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物理学报英文版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物理学报英文版论文模板

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是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物理学的中、英文学术期刊,两刊登载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的具有创造性的物理学研究论文和研究快讯。两刊内容相互独立、互不重复,均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属核心期刊。两刊已被SCI等国际六大检索系统收录。1�版权投稿作者须转让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给编辑部,并把版权转让意见和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函附单位盖章及作者签名的证明寄来。并附作者签名投稿函。文稿勿一稿两投。(论文版权转让和保密证明函格式)2�评审费、版面费、稿酬凡是向两刊上投稿者,须交纳论文评审费,凡在两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者须交纳版面费,具体款项另行通知。稿件刊登后将酌致稿酬。3�来稿要求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来稿须一式两份,单面间行打印,务必做到字迹清晰、齐稿、清稿、定稿,纸面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mm空白。凡不符合〈投稿须知〉要求的文稿,本部恕不受理。3�1 题目应简明、准确,不宜用缩略词。英文稿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后加注中文姓名,用圆括号括起。作者单位必须写出全称和邮政编码。3�2 关键词、PACC文稿须选出能反映文稿内容特征的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PACC(“Physics Abstracts”的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专业代码各分别1—4个,并列于中、英文提要后。关键词和PACC代码按其重要性顺列、用逗号间隔开。3�3 中、英文标准基金全称及批准号一律以脚注注于首页和英文摘要页,并用*号在题目末及脚注前标明。3�4 文稿中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系统使用时,全文文种一致,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后附缩略词,并用括号括起,下面直接引用,不再写全词。3�5 插图、照片在文稿中按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并在正文相应位置处绘一方框,图题、图注写于方框下面。附图须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图序。插图曲线要求墨色均匀,照片要求黑白反差大,不收彩色照片。图中线条粗细均匀,坐标线宜用细线,图面清晰勿折,图和照片的宽度一般不超过7cm为宜。附表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用三线表。图、表中的文字,中文稿用中文,英文稿用英文,图、表头的量或用来标记图形轴线的量,用“物理量符号/单位标准化符号”形式标记。3�6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文献号须加[]一般置于右上角,若写成文献[]则与正文平排,其顺序应按正文中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3�7 公式以线性化形式斜体书写,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置于稿纸右边。中、英文稿标题 第1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第2级节标题用,……,,……;第3级标题用,,……表示。3�8 《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参考文献格式期刊:作者 年份 刊名 卷号 页码例:[1] Peng Y Z and Fan T Y 2000 Chin. Phys. 9 764书籍:作者 年份 书名(出版地:出版社) 页码例:[2] Dress M S 1966 Science of fullerenes and Carbon Nanotubes (New York: Academic) p12《物理学报》的中文参考文献同时译成英文例:Zhang J D 1997 Acta Phys. Sin. 46 1517 (in Chinese) [张建德 1997 物理学报 46 1517]3�9 凡经审稿通过拟刊登(英文稿修改英文后)之稿[HTSS],中文稿接受用北大方正排版的定稿软盘;英文稿接受用Latex或CCT软件排版的E-mail稿或定稿软盘,若用其他排版软件须拷贝成文本文件。图最好转化成Tif格式或Photoshop所有格式,并注明软件名,文件名,作者名。同时需另寄一份打印稿。软盘概不退回。3�10 作者须自留底稿,文稿在4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信函者,可自行处理,但须告知编辑部。3�11 来稿请注明联系作者姓名,服务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E�mail,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3�12 来稿请挂号邮寄:北京市603信箱,《物理学报》或“Chinese Physics”编辑部,北京 100080。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物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引用须知 (2013年10月) 1.尽量引用正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格式物理学报格式. 《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 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 ...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论文格式《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后 ...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论文格式《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 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浏览3827 回答85数学物理学报期刊《数学物理学报》(双月刊)创办于1981年4月,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物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学报》参考文献引用须知 (2013年10月) 1.尽量引用正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格式物理学报格式. 《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 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 ...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论文格式《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后 ...浏览3827 回答85物理学报论文格式《物理学报》论文写作参考 1、使用本模板撰写文章时请按照蓝色提示,定稿后请删掉蓝色提示. 2、物理量单位用正体,物理量符号用斜体,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3、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使用时应全文 一致,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

英文版sci文版 《数物理报》(、英文版)刊登数与物理科边缘科具创造性代表科水平科研主综合性术刊物读者象内外本科范围专家、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英两版内容重复均由科版社版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B辑)(数物理报英文版)SCI收录刊物期刊阵双效期

地球物理学报模板

《地球物理学报》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重点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本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等。

通过初审发表前交。。地球物理学报版面费通过初审发表前交。

张玉君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下述与油气田异常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快速提取高频弱磁异常,估算高频磁异常源的埋深,放射性异常性质的归一化处理,典型异常剖面的分析,以及油气远景评价,提出了4个有希望含油气的异常。经验证,这4个异常中有3个见到油气显示,其中1个为工业气流。

关键词:油气田,烟囱效应,图像处理,航放Th归一化处理,油气远景评价。

一、前言

近10年,非地震物探方法寻找油气田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8],原因之一是地震勘探生产费用日益昂贵;另一方面,近10年航磁、航放测量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航空光泵磁力仪的灵敏度从1nT提高到~,大体积方柱形NaI(Tl)晶体和数字电路被引入航空放射性测量仪,不仅使其灵敏度提高了10多倍,而且使强度测量被4道(K、Th、U及总道)或多道(256或512道)能谱测量所取代。这一切促使物探工作者在油气勘查中更加注意应用具有大面积低消耗特性的航空物探技术。

柴达木中部地区的高灵敏度航磁、航空伽马能谱测量飞行线距1km,飞行高度约90m;安装在双水獭型飞机上的航放、航磁综合站包括GAD-6型4道能谱仪、MAP-4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磁带收录机及多普勒雷达、航空摄影两种导航定位设备。能谱仪使用了3箱NaI(T1)晶体,总体积为48L,磁力仪的灵敏度为。

放射性伽马测量普查油气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实践表明,在油气田上方有偏低的放射性异常,并在油气构造边缘存在比本低高的异常峰值。1979年美国Donovan .等人在Cement油田发现了高频磁异常[13],10多年来人们公认了这种与油气田相关的高频磁异常[9]的存在。尽管对产生这些异常的机制存在不少争议,但最被接受的假说是烟囱效应,通常认为几乎所有的储油构造都从深部排出水份,烟囱效应将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有机衍生物通过喷溢、溶液散逸、气体扩散等三种渗漏作用带到地表;地层中的液体和气体在从油、气层向上运移过程中,由于后成作用形成磁铁矿并沉淀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可被航测发现的航磁航放异常,并作为判断地下赋存有碳氢化合物的标志。

提出用图像处理技术来研究这一问题,基于两点考虑:航空物探的大面积宏观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可以快速获得直观结果;图像系统具备既适合位场数据(航磁)又适合统计学性质数据(航放)的处理功能。本文所做基础图像网度为×。除航磁、航放外还利用了陆地卫星影像 MSS(7、5、4波段)数据。

二、异常特征研究

1.高频弱磁异常的快速提取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在测区内已有多处井下油气显示,测区内人烟罕见,人文干扰较少,为研究油气田后成磁铁矿引起的高频弱磁异常特征的理想试验场地。

测区磁场动态范围为0~533 nT,在0~127 nT的低端仅有12个像素,占全图面的5/100000,并集中在东北部的局部负异常内,故采取限幅拉伸的方法: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式中 z(x,y)为磁场异常,单位nT,l(x,y)为图像灰度级或称灰阶。

每一灰阶代表 nT,可见经限幅拉伸处理,使磁原始图像保留了更多的弱异常信息,再按(2)式[10]制作立体阴影图(彩版附图9(A))。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式中 θ为光源方位角;φ为光源高度角;λ为磁面法线矢量与光源矢量的夹角。

测区磁场彩色立体阴影图显示出沿着从西北角到东南角对角线两侧成群地存在着高频弱磁异常,其宽度为1~2km,幅度为2~15 nT,在黑白图像上有3~20灰阶的变化。

文献[2]认为,钻井套管和井盖可能引起幅度为2~5 nT的异常,但其波长更短(<300m),也就是说在×网度的图像上,套管和井盖所引起的异常仅表现为孤立点。为了突出有用弱磁异常,用图1中的模板通过褶积功能制作了水平二次导数图像,通过邻域滤波消除孤立异常点。

彩版附图9(B)为航磁二次导数、经归一化处理U及油气异常分布叠加图像。青色点群为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异常;红色为经归一化处理 U;绿色和蓝色椭圆为已知异常位置;红色椭圆为新发现的有希望异常。10个已知油气显示全部都具有高频弱磁异常,这有力地表明这种仅用数分钟即可完成的磁场二次水平导数图对于提取与油气田有关的高频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图1求导褶积模板

2.高频弱磁异常的磁源埋深

对磁场(经镜像对称扩边)进行快速富氏变换,然后对变换结果计算功率谱,从功率谱图像上取径向剖面值,最后做径向功率谱图(图2),为了做图方便直接用图像上的点数作为横坐标。

该谱图表明全图由低频功率谱Pl和高频功率谱Ph组成,低频部分在该区主要由前泥盆系变质岩的磁性引起,高频部分主要由浅部后成作用局部矿化引起,用参数法求磁源埋深[14]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取对数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图2径向功率谱

如果用半对数坐标成图,式(4)为线性方程,-2H与-2h分别为低频段(1~8点)与高频段(12~50点)的直线斜率,lna与lnb分别为二直线的截距,△r为径向频率间隔。

r=2π/(点数×点距)(5)

本测区点数为512,点距为 m,∆r=×10-6m,用最小二乘法求得二直线的截距和斜率分别为

a=, b=,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式中S被导入是因为图像处理所显示的对数功率谱值仅有相对意义,S的单位为m,其值可通过某已知异常源埋深求得。已知低频磁异常系由埋深为-5000至-15000m的前泥盆系变质岩引起,则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将H代入,S为~。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即高频弱磁源埋深在~1km之间。

3.航放图像对油气藏的反映

航放三元素合成图像[11-12]示于彩版附图9(C),叠加于其上的还有航磁二次水平导数异常。红为K,其含量变化为0~;绿为Th,其含量变化为—39×10-6;蓝为U,其含量变化为0~×10-6,彩版附图9(D)的上图为其色标;黄色点群为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异常。航放图像较之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对于油气显示的相关性要复杂得多,虽然并非所有已知油气显示都有清楚的航放异常,但还是有一些含油气构造反映较清楚,如彩版附图9(C)上的5号异常为已知鸭湖含油气穹隆。在双元素图像(彩版附图10(A),彩版附图9(D)的下图为其色标)上鸭湖构造也十分明显;在该图上部为R—Th,G—K,B—K合成图像,箭头所指为已知东台吉乃尔含油气构造;下部为R—Th,G—U,B—U合成图像,箭头所指为已知涩北1、2号含油气构造,它们都表现为周边高中间低的放射性异常。

如何增强或突出航放数据中与油气有关的信息,关键在于减少或压制岩性影响,为此,我们采用了主分量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称之为KL变换)和Th归一化处理[15]。

彩版附图10(B)为航放三元素主分量分析(即KL变换)图像,彩版附图9(D)的上色标亦为其图例;图中a、b、c分别为第1、第2、第3主分量,以KL(1)、KL(2)、KL(3)表示,d为其合成图像。各主分量的组成为:

张玉君地质勘查新方法研究论文集

式中,Xk、XTh、X。分别代表某像素K、Th、U之含量值。

在第1主分量ξ1中以K为主,减少了Th的作用;由于在大部分沙岩、砾岩中K和Th有正相关性,故经此处理的KL(1)大大压制了岩性的影响,突出了K与Th不相关的地质过程的反映,如钾盐的沉积及烟囱效应等。

ξ2综合了K、Th、U的变化,反映全区地质环境,对研究油气局部异常作用不明显。

ξ3中以U为主,又减弱了Th和K的作用,大大压制了岩性影响,对研究油气局部异常很重要。

为减少岩性影响,根据文献[15],在整理地面或航空放射性测量数据时,常常除以Th含量值,称之为Th归一化处理。在做这种处理时,认为Th能较多地代表砂砾沉积物中岩性的变化,K、U与Th在这些沉积物中有一定正相关关系,除以Th值便减少了或压制了岩性的影响。我们的改进在于在归一化处理之前,先做相关分析,求出相关系数,再按相关系数做Th归一化处理。彩版附图10(C)即为K和U经归一化处理前后的对比图像,左边为原始图像,彩版附图9(D)的上图为其色标;右边为归一化处理结果。

表1为已知及新发现异常统计表,共8项特征:K原始图像、K经KL变换、K经Th归一化处理、U原始图像、U经KL变换、U经Th归一化处理、U晕圈及MSS(7、5、4波段)图像上的晕圈反映。已知10处油气显示中有8个(占80%)有明显或较明显的航放异常;其典型特征是:在Th归一化图上中心部位K低、U低和U高值的外围晕圈。

Th归一化处理的作用对下述含油气构造的异常十分明显:使V1、V2、V5的K高变为K低,使V1、V5的U高显著降低。故Th归一化处理对于统一异常性质有明显效果。

4.典型异常的剖面图像

以鸭湖(V2)和红三旱四号(V1)做为典型的已知异常进行剖面研究。

鸭湖异常有以下典型特征(彩版附图10(D)):

(1)U在归一化处理前后(彩版附图10(D)右图中之蓝色曲线)异常中心部位都是低值;

(2)K在异常中心部位原为高值,经归一化处理后也获低值(彩版附图10(D)右图中之红色曲线);

(3)在异常周围U有明显的高峰和晕圈现象;

(4)有明显的高频弱磁异常,且中心处更强(彩版附图10(D)右图中之绿色曲线)。

表1已知及新发现异常统计表

红三旱四号的异常特征为:

(1)U在归一化处理前异常中心部位为强高值,经归一化处理后显著降低;

(2)K在归一化处理前为高值,经归一化处理后为低值;

(3)经归一化处理后在异常周围U有明显的高峰,反映出晕圈现象;

图3红三旱四号地面能谱测量剖面

(4)也有明显的高频弱磁异常。

综合典型异常分析,与油气藏有关的航磁航放异常识别标志为:航磁局部高频弱变化;Th归一化处理后局部低钾、低铀(也有达不到低值);以及铀在异常周边的高值晕圈现象。

我们对红三旱四号异常进行了地面检查,用4道能谱仪进行了剖面测量,总长10km,点距100~200m。所获剖面(图3)与空中测量结果一致,在异常中心部位为K高、U高和Th高,从中心向两侧先降低后又升高。

三、对含油气远景评价的讨论

本测区内已知含油气构造或点共10处,如表1所列:红三旱四号(V1,气),鸭湖(V2,气),马新高点(V4,油),东台吉乃尔(V5,见工业油气流),南陵丘(V6,油气),驼峰山(V7,油气),涩北1号(V8,油气),涩北2号(V9,油气),涩聂北(V12,气),涩聂东(V3,气)。这10个已知油气显示无一例外都有明显的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异常。前8个有明显或较明显的航放异常显示,表现为在经Th归一化处理的K元素图像和U元素图像上为中心部位的低值及U的周边升高的晕圈现象。后两个已知区航放异常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已知油气显示点处于钾盐类沉积丰富地段,钾引起的放射性变化强于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弱放射性异常,后者未能明显表现出来。故本测区已知油气显示构造或点与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异常的吻合率为100%,与航放K、U异常的吻合率为80%。

李芦玲等李芦玲等.柴达木盆地中部地区航空磁测详查结果报告.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985。曾用传统的方法对本测区含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圈出8个最有希望的含油气区,图像处理也完全证实了这一评价。经图像处理,我们认为还应补充提出以下4个有希望的含油气异常区:

(1)依克雅乌汝背斜构造(V3),位于鸭湖含油气背斜构造东30km,台吉乃尔含油气背斜北15km。其航磁航放、卫片异常均很典型,且与鸭湖异常极为相似,异常特征依据充分,可做为新发现的最有希望的含油气异常点。

(2)南陵丘西异常(V10),位于南陵丘已知含油气构造西约5km。有局部高频低幅磁异常、低钾、低铀及较明显可辨之周边闭合的高值U晕圈。可做为新发现有希望的含油气异常。

(3)洪上异常(V11),位于台吉乃尔洪积扇上部。除有局部高频弱磁异常外,有低U及隐约可见的周边U高值晕圈,可做为新发现较有希望的含油气异常。

(4)南八仙异常(V14),位于仙西南高点北缘。有局部高频弱磁、低钾和低铀异常。也可做为新发现之较有希望的含油气异常。

如前所述彩版附图9(B)上展示了l0处已知(蓝、绿、黄色椭圆)和4处新发现油气异常(红色椭圆)。并与归一化处理后之U(红)以及航磁水平二次导数异常(青点)叠加在一起。

上述远景评价于1990年完成,根据能源部1991年在柴达木中部地区进行的勘探成果,对比如下,上述4个含油气远景区中的3个见到了油气显示:即依克雅乌汝背斜构造(V3)于“伊中1”井见油气显示,洪上异常于“台中1”井见工业气流,南八仙异常于“仙3”井见油气显示。

本工作所预测的4个含油气远景区中有3个见到了油气显示,说明航磁、航放等综合参数通过图像处理所做油气田异常特征的研究是有效的。常规方法没有发现的异常,却由本方法预测,并已得到验证,说明该方法的价值。

参加野外验证的还有水恩海、史殿林、郭毅,屏幕图像均由杨星虹拍摄,能源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遥感地质所叶和飞给予了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Wold,R..郭武林整理.利用航磁和放射性测量直接寻找油气藏.地质科技动态,1984,(24):21~24.

[2]管志宁.利用航磁探测与化学剩磁有关的油气矿床.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5,(7):18~23.

[3]王家林,万明浩,金国英.磁测找油的进一步试验及有关问题的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5,(20):397~404.

[4]郭玉琨编译.苏联地球物理直接找油方法概况.石油物探译丛,1985,(1):90~95.

[5]王秀文摘译.石油和天然气放射勘探的新远景.地质科技动态,1984,(18):17~20.

[6]赵改善编译.直接勘探油气田的放射性方法.石油物探译丛,1987,(6):95~104.

[7]李淑仪.核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和地热勘探中的应用.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86,(4):22~27.

[8]王锡田编.油气勘查中用遥感方法检测烃类微渗漏.地质科技动态,1987,(11):13~16

[9]蔡振京.高精度大比例尺(1∶50000)航空物探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89(13):401~410.

[10]Teskey,D.,Broome,J..Computer programs for production of shaded relief and stereo shaded relief —1 B,375—389,1984

[11]Zhang of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airborne radiometric of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Exploration Geophysics,Xian,China,525—526,1986

[12]Zhang image processing of airborne radiometric and magnetic data from central chaidam Overview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 in China,517—535,1989

[13]Donovan,, , Roberts, detection of diagenetic magnetite over oil of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Petroleum Geologists,63,245—248,1979

[14]Donovan,, ., Cunningham, surface magnetic indications of buried detection and separation of spurious signals, IGARSS' 87 Remote Sensing: understanding the earth as a system,219—232,1987

[15]Alton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il Reporter'March,173,1982.

A STUDY OF AERO-MAGNETIC AND ANOMALIES IN SOME OIL-GAS FIELDS BY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Zhang Yu jun

(Center of Aero-Geophysics and Remote Sensing,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results of study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by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he quick extraction of weak magnetic anomalies with high frequency, the evaluation of depth for highfrequence magnetic anomalies,the normalization of radiometric anomalies,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anomalous profil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perspective anomalies to find oil and new perspective anomalies for oil gas were study had been finished at the beginning of with the results of exploration in 1991, we have been encouraged by the fact that not only on 3 out of the 4 anomalieas the oil and gas werefound, but also on one of them the gas was found.

Key words Oil-gas filed,The chimney effect,Image processing, The second holizontal gradient of magneticfield, The power spectrum, The Th normalization for aeroradiometrics, The perspective evaluation for oil-gas.

原载《地球物理学报》,1994,。

作物学报英文版

不要诋毁温校长,在网络上造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非君子所为!

温孚江为什么办这种事情?山东农业大 学的校长温孚江为什么办这种事情温孚江为什么办这种事情?山东农业大学的校长 温孚江为什么办这种事情?山东济宁农校发的专 科学业证书在社会上毫无作用,无用的证书上印的是温孚江的大名

飞秒检测发现主要有国内农药较好的有: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这两个都是一级核心期刊了,国内首选这两个。做农药环境和残留方面的文章是比较容易发,做制剂加工的文章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发到以上两个学报,不是太容易,不过有创新点还是可以发的。还有就是《农药》期刊,这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出版的,也是核心期刊,这个期刊在农药学中影响也是不错的,应用性的文章可以发表。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物理学报英文版影响因子

美国的 (科学)和 英国的 (自然) 是两部面向所有非人文类一级学科的杂志,包括数理化……。是全球最权威的杂志。 如果专说面向物理学科的杂志,主要有: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现代物理评论)。影响因子在20多 Physics Reports (物理报道)影响因子20多。 以上两部杂志 都是约稿性质的杂志。专门向世界级物理学家约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接下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 影响因子 7~8 Physical Review 物理评论 (分 A B C D E 几个系列,平均影响因子3~4) Physics Letters 物理快报 (分 A 和 B, 平均影响因子 4左右)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快报 影响因子 4 以上 再接下来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欧洲物理杂志 Journal of Physics 物理杂志 (可能就是你说的物理学杂志) ………… 还有一些物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杂志也很名气,但太多了。 我个人认为中国物理快报比较好一些

SCIE收录、EI收录刊期: 半月ISSN: 1000-3290数据库收录: SCI-E,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名: Acta Physica Sinica | Acta Phys Sin简介: 重点刊登凝聚态物理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原创性、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快讯须含有首创性成果。 《物理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1953年易为现名。《物理学报》被SCI-CD,SCI-E,Scopus,CA,INSPEC,EI,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1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8589次,其被引频次连续11年居中国物理类期刊之首。

物理学报sci几区?

sci是国际核心数据库,收录国外英文期刊也会收录中文期刊。经查询,物理学报收录于sci数据库,sci根据影响因子划分为1区、2区、3区、4区,影响因子越高分区就越靠前,物理学报属于sci3区期刊。

查询期刊是否被sci数据库收录,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查询,输入期刊名称如果有结果就说明是sci期刊,这样关于搜索期刊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查询到,包括几区、是否在预警名单等问题。如果输入期刊名称没有出现结果,那就说明不属于sci期刊。

接下来,详细的介绍一下物理学报期刊内容:

《物理学报》杂志,于193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958/O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快报。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怎么样

这有些资料供你参考,望有帮助!!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小洪山麓,于1996年由原“武汉物理所”(创建于1958年)和“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重建于1979年)合并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核磁共振波谱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数学物理基础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原子频标等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型研究所。现任所长刘买利研究员。两所合并之前,著名原子物理学家王天眷,著名物理学家张承修,著名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著名数学家李国平院士,著名数学家丁夏畦院士都曾在武汉物理所、武汉数学物理所长期工作并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现设有4个研究室,其中波谱研究室、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室、数学物理研究室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原子频标研究室从事高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研究所拥有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原子频标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中科院冷原子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物理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院级科研平台,同时也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组建单位之一。研究所的支撑系统包括:磁共振波谱技术、激光光谱技术、计算机信息中心和高技术工程中心。研究所现有职工372人,其中科技人员245人(正高级科技人员49人,副高级科技人员78人,博士生导师45人)。先后有丁夏畦、李钧、叶朝辉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担任“973”首席专家。有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学研究生269人,在站博士后13人。1958年以来,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近30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国家星火科技奖以及中科院和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申请专利175项,获授权专利130项。从1996年起,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的《数学物理学报》(中、英文版)和《波谱学杂志》均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为SCI收录期刊。 1998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Science, PNAS, JACS, PR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00多篇,其中JCR-Top10%以上论文比例上升至%;申请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授权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出版专著5部,译著1部;获省部级以上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获得了重要应用,其中,高精度原子钟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小型化原子钟实现了规模产业化、拥有核心部件知识产权的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已实现产值8亿元。

英文版sci文版 《数物理报》(、英文版)刊登数与物理科边缘科具创造性代表科水平科研主综合性术刊物读者象内外本科范围专家、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英两版内容重复均由科版社版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B辑)(数物理报英文版)SCI收录刊物期刊阵双效期

我国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以前用过中学生数理化,觉得不怎样因为答案解释不详细个人觉得中学生数学要好仅供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