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古代和现代海蚀地貌并存,险趣自然的景观。说到平潭的旅游景点,就不得不说到东海仙境,该景区位于流水镇王爷山南麓海滨,绵延数里的险崖峻峰临海而立,东海巨浪滔天,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难得的观潮好去处。不论是铁拐李掘地为井那离奇缥缈的神话传说,还是白垩纪火山岩沧桑的生成历史,“东海仙境”都是一处浓得化不开的诱惑。景区内有“仙人井”、“仙人峰”、“仙人谷”、“十八学士石”、“金观音”等景点组成,因其险奇的神秘性而得名“东海仙境”。东海仙境分为仙人谷和仙人井。仙人谷,就是'仙人"用把"利剑"把临海的小山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潮东海的门户。海水轰轰灌入,涨潮时,惊涛拍石。两边的崖壁一边临海,一边靠山,陡峭笔直。
1.平潭概况
平潭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海中,全县由126个岛、648个有名岩礁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千礁岛县。县址所在的主岛———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岛屿。这里隔台湾海峡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是大陆靠台湾最近的地方;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莆田三县相望,距福州128km、厦门300km,所处区位十分重要。
平潭县的千礁百岛,绝大部分由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所构成,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了的各种外营力的侵蚀,其中尤以球状风化作用为主要风化剥蚀方式,塑造出了的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地貌景观。归纳起来,其花岗岩的地表景观有:以龙王头为主的曲折港湾和迷人的沙滩;全岛自成一海蚀地貌的天然博物馆,它们的集中表现有“半洋石帆”的天下奇观,人祖崇拜的“石人覃”,南寨山的石林,由海岸潟湖演化而来的福建第一大淡水湖---36脚湖等等。
图4-37 蘑菇状花岗岩石柱
图4-38 方形石柱群
2.海蚀花岗岩地貌景观
海坛岛百屿环卫,千礁错列,海山辉映,景观是十分奇特的。由于受构造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全岛发育了众多雄奇壮观的海蚀地貌,它们体积大、造型奇,气势磅礴,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探奇之兴,堪称不可替代的垄断性景观,其佼佼者分别为号称天下奇观的“半洋石帆”、人祖崇拜的“南海天神”---石人覃,以及争奇竞秀,百态千姿的南寨山石林等等(杨逸畴等,2007)。
图4-39 浑圆状石柱群
图4-40 不规则造型的石柱群
(1)半洋石帆造型地貌
半洋石帆又称石牌洋,它位于海坛岛西北海坛海峡北口海中,在这里可见两块花岗岩海蚀柱,参差依托在一船形礁盘内卓立海中,形若石帆,高者33m,低者15m,体积巨大,形象奇特,400多年以来,就一直被誉为“天下奇观”,这是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的海蚀柱(图4-41)。该对海蚀柱由均质粗粒白色花岗岩组成,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了强烈的球柱状风化,层层剥落,现在的两石帆皆是球柱状风化剥离出来的新鲜核心部分。柱基处可见到明显的海蚀凹槽和横向穿洞,表明海水浪蚀也是参与其侵蚀剥蚀的一种重要风化方式。
和“半洋石帆”相陪衬,在看澳村海边平缓倾斜的花岗岩海滩上,还保存着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球状风化造型石景,如层层包裹的同心圆形石蛋(图4-42),以及惟妙惟肖的青蛙仰天、双龟拱桥、鸡窝石蛋、海猪上滩(图4-43)、古脱甲、烟墩炮台、石舢舨、单帆石、双乳石、仙桃石等造型石景,群体荟萃。
图4-41 平潭海蚀柱———“半洋石帆”(据杨逸畴,2007)
图4-42 平潭同心圆形石蛋(据杨逸畴,2007)
更有趣的是这里的花岗岩峰,厚4~5m的红色风化壳中包裹着不少灰白色新鲜的球状风化石核,一些石核滚落下来,在岸壁留下圆形凹坑,可以两相对应(图4-44);有的石核尚未滚落,形成造型“石棺”,几可乱真。而球状风化的组合还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座像,围绕佛座有一条黄褐色的岩脉,就像献给佛像的金色“哈达”(图4-45)。
(2)花岗岩岛山
平潭南部的圹屿岛,有一花岗岩岛山,犹如巨型全裸男性石人,仰卧于海陆边际线上,它由灰白色粗粒花岗岩组成,头枕金色沙滩,脚抵东海碧波,造型奇特,状若天神,身体各部比例匀称(身长330m,体宽150m,胸高36m;头部长33m,宽25m)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他圆圆的光头,耳朵、喉舌俱全,挺胸凸肚,下身阴部赫然,生殖器坚挺斜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图4-46)。其实,石人乃由一巨型球柱状花岗岩风化体所构成,其光头、耳朵皆巨型球状风化丘陵表部残留的石球组合,凸肚光裸圆挺乃花岗岩丘陵作球状风化的凸起表部,下身阴部生殖器是经海浪侵蚀过的风化壳残余部分,近看似倒靴状斜立,相对高4m多,十分传神。石人附近造型石景颇多,著名的有风动石(此石位于人头部左侧,构成“天神”左耳)、锣鼓石、船帆石、八仙围棋石、木鱼石、香炉石、碧桃石、牛鼻石,以及渔翁独钓、双狮戏球等,形成以石人为主景的造型山石群。
图4-43 平潭海猪(花岗岩象形石)(据杨逸畴,2007)
图4-44 平潭风化壳中的球状风化石核(据杨逸畴,2007)
(3)其他海蚀造型景观
海坛岛东北林海突出部位的王爷山,由于东临开敞海域,基岩岸坡直接遭受海浪的强烈冲蚀,发育了宏伟壮观的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沟槽等不同类型的海蚀地貌,峻峭神奇,引人入胜。因景观带有强烈的神秘性而被誉为“仙境”。其主要海蚀造型景观为仙人井,井口直径33m,深43m,洞壁似刀砍斧劈,陡峭无比,壁上有酷似各种飞禽走兽的图纹,靠底部有两个洞口与外面大海相通,海流涌进回去,拍击岸壁,浪花飞溅,碧波泛银,井壁回响,惊心动魄,故有“仙井吼涛”之称。更令人叫绝的是当低潮时,驾舟可进入仙人井,迎着朝阳的映射,可以看到洞内法相妙呈的“金观音”,其神秘诡奇,实在令人感到莫测高深。由于她必须在特定的天气(晴天)和特定的时刻(夏季从日出到上午8时)才清晰显现金光四射,因而带有极大的神秘性,刺激了古往今来不少人的游兴。
图4-45 平潭球状风化———“弥勒佛”(据杨逸畴,2007)
图4-46 平潭球状风化———“石人”(据杨逸畴,2007)
此外,仙人谷谷壁峭立,南壁有洞可通仙人井;蛏蛎礁是仙人井旁的凹型嶂谷,谷壁直立如门,谷外礁石嶙峋,浪击飞瀑,风光绝佳。
在平潭城南山利村东南一片低山丘陵,皆由花岗岩所构成。山上巨岩交错,怪石逞奇,盘根错节,层叠成林。且区内奇洞错列,佳境迭现,造型石景多而且奇,景物集中,可望可及,典型石景可概括为五峰一谷,即鳄鱼峰、仙女峰、绵羊峰、神雕峰、青蛙峰和神龟峰。尤其是它们当中的各种动物造型,有苍鹰展翅、云豹张牙舞爪、活跃的山猴抓耳挠腮、娇媚的白鹇亭亭玉立……各种飞禽走兽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有“百兽观园”之称(图4-47)。造型石景的形成是由于节理发育的花岗岩历尽海蚀,再经上升,又接受流水等的风化侵蚀乃至风的吹蚀,终成各种神奇形态。
图4-47 平潭球状风化———“百兽观园”(据杨逸畴,2007)
3.成因分析
平潭岛处于地质上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岩带的东侧,岛上广泛分布着燕山晚期的花岗岩(距今约亿年前)。燕山运动晚期,由于强烈的岩浆和断裂活动,形成花岗岩中众多酸性岩脉的穿插和走向以北北东和北西西向的菱格状破裂构造。在以后的地质历史中,构造活动性的升降,受断裂分隔的地块起伏,形成地垒地堑式的构造格局,它们控制着平潭县千礁百岛的基本排列和结构格局,控制着海坛岛港湾岸线的曲折、山地平原的起伏布局形态。其中,特别是众多菱格状节理构造系统,它破坏了花岗岩本身的坚固性和不透水性。平潭岛礁花岗岩内的构造节理是典型的立方系统,这就造成了石蛋地形及其造型地貌发育的良好基础性控制条件。而地下水和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都可随垂直或水平节理透入地中,侵蚀作用能向下深切和向旁侧冲蚀剥蚀,产生冲沟、竖井和谷地以及横向的洞穴等。平潭岛沿海岸的峡谷、悬崖、天生桥、竖井、洞穴等几乎皆沿方格状节理发育所致。山地和丘陵及海岸的一些峻峭地形如悬崖、绝壁、险礁等也主要是沿垂直节理作用的结果(如霜裂寒冻作用、机械风化作用等)。
平潭花岗岩岛屿自形成以来,主要处于隆起状态。新生代晚期受到世界洋面升降(主要由冰期、间冰期所引起的)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也曾一度沉沦海中,遭受海水侵蚀,后又作间歇性上升,故至今在岛上保留着海蚀低山丘陵、沿岸海蚀平台、阶地、海积平原、海滩岩等地貌,并共同组合构成闽东南滨海丘陵岛链地貌。
福州市平潭县素有“千礁百屿”之称,全县有大小岛屿126座、岩礁648座,而有人居住的岛屿仅10个,其余均处于鸟翔鱼跃的原始状态,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位于闽江口南侧的海坛岛是平潭的主岛,也是福建第一大岛。它背靠大陆,面对东海,与台湾澎湖岛、广东南澳岛形成“海中三目”。海坛岛本名平潭岛,因主岛远望如坛,所以又名“海坛”。岛上多云气,时常“东来岚气弥漫”,故又有别称“东岚”。天风海涛,造就了岛上景观的神秘、雄奇和绚丽多姿。因为拥有优质的海滨沙滩与奇特的海蚀地貌,海坛又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登上礁石岛,只见两块花岗岩巨石,一高一低巍然屹立于万顷碧涛之中,东望如碑,南看似瓜,西视像帆,北见则似小巫见大巫,这就是位于石牌洋景区中的半洋石帆。据载,400多年来它一直被誉为“天下奇观”,是中国最大的一对花岗石海蚀柱。在海坛岛南部的塘屿岛南端,有一巨型全裸状大石人仰卧于海陆边际线上。他头枕金色沙滩,脚抵东海碧波,双手平置于胯侧,状若天神,被誉为“海坛天神”。石人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全身长330米,宽150米,胸高3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石球状风化造型。有趣的是,石人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相传女性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
攀枝花地区位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出露的地层较全,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发育,新生界分布少而零星。总厚度为36010— 47870米,出露地层约占全市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巨厚的中生界地层占主要地位。元古界的前震旦系变质岩主要分布在盐边新坪、渔门、桔子坪一带及米易北部的普威和市区中部的仁和;震旦系为砂页岩、白云岩沉积,分布在雅砻江与鱼敢鱼河汇合口附近及盐边西部和市区西北的老鹰岩至竹林坡一线。古生界的滨海—浅海相沉积,地层仅在盐边西北部的择木龙至大坪子成片出露,只有上二叠系的火山喷发岩——峨眉山玄武岩大片露出于米易东部的龙肘山、雅砻江的二滩一带及盐边北部,市区大黑山至格里坪也有分布。中生界的沉积岩主要是三叠系砂、砾岩夹煤和侏罗系的砂岩夹泥岩等陆相沉积地层,分布范围相当广,包括米易马颈子至盐边红坭、仁和区务本、宝鼎山和保安营等大片地区,其中上三叠系是主要产煤地层。新生界的沉积以第三系昔格达组粉砂质泥页岩为主,分布在市区东部红格一带及安宁河、金沙江河谷阶地上;第四系现代堆积仅零星分布剥蚀面、河流阶地上和河谷之中,为河流、湖泊相沉积,面积较昔格达组为小。
攀枝花位于攀西大裂谷的中南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属于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水系发达,干支流纵横,以钒钛磁铁矿为首位的多种矿产资源高度富集,水能资源巨大,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旅游资源大有潜力,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下面介绍一下攀枝花的地质—— 攀枝花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地质史上岩浆活动频繁,新构造活跃,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一、地层攀枝花地区位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出露的地层较全,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发育,新生界分布少而零星。总厚度为36010—47870米,出露地层约占全市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巨厚的中生界地层占主要地位。元古界的前震旦系变质岩主要分布在盐边新坪、渔门、桔子坪一带及米易北部的普威和市区中部的仁和;震旦系为砂页岩、白云岩沉积,分布在雅砻江与鱼敢鱼河汇合口附近及盐边西部和市区西北的老鹰岩至竹林坡一线。古生界的滨海—浅海相沉积,地层仅在盐边西北部的择木龙至大坪子成片出露,只有上二叠系的火山喷发岩——峨眉山玄武岩大片露出于米易东部的龙肘山、雅砻江的二滩一带及盐边北部,市区大黑山至格里坪也有分布。中生界的沉积岩主要是三叠系砂、砾岩夹煤和侏罗系的砂岩夹泥岩等陆相沉积地层,分布范围相当广,包括米易马颈子至盐边红坭、仁和区务本、宝鼎山和保安营等大片地区,其中上三叠系是主要产煤地层。新生界的沉积以第三系昔格达组粉砂质泥页岩为主,分布在市区东部红格一带及安宁河、金沙江河谷阶地上;第四系现代堆积仅零星分布剥蚀面、河流阶地上和河谷之中,为河流、湖泊相沉积,面积较昔格达组为小。二、岩浆岩(火成岩)攀枝花市辖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市面积一半。岩浆活动种类复杂,形式多样,分布不均并具多期性。岩体出露严格受南北向为主的构造控制。各类岩体集中分布在金河一箐河断裂东南的南北向构造带内,形成南北向延展的“杂岩带”;金河一箐河断裂西北除玄武岩有大片分布外,其它岩类出露很少。晋宁期岩浆岩以酸碱性岩浆的喷发和侵入为主,出露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南北向断裂带附近。包括同德、大田、岔河、水陆乡、南坝和大火山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岩体及冷水箐、麻陇、干巴塘等基性超基性岩体。华力西期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元谋一昔格达南北向断裂带和攀枝花断裂带之间,即从米易的白马一直延伸到攀枝花、芭蕉岩及红格、新九一带,形成北东走向的岩浆岩带。本期的岩浆活动以玄武岩的喷发为其特征,其次是超基性、基性和碱性岩浆入侵,形成断续出露橄榄岩、辉岩、辉长岩、正长岩等岩体。这个时期的岩浆岩是渡口市多金属共生矿的主要成矿岩体,著名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即产于基性、超基性岩岩体中,在正长岩岩体中,也发现一些稀有元素的矿化。自晋宁期到燕山期,全市辖区均有花岗岩岩浆的入侵,形成各个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岩体,主要分布在盐边的百枝,仁和区的攀枝花、巴斯箐、红格及米易的白石岩、撒莲等地。三、断裂构造青藏和川滇构造及其活动,对市区的构造成生及活动均有影响。川滇南北向断裂构造带的中段经市区东侧,是影响市区构造和地震的主要断裂带。市区断裂构造主要有:昔格达断裂 该断裂指川滇南北断裂带中的磨盘山一绿汁江断裂中段,于九道沟(新九)以北分为东西两支,向南经昔格达、红格至拉鲊以南,区内长150公里,是市区规模最大、地震活动最强的断裂。总体走向呈南北,倾向时东时西,倾角一般60—70o,局部地段达85o,为压性断裂。该断裂切割了前震旦纪至中生代地层,局部地段在昔格达组和全新世地层中有迹象。破碎带宽度一般在1—5米,局部达30—80米。李明久断裂带 北起雅砻江东岸的荒田附近,向南经溜巴湾、李明久、了垭坪丫口、黑古田、小得石、柳树湾、簸箕鲊至安宁鲊附近消失,长70公里,总体走向近南北。断层面主要倾向东,局部西倾,倾角53—85o。桐子林断裂 位于李明久断裂东侧,主要展布于桐子林之南,经老台子梁岗、大平地、棉花地、石门坟至叭喇河桥一带,长20公里,总体走向呈北北西向,与李明久断裂南段近于平行展布,断层面倾向东,倾角50—60o。树河一普威断裂 北西端始于树河,向南东过雅砻江、火烧桥、张家闸、林海桥头、普威盆地至兰坝附近消失,全长46公里,构成共和断块北东界。断层总体走向呈北30—35o西,倾向北东,倾角60o左右。局部地段可达80o。破碎带宽—1米,影响带宽7—8米,具有反扭特征。金河一箐河断裂 北起里庄,向南经金河后,逐渐向西偏转,经盐边县的箐河进入云南省,与永胜一宾川断裂相接。该断裂在市区一段的走向为北40—45o东,倾向北西,倾角60—70o,长85公里,破碎带宽50—70米,最宽达250米,属压扭性。西番田断裂 该断裂在白岩脚地带与金河一箐河断裂相交,向南过鱼敢鱼河,向东偏转至务本,为盐边断块与共和断块的分界断裂。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60—73o,长60公里,破碎带12—30米,浅层断距2公里,深部为500—600米,属压扭性(反扭)。纳拉箐断裂 南起云南阿拉地,向北东经纳拉箐,于二台坡与西番田断裂相交,全长80公里。走向北15—35o东,倾向南东,倾角40—80o。破碎带宽几米至27米,最大达200米。倮果断裂 走向北35—40o东,倾向北西,倾角60—80o,长26公里,破碎带宽数米至10米,属压扭性(反扭)。惠明一红石岩断层带 位于纳拉箐断裂西侧,北起盐边的永兴,南经惠明、格里坪至红石岩附近,由若干南北向的基本上向东倾斜的断层组成,总体为北北西向,断续延长50公里左右,属压扭性,反时针扭动。除上述断裂外,还有麻陇断裂、大石头断裂和头滩断裂。
攀枝花位于攀西大裂谷的中南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属于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水系发达,干支流纵横,以钒钛磁铁矿为首位的多种矿产资源高度富集,水能资源巨大,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旅游资源大有潜力,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下面介绍一下攀枝花的地貌——攀枝花市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地史上,燕山运动后,该地区相对稳定,形成了广阔的剥夷面。自喜马拉雅山运动开始,原来统一的剥夷面遭到破坏。一方面沿着古老的断裂,有的地方升为山地,有的地方下陷为断陷盆地;另一方面河流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山峡谷,使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地势由西北一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山地地貌为主。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东部为小相岭—螺髻山—鲁南山系,中部为牦牛山一龙肘山系,西部为锦屏山—柏林山系。最高点位于盐边县柏林山穿洞子,海拔米,最低点位于仁和区平地乡师庄,海拔937米,相对高差达3200米以上,一般相对高差1500—2000米。地形被金沙江、雅砻江分为三大片区和两个峡谷。金沙江以北,雅砻江以西为西北片。其地形主要可分为四大支脉和两个河谷,即盐边县西北部的柏林山向南扩展的四大支脉:东支有青山、女儿山;中支有光头山、龙头山、大火山;中西支有五爪山、关刀山;西支有铜瓦山、尖山。山势横亘峻险,相对海拔在937—米之间。两谷:即金沙江支流巴关河河谷和雅砻江支流三源河河谷。巴关河河谷由北向南发展,在民政乡的谷底标高是1120米;三源河河谷由西向东发展,在健康镇的谷底标高是1083米。金沙江以北,雅砻江以东为东北片。其地形主要为两山两河谷。两山是米易县西部的白坡山,主峰米;米易县东部与会理接界的龙肘山,主峰光头坡海拔米。两河谷是:雅砻江支流安宁河河谷,在米易县攀莲镇的谷底,海拔为1118米;金沙江支流崖羊河河谷,在红格乡的谷底,海拔为1250米。整个金沙江以南为江南片。地形分为两山夹一谷。两山为西列山,由先锋营、乱板凳梁子、宝鼎山等组成,最高峰为乱板凳梁子,海拔米;东列山由宝兴山、马桑岩、保安营等山组成,最高峰宝兴山,海拔米。两列山之间为大河河谷,在仁和镇的谷底,海拔为1147米。介于三大片之间的两谷,即金沙江峡谷和雅砻江峡谷。金沙江峡谷的炳草岗江边,海拔为976米;雅砻江峡谷的小得石江边,海拔为1030米。攀枝花地貌成因类型,主要有侵蚀堆积地貌、剥蚀构造地貌、溶蚀构造地貌。
一、侵蚀堆积地貌分为河谷阶地、山间盆地、蚀余台地。河谷阶地,主要分布在安宁河、金沙江、大河、鱼敢鱼河等河谷地带。市内安宁河堆积地带一般宽1—3公里,主要由冰水堆积扇和洪积扇所占据,在湾丘一丙谷间河谷较开阔。发育有I一Ⅳ级阶地:一般I级阶地高出河面1—米,阶面平坦;I级阶地高出河面5—12米,零星分布;Ⅲ一Ⅳ级阶地与冰水扇、洪积扇、坡积裙相接,高出河面50—100米。金沙江河谷有I—V级阶地:I级阶地高出江水面16—20米,沿江断续分布;I级阶地高出江水面48—112米,阶面完整平坦;Ⅲ级阶地高出江水面93—140米,阶面常被河谷切割;Ⅳ级阶地高出江水面200—240米,阶面呈浅丘状起伏;V级阶地高出江水面340—350米,零星分散于两岸浅丘包上。其他河谷仅I—Ⅱ阶地较为发育。山间盆地为昔格达盆地,分布在昔格达至红格等地,盆地底部海拔高程1364米左右,呈南北向展布,长约24公里,宽约—6公里,面积约75平方公里。盆地内广泛出露第三系昔格达组成地层。经剥蚀侵蚀作用,显出浅丘地貌。蚀余台地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地层(主要为粉砂岩、粉砂质泥页岩),由于地壳上升、河谷下切、加上剥蚀作用所形成。零星分布于金沙江两岸斜坡及山间盆地,在金沙江与大河之间、桐子林—箐门口一带分布较集中。这些台地也呈浅丘状,顶平或浑圆而围陡,冲沟发育。二、剥蚀构造地貌分为:褶皱中山、褶断高山、褶断中山、断块中山。褶皱中山,主要分布在雅砻江、金沙江以西的碎屑沉积岩区,由近南北向的向斜山、背斜山、单面山等构成,一般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山脊呈尖棱状、浑圆状,山体多单面山地貌。褶断高山,分布在柏林山、青山一带,山脊海拔大于35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由单面山构成,南东坡陡,呈绝壁,北西坡缓,有较明显的山原面。褶断中山,主要分布在白坡山一带,由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断块单面山构成,海拔标高1000—3500米,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山顶尖峭,丛林密布。断块中山,主要分布在安宁河西侧盐边、仁和一带,由岩浆岩及变质岩构成,山脊海拔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只有金沙江与大河之间山脊海拔小于2000米,切割深度500—1000米,为中山。三、溶蚀构造地貌分为溶蚀构造高山和溶蚀构造中山。溶蚀构造高山分布在柏林山区,山脊海拔3500米以上,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以峰丛—洼地为主,具有一级夷平面(山原面)。溶蚀构造中山,分布在金沙江以北、雅砻江以西的大片灰岩、大理岩区及市区南端金沙江西侧大理岩区。山脊标高一般大于2000米,切割深度大于1000米,多为高中山。盐边地区的溶蚀构造地貌主要有台丘—洼地、峰丛—洼地或漏斗、峰丛一峡谷3种形态。其他地区多为溶沟、溶槽、石芽、漏斗、溶洞、溶蚀洼地等形态。
攀枝花市西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山脉,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攀枝花市东部为小相岭-螺髻山-鲁南山系,中部为牦牛山-龙肘山系,西部为锦屏山-柏林山系,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境内最高点为西北部盐边县境内的百灵山穿洞子,海拔米;最低点是东南部仁和区平地镇的师庄,海拔937米。城市区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 主要农业区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河、三源河及其支流深嵌在山地之间,形成雄伟的川西南峡谷区。攀枝花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平坝、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和山原6类,以低中山和中山为主,占全市幅员面积的。
wunengweili
1.现代三大地貌区域地貌区域根据其成因划分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华南,海拔多在500m以下的地区;②以风力和干燥剥蚀为主的西北干燥区,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和昆仑山一线以西以北海拔l000m左右的地区;③以冰缘和冰川作用占优势的青藏高原区,位于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海拔的地区。图3—4的高度分区可大体反映出我国的地貌区域。2.三条界线在中国地貌宏观特征中,有三条界线至关主要:①贺兰山一六盘山一龙门山一哀牢山一线;②天山一阴山一燕山一线;③昆仑山一秦岭一大别山一线(图3—5)。3.三个台阶上述三条界线划分出三个台阶:①大兴安岭太行山一巫山一线以东平原地区为第一级;②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以北以东高原区为第二级;③青藏高原为第三级(图3-6,表3—6)。从地势和地貌等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山地多于平原,其中山地与丘陵占我国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这是我国土地资源面貌的基本特征之一。4.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地的影响一般来说,气候的变化表现是大区域的,而中小范围内的差异,则往往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形态和内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的质量特征。
其实大部分地质地貌都可以用美学的角度去看,以喀斯特地貌为例,它的地貌形态包括峰林、孤峰、石林、暗河、溶洞等,所有的都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溶洞,其壮观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形也称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形。“喀斯特”是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河谷以南,并延伸到“意大利”东北角大城 邻近狭长地带的一片高地。因为该地区绝大部份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所以简述为位于斯洛文尼亚是可以接受的。
喀斯特地貌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目录成因原理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流水作用气候影响发展阶段假喀斯特研究历史研究意义地貌分类我国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岩溶著名景观世界分布成因原理形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 岩石透水性 流水作用 气候影响发展阶段假喀斯特研究历史研究意义地貌分类我国分布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岩溶 著名景观世界分布展开 编辑本段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3张) 喀 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编辑本段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 可 喀斯特地貌岩石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喀斯特地貌岩石。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岩溶作用的进行: H2O + CO2==H2CO3 ;(第一步:形成碳酸) H2CO3==H+ + HCO3-;(第二步:碳酸离解生成H+) H+ + CaCO3==HCO3- + Ca2+ (第三步:H+与CaCO3反应生成HCO3-,从而使CaCO3溶解) 这几步反应在大自然间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着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编辑本段发展阶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编辑本段假喀斯特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编辑本段研究历史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候地貌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水(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于它不仅有地表的,且有与其成因联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态——洞穴。 喀斯特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嶂谷(峡谷)、溶沟与溶隙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喀斯特孤峰、残丘和喀斯特平原常构成一组合类型。喀斯特竖井即为地表落水洞和地下喀斯特系统水力联系的垂直通道。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其演化模式在侵蚀循环学说的影响下,从早期格朗德(),至 喀斯特地貌近期雅库斯()和威廉姆斯()的模式,基本为定性3~4阶段模式。 自1972年史密斯()等提出外成喀斯特地貌演化数学模型后,用数学方法建立喀斯特地貌发育与动力、形态因素的数学模型正在发展。如1988年怀特()又提出喀斯特地形发育速率过程模型。全球碳酸盐岩占大陆壳11%。中国仅裸露型喀斯特即约90万公里以上,为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区域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种因侵蚀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转为地下河,遗留干涸的渗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划为悬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库,即使建库也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防渗措施。喀斯特地貌因形态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气和水的特性与有益成分而成为旅游资源。如中国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编辑本段研究意义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例如,贵州龙宫、织金洞等。编辑本段地貌分类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四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编辑本段我国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和石芽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 2.天坑和竖井 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面积一半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⒌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桂林 石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国广西省风光独特,岩溶作用是形成这天然屏风的主要原因。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奇特美丽的桂林山水会把大自然对它的宠爱告诉你。 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6.地表钙华堆积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 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CaCO3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钙华沉积。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这种地貌在我国四川黄龙寺一代分布较广,黄龙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与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紧密相连。 岩溶泉华是溶有大量CaCO3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得CaCO3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这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南较为常见。地下岩溶 1.溶洞的概况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 溶洞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浮戏山雪花洞(15张)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2.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 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3.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 地下溶岩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 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随着岩溶水的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粗壮的石柱。 石幔是岩溶水沿着洞壁呈薄膜状的漫流过程中CaCO3逐渐沉积的产物,一般呈片状、层状,并且有弯曲的流纹,高者达数十米,非常壮观。 边石堤是指溶洞底部两侧堤状堆积物,高度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呈弧形阶梯状。 另外,在溶洞中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有的似莲花开放,有的如树枝伸展,还有一些石葡萄、石珊瑚等。著名景观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造物主为中华儿女精雕细刻了许多 喀斯特地貌天然的屏风,喀斯特地貌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并且我国喀斯特地貌类型性多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 广东:肇庆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石林景观(20张) 贵州:本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四川: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湖南: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观,各种堆积地貌罗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奥妙无穷。 江西: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绝壁临江洞穴遍布;彭泽龙宫洞长2000米,洞内可泛舟观景,堪称“地下艺术宫殿”。 浙江: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是浙江省规模恢弘、景观壮丽的岩溶洞穴旅游胜地,也是浙江迤今发现的最大洞穴;洞长1000米,共有6个洞天,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江苏:宜兴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称,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又称“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异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龙宫。 吉林:通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编辑本段世界分布 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苏联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牙买加和越南北部地区等。
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例如,贵州龙宫、织金洞等。
蔡秋蓉
摘要根据大量测深和旁侧声纳资料,对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近代微地貌动态变化。滨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湾、水下浅滩、水下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海底沙波、潮流沙脊、海釜等;内陆架地貌主要有陆架堆积平原、水下阶地、古海岸线、古河道、小丘和坑洼群等;外陆架地貌主要有陆架平原、古浅滩、古三角洲、浅槽、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等残留地貌。滨海地区水动力作用强,加上人为因素,地貌形态变化较大,内陆架和外陆架水动力作用较弱,地貌形态基本处于相对稳定。
关键词海底地貌特征动态变化南海北部
1前言
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强大的时代潮流,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首要途径。随着海洋油气资源与固体砂矿的勘探与开发、沿海港口的建设和航道的整治、海涂围垦与利用、水产养殖与捕捞、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水浴场的建设,海底微地貌特征与近代变化之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大量测深和旁侧声纳资料,对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其近代变化作了初步探讨。
2海底地貌类型与分布
滨海地貌
主要指水深15m以内的地貌形态。
河口、港湾广东沿海有130个河口与港湾。按地貌成因可分为山地溺谷港,如广海湾、镇海湾、海陵湾等;台地溺谷港,如湛江湾、流沙湾等;泻湖港,如沙扒港、水东港、乌石港等;河口港,如珠江口、韩江口、漠阳口、釜江等。具有规模大,水深条件好,是海洋与内陆交通枢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门户。
水下浅滩、岸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各地水下浅滩宽窄不一。水下浅滩发育地区往往见有河口扇、潮沟、潮滩、水下沙堤、沙坝等。水下浅滩向外即水下岸坡,下限水深可达20~40m。近岸一侧陡,平均坡降750×10-3,向外海逐渐变缓,坡降为60×10-3。由岸向海物质组分由粗变细地有规律地变化。
台湾浅滩位于台湾岛西南侧,由40m水深线围成,面积达8800km2,分布着数以百计的水下沙丘和沙垄。沙丘大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即与200m之内等深线走向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均匀,高低相近,宽窄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不均匀,高低、宽窄差异很大,但形态基本相似。沙丘北陡南缓,虽然目前仍受到风浪影响,但显然不是现代形成的。
水下三角洲珠江、韩江、漠阳江、鉴江、廉江等河口均发育有水下三角洲,一般宽1~8km,呈舌形向南偏西方向突出。水下三角洲内一般发育迳流冲沟、潮沟与沙脊。
珠江是华南最大的水系,水下三角洲发育较完善,由于晚更新世海平面下降,海底发育有多期水下古三角洲。
Ⅰ期水下古三角洲位于上川岛-万山群岛-担杆列岛一线之南,水深30~62m。该古三角洲南北长50km,东西宽92km,古三角洲表面平坦,平均坡降为×10-3,两翼发育了数条顺岸分布的沙坝,高~,沙坝之间距1~3km不等。该三角洲上发育6条浅槽,深2~3m,宽2000~5000m,是珠江的古溺谷。Ⅱ期水下古三角洲位于珠江口盆地水深80~100m处,这期古三角洲规模大,分东、西两个,等深线明显向南突出,纵长58km,宽110km,平均坡降×10-3~×10-3。在古三角洲外缘见有沙堤或沙坝,高2~3m,且有许多溺谷浅槽。其中有两条较大的古河道,贯穿整个古三角洲。Ⅲ期古三角洲水深100~160m,顶部与Ⅱ期古三角洲边缘相连接或相互叠置,由一个大三角洲与一个小三角洲组成,长47km,宽128km,平均坡降×10-3~×10-3。但在水深140~150m处有一北东向延伸的陡坡,相对高差2~4m。古三角洲前缘地形复杂,坡陡,且见一大型海底滑坡带,由滑坡壁、崩塌谷、滑坡体和台地等组成,宽约3km,滑坡壁相对高差10~25m。三期古三角洲各具特色,以Ⅱ期古三角洲最为壮观。
潮流三角洲南海北部潮流三角洲朋显的有4个,即湛江湾口门外、闸坡口门外以及琼州海峡东、西口。
琼州海峡西口三角洲形态单一,4条浅槽及其相间的浅滩呈指状向西延伸,由东向西水深逐渐变浅,最浅的浅滩水深仅。西口两岸没有较大河流入海,陆源碎屑补给不多,所以形成的三角洲规模小且稳定。
琼州海峡东口潮流三角洲由内、外2个三角洲相叠置,形态复杂。内三角洲有4个浅滩与槽沟组成,规模较小,滩、槽相对高差大,呈指状伸展。浅滩的基底为基岩,表层覆盖沙,浅槽底部有少量砾石堆积。外三角洲由4个浅滩、浅槽组成,规模大,滩槽相对高差小,且成北东或近东西向展布。浅滩水深小,一般为~,罗斗沙浅滩已露出水面。该三角洲除局部地段受季节性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外,总体而论,它是稳定的。
潮流沙脊潮流沙脊为强大的潮流作用所塑造,如企水-江洪外海,海康-东里外海,珠江口的崖门口、磨刀门、伶仃洋,粤东的柘林湾等。潮流沙脊顺潮流方向呈隆洼相间排列,隆起与洼地比高一般为3~5m,个别地段可达15~25m。潮流沙脊长3~7km,宽~。由于受现代水动力作用常常改变其形态,所以其具有不稳定性。
海釜海釜仅见于琼州海峡,由于强劲的潮流冲刷刨蚀海峡底部,形成“深水盆地”,长约60km,宽1~3km,最大水深127m,主要由玄武岩岩体组成。西段见零星的玄武岩块,东段则有少量砾石或砾砂,并发育有次一级小海釜,它们呈椭圆形或卵形,居于最大水深处。
海底沙波沙波的分布范围较广,如雷州半岛东、西海区,台湾浅滩海区。由于水动力条件比较活跃,发育有各种各样的沙波,形态复杂,大小不一,方向各异,它们是波浪、波流、潮流、海流等作用的结果。水深10m以内波浪对沙波形态起着主导作用,塑造的沙波走向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一般波长8~10m,波高~,波与波紧密排列。水深小于10m的沙波,海浪、波浪起重要作用;水深大于10m的沙波,沿岸流、潮流、波流的塑造作用明显增强。规模较大的海底沙垄也可见,沙垄与沙垄之间距为30~40m,沙垄峰谷比高3~4m,形态不对称。早期的沙垄比较顺直,后期逐步发展到弯曲,并进一步发展成新月形沙丘。沙波形态不稳定,冬季和夏季不一样,台风前和台风后也不一样。当热带风暴过境时,破坏了原有地貌形态。原来的沙波、沙垄被冲刷移动,洼地迅速填平。海底电缆或输油管道应避开沙坡区,否则可能发生移位或折断,钻井平台桩脚也可能发生位移,迫使钻井工程中断,乃至钻井报废。
内陆架地貌
内陆架一般指50m水深范围内,是现代海洋沉积最强烈的海区。
内陆架堆积平原内陆架堆积平原属近代海相堆积地貌,海底平坦,平均坡降为×10-3,海底没有明显突变性的隆起或洼坑。陆源物质来源丰富,现代沉积作用强盛,主要为粉砂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厚度大于3m,最大厚度大于25m,目前海洋沉积作用仍在进行,沉积物正在不断加厚,堆积平原范围在逐渐扩大。
水下阶地南海北部内陆架海区发育有4级水下阶地,一级水下阶地的水深15~20m,见于雷州半岛的东部海区,北部湾海区,汕头海区,阶地面平坦,平均坡度为0°01′20″左右,宽约10~20km,阶地的外缘海底地形变陡,坡度增至0°06′37″。水下二级阶地水深50m左右,见于粤西海区、粤东海区、北部湾海区,阶地面极为平坦,在大河口外围该级阶地为河流相砂泥所覆盖。水下三级阶地水深80m左右,是南海北部大陆架形态最典型的水下阶地,分布范围广,宽度达30km,阶地面上分布着一些沙垄、沙坝、垅岗、洼地及水下古河道等残留地貌。水下四级阶地仅见于珠江口南之陆架外缘,阶地面宽阔,一般为7~15km。
古河道区内海底有多条埋藏古河道,断续出现,呈树枝状展布于陆架平原,有的为现代沉积物覆盖或正在被覆盖,成为溺谷或埋藏谷。
小丘与洼坑群南海北部陆架海底常常有成群分布的小丘与洼坑,有的单体存在,有的成群分布,有疏有密,通常人们称之为麻坑群。麻坑有圆形、椭圆形、弯月形、碟形、盆形等。它们常发育于某一区块,相对密集,主要见于油气田盆地地区的海底,可能是油气田形成过程中,部分气体沿地层的孔隙、裂隙、断层界面上升到海底而形成小丘与洼坑。
外陆架地貌
残留堆积平原南海北部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宽阔,西部最大宽度可达128km,中部宽100km左右,东部宽65km左右,自西向东逐渐变窄,平均坡降×10-3~×10-3。它是玉木冰期低海面及冰后期海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堆积型陆架平原,虽然后期受到珠江、韩江等水系携带来大量细粒沉积物影响与现代动力因素作用,但本区仍以残留地貌为主体,地貌体物质组分多以细砂和中细砂为主体,是低海面时期的残留沉积。在宽阔的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上发育有浅槽、古浅滩、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残留地貌。
陆架外缘斜坡陆架外缘斜坡位于大陆架外部地势较陡的区域,呈条带状分布,北东向或北东东向延伸,宽度5~40km,平均坡度在0°15′~0°30′之间,它是外陆架平原平均坡度的5~10倍。陆架外缘斜坡地形变化较为复杂,有的地方出现阶梯状地形,随着深度增加,坡度变陡,并逐渐向大陆坡过渡。表层沉积物以细砂、粗中砂等残留沉积物为主,可见到全新世地层零星分布,并发育有沙堤、沙丘、滑坡体、滑塌谷和小海丘等。
大陆坡地貌
大陆坡从西北部陆架外缘坡折线起,向东南方向水深逐渐增加到3400m左右。本区陆坡地形起伏大,变化复杂,向东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地貌类型齐全,根据区内陆坡的形态特征及排列组合,其三级地貌分为陆坡海台、陆坡海槽、陆坡斜坡、陆坡陡坡等。
陆坡海台位于水深300~350m之间,地形平坦,如东沙海台,台面上分布着北卫滩、南卫滩和东沙岛等。该海台外形似倒三角洲,东西方向宽约160km,南北方向纵长约105km。其南部为海台外缘斜坡,坡度明显变陡,并有放射状沟谷分布。
陆坡海槽区内只涉及到西沙海槽东部的一部分。该海槽近东西向展布,槽底较为平坦,槽底和槽壁的转折点非常明显,槽底由西向东微微倾斜,而宽度逐渐变窄,到东口宽度只有11km。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块基础上,由于新生代拉张产生的裂谷,经历过早期张裂产生断陷,形成裂谷雏形;中期稳定沉降,接受沉积;晚期裂谷进一步发展,海槽逐步形成。
陆坡斜坡陆坡斜坡以堆积作用为主,沉积厚度大,地形较为平缓,其坡度大部分在2°~5。之间,以珠江海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陆坡斜坡上陡下缓,形态较为单一,水深200~1000m左右,坡度较陡。其中水深约200~500m处局部出现小型的滑坡、坍塌和侵蚀沟群等。而水深1000~1800m以堆积作用为主体,坡度较为平缓,地貌类型也较为单一。
东部陆坡斜坡,地貌类型较复杂,上部和下部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差异。上部特别是陆架外缘和陆坡相接地段有多个滑坡区分布。这是因为该区沉积物是由陆架区向陆坡区不断推进,沉积物较为松散,而地形坡度显著变大,为不稳定地带。下部地形较为平缓,以堆积地貌为主体。而水深1200~2800m附近地形明显变缓,具有大陆隆和深海扇的地貌形态特征。东南部有较多的海山、海丘分布,大型的海山有尖峰海山等,且大小断层遍布,其延伸方向多变,但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也有少量近东西向分布。
陆坡陡坡陆坡陡坡是陆坡中坡度陡、地形变化最为复杂的海区,可分为两个区。
其一位于西沙海槽北部上陆坡处。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块基础上,由于新生代拉张作用形成裂谷,呈北东东向延伸,两侧及槽谷内断裂活动强烈。在海槽北坡发育一系列张性断裂,断裂带长200~300km,断距可达1000~2000m。区内由于受成组成带的阶梯状断裂作用,并向海槽底呈阶梯状下降,形成一系列断裂谷、边缘沟、断崖和陡坡。由于地层受到挤压,随之出现一系列滑坡、崩塌、浊流堆积体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二位于西沙海槽的北槽坡及其以东的陆坡与深海盆相接处。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而海底岩浆物质沿着断裂带侵入和喷发,形成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海山和海丘。
3近代海底地貌动态演化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海底地貌一直在变化之中。一般而言,海底地貌在河口海湾水动力作用强盛的海区变化比较大,而在外海水动力作用弱的海区变化相对较小。
珠江口海区
近百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珠江口海区地貌形态也随之变化,变化程度各区不一,分别说明。
伶仃洋1900年到1960年间海底地貌形态相对稳定,东浅滩和汛石水道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伶仃水道淤浅,10m等深线退缩南移至内伶仃岛的西南侧。1960年以来变化较大,泥沙呈条带状大量堆积于川鼻水道和伶仃水道西侧,海底增高4~5m。淇澳岛西北水域泥沙也在迅速淤积,海底每年以50mm的速度增高。伶仃洋东部浅滩北段淤积较慢,而南段相反,海底侵蚀,浅滩后退。同时遭受侵蚀后退的浅滩还有汛石浅滩、伶仃拦江沙坝。伶仃水道南段淤积长高1~3m,北段冲蚀,虎门川鼻水道东侧则受强烈冲蚀。
磨刀门1900年到1960年间海底地貌形态变化较大,白藤湖周围原为一片浅海,成了海涂浅滩。泥湾门-龙屎窟水槽、大门深槽淤积填平,鹤洲-交杯沙淤积最快,且出露到水面,新出现的灯笼沙,更显示出海底地貌形态的近代变化。1960年以来磨刀门海域普遍淤积,海底明显增高,鹤洲交杯浅滩,白藤湖-三灶海湾,三灶以南海域淤积了,磨刀门拦门沙坝以南海域淤积最快,海底淤高~。
黄茅海一百年前黄茅海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到1960年已形成喇叭状河口湾,本来2~3km宽的虎跳门,两岸淤积成一水道。本区海底淤积明显,5m等深线、10m等深线大幅度南移至荷苞岛以南。1960年以来黄茅海南部滩地淤高了,而大硭岛-南水岛间的深槽局部遭到冲刷侵蚀。
总之,珠江口海区在柯氐力作用下,西侧淤积明显,近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向海推进,尤以伶仃洋西侧、磨刀门至大海环一带较快,万顷沙每年向海推进50m,磨刀门至大海环每年40~140m,最大为160m。
韩江口海区
义丰溪口至莱芜岛以北海滩侵蚀退缩,义丰溪口以南的海滩也遭侵蚀后退,狮屿、五屿西侧海滩遭侵蚀,大片浅滩高程下降,东溪口冲刷出一条2m深的新槽。五屿以南至东溪口浅滩淤涨明显,海涂发育,2m等深线往外推移,而风屿至莱芜岛以北5m等深线向外推移更多。莱芜至新津溪,海滩遭侵蚀,海涂遭冲刷,高程一般下降~。新津溪口外的待狎金浅滩受冲刷降低了。海底侵蚀,2m,5m等深线向岸推进较大范围。海山岛南侧,海滩受侵蚀,0m等深线向岸推进,而水下浅滩变化不大,5m等深线基本稳定。
湛江湾、雷州湾海区
湛江湾湛江湾海底地貌形态较稳定,在深槽、水下岸坡、湾缘台地陡坎略有侵蚀。支叉水道及其附近出现少量淤涨现象。
雷州湾雷州湾海底地貌形态1956年与1978年相对比,变化比较大。西部湾顶边滩向南淤进了300m,向北淤进了1800m,北坛附近淤进了900m,但后葛一带遭侵蚀,水下浅滩出现沟槽,海岸侵蚀后退900m,迈旗深水槽淤浅~。中槽西段侵蚀,槽深增加,槽床扩宽500m。中槽中段淤积,槽深减低~。槽床缩窄300m。在中槽南、北之间的三角地带,浅滩淤积增高,增幅最大者达2m之多。龙湾村对面浅滩侵蚀降低,一般浅滩比原来水深增加~。
4结论
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形态复杂,类型齐全,微地貌种类众多。水深15m以内的滨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湾、水下浅滩、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潮流沙脊、海釜、海底沙波等类型;水深在50m范围内的内陆架地貌包括内陆架堆积平原、水下阶地、古海岸线、古河道和小丘与洼坑群;水深大于50m的外陆架地貌包括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其上发育有浅槽、古浅滩、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残留地貌,陆架外缘斜坡;大陆坡地貌包括陆坡台地、陆坡海槽、陆坡斜坡、陆坡陡坡等。海底地貌在河口海湾水动力作用强盛的海区变化比较大,而在外海水动力作用弱的海区地貌形态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1]从鸿文等.1992.中国海区及邻区地形图(1:500万).北京:地质出版社
[2]王文介.1995.琼州海峡潮流通道地貌体系发育的动力效应.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专集,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34~242
[3]毛树珍等.1982.南海中部及北部海底地形特征.南海海区综合研究报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4]冯文科等.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初步研究.海洋学报,1982,4(4),462~472
[5]陈俊仁等.1983.南海北部-50m古海岸线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38(2),176~187
[6]陈俊仁等.1985.南海北部-20m古海岸线之研究.中国第四纪海岸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30~240
[7]谢以萱,毛树珍.1985.南海海区的海底地形.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3~34
[8]谢以萱.1985.南海东北部海底地貌.热带海洋,2(3),182~190
[9]谢以萱.1986.南海的陆缘扩张地貌.热带海洋,5(2),12~19
[10]鲍才旺.1987.地形图说明书.何廉声主编.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3~12
FEATUR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ai Qiurong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bathymetric and side-scan data,the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and their recent change we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exist the different geomorphic types including the branching bay,submarine shoal,subfluvial bank,subaquatic delta,tidal current delta,tidal sand ridge,sand wave and caldron in the littoral the inner shelf,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have the accumulational plain,shoreface terrace,ancient costal line,ancient stream channel,mamelon and 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in the outer shelf include shelf plain,ancient shoal,ancient delta,slack,sand wave,sand dune,buried ancient stream channel and submarine geomorphic shapes changed greatly because of the strong hydrodynamic action and the anthropic factor in the littoral zone,whereas the geomorphic shap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because of the weak hydrodynamic action in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f.
Key words:geomorphic feature,dynamic change,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1海底地形由陆地向海洋中心分布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或海盆或海底平原山脉等(中学不重要),大洋中脊(又称海岭)。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是因为亚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而这又是因为亚洲是最大的陆地,陆地性最强,临太平洋为最大的洋所以海洋性最强,所以二者差异最大。3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不包括美国),因历史上该地区曾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通用西葡语言,属拉丁语系,遂归为拉丁美洲。
大陆基(陆隆)(continental rise)主要发育在没有海沟的大洋中,是大陆坡向深海盆地过渡的地带,也称陆隆。大陆基宽度为300 ~400km,坡度较缓,发育海底扇(submarine fan),或称深海扇(deep-sea fan),也叫浊积扇(turbidite fan),是浊流堆积形成的产物。
海沟(trench)也称海渊,是海洋中一种非常壮观的地形,在太平洋最发育(图 8-14),而在大西洋几乎缺失。海沟的水深一般大于 6000m,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南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33m,与珠穆朗玛峰(8844. 43m)高差为 19877m。海沟两壁的坡度较陡,呈峡长的槽谷沿深海盆地的边缘展布,其宽为 40 ~120km,长为 500 ~4500km。根据地球物理的研究,海沟的热流值较低,重力偏负异常。
深海盆地(abyssal basin)也称大洋盆地(oceanic basin),是位于海沟与大洋中脊之间,或大陆基与大洋中脊之间的广阔深海海底,水深在 2000 ~6000m。深海盆地的地形平缓,面积大,地形起伏在 300m 以内的称为深海平原(abyssal plain),由火山锥连接形成的 “山脉”称为海山(seamount),若火山锥的顶部被侵蚀夷平就形成平顶山(tafelberg)。
图 8-15 大洋积横剖面结构图(据 H. C. 埃尔门多夫和 B. C. 希曾; 转引自曹伯勋,1995)
大洋中脊(mid-ocean ridge)又称海岭(submarine ridge),是海洋中最巨型的山脉。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大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间,但在太平洋偏东部分布。大洋中脊其南端连接在一起,而北端伸向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其总长大于 70000km,其宽度达 1000km。大洋中脊的顶一般位于海平面之下 1000~2000m,个别地方露出海面,高出深海海底 2000~3000m。在横剖面上,其轴部有一明显的裂谷,称中央裂谷(median valley),深达1500 ~2000m,宽近20km(图8-15),是现今洋壳岩浆溢出的重要通道。
深海沉积物 深海的沉积物与半深海区域相似,主要的沉积类型有生物软泥、粘土、锰结核、冰筏屑沉积、多金属软泥沉积、浊流沉积。生物软泥(biotic ooze)是由一些浮游生物的硬体部分和粘土堆积形成的,如硅藻、放射虫、有孔虫、颗石藻等,生物组分的含量可超过50% 。生物软泥可分为硅质软泥(siliceous ooze)和钙质软泥(calcareous ooze),硅质软泥主要由硅藻和放射虫构成; 钙质软泥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由有孔虫、翼足类和颗石藻等含钙质的生物遗体构成。深海粘土(deep-sea clay)为褐色,粘土组分占 80% 以上,有机质很少,夹大量锰结核,在太平洋分布的面积占洋底面积的 49%。锰结核(manganese nodule)分布在水深4000~6000m 的海底,它由多种矿物组成,主要的矿物有水针铁矿、钠水锰矿和钡镁锰矿等,含30 多种元素,锰结核大小不一,一般在0. 5 ~25cm,平均直径8cm。锰结核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源价值,是人类未来重要的矿产资源。冰筏屑沉积同半深海的成因,特点相似。多金属软泥(polymetallic ooze)分布在水深 2000~3000m 的海底,是一种富含多种金属(铁、锰、铝、锌、银、金等)的未固结泥质沉积物,各种金属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其金属含量很高,具有重要资源开发价值。浊流沉积(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发育在大陆基,形成深海扇(sea fan)。浊积物(turbidite)为典型的陆源碎屑,主要为岩屑和石英,含少量的长石、云母和海绿石,其粒级以砂为主,其次为粉砂,分选性和磨圆度中等,常含浅海生物遗体,而缺少远洋生物群的遗体。
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例如,贵州龙宫、织金洞等。
2011年4月8日,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正式签约,就“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合作共建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此举标志着“张家界地貌”已正式进入科研课题。在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张家界地貌”获得了国际学术界认定。为了更加深入发掘“张家界地貌”的科学内涵,提高国内和国际知名度,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与中科院成立了“‘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张家界地貌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景观成因研究”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张家界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地质遗迹富集区,使之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珍贵地学遗产地。 “根据阶地、溶洞等不同层状地貌的对比,项目组得出了索溪于中更新世(约50~70万年)开始下切砂岩顶面,张家界的砂岩地貌开始形成。”在2011年四月举行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参与项目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平亚敏介绍了该项目成果。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而闻名于世。其砂岩峰林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保存了一套完善的砂岩峰林形成模式,具有很好的科学研究和地质美学欣赏价值,一直是地貌学家、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尽管科学家们此前已经知道,张家界峰林是以3亿多年前形成的泥盆纪砂岩为原料进行“雕刻”的,但“雕刻”从何时开始,一直是科学家们难以解答的问题。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刊出了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教授、杨桂芳副教授、张绪教副教授为首的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平亚敏为第一作者)。结果表明,张家界砂岩峰林的“雕刻”始于中更新世(距今50~70万年),即在这一时间,索溪开始下切砂岩的顶面,此后越切越深,形成了今日之峰林地貌。据了解,地貌可以分为剥蚀地貌(如张家界峰林、云南石林、克什克腾青山山顶的壶穴等)和堆积地貌(如溶洞中的钟乳石等)。前者开始形成的年代,由于缺少测年对象,很难确定。本项研究表明,剥蚀地貌的年代可以通过寻求其与堆积地貌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田明中等认为,虽然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形成年代很难确定,但河流阶地、岩溶洞穴、砂岩峰林这些不同类型层状地貌是在统一的造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不同层状地貌上沉积物的直接测年并进行区域综合对比,进而获得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时代。项目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貌综合考察和地层剖面实测,并在室内利用热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现代测年技术,测得了张家界地区河流阶地和溶洞的年代。该研究首次确定了张家界砂岩地貌形成的精确时代,弥补了张家界地貌研究上的空白,其成果对于提升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科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剥蚀地貌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式。
张家界风景区地貌的形成与演化 吴忱,张聪 该文阐述张家界地貌形成于 2 5MaBP以来的第四纪 ,现正处于青壮年期的演化阶段。其形成基础是厚层、坚硬、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的石英砂岩夹薄层粘土岩。形成原因是地壳的新构造抬升与外力的侵蚀、剥蚀。形成机制是流水溯源侵蚀—岩石块体崩塌—谷坡后退。今后将会向低丘—残丘的方向演化 ,但这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地貌过程【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11 (吴忱);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11(张聪)【关键词】:张家界地貌;形成演化;地貌自然遗产【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3 710 0 8)【分类号】:【DOI】:cnki:ISSN:【正文快照】:张家界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大庸、桑植、慈利县境内。其造景地貌类型多样 ,奇、险、秀、美 ,被命名为“张家界地貌”[1] ;地貌造景形态各异 ,栩栩如生 ,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它被划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那么 ,张家界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怎样演化的。其形成原因与演化机制是什么 ,今后将向什么方向演化。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 ,不仅是科学旅游的需要 ,也是保护地貌自然遗产的需要。1张家界风景区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张家界风景区位于华南台块 -江南台背斜 -洞庭湖内陆断陷的大地构造单元上 ,三官寺 -张家界向斜轴部向南…
喀斯特地貌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 英文名称:karst 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目录成因原理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流水作用气候影响发展阶段假喀斯特研究历史研究意义地貌分类我国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岩溶著名景观世界分布成因原理形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 岩石透水性 流水作用 气候影响发展阶段假喀斯特研究历史研究意义地貌分类我国分布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岩溶 著名景观世界分布展开 编辑本段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3张) 喀 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编辑本段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 可 喀斯特地貌岩石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喀斯特地貌岩石。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岩溶作用的进行: H2O + CO2==H2CO3 ;(第一步:形成碳酸) H2CO3==H+ + HCO3-;(第二步:碳酸离解生成H+) H+ + CaCO3==HCO3- + Ca2+ (第三步:H+与CaCO3反应生成HCO3-,从而使CaCO3溶解) 这几步反应在大自然间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制约着反应的进行,并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向右进行,就有利于CaCO3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气候影响 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编辑本段发展阶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编辑本段假喀斯特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编辑本段研究历史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宏祖(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候地貌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水(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于它不仅有地表的,且有与其成因联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态——洞穴。 喀斯特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嶂谷(峡谷)、溶沟与溶隙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喀斯特孤峰、残丘和喀斯特平原常构成一组合类型。喀斯特竖井即为地表落水洞和地下喀斯特系统水力联系的垂直通道。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其演化模式在侵蚀循环学说的影响下,从早期格朗德(),至 喀斯特地貌近期雅库斯()和威廉姆斯()的模式,基本为定性3~4阶段模式。 自1972年史密斯()等提出外成喀斯特地貌演化数学模型后,用数学方法建立喀斯特地貌发育与动力、形态因素的数学模型正在发展。如1988年怀特()又提出喀斯特地形发育速率过程模型。全球碳酸盐岩占大陆壳11%。中国仅裸露型喀斯特即约90万公里以上,为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区域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种因侵蚀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转为地下河,遗留干涸的渗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划为悬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库,即使建库也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防渗措施。喀斯特地貌因形态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气和水的特性与有益成分而成为旅游资源。如中国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编辑本段研究意义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水库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喀斯特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容易“产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例如,贵州龙宫、织金洞等。编辑本段地貌分类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四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编辑本段我国分布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和石芽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 2.天坑和竖井 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面积一半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⒌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桂林 石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国广西省风光独特,岩溶作用是形成这天然屏风的主要原因。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奇特美丽的桂林山水会把大自然对它的宠爱告诉你。 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6.地表钙华堆积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 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CaCO3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钙华沉积。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这种地貌在我国四川黄龙寺一代分布较广,黄龙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与这种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紧密相连。 岩溶泉华是溶有大量CaCO3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得CaCO3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这种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云南较为常见。地下岩溶 1.溶洞的概况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 溶洞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浮戏山雪花洞(15张)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2.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 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3.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 地下溶岩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 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 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 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随着岩溶水的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粗壮的石柱。 石幔是岩溶水沿着洞壁呈薄膜状的漫流过程中CaCO3逐渐沉积的产物,一般呈片状、层状,并且有弯曲的流纹,高者达数十米,非常壮观。 边石堤是指溶洞底部两侧堤状堆积物,高度一般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呈弧形阶梯状。 另外,在溶洞中还有许多奇特的景观,有的似莲花开放,有的如树枝伸展,还有一些石葡萄、石珊瑚等。著名景观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造物主为中华儿女精雕细刻了许多 喀斯特地貌天然的屏风,喀斯特地貌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并且我国喀斯特地貌类型性多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 广东:肇庆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石林景观(20张) 贵州:本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四川: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湖南: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观,各种堆积地貌罗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奥妙无穷。 江西: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绝壁临江洞穴遍布;彭泽龙宫洞长2000米,洞内可泛舟观景,堪称“地下艺术宫殿”。 浙江: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是浙江省规模恢弘、景观壮丽的岩溶洞穴旅游胜地,也是浙江迤今发现的最大洞穴;洞长1000米,共有6个洞天,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江苏:宜兴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称,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又称“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异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龙宫。 吉林:通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编辑本段世界分布 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苏联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牙买加和越南北部地区等。