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什么期刊

发布时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什么期刊

二本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学院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西校区东临湘江,北峙南岳首峰回雁峰,占地面积481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校区占地面积1685亩,始建于2004年,已初步显现现代化、园林化校园格局。学院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万平方米,实验室万平方米,图书馆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藏书115万册,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校园网已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206人。其中,本科生10223人,专科生851人,成教在籍学生1086人。学院现有16个系(部),18个研究所(中心)。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法学、体育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广告学、小学教育、编辑出版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3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17个。所设置的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0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外聘各类教师14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52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列入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3人、入选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4人。有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奖项。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2003-2006年期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380篇,主持部级、省级教研课题28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4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十五”教育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教研课题20项。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课题159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4部;发表科研论文1642篇(其中核心期刊505篇),学术作品110件,获得专利2项。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杂志检索系统收录63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收录转载复印文章109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人居环境研究基地是湖南省首批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其“船山研究”栏目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在百年办学历史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衡阳市直三十所中学的教育工作人员3369人,该院历届毕业生1700余人,占总数62%以上。衡阳市各级教育行政干部80%为我院毕业生(包括现任的衡阳市教育局局长、书记);我院毕业生中,现有中央候补委员1人,省委常委1人。衡阳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领导和各县(市)处级干部中,我院毕业生均占较大比例。近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非英语专业全国四级水平考试、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在校学生发表作品、论文500余篇(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人次。涌现了以“全国2005年度十大年度人物----勇气人物”周军、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已进行技术转让的肖宾宾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生。我院每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89%以上,办学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院努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均每年聘请外籍专家6人来院任教,并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外三所大学洽谈联合,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是湖南省“文明高校”、“文明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和“先进教职工之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湖南省及衡阳市党政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省委书记杨正午、副书记郑培民、吴向东、省长周伯华、省政协主席刘正、省委常委秦光荣、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副省长贺同新、许云昭以及省教育厅、衡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曾先后来我院指导工作。目前,学院正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的院校中居于先进行列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收。经了解,大学学报是收综述类文章的,但要求不低,不能东拼西凑哦。

首先综述的文章是很难发表的,并且都是杂志社主要约稿大咖来帮忙发表几篇文章,按道理说综述文章应该是不对外征稿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学报都是不可以投稿综述的,如果想详细了解哪些学报征稿综述类的文章,可以联系期刊之家的资深编辑。下面小编推荐基本学报类期刊:《物理学报》刊登物理学科各领域中原创性成果的前沿研究综述、研究快讯及研究论文。该刊以论文水平高、创新性强,发表速度快的特点,受到国内外物理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被国际著名的SCI等17种核心检索系统收录。《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该刊为双月刊,大16开,176页,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第3、6期为自然科学。该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哲学研究、船山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教育与心理学研究、地方文化与经济研究;自然科学开设了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环境教育专栏等栏目。《新乡学院学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收。经了解,大学学报是收综述类文章的,但要求不低,不能东拼西凑哦。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

学院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衡阳师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湖南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以优异成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面积共2166亩;设有19个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在职教职工129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万多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衡阳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光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国古代文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区域经济学

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

地理学(0705):人文地理学(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2)

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型)

教育硕士(0451):教育管理(045101)、学科教学-语文(045103)、学科教学-数学(045104)、学科教学-地理(045110)、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电子信息硕士(0854):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085401)、检测技术及自动化(085402)、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085403)

材料与化工硕士(0856):功能金属有机材料(085601)、环境分析技术与环境保护材料(085602)、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与应用(085603)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现有在职教职工129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多人(二级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0多人,另有在读博士6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00多人。有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共100多人。外聘院士、国内外专家180多人,省海外名师及引智专家20人。

省级教学团队:光电课程组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美术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拥有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另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校级精品课程20门。2013年,在湖南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衡阳师范学院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立体式教育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获一等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英语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美术学、新闻学、地理科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美术学、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

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运动训练、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等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衡阳师范学院—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音乐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数学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文化遗产与地理信息技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交流合作:

衡阳师范学院实施“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省级示范中学、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合作发展战略。截至2016年3月,该校已与中国国内地市州教育局、名优特中学及深圳软件园、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等30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荣誉: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衡阳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所12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传统聚落数字化保护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湖南省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基地

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几何函数理论研究所、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研究所、美术教育研究所、湖南地方音乐研究所、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湘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湖湘文化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中心、统计与建模研究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与体适能研究中心、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0多个省、市级科研机构。近年来,学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6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6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90多部;获各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90多项;获发明专利7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教育部两届“优秀特色科技期刊”。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底,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205万余册,其中包括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古籍及完整的地方志文献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13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55个(含共享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26个),有CNKI、EBSCO、Springer、维普期刊等综合性数据库。

学术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有哲学研究、船山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开设有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环境教育专栏等栏目。该刊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等刊物的期刊源。2009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2013年9月,获评为“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厚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有推崇、重视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视人的品德教育。体现了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的教育原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多,丰富:取得,换得。“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了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院的生命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砺志”,语出清李渔《慎銮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 砺:磨砺,磨练。志:意志,志向,理想。“砺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理想。既表现了该院重视学生意志力等各种素质的培养,也体现该院师生员工为实现学院的宏伟目标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体现了该院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实的实际行动。

校徽:衡阳师范学院校徽由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邓政老师于1999年设计,后经集体修改完成。标志的基本外形为大雁与烛火的抽象变形。衡阳又称雁城,大雁体现了衡阳的地域特色,烛火体现了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

此外,标志还采用了衡阳师范学院的拼音简写,“HYSY”与大雁、烛火的图像进行融合,以加深标志的可识度。同时,飞翔的大雁体现了衡阳师院蒸蒸日上的精神面貌,燃烧的烛火,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体现了衡阳师院的热情与活力。

校歌:《衡阳师范学院校歌》歌词为集体创作,由李刚教授谱曲,2002年7月修改完成。 歌曲为进行曲风格。全曲音乐分为两个部分。在激昂的前奏之后,第一部分热情而舒展,八度等大跳音程的运用,表现了南岳的雄伟和该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部分坚定有力的附点及切分节奏的运用讴歌了“校训”的精神,表现了师生面向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

二本 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学院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西校区东临湘江,北峙南岳首峰回雁峰,占地面积 481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校区占地面积1685亩,始建于2004年,已初步显现现代化、园林化校园格局。学院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 万平方米,实验室 万平方米,图书馆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藏书115万册,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校园网已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206人。其中,本科生10223人,专科生851人,成教在籍学生1086人。学院现有16个系(部),18 个研究所(中心)。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法学、体育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广告学、小学教育、编辑出版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3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17个。所设置的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0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外聘各类教师14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52 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 人、列入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1 人、省学科带头人 2 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3人、入选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4人。有 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奖项。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2003-2006年期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380篇,主持部级、省级教研课题28项,主编和参编教材 44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十五”教育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教研课题20项。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课题159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4部;发表科研论文1642篇(其中核心期刊505篇),学术作品110件,获得专利2项。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杂志检索系统收录63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收录转载复印文章109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人居环境研究基地是湖南省首批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其“船山研究”栏目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在百年办学历史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衡阳市直三十所中学的教育工作人员3369人,该院历届毕业生1700余人,占总数62%以上。衡阳市各级教育行政干部80%为我院毕业生(包括现任的衡阳市教育局局长、书记);我院毕业生中,现有中央候补委员1人,省委常委1人。衡阳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领导和各县(市)处级干部中,我院毕业生均占较大比例。近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非英语专业全国四级水平考试、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在校学生发表作品、论文500余篇(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人次。涌现了以“全国2005年度十大年度人物----勇气人物” 周军、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已进行技术转让的肖宾宾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生。我院每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89%以上,办学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院努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均每年聘请外籍专家6人来院任教,并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外三所大学洽谈联合,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是湖南省“文明高校”、“文明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和“先进教职工之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湖南省及衡阳市党政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省委书记杨正午、副书记郑培民、吴向东、省长周伯华、省政协主席刘正、省委常委秦光荣、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副省长贺同新、许云昭以及省教育厅、衡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曾先后来我院指导工作。目前,学院正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的院校中居于先进行列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

学院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衡阳师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湖南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肇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以优异成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面积共2166亩;设有19个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在职教职工1295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万多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开设51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衡阳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光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国古代文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区域经济学

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

地理学(0705):人文地理学(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2)

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型)

教育硕士(0451):教育管理(045101)、学科教学-语文(045103)、学科教学-数学(045104)、学科教学-地理(045110)、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电子信息硕士(0854):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085401)、检测技术及自动化(085402)、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085403)

材料与化工硕士(0856):功能金属有机材料(085601)、环境分析技术与环境保护材料(085602)、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与应用(085603)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现有在职教职工129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多人(二级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0多人,另有在读博士6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00多人。有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共100多人。外聘院士、国内外专家180多人,省海外名师及引智专家20人。

省级教学团队:光电课程组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美术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拥有1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另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校级精品课程20门。2013年,在湖南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衡阳师范学院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立体式教育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获一等奖。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英语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美术学、新闻学、地理科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美术学、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

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运动训练、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等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衡阳师范学院—广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音乐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数学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文化遗产与地理信息技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交流合作:

衡阳师范学院实施“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省级示范中学、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合作发展战略。截至2016年3月,该校已与中国国内地市州教育局、名优特中学及深圳软件园、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等30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荣誉: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衡阳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所12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传统聚落数字化保护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金属有机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湖南省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基地

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研究所、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几何函数理论研究所、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研究所、美术教育研究所、湖南地方音乐研究所、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湘南地区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湖湘文化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中心、统计与建模研究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与体适能研究中心、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0多个省、市级科研机构。近年来,学校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6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9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6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90多部;获各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90多项;获发明专利79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教育部两届“优秀特色科技期刊”。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底,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205万余册,其中包括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古籍及完整的地方志文献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13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55个(含共享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26个),有CNKI、EBSCO、Springer、维普期刊等综合性数据库。

学术期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有哲学研究、船山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开设有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环境教育专栏等栏目。该刊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等刊物的期刊源。2009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2013年9月,获评为“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厚德、博学、砺志、笃行

“厚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有推崇、重视之意。“厚德”,即崇尚人的品德,重视人的品德教育。体现了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的教育原则,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多,丰富:取得,换得。“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体现了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院的生命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砺志”,语出清李渔《慎銮交·久要》:“待我砺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 砺:磨砺,磨练。志:意志,志向,理想。“砺志”即磨练意志,追求远大志向和理想。既表现了该院重视学生意志力等各种素质的培养,也体现该院师生员工为实现学院的宏伟目标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坚定之意。“行”即行动,实践。“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体现了该院广大师生员工求真务实,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志向变成坚实的实际行动。

校徽:衡阳师范学院校徽由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邓政老师于1999年设计,后经集体修改完成。标志的基本外形为大雁与烛火的抽象变形。衡阳又称雁城,大雁体现了衡阳的地域特色,烛火体现了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

此外,标志还采用了衡阳师范学院的拼音简写,“HYSY”与大雁、烛火的图像进行融合,以加深标志的可识度。同时,飞翔的大雁体现了衡阳师院蒸蒸日上的精神面貌,燃烧的烛火,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体现了衡阳师院的热情与活力。

校歌:《衡阳师范学院校歌》歌词为集体创作,由李刚教授谱曲,2002年7月修改完成。 歌曲为进行曲风格。全曲音乐分为两个部分。在激昂的前奏之后,第一部分热情而舒展,八度等大跳音程的运用,表现了南岳的雄伟和该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部分坚定有力的附点及切分节奏的运用讴歌了“校训”的精神,表现了师生面向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

收。经了解,大学学报是收综述类文章的,但要求不低,不能东拼西凑哦。

二本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学院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西校区东临湘江,北峙南岳首峰回雁峰,占地面积481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校区占地面积1685亩,始建于2004年,已初步显现现代化、园林化校园格局。学院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万平方米,实验室万平方米,图书馆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藏书115万册,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校园网已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206人。其中,本科生10223人,专科生851人,成教在籍学生1086人。学院现有16个系(部),18个研究所(中心)。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法学、体育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广告学、小学教育、编辑出版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3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17个。所设置的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0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外聘各类教师14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52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列入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3人、入选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4人。有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奖项。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2003-2006年期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380篇,主持部级、省级教研课题28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4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十五”教育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教研课题20项。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课题159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4部;发表科研论文1642篇(其中核心期刊505篇),学术作品110件,获得专利2项。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杂志检索系统收录63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收录转载复印文章109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人居环境研究基地是湖南省首批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其“船山研究”栏目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在百年办学历史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衡阳市直三十所中学的教育工作人员3369人,该院历届毕业生1700余人,占总数62%以上。衡阳市各级教育行政干部80%为我院毕业生(包括现任的衡阳市教育局局长、书记);我院毕业生中,现有中央候补委员1人,省委常委1人。衡阳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领导和各县(市)处级干部中,我院毕业生均占较大比例。近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非英语专业全国四级水平考试、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在校学生发表作品、论文500余篇(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人次。涌现了以“全国2005年度十大年度人物----勇气人物”周军、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已进行技术转让的肖宾宾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生。我院每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89%以上,办学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院努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均每年聘请外籍专家6人来院任教,并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外三所大学洽谈联合,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是湖南省“文明高校”、“文明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和“先进教职工之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湖南省及衡阳市党政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省委书记杨正午、副书记郑培民、吴向东、省长周伯华、省政协主席刘正、省委常委秦光荣、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副省长贺同新、许云昭以及省教育厅、衡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曾先后来我院指导工作。目前,学院正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的院校中居于先进行列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什么期刊

补交以前的学费是什么概念呢?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淡定,安心学习就好。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升本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专升本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绵阳师范学院开放分类: 学校、大学、师范、绵阳绵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位于享有"西部硅谷"美誉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院占地970亩,1500亩新校区正在建设中,现有校舍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万册,中外期刊4353种;各类实验室68余个,语音室 13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60个;教学科研仪器万台,总值5000多万元;教育实习基地近101个;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和标准田径场、游泳池等设施。学院设有历史、政治与法律、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美术等12个系及文学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和初等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办有28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70余个成人教育本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历史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农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5000余名,教职工1100多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外聘(博士和硕士生导师)100名兼职教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0余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1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第1、2层面人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学院主办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院已建起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应用心理学、程控交换与通讯网、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等4个重点实验室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川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生态(基因)研究中心等四个文科基地,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陶行知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李白研究所等各类科研机构20余个。全院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5397篇,正式出版学术专著 126部,各类编著404部,译著12部,文艺作品118部,获国家专利34项。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自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学院多次受到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三度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单位”;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荣获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优秀奖,被评为“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学院升本挂牌以来,坚持“‘A’管理模式、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中德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已在绵阳师范学院挂牌成立。学院聘请了德国威斯巴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德国黑森州音乐学院院长,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音乐学校校长,美国波斯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院士、博士生导师近百人作为学院兼职教授。新师院,新形象,新征程。 绵阳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当好后勤兵,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为教职工谋利益"的全新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高昂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努力推进学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所崭新的绵阳师范学院正在崛起。

一、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傅远碧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学 位 无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修辞学、词汇学 1-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 每周 3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14 人 普通话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21 人 2. 专业选修课 现代汉语修辞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1047 人 现代汉语词汇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645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带过一届实习生, 48 人;指导过 5 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 50 人。 三、教研成果: 参编《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第三章六、七、八节,副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 / 奖励: 2003 年度被绵阳市教育局评为普通话优秀测试员; 2003-2004 学年度荣获绵阳师院优秀教师称号;曾获得学校 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3 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手机短信的语言及文化研究 MB 2004014 ” ,绵阳师院院级 课题一般项目,2 年,项目主持人及主研人,已结题; 2. “现代新词语、流行语研究 MB 20030007 ” ,绵阳师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2 年,项目主研人,已结题。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著: 1. 《 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独立完成; 2. 《现代汉语修辞学》(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独立完成; 3. 主编《趣味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 4. 《手机短信特征探微》,《修辞学习》 2005 年 6 期(核心),独立完成; 5. 《广告用语中的引用现象》,《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年 1 期(核心),独立完成; 其中《手机短信特征探微》, 2006 年获绵阳市政府第十届哲社奖三等奖。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 1 ) 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陈群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硕士 职务 文学院副院长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语法修辞 2(1)-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语言学概论,专业教育课程,周学时 3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0 、 2001 、 2002 、 2003 级以及对外汉语 2004 级,学生总数约 1000 人; 2. 现代汉语,学科基础课,周学时 3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0 、 2001 、 2002 、 2003 级以及对外汉语 2004 级,学生总数约 300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过 5 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总数 20 人。 三、教研成果: 参加冯志纯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 / 奖励: 曾在学校获得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2(1)-3 学术 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院级重点项目《新词语、流行语研究》, 2003 年 3 月— 2004 年 11 月,主研; 2. 院级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报纸语言研究》, 2006 年 5 月— 2008 年 8 月,项目负责人。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和表达作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1 期,独立完成; 2. 《汽车文化语境中的语言特色及其成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6 期, 独立完成; 3. 《报纸标题的标点修辞》,《修辞学习》, 2006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4.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专著),巴蜀书社, 2006 年 1 月出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 2 ) 2(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张桂英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文学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 2(2)-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 每周 3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00 余人 普通话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500 余人 2. 专业选修课: 现代汉语语法学 每周 2 节 3 届学生 学生人数 150 余人 秘书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700 余人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新词语、流行语研究绵阳师院院级课题,主研人之一, 2003 年— 2004 年(已结题) 三、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一…就…”语用探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语言学研究专辑; 2. 《浅析多义短语的类型》,《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2002 年 4 期; 3. 《连谓句和紧缩句的区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 2(2)-3 学术 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四川方言中的委婉语与民俗,绵阳师院院级课题,负责人, 2005 年— 2007 年。 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谈谈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中国教育研究》, 2004 年 4 期; 2. 《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 3 ) 2(3)-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程俊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语言学 2(3)-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现代汉语 学科基础课 4 学时 / 周 2001 级—— 2006 级中文专业,共计 1000 人左右; 2. 现代汉语 学科基础课 4 学时 / 周 2003 级、 2004 级、 2005 级广电新闻专业,共 185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每年指导 10 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 2(3)-3 学术 研究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时尚语言使用情况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 10 期; 2. 《“ shopping ”与“血拼”》,《中华教育学刊》, 2004 年 9 期; 3. 《“糗”字新用》,《当代教师》, 2004 年 8 期; 4. 《网名的特点及社会语用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傅远碧 女 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陈 群 女 副教授 汉语史 主讲教师 张桂英 女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程 俊 女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王 静 女 讲师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辅导,网络资源维护 王学文 女 助教 汉语言文字学 辅导,批改作业等 3-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整个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本科 3 人,硕士研究生 3 人。年龄结构: 40 岁以上 4 人,30 岁以下 2 人。学缘结构:分别毕业于五所不同的学校:中山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大、绵阳师院(原绵阳师专)。职称结构: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1人,助教 1 人。四位主讲教师均具有 18 年以上教龄,可以说是一支学缘佳、学历高、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3-3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究 近五年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改革,进行板块式教学,如把语法知识分为语法概况、分类问题、界限问题、病句问题四个部分来讲解,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其次,进行教学研究,写了不少教研论文,如傅远碧、陈群各自对象声词的研究、张桂英对多义短语的探讨。通过科研促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再次,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对新词语、流行语、短信语言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专著和一系列学术论文,这些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代表论著如下: 1. 傅远碧著《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独立完成; 2. 傅远碧论文《手机短信特征探微》,《修辞学习》 2005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3. 傅远碧论文《大学校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语文学刊》 2004 年第 3 期,独立完成; 4. 陈群论文《汽车文化语境中的语言特色及其成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 第 6 期,独立完成; 5. 陈群论文《报纸标题的标点修辞》,《修辞学习》 2006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6. 张桂英论文《谈谈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中国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4 期,独立完成; 7. 程俊论文《时尚语言使用情况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第 10 期,独立完成; 8. 程俊论文《网名的特点及社会语用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6 期,独立 完成。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来,除了对本学科的青年教师严格按照学院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外,还承担了对外汉语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部分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采取了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相互听课以及老带新等方法,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进步很快,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批青年教师以优良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深受学生欢迎。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 (或相近)学位的人的比例。 4 、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中文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也是学习研究普通语言学、古代汉语、汉语史、方言学等课程的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构成的学科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了它的理论性,掌握这个知识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因此,《现代汉语》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性强,实践性强。 • 课程的建设发展 文学与传播学院的《现代汉语》课从 1977 年开始设置, 1977-1981 年期间只有一个教学班,由 刘杰 老师主讲,为《现代汉语》课的初期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82-1991 年教学班由 1 个扩展到 2-3 个,教材主要选用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师专编写组的《现代汉语》。主讲教师有袁策 通副 教授等,并且培养了几位年青教师,如傅远碧、张桂英、王亚川、陈群等。 袁 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得法,并且科研成果丰富,曾参编全国 44 所师专组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很有影响。其学养和人格都堪称楷模,对年青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在他的带领下,几位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上不断成熟。这一阶段《现代汉语》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省专升本考试中,我校学生《现代汉语》的总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接收学校四川师大、西华师大的一致好评。特别是 1991 年中文系 90 级学生参加全省师专《现代汉语》统考,平均成绩近 80 分,位居全省第一,高出省平均线 8 分以上。 • 课程的巩固提高 1992-2003 年期间,选用的教材有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主讲教师主要有傅远碧、张桂英、陈群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知识结构,这些老师都先后去复旦大学等高校进修深造,把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实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说、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加以训练,如普通话兴趣小组、“一帮一”、跟着录音练习等,使学生的普通话有了长足的进步, 95% 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同时,在《绵阳日报》、《绵阳广播电视报》、《剑南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这些都为他们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兴盛成熟 2003 年至今,《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进入了兴盛成熟期。首先,教材规范化。现代汉语组的同志通过对几套教材的认真研究,认为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更符合学生实际,这也是一部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在高校使用了 20 多年,具有稳定性和先进性,能够体现所属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其次,师资队伍更加优化。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 3 位教师扩大为 6 位;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引进了硕士研究生;职称系列全面,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再次,授课对象多样化,开设的专业既有汉语言文学,也有对外汉语,还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第四,教学经验丰富, 4 位主讲教师均具有 18 年以上的教龄,多年的教学磨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各有所长,基本形成了学术梯队。最后,这支队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研能力较强,撰写了许多教学科研论著。傅远碧教授是近五年来我院涌现出来的在学术界有一定声誉的中年学者,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修辞和词汇研究、手机短信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20 篇,其中 6 篇发表于核心刊物。主研、参研校级科研课题两项,撰写《现代汉语修辞学》和《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两本专著,主编《趣味成语词典》,参编《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和《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所培养的学生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剑南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500 余篇, 80% 的学生有作品公开发表。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语言学理论,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性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提高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增强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讲求语言的文明和健康。同时通过现代汉语的讲授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具备相关的实际能力。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 学时 绪论 6 语音 15 文字 9 词汇 15 语法 39 修辞 15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难点:绪论部分:“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等几个概念。语音部分: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辨音和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掌握说普通话的要领。文字部分: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整理和研究的意义;用字规范化。词汇部分:词汇、语素、词、字等基本概念;构词的方式;同义词、反义词的性质、特点、作用;成语的性质、特点、作用。语法部分:词类之间的区别;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句子分析及确定句型;多重复句的分析;识别和改正病句。修辞部分: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易混辞格的区别。 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三大原则: 1. 启发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指导方法,提高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2. 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特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答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3.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课件等途径对学生的疑难,随时进行解答。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现代汉语组的老师采取了以下形式训练学生的普通话: 1. 成立 普通话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话剧表演等。 2. 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帮助普通话水平较差的学生。 3. 在晨读时间跟着录音磁带练习,这些磁带是由老师选择不同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录制而成。通过以上形式的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由“要我说普通话”变成了“我要说普通话”。因此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95% 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其中有些优秀学生还达到了一级乙等。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1977 年以来,教材先后用过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师专编写组的《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年),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几套教材通过比较,我们认为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更符合学生实际,这也是一部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在高校使用了 20 多年,具有稳定性和先进性,能够体现所属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是公认的优秀教材。该教材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语言简练,习题丰富而多样,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 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黄伯荣教材中有许多附录,如“《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摘要”、 “同韵字表(同音字表)”、“常见的别字”、“容易读错的字”、“常见的多音字”、“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附录中所收的资料都是现代汉语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学十分方便,也省去了给学生打印这些资料的麻烦。 同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一书,由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和教学建议、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教学与自学参考资料、附录五部分组成。这本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尤其是第四部分“教学与自学参考资料”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普通话常见轻声词语》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我们还为学生推荐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①《普通话语音常识》,徐世荣著,语文出版社, 1993 年版; ②《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著,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③《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④《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武占坤、王勤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⑤《汉语词汇研究》,葛本仪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 ⑥《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⑦《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⑧《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年版; ⑨《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黎运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 ⑩《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 3. 实践性教学环境 文学与传播学院有两个语音实验室,共 100 余座,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条件,增强了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音、听音、辨音、记音的能力。 4. 网络教学环境 文学与传播学院有一个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可以让学生去领略新词语、新语言现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评论,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本课程主讲教师都有电脑,都能制作 GAI 课件并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以及学科全程的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均可上网查阅。上传课程内容具体包括: ① 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参考书目、练习题、教学活动安排; ② 教学课件:涵盖黄伯荣《现代汉语》全部核心内容,并针对学习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关资料,学生可在网上任意查阅。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原则是:① 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②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 有助于学生把握若干知识点,并在头脑中形成学科知识体系,进而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本课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采用的教学手段有: 第一,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各种语言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并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注意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写出教研论文,前后共发表 30 多篇,约 20 余万字。由于在教学中我们能及时把自己和他人的语言研究新成果介绍给学生,所以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得以不断提高。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老子说过:“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 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练习,课后进行书面作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 比较联系的方法。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概念、相似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让学生既找联系,又求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识记这些概念和语言现象,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③ 质疑点拨的方法。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独立钻研和探讨问题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讨论式教学法。注意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实践证明,启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⑤ 养成教育法。培养学生自觉做卡片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积累知识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学生具备了这种自学能力,学会了思维和创造,就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航行,在知识的高山上不断攀登。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网

不是《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刊号为ISSN1673-0313、 CN43-1453/Z。该刊为双月刊,大16开,176页,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第3、6期为自然科学。 该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哲学研究、船山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史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教育与心理学研究、地方文化与经济研究;自然科学开设了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环境教育专栏等栏目。 该刊已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等刊物的期刊源。刊物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领先地位。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3年被评为《CAJ-CD》编辑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湖南省人文社科学报一等奖”、“船山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7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船山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2008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船山研究”栏目获“首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 2009年被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环境教育”专栏荣获“第二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2010年获“首届湖南省优秀期刊装帧设计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船山研究”栏目被评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2011年“船山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 2012年11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被评选为 第七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2013年9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获评“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

二本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学院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西校区东临湘江,北峙南岳首峰回雁峰,占地面积481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校区占地面积1685亩,始建于2004年,已初步显现现代化、园林化校园格局。学院现有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万平方米,实验室万平方米,图书馆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藏书115万册,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校园网已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206人。其中,本科生10223人,专科生851人,成教在籍学生1086人。学院现有16个系(部),18个研究所(中心)。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法学、体育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广告学、小学教育、编辑出版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3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17个。所设置的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0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外聘各类教师14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52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列入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3人、入选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4人。有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奖项。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2003-2006年期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380篇,主持部级、省级教研课题28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4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十五”教育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教研课题20项。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课题159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4部;发表科研论文1642篇(其中核心期刊505篇),学术作品110件,获得专利2项。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杂志检索系统收录63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收录转载复印文章109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人居环境研究基地是湖南省首批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其“船山研究”栏目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在百年办学历史中,为我国教育事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衡阳市直三十所中学的教育工作人员3369人,该院历届毕业生1700余人,占总数62%以上。衡阳市各级教育行政干部80%为我院毕业生(包括现任的衡阳市教育局局长、书记);我院毕业生中,现有中央候补委员1人,省委常委1人。衡阳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领导和各县(市)处级干部中,我院毕业生均占较大比例。近年来,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非英语专业全国四级水平考试、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在校学生发表作品、论文500余篇(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人次。涌现了以“全国2005年度十大年度人物----勇气人物”周军、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已进行技术转让的肖宾宾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学生。我院每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89%以上,办学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学院努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均每年聘请外籍专家6人来院任教,并派出人员到国外访学、讲学,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外三所大学洽谈联合,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是湖南省“文明高校”、“文明卫生单位”、“园林式单位”和“先进教职工之家”。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湖南省及衡阳市党政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省委书记杨正午、副书记郑培民、吴向东、省长周伯华、省政协主席刘正、省委常委秦光荣、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副省长贺同新、许云昭以及省教育厅、衡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曾先后来我院指导工作。目前,学院正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努力提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的院校中居于先进行列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衡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直属的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王船山(王夫之)故里、蔡伦家乡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北望南岳衡山,南接奔腾湘江,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湘桂高铁、京珠高速、衡枣高速、衡邵高速、衡炎高速等环绕四周,距高铁衡阳东站2公里,距南岳机场20公里。学校前身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百余年来“南学津梁”弦歌不断,培养了近30万莘莘学子,恽代英、张秋人、蒋先云、黄静源、黄克诚、江华、陶铸、张经武、张平化、张际春、曾希圣、唐天际、周里、秦光荣、樊芬芳等是我校校友的杰出代表。

进入新时期,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重要战略机遇,发展进入了爱扬道。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2001年2月,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以优异成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3年,学校成为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即“2011计划”)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成功入选2015-2020年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一批合作院校,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481亩,东校区(新)1685亩。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现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等18个二级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岳学院,1个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多人。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文、理、工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5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另有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1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人文地理学、光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国古代文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区域经济学等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另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个省级优秀教研室。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有专任教师820多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8人(二级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58人,在读博士80多人。有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共计180多人。外聘海内外兼职教授100多人。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大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大力加强科研工作,科研实力逐年增强。有50多个省、市级科研机构。近三年来,学校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0多项;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改项目1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3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120多部;获各级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100多项;获国家授权专利共110多项。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教育部两届“优秀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现已具备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近三年来,获得30多项国家留学基金、湖南省海外名师和省级引智项目,教师赴国外高校接受培训、学生暑期赴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海外大学的国际交换生计划等一系列合作办学项目正在积极开展。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着力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优秀教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实施“一师范专业对接一省级示范中学、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转型发展战略,与地市州教育局、名优特中学及深圳软件园、深圳通拓科技公司、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等300多家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80多项。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实施单位、全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实施单位、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