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建国七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建国七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你可以去百度上搜索一下,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给你参考的。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快车载着来自秦关汉月、唐疆元界震天的战鼓声;载着来自长江边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十四亿人民的喜悦和中华民族的憧憬;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和与时俱进的召唤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奔向前。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心得,欢迎借鉴参考。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心得【一】

在世界的版图上,有一只叫中国的“雄鸡”;在这块版图上生活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这几天来的国庆让我们全班都为之激动,为什么?因为祖国它70岁了。

祖国啊,你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也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历史过程,可——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它是伟大的,是刚毅不屈的!

唐朝时期,中国的所有科技都达到了世界顶峰,这令所有外国人咂舌——中国,果然是个强国。当时,唐朝商业在当时是最发达的,长安城是最繁华的地方,来自波斯、等中亚、西亚已经东南沿海的各地商人汇集于此,做着各种贸易,他们带来他们当地的特产到长安的市场贩卖,然后买进中国的特产和丝绸倒卖到欧洲那些富裕的贵族手里赚取大量的金币。

渐渐地,历史放慢了脚步,中国也在慢慢的落后,清代采取的政策是封关闭国,这更加的迫使了我们中国发展停止。当是时,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这样子有效的对外国侵略者造成了损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起到了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但是这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政治落后。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 文化 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也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在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伍于世界。“落后要挨打啊!”谁都知道这句话,中国的毁灭性时期到了……

从繁华昌盛转变为战乱频繁,人们名不聊生,家破人亡。1840年——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了!此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案板上的一块鱼肉任人宰割。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清政府的统治,中国迎来了一丝曙光。但是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的,这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但这为以后中国的革命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人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在不断萌发,这时,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了,谁也打不垮这个民族,他们是顽强的,这个国家是欣欣向荣的!此后中国再次和世界接上了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49年,毛主席站在*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使所有人都振奋不已,用一个词语说,我们的英雄们“浴火重生”了。

历史见证了一个不朽国家的风雨,这个国家叫“中国”,这个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是黄河母亲养育了我们,是英雄们的鲜血创造了所有的辉煌,才有了现在的成就。让我们为代表自己祖国母亲的国旗致敬,是他们造就了一切。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心得【二】

又是一年秋风劲,又迎一个 国庆节 。

金秋田野的颗颗果实,怎能多过华夏子孙今天的喜悦之情?三峡平湖的圈圈涟漪,哪能诉尽中华儿女今天的国庆感怀!

追忆那一刻的振奋啊,又怎能忘记1921年的7月,也是一个动人心魄的季节:时光掠过嘉兴南湖,风雨中驶来一页小舟,舟上承载着一个灵魂,一个在欧洲大陆上飘过的灵魂,一个准备附着在被列强所谓的东亚病夫身上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灵魂的诞生,使这只普通的小船成了悠悠五千年中国历的一座丰碑;这个灵魂的诞生,使中国之船在风雨飘摇中看到了前进的航标。

穿过历史的风雨,跨过时间的长堤,小舟上的灵魂飘荡于祖国的千山万水,镰刀和铁锤发出的金色光芒,照过古楼门洞,照过山涧小道,照过草地上的草根,照过雪山上的雪坑,照过大渡河上的铁索,照过延河边上的宝塔,照过古都西安的城墙,照过横渡长江的千帆。终于,照亮了紫禁城上的红瓦,照亮了*前的广场,也照亮了祖国的城市乡村。南湖小船上的舵手,又掌握着新中国巨轮的航向。

当春天的 故事 从南海边讲起,中国这只巨轮又开始了新的航程。从此,古老的山村收获着小康的梦想,开放的城市演绎着新的加速度。那是好事多多呀,目不暇接,那是喜事连连呀,应接不暇:港澳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召开,wto加入,“神七”上天……,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在雄鸡版图上诞生。中华民族在*的领导下,书写着新世纪的鸿篇巨著。

尽管还有国际风云的千变万幻,尽管还有日本鬼子的亡魂飘散,但过洋走世界的中国,仍然并且还要更好地担当着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心得【三】

1949年10月1日,当我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前冉冉升起,隆隆的礼炮声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祝福,一起升上了新中国的上空。肃立在红旗之下,万众瞩目。时间停了,声音停了,剩下的只有人民激动的呼吸。这片古老的土地,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片湛蓝的天空,容纳了战火的硝烟;这漫长的时间,正推动着中国奋进的希望。

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审理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每年都要举行阅兵仪式。蔚为壮观的景象,顿时,将不计其数的双眼震撼了:整齐的步伐,整齐的 口号 、口令;姹紫嫣红的花朵,装饰着广场的各个角落;一片片气球,齐刷刷地飞起……当场的人民沸腾了,电视前的人民沸腾了,全中国的人民都沸腾了……这正不就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一派繁华景象吗?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最伟大的转变。中国人民从革命的战争一路走来,为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天,早日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挣扎出来。

千千万万句我的中国,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们敬仰你!千千万万个歌曲振奋人心地唱起,诗歌慷慨激昂地读起, 散文 激情澎湃地写起,我们赞美你!伟大的你,奉献的你,为炎黄子孙创造了无限美好的未来,正是你才哺育了民族儿女。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我们爱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备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55年的历程,我们对作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这是中国驻英大使查培新在招待会上的致辞。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真正意义,也是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如今,我们的百年梦终于实现: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阳光大道,向世界呼吁:“我们中国站起来了!”

国庆节,它永远永远都刻骨铭心得在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啊,祖国啊,母亲啊,它是一个欢呼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节日,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 心得体会 素材【一】

金黄的季节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沉甸甸的丰收歌唱:从那镰刀斧头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红火火的事业歌唱。那南湖游船、井冈翠竹、皑皑雪山、光辉延安在我们的梦乡中越来越近,几回回,那北国飘香的麦穗、南国早春的莺花、东部城乡的日夜繁忙、西部沃土的苏醒,燃烧起我们所有的激情和快乐,在十月的节日里为您大声放歌,祖国啊,母亲!愿您永远繁荣、昌盛、文明、富强!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您的宽广胸怀充满了力量:从南昌起义黎明的那第一声枪响,到遵义会议上那划时代的抉择、延安窑洞和西柏坡燃起的预示着新中国即将在这里诞生的长明油灯,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的*人都是这样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地实践着真理,求索着天下劳苦大众未来的光明呀!皑皑的雪山不会忘记,茫茫的草地不会忘记,杨家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忘记,西柏坡的苍松翠柏也不会忘记,那个在峥嵘岁月、血火洗礼中诞生的名字,那个始终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宗旨的政党,她猎猎飘扬的旗帜是一种怎样的吸引,是一种怎样充满感召和鼓舞的神奇力量,引领亿万中国人从贫弱走向强大,从封闭走向开放。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重温历史,让我们信心万丈!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为自己是您的儿女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从战斗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和平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激情燃烧的年代的东北大庆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粤海深圳……在每一个成长的日子,在每一寸被镰刀斧头覆盖的土地上,时时都充满生机,处处都沾满惊喜。历史证明:那个流淌着祖先殷红的血脉、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优秀的民族,那条腾飞在东方的巨龙,目光深邃瞩目美好未来,它的儿女勤劳聪慧、勇敢自强。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拥抱着香港和澳门这两个迟归的孩子,重温那个2001年7月13日10时09分国人为奥运不眠的沸腾之夜,还有什么语言可以替代你的自豪和升腾不息的梦想!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为您的光辉事业充满无限景仰:从新中国成立时,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传递着无限情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那句铿锵有力的“实事求是是检验和实践真理的标准”,再到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蓬勃发展,祖国母亲永远都是那么青春永驻、活力四溢。她以海的胸怀、光的速度、钢的品质容纳世界,独立自强、捍卫自己的宁静家园。她以手中放飞的圣洁白鸽呼唤友谊、和平;她以绿色的橄榄枝呼唤人道、尊严,抚慰那些在野蛮和苦痛的战争边缘挣扎着的受伤的心灵。

成长在你的红旗下,我们走向世界,世界给我们一片掌声,阵阵喝彩。在十月的节日里为您放歌,祖国啊,母亲,祝福您永远美丽、年轻!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心得体会素材【二】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茶采桑的手, 编织 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成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如今,中国已经迈入新的阶段,13亿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感召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实现中华人民的全面崛起。回首70年,我们走得气势磅礴,每一步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

今天,我激情满怀,今天,我深情歌颂,歌领我伟大的祖国,祝福我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的每一天更加繁荣富强。

谢谢您,我的祖国,谢射您,我敬爱的党,是您让我们幸运地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是您让今天的学生们更幸运、更幸福地享受着接受 教育 的机会;是您让我们拥有看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是您关爱与资助着贫困的学生走好求学路。

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7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中国*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瞩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祖国,我的母亲,在欢庆您诞辰70周年之际,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70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我感悟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千言万语道不尽对您的爱,表不尽对您的情。请允许我以共和国女儿的名义,真诚地道出13亿人民的共心声:“谢谢您,我的祖国!我爱您,中国!

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心得体会素材【三】

1949年10月1日,当我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前冉冉升起,隆隆的礼炮声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祝福,一起升上了新中国的上空。肃立在红旗之下,万众瞩目。时间停了,声音停了,剩下的只有人民激动的呼吸。这片古老的土地,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片湛蓝的天空,容纳了战火的硝烟;这漫长的时间,正推动着中国奋进的希望。

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审理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每年都要举行阅兵仪式。蔚为壮观的景象,顿时,将不计其数的双眼震撼了: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口号、口令;姹紫嫣红的花朵,装饰着广场的各个角落;一片片气球,齐刷刷地飞起……当场的人民沸腾了,电视前的人民沸腾了,全中国的人民都沸腾了……这正不就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一派繁华景象吗?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最伟大的转变。中国人民从革命的战争一路走来,为的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天,早日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挣扎出来。

千千万万句我的中国,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们敬仰你!千千万万个歌曲振奋人心地唱起,诗歌慷慨激昂地读起,散文激情澎湃地写起,我们赞美你!伟大的你,奉献的你,为炎黄子孙创造了无限美好的未来,正是你才哺育了民族儿女。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我们爱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备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55年的历程,我们对作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这是中国驻英大使查培新在招待会上的致辞。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真正意义,也是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如今,我们的百年梦终于实现: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阳光大道,向世界呼吁:“我们中国站起来了!”

国庆节,它永远永远都刻骨铭心得在炎黄子孙的心里。中国啊,祖国啊,母亲啊,它是一个欢呼的节日,是一个庄严的节日,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1、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逐步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6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正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工业结构由门类单一到齐全、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发展呈现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的新趋势。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同时,我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趋势明显,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比1949年提高个百分点。2、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极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经过65年快速发展,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不仅成功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粮食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1949年增长倍。2013年,谷物、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业品供给实现了从严重依赖进口到满足世界需求的历史性跨越。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目前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服务业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逐步得到改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房地产、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3、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薄弱,严重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65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农业、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不断缓解并形成比较优势。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13年的6347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103907万千瓦。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2013年,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交通运输建设。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公路里程(不含村道)万公里,增长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比1985年增长倍。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邮电通信业发展迅猛,现代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建成。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84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达到122911万户。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4、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极度贫困。65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1952年末增长倍;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增长倍。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倍,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倍,年均增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47602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2124倍,年均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6年的下降到2013年的,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4年的下降到2013年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全覆盖。

靳靖【摘 要】建国后在解放区继续开展的土改运动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有不同,它继承了先前的经验教训使土改开展的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关键词】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研究我们研究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如今学者们对土地改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本综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总分析:一、文献史料汇编的参考价值土地改革结束后陆续出版了相关的史料汇编,其中包括全国性史料及各地区性史料,全国性土改史料汇编有《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本书收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期有关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条例、指示、决议、总结等文献史料463件”[1],其中建国初期共计100余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3]汇集政府会议文件百篇。《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4]收录了1949年至1957年农业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华东、西南、中南、西北各解放地区的资料汇编也有不少,但主要是省级文件较多,本论文研究的赣南土改所属区域是中南区,就中南区来看史料有《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5]、《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6],本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了中南各省的政策、法令、方针等,集中性较强。《法令汇编1951》[7]汇集中南区民政、土改、司法、检察、人事、财政、粮食、税务、工业、农林、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的相关法令。《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8]收集了江西省土地改革的方针、要领、程序、机构等。《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9],收录了江西土改相关政策同时把江西的土地改革过程描写的比较详细,值得借鉴。这些珍贵的史料汇编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宏观上的参考价值。二、从传统范式角度看土改对于土改研究最多的就是对中国土地改革的全国性、总体性评价,基于传统革命性和政治性研究范式,内容主要包括土改过程、土地政策、经验总结等。例如:胡伊默《土地改革论》[10]共分为十五章讲述了不同国家特殊时期的土地改革历程,例如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的土地改革等等,同时提出土地改革与农民间的问题以及中国目前的土地改革问题与基本任务。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11]阐述了旧中国的农村现状、土地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12]分为四大部分,探讨了中国土地改革的社会依据,对建国前期和建国后期分别各用一大章节详细的阐述了相关政策、方针、问题及成就,以及中国土改的基本经验。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13]先后对中国土改前后进行论述,其中对土地改革老解放区论述的较为详细,建国后期的论述较为简单。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14]对中国建党到建国初期各阶段的土地改革分章节阐述,宏观把握了土地改革的全局。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15]用12个部分描绘了土改后中国农村从政策制度、生产、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新气象新面貌。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6]通过阐述阶级的划分及土地法的变更,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扭转,提供了机遇。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7]阐述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新政策调整,特别关注富农政策、财产分配政策等的实行及遇到的阻碍如何顺利排除,大大提升了劳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上都是对中国土改的宏观把握,重点阐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进程,都较细致的描绘了建国初期的土改改革运动,强调土改的政治性以及土改对中国未来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从区域性研究角度看土改有不少学者把研究土地改革的目光转移到某个省、某个县甚至于某个乡,在书籍、期刊和论文中都有不少相关研究。马英庆《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18]以恒台县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斗争作为历史背景,通过描绘恒台各镇土改运动中的人物事件反映出土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成果和经济发展。沈彭主《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探讨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如何实践的以及相关论文集。“前半部分讨论了当前广东各地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对策;后半部分主要讨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现状、对策。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读者可以看到广东农村土改的历史轨迹和出路。” [19]杜景川、邵文臣、徐波《山东的土地改革》一书中“清晰的梳理了山东省从土改到彻底完成的历史进程,并对土地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介绍。” [20]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21]通过对其土地占有关系的研究及阶级划分、总结历史经验,有益于深入研究华侨史及制定侨务政策。美国作家写的《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22]一书中描绘了华北某个村庄的土地改革历程及乡村变迁。除此之外,还有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23],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24],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25],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26],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27],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28],以及研讨城市郊区的区域性文章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29],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30]等等。总结以上区域性研究文章,大部分学者乐于研究较发达的省市区,大多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台湾等地。而研究欠发达地区如江西省的文章屈指可数,研究赣南区域土地改革论文就更少了。目前研究赣南地区的只有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31],探讨了以沙洲坝县为研究对象的土改历程,分为土改前、土改中及改革后期的一系列内容及影响。研究中南区及江西的有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以中南区为典型,从中南区农村的客观情况和地方领导人主观思想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的执行情况。”[32]还有江光亮《抗美援朝运动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影响初探--以江西省为例》,刘诗古《国家、农民、与“工商业兼地主”—南昌县土改中的“清算”斗争》,程莎莎《解放初期南昌市郊区土地改革研究》,黄伟英《社会动员与乡村变迁:1927-1953年的赣南社会》,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33]四、从多元化角度看土地研究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多元化角度的土改论文,突破了以往的革命及政治范式,而侧重现代化范式下的社会史、经济史、历史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剖析,涉及主要人物、民众心理、思想教育、知识分子、群众动员等不同视角探讨。如尹进的《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从社会史角度出发阐述了桂林地区因土改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变化。佘君《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试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指出土地改革运动史是中国百年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由土改到合作化是中国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样是现代化范式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作者是美国作家弗里曼,“该书考察了1935年至1960年华北平原农民的生活。研究了华北平原的社会状况,重点放在一些家庭、村民和当地干部是如何置身于带来生存机遇的、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之中的。”[34]以相关重要人物为研究对象的土改论文有秦宏毅的《论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评论了邓子恢的土地改革思想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为其农村发展意义重大。郑群、刘子健的《叶剑英在土改中保护华侨》阐述了在土改斗争中叶剑英坚持“团结广大人民”的思想如何来保护华侨。何薇、马先睿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作用》分析了他的思想主张及“这些思想主张为中国共产党完成土改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理论。”任芳葳《论建国初期土改运动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以冯友兰、梁漱溟、贺麟为例》通过对三位新儒家重要任务的分张阐述,表明“土改是现代新儒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思想改造的实践平台”,探讨的角度比较新颖,较少人涉及此内容。张鸣《动员结构与动员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的政治运作(1946-1949)》从群众动员角度强调了土改的动员机制。王懿凡《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视角下的土地改革》“从道义经济与理性小农的视角探讨了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期间农民们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并分别在村庄共同体的意义上、以及生存伦理与理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改革时期出现的生存小农与理性小农的选择差异”。角度比较新颖。崔晓麟《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论述了土地改革与知识分子间的密切关系及相互作用,角度比较新颖。刘一帆《传播学视阈下的东北土地改革舆论动员》“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农民所进行的舆论动员工作途径包括通过启蒙阶级意识实现农民政治身份符号的构建,通过诉苦斗争谋求翻身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动员,通过吸纳积极分子入党并成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完成组织上的高度整合等。”马润凡《1947-1949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借助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透视这一特定时段的土地改革问题的新特质,从而更真实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功获得农民认同的历史轨迹。”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揭示了“农民大众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土地改革的互动关系。”综合上述,国内学者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对于区域性的土改研究一直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范围,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史料挖掘有待学者继续考究,特别是江西县市区的土改也是相当有研究价值的。国外学者未真正经历过中国的土改阶段,对当时的现状未能完全阐述透彻,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成果为笔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对于赣南土地改革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不多,只能通过上级文件史料汇编及当地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卷宗材料、地方志及相关年份的报纸来还原当时土地改革的原貌,通过这些珍贵原始档案来丰富赣南地区的土改历史。【参考文献】[1] 《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1册 1949年10月至12月 第一次至第十三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4.[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文件汇编 第5册 1951年7月至12月 第九十二次至第一百一十七次会议》[M].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195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1949-1957 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5]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上》[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6] 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经验汇编 下》[M].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7]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法令汇编1951》[M]. 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1951.[8] 江西省政府.《江西省土地改革方案》[M]. 江西省政府,1949.[9]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党史资料 第31辑 江西土地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0] 胡伊默.《土地改革论》[M]. 中华大学经济学会,1949.[11] 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2] 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3] 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4] 董志凯、陈延煊.《土地改革史话》[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 陈榕甫《土地改革后的农村》[M]. 文化出版社,1950.[16] 迟文.《浅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当代旅游,2017(21).[17] 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8] 马英庆. 《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M].淄博县新闻出版局,1996.[19] 沈彭主. 《广东农村土地改革实践与理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0] 杜景川、邵文臣、徐波. 《山东的土地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1] 赵增延.《建国初期侨乡的土地改革》[J]. 中共党史研究,1990(4).[22] . 《翻身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23] 张学强.《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 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 洪鉴、徐学初.《建国初期四川的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变动——当代四川农村现代化变革之个案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25] 吴健.《建国初期合肥农村地区土地改革述论》[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6] 范连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中党的民族政策的推行——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中心》[J].怀化学院学报,2016(6).[27] 杨峻岭、刘剑《基于建国初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研究》[J].长江丛刊,2018(15).[28] 王洁、张舵.《台湾土地改革及其经济绩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9] 冯绍霆.《解放初期上海郊区土地改革实证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30] 罗忠敏.《北京郊区土改运动纪略》[J].党校教学,1988(2).[31]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32] 尤国珍.《新中国土地改革中中南区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法执行情况解析》[J].兰州学刊,2009(6).[33] 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J].学术界,2013(6).[34] 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建国七十周年主题论文题目

这个你得自己去弄了 可以写祖国取得的一些骄人成就 还有自己的打算

发扬抗战精神,走和平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

首先把七十年前后做一个明显的对比,然后把七十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一列举出来,最后再讴歌一下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样下来三千字轻轻松松就有了。

在党的十九大 报告 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下是我整理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论文2000字 范文 ,欢迎阅读分享。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论文2000字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史诗般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70年,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前所未有。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 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亿、亿、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新中国70年,是创造科技进步奇迹的70年。在这70年中,我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一部新中国成长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制度创新史。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创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新中国70年的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70年,中国创造的奇迹还有很多。这一个个奇迹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大景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论文2000字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70岁的生日,能与大家同祝国庆,我感到非常快乐。

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蜓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很多……在你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

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的成立,更似惊雷划破夜空。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一个灿烂的新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同学们,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国际****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对我国的钓鱼岛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记,1999年我国使馆的被炸,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强大。我们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的诞辰!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之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儿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儿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五十七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浑神圣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巍峨的群山响应让磅礴的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似乎更遥远更艰难。但是我们都不会退缩不会畏惧我们要大声地对祖国母亲倾诉:我们都是您的十三亿分之一是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浩瀚辽阔掌心上的一员,对于您我们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我们是何等深沉炽烈地爱着您,我们是多么想紧紧依偎着您,我们是如何想尽一份力量把您装扮得更美丽!

让我们把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火热的青春,把青春之歌唱得更激越昂扬,把青春之诗书写得辉煌无悔,把祖国的篇章写得雄壮高亢!我们要把科学、理性、勤奋、坚毅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把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涵养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可爱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甘。

七十周年论文文献

我是这方面专业,人士我来帮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时间在日出日落间慢慢消磨,带走了我们很多东西。抹掉了某些记忆,然而,走过必留下痕迹。有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因为它经过的是血与泪的洗礼! 8月15日是个特别的日子,65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激动万分的时候,因为抗日战争在这一天得到了胜利!回首这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我们的不甘、悲叹、愤怒都无法形容那段岁月的动荡不安。这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百多年来, 我们中国无数次地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压榨和宰割,从1874年起, 日军陆续占我台湾, 吞并琉球, 发动甲午战争,加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在我东北进行惨无人道的日俄战争, 侵占我旅顺、大连, 划南满为其势力范围……这一件一桩的数下来,可知我们这大半个世纪过的是如何艰苦。可我们并没有向邪恶势力低头!无数的同胞开始了在白山黑水间的战斗,让世界知道,你可以占领我们的土地,可以烧毁我们的家园,可以屠戮我们的亲人,但是永远也不要妄想征服我泱泱中华! 六十五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1937年,侵略者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华北人民的泪水,侵占了北京。那道曾经阻挡多少异族入侵的雄伟长城此时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人们不仅仅是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叹,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这条沉睡世界东方的巨龙彻底的觉醒了!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六十五年了,六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三查三看 战争总是邪不压正的,正义的力量总会取得胜利,然而胜利也是要代价的那便是鲜血。没有人清楚知道有多少生灵在那场全人类的灾难中消逝,有多少文明在战火中湮灭……我们回首战争,因为珍爱和平,在无数英烈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在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中,我们在抗战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缅怀,一种反思……缅怀先烈:80后的我们不能切身体会先烈们的牺牲,不能明白如何放弃小我成全大家,做出这样决定的坚决。可是我们也了解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坚决是多么的难!我们只能通过文字,通过资料,通过老一辈人的回忆去了解。即使是这样通过了修饰,没有同现实一样血淋淋般的惨烈。我们听到的、学到的、看到的也是超出我们能够想象的范围。怎能想象,丧尽天良的日寇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怎能想象,灭绝人性的日寇对我东北同胞的活体实验;怎能想象,关内关外,大江南北,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这样就越来越明白和平的重要,越来越懂得现在的和平年代来的多么的不易!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讨论(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结论(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建国七十年论文题目

标题就直接写中国壮丽的70年之总结,或者是中国壮丽70年之我的感想之类的

国庆节 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举办许多活动,大家会在各种活动当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我整理了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 范文 三篇,欢迎借鉴参考!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范文一

祖国七十年,栉风沐雨;祖国七十年,迎难不惧;祖国七十年,时代强音!

——题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

她跋涉千里而来,走过七十年泥泞迎来康庄大道;她翻山越岭而来,越过蜀道之难走上陈仓茶马;她历尽艰险而来,数十年如一日的顽强迎来今天。她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什么让她挺直脊梁?是以无数先驱奋斗,无限热血挥洒,无数生命铸就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千百年来,无数先贤把“爱国”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公的无私博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胸怀担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先生的豪气与坚定。这些豪词壮志犹如天上的星海,在历史长河中璀璨着,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我们把“位卑未敢忘忧国”镌刻入心。

黄大年,一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国家奉献的人,用一生勤勤恳恳科研工作,完美诠释了热爱祖国的定义。“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这句他写在 毕业 赠言册上的话,也成为了他一生光彩华章的写照。1977年,他获得英国博士学位,成为了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可是身在他乡,空有报国之志,怎能振兴中华呢?于是在2009年,他排除万难,毅然回国,从此便扎根故土,填补了我国航天物理领域的多项空白。

“如果我不在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这是黄大年有一次在飞机上突发急病时给乘务工作者说的话。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这无不激发起我们血液中汹涌的钦佩与自豪。

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祖国的栋梁。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改革是硬情理

中国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礼仪法度者,因时而变者也。”早在历史长河的伊始,庄周就早已写下了这句至理 名言 。

不改革,生且艰难;促改革,当务之发展。

回首新中国七十年风雨,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的变革,自己脚下的土地应誓死保卫,哪能留给侵略者可乘之机?中美建交,是中国人民外交策略的改革。“弱国无外交。”中国外交事业从此迎来曙光。扶贫攻坚,是中国人民走向新征程的改革。全面小康从不浅薄片面,改革的春风吹往祖国大地每个角落。

像达州渠县这样曾经平凡、甚至穷困的山村是否还有很多呢?可我相信,像张渠伟这样扎根一线踏踏实实扶贫工作者,也不在少数。作为一位平凡的扶贫工作局局长,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他带为渠县14多万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身为基层工作者,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为伟大祖国的改革事业贡献了磅礴力量。

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响应改革创新,共创时代精神!

艺亦须日新

新时代,新征程,也需新力量。因为创新,中国人民日新月异的脚步从未停歇;因为创新,中国科技领域的成果不断令世人瞩目;因为创新,中国人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熠熠生辉!

徐悲鸿说:“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近年来,创新的春雨浸润着千家万户。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政策科技,无不时刻体现着大国创新的力量。

早春三月好时节,不如随我带您领略。

我们徜徉在乡间,感受新农村的新生气象,一排排齐整划一的小楼房,田野里轰隆隆的机器有序运作;我们骑着共享单车,去城市宽阔的马路转转,移动支付的便捷人人受益;我们乘坐中国新高铁科技,去西部领略高速发展,全面小康深入实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新中国伟大的时代精神!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墨子号”量子通讯圆满实现目标,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位居世界前列;首艘货运“天舟一号”完成多项运用,为中国货运开拓新方向;“造岛神器”“天鲲”号入水,中国沿海发展踏上新征程!

创新,民族之基;创新,时代之魂!

七十载跋涉迁徙,她骄阳不惧;七十载风雨长河,她昂首挺立;七十载艰难险阻,铸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巍巍长河,铿锵奇异,奏强国之音,铸强国之魂!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范文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就来到了2017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九十四大寿的喜庆之年。我们的党便要迎来它九十四周年的纪念日,看今日幸福生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深厚的感情要表达:风雨同路,96年,我们共同走过!

回首过去的九十年风雨路,我们的党从无到有,披荆斩棘,处庙堂之远时淡定自若,寰举九州之时励精图治,坚持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儿……96年风风雨雨,那些走过的旅程弥足珍贵。此刻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回首这96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一段段血火交织的岁月,一场场风雨砥砺的记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从上海石库门和南湖“红船”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遍及南昌、武汉、瑞金、延安、西柏坡……从这里出发,共产党引领共和国走过整整一甲子,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96年过去,南湖烟雨依旧。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阔步迈进。

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验证了一个光辉的结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创造了中国的新生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展现出光明璀璨的前景

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规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总结 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工业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收获这些成就的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当今,在“十一五”规划的完成之年,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我们提出了言行的指导。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八句话,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中国青年成长的标志性事件。

在08年初的冰雪灾害中,无数年轻的子弟兵在千里交通线上辛苦破冰,打通一条条封冻的公路;许多青年突击队员奋战在除冰、抢修第一线;许多大学生放弃回家过年,身披“春运志愿者”绶带,在火车站开展志愿服务;许多开着私家车的年轻人在南方许多城市,加入“绿丝带”志愿行动,为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08年4月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无数国内青年学子和海外 留学 生,把他们的爱国热情连接成一条跨越国界的长城。在伦敦街头为圣火和国旗洒泪的周岫,在巴黎街头勇护圣火的金晶,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上发表激情演讲的李洹……圣火所到之处,留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祖国加油、为圣火护航,和企图搞乱中国的反华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互联网上,他们用事实和证据批驳和揭露西方媒体的谎言,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正义力量……

“”汶川大地震,注定会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留下一个无法抹去的悲伤烙印。但就在这巨大的悲伤中,我们却看到了无数青年勇敢的身影和强大的力量,这身影和力量,让我们倍感鼓舞。

年轻士兵们迸发出的力量让我们动容:他们背负沉重的救灾物资,冒着飞落的滚石和掉下悬崖的危险,翻山越岭徒步几十小时突进震中。他们将干粮和水送给灾区群众,自己却饿着肚子连续数日不眠不休,只为能挽救废墟下幸存的生命;年轻志愿者们迸发出的力量让我们感动:他们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赶来,用自己的双手送来爱心与关怀,让灾难中的人们感受到有力的支撑;灾区以外的年轻人迸发出的力量让我们震撼:他们让献血成为一件需要排队和预约的任务,他们让捐款箱满了又满,他们让各大网络论坛成为爱和祈祷的海洋,他们让那句“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成为神州大地齐声的呐喊……

太多太多的动容、感动与震撼,让我们无法一一列数。几千年来,历经灾难与外辱,这个伟大的民族却从来没有倒下,正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有这样敢于担当、无所畏惧、越勇的青年!

多难兴邦,每一次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都会成为青年一代成长的力量。刚从抗震救灾前线赶来的海军陆战队战士文敏自豪地说:“连续作战、不怕牺牲,我们是勇于面对困难、甘于主动奉献的青年一代!”不期而至的灾难,让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中长大的“80后、90后”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让他们展示了自己潜藏的力量。这力量既给予我们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也成为新一代青年人登上历史舞台的醒目标志。在党的关怀下,这一代青年一直在悄然成长。

时至今日,党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不缘于党的成熟,源于党的事实求是。

使命是自己的,每个人类都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而共同的是,都是为了未来而付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利益或目的去付出. “使命”意味着“责任”,她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她像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告诉人们前进的方向。她也像一个天枰,衡量着作为人的重量,每个人都应该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尤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因为它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关于人生,社会,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感悟。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端正入党动机,更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我们成长与蜕变的重要阶段。我想用我的思考,我最真实的声音,记录属于自己的党课的成果,记录属于我的成长。

我想我一直在成长着,每一天,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进步。曾经以为,成为党员是人生至高无上的荣誉,意味着加官进爵,意味着就业保障,意味着前途无量。但,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真正合格的党员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荣誉来炫耀,不用自己的身份来谋取社会地位,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周围一切,用自己的朴实去无私地奉献。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才能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之所在,真正在精神上,行动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并不是班级里最优秀的学生,但我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着自己。“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我只在乎终点有多远”。我相信参加党课的很多同学并不一定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他们一定和我一样,有一颗上进的心。让我们将自己的坚持交给时间,静静等候我们破茧而出时的成熟,成功。只有心存相信,才能一步步理解党员的职责,从而肩负起这个名字背后的责任。

这96年来有许许多多的成就与成功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有着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并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党风雨同路。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范文三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责。爱国是公民道德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人们从小使用祖国的语言,掌握祖国的 文化 ,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继承祖国的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必须处理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履行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自古以来,人们就是以此为价值尺度,来评价个人的行为的。儒家 传统文化 强调“舍生取义”,“义”的一个根本内容,就是为了国家利益,特别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

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走向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良好开端。

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就必须挣脱枷锁走向世界,争取国际荣誉,争取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不仅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更重要的是自身地位空前提高,具体表现在:首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1942年10月9日,英美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之后,经过谈判,于1943年1月11日完成了中美、中英新约,并于是日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字。英美两国取消不平等条约,促使在中国享有特权的国家仿效。其次,收回了大部分失地。

由于战争的胜利,不但收回了抗战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大片领土,而且光复了已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除了香港、澳门外,一切由帝国主义租借或占领的领土均被收回。外国列强攫自中国的殖民地,终又回到祖国怀抱。再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得到加强。1942年1月1日,中国以重要成员国的身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作为战争中的三个大国之一与英美共同参加了开罗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研究与确定对日作战,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重要会议。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由中、苏、美、英4国发起,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和参加国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制宪会议。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而载入史册,中国还成为这个最广泛的国际组织的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实现了自民国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统一与团结,这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

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民族的大团结。抗战前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种政治势力。除了国共之间的对立和战争外,还有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实力派之间的斗争,地方实力派相互之间也是你争我夺,混战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各种政治力量、各个阶级终于摒弃成见,共同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民族敌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振兴。

国共两大党的合作是全民族团结的关键。国共两党原先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但在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中国共产党主动改变策略,一再提出团结抗日的主张,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不惜作出重大让步。国民党开始则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但在国内外各种力量的作用下,终于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共产党一起战斗,形成中国军队一致团结在抗日大旗下共同对敌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锻炼,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主要 领导力 量。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范文三篇相关 文章 :

1. 建国70周年征文2000字

2.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精选三篇

3. 建国70周年作文素材5篇2000字

4. 2019建国70周年作文范文三篇

5. 建国70周年征文祝愿祖国永远辉煌优秀范文5篇

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光辉历程,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以下省略两千字

七十周年主题论文

七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七十年了,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侧耳细听,似乎还能听见七十年前的炮声,还能听见抗日先烈气壮山河的呐喊,还能听见八百里太行烈马追踪的嘶鸣。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叼着一截烟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风在喉,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流传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和展现。壮烈浩气长存,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女神高悬天际,如今,她扇动翅间清风,吹散迷雾,还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中华英烈们以公道,令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令他们的名字永远在中国人的心扉上熠熠生辉。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我以我最深最真的笔触,走过时间的沧桑,空间的辽阔。我想令人们回忆起70多年前那场悲壮激越、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法西斯斗争;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迸发出的神奇力量。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于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70个春夏秋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70周年了,由此而激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神州大地上激荡,在华夏儿女心中涌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局,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就让我们飞扬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在为祖国强盛而奋斗的过程中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吧!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讲,必须牢固树立国耻的意义、忧虑意识和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遭受的耻辱,往往比得到荣誉更能刻骨铭心。而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忧虑意识,更是当代青少年建功立业的现实压力和动力!目前一个不忘国耻而愤然前行、充满忧患意识而始终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在伟大祖国通往现实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们广大青少年理应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把爱国精神和国耻的危机转变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可以的,大概什么时候需要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