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港澳与内地融合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港澳与内地融合论文范文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其中“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港澳地区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个自由贸易港,珠江三角洲地区间接地对世界各地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贸易事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理是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与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多层次的经济区域。20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外资(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外资中,港澳地区的占74%以上),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大量轻工业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中赚取了大量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有优势的条件就是毗邻港澳,所以才能够优先获得香港与澳门的资金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它给港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目前,许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迁移到港澳地区,深圳正成为香港人就业的热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原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促进了两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著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 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贸易总额达到32307亿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0万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银行机腹,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达79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汇储备高达10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 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 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自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素。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 香港的经济结构 随著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规模不断扩大,香港的公司逐步演变成负责集资、采购、设计、推销、货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香港服务业逐渐由为本地制造业服务转而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服务。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67%上升至1999年的。香港的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对外贸易、饮食及酒店业、运输及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地产业,以及法律财会等专业服务行业。在各服务行业中,金融保险、地产和商用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当地生产总值的26%;其次是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3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20%;而运输仓储及通讯业则占9%。 香港的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住,素以灵活应变见称。制造业目前仍以纺织业和制衣业为主,其它还包括玩具业和电子业、印刷和出版业、机械、金属制造、塑胶以及珠宝钟表等行业。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1999年为。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著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 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贸易总额达到32307亿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0万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银行机腹,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达79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汇储备高达10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 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 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自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素。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 香港的经济结构 随著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规模不断扩大,香港的公司逐步演变成负责集资、采购、设计、推销、货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香港服务业逐渐由为本地制造业服务转而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服务。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67%上升至1999年的。香港的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对外贸易、饮食及酒店业、运输及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地产业,以及法律财会等专业服务行业。在各服务行业中,金融保险、地产和商用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当地生产总值的26%;其次是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3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20%;而运输仓储及通讯业则占9%。 香港的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住,素以灵活应变见称。制造业目前仍以纺织业和制衣业为主,其它还包括玩具业和电子业、印刷和出版业、机械、金属制造、塑胶以及珠宝钟表等行业。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1999年为。

首先,从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看,充分分工将会提升整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就两地的禀赋来看,港澳地区和内地拥有完全不同的资源禀赋,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与技术,同时拥有较好的对外贸易必须的法律、金融、交运体系,但是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高度匮乏。而内地则刚好相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大量人力资源,却较为匮乏技术以及现金的法律金融体系。两者结合,有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使两者总体利益最大化。同时,港澳与内地的一体化有助于降低关税等各类交易成本,鼓励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使两地的企业与人民更多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青少年在促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中起到了纽带作用。促进两地青年沟通交流,以此增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1、青少年是长期的工作,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学校、政府和民间团体等几个层面开展。让青少年加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现况和机遇,扩展他们将来个人发展的路向。

2、了解国情、拥抱祖国的激情与梦想。亲身体验的效果远大于说教,随着香港和内地青年的交流和交往,香港青年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一定会越来越多。香港和内地青年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3、只有通过亲身观察和接触,才能有效建立起年轻人对祖国的情感

香港回归20年,中央政府推出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经济金融稳步发展。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先后推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系列补充协议、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开放人民币业务、推动国企到港上市、沪港通、深港通等惠港政策,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签署仪式上,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致辞时表示,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十几年来,CEPA各项优惠措施落地有声,成效显着。CEPA是“一国两制”方针在经济领域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繁荣和内地改革开放。

《投资协议》是CEPA的一个全新子协议,全面涵盖投资准入、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等内容,符合“一国两制”原则,对接国际规则,开放程度高,保护力度大,将为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更系统性的制度化保障。

《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涵盖了对CEPA及其10个补充协议中有关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的全面梳理、更新,并根据两地经贸合作实际需要提出新的合作内容,包括为两地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单独设立“一带一路”合作专章,以及进一步深化两地在金融、文化、中小企业合作、知识产权合作等14个重点领域的合作。

扩展资料:

加强香港跟内地金融合作︰

随着香港跟内地更紧密的合作,内地众多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都是金融业务发达城市,可以考虑开放各地金融机构与香港的金融机构合作,于当地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协助内地企业境外发债、融资担保等不同业务﹔

批准合资格境外金融机构可提供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小额贷款等业务﹔推动基金的跨境合作机会,提升内地基金业务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化资产配置的能力,加强香港跟内地基金平台的合作,一方面提升产品的开发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基金互认,加强自身投资平台建设,并借助海外基金销售平台,吸引海外资金的流入。

港澳台学位论文

都知道从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资料到审批通过都是需要经过一段焦急的等待时间,可以如果做好准备工作就可以避免因为材料问题增加办理期限。现在,鸿盛教育我们来讲讲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申请需要哪些材料?港澳台学历认证申请材料:1、一张二寸彩色证件照片(蓝色背景);2、需认证的港澳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颁发的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颁发的高等专科学位证书或高等专科文凭);已毕业但尚未取得学位证书者,请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已获学位的证明信原件及复印件;3、在港澳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学习期间完整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如以研究方式学习获得的学位证书,需提供学校职能部门(如学院、学籍注册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开具的研究证明信原件及复印件,研究证明信内容应说明学习起止日期(精确到月份),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所授予学位等信息;4、如果申请认证的学位证书(学位证明信)、成绩单(研究证明)为外文,须提交学位证书(学位证明信)与成绩单(研究证明)的中文翻译件原件(须经正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个人翻译无效);如学位证书或成绩单为中外文对照,则不需翻译。5、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港、澳居民须提供:① 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2)台湾居民须提供:① 身份证或户籍誊本(身份证正反两面都需要复印)和;②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即台胞证)或旅行证和;③ 本人在港澳地区学习期间的居留证明。(3)内地居民须提供:往来港澳通行证(含学习期间所有签注记录及出入境记录)。若通行证上交或丢失,请提供新通行证个人信息页及就读学校注册部门开具的全日制学习经历证明(须注明学习起/止年月、学习地点、专业名称、学位名称等信息)。6、内地居民须额外提供:(1)中央人民政府驻港、澳特区联络办公室开具的学习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前置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原件和复印件(使用这个证书申请需认证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学位证书课程);(3)如申请者赴港澳学习前在内地高校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且未获得文凭,则应提交该高校为申请者个人开具的《退学证明》。《退学证明》必须明确申请者在该高校接受过普通(或成人)高等学历(研究生或本科、专科(高职))教育,且因故未完成学业而退学。

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3、地域建筑研究与创作4、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5、建筑生态与智能设计6、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学习年限:2.5年(建筑学5年制本科毕业); 3年(以上情况除外)

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申请须递交以下材料:本人身份证;本人特区通行证;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学习成绩单;中央人民政府驻特区联络办公室开具的就读证明;所就读特区学校学生身份证件;入学前最后学历证明及其它相关材料;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者,应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所有材料均应为原件。二、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申请领递交以下材料:台胞证或其它相关身份证件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学习成绩单;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者,应提供毕业论文摘要。以上所有材料均须提供原件。三、在京申请者,可持以上所列材料直接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申请,填写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一印制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申请表》或《台湾地区学位认证申请表》,申请人一般可在递交材料齐全并经翻译(约四个工作日)后十个工作日内领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四、外埠申请者可将上述材料的复印件寄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复印件须经用人单位(县、团级以上)或当地人事部门审核,注明该复印件与原件相符,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五、申请者所提供的外文材料,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推荐的北京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或其它正规翻译公司进行翻译,申请者本人翻译无效。

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3、地域建筑研究与创作4、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5、建筑生态与智能设计6、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学习年限:2.5年(建筑学5年制本科毕业);3年(以上情况除外)指导组成员:本校:刘塨、关瑞明、李甫君、王治君、陈力、冉茂宇、申晓辉、彭晋媛、郑志、陈晓向外聘:曹亮功、高力峰、曹伟培养目标: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运用文献阅读、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熟悉该学科方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和建筑创新能力。成为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扎实,在所学研究方向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含方式、方法、要求、教学实践、论文工作安排):一、培养的方式与方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协助导师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指导小组成员由学科方向确定。教师采用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和学生报告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调研与设计实践,在整个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二、要求按学校的有关要求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三、教学实践研究生自入学的第二学年始至少一个单元时间参加教学实践。具体的教学安排由研究生所在学院确定。所须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36学时。四、学位论文研究生必须在第二学期内确定研究方向,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经所在指导小组讨论认为计划可行者,方可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并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港澳台

与 其它 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有其鲜明特点,其内容时效性强、教学领域宽、 教育 政策性突出、教法灵活多样。我在此整理了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摘要: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和非传统因素分化演绎,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思路变得尤为重要。尽管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加剧,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键词:国际形势;外交;合作;共同体

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之对立不言,单就国家的利益博弈而论。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出于攻势。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那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使他们对中国的崛起虎视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但是这种逐渐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动乱频仍,民不聊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为韬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势之下,已转为主动突围。

2006年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数十国论坛足以见证了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方针:是以新时代的步伐在迈进,是以寻求外部合作为主的外交政策。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最大的国际问题莫过于台湾和朝鲜问题。台海局势,关乎世界格局,牵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极,这也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关口。而对中国台湾的回归有极大异议和阻力的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与台湾

“渊源”颇深,单在目前的局势下,大家都在观察对方的举动,以伺机获得主动。恰恰中国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也是纠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脑“拜鬼”也时常引发中国民众被屠杀时留下的伤痛。那么,现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将依照自己的承诺不再参拜“神社”,是否有与中国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开发东海能源吗?台湾问题在好的发展趋势之下日本还会如此干涉吗?我们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观察。

当然,还有多年来一直充当台湾 “老大哥”--美国,它是“割舍”,还是将要采取什么奇异的干预对策,它在“霸主地位”之上将给于台湾什么样的支持,我想它连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是一个互相牵制的时代,谁也不希望为了局部而危害全局,更不想在国际上落下有损威信的骂名。

朝核问题,最终结果如何,将取决于中、美、日、俄、韩、朝的六方再次聚头。而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忧虑,从立场上很难做到像美国那样“超脱”。50多年来,朝鲜至少在对美国、日本、台湾关系等原则问题上没有出卖过中国。不管朝鲜的内政如何,中国在国际上都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须站在朝鲜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家伙”一边。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国跟中国一道同为大国,他们一起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其目标应当更远大:共同合作,维护一个有利于世界长期和平与繁荣世界体系。美中关系是个“密切而复杂”的问题。

或许,在某些时候,老美会想一些闲不住的做法来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国曾游说韩国和日本加入“北约”,在这之前还劝说过澳大利亚,这不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霸权”而向中国和俄罗斯逼近吗?

而中俄目前的关系仅止于“互有所需”这一极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层面,并隐藏着深层的风险。这一深层风险就是,随着两国的相继崛起,双边关系可能会再次面临“变”的格局。但是,在对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围堵”时,中俄将会毫无疑问的“对外”。

在美国与欧洲诸国看似亲密的关系渐行渐远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向中国靠近,欧洲援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希望中国变,但是不宜过激,以免引起社会动荡。社会稳定了,也就稳住了欧洲人对中国大片市场的幻想。因此,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的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如果中国的改革不稳定,引起了社会动荡,它所有的投资可能全都泡汤。而保持社会稳定,也正是中国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欧在将来的合作中一定会走向好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之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是海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蕴含很大的发展机遇。一、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标为:到 2022 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所以从现在至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无论从房地产业、商业、制造业、创新产业及至金融、教育、文化各领域,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前景广阔。四、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的三大要点:一是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二是轴带支撑。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三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从空间布局上寻找机遇、创造机遇和抓住机遇,正是共享发展机遇的汇合。五、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这些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正是人才、科技和国际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必然带来从经济、社会和生活上的重大升级进步。六、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一个重点是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此外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和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等方面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七、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 , )、3D 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此外在金融、证券、保险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规划。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优化珠三角地区“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及创业补贴扶持政策,必将加强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共享。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共享时代发展福利,属于每一个勇于面对挑战、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人才成为未来的最大希望。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论文摘要:回首“十一五”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十一五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和,“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年均降幅为。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 总结 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累计实现节能量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 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和。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下降到2009年的,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下降到。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促进“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 “十一五”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 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十一五·2006-201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相关 文章 :

★ 2017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2017年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精选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

★ 形势与政策论文及写作指导

★ 2017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2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2000字范文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范文模板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2)

港珠澳大桥形式与政策论文

《中国崛起》你来自过去?那你也许正为温饱问题发愁。现在,在中国,你能分分钟内吃到任何山珍海味,出门地铁公交高铁飞机任你挑选,这是老祖宗做梦都没想到的。中国的飞速发展正在征服世界,请相信,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速度正在创造奇迹。翻开历史,在古代,毕升字模上刻下她的足迹,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火药中尽情绽放她的光彩;而近代,西方列强的铁蹄踏碎了我们的梦想,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海战、庚子赔款、抗日战争,将她撕碎、践踏、唾弃……尽情蹂躏。在现在,中国是外国人眼中的超级大国。中国速度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传奇。南三龙铁路福建龙岩站改造9小时完成,两地间列车运行时间将由7个多小时缩短至小时。南昌市龙王庙立交桥的拆除工作8小时完成,在过去拆除这么一座立交桥,大概需要几个月。北京三元桥整体换梁工程,43小时一座大桥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港珠澳大桥,创造了221天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工程记录,缩短工期超过2年……这是中国的建设速度!近年来,我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天宫、蛟龙、天眼、航母、悟空、墨子、C919大飞机、歼—20……一大批成果相继问世。我们“复兴号”时速350公里是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的5G标准研究已居全球主导地位,一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移动互联信息交互系统出现在了中国……这是中国的创新速度!中国的大街上,各种店铺都贴着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无论你买什么,手机扫码支付,无需找零,一秒搞定,足够快捷和方便,当在国外的人们为了结账排起长长的队伍时,中国早已结账完毕,这是中国的购物速度!无数外国友人专程赶来中国只为感受中国的高铁,他们无不流露出羡慕的神色,这是中国的自豪。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最想带回自己家的“特产”。日积月累,日新月异,中国速度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我庆幸成长在这样的国度,世界也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国度而欢呼。有梦想就有奇迹,用我们的中国梦来编织我们辉煌的未来吧!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用于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体。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议论文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真正的成功人士,是绝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一些繁琐且无用的小事上的。纵观古今,那些成功者们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不拘小节。

我们未完成的事情是无限的,可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要想把有限的精力投放到无限的未完成的事情里去,并且将所有事情全部妥善解决好,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只能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爱因斯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他平时就很不拘小节,生活一团糟,成天蓬头垢面,走在路上,比乞丐甚至还要邋遢。有的人说,他这么伟大的一个人,不应该这么不修边幅。可大家想想,如果爱因斯坦每天花很长时间去整理装扮等繁琐的事情上,那么他还会有多少精力去研究学问呢?对于爱因斯坦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他乃至对很多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说不定就在那刹那之间,他就会有一个利于全人类发展的重大的发现。要知道,人家去领诺贝尔奖时也是这个一头乱毛的造型。尽管他看上去像个疯子,但他对人类进步的伟大贡献所散发出来的光辉都足以掩盖住他的一切缺点。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外貌,而是敬仰他的才能。如果让真正的天才与人才去干一些不足挂齿的繁琐小事,那么,这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真正的智者,是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去追求长远的大千世界。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进行了这么一个实验:他将许多个孩子放在一个房间内并给他们发放糖果,他告诉那些孩子们,如果,他们能在半小时内坚持不吃下这颗糖,那么,他将获得更多的糖。后来,大部分孩子经不起诱惑,都将眼前的这一颗糖果吃了,而极少部分的孩子抵制住了诱惑,并没有吃眼前的这一颗糖,后来他们成功的获得了很多糖果。又过了20年,那个心理学家发现,当时没有抵制住诱惑,吃下了眼前这个糖果的孩子,有现在长大成人后大部分都碌碌无为,而当时少部分的抵制住了诱惑,成功获得了下很多糖的孩子,极大部分都成为了成功人士。

再比如,科学证明人如果被蛇咬到了四肢,如果在5~10分钟之内没有得到治疗,那么,他们就只有一种选择——砍断被咬伤的四肢。壮士断腕,不仅仅只是一句名言,更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不屈于自己的一条腿或者一条胳膊,留住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后才好做长远打算。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也是成大事者的共同特点。

有人说了,细节也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就是一种比较钻牛角尖的说法了。因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中的“小节”并不是指的是细节,而是繁琐的,不重要的事情。如果拘于小节,只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可谓是得不偿失。

“大行不顾细谨,小礼不辞小让。”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若想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

一个有格局、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从来不会把一时的得失放在心上,相反,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他们可以将能屈能伸、圆滑世故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去践行,即使在这个煎熬的过程中要逼着自己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屈于人下也在所不惜。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人要想取得名副其实的成功,那就得学会妥协、忍耐、宽容、洒脱和淡然,因为一味地抱怨、计较、生气和责难只会伤人伤己,最终得到一个一败涂地、一无所有的悲惨下场。

利他就是利己,有时候做到不拘小节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全、肯定和成就,因此,在一个团队中,真心去帮助他人、提拔他人、善用他人,这也是一种大谋略和大智慧。就如鲍叔可以放下成见去举荐管仲,也可以放低姿态甘居其下,齐桓公可以虚心纳谏、招贤纳才,也可以放下芥蒂、冲破隔阂去重用管仲,而管仲也可以抛开杂念和世俗理念去帮助齐恒公成就霸王大业,这些都无不佐证了互惠互利、互帮互助、相互宽容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齐恒公九合诸侯、成就大业的事实也再次说明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真谛,因此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业,那他就千万不能把恩怨、是非、过往、阶级和权利看得太重,不然只会作茧自缚、自取灭亡。再者,倘若一个人因为爱惜面子而让自己蜷缩在一个自卑、狭隘、自私、暴躁、焦虑、胆怯、小气的龟壳里,那他必定是一个极其不明智、不理智、不自信、不大度、不自爱的人,那他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所以做人一定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以大局为重。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业者不拘小利,一个人要想抓住机会脱颖而出,那他就要把事业和人生当成一盘围棋去钻研,而不是当做一盘五子棋去娱乐,因此做人一定要学会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因为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核心理念。

是的吧,我还挺喜欢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的`。我也觉得说得非常对啊,是了。来看看吧,比如说李白吧,放荡不羁,追求浪漫的写诗格调,吟诗赏月,什么都不放在心底,看吧,最后还不是成为了诗圣吗?这句话还真是没错,可惜了很多人听过这句话,却还是喜欢斤斤计较。

再看看孔子吧,儒家学派代表人,对人十分谦和有礼,占他一点便宜,他从来也是温温和和的样子,这样的人最后却成了人人敬仰的,伟大的教育家。再说说近代的毛泽东吧,也是个朴实人,却带领着我们中国人一路走向巅峰,可他也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甚至和士兵同吃同住啊,你看别人最后不是成为了人民币上的代表人物?是吧,再举个例子吧,你看看菜市场里里面和买菜的人吵来吵去,最后就争的那么几毛钱利益的阿姨奶奶,斤斤计较一点点的利益又有什么用呢?最后能成什么大事情吗?再看看如今社会上面到处发生纠纷,也就是因为这样喜欢斤斤计较,拘泥于小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每天发生纠纷的事情才会那么多。哎可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大家却都忘了,现在的人太关心自己的利益了。自己的利益有一点的伤害就会特别的紧张,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的损伤,却都忘了自己也有占别人便宜的时候啊,这个时候很多人有沉默不作声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劣根性啊,就是这样吧,喜欢斤斤计较自己生活中的那么一点点的利益。这世俗的生活啊,真是有时候不知不觉得就把我们都改造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死少计较一些根本就没有必要太过在乎的小事情吧,把自己的心结打开,放轻松去看这件事情,就会发现其实不是什么大事请啊,何必建造一个框框架子把自己的心给套住了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被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是一个人倘若连平日琐事都处理不好,大事又谈何而成?“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就是琐碎的重要性,平日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是成大事的关键。

在对《水浒传》的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话题是“柴进为什么当不了梁山泊的一把手”。相比于宋江,柴进家世显赫,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坐拥家财万贯,仗义疏财,几乎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可是他的疏财却只是让管家端着白银送于客人,重量虽是沉甸甸,温度却是冷淡淡。而宋江却是亲手把钱递给人家,甚至抓着别人的手,说此掏心穿子的话财也疏了,别人的心也给捂暖了,所以才有众多梁山好汉为之卖命。细微之中见真情,柴进也可以说是“欲成大事者”,可惜为什么九天玄女选中的不是柴进,而是宋江,坐上聚义厅第一把交椅的也是宋江。就是因为对细微末节的忽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小节不仅于为人处世至关重要,于工程的作用同样非同小可。港珠澳大桥,这一令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也是由一个个细小微粒汇聚而成的。《厉害了我的国》中记录了港珠澳大桥的海底沉管拼接工作。这扣人心弦、揪人心尖的拼接工作令无数观众为之屏息凝神。每一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拼接工作的完成,都可能令整个工作功亏一篑。正因为总工程师林鸣对每一毫米的极致把握,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才得以为世界所震撼,为世人所惊叹。

电影《蝴蝶效应》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细微如蝴蝶鼓舞,也能煽动千里之飓风”。是啊,小节虽然是平凡的,它看似像沙砾一样微不足道无关痛痒,易被人忽视,但有时却也能产生致命一击。金字塔底层方石腐朽也会导致整座的坍塌,铁轨下一条普通枕木的断裂也会影响一整条火车的命运,马掌上的一枚铁钉也会关系到战役的成败胜负。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欲成大事者”,缺少的是执行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倘若不能脚踏实地的从生活小事做起,整天只是“想”成大事”,一味的好高骛远,再怎么样也只是个空想家罢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从生活小事做起,养成严谨,细致,全面看待问题的习惯,才能成为“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宋江”,成为“令世人所惊叹的林鸣”,才能成心中之大事。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800字的200财富可能不够

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例一: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2、分得开例二:(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3、排得顺例三:(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二、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请看下面的作文题目:1、上海市2006年考题:我想握住你的手。(手可以是农民的、教师的、科学家的、下岗工人的、外国人的、古代人的、未来人的,外星人的,或者是抽象的如“诚信”、“青春等)2、湖南省2006年考题:“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以下三种解释:(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谈意气的议论文。(提示:可谈要有坚韧的意志,或应该结交知趣、性格相投的朋友)3、广东2006年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的在一旁看着他。雕刻逐渐成形,头部、肩膀、手臂、身躯、眼镜、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的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提示:天使可指理想、信念等)4、辽宁2006年考题:题目:肩膀(提示:可谈肩负的责任)审题立意的步骤在此可以省略,假定我们对这些作文题都有了观点,面对一个具体可写的观点,应该怎么做呢?

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论文模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出入境政策的改变,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于中国来说,两地间的和谐相处是“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之一。然而地域文化的差距,各种矛盾也逐渐频发。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香港与内地的矛盾,成为每个中国公民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方法/步骤清楚地了解事情 面对香港与内地发生矛盾的消息,不要偏听偏信,要通过新闻报道,报纸等渠道,清楚了解事情的发生缘由。以客观的角度看待 面对两地的矛盾,不要用主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并容易激发个人的偏激心理,有害于社会和谐。应该以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问题解决。理智对待矛盾 矛盾发生,缓解是首要。因此,理智对待矛盾,有助于矛盾的缓解,冲动有害于矛盾激发。常言道:冲动是魔鬼。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面对矛盾,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站在对方的立场多思考一下。这样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信政府的处理 现在是法治的社会,所有事情都讲法律法规。孰是孰非,不应该自我评价。我们应该相信政府,切忌个人英雄主义。6 因为地域文化各方面的差异,两地之间的相处,肯定会有磨合期。我们应该彼此谅解,互助互爱,才能让祖国日益强大起来。面对两地的矛盾,我们应该互相包容,因为香港和内地是一家人。

国际在线消息:香港回归十年来,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SARS疫情的冲击,但是香港都做到了沉着应对,一次次成功地化险为夷。近年来,香港经济已经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迹象,一个更加美好、繁荣的发展前景展现在香港和世人面前。 荷花集团是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香港公司,在香港有10间大型的店面经营亲子用品,另外还出版杂志、图书等等。尤金先生是该集团的CEO。他告诉记者,他的一些朋友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把资金转移到了国外,而他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发展: “(当时有的朋友)把一些资金抽走了。现在来讲,他(们的公司)比起那些未抽走资金的公司,就失去了一个机会,没有留在这边的一些公司发展(得)好。(当时)你那么快(地把资金转)走,表面上看是很机智,实际上是你没有眼光。我们没有走,发展下来觉得不错,不走是对的。” 但是,回归十年来,香港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刚刚回归几个月后,亚洲金融风暴就横扫了东亚,香港这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自然也损失惨重,股市、楼市大跌,经济出现负增长。尤金坦承,当时他的信心也曾出现过动摇:“香港那几年是很辛苦、很艰难的。那几年对前景等各方面都不太看好。” 在这关键时刻,特区政府力挽狂澜,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敢措施,牢牢地遏制住了经济下滑。首先,特区政府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入市收购部分本地股票,捍卫香港股市,保持港币汇率的稳定;同时,特区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修建了香港迪斯尼乐园,扩建了地铁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另外,特区政府还退还税收,减轻普通民众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这段困难的日子里,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同时中央政府表示,不惜一切代价支持香港,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通过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从1999年第二季度开始,香港经济逐步复苏,2000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实现了的高增长。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先生说,香港特区政府能够战胜亚洲金融风暴的挑战,迅速恢复经济,充分显示了特区政府的能力和活力: “香港回归十年来,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最主要的)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当时)财政赤字很大,还有失业率很高,这是不利的。但是(对于这次危机)也可以(从)另外一点看,就是我们特区政府在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时候,有能力把那个损失减少到最低,也是一个活力啊。” 然而此后,香港需要应对的挑战接踵而至。受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收缩以及2001年“9?11”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香港的经济再度下滑;2003年萨斯疫情对香港的旅游、交通运输、酒店会展等产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些挑战面前,香港特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了创新型科技和高增加值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并将此作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此,香港启动了总投资140亿港元的数码港计划,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信息科技中心,还启动了富有特色的创业板市场,为成长性良好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 在香港政府积极迎战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中央政府也不断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支持了香港走出困境。比如,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签署,允许众多香港产品零关税进入内地,同时放宽香港服务业在内地的准入领域,这成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的重要催化剂。随后,内地开放居民以“个人游”形式赴港旅游等举措也刺激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的信息表明,目前,香港消费畅旺,失业率创历史新低,去年香港连续第十三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去年的总贸易额等于10年前的两倍多……,这些都充分印证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对香港目前经济形势的评估:香港经济处于20年来的最佳状态。 香港市民文静芝女士说:“其实自从两年多前香港的经济已经复苏过来了,特别是今年,我觉得香港的经济更加好,可以看到股市、楼市都比较红火,所以我觉得香港的经济会继续好下去。” 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先生充满了信心,他说: “香港(将)充分利用本身的有利条件,包括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良好的融资环境、广泛的国际联系等,为区内提供应用研发、科技转型和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服务。”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今天的香港,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香港著名企业家尤金先生说,香港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当然我们有信心,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跟中国同步去成长、进步,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保持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保持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进步。

根据全国人大确定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香港特别行政区先后举行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每届均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选举产生36名代表。

扩展资料: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1、整体经济保持增长。1997年至201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按美元累计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数据,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35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7位。

2、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贸易及物流、旅游、金融、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四大支柱产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3、2012年,四大产业增加值共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8%,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香港还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及创意、创新及科技、检测认证、环保等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全文)【3】

当前两岸经贸关系 特点及前景展望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商品结构更趋优化 两岸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两岸贸易往来有着巨大的优势 和潜力。自1979年恢复至今,两岸贸易由暗到明、由小到 大,从1979年的亿美元迅速发展至2007年的 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615倍。其间,2002年,大陆超过 美国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2006年,两岸贸易额首次突 破1000亿美元大关。目前,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 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则是台湾 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2008年1~6月,两岸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贸易额 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大陆对台出口 亿美元,增长%;自台进口亿美元,增 长%。当前形势下,两岸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进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成为对台贸易主要商品2008年1~5月,自台进口机电 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额分别达亿美元和亿美 元,占大陆自台进口总额的和;而同期对 台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大陆对台出口总额 的和。 台资企业是对台贸易主体,东部沿海是对台贸易的主要 地区2008年1~6月,以台资企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对台 进出口额分别为亿和亿美元,占同期大陆对台进 出口总额比重分别达和。东部地区对台贸易 总额为亿美元,占两岸贸易总额的。 加工贸易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对台贸易增长突出 2008年1~6月,在大陆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作用下,加工贸 易方式对台进出口额分别达亿和亿美元,占大 陆对台进出口额的和%,比2007年全年水平下 降了个和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中西部地区虽 然占整体对台贸易比重较小,但增势突出,2008年1~6月, 中西部地区对台贸易同比增长了和,比东部 地区同期水平高和个百分点。 台商投资区域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更趋多元 台商来大陆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年 左右的发展,台商投资已经形成制造业稳步发展,服务业逐 渐融合,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主要区域,生产加工层级不断 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格局。2008年1~6月,大陆共 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193个,同比下降,实际使用台 资10亿美元,同比增长。截至2008年6月底,大陆 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6339个,实际使用台资亿美元。 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占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的5. 7%,是大陆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台商在大陆投资表现为: 台商投资集中东部沿海,西部地区成为新热点从2008 年1~6月的数字看,台商投资仍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地区,吸收台商投资的前6大地区依次为:江苏、广东、 福建、山东、上海和浙江,合计占大陆吸收台资总额的。但值得关注的是,西部地区对台商投资的吸引 力正不断增强。2008年1~6月,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台 资在2007年大幅上升249%的基础上,继续同比上升 118%,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投资领域更趋多元,技术层次不断提升在大陆经济发 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加上产业政策调整的 引导,台商投资技术层次不断提升,投资领域日益多元。2008 年1-6月,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集中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 表的制造业,约占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80%。台商投资的 前五大行业依次为,电子零组件制造业、计算机、电子产品 及光学制品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制造业、基 本金属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环保产业正成为台商投资的 新方向,台商投资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也大幅增长, 投资技术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始增多。 惠台措施相继推台湾同胞受益多 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深入发展,展现大陆的诚意和善 意,解决台湾同胞的实际困难,2007年以来大陆继续出台新 的惠及广大台胞的政策措施。 扩大零关税措施范围,促进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 2007年3月,商务部宣布在2005年对台湾15种水果实施进 口零关税措施的基础上,再次对台湾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 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截至2007年底,大陆进口享受零关 税的34种台湾农产品货值近千万美元,免税金额1100多万 元人民币。这项措施受到广大台农和岛内支持两岸经贸交流 发展人士的热烈欢迎。 务实完善对台小额贸易政策,支持沿海地区对台贸易发 展2007年10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门 决定在浙江、福建、广东的5个试点口岸进一步放宽对台小 额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下放审批权,规范并扩大经营主体, 取消小额贸易船舶吨位、金额限制,放宽经营商品类别等。 2008年5月,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海关总署在充分评估第一批对台小额贸易开放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监管条件,扩 大对台小额贸易开放试点。 照顾台湾经济发展所需,恢复天然砂对台出口出于保 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2006年12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公 告自2007年3月1日起大陆禁止天然砂出口。考虑到台湾地 区天然砂95%以上进口量来自大陆的实际和岛内经济发展 所需,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并充分听取台湾 砂石业者意见,决定自2008年3月10日起恢复天然砂对台 出口。3月14日,福州轻工进出口有限公司申请并获得由商 务部驻福州特派员办事处签发的第一份对台天然砂出口许可 证,17日凌晨启运输往台北基隆港。 照顾台湾民生需求,推动实施对台玉米出口2007年 以来,全球谷物价格上升较快,迫于岛内养殖业饲料成本不 断提高的压力,台当局于2007年10月临时开放半年进口大 陆玉米。为有效解决岛内养殖业者的实际困难,大陆有关部 门积极努力,在自身粮食供应仍存在一定结构性、区域性矛 盾的情况下,专门划拨一定数量的玉米对台出口,照顾台湾 民生需求。2008年3月初,在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的指导 下,中粮公司与台湾岛内养殖业民间组织签定了销售合同。 3月24日,此次开放以来的第一船万吨玉米从大连港启 运往台湾。 此外,大陆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些惠台政策措施,主 要包括:开放台湾航运和道路运输企业在大陆设立独资 船务公司,允许两岸航空业界合资组建航空公司、合资 修建机场;向台湾居民开放会计、卫生、计算机技术与 软件等15类(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宣布两岸合 拍电视剧享受大陆产电视剧同等待遇;允许台湾农民在 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直接申 办个体工商户;大陆有关仲裁机构拟增聘台湾仲裁员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6月13日,“海协”、“海基” 两会恢复商谈并在京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 湾旅游协议》,宣布正式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7月4 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760人启程赴台,受到岛 内民众的广泛欢迎。 两岸三通取得新进展 通航方面继两岸持续顺利实施春节包机后,又成功实 现了节日包机、专案包机。2007年5月,福建沿海地区与澎 湖实现了海上货运直航。从2002年到2007年,海上直航货 运量累计突破530万吨,福州港、厦门港对高雄的集装箱班 轮试点直航累计运送集装箱508万标箱。2008年6月13日,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7月 4日,两岸正式开通周末包机。 通商方面商务部积极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支持利用会 展平台扩大两岸经贸交流。一是在大陆举办的海峡两岸经济 技术展会规模日渐扩大。2007年,商务部批准的海峡两岸展 会共有7个,涉及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农产品、花卉等多 个行业。二是广交会首设台湾地区进口展区,促进了台湾商 品在大陆销售。在2007年至今举行的三届广交会上,共有 226家台湾企业参展,设立展位293个,居进口展区首位,为 日益密切的两岸经贸往来又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三 是大陆企业入岛办展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经商务部批准 的大陆企业入岛办展共有6个,以集中整体形象展示了大陆 企业和名优产品。 展望未来,两岸经贸关系有望取得新突破 2008年3月,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主张 发展两岸关系的国民党在岛内大选中赢得胜利,两岸经济交 流合作面临重要的历史性机遇。2008年6月,“海协”、“海 基”两会恢复商谈,更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有了良好开端。展望未来,两岸经贸关系有望在以下领域取 得新突破: 两岸经贸关系有望迈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7月17 日,台湾新当局宣布放宽企业赴大陆投资不超过净值40% 的限制,以及年内进一步开放大陆企业入岛投资等措施。可 以预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是大势所趋,随着国民党当局对两岸贸易、投资限制的逐步放开,在两岸同胞 的共同推动下,两岸经贸关系有望朝着直接、双向的方向 取得新进展。 两岸直接三通有望逐步实现实现全面、直接三通是两 岸同胞的共同期盼。长期以来,大陆方面一直积极推动两岸 直接三通。2008年7月4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推动下,两 岸实现了周末包机,朝着直航的方向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 台湾国民党当局顺利实施其提出的海上及空中直航时间表, 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则具备了可能条件。 两岸服务业合作有望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产业结构调 整加快和服务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台湾服务业加快向岛外 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尤其是随着岛内制造业大规模投资大 陆,岛内金融业、物流运输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大陆的 要求日趋迫切。2008年6月26日,台湾新当局宣布开放岛 内金融机构兑换人民币业务,7月17日又宣布年底前松绑 包括开放岛内证券、银行、期货等行业到大陆投资等25项 措施,如台湾新当局如期实施这些措施,两岸服务业合作 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