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学校后勤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

学校后勤管理论文

关于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问题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的日常情况,分析探讨了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使用;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相应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地位日益体现,没有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因而后勤保障在高校办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对应高校为后勤工作投入了相当数额的经费。由于后勤工作繁杂、经费项目多,使得后勤经费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成为后勤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且缺乏竞争实体,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盈利是自己的,亏了是学校的。 (二)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缺乏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某些经费随意列支,严重超支。随着各种应酬的增多,业务招待费日常支出居高不下,在日常运行费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范围及标准;有的物资、设备购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论证,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积压情况严重,造成了物资及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计划外用工人数与实际所需要的工作量不相符,造成了人浮于事,计划外用工工资的过多支出;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无依据乱发各种补贴和加班费,以各种名义进行明补和暗补,但实际需要花钱的项目却经常无钱,导致项目搁浅,服务保障跟不上,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材料物资经费浪费严重 后勤部门主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物资,如果这一块管理松散,缺乏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使用无消耗标准,盲目领取,随意使用,库存管理混乱,从而也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 (四)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 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一种潮流。目前,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存在很多猫腻。 二、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改革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后勤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后勤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高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进一步明确后勤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权限、开支范围和标准、资产及物资管理等有关规定,从而使各部门和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地遵守财经规章制度。同时,各部门与有关财务人员加强沟通与协作,对属于学校的有关收入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侵占和挪用。 (二)强化经费管理部门责任意识 后勤经费的管理不只是主管领导的事,主要在于各中心、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对于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部门负责人都要谨慎权衡确定,要做到办什么事花什么钱,把钱要用到刀刃上。各部门经费的管理要与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 (三)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 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四)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应大 力发展网络会计,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五)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 材料物资在后勤经费如何节省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加强材料物资的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1、对于年消耗量大的物资统一集中采购,参加招标采购,计划好采购品种和数量,采购物美价廉的物资,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其次参照有关行业,确定某些物资的年消耗数量及标准,有计划的使用物资;2、加强定期或不定期的库存物资的清仓盘库工作,不积压物资和过期变质的;3、及时跟踪市场信息,使材料物资管理工作能够制度化、程序化,有效的减少材料物资的浪费,避免重复购置,节约经费的开支,从而达到提高经费使用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经费在面临的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服务能力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和节约经费是后勤工作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就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高校经费管理从粗放型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向迈进,从而就可以加强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后勤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738(2011)11-0318-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复杂局面,迎接挑战。作者认为改善旧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现状进行分析,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都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突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如何不断创新、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如何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后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高校后勤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1]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且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规范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陈旧。

国内高校后勤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难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人员思想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

后勤是服务高校师生强有力的后盾,是以服务为“根”的单位。然而高校后勤人员经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服务意识薄弱,缺乏主动为学院正常教学秩序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高校后勤普遍不受重视,队伍结构不完整,人员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高校后勤始终墨守陈规,难以推陈出新、跳出以往陈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滞后,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一)转变观念,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后勤管理者就应做到:

1.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于认识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内部, 从复杂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相互的联系中找到本质的必然联系。

2.要按科学决策程序办事。进行决策时, 要掌握准确信息, 从实际出发, 加强预测论证, 更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决策观念。[2]

3.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管理者思想观没有创新,后勤管理工作就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二)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职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采用现代化财务手段,保证高校后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后勤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根据内部财务核算,进行 总结 反思 ,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开源节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强化“减付”是增加效益的观念,着力在“减付”上做文章。当前“钱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正确途径主要是节流。[3]即通过节流来减少财力的支出, 在总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谋求增加经费的潜在效益。

2.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注重在厉行节约上使真劲。节约工作表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节约工作抓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因此, 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 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4]良好的节约意识能够转化为―定的经济效益。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教育要先行;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之中。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认清节约与部门发展的关系、节约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育、科研、教学、校园文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明智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四、结束语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 必须确立系统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 后勤管理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 必须建立健全以 岗位职责 为中心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后勤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事事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各人有各人的重点, 人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只有靠后勤人自己的努力,所以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进取,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和发展依法、有序、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论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2]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赵景新.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4]王志刚.浅谈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活力,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高校食堂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食堂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广大师生服务。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食堂管理论文 范文 ,谢谢你的阅读。

高校食堂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部门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而高校食堂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食堂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广大师生服务。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做好食堂工作,本人从强化和提升食堂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意识、大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建立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开发品种力度,满足学生口味需求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社会化改革 物价上涨 管理体系

高校食堂工作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承担着为科研、教学师生服务的,还担当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因而,食堂涉及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它不仅是办好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肩负着高校改革稳定的重任。高校食堂管理应注意的内容包括食堂各岗位的标准化操作管理、菜肴食品质量检测、循环菜单的开发及运用、菜肴品种及口味创新、菜肴食品安全监控等。结合菜肴食品采购建立食堂菜品价格调整备案机制。在新的形势下,物价不断上涨,如何做好食堂管理工作,使食堂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实施标准操作流程

控制菜肴质量为保证菜肴质量达到一定标准,高校食堂必须实施标准 菜谱 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菜肴质量有效控制。在实施食堂各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方面,首先在原料切配时,应掌握好以主料形状为主,辅料根据主料形状进行刀工切配原则进行原料切配,如:主料形状为丁,辅料形状也为丁;主料为条,辅料形状也为条。其次在原料加热时,应掌握好调味的准确度,由于各类菜肴可在加热前、加热中、加热后三个阶段进行调味,故应根据菜肴在各阶段所使用的调味料情况进行相应补充,避免味重现象。

二、标准规范高校食堂菜肴食品质量检测

规范菜肴食品质量检测。高校食堂要保障菜肴食品出品质量,就必须进行菜肴食品质量检测,常规检查 方法 主要从菜肴食品的色泽、香度、味感、形状等方面进行,检测标准和细则主要包括主料的选择、刀工切配、火候及温度、成品滋味、芡汁等几方面。

三、高校食堂循环菜单的开发机标准菜谱的实施

实施循环菜单,加强技术创新。巩固加强现有菜肴质量,制定可以周期循环使用的菜单,以每五个工作日为一个循环周期进行菜肴制作的更新调整,菜单使用三十天后,根据季节及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食品原料的更新和补充,并设计和推出新一轮的菜单。菜单设计应注意对上一期菜单中同种原料进行不同烹调方法与制作工艺的更新,根据菜单的使用情况对菜单中的各种菜品进行分类统计,从而可以了解掌握各种菜肴品种成本高低和受欢迎程度,及时调整菜单设计不但满足就餐者口味需求,而且节约成本。

菜肴食品创新研究。高校食堂需不断创新菜肴食品的种类满足师生口味需求。研发新品并对其进行销量及受欢迎程度的检验,在创新机制方面,食堂可成立菜肴创新研究小组,由该小组成员进行菜肴食品销量及受欢迎程度的统计,接受专业指导意见和师生的建议,并借鉴相关 经验 和书籍进行技术研究,每学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比赛,吸取经验,不断创新以增强高校技术人员菜肴创新研究能力。

四、加强宣传学习 教育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进行安全监管

在新形势下,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很多基础内容的学习与落实尤为重要,如以下几点:

学校及后勤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

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及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到学校,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 法律知识 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操作管理水平。

实行食品卫生安全第三方监管,监管内容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现场速测及分析、风险预警、风险隐患评估、远程视频监控等,通过第三方食品卫生监管,全面控制食堂的菜肴食品卫生,对食堂操作的关键部位进行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议高校食堂实施HACCP体系,可有效预防中毒事件,保障饮食安全。

五、建立食堂菜品价格调价备案机制

为了保持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相对稳定,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原料的价格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食堂饭菜价格调整备案制度,并作为高校食堂对外招标的必要条件。此外,深入研究“农校对接”模式对于降低高校食堂采购成本,提高食堂员工福利及队伍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校对接”主要是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校食堂的对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它可以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学生食堂采购成本,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对促进高校稳定起着重要意义。由于现在物价持续走高,这条途径是非常值得我们考虑的。

六、 总结

高校食堂是一个特殊的运营实体,它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运营实体。只有认清其经营、管理、模式、对象、利益、监管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有的放矢,提高食堂管理的效率、降低高等学校食堂改革要始终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在高等学校食堂改革方面。要按照“三满意”原则开展工作,也就是学校满意、教师学生满意、职工满意。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食堂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要充分认识高校食堂是公益性质的部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模式,提高伙食质量与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学校的稳定和师生员工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成吉.对高校食堂管理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2]林永庆.浅谈高校食堂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0,(10).

[3]吴敏.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1,(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食堂管理论文范文

后勤管理论文创新点学校

关于高校的后勤管理状况与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状况的剖析,简析了高校后勤管理的低效率的状况以及原因,如管理机制不完善,上传下达的时间较长,管理措施实施的不到位,并针对这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后勤服务社会化;对策 一、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与后勤实体从高校管理中的剥离 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后勤管理人员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进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既充满了活力又充满了危机,在这种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有的后勤管理工作者显得很难适应大环境的改变,有的却能很好的适应,大部分人都是被迫在夹缝中艰难的前进。市场机制的引进,对后勤工作者来说有机遇也有危机,关键是他们必须要很好的克服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工作习惯,以跟上现代高校改革的步伐,否则很难适应现代的环境变化。 有些人认为高校后勤就是高校的一个大包袱,对它的存在有认识上的偏差,且由于市场经济化,高校后勤实体逐渐从学校行政职能中剥离,又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后勤实体在管理工作方面也渐渐地落后于学校管理。虽然高校后勤管理已进行市场化,逐渐向企业管理靠拢,但他的工作与其他部门间的的.工作联系不大,所以后勤实体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也很少,逐步脱离了学校的管理。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陷入困境 在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历程中,人员管理由终身制变成了全员聘任合同制,在分配形式上推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在管理制度上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符合当前高校后勤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进行了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多数高校后勤没有把人上升到资源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从管理主体上看,后勤人员大多来源于学校教工亲属、接转的下岗职工、部队转业人员以及学校改革分流的部分员工,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等参差不齐,使得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另外后勤管理人员的观念保守,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坚持着传统观念,而且他们大多缺乏现代后勤管理的系统学习,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此外以前的计划经济用人机制仍然在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深蒂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不注重人员开发,缺乏创造性,同时后勤人事制度也不能很好的促进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资金不足与物价上涨使高校后勤工作面临挑战 近些年,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行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进而外国经济危机也使我国遭受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物价上涨已成为必然,当然也有我国的一些自身因素,比如人民币的升值。从物价上涨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的成本必然加大,但后勤的项目经费却是有限的。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必然在短期内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经费有限,促使高校负债建设。加之物价上涨,使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面临更多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列举对策如下: (一)继续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 继续对高校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本着“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的思想,从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探索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适合高校后勤自身的监管机制,并加强高校后勤的政风行风检查和自查,认真学习组织文件,加强员工的培训,按照要求,结合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深入讨论,完善社会化改革中的不足之处,推进高校后勤更好、更快的发展。此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调动校内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化后勤资源配置,但仅此还远不够,还应当注重有效地借助外力,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必然会在较短时间内、较大程度上改善后勤工作的面貌。 (二)优化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相对滞后,我们应从战略高度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角色定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而不仅仅把它作为执行部门,在适当的职权范围内还要授权、放权,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规划。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的开发,使管理工作者具备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服务行业等方面的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成为有助于高校后勤的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三)完善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打造后勤服务新理念 不断地完善规章制度,指定服务标准,推进规范服务,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所有的员工在处理问题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服务质量。另外后勤管理处要深入开展服务理念的学习、宣传工作,使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管理观念的深化。 (四)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资金不足和物价上涨使高校后勤工作在艰难中前进,如何解决服务项目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是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重中之重。 综合以上所述,高校后勤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加强管理监督力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以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尽快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导语: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件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后勤管理工作者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后勤管理工作的效能就一定能提升上来。

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实现教育改革的后备力量,它能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确保办学效益。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干好后勤工作的基础。学校总务肩负着管理学校工作的重任,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作为一名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深知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办好学校,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是自己的天职,把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为教育改革提供优质服务而努力。

二、要有全心全意服务的态度和奉献精神

学校后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服务,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良的物质条件,确保学校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因此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作为一个后勤管理人员要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要了解教育教学,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意识,对待师生要热情,服务要真诚,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到家。只有树立了这种服务的思想,才能让在第一线的教师无后顾之忧,才能做教育改革的坚强后盾。

经常深入实际,全面了解学校概况,了解师生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为教师和学生排忧解难,多办实事。要带头实干,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甚至只做不说。要有奉献精神。

三、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的后勤工作者也是教育者,因此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将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后勤工作中。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育手段蓬勃发展,如果我们后勤工作者不善于学习,思想不解放,还保持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做法,仅靠经验管理,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工作中就会拖教学的后腿。

四、后勤工作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

首先,后勤工作要有长远的工作目标。学校以正确的办学思想、全面育人的观点,根据实际条件制定出学校事业的发展规划。后勤管理必须以学校发展规划为蓝图,制定长期计划。其次,后勤管理要将长期计划分步实施。要分阶段、分学期制定实施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合理分工,职责清楚,讲求落实。再次,后勤工作要有超前意识。后勤工作必须做到“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只有这样主动工作,才能真正服务教学,服务效益才高。

一、领导重视,抓好队伍建设

学校后勤管理进行规范与创新,学校领导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后勤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此,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膳管会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选拔后勤工作人员时,应按需设岗,岗位公开,实行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双向选择;针对各项具体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让食堂的全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专门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研究各阶段落实措施;要求学校后勤人员全面提高食堂卫生及安全工作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总务处负责具体落实;对从业人员、设备、采购、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环节进行了细化并狠抓落实;校级领导及值日教师每天轮流到学生餐厅巡视,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立即进行改进。

这样学校逐渐形成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当然,我们也在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其能够安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有助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还应增强服务意识,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一个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是以能否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为标准进行评判的。我校的后勤工作人员都是选择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热爱后勤工作,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的人员。通过择优录用,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校的后勤工作人员个个都明白后勤服务不单单指服务态度,而是包括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后勤管理人员要克服简单承包的思想,认识到自身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全面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师生。因此,我们认为,要办好师生满意的后勤,后勤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并不断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的东西,这样不仅满足了师生的需要,同时也提升了后勤自身的竞争力,有助于应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冲击。

1.严格执行国家的《食品卫生法》,有各项卫生安全制度和措施,并做到了有检查、有记录,有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工作人员能自觉按要求上岗和操作,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同时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

2.采购做好验收工作。严格把好食品进货关,我们进行统一采购,对采购的食品索取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出货手续齐全,帐册相符,并由专人负责。

3.每次用餐后所有的餐具、用具都用国家标准药品消毒,健康卫生。

4.建全各类安全卫生制度以及进、出货招标、检查、验收、登记、签字制度,定期公布市场原料价格和每餐饭菜价。

5.建立社会、师生监督机制,让大家共同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各部门定期举行碰头会,监督以收费标准、成本利润控制、饭菜质量、开支结构为重点,行使对食堂的监督、检查等职能。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教育教学服务

俗话说得好“学校要管好,重点抓两堂”,一是课堂,二是食堂。食堂管理的好坏与课堂管理同样重要,这充分说明了办好学校食堂的重要性,充分说明了学校食堂不仅仅是伙食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科学的管理体制既有利于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又影响和服务于教育教学。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实现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学习和研究管理科学,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采取相应的举措促进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后勤工作人员采用目标管理的办法,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各阶段的目标,根据总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近期目标,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用来评估考核,并以此作为劳动报酬的依据,以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创新的管理体制,学校还应采取有效办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以达到通过管理人员职业化来促进专业化管理。同时,为确保创新管理体制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在进行选拔后勤干部时,应尽量选择组织管理能力强,具有服务、创新意识的人员来担任领导工作。

四、规范后勤工作程序

规范后勤管理程序,首先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我校设施到位、操作规程、措施健全,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良好。食堂配备的各类器械、用电设备、消防设备、电路、开关插座、库房的安全状况都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操作规程明确。

为规范食堂管理,学校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制度》、《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不是停留在表面,都逐一抓实抓细,有效地促进了食堂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后勤工作程序中,应着重注意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的环节。在日常工作中,后勤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问题往往出现在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的环节上。在进行后勤工作时,就算计划十分周密,组织非常有力,也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监督检查工作和信息反馈流程出现了问题,导致信息没有及时、准确的反馈到有关部门,很容易造成因突发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进程。后勤管理者必须通过监督机制随时掌握反馈信息,才能及时解决新问题,确保后勤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因此,规范后勤工作程序,重视每个环节,是保证后勤工作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五、以人为本,保证食品质量

为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和身心健康,我校坚持“公益性”原则,按照“非营利性”要求,进行食堂成本单独核算,以保证食堂日常运转经费收支平衡为目标,合理确定供餐价格。

1.认真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标准逐条进行对照检查和改进。

2.按照学校要求,由总务处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食堂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在考核中把食品、菜肴的价格、质量、数量作为重点。

3.保证饭菜的数量和质量,努力做到荤素合理搭配,品种丰富多样,满足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六、师生共建文明食堂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与学生的联系形成一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与学生代表进行座谈、沟通,听取意见,并做到有反馈,有措施,有改进。

2.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爱心营养餐”,解决后顾之忧,帮助他安心学习。

3.学校每天在用餐时间安排教师带队和进行用餐管理,督促学生文明用餐。

4.食堂工作人员热情服务,用语文明,做到服务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5.建立食堂菜谱公开制度,菜谱实行每周提前交总务处审核备案。

一、学校后勤管理需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目标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首先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目标,有了目标,就可以引导后勤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工作。首先,后勤管理工作要有长远的工作目标。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条件,结合育好人的正确办学思想,制定出学校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长期计划和近期目标。后勤管理目标必须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出后勤管理长期计划。例如最近几年,学校要修建哪些工程、增添哪些设备,哪些教室、宿舍和其他固定资产要维修,校园及周边绿化达到什么水平,后勤工作人员有哪些培训计划以提高其素质等等都要有一个较远的奋斗目标。其次,后勤管理要根据长期计划制订分阶段、分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合理分工,讲求落实,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做到奖惩分明。再次,后勤工作要有超前意识,后勤工作必须做到“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和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效益和质量。

二、健全制度,实现学校后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搞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就必须健全制度,推行规范化管理,使每一项后勤工作都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后勤工作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化管理?第一,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分工和组合,是取得工作成效的前提和条件。后勤工作是服务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最具体的工作,必须根据岗位要求、人员素质及技术技能等情况作综合考虑,对后勤人员做合理的工作分工,做到有岗必有人,有岗必有责,事事有人做。必须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杜绝有岗无责、有责不明的状况。同时严格要求全体后勤人员忠于职守,履行岗位职责,杜绝有责不守、玩忽职守等消极怠工,甚或渎职的行为,真正从用人上保证规范化管理的实现。第二,建章立制,硬化管理。后勤工作最基本的是管钱管物,除岗位职责以外,必须制定科学规范、具体可行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办法。如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基建维修管理制度,物品采购制度,公物保管制度,奖金与津贴分配制度,等等,严格做到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第三,规范程序,注重过程。管理重在过程,工作过程做到了程序性和规范化,管理也就落在了实处。首先,必须理顺关系,拟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其次,必须严格履行程序规则,抵制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做到规范操作,按章办事。第四,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督查机制,通过不同方式对我们的管理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是为了抓落实,使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程序等付诸实施,逐步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机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三、提高后勤人员素质,建立高素质后勤队伍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对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后勤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钱财物能否得到合理节约使用、能否为师生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更关系到学校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为此,应加强以下工作:第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要求后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后勤工作人员,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职责,他们也责无旁贷。因此,他们也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必须坚持学习。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建立高素质后勤队伍。后勤员工的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学育人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把后勤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后勤总体发展规划中,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辅以实施。通过培训,使全体后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能全面提高后勤人员良好的文化、业务素质,有助于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后勤工作虽然事小,却有关学校总体服务大局。第三,加强后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支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技术和师生服务的任劳任怨的并有创新精神的后勤管理队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不断探索和提高后勤科学化管理水平。

高校后勤管理研究论文

关于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问题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的日常情况,分析探讨了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使用;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相应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地位日益体现,没有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因而后勤保障在高校办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对应高校为后勤工作投入了相当数额的经费。由于后勤工作繁杂、经费项目多,使得后勤经费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成为后勤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且缺乏竞争实体,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盈利是自己的,亏了是学校的。 (二)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缺乏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某些经费随意列支,严重超支。随着各种应酬的增多,业务招待费日常支出居高不下,在日常运行费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范围及标准;有的物资、设备购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论证,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积压情况严重,造成了物资及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计划外用工人数与实际所需要的工作量不相符,造成了人浮于事,计划外用工工资的过多支出;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无依据乱发各种补贴和加班费,以各种名义进行明补和暗补,但实际需要花钱的项目却经常无钱,导致项目搁浅,服务保障跟不上,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材料物资经费浪费严重 后勤部门主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物资,如果这一块管理松散,缺乏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使用无消耗标准,盲目领取,随意使用,库存管理混乱,从而也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 (四)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 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一种潮流。目前,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存在很多猫腻。 二、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改革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后勤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后勤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高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进一步明确后勤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权限、开支范围和标准、资产及物资管理等有关规定,从而使各部门和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地遵守财经规章制度。同时,各部门与有关财务人员加强沟通与协作,对属于学校的有关收入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侵占和挪用。 (二)强化经费管理部门责任意识 后勤经费的管理不只是主管领导的事,主要在于各中心、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对于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部门负责人都要谨慎权衡确定,要做到办什么事花什么钱,把钱要用到刀刃上。各部门经费的管理要与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 (三)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 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四)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应大 力发展网络会计,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五)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 材料物资在后勤经费如何节省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加强材料物资的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1、对于年消耗量大的物资统一集中采购,参加招标采购,计划好采购品种和数量,采购物美价廉的物资,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其次参照有关行业,确定某些物资的年消耗数量及标准,有计划的使用物资;2、加强定期或不定期的库存物资的清仓盘库工作,不积压物资和过期变质的;3、及时跟踪市场信息,使材料物资管理工作能够制度化、程序化,有效的减少材料物资的浪费,避免重复购置,节约经费的开支,从而达到提高经费使用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经费在面临的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服务能力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和节约经费是后勤工作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就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高校经费管理从粗放型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向迈进,从而就可以加强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后勤事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写吗!我知道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后勤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738(2011)11-0318-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复杂局面,迎接挑战。作者认为改善旧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现状进行分析,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都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突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如何不断创新、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如何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后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高校后勤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1]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且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规范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陈旧。

国内高校后勤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难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人员思想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

后勤是服务高校师生强有力的后盾,是以服务为“根”的单位。然而高校后勤人员经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服务意识薄弱,缺乏主动为学院正常教学秩序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高校后勤普遍不受重视,队伍结构不完整,人员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高校后勤始终墨守陈规,难以推陈出新、跳出以往陈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滞后,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一)转变观念,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后勤管理者就应做到:

1.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于认识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内部, 从复杂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相互的联系中找到本质的必然联系。

2.要按科学决策程序办事。进行决策时, 要掌握准确信息, 从实际出发, 加强预测论证, 更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决策观念。[2]

3.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管理者思想观没有创新,后勤管理工作就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二)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职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采用现代化财务手段,保证高校后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后勤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根据内部财务核算,进行 总结 反思 ,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开源节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强化“减付”是增加效益的观念,着力在“减付”上做文章。当前“钱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正确途径主要是节流。[3]即通过节流来减少财力的支出, 在总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谋求增加经费的潜在效益。

2.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注重在厉行节约上使真劲。节约工作表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节约工作抓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因此, 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 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4]良好的节约意识能够转化为―定的经济效益。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教育要先行;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之中。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认清节约与部门发展的关系、节约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育、科研、教学、校园文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明智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四、结束语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 必须确立系统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 后勤管理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 必须建立健全以 岗位职责 为中心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后勤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事事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各人有各人的重点, 人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只有靠后勤人自己的努力,所以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进取,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和发展依法、有序、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论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2]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赵景新.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4]王志刚.浅谈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活力,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学校后勤管理机制优化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后勤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738(2011)11-0318-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复杂局面,迎接挑战。作者认为改善旧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现状进行分析,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都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突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如何不断创新、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如何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后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高校后勤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1]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且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规范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陈旧。

国内高校后勤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难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人员思想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

后勤是服务高校师生强有力的后盾,是以服务为“根”的单位。然而高校后勤人员经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服务意识薄弱,缺乏主动为学院正常教学秩序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高校后勤普遍不受重视,队伍结构不完整,人员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高校后勤始终墨守陈规,难以推陈出新、跳出以往陈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滞后,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一)转变观念,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后勤管理者就应做到:

1.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于认识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内部, 从复杂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相互的联系中找到本质的必然联系。

2.要按科学决策程序办事。进行决策时, 要掌握准确信息, 从实际出发, 加强预测论证, 更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决策观念。[2]

3.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管理者思想观没有创新,后勤管理工作就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二)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职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采用现代化财务手段,保证高校后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后勤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根据内部财务核算,进行 总结 反思 ,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开源节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强化“减付”是增加效益的观念,着力在“减付”上做文章。当前“钱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正确途径主要是节流。[3]即通过节流来减少财力的支出, 在总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谋求增加经费的潜在效益。

2.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注重在厉行节约上使真劲。节约工作表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节约工作抓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因此, 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 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4]良好的节约意识能够转化为―定的经济效益。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教育要先行;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之中。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认清节约与部门发展的关系、节约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育、科研、教学、校园文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明智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四、结束语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 必须确立系统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 后勤管理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 必须建立健全以 岗位职责 为中心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后勤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事事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各人有各人的重点, 人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只有靠后勤人自己的努力,所以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进取,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和发展依法、有序、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论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2]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赵景新.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4]王志刚.浅谈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活力,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学校后勤管理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督促检查,才会取得较大的实效。目标是行动的方向,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学校工作主要由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三大块组成,其中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分别针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给予保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彼此分工,各司其责,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校所担负的培养人才、创造教科研成果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没有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其它工作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后勤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工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后勤职能进一步扩展,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有效的后勤工作作保障,其他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开展,甚至无法完成。后勤服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情绪、单位的形象与管理,进而影响工作效率。但是,后勤服务又不像其他业务工作那样易于遵循,它是一项伸缩性、机动性较大,模式相对不固定的工作。

当前,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改为中心,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经济上、物质上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学校后勤工作的根本。

一、加强后勤工作领导,更新服务观念扎基础

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因而为教学服务的后勤工作,在部分领导、教师、学生的眼中便退到了“二线”,甚至有人认为教师是耻于做这项工作,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没有必要得到尊重的,他的劳动成果也没必要得到尊重。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后勤工作人员一定是人心涣散,工作应付,学校的公物维护、环境卫生等管理,肯定是在低水平上运转。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教师要关心后勤,关心后勤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待遇,爱护其劳动成果,唤起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后勤队伍,确保后勤工作能够优质高效地为教学服务。

同时,学校的后勤工作也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当学校加强了师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教育,杜绝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养成了白天不点长明灯、电脑进行屏幕保护、空调温度尽量打高、下班自觉关掉饮水机和电脑电源等良好行为,就会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氛围好风尚,进而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各种教学设备设施的寿命得以延长,使用率也将大大提高,最终实现后勤服务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建设后勤过硬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强实效

后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做好后勤工作的首要条件,每个学校都要上下努力,建立一支过硬的后勤队伍,让他们以校为家,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态度勤恳努力,肯开动脑筋,肯钻研学习,自觉适应建设现代化学校的需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作为后勤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的意义所在,坚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想教职工所想,做教职工所做,急教职工所急,力求把为教师解决的事情做到前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严格规章高效运行,改进服务方式守清廉

学校的各项制度,从大的方面讲其实并不缺,但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还缺很多,更关键的是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人们的脑袋里没有制度,对于违背制度的事我们无动于衷,习以为常。所以,应制定校园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不能光谈制度的学习,重点应抓制度的落实,在细节上从严,加强督查,克服惰性,推动后勤工作迈上新台阶。

后勤工作常与钱物打交道,为此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牢筑拒腐防变的“堤坝”。把自我价值观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树立起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抛弃个人私利,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和全体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平原则,在工作中力求平等待人,秉公办事,对服务对象不论亲疏、职位高低,都一律一视同仁,对于老师们的习惯尽量给予尊重,对于个别老师提出的过份要求要给予婉言拒绝,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照顾的还是要给予照顾。

四、克服短板长足发展,推进服务创新上台阶

不可否认,有的学校后勤工作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后勤管理作风还不够扎实,离“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的要求有差距;后勤人员缺少与教师们谈心交流,对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缺乏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凭经验;学习培训开展不平衡,后勤人员流动大,队伍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等等。

为此,学校要培养优秀的后勤员工和后勤人员要助推学校长足发展,还需要“双管齐下”从多方面着力。

(一)加强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抓好后勤管理。学校班子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领导,把后勤队伍配齐配强,形成战斗力;后勤人员要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地开展工作,率先垂范。

(二)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服务意识。后勤人员要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深入到教职工当中去,及时与他们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凡是教师提出的合理化服务要求,努力做好、做实。

(三)加强后勤制度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后勤办公室要与各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签订财产使用保管责任书等,做好日常督导检查和财产维修工作,真抓实干,使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四)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后勤工作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后勤人员必须增强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参加业务培训;学校要为后勤人员多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促进成长成熟;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则要加强指导和督导,根据基层实际,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总之,学校后勤服务不仅是一项非常繁琐,又比较辛苦的工作,还是一个学校的“门面”和“窗口”。做好学校后勤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筑牢主人翁责任意识,发挥好每位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效率、高质量地为教学工作服务,不断推动学校全面、持续发展。

学校后勤工作不仅是对全校师生的物质保障和服务,还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基础物质条件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若基础得不到保障,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且后勤工作职工多与学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品行。后勤职工要认真科学地做好后勤工作,把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环境、行为和言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因此,后勤工作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为学校开展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学校后勤工作,是为学校教育工作做铺垫。

一、后勤工作者应具备的几项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后勤工作者,其具备的工作素养应该是多方面的。后勤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有着不小影响,因此后勤工作员工要具备一定的品德政治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不俗的文化素养。后勤工作管理者更应当注重自身综合素养。

1.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

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优良的思想素养是后勤职工开展工作的前提,同时是为师生做好服务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后勤工作管理者进行人员配置的时候,需要将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2.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随着新课改不断发展和进行,我国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老师和学生都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后勤工作应当追随学校规定,顺应社会发展和需要。敢于在原先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学习用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这也是为师生服务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后勤工作者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3.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工作热情

后勤工作性质决定了后勤员工要频繁地与学生和教师交往。在此过程中,后勤工作员工的一些陋习会被学生模仿和学习,对学生今后发展和学习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后勤工作其实是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后勤工作员工的一些自身特点会被学生模仿和学习。后勤管理者还应当具备甘于奉献、工作热情等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到这些优良品质,从而形成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当前工作模式进行改革

目前后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能顺利开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学校后勤工作应当进行改革和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要求。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认为改革当前工作模式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1.相关领导重视

学校相关领导对后勤人员的选取应该有所把控,根据后勤工作的性质安排相关人员。选拔乐于奉献和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并将后勤工作员工的职称等加入日常考核工作中。此类问题关系后勤职工的今后发展,解决此问题可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努力营造后勤工作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氛围,让后勤职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更好地为师生教育生活服务。

2.健全相关制度

目前学校相关后勤 规章制度 还不算完善,良好的责任管理制度是学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让职工意识到做好工作不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后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相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职工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帮助后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让职工发挥最大作用。

3.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后勤工作不仅是物质保障,还是对学校学生的重要教育。后勤工作对学生的德育有重要作用,后勤工作者不仅为学生物质生活服务,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品德的良师益友。在做好学生物质服务的基础上,更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三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实际生活当中。

后勤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学校开展正常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做好后勤工作任重道远,虽然目前情况下后勤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但严格来讲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广大后勤员工共同努力,以及全校师生共同帮助。帮助后勤职工做好基础工作,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后勤工作成为学校德育智育的好帮手。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它以大局为先,以服务为重,在多年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摆正位置,团结协作,提高责任意识

学校的后勤工作是为教育、教学、师生服务的,服务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也不是性格粗细的问题,主要是个认识的问题,如果对服务缺少足够的认识,就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低下,服务态度的蛮横。后勤管理工作上下左右,纵横交错,事无巨细,头绪繁多,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人与物的关系处理不当,又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用具、水、电、暖等保障样样都要考虑周全,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师工作的情绪。因此,后勤工作是打造和谐校园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勤管理服务有了以上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后勤管理要想取得成绩,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后勤管理工作中,以创和谐部门为出发点,学会“弯腰”,讲团结,告诫自己做人要大气,摆正位置不越位,开展工作互补位。在工作之余常常听取部门同事的合理化建议,必须依靠全体后勤人员,凝心聚立,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后勤工作的责任意识、服务质量。

二、领导重视,提高素质,提高服务意识

学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实行优化,这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有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应把后勤人员的评优、晋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的考核工作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三,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一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二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必要条件。二是提高职工素质。一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要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三是后勤职工应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学校后勤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应体现到每一个被服务者的身上,服务质量的评定是通过多次服务给出的,它是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具体服务所构成,就要求每个职工必须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而后勤职工要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就必须不断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加压,在工作中做到八个字: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这是服务艺术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总务后勤优质服务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确立目标,健全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后勤管理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督促检查,才会取得较大的实效。目标是行动的方向,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即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以目标管理的绩效来评估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来说,可行、准确的目标可以正确引导后勤人员进行高效的经营运作。制度建设是规范后勤管理十分重要的。制度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它告诉人们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如在学校后勤管理上坚持校园“巡视制”、后勤服务“回访制”,后勤人员常深入实际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热情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坚持每周到年级走走,主动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主动了解老师的心声,听取老师的意见,做到上传下达,不流于形式;超出职权范围的请求则尽快向校长转达并向老师反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后勤人员要多次进行回访,力争把工作落到实处,及时为师生排忧解难。同时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尽可能把各项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考虑得周全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不仅要建立规章制度,还要完善规章制度,更要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各项制度,制度才有效力,管理才有效果。形成规范、和谐的后勤管理模式。才能“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才能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以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 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校后勤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3-2738(2011)11-0318-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后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时期下的复杂局面,迎接挑战。作者认为改善旧的管理手段,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现状进行分析,对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都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突出的 热点 、难点问题,如何不断创新、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如何促进高校后勤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后勤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高校后勤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1]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且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规范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陈旧。

国内高校后勤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硬件设施落后,难以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人员思想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自觉性不强。

后勤是服务高校师生强有力的后盾,是以服务为“根”的单位。然而高校后勤人员经常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服务意识薄弱,缺乏主动为学院正常教学秩序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高校后勤普遍不受重视,队伍结构不完整,人员 文化 、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导致高校后勤始终墨守陈规,难以推陈出新、跳出以往陈旧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滞后,难以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一)转变观念,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提高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后勤管理者就应做到:

1.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决策成败的关键在于认识上能否深入事物的内部, 从复杂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相互的联系中找到本质的必然联系。

2.要按科学决策程序办事。进行决策时, 要掌握准确信息, 从实际出发, 加强预测论证, 更要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决策观念。[2]

3.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管理者思想观没有创新,后勤管理工作就难以取得质的飞跃。

(二)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后勤职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后勤 财务管理 。采用现代化财务手段,保证高校后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后勤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根据内部财务核算,进行 总结 反思 ,制定详细的、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开源节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强化“减付”是增加效益的观念,着力在“减付”上做文章。当前“钱少事多”是后勤保障的主要矛盾,“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正确途径主要是节流。[3]即通过节流来减少财力的支出, 在总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 谋求增加经费的潜在效益。

2.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注重在厉行节约上使真劲。节约工作表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节约工作抓得如何, 直接影响着高校后勤经济效益。因此, 要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 增强“节约是增收”的意识。[4]良好的节约意识能够转化为―定的经济效益。强化后勤管理人员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教育要先行;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并纳入高校整体规划之中。使广大后勤工作人员认清节约与部门发展的关系、节约与个人的关系。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四)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构建以服务于教育、科研、教学、校园文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明智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有效的考评机制,使后勤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后勤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后勤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充分调动后勤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大胆创新,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

四、结束语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 必须确立系统意识和全局观念,同时, 后勤管理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 必须建立健全以 岗位职责 为中心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后勤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事事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各人有各人的重点, 人人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只有靠后勤人自己的努力,所以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进取,才能使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和发展依法、有序、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雄.论高校后勤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2]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3]赵景新.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

[4]王志刚.浅谈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活力,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为了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提升后勤服务品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要求各部门围绕新形势下的需求,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其次应当构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运用新技术、新工具,推动后勤管理精细化、大数据化、物联网化;再次,在各级各部门之间建立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延伸服务链路。

后勤工作中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以优化学校的后勤工作,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化、数字化这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为只有学校所有的基本情况数字化了,才有可能进行高效管理。也就是要把学校所有的校产要分门别类的录入计算机,收集的校产信息要详细、清楚,建立数据库,力争做到数据调阅方便。具体应包括①校园的平面图、建筑的设计图、水电布设图等都应录入电脑,便于管理和维修。②所有的校产要按类别进行编号,录入计算机,录入时应包括校产的基本信息、存放地点、保管人、使用情况等。③建立学校所有教师、学生基本情况资料档案,便于进行信息化管理时数据处理的需要。(二)学校财务收支进行计算机管理在目前实行集中核算的制度下,学校更应及时了解财务收支状况,以便学校领导统筹安排经费。逐步使教师工资、奖金的发放、学生代管费的结算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以便动态的了解各项经费的使用、发放情况。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①教师工资奖金的发放清单可以在学校的网上建立栏目,本校教师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查询,非本校教师则无此权限,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及时的掌握发放情况,以便及时在银行卡上核对。②利用EXCEL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设置好相应的公式和函数后,建立教师公费医疗报销系统。不但可以正确的核算出教师的每次应报额度,而且可以实时反映出全校教师的公费医疗使用情况,既方便教师报销,又便于管理。学生的代管费核算也可参照实行,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代管费的使用情乱。③利用财务软件,实现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类软件比较多,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三)校产管理、维修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校产管理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但要重视开源,更应当注意节流。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因此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而实行计算机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具体应做到:①在校信息化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要求分门别类的建立固定资产清单,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管理财产设备的信息可以尽可能多的录入,便于管理。其次要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要求校产保管人在校产有变动时及时用电子报表的形式报事务室,便于及时更新资产信息。②对于贵重设备要按编号建立维修档案,(比如对某一台机器,某时某人使用、某时出现某故障维修、换配件多少等进行备案),便于管理,便于维修,也为按章办事提供依据。③建立校产网上维修中心。利用学校“师师通”的条件在网上建立保修中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方便的报修,维修老师也可以及时的进行维修,确保教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④建立反馈制度,在网上定期或不定期的反映各种校产的维修、使用情况。(四)图书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图书流通量的提高以及周转率的加快是体现图书效益的重要方面,而采用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这个目标。以某校为例:手工借书时,学生每两周才获得一次借书机会,实行计算机管理后,改为每周轮到一次,学生在一年里几乎每个星期都可以来借书,一年中平均每个学生借书在20册以上,极大的提高了图书的使用率。此外可以利用校园网及时将新书好书的目录,从软件中下载下来不定期地通过校园网发送到每个教师及每个班级的电脑里,使教师学生及时了解图书信息,便于借阅。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建立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即通过学校的网站把一些电子读物挂到网上,这样的话更方便教师、学生资料的查阅。(五)卫生保健室要对学生卫生保健、体检等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卫生保健老师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建立学生的卫生保健、体检电子档案,以便对学生的体检结果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找出学生一些常见病产生的原因。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卫生常识、知识的教育。相信随着各校“师师通”工程的实现和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学校后勤管理不断提高的要求,学校后勤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也一定会带给我们后勤管理崭新的面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