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成长型心智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成长型心智模式研究论文

从这讲起,我们进入这门课的第二部分——心智的发展。 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行为是这个机器输出的结果,而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的底层程序。所以,人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行为的改变,而且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有效运转。 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Επίκτητος)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一件事怎么影响我们,不取决于这件事是怎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怎么想它。每遇到一件事,你就会有一个想法。这些想法看起来散乱无章,但如果把这些想法汇集起来,你就会看到,它们是有规律的。 有些人想得乐观些,有些人想得悲观些;有些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另一些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有些人习惯想问题是什么,另一些人则习惯想办法是什么. 这些习惯化的想法,我们就把它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会如何面对必然会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如何去追求一心想追求的成功和幸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如何评价我们自己。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相信你也听说过这样的段子:同样的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所以很焦虑。另外一些人看到的是还剩半杯水,所以很开心。 既然心智模式的作用是塑造我们的情绪,那么,是不是让人感觉良好的心智模式,就是好的心智模式呢?如果是这样,那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一定很积极,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阿Q最会通过自我安慰让自己感觉良好一些。可是我们显然不能认同,阿Q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积极的思维经常会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本身的正确性。如果你觉得一件事你能应付,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去做,最后这件事果然做成了,这加深了你“我能应付”的信念。这是一种积极的循环。 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你可能就会拖延、想退路、找自己做不到的理由,最后这件事没有完成,这也会加深你“我做不到”的信念。这是一种消极的循环。 对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好,你会去接近他、了解他,最后发现他真的不错。反之,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很差,你就会挑剔他、排斥他,最后发现这个人就是不行。 那么,这两种心智模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 ,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如果你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的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粮草支持,你自然就会对世界发展出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如果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那孩子所发展出来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发的,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母亲的称赞。这样,他的自主性就出来了。他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成长,这样,他的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而这种胜任感又会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他的自主性会增强,他的安全感来源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因为他是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正性循环。这是一种成长型的心智模型。 他不愿意去探索世界,不愿去面对一些必要的难题。他行动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设法地回避可能的伤害上。他通过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一种安全感。为了让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会非常在意头脑中的规则,以至于看不到现实发生的变化。有时候他也很努力,可这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动的。 他很在意被人赞扬和接纳,所以,别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 在关于心智发展的11讲里,我们会讨论防御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和成长型心智的思维特征,并讨论怎么从防御型思维转变到成长型思维。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你会学到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背后都有它们想要防御的东西。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比如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害怕别人的评价,它们背后都有这三种思维的影子,只是你并不知道。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思维经常是自动运转的,你需要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才能看见它们。而我们的课程,就想提供这样一双外在于自己的眼睛。 这一章的第二部分,你会学到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并收获一些能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的思维工具。 我经常把成长型思维比喻成一条河,一条河要流动起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势能,也就是行动的张力。另一个是要有源头活水,也就是要与现实不断地接触。在这部分里,你会学到怎么建立行动的张力,怎么把行动的张力变成行动的动力,怎么和现实保持密切接触,以及怎么发展出适应现实的思维方式。 最后,我还会用一节很特别的课,跟你讨论思维进化的辩证法。讨论成熟的、有弹性的思维究竟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人是唯一理性的动物。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到印度的佛陀、中国的老子、儒教、王阳明的心学,到现代的心理学,都在强调要用理性的力量,来引导自己,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成长型的心智模型,就是通过改变我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做出一番成就的人身上,看到这种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好在这种理性是可以学习和训练的。 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接下来的课程,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学习这种能够帮助我们发展自我的思维模式。1、心智模式在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其次,它引发行动。 2、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3、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的方式,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4、心理学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自我决定论。它认为,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5、如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那他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的心智模型。防御型思维,就是阻挡我们走向自我发展最大的思维障碍。 6、僵固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完整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你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的伤害。 学完了今天的课后,你思考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属于哪种?你分析一下,自己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心智模式的? 学习今天的课后,我觉得我是成长型心智模式。形成这种心智模式的 人主要来源于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今天的课程,让我回忆了我的整个童年、少年时光。回忆的过程中感恩,感恩我的养育者和其它他家人,我从小到大很淘气,也太有想法和主见……总之,我是个让人伤神的孩子。感谢家人的接纳、无条件的爱——公平的爱,让我可以勇敢地去自己,勇敢的去做很多事情,最终做成很多事。而一次次的做到,又给我带来了胜任感,这种胜任感又让我越发勇敢,也让我充满激情……让我能以最大的善意,去解读别人与这个世界。 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了我、我们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也是个人幸福与否的源泉。

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自我成长心理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并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出发,指出了课程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教学改革;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13)35-0064-02

一、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生活质量,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学业受挫、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等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在普通高校,不仅仅师范类院校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现在已有许多非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也开始主动选修心理学这门课程,希望从中获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校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本科新生中开设了《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求每名大学新生必须选择。课程主要分为以下8个章节:适应与发展、自主学习、学会共处、爱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压力应对、 时间管理 以及意义与价值。设置该门课程的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让新生更多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心理学既可以是一门高深的科学,也是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对心理问题有基本的鉴别能力,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同时也让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听课同学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程的开设是有意义的,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但对课程的最大意见就是“学时无趣、学后无用”,这无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甚至危及到了课程本身的价值。因此,如何开展好这门课程,使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地谈心理,真实地讲自己,实用地指导生活,已成为当前这门心理学课程重要的课题。

二、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1. 教学 方法 单一化。目前,大部分授课教师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单一途径。而对学生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活动互动教学则应用较少。即使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自说自解的方式,对学生的引导性欠缺。因此,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倦怠感,学习动机也不断弱化。

2.课程内容体系有待商榷。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的内容分为适应与发展、自主学习、学会共处、爱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时间管理以及意义与价值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的授课内容有重复的部分,且部分内容,如自主学习、学会共处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有所重复,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是在新生刚入学时讲授的,重复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考试方法单一化。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而成。平时成绩一般所占的比例较小,包括课堂考勤和课堂回答问题两部分,而期末考试则是提交一篇课程相关的论文。所以学生只要考勤过关、提交了论文就可获得较好的分数。特别是提交的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同学绝大部分内容是在网上下载的,只有少数同学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形式的改革。改变教师讲授的单一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会共处一章中,笔者开展了互动游戏叠罗汉,将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15名同学,从任一人开始作 自我介绍 :我是谁,来自哪里,性格怎样……后面的同学要将前面同学的话复述一遍后再开始自我介绍,如此类推,直到每一位同学都将其他所有组员的介绍记下为游戏结束,比赛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在情绪管理一章中,笔者通过音乐(欢快的和悲伤的)、动作(大笑、低头)、思考(想悲伤和快乐的事情)让每一位同学亲身感受情绪的变化会与哪些因素相关。在压力管理中,笔者让每一位同学将最近最困扰自己的事情写在纸上,揉成团后一起放在纸袋子里,然后随机抽取一些,一一给予解答,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舒缓压力。笔者将这些形式和方法引入该课程课堂教学,使学生以活动课程的方式方法学习课程知识。实践证明,这些形式既保证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心理学与人格形成的内容,作为一个章节来讲述。使学生了解到健全人格者的特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能够自知、自尊以及自我悦纳;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学生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辅助自己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另外,在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心理学的视角审视问题。因此,在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如可以通过一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典型案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加一些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是以 总结 性评价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等目标方面还存在欠缺,也不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改进学习和教学。笔者认为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评价改革的具体方法是:改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可以适量布置平时作业,如可布置学生撰写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案例 报告 ;对所学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阅读、观看与心理学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之后的感想;组织或参加小组讨论的情况记录等等一系列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小作业,便于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习迁移,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哪些知识,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作用的。最后,可按照生作业的完成程度、认真程度、主动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 自我评价 的深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为降低作业难度,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上作业。此外,还要加大平时课堂互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在最后成绩评定中的比重,这样既可以活跃课程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互动,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至于期末考试的论文撰写,笔者认为应该降低比重,甚至可以予以取消。

综上所述,在非师范类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针对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这门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应从改革教学形式、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方法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 要: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自信)、韧性、乐观和希望四个维度,我国有将近3000万的各类大学生,因此本研究希望简要的探讨一下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启示,以使对大学生自我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自我成长

作者简介:陈礼灶(1984-),男,福建龙岩人,兰州大学 教育 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大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1--01

2002年美国管理学家 luthans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心理资本理论,并认为心理资本理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等四个方面。为了与其他积极心理学的要素区分开来,luthans 把心理资本定义为:符合POB(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即积极性、以理论与研究为基础的、可测量的、可开发的、类状态的个体特征、影响绩效的积极心理学要素。Luthans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将心理资本定义为: 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2]。现在,心理资本已经逐步成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又一资本优势。

2008年前后,在我国李超平翻译了Luthans所著《心理资本》前后,心理资本也逐步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关注。仲理峰[3]和王雁飞[4]等分别对心理资本进行引进性的介绍。柯江林[5]和张阔[6]等分别对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本土化的编制。

本研究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启示意义。

1.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树立自信心

自信,又称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则说明他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自我效能感较低。

研究表明,自信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正相关(毕重增,黄希庭),自信有助于个体减少其人际困扰 (张继元,毕重增),自信的个体拥有积极的归因方式(秦东波等),自信的人更倾向于追求成功的动机,而非避免失败的动机(车丽萍)。研究同样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信)与抑郁显著负相关(葛明贵),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李妲等),与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存在负相关(李守龙,李晓芹),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负相关(张倩,桂守才)。由此可见,自信对自我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要树立自信心。

2.在成长的道路上锻炼韧性

韧性,又称复原力,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韧性高的人,不仅表现在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正常状态,同样也表现在从强度很高的正面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范进中举中的主人公,最后之所以发疯,跟未从强烈的正面情绪(高兴过头)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复原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性作用(胡海利等),复原力与抑郁存在负相关(王秀希等),复原力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Kari),复原力有利于在逆境中成长(Sean)。由此可见韧性对自我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要锻炼锻炼自己的韧性。

3.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心怀希望

堪萨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认为:希望是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即希望=意志力+途径,希望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同样也需要明确目标的指引。

刘孟超,黄希庭在其《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的论文指出:希望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高,与生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关系等。Snyder等人认为,希望对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的影响。Luthans等人研究表明,在 人力资源管理 领域上,希望与组织认同感显著正相关, 且只有希望与工作表现正相关。由此可见,希望对自我成长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要心怀希望。

4.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学会乐观

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提出者)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也就是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

研究表明,乐观与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袁莉敏等),乐观的人更长寿(Matuuta),乐观的人更幸福(Taylor),乐观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袁立新)。气质型乐观能够更好地预测人们的未来,能够改善人们的心境,减少精神疾病,从而能保证适应现实生活(段海军,霍涌泉)。由此可见,乐观对自我成长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要学会乐观。

5.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注重多种基本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

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资本概念,提出了一个包括多方面的正面心理学概念,与以往的单独研究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希望等研究,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总体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在一个方面心理品质较高的人,并不一定在其他的方面心理品质也较高。例如,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往往也较高,但是在韧性、乐观和希望三个方面并没有因此也高于其他同学,或者这表明了,为什么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容易造成更高强度的心理冲突(自信较高,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却不高)(彭贤、陈礼灶)。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子饿哦成长的道路上要注重基本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某一方面心理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Youssef CM,Avolio BJ,著.李超平,译.心理资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

[2]Luthans Youssef C ,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Dynamic,2004,33( 2 ).

[3]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4]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32-39.

[5]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 心理学报,2009,41(9):875-888.

中学生成长心理研究论文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 健康不仅是需要强壮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则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同时开放的环境也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教育并培养学生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艰巨的学习、纷繁复杂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调节心理素质呢?笔者作了以下探索。(一)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1、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主流。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迅猛、瞬息万变的时代,的日新月异、社会新旧观念的猛烈碰撞,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现象、社会。然而,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往往使中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面关感到疑惑不解、无所适从。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常常受消极面的,表现为怀疑、偏激、悲观的情绪,久而久之,其中的少数人就有可能形成的反社会的人格,给社会和自身带来严重的危害。教育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一分为二看社会,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是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品质的关键,也是实现自我调节的重要基础之一。2、认识曲高和寡的道理,善待他人。 无论技术如何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都不充许,也不可能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封闭自己,孤立于他人存在。经验表明,不少具有心理缺陷、人格障碍或行为非常的学生,起始都是由于没有能够正确认识他人,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而造成的。如学生***,曾一度十分苦恼,对班主任说:“老师,这个社会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我说真话,但同学们总不喜欢,甚至连家长也这样”。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次是一位女生,对着一份试卷说:“倒霉,都是因为粗心白白掉了几分,不然也可以得九十分以上”。结果那位女生狠狠瞪了他一眼,从此互不讪。另一次是父母说,奶奶不懂得使用电饭煲,给烧坏了,被他知道了。于是等奶奶回家,他就对奶奶说:“你以后使用电饭煲小心点,刚买来的又弄坏了,几十元钱白花了”。结果,奶奶生气,父母也生气,还被痛骂了一顿。这位的同学实话实说却讨人嫌。显然,学生***不被他们接纳的原因,不是在于“实话实说”,而是由于言语不恰当,常有居高临下,教训他人的口吻,而使他人产生反感和疏远。善待他人就应该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善待他人,首先应有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善待他人,应该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应该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的人生哲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善待他人,应该牢记祖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能够实施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3、创设融洽的集体环境,营造健康、名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氛围。如果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调节的土壤的话,那么除了温馨的家庭之外,便是需要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否则,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平衡”的青少年。班级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班主任应有意识地通过管理、教导,包括表扬、批评、讨论、奖励、惩罚等评价手段,以及自身的楷模作用,引导集体舆论;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如劳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调查;同时规范并强化各项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心理素质培训,促进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现代心表明,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直接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他们的同伴。当我们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责难有加的时候,专家研究表明,问题家庭对子女的影响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影响最大的是同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就十分通俗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一个融洽的集体,宛如一个温馨的家庭,会创造出健康、名主、和谐、宽松、进取的气氛,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弯,施展才华的舞台,自我调节的方向盘,孕育着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力量常常是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视。4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的关键。鲁迅先生曾言,我的确时常在解剖别人,但却更严格的解剖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甚至认识中的自己,却是哈哈镜中被扭曲变形的自己还不以为然,或者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然而,人之与社会,宛如一艘船之与大海。如若不知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需要驶往那个目的地,其危险当不言自明。因此,认识自我即要首先知道,“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应该怎么办?”,一个人生说到底就是这三个简单的问题,在不断地认识和调节中,时时纠正自己的偏差,逐步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它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动机,计划,希望、要求的认识,他包括了个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地位、人际关系、交往水平的认识。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中起到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把指导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使学生全面、科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达到内化为学生心理需求和行为养成的自觉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德育工作只有转变为学生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说取得了真正、积极的效果。

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与义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前,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行为异常,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体质健康研究工作更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有关文献报道近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育失当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家庭因素。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心理相对敏感、多疑,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责、自我否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其次是学习,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部分,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就为恐惧、厌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负”、不搞排名,但学生课业繁重,月月排名,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最后是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随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感染,甚至是影视作品所追求的享乐、暴力等不良风气,都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影响。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视感情的交流,当被人误会、议论甚至发生纠纷时,往往就会自我封闭,自我否定。

2青少年的心理现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性的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导致在校青少年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腼腆抑郁的青少年等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从中学升入大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学习压力增大,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青少年都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感到沟通困难,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无利害冲突的倾诉物件,长此以往,就易形成青少年中人际敏感、偏执、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青少年对成功期望值过高,当遇到挫折、生活不幸时都会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的现实深渊中,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调节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积极人生观的建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至于酿成悲剧。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产生的。

3对策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资讯是双向传导的,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导致病上加病。所以,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对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体育运动与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无论是强度、内容还是运动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需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专案,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豁达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因而重视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影响浙江省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4:19-22.

[2]高发民.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袁存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44-46.

[4]伍国典,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81:29-31.

[5]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 *** 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 *** ,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型别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 *** 。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著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执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 *** 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著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体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社会要加强对于青少年的保护措施,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利益。随着网际网路时代的到来,网路成为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进行立法,规范人们的网路行为,对传播不良资讯的大众传媒电视、书籍、网站等进行严厉打击。此外,还应加强社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的导向功能和陶冶功能,因势利导,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引导到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中。社会各界要多多宣扬正面积极的精神,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论文自我成长分析模板

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自我成长心理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并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出发,指出了课程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教学改革;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13)35-0064-02

一、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生活质量,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学业受挫、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等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在普通高校,不仅仅师范类院校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现在已有许多非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也开始主动选修心理学这门课程,希望从中获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校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本科新生中开设了《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求每名大学新生必须选择。课程主要分为以下8个章节:适应与发展、自主学习、学会共处、爱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压力应对、 时间管理 以及意义与价值。设置该门课程的目的是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让新生更多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心理学既可以是一门高深的科学,也是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对心理问题有基本的鉴别能力,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同时也让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听课同学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程的开设是有意义的,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但对课程的最大意见就是“学时无趣、学后无用”,这无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甚至危及到了课程本身的价值。因此,如何开展好这门课程,使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地谈心理,真实地讲自己,实用地指导生活,已成为当前这门心理学课程重要的课题。

二、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1. 教学 方法 单一化。目前,大部分授课教师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单一途径。而对学生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活动互动教学则应用较少。即使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自说自解的方式,对学生的引导性欠缺。因此,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倦怠感,学习动机也不断弱化。

2.课程内容体系有待商榷。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的内容分为适应与发展、自主学习、学会共处、爱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压力应对、时间管理以及意义与价值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的授课内容有重复的部分,且部分内容,如自主学习、学会共处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有所重复,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是在新生刚入学时讲授的,重复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考试方法单一化。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而成。平时成绩一般所占的比例较小,包括课堂考勤和课堂回答问题两部分,而期末考试则是提交一篇课程相关的论文。所以学生只要考勤过关、提交了论文就可获得较好的分数。特别是提交的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同学绝大部分内容是在网上下载的,只有少数同学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形式的改革。改变教师讲授的单一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会共处一章中,笔者开展了互动游戏叠罗汉,将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15名同学,从任一人开始作 自我介绍 :我是谁,来自哪里,性格怎样……后面的同学要将前面同学的话复述一遍后再开始自我介绍,如此类推,直到每一位同学都将其他所有组员的介绍记下为游戏结束,比赛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在情绪管理一章中,笔者通过音乐(欢快的和悲伤的)、动作(大笑、低头)、思考(想悲伤和快乐的事情)让每一位同学亲身感受情绪的变化会与哪些因素相关。在压力管理中,笔者让每一位同学将最近最困扰自己的事情写在纸上,揉成团后一起放在纸袋子里,然后随机抽取一些,一一给予解答,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舒缓压力。笔者将这些形式和方法引入该课程课堂教学,使学生以活动课程的方式方法学习课程知识。实践证明,这些形式既保证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心理学与人格形成的内容,作为一个章节来讲述。使学生了解到健全人格者的特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能够自知、自尊以及自我悦纳;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学生能够用心理学的知识辅助自己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另外,在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心理学的视角审视问题。因此,在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如可以通过一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典型案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加一些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目前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是以 总结 性评价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等目标方面还存在欠缺,也不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改进学习和教学。笔者认为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评价改革的具体方法是:改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可以适量布置平时作业,如可布置学生撰写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的案例 报告 ;对所学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阅读、观看与心理学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之后的感想;组织或参加小组讨论的情况记录等等一系列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小作业,便于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习迁移,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哪些知识,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作用的。最后,可按照生作业的完成程度、认真程度、主动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 自我评价 的深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为降低作业难度,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上作业。此外,还要加大平时课堂互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在最后成绩评定中的比重,这样既可以活跃课程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互动,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至于期末考试的论文撰写,笔者认为应该降低比重,甚至可以予以取消。

综上所述,在非师范类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针对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这门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应从改革教学形式、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方法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 要: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自信)、韧性、乐观和希望四个维度,我国有将近3000万的各类大学生,因此本研究希望简要的探讨一下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启示,以使对大学生自我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自我成长

作者简介:陈礼灶(1984-),男,福建龙岩人,兰州大学 教育 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大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1--01

2002年美国管理学家 luthans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心理资本理论,并认为心理资本理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等四个方面。为了与其他积极心理学的要素区分开来,luthans 把心理资本定义为:符合POB(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即积极性、以理论与研究为基础的、可测量的、可开发的、类状态的个体特征、影响绩效的积极心理学要素。Luthans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将心理资本定义为: 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2]。现在,心理资本已经逐步成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又一资本优势。

2008年前后,在我国李超平翻译了Luthans所著《心理资本》前后,心理资本也逐步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关注。仲理峰[3]和王雁飞[4]等分别对心理资本进行引进性的介绍。柯江林[5]和张阔[6]等分别对心理资本问卷进行本土化的编制。

本研究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启示意义。

1.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树立自信心

自信,又称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则说明他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自我效能感较低。

研究表明,自信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正相关(毕重增,黄希庭),自信有助于个体减少其人际困扰 (张继元,毕重增),自信的个体拥有积极的归因方式(秦东波等),自信的人更倾向于追求成功的动机,而非避免失败的动机(车丽萍)。研究同样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信)与抑郁显著负相关(葛明贵),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李妲等),与特质焦虑和考试焦虑存在负相关(李守龙,李晓芹),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负相关(张倩,桂守才)。由此可见,自信对自我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要树立自信心。

2.在成长的道路上锻炼韧性

韧性,又称复原力,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韧性高的人,不仅表现在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正常状态,同样也表现在从强度很高的正面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范进中举中的主人公,最后之所以发疯,跟未从强烈的正面情绪(高兴过头)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复原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性作用(胡海利等),复原力与抑郁存在负相关(王秀希等),复原力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Kari),复原力有利于在逆境中成长(Sean)。由此可见韧性对自我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要锻炼锻炼自己的韧性。

3.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心怀希望

堪萨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认为:希望是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即希望=意志力+途径,希望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同样也需要明确目标的指引。

刘孟超,黄希庭在其《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的论文指出:希望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高,与生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关系等。Snyder等人认为,希望对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的影响。Luthans等人研究表明,在 人力资源管理 领域上,希望与组织认同感显著正相关, 且只有希望与工作表现正相关。由此可见,希望对自我成长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要心怀希望。

4.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学会乐观

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提出者)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也就是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

研究表明,乐观与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袁莉敏等),乐观的人更长寿(Matuuta),乐观的人更幸福(Taylor),乐观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袁立新)。气质型乐观能够更好地预测人们的未来,能够改善人们的心境,减少精神疾病,从而能保证适应现实生活(段海军,霍涌泉)。由此可见,乐观对自我成长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要学会乐观。

5.在自我成长的道理上注重多种基本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

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资本概念,提出了一个包括多方面的正面心理学概念,与以往的单独研究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希望等研究,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总体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在一个方面心理品质较高的人,并不一定在其他的方面心理品质也较高。例如,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往往也较高,但是在韧性、乐观和希望三个方面并没有因此也高于其他同学,或者这表明了,为什么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容易造成更高强度的心理冲突(自信较高,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却不高)(彭贤、陈礼灶)。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子饿哦成长的道路上要注重基本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某一方面心理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Youssef CM,Avolio BJ,著.李超平,译.心理资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

[2]Luthans Youssef C ,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Dynamic,2004,33( 2 ).

[3]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4]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32-39.

[5]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 心理学报,2009,41(9):875-888.

心理健康 教育 课程是当前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其中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自我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升入大学来,我一开始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确实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 经验 和能力来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因此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模式自然非常重要。首先,在主观方面要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心理认识。接下来,因为知识水平有限,我将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自己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自我分析就是要自我观察,自我反省。首先,我认为我的心理还是是比较健康的。一些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做出这些解释: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忧郁,少心理冲突,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且乐于和他人交往;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对于生活环境有适当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我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来判断:

1,智力表现正常:我认为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我的智力水平不是很突出,但是我有较强的求知欲,并且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大学里虽然氛围很宽松,学习的气氛没有高中时那么浓厚,但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不可以放松的,这是我们以后再社会上打拼的基础。

2,情绪稳定:在情绪方面,我是属于那种隐忍不动的类型,平时能够顶住一些不开心的情况,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但是,脾气也会有爆发的时候,就像火山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在遇到挫折和压力等情况时,如前期的晚上睡眠问题,也会有一定的焦虑和忧郁,但很快就能进行自我调整,恢复正常。

比如说睡觉的时候让同学关灯,戴耳机玩电脑,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情况还好,以后遇到情况变化再做处理。总体上是属于情绪较稳定的类型。

3:意志健全:这个标准要求我们拥有良好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我觉得我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还可以,能够抵制住诱惑特别是不良诱惑,能够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一定方式解决问题,不会盲目行动,畏惧困难乃至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我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统一性错乱,而且我一直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且为此而行动。比如说大学的目标,奖学金,资格证书, 考研 等等,都是要积极进取才能得到的。

5,对自己能充分了解,知道自己的长处及弱点,这个我对自己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在大部分时候明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要求,以及自我的能力范围。但有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迷茫,往往是自信与自卑并存,内向与外向并存,挺矛盾的感觉,自己也说不清。

6,与人和谐交往:在交往中,我还是能够和同学们处理好关系,并且有自己的亲密的朋友,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交往的目的很少有功利性。

7,能较快适应社会: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协调自己和客观环境的关系,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的,我愿意接触社会,在社会中能够学到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真正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该有与年龄和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大学生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a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b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c承担社会义务 d开始恋爱、结婚。个人分析大一新生还未能全部达到上述标准,但会在将来逐步完成。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一个简短的分析,接下来简单阐述一下提升自己能力的设想。大学是一个宽广的舞台,这里也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自己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生活(包括社团活动和班级工作)和学习两个方面。在生活中,我会积极参加各类能够锻炼自己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学术比赛等等,在活动中既展现了自己又锻炼了自己,同时又加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班级工作中,锻炼与人沟通,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认真工作的同时也会被大家认可,何乐而不为呢?心理素质也会在各类活动中得到提升,同时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会让我获得正确的心理学知识从而获得正确的指导。在学习上,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竟 文化 知识是以后在社会上奋斗的基础,同时也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多泡图书馆,认真学习,不能松懈,要有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诱惑,会很孤独,也会有巨大的压力。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必须抵得住诱惑,忍得了寂寞,顶住压力,比如考研,准备阶段的那段时光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要有强大的毅力和决心,为了目标努力奋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因为心中有理想,所以便只顾风雨兼程。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成长分析论文,主要是就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认识、自我成长分析、自我完善。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一跃而过,转瞬即逝。虽未留下什么痕迹,但却带来了微风拂过的平静,那般温暖。时间亦是如此,他没有留下什么,却留下了生活上和心理上的丝丝变化。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看待爱情、亲情、友情,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因此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了分析。

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

(一)简单的 自我介绍

我,1992年04月03日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到来,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庭。在温馨家庭中长大的我,勇于承担责任,勤劳刻苦,因由哥哥的照顾和家人的爱护下未受过多大的挫折,故养成了外向开朗的性格。现在我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是一个刚刚经历了大学第一学期的大学生。

(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

5岁以前的我,处于懵懂之中,我记事是从6岁开始。不过经常听妈妈说起。我小时是一个怎样顽皮的孩子。不过,尽管如此,在我家里父母对我要求很是严格的。8岁的我,被父母送到了永州冷水滩的一个学校,爱听话的我深受老师的喜爱,经常得到表扬。

(三)小学阶段

成绩一向比较优异的我,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班委,从未间断。为了让我更好地接受教育我和哥哥一起住宿,在这里,每天和哥哥一块儿上学、休息。因初次离开家乡来到外地读书,记得刚开学时父亲帮我们报完名要离开时怕我们兄弟俩会不肯,父亲在交代好生活上的事和给了我们一笔钱就匆匆躲着我们走了,父亲离去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就这样我们带着迷茫离开家人温暖的怀抱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异地生活,虽只有8岁但在宿舍的生活中我学会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生活的磨练下意志逐渐得到成长,从刚开始一想家就哭着打电话回家到默默在心里想念。正值少年的我们却流露着老道。后来,我以较好的成绩顺利考上冷水滩的一所重点中学——京华中学。

(四)初中阶段

很听话,很爱学习的我,很受老师的喜欢。初二的时候,却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茫然,我也不知怎的从那时起,我不怎么爱学习了,有时还逃课。没有多长的时间,就被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当时京华还没有寄宿的宿舍,在父母的关系下我就住在了我们教导主任王老师的家里,班主任向王老师反映了我的情况,记得那晚王老师狠狠的骂了我一顿,我重新拾回信心开始了学习。后来进入我市重点的高中永州市第四中学。

(五)高中阶段

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的第6年,对现在的我来说虽是外地生活,但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不安的感觉。而后,网络第一次进入了我的生活。刺激的网络生活让我一步步远离学习,远离学校。父母不在身边,我开始蹉跎岁月。三年很快就过去,高考后。我以不理想的成绩只上了三本,我被第一志愿的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录取了,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六)大学阶段

大学,一直是我所梦求的。来到长沙,我很激动,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另外的一段美好而新鲜的生活。但大学的自由让我又开始蹉跎岁月。但我总是试着去改变,改变现状,改变生活。现在我还在进行着,希望可以有所改变。

(七)对成长经历的 总结

写了这么多,其实很为简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

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我是一个不喜欢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的人。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比较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我比较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较高,思维比较敏捷,头脑比较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同时我的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我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我很注重个人原则,在不触及到原则底线时,我都比较愿意去做。在集体中我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我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我是一个喜欢自由生活的人,我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我会遵纪守法,但有时也喜欢游走于法律边线。对人对事我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我的交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可能保持沉默,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一般情况下,我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好的一面还是大于坏的一面。我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没有一定的把握或可能性,我会在一开始就放弃。在工作中我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但只是想想,一会儿又会回到现实中来。我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我也比较认可“以德报德,以怨抱怨”的说法。我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不会过分的去苛求不能得到的,见好就收。

有时我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1.自身的优势

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我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我适合在责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这样才能够发挥我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工作能够让我集中精力,去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如果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工作,我不喜欢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我的成果展示给别人。务实、实事求是是我的工作原则,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我喜欢团队合作,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

2.自身的不足

我有时不自觉的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我都喜欢从头做到尾,因此感觉压力很大,有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我的情感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有时情绪波动还比较大。我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1、经常参加 户外运动 ,调整自己的呼吸,以此缓解学习工作压力。

2、多多参加校园活动, 社会实践 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消除自己在大场合的怯场心理。

3、情绪不好时多与心理咨询老师沟通,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绪。

4、每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规律。 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展望未来,回眸过去。在过去的不足中改进自己所缺,才能更顺利的把握未来的命运。通过写这篇 报告 我再次的认识了自己!其实每个人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内对我们的教导!

参考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成长是一件很漫长的事。从你呱呱落地开始到你最终闭上眼睛那一刻为止,你无时无刻不在成长。我在此整理了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 报告 ,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我的成长轨迹和事与人对我的影响 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今年21岁,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矣!时间正如小河里的水,看似不动,其实在淌。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七千多载日子已从身边经过。回想起以前有多少欢声笑语,又有多少悲愁垂涕。 小学是我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小学阶段,在父母的教导和关心下,我无忧无虑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着。他们 教育 着我,勤奋:积极进取,宽容:正直豁达,责任:认真负责。那时的我天真的如同天上的小鸟。同时他们对我严格管教,只希望我有一天能有所为,所以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他们从不松懈对我的监督和鼓励,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而我从小就懂得了父母的苦心,多年来的努力也只为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的我学习很好人比较活跃,老师非常关心我,我也常常积极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活动。还记得数学老师举行的一次答题有奖活动,我积极踊跃的回答,得到了不少的奖品。在那时我明白了想要得到就要自己去争取。小学也有过一些不好的经历,那时班里还有一名同学成绩很好,而且他们家有钱有权,常常当着全班的面给老师送礼,他在班里就备受老师关心。在那之后班里也有一些同学效仿,这些同学也同样很受老师关心,我也就慢慢淡出了老师眼中。这件事也是我在上高一时偶然想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光有能力是生存不下去的,还要有关系才能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存活下去,走的更高更远。 上了初中,我依然是我,成绩虽然不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但是我有很多的才能,朗诵、演讲、小品样样都有我。因此我在老师眼里还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初中三年我明白了:人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特长。 高中生活紧张而充实。高中阶段可以说是我最辉煌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我最黑暗的阶段。高中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理想的大学,一切的一切都是学习。所以在高中阶段,我没有参加任何个人活动,集体活动不算。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所以那时候的成绩名列前茅,为此我还挣得了一笔奖学金。可是艰苦的高中生活压迫着我的神经,尤其是高三时,压力已经快让我走不下去了。这时我非常感谢我的同桌,是她的开朗影响着我,让我坚持下来。我是一个独生子,从小除了父母长辈对我的关爱以外,没有体味过兄弟姐妹之间的关心与帮助。所以在那时候,是她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兴趣 爱好 对我的影响 我喜欢听歌,因为它能陶冶我的性情,能让我静静的思考人生;我喜欢打 羽毛球 ,因为它能让我尽情挥洒汗水;我喜欢旅游,所以我要比别人了解的多一些,知道的特色、地点、人文多一些,见过全国各地的人,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 性格及对我的影响 我性格古怪,有时乐观向上,能快速调整心情,让自己时刻开心。但有时却多愁善感,感叹世间沧桑。但大多时候我都乐观坚强,无论遇到多大的难事,我都能勇敢的面对,相信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掉的。 能力与品质 关于为人处事方面的品质,人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须知,自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要学会与人沟通,待人友善,重视与他人接触,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自认为动手能力强,能很快的做完一件事;学习能力强,对于陌生事物能很快的学会;适应能力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能很快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融入其中。 自身的优势、不足与改进 优势:喜欢挑战自我,勇于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的组织,交流和创新能力,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细心,对事认真负责。 不足:遇事不够冷静,有时行事鲁莽,爱冲动。说话做事不加以细致考虑。 改进:以后遇事之前要冷静思考,学会分析,制定一定的计划。 .自我奋斗目标 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增加自己的社交范围,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人是更多的朋友,增加更多的 经验 。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领导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加强对自我心理的控制,冷静处理遇到的任何事物。 二.职业期望及实现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完成人生的规划。我相信经历四年大学的洗礼,我会变得更有自信,我将会以最美丽的微笑来面对我所面临的每一个挫折。自信是我最强有力的盾牌。选择本专业对口职业将是我的有利因素。 三.自我 总结 人不会因为做过什么而后悔,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没做过什么而后悔,只要尝试了,即使失败,那也是一种经历。所以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从自己的经历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精彩。想一件事就要立刻去做,不要想后果,也不要看结果,只体会其中做事的感觉,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会错,每天在生活,工作中,体会每天的充实,那样的人生才叫完美,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一生才能无憾。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2 一、自我成长分析 父母陪我一路走来,我感到开心而幸福,虽然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因忙于生计,无暇照顾我,将我送进一家幼儿园,每天我早早就被送出去晚上很晚才被接回家,虽然那时很渴望与母亲在一起,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但那时的很多家庭都是那个样子的。但在我的心灵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上了小学后,母亲每天都是目送着把我送进学校,中午晚上一到家就能吃到母亲为我准备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一次母亲听说我再越野赛中,名次被老师弄错了,而没有拿到奖的时候,曾去学校找过老师,从小到大,我都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长大的。 上小学后的头两年,由于贪恋和小朋友一起玩,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并找家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不太喜欢上学,更不喜欢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我曾被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一度被老师逼着要降级,但终究没有,是因为另一个老师的阻拦,小学三年级以后,邻家的小朋友搬走了,没有人再同我一起玩了,我的心思一部分开始用到学习上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最后变成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都对我刮目相看了,我感到很开心。 升入中学后,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掌握了正确的 学习 方法 ,成绩稳中有升,学习对我来说是件开心又快乐的事情。 98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师范学校,对于要上师范还是高中,父母终究没有拗过我,我的选择注定了我将来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三年师范 毕业 之后,自然成了一名教师。成了教师之后,看着那些可爱的笑脸,听着那些稚气的声音,品味着毫无世俗的童心。我爱上了这个行业,就像媒妁之言定的婚姻一样,――本来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到了一起之后,感情却越来越深,――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行业。由于自己的热情,由于自己的认真,也由于自己的童心,我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成了很多学生的朋友,我所担班级的成绩也总是年年名列前茅。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 一直到现在,我都享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我是一个积极,乐观,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我大部分的时间心情都是平和的。我认为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以感恩的心,微笑着面对一切,享受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我没明确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善恶有报。而我学会淡然,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朋友们都说我初次接触有点冷酷,清高,少言寡语但做事不急,认真稳妥,能够保守秘密,是一个值得倾诉心声的朋友,我认为自己善良,宽容,真诚,理解他人,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应该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处事不惊,心态平和,看淡生活当中一些虚浮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生活激流中不乱自己的航向,在时尚流行前沿不迷失自己,不人云亦云,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自己的个性,从而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努力。 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是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帮助我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为家人创造更丰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让我的家庭和谐幸福,让我的女儿健康快乐,让我的父母安享晚年。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雷锋同志和那些在社会上生活中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凡却伟大的人们,雷锋,一个普通的汽车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雷锋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国家需要千千万万这样的人,让我们都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我的朋友眼里,我永远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我乐于尝试并能很快地接受新事物。当日子归于平静的时候,我总是能为自己找到新的奋斗目标,并为此付出很多辛苦。因此,我最好的朋友向来是钦佩我,但从不会效仿我。有时,朋友和家人也会批评我凡事太过认真。我的确应该有所调整,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追求尽善尽美,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专注,小事情尽管放松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应对生活。 如果用三个词来对我进行评价,我想用通情达理、乐观豁达、勤奋上进是比较恰当的。生活经历和 文化 背景塑造了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并接纳自己,才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职业行为分析 我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首先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他是高尚而伟大的,我觉得它能够走进人的心灵,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使这些人能够快乐的生活,我是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每当我想到因为我的工作,因为我的付出,而使他人得到的幸福,我就有说不出的快乐,其次,作为一名中学的英语教师,兼职班主任,我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同时也知道班主任老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是多麽的迫切,掌握的科学的方法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让我们塑造一个又一个身心健全的学生。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了更自觉的把握,能够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情绪,使自己大部分时间的心境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 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除了我们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我们还要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心理咨询是门科学,更需要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如何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的应用与每个来访者,是件值得探索的事,我认为要想真正的做一名出色的咨询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效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一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学习,在咨询的实践中学习、领悟、提高、完善。健康稳定的人格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与其说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是咨询理论与技术上的方法,不如说良好的咨询关系更能体现咨询的效果,而作为咨询的主体人物咨询师,一定要尊重生命,热爱生活,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它强调在整个咨询中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应始终坚信来访者本身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力,能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最终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有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及时调整状态,不因自身的问题而影响工作。同时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还要善于容纳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氛围,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当我们解决不了别人的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地告知他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使我有信心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懂得如何用爱去理解生活中的一切,因为我为人妻、为人母。这一切可为我在咨询中奠定认同、共情的基础。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很容易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发挥这一学习优势,博览群书,积累经验,以便更有效运用于心理咨询。 当然在我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从事这项工作所具备的一些优势,如我在和求助者沟通的过程中,我能快速而准确地发现求助者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如有时过于热心,这会使求助者产生依赖心理,发现一个问题后,容易忽略一些东西,关注点不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努力完善自己。 在工作中,我希望从大家那里得到理解,信任,支持和帮助,当然还有沟通和学习。当然,对于我的工作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 对于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的评价,我都会以平和的心态合理认知并接受的。我相信,出色地工作、真诚地待人可以换得多数人的认可。 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是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希望把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的我的实际工作中,为学校里的孩子们服务;如果有机会和时间,我希望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通过自己的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学会健康地享受生活。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最希望接待的是青少年求助者。我现在的职业是一名中学教师兼班主任,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最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心理矛盾冲突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额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我愿意帮助青少年求助者克服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成长。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希望求助者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心理咨询,当然,作为咨询师,我们要用自己真诚友善的态度面对求助者,以精湛的业务取得求助者的信任。 我对自己的职业有这样一种期许,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让那些求助者积极阳光地面对人生,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同时在工作和学习的道路上我自己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下页更多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自我分析报告学    生:摘  要:本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论文,主要是就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自我分析报告、心理学、职业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一)简单的自我介绍(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三)小学阶段(四)初中阶段   (五)高中阶段(六)大学阶段  (七)对成长经历的总结写了这么多,其实很为简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二、自我分析(一)兴趣职业兴趣前三项为企业型(21分),研究型(20分)和社会型(18分)。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 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影响、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为人务实,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二)性格16PF报告显示,在乐群性,聪慧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情感性,忧郁性,独立性等方面表现为低分,其他的均比较正常。在MBTI测评报告中显示人格类型为ESTJ(外向 感觉 思考 判断)。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 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您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交际性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  非常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如果过分可能会冷漠无情。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权威是忠实的追随者。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三)能力职业能力测评只有两项,即交往能力测评和创造力测评。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创造性一般。(四)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测评显示,我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为帮助贡献,团队融洽型。帮助*贡献型的人认可的核心价值是自己的工作和知识能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帮助。例如:改善拥挤的交通状况,通过新的产品来消除、缓解疾病等。这种类型的人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他们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作无比快乐。他们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付出对社会是有帮助的,他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惠颇多。医生、教师、警察等社会型工作很适合该类型的人。 团队*融洽型的人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该类型的人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该类型的人所追求的,他们认为友好、轻松、团结的集体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师等需要良好团队合作的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五)职业理想职业类型:研究人员/科学工作者。具体岗位:科研员(研究员)。地域不限,各科研机构和各级高校,甚至各大企业都可以。环境优,待遇较好,但需要付出较多努力。伙伴则基本都在一起研究,就业前景广阔,属于热门。(六)自身的优势和不足1.自身的优势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适合在责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要求细致、精确,能够发挥你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工作能够让你集中精力,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而不是平行开展多项工作。通过工作,你能够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工作,不要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你的工作展示给别人。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拥有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诸如声音的音色或面部表情。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传统。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你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2.自身的不足你有高度的责任心,会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你都会从头做到尾,这总是让你过度劳累,压力很大时,你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由于你的现实、细致,有时容易忽略事情的全局和发展变化趋势,难以预见存在的可能性。建议你周到考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可能性,需要增强对远景的关注。三、完善自我的方案(一)针对分析所提出的适应性对策往往不喜欢那些需要精耕细作的常规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长期智力劳动和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适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二)针对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直接地表达自己,说出你现在的感受。不要只顾低头拉车,需要抬头看路。调整节奏、放松自己、适当松弛一下绷紧的弦。做长远思考,加强对全局和可能性的关注,避免陷入具体事物,而将方向忽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三)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四、结束语这一篇自我分析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其实这个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内对我们的教导!本文中采用了很多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的内容,对招生就业处一并表示感谢!

成长主题研究论文

不知从何时起,心里便有了心事,薄薄的记事本多了一把小小的锁,说话做事多了一份谨慎,少了一份往日的天真与冲动,与人相处学会了怎样小心防备。 不知道是不是人越长越大,其所要承受的压力便越来越多,做事就不可以像幼时那般简单过于顺利。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不再沉迷于往日的游戏。小时侯的过家家早已为我们为我们所陌生。小时侯的勾勾手,一百年不会变,对我们来说也早已成为一场笑话,现在的我们从不敢随便给人有任何的承诺,而过去一切的一切都早已成为历史。在蓦然回首中才发现这一切早已离你远走。 昨天与悦因一件小事闹别扭了,今天与悦相遇仍然保持着“距离”,我知道和悦闹翻了,就不可能像小时侯一样,今天上午闹翻,下午仍然可以手牵手一起去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再幼稚与天真,而是逐渐成熟长大。自尊心也日益俱增。有时候做错了,不管是谁的错,都不会轻易地向谁道歉。闹翻了,就很难像以前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而是彼此之间就会多了一份尴尬,日子久了之后,就会多了一层隔膜。“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可以冲淡我和悦之间有过的矛盾吗? 今天与铭挥泪告别之后,铭便踏上北下的列车,从此便天隔一方,那句所谓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在这场告别只之际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了离别的痛,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相聚。 渐渐长大的我们,有了各自的理想与追求,谁都不会为了某一个不必要的驿站而停留的太久,正是因为有了追求,我们往日再好的朋友如今都要分开,好的可能以后会更好,不好的可能以后见了都会形如陌路。 上次月考,军取得了级里第一名的头衔,虚荣心得到了极度膨胀,知名度竟然“一炮打响”,而城却“勇夺”了班里倒数第一名的“冠军宝座”,考出了这样的成绩,城没有流泪,因为懂得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要流也只能往心里流。因此,城在班里痴呆了几天。 `````` 成长便是这样,有欢笑亦有哭泣,有悲欢亦有离聚。在匆匆而逝的岁月里,我们得到失去的都太多了,每一次胜利的微笑,每一次委屈的哭泣,都使我们懂得了好多好多。在与朋友相聚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忍让,伤心流泪时,我们学会了爬起,取得成绩后,我们学会了谦虚。````` 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是一段以微笑,泪水,成功,失败为乐谱所写的故事。 2 小时侯的我,天真无邪。也闹出不少笑话,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忧新。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我两岁半就上了幼儿园小班。那时侯老师上课,我还不会听讲。有一天,小朋友们都在画画,我在下面摇晃椅子玩。摇着摇着椅子倒了,我磕在桌子角上,牙齿把舌头扼了一个洞,嘴唇上的皮也擦破了,流出了鲜红的血。没法敷药没法包扎,我只好忍着。我没有掉一滴眼泪。第二天,我的嘴肿得像猪嘴似的,照样去幼儿园上学。 我刚学会说话,妈妈就告诉我见到熟人要说话。跟妈妈岁数差不多的女人叫“阿姨”,跟奶奶岁数差不多的称“奶奶”……又一天,幼儿园放学了,我到奶奶工作的学校那边去了。老师们围了过来,都问我称呼他们什么。我睁大了眼睛看,有的叫“阿姨”,有的叫“奶奶”。任老师走过来问我管她叫什么,我端详了半天,她比妈妈岁数大,比奶奶年轻,我临时发明了一种称呼“阿奶”。我一叫“阿奶”,在场的人哈哈大笑。直到现在我还叫她“阿奶”。 上了一年级我开始跟奶奶学电脑。我学会了输入汉字、用word编排页面、用excel编辑各种表格,我还会用word作简单的电子小报呢!我最大的乐趣是浏览因特网。我申请了网上免费电子邮箱,申请了“小学生网上作文本”,作文本里已经有几十篇我的“大作”。最近我写的“变迁”已经在“小学生网上作文”网站发表了。 今年暑假前有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学校微机室上网查找资料。英语老师(我的师爷,他教过爸爸,我才这样称呼)让我给他找找中年级的英语练习题。我用“百度”很快就搜出来了。打开一看是压缩文件。先把它下载到E盘,下载完成后,找到它,解压。师爷看了看题目,说:“琳琳,就是它了。排排页面,用打印机打出来。”我按师爷说的做了。旁边围观的老师们看了说:“这小东西,比咱们都强!”我听到老师们的赞许, 很得意。但是我决不骄傲,要继续努力。 童年是美好的,是灿烂的,是五颜六色的。这些事对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长环境议论文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是否还曾记得“孟母三迁”的教育佳话?环境,决定了孟子人生之路。

你是否曾了解知“台球神童”的童年生活?环境,成就了丁俊晖的斯诺克之梦。

当这一切摆在眼前之时,你是否注意到了环境对一个人生长的影响。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环境决定高度,那个人生的至高点。

自然的环境决定了生物的生长。

鲨鱼,一个听之则怕,见之则惊的海洋霸主。在辽阔的张力世界里,用吞吐宇宙之气渲染着属于自己的白色恐怖。一个英国小组曾让一个人工培养的鲨鱼和来自海洋鲨鱼相比较,以测试其生存能力。惊人的结果出现了——源于海洋的鲨鱼在生存能力上无可抗拒地高出了人工培养的鲨鱼数百倍。

正是无可比拟的自然生存空间,极具张力与霸气的海洋环境造就了鲨鱼的无可匹敌。环境,让鲨鱼张扬在那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奋斗高度。

简单地说就是他人对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事业高度。

钱学森,一个震惊中外的火箭专家,“工程控制论”的创造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毫无争议地证实了这个道理。

晚年,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了提携他的两位贵人——周恩来总理和陈庚大将。两人对他的支持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开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导弹工程等引领我国挤身世界强国的大前途。他回忆说:“文化革命期间,要不是周恩来总理的下令保护,恐怕我早已不在人世。”又有“回国后,如果没有陈庚大将的悉心关心和技术支持,我的成就恐怕到不了这样。”

正是周总理和陈庚大将这样的关注和关爱,钱学森才能成为人人皆知的大科学家。环境,让钱学森成为杰出的科技帅才。

人才生长,让环境主宰了轨迹,也是环境让人才得以轨迹亮丽,让掩埋的金子真正发光。

环境,人才,相辅相承,环境的空间,决定了人才的高度。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将永生伴随我们。

或许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人的“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轨迹。

“昔孟母,择邻处。”吟哦此句,在感慨为孩子着想的无私母爱的同时,也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不小。若没有这“择邻”的母亲,只怕今日也无这贤明的“亚圣”。

环境对人有着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在生物学中,生物的表现型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类比可得,人的素质高低,品质好坏也应与环境相关联。“人之初,性本恶”一言也不无道理,若放任孩子自己成长,他也许心地纯善,但必不了解何为何不可为,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

但是否环境便是影响好坏的唯一因素?显然不是。若是,文天祥则不会在受降乱世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若是,东坡应在黄州一蹶不振;若是,子美应在国破山河之时便放弃了挣扎,哪里还有“大庇天下寒士”的夙愿。

泱泱华夏,漫漫长河中,因为不肯屈从环境,因为被教育过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故而这个民族,这份历史,这份骨气,一直延续,至今长盛不衰。

而今社会中有许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想让孩子进入重点班,无非也如孟母一般,想让孩子所见所闻俱是好的,耳濡目染,学习到的都是优秀的。无可置否,这里面蕴含着一份望子成龙的期待,是一颗爱子之心。但是有些家长过了头。

过于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能会造就一个人云亦云的社会。环境会给人造成影响,但并非能决定人的高低。最终我们会变成什么模样,还是取决于自己。《破产姐妹》中有句话很出名,“你是谁取决于你的DNA,但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只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别去羡慕你身边的富二代了。劝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孟母三迁最终造就了儒学的亚圣——孟子,环境之故;热带鱼由鱼缸转入池塘变迅速长大,环境之故;险象环生的生态环境中,狼避险觅食、强势图存,亦是环境之故。可见环境造人才,所言不虚。

恶劣的环境往往造就英才。平王东迁洛邑,曾做出一个不起眼的封赏之举,将崤山以西与西戎接壤的大片土地赐予秦伯。或许平王本就不怀好意,八百里秦川均为犬戎掌控,在那个连天子都被犬戎赶得无家可归的年代,派秦伯去开疆拓土,实在是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然而秦伯还是去了,几代人披荆斩棘马革裹尸,多少次险些被灭,秦国终于站稳了脚跟,在那个四战之地,秦人个个尚武,民风剽悍,甚至有?秦军虎狼之师?的评价。环境的磨砺,成就了秦的霸业,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优越的环境,往往培养庸才。长平之战,老将廉颇在前线一味坚守,把秦军急得发疯,就在这时,赵军换防了,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把高谈阔论出身名门的军事票友赵括换了上去。赵括熟读兵书,却是只不善实战的纸老虎。数月后,赵括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庸才,赵军四十万被秦坑杀。优越环境造就出来的庸才,祸国殃民,其害不亦大乎?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抽取了10名学生,并把名单交给了班任,并说,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学生。由于班任对这10名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都有提高。班级没有变,班任也没有变,那么,随意抽取的这10名学生为何发生了良性的转变?

由此可见,环境优劣,其实也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真正主宰命运的是人自身的心理环境。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标准富二代;大批罪犯常出身贫民窟。难道环境作用甚微?非也。若一人胸怀大志,在通向理想的征途中百折不挠,外部环境无论优劣都能从不同角度推助他;若一人鼠目寸光,贪图安逸,意志薄弱,环境再优也是徒劳。这,也正是孔子倡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而孟子倡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因。

打造强势的心理环境,恶劣环境懂得适应,优越环境懂得珍惜,人才造就之道也。倘若,我们能借鉴一二,必能有所裨益,塑造自我,拾级而上,走向成才。

芈月生来就是楚国公主,可她的性格和其她的公主去有着天壤之别,芈月做事胆大心细。而她的姐姐芈姝却不同,芈姝是嫡公主,她做事只是动动嘴巴,下人就会行事。

芈月4岁以后便不能和生母在一起生活,7、8岁时生母便死去。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芈月母亲向氏性情温柔,爱孩子,顺从孩子的天性。芈月在母亲死后,葵姑便抚养她和弟弟,葵姑虽然没有文化,但处事不争有原则,很有几分智慧。楚威王死后,芈月便被楚威后赶出宫,到陵园守墓。芈月从小是个野孩子,学习内容不拘一格。从家务活、针线、中医到圣贤典籍,各种类型。而芈姝天性纯良,她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的。芈姝从小学习都是被安排好的,对典籍的理解都须符合价值观标准。这样受教育的过程貌似无以复加的正规,但实际上剥夺了她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极大削弱了她学习的兴趣。

户外活动,芈月是野孩子,天天在外面疯。甩软鞭、掏鸟蛋、编花草,在各种野地里疯跑。每天活得特别快乐,随心所欲,很自由。对芈姝而言,在宫里规规矩矩的做好王家嫡公主。所有行为当符合仪轨,所谓芈月在野外的各种行为以及伴随的各种畅快和遐想,对芈姝这个王家嫡公主而言,简直是白日做梦。威后并不喜欢芈姝出去晃动,而芈姝特别想出去,渴望自由。

生活意义,对芈月而言,从小她就和家人时不时遭到生存威胁,懂得要帮家人分担,吃穿需要努力工作换取,世间有天然的不公平,所以要努力争取权利。从小芈月就帮着葵姑干活,去池塘抓鱼、做菜,给弟弟芈戎做衣服。反观芈姝,芈月所做的一切是她从未经历过的。她只要在宫里做好嫡公主,有尊严的活着。出嫁了,就要作为一个王后获取一切荣华富贵,取悦君主,统领后宫,孩子继承王位。后来芈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想方设法的陷害芈月的儿子。获取自己必须得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天性纯良的芈姝了。

芈月从小吃苦受累,芈姝从小生来就锦衣玉食。两人虽然是姐妹,但两人却恰恰相反。芈月从来不会害人,而芈姝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内心丑陋的人,这些都跟两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后天的影响有关。

这话说得好,然而,我们有多少人有鲁迅先生这样的认识呢?

“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奥运会上失利后,我们中国许多人是如何对待他的呢?看吧,非议和嘲笑纷至沓来,弄得他心灰意冷,也令其它体育健儿为之寒心!这无疑在他们成材的环境中卷进了一团乌云。

这就是某些人对失败者的态度:你是胜利者就不允许以后失败,否则你就由英雄变成了狗熊。诚然,李宁在1988年奥运会上的表现是令人大失所望的。但是,我们应当客观地看问题,李宁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曾为祖国争得荣誉,难道他一失败,欢迎他的掌声、鲜花就该变成冷嘲热讽的吗?能有准一生中在事业、生活中不会遭受挫折呢?难道对失败者嘲笑打击就能挽回这次失败吗?

英国拳王布鲁诺成材的环境是比较好的。他向美国拳王泰森挑战而遭惨失败,回国后却受到了盛大的欢迎,群众的掌声鲜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于是,他当即表示与泰森再决雌雄。可见,成材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它步满阴沉沉的乌云,那么失败者会感到压抑,还会有勇气吗?反之,他会得到鼓励,以致振奋精神,在挫折失败中崛起。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失败,尤其是中学生,考试失败后,常常会遭到冷眼,如果尖子考砸了,情况会更遭。老师不信任,同学讽刺,父母暴怒,压得他难以抬头,以致一蹶不振。这时失败者自己要顶住,要像四川省南川县隆化职中的彭静那样,做个失败的强者,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环境。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它需要每个人不畏险阻,奋勇向前。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更需要有人伸手扶他一把。应该让每一个位失败者得到阳光般的温暖,拥有一片蔚蓝的晴空。

论文模型研究

模型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简单的图表和指标,一般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展示都会采取这种方式,生动形象。

第二个层次,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分布特征。

第三个层次,计量分析,建立模型。而计量分析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简单回归,包括双变量、多元回归,基本计量问题(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的处理。

第二层次更专业点儿,包括模型设定误差检验与模型修正、特殊数据类型(时间序列、虚拟变量、面板数据等)的模型选择和处理、联立方程、VEC模型、VAR模型、条件异方差模型等;第三层次包括有序因变量、面板VAR、神经网络、分位数模型、季节调整模型等等。模型,建立一套研究范式,然后按此模型进行研究。

选题与预估计

问题1:暂定一个题目(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拟使用的理论或方法等方面,可使用副标题,副标题一般指向研究方法或研究角度)。

问题2:给出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并初步进行回答(研究之前必须要有预设的初步结论。所谓“实证分析”,可以将其看作是对所提出的初步结论的检验)。

问题3:给出文献综述(要求:①文献综述的内容必须与你的研究紧密相关,即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或内容梳理、概括相关文献(要注意相关性);②文献综述要能构成你研究的基础,可将其视为你的研究的理论知识平台或背景;③文献综述必须能够引出你所研究的问题,即根据自己的边际贡献或研究特点评述已有文献(要注意针对性))。

问题4:论证你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其重要性(先列出“重要性”的论点,然后给出相应的论据)。

问题5:尝试运用计量软件(如:Eviews、SPSS、STATA或R)导入数据,对数据进行初步描述性分析与预估计。

建立模型法。论文中建立模型属于建立模型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

你所谓的模型我想大体有两种吧:一,是论文格式的范畴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二,是文章自身结构的范畴例如一个论点要有几个论据组成,这几个论据要如何围绕此论点展开全方位的立体论述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