此时的画面广度反而要稍大一些,并且得益于较高的像素,广角画面与主摄画面也相差无几,在大部分场景下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顶部菜单中的“超级防抖”和“超级防抖Pro”可以有效减少画面抖动,另外在长焦端的防抖表现也令人惊喜。 电影滤镜和视频美化也是用户最常使用的两个功能,前者可以提供极具特色的电影滤镜,适合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后者则是在拍摄女生时必不可少的神器,不仅有100级美颜功能还能调节虚化效果,可以说是小姐姐拍摄利器了。 不过要说最有趣、最实用的功能,就莫过于语音字幕和运动跟拍了。这两个功能都在顶部菜单右侧的下拉栏中打开。语音字幕功能可以实时根据视频录制的声音生成字幕,并可以在视频剪辑中进行编辑更改,当拍完一段视频后,实时字幕就已经完成,用户无须使用第三方工具匹配字幕,操作更加方便。运动跟拍则是在视频界面单机选择需要跟拍的对象,对象可以是人或者物体,当场景移动时小米11 Ultra的对焦点会进行跟随,并且能自动调整曝光参数,抓拍更清晰。 语音字幕功能可以实时根据视频录制的声音生成字幕,并可以在视频剪辑中进行编辑更改。 毫无疑问,小米11 Ultra也支持专业模式下录制视频,只需在“专业”界面的右下方点击录像按钮即可开启。在专业模式下,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外平衡、对焦、快门时间、曝光补偿和感光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景来调整参数。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1 Ultra提供了三种专业的测光方式,分别是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其中平均测光适用于光照均匀的画面;中央重点测光适用于主题位于画面中央的场景;点测光则适用于精确控制画面明暗的拍摄。 在专业模式下,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外平衡、对焦、快门时间、曝光补偿和感光度等。 一般而言,不同的测光模式仅会出现在专业单反相机上,出现手机上实属罕见,不过同样罕见的还有LOG模式。小米11 Ultra在专业模式界面顶部的右侧下拉栏中可以开启LOG模式,其英文全称是Logarithmic,它是一种采用对数函数应用到曝光曲线上的视频记录形式,在佳能、尼康、索尼等品牌的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中均提供了该功能。LOG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与我们熟知的RAW格式相比,RAW格式记录的是传感器获取的全部光学信息,LOG则是通过对应的特殊曲线,让传感器在录制时动态范围最大化。两者的目的都是最大化获得有效图像信息,不过手段和结果有所不同。从本质上来说,RAW是纯数据信息,而LOG本质仍是视频。 拥有三种测光方式的小米 Ultra相当专业,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测光方式。 同样专业的功能还包括峰值对焦、曝光反馈和光焦分离。峰值对焦可以将对焦最清晰的区域轮廓通过红色高亮进行显示;曝光反馈则是实时显示画面曝光程度,辅助调整曝光值。光焦分离则是通过轻触画面来锁定对焦点,再拖动中心的黄色圆环来调整测光点。如果长按的话则会锁定焦点和测光点,此时也无法拖动测光点。另外,小米11 Ultra在拍摄界面的右上方还拥有直方图和音频图两种专业图标,前者可以试试反馈画面的曝光情况,后者则会实时监控左右声道的音量,并且滑动它还能调整收音的大小。 同样专业的功能还包括峰值对焦、曝光反馈和光焦分离,可以在设置中详细查看。 相较于一般手机而言,小米11 Ultra独特的三摄以及新奇的拍摄模式要更加吸引用户一些。在拍照界面的最右侧,可以在更多中找到“短视频”“VLOG”“慢动作”“延时摄影”“多摄同拍”和“魔法分身”等多种视频模式,每种模式均可以带给用户不同的拍摄体验。 “短视频”功能可以拍摄15s时长的视频,分辨率有720P和1080P两档选择,镜头焦段与普通视频模式无异,拥有更多的美颜效果、滤镜和万花筒功能。另外“短视频”模式可以直接进行配乐,在拍摄界面顶部即可选择本地音乐或热门歌曲。 相比“短视频”,“VLOG”功能或许更能得到视频拍摄者的青睐。其内置的14个模板覆盖了精致、潮流、小清新、炫酷等多种风格,从拍摄角度到分镜再到音乐再到后期剪辑,全部囊括在一个模板中,“傻瓜式”的操作流程只需看一遍就会。 “慢动作”和“延时摄影”我们在不少的手机上已经见过,小米11 Ultra的慢动作功能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和1920fps,并且支持自定义慢动作时段和配乐,可以给予运动的物体一个有趣的特写。延时摄影则是加快时间的流动,在短短几秒间就能表达数小时的画面,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慢动作功能最高支持1080P分辨率和1920fps,并且支持自定义慢动作时段和配乐。 魔法分身的功能则更像是电影特效,即便只有一个人也能营造出分身效果,并且还有拍照模式、录像模式和定格模式三种模式可供用户选择。“多摄同开”则是小米11 Ultra的撒手锏,当打开该功能后可同时开启多个摄像头,支持录制两个视角的画面,并可以选择“双拼”和“同录”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双拼是将两个视角的影像合并为一段视频,同录则是同时录制和保存两个不同视角下拍摄的视频。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1 Ultra还支持多机联录功能,可以支持两台手机在不同视角下录制影像,并合成一段视频,在拍摄生活类Vlog时相当好用。 多摄同开功能可同时录制两个摄像头的内容,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进行拍摄的镜头和焦段。 双拼模式下的成片如上图所示 其实从我们的介绍可以看出,各大手机厂商为了丰富手机的影像能力不仅从镜头硬件下手,提升影像素质,还在影像功能上费尽心思,力图打造更适合用户使用并能发挥创意的拍摄模式。对于想要拍短视频记录生活的用户来说,好好使用手机内置的视频功能,针对不同场景使用不同视频功能,一定可以让你拍摄的视频区别于其他视频,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存在。
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是很前面的,这个城市广角镜是正规机构发布的,是属于这个正刊的。《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家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
现在是可以提前订阅2019年的杂志了,很多杂志网站都支持预定的,去专业的杂志网站啊,去书店肯定不好买啊,可以去杂志云啊这些,不介意速度慢的话,邮局也可以。
《南方周末》《人物周刊》《了望》《亚洲周刊》《新民周刊》等等。其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时评博客可以订阅,如果方便上网,还是看时评博客方便。
《冰点》杂志,我只听说过,没看过,不知现在市面上有没有得卖。
《南方周末》、《半月谈》、《求是》,其中半月谈是老牌子了,求是是官方刊物,南方周末也是不错的选择
《冰点》杂志,我只听说过,没看过,不知现在市面上有没有得卖。
电子的没有. 昭阳订阅可以订阅纸版, 价格也便宜.
既然楼主一直看凤凰周刊,那些什么中国周刊,新民周刊,三联周刊,南方周末什么的都可以不看,不痛不痒的。不如直接看广角镜,镜报,亚洲周刊等香港媒体。经常有独家报道,而且都不是哗众取宠,猎奇花边新闻那种,紧跟时事热点。这几个杂志报纸在国内报刊亭是买不到的,广角镜,镜报在淘宝网上还可以订阅,亚洲周刊只能在香港买到,建议楼主在淘宝网搜一下珠海凤凰星这个卖家,进去看看,有广角镜,镜报的内容简介。再就是要提醒你,香港杂志价格可不菲,要有心理准备,可先买几本试试看。
1、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 上世纪70年代未,香港工业面临产业转型,大部分劳动密集形产业因工资、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正在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此时,恰逢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深圳被批准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理所当然成为了港资来大陆发展的首选地。 深圳建市之初,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三来一补”。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引进外资的形式具有形式灵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在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深圳早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据媒体披露,第一个来深圳投资办厂的香港商人是郑可明。郑可明本系广东鹤山人,客居香港多年,但仍然心系罗湖桥北岸的世界。1978年初,他听人说内地在搞改革开放,便召集几个兄弟找来几台旧机器,从香港步行走过罗湖桥来深圳开办手袋厂。来深圳后,郑很快与当地村、镇政府签订了合同。按合同规定,村里出地、出人,郑出钱建厂并提供机器;原料由郑从香港运进,加工后,产品仍由郑往香港销售。这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的原始模式。 继郑可明来深办厂后,郑的多名旅港老乡也纷纷效仿。此后,成群结队的香港人抬着机器从罗湖桥上赶过来,在深圳盖起简易的厂房,或是生产手袋、皮具;或是生产布料、服装;或是生产五金、自行车等。这种被称之为“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模式被迅速复制。 据当地人回忆,当年从罗湖口岸铺开来,一大片的全是小矮房,走在厂区中间都分不清东南西北,尽管当时手袋厂、箱包厂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扛着机器、背着大麻袋原料经过罗湖桥的香港商人仍是络绎不绝。 此后,深圳的各个乡镇都迎来了“三来一补”生意的香港商人,1979年,仅宝安的石岩村就进驻了1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 在“三来一补”效应的影响下,1979年,深圳市正式提出了特区要以发展“三资”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79年,泰国华侨谢国民率先来到深圳,拿到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成立了正大集团蛇口公司,此后,谢又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康地集团合资组建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 到1979年底,深圳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200多家,到1981年底,深圳市的外资企业已达1800多家。到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亿美元,占当时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至此,深圳市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已初见端倪。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深圳建特区前,即1980年前,这里只有6户个体工商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地方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尚处争论、观望阶段的时候,深圳市就明确提出了在注重发展“三资”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登记注册办法》、《关于发展特区私营企业的若干观定》等重要政策法规。1980年以后,深圳按照“先繁荣后规矩,先活跃后有序”的的思路,在允许并支持本地居民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大胆实行“打开城门,积极引进”的方针,允许邻县、外省的个体户进入特区经营。 到1985年底,全市个体户发展到2118户,其中一部分个体工商户无论在经营规模还是在雇工人数等方面,实际上都已突破个体经济的界限,开始向民营企业转变。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件》,1988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深圳市在这期间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民间科技企业管理规定》、《深圳经济特区私营企业暂行规定》等等,提供了比内地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来特区创办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在前一阶段积累了相当资金的个体工商户也正式注册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至1991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024户,总注册资金达15000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总方向。深圳市根据国家的总体改革目标,在国家尚未出台《公司法》之前,于1992年率先出台了《有限责任公司条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合伙制条例》等,这些极具前瞻性的政策法规,再一次激起民间创业热潮。据工商部门反映,一时间,民营企业注册登记猛增,高峰时,每天要新增上百家民企。日后成为行业龙头的著名民企大都在这一期间筹备或延生。如通讯领域的华为、中心,网络领域的腾讯,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等,生物工程领域的海王、海普瑞;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中金高能等。 由于深圳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制订的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已基本废止。在深圳,凡是法律、法规未加禁止的行为,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深圳民企涉足的领域既包括商业贸易、饮食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也包括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软件、激光等高新技术产业,还包括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甚至连一些垄断性行业,也向民企敞开了大门。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才造就了如华为、中心、平安、比亚迪、万科等一批在世界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也是深圳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举措。截止2001年底,经深圳市科技局正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113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有60家。民营科技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282亿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全市14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有4家落户在民企,全市有4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民企。深圳民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民企总数的64%,由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值占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的88%。 3、率先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按照中央“杀出一条血路来”和“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的指示精神,自建特区以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创造了国内的多个第一。 一是积极探索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撤销了大部分行政性主管局,实行大部制,走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1987年,深圳市率先在国家机关内建立公务员制度,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变为公务员;1992年前后,着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废止了计划经济时期旧的规章制度,取消了大部分行政性审批的项目,放宽了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深圳市率先进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取消了企业的行政级别,有6家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001年至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竞争性领域劣势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革,对5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国际招标招募,对几家大型国企集团实行授权经营。 三是积极推进价格体制的改革。1987年,深圳市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副食品价格改革入手,逐步扩展到工业品价格的改革,取消各类票证,下放了定价权限,实行浮动价格,把物资调拨价改为议购议销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又进一步调整价格改革的思路,由“以调为主”发展到“以放为主”,至此,深圳市97%的商品价格都由市场调节。 四是积极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早在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就率先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职工,并宣布在工业区内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1986年,深圳市率先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职位工资制。深圳市还在股份制企业中试行员工持股和股份期权制度,并规定技术发明、品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入股。这些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创新活动。 五、是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对深圳的负责同志讲: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市按照小平同志的指示,在银行、证卷、保险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新中国金融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1985年,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各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986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深圳招商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组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建国以来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售股票的商业银行业。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 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正式启动中小企业板块,同年6月25日,首批中小板8家新股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009年9月,深交所正式启动创业板,同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至此,深圳资本市场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梯形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六是充分运用好立法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992年7月,深圳市获得了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深圳市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为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供法律保障。在拥有立法权之后,深圳市先后在市场规划、市场秩序、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截止2000年,深圳市在所制定951项法规中,其中直接涉及经济改革方面的立法占立法总数的73%。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特区市场经济需要的,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深圳的改革和发展,也为国家的立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4、转变增长方式,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和完善的金融产业、联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产业、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后三者可称之为现代服务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探索的艰辛与转型的阵痛。大致来说,深圳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升级。 (1)第一次产业转型:由贸易向工业转型 深圳特区是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既没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没工工业基础,留给大特区的只有“一穷二白”。如果说深圳在建特区之初还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无非是这么两条:其一是国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吸引外资减税、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主权等等;其二是地理上毗邻港澳,与香港只一河之隔。因此,深圳最初的发展之路别无选择,只能走贸易或加工贸易的发展路径,来逐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也符合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大都要经过贸、工、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一般路径。 深圳通过贸易和加工贸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三个渠道或者说三大来源。 一是转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人们尚未告别短缺时代,港澳和国外物美价廉的轻工业品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当时整个中国掀起了一股全民经商的潮流,而深圳既地处沿海地带,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在特区兴建之初,为满足其建设中的物资供给,中央给予深圳在物资进口和外汇使用上一些特殊政策。因此,深圳很快成为国内新兴的贸易中心。不仅一大批内地个体工商户或刚刚脱离体制下海经商者,纷纷来深圳淘金,通过各种渠道与深圳有关机构拉上关系,而且外省乃至中央各个部办委都纷纷在深圳设贸易公司,来钻这个政策空子,将原本用于深圳特区内的进口物资,倒卖到内地去,靠这种贸易赚取暴利。 二是走私贩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沿海一带,例如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兴起了一股走私贩私的热潮,有不少人通过这种灰黑色的贸易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可以说是当时电子产品零部件最大的走私集散地,闻名全国的赛格电子市场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是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 如前所述,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澳台等地劳动密集行业因人工、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而且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深圳又有天势、地利、人和的诸多优势,是承担这种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因此,加工贸易是深圳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化初期,靠贸易打基础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立市的弊端也逐步显露出来,前两种贸易本来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后一种加工贸易形式也浮现出不少问题。最先对此提出批评的是刚从国外回到香港的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陈文鸿博士,他在香港出版的《广角镜》杂志(1985年5月号)上发表了名为《深圳特在那里》的文章,文章批评,深圳建特区5年来,表面上繁荣,但根基不稳,主要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通过贸易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其他地方的转口贸易赚内地人的钱,这不应是深圳发展的方向。陈的文章激起了国内第一场关于深圳特区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大多数批评者认为,深圳工业的比重太低,而且指出,深圳要学会到国际市场上赚外国人的钱,而不应赚内地人的钱。 这一阶段,不仅理论界对深圳的发展路径颇有微词,中央也对深圳的政策进行了微调。1985年,中央决定拔掉给深圳输血的针头,加强对深圳进出口商品的控制。转眼间,几千家公司关门倒闭,深圳的经济亦陷入低谷。同年11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座谈会,中央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逐步做到生产以外销为主,力争为国家多创外汇。” 深圳也根据国家的“七五”计划目标,制订本市的发展规划,提出在“七五”期间,要利用外资15亿美元,国内投资60亿元人民币,新建500家工厂,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90亿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基本上形成外向型工业结构。 至此,深圳产业结构进入了第一个转型期,即由贸易转向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继续在关外发展,特区外沿107国道以及深惠公路布满了这类企业。特区内形成了以电子、轻工业为主的上步、八卦岭工业区,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梅林工业区,以轻纺为主的莲塘工业区,以建材为主的龙井工业区。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深圳迅速成长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到1994年,深圳GDP已经超越许多传统工业基地,上升到全国第6位。 (2)第二次产业转型:由一般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深圳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布局存在饥不择食的问题,尤其“三来一补”带来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个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与整个城市的定位和远期发展目标不相称;二是一大批以“三来一补”的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企业挤占了深圳的发展空间;三是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深圳农村经济过分依赖“三来一补”,丧失了建立一个自有、自主、自营的经济体系的良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温州地区也落后于珠三角的其他地区;五是“三来一补”企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在外商,难以防范国际市场的风险。 上述问题引起了深圳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上任不久的市长历有为更是力主产业转型升级,限制发展“三来一补”。1993年年底,深圳市出台一份调整产业结构的文件。文件规定,暂停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特区内已办的“三来一补”加工业,属于污染环境的,要坚决迁走。另在特区外划出9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大工业区(现在的坪山新区)。政策一出,港资企业一片哗然,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纷纷迁往外地。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据统计,截止2008年,深圳已整体外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9家,涉及10个工业行业,涉及工业总产值达108亿元。 一般认为,深圳真正实施第二次产业转型升级并高调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在1995年前后,促成这一转型既来源于经济发展的困局,也部分来源于外界的质疑。1995年国内发生了关于深圳特区的第二次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历有为,论战的另一方是有“国情学者”之称的胡鞍钢博士。起因源于胡鞍钢发表了一篇关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特区不是特在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全国人民的特别支持,而特在特区自身的创新。究竟谁是谁非,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关于特区的质疑,是向深圳特区敲了一次警钟,有利于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高调提出了深圳要第二次创业的口号。1995年,深圳市颁布了《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7年深圳市又出台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1998年,深圳市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22条)。至此,深圳市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布局。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一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已初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达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至12%以下;二是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被淘汰。原布局在深圳南头、蛇口及东部沿海的印染厂、纺织厂等有的关停、有的迁移、有的转产;三是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如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产业布满关内外,成为深圳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四是物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对外口岸的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排名连年跃升,直到2005年,雄居全球第四货柜港。 (3)第三次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 深圳第三产业转型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是政府主动为之,力图通过调整,在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由工业变为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金融、会展、创意、文化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2005年,深圳市出台《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方案提高了企业进入的环保门槛。同年,深圳还出台了《2005——2010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列为第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1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还被认为是深圳向现代服务业进军的动员令。 另一方面,一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三资企业”,因生存环境恶化,主动外迁,形成了继1993年之后的又一波外迁潮,已经并将持续影响深圳的经济总量。外资企业外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用地严重短缺,企业的扩张受到影响;二是政策优势弱化,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政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品退税,并收缩了信贷等等;三是利润空间缩小,人工工资、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用水、电价上调等等。从外迁的路线看,一部分迁至东莞、惠州,以及省外的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也有一部企业则向越南、孟加拉、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准入制度较为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正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深圳的第三次产业转型。按深圳市的说法,第三次产业转型,就是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由物质性资源向软资源转变;二是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三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四是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五是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目前这次转型仍在继续,但已初见端倪。以福田区为例,近几年福田区在转型中探索出三个模式:即:“工改商模式”、“工改工模式”、“工改文模式”。一是以华强北商业街为代表的“工改商”模式,把华强北从原来以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工商混合区发展的中国电子第一街;二是以上沙创新科技园为代表的“工改工”模式,将16栋“三来一补”的厂房进行整体改造,把原先的低端加工制造园区改造成为科技创新园区,现在这里聚集几十家通信、网络等高科技研发企业,年产值比改造前增长了倍;三是以田面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工改文”模式,把原先的汽车修配、服务生产的工业区改造成为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今,在仅平方公里的福田中央商务区,聚集着7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24个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或分支机构,占深圳市80%的创投机构、65%的证券营业部、94%的基金公司、84%的保险机构,此外,还聚集 了100多家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部和区域总部。
我觉得歼7MF是非常值得保留的,因为中国还没有富有的无所放矢的程度,如果一旦打起仗来,后悔已晚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永远有一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不但坚决支持歼7MF复工,而且还希望看到后续改进型号,双发双座加隐身涂料的歼7MF-BS又如何呢?请军事爱好者顶起!
J7MF就是J10
可以去淘宝上定购。
既然都买凤凰周刊了要对比看的话只有人民日报不行的话就看下联合早报 联合晚报吧订不到 去他们网站其实看凤凰的有报天天读栏目,感兴趣的文章上网搜下就好了喷嚏网也可以瞧下,还可以订阅下一些博客网络时代了,不要直盯着报纸杂志了
《冰点》杂志,我只听说过,没看过,不知现在市面上有没有得卖。
《南方周末》《人物周刊》《了望》《亚洲周刊》《新民周刊》等等。其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时评博客可以订阅,如果方便上网,还是看时评博客方便。
《南方周末》、《半月谈》、《求是》,其中半月谈是老牌子了,求是是官方刊物,南方周末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