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芦荟抗旱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芦荟抗旱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论文

因为植物的抗逆性包括抗旱性与植物体内的只有水的比例有关,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低其抗逆性越强,反之越弱。对于耐旱的植物来说,其比例是比较低的,同时这种植物的蒸发量少,并且有的植物在根系会有较好的出水系统,如芦荟或仙人掌其根部都会有肉质的储水器官。它们对水的利用率是很高的。

能美容。。。被火或者开水烫到用芦荟包起可以消炎

芦荟就像仙人掌一样,有厚厚的叶肉,里面有大量水分,且不容易散发

芦荟真的能包治百病吗?专家辟谣了,搞不好还会引发疾病

水稻抗旱机制研究论文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对干旱的抗耐力差异明显。凡是根系发达,叶面茸毛多,气孔小而密,叶内细胞液浓度高,细胞渗透压高的品种较耐旱。据观察,一般陆稻比水稻品种耐旱;籼稻比粳稻品种耐旱;大穗少蘖型品种比小穗多蘖型品种耐旱,受旱时穗长、单穗重和产量减少率低;杂交水稻一般比常规品种有良好的抗旱性;目前种植的杂交中籼组合中的汕优系列比协优系列组合耐旱。抗耐旱性强的品种(组合),遇水后植株生长的恢复力较强,但在具体选用时,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高产、优质、抗旱统筹兼顾。

2014年10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教改 第二作者 ] 辩论式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以农业应急管理为例 《农业工程 》 2014,6:10-14 ( ) 2014年1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 ) 2014年1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我国稻田镉污染现状危害来源及其生产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30):10540-10542 ( ) 2014年06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18):6073-6075 2014年03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杂交水稻》 2014年03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烟梗分组在线加工初步研究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14:26(1):86-88 2014年01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14,28(1):86-88 2014年01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农业生态环境与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湖南农业科学》 2014(1):58-60 (43-1099/S 1006-060X) 2013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水稻抗旱性能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29(12):1-5 2012年12月 [ 教改 第三作者 ] 高校创造争优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11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优质杂交水稻岳优9113抗寒性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10月 [ 科研 第四作者 ] 高产稳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4024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2年10月 [ 科研 第四作者 ] 漂浮育苗对无籽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12年1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459的选育、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湖南农业科学》 ( ) 2012年06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作物研究》 2012年04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04月 [ 教改 第四作者 ]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教文汇》 2011年03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作物抗旱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长江大学学报》 2011,8(3):239-242 ( ) 2010年08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施氮量对烤烟云烟87生长和产质量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33):18810-18811 ( )0517-6611 2010年08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种业分销商绩效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基于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种业》 2010年07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作物抗旱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科技信息》 2010年05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抗旱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高校理科研究》 2009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稻米垩白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9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企业种子定价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9年1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根系育种的研究与展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35(1):35-39 2009年05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9,(5):25-28 2009年05月 [ 教改 第四作者 ] 作物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5):153-155 2009年05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稻米垩白形成机理研究 《作物研究》 2009,23(5):310-313 ( )1001-5280 2009年05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高等植物花药绒毡层发育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9,23(5):287-289 ( )1001-5280 2008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影响水稻开花时间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8,22(5):369-371 2008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杂交水稻种子贮藏过程活力保持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8,22(5):401-404 2008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产学研合作在种业发展中的现状与发展机制 《作物研究》 2008,22(5):514-516 2008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种子营销网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作物研究》 2008,22(5):517-520 2008年1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作物田杂草种子库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8,(10):57-60 ( )1004-874X(2008)10-0057-04 2008年01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植物磷吸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分子育种》 2008,6(1):117-122 2007年1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8(4):57-61 (CN 46-1019/S ISSN 1000-2561) 2007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杂交粳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物研究》 2007,21(5):613-615 2007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SSR标记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物研究》 2007,21(5):567-570 2007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配合力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33(5):518-521 (ISSN1007-1032 CN43-1257/S)1007-1032(2007)05-0518-04 2007年04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稻米营养品质研究性状与展望 《中国稻米》 2007,(2):5-9 2006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6,(5):417-421 2006年12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云南农大学报》 2006,21(6):707-710 2006年02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杂交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005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线粒体RNA编辑的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5 2005年1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稻米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5 2004年08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004年06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异地异季种植对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影响研究 《作物研究》 2004 2002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稻花开两朵 各有香飘来 《企业技术开发》 2002 2002年09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度与双亲亲缘差异的相关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002年01月 [ 科研 第五作者 ]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的选育及其应用 《杂交水稻》 2002,17(1):9-10 2001年11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2001 2001年09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1 2000年09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亚种间与品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比较研究 《作物研究》 2000 2000年07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亲子相关研究 《杂交水稻》 2000 2000年06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配合力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995年09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甘蓝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摘要 《作物研究》 1995,(增刊):9-10

最近我的同学发表的一篇盐旱综述的文章,中科院生物类Top期刊(I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题为“Candidate Genes and Pathways in Rice Co-Responding to Drought and Salt Identified by gcHap Network”( )的研究性综述论文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网页链接

逆境的种类和逆境对植物的伤害 逆境指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又称为胁迫。逆境的种类包括 非生物胁迫(物理胁迫、化学胁迫)和生物胁迫 。逆境的种类很多,但都引起细胞脱水,生物膜破坏,各种代谢无序进行。逆境导致植物代谢失调主要表现在引起植物的水分胁迫;光合作用下降,同化产物供应减少;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呼吸代谢途径发生变化,PPP途径所占比例增强。在各种逆境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解大于物质合成,水解酶活性高于合成酶活性,大量大分子物质被降解。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交叉适应 植物通过 避逆性和耐逆性 两种方式来抵抗逆境。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有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两方面。形态适应有以根系发达、叶小以适应干旱条件;有扩大根部通气组织以适应淹水条件;有生长停止,进入休眠,以迎接冬季低温来临等。生理适应主要以形成逆境蛋白、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脱落酸含量的方式,减少质膜系统的破坏,提高细胞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植物对不良环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交叉忍耐),植物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可能是ABA。

植物抗逆性的获得与信号传导 植物通过细胞 感受 逆境信号、 传导 逆境刺激、 激活 一系列分子途径并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和生理反应等三个阶段适应逆境,在逆境中获得抗逆性。在逆境下植物体内存在系统性传递信息的信号物,参与逆境信号转导的主要信号分子有 Ca2+、蛋白激酶、pH、ABA、ROS和NO 等。

旱害与植物抗旱性 干旱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干旱使细胞过度脱水、膜破坏,正常生理生化代谢受阻、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抗旱植物一般有增加吸水、减少失水的形态特征及保水能力强,代谢稳定等生理特征。脯氨酸、干旱诱导蛋白可以提高植物抗旱性。

盐害与植物抗盐性 盐害对植物的主要危害是渗透胁迫、离子失调及引起生理代谢紊乱。根据植物抗盐能力的大小,分为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两大类。植物通过避盐及耐盐两种方式适应盐胁迫。渗调蛋白有利于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和防止细胞脱水,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抗性。植物体内的盐胁迫信号途径包括渗透胁迫信号转导途径和盐过敏感调控途径(SOS途径)。

单体型 :又称单倍体型或单元型,是个体组织中,完全遗传自父母双方中某一亲本的一组等位基因。拥有特定SNP的个体常常在附近某一特定变异位点拥有特定等位基因,这种关系叫做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 LD),同一染色体上的这一情况即为单体型。

简而言之,单体型就是指一段连锁的核酸序列。在单体型网络图中,不同的单体型就是用序列中的变异位点来区分。因此一般用来构建单体型的材料为:线粒体基因组、X/Y染色体,叶绿体基因组、或者是基因组上一段强连锁的区段。

干旱和盐害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始终是领域内的热点。然而,由于抗逆性状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针对盐旱共响应的多胁迫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如何有效利用抗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育种,也是后基因组时代水稻育种的关键问题。

该文章在系统介绍水稻盐旱机制的同时,结合转录组分析筛选到1748个盐旱共响应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内质网蛋白调控,MAPK等重要通路,进而对其中的核心基因进行功能单倍型网络分析,构建了“gcHap-network pathway”的盐旱共响应机制框架图。同时整理了近900份耐盐抗旱水稻品种,分析发现在重要亲本中大多包含上述核心基因及有利单倍型,为将来进一步进行系统验证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耐旱植物的抗旱机制】1、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对其耐旱机制的影响 (1)根系。植物根系是植物直接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它对植物的耐旱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纵深发达的根系系统可使植物充分吸收利用贮存在土壤中的水分,使植物度过干旱期。一般认为抗旱性强的植物,根水势低,利于水分吸收。 (2)叶片。作为同化和蒸腾器官的叶片,在长期干旱胁迫下,叶片的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形态结构的改变与植物的耐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外壁有发达的角质层,角质层是一种类质膜,其主要功能是减少水分向大气散失,是植物水分蒸发的屏障。厚的角质层可提高植物的能量反射与降低蒸腾,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性;具有表皮毛,可以保护植物避免强光照射,减少蒸腾;具有大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和小的表面积/体积比,发达的栅栏组织,分布于叶的背腹两面,可使干旱缺水植物萎蔫时减少机械损伤。而小的表面积/体积比,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水分丧失。韦梅琴的4种委陵菜属植物解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2、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条件下会积累有机分子相溶性溶质或渗压剂,有效地提高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1)脱落酸与植物抗旱性。脱落酸是植物五大类激素之一,大量的试验表明:当植物处于干旱、低温、盐碱、环境污染等不利环境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大量增加。脱落酸的增加,使植物对不利环境产生抗性。尤其是脱落酸的增加和气孔的关闭一致,这对植物抗旱是非常有利的。脱落酸除能调节气孔开闭外,还能促进根系对水和离子的吸收。另外,脱落酸能促进芽的休眠,使生长速度下降,促进同化物质的积累,这些都可以减少蒸腾,提高植物保水能力,对植物抗旱是十分有利的。 (2)脯氨酸与植物抗旱性 。脯氨酸积累是植物为了对抗干旱胁迫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脯氢酸亲水基与蛋白质亲水基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稳定性提高,乃至严重水分胁迫下苜蓿根瘤代谢酶和结构蛋白质可能会受积累的脯氨酸的保护,减轻严重干旱对组织的危害程度。在正常情况下,植物中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仅为~ mg·g-1干重,占总游离氨基酸的百分之几,而在干旱条件下,脯氨酸可成10倍地增加,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0%。水分胁迫下脯氨酸的积累一方面增强了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使组织的抗脱水力加大;另一方面脯氨酸的偶极性保护丁膜蛋白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增强了膜的柔韧性。脯氨酸还有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调节细胞质PH值,防止酶变性,防止细胞质酸化的作用。 (3)甜菜碱与植物抗旱性。近年研究结果指出,甜菜碱可能是作为植物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之一而对植物的抗旱性起作用。其依据是渗透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的甜菜碱醛脱氧酶(BADH)和胆碱单氧化酶(CMO)活性升高,这两种酶在高等植物中,具有将胆碱氧化为甜菜碱的作用,并在细胞质中积累甜菜碱,甜菜碱的积累能够保持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渗透平衡和稳定复合蛋白四级结构,从而提高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甜菜碱在叶绿体中合成,作为一种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受到环境胁迫时在细胞内积累降低渗透势,还能作为一种保护物质具有极为重要的“非渗透调节”功能,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完整性,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解除高浓度盐对酶活性的毒害和保护呼吸酶及能量代谢过程。还能影响细胞内离子的分布。 (4)水孔蛋白与植物抗旱性 。水孔蛋白是植物体中水分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是作为跨膜通道的主嵌人蛋白(MIP)家族中有运输水分功能的一类蛋白质。水孔蛋白、H+/ATPase和Na+/H+反向运输蛋白在调节细胞水势和胞内盐离子分布中起信号导作用。植物体可以通过调控水孔蛋白等膜蛋白以加强细胞与环境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改变膜对水分的通透性,实现渗透调节,以增强植物的抗旱、耐盐能力。 3、活性氧清除。植物受到水分、盐分胁迫时,产生活性氧,对细胞造成损伤。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能有效清除活性氧,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其对干旱胁迫的抗性。耐旱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能使保护酶活力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有利于清除自由基,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减轻膜伤害程度。 4、LEA蛋白与植物抗旱性 。LEA蛋白是指胚胎发生后期种子中大量积累的一系列蛋白质。LEA蛋白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在植物个体发育的其他阶段,也能因ABA或脱水诱导而在其他组织中高水平表达。一般认为,LEA蛋白在植物细胞中具有保护生物大分子,维持特定细胞结构,缓解干旱、盐、寒等环境胁迫的作用。LEA蛋白大多是高度亲水的。高度亲水性有利于LEA蛋白在植物受到干旱而失水时,能够部分替代水分子,蛋白质的多羟基能保持细胞液处于溶解状态,从而避免细胞结构的塌陷,稳定细胞结构,尤其是膜结构。在干旱脱水过程中细胞液的离子浓度会迅速升高,高强度的离子浓度会造成细胞的不可逆伤害。在第3组LEA蛋白的基元序列所构成的兼性α-螺旋结构中,亲水和疏水氨基酸分别处于螺旋的特定位置,形成分子内螺旋束,其表面具有束缚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能力,因此,也能控制高盐、缺水伤害。 植物抗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表明,植物的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不同作物和品种适应干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作物具有综合性的、几种机理共同起作用的抗旱特性。

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

现代遗传学概论

遗传学的论文一篇,给点素材你怎么理解,分析探讨具体谈清晰的

遗传与变异 ---新形式下的基因突变 ( 2005动物科学院 X X X ) 摘要:染色体:1、染色体的结构 有丝分裂中期,每一染色体都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姐妹染色体。两单体之间由着丝粒连接,着丝粒处凹陷缩窄,称初级缢痕。着丝粒将染色体划分为短臂(p)和长臂(q)。在短臂和长臂的末端分别有一特化部位称为端粒。某些染色体的长、短臂上还可见凹陷缩窄的部分,称为次级缢痕。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有一球形结构,称为随体。2、染色体的类型 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3、染色体的数目 人类体细胞(二倍体细胞,2n)染色体数目为46条(23对,2n=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形态相同的X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一条是较小的Y染色体);正常生殖细胞(单倍体细胞,n)是23条染色体(n=23)。 关键词:遗传;变异;基因突变 遗传从现象来看是亲子代之间的相似的现象,即俗语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的实质是生物按照亲代的发育途径和方式,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产生和亲代相似的复本。 遗传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不轻易改变从亲代继承的发育途径和方式。因此,亲代的外貌、行为习性,以及优良性状可以在子代重现,甚至酷似亲代。而亲代的缺陷和遗传病,同样可以传递给子代。 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 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俗语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异”。世界上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个体,包括挛生同胞在内,这充分说明了遗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遗传可以发生变异,发生的变异可以遗传,正常健康的父亲,可以生育出智力与体质方面有遗传缺陷的子女,并把遗传缺陷(变异)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否有物质基础的问题,在遗传学领域内争论了数十年之久。 在现代生物学领域中,一致公认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水平上是染色体,在分子水平上是基因,它们的化学构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在极少数没有DNA的原核生物中,如烟草花叶病毒等,核糖核酸(RNA)是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结构完整的细胞核,在细胞质中还有多种细胞器,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但是, 细胞质在某些方面也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功能。人类亲子代之间的物质联系是精子与卵子,而精子与卵子中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是染色体,受精卵根据染色体中DNA蕴藏的遗传信息,发育成和亲代相似的子代。 一、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生物遗传的根本特征。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在世代的交替中,子女(子代)总是保持着父母(亲代)的某些基本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但子代又会与亲代有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明显。子代与亲代的这植钜炀褪潜湟臁R糯�捅湟焓巧��淖罨�咎卣髦�唬�ü��镆淮��姆敝程逑殖隼础? 遗传和可以遗传的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这种遗传物质就是细胞染色体中的基因。人类染色体与绝大多数生物一样,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链构成的,基因就是在DNA链上的特定的一个片段。由于亲代染色体通过生殖过程传递到子代,这就产生了遗传。染色体在生物的生活或繁殖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畸变,基因内部也可能发生突变,这都会导致变异。 如遗传学指出:患色盲的父亲,他的女儿一般不表现出色盲,但她已获得了其亲代的色盲基因,她的下一代中,儿子将因获得色盲基因而患色盲。 我们观察我们身边很多有生命的物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虽然种类繁多,但在经历了很多年后,人还是人,鸡还是鸡,狗还是狗,蚂蚁、大象、桃树、柳树以及各种花草等等,千千万万种生物仍能保持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的特征以及生理功能的特征。正因为生物界有这种遗传特性,自然界各种生物才能各自有序地生存、生活,并繁衍子孙后代。 大家可能会问,生物是一代一代遗传下来,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但为什么父母所生子女,一人一个样,一人一种性格,各有各自的特征。又如把不同人的皮肤或肾脏等器官互相移植,还会发生排斥现象,彼此不能接受,这又如何解释呢?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生物界除了遗传现象以外还有变异现象,也就是说个体间有差异。例如,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各有各的模样,丑陋的父母生出漂亮的孩子,平庸的父母生出聪明的孩子,这类情况也并不罕见。全世界恐怕很难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既使是单卵双生子,外人看起来好像一模一样,但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却能分辨出他们之间的微细差异,这种现象就是变异。人类中多数变异现象是由于父母亲遗传基因的不同组合。每个孩子都从父亲那里得到遗传基因的一半,从母亲那里得到另一半,每个孩子所得到的遗传基因虽然数量相同,但内容有所不同,因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组合体,与父母不一样,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一样,而形成彼此间的差异。正因为有变异现象,人类才有众多的民族。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人群中认出张三、李四,如果没有变异,大家全都是一个样子,社会上的麻烦事就多了。除了外形有不同,变异还包括构成身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也存在着变异,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异的蛋白质。所以,如果皮肤或器官从一个人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便会发生排斥现象,这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蛋白质不一样的缘故。 还有一类变异是遗传基因的突变,这类突变往往是由环境中的条件所诱发的,这种突变的基因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许多基因突变的结果会造成遗传病。 变异也可以完全由环境因素所造成,例如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的跛足,感染大脑炎后形成的痴呆等这些性状都是由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是因为病毒感染使某些组织受损害,造成生理功能的异常,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所以不是遗传的问题,因此也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总之,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我们有从父母获得的遗传物质,保证我们人类的基本特征经久不变。在遗传过程中还不断地发生变异,每个人又在一定的环境下发育成长,才有了人类的多种多样。 二、遗传变异的科学理论 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信息以基因的形式蕴藏于DNA分子中; (2)每个人体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的DNA构成一个基因组; (3)广义的基因组包括细胞核染色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4)人类细胞核染色体基因组中90%左右为DNA重复序列,10%为单一序列; (5)多基因家族是真核基因组中重要的结构之一。 (二)基因的结构及其功能 、真核生物基因的分子结构 (1)、基因的DNA序列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构成,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2)、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存在高度保守的一致序列,称为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即在每个内含子的5’端开始的两个核苷核为GT,3’端末尾是AG,特称之为GT-AG法则; (3)、真核生物基因的大小相关悬殊,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4)、DNA分子两条链中,5’→3’链称为编码链,其碱基排列序列中储存着遗传信息;3’→5’链称为反编码链,是RNA合成的模板; (5)、每个断裂基因中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区,称为侧翼序列,其上有一系列调控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这些结构包括: ①启动子:位于基因转录起始处,是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能启动基因转录。 ②增强子: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上游或下游,能增强启动子转录,提高转录效率; ③终止子:位于3’端非编码区下游的一段序列,在转录中提供转录终止信号。 、基因的复制 (1)、基因的复制是以DNA复制为基础的,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复制单位(复制子); (2)、每个复制子有一个复制起点,从起点开始双向复制,在起点两侧各形成一复制叉; (3)、DNA聚合酶只能使DNA链的3’端加脱氧核苷核,故复制只能沿5’→3’方向进行; (4)、与复制叉同向的新链复制是连续的,速度也较快,称为前导链;与复制叉反向的新链复制是不连续的(先要在RNA引物存在下合成一个个冈崎片段,然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补上一段DNA),速度也较慢,称为后随链;故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 (5)、复制后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故DNA的复制又是半保留复制。 、基因的表达 基因表达是DNA分子中所蕴藏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通过转录形成RNA发挥功能作用的过程。 (1)、转录:是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①新合成好的RNA称为不均一核RNA(也叫核内异质RNA,hnRNA); ②hnRNA要经过“戴帽”和“加尾”以及剪接等加工过程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 (2)、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①mRNA分子中每3个相邻的碱基为三联体,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 ②翻译后的初始产物大多无功能,需经进一步加工才可成为有一定活性的蛋白质。 、基因表达的调控(了解操纵子学说) 、基因的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的核苷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密码编码信息改变,造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方式 ①碱基替换 也叫点突变,包括转换和颠换两种方式。其后果可以造成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或终止密码突变(延长突变)等生物学效应。 ②移码突变 是DNA分子中某一位点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造成该位点以后的遗传编码信息全部发生改变。 ③动态突变 微卫星DNA或短串联重复序列,尤其是三核苷酸的重复,在靠近基因或位于基因序列中时,其重复次数在一代一代的传递中会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导致某些遗传病的发生。 (3)、基因突变的修复 ①切除修复 是一种多步骤的酶反应过程,首先将受损的DNA部位切除,然后再合成一个片段连接到切除的部位以修补损伤。 ②重组修复 又称复制后修复,是在DNA受损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T-T)以后,当DNA复制到损伤部位时,再与T-T相对应的部位出现切口,完整的DNA链上产生一个断裂点。此时,在重组蛋白作用下,完整的亲链与有重组的子链发生重组,亲链的核苷酸片段补充了子链上的缺失。重组后亲链的切口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以对侧子链为模板,合成单链DNA片段来填补,随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以磷酸二酯键使新片段与旧链相连接,而完成修复过程。 2、遗传的细胞基础 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染色质的功能状态不同,折叠程度也不同,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1、常染色质 在细胞间期处于解螺旋状态,具有转录活性,呈松散状,染色较浅;2、异染色质 在细胞间期处于凝缩状态,很少进行转录或无转录活性,染色较深;3、性染色质 在间期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异染色质部分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构,有两种:(1)、X染色质 正常女性间期细胞核中有一个染色较深,大小约为10nm的椭圆形小体(了解Lyon假说)。(2)、Y染色质 正常男性间期细胞核用荧光染料染色后,核内可见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强荧光小体,直径为3nm左右。 染色体:1、染色体的结构 有丝分裂中期,每一染色体都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姐妹染色体。两单体之间由着丝粒连接,着丝粒处凹陷缩窄,称初级缢痕。着丝粒将染色体划分为短臂(p)和长臂(q)。在短臂和长臂的末端分别有一特化部位称为端粒。某些染色体的长、短臂上还可见凹陷缩窄的部分,称为次级缢痕。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有一球形结构,称为随体。2、染色体的类型 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3、染色体的数目 人类体细胞(二倍体细胞,2n)染色体数目为46条(23对,2n=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形态相同的X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一条是较小的Y染色体);正常生殖细胞(单倍体细胞,n)是23条染色体(n=23)。 (三)人类的正常核型:色体数目、形态结构特征的分析叫核型分析。1、非显带核型 根据丹佛体制,将正常人类体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7个组(A、B、C、D、E、F和G组)。在描述一个核型时,首先写出染色体总数(包括性染色体),然后是一个“,”号,最后是性染色体。正常男性核型描述为46,XY;女性为46,XX。2、显带核型 用各种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长轴显现出一条条明暗交替或深浅相间的带,故又叫带型。根据ISCN规定,描述一特定带时,需要写明4项内容:①染色体号;②臂号;③区号;④带号。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提出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构成了遗传的基本规律,通称为遗传学三大定律。分离律说的是遗传性状有显隐性之分,这样具有明显显隐性差异的一对性状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一对纯合隐性基因决定。杂合体往往表现显性基因的性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是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律是说生物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基因独立行动,可分可合,以均等的机会组合到同一个配子中去。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于生殖细胞是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连锁与交换律是说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互相连锁的,它们常一起传递(连锁律),但有时也会发生分离和重组,是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各对等位基因进行了交换。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是交换律的细胞学基础。 单基因性状的遗传:遗传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称单基因性状的遗传。单基因性状又叫质量性状。1、决定某种遗传性状的等位基因,在传递时服从分离律;2、当决定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时,这两种单基因性状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律。3、如果决定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时,它们的传递将从属于连锁与交换律。 多基因性状的遗传: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往往与单基因性状不同,其变异往往是连续的量的变异,称为数量性状。每对基因对多基因性状形成的效应是微小的,称为微效基因。微效基因的效应往往是累加的。多基因遗传性状除受多基因遗传基础影响外,也受环境因素影响。(熟悉多基因遗传假说,了解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遗传的变异:(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染色体异常类;形成机; 数目畸变 整倍性改变 单倍体 多倍体 双雄受精,双雄受精,核内复制 非整倍性改变 亚二倍体 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 超二倍体 结构畸变 缺失(del) 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重复(dup) 倒位(inv) 易位(t) 环状染色体 双着丝粒染色体 等臂染色体 1、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这种个体称嵌合体。 2、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式有简式和详式两种。 (二)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病 (1)、AD系谱特点: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②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但多为杂合体;③患者与正常个体结婚,后代有1/2的发病风险;④系谱中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 (2)、其它AD类型:①不完全显性或半显性,是指杂合体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体与隐性纯合体的表现型之间;②不规则显性,是指杂合体由于某种原因不一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即使发病,但病情程度也有差异;③共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无显隐性之分,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能表现出来;④延迟显性,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在生命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到一定年龄后,其作用才表达出来。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病 (1)、AR系谱特点:①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②患者双亲往往表型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4的可能将会患病,3/4表型正常,但表型正常者中2/3是可能携带者;③系谱中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常为散发;④近亲婚配后代发病率比非近亲婚配后代发病率高。 (2)、常见AR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和镰状细胞贫血等。 3、X连锁显性遗传(XD)病 (1)、XD系谱特点:①系谱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女患者病情较轻;②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③男性患者后代中,女儿都为患者,儿子都正常;女性患者后代中,子女各有1/2的患病风险;④系谱中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 (2)、常见XD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4、X连锁隐性遗传(XR)病 (1)、XR系谱特点: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③由于交叉遗传,患者的兄弟、舅父、姨表兄弟和外甥各有1/2的发病风险;④如果女性是患者,父亲一定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或患者。 (2)、常见XR病:甲型血友病、红绿色盲。 5、Y连锁遗传(YL)病 全男性遗传 (三)多基因遗传病 1、有关多基因遗传病的几个重要概念 (1)、易感性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由多基因遗传基础决定某种多基因病发病风险高低。 (2)、易患性 由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病。 (3)、发病阈值 当一个个体的易患性高达一定水平即达到一个限度时,这个个体就将患病,这个易患性的限度称为阈值。 (4)、遗传度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基础所起作用大小的程度称为遗传度或遗传率。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 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1)、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 (2)、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 (3)、近亲婚配时,子女患病风险增高; (4)、发病率有种族(或民族)差异。 三、遗传与变异在当代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草图已于今年的6月26日绘制完成,但要将全部30多亿个碱基完全装配完成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要到明年的6月份。即使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图”,也只是我们认识人类基因功能的开始,完全弄清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作用,至少还要40年的时间。毋庸赘言,这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工程。 迄今为止,人们对整个人类基因组中所含有的基因数目尚存争议,有人说是3万,有人说是14万,相差非常大。在整个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只存在1%的差异,就是这1%的差异导致了人种、肤色、身高、眼睛、胖瘦以及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的不同。科学家除继续研究基因的数量和功能外,基因在多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和体内因素的影响以及这种改变是否可以一代代地延续下去,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问题涉及到后成说(epigenetics)这一范畴。后成说是研究通过其他的化学途径,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碱基突变,使基因活性发生半永久性改变的一门科学。后成说的重要性一直存有很大争议。如果后成说真有科学依据的话,那么它将是解释不同个体之间,甚至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的关键所在,同时还将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不同基因的表达:基因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指令,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但是遗传学家们很早以前就知道通过对DNA链碱基上的化学基团进行修饰来调控基因表达、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最常见的修饰方式是基因的甲基化(甲基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基团),即在基因上添加甲基基团,结果常常会终止基因表达。 科研人员通过对某些哺乳动物的研究发现,此类修饰只存在于个体中,而不遗传给后代,因为这种修饰在精子和卵子细胞中常常被清除。最近有人发现,后成特征在小鼠中可以遗传。在悉尼大学生化学家怀特劳博士所做的实验中,遗传学相同的小鼠,同其父母相比,更像它们的母亲。因为它们继承了其母亲的卵子DNA的甲基化类型。该型甲基化在决定小鼠毛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怀特劳博士小组的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要探明动物是如何把物理特征或疾病易感性传给后代的,有必要先搞清可遗传的后成特征。如果后成特征可遗传,那么这些特征所引起的疾病应能够像普通的基因突变一样在家系之间传递。该研究小组对小鼠的后成标记在传代过程中如何关闭和表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人员将一个可以产生特异类型红细胞的基因(称为转基因)导入具有相同遗传学特征小鼠的基因组中(接受该基因的小鼠称之为转基因鼠)。研究发现这些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转基因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有些转基因小鼠体内40%的红细胞表达该基因,而另一些则根本就不表达。同时该小组还对小鼠毛色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毛色有关的DNA甲基化增高与转基因的不表达(或称为“沉默”表达)有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后成性改变可来自父方,也可以来自母方。 令人费解的是,虽然这种基因表达的沉默现象至少可以维持三代,但不是不可逆转的。在该型的后代小鼠与非同类小鼠交配时,发现在后代小鼠中不存在甲基化和表达沉默现象,转基因又可在小鼠的幼崽中获得表达。如果这种基因沉默和再活化现象是自然发生的话,那么就可以解释个体之间和代与代之间差异的原因。 后成说还可以解释物种之间的差异。最近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尔格曼通过两种相近小鼠的交配,将多个小鼠基因上的后成特征破坏。这些小鼠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交配,并且它们杂交的后代表现为生长异常。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生长异常与杂交后代基因上的甲基化模式破坏有关。他们推测后成性效应非常显著,仅靠改变这些特征就可以造就新物种。 大家都知道,物种的产生是遗传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但是,迪尔格曼认为有些物种出现之快不是该假说所能解释的。所以物种后成说的假设有一定优势。例如,甲基化可以迅速地关闭整条基因的表达,并引起根本的改变。这种改变足以阻止新的品种与旧品种之间的杂交,尤其是阻止新物种的产生。 四、结论 变异基因的表达:许多生物学家对此种假说表示不屑。基因序列虽不能完全解释动物的特征,但是至少可以解释一些由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疾病基因突变假说的倡导者把癌症作为经典的实例,来说明在个体DNA水平上,到底有多少碱基差错才能导致肿瘤。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杜斯博格博士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癌症并不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而是由另一形式的后成现象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根据癌症基因突变假说,指导细胞分裂和死亡的基因突变使正常的细胞分裂和死亡过程遭到破坏,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但是,最近杜斯博格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报道,至今还没有人证实突变的基因会使正常的细胞变为癌细胞。他还指出,如果突变基因对细胞分裂具有显著影响的话,为什么有些情况下,突变发生的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发展为癌症,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他认为可以用后成性非整倍现象对上述问题加以解释,非整倍性是指细胞具有错误的染色体个数。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排列整齐,通过纺锤体(一种蛋白质的支架)分配到子代细胞中。杜斯博格推测,致癌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纺锤体,因此,造成子代细胞具有或多或少的染色体。由于这种错误分配的染色体不稳定,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之间相互混合并发生非自然的重组。 大多数重组对细胞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最终会产生一个分裂异常的细胞。产生这种异常细胞的概率非常小,这种低概率事件可以解释为什么从接触致癌物质到细胞发生癌变,要经过这么长时间。细胞的非整倍性是5000多种肿瘤的一种显著特征。 与个体碱基突变相比,染色体数的增加或减少使细胞表征发生显著改变。因为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即非整倍性),可以导致成千上万种蛋白质活性发生改变,而不仅仅是一种或两种蛋白质,导致细胞分裂的失控。假如这种假说成立的话,那么现在试图通过定点修复癌基因来治疗癌症的策略将毫无效果。 杜斯博格博士10年前曾因自己的假说而声名狼藉,他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不能引起艾滋病。一系列的HIV和艾滋病的研究表明,杜斯博格的理论是极其荒谬的。这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声誉,因此,他的其他理论也很容易被人忽视。但是,他的非整倍性假说似乎非常有价值。癌症中非整倍体的普遍性尚需进一步阐明。

给楼主论文:分子细胞基因组的研究随着结构分析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有几千个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几百个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得到了阐明。70年代末以来,采用测定互补DNA顺序反推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而且使一些氨基酸序列分析条件不易得到满足的蛋白质化学结构分析得以实现。发现和鉴定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仍是蛋白质研究的内容。例如与基因调控和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蛋白质的研究现在很受重视。蛋白质-核酸体系 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由核酸决定。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都由 DNA构成。简单的病毒,如λ噬菌体的基因组是由 46000个核苷酸按一定顺序组成的一条双股DNA(由于是双股DNA,通常以碱基对计算其长度)。细菌,如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含4×106碱基对。人体细胞染色体上所含DNA为3×109碱基对。遗传信息要在子代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复制、转录和转译。复制是以亲代 DNA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分子。转录是根据D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一类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后者又进一步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就是转译。因为这一类RNA起着信息传递作用,故称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于构成RNA的核苷酸是4种,而蛋白质中却有20种氨基酸,它们的对应关系是由mRNA分子中以一定顺序相连的 3个核苷酸来决定一种氨基酸,这就是三联体遗传密码。基因在表达其性状的过程中贯串着核酸与核酸、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DNA复制时,双股螺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被拆开,然后DNA聚合酶以亲代DNA链为模板,复制出子代 DNA链。转录是在 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完成的。转译的场所核糖核蛋白体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根据mRNA的编码,在酶的催化下,把氨基酸连接成完整的肽链。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也是通过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操纵基因通过与阻遏蛋白的相互作用控制基因的开关。真核细胞染色质所含的非组蛋白在转录的调控中具有特殊作用。正常情况下,真核细胞中仅2~15%基因被表达。这种选择性的转录与转译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它包括细胞外周膜和细胞内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细胞器膜。从化学组成看,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构成的体系。很多膜还含少量糖类,以糖蛋白或糖脂形式存在。高等植物的性状主要由核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1900年Coorence和Baut等人就已发现影响质体表型的一些突变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1962年里斯(Ris)和Plont证明植物叶绿体中存在遗传物质DNA。现已证明,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自己的DNA及整套的转录和翻译系统,能够合成蛋白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多数在有性杂交过程中表现为母性遗传。其机制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雄配子不含有细胞质,因而没有胞质基因;另一种观点是雄配子含有少量的细胞质,其细胞器在受精前即已解体,失去功能。胞质基因组的母性遗传,大大限制了胞质基因的遗传研究,利用有性杂交方法难以知晓当胞质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的遗传和生理效应及其对表型的影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细胞杂交技术为胞质基因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拟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后代胞质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创制胞质杂种的可能途径及胞质基因组的传递等问题加以说明。1 植物体细胞杂交后代胞质基因组重组的多样性体细胞杂交时,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三者均既可以单亲传递又可以双亲传递,因而可以产生许多有性杂交难以产生的核-质基因组的新组合类型。Kumar等人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结合理论推导提出,植物体细胞杂交一代理论上可以产生48种类型,而相应的有性杂交一代只能产生两种类型。48种类型可分为亲型、核杂种和胞质杂种3类。胞质杂种即是具有一个亲本的细胞核和双亲细胞质的植株或愈伤组织,它是研究胞质基因组的好材料。2 创制胞质杂种的方法2.1 “供体-受体”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这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法,由Zelcer等(1987)提出。其原理基于生理代谢互补,利用高于致死剂量的电离辐射处理供体原生质体使其核解或完全失活,细胞质完整无损;再用碘乙酸或碘乙酚胺处理受体原生质体以使其受到暂时抑制而不分裂,这样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只有融合体能够实现代谢上的补偿,进行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或再生植株,这些融合体就是各种各样的胞质杂种。此技术的优点是双亲不需任何选择标记,适用范围广,可行性强,缺点是适宜的辐射剂量难以掌握。2.2 “胞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法 所谓胞质体是指去核后的原生质体。该法由Maliga提出。优点是避免了电离辐射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缺点是制备胞质体尚存在一些技术性的困难。最近Lesney等人提出了一种能够从悬浮系原生质体制备大量胞质体的方法。2.3 其它的可能途径(1)根据双亲原生质体形态上的差异或通过荧光染料标记来机械分离融合体,然后进行微培养。(2)利用分别由核基因组和质基因组编码的抗药性状,通过双重抗性选择获得胞质杂种。(3)原生质体直接摄取外缘细胞器。(4)通过显微注射或电激法实现细胞器转移。3 胞质杂种中双亲胞质基因的传递遗传学3.1 叶绿体基因组 胞质杂种中,叶绿体基因组的传递分为单亲传递和双亲传递两种。单亲传递是指胞质杂种愈伤组织及由之再生的植株只含有亲本之一的叶绿体基因组。这种分离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关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分离是否随机的问题,由于研究者们采用的试验材料不同得出两种结论:一种是叶绿体基因组的随机分离,这在品种间、种间及属间原生质体融合中都被观察到;另一种是叶绿体基因组的非随机分离(即亲本之一的叶绿体基因组优先保留),如弗利克(Flick)和埃文(Evens,1982)在烟草的研究中表明,所有的N.nesophila和N.tabacum体细胞杂种都只具有N.nesophila叶绿体基因组,类似的例子很多。双亲传递是指胞质杂种中,同时含有双亲的叶绿体基因组,其在体细胞杂种以后的有性繁殖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既然双亲叶绿体能够共存,理论上二者就有可能发生重组。事实上,叶绿体基因组重组现象已被观察到,但频率很低。3.2 线粒体基因组 胞质杂种中,线粒体基因组的传递方式是双亲传递,且发生活跃的重组,产生丰富的新类型。然而在分析线粒体基因组重组类型时不可忽视由于离体培养而诱发的线粒体基因组分子内重组(突变)的可能性,因为离体培养过程中不仅使核基因组产生大量变异,而且对于某些植物,也可诱发线粒体基因组发生变异。4 植物胞质基因组控制的重要性状目前已基本阐明的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性状主要是一些抗药性状。如:链霉素抗性、林肯霉素抗性等。在与线粒体基因组有关的性状中,研究最多的是胞质型雄性不育性状。许多学者在不同植物上研究发现,雄性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之间在线粒体DNA内切图谱或其编码的蛋白上存在明显差异。如在玉米上已发现T型雄性不育植株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多至7次重组,且主要发生于26s rRAN基因附近,产生一个嵌合基因,因此导致转录时阅读框架发生了改变,如果这个嵌合基因发生了缺失或小段插入,则阅读框架恢复正常,育性也随之恢复。总之,植物体细胞杂交是胞质基因组及其所控制性状研究的有效途径,关于胞质性状的研究对于某些植物已从分子水平上深入到了与雄性不育相关的特异线粒体DNA片段及相应的特殊蛋白,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阐明将会使得从分子水平上改良雄性不育性状成为可能。

血型遗传机制研究论文

星相学是西方通俗文化的一部分,“血液型人间学”(血型人学)则是日本通俗文化的一部分。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受到东西洋通俗文化的影响,迷信星相、血型决定性格、命运者大有人在,迷信后者的似乎更多,其中不乏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他们很容易明白星相学是迷信,然而却觉得血型决定性格的说法似乎很有科学道理。这个风气是在80年代从日本传过来的。当时中国的出版社出了不少从日本翻译的《血型与性格》、《血型与人生》、《血型与爱情》之类的小册子,在大学生和中学生当中都很流行。我当时正在国内的生物系上大学,也看过几本,血型是否与性格有关,是同学们的一个常见话题。上生理学实验课,有一堂是自己测定血型,任课老师还发给大家一张血型与性格关系表,据称是国内某个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统计出来的,更加重了其科学性。当时在街上还时常见到医务人员摆摊帮人测血型赚取外快,测完后也发一张血型与性格关系表卡片。排起长队的顾客们了解自己血型的主要动机,当然不是为以后献血、输血做准备,而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性格类型。这种迷信如果只是做为饭后谈资,娱乐消遣,无伤大雅。如果有人根据血型找配偶,虽然愚昧,也只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公司、机构根据血型来取人、用人,那就可说是一种社会危害了。这种危害本来只在日本才有,近来却也开始在中国出现。新华社2001年12月15日发自沈阳的一则题为《鞍山一女青年应聘遭遇“血型偏见”》的报道称: 鞍山一家公司招聘员工时完全用血型“严把用人关”。日前,女青年刘某应聘时因为“血型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而被公司拒之门外。 这名女青年今年毕业于一所大学经济系,当她看到一家广告营销公司发布的招聘营销部主管的广告时,觉得自己的学历、专业等条件与该公司所要求的基本相符,于是来到这家公司应聘。 刘小姐说,她向主管招聘的负责人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谈了对市场营销工作的一些见解后,这名负责人问刘小姐是什么血型,当得知是B 型血时,对方立即表示不能聘用她,理由是B型血的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是非的判断力”,而且“没有团队精神”。 次日,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来到位于鞍山市铁东的这家营销公司,向一位负责人表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这家公司的要求完全符合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方得知记者是O型血时,称可以考虑聘用问题,理由是O型血的人心态平和、为人忠诚。这名负责人称:“我们老板曾经在日本深造过,那边很多公司招聘员工时,血型是很重要的条件,因为很多人的血型就决定了他能否胜任某项工作。” 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有关专家,专家说,血型的确与人的性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不是绝对的。 如果真如这位“专家”断言的,“血型的确与人的性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那么即使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成为偏见的理由。果真如此吗? 红细胞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上抗原来划分的,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常见的有二十几个分类系统,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发现得最早,又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广为人知。在二十世纪之前,西方医生已尝试过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输血,但往往导致死亡。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病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兰特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二年,他从各位同事那里采集了血样,对红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存在两类抗原,他分别命名为A 抗原和B抗原。有A抗原的血他称之为A型,有B抗原的他称之为B型, 两种抗原都没有的,他称之为C型或零型(后来改称O型)。 又过了一年,他的两名学生采集了更多的血样,发现有的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即AB型。植物、微生物也存在A、B抗原,如果人体内原先没有某一种抗原, 从食物中吸入或受微生物感染后,就会在血清中出现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因此,A 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清同时存在这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没有这两种抗体。输血出现凝聚的原因,就是一种血清中的抗体(抗A或抗B)与另一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的抗原(A或B抗原)相遇造成的。由此可知,A型可以输给A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可以输给B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B型和O型;O型可以输给任何型,但只能接受O型;AB型只能输给AB型,但可以接受任何型。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血型鉴定,并在体外检测二者相混不发生凝集,就可以避免因输血凝集反应导致的生命危险。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在1924年,伯恩斯坦(F. Bernstein)发现了ABO血型的遗传机制。它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各从父母得到一个)控制、严格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B是显性基因,O是隐性基因,因此基因型AA和AO都表现为A型,BB和BO表现为B型,AB表现为AB型,OO表现为O型。子女的血型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但是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只能有哪些可能。例如,A型父亲和A型母亲只能生下A型或O型的子女,如果其子女是B型或AB型,我们可以推断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不是亲生,即可以根据血型排除亲生父亲或母亲(但不能确认),这是法医做亲子鉴定的一种手段。后来发现A、B、O基因还各有不同变异,目前已发现14种A基因(以A1,A2……表示),14种B基因和8种O基因。 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很快就被滥用。在1910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生范顿根(Emil von Dungern)最先将血型做为种族主义的依据。他声称,纯种欧洲人的血型是A型,纯种亚洲人的血型是B型,或者说,那些B型血的欧洲人不是纯种欧洲人。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位波兰研究者对英国和法国占领军士兵和俘虏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存在差异,据此将人类划分成了三个人种:A型占多数的欧洲人,B型占多数的亚-非人,和过渡型。他们并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图景:人类的祖先原先都只有O型血,之后分化出了A型和B型两个不同的人种。按照这个思路,正苦于没法找到一个划分人种的客观标准的人类学家们马上把调查血型分布当成救命稻草。1930年在给兰特斯坦纳颁发诺贝尔奖的典礼上,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就是如此赞扬兰特斯坦纳的贡献的:“兰特斯坦纳的发现为研究一个民族的种族纯洁程度的决定性开创了新的领域。” 但是以后所有试图根据ABO血型划分人种的努力都失败了。并没有一种ABO血型基因是某个人种所独有,三种血型基因在所有人种中都可以找到(只有美洲原居民有极低的B基因)。而且血型分布也有共同点,都以AB血型最少,而O血型普遍较多。那么能不能根据血型频率的差异来划分人种呢?粗一看,不同的“人种”的确有自己的血型频率特点,例如欧洲人中B血型普遍较少,亚洲人中B血型较多,美洲原居民则几乎全部都是O血型。但是这是已预先划定了人种,再去找其血型分布特点。血型分布的实际情况,要比想像的复杂得多。O基因是最普遍的,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都在一半以上,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原居民中几乎达到100%。它在澳洲原居民和西欧也有较高的频率,而在东欧和中亚则最少。B基因是三种血型基因中最稀少的,它在中亚最多,在美洲和澳洲最少,但在非洲也有相对较高的频率。A 基因要比B基因更常见,在世界大部分人口中所占的频率在10-35%。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原居民中几乎不存在,但在北美洲的黑足人(30-35%)、澳洲原居民(许多部落达40-53%)和北欧的拉普人(50-90%)这些较小的群体中达到了高峰。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各个“人种”内部不同地区的人群状况,就会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差异很大,而属于不同“人种”的群体之间,反而可以找到相似的分布。例如北京人(O=29%, A=27%, B=32%, AB=13%)和广州人(O=46%, A=23%, B=25%, AB=6%)之间的血型分布差异,远大于日本人(O=30%, A=38%, B=22%,AB=10%)和波兰人(O=33%, A=39%, B=20%, AB=9%)的差异。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可见,我们无法用血型分布来划分人种。事实上,没法用任何遗传特征来划分人种,“人种”在生物学上没有意义。虽然至今还有人相信血型分布决定了人种,甚至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国民性,但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论调,只要在世界范围内仔细研究一下各个人群的血型分布,就可知其谬。 要驳斥血型决定性格的论调,却没有这么简单。这门在日本被称做“血液型人间学”的伪科学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古川竹二的日本人。此人在东京大学获得哲学学位,毕业后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现御茶之水女子大学)担任讲师。在此期间,他对1245名对象进行了调查,在1927年心理学研究会上发表了他的学说,继而在学术刊物《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的系列论文。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提出体液说,认为人体内部具有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它们相互混合的程度决定气质。因此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开朗)、黄胆汁质(性急)、黑胆汁质(抑郁)、粘液质(迟钝)。在20世纪初期,体液说早就被现代医学所抛弃,但是在心理学界仍大有市场。古川巧妙地把新发现的四种ABO血型和古老的四种气质说联系在一起,似乎为一种古老学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人因血型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A型人顺从听话,B型血人感觉灵敏,O型人意志坚强,AB型是A型和B型的混合,外表是A型,内里是B型。他还发现,那些有较多的O型和B型的人群,要比以A型和AB型为主的人群活跃,由此又可以给日本城市贴上性格标签:东京、大坂三、名古屋是活泼的,而京都是温顺的。这些说法在学术界受到了批驳、嘲笑,在民间却被视为科学新发现而被普遍接受。1930年,长崎医学院的法医学教授浅田一为“血型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血型与职业挂上了钩。他发现在银行家和薪水阶层中A型比例高,在教师中AB型比例高,在士官生和将棋棋手中O型比例高,在艺妓和警官中有高比例的B型和O型,而无A型……他得出结论说:A或AB型适合当店员,B或AB型适合当外交官,而O型适合当军官,等等。由此又掀起了一个探究已故和在世的名人的血型的热潮。到了1937年,血型与婚姻被联系在一起。当时日本正与德国、意大利结成法西斯轴心国,有学者在日本妇女杂志上声称: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国大臣都是O型血,可见O型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他并向其读者提议:温顺、有自我牺牲精神的A型女人应以有智慧的O型男人为偶,反之亦然。 随着日本的战败,这股血型狂热也渐渐平息。50和60年代是相对安静的时期,当时的主要鼓吹者是日本现代心理研究会会长目黑宏次和目黑澄子夫妇,他们组织了一些人专门从事这项研究。在1971年,一位名叫能见正比古的记者写了《以血型了解缘分》的书,再次掀起了血型热潮。这本书到现在已印刷200多次,发行几百万册。 此后能见正比古又写了《血型与人生》、《血型与人际关系》、《血型与爱情》等九本著作。1981年,能见正比古在发表鼓吹“血液型人间学”的演讲时猝死,其事业由儿子能见俊贤继承。尽管日本心理学界不断地加以驳斥,能见正比古父子领导的这个血型迷信运动在日本却愈演愈烈。 据调查,有70%以上的日本人相信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大多数日本人根据血型择偶、交友。许多日本公司,包括国际性大公司,都根据血型招人、用人,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只有哪种血型的人才能应聘。能见正比古父子的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其中有些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也很流行。大约在十年前,血型迷信做为新时代宗教的一部分,也进入了美国。当然,对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减肥、保养身材,而不是性格。1996年,一位美国江湖医生(自称“自然疗法医生”)达达摩(Peter D'Adamo)投美国人之所好,根据能见正比古的理论写了一本《根据你的血型合理进食》的书,风靡一时。 不少严肃的日本心理学家研究过血型和性格的关系,发现没有关联,或者有微弱的关联,后者被认为是因为受试者由于受血型影响导致的自我实现:由于相信自己所属的血型应该有什么样的性格,不知不觉地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显然,由于日本人都普遍知道哪种血型会有哪种性格的说法(即使他们本人不相信),在测试其性格时就难以排除从血型迷信得到的影响。由于血型迷信在西方还未流行,所以更适于在西方做这项调查。在以前,西方学术界流行的是环境决定论,普遍不相信人性与遗传因素有关。到了60年代,遗传对性格的影响在西方学术界才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也就有人开始想到了血型与性格的关系。 1964年,著名学术刊物《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12月这一期以头条刊登了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撰写的论文《血液群体与性格性状》。他们对568名意大利人或意大利裔美国人用16项性格指标进行测定,发现其中有一项(温顺-坚强)与ABO血型“显著”相关:B型要比A型和O型的温顺(这个结果与血型学所说的恰好相反)。有两位遗传学家分别给该杂志写信指出,这项研究在逻辑上和统计上都存在错误,是靠不住的。其中一位激烈地批评像《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这样重要的科学杂志浪费有价值的版面去刊登这样糟糕的论文,是一个耻辱。他们两人都要求卡特尔公布原始数据以便验算。卡特尔在答复中说,原始数据没有保留下来,无法提供。时隔16年(1980年),斯万()等人在一本人类学杂志《人类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相同的心理测验对美国密西西比州白人学校的547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在15项卡特尔指标中,也只发现有一项与血型有关,然而这却是另外一项(“放松-紧张”):O型比A或B型紧张,AB型最紧张。卡特尔等人稍后也在同一本杂志上发表了对323名澳大利亚白人的调查结果。他们承认,这个结果与上次的结果不符,未能再发现“温顺-坚强”性格与ABO血型有关,但是在另外三项性格指标中(“从众-自行其是”、“散漫放浪-自律”、“焦虑”)却出现相关:AB型比A或B型更自行其是,A型比O和B型更自由散漫(这也与血型学所说的相反),并比O型更焦虑。1989年,卡特尔等人在《人类季刊》又发布了一项新的统计结果(这次是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人进行的调查)。这一次,他们测定的是四项性格指标(外向型-内向型,感性型-直觉型,思考型-感觉型,洞察型-判断型)和决定风格(一时冲动-深思熟虑,刚愎自用-博采众议)。他们的结论是,ABO血型和性格无关,彻底推翻了自己以前的研究结果。但是,他们却又有了新发现:ABO血型与做决定的风格有关联,O型在做决定时,更倾向于冲动式的和博采众议式的。他们此后未再做类似的研究,否则可能又推翻了这个发现。 在1973年,另一份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发表了一篇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写的小论文,根据他们对牛津周围乡村的534 人调查的结果,发现智商与ABO血型有关,A2型平均智商()略高于O型(),后者高于A1型()。1975年,另两名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去信指出,这是分层取样导致的假象,在进行了校正之后,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983年,《自然》发表了另一篇与血型有关的论文。英国斯旺西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研究了英国输血中心登记的献血者血型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得出结论说:A型有更多的几率(约15%)出现在第一、二等的社会等级(英国政府将社会职业分成五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1990年,英国和爱尔兰的三名研究人员对爱尔兰的血库情况做了调查,未能发现ABO血型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他们认为,斯旺西大学的研究者之所以发现相关,可能是因为150 年来,到英国的移民(一般来说从事的是地位较低的工作)都来自A型频率较低的地区。或者说,那也是统计假象。由于爱尔兰人口的民族组成要比英国更均一,因此结果更可信。 我们有必要说明一下所谓“显著”相关或差异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在一般人看来,这些所谓“显著”差异都很小。例如,在斯万等人的调查中,在“放松-紧张”这一项,四种血型的平均得分是(最低分1分,最高分10分):O=, A=, B=, AB=,平均得分都在5-7分之间,差别并不明显,为什么说是“显著”呢?原来在统计学上,如果差异大于标准误差的两倍,就被认为是显著的,即概率P=,也就是说在20次随机的比较中,有可能出现一次这样的结果。在上面介绍的调查中,有的是p=,有的结果更好一些,是p=。 但是不管概率多小,只要比较的次数足够多,迟早总会出现显著差异。我们必须注意到,在上面介绍的性格测试中,是测试了十几项,才发现有一、两项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其结果可能是随机出现的,而不是真正具有相关性。如果是随机事件,那么用另一组人群进行调查,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这正好是我们所见到的。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有多项调查证明血型与性格存在显著的相关,是否可以得出血型决定(或影响)性格的结论呢?并不能。仅靠相关性并不能用于证明因果性。如果不能发现作用机理,或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种相关性就可能是虚假的。在世界上无数的事物中,是很容易找到某两种事物存在关联。迷信的起因,就是把表面上相关的事物,当成了因果。血型迷信不仅不能在生物化学、遗传学上找到任何依据或合理解释,反而是有悖已知知识的。 前面提到,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这类抗原是什么物质呢?在1960年,瓦特金斯(A. Watkins)确定了ABO抗原是糖类,并测定了其结构。随后,生物化学家们又阐明了其生物合成途径:ABO抗原的前体是H抗原。A基因编码一种叫N-乙酰半乳糖转移酶的蛋白质(A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A抗原,B基因编码一种叫半乳糖转移酶的蛋白质(B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B抗原。O基因不能编码有活性的酶,而只有H抗原。这些抗原在唾液等其他体液中也能检测到,但是在脊髓液中不存在。由于脑和血管之间有一道脑血屏障,血液不能流进脑组织,因此血型抗原不可能与中枢神经接触,也就不可能对性格发生影响。某些“血型学”的鼓吹者承认血型抗原或血型基因不可能直接影响性格,但是他们辩解说,与血型基因联系在一起的其他未知基因能决定性格。如果有这样的基因的话,也必定是和血型基因相邻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才能在遗传时连锁在一起。现在大多数遗传学家认为遗传因素能够影响性格,但是这些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涉及到众多基因的相互作用,决无可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靠简单的遗传方式来决定。因此,这种辩解也是站不住脚的。 “血型学”的鼓吹者还试图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寻找依据。前面已经提到,早在ABO血型被发现后不久,就有人认为人类的祖先原先都只有O型血,之后分化出了A型和B型两个不同的人种,再后来A型和B型人种杂交,才出现AB型。这个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影响深远,并构成了“血液学”的理论基础。按照他们的说法,O型是最原始的血型,因此O型人保存着原始人的特点,具有原始的生命力。A型是在森林、山岳、丘陵等地形复杂、视野狭小的地带从O型进化出来的,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生活环境,使得A型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强。B型则是在草原、沙漠等视野广阔的地带进化出来的,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性格。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推翻了这个进化图景。在90年代,三种血型等位基因及其变体都被克隆,其序列也测定了。通过基因序列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其进化史。O基因事实上是突变的、丧失功能的A基因(O1基因序列与A1基因序列相比,只在中间少了一个核苷酸。由于遗传密码以三个核苷酸为一个密码子,少了一个核苷酸后,就打乱了后面的编码,基因因此丧失了功能),因此,必定是O基因由A基因进化而来,而不可能相反。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有ABO血型,例如,黑猩猩以A血型为主,有少量O血型,但没有B血型;大猩猩以B血型为主,有少量O血型,但没有A血型;猩猩、长臂猿则同时存在四种血型,等等。把这些血型基因序列加以比较后,可以知道A基因是最古老的基因,O基因和B基因都是由A基因先后突变来的。通过计算可知,这发生于几百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祖先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三种血型基因、四种血型了。 为什么丧失功能的O基因在人类中却最常见,是一个谜。这可能是个偶然现象,也可能是因为O血型有某种生存优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O型人的血液中同时存在抗A抗原和抗B抗原的抗体,而A抗原和B抗原在微生物中都能发现,因此O型人或许对某些传染病抵抗力较强。比如,有人认为,O基因之所以在美洲原居民中出奇地高,是因为O型人对梅毒抵抗力较强(梅毒最初在美洲才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传遍全世界)。几十年来,有许多项调查表明,ABO血型与多种疾病有关,例如,A型人被认为比O型人更容易得胃癌、胰腺癌、食道癌等。但是这完全是通过统计调查得出的结论,由于机理不明,究竟是真有关联还是统计假象,仍然没有定论。如果说,对血型是否影响生理状况还有所争议的话,那么学术界对血型影响性格的主张却是否定的。这不仅在生物化学、遗传学上找不到任何可能的解释,而且也没有可靠的统计结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迷信“血型学”这门伪科学,倒是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2000年日本学习院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对149名已婚妇女的调查表明,对自我认同或集体认同感越强,则对“血型学”的兴趣越低。也就是说,血型迷信乃是对自己的人格和所属集体缺少信心的一种表现。.人类ABO血型分布表(根据)国家或民族 O A B AB中国(北京) 29 27 32 13中国(广州) 46 23 25 6日本 30 38 22 10阿努伊人(日本)17 32 32 18朝鲜 28 32 31 10鞑靼人 28 30 29 13泰国 37 22 33 8菲律宾 45 22 27 6澳大利亚原居民 61 39 0 0印度(孟买) 32 29 28 11阿拉伯 34 31 29 6埃及 33 36 24 8埃塞俄比亚 43 27 25 5俄罗斯 33 36 23 8乌克兰 37 40 18 6格鲁齐亚 45 37 12 4爱沙尼亚 34 36 23 8波兰 33 39 20 9犹太人(波兰) 33 41 18 8犹太人(德国) 42 41 12 5奥地利 36 44 13 6法国 43 47 7 3意大利(米兰) 46 41 11 3西班牙 38 47 10 5巴斯克人(西班牙51 44 4 1塞尔维亚 38 42 16 5土耳其 43 34 18 6匈牙利 36 43 18 6吉普赛人(匈牙利29 27 35 10英格兰 47 42 9 3苏格兰 51 34 12 3爱尔兰 52 35 10 3芬兰 34 41 18 7挪威 39 50 8 4拉普人(北欧) 29 63 4 4爱斯基摩人(阿拉斯加38 44 13 5爱斯基摩人(格陵兰54 39 5 2纳瓦霍人(北美印第安人73 27 0 0黑足人(北美印第安人17 82 0 1秘鲁印第安人 100 0 0 0玛雅人 98 1 1 1

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双方均为O型血,子女必然是O型;如果父母有一方是AB型血,子女不可能是O型;A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B型或AB型血的子女,B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A型或AB型血的子女;如果父母有一方是O型,子女不可能是AB型。

德国哥廷根大学数理统计学著名的血型研究者F.贝尔斯泰教授说:“原始时期的类人猿都是O型血,后来突然相继变异为A和B两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仅有的O型血分裂出A型和B型”。A型和B型的结合产生出新的O型、A型、B型和AB型。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人类的血型通常分为A、B、O和AB四种。血型遗传借助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人类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分别由两条单染色体组成,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血型的发现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型系统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但目前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型遗传规律表

血型性格学说的关于血型的科学研究 1964年12月,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等人在著名学术刊物《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发表题为《血液群体与性格性状》的论文。他们对568名意大利人或意大利裔美国人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进行测试,发现其中有一项(温顺-坚强)与ABO血型“显著”相关:B型要比A型和O型的温顺(这个结果与血型学所说的恰好相反)。[4]时隔16年(1980年),斯万(. Swan)等人在一本人类学杂志《人类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相同的心理测验对美国密西西比州白人学校的547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在15项卡特尔指标中,也只发现有一项与血型有关,然而这却是另外一项(“放松-紧张”):O型比A或B型紧张,AB型最紧张。 1973年,另一份著名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发表了一篇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写的小论文,根据他们对牛津周围乡村的534 人调查的结果,发现智商与ABO血型有关,A2型平均智商()略高于O型(),后者高于A1()。1975年,另两名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去信指出,这是分层取样导致的假象,在进行了校正之后,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983年,英国斯旺西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在《自然》发表论文,他们研究了英国输血中心登记的献血者血型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得出结论说:A型有更多的几率(约15%)出现在第一、二等的社会等级(英国 *** 将社会职业分成五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1977年,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B型血的人跟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行为(emotional behaviour),AB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更加内向。1982,他回顾了过去的研究者在20多个国家所做的一些研究,发现焦虑和神经质的水平和那个国家B型血的人所占的比例比较一致,内向的水平则和那个国家AB型血的人所占的比例比较一致。1990年,英国和爱尔兰的三名研究人员对爱尔兰的血库情况做了调查,未能发现ABO血型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他们认为,斯旺西大学的研究者之所以发现相关,可能是因为150 年来,到英国的移民(一般来说从事的是地位较低的工作)都来自A型频率较低的地区。可以说,那也是统计假象。由于爱尔兰人口的民族组成要比英国更均一,因此结果更可信。2002 、2003 、2005 年,在著名的心理学期刊《人格与个性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发表的3篇论文,采用大五人格测试(NEO-PI),均未发现血型与性格相关。大五人格理论(Five Factor Model)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承认的人格理论,而且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血型性格学说的什么是血型 血型是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病理学家卡尔潆德斯泰纳 (Karl Landsteiner)于1902年发现的。他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后来,他和他的学生发现了四种血型:A型、B型、O型和AB型。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后来还被滥用作为支持种族主义的理由。 血型性格学说的“血型性格学说”的发展历史 后来,一位名叫古川竹二的日本人,在东京大学获得哲学学位,毕业后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现御茶之水女子大学)担任讲师。在此期间,他对1245名对象进行调查,于1927年在《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的系列论文。随着日本的战败,这股血型狂热也渐渐平息。50和60年代是血型说相对安静的时期,当时的主要鼓吹者是日本现代心理研究会会长目黑宏次和目黑澄子夫妇,他们组织了一些人专门从事这项研究。1971年,一位名叫能见正比古的记者写了《以血型了解缘分》的书,再次掀起了血型热潮(此书到现在已印刷200多次,发行几百万册)。能见正比古本人并非医学出身,他的书更像是奇闻异事,他所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他也因此受到了日本心理学界的抨击。 A型 优点 具有创造性、理智 缺点 过分认真 B型 优点 积极,实干家 缺点 自私,不负责任 O型 优点 善交际,乐观 缺点 自负,粗鲁 AB型 优点 冷酷、克制的、理性的 缺点 举棋不定、批判性的 血型性格学说的血型学说在日本 就像西方人对星座的崇拜,在日本,从谈恋爱到找工作,日本人都把一切问题归因于同一因素――血型。根据日本最大经销公司东贩集团统计,2008年末前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中,就有四本谈的是血型如何决定个性。出版这四本书的「文艺社」表示,四种血型各出一本书,每套都已卖出超过五百万本。大多数日本人根据血型择偶、交友。许多日本公司,包括国际性大公司,都根据血型招人、用人,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只有哪种血型的人才能应聘。日本的动漫游戏,拳皇、最终幻想、合金装备,也会介绍动漫人物的血型。即便日本总理麻生太郎也知道血型的重要性,在自己的官网公布他的血型是A型,而他的对手,在野党主席 *** 则是B型。而血型风潮也吹进任天堂DS游戏,并成为专为血型设计的女性饰品「幸运包」上的主要角色。某家电视台也将播出女生以血型找丈夫为主题的喜剧。听起来最扯的是,婚友公司提供血型相配度测验,部分公司指派工作时也看员工的血型。有些幼儿园甚至按照血型来分班,日本女子垒球队也利用血型理论来为选手量身打造训练计划。血型性格学说在韩国同样受欢迎。韩剧B型男友就是一个好例子。一个名叫RealCrazyman的韩国人在自己的网站贴出了“血型漫画”作品,短短几日,就被网友Bunny翻译并放到了中文网站。 血型和性格有关系么 红细胞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上抗原来划分的,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常见的有二十几个分类系统,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发现得最早,又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广为人知。在二十世纪之前,西方医生已尝试过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输血,但往往导致死亡。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病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兰特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二年,他从各位同事那里采集了血样,对红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存在两类抗原,他分别命名为A 抗原和B抗原。有A抗原的血他称之为A型,有B抗原的他称之为B型, 两种抗原都没有的,他称之为C型或零型(后来改称O型)。 又过了一年,他的两名学生采集了更多的血样,发现有的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即AB型。植物、微生物也存在A、B抗原,如果人体内原先没有某一种抗原, 从食物中吸入或受微生物感染后,就会在血清中出现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因此,A 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清同时存在这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没有这两种抗体。输血出现凝聚的原因,就是一种血清中的抗体(抗A或抗B)与另一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的抗原(A或B抗原)相遇造成的。由此可知,A型可以输给A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可以输给B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B型和O型;O型可以输给任何型,但只能接受O型;AB型只能输给AB型,但可以接受任何型。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血型鉴定,并在体外检测二者相混不发生凝集,就可以避免因输血凝集反应导致的生命危险。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1924年,伯恩斯坦(F. Bernstein)发现了ABO血型的遗传机制。它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各从父母得到一个)控制、严格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B是显性基因,O是隐性基因,因此基因型AA和AO都表现为A型,BB和BO表现为B型,AB表现为AB型,OO表现为O型。子女的血型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但是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只能有哪些可能。例如,A型父亲和A型母亲只能生下A型或O型的子女,如果其子女是B型或AB型,我们可以推断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不是亲生,即可以根据血型排除亲生父亲或母亲(但不能确认),这是法医做亲子鉴定的一种手段。后来发现A、B、O基因还各有不同变异,目前已发现14种A基因(以A1,A2……表示),14种B基因和8种O基因。 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很快就被滥用。在1910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生范顿根(Emil von Dungern)最先将血型做为种族主义的依据。他声称,纯种欧洲人的血型是A型,纯种亚洲人的血型是B型,或者说,那些B型血的欧洲人不是纯种欧洲人。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位波兰研究者对英国和法国占领军士兵和俘虏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存在差异,据此将人类划分成了三个人种:A型占多数的欧洲人,B型占多数的亚-非人,和过渡型。他们并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图景:人类的祖先原先都只有O型血,之后分化出了A型和B型两个不同的人种。按照这个思路,正苦于没法找到一个划分人种的客观标准的人类学家们马上把调查血型分布当成救命稻草。1930年在给兰特斯坦纳颁发诺贝尔奖的典礼上,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就是如此赞扬兰特斯坦纳的贡献的:“兰特斯坦纳的发现为研究一个民族的种族纯洁程度的决定性开创了新的领域。” 但是以后所有试图根据ABO血型划分人种的努力都失败了。并没有一种ABO血型基因是某个......>> 四种血型的特征特点? A型:重视家庭 A型的人希望过着坚实、安定而稳固的生活,因此,A型的人会很重视家庭生活,务使家庭里上上下下,都能过着安定生活龚A型的人很重感情,这也是他们重视家庭的原因,可是也因此常常被感情所困扰。A型人表面上很抑制自己感情的发展,但是内心却是十分纯情的。感情的起伏很大,创伤的复原很慢,但遭受到打击时,有时候却会变得很冷静,感情的忽冷忽热也是其特征之一。 B型:强大的生命力 B型的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力比较逊色些,但是抵抗社会的能力却比较强。不管社会环境如何的变化、如何的复杂,他却能够及时把自己与社会切断,在不受社会影响之下,继续的生存下去。B型的人经常凭借自己的直觉反应,来判断另一个人的坏,而且对事物的看法,他完全是以自己的判断作为依据,而这种判断常深植内心,不易改变。 O型:富有干劲 O型的人一旦面对着事情,往往很本能的,把储蓄于体内的干劲发挥出来,在办事的时候,O型的人会全力以赴,越是处于艰难的状况,他越会感觉到富有挑战性,做起来也就更为有劲,不流于感情的窠臼。O型的人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积极的做事态度,而且性情开朗,但是对于事情的看法,不会立即采信,必须用客观的判断或经过求证,才会改变原有的不信任态度。至于O型的人,外表看似顽固的原因,乃是他对未经证实的事物,用客观的态度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检讨,而这种方式不一定符合实情,以致被误认为过于顽固。 AB型:优越感 AB型的人很坚强、有自信,做事果断、迅速,为人乐观,是属于行动型的人。在团体中常站在指导的地位上,而且能将大家的意向当成自己的意向,尊重大伙的决定,并且将理想付诸行动。但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就会推卸责任,将失败的因素归罪于别人的身上只有在单独和别人相处时,他会收敛自己的优越感,融洽的交谈,并尽量的将气氛转变得和谐。AB型的人对于规则、规定等形式,不大容易接受,行为上也不拘小节,对别人的指正也不大理会,甚至产生强烈的反抗。在刚开始做某件事情之前,AB型的人会细心的调查,和作充分的准备,这并不表示他能尊重别人以往的经验,而是他希望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和处理。 血型与性格有关吗 红细胞血型是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上抗原来划分的,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常见的有二十几个分类系统,ABO血型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发现得最早,又与输血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广为人知。在二十世纪之前,西方医生已尝试过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输血,但往往导致死亡。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病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兰特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输血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某些人的血清导致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凝集,但在某些组合却又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二年,他从各位同事那里采集了血样,对红细胞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存在两类抗原,他分别命名为A 抗原和B抗原。有A抗原的血他称之为A型,有B抗原的他称之为B型, 两种抗原都没有的,他称之为C型或零型(后来改称O型)。 又过了一年,他的两名学生采集了更多的血样,发现有的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即AB型。植物、微生物也存在A、B抗原,如果人体内原先没有某一种抗原, 从食物中吸入或受微生物感染后,就会在血清中出现对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因此,A 型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清同时存在这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没有这两种抗体。输血出现凝聚的原因,就是一种血清中的抗体(抗A或抗B)与另一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的抗原(A或B抗原)相遇造成的。由此可知,A型可以输给A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可以输给B型和AB型,但只能接受B型和O型;O型可以输给任何型,但只能接受O型;AB型只能输给AB型,但可以接受任何型。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做血型鉴定,并在体外检测二者相混不发生凝集,就可以避免因输血凝集反应导致的生命危险。由于这个发现,兰特斯坦纳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1924年,伯恩斯坦(F. Bernstein)发现了ABO血型的遗传机制。它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各从父母得到一个)控制、严格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B是显性基因,O是隐性基因,因此基因型AA和AO都表现为A型,BB和BO表现为B型,AB表现为AB型,OO表现为O型。子女的血型不一定与父母的相同,但是父母的血型决定了子女的血型只能有哪些可能。例如,A型父亲和A型母亲只能生下A型或O型的子女,如果其子女是B型或AB型,我们可以推断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不是亲生,即可以根据血型排除亲生父亲或母亲(但不能确认),这是法医做亲子鉴定的一种手段。后来发现A、B、O基因还各有不同变异,目前已发现14种A基因(以A1,A2……表示),14种B基因和8种O基因。 这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很快就被滥用。在1910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生范顿根(Emil von Dungern)最先将血型做为种族主义的依据。他声称,纯种欧洲人的血型是A型,纯种亚洲人的血型是B型,或者说,那些B型血的欧洲人不是纯种欧洲人。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位波兰研究者对英国和法国占领军士兵和俘虏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血型分布存在差异,据此将人类划分成了三个人种:A型占多数的欧洲人,B型占多数的亚-非人,和过渡型。他们并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图景:人类的祖先原先都只有O型血,之后分化出了A型和B型两个不同的人种。按照这个思路,正苦于没法找到一个划分人种的客观标准的人类学家们马上把调查血型分布当成救命稻草。1930年在给兰特斯坦纳颁发诺贝尔奖的典礼上,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就是如此赞扬兰特斯坦纳的贡献的:“兰特斯坦纳的发现为研究一个民族的种族纯洁程度的决定性开创了新的领域。” 但是以后所有试图根据ABO血型划分人种的努力都失败了。并没有一种ABO血型基因是某个......>> AB血型的性格分析 40分 AB型人态度温和,能与人和睦相处,追求合理性;憎恨表里不一的人,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大脑容易疲劳,一部分人一疲劳就浑身无力。 1、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 AB型超出了O族范围,在AB型人的身上没有O气质。活跃在社会重要位置上的人多是O族成员,这只是就数量而言,并不是从质量上讲。AB型的人数虽然和O族相比要少是多,但质量要比O族的人好得多。不过AB也是复合气质,因此也同AO型、BO型一样,具有复合性气质特征,但在表现上却与AO型和BO型完全不同。 如同加法相对的是减法,这个道理很简单,稍一动脑筋便可以理解。再譬如,与正作用力相对的是反作用力,总之在任何事物上(除了O族以外),都反映出这种奇妙的相对性规律。如果O气质受到抑制无法表现,那么按照相对性规律,应该有某种东西将与之相对地得到表现。 首先,AB型的人非常擅长于做事务性的工作(包括和人打交道)。他们中的多数常常待人和蔼可亲。如果注意观察的话,您或许就会发现,他们很少有显露出激动神态的时候。 其次,AB型的人不愿多谈及自己,这并不是因为没有什么可谈的,而是苦于找不到找不到与其它型的人进行谈话所需要的共同语言。譬如说,一般O族的人认为,有条不紊表现了一种性格。可不具有O气质的AB型的人却认为,有条不紊并不能表现性格,他们的理由是:所谓有条不紊,完全是在自己一时的思想支配下实现的,即当自己感到需要有条不紊的时候就应该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不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必非得强求自己那样去做。所以说,有条不紊仅仅是自己一时意志的反映而已,并不是什么性格的反映。对“老实”的理解也是如此,AB型的人认为,该老实的时候就老实,不该老实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老实,也就是说,人可以老实,也可以不老实,这也完全是由自己当时的意志所支配的,并非是什么性格。 所以,AB型的人讨厌有关“人情论”、“爱情论”一类的话题,对他们来讲,所谓“爱情”不过是“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今天我喜欢你了,就算我对你有了爱情,明天我不喜欢你了,爱情也就化为乌有了,问题就这么简单,远没有人们描写成演绎得那么复杂缠绵。至于“人情”,对他们来讲,简直是令人讨厌的话题。把这些话题强扯到自己头上,对他们来讲无疑是一种折磨,他们感到无法忍受……正因为如此,他们最讨厌那种没完没了,哭哭啼啼的爱情呀、人情呀一类的东西。 对上面所说的内容加以概括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AB型的人冷酷无情。在“冷酷”这个词产生于世的多少万年之前,AB型的人就已经具有了这种冷酷的性格了。 AB型的人在精神愉快的时候,性格开朗,就象高原上的蓝天,让人感到舒服,而且在工作中也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也许这是他们工作时专心致志的缘故吧。 AB型的人在工作中一般都能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可以说,AB型是产生天才的类型。 AB型的人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情,如果被人们误解了,那可就麻烦了。这种性情就是玩世不恭。有才能的AB型人非常聪明,但并不将自己的才华显露出来,可是却在心中暗自施展其冷酷无情的常段,并以此取乐。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么作是没有恶意的,只不过是一种变态的批评精神而已。 2、话不投机半句多 AB型的开朗和能干并不经常表现出来,不知何故。AB型看起来行动迟钝,说得具体些就是AB型的人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与O族中的神经衰弱相似,他们先天性地具有这种特征。AB型在身体体质上容易疲劳,表面上看常常显得疲惫不堪,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身体上的疲倦,而是心理上正处于一种什么事也不想做的状态中。......>>

我就是A型血的,很好啊!很有个性和独立能力的血型,会管理人,当领导的机遇很大。我现在就很好。努力吧,没问题的。

芦荟的综述性研究论文

命名由来 芦荟(aloe),为阿拉伯语allcoh演变而来,是一种民间药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芦”其中文意为黑的意思,而“荟“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叶子切口滴落的汁液呈黄褐色,遇空气氧化就变成了黑色,又凝为一体,所以称作“芦荟”。 分布情况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一般来说,芦荟被作为原产于非洲的植物。现在芦荟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据调查,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我国支南元江地区,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 形态特征 芦荟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历史悠久,早在古埃及时代,其药效便被人们接受、认可,称其为“神秘的植物”。 芦荟是百合科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芦荟的最早记载,是古代埃及的医学书《艾帕努斯·巴皮努斯中所记录的,考古发现,在埃及芦荟被放置在金字塔中木乃伊的膝盖之间。 书中不仅记载 了芦荟对腹泻和眼病的治疗作用,还有包含了芦荟的多种处方。这部书写于公元前1550年,也就是说,在迄今3500年前芦荟就已经被当作药用植物了。此我们可以推测,早在五千年前,埃及民间人们对芦会的利用应该更早一些。这之后,可能是由于马可多利亚帝国,芦荟被传到了欧洲。公元前1世纪,罗马皇帝的御医蒂俄斯可利蒂斯著有医书《克利夏本草》,书中有针对不同病症使用芦荟的具体处方,并把芦荟称作为万能药草。另外,在《新约圣经》中也记载了,人们埋葬耶稣的时候,将香根芹与芦荟混合以后涂在其身体上。 芦荟的效用,此后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12世纪时,被记载于德国的药局方里了,这也是芦荟首次在一个国家的法令里得到承认。在这以后,芦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在中国,人们把它称为“芦荟”,被称为中医医祖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里也出现了芦荟。在这部书中芦荟不仅仅被认作是有用的植物,而且还有“色黑、树脂状”的记载,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国所使用的是从欧洲传来的、将汁熬干形成的块状物。 芦荟传到日本是在镰仓时期或室町时期,江户时代人们把它称为芦荟(注:现在日本人称之为阿罗艾),由此可见日本的芦荟是从中国传来的。但是,这时的芦荟大概指的是柯普芦荟,也就是说,芦荟最初不是作为植物,而是作为药品传到日本来的。这一点可以在江户时期贝原益轩所著《大和本草》,小野兰山著《本草纲目启蒙》里得到证实,这些书里有关芦会的插图,大都是想象中的样子。 另外,在这一时,葡萄牙的传教期士也将芦荟带到了日本,据说这就是木剑芦荟。这以后随着基督教的布教,芦荟在全国得到普及,有些地方用芦荟的根部繁殖法使之得到了推广。 到了明治时期,也因为学习了德国医学等原因,日本的医疗制度开始完善,并制定了日本药局方。 虽然芦荟很早就被载入了药局方,但并没有立刻在民间得到普及,像现在这样作为民间药物得以广泛利用,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 战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始发现芦荟的药理作用。而且,与日本气候风土 相适应的品种木剑芦荟与芦荟费拉都具有超如意的病理效果,这一点被证明以后,芦荟终于用作药草得到了日本人普遍的承认。 尤其是昭和44年(公元1971年,日本医学学者发现了芦荟对癌症有抑制作用以来,人们对芦荟的热情便迅速高涨起来了。 这以后,芦荟还拥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称“不需要医生”,由此,芦荟在民间成了为广大民众所承认的医疗权威。 (药用)芦荟的分类: 库拉索芦荟 又称蕃拉芦荟,蕃拉为其种名的音译,又称美国芦荟。须根系,茎干短,叶簇生在茎顶。叶呈螺旋状排列,厚肥汁浓。叶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阔;叶子呈粉绿色,布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子四周长菜刺状小齿。其花茎单生,长有两三个高60—120厘米的分枝。总状花序散疏,花点垂下。 特怔:它能应用在食品、药品、美容品等方面。主要是提取芦荟原汁、浓缩汁、结晶粉,部分亦作家庭盆栽观赏用。 ------------------------------------------------------------------------------------------------- 中国芦荟 又称斑纹芦荟,是库芦荟的变种。中国芦荟茎短,叶近簇生,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色斑点。叶子长成后,白斑不褪。叶子长约35厘米,宽5—6厘米,植株形似翠叶芦荟。闽南的中国芦荟植株个体明显比翠叶芦荟小。 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 南、四川、台湾等省。还有在云南元江地区、海南和雷州岛。 特征:具有药用和美容价值,嫩叶可做芦荟拉原料食用。 ------------------------------------------------------------------------------------------------- 上农大叶芦荟 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跗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培育出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的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嫩,叶片最大可达85厘米、宽12厘米,叶肉洁白丰厚无苦味,生长速度快,宜于保护,开发利用价值很大。但在盆载条件下分蘖能力弱大,主枝不分枝。 产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木立芦荟 又名小木芦荟。 它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的芦荟就是指这种木立芦荟。 产地:产地在南非。 在医学上,木立芦荟已经被检验出具有很多有效成份,是一种公认最有效的品种。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 特征:可用在医学上,也可用在美容上。 ------------------------------------------------------------------------------------------------- 开普芦荟 又称好望角芦荟,这是一个大型品种群,高度达6米,茎杆木质化,叶30—50片,簇生茎顶,叶子大而坚硬,带有尖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无侧枝、兹药与兹柱外露,用种子繁殖。开普芦荟是中药新芦荟干块的原料,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各国药典都有载列。 产地:主产于南非普州。 特征:可用有医学上。 ------------------------------------------------------------------------------------------------- 皂质芦荟 须根系,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螺旋状排列,叶呈半直立或平行状。其叶汁如肥皂水,十分滑腻。皂质芦荟变种较多,如广叶皂质芦荟,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宽大,具有较高手观赏价值。皂质芦荟叶片薄,新鲜叶汁有护肤作用。但所含粘性叶汁不如库拉索芦荟丰富。多用于观赏,沿无大面积的产业化栽培。 特征:既作药用,又可用美容。 芦荟的成分 一、稳定化芦荟凝胶成份 木质素、芦荟酸、皂素、蒽醌、芦荟素、肉桂酸醌、芦荟苷大、芦荟大黄素、异芦荟苷、大黄素、蒽、酚、大黄根酸、 蒽Resistannol 二、维生素 维生素B1、叶酸 、维生素B2、维生素C③烟酰胺、维生素E、维生素B6、 维生素A胆碱、(B-胡萝卜素) 三、无机元素 Ca 、Mn、S、Mg、Cl、Zn、Cr、Cu 四、单糖和粘多糖 纤维素、aoldonentose、葡萄糖、L-鼠李糖、苷露糖、术糖 五、酶 氧化酶、脂酶、淀粉酶、Aliinase、过氧化氢酶 六、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 芦荟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 芦荟不仅具有各种药效,使用方法也非常多,主要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1、内服法 最简单、最快获得药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生吃新鲜叶片。也可以把生的新鲜叶片制成薄片、糖醋渍品、液汁或油炒后食用。生嚼芦荟叶肉,能够起到较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每次生叶食量以15克为宜。生嚼芦荟叶片不适应者,可采取服用新鲜叶汁的方法。成人每次一匙,每天2-3次,小孩和老人用量可适当减少。用干燥的叶片泡制茶或酒、制成粉末或颗粒状药剂、制成液汁等都是内服的有效方法。 2、外用法 芦荟的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粘胶液体。这种液体具有防溃疡、促进伤口愈合、剌激细胞生长和止血作用。外用时直接用新鲜叶片涂抹,或使用芦荟制成的外用药酒。外用方法都比较安全,应注意选择成熟度高的芦荟叶片,这样疗效会更好。 二、注意事项 使用芦荟治病,首先鉴别是否是药用芦荟品种,切忌把龙舌兰、雷神或仅有观赏价值的芦荟品种用来防病、治病。应该选择芭用芦荟品种,注意其特点、用法并根据病因,做到对症下药。正确使用芦荟,方能取得最佳效果。切忌过量服用或急于求成。 正确区别中药芦荟(干块)和新鲜芦荟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炎症,新鲜芦荟汁液,要比中药芦荟效果明显得多。 体质虚弱的少儿患者,不要过量服用芦荟,过敏者会出现皮肤红肿、粗糙的现象。 孕妇和经期中的女性严禁服用芦荟。在古代芦荟是作妇科药剂的,用于治疗闭经之类症状。因为芦荟能使女性骨盆内脏器充血,促进子宫的运动。故而孕妇或经期妇女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导致流血严重出血。 病人如有痔出血、鼻出血,也不应使用芦荟。 首次食用芦荟时应当先做皮试,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方能使用。因为有些人的体质对芦荟有过敏现象,如出现红肿、剌痛、起疙瘩、腹痛等,严重的腹部还会有灼热感。初次内服,若出现恶心、呕吐或下泻等症状,有的是暂时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次数较为频繁,则应暂停用药、减量服用或加热服用。过敏者如想食用,可少量外用或内服,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增量。 芦荟的美容作用 美丽的肌肤来自芦荟,用芦荟美容更白、更嫩、更光滑。 早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皇后尼菲提就使用芦荟美容,从而使她拥有细嫩结白的肌肤和柔软光滑的头发。 我国古代也有芦荟作为美容品的记载,如《岭南杂记》:“......叶厚一指,而边有刺,不开花结子,从根发,长香尺余,破其叶,中有豪,好人涂掌以泽发代油......,有效,又名罗帏花,如山丹。”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许多国家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扩大了芦荟的作用面积,除药用,美食外,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品中。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也进行了研究、利用,开发新产品。 我国在80年代末,曾兴起了芦荟美容热。上海家用化学品厂在1987年包括营养霜、营养蜜、防晒霜、洗面奶、粉饼、唇膏、面膜、防晒水、香波和护法素在内的美加净“爱萝丽”芦荟系列美容品。在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芦荟汁液系天然萃取物,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湿剂和营养效果。科学研究认为,芦荟中含有聚糖的水合产物葡萄糖、甘糖露、少量的糖醛酸和钙等成份;还有少量水合蛋白酶、生物激素、荷尔蒙、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芦荟便具备了如下功能,对美容效果极佳。 1、营养保湿作用 芦荟中能含的氨基酸和复合多糖物质构成有天然保湿因素(NMF)。这种天然保湿因素,能够补充皮肤中损失掉的部分水分,恢复胶朊蛋白的功能,防止面部皱纹,保持皮肤光滑、柔润、富有弹性。 由于芦荟中含有多糖及多种单糖,加上痕迹量乳酸镁的存在,使芦荟凝胶具有天然的湿润性能,并延缓水分从化妆品膏霜和香波中散失的速率。经实验证明,在水包油乳剂中,加芦荟凝胶能延缓水分的蒸发速率。 芦荟凝胶能增进水分渗透,它能渗入皮肤表层,使水分直接进入组织。芦荟凝胶增加对皮肤的渗透是由于水解,咬合及增加化合物的溶解度,使其增进对皮肤的渗透。而多糖及粘浆作为咬合封层形成坚固的复盖层,能阻止皮肤表层水分的蒸发。 经过调查,芦荟凝胶可在各种产品中应用。已经指出,芦荟凝胶显然能在润湿产品中应用。凝胶不但能与阴离子而且也能与非离子,阳离子体系相容共存。 在肥皂中加入芦荟凝胶是格外有意义的想法。它的作用是使肥皂起清洁作用而不使皮肤干燥。由于凝胶的温和性质,所制成的肥皂不具有刺激的危险。 芦荟剃须膏是多糖类在肥皂型产品中的又一个应用。在推荐配方4中,凝胶即起润滑剂作用又起保湿剂作用。由于芦荟的粘稠性,差不多象硅类那样可以用来作为皮肤和胡须间的保护层。 在解除灼伤喷雾品方面,凝胶已在许多产品中应用,除了所称的愈伤之外,还能在损伤的皮肤上保持湿润,而湿润是愈伤的基本条件。一种已证明效果良好的极其简单的产品,是一种由列多因盐酸盐(Lidocaine HCl)和芦荟凝胶组成的解除烧伤喷雾品,它是一种基本的产品,在人们心目中,它是天然品,而不是医药品。 这些仅是能够使用芦荟凝胶产品的少数几个类型。芦荟凝胶可单独或和其它原料一起使用于需要温和湿润的任何系统中。因此芦荟凝胶是各种化妆品中理想的天然润肤保湿因子。 2、防晒作用 太阳光线包括红外(>770nm)、可见(400~770nm)和紫外(< 400nm)范围的连续谱。波长280n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UVC)在大气层中(臭氧层)几乎全部被吸收,到达地球表面的数量很少。人类皮肤对不同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的反应。可见和红外范围(400~1400 nm)的辐射会使皮肤变红,但辐射过后很快消退;320~400nm(UVA)波长紫外线会氧化表皮中的还原黑色素,而直接晒黑皮肤,一般不会引起红斑;280~320nm(UVB)波长紫外线会使皮肤引起急性皮炎(红斑)和灼伤。 80年代以前防晒制品主要防止UVB区紫外线的伤害,而对UVA区的紫外线注意甚少。 近年来,皮肤医学科学研究发现,UVA紫外线在到达人体的紫外线总能量中占98%,它对玻璃、衣物、水和人的皮肤穿透性远比UVB紫外线强,对人的皮肤虽然作用较缓慢,但日积月累可导致严重损害。UVA会诱发光致敏作用、光毒性反应等等。严重情况下还会诱发皮肤癌。UVA已被认定为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的研究指出,当人们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形成晒伤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能降低和损害皮肤的免疫功能,使皮肤降低了对外来微生物和疒毒的抵抗而引起疾疒,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形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癌症中心的 Faith Strickland 博士指出,芦荟凝胶不但是阳光的屏蔽(Sunscreen),而且它能阻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危害,并能恢复被损伤的免疫功能,使晒伤获得痊愈,阻止皮肤癌的形成。它不仅在实验室而且在临床试验,用芦荟凝胶治疗晒伤,都得到了惊人的效果。已由实验证明,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在化妆品中,含有足够浓度的芦荟凝胶,能起到防晒的作用是无疑的,并能使晒伤获得治疗,阻止癌变。 3、消炎、止痛、烧伤、烫伤、割伤等疮伤的愈合作用 芦荟凝胶涂于疮伤表面,形成薄层,能阴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它能使干燥的伤口保持湿润,凝胶内的生长因子能直接刺激纤维细胞,使其获得再生和修复。芦荟凝胶能增进疮伤的拉伸强度,增进疮伤治疗,促进愈合。Purdue 大学的药物学教授Tyler 证明,称为Brandykinine的一种肽,它是能产生类似于烧伤疼痛的物质,芦荟凝胶能抑止Brandykinine 的作用,也就是芦荟凝胶能减轻和消除疼痛。芦荟凝胶的消炎、止痛、疮伤愈合的作用,也被所有使用过的人们所证实。据美国“预防杂志”对5000名读者的调查,97%的读者评价芦荟是最有用最流行的草药,它能减少痛苦和治愈疮伤。Tyler 教授的文章说到,芦荟在七种对健康有益草药中排行第一。 芦荟凝胶是非常理想的载体。例如当氢化可的松用于皮肤,99%不能渗入皮肤的表皮层都被浪费。当药物先放入芦荟凝胶中,凝胶能很好的渗入皮肤,将药物带入皮肤,增强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芦荟凝胶也是传递各种药物的最好载体。 4、免疫调节剂 生物体内免疫系统的正常是健康的标志。芦荟凝胶内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它们溶解在凝胶的极性水中,相互协同,对外界形成了强大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美国卡林顿实验室从芦荟凝胶中提取的多糖《Acemannan》,已获美国的FDA 批准应用于人体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震惊了芦荟工业。事实上,Acemannan 起了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抑止了微生物、病毒等对生物体的侵害和繁殖。并有研究者从芦荟中分离得到芦荟糖蛋白Aloc tin A ,它具有强烈的抗肿瘤活性。芦荟用作糖尿病的治疗。长期服用得到抗衰老的效果等等,均有报导。近几年“国际芦荟科学协会”提出,芦荟除了作为食品、药物和化妆品以外,还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可经常定量服用(Dietary Supplement)。 总之,芦荟虽不是“灵丹妙药”,但它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保健、美容和治疗作用是勿容置疑的。因此,人们理所当然的把它应用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药物中,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实属最佳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如是说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2《本草纲目》如是说性味:苦,寒,无毒。主治:热风烦闷,胸隔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 3《中华本草》如是说集中草药之大成的《中华本草》将芦荟的保健功能概括为:⑴泄下,即润肠通便;⑵调节人体免疫力;⑶抗肿廇;⑷保护肝脏;⑸抗胃损伤;⑹抗菌;⑺修复组织损伤;⑻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 芦荟的药理作用 [1]1 、杀菌作用:芦荟酊(Aloetin).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能杀灭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芦荟抗菌杀菌的病菌类有:白喉菌、破伤风菌、肺炎菌、乳酸菌、痢疾菌、大肠菌、黑死病菌、霍乱菌以及引发中耳炎、膀胱炎、化脓症、麻疹、狂犬病、小儿麻痹、流行性脑炎等疾病的病菌。 2、抗炎作用:芦荟的缓激肽酶与血管紧张来联合可抵抗炎症。尤其是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 3、湿润美容作用:芦荟多糖和维生素对人体的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尤其是青春少女最烦恼的粉刺,芦荟对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 芦荟大黄素等属蒽醌甙物质,这类物质能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轻松舒爽,且具有去头屑的作用。因此,芦荟美容霜、芦荟护肤霜、芦荟染发膏等芦荟化妆品占了欧洲化妆品市场的80%。 4、健胃下泄作用: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aloin)、芦荟大黄素(emodin)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大肠缓泄作用。服用适量芦荟,能强化胃功能,增强体质,因实证致虚而失去食欲的病危患者,服用芦荟也能恢复食欲。健康的人,长期服用芦荟和坚持芦荟浴,可以防治一定疾病,但还是要根据各人情况对症保健。 健康人体液呈弱碱性,过度劳累或生活紧张等原因会使体液变成酸性,易感染病毒,常用库拉索芦荟会使体液保持碱性,维持健康、不患感冒。 芦荟是治疗实热型便秘比较有效的药物,对于因肾气虚或脾气虚导致的严重的便秘,就要选用性质温和益气的食物或药物来调治。再服用大苦大寒清热泻火的芦荟之后,就会加重病情了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症要用不同的方法,寒则热之,热者寒之。 5、强心活血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等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动脉、降低胆固醇含量、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环畅通,减少胆固醇值,减轻心脏负担,使血压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6、免疫和再生作用: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清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因此,它是一种治疗外伤(出血性外伤、不出血性外伤)不留伤痕的理想药品。 7、免疫与抗肿瘤作用:芦荟中的粘稠物质多糖类(乙酰化葡甘聚糖、甘露聚糖、乙酰化甘露聚糖、aloe mannan、alocutin、alomicin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日本芦荟研究专家添田百枝博士在《关于芦荟的抗癌性研究》(1966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芦荟中aloe mannan、alocutin、alomicin等成分能阻止癌细胞活动。日本芦荟研究专家铃木郁南博士《芦荟素—A之抗肿瘤活动》的论文中提出了动物实验的卓越疗效。芦荟中的高分子物质——“芦荟抗原”对于红血球具有凝聚性质,含有能与细胞膜起反应的物质;芦荟抗癌素—A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经动物实验确认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提高人体的抗癌免疫能力,增加NK—细胞,杀死生物内异常细胞一癌细胞等功效。 用芦荟治疗癌症的另一种理论是“自身治愈力”芦荟具有增强人体的自身治愈力,这个事实已被得到证明。 8、解毒作用:芦荟因其苦寒清热具有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故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芦荟中的aloetin alomicin等成分具有促进肝脏分解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还能消除生物体外部侵入的毒素。 放射线或核放射能治疗癌症过程中会引起的烧伤性皮肤溃疡,有芦荟治疗不仅有解毒、消炎、再生新细胞的作用,还能增加因放射治疗而减少的白血球。 9、抗衰老作用:芦荟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质),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类为核心成分,粘液类物质是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重要成分。 粘液素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胃肠粘膜等处,让组织富有弹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粘膜就会丧失了弹性而僵硬老化。构成人体的细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细胞就会逐渐衰弱,失去防御病菌、病毒的能力。 10、镇痛、镇静作用:手指肿痛、牙痛而难以忍受时,在患部贴上芦荟生叶,能消除疼痛,神经痛、痛风、筋肉痛等,内服加外用芦荟,也有镇痛效果。芦荟还能预防和治疗宿醉、晕车、晕船等。 11、防晒作用:芦荟中的天然蒽醌甙或蒽的衍生物,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红、褐斑产生。 12、防虫、防腐作用:芦荟汁液具有很好的消毒、防腐作用。 夏天皮肤上涂上芦荟汁,蚊子不咬。哥伦比亚人常给小孩脚上抹上芦荟汁,以防止虫害。 芦荟汁喷洒门窗和室内,苍蝇不入,傣族人就是用芦荟汁防止苍蝇进室内的。 13、防臭作用:芦荟具有防止脚、口、腋等体臭的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用芦荟来消除体臭。非洲刚果人打猎时,在身上抹上芦荟汁,以免被动物闻到体臭。芦荟的奇特功效引起了科学界,特别是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应用芦荟,因而形成了一股“芦荟热”,芦荟发展非常迅速,开发成果利用显著,经济效益巨大,其研究成果不仅用于医疗、美容、食品保健,而且还应用于染料、冶金、纺织、农药、畜牧等领域中,从此芦荟身价百倍。

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 (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 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库拉索芦荟(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中文学名: 芦荟拉丁学名: Aloe别称: 卢会、讷会、象胆、奴会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目: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科: 百合科Liliaceae属: 芦荟属 Aloe植物属性命名由来芦荟[1]的由来应该是有aloe音译过来去掉a音取loe之音又加以变化,成为芦荟之音的。《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Aloe vera var. chinensis)。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狭长披针形,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多产于热带地方。又名“油葱”。叶边缘有尖锐的锯齿,花像穗子,叶汁可入药”。《国语词典》的解释是“植物名。百合科芦荟属。为常绿植物,叶肉 芦荟-植物原状质而肥厚,叶缘有锐锯齿。产于热带。从叶中采汁,可以入药。《植物通》中的介绍如下∶科中文名:百合科Liliaceae属中文名:芦荟属(Aloe)种中文名:芦荟 (Aloe vera (Linn.) N. L. Burman var. chinensis (Haw.) Berg.)别 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汉语拼音:lú huì英 文 名:Aloes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vera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A. barbadensis Mill. Var. chinensis Haw.;(Haw.)Bak.] ferox Mill.形态特征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 有的像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却不及10厘米,其叶子和花的形状也有许多种,栽培上各有特征,千姿百态,深受人们的喜爱。芦荟本是热带植物,生性畏寒,但也好种活。 芦荟生长习性土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腐烂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温度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日照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肥料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繁殖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病害防治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芦荟,对病害宜采取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选择抗病品种和优质无病害种苗,其观赏价值已下降。病害预防:在病害未发生前,或已发病的植株去除带病部位后,将~的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铜和石灰各~公斤)施于芦荟叶面,可有效预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病害治疗。病害发生后,用内吸传导的治疗剂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直接施用,能杀死芦荟体内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生境分布1.原产非洲北部地区,目前于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广泛栽培;中国亦有栽培。2.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3.分布非洲南部地区。栽培生物学特征 喜高温湿润气候,喜光,耐旱,忌积水,怕寒冷,当气温隐至0℃时即南遭寒害。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在旱、瘠土壤上叶瘦色黄,在漫漫肥沃土壤中叶片肥厚浓绿。栽培技术 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于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将母株周围分蘖出来的小苗,连根挖取,并切断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按行株距50cm×50cm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从母株上切取顶芽和侧芽,长5-10cm扦插育苗,约20d生根生定植。 芦荟田间管理 生长期勤除草,同时结合松土或培土。每年施肥3-4次,夏季天热干燥时须淋水,雨季注意排除积水。性状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老芦荟显黄棕色、红棕色或棕黑色;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蜡样,无光泽,遇热不易溶化。新芦荟显棕黑色而发绿,有光泽,粘性大,遇热易溶化;质松脆,易破碎,破碎面平滑而具玻璃样光泽;有显著的酸气,味极苦。新芦荟粉末 同上法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团块表面无结晶附着。放置24h,粉末全部溶解。品质标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荟甙(C20H20O8),库拉索芦荟不得少于;好望角芦荟不得少于。药用种类芦荟品种很多,已分类定名的有500种以上。但目前已知有药用价值的仅十几种。品种不同,药效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异。而当中具用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 (又名巴巴多斯芦荟)库拉索芦荟草(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草(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 芦荟-药用库拉索芦荟又称蕃拉芦荟,蕃拉为其种名的音译,又称美国芦荟。须根系,茎干短,叶簇生在茎顶。叶呈螺旋状排列,厚肥汁浓。叶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阔;叶子呈粉绿色,布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子四周长菜刺状小齿。其花茎单生,长有两三个高60-120厘米的分枝。总状花序散疏,花点垂下。它是目前应用在食品、药品和美容方面最广泛的品种,原产于非洲北部地区,现在美洲栽培最多,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海南岛也都有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主要用于提取芦荟原汁、芦荟是中药老芦荟的的原植物。后来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在库拉索芦荟中,又选出不少变种,如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等。(1)中国芦荟:学名(Haw.)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又名中华芦荟。中国芦荟茎短,叶近簇生,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色斑点。叶子长成后,白斑不褪。叶子长约35厘米,宽5-6厘米,植株形似翠叶芦荟。闽南的中国芦荟植株个体明显比翠叶芦荟小。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 南、四川、台湾等省。还有在云南元江地区、海南和雷州岛。特征:具有药用和美容价值,嫩叶可做芦荟拉原料食用。 库拉索芦荟上农大叶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跗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培育出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的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嫩,叶片最大可达85厘米、宽12厘米,叶肉洁白丰厚无苦味,生长速度快,宜于保护,开发利用价值很大。但在盆载条件下分蘖能力弱小,主枝不分枝。产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木立芦荟木立芦荟又名小木芦荟。它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的芦荟就是指这种木立芦荟。产地:产地在南非。在医学上,木立芦荟已经被检验出具有很多有效成份,是一种公认最有效的品种。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特征:可用在医学上,也可用在美容上。开普芦荟开普芦荟又称好望角芦荟,这是一个大型品种群,高度达6米,茎杆木质化,叶30-50片,簇生茎顶,叶子大而坚硬,带有尖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无侧枝、兹药与兹柱外露,用种子繁殖。开普芦荟是中药新芦荟干块的原料,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各国药典都有载列。产地:主产于南非普州。特征:可用有医学上。皂质芦荟皂质芦荟须根系,无茎,叶簇生于基部,但所含黏性叶汁不如库拉索芦荟丰富。多用于观赏,沿无大面积的产业化栽培。特征:既作药用,又可用美容。药材鉴别⑴取粉末1g,置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25ml,放置2h,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稀释至100ml,溶液显黄绿色。(检查芦荟甙)⑵取该品水溶液(1→100)5ml,加硼砂,加热溶解,取深夜数滴,加水30ml,振摇混合,溶液呈绿色荧光,紫外灯下呈亮黄色。(检查芦荟甙)⑶取水溶液(1→100)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黄色深淀。(检查芦荟甙)⑷取水溶液(1→100)10ml,加苯10ml,振摇后分取苯液,加氨试液2ml,氨液层显红色。(检查芦荟大黄素)。⑸薄层色谱取该品粉末,加甲醇20ml,置水浴加热到沸,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取芦荟甙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氢氧化钾醇溶液,置紫色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炮制方法1.净制:拣去杂质,斫成小块。2.炒制:取芦荟块用微火炒至焦黑色。【性味】味苦;性寒【归经】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研末入胶囊,;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敷。注意事项1.孕妇忌服。2.《本草经疏》:凡儿脾胃虚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主要作用(1) 消炎抗菌;(2) 增强皮肤弹性;(3) 保护皮肤粘膜,预防粉刺;(4) 预防雀斑和皱纹;(5) 洁净皮肤抗皮脂溢,预防化脓性皮肤病;(6) 润泽皮肤,防止老化;(7) 敛汗,除汗;(8) 减少头皮屑,美化毛发等。(9)制作食物,如芦荟奶、炒芦荟等。编辑本段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含有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芦荟大黄素甙(Aloin,Barbaloin), 芦荟大黄素甙的异构体异芦荟大黄素甙(Isobarbaloin)、高塔尔芦荟素(Homonatalo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酚葡萄糖甙(Chrysophanol glucoside)、蒽酚(Anthranol)等蒽类及其甙类以及槲皮素(Quercetin)、莰非醇(Camherenol)、芦丁(Rutin)等黄酮类和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阿拉伯糖(Ala-binose)、鼠李糖(Rhamnose)、蔗糖(Susrose)、木糖(Xyl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糖类物质. 亦含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胆固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谷甾醇(Sitoterol).还含有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乳酸(Lactic acid )等脂肪酸类物质以及钾、钠、铜、锌、铬等二十多种无机元素和维生素类物质.芦荟的成分一、稳定化芦荟凝胶成份 木质素、芦荟酸、皂素、蒽醌、芦荟素、肉桂酸醌、芦荟苷大、芦荟大黄素、异芦荟苷、大黄素、蒽、酚、大黄根酸、 蒽Resistannol二、维生素 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C③烟酰胺、维生素E、维生素B6. 维生素A胆碱、(B-胡萝卜素)三、无机元素 Ca四、单糖和粘多糖 纤维素、aoldonentose、葡萄糖、L-鼠李糖、苷露糖、术糖五、酶 氧化酶、脂酶、淀粉酶、Aliinase、过氧化氢酶六、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饮片: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用于热结便秘,惊痫抽搐,小儿疳积;外治癣疮。2《本草纲目》如是说性味:苦,寒,无毒。主治:热风烦闷,胸隔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3《中华本草》如是说集中草药之大成的《中华本草》将芦荟的保健功能概括为:⑴泄下,即润肠通便;⑵调节人体免疫力;⑶抗肿廇;⑷保护肝脏;⑸抗胃损伤;⑹抗菌;⑺修复组织损伤;⑻对皮肤的保护作用。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药理作用1 、杀菌作用:芦荟酊(Aloetin).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能杀灭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芦荟抗菌杀菌的病菌类有:白喉菌、破伤风菌、肺炎菌、乳酸菌、痢疾菌、大肠菌、黑死病菌、霍乱菌以及引发中耳炎、膀胱炎、化脓症、麻疹、狂犬病、小儿麻痹、流行性脑炎等疾病的病菌。2.抗炎作用:芦荟的缓激肽酶与血管紧张来联合可抵抗炎症。尤其是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3.湿润美容作用:芦荟多糖和维生素对人体的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尤其是青春少女最烦恼的粉刺,芦荟对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芦荟大黄素等属蒽醌甙物质,这类物质能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轻松舒爽,且具有去头屑的作用。因此,芦荟美容霜、芦荟护肤霜、芦荟染发膏等芦荟化妆品占了欧洲化妆品市场的80%。4.健胃下泄作用: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aloin)、芦荟大黄素(emodin)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大肠缓泄作用。服用适量芦荟,能强化胃功能,增强体质,因实证致虚而失去食欲的病危患者,服用芦荟也能恢复食欲。健康的人,长期服用芦荟和坚持芦荟浴,可以防治一定疾病,但还是要根据各人情况对症保健。健康人体液呈弱碱性,过度劳累或生活紧张等原因会使体液变成酸性,易感染病毒,常用库拉索芦荟会使体液保持碱性,维持健康、不患感冒。芦荟是治疗实热型便秘比较有效的药物,对于因肾气虚或脾气虚导致的严重的便秘,就要选用性质温和益气的食物或药物来调治。再服用大苦大寒清热泻火的芦荟之后,就会加重病情了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症要用不同的方法,寒则热之,热者寒之。5.强心活血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等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动脉、降低胆固醇含量、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环畅通,减少胆固醇值,减轻心脏负担,使血压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6.免疫和再生作用: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清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因此,它是一种治疗外伤(出血性外伤、不出血性外伤)不留伤痕的理想药品。7.免疫与抗肿瘤作用:芦荟中的粘稠物质多糖类(乙酰化葡甘聚糖、甘露聚糖、乙酰化甘露聚糖、aloe mannan、alocutin、alomicin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日本芦荟研究专家添田百枝博士在《关于芦荟的抗癌性研究》(1966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芦荟中aloe mannan、alocutin、alomicin等成分能阻止癌细胞活动,杀死生物内异常细胞一癌细胞等功效。用芦荟治疗癌症的另一种理论是“自身治愈力”芦荟具有增强人体的自身治愈力,这个事实已被得到证明。8.解毒作用:芦荟因其苦寒清热具有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故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芦荟中的aloetin alomicin等成分具有促进肝脏分解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还能消除生物体外部侵入的毒素。放射线或核放射能治疗癌症过程中会引起的烧伤性皮肤溃疡,有芦荟治疗不仅有解毒、消炎、再生新细胞的作用,还能增加因放射治疗而减少的白血球。9.抗衰老作用:芦荟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质),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类为核心成分,粘液类物质是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重要成分。粘液素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胃肠粘膜等处,让组织富有弹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粘膜就会丧失了弹性而僵硬老化。构成人体的细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细胞就会逐渐衰弱,失去防御病菌、病毒的能力。10.镇痛、镇静作用:手指肿痛、牙痛而难以忍受时,在患部贴上芦荟生叶,能消除疼痛,神经痛、痛风、筋肉痛等,内服加外用芦荟,也有镇痛效果。芦荟还能预防和治疗宿醉、晕车、晕船等。11.防晒作用:芦荟中的天然蒽醌甙或蒽的衍生物,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红、褐斑产生。12.防虫、防腐作用:芦荟汁液具有很好的消毒、防腐作用。夏天皮肤上涂上芦荟汁,蚊子不咬。哥伦比亚人常给小孩脚上抹上芦荟汁,以防止虫害。芦荟汁喷洒门窗和室内,苍蝇不入,傣族人就是用芦荟汁防止苍蝇进室内的。13.防臭作用:芦荟具有防止脚、口、腋等体臭的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用芦荟来消除体臭。非洲刚果人打猎时,在身上抹上芦荟汁,以免被动物闻到体臭。芦荟的奇特功效引起了科学界,特别是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应用芦荟,因而形成了一股“芦荟热”,芦荟发展非常迅速,开发成果利用显著,经济效益巨大,其研究成果不仅用于医疗、美容、食品保健,而且还应用于染料、冶金、纺织、农药、畜牧等领域中,从此芦荟身价百倍。毒副作用由上可知芦荟虽好,要对症使用,芦荟味苦性寒,主要适用于实证病型,对于虚证病症就不太合适。尤其是阳气不足,脾胃虚弱或虚寒体质的人食用,有时不仅不会起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加速死亡。心脑血管患者,肝病患者,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多属阳虚气虚类型,过用具有清肝热泻实火作用的芦荟,等于是雪上加霜。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用苦寒清热的芦荟产品,泄气伤阳死的更快。这时应以补气,温阳,固脱为主,中医方剂有独参汤,生脉饮等。人到中年气血阴阳都逐渐亏虚,要想强身健体,应多食用些温和甘润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药,百合,核桃,栗子,香菇,金针菇,鲫鱼,乌鸡,羊肉等食物,像芦荟这样寒性重的植物即使食用也要咨询一下中医师的意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调理,毕竟人到中年已不如年轻时的火气旺了,即使有火气多是虚火,常伴随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心烦易怒,精力下降、体力下降等表现,这是气虚、阴虚要用益气、补肾阴的方法,再用清实热泻实火的芦荟就会使病症加重,伤阴劫津,损伤阳气。服用芦荟产生副作用多因芦荟大寒的特性,表现主要是过食寒凉导致的阳虚气虚:如畏寒怕冷、手脚发凉、体质虚弱无力、腰痛肾痛、精神不振、嗜睡无力;凌晨腹泻,或者便秘;小便浓黄、夜尿频多;身浮肿,记忆力减退、脑力不济;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面部色青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