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动物营养学报参考文献要多少

发布时间:

动物营养学报参考文献要多少

纳米蒙脱石与氧化锌在乳仔猪饲料中的对比应用 陈大水1,叶志惠1,吕大丰2,韩秀山2,黄周可2,谌刚3 (1金华市格瑞特动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113002;2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71;3中国地质大学纳米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高锌对仔猪的腹泻有控制作用,并且效果显著,但高锌对仔猪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纳米蒙脱石可以完全替代氧化锌。每吨饲料添加纳米蒙脱石克解决高锌问题。此外,纳米蒙脱石中含有丰富的铜、锌、钴、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弥补微量元素的不足,对畜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纳米蒙脱石;氧化锌;腹泻;吸附;乳仔猪饲料; 以往饲料营养的研究和养猪的经验都认为高锌对仔猪的腹泻有控制作用,并且效果显著。大量研究表明:补锌均能提高溶菌酶活性,高锌3000mg/kg对溶菌酶活性的提高程度更显著;高锌能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并能大幅度降低仔猪腹泻率;高锌可提高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可增加胃、胰脏、小肠的相对重量,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数量[1-20]。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却发现高锌对仔猪生长发育造成危害:高锌首先打破原有各种元素的平衡,造成仔猪对铜、铁的吸收不利,可导致铁、铜继发性缺乏,出现贫血。San—dov al等(1998)研究认为,当锌摄入量超过体内各种排泄器官的排泄能力,则会破坏内恒稳机制。所以高锌的饲料使用时间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使用半个月以上仔猪就会出现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卷曲、贫血等现象。仔猪断奶后2周使用高锌具有防腹泻促生长效果,若一旦停止添加高水平锌,更换日粮,仔猪腹泻现象又会发生。原因是对肠道内细菌的抑制作用对有害菌和有益菌都起作用。当不存在高锌时,病原菌比有益菌更容易在肠道内定植和繁殖,因此,常导致肠道菌落紊乱而诱发腹泻。高锌大部分随粪便排泄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21]。锌的重金属(镉)含量较高,高锌容易造成畜禽镉中毒。因为高锌的上述问题,几乎所有饲料厂家均在寻找高锌的替代产品,如复合益生素、益生元、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然效果均不如意。 据报道已有人将用于人治疗腹泻的蒙脱石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成分申请了专利[22];用纳米蒙脱石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表明用纳米蒙脱石治疗仔猪腹泻疗效显著[23]。蒙脱石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霉菌毒素、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蒙脱石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连同所固定的攻击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大便颜色和正常的肠蠕动[24]。纳米蒙脱石比普通蒙脱石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力更强[25]。为了验证纳米蒙脱石应用于断奶仔猪饲料中的防腹泻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 l 材料与方法 材料 纳米蒙脱石,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产;型号:SD3004禽畜类纳米蒙脱石护肠剂(以下简称纳米蒙脱石,标准备案号:)。 氧化锌:市售,用于乳猪浓缩饲料的饲料级氧化锌。 基础饲料配方:玉米61﹪;膨化大豆8﹪;豆粕18﹪;进口鱼粉4﹪;乳清粉5﹪;乳猪预混料(金华市赛福饲料有限公司提供)4﹪。 试验动物及分组 实验动物选择: 试验选择25日龄正常断奶的杜长大健康仔猪64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4组,每组16头,经统计分析体重差异不显著。 方法 试验Ⅰ组每吨饲料添加氧化锌; 试验Ⅱ组每吨饲料添加纳米蒙脱石; 试验Ⅲ组每吨饲料添加纳米蒙脱石; 试验Ⅳ组每吨饲料添加纳米蒙脱石。 试验Ⅰ组饲喂添加了氧化锌的断奶仔猪料,其它组饲喂添加纳米蒙脱石的饲料。试验期15天。试验期间出现的腹泻治疗方法:以100ml生理盐水加60克纳米蒙脱石粉成混悬液,每次喂服7ml/头。每天上、下午各观察一次,对出现腹泻猪进行治疗,并记录为一头.次。 2 试验结果 试验各组饲料于同一栋保育猪舍,各组均自由采食。试验期间的防疫、消毒工作等按猪场正常程序进行。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添加纳米蒙脱石和氧化锌的饲料对仔猪的影响 组别 头数 初始重,kg 末重,kg 耗料量,kg 日增重,g 料肉比 腹泻,头.次 Ⅰ组 16 ± ± 8 Ⅱ组 16 ± ± 11 Ⅲ组 16 ± ± 7 Ⅳ组 16 ± ± 6 3 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纳米蒙脱石和氧化锌对仔猪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纳米蒙脱石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治疗效果有递增的趋势。每吨饲料添加1500pp与2000ppm效果显著优于1000ppm。但试验Ⅲ组与试验Ⅳ组间差异不显著。考虑成本因素,以1500ppm添加最为经济。 每吨饲料添加纳米蒙脱石可以完全替代氧化锌,由于蒙脱石没有氧化锌的副作用,其生长速度、料肉比与使用氧化锌组相比,性能更佳。 纳米蒙脱石替代高锌的优势:成本相对较低,纳米蒙脱石在饲料中的使用剂量为每吨饲料,只有氧化锌的一半左右;纳米蒙脱石在体内能够吸附病毒、细菌和各种毒素,保护和修复肠道粘膜。不会被机体吸收,所以能够长期使用,不产生抗药性;纳米蒙脱石中含有丰富的铜、锌、钴、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弥补微量元素的不足,对畜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本次试验由于挑选的猪只均匀数和健康水平较好,腹泻程度均较轻,加上样本数量较小,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试验。 据资料报道,纳米蒙脱石与抗菌药物有协同增效作用。断奶仔猪腹泻主要是非感染性腹泻。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继发细菌性腹泻。在生产实际中如果有继发细菌性腹泻可以跟抗菌药物配伍使用。 浙江三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D3004禽畜类纳米蒙脱石护肠剂是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开发的,是利用富镁蒙脱石改性纳米化的,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总之,纳米蒙脱石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优异的经济性能和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冯自科,马学会,Hanne . 谈高剂量氧化锌降低断奶后仔猪腹泻的作用机制[J].饲料工业,2006,(12):18 [2] 李凯年.用氧化锌控制猪的断乳后腹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6):45 [3]周小秋.断奶仔猪饲粮氧化锌适宜水平研究[J].饲料研究,1999,(03):14 [4]Noel kavanagh,张代坚.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氧化锌[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3,(02):11 [5]张庚华.谈断奶仔猪补喂氧化锌[J]. 饲料博览 , 1993, (06):11 [6]陈艳珍,李其风,赵玉兰,乔良,孙广东.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的试验[J] .中国畜牧杂志,1998, (04):6 [7]郑家茂,赵国芬,许梓荣. 氧化锌和硫酸锌对仔猪断奶后腹泻率和生长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0, (07):4 [8]杨立彬,李德发,谯仕彦,张伟芳,胥学新.高铜高锌水平预混料对断奶仔猪促生长防下痢效果比较[J] .饲料工业,2000,(05):10 [9]颜新春,汪以真,许梓荣.早期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的研究状况[J] .饲料工业 , 2000, (04):6 . [10]许梓荣,王敏奇. 氧化锌和蛋白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00,(04):6 . [11]王敏奇,许梓荣. 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无机锌对断奶仔猪消化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3, (01):3 . [12]郑家茂,许梓荣,赵国芬. 在日粮中添加高锌的研究状况[J] .饲料工业 , 1999, (12):33 . [13]邝声耀,唐凌,张纯,曾礼华. 有机锌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畜牧兽医 , 2006, (07):11 . [14]汤继顺,吴金节,王希春,唐萍,徐雪松,刘智. 锌源和锌水平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06):12 . [15]方俊. 不同饲料添加剂锌源对仔猪的影响[D] .湖南农业大学,2003 . [16]计峰,罗绪刚,李素芬,刘彬,余顺祥.高锌对断乳仔猪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03,(03):10 . [17]冷静,戴志明,杨国明,顾平生.日粮锌对断奶仔猪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J] .四川畜牧兽医,2003, (11):12 . [18]雷宁利,宋代军.仔猪高锌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2005, (06):11 . [19]冷静,戴志明,杨国明,顾平生.高剂量锌及抗生素对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技,2003, (12):17 . [20]易中华.高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J].江西饲料,2003,(06):4 [21]辜玉红,童晓莉,钟正泽. 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铜锌砷对环境污染程度的研究[J]. 当代畜牧,2005,(8):20 [22]翟永功,刘蓉,冯保华.蒙脱石做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成分[P] .CN:1326746, 2001-12-19 [23] 谢长青,吕大丰,谌刚,黄周可,韩秀山.纳米蒙脱石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2006,(12):7-9,11 [24] 苏海涛,李宜姝,等. 天然蒙脱石防治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2):89-92 [25] 李辉,皮振邦,李丹,晏高华. 纳米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吸附作用的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4):275-276,280 点图进入相册

《动物营养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动物营养学报》主要内容涵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动物营养学报》主要分专论、综述、猪营养、禽营养、反刍动物与草食动物营养、水产动物营养、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饲料营养、饲料安全、饲料资源开发、饲料检测、研究简报等多个栏目。在动物营养学报投稿是有320一版的稿费。

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 2009年8月,第7届中日韩反刍动物瘤胃生理与调控学术研讨会Keynote speech,韩国,首尔。2. 2008年9月,第13届亚澳动物科学代表大会 (13th AAAP Animal Science Congress)作动物营养专题报告(invited paper),越南,河内。3. 2007年9月,第七届国际草食动物营养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plenary paper),北京;发表的主要论文 (* 为通讯作者)1) Dai ZL, Zhang J, Wu G, Zhu W-Y*, 2010. Utilization of amino acids by bacteria from the pig small intestine. Amino Acids, 39 (5): ) Huang RH, Qiu XS, Shi FX, Hughes CL, Lu ZF, Zhu W Y*. 2010. Effects of dietary allicin on health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weanling piglets and reduction in attractiveness of faeces to flies. Animal, (first view)3) Pei CX, Mao SY, Cheng YF, Zhu W-Y*, 2010. Diversity, abundance and nove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of methanogens in rumen liquid, solid and epithelium fractions of Jinnan cattle. Animal, 4(1):20–294) Sun YZ, Mao SY, Zhu W-Y*. 2010. Rumen chemical and bacterial changes during stepwise adaptation to a high concentrate diet in goats. Animal, 4(2):210–2175) Cheng Y F, Edwards J E., Allison G G., Zhu W-Y* and Theodorou M K., 2009. Diversity and activity of enriched ruminal cultures of anaerobic fungi and methanogens grown together in consecutive batch cultur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2009) 4821–) Lu Y, Sarson AJ, Gong J, Zhou H, Zhu W-Y, Kang Z, Yu H, Sharif S, Han Y. Expression profiles of genes in Toll-like receptor-mediated signaling of broilers infected with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009, 16(11):) Iqbal MF, Zhu W-Y*, 2009. Characterization of newly isolated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like strain MF-07 isolated from chicken and its role in isoflavone biotransformation.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91 (2): 180-187, FEB 20098) Iqbal MF, Zhu W-Y*, 2009. Bioactivation of flavonoid diglycosides by chicken cecal bacteria.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9, 295, ) Cheng YF, Mao SY, Liu JX, Zhu WY*, 2009. Molecular diversity analysis of rumen methanogenic Archaea from goat in eastern China by DGGE methods using different primer pairs.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9, 48(5):) Zhou, W, Wang, GJ, Han, ZK, Yao, W, Zhu, WY. 2009. Metabolism of flaxseed lignans in the rumen and its impact on ruminal metabolism and flora.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0 (1-2): ) Zhou, W, Han, ZK, Zhu, WY, 2009. The metabolism of linseed lignans in rumen and its impact on ruminal metabolism in male goats. Journ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 18 (1): 51-60 200912) Su Y, Yao W, Perez O, Smidt H, Zhu W-Y*, 2008. Changes in abundance of Lactobacillus spp. and Streptococcus suis in stomach, jejunum and ileum of piglets after weaning.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66:) Yu ZT, Yao W, Zhu WY*, 2008.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quol-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s from cultures of pig faeces. FEMS Microbiol Lett 2008, 282:73–) Su Y, Yao W, Perez-Gutierrez ON, Smidt H, Zhu WY*.2008. 16S ribosomal RNA-based methods to monitor changes in the hindgut bacterial community of pigle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actobacillus sobrius S1. Anaerobe, 14(2): ) Mao SY, Zhang G, Zhu WY*, 2008. Effect of disodium fumarate on ruminal metabolism and rumen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goat as reveal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16S ribosomal DNA.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0 (2008) 293–) Mao SY, Zhang G, Zhu WY*, 2008. Effect of disodium fumarate on ruminal metabolism and rumen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goat as reveal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16S ribosomal DNA.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40: 293–) Iqbal MF, Cheng YF, Zhu WY*, Zeshan B, 2008. Mitigation of ruminant methane production: current strategies, constraints and future options.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4:) Sun YZ, Mao SY, Yao W, Zhu WY*. 2008. DGGE and 16S rDNA analysis reveals a highly diverse and rapidly colonising bacterial community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in the rumen of goats. Animal, 2008, 2 (3): 391–39819) Guo, YQ, Liu, JX, Lu, Y, Zhu, WY, Denman, SE, McSweeney, CS, 2008. Effect of tea saponin on methanogenesi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mcrA gene, in cultures of rumen micro-organisms.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47(5):) Zhang, CM, Guo, YQ, Yuan, ZP, Wu, YM, Wang, JK, Liu, JX, Zhu, WY. 2008. Effect of octadeca carbon fatty acids o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methanogenesis and microbial flora in vitro.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6(3-4):) Mao SY, Zhu WY*, Wang QJ, Yao W. 2007, Effect of daidzein on in vitro fermentation of micro-organisms from the goat rumen.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6:) Mao SY, Zhang G, Zhu WY*, 2007, Effect of disodium fumarate on in vitro rumen fermentation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rumen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 reveal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16S ribosomal DNA. Asia-Austr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 (4): ) Liu W, Mao SY, Zhu WY*, 2007. Impact of tiny miRNAs on cancer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3(4):) Yu QH, Dong SM, Zhu WY, Yang Q, 2007. Use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o monitor Lactobacillu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chicken.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75 (2): ) Wang HF, Zhu WY, Yao W, Liu JX, 2007. DGGE and 16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colon content and feces of pigs fed whole crop rice. Anaerobe 13: ) Li MY, Zhou GH, Xu XL, Li CB, Zhu WY. Changes of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main flora in chilled pork during storage using PCR-DGGE. Food Microbiology, 2006, 23: ) Zhu WY*, Mao SY, Liu JX, Cheng YF, Iqbal MF, Wang JK, 2007. Diversity of methanoge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microorganisms in methanogenesis in the rumen. Plenary Paper,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Nutrition of Herbivores, pp 125-139, Beijing, September 17 – 22, ) Zhu WY*, Iqbal M F, Cheng YF, Liu JX, Mao SY, 2008. Rumen methanogenesis and nutri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mitigation of ruminant methane. Invited paper, The 13th Animal Science Congress of the Asian –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of Animal Production Societi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Recent Advances in Ruminant Nutrition”, pp 33-40, 2008/9/2229) Zhu WY*, Mao SY, Cheng YF, Liu JX, Wang JK, 2009. Rumen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volved in methanogenesis and nutritional strategies to mitigate. Invited Keynote Speech: The 7th Korea-Japan-China Joint symposium on Rumen Metabolism and Physiology, 2009/8/) Han ZK, Wang GJ, Yao W, Zhu WY*. 2006. Isoflavonic phytoestrogens - new prebiotics for farm animals: a review on research in China. Current Issues in Intestinal Microbiology, 7:) 毛胜勇,王新峰,朱伟云,2010. 体外法研究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草业学报,19(2):69-75。32) 毛胜勇,龙黎明,朱伟云,2010. 体外研究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及与酵母联用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草业学报,19(8):176-186。33) 陆扬,姚文,苏勇,朱伟云*, 2010. 大豆苷元对断奶仔猪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3(2):) 成艳芬,朱伟云*,2009. ARISA方法研究产甲烷菌共存及去除条件下瘤胃真菌多样性变化。微生物学报,2009, 49(4):) 杭苏琴,戴兆来,朱伟云*,2009,甘露寡糖对纯培养和共培养的乳酸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 于卓腾,姚文,朱伟云*,2009,体外培养发现二花脸猪粪样菌群具有降解大豆黄酮产生雌马酚的能力。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1):164-167。37) 刘相玉,毛胜勇,朱伟云*,2009,高精料日粮条件下酵母培养物对瘤胃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09,21(2):) 龙黎明,毛胜勇,苏勇,朱伟云,一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代谢特性研究。微生物学报,2008,48(12):1571-1577。39) 苏勇,姚文,朱伟云*,代表性差异分析比较两株来自不同地区的猪源Lactobacillus 菌株。微生物学报,2008,48(5):1~6。40) 戴兆来,董红军,林勇,黄瑞华,朱伟云*,合生元组合筛选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2):81-85。41) 裴彩霞, 毛胜勇, 朱伟云*,晋南牛瘤胃中古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微生物学报,2008,48(1):8-14。42) 俞晓辉,姚文,施学仕,朱伟云,大豆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08,20(1):46-51。43) 罗玉衡,朱伟云*,2007,消化道微生物区系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报,47(6):1115-1118。44) 刘威,朱伟云*,姚文,毛胜勇,2007,一株乳酸利用、丁酸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代谢特性的初步研究。微生物学报,47(3):435-440。45) 张耿,朱伟云*,刘相玉,毛胜勇,2007,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不同饲料成分的影响。草业学报,16:112-117。46) 于卓腾 姚 文 毛胜勇 朱伟云*,2007,黄豆苷元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营养学报,29(1):82-86。47) 姚光国,姚文,陆扬,朱伟云*,2007,乳酸菌肽聚糖部分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34(1):105-107。48) 成艳芬,毛胜勇,裴彩霞,刘建新,朱伟云*,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微生物学报,2006,46(6):879-883。49) 孙云章,毛胜勇,姚文,朱伟云*,2006,不同精粗比底物下瘤胃真菌和纤维降解细菌共培养发酵特性及菌群变化。微生物学报,46(3):422-426。50) 姚文,朱伟云*, 毛胜勇,2006,16S rDNA技术跟踪分析新生腹泻仔猪粪样细菌区系的变化。微生物学报,45(1):150-154。专利等成果1. 发明专利:一种芽孢乳杆菌及其生产的活菌制剂。(授权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2. 国家发明专利受理一项:绞股蓝皂甙用于减少动物瘤胃内甲烷产生的方法。3. 成果鉴定: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研究及芽孢乳杆菌S1研制。苏科鉴字【2004】第1308号。鉴定形式:会议鉴定。组织鉴定单位:江苏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05年1月29日。

动物营养学报多久见刊

方向不同。1、动物营养学报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中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2、畜牧兽医学报力求报道中国畜牧兽医行业最具创新性、突破性及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

一般20天给审稿意见,1个半月左右接收稿件~很快!

如果通过终审了 一般上稿没问题了 但是 每个期刊都有它用稿的周期的 它都会一期压着一期往后推 所以 可能是你的稿子排版到后面的期档了 不要急 可以电询一下 耐心等待一下吧 祝贺你上稿 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获得满意答案

不确定,一般是6个月给审稿意见,要看你的文章质量了

动物营养学报格式要求

《动物营养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动物营养学报》主要内容涵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动物营养学报》主要分专论、综述、猪营养、禽营养、反刍动物与草食动物营养、水产动物营养、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饲料营养、饲料安全、饲料资源开发、饲料检测、研究简报等多个栏目。在动物营养学报投稿是有320一版的稿费。

方向不同。1、动物营养学报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中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2、畜牧兽医学报力求报道中国畜牧兽医行业最具创新性、突破性及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sco

《动物营养学报》是由我国畜牧科学界的先躯、动物营养学科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等老一辈专家者于1989年创办的,创办初始,以内部刊物的形式试刊,刊名《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4年7月,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1995年更名为《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好。1、中国农业科学1960年创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的综合性、学术性月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任编委会主任/主编。2、动物营养学报是由我国畜牧科学界的先驱、动物营养学科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于1989年创办的。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首先"动物营养学报"和"水产学杂志"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各有特点,并不能简单比较哪个好。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刊物。其次以下是它们各自的特点:1.动物营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主要涉及家畜及家禽的营养和饲料方面研究。其文章内容通常围绕着畜禽营养和饲料方面的基础理论、新技术和实践经验等展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2.水产学杂志:水产学杂志是国际知名水产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关于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管理、水生生态学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杂志刊登的文章包括经济鱼类的养殖、水质管理、遗传多样性、环境污染以及水产食品中的安全问题等,对水产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果你是从事家畜或家禽饲养、饲料等方面的研究,可以选择《动物营养学报》;如果你从事水产相关领域的研究,如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管理等,则可以选择《水产学杂志》。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期刊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并结合期刊的影响力、读者群体以及国内外的知名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方向不同。看你个人更倾向那个专业领域吧1、动物营养学报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中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中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2、畜牧兽医学报力求报道中国畜牧兽医行业最具创新性、突破性及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科研成果,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

动物营养学论文带参考文献

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文献毕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在一般状况下需要笔者将论文之中的学术资料、论文研究文献、注释文献等等诸多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与整合,进而集中地展现在论文形态之中,下面是店铺整理推荐的一篇关于营养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参考。食品营养与健康文献营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 陈晓兰,刘文,张永萍,缪艳燕,刘毅. 开设相关选修课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饮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04)

微生物在宠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 除臭剂 益生菌 摘要: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宠物散发出的异味等散发的含硫、含氮等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将硫化氢、硫醇和氨气等恶臭成分转化为无害无臭的物质。益生菌系一种对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微生物除臭技术 微生物除臭是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脱臭技术。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散发的含硫、含氮等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将硫化氢、硫醇和氨气等恶臭成分转化为无害无臭的物质,达到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 生物除臭的发展状况最早利用微生物处理恶臭的报道是1957年的“利用土壤微生物处理H2S废气”的美国专利。70年代后,各国开始在这一领域开展广泛研究,其中日本、德国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脱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装置设备及操作工艺条件、能降解臭气的微生物种群和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的条件、生物吸收剂的成份等。80年代以来,国外已有部分微生物除臭的产品和设备开始运用于治金、石油、化工、屠宰、污水处理等实际中,并取得明显效果。有效微生物种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开发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它对环境除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这可能与有效微生物种群中含有光合细菌群有关。光合细菌作为有益菌群,一方面抑制了腐败细菌的生长,改善有机物的分解途径,减少NH3和H2S的释放量和胺类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它又可利用H2S作氢受体,消耗H2S,从而减轻环境中的恶臭,减少蚊蝇孳生。 微生物法除臭的原理恶臭物质的活性基团一旦氧化,气味就消失。一般认为微生物处理臭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水中的恶臭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的一种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过程:①恶臭气体的溶解过程,即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传质过程;②溶于水中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③臭气进入细胞后,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臭气得以去除。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是该过程的限速阶段,可见微生物处于生物脱臭的核心地位。微生物消化吸收恶臭物质后产生的代谢物再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养料,继续吸收消化,如此循环使恶臭物质逐步降解。真菌生长速度快,形成的菌丝网可有效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适用于难溶性臭气。从微生物除臭的原理可知,微生物除臭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更有利于吸收、分解产生的SO2、H2S、CH4等具恶臭味的有害气体。同时,这些微生物又可以产生无机酸,形成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环境,并从根本上降解分解时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1)脱氮除臭生物除氮法的应用较广,处理底物的范围大,产物为氮气,无二次污染。包含硝化反应:2NH4++3O2=2NO2-+2H2O+4H+,2NO2+O2=2NO3;脱氮反应:2NO3+10H++10e=N2+4H2O+2OH— 。硝化细菌可以进行上述生物反应。日本福冈县一机构利用土壤、发酵鸡粪、活性污泥中培养出的微生物,使鸡舍排出的恶臭气只需停留便可使氨减少到15mg·L-1的低浓度。(2)脱硫除臭光合细菌的脱硫反应为:2H2S+CO2+hv=2S+H2O+[CH20],H2S+2CO2+2H2O+hv= H2SO4+2[CH20];好气微生物的脱硫反应为:2H2S +O2=2H2O+2S,2S+3O2+2H2O=2H2S+O4。发现H2S首先被转化为单质硫,再转化为硫酸且硫酸为主要产物。硫氧化分中性、酸性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化能自养菌是脱除无机硫的主力,但自然界中去除有机硫的菌株极少,多为经变异处理的异养菌,厌养脱硫菌的研究更少。国外从不同生境中分离高效脱硫菌,如日本的研究者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分解甲基醚的氧化硫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测定这种菌对甲基醚的分解是把这种菌吸附在泡沫塑料上,采用填料塔方式的脱臭装置,空塔线速度为·s-1,其对硫化氢、甲基硫醇、甲基硫醚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缺氧条件下,氮与硫的联合去除的反应如下:2H2S+2NO3=SO4+S+N2+ 2H2O,两者因为中和作用吸收会更快。 微生物抗菌除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恶臭污染会对人体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以及各国对恶臭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关注,对恶臭的处理研究也日益活跃。虽然微生物脱臭法的历史尚短、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但由于其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性和安全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微生物抗菌除臭技术及微生物抗菌除臭剂在研究与应用中的意义及优势如下:(1)纯绿色环保性质。由于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化恶臭为无臭。不含任何化学药品,也不含转基因产品成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代表着生物环保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2)处理功效高。运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大大增强了其处理污染的功效,与一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比较,微生物除臭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是传统方法的100倍。污染物在投放微生物除臭剂,可迅速祛除臭味,净化水质,降低COD、BOD5、氨、氮等指标。 (3)适应性更广。微生物除臭技术特别是混菌微生物除臭剂降低微生物生存条件要求,增强适应性,减少过滤,适应多种温度和pH值范围,在低氧环境中也能有效发挥作用。 (4)更有针对性。微生物除臭技术可广泛适用于不同领域、不同用途和不同的污染环境;并可根据具体治理对象的具体情况,专门研发出针对性的、最具效力的配方。 (5)治理成本最低。微生物除臭技术品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不用征地建厂或购买庞大设备,综合治理成本和动态投资成本最低,而治理效果显著。(6)化害为益。以前认为不能回收利用污染物,城市污水厂的污泥经微生物除臭制成肥料,如氨和硫酸化合成硫酸铵肥料,其中各种元素可被植物吸收;提高了污泥中有机碳的利用率;而且脱臭微生物大多是土壤中的有益菌群。 (7)微生物除臭剂与传统化学产品比较。每种化学产品都是针对性强的产品,当遇有复杂的其他化学基质时,便会失效;使用化学产品之后,在水体中总有化学残留物,它可能带来副作用或新的污染;使用化学产品可掩盖臭味,却不能改变臭味的生成或阻止其散发。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自然分解和在分解过程中的积极生化作用,不会产生上述问题。(8)微生物除臭剂与传统生物净化剂相比。微生物除臭技术可以极大祛除臭味,使液体状污物、有机物质迅速新陈代谢,减小固体物质体积,快速净化被污染物质。微生物脱臭法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的设备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等,其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是相当广泛的。但是由于受研究和发展时间的限制,微生物脱臭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①适合于特定恶臭有机物降解的微生物菌种筛选和驯化的方法;②恶臭气体的去除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定量化;③装置与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还需规模化;④对高浓度的恶臭废气、复杂的混合气体处理还有待研究;⑤混菌发酵工艺有待优化。抗菌除臭微生物的种类除臭菌株主要是光合细菌类、醋杆菌类、乳杆菌类、芽孢杆菌类、假单胞菌属、链球菌类、酵母菌、丝状真菌以及放线菌类,共计12个属73个种的微生物。现就主要种属的除臭菌简介如下:(1)光合菌群光合细菌(Photo Synthetic Bacteria 简称:PSB)属细菌中的一类,有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本实验室分离到的兼性厌氧菌主要是紫色非硫细菌,属原核生物界,光能异养型原核生物门,红色光合细菌纲,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红假单胞菌属(Rhoropseudomonas)和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光合菌群(好气性和嫌气性),如光合细菌和蓝澡类。光合菌群由自养微生物分离而来,具有化害为利的特殊功能,即可将有害物质转变成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的分泌物、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氨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氨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也可以成为其它有益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因此,随着光合菌群的增殖,其它有益微生物也相应增殖。(2) 乳酸菌群乳酸菌(LAB,Lac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目前已发现的这一类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18个属,主要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本实验主要筛选的主要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若干个种。乳酸菌群(嫌气性)它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为基础,制作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种种弊端,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份。乳酸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一般情况下,致病菌如果增加,植物就会衰弱,有害线虫也会急剧增加。乳酸菌抑制了致病菌的活动,有害线虫也逐渐消失。(3) 假单胞菌类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到具有很强抗菌除臭能力的一株荧光假单胞杆菌陕西变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var shanxigensis)。荧光假单胞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是定殖于植物根际的优势细菌种群。由于此类细菌大量存在于植物根围,又称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此类细菌以其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对许多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成为近年来报道最多、最具生防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生防菌。 (4) 酸母菌群酸母菌群(好气性)它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菌群中对于促进其它的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的生产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此外,酵母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动物不可缺少的有效养份。(5)放线菌群放线菌(好气性)是细胞和霉菌的中间形态。它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氨素等作为基质,产生出各种抗生物质,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并创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群,其抑菌作用比单一放线菌成倍增加。另外,被放线菌分解的物质容易被动植物吸收,从而增强动植物对各种病害的抵抗性和免疫性。 (6)醋酸菌群醋酸杆菌(好气性)它是氨素合成中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它从光合细菌中摄取糖类固态氮,然后一部分供给植物,另一部分再还给光合细菌,形成好气性和嫌气性细菌结构的共生态。 新型微生物抗菌除臭菌系的发酵工艺研究微生物抗菌除臭菌系是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活性菌群。它由光合菌类、醋酸杆菌类、放线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及假单胞菌类六大菌群微生物组成的一个功能群体,如何将上述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按一定的比例加以混合培养,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的具有多种多样细菌的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待解决的问题,其本身的生产工艺更表现出世界性的高科技水平。二、益生菌益生菌利用生物高新技术制成的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微生态制剂。是预防、改善肠道疾病,增强宠物免疫力。含超强活力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放线菌、酵母菌及促进有益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可调整和维持宠物肠道菌群平衡,对肠炎、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力弱等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作用原理1、形成占位,产生抑菌物质:高活性有益菌可在肠道粘膜迅速生长繁殖,形成对肠道保护的菌群屏障,保持有益菌的优势,从而减少病菌的生长机会。有益菌分泌的益生菌素可有效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预防、治疗各种肠炎、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2、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菌及其代谢物可提高宠物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活化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宠物对病原性物质(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因而可减轻宠物因运输、惊吓、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提高抗应激能力。对宠物幼仔可补充母源抗体不足,提高成活率。对老年宠物可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健康水平。 3、排毒、除臭:有益菌能有效转化宠物肠内的游离氨(胺)、硫化物,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使肠毒素失活。因此,可大大降低宠物排泄物的臭气,减少毒素。从而达到有利宠物健康,优化饲养环境的目的。 4、提供营养促进吸收:有益菌能产生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能分泌乳酸。有利于宠物消化吸收,提高动物体对饲料中钙、磷、铁的利用率。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宠物更健康。 5.产生有机酸,降低发病率:有益菌可发酵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维持宠物肠道的酸性环境,从而达到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宠物肠道发病率。参考文献: · 微生物除臭评价与分析 - 江苏环境科技 - 韩艳忠,韩梅,吴英春, · 污水微生物除臭技术分析 - 安徽农业科学 - 周春火,邱雪红,眭光华,彭艳玉, · 微生物除臭技术及产品 - 科技开发动态 - 无 ·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今日科技 - 冷云伟

记录16条 上页 下页 序号 文献标题 文献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1 在我院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华夏医学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浅谈《食品营养学》教学的体会 食品工程 2007/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在师范院校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研究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食品营养学》课程命题说明 河北自学考试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魔芋葡甘聚糖园二色性与食品营养学性能相关性初探 食品科学 2004/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转基因植物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2/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营养健康新观察 2001/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用现代食品营养学研究中国药膳学的精粹──21世纪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华食疗营养学” 食品科技 1995/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我国某些市售婴儿断乳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1/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在 能搜到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在搜索引擎上打你想知道的就可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